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5 04:5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生的读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长久以来,玩具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是儿童的专属品,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与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越来越丰盛,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化需求,玩具也在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价值。如今,可以说玩具已经集休闲、娱乐、科技、教育、健身于一体了。本文所讲的“玩具”样子很别致新颖,但实际不是用来把玩或者单是被观赏的,每样产品都有自己的实际用途。如图1(由上而下),第一件是大名鼎鼎的餐具盐瓶与胡椒瓶的设计,名为“拥抱”,这两个抱在一起的小人可不仅是为了在餐桌上做摆饰的。第二件是所谓的“OL”玩具,生存环境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丽人的办公桌,是一个名片夹座。第三件则是我们生活中最为普通的木夹,利用蝙蝠的造型重新设计后,立刻让平凡的晾衣绳具有了活力,也许此刻晾衣服的人也会拥有了好心情。第四件看似是个精致的金属昆虫,实际却是一个很方便的小夜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正是时下最流行的生活中的“玩具”,其实际是生活用品再设计中的玩具化倾向,也可以称它们是卡通产品。在生活中有许多价值丰富的文化积累,当我们把它们看成是陌生的东西,加以活用,就比无中生有更了不起。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提高,很多群体都面临着难以排解心中苦恼和焦虑的问题。城市中20-35岁的生活群体不仅是现今社会工作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也是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开放的Internet世界,思维活跃,却又多少有着不想长大的想法。据调查,15-35岁年龄段的女性80%拥有卡通物品,她们注重产品的外观、特别是颜色及创新的设计。在中国乃至全球,卡通一族正在迅速成长,卡通产品设计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女性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卡通化的生存方式。例如,白领丽人一族,有着较高的收入,不依赖家庭或者男性,经济独立,追求精神自由,消费能力强,重视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被她们追捧的“OL”玩具,常常是小巧精致,设计感强,外观靓丽。具有卡通化倾向的办公用品或生活用品,在工作生活中带给她们很大的快乐,可以缓解压力。“卡通本身便凝聚着人们对于童心、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渴望,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城市节奏下忙碌奔走的成年人,内心往往珍藏着一份对于童心的向往,而对于成人世界里的成人规则则感到厌倦。卡通填补了这一空白,让他们在这世界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卡通说出了很多无法用语言符号所叙述的意思,让我们到达无法抵达的世界。”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人们总想找一片心灵栖息地,可以说是逃避或寄托,而生活用品的玩具化与艺术化设计恰恰提供了缓解人们日常生活压力的途径,因此,可以说人们内心的精神情感需求促进了设计师们对产品的玩具化与艺术化设计倾向。
二、再设计的价值
所谓设计,即指以假定之观念及思维先进行处理后,透过某种表述方法,制定其拟施行之策略。其渗透到各个领域,包含多种科目,可以说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本文所探讨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产品设计,可称之为日用品设计。作为现代产品设计的开端,“包豪斯”不得不要提及。这个词已经不仅仅是指当年德国成立的设计学校,“它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有抱负的设计产品――我称其为‘包豪斯理想’。”它倡导了形式追随功能和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念。
再设计则是一个新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日本设计界渐渐成熟起来的一种设计理念。再设计即“RE-DESIGN”,追求的是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设计,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重新创造。2004年,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策划了一个叫“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的展览。展览中,32名日本著名的设计者针对日常用品做了新颖别致的重新设计。这些重新设计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观众看过那些早已被我们熟视无睹的日用品如火柴、卫生纸、茶包等经过出乎意料的重新设计后都在心中颇为“震惊”,并在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惊喜。设计师们的智慧与敏锐在作品中毕露无遗。如图2,这是设计师深泽直入设计的一款茶叶包,他说:“饮茶不只是喝茶这么简单,它还为谈话、做白日梦、阅读等活动提供了氛围。将茶包放入杯中,注入开水,拉起系在茶包上的线轻轻扯动,等待茶水变浓,这整个过程常常在不经意间完成。人们用嗅觉品位茶叶的香味,从杯中冒出的蒸气留意茶温,从茶水的颜色判断是否可以饮用了,而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并没有从其它事情中专门分神这样做。我希望我的设计能使人们在这些几乎是无意识的动作中得到享受”。的确,这款茶包被设计成一个提线木偶的形式,当你有意无意地去抖动这个杯中茶包时就会看到这个小纸人在水中边跳舞边散发出茶色,喝茶的人必定会从中得到快乐。仅此举就可以让消费者有购买的冲动,这就体现了再设计的力量。这些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澄清此类物品的原有形式和材料与再设计后的物品之间所存在的分歧与差异,通过‘设计’找出人们所寻求的表现方式,在差异中找出设计的定义。”技术的进步固然会为设计带来变化与创造的新天地,但如果我们俯首看看身边,会发现其实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蕴藏着无数设计的可能,不能说只是制造出新奇的东西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而且可以说,打破个人的习惯性思维、剔除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是更困难也更有意义的事,这就是再设计的价值。“创意并不是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大众的审美情趣在不停发生变化,消费观念也日新月异,这就督促设计师不停地去设计我们的生活,让吃穿住行用品更符合心意。正因为再设计的皆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这就更能让人们从中体会到其审美价值与功能意义。
目前,大多数生活用品都是经过再设计的结果,设计师通过改造其外形或拓展使用功能使之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各项需求,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富有艺术美感,从而使得心境更为舒畅。相比“为设计而设计”的产品,这种再设计的生活用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的享受,从而更深层次地诠释了设计的作用。这是对已有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思考,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符合人性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三、玩具化与艺术化再设计的本质
那么生活用品再设计的玩具化与艺术化趋向,是不是只需用卡通形象或者艺术元素“修饰”原来的用品,或者是将产品外观稍加改造变成目前流行的富有艺术气息的卡通造型就可以了?笔者认为,要设计一件有魅力并具实际功能的生活“玩具”并不那么简单。如潮水般涌入眼帘的卡通产品,艺术设计水准的良莠不齐,怎么分辨其中设计的好坏?我们应该探求其设 计本质。
设计师的技法可以令模仿惟妙惟肖,而设计观念才是关键所在,是创作的源泉。“卡通观念是人们一种待人接物的思维方式,是童真童趣的心态的表象,也是一种情感、智慧。这种观念体现出率真的童趣化、情感表现的幻觉化、幽默的轻松化、愉悦的拟人化以及简洁的单纯化等几种人类自身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卡通体验与卡通幻觉。”但凡要再设计这些生活用品,卡通化的思维不可少。因为不能简单地挪用已存在的卡通造型,必须自己创造拟人或夸张的形象,可以说设计师不具备卡通思维就不可能有卡通的创意。
卡通造型设计好了,还需对生活用品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注意其结构比例、色彩搭配等,令其在外型上更具美感,从而给人一种审美的身心愉悦感。但这些并非最终目的,毕竟这些是生活用品,实际功用非常重要。产品设计追求的是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因此要求设计师除了有卡通的创意和艺术的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产品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将新造型与产品习惯造型相结合还是彻底颠覆,都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实验。该造型会不会方便消费者的使用?怎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体现产品?这样的产品设计出来能不能符合现存的加工工艺?适合批量生产吗?再设计过的产品成本比普通款会提高还是降低?这些都是设计师需考虑的问题,这里凝集的是智慧,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拼接可以达到的。
篇2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血管生长抑制剂 微血管密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pre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angiogenesis inhibitor ginsenoside Rg3 on the variation of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of urinary bladder tumor. Methods Specimens of urinary bladder tumors were obtained by biopsy from 3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urinary bladder tumor, based on combined examinations of CT and cystoscopic biopsy. The 30 patients were each given a dose of 20 mg of ginsenoside Rg3 orally twice daily for 10 to 14 days preoperatively. Postoperatively, specimens of tumor tissues were retained for sections, follow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and antibody conjugates. The sections were analyzed by an image analysis system (Leica Qwin V3) to calculate the MVD of tumors and to compare the variations of the MVD of tumor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Results The MVD of the tumor tissues after the medication was markedly lower than before [(1.49±1.26)×10-4/μm2 vs. (4.43±2.26)×10-4/μm2,P
Key words: urinary bladder neoplasms; angiogenesis inhibitor;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在国内,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占首位,而且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膀胱肿瘤本身有易复发的倾向,保留膀胱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超过50%[1]。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还有放疗和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血管的新生是肿瘤生长、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实体瘤的发生、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肿瘤仅在新的血管生成出现之后才出现临床症状[2]。所以研究肿瘤的血管新生以及针对肿瘤血管新生进行抗血管新生治疗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血管生成抑制剂药物的应用将成为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一个重要策略。人参皂甙Rg3是一种四环三萜人参皂甙,现已人工合成,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4 ] 。本研究观察了术前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 选取30例膀胱肿瘤患者,术前膀胱镜检查取活检送病理,明确诊断,同时留取用药前肿瘤组织标本。对本组膀胱肿瘤患者术前给予人参皂甙Rg3口服10~14天,20 mg/次,Bid,饭前口服。用药10~14天后行手术治疗,术后肿瘤标本送病理,与用药前资料对照分析,观察血管抑制剂对膀胱肿瘤组织MVD变化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 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用甲醛固定后,做病理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试剂盒采用美国GBI公司的PV-9000试剂盒。标记血管的抗体采用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鼠抗人原始造血细胞单克隆抗体(CD34),克隆系为BI-3C5。做好的免疫组化切片用Leica Qwin V3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血管密度,作为该切片组织的MVD。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 果
用药后肿瘤组织的MVD明显低于用药前〔(1.49±1.26) ×10-4/μm2 vs. (4.43±2.26) ×10-4/μm2,P
3 讨 论
3.1 新生血管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有80%以上死于肿瘤晚期的侵袭和转移。所以防止和阻断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成败的关键。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长有密切的联系,侵袭和转移都是以肿瘤血管的生长为基础的。1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形成的概念,同时认为肿瘤细胞和血管组成一个高度整合的生态系统,源于肿瘤细胞的弥散信号促使内皮细胞从休止状态变为快速增长状态。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体现在:一方面,血管是肿瘤的营养代谢通路,肿瘤通过肿瘤血管从宿主获取营养和氧并排除废物;另一方面,血管是肿瘤转移最直接和最快捷的途径。原发肿瘤通过血管源源不断地向宿主输送转移细胞,并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和诱导血管形成,导致肿瘤转移。原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随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发现以及血管生成活性蛋白纯化工作的完成,这一观点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使这一领域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及肿瘤治疗的新策略[5]。肿瘤的生长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阶段转变为有血管的快速增殖阶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对内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以它们为靶目标的治疗药物被证明具有极少副作用。实体肿瘤形成以后,处于无血管的浸润前期,肿瘤细胞主要靠弥散供给营养。肿瘤结节的直径一般小于2 mm,细胞数在107以内。肿瘤超过这样的体积若还缺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长入以供应营养,肿瘤细胞将停止生长或死亡,肿瘤组织发生退化。若新生的毛细血管长入肿瘤组织,肿瘤组织则迅速生长,是正常组织生长速度的50~200倍,且易发生浸润和转移。所以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迅速增殖和发生侵袭、转移的重要条件之一。
3.2 血管生成抑制剂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6-7] 以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发生的过程中的生化改变为靶点来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已经成为肿瘤防治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①阻断血管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拮抗其作用;②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③阻断血管内皮细胞降解周围基质的能力;④阻断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的作用。
3.3 前景和展望 本研究选择肿瘤组织MVD作为观察指标,比较术前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人参皂甙Rg3对膀胱肿瘤组织MVD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术前应用人参皂甙Rg3可以明显降低膀胱肿瘤组织的MVD。由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长有密切的联系,侵袭和转移都是以肿瘤的血管生长为基础的,肿瘤组织MVD与肿瘤的预后有密切的联系,MVD越高,肿瘤临床预后越差。因此,术前应用血管生长抑制剂对膀胱肿瘤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59-887. [2] 王晓莉,黄 倩. 肿瘤血管新生的机制及研究方向[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2):218-220.
[3] Weidner N, Folkman J, Pozza F, et al. Tumor angiogenesis: a new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early-stage breast carcinoma [J]. J Natl Cancer Inst, 1992,84(24):1875-1887.
[4] Iishi H, Tatsuta M, Baba M, et al. Inhibition by ginsenoside Rg3 of bombesin-enhanced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s induced by azoxymethane in Wistar rats [J]. Clin Exp Metastasis, 1997, 15(6):603-611.
[5] 张妮娜,卜 平. 肿瘤血管抑制药物研究现状及展望[J]. 肿瘤防治杂志,2004,18(3):231-233.
篇3
一、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我曾对班上60名学生就“为什么读书”做过书面调查,其中45名学生的答案是:为了获取知识,开阔眼界。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未知领域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社会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想通过努力,了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这是学生自觉进行阅读的动力。教师和家长要很好地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学时代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这时,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也许学生还不能读懂书的全部内容,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书中精神和思想的影响。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书籍不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伴随人的一生。
第二,它是学习目标的要求。新课标对七~九年级学生的阅读鉴赏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背优秀诗文80篇(段)。”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课下的阅读尤为重要。我的一个学生喜欢读历史典籍,上九年级时,已读了《史记》《古文观止》《名人传》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九年级还挤时间读唐诗宋词。他谈起历史典故头头是道,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习需要课内外结合。注重课外阅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丰富,思路更开阔,理解问题更灵活、全面,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自如。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读书
关于学生读什么书的问题,面对应考的压力,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是一致的:与考试有关的书多多益善,与考试无关的书尽量少读。这种急功近利的看法限制了学生读书的自由,阻碍了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相互促进,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语文教师应该让阅读走进课堂,根据学生兴趣推荐书目。家长也要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选择地购书,最好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孩子分享好书。
2.激发兴趣,明确阅读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变阅读为悦读。教师讲课时要依据教材内容适当延伸,旁征博引,涉及文史、哲学、科技等多个方面,留下悬念让学生课下去探索知识,寻找答案。要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如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评出名次,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兴趣促进阅读。
另外,要把阅读的意识渗透到日常学习中,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读书绝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文字浏览、打发时间,必须做到读而有感、读而有思。所谓“眼到、心到、手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都是提倡把读书的思考和感悟记下来。当你把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分享时,就会很有成就感,从而更喜欢读书。
3.制订计划,掌握正确的方法途径
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阅读兴趣,教师可制订出可行的计划,由浅入深地选择书目,切忌盲目阅读。对于难以理解的古典、科技类书籍,可适当给学生讲解。阅读时应该像欧阳修那样,抓住“枕上、马上、厕上”等一切可学习的时间,将阅读进行到底。假期集中时间读书,可选择大部头作品,反复品味思考,记笔记,进行深入剖析式的“慢”读。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兴趣广泛的同学可进行“海量阅读”,先从蜻蜓点水式的“漫”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尤其是那些对自己学习、成长有利的书,要细嚼慢咽,读思结合,提高气质涵养和文化品位,起到真正阅读的作用。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读到健康的书籍,能把读书当成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获取充足的精神食粮。同时,自觉地选择好书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
篇4
一、我的读书目标:
1、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更加适应景小发展的需要。
2、通过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提高自己运用科学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让自己与好书作伴,与大师对话,在读书中成长,使自己融到我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之中。
二、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5、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6、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三、我的读书内容和具体时间安排:
5月份:阅读《新课程怎样教》(历史)
6月份:阅读《史海拾珍》
7-8月份:阅读《三国演义》
9月份:阅读《爱的教育》
10月份:阅读《教育从爱开始》
篇5
此时的我心怀好奇与敬佩之情翻开了《金竹花》这本书。眼前看到的是金竹花生活与工作的瞬间记忆,阅读序言了解到金竹花是一名普通的朝鲜族小学教师,在黑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努力践行着自己“一生办好一所学校”的人生理想。她有着一颗博大的爱心;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当我认真翻阅着这本书时,情不自禁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感悟颇深:
一、金竹花酷爱读书。
读书对于她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就像心跳一样必须,难舍难分,一路相随。她用半个世纪的阅历和感悟概括出读书对于生命的三重境界----“用读书改变命运”、“用知识提升自我”、“用文化滋养生命”----读来令人感慨良多,感佩不已。她将可读之书分为两种,即闲书和要书,她则选取那些开蒙启智、急公尚义的书去读。每天上下班总是背着一个大包,当然里边装的都是书籍和报刊等。书已经成为她每天形影不离的朋友,感受着读书带给她的无限乐趣!着实让我钦佩。
二、金竹花是教育改革的先锋人物。
篇6
营造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读书氛围,提高自己的学习理论的热情,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1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结合个人课题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读书,增加自身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5、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
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
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三、我的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首读书目:《儿童心理学》《这样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
2、经典阅读:《教师培训读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3、选读书目:《读者》《了解你的中医体质》《赢》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而且能促使自身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能够使我们增长见识,丰富学识,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因此,为了使自己在本学期能够通过读书有所收获,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增加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传承文化经典,增强抵制外国腐朽文化的能力。
2.通过阅读外国名著,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充分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以达到学习和借鉴的目的;
3.通过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参考书籍,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二、我的读书口号: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三、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计划书目,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每天确保有时间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时要坚持以下要领: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3、阅读时发现一些好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要及时摘抄下来,以便于吸收和借鉴。
4、读书时注意不要一目十行,只追求速度,而不追求阅读的质量,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把它弄懂。
四、阅读书目和时间安排:
本学期计划阅读书目:《论语》《余秋雨散文集》《巴黎圣母院》《亲爱的安德烈》《遇见未知的自己》《外企女秘书职场日记》
时间安排:坚持每天晚上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读书(由于周末要辅修金
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心境,使人获得心灵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我一定要每天坚持读书,按计划完成读书任务,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并通过读书使自己不断提升和进步!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3一.读书指导思想:
积极参与学校的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满足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二.读书目标:
1.让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老师.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丰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通过品读美文,多沾书气,多闻书香,成为与书为友的“书虫”。在读书中成长,使自己融到我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之中。
三、读书内容:
1、经典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2、推荐阅读(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3、一般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
四、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规划和教研组的计划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边学习教育理论,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4.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时间,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好书,感悟读书心得。
5.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认真贯彻落实制定的读书计划,完成相关书籍的阅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理论及实践能力。作好读书笔记,认真完成一份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活动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逐步培养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4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努力做家长满意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如下:
一、我的读书目标:
1、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更加适应景小发展的需要。
2、通过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提高自己运用科学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让自己与好书作伴,与大师对话,在读书中成长,使自己融到我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之中。
二、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
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5、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
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6、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三、我的读书内容和具体时间安排:
5月份:阅读《新课程怎样教》(历史)
6月份:阅读《史海拾珍》
7-8月份:阅读《三国演义》
9月份:阅读《爱的教育》
10月份:阅读《教育从爱开始》
11-12月份:阅读《一生的成功计划》,并且提交一份读书心得、一份读书笔记,并进行自我总结。
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书中的阳光会照亮我的心灵,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5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身,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成为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瘠、苍白的状态。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一、读书目标
1、读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数学学科教育书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浏览各类杂志,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
3、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颐养性情。
二、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3、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5、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
三、必读书目: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2、《数学思维方法》--郑毓信
3、《谁知道答案2》--江本胜
篇7
一、明确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阅读的12本名著和我们语文教师推荐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都是我们人类书籍的精华。这些好的作品对于我们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它不但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也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经常阅读名著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设计自己的人生理想,还能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整体水平,还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二、组织学生建立班级的图书角
明确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后,要在学生中实施,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件憾事,因图书匮乏,虽然学校图书室也有一些图书,不是数量少、就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书。书里的繁体字占二分之一以上,学生边读边查阅字词典,占用了很长的阅读时间,也就不喜欢读书了。我们针对图书匮乏的情况,学校给每个教学班配备了书柜,号召每个班都筹建图书角,教师指导学生分类购买图书或向前几届的学长学姐借阅,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学生每人买一至两本,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几个人买一本,都放到班级的图书角的书柜里,班级与班级之间可以互换借阅,还有学校图书室的一部分图书,再加上临江市崇文书店赠送的一部分,这样每班最少就有三十几本图书可以阅读。班级里的书供学生选择余地多了,学生阅读积极性也就高了。每班选一个学生专门负责管理,很好地解决了名著数量不足的问题。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非常重要,我们的学生以往没条件读名著,就知道围绕课本转,现在家里的经济好点了,又受社会的影响围绕手机转了,缺少阅读名著的兴趣,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没兴趣指导,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升学率上,这就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先要端正观念,加强自己的阅读意识,我认为这两年孙校长就在大力倡导教师读书,学校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市里最大的崇文书店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开学后集中时间交流阅读体会,现在教师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谈感悟和收获。使之成为一个勤奋读书的教师,从而去影响自己的学生。这样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结合课本推荐的名著,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还让学生知道名著是经过了书海大浪淘沙沉积下来的金子,是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从语言特色上还是思想上都是很有价值的。大量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精神食粮,可以终生受益,对自己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由语文科代表列出学生的顺序表,每天语文课前两分钟都安排一名学生讲述一个名著中的情节或感悟,班级学生每轮完一次,由本班的学生评比出优秀者,给予鼓励,以提高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有了动力,阅读也有了明确的方向,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四、和学生一起制订读书计划
学校教导处和三个年部的语文教师、语文科代表一起制定了一个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三年课外阅读计划,把确定好的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数量、阅读时间等张贴在班级,让学生时时看到并能完成,教师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否则将成为空谈。
如何有效地展开阅读,我们的做法是:
利用双休日和晚自习时间阅读,学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住宿生,要求学生每晚18点到20点40分到教室来学习,写完当天的作业就开始阅读,确保足够的阅读时间。
按计划每生每月阅读一本名著,每学期阅读3至4本书,并写出阅读体会。体会要写在稿纸本上,等待参观和交流。
以年部为单位每个月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校领导和语文教师当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
五、丰富自己,提高写作能力
要求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就是丰富自己,积累更多的写作知识,怎样积累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要求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记录本,主要是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艺术特点、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只交流有兴趣的故事情节,一笑了之,指导学生把名著中所感悟到的启示、哲理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能学以致用,逐步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阅读的目的,学生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到人生的理想都会收获颇丰。
几年来,经过我校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多则读到三十几本的名著,少则也能达到二十几本左右,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名著必将成为学生一生的名师。只要教师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用心研究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阅读效率,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因“好读书、乐读书”而受益终身,也让我们的学校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篇8
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教师应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共同确定目标、制订计划、选择形式、控制进度,每天课余至少保证半小时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心得交流。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通过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通过举行“赛诗会”、古诗接龙、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发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语文能力。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彰显学生的才艺才情,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把读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
在时间安排上,学校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阅读交流课。指导内容因学段而有所区别:在第一学段,鼓励教师创设情境,把古诗、儿歌、名言警句、绕口令、绘本等图文并茂的读物,通过情境对话引进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借助绘本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不拘形式表达。这不仅有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更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新欲望。第二学段,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欣赏积累,进行朗读练习和复述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第三学段,教师重点进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教给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写好片段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也可以进行讲故事比赛或读书心得交流。课的设计突出一个“新”字,教法的选择突出一个“活”字,通过各种尝试,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让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悟、自得。
平时,教师除阅读规定的儿童必读书目外,还要阅读教师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末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9
名著阅读教学的设想
名著的范围广,容量大,阅读教学操作难,笔者以为,落实名著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确立中学阶段的总体阅读计划和阶段目标。身为语文教研组长,笔者首先带领语文教研组的任课老师制定各年级段的读书计划,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同时又适合各学段的读书目标与计划方案,具体要涉及阅读方向、篇目内容、方法步骤、督促检查、评比总结等,保持阅读的渐进性与完整性。如在高中阶段教学中,可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以必修、选修和自主发展的时间空间为名著阅读的基本时空条件,确保每一位学生按“积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的阅读顺序,实施一个较完整的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鉴赏能力。
具体实践过程
其一,个人自觉读书与读书小组合作阅读相结合,拓展阅读渠道,资源共享。每学期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读书计划完成规定的读书任务,同时建立读书小组,进行合作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同伴交往是中学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频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采取合作小组阅读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组内同学不仅可以交换书籍看,资源共享,拓展阅读渠道,还可以随时交流感受,促进提高。具体做法:要求班里每人拥有一、两本名著,各不相同,相互交换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由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监督同学定期借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电子图书等,打通学生的各种阅读渠道;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被名著阅读所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便于学生对名著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校园网,年级或班级交流群带动读书活动。
其二,营造名著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主动性。每学期安排各年级语文老师给学生举办“多读有定评的名著”等阅读专题讲座,介绍一些中外名著书目、简单情节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利用第二课堂,由同学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阅读过的名著,包括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艺术特色、思想内容、自己的心得等。还可以有声有色地朗读相对完整的名著片段,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兴趣。
其三,课内外结合,以点带面,授之以法。教师根据课程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授之以法。“新课标”中要求学生阅读的篇目多数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学习时,可适时引导点拨,导向课外。例如,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引出与林冲有关的情节,推出与之有关的人物,并讲述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相关阅读,并设计一次“话说水浒”的语文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激情,唤醒学生对名著的向往。重视课内示范,教给学生方法。在课外阅读初期,要注意课堂的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王熙凤的刻画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对先声夺人的出场、服饰的铺陈、容貌的描画、接见黛玉的一笑一哭进行刻划品读,然后布置学生看《红楼梦》第十二回、十三回、四十六回、六十八回、六十九回等,对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整部《红楼梦》一开始就通过特别的肖像、言行对王熙凤的性格进行了界定,对其一生的命运给予了暗示,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指点了迷津。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才能将阅读推向深处。
其四,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在学生的读书进程中,教师应随时指导、激励、调控,让学生的阅读保持连续性并向内涵深入。笔者要求学生读书时坚持写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有感而发,评析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行为、价值取向等,也可对篇章结构、语言特色进行鉴赏,甚至可改写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周评阅一下,掌握阅读情况和进度,随时指导、督促、调控,并定期交流分享好的读书笔记,从而促进其阅读行为。
其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读书效果。组织开展阶段性读书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提升读书品质与效果。教师根据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鉴赏辩论会、精彩片段朗诵表演会、编辑文艺板报等。同时每学期举行读书笔记和鉴赏小论文交流会,同学之间传阅读书札记,欣赏小论文,互相促进提高。阅读本是一种个人行为,通过组织、交流,使它变成一种集体行为。笔者还组织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型解读名著展示活动课,初中和高中分别开展了学生名著阅读成果汇报展示总结活动。学生们兴致很高,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高中部组成了六个参赛组:“激流勇进队”“骑士队”“梦9队”“爱的自由队”“梁山队”“三国队”。展示的内容有作家及作品介绍、精彩片断表演、精彩配音、经典论谈、个性鉴赏等,学生还制作了幻灯片、录像等。最后评选出了最佳读者奖、最佳鉴赏奖、最佳编导奖、最佳演员奖、最佳配音奖、最佳幻灯片制作奖、最佳组织奖等,并将评选出来的最佳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鉴赏文章在教室一一展览。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名著阅读展示活动,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人文素养的提升、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笔者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思考与启示
第一,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转变阅读教学观念,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著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遵循以“经典名著”为主,广泛、多样、全面、渐进地推荐课外读物的原则。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都是有定论的经典名著,按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推进,并注意了体裁和题材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具体的原则标准:知识丰富的、深情感人的、趣味盎然的、哲理性强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已有定评的;也可以适当推荐有关艺术鉴赏等。遵循由兴趣而入、形象而至抽象、热情而至研究、局部而至全面的渐进原则,培养兴趣和习惯,提高能力。
第三,发展个性,推动课程改革。教师要认识阅读的根本作用,认识阅读的个性化特点,还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权利,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他可能会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叹服,也可能被某一个局部深深吸引而久久驻足,他也许思考得很深,也许只是一点点真切的感觉而已,但是必定每一个读进去的人都会记录下这些最真最深的点滴感受,并贴在自己的书上,留在自己的心中。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要让学生去进行读书的实践体验,从中汲取营养,这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的目标。如此阅读,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使语文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生名著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篇10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reading situation is not so good, we should take a variety of measures to cultivate their good reading habits, to prepare for future using and irritating the students’ desire and thirst for books. Make students develop the habit of loving reading, be good at reading and skilled in reading good books.
关键词: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ultivating students;reading habit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65-02
0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状况非常令人堪忧。复旦大学推出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研显示,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南京理工大学学生联合会调研部对南京市十所高校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74%的同学日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著名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学生虽然勤奋,但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因为他们在中学、大学都要写研究报告,需要看很多书才能写得出来。据统计,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800页。为即将入学的新生指定书籍,要求他们阅读,已成为美国高校多年的传统。
2008年5月5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第十八届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发表了《阅读与中国教育改造》的演讲,提出了四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2009年2月28日,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也曾深有感触地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人的成长离不开书。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信息的仓库,经验的总汇,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大学是人一生当中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代。据有关资料分析,人的知识有80%是在课堂以外学到的。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自我修养的良师益友。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几何时,大学生的集体形象是象牙塔中“读书破万卷”的读书人。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同学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许多学生除了教课书和教辅类的图书以外,很少阅读其他的书籍,知识面狭窄,课外阅读缺乏,知识储备不足。鉴于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做好阅读储备,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阅读成为一种爱好和需要,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阅读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地读书,将对其成就一生的事业产生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大学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行为往往受其所学专业和治学情趣的影响,引导、帮助学生围绕所学专业学会选择读物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校首先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阅读书目、阅读目的的指导,帮助学生确立课外阅读的意识。学校应组织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学生群体需要阅读的书目,有目的的指导学生阅读。把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之中,让学生在规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读后要写出读后感或是做一定的摘抄,并且把参考读物的知识反映在考试内容中。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写周记、写札记,将值得品味或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化典籍和文献信息资源,有人把图书馆誉为“大学的心脏”、“知识的海洋”。学校要把指导大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要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图书分类知识和目录检索知识,明晰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原则,学会查阅使用各种工具书和文献资料;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信息获取的技能以及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知识,提高计算机检索和网上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在网络资源日益普及的今天,学校图书馆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为学生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服务,在校园网上提供常用的数据库地址,将收集到的精选的期刊、图书和报纸等目录存档在网络中,向学生提供目录通报服务,提供网络浏览导航,提高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甄别书籍。在学生中通过开展导读、书评、新书介绍、专家荐书等活动,向学生推荐好的、有意义的书籍,使学生远离低俗的、有害的书籍。
3指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经典书籍和名著
费尔巴哈说过: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人的生命往往是通过它所阅读的书籍表现出来,我们所“吃”的书籍越多,所“吃”的书籍越好,其生命的内涵就越丰富、品位就越高。假如人不吃什么“东西”,那么它的生命也就枯萎了。大学有大学的任务,大学生应当具有了解现代文明基础上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大学教育要训练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智商,而是智慧;大学学习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掌握多少专业知识技能,而在于通过各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发展学生的人格素养、文化品位和人文关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没有阅读,没有思想,那么,大学和职业培训所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读书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方法。在大学时代,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专业以外广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的阅读来实现的。因为源远流长的中外经典,既是人类文明史、精神史、审美史、奋进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求诚的生动展示。在大学阶段,学校要有目的的引导同学们广泛阅读一些经过历史积淀、融汇了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古今中外优秀书籍,尤其要保证一定量的经典书籍和名著的阅读,增强同学们在文、史、哲、经、法、艺、心理、生物等领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内在的综合素养。如通过开展“大学生百篇必读”等活动,列出推荐给同学们的书籍名称,引导同学们尽量扩大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毫无疑问,广博的阅读对一个人的思想积累是非常有益的,或许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许多知识都“无用”,但在学习这些知识过程中发展的能力,将有助于从工具型的人才中脱颖而出,并受用终身。据说,希拉里在10岁时,就阅读了从伯拉图到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大师的大量作品,为他日后的成长和超强的思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理在与大学生们交流时也曾说过:他在大学时50%的时间读教科书,应付考试;50%的时间读课外书,36门功课,他得了35门优秀。正是因为长期以往的博览群书,才使温总理在每年人大闭幕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经据典,谈吐儒雅,给人以万卷诗书扑面来的深刻印象,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
4指导学生保持一定量纸质图书的阅读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阅读已从单一的纸质读物逐渐向电子读物等多媒体方向扩展,其阅读正在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网络化、功利化、肤浅化”倾向,即时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的书本阅读而成为大学生阅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上网浏览也可以达到阅读图书的目的,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上网后,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较多,即便是阅读,也很少进行认真地思索,而是进行快餐式的浅阅读(指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浅易阅读),而这种快餐式的“浅阅读”是难以达到传统阅读功效的,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的见解与思考力,像手中的读物一样走向肤浅,变得浮躁。阅读是一个人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纸质的书,能带来更高的专注、平静和思考。有人认为,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因为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种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养成过程,也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如果不经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要想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将是极其困难的。而这种“有深度的阅读”(一种深层次学习和思考的过程)的最佳方式应当是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大学是教人如何思考的。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提高思考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研读各种人文和自然科学课程、写论文、听讲座、进行各种阅读,都是在训练脑子和眼光,提升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经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应当善于接受各种新的思想和观念,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人格,能够较好地融入各种文化和环境之中,可以独立自信的进行终身学习。而过分热衷“浅阅读”最终会丢弃深邃的思考、开阔的视野和心系国运的责任感。因此,在电脑屏幕已经成为很多人阅读对象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保持一定量纸质图书的阅读,把“深阅读”与“浅阅读”、上网阅读和传统阅读很好的结合起来。
5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
大学生的天职就是读书。琅琅书声、悠悠书韵和浓浓书香,不仅是大学校园青春和朝气的的标志,更是大学品位和境界的象征。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对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馆舍的优势,在专业教师、图书馆、学生处和团委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组建读书俱乐部、书友会,开辟经典阅览室、读书沙龙,组织名师导读、新书介绍,开展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读书节、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大学生必读等活动。学校还可以设立阅读专项基金,评选阅读明星,让更多的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切实激发同学们潜在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鼓励、帮助和督促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教授在《中华读书报》上曾撰文建议:要“强迫”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要用一切情感的和制度的方式:讲座、个别谈话、课前书目、课堂讨论、课外答疑、考试、读书会、图书馆的咖啡厅、甚至娱乐性的晚会培育一种读书的氛围,切实的帮助和鼓励学生,督促他们用最多的时间去读好书。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逐步从阅读中体会世界的广大、智慧的光彩、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丰富。要让学生从内心孕育出对书的亲近和渴求,使阅读成为每一个大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并伴随其一生,让书香飘荡在校园及学生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爱默生曾说过,会读书的人应该是一个发明家。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升华人生。只有读书才能有积累,只有有了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从听课途径学来的知识,仅仅是为专业入门打了一个基础,走出校门以后,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老化,大量的新知识,必须依靠阅读途径去获得。阅读的潜在力量是使你变得最大限度的富有――不但在金钱上的富有,同时拥有爱的富有、快乐的富有、家庭的富有、健康的富有、成就的富有、心灵世界的富有。换句话说,就是在你生命的各个方面均会变得富有。
参考文献:
[1]饶贞.学生不看书,愁煞数学家[N].广州日报,2008-07-10.
[2]李媛,李雪林.大学生经典阅读量不足[N].文汇报,2007-04-25.
[3]王苹,试论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与引导[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4]冯骥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N].人民日报,2008-01-04.
[5]高路,刘东.大学生读什么怎么读为何读[N].新华每日电讯,2008-04-24.
[6]吕绍刚.读书是一种风度[N].人民日报,2009-04-17.
[7]郭之纯.当心被浅阅读过滤掉文化营养[N].中国青年报,2004-12-16.
- 上一篇:大学读书计划
-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个人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