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9 01:4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实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实习计划

篇1

2009年9月至10月,我将在陕西师大附中进行为期8周的计算机科学科目的教育实习,根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条例》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习计划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 :通过教育实习,在实践中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和巩固献身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深入教育教学实际,调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学习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合格中学教师之间的差距;加深理解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运用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基础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培养初步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基本上能按照教育教学的理论,上好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并能指导活动课,学会做班主任工作;了解中学素质教育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参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

二、实习内容

(一)教学工作

依据相关的课程标准,开展教材研究、备课、编写教案、说课、试讲、上课、评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注意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积累经验,提高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班主任工作见习(如果有的话)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和管理号班集体,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工作,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

(三)调查研究

在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根据教务处拟定的参考题目或自己拟定题目(经指导教师审批同意),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有目的的开展专题调查活动,了解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现状,研究与工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

三、要求

认真。

篇2

关键词:电算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分岗位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算会计岗位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在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内部控制要求上都有较大差别。如何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具备电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是一个值得会计教育工作者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岗位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工作流程发生了变化,电算会计的岗位设置与分工必然与手工会计岗位有所区别。根据电算会计工作的流程和特点,企业的会计岗位分工应由传统的以账务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电算会计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

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阶段,负责协调软件开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软件评审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帮助系统操作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检查督促系统操作员对数据的备份情况;检查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

系统操作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同时通过计算机输入界面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核对。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凭证过账。完成账务处理系统的期末处理及结账工作,编制会计报表。负责出纳工作的人员要进行银行对账工作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负责薪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等子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及期末处理工作。除此以外,系统操作员还要定期进行数据的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由于系统操作员工作内容较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操作员岗位并进行权限设置和分工。

数据审核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账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账表。

数据分析员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和分析时间为企业经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根据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对企业的各种报表、账簿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满足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前,应通过历史会计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详实、准确、有根有据的事前预测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对有关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实施情况(如进度、成本、费用等)分析报告;企业的重大项目实施后,应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分析,提供项目总结的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电算会计岗位和手工会计岗位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除了某些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如出纳和数据审核员),由不同的人担任外,电算会计岗位和手工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前提下交叉设置。

二、会计电算化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根据电算会计工作流程及其主要工作岗位的职责,可以构建出会计电算化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框架。(表1)

三、会计电算化分岗位实习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编制会计电算化分岗位实习计划。包括编写实纲、确定参与实习的学生人数与确定场地等。

2、确定指导老师,并选定分岗位实习所用的教材、自编讲义及所需软件。我院选用用友ERP U8.72系统作为实习软件。

3、准备学生进行实习所用的财会用品及软件环境等。

(二)分岗位实习的实施要点

1、充分利用实习条件,采用“手工+电算化会计”并行的方式。“手工+电算化会计”并行方式是指利用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所进行的一种会计实习模式,从而实现一套数据(模拟企业某年某月的会计业务)、两种实习手段(手工会计+电算化实习)、双重效果(获得系统的手工及软件做账经验)。采用该方式的好处是:(1)在实习学生较多时可以将各个班级会计电算化实习时间错开,提高实习室的利用率,以满足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校内实习;(2)通过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处理过程模拟操作,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并掌握手工做账、软件做账的流程及其异同点,认识到软件在会计工作中的优越性,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适应小单位手工操作全盘账的需求,又能迅速胜任大企业会计信息化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手工实习过渡到电算化实习,存在一个衔接点问题。电算化实习一般是从输入记账凭证数据开始,因而手工实习编制的记账凭证,就成为电算化实习的起始点,也是两种实习手段的衔接点。因此,老师必须向学生强调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的必要性,尽量避免把手工编制记账凭证的错误带到电算化实习中去,从而影响实习进度和效果的问题。

2、采用“模拟公司制”,设置银行、税务等外部相关部门。会计电算化各岗位的工作实践性很强,应用传统的教学与实践方式很难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为了缩短实践和理论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在企业内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应用“模拟公司制”实践方式。即假设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管理员、出纳、总账、工资、成本费用、应收应付等各岗位的模拟实习,也可进行综合会计电算化岗位模拟实习等。“模拟公司制”实质上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个方式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的岗位职业能力。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为了增强实习的仿真度,在会计分岗位实习中不能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内部业务的流转,还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与银行、工商、税务等外部部门打交道。因此,在分岗位实习时除了设立模拟公司外,还要设立相关的外部部门,使学生知道企业开设初期如何到银行开设账户、如何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以及如何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证,使学生清楚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去银行、工商、税务部门办理相关业务、如何进行相关证件的年检等,实现学校实习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恰当设置电算会计岗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如前所述,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数据分析员,各岗位工作任务与所需的职业能力不同。其中,根据企业职能部门的不同,系统操作员又可细分为会计主管、制单会计、出纳、应收会计、应付会计、成本费用会计、采购主管、销售主管等岗位。在分岗位实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按照岗位分工在企业中担任一定角色,并定期进行岗位角色轮换,使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全部操作流程,使实习仿真性更强。通过这种分岗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岗位交接程序和内部控制岗位分工的相关知识。

(三)分岗位实习的考核方式。与手工会计岗位相比,电算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会计人员的软件操作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明显,只对理论知识考核而忽略对电算会计实践能力的考核,难以全面审核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我院根据表1的电算会计主要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对学生是否具备完整的电算会计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可由老师自行命题考核,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实习作品并结合口头答辩的方式,还可采用让学生在课后参加面向社会的一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方式。如,鼓励学生课外学习考取用友ERP财务管理专家认证、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以及参加各级会计职称考试等。

(四)分岗位实习取得的成果。一是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分岗位实习计划和实纲,构建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二是学生进行分岗位实习的作品,包括手工账和电算化账。学生手工账实习作品包括: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已装订的会计凭证(含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电算化分岗位操作的相应电脑账,包括账套备份文件和电脑打印的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三是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表明该模式能使学生在参加工作或校外实习时尽快进入角色,积累处理会计业务实践经验,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是收集和编写了多套实习数据,并撰写适合我院学生知识结构的实习讲义。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永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7.

篇3

一、 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二、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三、 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四、 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五、 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六、 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七、 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八、 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通过此次,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财务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共同点为:

1、无论是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其最终目标仍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都是遵守会计法规,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3、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都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及会计准则。

4、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基本功能相同,基本功能为:信息的采集与记录、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输出。

5、保存会计档案。

6、编制会计报表。

二、不同点为:

1、运算工具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运算工具是算盘或电子计算器等,计算过程每运算一次要重复一次,由于不能存储运算结果,人要边算边记录,工作量大,速度慢。电算化会计的运算工具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能自动及时的存储运算结果,人只要输入原始数据便能得到所希望的信息。

2、信息载体不同;传统手工会计所有信息都以纸张为载体,占用空间大,不易保管,查找困难。电算化会计除了必要的会计凭证之外,均可用磁盘、磁带做信息载体,它占用空间小,保管容易,查找方便。

3、帐薄规则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规定日记帐、总帐要用订本式帐册,明细帐要用活页式帐册;帐薄记录的错误要用化线法和红字法更正;帐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划消。电算化会计不采用传统手工会计中的一套改错方案,凡是登记过帐的数据,不得更改(当然还是要辅以技术控制),即使有错,只能采用输入“更改凭证”加以改正,以留下改动痕迹。对需要打印的帐页的空行、空页可以用手工处理。

4、帐务的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不同传统手工会计处理帐务的程序有4种,但都避免不了重复转抄与计算的根本弱点,伴之而来的是人员与环节的增多和差错的增多。成熟的电算化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用同一模式来处理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成本核算程序以软件固化形式在计算机里,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过程都由计算机处理完成后,而任何要求的输出都能得到满足。

5、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不同;传统手工会计的会计组织工作以会计事物的不同性质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电算化会计组织体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做为制定的主要依据。

6、人员结果不同;传统手工会计中的人员均是会计专业人员,其中的权威应是会计师;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由会计专业人员、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操作人员组成,其中权威应为掌握电算化会计中级的会计师。

7、内部控制不同;传统手工会计对会计凭证的正确性,一般从摘要内容、数量、单价、金额、会计科目等项目来审核;对帐户的正确性一般从三套帐的相互核对来验证;还通过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等内部控制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正确,堵塞漏洞。电算化会计由于帐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体制的变化,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由原会计人员进行外,其余的处理都由计算机部门负责。内部控制方式部分被计算机技术替代,由手工控制转为人机控制。

以上种种区别,集于一点,就是由于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传统手工会计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将使得系统功能更为加强,系统结构更为合理,系统管理更为完善。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史上崭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电算化会计后对传统会计方法、会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制度、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变革。会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作为自身而言,处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经济大潮时代,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好的学好财会专业里的专业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在财务的时候按要求认真参与每一个的机会,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积累学习中自身的不足,密切关注和了解会计工作发展的最新动向,为以后即将从事的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自己走出校园,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财会专业人才,在大浪淘沙中让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屹立之地,让自己的所学为社会经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本学期初,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会计。

作为学习了差不多三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性。离开操作和,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

其次,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 一体化 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2年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这对推动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根据时展的需要,大胆探索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并不断健全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一体化课程的概念和开发原则

1.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2.一体化课程开发原则

结合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根据以下原则开发一体化课程。

(1)科学性原则。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梯次性原则。课程开发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形成以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为主的人才培养课程层级。

(3)可操作性原则。课程开发要尊重技工院校办学现状和地域差异,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4)规范性原则。开发课程所用的术语、符号、体例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表述,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应符合规程的要求。

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流程

开展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一体化课程改革,要组建课程开发工作小组、召开行业专家与骨干教师研讨会、确定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课程计划和大纲,还要编写教材、组织评价等,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笔者学校计算机组教师珍惜机会,深入学习一体化课改技术规程,踊跃参与,结合学校实际,最后确定了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

1.组建课程开发工作小组

建立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开发工作小组。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期间,笔者学校通过内培外聘的方式,组建了一支教育观念新、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准确把握中职教育规律、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2.召开行业专家与骨干教师研讨会

笔者学校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与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专家组,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技工人才的需求,制订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学校又组织相关行业的专家和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为主的课程开发队伍,明确任务,研讨一体化教学计划和大纲,落实一体化课程编写人员,确定课程体系的考核与评价,建设课程资源,用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的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安排不同的专业课程和课时。

3.确定一体化课程体系

打破知识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为主导性的课程体系,体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制定课程标准、提炼工作任务、制订实施方案、改革教学方法等。

(1)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涵盖了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及教学考核等内容,要突出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以一体化技能训练为主的要求,按模块化编写,每周一模块,每节有任务,并且每一任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分解要领和课时分配。

(2)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智力与身心综合发展的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按照“教育性”要求对其进行“修正”的结果。按照生产过程的要求,将课程设计成若干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应对应一个实际的工作任务。在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实际应用中,通过与企业专家多次的访谈,笔者学校确定了表1中计算机岗位的6个主要工作任务。

表1 设计学习工作任务

(3)制订实施方案。根据“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原则,制订实施方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设计,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学校要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学材选用、师资要求、师生配比、学习场地及设备要求等都要一一落实,并制定好详细的实施方案。

(4)教学方法改革。

①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它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近年来,笔者学校成立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倡导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笔者学校教师能根据本科的实际积极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探索与实践,并经常召开任务驱动法教学观摩课,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②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做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就各自的工作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的项目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以Photoshop教学为例,笔者学校教师用传统的讲授法讲解前两章的基础理论知识,将之后的每一章节内容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教学,每个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项目一般用7~8课时完成。

4.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

过去,技工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而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已经不适用了。笔者学校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决定从根本上扭转理论与实习脱节的现象,开展一体化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订,学校成立了相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工作。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要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要结合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应更加具体地反映本课程的进度和课时安排情况、教师队伍安排、教学设备和场地安排、教学任务和目标分析、教学模式应用等。

5.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主要以操作考核为主,具体考核分任务(项目)考核(30%)、平时考核(30%)和考试考核(40%)。

(1)任务(项目)考核。实行一体化教学后,笔者学校更突出对相关任务的考核,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共有10个任务(项目),每个任务(项目)占10分,共100分。每次任务(项目)完成后,教师都要进行相关的操作操作测验考核,并统计成绩。

(2)平时考核。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及学习态度,看其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完成的效果。

(3)考试考核。主要是学校规定的考试,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6.开展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其中,学材指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包括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

(1)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学校通过内培外聘的方式,建成一支教育观念新、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规律、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进修、培训、攻读高一级学位、到企业锻炼、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领域相关培训证书等方式,提升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促进“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形成。同时,笔者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计算机技师、硕士学位等,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学材建设。

①教材编写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要注重突出情境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各组对相关科目的课程进行一体化的教案编写,注重利用机房授课边讲边练的教学互动形式,在课堂上大量导入贴近实际的实例带动知识点讲解,形成教学特色。

②学习环境建设。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模拟职业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并能使学生熟悉、掌握职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关键能力。因此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必须注重学习环境的建设,如对6个主要计算机工作任务岗位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见表2。

表2 工作任务学习环境设置

三、对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笔者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一体化课程改革于2011年开始启动。201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为笔者学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世界银行贷款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要求进行一体化课改,又加快了学校一体化课改的力度和进度。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缺乏经验,在课改中遇到不少问题:第一,教师缺乏相关的课改经验;第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工作岗位很多,根据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设计还要加强摸索,不断完善;第三,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还要加强,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要加大实训室设备的投入和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力度。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由于它涉及面广、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因此笔者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一体化教学,并不断完善。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也得到激发。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所培育的学生符合了市场的需求,也为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31-02

东北电力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电力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院校,于2011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自动化专业是东北电力大学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学科之一。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1-3]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环节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面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问题和工程实践需求,使学生掌握控制理论工程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现方面的技术能力。为了积极响应东北电力大学“272工程”提出的优质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同时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加强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建设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在介绍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且集成度高,从控制算法到系统硬件,从基本理论到先进技术,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到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既有理论方面的知识,又有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要求,要想在一门课中把这些知识点都包括进去,既不可能,又不实际。[4]为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基础性和工程实用性,把控制原理和典型应用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并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数字控制器设计的原则和应用技术、复杂控制规律的原理和应用场合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的选择、配置和设计。

经过整合后,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数字控制理论为主体,区别离散控制与连续控制的不同点;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控制算法与编程;复杂控制规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场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应用实例,例如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整体设计到软硬件设计再到系统仿真与调试,使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还需要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配合,以补充课堂上不能完全呈现的内容。

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尝试采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专题研究报告、组织研讨课、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5]教学方法上,以开拓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为主,教师正确引导和总结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课堂内外多途径获取新知识的方式。[6]

在教学手段上,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将传统教学同多媒体、FLASH、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另外,将仿真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仿真教学包括制作仿真型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编写或利用具有仿真功能的软件进行仿真实验。[7]例如对设计好的数字控制器进行验证,从理论上讲解显得很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困难,可利用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学生可直观地看到控制效果,加强感性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知识点讲授、课堂讨论和测验、工程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处理好概念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做到层次分明、精讲多练。以形式多样的大作业为载体,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8]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当讲解完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控制系统等知识后,以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仿真练习,一方面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

第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让学生检索查阅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厂过程控制中应用的文章,包括PID参数优化、PID在电厂热工过程中的应用、前馈-串级控制技术的应用、Smith预估控制技术的应用等研究方向,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三、多层次实践环节相辅相成

实践环节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实践能力特别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9]实践环节的设置在内容上应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10]本课程设置了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环节,在内容上兼顾对知识的覆盖程度,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做到实践环节之间相辅相成,实现递阶性、系统性的培养模式,对理论课进行有效的扩充和延展。

1.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方式,应以工程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6]以往实验多为验证性的,缺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调试数字控制系统,因此增设了一些软件仿真方向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的实验内容。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穿插了5个基础实验,包括A/D转换、D/A转换、数字PID调节器、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设计和步进电机转速控制。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台的操作、通信接口的功能、软件编程的技巧等,然后由学生动手搭接硬件电路完成系统连接和算法编写,及时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改革

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将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方面得到系统性的训练。[10]本课程设置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两个课程设计,分别在开课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进行。为了实现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在原来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些设计题目。第一,以倒立摆系统和水箱为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编程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第二,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开发能自动循迹和调速的电动小车控制系统,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和实物制作等。在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中,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关的方向有计算机控制方向、DCS方向、过程控制方向等,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完成课程设计。例如,计算机控制方向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一个离散控制系统,并采用MATLAB仿真从时域和频域对比校正前后系统的性能,分析得出结论。通过课程设计的合理设置,达到了“软硬兼施”的目的。

3.毕业设计和实习

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学时有限,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进一步强化。通过数字PID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电厂锅炉燃烧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神经网络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基于PLC的火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等综合性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自动化工程学院与国电吉林热电厂、丰满发电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大四下学期学院组织学生去企业参加认识实习,同时到学校电力运行仿真中心进行仿真实习,使学生熟悉电能生产、输送的整个过程,了解电厂 DCS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对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得到了操作技能的训练,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生产现场的需求。

4.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

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政策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学院在2007年成立了自动化创新实践基地,下设创新制作研究室、建模与仿真研究室、机器人研究室和炎火工作室四个研究室,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灵活地运用了本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如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先进控制算法的仿真、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设计等。建模与仿真研究室指导学生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数字PID参数的整定、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等,同时让学生提前学习先进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另外指导学生进行PLC程序设计,参加全国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创新制作研究室指导学生进行单片机测控系统设计,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结束语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有着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虽然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实践中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该课程的授课模式,丰富理论授课内容,引入更多的工程实例,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在学校“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下,要面向企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强化实践教育,注重工程实际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29.

[2]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中国地质教育,2010,(4):63-65.

[3]盛朝强,谢昭莉,柴毅.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8-9,49.

[4]张德江,于微波,贾文超.教学与教研互动 教法与学法共融――“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家精品课建设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

(10):29-31.

[5]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6]王永东.“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18(5):114-116.

[7]李祥飞,张昌凡.“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85-86.

[8]邢航,张铁民.“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370-372.

[9]温淑惠.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10,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试验;分步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429-02

1 计算机试验

伴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涉及到科学研究以及工程实践当中有关于实验现象的研究系统都是需要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进行描述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例如大型土建或者水利设施等一些复杂的结构系统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使用有限元等离散方法进行数值求解,从而获取结构的输入、输出响应。另外,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优化设计以及结构性能评估等研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并且对数据进行缜密分析,才能有效地了解结构系统在整个输入参数空间的输出特性。但是,在计算机试验当中,想要提高每一次数值分析的精确性就必须要消耗大量的计算时间为代价,也就无法对试验设计中的所有参数组合进行逐一的分析求解,仅仅是通过选择一些适当的点作为输入然后进行计算机试验,并且通过建立替代模型,对未试验点进行响应的预测。在建模方法上,操作简单并且经常使用的是样条函数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随机过程模型以及人工神经模型等。

由此可见,计算机试验设计对于输入样本点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替代模型的逼近精度。现阶段所采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以及LHS抽样两种,但这些抽样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因素,为了改进这一点,人们在众多的LHS中挑出了一个最小化的某种优化准则进行试验设计,也就是所谓的优化拉丁方试验设计。例如进行最大及最小距离的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和最大后验熵设计等等。作为样本输入的替代模型,虽然优化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较于简单随机抽样以及LHS抽样作为输入的替代模型在逼近精度上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但其缺点在于优化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要进行全局精确寻优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繁琐的过程,若以10个样本输入点和4个变量为例进行试验设计,不同的试验个数就超过1022之多,这样一来,也就只能寻找近似的最优解,而且伴随着样本输入点数量的递增,工作站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随之相应增加,对于要确定一个最优的优化的拉丁方试验设计来说,计算时间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对于大规模的试验设计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为了提高优化的拉丁方试验设计效率,对随机进化寻优算法和计算机试验的分布优化设计进行改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以及径向基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的数值试验,并且通过验证,证明改进的算法以及分布试验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2 随机进化算法的改进

最初的随机进化算法仅仅只是用于解决组合优化的问题,具体操作过程是:首先随机选择一个初始的拉丁方实验设计值X0。然后通过多次的元素交换组成一个设计集合Xset,而且设计集合当中含有多个新设计,即Xnew∈Xset。通过对所组成的设计集合进行计算,并且决定是否用更优的试验设计来替代当前的最优设计,然后再进行元素交换构造新的设计集合计算其中的每一个新设计关于某一优化准则的函数值并通过不断重复进行验证。

由此可见,随机进化算法虽然可以避开局部最优,逼近全局最优,但是通过繁琐的计算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逃离局部最优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这其中至少存在一个直接或者间接地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的变量,需要进行数量足够的迭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计算机试验设计的效率。由于计算机试验优化设计经常面临着非常广阔的搜索空间,相比传统的从一个初始点出发或者从一个局部极值点出发,再进行深度搜索寻找局部全优,其过程复杂耗时。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寻优过程的效率,需要对原始的随机进化算法从设计思路上进行一些改进,从一个集群的初始点出发或者从一个集群的局部极值出发,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兼顾深度搜索和广度搜索来寻找近似全局最优。其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 增加大循环,即在整个外部循环的外部再设置一重循环,其根本目的在于从外部循环中所确定的局部极值当中选出最优的局部极值作为全局极值。

2) 确定外部循环中初始的拉丁方试验设计值X0为集合中的最优点,并设定初始集中随机样本点的个数。

3) 在外部循环中增加对事件flagimp=0的记数,即Nimp,当初始集中随机样本点的个数Nimp达到外部循环最大数的某一比例值时就可以结束这一轮的循环计算,然后改变集合中的元素进行下一轮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二步充分考虑到了随机进化算法的广度搜索空间,第三步可以有效地避免随机进化算法陷入局部极值。下面就保持整个循环总数一致,在此条件下进行原始随机进化算法与改进后的随即进化算法在时间的消耗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上进行比较。其中改进后的随即进化算法所用的时间与原始随即进化算法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而改进后的随机进化算法的最优质与原始随机进化算法的最优值之比为V,所采用的均匀试验设计类型分为10×2,20×4,50×2,50×8,设原始随机进化算法的外循环数为60,改进后的随机进化算法的大循环数为3,外循环总数为20,通过计算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改进算法所用的时间与原始算法所用的时间平均值为0.48,改进算法的最优质与原始算法的最优值为1.01,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改进后的随机算法可以平均节省50%左右的时间,其搜索到的结果与原始算法结果仅仅存在1%左右的误差。

3 计算机试验的分布试验设计

传统的计算机试验优化设计方法是将所有的实验样本点一次性布置完成,也就是所谓的一步试验设计。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伴随着试验样本点数量的递增,优化算法所面临的搜索空间也将无限扩大,所以在进行大规模试验设计时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对于这一繁琐的过程应该进行更为合理的改进,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分布试验设计的思路,就是逐步分批地布置试验样本点,化整为零地减小搜索空间,其基本过程如下:

1)首先布置一个试验样本点n1,即优化n1×m的拉丁方试验设计。

2)追加布置第二个试验样本点n2,即优化(n1+n2)×m的拉丁方试验设计,在这其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原先已经布置好的试验样本点的位置不变,即元素进形变换时只能在追加布置的第二个试验样本点中产生。

3)重复元素变换,直到完成所有的试验样本点布置。

由此可见,计算机试验的分布试验设计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以及分步优化的方法缩小搜索空间,从而极大的缩短了计算时间。采用分步试验的方法进行均匀试验设计,计算时间复杂程度为O(mn2),如果采用两步设计每步布置总点数的50%,则计算时间复杂度为2×O[m(0.5n)2]=0.5×O(mn2),这样一来就将比传统的一部设计减少50%的用时,采用三步试验设计,若第一部布置点数占总样本点数的40%,第二、三步分别占总样本点数的30%,则计算时间复杂度为O{[m(0.4n)2] +2×O[m(0.3n)2]}=0.34×O(mn2),计算时间将比一步试验设计减少66%。因此,计算机试验的分步试验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计算用时。

为了验证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以均匀试验设计为例,将两步、三步试验设计和一步试验设计用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的训练样本集的确定,然后再对径向基神经网络替代模型对真实响应的逼近精度的评价,进行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可靠性验证。随机抽取5000个测试点用来比较输出值和真实响应之间的差异,所涉及到的评价指标为均为均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其中均方误差是指所有输出值和真实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相对误差为误差小于某一比例的测试点占总测试点的百分比。通过选择三个典型的测试函数,分别用来描述指数关系、工程中常见的正弦关系以及含有两个变量的函数,具有多个局部极值,经常用于测试优化算法。通过具体的计算结果可知,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将计算机试验划分为两步或者三步进行试验设计时相比较一步试验设计可以减少大约40%到60%的计算用时,所以也证实了计算机分步试验设计的时效性。基于一步、两步、三步试验设计建立的径向神经网络替代模型,通过对误差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伴随着试验样本点数量的递增,一步、两步以及三步试验设计的替代模型的逼近精度也在逐步提高,均方误差下降,相对误差上升,并且各误差最终趋于平稳。总之,相比较一步试验设计而言,两步或者三步的计算机试验设计在不同的样本数量下,对于替代模型的逼近精度各有优劣,但总体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伴随着试验样本点数量的递增的情况下,通过分步试验设计的方法所产生的误差趋于一致。因此,综合考虑计算机试验优化设计的效率以及替代模型的逼近精度,将分步试验设计用于大规模计算机试验优化设计将会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特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计算机试验优化设计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必须对其设计过程进行改进,一方面通过对原始的随机进化寻优算法进行改进,可以很好的兼顾深度搜索与广度搜索;另一方面提出了分布试验优化设计的思路,逐步分批地布置试验样本点,化整为零地减小搜索空间;最后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代替模型,并且以均匀试验设计为例,检验了分布试验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合计算所得出的结论,改进后的随机进化算法节省了大约50%的计算用时,对于其所寻找的最优值与原始随机进化算法的差别仅为1%左右。所以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缩小搜索空间,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同时也节省了计算时间的消耗。由此可知,计算机试验的分步试验设计方法尤其适合用于大规模试验样本点的替代模型,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元,方开泰.关于均匀分布与试验设计[J].科学通报,1981,26(2):485-489.

[2] 黄靓,易伟建,汪优.计算机试验的分步优化设计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3] 韩斌,吴爱祥,邓建,等.基于可靠度理论的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技术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583-584.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内存;分类;优化;管理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而且更多地人应用网络设备来进行生活和办公,不仅如此,网络还可以支持电子商务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计算机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板、软件或者是硬件设备损坏的现象,给计算机的运行造成严重地威胁。为了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性,计算机研究人员应该对虚拟内存进行优化。

1 计算机内存的分类

研究人员要想对计算机设备以及其工作原理进行明确,需要从根本上了解到计算机内存的分类状况。从传统的内存分类形式上可以看出,除了常规内存、高端内存和扩展内存之外,还包括扩充内存在其中。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常规内存,其中,DOS软件可以直接应用。和其相关连接的就是高端内存。比较常见的就是被系统的硬件使用,其中包括显示驱动程序等等。另外,扩展内存和扩充内存都是对常规内存的拓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内存的分类形式也朝着相对比较简化的趋势发展。

不得不提到的是物理内存,这是目前计算机内存经常涉及到的形式,另外一种比较典型的就是虚拟内存。通常情况下,物理内存是计算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系统比较常用的内存形式。一般来说计算机物理内存是人们经常提及的一种内存形式。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实存在的内存形式是虚拟内存,是一种计算机拓展的内存,从某种程度上看主要是一种服务类型。

从物理内存应用过程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可以用来存放临时的数据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信息进行Copy,也是随机存储的,但是这些信息无法进行长期地保存。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将相关的指令进行定位分析,然后根据已有的指令特点来做好规划工作。一旦指令超出了内存的容量,内存空间必然会受到消耗。为了有效的解决内存消耗的问题,研究人员对虚拟内存进行研究,并且将其应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常规的内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者就可以将计算机的部分内存作为主要的办公区域,虚拟内存由此产生。

例如,如果一台计算机设备的内存为521M,如果现有一个超过了这一内存容量的文件,计算机就很难直接读取。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计算机系统会将这一文件自动存到附加内存结构中,进而直接安装到目录下。

2 内存的管理和优化

2.1 内存的管理

所谓的内存管理,主要是指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对物理内存进行的管理。其中采用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范围之内就无需应用到计算机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的物理内存本身就带有一个计算机内存管理的程序。如果计算机的内存明显不足,也就是说计算机的物力内存不足,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优化计算机内存管理工作,为计算机提供更多可用内存容量。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计算机内存管理程序,这一程序的真独行和特殊性较强。其中比较常见的管理程序为HIMEM.SYS的扩展内存访问等类型。

2.2 内存的优化

对于计算机设备来说,使用者对其运行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计算机设备的运行严重地影响到工作的需要,或者是严重地阻碍了网络信息的共享。工作人员就应该对内存进行合理地优化和改进。使用人员在购买计算机设备的同时,硬件的配件以及应用程度就已经是固定不可变的,因此,只有不断对计算机的内存进行优化,才能够提升电脑的使用性能和应用效率。

2.2.1 物理内存优化法

计算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自动地执行对信息内容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存储等命令。但是如果存储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占用一定的电脑内存,严重地影响到电脑运行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应该及时地对垃圾进行清理,对物理内存进行优化。其中具体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使用者电机菜单中的运行程序按钮,在运行之后会出现一定的输入框,将clipboard之后按回车键,这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另外,可以直接打开剪切板,在剪切板当中释放大量的内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桌面上的一些快捷方式不仅严重地影响到电脑桌面的美观程度,还影响到电脑的运行速度。因此,为了保证电脑设备运行的高效性,使用者应该保证桌面的整洁性。要想清理一些不常见的程序,可以在控制面板中将强制设置为空,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的释放内存。

另外,电脑中往往会存在着程序重叠的现象,其中人们经常使用的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功能上几乎是一直的,如果两种软件同时应用,不断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还会直接增加计算机设备的物理内存。可见,关掉一些性能相同的或者是不常用的软件也是优化内存的主要方式。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同时按住ctrl+alt+del键打开任务管理其,然后用鼠标点击桌面下面正在进行的任务,如果不需要应用就可以将其关闭,用以减少内存量。对于一些视频软件、网盾以及flash等软件,如果没有任何需要可以在开机时设置开机禁止,这样可以可以有效的减少计算机设备的物理内存。

2.2.2 虚拟内存的优化

计算机自带的内存结构为物理内存,只有所存储的内容超过了物理内存的容量,物理内存才会消耗殆尽。如果计算机的物理内存不足就很难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物力内存进行事先过滤,如果遇到一些很少使用的软件设备,系统本身就会将其存储到硬盘当中,这就是虚拟内存。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可以腾出了更多的空间。当然,如果用户需要对虚拟内存中的内容进行应用,系统也可以直接读取其中的内容。如果计算机设备存储的容量不是很多,虚拟空间的大小以及存储的因素并不会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虚拟内存的存在可以为存储量相对较小的计算机设备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虚拟内存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由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如果管理方式不科学,必然会内存的崩溃,系统不仅无法读取信息内容,还会直接降低工作的效率。

在对虚拟内存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桌面上打开我的电脑,然后选择属性,然后打开系统属性按钮,在菜单中电机高级选项卡,然后在对话框中点击“性能”中的设置,选择“高级设置”。在这一对话框中,使用者会看到关于所有虚拟内存的界面,然后点击“更改”按钮。接下来,选择一个容量相对较大的分区,在自定义大小的前面勾选,然后将相应的数值填入到其中,在初始大小的处勾选最大值,然后点击“设置”和“确定”,在各项设置都点击完成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样的话虚拟内存的设施就会立即生效。

3 虚拟内存的应用设置

用户在了解虚拟内存的概念和特点之后,就需要对内存结构进行优化。但是由于用户不同,涉及到的信息量也不同,每个人的操作情况都会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用户需要对虚拟内存进行个性化设置。

3.1 常规设置法

工作人员要根据虚拟内存的设置方式来对相应的数值尽量量化,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文件使用和运行中的具体问题。使用人员通过对极值进行处理,虚拟内存本身的容量就会不断增加。从这种设置方式上可以看出,内存本身的容量比较大,占用的空间也得到了优化。一般来说,使用者可以将内存控制在0-512MB的范围内,然后取一个规定的数值,为了提研究的精准性,研究人员选择了256MB。如果是低于这一内存的数值就将其设置为一半,在大于256MB小于512MB的内存就设置为和内存容量相同。这种设置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精准程度还有待完善。

3.2 精准设置法

现如今,由于计算机用户的生活习惯不同,而且所从事的工作行业也不同,因此,对于计算机设备的性能和内存的需求量也不同。有些用户需要进行大型软件和应用,但是有些用户只是简单地进行打字和办公。由于人员对计算机的应用情况不同,因此,相应的配置也就不同,相关的用户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对虚拟内存进行优化处理,准确性相对较高的方式就是精准设置法。

具体来说,主要的做法就是用户的虚拟的内存进行自定义,要求初始大小和最大值都应该按照自身的使用来进行设置,但是数值需要保持相同。然后点击“开始”按钮,找到“控制面板”,选择“管理工作”,找到性能的选项,打开之后找到性能日志和警报的项目,然后点击“计数器日志”。然后在空白的区域中点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新建日志设置。这是界面中会弹出相应的对话框,然后点击名称,输入名称之后点击添加计数器,然后进入到下一个窗口当中。打开性能对象下端的下拉菜单,选择“paging file”,选择“计数器”选项,然后在下方选择“usage peak”,勾选出从列表中选择范例这一栏目,然后选择“totle”,点击“添加”就可以直接关闭整个界面了。

使用者如果想要对相关的日志信息进行浏览,首先应该打开其中的日志文件,将其设置为文本文件形式。然后进入到性能的界面当中,这是在栏目上会出现一个按钮,这一按钮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内存进行测定,如果其颜色为红色,则说明这一测试并没有完全投入到启动的状态。要想直接启动,只需要点击鼠标右键即可完成。

要想进入到日志文件的默认目录中,应该找到相关的内存测试文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文件类型无法直接通过双击就可以打开,需要在找到打开方式之后,选择记事本形式来将其打开。其中打开后每一栏的倒数第二个数据就是内存的使用比例,在对数据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对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一个明确的数值。一般来说,虚拟内存的数值和磁盘大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将这一因素控制到其2-3倍的范围。

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内存形式比较复杂,要想提升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计算机使用者应该对内存的分类形式进行明确,然后根据物力内存的应用特点来对相关的垃圾进行清理,做好优化工作。本文中,笔者着重对计算机虚拟内存的优化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最终以提升计算机使用效率,提升内存优化效果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广林.优化计算机内存[J].天津师范专科学院,2011(2).

篇8

关键词:计算机;自动化;统计工时;可靠性;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in computer automation system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stical work hours and hours of computer automation statistic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nalysis.

Keywords: computer; Automation; Statistical working hours; Relia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时统计是考核劳动量的一种方式,它在现实中被广泛应用。各个行业及领域对员工进行劳动量考核时,也都是采用工时统计的方法。工时统计方法进行劳动量统计和考核也就是通过对需要进行劳动量考核的单位的员工以及成员一阶段的劳动量进行汇总编制。进行工时统计也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心与耐心的工作,它在进行统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统计工作的内容较多且繁杂,而且工时统计的内容往往需要统计考核的成员以及员工的工资与收入等情况相关联,是一项比较敏感的工作,因此对于工时统计的结果准确性要求也比较高,又由于需要进行工时统计的单位进行工时统计工作多都集中在月末或者特定的时间段,因此工作量也比较大。传统的工时统计采用的都是人工统计形式进行的,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而且由于工时统计工作的特殊性质,人工进行工时统计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准确的情况。计算机自动化应用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很多工作的自动完成,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材料消耗,在许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工作效率快,准确性高相当受到欢迎。

1、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在进行统计工作时,主要工作程序是,首先需要计算机统计操作人员将需要统计的内容通过计算机的办公系统软件填写到电子表格中,用计算机的自动化计算系统也就是计算机公式将需要进行计算的结果计算出来。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表中所给例子所示。

如上表中所给出的例子所示,计算机自动统计系统在进行上述内容的统计计算时,首先会由统计员将下表中的工票内容进行一一填写,并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中的电子表格公式计算系统将所需结果通过公式计算表示出来。上述列举的工票中需要进行统计的具体内容也就是上表2中所列举的项目内容。将上表1、表2中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计算后,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就是上表3、表4报表中的内容事项。在进行上表的统计中,员工个人的工时报表中,关于员工班组与姓名的统计填写内容在进行统计计算的过程中一定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改变的,而对于员工的工时与非工时的统计结果是通过员工的工票进行累计的。对于产品报表统计,在产品报表中关于产品的令号以及产品名称等信息是由产品的生产商提供的,这些是计算机进行工时统计的一些基数,计算机进行工时统计时,员工工票累计的相应产品令号以及产品名称构成员工的月完成工时。而上述报表中对于用户单位的内容与产品令号是相互对应的,他们都是由生产商或者项目计划提供。报表中的商品以及制造产品也是由相应的生产商品完成当月的生产计划所提供。

总之,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在进行工时或者信息统计工作时,一般是通过在计算机自动化的办公软件系统实现的。在计算机自动化办公软件中,在计算机的电子表格工作簿中进行统计事项的设置以及信息输入,对照公司或企业的需要统计项目,将被统计的如项目计划的令号、用户以及工程代码等进行输入对照,以使计算机可以进行统计工作。在计算机的电子表格中将需要进行统计的项目内容填写清楚后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电子表格自动化计算程序进行统计计算,具体计算可以由计算机电子表格中的公式计算程序或者VBA程序完成。

2、计算机自动化统计模板编制

传统的企业或公司公式统计是由人工进行统计操作的,具体统计工作过程首先要依照企业或公司统计工票信息,将企业或者公司的产品令号以及产品或者部件的名称进行统计累计,然后将对于企业或者公司的产品令号以及产品或者部件名称的累计结果转移在一张报表或者表格中,这张表格或报表就是所谓的产品工时报表。其次就是根据企业或者公司的工票中统计到的企业或公司工作班组以及员工姓名,吧每个员工的工时也就是劳动结果进行统计,这个统计结果是累计在每个班组的工时报表中,也就是所说的个人工时报表。这个统计工时的方法需要有专门的统计人员进行报表与统计计算过程的操作,而且在进行统计计算过程中,统计员要反复的将员工的工时信息进行查阅统计,不仅工作繁杂而且工作量大,容易出现统计差错。

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程序将员工的工时统计过程通过模板操作,节省了反复查阅的过程,而且有计算机系统自行根据设计进行计算累计,非常省事易操作。在进行具体的计算机模板设置时,可以根据上文中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程序的基本原理,首先进行计算机编制模板的制定,然后就可以由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信息的填写。统计人员在进行统计相关内容填写时,一般是跟据统计的要求将企业或者公司各班组的员工名单进行填写,然后根据员工名单在工票中进行累计,累计中以每个班组为单位,把同一班组的员工名单累积在一起,最后将全部员工名单累计到公司或企业的工票工作表中,注明每个员工所在的班组。在进行公司或企业的班组与员工姓名统计信息填写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系统自动化功能,通过设置条件后进行菜单下拉即可生成。

总之,在利用计算机的自动化系统进行工时统计时,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不仅能够减少统计过程中不停进行统计信息输入的麻烦,还可以防止统计信息输入过程中出现错误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而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在进行企业或公司员工以及产品的编号输入中,通过对编号信息的有效设置。还可以避免输入过程中重复信息的输入。而且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制定的统计模板在进行下一次统计中还可以进行再次使用,节省很多工作麻烦。

3、计算机自动化工时统计应用的结果分析

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进行公司或企业的工时统计工作,就可以根据上文中编制好的计算机统计模板将需要进行统计的企业或者公司的工时信息进行输入,在计算机模板中进行工时信息录入,通过统计结果实例既可以看出,利用已经编制好的计算机统计模板进行企业或公司员工工时的统计不仅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比传统的工时统计速度要快出很多,而且在进行工时统计的过正中,如果对于员工工时统计中出现问题,计算机的自动化系统会自动的将工时统计中出现错误的地方显示出来,而且标明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纠正。同时,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还能够对统计信息进行自动排版,使统计过程以及统计结果在进行查看的过程中较为明显。对于工时统计中出现的信息变动,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的设置更改后就能够是实现计算以及统计的自动更改,非常方便。总之,使用计算机进行企业更或者公司的员工工时统计不仅大大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统计结果的准确率也实现最可靠。而且依据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原理编制的工时统计模板软件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很多统计人员的欢迎,统计人员以前需要集中在一定时期进行大量工作的统计,现在由计算机自动统计系统代劳,根据不同的统计选项要求进行计算机统计录入即可生成,不仅简便,而且相当省时,大大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4、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统计系统进行工时统计不仅顺应了新时期对于统计工作的要求,而且对于统计工作方法创新以及统计工作研究都提供了新方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丽萍,杨天生.计算机自动化统计工时可靠性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1(5).

篇9

一,实习结束,应该交学生实习情况考核表,考核表应认真填写,并由实习单位加盖公章.学生实习情况审核表的格式见附表一,同学们可以从校园网下载;

二,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与会计<>专业相关,自数不少与3000字;

三,实习报告<>的编排要求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3号宋体加粗,上下各空两行.固定内容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标题:即"实习报告<>"四个字用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副标题(可以不设副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姓名,系别,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成绩: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居中依次排列,各占一行.成绩栏内容留空,由指导教师手写.

正文文字:另起页,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页码:正文排印连续页码,单面打印,页码位于下部居中.

实习报告<>一律用B5纸打印.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上25.4mm,下25.4mm,左24mm,右23mm.

装订:左侧装订,三个钉

四,时间要求

毕业实习时间至少为3周,系里会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指导老师,学生应在确定实习单位后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并且应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进度完成毕业实习报告<>.

确定实习单位时间:XX年3月1日前

XX年3月15日前至少与指导老师沟通一次(电话或电子邮件均可,指导教师电话和电子邮箱在校园网查找)

XX年3月底应完成实习报告<>的大纲,并请指导教师审阅

4月15日前完成实习报告<>的初稿,请指导教师提意见

修正,充实实习报告<>,与指导教师随时沟通

5月15日,实习报告<>交稿

注意:毕业生一定要按照要求的规格和时间完成实习报告<>,并要求提交实习单位盖章的考核表

附表:

学生实习考核表

姓名

专业,班级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实习报告<>题目

成绩

签 章

年 月 日

实习报告<>的范文之一

税务事务所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成都,曾被《新周刊》杂志誉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第四城".作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在中国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现又正值中国入世,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双重历史机遇,如何招商引资,打造城市竞争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好西部城市的表率.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加深对税收政策的领悟,了解税务机关——税务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来到了成都锦瑞税务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7月——8月)的挂职实习.

二,实习单位简介

成都锦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和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注册税务师事务管理中心批准成立,为企业提供税务,税务咨询和税务策划等方面服务的税务中介服务机构.公司主要分为两个部门:综合部与部,此次实习我主要在部工作.

三,实习成果

部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做税务,其中主要包括:1,税务登记;2,税款计算和纳税审核;3,申报和缴纳税款并依法退税;4,申请减,免税;5,企业税收复议,提供涉税诉讼税法依据;6,制作涉税文书.

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我获取了不少新知识也巩固了许多老知识.

首先,刚进公司的几天我就体会到了公司制度的严明,还有从事税务工作的同事的敬业与热情,他们具备专业素质,不惧日晒雨淋,

对客户体贴备至,只要客户有要求,不管再辛苦同事们也马上行动,最大限度为客户着想,例如:有一次我和同事到春熙宾馆拿报表,结果客户的税控专用发票快用完了,需要马上补充,并且由于税控收款机的限制,必须当天下午之前买到,同事对这额外的工作并没不悦,并承诺17点前一定送到.面对某些客户的故意刁难,同事不仅不恼,而且笑面相对耐心的解开他们的疑惑.例如:成都市政府就安置残疾人员下达了一号政令,这本一项是造福残疾人同志的很好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但是,当同事们把文件和相关资料送达企业手中时,企业却认为,是政府有意借此增加他们的税赋,十分不理解,同事们面对企业的刁难,并不是一问三不知,也不是有意推卸,而是耐心的向企业解释,对企业做工作,使很多企业最终明白了政府的用心良苦.

其次,纳税的申报期决定了部业务期的特点.每月的1号到10号是企业纳税申报期,因此这段时间的部的业务也是最繁忙的,此后的一段时期,时间就相对宽松些,同事们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为自己"充电",在所订的资料中,我能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成都税务公报》这份杂志是由成都市地方税务局主办的,其中,"在税法公告"栏中,我能了解到最新的税务政策,例如,《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开展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检查的通知》"依法治税"栏中我能了解到不法企业为了偷逃纳税所采用的各式花招,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恢恢法网,总是能将其一网打尽;"征管天地"栏是我最喜欢的,它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告诉我们一个税种的征管,并且对一些特例也有说明.比如,我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原来就只知道工资,薪金所得,税法规定以每月收入额除去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但是实际上考虑到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收入,不征税,要从个人所得税扣除,为便于计算,对不征税的项目从总的所得中扣除200元,加上税法规定扣除标准800元,故在实际操作中按1000元/月的定额标准进行扣除,所以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月收入额-1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评价小结

在短短一月的实习时间中,我体会最深的莫不是税收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面对如此种种形形的大中小企业,诸多的税种加各种优惠政策,对我们的税务工作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企业——税务机构——税务机关,三者之间如何沟通以致达成默契,并传递出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我想寻求一种好的制度,把税务工作化繁为简,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才能创造出质量和效率.税控收款机的出现我想也是正是这种内在矛盾的产物,利用它税务部门就可以方便地取得纳税产每月的销售资料,并记录在税务部门的电脑中,供税务部门实施征收,统计,分析,稽查,为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准确和科学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它又能如实记录每一笔收入,业主不必亲自守在前台,既减轻了业主的管理负担,又担负起在前台监督经营的作用,帮助纳税人加强了企业管理,这样也有效的避免了偷逃税现象的发生.

这次实习是有益的,为我以后踏入社会工作准备了很多良好的知识与经验.

实习报告<>的范文之一

会计<>部社会实践学习报告

转眼间暑假又过了,又迎来了充满挑战新学期.本人在宏达器材厂的会计<>部进行了社会实践学习,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器材厂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霞姐.刚到会计<>部霞姐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由于以前的暑假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霞姐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 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霞姐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霞姐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个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篇10

关键词:火灾现场 烟场能见度 计算机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X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200-01

本文主要对烟气在遮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提升烟场能见度的科学计算方法进行了描述,并编成相应的程序对火场数值进行模拟性的计算。

1 能见度的相关模型

1.1 消光系数

火灾环境的构成要素较多,其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就是烟气的产生。燃烧的状态分为好几种,比如阴燃、充分燃烧以及热解,燃烧状态的差异对于烟气的性能以及烟气的产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对于一些高温燃料,热解通常会在其表面发生。一般情况下,热解温度高于600K,小于900K,与燃料在汽化时产生的充分燃烧相比较低。当热解发生时,其出现的烟气属于雾气,主要成分为是燃料的蒸汽以及蒸汽凝结的雾气。与热解不同的是,阴燃能够自行燃烧并维持,外界无需为其提供热源。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物质都会有热解的现象发生,只有部分物质会有阴燃的现象发生,温度大于600K,小于1100K。

在烟气场能见度的计算中,消光系数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使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在上述公式中,代表质量光学的相应密度,代表燃料的对应质量。

在此项公式中,代表绝对的消光系数,代表烟气的质量。

由上述两个公式可以计算导出燃料与烟气在消光系数上的相应关系,如下所示:

在此项公式中,代表发烟率,是发烟量与燃料质量的相对比值。在建筑物中,通常情况下的物质,其发烟率的相关变化值较大,大致为0.0004――0.19。

1.2 穿透率

光线衰减的相关规律如下所示:

其中,I0代表入射光的相应强度,I代表出射光的相应强度,S代表光在进行直线传播时的路径。

对于大气透明度而言,能见度是其所折射的一项指标。能见度指的是:正常视力者在所处空气状况中对于目标轮廓清晰看到的直线上的最大距离。此外,还有定义指出:其为目标特征I消失的最小距离(I小于等于It)。由定义可看出,能见度与人类的感官息息相关,也就是说,It属于一个无法界定的绝对量。因此,可以采用采取一个相对量对能见度进行衡量,比如烟气的穿透率I/It,此项比值越大,能见度就越高。

1.3 有关数据的计算

通过上文的相关探讨可知:影响相对能见度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烟气的浓度大小,混合气体的相对密度大小,观察人员所处的方位以及观察点所处的方位。所以,要对能见度进行计算,就要将观察人员以及观察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相应的积分化计算。

如图1所示,点A处为观察人员所处的方位,点B处为观察点所在的方位,代表观察人员与观察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实心方块代表处于积分路径中的单元,不需要积分的相关单元则用空白方块表示,s代表积分的步长。

2 模拟案例分析

模拟火灾案例:房间大小(长为32米,宽为32米,高为12米),在相对的两面墙上分别有三扇窗户,只考虑到自然通风的情况。火灾发生在房屋的中间,范围大致为:长为1.5米,宽为1.5米,高为0.8米,对应的观察点处于门往里1.5米处,高于地面1.7米处。利用CFD进行仿真火灾数值的分析。

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知:在火灾发生燃烧的前30秒中,烟气在排放与扩散方面的值较低,还未达到屋子的顶棚处。当持续燃烧1分钟后,燃烧所释放的烟气到达屋子的顶棚,且开始向侧墙进行扩散。当持续燃烧2分钟后,所释放的烟气由侧墙逐渐降落到地面。当持续燃烧4分钟时,在火源处的窗户已经全部笼罩于烟气下,能见度极其低下。

3 相关的改进措施

为了准确地得出积分点上的对应数据,则必须对与积分点所处距离最近的单元进行搜索,确保其计算的次数为10的11次方。假如采取4G内存的双核的PC机计算,则需要花费70个小时的时间。然而,假如采取改进算法,效率将会大大的提升。例如:将计算区域划分成72个小区域,将单个小区域设置成2000单元,采取:积分点所在子区域确定-区域内搜索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查找,计算量将会由10的11次方降到10的9次方,计算时间将由70个小时降到1个小时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