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5 15:0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机构实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机构实习计划

篇1

关键词:信息资源;网络环境;考试系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普遍得到教育界重视的问题,近年来,从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空前的规模效应,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为网络环境和网络互连建立基本的硬件设施。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寻找资源建设的重点学科领域,以计算机基础教育这个覆盖面广、收益群体大的学科课程为重点,覆盖信息类的课程和教育教学,并以课程素材、辅助音像、视频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为基本手段,密切结合教学实际。

本课题基于国家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总体计划和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将最基本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单位――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研究探索适应高等院校的网络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的构建。这一研究内容是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及实施效果的关键问题,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构建理论,进行创新,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应用的范围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类的课程教学、计算机信息类的专业课教学以及全校范围的音像资源建设。由于教育网的开放性,计算机类教学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省内和国内其他同类院校的资源共享,研制的计算机网络化考试系统有效地应用于本校的计算机基础类的考试,通过采用教学与培养环节管理的信息系统,达到了过程控制,便于信息的搜集和管理。

2教育信息与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网络技术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实现教育普及化、终身化教育的重要趋势。随着网络教学规模的迅速增大,教学资源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课题组以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部分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和精品课资源为主要对象,研究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教学服务管理,如何合理地将网络技术与教学理论在网络教学中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这也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中的关键。具体内容涉及:搭建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数据库;构建教学资源库,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设计教学服务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教学基本规律的分析,重点对用户(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课程以及用户与课程的关系等核心信息进行分析,设计了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的表结构、基本存储方式,提出了数据库的维护方案,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整个教学平台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应用到了教学实践,成效明显。

3教育信息与管理资源建设

在开展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关键性基础工程。没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现代远程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难以为继。首先,在构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课题组在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专业课、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通过专题网站和信息资源系统数据库,实现了较丰富的用于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信息资源。其中,计算机类教学资源网站服务于计算机基础类和专业教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作业提交系统,作业批改等交互系统。主要工作包括:

(1) 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目前的模式为:为所有参加设计的学生(大约5000人)开设帐号;在网上课程设计题目;学生选择题目,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帐号上传设计报告和程序;教师除了面对面辅导外,还在网上为学生答疑。

(2) 网络管理与监控:目前学生上机,有相当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会上网聊天或游戏,影响上机教学。通过网络管理与监控,发现学生的不当行为,对学生给予警告并直至封闭该学生网络,目的是让学生专注习,把时间经历放到教师布置的上机实验要求上。

(3) 加强校级省级精品课资源建设:精品课建设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课程教学资源网站的建设,教学信息资源网的建设无疑对精品课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积累了1200多个音视频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400多套;录制精品课程30余门,完成了全国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河北省高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

(4) 在全国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成了卫星接收系统,几年来,共接收课件资源42个,使用这些课件自主学习的学生达到了上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全国教育信息中心技术类证书达200多人次。

4计算机基础类教学改革与网络化教学、考试的教学实践

实现网络化资源与信息资源建设,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中最具亮点的地方。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笔试答卷的考试形式不能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的这一特点,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开发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上机考试、计算机自动评分,实现无纸化、无盘化的计算机考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题组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开发出了先进的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了从考前数据处理、考试过程实施到计算机自动评分等考试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该考试系统在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进行了全面的应用,并取得成功,获得各校师生的普遍好评。从99级的期末考试开始,在每届的期末考试中都采用无纸化计算机考试,并在使用中不断的完善。在推广无纸化考试的同时,还为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及河北省职称计算机考试进行服务,并将无纸化计算机考试推广到省内外,目前无纸化考试系统在河北省、天津市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同行普遍好评;与此同时在推动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普及公职人员计算机应用及在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普及方面均发挥很大作用,几年来,有超过100万的大学学生、十几万的公职人员、近3万的小学生使用该系统并受益,因此,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效益。该项目也获得了“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制的考试系统不仅用于大型考试中,在日常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们针对不同的模块,设计了实用的实验内容和案例,做成模拟练习测试软件系统,并将系统软件在网上。学生上机时可以随时下载进行实验、测试或自学,学生下载后可以选择难度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可以由系统给出分数评判。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练习、自测及综合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进而达到课程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利用测试系统对教学的各个单元进行方便的检查,随时了解教学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正是因为考试系统对教学的有力支持,得到了很多学校的青睐,目前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十几所高校使用了我们的练习系统并应用在各自的日常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篇2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是当前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业难、工作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为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突出重围,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身的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的各大高校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据数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高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信息化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量,同时还存在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对当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积极的推动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体验,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提高[1]。但是,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机会少

一般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太高的要求,社会实践主要安排在学生即将毕业的这一年来进行。而学生由于即将面临毕业,需要对许多问题进行处理,所以也就相应的减少了社会实践的时间,或者是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毕业社会实践成为了一种形式,丧失了原有的价值。

(二)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较小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企业来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只能去一些专业不对口的企业去完成实践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出来,所以也就很难体现出社会实践与就业导向的关联性。

即便是一些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践单位,这些企业也只是将学生当作了免费的劳动力,认为培养学生耗时耗力,所以把一些无足轻重的任务教给学生去完成。学生没有实际上手操作的机会,只能够在一旁进行观摩学习。不经过亲身体验也就丧失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学生的专业技能依然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严重影响了学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三)社会实践缺乏现代性

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搜集到高质量的信息成为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2]。如今,会计领域已经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过渡,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有所提高。然而我们各大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还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手工记账能力,而忽视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对会计信息化实践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对计算机等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且缺乏专业化的会计信息化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到具体的工作单位中去对于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显得无能为力,还要重新花费时间去自己学习,费时又费力。

二、基于就业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措施

(一)更新会计信息化教学观念

学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更新,提升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3]。只有教育理念更新了,相应的才会产生行为的变化。一是要将信息化实践教学方法融入到会计教学中来。除了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要增添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会计软件操作技术的等课程。二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要时刻树立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意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教学任务的引导者,而不是教学任务的主导者。在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实践时,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把具体的动手操作步骤留给学生去自主完成,切实的提升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力。

(二)创新会计教学考评体系

由于我国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所以对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评为主。这种考评方法即片面又缺乏科学合理性。用这种方法考评也是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对当前的以成绩考评为主的考评方式进行革新,将学生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的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实际表现融入到??前的考评方式中来,促进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的构建。

(三)积极构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除了平时的课后会计信息化专业实践之外,学校还要积极的推动校企合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感知和学习,将实践的价值实现最大化[4]。由于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估计到自身的经济利益,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学校要积极的充当好中间协调人的角色,构建双方互动交流平台,将学生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同时实现最大化。

(四)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要有专业化的信息实践技能,而且要求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到更扎实、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篇3

关键词: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军队继续教育,是指对官兵进行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再教育。发展军队继续教育,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科技强军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探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模式,对培养能打赢未来战争的信息化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军队继续教育的特点

正确认识和把握军队继续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搞好继续教育的起点,对于发展军队继续教育十分重要。军队继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员性

军官经过院校的“一次性教育”后走上工作岗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岗位的变换,往往难以胜任工作,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补充和提高。战士大都是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的,不能完全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如果在部队服役期间,其知识、素质和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退伍回到地方也难以适应再就业和个人发展进步的需要。所以,军队作为一个“大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广大官兵的再教育,军官和士兵要全员参与,而不能厚此薄彼。

(二)差异性

军队继续教育对象人数多、年龄跨度大,在身心发展特征、经验经历、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为某一层次的军官或士兵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差异。

(三)终身性

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现有的知识以每年20%的速度衰减,因而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再生。人的良好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也不是“一次性”的学历教育所能完成的,而是长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只能是打基础的阶段性教育,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延伸,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四)创新性

继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能力的开发,必须借助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虽然包括知识的传授,但它并不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启迪人们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运用创新性思维,使大脑中的各方面知识建立起各种新的联系,引发创新的灵感,从而使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的价值,进而变成新的知识。

(五)新颖性

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极大地推动着现代军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训法、新战法不断涌现。继续教育必须及时充实这些新知识。

二、信息化对军队继续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并以此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架起开放的平台,所有的教育资源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沟通和交流,新的教育规律和教学模式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

(二)信息化对军队继续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时空的界限,使教育向所有愿意和需要学习的人开放,使广大官兵的全员参与成为可能。信息化环境中知识间的连接是网状的、板块的、发散性的,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可以实现因人施教,使官兵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按需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获取信息更加快捷,便于官兵及时了解前沿、掌握最新知识。

在信息时代,摆在每个官兵面前的是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因此,教育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度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官兵的想像、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这与继续教育创新性的要求也是一致的。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途径充分刺激学员的不同感官,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抽象、复杂的技术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有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思考与探讨。信息化平台能实现人与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都有利于官兵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适应军队继续教育的需求,给军队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军队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教育改革中起到龙头作用,地位非常重要。构建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注重整体效应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不同,教学的过程和运用的方法就会不同,形成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同,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构建也绝不是简单的选择,因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要求。要注意整体效应,坚持系统的观点,对众多模式进行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使其有机配合,发挥整体效能,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2 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教学模式的构建表面上侧重在“教”,但是在构建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学”和“做”,因为“教的法子依据于学的法子、学的法子依据于做的法子”。要考虑学员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多从学员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多分析信息化战争本身的客观规律,把握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和特点,仗是怎么打的,装备是怎么使用的,就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3 着眼于信息化战争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武器装备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效能进一步提高,作战方式呈现多样化,作战指挥有了新突破。对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更高的作战素养,更强的指挥能力、应急能力、协同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二)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计算机模拟技术、数学建模与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格技术、分布式交互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的应用,可以使继续教育实现教学情景化、目标个体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为教学模式的构建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基于此,提出了几种适用于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1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即为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知识依赖于具体情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但是让学生总是在具体情境中去学有时又是不现实的,如在一些危险的或价格昂贵的情境,所以需要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要求构建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学习情境,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和技能,借以扩大和加深理性认识,提高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创设越逼真,即教学越贴近实战条件,教学效果越好。信息化战场是“无形”战场,情境创设难度较大、要求更高。例如: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通信对抗训练,要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激光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手段模拟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按照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要素来设置训练环境,综合考虑辐射源部署情况、辐射源发射情况、战术运用情况、周边民用电磁辐射情况和自然电磁辐射环境,建立相应的三维战场环境图形图像库。在进行舰艇战术训练时也可采用此种训练模式,依据不同想定利用模拟技术产生相应的场景,组织多形式、多课题、多情况的系列作业,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理论,按照部队的作战程序进行推演,引导学员在“演”和“练”中进行“抗”与“研”,培养学员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2 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即注重学员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官兵在身心发展特征、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这种差异,而不能教学对象一把抓,教学内容一锅煮。注重学员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实质是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核心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员的特长、个性、基础、需要等进行训练,即部队建设需要什么、学员目前缺少什么、我们就学什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个学员都量身定做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情况对学员进行分组,分组的方法也不拘一格,可以按学员经历经验分组、按学员能力分组、按不同部队的需求进行分组等。对不同的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员应充分利用视频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监控学员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和解决。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学员可以单独辅导,增加学习时间和训练次数,不使学习困难的学员掉队。

3 角色扮演

战场就是一个舞台,军人就是表演者。角色扮演就好似在演出,在教学上的角色扮演,就是提供一个战场问题情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分布式交互模拟技术等让学员担任情景中的角色并投入表演,其余的学员充当观众,注视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具体行为,学习者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技能。表演结束,角色扮演者及充当观众的学员和教员共同讨论表演的行为是否恰当,并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员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教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角色扮演者是否能像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那样思考、行动,学员往往由于心理紧张、信心不足等原因,不能把自己很好地融入所扮演的角色,总是在被动等待教员的指令,这严重制约了学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观众”学员也可以把自己融入问题情景中,假想自己就是角色的扮演者,与正在扮演的学员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互相印证、取长补短,再结合教员的讲评,从而获得内心的感悟。

4 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的教学模式抓住了及时反馈的原理,将行为控制原理用于教学,使教学确实能够做到循序渐进,能使大多数学员掌握所要求的技能,具备所要求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普遍采用。这种模式要求教员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如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等不断对学员的的学习过程进行采样分析,对其进行指导,使学习过程实时精确可控。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应及时与教员进行沟通,也可在教学阶段结束时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来交流,总之学员与教员之间信息交换得越频繁,学员的学习就越容易成功。采用此种模式时,“及时”非常重要,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初始阶段,而不能等问题积累,造成学习脱节。

通过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将其归纳为“十六个字”模式,即“情境创设、个体差异、角色扮演、反馈调节”。这几种模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注重“个体差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频繁的“反馈调节”至关重要;“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也是密不可分的。选择的时候不是只能用一种,可以选用多种模式交替配合使用。

篇4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协调机理 系统论

城镇化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密切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城镇化量的增大和质的提升,城镇化发展也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两者按照“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因果链条互动发展。若两者之间和谐互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将实现良性循环与协调融合发展;倘若两者不相匹配,甚至相互冲突,则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恶性循环,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的系统论内涵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系统是在自然社会系统中,通过规划人口、资源和环境以达到结构、功能、质量、速度等各方面的协调,实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良性循环,达到整体效应最大化。

一是结构匹配。结构性协调是系统有效运行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协调性。通过对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进行结构性分析,以揭示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系统看,结构性协调在“广义”上应包括:城镇化子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状态、产业结构子系统中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个子系统之间结构的协调。此处研究的结构性协调重点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个子系统之间结构的协调,通过对两子系统间协调状况的考察来反思子系统内部各自的结构性协调。

二是功能融合。功能性协调是指通过对子系统功能的优化组合,来达到整体功效最优。这要求组成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有机配合,产生良性互动、协调融合的合力,从而取得比单独致力于城镇化或产业结构优化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绩效。数学表达式为:f(城镇化,产业结构)-{f(城镇化+f(产业结构)}≥0。

三是时间与速度性协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具有时期性和阶段性特点,为保证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现特定阶段的目标。从系统发展的时序性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具体发展阶段相互匹配。从系统发展的横断面看,就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保持一致性。同时,协调发展系统要求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在发展速度上保持均衡,即要求两者发展速度的比值能够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即城镇化产业结构弹性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此外,随着影响协调的因素变化,实现的协调发展状态潜藏着不稳定性,这要求系统做出相应的动态监测和调控。

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和地理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带动城镇化动力机制与进程的变化,并且区域城镇化呈现出相异的空间地域模式(如图1所示)。

首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作用于要素在部门间的优化配置推动城镇化,特别是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表现为以投资乘数效应拉动劳动力逐渐转移至回报率更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而城镇作为二、三次产业聚集的地域承载空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下,劳动力实现产业部门间转移,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与之相配套的城镇功能逐渐完善,逐步趋于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同步提升的内涵式发展。

其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作用于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带动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城镇空间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化协作拉动城镇发展区域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带动城镇宜居化。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产业体系的网络系统的逐步升级,先进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内在经济动力驱动城镇功能服务区建设,从而促进城镇空间结构持续调整和城镇空间功能持续完善。同时,中心城市通过产业间关联和扩散与周边城镇和区域进行互动,依托于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与转移,形成产业区域间的分工协作,推动完善各级各类城镇系统和城镇群体功能,产业结构的区域整合化带动城镇区域化发展。此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化和科技优化产业结构,必然会有利于提高城镇资源环境效率,打造宜居型城镇,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推动城镇宜居化。

2、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拉动机制

城镇化通过影响要素供给和需求引致来支撑和拉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并为其优化升级提供空间载体(如图1所示)。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推动产业结构变迁的供给因素的影响上。在城镇化发展初期主要体现在为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供给有限资本和大量低水平劳动力;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城镇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劳动力持续大量从农业析出,劳动者素质提高和资金、信息技术聚集,使得产业结构向重化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在城镇化发展后期,城镇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和信息、科技的集散地,人流、物流、信息流持续涌动,市场细分趋势明显,出现柔性化生产方式,个性化需求增长,促进了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快了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此外,城镇化过程为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及其他基础设施等诸多条件。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拉动产业结构变迁的需求因素的影响上。非农业人口增加和收入的增长引致消费需求总量增加和消费需求结构高度化,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提供市场空间。一方面,伴随城镇化的推进,如交通、供排水、环卫等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增多,带动了基础产业及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另一方面,个人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为轻工业再造新的发展空间;个人消费需求的高度化,引致对耐用消费品、高科技产品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促进为耐用消费品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中间产品的重化工业的优化调整,并为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的市场推动力。

城镇化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提供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地域空间。一方面,城镇作为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空间载体,城镇发展状况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产生、流动、集聚效应,以城镇的空间聚集性、内部要素的流动性带动扩大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和扩散效应,并反馈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演变。另一方面,通过级差地租机制影响产业布局在地域空间上的重构和产业结构在中心城市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产业重构过程中呈现的“退二进三”格局,以及产业围绕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而在中心城市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同时,城镇化发展质的提高要求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升级,即由生产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转化为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高效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产业结构内部与城镇化的具体作用机理

(1)第一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第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向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转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提高,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带来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剩余,一部分农民开始脱离农业生产转向非农活动,或迁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供给大量廉价劳动力及剩余农产品,由此,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与城镇化形成了紧密联系。此外,二元经济结构矛盾长期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关键路径。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身份改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有助于大量的农村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其中,逐渐降低的初级农产品需求强度必然要求农业部门推行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多元化和高级化。同时,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以较为发达的小城镇为空间载体,因此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城乡良性互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就成为必然。

(2)第二产业是加快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推动工业高级化。第二产业主要划分为工业与建筑业,工业则是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城市经济学家Button K.J.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均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推进城市化,而城市化所产生的聚集和规模效益则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而推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和就业人口从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这种转移在空间上的聚集形成了城镇。从西方的工业化过程看,电信业技术的变革,带来经济区位空间结构的改变;交通便捷度的提高,大幅度地降低了资源要素对空间集聚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城市病”也限制了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由此引起大城市逐渐退出传统工业领域,转向高附加值、资金密集以及高科技含量的新兴行业。当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同时,原有传统工业过渡到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追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需要完善的城镇功能、规模化工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大量的适用劳动力以及集聚的规模效益与外部经济,这都决定了工业布局的城镇取向。从空间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工业布局的形态主要有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等五种,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布局形态是镇、中小城市、中心城市、大都市区和巨大城市带。此外,城镇化使城镇综合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吸引先进技术和外资引进,推动城镇要素空间结构趋于高级化。

(3)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城镇化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相对于第二产业促进城镇化量的扩张,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推进则主要表现在质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经济的集聚效益,为工业化以及城镇化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软硬件基础支持,完备的生产配套及生活,拉动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引致产生更多的就业需求,城镇的吸引力和容纳力增强,刺激了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加速。同时,第三产业的服务产品生产、交换与消费具有同时性,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至相当大的规模时,才会刺激对金融业、会计法律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和生活业的市场需求,才能够支撑起第三产业的产生及发展。而城镇化所具有的聚集性符合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城镇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要素市场、发展机遇和消费场所。

三、结语

城镇化通过作用于资源要素供给结构优化、消费需求总量增大与消费结构高级化、地理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最大化拉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通过资源要素在部门和空间上的转移影响城镇化,以城镇化和现代化农业同步、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相统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驱动城镇功能完善与承载力提升,形成推动产业层次升级的区域空间,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向上的良性循环模式。

【参考文献】

[1] 叶民强:双赢策略与制度激励: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博弈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叶振宇: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J].区域经济评论,2013(4).

[3] 接栋正、陈超:基于系统论研究视角的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实证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 晏玲菊: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实践,2014(2).

篇5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所谓一体化,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体化,即整合室内设计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将这两门课程的理论环节、设计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其二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即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教学方式。所谓多元化则是指室内设计课程自身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多元化,包括题目选择、教学手段以及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一、室内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整合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构建建筑--室内一体化教学体系。即通过一定方式将建筑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授课中课程之间的严格"界限",将这两门课程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方式如下:

1.调整理论环节。以此前学生掌握的建筑学知识为基础,立足"空间"概念,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理论联系。"空间"概念是联系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讲授"室内设计"理论课时,首先抓住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这两门课程共同且最重要的知识点--"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寻求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知识的融合。但是,室内设计毕竟不同于建筑设计,两者在空间的处理、尺度的把握、设计的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初始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此前积累的建筑基础知识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联系与区别的理解,掌握室内基础知识。

以某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进行过别墅的建筑设计,已经积累了住宅设计的相关知识。以上述训练为基础,在讲授室内设计"方法"的理论之前,先进行住宅平面的室内布置练习:给定一个简单的矩形平面,限定功能为"住宅",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对象和人数,在课堂限定的2小时内进行室内布置。通过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使学生发现自身室内设计知识的不足,从而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短时间内的构思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2.改革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室内设计课程最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教师设定设计题目,学生实践来完成,包括住宅设计培训和公共建筑设计培训两部分内容。题目设定依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即从设计内容简单的、规模小的到设计内容复杂的、规模大的,小规模住宅室内设计是实践培训的起步。

第一,采用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传统设计教学,包括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先讲授理论后进行实践环节。实施室内设计教改后,可把理论与实践环节打散,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循环教学模式。在10学时的基础理论课讲授完成之后,配合相应的实践环节,讲授室内立面设计、室内天花设计、室内灯光和色彩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环节之后开展讨论课,让学生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通过思考、发言与交流,产生思维互动,加深对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为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强化设计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调整与改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体验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的全过程,强化二者之间设计环节的联系。公共建筑设计培训部分是以"空间"为主题的室内设计,把"空间"作为设计对象,教师可将几种类型公共建筑项目进行多元化设置,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选择。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调研、课内辅导、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其建筑设计作品中的室内设计,让学生重点体会同一设计项目如何实现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继续及深化的过程。

二、室内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室内设计教学的多元化包括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

1. 题目设定的多元化。教师根据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不同阶段,设定由易到难的设计题目;针对学生室内设计学习的同一阶段,提供丰富多样的设计题目。建筑学专业学生室内设计的实践培训可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在最初接触室内设计时,只给定一个简单矩形平面,让其自己定义使用对象及人数进行平面布置;随着学生对室内设计的进一步了解,理论课的讲授及相应的调研完成,题目的难度相应增加,进行住宅整套室内设计;在住宅设计训练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更为复杂的公共空间室内设计,题目锁定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学生可以在自己完成的建筑设计作品中自由选择"公共空间"部分进行设计。这一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参与设计的题目多样化,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除采用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及教师对学生个别辅导的传统教学方法之外,在教学改革中要坚持突出因材施教,大力加强研讨课的力度,形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特别是重视研讨课在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如,在布置室内设计题目之前以及题目设计的各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机安排研讨课,一般2-3周进行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进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课堂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边讨论边观摩,交流调研心得以及设计构思,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师在研讨课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把握课堂研讨内容,对一些争论激烈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及时纠正错误观念,并对所讨论的内容作概括总结。

3.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在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中,可以采用独立设计与团队设计相结合等组织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如课堂作业---矩形住宅平面布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两种户型的住宅室内设计及以"空间"主题的公建室内设计中,则要求学生2人一组展开设计,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交流能力课外调研以4-6人为一组进行,便于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的诞生,往往要经过众多设计师智慧的浇灌与努力的付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设计师的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出发,整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知识点,采用理论、实践、讨论的交叉循环教学方式,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与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参考文献

篇6

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在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大众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如果单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角度来做衡量的话,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相对薄弱的一群。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发展性评价更具必要性。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存在的弱项,顺应学生发展规律,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采取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和适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的评价方法与形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不同层面上接受测试,从而让学生在适合自身层次的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与学历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岗前职业培训,培养的是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出发点,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教学、实践和实习;并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实践过程的体验情况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正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所必须重视和评价的。因此,根据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研究并实施职业教育的发展性评价,对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构建支撑科技产业化的职业教育实践体系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性评价亟需“订单化”课程改革

提高自身适应市场的能力

职业教育直接依存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为企业提供各类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共同进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成为行业企业的“第一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为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新形势下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

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在全国将确定420多个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与1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合作,2003~2007年共输送毕业生607人,共提供短期技能提高培训200万人次。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要充分依托职业院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职业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企事业单位有责任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应接受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行业与企业要支持相关职业院校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要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要把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构建与“订单化”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社会需要为原则,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职业教育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在职业素质方面,而且在智能结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应满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业务规格本身就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建立在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

技术应用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能教育(除某些技艺型人才),也不是基于学科的高等教育(相对于大多数本科教育而言)。例如,对基于技术的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而言,它是培养“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即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重在实践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化特征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促进了企业的高新技术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岗位。因此,对这些职业岗位的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也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必须适应市场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把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岗位技能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外延及内涵的扩展所提出来的现实要求。

社会实践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直接贴近企业岗位的要求,能快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发展、技术变化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反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实际。工科专业的模拟项目实训和文科专业的模拟案例实训,都应该来自于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企业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到生产第一线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实习场所。在现代企业里,学生不仅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感受现代企业文化气息,能与企业文化很好地融合,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缩短从学校突然走向社会的心理不适应期。

篇7

【关键词】地域文化 音乐 高校 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地域音乐文化传承的陕西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构建研究》(SGH13164)研究成果之一。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加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①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陕西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源流,在中华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②陕西的地域音乐文化资源同样也是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陕西地理位置独特,三秦大地关中、陕北、陕南,不同的自然风貌,也成就了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地域音乐,它们共同构建起丰富多彩的陕西地域音乐文化资源。陕西地域音乐因其独特的历史性、民俗性和艺术性,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素材和灵感来源。因而,传承和发展陕西地域音乐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陕西地域音乐文化资源的地理分布

“陕西省的民间音乐内容之丰、品种之繁、特色之殊、艺术之美、价值之大、源头之远、流播之广,是许多省区无法比拟的。”③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西安鼓乐、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陕北唢呐,陕南民歌、关中秦腔、华阴碗碗腔等。这些音乐文化通过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着陕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反映了陕西这方水土上的人民千百年来的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

陕西地域音乐以陕北民歌中的信天游最富盛名。“陕北民歌是所有陕西民间音乐中在全国认知度最高的音乐品种,同时也是中国所有民歌中影响力最大最广的音乐品种。”④陕北民歌的旋律高亢奔放,荡气回肠,极富感染力。跌宕起伏的特点与陕北高原峁梁沟壑凹凸不平的地貌特征相互呼应,显现出粗犷豪迈而又朴质的音乐情怀。著名的陕北民歌有《赶牲灵》《兰花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

关中一带的音乐以西安鼓乐为代表。西安鼓乐亦称长安古乐、长安鼓乐、西安鼓吹乐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音乐界誉为“音乐活化石”。它主要流传在古都长安城乡一带,是笙管笛打击乐器合奏的古老乐种,继承了唐宋音乐的传统,并吸收了元明清时各地民间音乐的精华逐渐发展完善。经常演奏的古谱有《浪头子》《女退鼓》《花退鼓》等。

除了西安鼓乐在关中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就属秦腔了。秦腔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是梆子腔的鼻祖。在清代秦腔流传到北京,对京剧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秦腔的音乐特点高昂激越,急促热烈,唱腔中有苦音和欢音之分,苦音凄婉悲凉,哀怨深沉;欢音喜悦明快,爽朗有力。它的唱腔充分体现出陕西人粗犷豪迈、直爽慷慨的个性,反映了老百姓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秦腔的代表性剧目有《三滴血》《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等。

陕南的音乐主要以民歌为主,而紫阳民歌最为出名。陕南民歌委婉舒展,情感细腻,就像陕南的地貌一样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在演唱风格上,陕南民歌少用假声,多用高腔和平腔演唱,听觉上给人以委婉而细腻之感,有一股清新山野之风的感觉。著名的歌曲有《郎在对门唱山歌》《羞月亮》等。

高校艺术教育在陕西地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效用

1.陕西具有全国领先的高校教育资源优势

陕西拥有全国领先的教育资源,在西部地区位居首位,在全国名列第3,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陕西汇集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他们在这里学习文化,接受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的不同岗位。因此,可以充分发挥陕西高等教育的优势,依托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以高校艺术教育为平台,实现地域音乐的有效传承和传播,将地域音乐文化资源和高校教育优势结合起来,使陕西地域音乐的特色和魅力发扬光大。

2.高校艺术教育对传承地域音乐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无意识传播,二是有意识传播。所谓无意识传播,是指民歌、民间歌舞、民间乐曲、戏曲声腔、曲艺音乐,是通过民歌手、民间乐手、艺人等民间音乐家的演唱(奏)流传下来。他们的传播或是为自娱自乐,或是为谋求生计,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这是传统音乐的主要传播渠道。而有意识传播,则居于次要地位,表现为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艺,也有少数俗字谱和工尺谱刊行流传等。”⑤

地域音乐文化主要流传于民间,长期以来,它的传承属于无意识传播,主要依靠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口传心授得以流传下来。这种传播没有系统性、目的性和延续性,这种特性往往使得这些有着深厚生活和地域文化背景的鲜活音乐随意而原始地流传着,它的美和真时常被地理的界限和屏障所包裹和阻碍,无法突破进而创造出更广阔的价值空间。当从事民族音乐的田野工作者发现并认识了它们之后,才深深感叹于它们独特的魅力和色彩。然而仅仅依靠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群体去挖掘和整理开发这些音乐,力量还是显得太单薄,效果也有限。

众所周知,学习认识了解的过程主要是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高校的学生群体从年龄、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接受和学习知识比较快,而且具有持久性。高校学生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会把以学校为地域背景的音乐文化在毕业之后带到更广泛的地区,更有利于陕西地域音乐文化的全国性流传和发展。

构建起凸显陕西地域音乐文化特点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和模式

1.在艺术教育中增加陕西地域音乐教育的比重

在传统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地域音乐是不太被重视的领域,通常音乐艺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以中西方经典的艺术音乐为主。这些音乐固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学生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体会和感知到音乐生成的文化大背景,对于音乐的理解无法上升到文化层面。而地域音乐就形成在他们学习生活的地域中,学生可以亲自深入到这个文化语境中,通过对各种细节的关注来进一步理解音乐背后的社会含义。

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一定要认识到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程设置中给地域音乐一个合理的比重。通过艺术教育让让学生们首先去了解和认识这些音乐,只有全面接触和学习了这些音乐,学生才能由圈外进入圈内,真正喜欢这些音乐。此外,艺术的熏陶是很重要的,在增加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广泛开展地域音乐文化方面的活动。地域音乐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这种近距离贴近性的学习,一定会让学生不断加深对地域音乐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2.结合陕西各高校自身特点构建合理的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与模式

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担任着普及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的重任。充分认识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在顺应其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陕西地域音乐文化中有代表性、有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的作品引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通过高等教育的平台和资源实现地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播。

各高校可以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选择有一定贴近性、熟知度高的音乐作品作为主要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实践和研究。比如地处陕北的高校延安大学等,就可以在陕北音乐的挖掘和学习方面多增加一些比重,因为学生们就身处陕北音乐的生成环境中,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把音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体味原汁原味的文化情怀。而地处陕南的高校,如陕西理工学院等,完全可以在陕南地方音乐方面组织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带领学生有条件深入田间地头去感知原生态的音乐曲调,也可以请民间音乐人在学校讲课,这比让老师讲更生动,更有感染力,这些都有非常便利的条件。关中一带是陕西高校的主阵地,这些学校则可以多涉及秦腔、西安鼓乐等音乐内容进行学习。学生们浸染于所在的这方水土和音乐的零距离接触,必将激发起他们发自内心的音乐情感和力量。

因此,这些高校的艺术教育在陕西地域音乐的学习传承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条件,适时有选择性的挑选音乐内容进行学习,实现贴进教学,形成各自的音乐特色。在平时高校之间还应该多安排一些艺术交流与合作,把自己熟悉和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地域音乐的学习就活了,同时也实现了特色化的目的,这将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3.提高学生对地域音乐艺术的参与性

只有充分学习和了解了这些丰富多彩的陕西地域音乐,才能传承和发展它。要真正通过高校艺术教育这个平台实现对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那么地域音乐文化的学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应让大家都积极参与到音乐的表演和实践中来。地域音乐不能只是少数人的表演,需要调动起广大群体的热情,这样才能使地域音乐文化传播得更深入、更久远。

因此除了课堂学习和开展各种音乐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走进艺术的现场中。学生学了之后就唱,就演奏,既熟悉巩固了对音乐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音乐的热情。有条件的时候还要多进入民间,去听去感受这些音乐,观看音乐表演,参与音乐表演活动,请专家现场表演介绍,增强学习的生动性和参与性。

结 语

高校是文化传播的主会场,高校音乐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传承地域音乐文化,抓住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最根本的内容,然后使核心文化思想得到传播,受众范围十分宽广,是发展地域音乐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高等院校中加强地域音乐教育,有助于传承民族传统音乐,也有利于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一定要充分发挥高校艺术教育的良好平台,真正把陕西这些悠久而多姿的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开来。

注释:

①王延深.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4):4.

②秦开凤.陕西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复兴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9):111.

③雷达.发挥陕西地域优势 保护民间音乐遗产[J].音乐天地,2005,(1):7.

④陆小璐.陕西“秦派民乐”的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联分析[J].交响,2013(1):56.

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 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体系 建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重要特征是“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因此,高职教育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专业,其理论与实践结合得紧密。尤其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实践性表现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高职学院来说,如何建设好会计电算化专业,使之适应经济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因此,我们要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社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社会输送需要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经验,阐述了我院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兼顾职业素质教育

要建构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人才,高职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为此,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依据“适应第一线人才的需要,突出专业实用性”的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岗位要求,加强专业岗位群发展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岗位业务技能训练平台、会计综合训练平台、企业顶岗实践平台四部分进行构建。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混合型实践教学体系

为完整地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按照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要求,制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融于理论教学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根据实践能力要求,划分实践课程模块,明确设立实践课程;根据设立的实践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根据课程标准编制实践指导书;根据实践指导书,开发校本实践教材。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训室的界限,对实践教学设施、实践场地重新整合,形成混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确立以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是我院财政金融系在会电专业建设过程中所构建的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路。经过全体专业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院现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二、“内外结合、四级双轨”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突出实践性教学,形成了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以“基本技能实训一岗位业务实训—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一企业顶岗实习”为四级,以手工会计电算化处理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处理为双轨的“内外结合、四级双轨”实践教学体系。

(一)“内外结合”实训实习基地

1 校内实训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与专任教师共同打造“企业真实情境式”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实现环境真实、管理真实、资料真实。(1)环境真实。建设仿真性实训室,手工实训室财务科室的布置,电算化实训室的布置,要创造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真实情境。(2)管理真实。在实训教学中,以企业会计电算化分工、授权和控制中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在墙上张贴类似的管理制度,营造企业真实情境的管理文化,帮助学生早日了解职业角色。(3)资料真实。2008年5月开始,由合作单位(陕西华恒财务管理有限公司、西安万象财务咨询公司等)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实账资料。资料涉及不同行业(如服务业、商业、制造业)、不同纳税人(营业税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将企业真账搬进课堂,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4名企业财务人员辅助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岗位能力的直接对接,使学生学会处理企业真实业务,能够应对不同会计电算化事项,逐步树立职业判断的思维和习惯。  2 校外实习基地。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实训外,还建立了会计电算化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涉及行业多,稳定性强,使用效率高。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工作,每年顶岗实习人数不低于80人。选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构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的开展,学校利用实习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习基地从毕业实习中选拔优秀人才,部分实现了学习就业一体化。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1)编制可行的实习计划。结合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实习场所,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批与分阶段相结合、定点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实习过程的全面性、有序性、条理性。(2)形成“双导师”指导制度。一方面,系部委派专人与实习基地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另一方面,实习基地委派业务熟练、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形成“双导师”指导制度,负责安排实习内容,带领学生完成实习任务。(3]完善实习质量检查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实习心得体会,探讨疑难问题。对实习前后进行严格的审核,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专任教师对指导的学生作出客观评价。

(二)“四级双轨”的实习实训内容

1 四级。(1)基本技能实训。基本技能实训主要针对岗前的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进行训练。训练项目包括数字书写、常见原始凭证的识别、原始凭证的粘贴、制单、记账技术等,要求准确、规范。这一训练主要通过“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等课程来完成,由财务公司提供真实账务资料,并辅助主讲教师辅导,使用企业的原始票据进行实训,做到真票真做,训练实际工作能力。(2)岗位业务实训。学生基本技能实训项目过关后,进入岗位业务的专项实训。训练项目包括出纳、会计电算化、审核、电算操作等。训练主要通过“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与实训”“会计软件应用技术”等课程来完成。此阶段采用滚动实训、以老带新的方法,财务人员和教师以引导为主,即学生在实训时分岗位逐个项目进行训练,某岗位训练项目完成后,在教师指导下,负责教会接手工作的新实习生。项目化和团队学习模式不但提高了实训质量,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沟通的工作能力。(3)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训练项目包括记账和网上纳税申报。这一训练在顶岗实习前完成,主要通过“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完成。与合作企业财务人员沟通后,选择几家企业的真实账务,并将其带进课堂,在学校完成部分职场训练。首先对实习学生进行集中培训,熟悉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账务处理流程,对理论知识进行链接和初步转化。然后由财务人员和教师将企业的账务分配到各个项目小组,各小组采用“滚动式实训+轮换岗位”的形式进行实训,对于普遍性问题采用集中培训讲解的方式处理。(4)企业顶岗实习。在校内完成实训后,与实习基地合作,分派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合格学生得到由学校和企业认可并共同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这部分工作经历计入学分,并记入学生档案。

2 双轨。四个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次递进,并采用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环境下处理能力训练的双轨并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具体实施

(一)积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质量是分不开的。为此,积极鼓励教师到相应的部门兼职、锻炼,积累实践教学技能和经验,促使教师自觉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注重从部门、产业第一线引进教师,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员,包括行业的研究专家、企业的成功人士等担任兼职教师。

(二)加快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教学设施、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能否建立与实践教学的环境建立紧密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模拟操作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我院一方面加快完善校内实践课程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依托部门、行业,建立实践课程的校外基地。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估体系

篇9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辽宁辽阳111003)

[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变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程能力的培养,针对自动化专业探索了创新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9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列入中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计划,近年来,产业界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呼声渐高。无论是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还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都需要国家培育出数量足够、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而我国工程人才质量的国际排名仍比较靠后,其本质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导致企业大量需要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严重缺乏,造成这一后果的重要原因是高等工程教育缺少产业界的参与,也与未建立全国统一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有关,导致我国工程一线领军人才十分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我校自动化专业已有30余年的办学经验,该专业办学中充分发挥毗邻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并与其联合办学的优势,突出化工自动化的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依据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在总结前期办学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实践培养体系与运行机制,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工程经历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通过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非常必要和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能够使自动化专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和合理的生存空间,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1合理定位

培养人才的合理定位是专业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基础,我校自动化专业以服务辽宁经济建设和石油石化为主,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主,在现场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调试、运行、安装、维护、技术改造等工作。经过大学四年的培养,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成为卓越工程师的优秀后备人才。在所制定的“3+1”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突出学科基础课的作用,对专业课程和专业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特色,3年内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第4年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到相关的企业去,选择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环节的内容,由校内和企业的指导老师共同完成选题、开题、实验(设计)等工作。

2科学合理设置整合课程

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本着面向基层的、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化工自动化方向专业特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同类专业设置平台课。在整合教学内容过程中,力争保证专业骨干课程的系统与完整,基础课与专业课有良好的搭接平台,专业课之间内容良好衔接。对自动化专业的每一门必修课课程设置的依据、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式要求等进行充分的讨论,确定各部分组成与要求、各理论课平台结构与组成、理论课与实践环节如何衔接,如何实施教学等。在课程数量上、内容增减、学时安排、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讲授顺序上都做了相应比较合理的调整。对一些基础课讲授内容和学时进行调整,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对于专业课,力争使学生学精学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精化专业、强化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

3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索创新实践教学形式,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自动化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包括校内实践环节和校外企业实践,校内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金工实习,各专业课实验,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过程控制仿真实训、PLC及变频实训、电气控制技术实训等;校外企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认识实习,企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在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方面,以实验、设计实践、工程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四大模块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新的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在保留了必要的基本实验的条件下,精简内容单一的验证性实验,设立了部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验者、参与者。在创新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科技制作实践的能力,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校外企业实践教学中,认识实习采用请企业指导教师来学校讲课及带学生进厂的形式进行工程实践指导。企业指导教师将企业熟悉的生产工艺及流程、自动化装备水平、控制技术等内容向学生进行专项介绍。企业专业实习主要以联合企业结合产学研创新实践体系推行学生在企业培训基地与生产基地现场交替实习方式和到车间定师傅、定岗位的专业生产实习模式。利用石化公司机电仪石化实践基地的DCS系统,对实际装置控制系统进行DCS组态、组态后参与实际装置的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采用实践认知、技术实训、生产实践、工程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渐进的方式,强化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并在实习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参与了企业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执行、运作等,获得了卓越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毕业设计采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解决企业科技和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在此阶段学生作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或技术难题攻关,要求毕业设计在结论和展望中应提出改进自动控制系统的新思路或新方案,使学生提早进入工程环境,为培养适合企业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工程师人才奠定基础。

4结论

教学体系合理构建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构建是在培养人才目标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对教学体系的安排细化到具体的安排,主要反映到开设的科目、配备的学时,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验课、实训课的划分和安排。对于自动化专业而言,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工程产业上许多新兴技术诸如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机器人等被广泛应用在自动控制领域,由于它的投资较大,系统复杂,这就导致各高校在这方面的教学,往往落后于生产实际。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卓越工程师,所构建的新教学体系目标遵循以下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控制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并需要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而“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贯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教学建设原则,实现整体优化,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建立符合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构建实施过程中,设定各类课程所占的比重是重要的环节,在总的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各类课程比重的设定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为了深化该类课程教学效果势必希望增加所占比重,同时必然会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全局发展。为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效果,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课程安排模式,采取动态的安排方案加以实现。课程安排方案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基础课程奠定基本知识,通过选修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最后通过专业课程加以深化。为了遵循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课程的安排体现了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第一学年是打下基本知识基础和培养基本技能的时期;第二学年提前安插专业选修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具体明白自己的专业是做什么的,具体的方向有哪些,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第三学年的主要方向则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侧重点在实际的操作,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出优秀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让他们参入具体的项目中来;第四学年,教学的重点不应该仅仅放在毕业设计上,学生在上学期基本上完成了所必须修完的学分,时间反而相对比较充裕。利用这段时间可以结合学生就业的兴趣方向,将前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更进一步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黎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关键问题研究[J].同济教育研究,2011(3).

[3]佟维妍,杨松,魏宝武,等.多重维度构建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市场,2014(6).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现代信息技术;高校英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2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MOOC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2012年美国掀起的一场空前的在线教育革命,引领世界各国开始以“云时代”为导向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并积极开拓、探索、实践网络教育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课程的整合优化,可以促进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推进大学英语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迎来了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新局面,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高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型学习模式、情境型学习模式、协作型学习模式,而这些模式的探索和践都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1 建构主义理论

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识主义以后的又一个突破。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以学为中心”地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对意义进行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者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通过意义建构不断进行创造、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教学法,实现了由传统“teacher-centered”的教学模式向“student-centered”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动参与者和实施者,是知识主动吸收者与意义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习的社会性三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主动性”“情境”“协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意义和建构的影响。

2 建构主义视角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有效辅助手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它使高校英语教学实现了声画交融的动态教学方法,实现了知识由静态向动态的传播,可以有效、明了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并增强授课的趣味性。因此,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整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以顺利实施的必然前提。

2.1 现代信息技术与任务型学习模式

布鲁纳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他提出了发现学习(通过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自我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发现的理论并不局限于人类尚未涉足的领域,也可以是前人已经研究出来的,自己发现的理论往往比学习别人的要理解深刻也记忆牢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产生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并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代信息技术含有的信息处理快捷,人机对话、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对当下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动机,达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2.2 现代信息技术与情景型学习模式

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学派,强调个体与环境的联系并提出了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同化(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与顺应(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的过程)等概念。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感知的语言才会完整和有意义。在创设的尽可能接近于实际的情境下学习,可以更直观地激发联想,唤醒思想深处相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并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造、加工和重组,建构新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创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通过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对自身的认识。

现代信息技术在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的集成等情境创设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大量情境素材的有效展示;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消除,让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都是传统教学法无法达到的。教师可抓住这种先进网络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所需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把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浓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激发学习的潜能,使之不再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促进信息理解的有效进行。

2.3 现代信息技术与协作型学习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学派的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交互性的协作活动,这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个体智慧与思维的发挥,并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协作学习不仅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完成较高层次的意义建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教学,可以满足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优化――以朗文交互英语平台为例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全国各高校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大刀阔斧地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旨在建设各种网络课程、平台课程,学生利用网络辅助系统课程和自主学习中心等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可避免地利用了手机网络通讯等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和学习。

2010年,由北京文华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朗文交互英语平台(Longman English Interactive)”,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朗文交互英语”基于我国高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需求,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它是基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视、听、说立体化教材,能支持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运行,是目前国内英语教学领域中比较理想的互动数字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截至2016年,全国大部分高校将朗文交互英语平台全面引入高校英语的视、听、说课堂,师生利用此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这种全面的互动体验式学习,最终把教师从传统的枯燥的说教课堂中解放出来。

朗文交互英语平台下的自主学习,在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结合的信息论指导下,遵循自主、互动、创新的原则,让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调整学习进度,自我检查评估。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在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能力。互动,指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学生与网络学习平台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与网络学习平台之间的沟通,教师安排课程计划,学生参与教学计划并完成学习任务。其实质是“协作型学习模式”,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获取资源和信息,网络学习平台及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计划,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且进行考核。创新,指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生在LEI自主学习中,主动探究、主动建构,以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理解,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得出新的成果。

4 结 语

人们一直致力于教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融洽互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与传统学习环境的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建构课堂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课程体系,以进一步打造、实现互联网+学习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使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庞彦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构建主义视角[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孙金莲,董双建.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0).

[3]庞彦杰.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刘h.基于云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0).

[5]盍.“互联网+”环境下大雪英语学习环境构建的实证研究[J].亚太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