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19:2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实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力实习计划

篇1

关键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生产实习;实践环节

作者简介:臧春艳(1978-),女,湖北宜昌人,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吴彤(1971-),男,湖北荆州人,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湖北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2010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053)、华中科技大学第四批教改项目“电气工程专业优才优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66-01

生产实习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1]这一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2]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生产实习内容、方式、次数、时间不尽相同,但目的、要求大体相近,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产实际的基本情况,验证所学理论,并学习一定的操作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工学科的传统专业。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特点,该专业方向是电气与电子并重,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信号变换与处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因此,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对生产实践熟悉程度高,这就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人才培养,生产实习就是一个关键阶段。

一、生产实习的意义与要求

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实践环节(或者说广义上的“生产实习”)历经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套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其中生产实习也常被人冠以“专业实习”之名。第一阶段通常在本科生大二时完成,主要是参观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做准备。第二阶段通常在本科生大三时完成,此时学生已修过专业基础课,即将学习专业选修课,是他们巩固加深专业知识的最好时机。第三阶段通常在本科生大四时完成,此时主要通过一个具体的研究选题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大学四年所学,以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指导教师及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团队合作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生产实习计划一般由系或教研室征求实习单位的意见以后制订,通常包括如下内容: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的地点和时间;实习期间各类上课、听报告、参观活动等流程安排;实习期间的纪律;实习经费预算;住宿及参观车辆的联系;其他注意事项等。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需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同时认真撰写实习日记,逐日记录实习内容、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各种重要的资料与数据、实习的收获和心得、待解决的问题等,为写实习报告积累材料。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地写实习报告。部分高校还要求在实习临结束前,由带队教师总结本次实习的内容并出一份实习试卷,由参加实习的学生统一作答,考试分数作为本次实习综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

二、本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现状

笔者多次带学生赴外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故以在某国有大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实习为例,来说明本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现状。赴该企业实习的目的是获得与高电压技术及输变电设备有关的生产、科研与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及技能,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总的要求包括:第一,熟悉高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设计规则、制造工艺,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产品研制和开发的情况。第二,熟悉和了解生产过程的检验与测试方法(包括产品的型式试验),试验设备的原理、参数及特点;了解各种高压试验与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第三,学会工程观点、工艺思想,培养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具体实习内容参见表1。

表1 赴某电力制造企业生产实习内容列表

实习子单位 实习要点 实习时间

高压开关厂 了解少油断路器;了解SF6(包括GIS)断路器;了解真空断路器;了解成套配电设备及装置 1~3天

变压器厂 了解变压器厂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了解各类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变压器的生产工艺;了解变压器的设计方法;了解变压器的出厂试验的内容和程序;了解变压器产品的发展方向 1~3天

电瓷厂及电瓷研究所 了解电瓷厂的规模和产品类型;了解绝缘子的有关内容;了解套管的有关内容;了解避雷器生产的有关内容;了解电瓷厂的高压试验室;了解电瓷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了解国内外避雷器的技术水平及研究动态;了解避雷器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方法;了解绝缘子的研究动态 1~3天

电力电容器厂 了解电力电容器厂的产品分类;了解各种电容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各种电容器制造工艺;了解各种电容器设计方法;了解电容器的出厂试验;了解电容器的新材料、新工艺和发展方向 1~3天

高压电器研究所 了解高压电器研究所各室的研究方向;了解高压试验大厅的设备;室外高压试验场的设备;大容量试验室的设备;了解计量室的设备;了解国内外高压研究发展动态 1~3天

在实习前几个月,教师就着手与实习单位联系学生实习事宜,由对方初步定下实习的总体计划及住宿生活上的安排。各实习子单位也非常重视接待工作,提前制定了专题讲座的计划、人员的安排、参观的路线,有专人全程陪同,使得在每个单位的参观学习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当然,暑期期间企业的生产任务繁重,工作人员繁忙,加上生产车间里噪声较大,也会有个别同学认为学习效果不好。

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以某次实习队为例,总人数为68人,其中综合评定的成绩达到“优”的10人,成绩为“良”的有48人,成绩为“中”的有9人,成绩为“及格”的只有1人。绝大部分同学反映,看到了许多电气设备的实物及其生产过程,对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工程实际有很大帮助,收获很大,不少同学向专家们提出很多问题,请专家解答。还有一些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与专家们一起讨论。除此之外,也有同学针对企业招收毕业生的情况向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了解。总体来说,在该单位的生产实习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提高本科生生产实习质量的建议

同学们在实习报告中表现出对生产实习的整体肯定,认为学到不少东西,但同时也认为在每个单位的实习时间较短,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希望能够在每个单位的时间适当延长,最好能动手参与一些工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电气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生产过程。这一情况与工厂的允许实习时间及实习经费支持有一定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安排学生分组下到不同实习子单位的生产车间,由工人师傅指导完成一些基本的生产活动,掌握一些基础的劳动技能,也更能培养学生朴素的劳动观念。

另外,要严格管理学生。新一代大学生的个性较强,对活动及人、事、物常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生产实习是一项集体活动,不能完全依照个人意志来左右。在笔者所带的生产实习中,就曾出现过个别同学迟到、早退或轻微的违纪现象,这都说明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还有待加强。对于在外地实习的学生队伍来说,带队教师必须要坚持晚点名制度,并和几位主要学生干部经常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大的问题。对于实习带队教师来说,应对突发状况必须冷静思考,必要时借助实习单位的力量进行处理。因对实习地点周围环境不熟悉,学生人数又多,各类突发事件也偶有发生。如能在实习开始前考虑充分,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则事情发生时教师会有较优的处理方案应对,避免造成慌乱。

四、结束语

生产实习是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进行,生产实习环节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本文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生产实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建议,但难免有所遗漏。这一环节的落实和取得的成效,尚需学校、教师、学生和实习单位四方的圆满配合,特别是学生作为实践环节的主体,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将书本知识真正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管理

1 配电自动化的介绍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配电自动化才慢慢的在几个发达国家里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配电网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树状的架空线自动化能力低,消耗大、电压质量不过关,为进一步改进完善配电网的功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十分艰巨且急迫。在电网系统的建立中信息搜集技术的提高和改造是非常重要的,能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性。长久以来,一直没有给配电自动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把通信系统、主站系统、子站系统和远方终端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合称为配电管理系统,四者是独立的个体可以分别工作,但是又联系紧密,在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都影响着彼此[1]。纵横交错的发展,能更加完善配电系统的功能。

2 配电管理系统的功能介绍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功能强大,主要有以下四项:(1)远方终端作用,配电变压器检测终端、开关控制终端、开关所等内容都是属于配电管理系统远方终端的工作范围,数据的搜集、运输以及系统的监控和保护都是远方终端的强大功能。(2)通信系统。通讯系统也可看作是一个中心站,这里是各种不同下属站已经处理的信息集合地。(3)主站功能,作为配电管理系统监控与管理的主体部分,它有以下两部分功能:第一,辅助设计、软件应用、设备、指标管理、工程辅助管理和运行管理等管理功能;第二,系统监控、处理故障、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等实时功能[2]。(4)中压控制单元,中压控制单元主要做的便是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故障处理、通信的监视。

3 配电自动化的内容概括

3.1 馈线自动化介绍

馈线自动化主要指3个不同级别电压线路的自动化,它们分别是配电网高、中、低压。这里说到的电压线路有一定的局限性,是指线路上负荷之间的线路与变电站变压器二次测出口之间的配电线。不同级别馈线自动化拥有其不同的特点、功能以及技术要求。根据其特性馈线自动化还有一个通俗的叫法就是配电线路的自动化。

3.2 变电站自动化的介绍

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是目前完善农村网和城市网的环节之一。电力系统可谓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变电站在这里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不仅电能转换和重新分配离不开它,就连电网的安全性能保障和运行也缺不了它。

4 配电自动化的立足之本

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也应越来越重视,改善电网的不足之处便能加强农村网和城市网的建设、保证供电质量,推动经济增长。无论怎样,配电自动化都的立足之本应该是不走形式主义尽量满足用户的用电要求、保障配电网的安全性、解决配电网存在的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全心全意的为建设完美的电力系统而努力[3]。

5 配电自动化管理的介绍

5.1 信息管理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便是信息管理。在这里信息会被不断的使用并不断更新,形成一个与配电系统相匹配的准确而完整的数据库,便于工作人员提取、储存或者修改数据。

5.2 安全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后减小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出现故障会自动的进行修复操作,如故障识别和恢复供电。出现永久性故障时,安全管理就发挥其作用,能够很快的识别障碍线路,馈电线断路器自动跳开并且隔断障碍路线,通过对障碍电路的分析再次建立让非故障路线正常运行的新的配电系统[4]。配电系统普遍的都是采用放射型的运行方式。用电负荷量达到一定额度时,馈电线基本都会自动连接起来,让用户有备用电。

5.3 加速电网建设的步伐

电力系统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目前对电力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提高电网传输容量、电网安全性能以及电压质量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根据城市的特性其配电系统要实现环网结构,实现互相供电的功能。运用配电自动化技术,优化电力系统,实现局部停电。在已经形成的配电体统上进行精改革,合理的重装监控设备、故障提示器、以及各种智能型故障检测设备,尽量控制配电系统少出故障或者出了故障能及时修复。加快电网建设的步伐,要推广使用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完善带电作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作业要求,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扩大带电作业的市场。定期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排查和维修,进一步增强配电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裴文.浅探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21):156-157.

[2]林广灯.浅探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科学之友,2010,5(02):188-198.

篇3

关键词:湿式电除尘;电气设计;电气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大气环境的保护,因此对火力发电厂的烟尘排放的要求也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湿式电除尘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笔者在电气设计中对相关电气系统进行优化。

1.湿式电除尘技术概况

湿式电除尘器(Wet Eleetrostatic Pre-eipitator,简称WESP)拥有控制复合污染物的强大功能,它对微细的粉尘及烟气中酸雾等的收集都是比较理想的。在国内,该技术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现已有很多湿式电除尘器应用于国内燃煤电厂中,主要用于控制因新增脱硝设施和湿法脱硫设施而产生的烟气烟羽及酸雾问题。湿式电除尘设施的主要除尘设备是恒流高压直流电源。恒流高压直流电源由恒流变换器和升压整流系统组成,其基本原理电网输入的交流正弦电压,通过恒流变换器,转换为交流正弦电流,经升压、整流后成为恒流高压直流电源给电场供电。所谓恒流是指其电路特性,而并不是说系统的输出电流无法改变。目前主要的高压电源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工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一种是高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

2.高压直流电源供电设计

(1)动力部分设计

湿式电除尘的工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与高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在供电方式上有一定的区别,工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厂家通常会自带电控柜,需要与配电室低压柜并柜供电。而高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的供电通常由电厂的PC段或MCC段的回路来直接供电,控制系统与高频恒流高压直流电源通常为一个整体放置在湿式电除尘的现场。

(2)控制部分设计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厂中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采用DCS控制,实现了远程在线监测和控制,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湿式电除尘的高压直流电源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实现远程的状态监测和控制。高压直流电源需要的I/O测点有:备妥信号反馈、运行信号反馈、综合报警信号反馈、油温上限信号反馈、油温上上限信号反馈、一次电压反馈、一次电流反馈、二次电压反馈、二次电流反馈、二次电流调节、启动指令信号、停止指令信号、事故停止指令信号、变压器温度信号等。其中重要的指令和状态信号应采用硬接线的方式连接到DCS。其余信号可采用光纤通信。此外,高压直流电源的隔离开关柜应与湿式电除尘平台的人孔门进行安全连锁,通过在人孔门处设置电磁锁来实现安全的检修和运行。

3.低压设备供电设计

湿式电除尘设施主要包含热风吹扫系统、绝缘加热系统、雾化系统、冲洗系统等设备,通常由新增的湿除380VPC段来供电。热风吹扫系统包括密封风机和空气加热器,可采用现场安放就地柜来配电控制。绝缘加热系统主要包括绝缘子保温桶内的电加热器,功率较小,可由PC段配电柜直接供电,也可现场安置就地柜。例如华电国际莱城电厂3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即采用现场安置就地柜的形式对绝缘加热系统进行控制,节省PC段配电柜的空间。雾化系统主要包括雾化水泵及电动门等,雾化水泵一般为变频控制,需要配备变频器,宜采用就地柜配电控制的方案进行设计。冲洗系统主要包括冲洗水泵,一般可能会利用原有脱硫系统中的冲洗水泵。检修配电箱宜放置在设备较集中的平台和放置高压电源的平台上。

4.照明系统设计

湿式除尘器本体平台上的照明灯具宜采用防水防尘防腐蚀灯具,光源宜采用节能型LED灯或金卤灯,采用立管式安装,固定在湿式除尘器本体平台的栏杆侧。照明配电箱宜放置在湿式电除尘的底部或中间的平台上,炔可柚霉饪乜关或时控开关,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局部层高低于2.2m的平台宜设置安全低压照明,采用24V或12V电源供电。在人孔门位置宜设置安全变压器箱,作为移动巡检提供安全电源,宜采用24V或12V供电,目前国内发电厂普遍采用额定二次电压12V的安全变压器箱。

5.电缆敷设设计

湿式电除尘工程设计中电缆一般采用阻燃型电缆,个别要求较高的地方还应采用耐火电缆。由于湿式除尘器本体一般比较高,电缆主要的敷设方式应以桥架为主,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层布置。桥架敷设时有很大一部分是垂直敷设,每隔2m做一次固定。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宜采用尼龙扎带或挤塑金属扎带。电动机和明装的照明箱、检修箱、吊车开关、事故按钮等设备的电缆端头应采用阻燃型金塑软管进行保护。

6.电缆防火设计

由于电厂防火要求较高,桥架宜采用托盘式桥架,并设置阻火段。阻火段除在桥架底部设置耐火隔板外,还应在电缆上方密实堆放阻火包,然后在阻火包上方设置耐火隔板。另外,在钢制桥架外表面应涂刷钢构防火涂料两遍,涂料厚度不小于1mm。在阻火段两侧不小于1m区域的电缆均涂刷防火涂料,涂刷厚度不小于1mm。所有电缆进入盘、柜、屏、台、箱的孔洞的分支处均宜采用有机和无机防火堵料相结合填充,有机堵料宜在电缆周围填充并适当预留。

7.防雷接地设计

湿式电除尘本体壳体与接地网连接点不得少于6个,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湿式电除尘整流变压器接地端和湿式电除尘本体上的其他设备、管道等均需可靠接地。

结语

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通过对湿式电除尘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环保设施的经济和安全运行,为治理大气污染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篇4

实现县级单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首要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实现高度可靠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因此要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可靠的电源点(双电源进线、变电所自动化)。

2、具有可靠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布局、线路)。

3、具有可靠的设备(一次智能化开关、二次户外FTU、TTU)。

4、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通信介质、设备)。

5、具有可靠的主站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

(二)分散型原则

由于配电网的地域分布性特点,建立配网自动化希望功能分散、危险分散,采用具有智能的一次设备(如重合器),故障就地解决。对于县级规模的配电网,复杂性并不高,提高可靠性供电,通常双电源即能满足实际要求,推荐重合器方案,并且在10kv干线适当配置开关数量,使保护配合能够实现。

二、实现县级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途径

(一)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运用

定位故障地点,隔离、恢复供电是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自动化的表现。故障定位系统经历了从单项自动化到综合自动化的过程。这对配电系统的整体性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投诉热线处理的自动化

投诉热线是供方与一个地区或区域内的大客户之间建立的一种沟通渠道,便于及时处理配电问题。因此,电网改造中进行低压线路的改造,进行一户一表的改革时,需要系统化管理,优化配电系统的设计。投诉热线处理的自动化表现在这时一个面向用户和物业管理的分级分片的只能化双方互通信息的联系机制,有利提高配电系统的服务水平。

(三)信息管理的自动化

信息管理系统是在设备管理和自动绘图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中包含配电、变电、用电、决策、反馈、检索等信息管理系统,有些系统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就是由这些信息系统组成。早期的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离线工作的模式,如今的设备管理(AM或者FM)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自动化地理化信息系统,它支持很多的空间数据行业的开发与运用,对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县级供电企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变压器设备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变压器的自动化技术是指变压器设备的监测从离线状态转为在线状态。保障供电,降低供电设备的损耗成为目前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变压器设备的在线检测有利于保证供电并且降低电力和设备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降低设备损耗和维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也是变压器自动化的主要手段。设备检修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设备的检查与维修。状态监控是全面地、系统地对整个配电系统的设备进行监控,有利于进行设备的检查,同时有利于设备维修后的试行检测,保证设备的维修质量。

(二)基于GPS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的运用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这是一个卫星系统。它可以保证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GPS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点,使其在各类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加强改造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GPS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指的是电力系统采用GPS所实现的光纤通信技术和同步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管理主要包括动态相量测量系统、定时系统、中央信号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四个部分的内容。

(三)电力系统的智能技术的运用

电力系统的智能技术,是智能计算机技术的简称,从含义上,它包含体系结构和人机接口;从种类上,它的种类也较多,例如:模糊控制等。智能技术是具备学习、适应及组织功能的行为,能够对产品问题解决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控制问题。目前,智能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己经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电力系统控制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可以总结为3个方面:第一是基于传递函数的但输入和单输出阶段;第二是线性和非线性控制一级多机系统控制;第三是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目前的系统控制所存在的技术上的困难在于:第一,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动态系统;第二,电力系统既需要本地控制协调的参与,也需要异地控制协调的参与。而只能控制系统的出现则可以解决传统系统所无法解决的那些难题,特别对那些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

(四)县级电网一体化系统的运用

县级电网调配一体化系统是将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整合,集成于一个开放式的开发环境中,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一体化。其具有以下优势:

1、功能合理、管理和使用方便

避免了2套系统的SCADA功能重复、维护量大、前置系统通信接线复杂的情况;系统界面风格统一,系统整体可靠性高;便于实施二次安全防护体系;系统具备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并在体系结构和通信接口等多方面符合国际标准。形成实用性强、功能协调完善、高效、灵活、结构紧密的统一信息平台体系;电网调配运行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自动化应用水平将显著提高,促进电力企业科技应用和现代化管理发展。

2、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一体化系统的实用化运行能够使调度员更及时地发现系统故障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一旦电网发生事故,值班员可以迅速通过调、配一体化系统启动故障处理预案,避免事故扩大化,缩短停电时间。调度员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电网当前运行工况,在电网事故中能及时断开故障点并隔离故障区域,从而快速避免事故的扩大化。

3、优化调度管理

调、配一体化系统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了先进的调度和控制技术手段,使其能够全方位掌控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优化调度方案、控制潮流、调节电压无功运行水平、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

4、便于数据交互、共享

彻底消除多岛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大量电网运行实时信息和生产管理信息资源达到最大化和最优方式的共享。一体化系统采用同一底层数据库,共享一套数据,从根本上做到数据的一致性,用户所做的数据维护工作均为一次性定义,减少了维护难度和工作量。

结语

综上,县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突出可靠性和适应性,尤其大型电力控制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进入以计算机技术和监控技术开发为主要标志内容的阶段,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电力系统技术自动化改革开始较晚的国家来说,在追赶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对传统技术和设备的改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集中抄表系统;电力营销;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集中抄表系统是一个结构化的开放式系统,采集器通过电能表的通信接口采集电量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网络设备传输到供电企业数据库中,作为电费结算的依据。目前大多数居民集中居住区都已经安装了集中抄表系统,并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抄表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抄表误差。本文对集中抄表系统提出一些设计改进,使其能增加实时电压监测、故障报修、信息、电费控制等功能,提高电力营销信息化程度。

2集中抄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2.1系统的组成

集中抄表系统是一个结构化的开放式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硬件部分、软件平台、数据传输。各个部分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移置性、升级性和可维护性,方便进行二次开发和性能改进。同时各个部分的升级换代和功能扩充都很方便,无需对整个系统做大的改动。

2.2硬件部分

原来的集中抄表系统硬件部分只有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集中器,我扩充设计了电压监测模块、控电模块和显示模块。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能通过485总线与电能表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并针对不同的电能表型号,自动选择合适的通讯规约,实时自动采集各个用户的用电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数据集中器。

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将采集器采集到的电能信息数据,和其他硬件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库,并对传送的数据进行校验,防止数据在传输中发生改变。

电压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通过传感器和电压采样线对用户电能表的电压实施实时监测,并经模数电路转换为数据信息,然后将采集的电压数据发送到数据集中器内,可以监测相对地、相对相、相对零等电压,以及电压的异常波动。电压采样由于采用了光电隔离措施,能有效的避免强电串入弱电对人身安全带来的威胁,和防止设备的损坏。

控电模块:控电模块是带复式控制功能的开关组合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用户的电源实现远程控制,能根据系统操作员的指令自动切断或投入用户的电源。要求切断容量适合,并且带失电自动复位功能。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是能显示点阵汉字的信息显示屏,可以安装在数据采集器上,它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各种用电信息,如电费金额、电压信息、欠费信息、停电通知和故障信息等等。

2.3软件平台

软件部分由应用软件、数据库、硬件支撑平台组成。其中应用软件负责对系统进行日常管理操作;数据库负责采集数据的交换、引用、索引;支撑平台负责硬件部分的运行、维护。我主要在应用软件中增加了故障报警功能、信息功能、控电操作功能。

应用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已封装成标准的ActiveX控件,可以方便的与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连接。

数据库:通过采用CIGS中间层可以使应用系统结构清晰,维护简单易行。CICS其全称是Customer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即客户信息控制系统。CICS通过关系数据库从主数据库中获得资源,建立在操作系统、1SO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和Encina服务上。

硬件支撑平台:硬件支撑平台采用了固化核心和远程程序下载技术,基于BIOS的硬件结构,使得软件功能的升级扩充都无需进行现场维护,可以在远程操作端自动完成。

2.4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部分主要负责建立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链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发送,并确保传输快速准确。原先的设计有PLC、485、以太网和手机无线网络。根据技术发展,我对3G技术在集中抄表系统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和预想。

电力载波:电力线载波PowerLineCarrier,简称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它是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渡方式高速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技术。优点是使用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不需要线路投资。但是缺点是由于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PLC只能用在同一配变的供电区域内。

RS-485:RS-485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具有接线简单,传输距离长(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米)的优点,但是传输速度低,只能用于抄表采集模块之间的通信。

以太网:以太网采用拓扑总线结构,具有传输速度高,连接方便,通用性强的特点。缺点是在电缆供电的小区内只能在地下电缆管线内走线,施工难度大,日常维护困难。

无线方式:主要有GPRS、CDMA两种技术,GPRS、CDMA都是无线通信网络,利用移动手机的本站发射信号。所以在构建集中抄表系统时。不必重新建设机站,也不需要中继器,组网简单,建设费用低,可以适合各种施工地形,减少网络设备的维护。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1G和2G主要是提升了传输速度,3G技术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致144kbps的传输速度。目前3c技术蓬勃发展,将来极有可能代替GPRS和CDMA成为尤线数据传输的主力,所以现在也应当对网络传输模块预留3G升级接口,一旦技术成熟就可以立即向3G过渡。

3集中抄表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的新要求。在电力营销的发展过程中,原来以用电管理为主的职能正逐渐向用电服务为主的方向过渡,供电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必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对用户的用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定位电网故障,杜绝供电隐患。但是目前用电监控装置只是以低压电网中的配变和单位用户专变为监测对象,对广大的居民用电状况没有实时监测、控制的能力。

现阶段集中抄表系统的建设相当于在居民用户端与供电企业之间架设起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但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设计是单向的,只能将数据信息从用户端上传至供电企业。但是通过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改进,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建设成双向传输的信息高速公路,利用这条数据链路来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换,从而为居民用户提供丰富的用电服务。对集中抄表系统的设计改进主要通过增加硬件组合模块和软件分析操作模块,使其能实现以下几种功能:

自动分辨故障类型,发生缺相、接地、缺零、电表烧坏等故障时。弹出报修信息,自动生成报修单。

自动控制用户欠费,对欠费用户远程操作停电,发送欠费通知信息。

自动停电通知,告知用户最新的用电信息。

其中故障报修功能、信息功能属于电力用户服务的增强,欠费信息通知、控电操作功能是电费管理的增强,从而实现对居民用电状况进行实时管理,达到提高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4结束语

通过对集中抄表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供电质量和用电服务水平,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该类系统设计尚无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配套软件功能也有待提高。希望各生产企业与供电企业紧密协作,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系统的各项功能,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生产标准,使集中抄表系统在用电管理中切实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基本工作流程是,在相对中心地带的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向四周辐射网络系统,围绕这一中心的发电厂、变电站之间则设置信息服务和反馈的远方监视控制装置,并时时进行监控,从而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覆盖面,形成全面的畅通的信息传达和指令传输,按所管辖功能范围分担和综合协调控制功能,以达到系统合理经济可靠运行目的的控制系统。

1.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1)迅速而正确地收集、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的运行参数。

(2)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为运行人员提供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或者直接对各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

(3)实现全系统各层次、各局部系统和各元件间的综合协调,寻求电力系统优质供电、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的最优运行方式。

(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不仅能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减少电力系统事故,延长设备寿命,全面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情况下,能避免连锁性的事故发展和大面积停电。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探讨

(1)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中的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的重用性、继承性、封装性、开放性及软件工程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已经深刻影响软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各方面,如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等。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该全面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支持面向对象的标准。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与一般的关系数据库相比,主要的优势在于主动功能以及对对象技术的支持。关系数据库要实现数据的判断(如数据发生变化,数据越限)以及数据的分析都是由外来程序完成的。而在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的触发子可以实现系统的监视功能,利用数据库中对象的函数可以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由于引入触发机制以及对象技术,这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实现自动监控,在节省数据读出和写入时间的同时,又充分地利用数据库对数据的管理功能,提高数据可靠性,维护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数据的共享等。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监控系统中触发子和对象的函数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的更加复杂的功能。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FCS)实际上是将安装在工业过程现场的智能自动化仪表和装置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仪表和控制设备连接起来的一种数字化、串行、双向、多站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微处理器置人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等作为总线,把多个测量控制仪表连接成的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既是一个开放通信网络,又是一种全分布控制系统。它作为智能设备的联系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智能设备连接为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构成自动化系统,实现基本控制、补偿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示、监控、优化及控管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功能。这是一项智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为主要能容的综合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目前DCS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实现需要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将所有被控设备的状态、电量、非电量信号收集到中央控制室的主控计算机上,然后在计算机上按照规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判断、进而向被控设备发出指令。其在本质上仍然为数字控制器与模拟变送器组成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在电厂或变电站内受电磁干扰严重,难以达到严格的计算精度,并实施准确控制。另一方面,模拟变送器位于测控现场,而控制器位于集中控制室。这从构成控制系统的信号流的角度来看,在现场把被控参数转换为测量信号后,被送往位于集中控制室的控制器,再把所得到的控制信号由控制室送往现场的调节阀或控制电机。这样,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回路控制系统,其信号的必经路径也将会很长,因而会引起许多弊端和隐患。将FCS引入电力系统将在根本上优化控制系统的各种性能。将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功能分散,为每个被控设备就地配备专用的底层前置控制计算机,这些专用的前置机根据控制要求负责管理被控设备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经前置机处理后通过通讯接口由现场总线与上位计算机相联。此时上位机的任务已不再是全面监控所有设备,而是担负人机对话或向上级调度远传信息的任务。在上位机可以根据前置机上传的信息构造各种画面、图象、图表、曲线来直观地反映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仅前置机可以配合PLC根据所取的实时数据对被控设备实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而且上位机也可以直接通过前置机对被控设备进行实时性不强的调节和控制,把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仅由现场仪表就可以实现控制功能。这样无疑增强整个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组织的灵活性。并且基于这种现场总线技术的系统,还可与其它计算机、节点通讯,构成高性能的控制系统。

(3)光互连并行处理器阵列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光互连技术的特点:①光互连不受电容性负载的影响,其输入输出可根据需要具有很大灵活性。②光互连的扇出数主要受探测器功率限制。光互连既可解决无终端的电互连线受到临界线长度的限制的问题,又可解决有终端线受到沿该线输出端密度限制的问题,它可以在计算系统内部实现高性能互连。它以光速传递信息,可将时钟扭曲问题减小到最小程度。③光互连不受平面和准平面的限制,光在光波导中可以大于10°的交叉角相互交叉,自由空间光束可相互穿越而不相互作用,可提高系统集成度。研究结果表明,互连网络采用光子传输与电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拓扑结构具有灵活的编程重构特性。光互连网络的带宽不受传输长度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体现了光互连技术在并行处理器阵列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并行处理器阵列中的高速数据通讯和结构设计提供了方便。从而表明了光互连并行处理器阵列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将使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

篇7

关键词: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

0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普及,以及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全面实施,调度自动化系统监视的信息需求日趋庞大。但是,在实现监控信息尽可能全面的同时,调度自动化系统也面临着信息量过于繁杂而给值班人员造成信息疲劳,容易出现对紧急告警信息的疏漏。针对这种现状,急需要对系统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对变电站报警信息进行分类监视。这里着重于事故信号的判别和应用的分析,且在工程实施中得到实践,确实提高了值班人员的监视效率。

1 技术发展背景及需求

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一旦电力系统出现安全问题,电网的安全运行会受到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电子技术的飞速更新和日益成熟,作为电力系统管理基础的电网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用电量日益增大,使得电网的容量也不断扩大,变电站不断地建设和改造,使得电网的实时信息传送量急剧地增加。从部级颁布CDT再到现在正逐步推广的IEC~870系列规约,远动规约也在逐步适应电网信息量的发展要求。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突发的事故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判断、分析和处理,也成为调度运行监视的必须内容。

(2)在对电网可靠性要求提高的同时,电力系统对运行的经济效益也愈加重视,变电站进行着大规模的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的改造。随着计算机、电子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等各个环节的技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变电站的信息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微机保护的应用,变电站的遥信信息相对以前则变化显著。设备的位置信号、各装置的保护信号、压板信息乃至直流信号,一个110kV的无人值守站接收的遥信量愈千。加上保护技术的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控要求也日益精,异常信息也日益增加。这些,都对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3)电网容量的增加、运行效益的重视,对于电网调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能更快、更准确地从实时信息的异常信号中做出分析和判断。根据上述的实际情况,调度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注意力,及时了解电网任何异常信号,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但是,由于变电站信号量特别多,每天都有大量的异常信号,而这其中又有很多信号是无关紧要的;发生电网事故时,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出大量的信号,不便于调度员的查看,以及对事故立即做出分析,并进行处理。因此,需要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对各种事件做出处理,为调度人员和集控人员提供准确方便的分析和判断。

2 事故判断的基本实现

在大多数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于开关事故的判断,基本是结合开关跳闸变位信息和事故总信号变位信息来实现的,即在开关跳闸的前后规定时间内,检测有没有对应的事故总信号动作,如果检测到动作信号,则判定开关为事故跳闸,启动事故追忆(PDR),并进行相应的图形、语音等报警功能。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的改造,事故总信号正在逐渐地消失,代之以更加详细的各种保护动作信号,因此,对于事故的判断,也有了另外的实现,大致为:

(1)通过定义厂站是否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来判断。即如果开关跳闸所属厂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且该开关不是通过本系统遥控操作变位的,再结合开关检修状态、开关对应远方就地压板位置信息等,对该开关进行事故判断。该方法比较笼统,且适合于监控中心系统使用,不适宜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使用。

(2)通过保护信息对应开关来进行事故判断。即将具体的事故保护信息对应相应的开关,如果保护动作,则判断其对应的开关有没有进行分闸变位,如果有,则进行事故判断。

在各种保护信息中,存在部分比较特殊的保护信息,如主变的保护信息,如果某个保护信息动作,可能会是主变各侧开关的公共判据,而该类型保护信息又是多个,因此,在此类保护信息的事故判断上存在着比较负责的对应关系,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不好直接对应处理。在此,引入保护综合信号的概念来进行事故的判断。

3 综合保护信息在事故判断的应用

综合保护信号,也可以理解为虚拟事故总信号,该信号不一定针对整个变电站,也可以针对某一个间隔装置,如开关、母线、主变压器等。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具备逻辑运算的功能,可以通过定义运算,将各种保护信号通过逻辑或计算为一个综合保护信号。如果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众多,则此种方法将大大地增加自动化人员对系统的维护。而在系统的实时处理中直接引入综合保护信号的概念,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实现:首先在保护表中定义保护,具体名称可以根据不同的间隔加以区别;然后针对不同的具体保护信号在保护表中的对应部件中选择相对应的保护综合信号;在开关表中,则选择对应的保护综合信号作为开关变位的判断依据。

在实时处理上的实现:保护信号传上来后,通过该保护信号所属的部件类型和所属部件来判断所对应的部件,并确定其对应的保护综合信号的ID。若保护信号为1,则将所对应的部件保护综合信号置为1:即将对应开关事故总保护(SGZId)对应的保护表中保护状态置为1;若保护信号为0,则将该保护综合信号所

对应的保护表中所有保护信号检查一遍,若全为0,则将该保护综合信号置为0,若有一个为1,则将其置为1,这就保证了保护信号状态能及时复归。

4 事故判断的其他处理

在事故判断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引进其他的判断依据。如开关的检修位置:此依据在对装置进行检修、试验的情况下使用,可以避免系统对该装置的信号判断为事故。如该装置对应遥测信息的判断:开关跳闸后,其对应遥测(有功、无功、电流等)的有效值应该为0;否则,应该给予值班人员相应的提示,由值班人员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5 结语

篇8

关键词:城市电网 电力系统 规划设计 优化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002-02

城市电网运行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电网系统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城市电网的正常运行,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城市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电力系统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摩擦,笔者此次从城市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出发,针对设计问题和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城市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分析

1.1 城市电源设计规划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发电状况来看,如果让一个独立的城市用自身的能力来进行发电满足市民的用电需求基本上是不现实的。城市电源的规划需要与电力系统规划进行整合,实施宏观调控;大部分城市还要求城市实施电力供暖,所以在对城市电源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城市供暖的实际需求;在对城市电源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先深入了解城市自身所需要的整体电量,估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值,然后再做出最优的城市电源规划。

1.2 城市电网设计规划

对城市电网规划首先要遵守城市电力系统规划的相关原则,以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的电力资源为前提,满足用户安全使用电力的需求,确保电力资源能够与城市的发展同步;及时发现城市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从城市电网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规划城市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1.3 城市廊道规划设计

设计人员要按照城市整体规划布局进行设计,要从城市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入手,系统地研究变电站处所选择和线路廊道的设定状况,从而制定出廊道规划期间变电站的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落实好变电站处所和线路的真实状况,而且要在城市规划图上进行标注,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电力系统规划和城市规划统一的状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2 城市电力系统规划特点

2.1 城市电力发展规模符合城市规划的整体趋势

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城市的各项建设都是有关系的,因此在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城市规划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中,电力系统规划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人员根据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设计出适合城市电力发展的规划方案,也就是说城市电力发展要跟随城市整体规划的步伐走。

2.2 电力系统规划中存在多项干扰因素

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中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负荷的增长统计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据,这样就会导致电力方面在负荷规划上很难达到准确运行。再加上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电力需求也是不同的,怎样才能够合理地将相对有限的总电量进行局部调整,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建设中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天气、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也会对电力系统规划的结果造成影响。

2.3 电力系统规划目的较多

在城市的电力系统规划中,不仅仅要求对城市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电力方面的保证,还要有足够的电力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从而保证城市能够在相对特殊的时期都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有超前的洞察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预测能力。

2.4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过多

城市的发展需要电力的支持,而不同领域对电力的供电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城市的生产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同规格的电压要求,将电压分为几个电压等级,比如像500 kV、330 kV、110 kV、35 kV等等。在城市电力系统的规划中,人们对这些电压等级分析的重点也是不同的,这也会造成城市电力系统规划过程中出现困难。

3 城市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3.1 统一原则

城市的电力需求是实施电力系统规划的主要需求之一,电力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保障用电的安全合理。这就要求不仅要实现电网建设能够适应负荷的要求,而且还要符合电力输送的要求,在这其中还要注意不同电源对电网的影响,将这些影响划分等级,以便将电源与城市电网规划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保证电源和城市电网的同步发展。

3.2 整体协调原则

由于城市电力系统的规划会受到资源以及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是很难依靠自己的发电能力来满足整个城市的用电需求的,所以说在对城市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先对城市中各个地区进行详细的用电调查,并按照国家对电力系统规划的指导进行协调管理。

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电力系统的规划是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想进一步处理好城市资源、城市环境等问题,就要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节能、优化电源的工作,@样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电力系统规划和城市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 城市电力系统规划优化分析

4.1 加强城市电力发展环境的调查

人们在对一个城市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之前,要先充分了解这一城市规划区域的电力发展情况以及城市的基本环境条件,只有确定了这两点才能够确保这一城市将来的电力发展趋势,由于城市电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发展策略,这些策略所使用的技术还有所区别,设计人员只有解决好当前城市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4.2 正确处理电源与电网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城市的发展中,电力工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需要将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进行协调。因此城市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要将电力和电源按照统一的原则进行规划,这样也很好地保证了城市电网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电网供电安全与否与城市的稳定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设计人员在不断地规划设计中也适当地引进了先进技术手段,像节能、节水等方法就有效地降低了电力供应过程中的电力损耗问题,而且还有效地减弱了电力对城市环境保护的压力,更好地促进了电力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5 结语

电力是一个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可撼动的,而它的安全也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城市电力系统规划是当前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要保证城市电力系统规划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相一致,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电力系统规划向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特点[C]//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2008.

[2] 胡楠,李志兰.借势京津优化发展廊坊公共交通[C]//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2010.

[3] 邓卫.新世纪・新城市・新观点――对于21世纪城市发展的思考[C]//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1997.

篇9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愈来愈大,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这一技术发展水平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电力工程和当下社会生活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加强对其理论分析有着实质性意义。

1 电力工程其自动化技术内涵及主要技术

1.1 电力工程其自动化技术内涵

电力工程发展中是促进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动力,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主要是在电力生产到消费各环节以及层次上都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电力企业通过多样化设备的应用来提供给用户得以使用。在电力工程自动化的作用下能够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能满足实际中大用电量的需求,这样就可对社会高效有序发展提供保障[1]。对电力工程的发展不只是简单化的工程,这是需要技术的持续优化以及和设备相互协调发展的工程。

1.2 电力工程其自动化主要技术

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多方面的,其中在现场总线技术方面是电力工程现场将智能自动化装置和仪表等实施连接,从而就形成了多向以及串行和多站的信息网,最终能够实现数字化的通信控制以及智能传感等。另外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层面,数据库就是电力工程操作运行中比较基础的保障,在对象数据库的主动性特征上比较突出,可为设备及系统运行提供数据上的支持。除此之外,在光互联技术层面也比较重要,这一技术在电力工程中是基于继电和自动控制系统,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能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些数据实施准确科学的汇总分析,有利于系统集成度的提升和对系统实施的监控[2]。

2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优化策略

2.1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

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其中在设计以及生产的成本方面有着逐步提升的趋势,当前的电力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设计的针对性方面并不是很强。在大的工业项目实施设计控制均采用集成控制系统,但是在适应性方面并不是很强,这一方面的问题就会使得在设计生产成本上增加,并对设计生产的创新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降低。

再者,电力工程自动化的装置方面比较缺乏人性化,电力部门的一些技术人员在没有受到专业培训下对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不能有效掌握,在设备的操作难度上比较大。还有就是电力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快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所以在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数据传输问题上还比较突出[3]。

2.2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优化策略

第一,对电力工程自动化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进行解决,首先要能对电力工程的信息化水平加以提高。通过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来对电力工程实施调控,就能将工程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水平得以提高,并且在调控方面也比较简单化,有着很高的精确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电力工程实施监控和对故障问题能及时监控分析,这就对故障的解决效率提供了保障基础。在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为能够使大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得到保障,就要在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上得以提升,通过调度自动化以及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等,就可保障电力工程的顺利发展。

第二,对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对先进技术加以利用,建立科学合理化的自动化平通平台,从而使实际所需得以满足,实现电力工程的平稳运行。另外,将人性化作为主要原则来建立自动化的操作系统,在对相应设备引进后就要能通过专业人员来编写程序,建立完整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简单化形式来促使管理人员对自动化操作步骤尽快掌握[4]。

第三,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要加快创新的步伐,对技术的瓶颈要能有效突破,只有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发展,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能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要想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就要在管理系统上进行完善,通过对嵌入式技术系统的应用来使自动化技术开发成本得以有效降低,逐渐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而言,要能在多样化技术的支持下,处在当前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下对各领域新设备及新技术也不断涌现,所以要能把握这一发展的机会,加大对电力工程自动化的理论研究,为实际操作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只有多方面考虑才能够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赵亚民.论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35).

[2]冯辉.试析当前建筑电力工程中的安全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4(9).

[3]龚蔚然.浅析电力工程技术所面临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

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保证电力系统在生产以及供应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正常的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一体化管理。电力的自动化技术也就是将自动化生产以及网络计算机水平综合的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中去,包括发电厂、变电站、以及配电网等各个环节,利用现代化的远程监控手段以及数据信息的共享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输,提高电力系统综合管理的效率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重视,为了适应这种对供电的高要求,电力系统也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利用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视和管理,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多个环节组成,为了有效的控制经济成本,同时又能够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测控、保护以及调控,同时将控制以及保护装置、计算机系统、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就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2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

2.1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虽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初步建立并运行,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运行维护跟不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能保证,大大影响了系统的效率,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我们应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时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全过程跟踪、熟悉、学习和掌握系统有关的知识、技术,便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2.2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虽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投入运行,由于缺乏运行和管理经验,没有及时制定各种管理制度,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无制度可依,为确保不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及时学习和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

2.3不重视管理,虽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投入运行,但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

2.4不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和学习培训,出现问题后过分依赖厂家,影响系统的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应及时纠正这种现象,实现使用和管理并重。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变电及配电,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便是将发电技术自动化、变电技术自动化及配电技术自动化的工作技术及系统。

3.1 发电系统自动化技术

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主要是采用分层分布的模式,通过控制部门的组合得以实现。主控模件与智能模件作为控制单元的两个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智能总线实现其通讯功能。电力系统的质量检控工作主要通过电力系统运营过程中根据系统各环节的数据参数进行接受和处理数据工作得以实现。

3.2 变电系统自动化技术

为了使变电系统及变电站的运营及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保证变电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变电系统及变电站应改变过去人工操控的陈旧工作模式,而用现在的自动化技术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营及管理进行操控。变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积极完善、发展变电系统自动化技术有利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妥善应用及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3.3 电网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本保证及重要手段。电网数据的有效共享、传递以及预测、分析电网电力负荷程度、安全运行指数并且调控自动发点系统,都要通过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顺应了电力市场现代化、自动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发展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将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营,并实现电力系统的蓬勃发展。

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营能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的探讨主要包括对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安全稳定能力的分析。

4.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据处理能力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析过程中,以下将着重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据整合能力以及数据共享能力进行分析。

电力系统在市场经济的需求下产生,因此其自身发展及运营结构模式的发展也应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据整合能力的运用尤为重要。电力系统在正常工作运营中,根据电力市场的需求对电压及输出功率进行增高或降低的调整,在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因此,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的加强,以及对电力系统数据库的完善,并通过对电力系统数据的安全备份及存储管理,将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数据的可读性及可操作性、安全性。

对电力系统数据整合能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规范及应用,将有利于获取相关动态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因此,电力系统基本模型作为各部门之间资源共享的基本保证,通过需求双方对相同数据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数据资源共享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电力系统空间模型对于克服电力系统在实际操作运营中的复杂性从而有效实现空间上的数据资源共享有着积极的意义。

4.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稳定能力

电力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监视能力及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控制与完善,保证电力系统工作运营中的安全稳定性能,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发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能力是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对电力系统工作情况及数据进行客观记录及监测。但随着电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发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的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能力不但要对保证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力同时更要有对电力系统潜在风险进行警报的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具有灵活恢复能力,对电力系统工作提供一定的保护能力。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通过调节及控制电力系统,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及作业量,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及工作提供安全及技术保障。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对于存储数据及恢复数据有着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节省电力系统的发电成本、对电力系统的科学预算及数据指标的保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其自动监控功能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并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危害,从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提供了保障。

5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工业化的逐步深入,使各行各业都努力将生产模式与自动化技术紧密结合。电力系统在符合时展、保持与时俱进的同时,也积极的将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工作效率同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节约的运转。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转的必要手段及变电站的核心内容,必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不断完善、发展,最终对我国电力系统及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