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12: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桥梁实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桥梁实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道路桥梁;优化设计;施工;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成为我国交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设计与施工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在设计与施工中,需进行现场勘察、分析及讨论设计方案、施工项目监督与管理等众多环节[2]。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对设计及施工中的细节进行详细备注与说明,而在施工时,则应结合设计图纸进行。而在实际中,大多数道路桥梁在施工时未能体现出相应的设计,导致工期受到影响,加重建设单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桥梁建设技术、保证道路与桥梁的安全性。

1.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1.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道路桥梁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是设计的基础,而在目前的设计中,设计的结构及理论体系尚未得到完善。在道路桥梁现存的问题中,施工问题是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但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大多数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并为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而是以自身的想象进行设计,导致许多设计结构及理念在施工中无法应用。其次,结构设计中,保证建设的可行性、科学性及合理性是首要任务,其次才是对建设的结构进行设计。而在实际中,大多数设计师只注重道路桥梁结构中的安全度,而忽视了道路桥梁结构中的体系、构造、耐久性、材料、设计以及维护等,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道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不高,需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加强。

1.2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施工中,许多工作人员并未严格以设计方案为标准进行施工,而是以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程度混乱的现象,未能有序完成施工工程。第二,施工材料存在问题。目前,许多道路桥梁的施工工期较短,因此,其耐久性及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为在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利益方,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普遍存在,且包工头所得成本较低,使工程在竣工后无法通过审查,却由于硬性规定不得不完成工程的施工,影响后期的正常使用。

2.道路与桥梁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技术

2.1优化道路与桥梁的设计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及美观成为设计的重要任务,因此,以下几点设计构思能够使桥梁的设计符合时代的发展。(1)转变桥梁的构型。在传统的桥梁设计中,道路桥梁的构型以简单化为主,但在新世纪的发展中,该构型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因此,将传统简单化转变为多样化,使道路桥梁与周围环境具有协调性,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2)将道路桥梁的平面二维转变为三维空间。道路桥梁设计由平面二维转变为空间三维的转变主要源自于计算机技术的推动。将道路桥梁的平面二维转变为三维空间,有利于协调桥梁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既能够构成主要结构,还具有更高的美感。(3)将景观理念融入到设计构思中。在新型桥梁建筑理念中,主张以低成本将道路桥梁的实用性打造出来,并使其与生活更为贴近。在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后,将一些具有特色的便利店、咖啡屋等设施设置于桥梁中间,添加雕塑或画作等,能够增加桥梁的美观。

2.2严格遵循设计与施工的原则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设计质量高低对施工工艺及水平具有重要影响[3],因此,应严格遵循设计与施工的原则。首先,在设计时,应该以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必须以标准化设计为主,以通俗易懂、现代气息强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进行设计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将施工成本有效降低,并将新型技术、工艺及材料融入到设计中。

2.3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进行完善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进行完善。首先,完善材料的进出制度,避免以次充好以及偷工减料等现象出现。在材料入场的过程中,进行严格检查及记录,材料存在无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保质期、过期及不合格等现象,均禁止入场。施工时,每日由相关人员查看并记录材料的使用情况。其次,完善建设单位的自检系统,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成立质量管理及监督小组,在施工时,由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关解决预案,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最后,加强工程监理制度的执行。将工程监理制度有效落实,并完善监理部门、配备质检工程师,严格监督并上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必要情况下予以处罚等处理,严格检查并监督过程中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

3.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优化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道路桥梁的设计时,应以实际发展需要为立足点,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性时,应努力提高其美观度及适用性,将设计与施工技术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蔡仲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5,11:125.

[2]赵薇.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措施探究[J].山西建筑,2015,14:179-181.

[3]蔡志鹏.传统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2,10:149.

篇2

关键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74-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建设中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土木建筑工程,如道路(包括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等工程。与之相呼应,我国相关领域专业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事态。为了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专业,其核心综合了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专业基本知识包括了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下厂房建筑工程等方面。该专业同时结合了工程安全与管理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又结合了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最终培养出既要满足市场经济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和时展方向的建造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这样,在人才培养上,专才的培养和通才的培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因此,如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能均衡二者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专业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其合理性。

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既能掌握道路桥梁及地下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高尚品德的高等专业人才,能从事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科研、教育、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中,既要设置能够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又要设置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最终培养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

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专业及专业方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所必须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高速公路、一般道路、大中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的初步技能。同时要系统掌握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论文、规范及其他技术资料,能够具备一定的听、说、写的能力,并要掌握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坚持的原则为: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同时注重专业性和基础性,整体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处理好本专业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

1.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应适应我国大众化技术人才教育教学的相关发展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能够真实反映专业人才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教育的发展新动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标准,培养既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坚持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总结本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新的培养方案中,力争在“回归工程”教育、整合与优化、课程更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

2.专业方向设置。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下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与安全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人才需求信息,在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分别针对各自的特色与需求,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程。其中道路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桥梁和隧道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桥梁工程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桥梁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道路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地下工程与安全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地下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还可以从事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及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

3.课程分类及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不超过六年,学生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本专业总学分178,其中课内计划学分171,修完相关课内教学计划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其学分的认定按相关任课教师及创新实践学分的有关考核办法执行。三个专业方向的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即平台课、模块课和课程群。

(1)平台课。平台课又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是三个专业方向都必须要修的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共60.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4%;学科基础平台课共43.5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25.4%。

(2)模块课。模块课又包括专业基础模块课、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和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其中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是针对每个专业方向所设置的特色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共16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9.4%,专业方向共享模块课共11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6.4%,专业方向特色模块课共2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6.4%。

(3)课程群。课程群又可称为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其中设置的课程均为与三个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选修课。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在课程群里选取至少12个学分的课程,所修学分占总学分的7%。专业方向拓展课程群的课程涵盖了与三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涉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等各方面。

4.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从第一学年的军训开始,实践教学环节一直贯穿于四年的培养过程,除军训外,其余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物理实验、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地质实习、专业测量实习、专业生产实习以及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创新实践等环节。其中课内实践环节为35.5学分,课外实践7学分,课外实践不计入总学分,但需考核合格方准毕业。

五、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1.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采用平“平台课”+“模块课”的做法,一方面可大大减少课堂老师讲解的时间,使本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发展方向更趋于综合化,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拓宽[3]。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而且在学生毕业后,既能使学生对其他专业方向的特点有所了解,又能使之较快地适应本专业方向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改革后的培养计划更加重视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认识到作为一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方面的工程师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总学时减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优化组合,及时改革更新课程,进一步放宽课程设置的口径,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挥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在专业平台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提高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以及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课训练的比重,加强学生人文和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理论素质方面的教育,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了基础课程教学所占的比例。尽管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对工程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但在学生涉及到实际工程之前过多地进行纯理论的学习,缺乏针对性,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很多学生毕业时总觉得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不多,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基础理论理解层次欠缺的问题[4]。因此,应将应用型本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重点放到应用教学上来。

4.新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培养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应是单一人才,而应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应用型课程应紧密结合实践型课程,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工具,而工具的熟练必须通过大量实践,必要的工程实践经历可以说既是应用型教育的手段又是应用型教育的目的。然而,实践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在课堂中过多的训练内容,很难使学生具备全面解决所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计题目布置的大小和多少,而是要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

5.新课程体系在设置时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进一步细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三个方向,这就使得按照该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应用型毕业生更具有适应性。一方面满足了“通才”的要求,即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均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专才”的要求,即在“通才”的基础上,每个专业方向对其相应专业技能进行重点加强。

六、结语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使得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需不断提高,相应地,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将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方法纳入其中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金生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2]曲贵民,林莉,宋高嵩.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139-140.

[3]周莲芳.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0(5):126-128.

篇3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对道路桥梁专业教学形式的分析

在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资源方面, 道路桥梁专业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资源建设平台的构建,各种应用、时间、交流及就业等服务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不断对教学的观念、制度和工作展开创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道路桥梁专业改革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定能力结构,实现全方位的改革。根据目前市场人才需求,对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还要不断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为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较强的通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让学生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如: 计算机操作能力、绘图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图纸识读能力、 工程测量能力、 放线能力以及建材检测能力, 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资金预算能力以及施工操作水平。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改革道路的关键是要对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 上岗即就业,不断加强教学的保障措施。

二、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要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必须重视教育改革,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实践教学课程时,不仅要重视培养知识能力,还应结合实际生产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综合知识、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实操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胜任工作,最终使学生做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针对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模式方面做了具体改革。

(一)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

通过校内模拟典型高速互通立交匝道建设项目中的道路、桥涵建设内容,贯穿道路勘测与放样、施工检测、施工技术管理、专业软件应用等4项职业能力,或选取道路、或选取桥涵,针对招投标、施工放样、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质量检测等典型的工作过程,实施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形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做中评”的“教、学、练、做、评”一体教学模式。

各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由专业教师和1~2名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组成3~4人的课程教学团队,结合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展课程教学,并在学生学、做的过程中对其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进行考评。

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每组选取1名“总工”负责技术协调,选取1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在不同项目中互换角色。各学习情境由工作小组组织分工,在专业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指导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参照行业规范,开展项目训练;开放实训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巩固;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知识学习和项目工作任务,形成符合生产技术要求的工作成果,最后由工作小组进行自评。

(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1、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组织学生广泛接触实际职业环境,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对技术人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感受职业氛围,培养敬业精神、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确职业定位,提高职业兴趣和沟通能力。重视实践教学的“三环节”,要求学生做到:(1)在实训前,加强准备工作;(2)在实训中,突出主体地位,把握自主学习、独立操作的机会;(3)在实训后,认真撰写总结报告,全面总结实践中的收获。

2、利用寒暑假开展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三年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有组织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生产实践,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职业环境,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暑假期间,学生尽可能去参加道桥建设,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一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参与生产实践,了解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提高单项技能和专业认识,增强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对二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参与生产实践,兼顾就业调查,提高学生生产一线实践动手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按照实际的生产项目、工艺、规范、操作要求等进行施,经历从学生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换过程,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大环境中。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院系积极举办学生课外学术活动,计算机技能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和大专辩论会等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开展项目有:CAD竞赛、测量放样技能竞赛、施工技术竞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竞赛、计算机专业应用技能竞赛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要想使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得到良性发展,并且不断的输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那么就需要充分掌握人才市场的需求,依据市场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十分扎实,最终实现企业和人才的接触距离不断变小,给国家输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篇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road and bridge professional of the Jiangxi Traffic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项目课程;学科课程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urriculum development;project courses;curricular program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53-02

0 引言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项目课程改革的突破在于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院道路与桥梁专业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让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工作中来,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方面所做了一些的探索可供大家借鉴。

1 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1.1 课程体系流程 与校外专家合作,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开发课程,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开发课程。专业课程开发流程见图1。

1.2 课程体系实施 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将优化后的课程模块完整地应用到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上。

1.3 课程体系管理 制定课程体系管理办法、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根据实施过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1.4 课程体系评价 通过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实施、评价;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兄弟院校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研讨会等方式对所开发、实施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评价。

2 教学模式改革

以生产性工程项目为载体,本专业已采用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和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合作,以产教实体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的,以公路和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检测、养护等项目单元为导向组织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

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如《桥梁现场检测》课程依托学院 “江西交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承接的桥梁工程检测项目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学习性项目,建立项目部,在项目实施中采用弹性的学习时间、开放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项目部按企业实施运作,由4~6名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及实训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指导,根据检测项目所需人员的多少,将教学班分成若干个检测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位组长为项目主检,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选举产生。组长不固定,由组里每位学员轮流担当。组长要负责本组成员完成整个工作任务,如组织讨论,制定计划等,并起到监控督促的作用。这不仅培养了每位组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且通过担当组长,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项目导向模式教学中,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兼有三重身份,不仅是教师,而且是项目经理,又是项目总工。作为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日常考勤、过程监控与反馈处理;作为项目总工,则负责检测的技术咨询、技术反馈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3 教学环境建设

3.1 建设思路 依托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交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博苑工程咨询监理所三个产教实体,与江西路桥工程总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课堂设在山间水旁、融教学于架桥筑路中,实现“校厂合一”、“厂校一体”。

3.2 主要内容 本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如图2所示。

4 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4.1 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交通建设行业的施工单位,可担任施工员、测量员、检测员(因我校另有工程监理专业,故“监理员”不作为本专业的主要目标岗位)等职业技术岗位工作。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可担任施工项目分项工程技术主管。此外,还可在公路勘测、养护与管理以及市政工程等土建行业单位从事工程勘测、施工、试验检测、监理以及造价咨询等技术工作。

4.2 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素质要求进行企业调查和分析,初步形成了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职业技能及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

5 课程体系设置及进程安排

5.1 课程体系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任务驱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 本专业根据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即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基于公路施工过程,以培养学生公路桥梁施工能力为主,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图4)。

6 毕业条件

①德、智、体、美良好,积极参加课外素质教育拓展活动,学生管理部门考核达标;

②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

③完成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单列科目:如实践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设计等)的学习,成绩合格;

④参加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并考核合格;

⑤必须获得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技能等级证书。

7 结语

通过这样的完整课程开发模式建设,我院道路桥梁专业建立了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果。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是江西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2005年本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专业。在此基础上,已建成建筑工程技术等一批省级高职示范和特色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

专业改革成果既对省内高职院校起到示范作用,又通过西部教育支援项目惠及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院校。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永年.职业学校课程改革问题的理性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篇5

第一阶段(1+0.5学期,秋、冬、春季),在校内学习,进行基本素质学习领域课程和部分岗位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依托校内工程测量实训室和引企入校的工程质量检测站,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二阶段(0.5学期,夏季),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工程测量等专业技能训练,到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及要求的感性认识。第三阶段(1+0.5学期,秋、冬、春季),在校内学习,进行部分基本素质学习领域课程和岗位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依托校内道桥施工现场、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工场、道桥工程管理实训室、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站等实训基地,以土木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施工、工程检测等职业能力。第四阶段(0.5+0.5学期,夏、秋季),生产实习阶段。校、企、学生三方签订生产实习协议,学生在企业施工现场进行工程测量、材料检测、施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技能训练,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日常管理,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校选派教师进行巡回检查,对学生生产实习进行管理。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第五阶段(0.5学期,冬季),学生回校学习再提高,依托路桥工程管理等实训室,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室,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授课为主,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综合职业能力,并进行拓展课程的学习。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或省建设厅的职业资格考试。第六阶段(1学期,春、夏季),学生全部到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施工安装、建设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给排水工程技术、供热通风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双方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学生根据预就业岗位需求,选择毕业设计内容,进行顶岗实战,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顶岗实习期间,以企业为主,校企共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负责对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学校老师分片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熏陶,能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此阶段学生基本实现预就业。

2“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试点班进行实施,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情况看,效果良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在试点班级的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路桥工程测量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任务单进行相应的资讯,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决策,然后小组分工进行任务的实施,并进行检查,任务完成后,进行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每完成一个任务,学生的工程测量技能就有提高一步,团队协作意识也明显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在为学校测绘校园平面图和新地界的工作中,积极报名参加,并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学生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试点班级的专业认识实习中,学生到施工现场感受到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责任重大,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回到学校学习时,责任心明显增强,明确了学习目的和今后的工作目标,都能够认真主动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三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以往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被动学习,又因为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多学生是身在课堂心在外。试点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脑、眼、耳、手共用,教师由授课变为引导、答疑、解惑,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靠自己资讯和团队协作来完成,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工作失误,给整个团队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试点班的第一学期就安排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的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将企业中真实的工程案例带入课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建筑识图技能训练,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生在“名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实战演练”,因此,学生的建筑识图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3“校企共育、德能双修、季节分段”

篇6

【关键词】课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面向21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代之以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按照工作过程顺序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学项目。实现这种替代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的“整合式”课程开发;另一种则是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的“综合性”课程开发。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与未来就业岗位群相对应,突出行业企业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适应行业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变,而我们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需随社会而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立足与社会之中。因此,适应人才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需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路基路面工程》和《公路工程经济》这两门课程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工程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在讲授课堂的系统知识以外,配合实地参观、实物鉴别、施工实习等辅助教学环节,然而每学期的课堂时间有限,实习工地有限,学生人数也偏多,而本课程又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所以,在授课时,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我们学院本专业主要面向施工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精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善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就业市场与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动态地调整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比如说知识侧重点的变动等等。我在授课时,发现学生自学能力较好,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却很欠缺,虽然高职高专教育的重点是侧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但综合应用能力太差,实践应用能力无从谈起;我们现在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式基本都侧重于施工方面,设计不懂,图纸的意思不明白,实践应用能力又从何谈起。因此,在授课时,我们可安排一些课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了解路基路面的相关设计知识。如在授课时水泥混凝土路面这一章节,除了施工理论讲解之外,有条件可带学生去施工现场参观学习,但这种机会比较小,毕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间相对比较短,联系实习场地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授课,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多搜集资料,授课时才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部分我们可安排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或者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完成,这样我们的教学计划可以完成,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能得到一个提高,而且他们也简单的了解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般设计方法。此外因这个设计比较简单,也可结合CAD课程,鼓励、提倡学生用CAD软件解决相应的图块。我所授课的班级中曾有几个同学用CAD完成了所有的图纸,非常漂亮,虽然有微小的错误,但可看出,他们认真的对待这个小设计之后,动手能力和CAD技术确实是提高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其中一条实现途径是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教学中应合理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课程体系与工作需求紧密结合。我们专业曾经有一个班级在学期末即将去工地现场参加几个月路基施工的实习活动,这种变动,我们路基路面工程教学受到影响,不可能按原有的教学计划完成授课任务,但学生在工地的工作也得进行,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授课计划,侧重路基施工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进入现场能够立刻担当重任。事实证明了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受到工地有关人员的夸赞。

篇7

【关键词】路桥施工;资料管理;事故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高等级公路和地方公路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随着公路建设的推进公路桥梁建设也以令世人惊叹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节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成为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1 影响我国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

1.1 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因素

施工项目的领导或管理阶层如果对施工质量不重视,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为这会导致项目管理粗糙、没有相应的工程质量预案、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部人员的素质不高、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项目管理缺乏科学化的决策以及在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施工的随意性较大。与此同时,有的工程监理人员也没有安全意识,缺乏专业的知识,这就必然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

1.2 在设计方面的因素

设计是一个工程的重点,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造价、质量以及工期等。如果在设计前期对地质勘查不足,这就使设计只能停留在对原有资料的分析,不能根据现有的环境进行设计,有可能在施工开始后导致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设计发生变更就会增加预算,延长工期。

1.3 施工方面的因素

有的施工单位的领导只重视经济利益以及施工的工期,不重视工程的质量,这就倒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是发现问题后,不能采取实质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公路桥梁建设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路基路面压实不足、原材料控制不严、个别梁板开裂以及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等。这些问题可以反映出施工方对质量管理意识的松懈。

2 加强我国公路桥梁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由于路桥建设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路桥施工质量必须确保工程设备、工艺或技术等每个工作环节的质量,其中一项出现质量问题都将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起到影响作用。所以,要想控制工程质量,必须发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实现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

2.1 施工质量目标控制

施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是这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它是一个系统,要以系统工程对待。工程施工阶段是过程控制的核心,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范围,包括影响工程质量5个方面的要素,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

2.2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方法

2.2.1 编制施工计划

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编制施工计划工作的第一步,需要检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单位是否按照要求进行设计,结构是否安全,工艺是否先进,经费预算预计技术上是否可行,设计是否能与当地人文环境和周边地理环境相协调等。其次就是要根据检查修改完善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明确施工队以及现场的管理部门,尤其是重点工程的现场布置。最后,要精确施工时间,工作阶段、分部工程以及分项工程的日期都要明确,从而保证工程在合同工期内竣工。

2.2.2 加强重要环节施工工艺管理

想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过渡段施工和控制桥梁裂缝,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坚持面向施工生产,进行科学的决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从而使得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去,完成生产力的转化。

2.2.3 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管理

首先,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管理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这设置桥涵构造物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台背填方路基填方高度、地质情况、填料来源、路堤长度以及路堤沉降等问题,尽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径桥涵,选择最恰当的桥涵跨径、位置以及桥台后部防护工程。

2.2.4 控制桥梁裂缝施工工艺管理

想要控制桥梁裂缝,就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来确定其配合比,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砂率和孔隙率,减少收缩率,达到混凝土的抗裂要求,除此之外,还要选择幼稚的混凝土修补材料,修补混凝土面板。

2.2.5 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监督

在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桥梁的施工建设必须在整个建设施工项目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来进行施工,由现场的质量控制工程师以及监理工程师来做具体的实行工作。还要仔细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质量以及施工设计方案和组织的施工方案,从而杜绝质量事故的产生。

2.3 路桥工程质量控制保证体系

2.3.1 引进现代质量管理原则

首先,现代化的质量管理原则,首先就是需要领导对工程质量有着足够的重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施工现场也要做到层层抓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观念的树立,在达到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加快工程的进度,保证工期。其次,要对工程进行随机的试验、抽检、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资料的整理,并且对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抽检的频率,检查的结果要及时通报,建立奖惩制度。引进现代质量管理原则,还需要实习质量会诊制度,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会诊,并分析其原因,从而制定出适宜的解决策略,只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人才是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培养人才,尊重人才,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不断学习工程质量的专业知识,这样才可以持之以恒地改进质量。

2.3.2 科学、准确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无论是工程竣工验收,还是单项工程或关键工序检验,都应当科学、准确地给予评价。质量工作必须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不能有半点水分,这就是我们的深刻体会。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把质量的最后关口。我们实际施工中还注重使用现代化仪器和先进检测手段,如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不惜发钱采用无破损检测,以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万无一失。

3 结语

路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选址、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做好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及成本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建设项目具有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覃乾.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及路桥过渡施工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

篇8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介绍将高职路桥专业“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与“桥梁工程(构造部分)”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力学与桥梁结构”新课程的研究方法及教学实践,提出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改革思路,详细分析了在课程整合改革中如何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课程设计,以使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得到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专业建设。

关键词 :工作过程;工程力学;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整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73-03

“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三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桥梁构造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和解决桥梁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这三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一直效果较差,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测试通过率低、普遍反映难学甚至厌学。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概念抽象,课程间相对独立、相互联系不足、与其他专业课衔接不密切,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另外,这三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需要用200左右学时才能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学时,延长了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缩短了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时间。因此,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科学地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力学与桥梁结构”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整合教改总体思路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三门课程整合为“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即以典型桥梁结构分析应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按“必需、够用”原则反推“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的课程内容构成及教学次序,重组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工程应用加强理论系统分析,使课程内容与能力目标高度一致,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的整合,实质上也是课程设计,该课程的设计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是宏观的课程设计,主要解决该课程的理念问题,也就是确定课程的价值、根本目标、主要任务、基本结构、内容等范围及原则。第二是中观的课程设计,将宏观设计具体化为课程的教学大纲或学习标准,以指导授课的资料、讲义及教材等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第三是微观的课程设计,即进入课程实施领域,根据教师自身条件和应用的课程资源实施时的教学设计。

课程整合研究与教学实施

(一)宏观的课程设计

根据高职院校路桥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按照“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整合,摈弃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将“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构造部分)的课程内容与构造识图、桥梁施工专业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使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完全对接。结合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当前应用广泛的桥梁类型,如梁式桥、钢架桥和拱式桥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构造原理和施工技术,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以学生能理解掌握以上桥梁结构构造原理和施工中力学问题分析为宗旨。按照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我们将“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技能、知识等逐项列举出来,如表1所示。

据此确定了课程的基本构架为:(1)分析常用桥梁结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构造特点,提出桥梁的结构构造如何确定的问题。(2)引入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桥梁上下部结构为适应受力特性的结构和构造要求。(3)进一步学习结构设计原理方法,深入和强化对桥梁上下部结构构造特点的剖析。(4)结合技能要求进行拓展,分析解决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与力学、结构相关的问题。

(二)中观的课程设计

宏观课程设计是理念,要实现必须要具体化,即进行中观的课程设计,首先是编写教学大纲,然后是编写讲义、开发校本教材。

编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编写的教学大纲由“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其他说明等五个部分组成。三门课程整合后的“力学与桥梁结构”教学内容与学时计划如表2所示。该教学大纲较之整合前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按职业要求增加了大量的专业技能训练,减少了理论课时,课程结构大不相同,更利于开展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开发校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分析重组三门课程教材内容,开发适应本课程和学生特点的《力学与桥梁结构》校本教材。为做到应用性、普及性和技能的运用,教学生会动手、会操作且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开发教材主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对原三门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增加、删除,将教材结构按课程模块内容重新编排,形成梁桥的构造、梁与柱的力学分析与计算、桥梁结构构件分析与计算原理、桥梁下部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力学问题等四个模块内容。针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行为较散漫,思维理念略趋个性化的实际情况,开发教材时要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关注,以及怎样使所编的教材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做作业的自觉性。为此,教材要做到“字简图精”。在叙述方面,文字要简约、精炼,力避空洞理论;在图例方面,图谱要精良,以一当十,以点带面,具有典型性,做到形象资料多、生动案例多。在满足技能性方面,根据职业活动要求,在教材中我们精心选择普及性的桥梁类型作为教学案例.自己编写桥梁力学分析例题。考虑到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均来源于工程,教材注重体现工程问题与力学问题的联系。

(三)微观的课程设计

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撑,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即教学大纲、教材、多媒体设备、实训设施等,软件资源即师资力量。硬件资源和师资是提升课程功能的关键。除了较完备的硬件资源,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教师如何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资源“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编写了教学大纲,开发了校本教材,在进行课程整合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力学试验的视频,制作了T形梁和空心板梁实体构件,借鉴了桥梁工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中的图片和视频,研究了各种类型的桥梁施工图设计图纸,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让大量的硬件资源得到最充分的运用。由于新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要求是必须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理论基础扎实、对本专业各学科与新课程能灵活把握。教学安排时,采取老、中、青三类教师同时教授这门新课程,在相互交流和研讨中,不断完善课程整合理论,同时培养高素质的年轻教师。

课程教学设计尽管我们在教学大纲中编写了备课、讲授、作业、辅导及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行科学、细致的教学设计。“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的教学设计从“为什么学”人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就是达到掌握桥梁结构图识读,很好地理解桥梁施工技术的目的:进一步确定“学什么”,通过具体的读图、算量、分析、答题的学习和训练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再引导学生面对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教学设计最关键的部分是备课与教案。备课必须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编写授课计划,编写教案,内容具体到所属教学模块的内容、知识点的解析、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学习情景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设计教学思想理念、课后反思等)。制作的电子教案,内容要包括标题、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的内容与步骤、作业布置、课后记或教学小结.备课还需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情况和现在的学习态度,以便因材施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出现,如果备课时准备充分,教案编写详尽,平时注重知识积累,就能很好地驾驭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选择“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的教学实施,要求教师带动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点、自身素质和教学环境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模块“梁桥的构造”要教会学生掌握梁桥的识图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对桥梁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可运用讲授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师讲解制图规则、识图要领、图形表示方法基础上,学生通过参观实体结构、多媒体演示结构与构件、分组讨论,分析桥梁施工图所表达的内容,练习并学会结构构件的工程量计算。第二模块“梁的力学分析与计算方法”和第三模块“梁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原理”,更适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为增加学生兴趣也可适当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第四模块是施工中的力学问题研究,可组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桥梁施工过程的录像、视频,启发学生寻找施工过程的力学问题,再辅助学生找到解决施工中力学问题的方法。

课程整合与教学效果评价

“力学与桥梁结构”课程整合研究经过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课程设计,确定了课程价值目标,制定出了教学大纲,开发了讲义、教材,先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2008级、2009级进行试点教学实施,从2010级开始正式列入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课程整合目标来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得到加强。整合后的新课程有效地衔接桥梁工程专业课,如识图算量技能的训练直接与桥涵施工技术专业课对接,使基础课真正为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服务,学生学习目的也更明确。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一方面,改革成绩考核评定办法,采用阶段性测试、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考核、作业考核等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实施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训练与展示。

从专业建设角度看,该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课程整合后减少了课程数和学时数,让专业主干课程学时有调整的空间,可以增加实践课程或毕业顶岗实习的时间,有助于高职路桥专业“2+1”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篇9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试验检测 校企合作 产学研合作基地 典型案例

一、合作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推动教学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与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就共建“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福建省交通建设试验检测中心”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遵循“需求产生合作、供给创造需求、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校企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自愿、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达成合作事项。

二、合作模式

(一)互认挂牌,校企融合。

1.甲方挂牌设立“福建船政学院工程建设产学研中心”下称“产学研中心”,乙方派出“检测中心”主任担任“产学研中心”副主任。

2.乙方挂牌设立“福建省交通建设试验检测中心”下称“试验检测中心”,甲方派出“产学研中心”主任担任“试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3.甲乙双方同意两中心共享资源,在对外信息中使用“产学研中心”的名称,在对外技术服务中使用“试验检测中心”的名称,共同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科研开发。

(二)资源共享,合作发展。

1.甲方为合作企业提供满通运输部公路、水运检测乙级资质以上条件的工作用房1000m2(含试验室用房及办公用房)及部分实验设备,乙方提供现有的乙级试验检测资质、负责实验室建设手续和费用及开展试验检测工作费用,双方各自对两中心实施日常管理。

2.甲、乙双方共同努力,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检测甲级资质,住宅与城乡建设部工程试验检测甲级资质。申报过程中所需设备、人员及费用双方共同承担,利益共享。

(三)合作办学。

1.甲方根据乙方技术服务项目情况每年选派2名以上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乙方技术服务、科研项目开发,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费用由乙方按甲方学院有关规定标准支付。

2.甲方根据乙方技术服务项目情况选派专家为乙方解决技术服务过程中的难点,促进项目良好开展,保证项目服务质量。乙方给付劳务费。

3.乙方选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建设产学研中心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费用由甲方按学院有关规定支付。

4.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乙方应投入建设专门化的实验实训室,指派专门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合作开展土建类相关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并承担相应费用。

5.顶岗实习。甲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根据学院专业和教学计划,每年选派不少于100人的学生到乙方下属项目部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学生就业意愿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四)中心管理。

1.甲方负责“产学研中心”日常运营管理,并对“产学研中心”一切事宜负全责。

2.乙方负责“试验检测中心”日常运营管理,承担运营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包括水、电、人员工资等;并对“试验检测中心”一切事宜负全责。

3.按照成果共享的原则,乙方每年向甲方提交试验检测中心本部营业额6%且不低于12万的管理费。

三、运行情况

经过一年的运行,双方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遵守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共同维护双方信誉和形象。对合作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派出有关负责人参加多次协商处理,双方都为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支持。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在实验室建设上满足了学院总体规划、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要求,负责廉政建设、防火、防盗等安全管理,并配合学院对学生实验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管理。双方对外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并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运行情况包括学院根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情况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企业技术服务、科研项目开发。学院根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情况选派专家为企业解决技术服务过程中的难点,促进项目良好开展,保证项目服务质量。企业选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参与道路工程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工作。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投入建设专门化的实验实训室,指派专门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合作开展土建类相关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根据学院专业和教学计划,选派学生到企业下属项目部顶岗实习。

四、合作成效

(一)学院根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情况已选派1名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企业技术服务、科研项目开发,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二)学院根据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情况选派1名专家为企业解决技术服务过程中的难点,促进项目良好开展,保证项目服务质量。

(三)企业选派3名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参与道路工程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工作。

(四)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投入建设专门化的实验实训室,指派专门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合作开展土建类相关专业实验实训教学。

(五)根据学院专业和教学计划,选派20名学生到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下属项目部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鞠海鸥.浅析东风雪铁龙订单班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2012(4).

[2]闵珂.探索高职高专的转型之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曾桂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保障的几点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3(4).

[4]章鸿雁.产业集群背景下广东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2012(9).

[5]张日恒.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典型模式及其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11).

[6]陈高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对比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2(1).

[7]张发.在传承中改善,丰田T-TEP项目“创示范”――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典型案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3(4).

篇10

——公司XXX年工作总结与XXX年工作计划

万事开头难,作为XXX年正式挂牌的第一年,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推进下,比公司可研报告计划中,提前一年形成利润,迎来了开门红。经过2005年的筹备,2006年2月份,工资资金按公司合同全部到帐,实收资本397万。2006年2月X日正式注册挂牌营业。2006年X月X日先科公司取得了结构补强特种工程加固资质。X月X日经考试,公司取得了上海市安全生产许可证。

现将2006年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回顾如下:

一、2006年工作总结

1、开拓进取,初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2006年在无足够业绩支撑、生产资质办理较晚的情况下,仍承揽了产值3000万的34个桥梁检测加固业务,其中桥梁检测9个,桥梁施工检测1个,桥梁大修改造项目X个。业务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共五省一市(具体项目见附表)。在安全、优质完成的同时,得到了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从无到有,为公司发展积累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业绩,为2007年公司全面开展、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浙赣线双层集装箱顶升改造项目完成后,上海局建管处正拟与先科公司鉴定共同研究桥梁同步顶升改造研究课题。考虑到先科公司在浙赣线双层集装箱顶升改造项目中安全优质、快速、有力地完成承包任务,南昌局先后3次将已外委托的桥梁顶升改造项目调整给先科公司。

丰城赣江大桥的梁检测后,其支座病害加固工程又主动委托我公司加固设计与大修施工,总之,通过公司一年来的努力,先科公司在桥梁检测、桥梁施工监测、桥梁加固设计、桥梁加固施工的生产能力上已逐步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2、融入贯通,逐步形成先科自已的生产能力。

作为一个刚成立的公司,面对2006年业务的快速增长,(2005年试营运期间业务为283万,2006年约3000万)公司采用合纵连横的方法与有同类生产力的公司、人员通力合作,融入贯通,已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生产力。一方面学习天演公司的同步顶升技术,向通建检测公司借人力开展桥梁检测,一方面与美国ENERPAC合作研发更灵活,更简便,更符合桥梁顶升施工特点的同步顶升设备,同时结合铁路桥梁改造的特点,与天津威力及上海天沐等共同研发了更适合铁路跨铁路桥梁顶升的,更廉价的同步设备。公司员工已逐步掌握了喜力得的切割技术,且通过一年来的生产已逐渐从技术引进达到了技术消化的目的,逐步形成先科自已的生产能力,为今后公司效益的最大化打好了基础。

3、人无我有,逐步形成先科特色的专业化经营道路。

公司自成立伊始,一直以专业人员,专业设备,专业技术,专业服务的理念为发展主线,在边营运,边锻练及业务规模与公司规模同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后,公司发展稳步前进,专业人员已达X人,其中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X人。

专业人员已基本能满足目前桥梁检测加固生产的需要,尤其是专业的同步顶升设备,专用的桥梁检测移动台车在同行业中具有鲜明的先科特色,并在一定区域内、一定领域内有了人无我有的特色。专业人员及专业业绩的结合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技术--既有铁路线拱桥拆除技术、桥梁同步顶升技术(铁跨铁、铁跨公、公跨铁)、钢筋混凝土切割技术、各种有代表性的加固改造方案工序经验(抱柱法、牛腿法、钢架法)。

4、锲而不舍、逐步完成公司生产组织架构

通过公司全体人员及行政办公室等的努力,先科公司取得了结构补强特种工程加固施工资质及上海市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公司检测资质的申办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与中铁二十四局的多次洽谈,达成了参股及相对控股中铁二十四局上海铁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的意向。公司已建立了市场开发部、检测技术部、加固施工部、装备部、后勤部、行政办公室的分工及人员配备。经多次洽谈,从江西省交科院引入了具有多年桥梁检测经验的专业负责人,从二十四局南昌公司引入了项目经理任加固施工部部长,从向塘桥隧大修段引入了多年从事设备管理的人员承包装备后勤部。

在董事会的推动及公司经营层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先科公司按公司发展目标基本形成了组织架构,为2007年业务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5、奋力拼搏,但稳扎稳打。安全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2006年公司承揽了上海、南昌铁路局浙赣线电气化牵引开行双层集装厢跨线建筑物改造项目。该项目点多线长。14个工程零散分布在1000多公里的铁道线。时间紧任务重,从八月份洽谈承揽到年底工程竣工只有4个月的时间,且内涉及铁路车务、工务、电务、电力等专业部门与专业单位。外涉及地方政府及当地村民,但公司全体人员不等不靠奋力拼搏,加班加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1100余页,并通过了业主组织的专业联合审查,参加或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24次。安全顺行组织施工封锁24次。按期完成了业主委托的加固施工任务。获得了南昌局及上海局建设单位的好评。为此,南昌局还三次要求我公司支援江西嘉特信及二十四局南昌公司承揽的

6、开源节流,公司经营提前一年出利润。

2006年是公司快速开展同时又快速发展的一年。公司抓住机遇,业务由2005年试运行中年产值283万迅速发展到约3000万产值。但是,公司经营层一方面积极组织招聘,合理添置生产性设备,但同时也十分重视成本控制,在点多线长开办费用较多的情况下,职工工资支出万元;福利性支出万元;差旅性支出 万元;招待性支出万元;办公性支出万元。有效地控制了经营生产成本,比先科公司可研计划成本提前一年形成利润。

7、以人为本,注重公司员工与公司共成长。

专业性较强的检测加固公司专业人员仍是公司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2006年公司在抓业务抓生产的同时,十分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为每一个新员工制定实习及发展计划,邀请了高级专业人员为员工讲课。组织员工到每一个有代表性的工地参观学习。委托老一代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传帮带。及将员工派驻相应专业单位,专业部门学习。组织了年度员工经验技术交流会。对个别不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劝退,对每一个员工(尢其是工程技术人员)适时进行一对一谈话。并根据2006年公司员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购置和赠送了《方法总比问题多》等打造团队的书籍。促使了公司员工与公司经营管理共成长。

8、理顺关系,做好财税管理工作。

为落实闸北区在公司筹建期间对先科公司的承诺,公司财务及行政办公室人员加强了与闸北区各财税相关部门的联系,先后12次找外经委、闸北区招商局、闸北区税务局第三税务所办理减税退税手续,预计可退免税收10 万元。尤其是在浙赣线双层集装厢顶升改造项目上,财务人员积极主动地为公司办理了分别施工免税手续,避免公司在专业分包业务工作中二次交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司的快速开展与快速发展使我们收获喜悦,但认真回顾2006年公司的工作并让公司董事会及经营层的直面这个稚嫩的公司,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明显的不足。

1、核心团队依然薄弱

与2006年欣欣向荣的业务发展相比,作为公司战略的执行层呈现极不匹配的现状。公司副总经理缺位,有经验的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人员十分不足。由于专业化的市场,核心技术仍然只有个别人掌握,核心团队还未形成。这将严重阻碍公司的全面发展。

2、向专业化发展,但规范化有待提高

2006年公司通过引进、学习、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生产力,但由于技术总结能力与水平的不足,还未能将生产实践总结、规范成为生产作业规章制度或作业指导书,还未能形成成熟、规范可复制的生产力。

3、市场开发管理依然滞后

2006年的业务虽然抓住了机遇蓬勃发展,但2006年市场开发工作仍表现出活力不足。主要表现在:1、虽然桥梁检测加固市场日益成长,但公司业务范围仍然十分局促,基本上仍然是围绕铁路线路展开。其它市场基本未开发,甚至连市场信息都没有。2、公司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宣传推广工作展开不足,2006年公司忙于既有业务,至今网络建设仍未完成.3、对市场开发人员未建立目标管理及行为管理制度。

四、股东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先科公司三大块业务(检测、加固设计、加固施工)主要由三大股东(Tess公司、上铁院及十五局)作支撑,按公司立足华东,面向全国的发展方针,公靠先科公司自身无法建立相应的市场开发体系及相应生产布局。公司初期最需要的支持是市场支持及技术支撑,没有业务公司就没有锻炼舞台,没有专业及核心的技术,公司就失去立足之本。

由于公司对内宣传不足,各股东对公司生产力仍不十分了解,故难于将公司经营工作融入各股东的日常工作中,经营工作也就难以得到各股东的有力支持与指导。

桥隧检测市场是一个专业化极强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先科公司若无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在强手如林的行业中异军突起十分困难。日本是一个检测技术十分发达的国家,先科公司立志于桥隧检测加固市场,急切期望引进、消化、拥有、推广突有特色的桥隧检测技术。这也是Tess公司与中方合资的主要目的。如何充分发挥Tess公司的作用,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及先进的检测经营管理模式将是先科公司发展的关键。

三、2007年的工作计划

2007年先科公司从快速开展走向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公司从强调发展转向强调规范化的一年,为此,更应该是加强自我完善,着手打造先科桥隧检测加固品牌的一年,为此,公司拟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趋势而上,加快先科公司经营开发生产布局的步骤;

2007年的铁路电气化建设市场似如火荼,先科公司借助2006年在浙赣线电气化跨线建筑顶升改造的声誉的影响,迅速切入京汉线电气化等更改项目中,并趋势建立与武汉局的长远合作关系,

巩固上海局、南昌局的原有市场,并着手切入新建合资铁路及专用线的桥隧大修检测加固项目,力争成为部分华东合资铁路及专用线的“桥隧检测中心”及“桥隧专业大修段”

加强与公路、铁路、市政桥隧专业的管理业主及维修、设计单位的联系,掌握先科公司区域业务代表市场并发机制,力争2007年把桥隧检测加固市场开发推进至西安、甘肃、北京、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尤其是甘肃这个地区,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市场大,竞争相对较小,正是公司开发的好时机。

2、完善公司生产力、拿到行业生产许可证:

先科公司的发展走向是以桥隧检测为龙头,但由于检测行业门槛高,公司至今未取得检测资质,2007年先科公司拟通过参股及相对控股的方式改造中铁二十四局上海铁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为先科公司跨入检测行业门槛奠定基础,这将是先科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一件大事,需全体股东及董事的共同努力。

目前,先科公司的特种工程加固资质还不全,现只限于结构补强加固,其结构平移加固资质还有需要进一步申办,

3、坚持专业化经营的特色理念,树立公司核心价值观:

先科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塑造专业的、规范的、成熟的可靠的形象,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先科公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化经营发展的雏形,但由于忙于生产疏于总结,生产力的成熟度不足,经营管理也体现出较荣中的个人色彩,为此,2007年公司拟通过ISO-9000作为载体,强力推进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4、推行现场生产管理项目负责制,努力提高经营效力:

5、强化宣传推广,努力打造先科桥隧检测加固的品牌

公司的品牌就是公司在业主心目中的形象,它是公司市场开发的重要依托。先科公司诞生于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Tess公司及中铁十五局等知名企业。起点高,且通过一年来的运营取得了较多的有代表性的桥隧检测加固业绩。因此,2007年是先科公司着手打造自己品牌的大好时机。为此,先科公司拟加强公司在专业杂志刊物上宣传,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加强与同行的沟通,大力在行业组织内推进专业技术观摩暨交流会。重新印刷公司宣传画册,将先科公司有代表性的技术,业绩用三维动画制作派送,塑造一个专业、规范、成熟、可靠的公司形象。

6、加强信息技术开发,充分发挥Tess公司的领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