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信息公示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1 07:5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单位信息公示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区发改委:
接到《关于各单位提报2018年二季度“双公示”台账的通知》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批示,由分管领导到责任科室再到具体责任人层层抓落实。现将自查报告总结如下:
一、梳理检查、列出问题
按照文件要求,我局对单位“双公示”工作的机制建设、网站专栏建设、目录编制、案件数据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检查,明确了需整改的问题清单。具体是:信息归集、规范把关环节存在瑕疵,公示信息偶尔不够及时、准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网站专栏内容单一,信用动态信息等其他相关内容较少;“双公示”台帐内容不系统不完整。
二、对照问题,逐一整改
针对梳理检查出的问题,我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逐一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双公示”工作长效推进机制,落实了工作责任制。根据工作需要,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进一步充实了执法工作人员力量,同时,按照“谁执法、谁负责”的责任制原则,明确了具体责任人,确保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全面和准确报送。
(二)在局门户网站上增设 “双公示”专栏,通过链接至公开栏目,及时公布我局行政处罚内容,确保“双公示”信息全覆盖、无遗漏、无瑕疵。
(三)建立完善“双公示”台账,对我局已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文书进行系统性的汇总,确保已上报的“双公示”数据公开情况与台账一一对应。
三、加强管理,常态化维护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双公示”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双公示”工作公开目录和内容,确保公示信息及时、准确、合法、无遗漏,实现常态化的执法维护,为加快依法执法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做到以公开促廉政,以公开树形象,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篇2
投资项目公示作为一项针对项目的新的制度安排或措施,其最大的特点是提高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透明度,但目前国家除要求项目征地、拆迁补偿等事项进行公示外,对项目其他信息或事项的公示则没有要求。
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公共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社会公众“天然”拥有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保证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作为一项新制度的尝试和起步,建议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可以适当简化为事前公示和事后公示两个阶段。
事前公示是指在项目招标和承包合同签署后但尚未开工建设前,将项目决策和招投标等有关情况向社会公众公示。列入事前公示的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范围:
①利用政府投资,包括利用财政预算内建设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收费)、建设国债资金等财政性资金,总额超过一定规模的项目(具体标准可根据各级政府投资的具体情况确定),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项目。
②党政机关的“楼堂馆所场”建设项目,主要是政府所属各有关部门新建或购置的办公楼(含综合楼)、业务楼、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市政府)广场等建设项目,总投资或总建筑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具体标准也可根据各级政府投资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应低于第一类项目的标准)。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事前公示的主要内容或应重点向公众披露的信息,我们认为,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6个部分:
①项目提出背景和意义,重点回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②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项目目标、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建设期和实施进度计划,总投资和资金来源,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和经济效益。
③项目决策程序和过程。
④项目建设单位及本项目主要负责人简介,项目设计单位及本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业绩简介,项目监理单位、法人代表及本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业绩简介,项目施工承包单位、法人代表和本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业绩简介,特别是应包括这些单位业务能力情况和相关经验。
⑤有关证明项目可行性和合法性、合规性的文件资料,包括人大报告(决议)、项目评审(评估)报告、项目可研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行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环保评估、水资源利用、开工许可和施工许可等文件的主要内容。
⑥项目受理、举报电话,包括人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重大项目稽察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使用单位的联系电话。
投资项目事前公示的受理期限一般不应少于1个月,不宜超过2个月。
事后公示是指在投资项目竣工决算或正式验收后将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公之于众。事后公示的投资项目范围,除上述事前公示的重大项目范围外,特别是还应包括严重超标准、超工期、超概算的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场”建设项目及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事后公示的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址,项目目标、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实际完成投资和资金来源,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
②项目执行情况总结,重点包括项目在建设目标、建设规模、标准、主要建设内容以及“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③项目受理、举报电话,包括人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重大项目稽察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使用单位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篇3
第一条为准确、及时、全面监测并掌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促进建立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等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确保奖励扶助制度正常、稳定、可持续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按照“分工协作、分级负责、运转协调、管理规范、快捷高效、保障安全”的原则,建立信息登记、传输、应用、维护、质量控制等制度,完善“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试点期间试点地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资金发放机构进行奖励扶助信息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在国家和各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统一协调指导下,按照财政部《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明确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委托发放机构的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第五条县以上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内相关业务部门职责分工:政策法规部门负责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审定工作;发展规划(规划统计)部门负责统计奖励扶助对象人数、组织维护“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进行统计调查;财务部门负责联系财政部门和发放机构、编制资金需求计划、掌握和监督专项资金的运行情况。
第三章奖励扶助对象信息
第六条对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实行年审制。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程序分为个人申报、村级审议公示、乡级初审公示、县级审查确认四个步骤。
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但因故当年未纳入资格确认程序的,原则上应纳入下一年度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程序。
第七条每年1月31日前,个人申报。上年度未纳入奖励扶助、本年度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要求确认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申报,填写《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申报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申报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上年度的奖励扶助对象,原申报信息发生变化涉及到资格认定的,要重新申报。
第八条每年2月28日前,村级审议公示。村(居)民委员会对本年度申报要求确认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的和上年度的奖励扶助对象,都要逐户逐项上门核实情况,并将核实情况张榜公示(公示内容至少应包括:申报人及配偶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婚姻状况、户口性质、生育状况、现有子女情况以及举报电话)。
公示结束后村级签署审议意见。对本年度申报要求确认奖励扶助对象资格但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报人说明原因;符合条件的,要将《申报表》和相关证明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初审。
对上年度的奖励扶助对象,本年度不符合条件的,要向申报人说明原因,并填写《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退出情况报告单》(见附件2,以下简称《退出报告单》),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初审;有关信息虽有变化但仍然符合条件的,要将新的《申报表》和相关证明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初审。
第九条每年3月31日前,乡级初审公示。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村级上报的资料进行初审,并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将经审定的《申报表》、《退出报告单》等资料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查确认。
第十条每年4月30日前,县级审查确认。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查和公示,确认本年度奖励扶助对象。
第十一条每年5月31日前,信息录入和变更。经确认具有奖励扶助对象资格和因故退出奖励扶助的对象,由县级依据《申报表》和《退出报告单》,将其信息录入“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
省、地两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登录“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负责督促所辖各县(市、区)及时录入上报信息,并对下级数据进行必要的汇总分析和数据下载工作,将奖励扶助对象名单进行备案。
第十二条每年6月10日前,报送信息。人口计生部门要向同级财政部门和发放机构提供当年奖励扶助对象的个案和汇总信息,即:《奖励扶助对象花名册》(表样见附件3、XML格式见附件8)、《奖励扶助对象(预测)人数汇总表》(见附件4)。
第四章奖励扶助资金信息
第十三条每年6月30日前,中央财政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提供的当年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将所负担的奖励扶助专项资金下达到试点省份。7月31日前,地方财政负担的配套奖励扶助专项资金应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第十四条每年8月31日前,发放机构应根据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当年《奖励扶助对象花名册》,将专项资金一次性划拨到奖励扶助对象个人储蓄账户,填写《奖励扶助金发放情况花名册》(见附件5)。每年12月31日前,将奖励扶助金发放信息录入“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或将表格以电子文件(XML格式,见附件9)方式传送反馈给人口计生部门,由人口计生部门将信息导入“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
在奖励扶助资金划拨到个人账户之前,发现奖励扶助对象信息有误,不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的,应立即终止向该对象发放资金,并填写《退出报告单》,立即作退出处理。
第十五条每年1月31日前,省级人口计生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反馈上年度奖励扶助专项资金发放情况,即:《奖励扶助资金发放情况汇总表》(见附件6)。
第十六条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和奖励扶助资金需求预测预报制度。可根据几年间60周岁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等信息,制定具体预测方案,预测下年度奖励扶助对象人数。并根据奖励扶助金标准,预测下一年度奖励扶助资金需求。省级人口计生委于每年9月30日前,国家人口计生委于每年10月31日前,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下年度奖励扶助对象汇总信息(见附件4)和下年度资金需求计划,即:《奖励扶助资金需求计划表》(见附件7)。
第五章信息管理与质量监督
第十七条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各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对本部门奖励扶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人口计生部门应对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和资金发放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奖励扶助资金准确、及时发放。资金发放情况的检查可与奖励扶助对象资格年审结合进行。
第十九条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发放机构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应同时使用书面和电子两种格式。书面格式的资料,须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
第二十条建立信息处理、利用、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各级各类用户的使用权限和安全责任。妥善保管密码,密码至少每半年更换一次,不得越权获取或处理信息,不得擅自对外提供相关信息。
篇4
1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实行的合理性
一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由特定时代下社会的需求决定的。基于这一逻辑,仔细观察公司信息公示制度可以发现,该制度在注重保障合理私权的前提下,旨在通过公法控制来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从而保障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发展。
1.1基于理念转变下的新型监管
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应当由市场来决定,这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普遍规律。长久以来,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主要集中于行政手段,这种单一的监管方式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直接干预,这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企业的自主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其中,政府监管机构的过多行政审批、资格审查延缓了企业进入市场的时间,甚至错失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佳时机,不利于市场的繁荣[2]。同时,后期有效监管措施的缺失又会增加企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造成一定的市场乱序现象产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主体大量涌现,传统监管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发展的需求。而新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严管”与“宽进”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加强了企业信用体系的事后监管,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1.2基于资本制改革下的信息透明化
以往,对于企业的监管,主要是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的方式进行的。企业的经营信息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只在企业和相关部门内“你知我知”,或在较小范围内传播。这样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为企业刻意隐瞒有损自身的信息提供了可能,不利于与企业有利益相关人员在交易过程中作出对己方有利的决定。《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企业信息逐步趋于透明化,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维护交易安全,保护与企业有利益相关人的利益。《条例》不仅规定政府职能部门要及时地公布企业的相关信息,还赋予了企业主动公布信息的义务,为资本制改革下的信息透明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1.3基于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
长久以来,企业的信息对外是非公开的,导致交易的双方往往依据公司的资本来判断公司的资信状况,从而降低交易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条件下自由竞争的不公平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得企业本身成为了信息公示活动中的义务主体,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参与者。个人认为,企业信息公示行为成为企业承担义务的同时,也变相地将企业信用纳入了市场条件下自由竞争的要素,成为了一种价值资源。通过信息公示制度,公司可以在法定的平台传递信用信息,以此彰显自身信用,提高公司竞争力,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受益。同时,对于那些不遵守法律法规和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的惩处,又会进一步地促进企业诚信自律,从而保障竞争的自由和公平。
2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不足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实施对于优化我国市场监管体制,活跃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企业信息公示机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仍需作进一步的完善[3]。
2.1公示主体与内容不完善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企业的公示规定较为笼统,规定了同样的公示义务,未能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的差异、从事领域的不同、所有制不同以及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对不同企业的公示内容作出区别性对待。如根据对社会影响力大小和企业内部关系复杂程度的高低,对企业信息公示要求应有所区别。同时,应当适当扩大企业公示的内容,如企业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产品认证标准等。
2.2社会监督的不到位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于失信企业的惩罚机制,并配套了一系列的信用修复措施。但是,对于企业公示的信息虚假的社会监督却未给出具体说明,缺乏一定的激励手段。《条例》第十三条指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果发现企业公示的信息存在虚假,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面对数量巨大的市场主体,显然光靠政府相关部门是行不通的,需要借助民众的力量,让企业虚假信息在万千民众之间无所藏身。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也是相当有益的。
3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完善建议
对于目前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对事后监管背景下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以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3.1细化公示内容的标准
对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具体分类标准目前尚无定论,需要不断地摸索。个人认为,在不损害企业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应当依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从事领域的不同、所有制的不同为主要标准进行综合考量,对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的信息进行公布。如企业规模应与公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4]。另外,对特殊经营行业的企业的报告次数也应重新考虑。如行业经营风险系数大的企业应适当缩短企业报告时间或者增加企业报告次数。
3.2重视民众监督的力量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虽然明确规定了政府各部门、企业作为不同的信用信息公示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现有市场主体数量巨大,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需要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够完成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深入贯彻。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社会民众的参与力度却显得差强人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民众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对于企业公示的信息抱有“与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而且也对举报的保密性缺乏安全感,害怕打击报复现象的存在[5]。《条例》中的部分条款便形同虚设,无法被社会认同,因此也就无法发挥其具有的价值。为了让社会民众真正地参与进来,有关部门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民众的力量,想法设法地消除民众的顾虑,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让民众监督成为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基石。
4结语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公司信息公示制度,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新的方式,也为资本制改革下的信息透明化提供了途径。同时,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使得企业自觉地维护自身的信用,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我国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具有着多重的价值,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只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地进行改进,公示制度的价值才能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经济的高速、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友苏,张异冉.《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制度亮点与实施要点[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4(10).
[2]徐玲.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5(9).
[3]郑涛.论我国公司信息公示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5.
[4]吴韬.《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2017(13).
篇5
义县2014年在留龙沟乡下山口村开始土地确权试点工作,下山口村11个组,户数317户,人口1225人,在册面积2742.77亩,国土二调面积4509亩,最后实测面积4768.8亩,地块3575块。2015年留龙沟乡全乡推进,确权任务是9个村,105个组,3363户,家庭承包(合同面积)33724亩,国土二调面积52765亩,截至目前,实测面积达到60354亩,实测地块39185块。义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块零散,给确权工作带来很大不便,针对在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简单说一下县乡两级安排土地确权前期工作及公示期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 确权前期工作
①县确权办、乡人民政府根据年度确权任务。方式有三,一是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广播)对土地确权进行宣传,义县制作了土地确权的宣传片,对目的、意义、规程做了简单介绍和讲述,现在纪录片前期已完成,正在进行后期制作。二是印发宣传单《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发放到户,宣传到户,印发宣传册,宣传册包括从工作流程方面进行宣传,让老百姓知道具体程序,知道应该怎么干、怎么指界、怎么公示。从确权中怎么确权、怎么解决问题,对开荒地怎么办,对拓边展沿怎么确,对多边分地怎么确,从政策指导上加以宣传,从确权工作具体接触的实际问题进行登记,商议解决办法,最后处理意见,建立土地确权工作手册,进行宣传,整理规范。三是悬挂宣传条幅及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切实做好确权宣传工作,标语包括:开展土地确权颁证,维护农民承包权益;稳定完善承包关系,认真做好确权颁证;人人支持,村村配合,确保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开展;依法依规确权,又好又快发展;土地确权,利国惠民;土地产权明晰,农村农民受益;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夯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依法登记,合理用地;加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开展土地确权登记,保护农村土地资源;规范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确权颁证是保障农民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开展土地确权颁证,打牢土地流转基础;坚持民主协商,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确权颁证利农民,物权登记利百姓;积极开展确权颁证,推进城乡改革进程;坚持依法依规,做好确权颁证;坚持民主导向,开展确权颁证;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确权颁证;深化农村改革,做好确权颁证;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②县乡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实施方案。县、乡要开好村两委会议,把确权工作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讲清楚,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要变“要我确权”为“我要确权”。义县在开年末农经站长会时,已把一封信和《××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实施方案》的模板发给各农经站长,让他们做好2016年开展确权工作的思想上准备。③前期工作最主要的要乡镇政府(有确权任务)立即组织发包方收集土地承包相关资料,清理土地承包档案(包括承包合同、土地台账、登记簿、承包方案,以及承包期内有关土地收回,调整方案、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及补偿费发放记录),并按规定填制《发包方调查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承包方代表的身份信息,承包方家庭成员的户籍信息以及登记簿。同等重要的是做好对乡村确权工作人员的培训。据市确权办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工作思想,市培训动员到县、乡,县级培训到乡村两级,乡镇培训到组,培训内容主要是包括调查规程、技术方法、法律政策、工作程序标准和注意事项等,把相关人员培训成一支“明白、会干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队伍”。④前期工作中要抓紧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根据年度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目标,抓紧确立技术服务单位,将承包地块测量、土地承包数据建库等服务外包,关键在于选优秀的技术服务单位,一定要采用综合评分法,不能以最低价格法选定技术单位。
2 公示期工作
①通过技术服务单位对农村土地进行全实测后,发包方应当督促测绘单位根据测绘结果,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制作承包地块分布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交发包方进行公示,发包方要对调查勘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进行审核公示。一般来说,在村公示栏里进行3次公示,每次公示7天,公示有异议的,发包方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答复农民群众,公示期内无异议的,发包方应当对公示结果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一是农户承包地是否全部上图;二是集体的机动地、开荒地、树影地等耕地资源是否进行了公示;三是集体“四荒地”是否进行了测量;四是集体所有耕地是否进行了公示;五是承包农户提出的异议是否全部得到了处理和解决。如有遗漏,发包方应当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并制作审核报告,一并上报乡(镇)政府审查备案,对于确权过程中的承包经营纠纷,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工作方针,严格执行辽农经〔2015〕280号文件《辽宁省农委 辽宁省政府法制办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文件中关于确权范围有明确规定。②关于公示,义县采用办法是先进行预公示,再进行公示。预公示是:第一步是测绘公司与发包方进行沟通,发包方村干部和组长对地块公布图和公示表进行审核,由测绘单位配合核实完善。第二步是由村干部或村组长把公示表与户进行核对,有问题的由测绘单位配合完善。预公示无异议后,再在公示栏对全体成员进行公示。③承包农户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发包方根据实际情况,梳理产生原因,采取不同处理办法,对存在异议的承包地块重新测量。对重新测量的结果,应当再次进行公示,一般公示3次。④公示结束后,测绘单位应当根据调查和公示结果,以承包农户为单位制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由发包方与承包农户签章确认。
篇6
现在,很多省、市己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公告制度,即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前,将相关的拟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予以公示;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将相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也进行公示。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之前进行审计项目公示,能够使广大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进展情况监督,对于相关责任人员的违法,及时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而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后,通过公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能够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被审人员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解决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知情权的问题。因而,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通过公告制度,社会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过程和审计工作情况,进而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进而完善国家治理沟通机制。
二、如何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1.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问题,理论界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体效果还不够理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质与经济责任审计结论相适应的方法体系,所以评价体系中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指标体系,还应包括审计重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而处于评价体系核心地位的评价指标,应与相应的审计内容相适应。对于不同的审计内容,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其不同的权重。在实施中,首先赋予各审计内容一个基础分,然后对不同的审计内容根据履行情况进行加分或减分,最后计算出总分并以此作为确定审计结论的依据,这样审计结论的质量就得到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
2.建立全新的经济责任报告体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反映经济行为责任内容的报告体系;二是按规定要求编制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以说明责任履行状况。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可以提供被审领导干部相关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该报告体系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受托公共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需求,更好地完善国家治理服务。具体而言,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可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政府机关预算执行情况报告;(2)政府机关年度会计报告;(3)政府治理结构报告;(4)政府经营活动及目标实现程度报告;(5)政府社会责任报告;(6)政府可持续发展报告。本文来自于《经济师》杂志。经济师杂志简介详见
篇7
一、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各民办幼儿园的会计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多为兼职,相当部分都是不懂财务的教师、社会青年担任,没有经过会计基础知识培训学习,会计知识贫乏,财务法规制度不熟悉,理解不透彻。
2.票据管理不规范。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使用非财政部门领取的或者私自印制、购买收款收据收费;没有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即便使用了正规票据收费,其手续也不健全,要么学校公章不盖,要么填写不规范,项目不全或不分开。
3.执行预算管理力度不够。一些民办幼儿园年初不编制经费收支预算,不搞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分析,收支计划性不强,经费收取和使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4.会计信息不实。(1)报假数。有些民办幼儿园领导为创造政绩,采取不摊、不提、转移、隐瞒、虚增等手段,指使会计人员报假数,借以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有些民办幼儿园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确保整个系统或地区的整体利益不受影响,不敢说真话,只报虚数。(2)报假帐。有些民办幼儿园从自身利益出发,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设假帐或者帐外设帐,以躲避监督部门的检查。
二、加强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应建立财务计划和财务决算方面的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工资基金管理制度,资金结算管理制度,学校基金管理制度,收费标准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管理制度,收据和发票管理制度,经营承包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有价证券管理等制度。
2.民办幼儿园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按照会计法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要分清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财产、创办者投入到教育机构的财产和教育机构通过办学积累的财产,并分别登记建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及编报各种财会报表,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物(钱)相符;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按照有关规定,要长期保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财会人员调离工作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3.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办学成本,报经教育、物价、财政等部门批准。只能按批准后的收费标准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必须使用财政统一票据,一生一票,缴人财政专户统一管理。财政按教学进度定期拨付给各民办幼儿园,统一用于正常办学费用支出。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民办幼儿园的学生退学,应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核退所收费用;收费标准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或者备案后,必须遵照国家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向社会公示。公示的范围主要为: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教育收费,包括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借读费、住宿费和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学校所有的收费,均应实行公示制度。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收费范围、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收费减免的政策也应进行公示。公示的主要方式为: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学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注明有关收费项目和标准。在开学时或学期结束后,通过收费报告单等方式向学生家长报告本学期学校收费情况。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各民办幼儿园要定期向批准办学的行政机关报送财务报表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民办幼儿园在接受审批机关和审计机关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监督审计时,要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需要提供的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民办幼儿园要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委托审批机关指定的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进行专项或全面审计,并在审批机关指定的日期内提交审计报告。民办幼儿园内部应加强财务管理的民主监督,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定期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账目。
5.建立高素质的财务工作队伍。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是各单位做好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每年从大专院校招聘优秀财会专业毕业生,充实到民办学校财务队伍中来,补充新鲜血液。面对民办幼儿园财务人员参差不齐的严峻现实,在尽量保证操作人员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可以在相关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选择一所学校召开财务管理现场会,邀请各民办幼儿园财务人员现场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定期对民办幼儿园的会计进行集中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为具备一定财务知识的业务人员,从而保证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篇8
为贯彻落实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各项措施,公平、公正地选拔和评价高级会计人才,建立程序规范、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有效的会计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工作机制,根据省职称办《**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附件1),并征得省级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同意特制定**省会计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工作管理规则。
本规则规范的范围包括组织会计专业高级资格申报、审核、评审全过程。涉及申报人和申报人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或人事机构)、市以下(包括市)人事职称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与评审工作的专家评委。
申报人指在**省境内从事会计及会计相关工作,符合有关条件并已报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材料的人员。
二、申报
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及时公开高级会计师申报、评审条件以及申报程序、申报时间和具体要求。会计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实行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申报人符合《**省会计专业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以下简称《条件》)规定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手续齐全,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规范,申报程序符合规定。
(一)申报
1、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可以向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申报人对本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对照《条件》对申报人提交的材料及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对审核项目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并按本单位申报职称评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决定是否同意推荐。
(二)受理
1、申报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受理人员负责对申报材料手续完备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予以退回;对不符合规定程序的材料应限期办齐手续后送达,过时不再受理。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上报人,受理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审核表》(附件3-1)随同申报人材料一并上报上级财政部门。
2、市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及时整理汇总符合申报条件人员信息资料,填制《**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报市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并将审核确认的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向社会公示。
3、市财政部门将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的申报人资料、申报人公示情况说明、《委托评审函》按规定的程序报省财政厅(附件3)。
4、有主管部门的省级单位应将申报人公示结果及申报材料上报省级主管单位的人事部门,主管部门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备性,将所属单位中符合规定条件和要求的申报人资料,统一填制《**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并按规定的要求报省财政厅。
无主管部门的省级单位由本单位将被推荐人基本情况填制《**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并按规定的要求报省财政厅。
5、外省或部属等非本省辖区内单位会计人员需要我省会计专业高评委评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应向省级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办妥有关委托手续后,连同以上应提供的资料,送省财政厅受理。
破格申报人的材料在上报和公示时应特别说明。
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对各市及省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的申报人资料进行审核,及时受理符合申报程序、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的申报人资料。
(三)公示
1、申报人单位在推荐申报人前,应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示申报人姓名及有关情况(附件5-1),公示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2、市财政部门公示经过市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符合申报条件人员姓名等基本情况(附件3-3),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3、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公示经初审并报省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审查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姓名和单位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不少于七个工作日。
(四)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人应如实填写各项资料,并要求材料齐全、手续完备、装订规范:
1、不需要装订的资料
(1)《**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一式3份;
(2)《**省申报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
(3)免冠大一寸近期正面相片一张(背面写上单位及姓名);
(4)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本专业论文、论著或译著的原件。
2、需要装订的资料及要求
(1)会计从业资格、学历、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证书、高级会计师考试合格证。年度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计算机考核等有效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财政部门受理后退回原件;
(2)本人签名的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总结报告;
(3)取得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以来的获奖情况,反映专业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的有关材料、证明、财会管理或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推广情况,本人签名,单位人事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核、盖章并由审核人签字。
申报人提供的反映其专业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的材料在本行业、本系统或县(含县)以上范围推广应用的,该证明材料还应有主管单位财务部门或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国资、证券等部门)核实盖章,并由核实人签字。
申报人提供的复印件应由本单位人事(或职称)部门核实盖章并由核实人签字。其中各市申报人的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或会计相关中级职称证书,高级会计师考试证书、继续教育证明复印件还应有财政部门核实人签字。
将需要装订的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并编写《送评材料目录》,编上页码,连同不需装订的材料一并装入档案盒。
(五)省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市财政部门应提供的资料
(1)省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应提供《关于报送年度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的报告》(附件5)及其附件
(2)市财政部门应提供《关于报送市年度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的报告》(附件3)及其附件。
三、评审管理
公示期满,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将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提交给评审委员会。保证评审过程符合规定程序,客观、公正、公平评价高级会计师申报材料。
(一)评审政策
1、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制定统一的会计专业高级资格评审政策,明确审核评审标准;
2、组织参加高级会计师申报材料审核评审的专家评委学习评审政策,统一审核评审标准;
3、建立评委评审政策协调制度,协调、统一评审中需要进一步明确或统一的政策和标准;
(二)评审工作要求
1、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高级会计师评审。评审可实行集中评审与分散评审、单项评审与综合评审相结合灵活的评审与组织形式;
2、按规定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参与高级会计师申报材料评审工作的评议专家和执行评委;
3、填报《评审委员会活动申报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审批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4、评审工作分评议阶段和执行评委会会议阶段:在集中评审工作期间,应由不同的评议专家向评委会提交对评审材料的审核、复核、评审意见,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1)评议工作阶段,可根据情况将评议专家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评议。审核人员和复核人员应分别独立评价评审材料,在《评审考核意见表》(附件12)上表达意见并签名;复核人意见与审核人意见不一致的,应说明不一致的理由并签名,不得更改他人的意见。
(2)执行评委会会议阶段,参加执行评委会会议的评委应对经过评议的材料进行审核,表达意见并签名;意见与评议阶段不一致的,应说明不一致的理由,不得更改他人的意见;召开评委会会议,由执行评委在高级会计专业职务评委会表决表上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超过出席会议执行委员三分之二以上(不包括三分之二)的为通过。
(三)评审工作纪律
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制定《评委评审工作纪律》,规范专家评委纪律要求。宣读评审工作纪律,与专家评委签订《评审纪律承诺书》(附件14),明确职责。
(四)公示
评审会议结束后,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将通过评审人员的单位和姓名公示不少于七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四、专家评委的产生
(一)**省高级会计师评审专家库的建立
根据《**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考虑新老评委搭配及地区、行业等因素从会计理论界、实务界推荐、选拔若干名高级会计专家报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建立**省高级会计师评审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任期三年。
(二)评议专家及执行评委的产生
评审工作开始前,根据当年申报材料数量,按随机原则产生本次评议专家及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会执行评委,并报省级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五、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工作要求
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就高级会计师评审工作中涉及的评审标准、审核和评审、申报材料的管理、评委及执行评委的产生以及评审组织工作全过程予以规范,明确组织工作人员纪律,并根据规范要求对参加审核评审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一)分组分工
组织评议阶段和执行评委会会议阶段评审工作的负责人应由不同的人员担任。评审组织工作应设标准组、审核组、综合材料组。
(二)工作职责
1、标准组:负责评审政策、标准的解释,并形成书面材料(附件15、16);召开评委协调会议,研究专家评委提出的需要集体讨论的问题,明确评委协调会议确定的标准。
2、审核组:负责组织专家评委审核、评审工作,收集专家评委在审核过程中提出的需要集体讨论和研究的意见,核查专家评委提出对申报材料的复查意见(附件17),保证专家评委审核过程中申报及审核材料的安全完整,维护评审工作秩序;
3、综合材料组:负责评审材料的收发、登记、管理和保密工作,及时记录专家评委意见,并统计汇总《审核、复核、评审结果一览表》(附件18)。按回避及随机原则发放申报和审核材料,并记录《评审材料发放表》(附件19)、《审核材料发放表》;
投票统计和复核、唱票与监票为两组不相容岗位,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承担。
六、后续管理
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及时向省级人事职称主管部门通报评审情况并做好各项后续管理工作。
(一)后续管理工作
1、将公示通过的人员名单及相关材料和电子文档及时报省级人事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2、公告省级人事职称主管部门确认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人员名单;
3、填写评委会评审意见,加盖相应印章,办理资格证书;
4、整理相关工作底稿和申报人资料一并归档。
5、公告领取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证书和退回申报人材料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退回材料;
(二)需要归档的文件资料
组织评审管理单位应归档的文件资料:
1、《**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
2、《**省会计专业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
3、《评审政策协调意见表》;
4、《评审纪律承诺书》;
5、《**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
6、《申报材料意见表》;
7、《评审考核意见表》;
8、《高级会计专业职务评委会表决表》;
9、《审核、复核、评审结果一览表》;
篇9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政府形象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利,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为契机,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行业作风,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来抓,政府信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力量,配备专职人员2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督查室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亲自审定每一个对外公布信息。
二是组织机关和下属单位全体人员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市政府相关文件,不断提高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得全系统同志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三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编制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管理制度》,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考核监督制度。
四是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时限制度,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发生变化或失效的已公开政府信息及时更新。
五是不断规范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使局机关各科室、下属单位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进一步规范有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年公开信息一共有1163条,主要包括凉都安全网1101条,报纸1条、《安全凉都杂志》51条局公示栏10条。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形式:一是对网站相关栏目及时更新,加强信息管理。对网站中其他信息随时加载更新,做到了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按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府信息。为方便群众办事,我局还设立了公示栏、岗位职责监督栏,公开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权、职责,公布我局服务承诺和政务公开内容,凡事关干部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行政执法,不涉及保密范围内的都实行了上墙、上网公示,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年,我局本年度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1件,其中网上申请数1件。对申请的答复总数为1件,其中同意公开总数1件。政府信息公开无收费及减免情况,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信息公开数量偏少、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更新还不够及时等。为进一步做好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我们在今后的信息公开工作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途径,与安全生产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建立起各负其责、运转协调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篇10
调查方面:2月份,开展了本县新型经营主体调查,了解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掌握最新动态,并报送上级业务部门。春耕期间,开展了春耕备耕情况调查,对农民种植意向,农业投入品市场供应和价格行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供给政府部门参考。2月16日,根据市农委统一安排开展了土地抛荒情况调查,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本县土地抛荒分布、面积、成因,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参考。4月份,参加全县粮食经营主体调查,对本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粮食生产情况调查、登记,填报相关报表,上报给市农委。5月份,组织了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双千田”模式调查。
建议方面:春播期间,开展了麦油冻害情况调查,提出了《__县2016年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方案》;“三夏”期间提出了 “三夏”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6月上旬以来,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连续阴雨天气,造成了全县3万亩小麦局部倒伏,约0.2万亩的穗发芽,给午收带来一定影响,农业局及时开展调查,提出抢收、抢种和防灾意见和建议。
利用电话、会议、培训、咨询等形式,加强惠农政策宣传,特别是农业补贴政策,财政农业资金项目等。会同财政局讨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新方案,5月24日,召开了乡镇分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专门会议,讨论补贴方案初稿,形成了初步方案并报送县政府,并安排了基础资料预填工作,目前等待省级具体方案出台即可操作。4月份,会同财政局、发改委审核发放了上一年度的棉花价格补贴,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了乡镇逐级登记、汇总、核实、公示、上报,并首次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审核,做好纸质档和电子档整理、汇总、审核、公示,由发改委、农委、财政统一会签确认,将最终数据交由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全县核实补贴面积2231.16亩,实际发放补贴298975元。
(一)新增粮项目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2014年项目开工新建,项目前期招标完成后,加快推进,对项目实施过程实现“四制”管理。组织召开项目管理会,现场矛盾化解会,质量评定会,项目推进会30多场,密切同当地政府、监理结构的沟通和合作,各项工程进展顺利。至5月底,计划内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土地平整和改良6236亩。新开排灌沟渠27.79km,疏浚排灌沟渠6.38km,蓄水塘清淤加固1座,电灌站7座,节水灌溉渠道19.81km。机耕路45.93km,渠系建筑物1097座。2015年项目完成选址、设计招标,实施方案编制、评审、修改等工作,完成控制价编制单位、审核单位招标。目前,正在抓紧项目田间施工图设计等后续工作。预计8月份开工。2016年项目规划面积2万亩,中央投资计划已下达,已完成了项目选址,目前正在设计招标中。
(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育秧工厂项目
自1月份即开始启动,印发了育秧工厂和水稻社会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验收方案,按省农委后续通知及时进行了标准更正,并宣称到位。为实施好项目,规范操作程序,年初对重点对象多形式宣传,召开了项目申报会议,在新型农民培训、职业农民培训班上广泛宣传,向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送了手机短信,宣传政策和标准,全县共有41一个农场或合作社报名。经网上公示、农委党组研究后建设。为压实责任,农委与建设对象签订了建设责任书,本着“先建后补,不合格不补”原则进行。加强了过程监督和验收,开展了督查5次,根据育秧特点,分别在5月上旬和5月下旬两次对育秧面积进行了验收,通过育秧面积来推算大田面积既科学又可操作。6月底将组织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验收。采取审验票据,现场测量等手段来界定建设任务是否完成。经逐步淘汰,现在尚有31个工厂参加下轮验收。
(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
加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后期工程管理力度,由于项目前期行动慢,少数乡镇对工作重视度不够,项目小、招标难等因素,一些建设单位始终进度缓慢,为此,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通报情况,农委主要领导也多次找项目单位沟通,要求加快进度,搞好收尾。3月中旬对已经完成的2014、2015年项目9个单位进行了验收,其中8个单位通过了验收,兑现了项目补助资金,1个不合格单位责令整改,对于没有完成的2个单位限定完成日期,截至目前,整改任务已经完成,未完成单位工程也已结束,正在整理资料申请验收。
午收前,组织专业人员通过多点测产、专业评估、讨论,走访农民和专业大户等形式,进行午季形势分析,形成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报告一份,分季度种植业形势分析报告2份,提参考,被多部门引用。
确定专人负责农情信息数据调查、汇总、分析、上报,在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平台上及时上报各类生产数据,
统计农作物种植面积,上报生产进度、灾情情况,配合县统计局做好农作物产量预估。6月份根据县政府抢收、抢种紧急会议精神,启动了对全县双抢(抢收、抢栽)情况日报告制度,通过信息平台,向县五大班子主要和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通报进度,共发送抢收、抢种进度信息2300多条,有效地推动了“三夏”工作展。上半年,完成农业生产基点调查6期,省、市农情进度报表40多期,农业统计报表4期。(一)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贯彻各项惠农政策,加强政策宣传,重点做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审核和发放工作,组织乡镇按规范程序申报、核定、公示到户,审核把关填报数据并抽查核实,会同财政将补贴及时发放到农民一卡通账户中
(二)加快农业项目实施。一是继续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高产攻关活动。抓好省级示范片、示范村、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工作,并示范辐射周边;二是粮食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根据项目指南要求组织实施到位;三是新增粮项目。完成2014年项目,通过审计计算和县级验收,完成追加工程。2015年项目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标、完成田间施工图设计,争取在8月份开工建设。2015年项目完成设计、控制价、审核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招标,计划在11月开工建设;四是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完成项目收尾,组织验收、审计结算、总结评估;五是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育秧工厂项目,完成设备、设施验收,做好兑现资金资料整理和审计,绩效评估,兑现奖补资金。
- 上一篇:任职公示报告
- 下一篇:教师职称评审公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