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26 01:0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意识形态工作内容

篇1

意识形态作为党政、国家和民族的整治目标导向和社会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海防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和谐、谋发展、惠民生”的整体发展思路,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党工委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内容情况,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工作是软任务、软工作、不好抓、不好管、难收效、难评估,再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等方面做的还不够。

二、传达落实上级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署情况,多次组织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文件以及部署要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意识形态的学习落实等工作都不够常态化、规范化,尚未形成健全的学习落实工作机制。

三、分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人责任情况。党工委书记和其他班子成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工作高度敏感,部分班子成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畏难情绪、等靠思想、不敢抓、不敢管的现象。

四、意识形态工作公报情况。每年至少召开考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但在重大事件随时报告方面意识不足,仍存在全办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向上向好,不需要特别汇报的错误想法。

五、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道重要内容的情况。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但仍有个别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上还有差距,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

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情况。互联网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直接关系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但是我办工作人员面对新媒体认识不足、应对能力不足,面对问题容易束手无策,督促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方面有所欠缺。

篇2

[关键词]美国中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特点

[作者简介]周素勤(1977- ),女,河南漯河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4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10087)、重庆三峡学院2011年度第一批教授(博士)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ZZ-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16-02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即通过教化或教育把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人们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并将这种聚合心理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目标。①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提高国民向心力的重要手段。虽然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根本差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也大相径庭,但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对于优化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

1.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确保个性发展和个体利益为核心价值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美国人普遍认同并内化为价值判断和为人处世的标准,这也正是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丰富,并能够根据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美国意识”以及进行广泛的废奴宣传工作。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则主要是激起大学生对美国参战的支持以及鼓舞士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冷战期间,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进行教育和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冷战结束后,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演变,美国继续适时地调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社会服务。

2.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倡导并遵循个性化原则,在尊重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引导。这样的教育理念贯穿于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其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一方面,美国始终坚持使用公开的、直接的教育方法,通过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法律教育等课程向学生灌输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另一方面,美国开始侧重采用隐蔽性、渗透性极强的感染启发法、心理咨询法、参观考察法等,引导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此外,美国高校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道德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情感体验、获得经验认知,并在生动的情景与平等的交流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3.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多元化。第一,利用总统竞选等政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第二,借助宗教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美国政府十分注重实现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宗教与教育的结合,其密布全国的宗教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宗教活动进行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巧妙而隐蔽地把国民的转化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政府的顺从。在美国,有的大学还设有教士、牧师办公室,随时接待学生,还有专职牧师负责向外国留学生传教。②第三,通过参加唱国歌、向国旗和纪念碑敬礼等日常公民教育活动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第四,通过参观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博物馆、国家公园、展览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场所,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与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五,通过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慈善工作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网络化。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非常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着力抓好学校这一主阵地的建设工作,还努力调动政府、家庭、社会、大众传媒以及各种政党、宗教团体积极参与,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教育网络。政府着力将报纸、书籍、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打造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力工具,通过它们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以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从而强化了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内化。

二、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突出政治性,理直气壮地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然而,目前仍有一些人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颇有微词,认为这是无聊的、无用的、无需学习的课程。之所以如此,除了受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纯粹的政治课而否认其科学性外,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理由就是认为美国大学没有思想政治课,但美国却是当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美国虽然标榜和鼓吹思想多元化,事实上却固守资产阶级思想一元化且意识形态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我国高校也必须理直气壮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思想。

2.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丰富且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应在掌握意识形态发展、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这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这既需要我们坚持理论的一元指导地位,提高其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较量的能力,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借鉴其他意识形态中的合理因素,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3.以学生为本,加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与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肯定个性、尊重个性发展,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相比,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偏重于教育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传播性,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往往沦为教师单方发送信息的“独角戏”,学生则只是信息的“接收器”而已。因此,应当在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并为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感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并提高认同度。

4.加强渗透性,注重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相比较而言,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偏重于隐性教育手段,我国则主要采用显性教育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直白式的灌输,媒体上也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说教,而让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去体验、提高的隐性教育却非常薄弱,教育效果自然是难如人意。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改进教育方法,加强渗透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继续采用灌输式理论教育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心理暗示、感染启发、参观调研等隐性教育方法;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渗透到专业课教学、教学管理和日常服务中,渗透到媒体宣传和社会环境中。

5.坚持系统性,打造“五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引导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其行动向导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高校自身的努力根本无法完成,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就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家庭、社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还未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阵地网络化的经验启示我们,党和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包括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在内的综合性立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提高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①李飒.中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比较研究[DB/O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8028698.nh&

篇3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也在进行相关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困境,教育理念不够坚定,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主体,教育环境不够优化,教育模式相对比较落后。为了解决意识形态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校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寻找应对措施,以便高校能够早日走出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意识形态教育。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

1.意识形态教育理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主要是出现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分离。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课程中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是进行传播和教育理论,将理论中的价值体系和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汇总和传播,这样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加以理解和接受,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量。但是在平常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些任课老师未能真正把握理论中价值与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在教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未能将其中的价值体系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无法真正学习到思政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教育知识,未能真正地了解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意识形态产生比较负面的印象。

2.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这个内容上主要是存在教育合力与教育各自为政之间的问题,许多高校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错误认知,即认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思政理论课老师的问题,与其他专业和部门的老师无关。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上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工作人员没有对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和思想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错误地认为意识形态教育只是某些老师和部门的任务,这样就导致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工作,它需要高校的每一个部门和老师的相互合作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部分老师和部门的反向影响力,否则会使高校开展的思政理论课中的意识形态教育无法产生效果。

3.意识形态教育环境。目前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成为多元社会信息的前沿阵地和集散地,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信息的影响非常强烈和直观。大学生渴望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多元思想,但是考虑到他们的世界观正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还未能科学地辨别社会思潮,所以在认识西方各种思潮时容易缺少理性批判思维;与此同时,西方的经济和科技比较发达,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渗入各种文化,尤其是借助于网络等媒介,其各种文化中体现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部分地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4.意识形态教育模式。高校目前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很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利益,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围绕校园稳定以及社会稳定进行工作,过于忽视学生的权利,强调学生履行义务;在管理方面忽视学生自我的管理能力,过多强调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表达上,主要是按照思政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或者思政会议内容展开,这样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人情味,也没有理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高校在近几年来虽然改革和创新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式(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工作等),但是其整体教学方式仍有不足,创新性不够,方法过于老套、传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没有真正体现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形态教育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二、解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正确、科学地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走出困境,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逐渐激烈,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国际逐渐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国内逐渐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教师要时刻警惕,积极开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工作,坚持理论知识的创新,自觉抵制社会中各种错误的思潮,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流指导思想是。

2.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同时每一个教育主体都会做好本职工作,各司其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教育展开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思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寻找教学规律,进而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到实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就是辅导员,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虽然意识形态教育的老师不是专业从事其意识形态工作的,但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关心和重视学生,教育主体之间要进行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并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3.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为了能够有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还应该优化教育环境,主要是协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使之能够相互配合。高校要为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4.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创新性。为了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走出困境,还必须完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总结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使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能够体现平等的教育地位,准确把握教育目标,并使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更加生动。

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必须要在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模式上有所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教育的困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篇4

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与一个国家的政党前途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我国,一直以来意识形态的建设都是一项非常受重视的工作内容。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建设意识形态的事业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效,但是从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很多的弊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建设;探究

一、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概述

针对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受到网络文化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之前,首先需要分别对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内容进行充分的认知,在这之中主要有:网络文化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特征;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功能以及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等。

(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

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更加侧重网络技术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阐述,还有一些侧重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解读。在广义上,网络文化不但包括在物质层面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所带来的人们在工作、娱乐等不同方面形成的方式上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在精神层面上与网络生存相关的政治、道德、心理等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非意识形态上形成的文化;相对的,在狭义上网络文化指的则是将网络物质上的创造作为其基础所形成的网络精神。

(二)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

1.主要内涵现代社会是一个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组成的完整有机体,其中意识形态属于是在社会意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什么阶级的社会环境下都可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一个意识形态,它是在一定的阶级社会当中能够非常系统地将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制度进行反映的所谓“上层建筑”,表现形式具备强烈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哲学、法律、社会等不同的方面。

2.主要功能

首先是其价值导向方面的功能,它像是旗帜一样对人们思想以及行为进行着引导,针对一些与社会政治的目标相互符合的价值观念要随时进行宣扬,但是针对一些与社会理想相偏离的则需要及时地阻止,为了能够切实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稳步地推进政治目标,在社会主义指引下建设意识形态需要将党的行动纲领以及指南化作社会整体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管理,防止其进一步渗透甚至是蔓延。其二,是教化辩护功能,意识形态一旦出现,就需要向人们进行思想的传播,让政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短时间内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并认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就会逐渐地成为人们对社会进行认知以及在社会当中行动的主要标尺,达到了对人的教化目的。其三,是引导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属于是文化内核,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当中,无论是任何文化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统治阶级的思想所影响,所以建设意识形态始终是社会文化核心的部分,它起到引导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的作用。

(三)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意识形态,其形成后,为了能够保证它可以发挥功能,都要面临理论基础的继续丰富以及发展,还有怎样才能够借助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领导阶级的头脑进行武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这不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高挑战性的课题。了解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摸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规律,并且这也是在网络文化的视角下强化意识形态的建设对策主要的前提。

1.党政意识形态的建设所谓党政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一个政党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之后,它所代表的阶层以及集团所具备的意志开始逐渐上升成国家的整体意志,继而借助领导来落实政党的纲领以及价值取向等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建设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是否可以充分地发挥政党意识形态所具备的主导作用。

2.建设文化软实力在社会生活当中,文化是一种精神创造的结果,它和社会发展是相伴而行的,而且还会呈现出不断的丰富以及完善。人类文化发展始终和社会进步相关,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文化发展普遍的规律。尽管每个时期都拥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不过基本上都会拥有一个主流的特征,也就是会呈现出时代的特色。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引导人民群众把握正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同时也会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命运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3.建设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属于系统化以及理论化的一种思想体系,并不是零散且具体的观念,它是来自现实当中,并且进行了适当的升华之后形成的。任何意识形态在上升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后,统治阶级试图稳定统治地位,会不断地尝试将自身的思想传递给群众。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都是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当中也是基础性的内容。

4.建设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进行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政治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它和意识形态的建设呈现出非常密切的联系。它的情况是否良好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提升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能力,稳固政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建设意识形态非常根本的渠道之一。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形成通过一种全新的物质载体模式,在给我国的社会主义背景下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对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可以强化社会主义背景下发展出的意识形态所具备的吸引力

网络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来表达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就能够让它显得非常形象且生动逼真,尤其是如今不断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借助它来在网络上展示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令观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切身体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其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了,这在观者心中形成的鲜明印象是大部分的传统媒介都无法超越的。而且它还可以把枯燥内容变得更加活泼,观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掌握这些内容。

(二)可以强化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力

当前网络文化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影响力,其一,网络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下的单方向传播,也不是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之间进行的简单的灌输,它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这种全新的讨论以及交流的模式,具有非常丰富的交互性特征。在互联网当中传播意识形态,传播人员以及接受人员都能够展开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以及自由性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很好地指引人们从传统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向主动地区参与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传播者接受传播的内容。另外,目前在互联网当中出现的各种论坛和博客都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的途径以及适当的空间。不管是什么社会角色上的人都能够在互联网当中参与信息交流以及讨论,这种形式让社会主义环境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宣传能够深入人心,实现更大的影响力。

(三)可以对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

在人类社会当中,前进的主要动力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网络文化交流也终会带动意识形态去借鉴以及吸收人类悠久历史的文明成果,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对自我进行丰富和完善,而这也正是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格局所带来的。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当中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它带来了文化交流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小的时空障碍,还消除了人与人之间所具备的生理障碍,尤其是它所带来的普遍性以及平等性,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交流的体系。除此之外,人类交往如果还需要在物质层面停留并且需要在物质利益的层面上相互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网络文化出现是能够让这种交往逐渐转向精神层面的。所以总的来说,和这种交往体系的出现以及扩展相伴的必然是不同的而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它也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形成融合以及发展的过程。网络,不但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可能,同时还让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提升到了信息化以及更加高度的知识化水平上,进而让网络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及层次,带来了文化交流的新状态,为社会主义环境下发展的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韩为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研究.西北农林大学学报(哲学1社会科学版),2011(7):76-80.

[2]董冀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徐萍.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篇5

议题三 经济新常态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吴帆: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会继续呈现出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中国经济也步入了新常态发展的阶段。经济新常态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因此,在新常态的发展态势下,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来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经济发展态势的转变必然会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诸多影响。

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在新的发展模式还未得以全面建立之前,基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维方式对意识形态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过于强调经济的增量发展,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缺乏对发展分享的充分认识等,不仅会阻碍新常态下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限制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尽快破除传统发展观的桎梏,用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理念武装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一方面,亟待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与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及时在党政建设等制度层面上确立新的发展观,明确现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形式;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媒体等信息传播途径,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民众在经济新常态模式下的价值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和普及新的发展观,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创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也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从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到更加强调经济结构的对称,并着眼于以增长促发展的发展观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强调人民对发展成果的进一步分享,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与民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和支持的力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让民众受益,也会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强大的活力。民众可以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模式中获取更多的收益,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树立更加稳固的信心,这都为意识形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扎实的群众基础。

篇6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001―03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考察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该文中继续分析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把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明确区别开来,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明确区别开来。他认为意识形态只能属于“精神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范围,是社会存在在观念上表现并被社会存在所决定,而上层建筑,虽然说内含人们的意志,或者是依赖人才能发生作用,但它毕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它都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样一种物质力量组成的上层建筑,完全不应该把意识形态包括在内。马克思随后还要求我们在考察社会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种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俄国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其名著《的基本问题》中,依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五项公式”,即“1.生产力的状况,2.被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3.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4.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5.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他认为,五因素的前三项属于社会存在,后两项属于社会意识。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作了如此明确、简洁的划分,在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它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他指出,在关注经济力量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政权、法律和各种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思想领域有它自己独立的历史发展道路,新的意识形态的产生不仅依赖当时的经济发展的一定状况,还依赖于从以往物质生活条件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思想内容。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既坚持了经济基础决定论,又肯定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它与政治上层建筑的不同特征。

斯大林在《和语言学问题》里指出:“经济基础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这种观点显然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很明显是三个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范畴,是各种观点和意识形态适应于经济基础。在斯大林这里,意识形态比政治法律设施还重要,因为这里要求政治法律设施去和政治、法律等思想观点相适应。这样一种理论不仅不合乎的基本观点,而且还是各社会主义国家在此问题上造成混乱、发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对意识形态的经典论述,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虽然被经济基础所决定,被上层建筑所制约,但又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推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错误思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世界范围内所遇到一定的波折,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开始出现了种种错误的思潮,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

1.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源于人们对马克思将意识形态归为虚假的意识和阶级偏见的误解。旧意识形态的特点是观念决定历史,英雄史观,个别阶级的阶级思想绝对真理化。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克服其虚假性,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终结论者抓住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刻意强调,同时批判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的偏见[1]”

终结论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其意识形态概念纯粹是否定的,实质上是一个“虚无”。实际上,意识形态是一套为人类思想和行为定向的价值体系,在其积极的意义上是一种供人类追求甚至为之献身的理想。人类不能没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定向框架和价值理想也永远不会“终结”,人类可以超越意识形态,但仅仅是用一种意识形态来超越另一种意识形态,而不能超越意识形态本身,这是一种没有“终结”的超越[2](P291-294)。

我们认为:意识形态终结是个陷阱。在许多西方国家,他们对意识形态的工作从来都是强化而不是弱化,更不是“非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只能使国家解体和社会动荡,它在实质上是要求丧失、放弃意识形态功能。所以,意识形态终结论实质是要终结,而不是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

2.“全球化”意识形态论。有论者指出,西方国家鼓吹的全球化意识形态,即全球思维,表面上主张全球共同繁荣、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是西方发达国家借以掩盖其侵略扩张政策的面纱,其目的是为了弱化发展中国家的,从而使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并实现自己独霸全球的目的。“全球化”意识形态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西方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现,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后殖民时代向发展中国家灌输的一种生活和价值观念[3]”。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意识形态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全球化”意识形态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3.意识形态“多元论”。在全球化的今天,有

人提出意识形态“多元论”。什么是意识形态“多元论”?有的论者指出,其基本观点表现为:一是把“多元论”当作观察社会问题的一般观点、方法。二是主张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不应占垄断地位,提出废除“国家意识形态”或“国家哲学”。三是把统一的分割为所谓科学的和意识形态的。四是主张“开放的”,即认为:“不需要重建统一的,把它树立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正统体制。”[4]意识形态“多元论”的要害是否定的指导地位。有沦者指出,在任何社会,有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就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关系。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一定的物质关系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而阶级关系又决定着阶级之间的思想关系,所以才有所谓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规律和事实。用意识形态“多元论”来取消意识形态的“一元论”指导地位是违背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的,它是一种虚假的意识:”。

三、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增强的控制力和导向力,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明确意识形态的定位。我们对待意识形态理论,既不要抬高、又不能忽视意识形态的地位,应给它以适当的位置;既不夸大它的作用,又不忽视它的功能,使其在与经济政治正常关系的轨道上运行。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思想专制”,而是要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否定思想的多样性存在,而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明确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至上,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2.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坚持以为指导,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二是必须坚持批判与建设的统一,牢牢地用占领思想阵地;三是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四是坚持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五是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者手中[5]。

3.增强舆论工作的导向性和感召力。指出,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为此,我们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去引导群众、感召群众。在具体工作中,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将宣传定位在先进生产力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要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氛围,积极宣传先进的经济思想、科学的发展理念以及利用一切合法手段增加收人、积累财富的市场经济观念,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具体阐释党委政府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人们自主立业、做强企业、成就事业,着力营造一心一意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氛围。

4.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国与国之间交往要考察意识形态因素,但不应仅服从意识形态的异同。最终决定国家关系的,是国家利益。所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由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难以和平相处而兵戎相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则由于有共同利益而和睦相处,产生类似于同盟的紧密联系。在研究国际关系时,必须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反对夸大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把一切国家关系都等同于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简单地以意识形态的异同作为划分敌友的标准;同时也反对那种只讲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否定意识形态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的错误观点。

[参考文献]

[1]杨俊一.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阐释[J].哲学动态,2001,(4).

[2]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3]亮思.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及特点[J].学术研究,2003,(5).

篇7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我局就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着力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局党组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名党组成员专门分管此项工作,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工作分工明确、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二、创新方式,全力营造意识形态工作好氛围

局党组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国土资源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一是从严学习教育,营造了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先后6次召开党组会研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并建立了每月一次的“***讲堂”和两个月一次的专题研讨学习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备课作专题辅导,带头撰写学习体会交流发言,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2016年共举办“**”*期,开展警示教育8次,上廉政党课6次,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力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从严安排部署,增强了上下联动的责任意识。市局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年中由市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全市各县区国土资源局扎实开展党风廉洁建设半年督查暨集体约谈,共约谈县区局班子7个,开展单独谈话120人,发放并回收民主测评表120张,征求意见建议梳理为24条,反馈各县区领导班子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整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市局党组制定了《各分局各县局和市局科室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廉制度》,对述责述廉对象、时间、内容、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11月14—26日,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年度全面考核,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三是从严管理队伍,构建了促进工作的转化机制。严格管理干部队伍,细化完善了16项内部管理制度和科室岗位职责,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构建了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业务工作的相互转化工作机制。强化干部培训,年内共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200多人次。积极开展系统内干部职工轮训计划,计划三年内对全体干部完成一轮轮训,2016年举办全市业务知识培训班两期,培训110人。建立完善了廉政防控预警机制,干部提拔任用前,认真落实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程序。四是从严执行规定,培养了节俭办事的良好习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市委“八项”规定和省厅“九项”规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切实做到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严格落实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用制度管人管事、约束权力、有效预防腐败的内控机制逐步形成。

三、强化基础,树立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良好形象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主题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作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基础,强化学习教育,树立高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同时,市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在局网站宣扬党的领导下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四、抓住抓重,努力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新理念

篇8

【关键词】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845年11月至1846年夏天,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简称为“马恩”)合著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一部标志马恩思想已趋于成熟的经典巨著,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而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是整部著作蕴含着的深刻、丰富的理论之一。作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的、热点的现实问题,意识形态不仅是理论形态,而且是现实的社会力量,对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意识形态理论是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十分重要的指导理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理论含义

“意识形态”(Ideology)最初由18世纪末一批被称为“观念学家”的哲学家们所发明。法国观念学家特拉西于1796年提出要建立关于精神的哲学、科学时首次使用了“意识形态”概念。在现代意义上,意识形态克服偏见、假象本身,形成系统化、固定化的理论形态。

在马恩的著述中,尤其在其早期著作中,意识形态是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的词汇。1840-1841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一词“要是哪一个研究过拿破仑的历史和他对‘意识形态’这一荒谬之词的理解,那他就会心安理得地为拿破仑的和普鲁士的胜利而欢呼”。[1]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开始逐渐认识到意识形态根源于人的社会生活矛盾中,认为在人的实践中一切意识形态都能得到合理的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并没有对“意识形态”明确下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定义,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主要从三个层面阐述。其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马恩从照顾当时的习惯出发,使用“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虚假的观念体系”中,但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仍不止一次地出现“颠倒”、“虚幻”、“曲解”等否定性词语。他们认为不是顺应德国哲学的习惯从“天上到地上”研究“意识形态”,而要从现实的基础出发。这里的“虚假的观念体系”主要指一种本末倒置,颠倒主客体关系,把现实的批判局限于宗教批判等唯心的观念体系。当然,这种“虚假的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颠倒的反映,是以观念代替现实,从幻想出发的观念体系。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从批判的角度使用这一概念的原因。其二,意识形态从本质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地位而形成的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在思想上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2]马恩在此指出了意识形态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人们的自我意识体系也“等同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其三,意识形态还可以指革命阶级的意识。在革命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的阶级为了其革命能够成功必然会以团结群众思想观念为口号,革命成功的舆论基础就是意识形态。马恩就此认为革命阶级的革命思想不是虚假的观念,而是以社会代表的名义在向旧社会宣战,“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中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多少有一些联系。”[3]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起源是都必须代表当时人们的普遍述求,其比旧的统治阶级也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意识形态的特征。第一,意识形态的反映性。意识形态能够反映社会存在。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具体表现在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4]任何脱离了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社会存在都是不成立的。第二,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意识形态表现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的最鲜明最本质的特性是阶级性,集中体现在满足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马恩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在那个时代占据着统治地位。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维护阶级统治及其特殊利益,有什么样的统治阶级就会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总以普遍性的形式赋予统治阶级的思想以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第三,意识形态具有非独立性。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没有自己的历史,只是对人们的社会存在方式的一种反映。意识形态是人们实践生活的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5]这一叙述表明,意识形态具有受动性,是人们生活过程的反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的,马恩以此对以经营绝对精神为主的神学家们的理论予以批驳。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论证了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各种错误解读,其意识形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总指导,有利于更高地把握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1、坚持的指导地位

从某种意识上讲,当今世界是一个意识形态没有终结反而斗争更加激烈的“意识形态时代”。只要阶级社会依然存在,只要国家不灭亡,意识形态就不可能存在多元指导和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以引导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协调人们的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发展。

是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我们应该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主动地向人民灌输理论,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同时,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是人的能动活动的过程,又是生产力推动下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马克思在创造世界历史的客观基础中主动将劳动视为人的“类本质”,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人类最伟大的历史变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人民的选择。法国人特拉西提出具有“观念学”意旨的意识形态概念以来,马恩在结合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真正科学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为后世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走向指明了道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新常态,当下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能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必须坚持的指导地位。

2、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分辨能力

至今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扑朔迷离。诸如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独立性?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应该有思想多元化理论?当前是否具有普适性的意识形态?等等。我们在正确对待和把握过程中要理智把握这些问题,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分辨能力。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仍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意识形态的斗争逐渐激烈,更加严峻的挑战出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前。因此,提高分辨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腐朽的思想观点十分必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对当前意识形态的正确宣传,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的合理开展,可以调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由于行业、阶层的分工不同而引起的观念上的分差。

判断一种意识形态的虚假和真实性不仅要看其理论宣传,还要看其在实际中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立足于人民的生产实践,真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普世论”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所谓突破历史、阶级局限的“普世价值”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统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只要阶级社会还存在,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利益变革引发的政治诉求及其导致的意识渗透提示我们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警钟要长鸣。

3、不断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应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挑战的必然之路是积极主动地推动和完善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建设。当今中国,不同的社会存在造成了社会诸种思潮的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种文化与一元指导思想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格局。在当前的时代条件和国际形势下,各种落后腐朽的思想依然存在,我们尤其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麻痹大意,要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地思想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判断是非曲直提供根本准则。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揭示的意识形态的媒介作用启示我们要拓宽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努力推进大众化。近年来,中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大众化的有益探索,提出要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求用大众语言、百姓语言等丰富的、鲜活的、通俗的语言形式来阐述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成果。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还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关注民生、了解民意、反映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真实的民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走向虚假形态。

【注 释】

[1] 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25.

[2][3][4][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556.542.525.

【参考文献】

[1] 韩立新.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监狱;文化;政治色彩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90-01

一、监狱意识形态

监狱不仅是国家的暴力机器,也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当我们看到监狱暴力和强制的一面时,也要看到监狱作为主体而被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面。当代中国监狱的意识形态主要由哲学,执政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监狱法律法规,监狱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监狱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行刑观念,监狱文学艺术等组成,通过监狱运行机制和工作效能得以体现。②它以监狱的思想政治工作、监狱法治建设、罪犯教育改造、监狱文化建设等载体为媒介,渗透于监狱的方方面面。

中国监狱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建设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怎样建设意识形态的问题。当代中国监狱要建设的意识形态应当是用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既体现时代文化进步和符合中国国情,又坚持立足实践和不断创新的监狱学理论为特色;既尊重文化差异和包容多元,又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的思想文化思潮侵蚀的意识形态。

中国监狱意识形态的建构应当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监狱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监狱学理论是中国监狱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张扬监狱文化主旋律,把监狱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以见于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为信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大力推广监狱主流价值观念。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把监狱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要尊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规律,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工夫,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四是注重实践养成,把监狱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到日常监狱工作和生活之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践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五是强化机制保障,把监狱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监狱管理之中。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法规的规训作用,柔性引导和刚性约束并举,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

二、监狱权力形态

在宏观层面上,监狱通过法律赋予的刑罚执行权力而确立了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权威,体现其政治权力的工具性;在微观层面上,则通过监狱建筑、警戒设施、狱情分析、耳目布控、思想教育、考核奖惩等物质的和制度的建构,形成了无处不在的权力形态。③

法律赋予的改造权,使监狱不仅将罪犯的身体作为劳动力和生产力直接进行控制、干预、训练、强制,而且可以经济地使用,精心地计算和全面地矫正、规训,将其驯服为一种有用力量。在监狱里,罪犯的身体是一个“政治的肉体”,它被权力-知识当做一系列的物质因素和技术因素组装成监狱微观权力机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载体,或者中转站,或者路径,成为认识的对象和驯服的对象,变成被规训和被惩罚的客体。同时当其“确有悔改表现”,直至被改造、矫正成“对社会有用的新人”时,也成了驯良的主体。监狱的权力与知识的结盟,决定了罪犯欲望的忏悔与消灭、肉身的控制和训练、灵魂的规范和强制。权力-知识关系不仅为分析监狱文化政治提供了微观视角,也揭示了权力要素和知识要素在监狱文化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监狱信息化形态

20世纪末21世纪初,网络与数字化将技术理性发展到新的高度,数字化生存与后现代化诸多文化生存方式一起涌进,监狱文化也不例外。监狱信息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目的与文化策略,它依靠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倍增权力,扩大控制,提升规训,建构新的改造文化。监狱信息化作为政府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可对其定义为,是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与监狱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控制和集成化管理监狱职能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监狱内外部信息安全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监狱行刑绩效的过程。④

监狱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狱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行刑绩效,实现行刑目的。二是监狱信息化涉及监狱外部多机构和内部多部门。三是监狱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向前的动态发展过程。四是监狱信息化是一个丰富的多层次体系,其关键是信息的集成。可以说,监狱信息化是一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集成技术的全员式和全景式的体系化变迁过程。

监狱信息化对于推动监狱改革、促进监狱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它有利于监狱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它有利于监狱职能的全面和充分发挥。再次,它有利于监狱科技水平的提高。最后,它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服务社会,塑造监狱的文明形象。因此,在加快发展的机遇面前,在信息化狼长当中,监狱应当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监狱信息化体系,推动监狱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贾洛川.监狱学基础理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41-142.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范式建构

研究生教育事关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是适应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发展要求,培养有灵魂的卓越人才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效,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然而,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却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着眼于研究生群体特点、把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独特规律,从新实践中探索新理论、建立新制度、形成新模式。其中,重要的问题在于: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否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能否形成“导辅协同”的工作范式。

一、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辅协同的概念拓展

立德树人应当是也必然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遵循。导辅协同逻辑起源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从词义上看,“导”即启发、引导、主导;“辅”即帮助、佐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辅”与“导”作为矛盾的两方面,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唯物辩证法认为,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研究生群体知识水平高、政治参与意识突出、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总体上思想政治素质高,思想观念更趋成熟,多数已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抑或是在自身成才发展过程中,其主动性、自主性都极强。因此,与本科生“辅”重于“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应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辅”为次要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辅”内涵的理解与拓展、作用的辨析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逻辑基础。所谓导辅协同,一般地说,是指基于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和研究生思政教育特有规律,贯穿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全程的基本线索和总体思路,是构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的基本遵循。具体地说,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从狭义上讲,导辅协同主要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中导师和辅导员双主体作用的协同发挥。从广义上讲,导辅协同不仅体现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论中,还包括研究生思政教育功能、价值上的导辅协同,研究生思政教育方式上的导辅协同等。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广义的意义上理解导辅协同,不断拓展导辅协同的外延,挖掘导辅协同的深义,统筹设计、构建体系。

二、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要且必要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1922-1996年)在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和理论,他以范式及其发展变化为基点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结合库恩有关范式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中国学者对范式的内涵基本达成共识:是同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普遍认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这成为该学科或专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框架,规定并指明了该学科发展的方向。本文所指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即在现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识、持用话语、既定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本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汲取研究生思政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益发展模式,探求能为人们所认同并施行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新结构、新形态,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领域,应具有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形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并非先存在,它孕育、形成、确立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中,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性。其标志有多种,如确立了着眼于研究生群体特性及研究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架构为核心,进而探析特殊规律的学术旨趣;在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客体、过程、内容、方法为主的概念体系,确立了着眼于运用此概念体系观察、反思和从事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基本框架与行动模式,这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和现实工作意义非凡。但是,面对当今世界所处之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之战略机遇期,面对中国改革发展所面临之风险与挑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范式也面临挑战,体现在:我们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运用既定范式思考和回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所提出的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时常发现理论关照和回应现实的不足与无力。(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中式微政工作队伍建设中式微,导师和辅导员在处理“导”和““辅”的关系中存在“顾此失彼”误区队伍建设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依靠力量,是决定其工作成效最主要的方面。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中却存在“重本轻研”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大学生总体结构上看,在当前高校中研究生规模普遍小于本科生规模,此外,与本科生群体的整体思想状况相比,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状况相对成熟,在学习活动组织和生活自我管理方面自觉性更强。这使得各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聚焦于本科生,在制定相关思政工作制度时将优势资源和利好政策向本科生倾斜,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研究生思政工作有关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也极大影响了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充实和完善。另一方面,从客观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虽逐步优化、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由大国竞争加剧、西方“中国威胁”思维惯性导致的意识形态矛盾和斗争,加之西方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方式和策略的转变,隐蔽性成为其主要特点,这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大背景和重点攻坚领域。如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预判不足,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主体自觉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此外,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直接决定研究生思政工作成效,其中,导师负首要责任。当前,绝大多数导师能着眼于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基本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学习指导、科研实践中,较好地完成科研育人的职责。然而,部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体现出重科研指导而轻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重学业专业指引而轻人格品行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问题,即“导”而不“辅”。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队伍的要素,是骨干力量,也是主攻手。当前,研究生辅导员在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方面总体上是好的。然而,受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很大一部分研究生辅导员存在重日常事务管理而轻思想政治教育、重具体工作实践而轻系统工作统筹等问题,也即“辅”而不“导”。因而,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辅”功能发挥的不平衡、不协调极大影响了研究生思政工作实效。(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两重功能的关系有待调整升级整升级,在实践中偏向重“非意识形态功能”而轻“意识形态功能形态功能”从价值论维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均具有“意识形态性、非意识形态性”双重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即向教育客体传导意识形态、使客体形成教育主体期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念体系,以此引导和规范教育客体行为方式的效能、属性。其首要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所谓非意识形态功能,是除了意识形态功能以外的其他社会功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非阶级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要求。在任何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虽然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问题的两个侧面,然而,在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两重特性的地位问题时,仍然要有所侧重、不能偏废。这根本上是由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发挥其功能时,意识形态性居于主导地位,体现并代表思政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其功能的“非意识形态性”之于意识形态学必须也只能是从属关系,不能独立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其主旨是将广大研究生培养为我国意识形态战线的有力维护者,其根本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拔尖的顶尖人才。然而,由于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投入大、见效慢、难度高,且教育效果难以评价和衡量,而对研究生进行非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相对难度低、可操作性强、效果容易凸显,这与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方法更新不足、主体间分工配合不力、教育内容结构不够优化等负面效应叠加,就导致教育主体主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渠道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校园学术文化等教育载体未有效运用教育载体未有效运用,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的教育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研究生构建科学“三观”的主要路径之一。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广泛、有效开设已成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未能着眼于研究生的思想特点,更多地采取灌输方式,对研究生关注的时下热点问题涉及较少;再加上研究生课业、学术任务重,不少研究生只能把主要精力投入专业能力的提升中去,很大一部分甚至只是为了凑学分才勉强选择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上种种,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被“边缘化”,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主渠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社会实践始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于帮助研究生深入社会、认知国情、锻炼本领、锤品铸魂的作用无可替代。校园学术文化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应有之义,其内涵的育人资源、素材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不可小觑。当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把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中,以期促进研究生结合所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达成研究生专业素质提升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双轨并行。然而,由于各级各类高校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的不平衡性,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和落实的差异性、不均衡性,使得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术文化教育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和保障体系,再加上研究生培养模式所限以及研究生繁重的科研任务,导致部分高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教育和学术文化教育流于形式,限制了其作为教育载体的功能的发挥。此外,互联网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教育方式和载体的必要补充。近年来,校园网建设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各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点,多数高校都能够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校园网和公众号为研究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达成教育、引领研究生思想和风尚的目标。然而,鉴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渠道的不可替代性,再加上维护和运用网络新媒体、新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相较于传统教育方式和载体要高出许多,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评估难度相对较大,这使诸多高校在网络育人资源开发和育人平台维护方面望而却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线上线下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的形成与发挥。

三、导辅协同视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构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独特规律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构筑方式,应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全面系统地从其主体、功能、内容、方式等方面着手。(一)存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的导辅协同同:着眼于构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德育共同体”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增质提效,队伍建设是根本,实现对研究生意识形态的掌控,有赖于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这是我党长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从教育主体维度看,“导”即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辅”即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关键主体、相较于导师的首要负责人定位,起辅助作用。当前,突出导师和辅导员的双主体作用,当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地位,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中的重点,专门安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实现优势资源和政策有效倾斜;着眼研究生群体特征和教育规律,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运用制度手段推进工作。二是研究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德育素质培训体系和机制,着力提升两支育人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增强育人合力。三是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应苦练内功,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德育共同体观念,立足岗位职责做到既导又辅,增强教育实效性。研究生培养模式决定了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其两大基本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因此,导师若想扮演好思想引路人和学业指导者的双重角色,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还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教风引导、影响学生,重点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出发,真正理解和践行导师工作的“导”“辅”二重性,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和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主心骨,做党委工作的辅佐者和研究生成长的引路人,在保证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着重培养研究生的民族责任感,重视研究生理论水平的提升。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育人作为自身岗位的根本。这就要求研究生辅导员要坚持终身学习,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知识结构和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加强科学研究,从工作作用和工作方法的角度全面认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辅”“导”二重性,即从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出发,做好党委工作的助手、导师教学和科研的助手、学生成才发展的助手的同时,注意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日常事务管理相结合,将系统工作统筹同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研究生政治思想引导、情感疏导、行为教导和就业指导。据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双主体作用的协同发挥,必然要求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导师和辅导员不断转变观念、精诚合作,由传统的各行其是向形成协同攻坚的德育共同体发展。(二)彰显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的导辅协同同:着眼于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双重功能的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协同发挥同样须遵循导辅协同的基本思路,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必须补充、辅助于意识形态功能。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趋势虽整体向好,但是个别人还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意识淡薄、知行合一不足等问题,反射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两重特性的发挥亟待优化。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有效发挥,特别是突出其功能的“意识形态性”,应着力于四个方面。一是加大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其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其投身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感、自觉性和综合能力。二是立足研究生群体特点,科学构建教育内容体系,优化内容结构,科学设置“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内容的比重,形成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为核心与主导,兼顾学习观教育、学术规范和道德教育、婚恋观教育、择业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三是探索并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评价机制,为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坚实保障。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效果较难进行量化评价,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从科研、管理和活动等不同维度设计工作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其中,尤其要突出和增加意识形态教育所占权重,坚持以科学引导为方向和以客体效果反馈为中心相结合,更加注重教育主体对客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实际效果,以期达到表彰和激励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四是在调研并分析现有主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并协调好不同主体间的分工与职责,引导、激励各方着力构建德育共同体,研究并建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机制,实现全程育人。(三)承接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的导辅协同同:着眼于传统教育方式同新兴教育方式相结合教育方式的适配性、丰富性、多样性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选取、运用必须因时而新。其中,所谓“导”,即继续坚持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然而,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看,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无法很好地适配,既定的教学理念、方式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重置,既充分体现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性、专业性,还要重视教材建设的实效性,即教材的编写在结合研究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同时,还应及时反映国内外最新理论特点。此外,更要重视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在课堂上重视翻转式、讨论式、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从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引导研究生感知和探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辅”,即注意发挥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途径的补充作用,结合研究生培养特点,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交叉,在推进研究生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的同时,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还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自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充分运用校园网、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介、新载体,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新技术相融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开创新空间。

四、结语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推动研究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需要立足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构建导辅协同的新范式,通过优化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任少波,许占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建构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46-52.

[5]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40-46.

[6]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3):81-83.

[7]吴春梅,陈一恒.意识形态导向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22-26.

[8]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9-14.

[9]任敏.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7(6):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