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3-04-04 17:0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篇1

关键词:制度变迁;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F84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140-04

1.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在正统的经济学中,制度被视为外生的变量,排除于研究视野之外。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家研究了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分析不同的经济现象,制度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建立了不同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尤其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纳斯•诺思,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在内的制度的作用,极大地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它包括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①。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就是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代替原有制度的过程。诺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② 。所谓“潜在利润”就是“外部利润”,是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取的利润 ③。只要这种外部利润存在,就表明社会资源没有配置到最佳状态。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是由一定的政府或组织生产出来的,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理性程度的不断提高,会对于制度的产生提出需求,这就是制度的需求。制度这种资源或者公共品是稀缺的,当制度的供给与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有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的需求时,就出现了制度供给不足,就要实行制度变迁,这是制度变迁的原因。

2.我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方式分析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④ 。

2.1 我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

从制度需求方面看,首先,社会转型的需要,我国目前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使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降低,原先农民赖以养老的土地资源所能提供的价值逐年降低,土地保障功能急剧弱化;其次,经济转轨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使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一样要面临市场考验,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农业经济要承受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的双重风险,农业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家庭养老功能再次弱化;最后,传统上农民依靠自身或者家庭养老,在自身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又使家庭养老资源减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成为大势所趋。

从制度供给方面看,尽管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初具规模并正在趋于完善,但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供给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因此,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已相当迫切。在制度的交替、转换过程中,采取何种变迁方式,对于实现制度变迁至关重要。林毅夫将制度变迁的类型分为两种,即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2.2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⑤诱致性制度变迁要发生,首先必须具备制度创新的主体,并且该主体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与资格。其次,当制度创新主体能够明确预期制度的变迁有利于他们实现旧制度框架内所不能实现的利益,即他们能够预见到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时,才会有制度变迁的意愿。第三,制度创新主体就制度变迁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能够采取集体行动,即克服了制度变迁中所固有的外部性与“搭便车”问题。第四,强大的路径依赖问题被克服。第五,虽然诱致性制度变迁要通过创新主体的自发行为来实行,但是,其变迁通常也需要政府的行为来促进。因此,诱致性制度变迁发生还需要得到政府的默许乃至于一心一意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不能单纯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第一,制度创新主体农民的观念还没有从臣民意识、农民意识实现转变,与农业社会相对应的是家庭养老,而工业社会则需要实现社会养老。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性与滞后性,农民“公民意识”、“社会养老”观念的形成尚需时日。即差序格局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发生⑥。 第二,农民缺乏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利益的理性预期,对于个人收入延期消费的涵义缺乏必要的理解。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社会科学知识储备不足,农民对于即将实现的养老制度变迁所能带来的利益缺乏理性的判断,因此,对于参与制度变迁缺乏应有的热情与强烈的动机。第三,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绝大多数农民不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与资格,由于农民的生活经验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对制度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的认知不同,(为什么要实现制度变迁?如何实现?结果怎样?)即使部分精英分子对于养老制度变迁带来的利益有理性的预期,由于谈判成本过高,更难以克服变迁中的“搭便车”行为,绝大多数人依然很难达成共识并采取集体行动。第四,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的存在。制度安排的变迁经常在不同选民中重新分配财富、收入和政治权力。如果变迁中受损者得不到补偿(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确实得不到补偿),他们将明确地反对变迁⑦ 。因此,对于农民养老制度的变迁是否会导致其他阶层的反对,也属未知。第五,官僚机构的存在,政府机关中的每一个官僚机构本身都是理性的个体。它的利益从来就没有与统治者完全吻合过……结果是设计成统治者偏好最大化的政策,却扭曲成官僚机构本身受惠⑧。 第六,政府官员的政绩偏好及任期内的短期行为。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投入大,周期长,而且社会受益不会在很短的时期内显现,因此,政府官员缺乏制度创新的激励。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不能单纯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加之我国传统上较高的中央集权程度以及政府较强的公信力使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更为适宜。

2.3 现实成本与潜在利润分析:制度变迁必须遵循成本―收益比较的原则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养老保险改革过程必然包含几种成本,新制度的产生必然要受到制度供给约束条件的限制,这些约束条件就构成了新制度产生的边际转换成本,即:新制度设计安排费用、旧制度消除费用、制度变革及其变迁损失费用、新制度运行成本、随机成本等等。直接成本则是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在中央、地方财政中的比例。

当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需求不能被制度安排合理地予以保护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对所服从的制度安排产生不满,当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寻求非制度化的途径去实现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这些非制度化的行为就会增加统治阶级因此而发生的统治成本。当社会上人数最多的阶层的利益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就使社会发生动荡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天然地具有减少社会震荡、从而减少统治成本的功能与作用。具体地说,农村社会养老可以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缓解城乡关系的张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启动农村市场,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更好地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培养公民意识,提高人口素质。这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潜在利益。尽管制度变迁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制度变迁的真正实现依然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

3.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3.1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国家对公民养老责任的多少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国家机关公务员阶层,他们是占有养老保障资源最多的既得利益阶层,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为100%,其养老问题由政府全额“买单”而个人无须缴费;近年来,由于这一阶层与其他阶层养老待遇的差距越来越大,拉平差距的呼声日盛,但积重难返,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措施千呼万唤出不来,政府依然全额出资养老。第二阶梯是以国企为主体的职工阶层,自《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国家为职工买单而职工无须缴费的历史宣告结束,职工开始为自己养老部分“买单”;政府承担全部责任的“坚冰”首先从国企被打破。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筹方式的确立,使个人责任予以明确化。第三阶梯是农民阶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根据方案,国家对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直接的资金责任,除了个人以外,集体经济是农村养老保障中基本的出资对象,集体补助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集体积累,二是乡镇企业利润。首先从集体积累来看,的实行将农民分割为独立经营的个体,使农村的集体名存实亡,所以很多时候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其次,从乡镇企业来看,除了南方发达地区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乡镇企业经济是否盈利以及经济规模是否足以支撑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都是属于不确定的因素。由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已经使政府资金捉襟见肘,改革的艰巨性使政府对于农民的养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农民的养老问题就被制度性地一再搁置。在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上,个人责任被高度强化而淡化了政府与社会的责任。使社会保险名不符实,农村养老保险强制性制度变迁存在着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

3.2 意识形态对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除了受到正式规则影响外,还受非正式规则的约束。非正式规则通常指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和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规范以及意识形态等,其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当非正式规则与正式制度相兼容的时候,才能尽可能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促使制度变迁发生。农村低效的养老制度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原因在于统治者的政绩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因为意识形态是能够产生极大外部性的人力资本。对现行制度合乎义理性的意识形态信念,能淡化机会主义行为 ⑨。

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念,阻碍着我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首先是部分学者以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对于农民没有养老的承诺为理由,进而认为目前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并非当务之急。其次,认为社会保障领域内依然以效率优先为价值理念,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比重发生倾斜,进而认为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第三,认为农民人口众多,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镇社会保障已经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如果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会拖垮国家的财政。第四,就农民自身而言,由于其有限理性,对于社会保障的本质缺乏认知与认同,依然延续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进而对于参与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强烈的动机。第五,由于农民是历来受到政府社会保障庇护最少的阶层,由于路径依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也形成了强烈的思维定式,认为农民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正是由于以上观念意识的存在,与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需要的极不兼容,导致了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方面缺乏意识形态激励,进而延缓了这一制度变迁的进程。

4.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思考

4.1 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加快社会保障理念和社会意识的变迁重视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理论中的特殊作用。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既有约束作用,又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既得利益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试图维护现有制度,进而对制度变迁持反对态度。对此,政府要通过向意识形态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倡导社会公平与正义等观念,因为只有在正确的建制理念引导下,一项制度才不至于偏离社会公正,不至于迷失人类的终极价值关怀。提高各利益集团对新制度的理解力与支持力。而农民阶层,由于是新制度变迁的较大受益者,将是新生的改革力量,政府应该注重培养这种新生的改革力量,培养公民意识,消除原有制度意识的路径依赖。一旦政府制度变迁的意图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就可以大大降低该制度推广的成本。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中,政府公务员阶层由于是既得利益阶层,在原有制度设计中由于得到过于优厚的保障待遇因而认为天经地义,而农民阶层由于在原有的制度框架内没有得到制度庇护进而也被认为理所当然。这种观念意识的巨大差距成为原有制度框架难以打破的强大的理念束缚。因此,其一,无论是农民还是市民,他们需要确立的是“公民意识”而不是“农民意识”、“市民意识”。养老保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决非城镇居民所独享的专利。其二,公民,就基本养老保险中权利义务角度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享受一定的权利,同时意味着承担相应的义务,只有在履行了一定的义务的时候,才能更好地享受权利。权利与义务向来是对等的,既没有只有权利的义务,同样也没有只有义务的权利。其三,当原有制度安排使权利与义务发生倾斜时,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实现制度变迁,对原有制度框架进行调整。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农民同样地甚至于过多地为国家建设承担了义务而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因此有必要进行 “反哺”。经济学家们认为,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因此,政府需要通过意识形态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必须更新观念,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不能仅仅被当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措施,而是一项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人类文明的基本社会制度,制度变迁的价值纬度是社会公平与正义。

4.2 合理界定政府责任,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而言,不仅存在着在农村建立新的养老保险,实现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的制度变迁,而且意味着完善城镇原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纠正政府在城镇养老保险方面的责任越位与缺位。首先,由于农村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资格缺位,应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为主,所以,政府必须承担以下责任,一是新制度设计责任;二是立法与行政监管责任;三是承担制度转轨责任,承担旧制度遗留下来的“隐性债务”。四是承担新制度的运行成本,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个人、单位、政府的三方责任,政府必须履行到位。其次,明确个人责任,除政府和企业外,个人也应该为自己的养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个人缴费责任的明确化,增强公民的自我保障意识与个人责任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农村养老保险,都要廓清政府、单位以及个人的责任边界,既不能重蹈国家责任过于慷慨而不堪重负的覆辙,也不能使大部分社会成员被排斥于制度之外而使社会显失公平,同时也要强调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意识。

4.3 克服原有的路径依赖,建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村养老保险之所以长期以来处于低效率的锁定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会将新制度牵引到旧的道路上来,甚至于使旧制度成为新制度的变种。而路径依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一直缺乏一个维护自身权利、整合社会利益的组织,强有力的利益集团在制度变迁中可以起到引领与主导的作用,将加速制度变迁的进程。作为人数最多的阶层,却又是最为分散的阶层,农民缺乏与政府及其他利益阶层谈判的组织。在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方面,农民阶层出现了主体性缺位。因此,应该努力培养一种社会利益协商、整合组织。以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农民权益、维持社会稳定为宗旨,让农民积极参政议政,表达合法的利益要求,以此缓解农民与各利益阶层之间的张力。使这个农民利益整合和表达组织成为与政府沟通、协商的政治参与组织。以此克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加速制度变迁的进程。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论断的提出,给农村社会发展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由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尚处于制度初创阶段,面临着既无制度安排,又无固定资金支持的窘境,因此,更新观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制度性反哺力度,克服原有的路径依赖,应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基点上,最终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实质性社会公平,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 释:

①②③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5-13,7-19.

④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00.

⑤⑦⑧⑨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陈昕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文集[C].374,399,382.

⑥王晓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06).

篇2

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路径

(一)与新教伦理内在契合的资本主义精神经营者素质提升理性化经济行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韦伯指出,在每一项成功的事业背后,往往存在着一种精神气质,它引导人们努力争取经济果实的行为,激励人们孜孜不倦地去开拓经营、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的实践。韦伯进一步指出,与资本主义理性经济行为相配合的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即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理性地有计划地持续地追求预期利润的思想或态度,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本质。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恰恰产生在西欧,而不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在资本主义精神与西欧新教伦理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韦伯通过历史考察,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的内在生成关系,即新教伦理包含的合理成分本身具有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性因素。新教伦理包含的合理成分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提升了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引导了经营者的理性经济行为,进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韦伯认定,与新教伦理内在契合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始发机制”,是“养育现代经济人的摇篮的护卫者”。韦伯再强调:“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表现出来,它就会创造出自己的资本和货币供给来作为达到自身目的的手段,相反的情况则是违背事实的。”

(二)思想意识形态一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受到约束一社会交易费用节省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诺思等认为,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在内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调节机制,其本质就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是每个人的行为受意识形态的调节。它约束个人行动,节约交易成本费用,促使交换得以发生,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诺思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缺乏远见,看不到不受约束的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于是提出了意识形态理论,用以约束这种行为,并把它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引入交易费用分析中,用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在诺思看来,一套完整的正规化制度固然对经济发展有利,但若没有作为非正规化制度的意识形态的补充,经济发展效果是否理想就颇成问题了。因为,任何正规化制度都不是绝对完善的,尤其在一个博弈的社会里,尽管有整套不变的规则、检查程序和惩罚措施,但在限制个人行为上仍存在相当的可变性,经济主体把成本外化于他人和社会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是在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依旧广泛存在。诺思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一种欲获得某种好处而又不付费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若社会成员都想成为或都等待成为“搭便车者”,那么,这个社会就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创新活动的激励。因此,一个社会需要通过先进思想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有效克服“搭便车”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因为,意识形态是一种人们行为的规则,使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引导,而使其行为决策简单明了,减少了社会的交易费用。

(三)人的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人的冒险、创新等行为经济机会获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一,刘易斯反复强调经济机会对于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源于经济机会。他指出,“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新经济机会引起了新的富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基本问题就是抓住机会。因此,增长的加速可能是由于新机会的出现,也可能是由于制度的变化允许抓住业已存在的机会,或者也可能是由于两者兼有”。第二,刘易斯认为,经济机会又源于人的冒险、创新等新思想指导的人的冒险、创新等行为。刘易斯认为,“新思想”即人们对创新、冒险、新技术、新物种等新事物的认可、接受的态度,具有某种“新思想”的人即为“新人”。“新人”善于抓住经济机会,在影响经济增长变化方面起最主要作用。他指出:“经济增长要求人们有冒险、创新思想。”冒险、创新等新思想一旦转变为人的行动,是人们抓住经济机会的根本前提,“因为经济机会和新思想的这种积累性作用是相互的”。企业家具有风险、创新等新思想对于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增长十分重要:同样,经济增长的滑坡、“繁荣的毁灭可能仅仅由于人们接受了与经济扩张不一致的旧习惯或旧思想”。

(四)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新行为经济机遇到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熊彼特用企业家创新精神很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他指出,企业家创新精神就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它总会给企业家带来一种“战斗的冲动”,激发企业家为社会不断地创造财富的实践,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激励的企业家创新实践正是企业家精神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机制。熊彼特进而指出,获利经济机遇永远只属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企业家之所以崇尚创新精神。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创新精神激励下的创新实践可能为自己带来潜在的赢利经济机会,进而将潜在的赢利机会变成为现实的利润;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实质就是对外部经济机遇的一

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企业家“为了他的成功(获取利润),更主要地与其说是敏锐和精力充沛,不如说是某种精细,他能抓住眼前的机会,再没有别的”。因此,创新就是企业家职能的实现,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就是赢利经济机会的获得,就是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就是企业家创新精神。

人口思想素质影响家庭贫富的具体机制和路径――以西部农民典型思想素质为例

西部贫困农民思想观念素质的基本现状是落后(即先进思想缺乏)。西部农民落后思想又是浩瀚和无边无际的,从中科学归纳出制约农户家庭收入增长、家庭贫富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观念素质并诠释农民典型落后思想观念素质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路径:农民落后思想农民错误行为经济机会失去或高生产成本农户家庭贫困,反之亦然。这一具体路径遵循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路径。

典型思想一:思想上,农民错误地看待教育和知识;如“读书无用”、“知识无用”、“读书不如打工”等功利主义思想,而“知识创造财富”、“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等理念缺乏行为上。严重影响农民对知识的追求,其必然采取减少或取消对子女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投资,宁愿让孩子失学,帮助做家务农活或外出打工挣钱等错误行为子女受教育程度低子女文化素质低子女技能素质低(或综合能力低下)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子女就业机会减少,或就业受限,甚至根本无法就业在现阶段,人们收入主要来自就业(包括自谋职业),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受限和无法就业,就必然使得个人和家庭收入减少,甚至无收入来源家庭陷入贫困。

典型思想二:思想上,农民生命、健康、卫生、优生优育意识淡薄行为上,吸烟、酗酒、近亲结婚、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等任何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农民健康素质低下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第一,患病、残疾、低能人口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就业机会减少,谋生空间狭小,甚至无法就业;且劳动性质以低薪体力劳动、简单劳动、临时劳动居多在现阶段,人们收人主要来自就业(包括自谋职业)。农民健康素质低下必然造成个人和家庭收入偏低,甚至无收入来源家庭陷入贫困《因病致贫或疾病潦倒型贫困》。第二,患病人口高昂的医疗费用开支,使得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也影响了用于家庭生产的资本积累。疾病已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严重制约因素,疾病、残疾、低能导致的人口健康素质下降,使得农业生产经营困难,人们生活困难。

典型思想三:思想上,投机取巧、打牌赌博、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等剥削阶级旧思想,而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勤劳致富等思想缺乏行为上,赌博和懒惰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第一,赌博不仅不创造财富,反而消耗财富,使财富减少;只能导致家庭贫穷,甚至是家破人亡。第二,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和财富。“懒惰”行为的本质就是厌恶“劳动”,它不是创造财富,而是消耗财富,使财富减少。只能导致家庭贫穷。克拉克指出:“思想是个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懒惰、缺乏责任感、贪图眼前享乐的思想与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行为是相矛盾的,因此,来自于这些思想的人成为穷人的比例很大,有些思想会比其他思想产生出更多的贫困。”缪尔达尔通过在南亚地区长达十年的实地考察,揭示了懒情思想及行为与贫穷的相关性,认为厌恶劳动、懒惰成风是造成南亚人贫困的原因,他指出:“南亚人思想道德素质低是生产效率低的原因,南亚的现代经济并不很容易改变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南亚人懒惰,不愿积极工作。因此,南亚人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改进他们经济状况的兴趣,缺乏对劳动的重视。南亚一些只念过小学或者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仅仅初识文字的人也自称受过教育,希望免除体力劳动。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南亚的贫穷。第三。“懒惰”不利于生产资本的形成,阻碍经济增长;而“勤劳”有利于生产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对此。刘易斯深刻指出:“经济增长要求人们应该愿意更自觉地勤奋工作,如果说勤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应该在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更大能力或愿望中去寻找这种联系。那么工作辛勤的人也许比那些工作少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少的消费这些收入的时间:因此,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投资。而他们愿意更多地储蓄是不够的,如果农民以购买黄金和珠宝来储蓄,那么就不会刺激经济增长。同样,如果他们进行储蓄是为了购买更多的土地,那么。其影响就不是增加农业产量,而仅仅是改变了土地的价格或所有权,也不会带来经济增长,增长的关键是生产资本的形成。辛勤工作与生产性投资有必然的联系,两个不同的种族生活在一起。一个种族比另一个勤劳,而这就是勤劳的民族更加繁荣的原因时。我们再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真正的差别在于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进行了更大量的生产资本形式。辛勤劳动与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妙公式。”

典型思想四:思想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封建生育养育思想根深蒂固,而“计划生育好”、“男女一个样”等理念缺乏行为上:第一,“多子多福”的思想引导人们多生、超生行为。佩雷菲特通过对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不发达社会特点和贫困原因长达40余年的考察指出:“不发达国家是一种超生的社会。婴幼儿死亡率很高。但人口由于可以随便受孕而得到弥补。生命不能得到预防保障,也不是有计划地传宗接代,而是靠身不由己的自然繁衍。在一代或几代人之内。超生现象继续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愚昧。是多子多孙的顽固传统观念。”第二,“养儿防老”、“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引导人们生男行为。很多家庭在生出男孩之前是不会自动终止生育的,为了把男孩生出来,又导致了多生、超生行为。第三,在“传宗接代”思想支配下,人们只能继承父辈祖传事业一对家庭经济机会和贫富的影响第一,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对衣、食、住、行、用等的更大需求。在家庭资源和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增多,抚养、教育、医疗子女的负担加重,必然导致家庭贫困(即“越生越穷)。第二,在家庭资源和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增多,人均收入相对减少,对子女学校教育投资相对减少,子女受教育程度降低,文化、技能等素质低下。随着社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子女未来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又制约家庭收入增长,导致家庭贫困。第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女性占有重要的角色地位并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并为男子所不能取代的作用。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调,在生产劳动方

面,就等于限制了女性的职业与工种,。不利于社会分工协作,从而阻碍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因此,刘易斯指出,“对妇女工作的限制也是每个地方经济增长的障碍”。第四,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调,使得男子未来婚姻成本高昂,也会加剧男子家庭贫困。第五,传宗接代、继承祖传事业限制了职业的自由流动和选择,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者能力和特长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是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典型思想五:思想上,“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而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缺乏一行为上第一。农产品自给自足,即不为市场生产。第二,农民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着单一的狭小规模(“小而全”)的农业生产。第三,采取“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形式一对农户家庭生产成本和贫富的影响第一,农本主义小农经济的实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非交换的经济形态,它使得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成本很高,根本不可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市场交换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一种节约与效益机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通过市场交换参与社会分工,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者之间应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社会分工原则。实行专,业化生产,即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产品交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双方的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对交易双方都有利;而且,交易双方通过社会分工所创造的利益,通过市场交换,可使所有的市场交易参加者都受益。第二,自给自足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男耕女织”家庭分工的实质就是对男子和妇女职业与工种的限制,不利于社会分工和大生产的发展,家庭及社会生产成本皆高。第三,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使劳动者的成果附加值极低且仅够满足家庭生活消费需要。可用于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为农户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即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规模效益”)。第四,自然半自然经济使农户家庭处于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与外界交往甚少,在遇到灾害时,农户家庭小规模低率的生产很容易造成农户家庭的自给不足或贫困。

启示

(一)中国反贫困反思

找出贫困的原因是有效反贫困的前提,为此,经济学家和研究者们找出了各种各样的贫困原因,相应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扶贫政策模式。为什么长期的反贫困未能使某些贫困地区真正摆脱贫困?回顾、反思和检讨我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对贫困原因的思考,还是扶贫政策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素质的提高。在以往一个时期的扶贫实践中,从政府来说,就是给钱、给物、立项目、搞开发的“输血式”扶贫方式;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来说,就是等资金、等项目或者争资金、争项目。这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致使国家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国家援助的科技人才、扶贫资金、扶贫物资及国家制定的扶贫政策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因此,反贫困理论和实践就显得惨白无力,其结果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反贫困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助长了贫困人口对国家和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扶贫攻坚以后,人们发现离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差距。这说明,人们还缺乏对贫困原因进行追根溯源的探析,缺少对扶贫方式最有效的探索。

其实,任何一种扶贫政策都应当有助于调动和激发贫困者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去脱贫致富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增强贫困者的“自我造血”功能,有助于建立一种贫困者自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这乃是检验一切扶贫政策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而不能让贫困者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放弃自我主观努力。我们并不反对国家或政府物资、资金或科技、文化等扶贫政策措施,但过多的或单纯的物资或资金扶贫援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反而会产生某些副作用。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罗时法指出:“治疗贫穷的良药决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外部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除人们的斗志,使人产生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克拉克指出了政府福利扶贫政策的某些弊端,他认为,“政府许多帮助穷人的做法实际上是使贫困和不平等永久化,与现代福利国家相联系的社会扶贫福利项目常常只起到了抚慰低收入者和防止社会失序的作用”;“政府福利扶贫项目是损害少数民族自主精神,造成代代相传的依赖感的罪魁祸首”。

究其原因,是由于旧社会形态、文化传统传承下来的落后思想观念。在极大地抑制着人的智慧和潜能,深深支配着人的行为,使人失去各种经济机会(经济机遇)。最终导致家庭贫困。对此,经济学家有许多论述,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也是一种国民落后思想心理状态。国民的思想、心理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思想意识之中,就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克拉克指出:“贫困和不平等的根源在于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心理素质。一些人意志坚强胆子大,另一些人聪明而富有创新精神,还有一些人消极而迟钝。正是由于这些人性中普遍的固定的品性,产生了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等级制的社会关系和其程度相对稳定的贫困及不平等。”梁小民指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约束正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实,西部许多地区在自然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都比东部条件好,但却没有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这首先在于人思想观念的不同。思想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实际上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精神变物质。”郎咸平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要知道这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往有专家认为东北最缺少资金,也有专家认为东北缺少有竞争力的产业,还有人觉得东北缺少技术和人才。我觉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认为东北最大问题是思想非常不解放,甚至僵化!常常听到东北的一些企业家问,现在最有潜力的行业是什么?东北三省哪个城市最具竞争力,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常有夕阳思维。却少有夕阳产业。只要思想解放,思维创新,东北就能振兴”。

(二)结论

第一,人的思想观念素质正是通过支配人的行为,进而使人获得经济机会(经济机遇)或降低家庭及社会生产成本。最终促进家庭脱贫致富、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第二,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困者思想和精神的崩溃:贫困的根源已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人低下(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第三,一切导致家庭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发展的人的素质低下的原因都可以在人的思想观念素质低下那里找到终极原因:在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思想观念素质。第四,作为人力资本最重要内容的人的思想观念素质决定人力资本其他一切方面的发挥程度,并且是资本、劳动、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前提。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 德育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43-02

学校教育,德育为本。目前普通高校教学中,理论课和德育教育(以下简称“两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但这两门看似很重要的课程所扮演的角色犹如鸡肋,教育效果的确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无外乎教学内容太空洞、理论化太强;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规律相脱节;缺乏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等等。笔者认为:影响“两课”效果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被忽视了,那就是学校没有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两课”教育。因此缺乏“认同感”的教育,其“课堂吸收率”便可想而知。

处在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其心理特征一方面在总体上显现出与两个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受成长经历、社会因素、个人阅历、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存在心理矛盾和困惑,因此导致许多心理问题发生。

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不能消极观望,也不可悲观失望,更不要不寄希望。而应在不断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处在转型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站在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高度,“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战略眼光认识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做法和新路径。

一、不断挖掘和充实其他教学内容并作为提高“两课”实效的重要手段

高校的“两课”教育,不能固步自封,更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不断挖掘和充实其他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它既是“两课”的基础课,也是桥梁课,更是骨干课。因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引导和提高人的认知水平,知行合一,使其在各种情况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及坚强的毅志)、应变能力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人的认知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影响、成长经历、社会阅历和教育训练。高校心理教育是增进大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和优化其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遇到诸多的实际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疑虑在渐渐增多,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承认和接受。目前许多普通高校大都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这些机构在指导大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的忧难困惑、开发自身的身心潜能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这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认识社会、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把心理机构平时所了解和掌握的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真实第一手资料,以及疏导和解惑这些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充实到“两课”教学中,不但丰富了“两课”教学内容,而且联系实际的教学,大学生更易于“认同”、接受和引以为戒。因此,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心理咨询的水平与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两课”教学之中,是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训练的最有效的途径,也必然成为提高“两课”教育效果的最佳推进器。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训练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征,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这个过程应该是连续的、系统的,正规的、真实的。因此每年新学期新生入学,应常规对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或其他“量表”。从中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然后由心理咨询师会同辅导员老师约请这部分学生到心理咨询机构进行面谈,并初步做出分析诊断,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档案。之后区别不同的问题和类型,制定和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及疏导方案。这样不仅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也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学校就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不仅利于对学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利于充实“两课”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教育水平和降低安全稳定风险。从长远来讲,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及迎接各种挑战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把心理素质培育渗透到学校各个教学环节和管理之中

全员、全时、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育既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学校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应想方设法将心理培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和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各科教学中要尽量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专业心理素质;在整个大学阶段和大学校园内创设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要利用好大学所有的宣传阵地,广泛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实施“无缝隙教育”,还要经常组织和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正确认识社会和对待挫折,使他们不断提高各种情况下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避免德育课堂的单项灌输

在实施德育的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引导者,学生是体验者。教师不再是一人堂满堂灌。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反思转变良性循环体系。教师不再要求学生一定要接受教师的思维、方式、方法。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是充分诱发和唤醒学生道德意识的条件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大讨论。可以几个人一组,然后可以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他们的观点,教师可以把这些观点集中到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和指导,拿出一个大家认可的观点。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及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可以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求。及时有效的因材施教。教师也可以组织看一部电影,让学生写读后感,了解学生对问题、事情和事物的看法,从而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只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积极、鼓励和倡导的手段,才能构建起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心理得到健康有效的成长。

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系统的专题心理教育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和问题,应在全体大学生中进行专题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树立人生航标-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建立真实的自信-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塑造健康的人格-个性意识与心理健康。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习过程与心理健康。可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创新与心理健康。学会与他人相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审视象牙塔里的“闪电”-恋爱及性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心灵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情绪与心理健康。锤炼不折的脊梁-挫折与心理健康。成功的走向社会-择业求职与心理健康。了解你自己-心理测验与心理健康。学会求助与互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解决的困惑及问题,相信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育和心理素质培育有所裨益。

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久、持续而复杂的过程。它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短时期的事情。他需要教育工作者、社会、家庭等齐抓共管。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身心的承受力、自我调控力、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力、对事物的创造力以及自信力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育,使当代大学生经过学校系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素质培育后,真正醒悟:要想拥有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走向成熟,坚定沉着地参与和迎接社会竞争与挑战。

【参考文献】

[1]白霞.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之我见.大同职业技术学院,2005(02).

[2]李明远.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

篇4

关键词: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正能量 效应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our party's fine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advantage, but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various works' successful development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aces the dual challenges of hardship and difficulty. This article on how to enhance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period, expoun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ositive energy", and mainl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lay a good effect of "positive energy" to grasp the main points, has carried on the careful analysis and summary, the new way and new metho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has carried on the earnest exploration, puts forward some new Suggestions.

Key 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 .cn/Search.aspx? Q =????????>;Effect of positive energy

中图分类号:P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地勘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地勘单位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效应,对于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工作需注重发挥“正能量”作用。

所谓“正能量”是指一切给予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让人能够积极的思考,拥有正面的心态,创造良好的环境。正确认识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正能量”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解决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形成独特的工作形式和传统,成为地矿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但随着地矿经济发展、地勘单位的改革,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新变化新特点,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日益明显。就社会环境而言,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在助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极端事件屡屡曝光,负面报道层出不穷,由此产生的社会负面情绪、心理问题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艰巨性与困难性的双重挑战。

如何化解风险,应对挑战,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发挥“正能量”作用,其目的就是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及各单位实际,放大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新方式方法,疏导社会心理,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点燃“正能量”,释放“正效应”,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这正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着力点。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正能量”作用,重在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

一是要树立组织人本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职工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民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政治上引导,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提高职工幸福感指数,增强职工对组织的归属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实现从不平等到平等的转变,以平等态度待人,即使对那些缺点较多的对象,在批评、教育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把被教育者对象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放在首位,从关心人、爱护人出发,做到情感相通、情理相融,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人、感召人、影响人,达到教育人的目标;二是要实现从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除了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外,还应树立服务于人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决放下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剔除“我打你通,我教你听”的简单、生硬的方法,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展;三是要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要做到从真情实感出发,以心换心,树立良好的愿望,端正态度,才能赢得受教育者的信任,才有可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才能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理,才能正确对待思想上行为上的反复。因为人的感情最隐秘最脆弱,但是也最容易被激发。职工只有情感得到充分尊重,才能更加有助于带动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使自身的巨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正能量” 效应,重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笔者认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创新。

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二者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以往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时不尽人意,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工作思路比较狭窄即为其中之一。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上,结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对我们有一种勇于创新,视野顿开的感悟。我们只有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切实解决人的内心困惑,在这个基础上再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最大化。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心理疏导”中的“疏导”不同于“教导”和“指导”。“教导”和“指导”虽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导”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耳提面令,缺乏亲和力,“指导”又让人觉得高高在上,难免束之高阁,都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而“疏导”不仅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实现这一作用上具有更加实在的作用。

(二)心理疏导是积聚“正能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心理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映,积极的心理品质使人以积极、向上、建设性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显现的是一种“正能量”。具有阳光心理的人会感到周围世界是那么的和谐,现实生活是那么的幸福美好,与阳光心理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轻松、快乐和愉悦;而狭隘、嫉妒等消极心态和负性情绪则会让人压抑、郁闷、焦虑和恐惧,长期的负性心理会使一个人心灵失衡,人格扭曲,失去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产生仇视,意志消沉,损伤自身健康,甚至会出现变态、极端行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发展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否跳过拉美国家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不仅靠发展、改革,也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好职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剔除消极心理,积聚“正能量”,形成团结向上的合力。

地勘单位政工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心理疏导。一是要学会运用赏识的眼光和肯定的态度来激励职工的闪光点。因为只有肯定才能提高职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只有赏识才能提升职工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积聚“正能量”。要指导全体职工用自己的工作热忱将所在团队打造成不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集体。这种尊重,更是促进民主、平等意识,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重要体现。二是要以知心朋友的心态努力洞悉隐藏在职工内心深处的情感,用平等的姿态消除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逆反心理。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职工中出现的问题,更不能高高在上而疏远基层群众,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点燃“正能量”。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正能量的时候,内心蕴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就会在我们身上尽情的表现出来。

四、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正能量” 效应,应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思想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是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关键,必须重视建立健全制度,以制度求落实,用制度促落实,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二是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三是在各种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通过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形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双轮”驱动,以此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势必能够大大地提升幸福指数,在建设幸福铜陵和创建平安地勘单位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荆惠民等.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篇5

【关键词】科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爱丁堡学派

【正文】

劳丹(L.Laudan)曾将科学社会学划分为认知科学社会学和非认知科学社会学两种形态。[1]依据他的解释,如果社会学企图依据外部的社会或经济因素来说明为什么某一理论被发现及发现后被接受还是被拒斥,企图依据外部社会或经济因素预先决定科学家对理论的态度是赞同还是抵制,企图说明某些社会结构对某个特定理论及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那么,这种努力就属于认知科学社会学的解释范围;如果社会学家的研究宗旨不是去解释科学家对物理世界的信念体系,不涉及科学活动的认知过程,而是去研究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内部社会结构及其功能,那么,这种努力就属于非认知科学社会学的解释范围。

显然,劳丹是依据社会学家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来给科学社会学前后两种“范式”进行划界的,若不顾忌冒过分简单化的风险,劳丹的划界标准本质上就是认知标准。在劳丹看来,只要社会学家在科学之社会研究中不触及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那么,这种科学社会学就是非认知科学社会学,亦及默顿科学社会学,反之,则为认知科学社会学,亦即当代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这就引出了一系列亟待探讨的问题,非认知识科学社会学是怎样过渡到认知科学社会学的,换言之,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在前后两个阶段过渡期间必然发生过认知转向,如果发生,那么,是何种原因促成了这场认知转向?它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认知科学社会学校之非认知科学社会学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怎样看待科学社会学的这场认知转向?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考虑到认知转向不可能不涉及哲学层面,故此本文首先得从认识论视野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背景透视,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非认知科学社会学的解构成因及认知科学社会学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非认知科学社会学的认识论基础

如前文所说,劳丹笔下的非认知科学社会学本质上就是默顿科学社会学,尽管这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定域在科学共同体之内、实验室高墙之外,系“中距”科学社会学,所采用研究方法是科学计量学,所研究的宗旨是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内部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功能,经费投入与论文产出评估,科学体制化目标。但只要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品味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假说,仍可从中发现其认识论基础,仍不难发现这种被劳丹称之为非认知科学社会学的整个理论构架、经验事实正是建立在默顿给出的科学体制化目标及确保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科学家行为规范基础之上的。因此,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兴衰是与构成其经验基础及理论构架内核的科学体制化目标及科学家行为规范的存亡是唇齿相依的,只要我们抓住了构成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内核也就可以从认知视角对此进行认识论分析,现就此进行讨论。

如果我们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形式逻辑分析,那么,默顿所言的科学体制化目标及科学家行为规范就等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所谓科学体制化目标就是生产正确无误的知识,所谓科学家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则为[2]:①普遍主义。即科学真理的标准到处一样,只要是科学真理,不管其来源如何,都应服从于不以科学家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普遍一致性标准,且这种非个人属性的标准与先前证实的科学标准是一脉相承的。②公有主义。所有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家群体合作的产物,归科学共同体所公有。③无私利性。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其它,科学家不能因为他个人的其它原因来决定接受或者拒斥一种科学思想或科学事实,科学家热衷于探索和发现科学真理的真正动力主要来自于内在兴趣。④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研究科学的人不承认在神圣的、不能批判的同非神圣的,可以进行批判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固定的界限,所有科学知识都要严格地加以检验。

从默顿给出的科学体制化目标及科学家行为规范来看,科学共同体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生产出归共同体公有的确证无误的知识,而行为规范则是确保生产确证无误知识的清规戒律。普遍主义则在表明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知识的检验可诉诸普遍一致的标准,而无私利性原则则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理论的评价中,科学知识的检验中恪守感情中立原则。只要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严格遵守这4项行为规范,凭借其内在兴趣追求科学体制化目标的话,那么,社会因素,诸如科学家情感、信念、偏好、科学共同体的外部环境、科学活动中的种种内在与境、科学家所面对的“实在”,均不会渗科到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都不会影响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及科学知识的评价过程。既然如此,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乃至科学知识的评价机制,均无需诉诸社会学分析,社会学家的研究范围就应该被严格限制在科学共同体内、实验室高墙之外。

由此我们明白了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宗旨为什么不涉及认知层面,不触及科学知识微观生产过程、不考虑科学知识的评价过程的原因所在。即使科学社会学家对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及评价过程持有浓厚兴趣,那么,他也用不着走进实验室,只要借助于资金投入与论文产出及论文的引证分析,就可以达到对科学活动认知层面的了解,正因为如此,基于“控制论”研究方法的科学家计量学成了这一类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3]

由此可见,默顿科学社会学在涉及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及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及评价机制的具体过程方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黑箱”式研究方法,它侧重于输入与输出二者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因此,默顿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活动认知过程及评价机制的研究路径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确证无误的知识是“理性科学家”在自然面前“默祷”的产物。

此处所言的“理性科学家”就是严格遵守默顿给出的4条行为规范且以默顿给出的实现科学体制化目标为已任的科学家,所谓在“自然”面前“默祷”是因为科学知识的本性就应该是对物理世界所作的逼真描述,按照普遍主义和无私利性原则的理解,科学家只有面对非个人属性,不以科学家个人意志为转移,旨在对物理世界进行逼真描述并且依据普遍一致性标准加以检验就可获得“确证无误”的知识。说得白一些,作为科学活动认知主体的科学家是“理性人”,作为认知客体的物理世界是“自在之物”,充当认知活动评价机制的是普遍一致性标准。这种描述是朴素的经典实在论思维,可以说是与科学哲学的逻辑经验主义认识论基础相吻合的,甚至有学者直接声称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哲学基础就是逻辑经验主义[4]。无论这种科学社会学怎样声称绝不触及,也不该触及亦无需触及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及评价机制,但骨子里仍然带有浓厚的经典实在论色彩,仍然是凭借其数十年的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作为其生存基础的,一旦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走向衰落时,默顿科学社会学体系的解构就成为不可避免。本文接下去就要探讨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解构过程。

二 非认知科学社会学的解构

严格地说,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解构成因首先来自于科学社会学内部,其次才来自于科学哲学的库恩转向以及由此引起的传统知识社会学的复苏(关于传统知识社会学的复苏作者已有专文述及),只不过前者不象后者来得那么彻底而已。此处先讨论来自科学社会学内部的种种诘难,无论意义多大,但它为科学哲学的库恩转向在科学社会学研究领域引起研究“范式”的变迁抑或“认知转向”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默顿科学社会学在后期所受到的种种诘难主要来自于社会学家对4条行为规范的怀疑,而且这种怀疑主要依据于科学史事实,而不是形而上的思辨。如在关于光的本性之争演化过程中,牛顿的微粒说在一定时间内占据垄断地位,尽管有惠更斯的波动说与此针锋相对,且波动说在某些解释功能上并不逊于牛顿的微粒说,但这一期间的科学家在对这两种理论的评价中仍有偏爱牛顿微粒说的强烈倾向,甚至置惠更斯波动说于不顾,这与普遍主义和无私利性的行为规范明显不符。再则,当普朗克不得不放弃连续性观念,提出光的量子论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可奈何心情也显示出科学家在描述和解释物理世界过程中是很难做到感情中立的。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由于触犯了左右科学共同体思维方式的经典时空观,受到了绝大多数科学家的抵制,同样表明科学家在接受或拒斥一种科学理论时是受既定价值观控制的,难以做到感情中立。如果计及政治因素,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在德国、前苏联不仅受到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学术抵制,更重要的还受到科学共同体的非学术抵制,甚至遭受迫害。这表明,社会外部政治因素,如意识形态是可以渗透到科学共同体且影响到科学家对科学理论评价的,影响到科学家对科学理论是接受还是抵制,科学家在这种氛围中是无法做到感情中立的。

默顿科学社会学受到的诘难还来自于社会学家对科学知识确证无误的怀疑。有些社会学家认为,科学知识就其本性而言是社会约定的,说科学知识是确证无误的当且仅当它被社会所接受。还有人认为,在科学文化的进化阶段,信仰可以被相信为真理,那是由于它被社会所接受的缘故[5]。还有人认为,科学思想只能相对于一定的约定规则才有意义,科学规律只能作为一系列行动规则为我们所用,甚至科学定律本质上是一种约定[6]。这种带有约定主义色彩的论点均对评价科学理论的普遍一致标准,科学知识的“含金量”提出质疑。

默顿科学社会之所以受到诘难,还来自科学共同体内部存在的“弄虚作假”现象,如“N射线”就是典型例证[7]。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并非科学家故意生产“谬误知识”的现象,还存在着权威对出自一般研究工作者的新观点、新思想的抵制现象,还存在着破坏公平竞争的“马太效应”,等等。

为回应这些社会学家的种种诘难,默顿采取如下挽救措施,首先他肯定了科学体制化目标和科学家行为规范在科学共同体中的规范约束功能,并且认为绝大多数科学家是能够较好的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的,其次,他仍然回避认知问题,将“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归因于科学家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科学家违背了正常的行为规范。因此,在默顿看来,只要运用这一系列行为规范对那些“弄虚作假”,包括非故意生产“谬误知识”的科学家进行矫治,将他们“康复”为“理性科学家”,那么,科学共同体仍能在既定的科学体制化方向上继续前进。

然而,无论默顿学派怎样努力,社会学家仍能找到大量的科学史实予以反驳,这就使得这种研究纲领的“内核”不断受到“反例”的挑战。再则,既然有人经常不断地从内部发现“反常现象”的存在,那么,至少表明默顿科学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基础是不牢固的,更何况他总是试图调整“保护带”,从没有正面解释认识论意义上存在的大量“反常现象”。

简而言之,默顿科学社会学无论就其宏观经验基础还是就其微观认知层面,均因存在着大量“反常现象”而不得不在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甚至有些社会学家对这种科学社会学仅仅以科学共同体为研究单位还明确表示出不满情绪,认为它是大科学时代的“小科学社会学”,还有人认为这种科学社会学将科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验室视为一只“黑箱”,只研究表象问题而不触及认知层面而将此种科学社会学称之为“黑箱”社会学。[8]

三 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

随着“反常”现象的不断出现,默顿科学社会学体系走向解构已成为定局。遭致解构的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科学史史料的不断挖掘,二是行为规范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三是研究方法的“黑箱化”,四是“不对称解释”,亦即错误知识是由违反规范的科学家生产的,确证无误知识是由遵守规范的科学家生产的[9]。这几方面因素均触及认识论问题。总之,如何从认识论上打开缺口是关系到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假设能否走向彻底解构,能否直接促成科学社会学认知转向的关键,于是,社会学家开始从库恩那里寻求问题的答案,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从认知层面对长期以来免予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知识特权发起猛烈进攻。问题是库恩能否为这些社会学家的研究提供哲学基础,答案是肯定的,现略述之。

库恩(T.Kuhn)首先使用自己的“范式”将科学事业视为在“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相互交替中得以发展的,科学知识的增长在常规科学时期是线性积累的,而在科学革命时期却是间断的,甚至是跳跃的。所谓科学革命本质上是新旧两种“范式”在更替,如牛顿“范式”取代亚里士多德“范式”,爱因斯坦“范式”取代牛顿“范式”就是科学革命。

依据库恩的解释,“范式”将决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信念体系,价值观念等。“范式”的变更必然导致科学家思维方式、信念体系、价值观念的整体变更,反过来,“科学革命”也就是以科学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信念体系及价值观念的整体变更为其标志的,因而在库恩看来,科学知识的意义只能由特定“范式”所决定,且仅由这个“范式”所决定。

既然如此,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等行为规范在认识论意义上就难以成立,因为从普遍主义原则的要求来看,检验科学真理有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普遍一致性标准。然而,只要承认“科学革命”是在“范式”变更的基础上实现的,且“科学革命”是科学进步所不可逾越的阶段,那么,普遍一致标准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标准是相对于特定“范式”而言的,其结果是,要么否认普遍一致性标准,要么否认“科学革命”,既要坚持普遍一致性标准,又要同时承认“科学革命”,不仅在事实面前说不通,而且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

从无私利性的原则来看,科学家在与物理世界对话时以及在评价科学理论时,要求恪守感情中立,从大量反例来看也是难以成立的,因为科学家是在给定“范式”条件下从事科学活动的,“范式”不仅影响他对物理世界的描述,导致“观察负荷理论”,而且左右着他对科学理论的评价,他对科学知识的检验,以及他所要使用的评价标准及检验标准[10]。就此而言,“范式”本质上是对科学共同体在“常规科学”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施加伦理约束的一种张力,换句话说,科学家是在这种张力约束下从事科学活动的,从这层意义上讲,默顿科学社会学才能寻找到极其狭窄的生存空间,那些游离于这种伦理约束的科学家要么成为下一次“科学革命”的先驱者,要么就是失败者。

大而言之,库恩的“范式”理论为科学家模型的重新建构,科学活动的“重新背景化(Recontext)”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不论是作为科学活动认知主体的科学家,还是作为认知客体的物理世界,抑或科学家与物理世界的对话过程,以及科学家对“对话”结果的评价均取决于该时期的特定范式。如在经典力学里,物理世界定域在绝对时空中就是典型例证。

库恩的这些思想成了70年代以来为科学社会学家彻底动摇默顿科学社会学哲学基石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受库恩思想的启迪,他们开始了对科学知识本性的深层反思,认为科学知识应接受社会学研究,不该享有特权。持这一观点的社会学家主要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他们是埃奇(D.Edge)、布鲁尔(D.Bloor)、巴恩斯(B.Barnes)、和巴斯克(R.bharsker),后人称他们为“爱丁堡学派”(Edinburgh-School),正是他们声称受库恩思想启迪,而转入科学活动认知层面的。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满足于库恩的历史主义——相对主义解释,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历史主义解释,还是相对主义解释只不过是科学哲学家在唱独角戏,社会学解释仍未从中获得合法性,他们决心重构科学社会学,将科学社会学研究引向认知层面,引向科学知识本性。于是,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在该学派努力下,遂得以实现,为将这种科学社会学区别于默顿科学社会学,有人将之称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或劳丹笔下的“认知科学社会学”。

四 认知科学社会学的兴起

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问世,亦即认知科学社会学的兴起。这种社会学一反默顿传统,公然要对长期以来亨有免予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知识特权提出挑战,将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直接触及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著名社会学家布鲁尔在其《知识及其社会意象》(1974)一书中开宗明义地问道:“社会学研究科学知识的细节及其本性问题是可能的吗?”布鲁尔用他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制定的“强纲领”(Strong Program)对此作了肯定答复:“所有知识,不论是经验科学知识,还是数学知识都应该对其进行彻底地研究……,没有什么特殊的界限存在于科学知识本身的绝对的,先验的或存在于合理合法的,真理的或客观性的特殊本质之中。”

布鲁尔还为他的“强纲领”给出了下列原则[11]:①因果性。科学知识社会学注意研究信念及知识所处的不同条件及产生的原因。②公正性。公平地对待真的与伪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成功的与失败的信念及知识,两方面都要解释。③对称性。解释的方式是对称的。④反复性。它的解释同样适用于社会学本身。

其中,因果性原则为认知科学社会学界定了研究对象及研究宗旨,即要对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及科学共同体信念体系进行认知层面的社会学因果解释;公正性原则是指认知科学社会学必须以所有科学知识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仅仅以人为的、非理性的、失败的知识内容为科学社会学的考察对象,即使对后一类知识,在诉诸社会学解释中也应将其与前一类知识置于平等地位,社会学解释不含任何歧视色彩,两类知识在社会学研究中都应享有同等待遇;对称性原则是对公正性原则进一步展开,即不能采用默顿的“非对称性”做法或歧视性做法,只对伪的、非理性的和失败的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求矫治那些“非理性”科学家,而对真的,理性的和成功的知识则免于社会学研究,而是对两类知识给出对称性解释。具体地说,社会因素渗透是对称的,它既可导致伪的、非理性的、失败的知识的产生,也可导致默顿笔下的真的、理性的,成功的知识的生产,如果将伪的、非理性的和失败的知识的产生归因于社会因素介入,而将所谓真的,理性的和成功知识的生产归因于未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就违背了对称性原则。

由此不难看出,公正性与对称性解释原则是为彻底的因果解释服务的,换言之,任何科学知识形态都是在特定社会因素影响下得以产生和形成的。这几项原则说到底是为科学社会学触及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及评价机制、科学知识的文化本性提供辩护和说明的,所谓“强纲领”中的“强”也就体现在这几项原则之中。

总之,自“强纲领”提出以后,对科学活动的认知层面进行社会学研究或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已无什么禁区可言,“爱丁堡学派”的努力,尤其是“强纲领”的提出在科学社会学研究领域,既象征着默顿科学社会学基本假说的彻底解构和科学社会学认知转向,又标志着认知科学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无论功过如何,它在科学社会学发展史上,在科学社会学从现代形式向后代形式走向上都应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究竟对此作何评价,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浦根祥:《科学知识本性的哲学与社会学解释之争述评》,载《自然辩证法研究》No,10.1996.

[2]D.Bloor,Knowledge and its Social Imagery,Routledge Press,1976,pp.1-3.

[3]浦根祥:《科学社会学研究综述》,载《社科信息》No,1.1996。

[4]陈光:《“科学知识”社会学概念及哲学背景》,载《自然辩证法通讯》No,3.1992。

[5]浦根祥:《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研究会趋同吗?》,载《江苏社会科学》No,5.1994。

[6]S.Full,M.D.Mey & T.Shim,The Cognitive Tur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s,1989,pp.211-23.

[7]赵乐静,浦根祥:《“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举起世界!”》载《自然辩证法通讯》No,5.1993.

[8]S.Mulkay,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unity.in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Sage Publication,1977,p.108.

[9]S.Woolgar,Representation,Cognition and Self.in the Cognitive Turn,(同6)1989,p.108.

篇6

文:易娜

低头,乖乖地别动,或是为了一个精致的刘海闭一小会儿眼睛,你的造型师不是魔法师,却转眼给了你一袭惊艳。然后,顶着新鲜发型去了本埠至IN设计师堪称得意之作的那间CLUB,暧昧灯色,水泥灰墙,鲜红LOUNGE,和你的表情相得益彰,而我们不苟言笑的DJ,其实很善解人意的,用音乐,把你拉到人群中,调高你身体的抖动频率。今夜你很开心,即使没有艳遇,一个人也精彩。突然变得很贪心,如果这造型师设计师或者DJ是名正言顺的男友甲乙丙丁,他们联袂打造的生活该有多生动。想想不可能,不如想象自己是站在颁奖台上说THANKS――感谢我们身边有如许精通于装饰生活的男人们,感谢这样的一些男人让我们看起来或者生活得更优雅更精彩。

罗文,虽然不愿被“酒吧设计师”这样的称谓减缩发展空间,但仍愿意将他的名字与那些活色生香的酒吧们联系在一起。

SAMIR,十几年的打碟生涯,现在仍不厌倦,仍是一听到音乐响起就会不自觉地血液沸腾,并用自己的感受感染着旁人。

SAKA,因尘缘未了没能出家的他,把三千丝理解成生命,就像恋人一样,彼此是有感情的――因着这样的投入,出自他手的发型更像与人的一场交流……

NORMAN:设计夜精彩

文:佳慧

采访是在白云宾馆二楼新开的“盛宴”CLUB里进行的。这是他的最新力作,有2000m2的空间,展现了强烈的后古典主义的风格,采用的是现在欧美最时尚潮流。而且国内目前还没有的半躺式LOUNGE。拍摄时,Norman就躺在上面,伴着时尚的音乐,喝着香槟,一场曼妙的采访拉开序幕,霓虹灯从天花板上直射而下,在Norman的身上游离出流动的光影。他说自己享受这种感觉,以半躺的状态品着美酒,兴奋时到下面跳跳舞,困了再躺着,用阿拉伯水烟壶吸吸烟。“这只水烟壶在杜拜买的,我不吸烟,但喜欢在这种状态中,往水烟壶里装上一些带水果香味的烟叶,实在是享受。”Norman沉醉在自己的营造的王国里,颇有点活色生香的味道。

他有着一米八的身高,帅气的外型,绝对国际化的时尚气质,戴着粗胶框的眼镜,皮肤保养得极好,说话的语调不高,却充满着生机活力,像偶像剧里走出来的Handsome Boy。就是这样一个男子,设计了广州最著名的酒吧,从当年一炮打响的雍雅山房、GOLF CLUB,到深受时尚新贵追崇的陆街咖啡厅、TEN CAFE、CK吧等,他创造了无数成功的设计奇迹。

作为一个最资深的CLUBING玩家,他长年游走在中国与纽约之间,其设计简洁又不失艳丽,以舒适与功能性为主旋律,兼备最新的时尚娱乐导向。因此,出道短短5年间,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他喜欢泡CLUB,深谙CLUBING文化与内涵,对不同类型的CLUB如何吸引顾客了如指掌,经他设计的CLUB,后期经营的成功总是接踵而至。

CLUB设计的灵感

CLUB里,永远重叠着陌生人的气息,想在这里得到放松,设计者的理念极为重要,几盏幽暗交织的灯,一把舒适的座椅,Norman的工作,就是让CLUB这个独特的空间变得璀璨迷离,无数出彩的设计灵感,都在酒精的涌动下倾力蔓延,然后逐渐形成清晰的路线。“我很喜欢欣赏音乐与时装,风格迥异的时装细节里,会让我找到建筑的美感,而音乐演奏中,能冲刷出更多的灵感。”他的笑容很招牌,眼睛微微眯着,颇具亲和力。Norman让自己的作品简洁完美,传达着一个理念或一种想法,因此,空间的组合、线条与色彩的搭配甚至碰撞在他的作品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希望人们能从中获得人物与建筑结合的魅力,唤起人们思绪深处的某种记忆或揭示某个秘密的感觉。

Norman很介意别人把自己称为“CLUB设计师”,他拒绝被局限被定型,而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商业空间设计师”的范畴里,在他给自己划出的广阔空间里,他潇洒自如,极为享受。同时,他对于转化灵感的“载体”非常讲究――办公室要有绝对舒适的空间。

因此,Norman的办公室有一个能俯瞰广州黄金商圈的大窗户,他与工作伙伴各自圈地为营,他有一张能铺下巨型绘图纸的大桌子,围绕他周围的是一大堆书籍、一个贴着AK―47海报的画板、计算机以及来自印度的桃红色水烟筒,一切放松而惬意,无数CLUB设计图就是这样“炼成”的。

Norman原来是读建筑设计的,当年他很喜欢玩,很享受泡吧这些休闲活动。刚刚大学毕业时,举家就移民到美国,他对大洋彼岸的姹紫嫣红、莺歌燕舞不甚感冒,罗列出N种借口留在中国。在自我放牧“无人监管”的快乐时光时,他决定发挥建筑设计的魅力。第一次小试牛刀是帮一位朋友设计一间鞋子连锁店,在90年代末,他接手了“雍雅山房”设计的工作。这座倚山边小土坡而建的美食城打造得别具韵味,不同的座位与包房水平线高低错落,掩盖在绿意青葱的植物下,充满回归天然的氛围。很难想象,出了门就是喧哗繁荣的环市中路。这个设计让Norman一炮走红,到现在想起来仍旧是记忆翻飞,“雍雅山房的前身是听雨轩,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去玩,这个设计让我很兴奋,开始有了成就感。”

尽管“雍雅山房”的设计赢得一片赞扬,在广州拥有超人气的口碑,但Norman却不认为这个功劳可以牵扯到自己身上,“只不过是经营者给了我一处极好的设计硬件,我不过是配合好了,其实更关键的是雍雅山房的经营路线好,成功不仅是靠设计的。”

“雍雅山房”有一个超人气邻居――GOLF CLUB,在广州的白领阶层里,受欢迎指数从来居高不下,一周7天绝对都是人声鼎沸,没有喘息的时候。这也是Norman在1998年时的得意之作。当时广州的娱乐场都走豪华成熟的风格,他在接手GOLF CLUB的设计后,决定在视觉空间上进行全新的“变法”,艳丽的ART DECO装饰结合全黑的现代玻璃,带起了年轻、时尚的设计风格,推出后让全城都震撼了。

谈起这个得意之作,Norman洋洋自得:“我刻意让它染上浓厚的概念店味道,金属、简单、粗重,不注重细节,当时投资者想做一间漂亮、有个性的酒吧。我把风格锁定在美国上世纪20、30年代的Feeling。为了将这种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走遍了曼哈顿,拍了五、六十卷胶卷做参照。在动手画图纸时,每个细节都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来做,就算是把灯全部打开,也不可能挑剔出做工上的瑕疵。整体风格上很与众不同,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城市的潮流而开心。”这个98年夏天动工设计的酒吧,其装修设计毫无改动地沿用至今,照样给人前卫而舒适的感觉。

半年前,他的得意新作――CK CLUB,提取了古典精华,采用现代元素,外型简洁亮丽,以纯粹的色彩与光影的魅力,占有了广州年轻阶层的市场。最近横空出世的“盛宴”,他吸收了更多的设计意念与空间魅力,为盛宴CLUB设计出一个神秘、典雅的娱乐体验,在整个静谧深邃的黑色空间中,点缀着些许金属的刚性光泽,凹凸有致的黑色珍珠鱼皮被大量运用,显得神秘莫测,古典的黑木雕花反射出影像重合,将一种优雅的贵族品味充分体现,身在其中,带来时尚贵族的奢华愉悦。

CLUB文化之纽约VS广州

在Norman眼里,广州与纽约这两个城市有着绝对不同的气质,时空交错般风格迥异,比较到酒吧文化上,更像拉开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胶片。

谈到国外的CLUB,Norman认为西方人都很注重自己泡吧的形象,像纽约这些大城市,白领们下班后去酒吧时,都会脱下严肃正统的办公室装束,换上休闲而风情的打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时尚形象,如果有谁不识趣打扮得像商务人士,或者太过随便的牛仔裤加跑鞋,同伴会认为你不漂亮,不会享受生活而不搭理你,因为你的品味与大家不协调。“纽约的CLUB文化是成熟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不同风格的吧,比如专门跳舞的,专门喝酒的,另外还有针对不同阶级的CLUB。”Norman的口气充满了赞扬,他还说,上海的CLUB与纽约的风格最靠近。

谈到广州的CLUB,他对于经营风格很赞扬,他认为广州的部分CLUB在全国都属于经典之作,注重投资,注重创新,这点很值得骄傲。说到酒吧文化,Norman的口气像荡秋千般,掉下低点,“广州人的生活太平民化,太休闲了,在酒吧文化上太需要改进,应该有泡吧的专业精神。” Norman解释道,潮流将趋向于高素质的场所,人们会越来越认同CLUBING文化,广州甚至像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都需要加强CLUBING文化,首先要从着装上配合,这是一种商业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Norman说得很认真,有点任重而道远的样子。

被问及更多的差别,Norman低头沉思了片刻。他聊道,在国外人们周末才会去酒吧,周一至周四酒吧的生意很清淡,有些酒吧甚至会关门休业,专做周末生意;在国内,上海酒吧也是周末人气才旺。因为平时工作忙碌,只能周末才有时间释放自己,调剂压力,这是商业社会发展完善的标志,大家的生活很规律。而广州酒吧比较特别,一年365天都门庭若市,这说明广州的商业不够发达,速度不够快,所以人们仍旧能享受休闲的生活。说到这里,Norman快乐的大笑道,这可能与广州炎热的天气有关,大家都喜欢玩,又喜欢享受美食,在酒吧里“劈酒”(粤语,意为拼酒),他顺便喝了一口手里的香槟,其乐融融,这或许也是广州让他留恋的理由,所以他没有全身心的在纽约发展。

“以前谈到酒吧,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颓废的代名词,我曾经听到过一个30多岁的时装经理说,她从不去酒吧‘那种地方’。其实酒吧是健康的场合,是一种放松的生活方式,除非你把这个载体复杂化了。它也不是专属于青年人,而酒吧细分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正因为不同地方的酒吧文化千差万别,所以设计师要学会照顾这种差异化,从大的空间规划,细到每一个尺寸,不同的时尚玩法,椅子的高度、软硬,都要进行深度配合。比如广州人喜欢热闹的酒吧气氛,朋友之间喜欢斗酒,在设计上要能促进饮酒文化;上海人比较注重包装形象,他们会穿得很漂亮去泡吧,饮酒的气氛不强,所以酒吧要设计得漂亮,有排场。

对酒吧的感悟

大凡恋上酒吧的人,都钟情于陷在幽暗迂回的空间里,任由迷离的光线将自己暧昧的覆没。Norman在98年设计GOLF CLUB时,就对酒吧很迷恋,每晚收工后,他都会到酒吧里享受一下,听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然后回去睡觉,感觉很舒服。“工作与睡觉之间应该有个过渡,不是一个激烈状态后,马上就倒进床铺,通过酒精与音乐,人会很放松。”Norman谈到自己的CLUBING文化,永远有享受不尽的乐趣,他喜欢在不同的音乐中迸发出灵感。

现在酒吧对于对Norman的影响不大,像隔岸观烟火般,只是静静的欣赏,淡淡的享受,“我现在只偶尔泡吧,就像平时都像在地上走路,偶尔开开车。”他的职业、他的时尚气质,总是引来暇想“拷问”:“Norman,你一周到底泡几次吧?”Norman笑着伸出他的指头,“不多,4次,每次只是停留一两个小时,然后回家做方案画图,不再像以前只是白天干活,是工作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包括泡吧的次数。”到底是资深的酒吧玩家,一周4次,对于普罗大众毕竟也是较高的频率了。

这个年代,经常有艺术家跳出来呐喊“我的艺术只遵从自己的喜好,别人是否看得懂我不管。”这种石破天惊的宣言颇有几分噎人的气势。Norman却不认同,设计了CLUB多年,他悟出了“设计必需为经营理念效劳的”真理,他认为很多设计师不成功的原因,就是把自己摆在太高的位置上,觉得自己设计的东西漂亮就行了,这导致酒吧看上去纯美,但是没有照顾到经营,生意很差,注定失败,非常可惜。

Norman非常自信,“可能我的项目不是最漂亮的,但可以配合到经营。”作为设计师,他懂得配合经营的重要性,作为CLUBING玩家,他同时享受着CLUBING文化带来的,他有一条人生哲学:在娱乐中我们可以工作,在娱乐中我们可以思考。

一切从头开始

文:朱晔

采访SAKA的那天,广州一阵暴雨一阵晴。听闻这位几乎“隐居”在广州的顶级发型设计师已有一段时日:知道他是一个地道的广州人;不少大牌明星都是他的顾客;而且他还有着自己的推广工作室;不时地会到国内各大城市做巡回讲学和表演……然而等去位于禺东西路的某座高层建筑20楼的“SAKA国际发型艺术推广工作室”,才发现自己道听途说的关于SAKA一切,必须从头开始。

对头型的独到理解

很自然,话题从头发开始。说实话,我自己对这个比较马虎,每次只是去“理发”,而且一般就剪个平头算了。而SAKA是发型师,按我的理解,这个有些像软雕。SAKA的回答非常专业,他直接说雕塑、绘画甚至音乐和发型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发型是通过点、线、面对头发进行整体造型。然而目前的大多数国内发型师都是单纯从技术上去理解的,比如头发怎么剪,拉多少度。而他现在所提倡的则是基于对人的头骨的了解,对头部结构的掌握,通过头发进行线、面的塑造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发型设计。

一个发型设计通常是这样开始的:首先进行整体体型的观察,比如人的身材与头发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肩宽等等;之后进入局部的脸形的观察;然后是头发的长短;最后是头发的重量,即身体所能承受的头发的比重;再次是对身体缺陷的平衡,比如脖子太长就要用头发来制造重量感,整体太笨重就要营造出轻盈感;再细就到脸形了;最后是关于流行元素和造型方式。另外,对客人性格的可以选择的风格把握,与客人的沟通往往很关键,一定要把握气质和感觉。

我对头发的理解就这样“从头开始”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发型设计与平日里剪平头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好比大厨做酒席和自己在家做菜,料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是在用头发进行一次发型艺术创作,还是实用主义地在脑袋上做着对称的剪法。

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头发

SAKA的名字来源于释迦牟尼(Sakyamuni)的英文头4个字母。他曾经在四川佛学院进修了半年,吃过三年斋,结果尘缘未了才没出成家。SAKA说,当时什么落魄的、什么享受的都经历过了,于是就会去反省人生的最大意义在哪,结果发现人生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悟了出世的道理又入世的SAKA说:“我把头发理解成生命,就像恋人一样,彼此是有感情的。头发有粗的、有软的、有细的、有自然卷的、有毛躁的,和人的性格一样,有温和的、有暴躁的、有刚强的。所以我会分别对待,看到不同发质就像见到不同的朋友一样去聊天,去解决各种问题,会比较投入,真心地对待。我相信真心地对人是有回报的,这里面有因果。”

发型设计对于SAKA就如同每天修炼一样,他藉此去实践因果,去获得人生真谛。然而又不能拘泥,这或许是大师才有的境界吧。

给明星做头发之外

2000年的时候,作为TVB的发型总监,SAKA和众多明星有过合作。SAKA说和陈奕迅合作比较愉快,陈奕迅是大男孩的那种,做成什么样他都很开心。而陆毅、张国立在SAKA的眼中,也是对人和善、风趣幽默的明星。

现在,SAKA说自己有两条路线,一是做发型、或给明星做造型,这是大众路线,主要是每天要动手,保持状态;另一条则是更专业的路线,主要是通过办学和教育将自己的发型理念推广开来。而他在全国各地讲学时,到场听课的高级发型师每次都有千余人。

SAKA定位是做到全球的潮流的尖端;其次则在于做我们民族的。对于现在发型界太多的跟风和炒作,SAKA觉得很悲哀,因为在设计原理上国人其实对于日本、英国的理论都掌握了,可是就是不相信自己。SAKA 说:“所以我的口号是相信自己、相信艺术,只要大家都学习艺术,感染这样的气氛,相信自己,一样可以做到顶尖,做到潮流。所以要把我自己的概念在行业里推广出去。”

业余和喜好

问到SAKA业余时间的安排时,他说自己其实有个工作表,包括每天的健身、运动、阅读、接触潮流信息、画画、拍摄以及外出游历讲学,一切井井有条。甚至现在运动和休息比工作还要重要些,每天还会抽空打打座。

SAKA说自己有着多种性格,有的时候很安静,有的时候很疯狂。这种疯狂在做秀的时候就会在舞台上都表现出来,并且会喜欢舞台上的感觉。

当问他喜欢的女孩会是什么发型时,他回答说:“短到中长的头发,发型很有设计感,比如多区的断层,多区的不连接,能有综合的美感,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不要清汤挂面,清汤挂面其实像没雕琢过的玉石,清纯的时候有些野性的东西出来,那就更好了。”

SAKA的发型贴士

身材较矮的女孩不宜将头发留得过长,以免看起来头重脚轻;而对于身材消瘦的人则应避免厚重夸张的造型,以免身体失去平衡;个头高的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胖瘦来选择长直发或卷发。

脸型偏大、偏宽的人应该避免厚重、硬线条和几何状的发型;脸与脖子较长的人则适宜留中发;而脖子较短的人适合留短发,从而将整个人的重心上移。

头发的颜色最好与自己的肤色、平时所穿衣服的颜色、本身从事的职业等相符。

在头发护理方面,要多自然干,少用风筒。少倒梳倒刮,可以用少量造型泥,用手搓搓做些线条。

最后我们让SAKA预测了一下今后发型的流行趋势,他说大体上是七八十年代的朋客(punk)风格,包括上面倒短下面留长发、铲青的、铲一边的、多区块断层的、不连接的、组合式设计的、不对称的等等。重线条的东西也将出现,以消除以往过多的碎发。刘海一直在流行,去年的主要形式是齐眉的弯的斜弯的,而今年的刘海会多一些长形的刘海,因为punk风格里边长短对比比较明显。

换了个发型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做完头发之后有时会像两个人。采访SAKA就是这样一种舒服的感觉。

像HIP HOP 一样生活

文:倩倩

一直以来,都对在酒吧里打碟的DJ没什么兴趣,并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每次听到熟悉的音乐在酒吧里被改头换面的放出来时,都会有一种吵闹感。带着这种心态,我对跟法国DJ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抱太大期待。

一张绝对不是法国人的脸,一口纯正流利的法语,和一身美国HIP HOP的装扮。他的解释是出生在法国的阿拉伯后裔,带着一颗狂爱HIP HOP的心。从SAMIR生涩的英语里明白为什么他会提出要求法语采访。如此不济的英文居然敢单枪匹马来中国闯天下?!这就成了我的第一个疑问。

在他看来,语言并不是人们进行沟通的惟一方式,音乐于他,才是跟人们交流的桥梁。在获得连续两年的法国DJ大赛冠军之后,作为PIONEER音响的专业DJ,SAMIR到过30多个国家演出和工作。不可能所到之处都可以很好的用语言沟通,这时,音乐就是最好的交流工具了。在广州,听闻他驻演的CLUB次次爆场,看来,音乐的魅力真是可以让沟通无极限的。

SAMIR自认为是“音乐家”,他的理由很简单:作曲家是创作音乐,演奏家是演绎音乐,他们都被称为“音乐家”;而DJ将普通的音乐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改变,再播放出来,既有创作也有演绎,为什么不是“音乐家”呢?这样的解释听起来还真是别有深意的。的确,包括我,很多人充其量只把DJ看作是一个娱乐工作者,娱乐的含义里还包含了黑夜、放纵、颓废……等多种理解。SAMIR话中的忿忿,也让我不小的自我检讨了一下。

或许SAMIR是个特别的例子,但他的生活习惯确实令我吃惊。即使在中国,即使有时晚上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他仍然保持每天早上8点起床的好习惯。起床后喝一杯咖啡,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早晨的空气,然后坐在院子里对着花花草草吃一顿简单的早餐,住在市郊的SAMIR认为,这是多美好的生活啊。目睹一天的开始,有让人一整天都充沛的精力。

有时他会在中午去到市区与朋友吃午餐,而大部分时间是一直到下午3点左右他都会呆在家里听音乐。就像运动员的业余爱好不是做运动一样,SAMIR在平时听的音乐要么是舒缓的,要么是流行的,绝对不会听HIP HOP的类型,但却从这些音乐中体会出他想要在HIP HOP中做的改变,一点点融合在自己的风格中,让所有人都接受,让所有人都疯狂!

晚间时分,如果不工作的日子,他通常会出现在各大PUB,听听同行的演绎,然后在午夜回家,结束一天。看起来平淡的生活,写意而放松,正像SAMIR解释的HIP HOP精髓。原来我们一直有误解,将HIP HOP中的节奏和动感放大化,而将它的街头和随意忽略了,这就是生活的HIP HOP。

SAMIR从上高中开始打碟,算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难道从没有厌烦过?他摇摇头,很郑重的说,这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工作,而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血液的组成因子,在他一听到音乐起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血液沸腾,谁会对自己选择生活厌烦呢?如果厌倦,就一定不是发自内心自己选择的了。

国内的DJ一般都是打CD碟片,SAMIR打的是黑胶唱片,在国内是不多见的。他说黑胶唱片SCRATCH起来的时候比较重,而且市面上的黑胶唱片卖的不多,所以很多业余的DJ都是选用CD片,但黑胶唱片的音质和SCRATCH出来的音效是无可比拟的。他工作时用的几十张黑胶唱片和混响器,全是从法国自己带来的,主要是怕使用不熟悉不称手的器材会影响自己的效果,让听的人失望。在工作前的准备,SAMIR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调音和试音,这跟我们的夜场DJ相比,他们的来去匆匆是否有点不专业的意思呢?

作为著名滑板品牌ROSSIGNOL和OSIRIS的签约DJ,SAMIR经常会在一些有关滑板、BMX等XGAME的大型活动中做表演。他认为,音乐通常在这类活动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赛选手需要强劲的音乐来振奋自己和找寻节奏,观众会因为音乐而更加投入和激情的参与,DJ就需要感知周围人群的氛围和选手的状态来做合适的音乐配合。

采访后的第二天晚上,SAMIR邀请我去他驻演的CLUB看他表演。在演出前,他告诉我,考虑到这个CLUB顾客群的音乐要求层次和氛围,他不会玩纯粹的HIP HOP音乐,会在现场选择一些较为普及和容易入耳的R&B,然后,转过头,很认真的对我说:“但我的心,永远属于HIP HOP!”

SAMIR静静的从唱片包中选好要播放的黑胶唱片,用典型的R&B节奏开场,厚重的节奏激起人们期待的心,人群中慢慢开始有人摇摆起来,忽然,他做了一个急速的SCRATCH,一遍一遍,仿佛一只手在随着音乐暗暗的揉搓心脏一般……演出进行着,舞池中的人们在SAMIR的音乐中陷入了一个。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像HIP HOP一样随意,放松,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

卢薇的Shanghai Trio盛宴

文:赵菲菲

生活是一场比赛,我不想做一个旁观者,我想参与比赛,赢得观众。

Virginie Fournier来中国之前就已经有了个可爱的中国名字叫卢薇。她的先生早在法国时就是个中国通,把自己的姓改成了中文“卢”,卢薇也就爱屋及乌随了丈夫的姓,“薇”则与微笑的“微”同音,在卢薇脸上总是荡漾着甜甜的笑。

来到中国的十年间,卢薇感觉最大的成就乃是养育了3个可爱的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心爱的“宝贝”也在茁壮成长,那就是她创建的时尚家饰及服装品牌“Shanghai Trio”(上海组合)。Shanghai Trio在上海新天地的旗舰店静静绽放,不夸张、不张扬,它那亲切可人的中国元素却令人着迷,在北京潘石屹的长城公社里能看到它,这个年轻的品牌凭着它独一无二的神秘气质赢得许多订单,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卢薇眼光独到,她可以将中国农村最普通的棉被图案和Issey Miyaki的那种宽松随意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简约但韵味十足的款式。一根细长的绣着中国传统花朵的织锦腰带可以成为当季的热卖,最招人喜爱的就是她各色各样造型独特的包包了,全是布料所制,有流苏相缀,精致而有情趣。在家饰和小物件方面,卢薇更是发挥了她的想象力,有茶壶套、零钱包、手机套、相架、记事本、名片夹,还有放数码相机的小袋子。海滩日光浴时使用的沙滩巾在卢薇设计里可以卷成一个时髦的背袋,这样既方便又有型,一定可以吸引目光。无论卢薇的设计理念如何千奇百怪,她总是扎根于中国农村最朴实的情结中。

卢薇说外国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吧,许多老外觉得有趣美妙的东西在中国人眼中已经习以为常。Shanghai Trio对于我就像一部时间机器,让我重返古老的中国文化,让我看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卢薇用流利的中文说。

与许多跨国公司CEO的太太们一样,卢薇初到中国的时候就像一只失去方向的小船,她要对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文化差异。从一开始的“聋哑人”到结结巴巴和家里保姆沟通。现在,卢薇已经可以和中国人毫无障碍地沟通了。现在她的3个孩子都在中国的小学和幼儿园上学,中文、法文和英文都说得很好。

卢薇说她之所以可以如此顺利地过渡,适应这里的生活,是因为她的骨子里有“浪迹天涯”的基因。当她还是20多岁的时候,她就独自在意大利、伦敦,还有非洲居住过。生活在异地对卢薇是种挑战,她不想只成为CEO的太太或者孩子的母亲,这些不能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卢薇开始旅行,除了去中国那些名胜古迹,她更爱去偏远的农村,河南河北那些不知名的小山村在她的口中说出来,就像亲切的家乡。每一次去农村,卢薇都满载而归,麻布草帽,甚至锅碗瓢盆,都拖回了上海。当别人用质疑的眼光看她这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她却十分得意,如获至宝。

“发现宝贝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她笑道。

从小卢薇学绘画,她良好的艺术修养给了她创立Shanghai Trio的视野和眼光。在1998年,当时中国元素在时尚界悄然兴起的时候,卢薇觉得传统的中国图案和材料,结合现代的简洁,可以迸发出火花。而且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这种FUSION中西合璧的设计。因此,她发动另外一个法国太太,还有一个英国太太,一起投资创立这个品牌,并决定在太仓路开设第一家店面。

“Shanghai Trio”这个名字来源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影片的英文名就叫“Shanghai Triad”。卢薇说张艺谋是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掌门人,他也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人物,而且正好有3个品牌创始人,所以就选了这个名字。随着业务量的扩大,卢薇的设计室招募了一些本地的设计师。卢薇喜欢中国有民族特色的面料,为了一块手工编织的棉布,她可以不远万里去云南采风。在云南,她发现了一种土丝,这种丝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颜色从黑色变成深褐色,中国的刺绣总是温婉地体现在小细节上,而不是大张旗鼓地满眼都是。卢薇追求的是种低调的美。

在经营“Shanghai Trio”的过程中,卢薇也更加了解与中国人的相处之道。“你可以生活在上海,却等于没有来过这里,”她说。“生活是一场比赛,我不想做一个旁观者,我想参与比赛,赢得观众。”

卢薇位于绿树成荫的复兴西路的工作室,一幢静谧的老洋房变成了Showroom。盛夏的夜晚,老洋房的走廊里点起了薰香蜡烛,城中的时尚人士都聚集在了一起,在舒缓的法国音乐的衬托下,喝着波尔多的葡萄酒,品味Shanghai Trio新一季的设计。此时卢薇的CEO丈夫心甘情愿地担当起宴会的接待员,而卢薇才是这场视觉盛宴的真正主角。

谭颖:一个人的比赛

文:李靳

不管是心态和车技还是乐趣,就是一个人的比赛。而自己的乐趣,只能自己体味。

成为大陆第一个参加“莲花跑车挑战赛”的车手的谭颖以组别第3、全赛第7的成绩完赛了。微笑、只有微笑。虽然没有雨中赛车的驾驶经验,但是谭颖的赛车成为了没有意外的3辆赛车中的一辆。“它是我的武器,我要保护好它!”

关键词:驾照

刚大学毕业,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起,谭颖就有了自己的安排――不买什么衣服和化妆品,压缩一切开支,以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实现自己儿时的开车的愿望。等攒够了上驾校的费用,她马上就到驾校去报名,而且出人意料地和一帮大老爷们一起挤进了大货车驾驶班。也许是因为和车特别有缘,谭颖用一半的学时就完成全部的课程了,连教练也夸奖谭颖学得快、开得好。

又是一次机缘巧合,一个朋友找到谭颖,说中汽联要组织一个比赛,需要找几个女车手,要求很简单,只要有驾照的就可以。谭颖正好想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于是打算“去看看”,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就当是度一个周末吧。中汽联的老师把到场的40多人召集在一起,先是简单地讲述了一下要领,比如直线行驶的时候可以加油,拐弯之前一定要提前减速等等。

等到赛道试车的时候,第一轮淘汰了一半,第二轮在20个人里面留下3个,当中就有谭颖。这样,谭颖她们一组3个女孩和另外的3个女孩组成了赛车队。6个女孩中有一个是中国最早开始接触赛车、被大家昵称为“小师妹”的女孩,还参加过国全国拉力赛,还有4个人也都有赛车经验。

而对谭颖来说,直到这时,她也没有把比赛当成回事。因为在她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赛车的概念,甚至对赛车也谈不上任何的认识。在她看来,这就是一次玩的机会,仅此而已。回忆起自己“赛车初体验”的情景来,谭颖不禁笑出了声音,“那次比赛好歹也是一场在全国都比较有影响的短道拉力赛,我却没有任何感觉,也仅仅是按照自己记住的“直线加油、拐弯减速”来开,结果我开得比别人都快!”结果谭颖一“出道”就是这次金方向盘全国短道拉力赛中进入16强,获得“巾帼杯”。

关键词:奖杯

这次比赛给谭颖带来的是一种对赛车的好奇:赛车原来这样的,挺好玩的,拉力赛和在路上开车是不一样,车竟然可以在路面上滑这么远,原来汽车还可以这样开!和所有的兴趣爱好被发掘出来的时候一样,谭颖有了瞬间的心动。

不久以后,谭颖被朋友告知在珠海有一个学习赛车的机会,于是她有了去珠海学习场地赛的开车的想法。到了珠海以后,一起学习的一共是41人,谭颖遇见了上次比赛中的“小师妹”。5天的学习之后有一个比赛,能参加比赛的名额只有20人,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要坐冷板凳。

开始接触三菱赛车时候,由于是右舵车,这让一直都是开左舵车的谭颖觉得特别不习惯,每次挂档谭颖总会下意识地先摸右边的车门,然后才能换左手挂上档,看见别人刹车换档都做得特别好,谭颖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她觉得自己状态特别差,虽然教练也鼓励她说,“别着急,过两天就会适应。”尽管这样,谭颖对自己还是信心不足――“我进步的时候,别人也在进步,我还是赶不上别人的,况且他们很多人都开过右舵车,又都已经开得那么好了。”

但是最后选20个人的时候,谭颖和“小师妹”成为了仅有的2名参加比赛的女选手。由于第一次参加场地赛,谭颖注意力非常集中,在发车的时候很顺利很快的冲了出去。在“1999 FIA GT 三菱蓝瑟挑战杯”比赛上总成绩排第9名,不但获得最佳女车手奖,排名还超过了很多男车手,成为国内场地赛上一名引人注目的新手。

很多人都是赌小师妹会拿奖杯的,“但是为小师妹准备的奖杯却被我拿走了!”说到这里谭颖又笑了起来。

关键词:微笑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长发飘飘的略有些腼腆的女孩是一个拉力赛车手,在那个几乎是纯阳性的环境里和男人们一争高低。

“我喜欢把一个高速行驶的机器掌握在手中的感觉,随心所欲。我喜欢在高速度中控制油门、刹车,转方向盘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快乐。”在2004年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上海站获得“巾帼杯”后,谭颖曾经这样说。

登山与赛车是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的运动,也是男人的战场。在90%以上选手为男性的汽车拉力赛中,小巧的谭颖显得很“弱势”。个性直爽的谭颖却说这反而使她有优势,她认为,自己拥有耐心和细致,这是许多男性赛车手缺乏的特点,有一次比赛中,她甚至驾车超过了明星车手林志颖。

“我个人觉得赛车不是一项冒险的运动,也没有性别上的差异,关键还是看热情与潜质。在安全措施很健全的比赛中,即使车出意外,安全气囊和座椅都会让你免受伤害。这里面当然也要比胆量和体力,在这方面男人确实有先天优势。”

慢慢地,谭颖在赛车圈子里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车队开始找她参加比赛,她也乐意在生活之余当一回“业余的专业赛车手”。

“离不开车,但我对车却没有占有欲,我享受的只是驰骋在赛车道上的感觉,那种努力控制一个你可能控制不了的大机器的。我原来也不知道,我是看自己的照片的时候才知道的,原来我在赛车跑道上奔驰的时候表情是微笑着的,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紧张和拼命,那才是我真正享受的时刻。”眼前的谭颖又一次轻轻的笑起来了,长发披肩,轻语含笑,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赛车手。

关键词:简单

“如果说赛车对我改变,那就是我越来越讨厌在北京的街道上开车了。”

能够这么久的从事比赛,其实赛车这项运动已经深深的扎根在谭颖的生活中了。“我从小就喜欢比较简单的东西,赛车也是需要一个简单的头脑,我想是因为我的简单和赛车比较合拍吧!”谭颖总结自己能够几年来一直热爱赛车的原因。

赛车对于谭颖生活上的改变是使得原本就是喜欢简单的谭颖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单纯。和商务活动中更多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相比,赛车反倒更显得单纯了许多,因为比赛的时候就是想要把车赛好,不会有其余的想法。很多车手都是很简单的人,全神贯注的想赛车的事情。精神集中对赛车很重要的,“我现在偶尔都会走神,这是赛车的忌讳。”谭颖坦言自己在赛车中逐渐出现的劣势。

谭颖很喜欢这样单纯的方式,也随之把自己的生活变得很单纯,思维的方式和交际的内容也显得简单了很多,把整个生活都简单化。

“大家给我支持,是我这辈子都忘记不了的。友谊,这是我最大的受益。虽然在赛场上我们要竞争名次的,但是比赛结束以后,不管是哪个车队的车手都一样手拉手,拍着肩膀去狂欢。

从最开始别人告知她去珠海有学习赛车的机会,到去年保时捷的朋友帮助联系赞助,与其说是谭颖善于把握机会,倒不如说是由于处处有朋友能够帮她在先。

如果女赛车手能和男车手一样有好的私人健身教练,进行健全的体能训练,并且能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的话,那么女车手不会比男车手差很多的。谭颖是这样看待赛车中所谓的“性别差异”的。所以即使在比赛中能够超过男车手,对于谭颖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和成就感,倒是车手之间的友谊让谭颖感动颇深。

关键词:执着

不知道是先天的性格使然,还是后天赛车影响的,谭颖不仅仅会为自己也会为别人的事情,坚持到最后。2003年,谭颖一个在《时尚》杂志工作的朋友对她说,《时尚》要新创刊一本与汽车有关的杂志。虽然没有做过杂志,但是谭颖马上觉得可以挑战一下自我,另一方面谭颖因为热爱着赛车,对车子比较熟悉。于是,谭颖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时尚・座驾》杂志的一名编辑。随之而来的紧张工作让谭颖经常忙得一塌糊涂,甚至能睡个好觉,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奢望了。但是她还是很爱这份新工作,尤其还有试车的机会,这更是莫大的吸引。

做杂志最初的两个多月的时间,谭颖因为不熟悉如何杂志的运作,经常“找不着北”。加上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它的感觉和方向还有待把握。虽然谭颖交上去很多稿子最终都是因为图片不合格,而全部被毙掉了。

执著的谭颖一再告诉自己:一定能做好,需要的只是一段适应的时间,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很焦虑。第3期开始,谭颖独自操作一个大选题。她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策划。接下来又在丢了手机,丢了很多重要的联系电话的情况下,出面借车、借场地,联系拍摄……结果这期她的《11种与爱车同居的方式》策划,在读者和同行中好评如潮。谭颖很快找到了做杂志的感觉。

执着给予谭颖的改变是,一年前还连杂志需要多大精度、多大尺寸的照片都不清楚的她,却成为《时尚・座驾》成长最快的编辑。2005年年初,谭颖已经被提升为主任编辑。

关键词:随意

随意、自由、轻松是谭颖的标签。谭颖偶尔职业装配上大头鞋的装束显示出她的随意来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不是很高,基本是自由自在,我行我素,也许是工作太忙了,所以能够随意一点对于谭颖来说,都是一种奢望了。

现在的谭颖,工作更忙了,但是她还是会抽出时间去参加比赛。在同事和朋友中有着很好人缘的她,有时候说话很直率,得罪了人也浑然不知。但是长时间接触之后,大家都会喜欢上她的真诚和坦率。这次比赛归来, 谭颖发现几个同事都在有意无意替自己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

向往已久的谭颖,今年计划在3个比赛的间隙,和一帮“驴友”一起开着她的富康座驾去一次。

很早就有老师忠告谭颖,“其实赛车就是一个人的比赛!”

仔细品咂,诚然,不管是心态和车技还是乐趣,就是一个人的比赛。而自己的乐趣,只能自己体味到,如做杂志、如游、如赛车。

免费素食主义者

――吃垃圾为生的人

文:赵凯

“免费素食主义者”(Freegans)是各种向消费文化宣战的群体中的新军,而且是最极端的一个。他们同消费文明决裂:拒绝被雇佣,靠其他人丢弃的废弃物来维持生活。

“一个垃圾堆就是另一种人生宝藏。”――《国际先驱导报》中免费素食主义者的宣言。

“您吃什么?”当你恰巧在美国遇到一个“免费素食主义者”的时候,他通常会这么问你,紧接着他会得意洋洋地告诉你:“我没有浪费任何物质和资源,我靠吃垃圾为生!”

“免费素食主义者”从1989年起就开始组织起来,自命为抵制消费主义的急先锋。他们在全世界9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力量;当然,他们的主力在美国,因为在这个国家每年都要浪费掉大量的粮食、衣服和其他基本生活消费品。

靠“废弃物”维生

虽然说不上是成功人士,“免费素食主义者”决不会向批评、蔑视和成见低头。在没听说过“免费素食主义者”之前,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完全靠捡拾别人多余出来的东西生活,你一定会立刻认为他是一个无家可归者、穷光蛋或是流浪汉,你可能会觉得他处境悲惨并因此对他心生怜悯,甚至愿意向这个可怜的人施舍点钱财,让他买点食物充饥。

但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一名“免费素食主义者”。他们是一个绝对极端化的战斗群体,几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他们对于身边的现代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持完全否定和抵制的态度。作为一种抗议,他们选择绕开这种生活方式,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食物然后在群体中分享。水果和蔬菜是他们免费找到最多的食物,“免费素食主义者”(Freegans)一词就是从此而来。“免费素食主义者”被看作是仇视七国集团及其他世界经济和意识形态“控制符号”的反全球化运动团体,他们认为应该把富人因多余而扔掉的食物回收起来分给最贫穷的人。

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当今社会体系,他们不为任何企业或机构打工――因为他们不愿成为剥削工具或被剥削,这其实只是一种抗议挥霍和过度消费的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挥霍的生活方式正在使人类生活的世界消耗殆尽。“免费素食主义者”群体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长期以来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使他们感到压抑和绝望,因此他们总是尽可能少的去买东西,目的只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他们依靠现代社会产生的“废弃物”就足以生活下去。

让无用的垃圾起死回生

尽管已经有十几年的“斗争”历史,但“免费素食主义者”似乎仍对自己思想的传播和组织的壮大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拒绝与“自由传媒”接触,对能够在大众传媒中看到了关于自己这个群体的消息甚至非常冷漠,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大众传媒是操纵世界意识形态的幕后黑手。

“免费素食主义者”不但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而且还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书、衣服、药、唱片、电熨斗、榨汁机、电视机、吸尘器等家电、电脑、椅子、垫子……他们总是使那些看起来已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起死回生,同时他们对食用肉类以及一切意味着虐待动物的行为说“不”。

尽管他们的“运动”多年来没有什么发展,但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免费素食主义者”组织的成员对“垃圾”情有独钟了。在美国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尤其是外国学生)、低收入的老师和真正的无家可归者推着小车加入“免费素食主义者”在垃圾堆里“淘宝”的行列。与这些几乎每天都在垃圾堆里寻找什么可以回收利用的人不同,有组织的“免费素食主义者”一般是每周集体去“淘宝”1至2次,他们还都要遵守“免费素食主义者”俱乐部手册中规定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活动时间往往是晚上,即餐馆或商店的员工和保安“回家睡大觉的时候”。

美国的迈阿密是“免费素食主义者”的天堂,在这个气候温暖、有着大量退休的有钱老人的城市,几乎每天都会产生866吨垃圾,为“免费素食主义者”和其他捡垃圾的人提供了大量“原料”。

成为免费素食主义者的风险

尽管在垃圾堆里找东西――尤其是吃的东西――有很多坏处,但“免费素食主义者”否认他们的成员经常受到肠胃病的困扰。但这也可以理解:对此他们必须掩饰,否则他们的组织将更加脆弱。有人曾拜访过一个“免费素食主义者”的两口之家,在他人眼中的这个家是这样的:“他们正要吃一个从快餐店里得来的蘑菇披萨饼,是一整张。披萨有点烤焦了,可以吃,但不能卖了。他们用的餐具也是在垃圾堆里找到的那种,尽管看起来还不错。在他们的家里摆着花园里用的两个喷泉做装饰,其中一个坏了。在饭桌对面的墙上,挂着吸尘器的某个部件,墙边还摆着一张破的充气椅子。”听起来有些可笑,但完全是免费得来的。对“免费素食主义者”来说,这就是幸福所在。

链接:反消费主义的历次运动

梭罗和《瓦尔登湖》:1845年,对现代文明有排斥感的美国人梭罗,前往瓦尔登湖,并自给自足地过了两年。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让西方人开始反思现代社会和奢靡的消费文化的弊病。

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自己组成社区,自己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自给自足,拒绝进入商业社会体制。他们洞悉了消费社会的秘密所在,那就是许多需求都是被制造出来的,一个个让人迷失其间的商业奇迹变成了人类进步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