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评课稿范文

时间:2023-03-29 13:4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评课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体育评课稿

篇1

课堂评价是英语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在英语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的变化,以及在学习进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从评价的目的出发,要激励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向上的热情。我们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例如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学生在被老师指名读单词时,如果他的读音不是很准确,这时教师让他坐下去,听别人的发音,那么这个学生可能就再也没有回答问题的信心了。我们应该对他能够开口回答给予一个赞许的眼神,并说:“You′re good! Come on!”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是一种信任,又是一种激励。其实,课堂上,适当的评价能极大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使学生敢说、乐意说,而且会越说越好。

二、从评价的主体出发,要分层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具有自己不同的特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进行评价,也就是说要分层评价。比如当一个学习能力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或平时不太注意学习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答得不是很好,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表扬。当优秀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有必要严格要求,引导并鼓励学生答得更好。这样才能使落后的学生重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优秀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2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现状 问题 建议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只是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评价,缺乏对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体质的日益下降趋势。2002年8月6日,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4年8月29日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大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大学体育必须与终身体育相对接,每个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将运动贯穿于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在这近十年来,高校体育教师及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工作改革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工作。对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材的选择及课外锻炼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对近几年来公开发表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结果分析,了解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研究现状,也发现评价改革认识或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改革和完善高校体育学习评价方法,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

1.体育学习评价研究的现状

通过查阅有关体育评价方面的体育期刊、专著等文献信息资料可发现,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其中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文章占学习评价绝大多数。研究的形式主要有:宏观理论研究;现行评价体系的调查研究;新评价方式的实验研究、理论构思等方面。如:邓永明等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考试多维评价模式的取向》中提到:“由绝对评价向动态评价方向发展;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很多研究者对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进行大胆探索研究,提出改革的思路,建立新的评价模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现行体育学习评价的某一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宏观理论研究偏多,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略少,而从体育教学系统结构出发,从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入手,根据目前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出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研究的还很少见到。

2.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评价功能的认识偏差

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是给他们的体育课程学习打一个分数,主要是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注重的是评价的功能,达到强化、鼓励、激励学生学习,检查教学质量,修正和改进教学工作的目的。而目前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仅仅停留在学习效果的判定上,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只重视评价的结果。很多学校仍把体育课的考核当作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甚至是唯一的手段。缩小了评价的功能,其根本原因是对体育评价功能本身的认知不足,对于新的评价模式的建立及实施,一定要将教育目标与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相结合。

2.2 评价改革与课程教学目标容易脱节

对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研究中,都对原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了很多新的评价模式。多数研究者采用实验,通过不同评价方式方法的对比获得新评价模式可行性先进性。然而,研究者着眼于新的评价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没有将教学目标与评价改革相结合。评价应该是和教育目标密切相关的,教育目标发生改变,学习评价也随之变化。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只能是完善了教学过程。评价的改革只有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才能对高校体育课程质量有实效的提高。

2.3由终结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1对于过程性评价的建立及先进性有很多宏观理论,但实际上很多内容不能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者没有提出实践方法,没有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在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人性化评价内容上,无“有效性,可靠性,合理与可操作性”,只能使过程性评价游离于课程评价的实践之外。在《纲要》中提到:“评价应该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这是一个指导性的思想。很多研究者在以“甄别选拔”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终结性评价转向以“促进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发展性评价改革过程中,对于实施了几十年的评价模式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但容易全部否定。而现有的评价模式在很多方面还有它的优势所在。例如评选优秀的体育人才,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衡量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等方面。如何将两种评价模式的优势有机结合,是个重要的课题。

2.3.2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标志-“进步幅度”的体现上还是存在不足。在《纲要》里明确要把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中,在进行新的评价模式的建立中,将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是每个研究者都考虑的。但“进步幅度”确立及计算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起来,却存在很多问题。在研究中,一般都是采用学习前后两次测试差异,再进行不同的加权系数纳入评价内容。在实际工作里,高校体育课一般采用各专项选项课,所学体育项目各有特点,有的侧重于技能的提高,有的侧重于身体机能的提高,所以“学习进步幅度”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进步幅度”的比重在各专项间如何来平衡?不能仅靠测试来决定。还有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时间本来就不多,不能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测试考核上。

3.构建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建议

高校学生评价要充分体现出当今我国课程改革的思想,应当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这一目标导向。

3.1 评价体系改革以及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都要是“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体育课程最根本的目标追求人的健康。评价结果不仅能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也能激励学生以后更加努力的学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获得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3.2 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是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主体,让参与者与评价者共同参与评价,让评价形式的更加多样化,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目标,评价时要从评价对象的利益出发,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由终结性评价过渡到过程性评价。许多教师对于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都要求多样化,特别是要强调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幅度。具体形式提倡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等几方面的结合,甚至可以让辅导员参与评价。同时与高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结果来反馈当前的体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内容,确实可靠地体现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但也要注意是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不能冲淡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3.3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研究中解决问题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不仅要体现体育课程评价的新思想,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最好将计算机与体育统计相结合,让体育教师通过计算机平台,设计相应的学生学习评价软件,将所有评价内容,数据统计结果由计算机完成,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又科学地进行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参考文献:

[1]邓永明,等.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考试多维评价模式的取向[N].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87-89.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8.

篇3

一、及时评讲,增强时效性

首先,试卷刚做完后,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结果的主观愿望,此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其次,由于试卷刚刚做完,学生的记忆中还会清晰地留存着试题、思路的痕迹,乌申斯基也曾强调:不要等记忆的大厦崩溃之后再去重建。鉴于以上两点因素,教师的及时评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评讲越及时,就越有利于评讲课效率的提高。因此,评讲试卷能早则早,趁热打铁会更好。

二、充分准备,加强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试卷评讲课教学。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试卷评讲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一定要做下水试卷,因为不做不知深浅。其次,要做好分析工作,统计好平均分、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等等,越细越好。甚至于出现典型性错误的同学名单都要记下来,以避免教师课堂提问的盲目性。个别有特殊错误的同学名单也要记下来,便于老师课后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第三,根据分析的情况,教师至少要弄清楚试卷的难易题的分布,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错误与错误原因,从而准确确定好本节课 “讲”与“不讲”的内容。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样的试卷评讲课才会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三、授人以渔,注重规律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试卷评讲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答案错在哪里及其为什么错,关键是能够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即通过一条题目的解决找到解决一类题目的钥匙。评讲课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这把钥匙,并能让学生牢牢握住这把钥匙。例如,我在评讲“诗歌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读不懂诗文的现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读懂文本。针对如何读懂诗,我们总结出 “五抓”,即抓题目、抓作者、抓朝代、抓注释、抓意象等;针对读懂现代文,我们总结出“三抓”,即抓中心句,主旨句;抓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抓议论抒情句等。当然答题也有答题的规律。例如在解答技巧类题目时,我和学生主动寻找规律,共同明确了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即技巧+分析+效果。又如在解答“写景有什么特色”一类题目时,我与学生从大量同类型题目中总结出这类题目常见的几种答题角度,即虚实角度、动静角度、空间角度、感官角度等。注重规律性后,我发现学生做题的能力和以前比明显提高了,他们能够主动运用评讲课上所掌握的规律去解题,这一点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得到了验证。

四、分类集中,重视整体性

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一节课被切割成几个板块,课堂变成了多个板块的杂乱组合,如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等;板块之间缺少联系,且教师仍然按照原有的题目顺序,按部就班地组织评讲,这样的评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零碎、繁琐、杂乱的感觉。实际上,每个板块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例如,有不少学生会在不同的题目上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时,教师就应该打破原有试题的顺序,将这些带有相同错误的题目先分类集中,再以之为本节课的“支点”,将几个不同的板块“打通”,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支点”进行。这样的课堂,目标才会更明确,学生才会获得一种整体感,课堂的效率才会真正得到提高。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不止一道题目上犯了“审题与答题”的错误,于是我就以“审题与答题”为标准将题目原有顺序打乱,分类集中,并以“审题与答题”为教学“支点”组织教学,效果良好。

五、巩固延伸,坚持拓展性

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仅仅通过一次评讲,就要让学生完全真正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评讲结束后,要坚持拓展性,帮助学生巩固延伸,消化吸收课堂所学。一方面,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后认真订正试卷,最好能利用时间对学生订正情况再进行小结,以此进一步巩固所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留适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为作业,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进行练习巩固,这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将房子上的每一根钉子敲实,否则,再好的房子也不牢固。我们只有这样去做,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不至于出现上课全懂,下课全忘的怪现象。

篇4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英语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评价教学是合作学习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然而在我们教学实践中,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往往不够丰富,造成评价效果不佳。由此,深入探讨如何运用评价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评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形成性评价的尝试,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要运用多角度、复合式的评价,要遵循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教师评价和学习者自我评价相结合原则;学习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原则等。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否则,合作学习的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在我平时的合作教学中,请每组的组长、记录员当我的小秘书,将学习过程中组员的自评、组内的互评,老师的评价都及时记录在案,定期由汇报员在全班做出汇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老师繁杂的工作负担。此外,笔者还建立了一套积分制,让学生为小组的表现和个人的表现的打分,定期做好统计,形成一定的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机制,并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不同的目标领域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查、评价。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也要求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新课程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我们的合作教学中更应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与合作意识。目前在合作学习中运用较多的教学评价大致有以下五种方法:a,设置小组奖励分的个别化测试法;b.小组成果共享法;c.合作测试法:d,日常行为观察法;e.合作学习评价表。笔者通常用设置小组奖励的个别测试法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现简单做出阐述:设置小组奖励分的个别化测试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合作性教学评价方法。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先进行互助合作学习,之后,每人单独参加测试。测试后,每个学生获得一个分数。如果小组中的全体成员都达到或超过教师预先设定的标准,那么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个奖励分。这样每个学生的分数就由个人分数和奖励分数两部分组成。比如,在一次合作性教学中,教师预先设定的标准分是80分(这个预先分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定),四人合作小组由学生A、B、C、D构成。假如学生A、B、C、D的单独测试分数分别为81分、82分、83分和84分(这个单独测试分由教师评分或组间互评),均超过(或达到)老师在这次测试中预先设定的标准分80分。那么,该组四个同学均可获得5分奖励分。学生A、B、c、D的最后得分就由测试分与奖励分之和构成,成绩就分别计为86分、87分、88分和89分。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测试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标准分,学生能否获得奖励分取决于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每一成员是否都达到或超过了标准分。

三、建立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培训;评价目的;评价方式

随着新一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兴起,新兴教育评价理论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使教育评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长期以来,在平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甄别和点拨,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内容过多倚重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及培养;评价方式方法单一化,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能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培训,提高认识

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与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书籍刊物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整体理论水平,学习文献资料,开展讨论,提高教师进行研究的理论水平,搞小范围实践,写出个人心得,通过研究挖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内涵所在。各位教师的观念转变快、参与热情高、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酝酿了一个年富力强的团队。

二、课堂诊断,发现问题

有了理论做基础,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我们可以组织专题听课活动,并制订教师评价定向课堂观察表。观察内容主要分四大部分: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言有哪些?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是怎样评价的?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什么内容来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得怎样?听课后组织座谈讨论,总结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评价语言单一,体态语言不够,缺乏真诚。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用“太好了”“真了不起”评价学生,或者对学生说:“你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通过观察,我们看到这种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口头惯用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或许还能够起一些作用,到了高年级,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真诚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提高;评价态度含糊。当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时,教师担心打击学生,不敢轻易地说学生错了,又不能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只是含糊其辞地让学生坐了下来,没有通过让学生自主探讨或者教师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答案。还有老师简单地说一句“嗯”,就让学生坐下来。回答到底正确与否,有些学生到下课时仍不清楚。

三、有效评价的四个研究方式

1.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

有了好的条件,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引导教师由过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转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由过去注重评价的单向传递,转向评价的多向互动;由于评价语言的提高,更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转变教师的评价目的

在平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以前主要是用于甄别和点拨评价的目的,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留心观察学生是否对学习具有兴趣、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否乐于与同伴交流与合作等等,并注意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突出的表现行为予以评价。注重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自信、合作、责任感、创新各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中找回自信,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变评价的方向

改变评价的内容过多倚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及培养的评价,引导师生将评价方向更多地转向心理、能力层面。

4.转变评价的方式

转变评价方式方法单一化,转为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新的评价理论及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小学语文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学中评,评中学,做中评,评中做,使学、做、评一体化,使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相互交融,从而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1.

[2]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篇6

【关键词】试卷讲评;准备;针对性;拓展;师生互动;巩固消化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73-01

在教学工作中,试卷讲评是英语教学中极为关键的环节。试卷讲评既是对试卷本身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但是,在讲评课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分数和答案而忽视对错误的订正和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而很多教师往往仅采用对对答案,就题论题的授课方法,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思淡薄,不能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以及师生双方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因此,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师生共同合作进行讲评课教学,使讲评课的教学效果更好,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那么,如何优化英语试卷讲评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就如何上好英语试卷讲评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试卷讲评要认真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要备课,试卷讲评课同样要备课。教师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把握学生答题情况,讲评时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

1.1 认真做好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教师在阅完试卷之后不要简单把成绩公布给学生,而要及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算出班级的平均分以及对各个分数段进行统计,以便对班级成绩进行全面分析、了解。

1.2 认真分析试卷的内容及结构。教师一方面要对试卷的知识点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试卷的题型,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试题的难易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仔细分析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角度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1.3 认真做好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教师通过改卷,首先要了解学生得分情况;要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分析;要弄清学生哪些题错的多,错在哪,找出错误的原因;逐项分析答题的错误及原因;分析学生答题 ,以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弱点。

2 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试题的讲评应该有侧重,要有针对性。如果教师在讲评试卷时面面俱到,逐题讲评,这样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又会使课堂平淡乏味。因此,教师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备课和讲评,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发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试卷讲评时,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应重视学生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重视解题技巧的指导。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良好习惯是减少失误的重要措施。

3 试卷讲评要注意拓展

由于受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者往往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显然就题论题的讲评是不可取的,因此讲评试卷时,还要适当对试题进行拓展。

4 试卷讲评要师生互动

讲评贵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有知道了学生疑问所在之后才能更好地为其解惑。因此,讲评的艺术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激发,解题思路也逐渐形成。

5 试卷讲评应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消化

5.1 落实好消化环节:讲评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消化,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试卷,结合讲评内容记录自己的失分知识点,真正地弄清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并在消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新的疑问,在教师的个别辅导下,解决这些问题。

5.2 落实好巩固环节:讲评时,教师要将试卷中失分率较高的知识点再变换角度设问,设疑或设题。讲评后。还要选出试卷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有意识地放在平时的训练中,或者计划的安排在下一次考试中,进行巩固、消化。

总之,试卷讲评不是单纯的对答案,如果教师能坚持好每一节试卷讲评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体育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大部分学校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学校体育设施及其他诸多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教师体育教学完全偏离了新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使体育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全面贯彻教学方针,提高中学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作为一线体育教师,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打造低耗高效的体育课堂。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适度地进行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体质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个别辅导,可以简化动作的难度,通过增加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达到训练的效果,多给他们鼓励与关注,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体育的信心。

以往的体育教学,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体力和技能的训练,而缺少对原理的解说和学生运动品质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体育技能的同时,明白运动的原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长时间重复而辛苦的动作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学生是在忍耐与煎熬中苦学。其实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一个训练的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地挑战与超越自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坚韧、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2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此,体育教学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体育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当学生学习新的动作出现失误时,教师要耐心的指导,反复的示范。如果教师严加指责或流露出急躁和不满的情绪,学生就会加重心理负担,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就有可能丧失练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组织游戏,也可以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体育游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的喜爱,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尝试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练习效果。根据中学生好胜和荣誉感强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分组竞赛的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3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体育教师要尽可能的避免单一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应制定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法。科学的组织训练使体育课堂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一堂课的任务。

循环练习法是进行多项素质练习的理想教学手段。它的优势在于学生兴趣浓,教学用时短,,练习内容多,练习效果明显。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循环练习法,可以使学生练习多项素质,也利于体育老师掌控学生的练习情况。例如,根据教学内容我们要进行高抬腿、举重、跳绳、俯卧撑四项素质练习,就把学生分成四组,根据教师的口令,每组学生各自进行不同内容的素质练习,每次10秒钟,再次听到口令则顺时针进行交换练习,这样既使学生达到训练的目的,增强了身体素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竞赛法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增强训练的强度,提高训练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投篮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采取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四组,成绩以组内个人的成功次数累计,同学们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的练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篇8

一、提高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艺术性表达的要求

1.课堂评价性语言需要具有引导性

引导是评价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提高课堂语言艺术性表达要体现出导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发挥评价性语言的引导功能,针对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应简单地作出肯否评价,而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答案,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点拨。当学生的回答不太令人满意时,教师要通过评价性语言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目的,以使学生的语文功底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评价性语言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本内容的学习技巧。

2.课堂评价性语言要简洁得体

简单明了的语言容易使人们记忆,而简单明了也是一种语言美。因此,教师对评价性语言进行艺术性表达时要简单、简洁、清楚、不模糊,要突出需要强调的地方。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流露出来的态度、情感,并结合学生反映,或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或告诫学生不骄不躁。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令人比较满意时,要给予准确、简洁的表扬;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待提高时,要简洁明了地指出学生不足之处,并提供准确、简洁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1.重视学生差异,创新评价语言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相异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评价时需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创新评价语言,利用富有变化的语言评价不同性格的学生,从而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语文教师应当具有丰富多样的评价性语言,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正视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避免使用一些简单的、统一的话语,如“不错”“继续努力”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将评价性语言变成学生盼望的惊喜,让学生通过艺术性的话语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

2.丰富语言词汇,提升运用技巧

篇9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评价

一、注重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以及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二、全面评价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利,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

一是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就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要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三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四是评价自学能力。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师主导作用的评价,积极提高教学基本功

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每篇课文)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二是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吸引力等。二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教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篇10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结合这些活动,我谈谈自己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的一些见解。

一、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何为“公平”?从学生在课堂参与的程度而言,教师只有充分地发挥民主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才能体现公平、民主的原则。在活动中,我们有部分执教教师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只关注或照顾了某一部分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要么是尖子生,要么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样,教师在教学上就会出现顾此失彼,另外的一些学生就会认为你偏心,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那就体现不到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的地位,你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 是哪一类学生,教师都应该为他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在提问、讨论、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当中,都应该有每一位学生的存在,他们就可以从学习、参与当中去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一节课的时间必然是有限的,我们能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东西?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呢?总结之余,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把握住“三个环节和两个方面”。所谓“三个环节”,是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所谓“两个方面”,是指“教师、学生”。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既包括教师的准备也包括学生的准备。教师的准备就是备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同样的课文,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必然不同。所以,我们在解读课文的同时也要解读学生。

学生的准备就是课前预习。当然,学生预习什么、如何预习,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充分的指导。学生的预习,教师必须检测。检测可以采用口头、书面等形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再次调整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各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各有千秋。我认为,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应把握住以下几个环节:

1、激趣导入。课堂一开始就需要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个和谐、专注、活泼的教学氛围。

2、教学过程要扎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应该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才读一两遍课文,有的字音都还没有读准;句子还没有读通顺;词语也没有理解;课文也还不熟悉。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讨论、交流。有的甚至直奔课文的重点、中心,让学生谈感悟。其实,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高。因为这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一定会使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扎实的课堂教学是不会演变成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教学过程要科学、合理,符合教学策略;教学气氛要紧张、活泼、热烈、有序,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3、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有意识、有策略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和锻炼能力。

4、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40分钟是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思考的容量和深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采取各种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涵。有时,课堂上只是教师一味的讲,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来为语文课堂服务。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如学习宋词,借助图画与音乐的配合下进行真情朗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词的意境与情感。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6、教师要加强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用教师的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试想: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在课堂上怎么会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听老师的课,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能积极地投入学习。语文课的魅力就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深厚的文学底蕴不但令老师拥有独特魅力吸引学生,更能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三、课后反馈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课后的反馈很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对作业进行充分设计,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再做适时调整,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巩固,也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最直接的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可再进行适当的教学补充,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在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学生的课堂收益是什么?......在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不是一两次教研活动就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去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灵活的运用到我们课堂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们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