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员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22:2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铁员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铁员工总结

篇1

时间飞逝,来到徐州地铁基础设施公司已经5个多月时间,5个月前,由于本人的各种原因,从原来公司辞职入职到基础设施公司,加入新的公司意味着要加入新的集体,融入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工作。由于有以前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我可以快速融入目前的工作环境中去,适应并驾驭目前的工作岗位。感谢这段时间里基础设施公司的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帮助和支持,谢谢你们!

以下是自己在这5个月中从事的主要工作及学到的各方面知识:

第一,参与基础设施公司项目部组建及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形成基础设施公司所属项目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在此过程中,我与各位同事积极讨论,各方面收集资料,从项目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及组建程序,到项目管理各方面(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学习到到项目管理的施工各方面知识。

第二,协助建设分公司建管1处完成1号线收尾的各种零散工作。了解了1号线目前的施工进度和各个车站的收尾工作,熟悉了目前工作环境,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整理2019年基础设施公司招标及合同台账及相关资料。熟悉基础设施公司招标及合同签订流程,以及在招标过程和合同签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习招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费用支付相关知识。

第四,从事苏宁地下通道接口项目管理工作。从前期的管线迁改,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基坑围护桩的施工,基坑开挖,协调和处理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该项目处于徐州市市中心,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参加单位多,环保和文明施工要求高,需要处理和协调的事项较多。前期施工用电协调,现场施工场地协调,渣土外运的协调,管线迁改的协调,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基坑“肥槽”处理,盖挖法变明挖的设计变更等等,现场需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第五,从事2号线车站排水管线与市政管线接驳工程管理及前期招标准备工作。

第六,从事云龙万达地下通道接口和天赋广场地下通道接口前期的准备和招标工作,下一步进入该两个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去。

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对我体会最深的感触有几点:角色转变、项目管理、沟通、综合性几个词语萦绕在脑海中,体会颇深。

第一,角色转变。自己原来单位是施工单位,从事的工作是项目施工,如何把一个项目在施工方面怎么干好。而目前从事的岗位是属于业主方角色(业主项目工程师或者代建管理或者施工总承包),重点在于如何管理好这个项目,施工阶段安全、质量、投资、进度、合同、信息、协调等全过程建设管理。内部做好各参建各方沟通协调,外部做好与各行政主管部门、产权单位对接,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原来单位从事的角色和现在单位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站在业主方的立场上,维护基础设施公司的利益,是以后工作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第二,项目管理。从第一点,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公司目前从事的业主现场代表或者代建项目的现场代表,重点的工作在于项目的各方面管理。如何把一个项目管好,是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包括施工方面的管理,还有设计方,监理方,第三方检测等等。原来仅仅是干施工管理,可以说接触的面太窄了,现在要扩宽知识面,眼界放宽,把项目管理的定义和范围放大,才能把站在业主方把项目管好。

第三,沟通协调。我们知道,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内与造价咨询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对外与各行政主管部门、产权单位等进行联系,有效畅通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把设计意图有效的传达给施工单位,把业主方的命令传达给施工单位等,中途不能出现歧义或者误差,否则可能给项目造成一定损失,损害业主方利益。

第四,综合性。入职到基础设施公司后,以前单单从事的施工方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以前所学专业知识也只是皮毛。入职时定的岗位是机电工程师,单目前从事各个专业都需要懂,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也都需要懂。目前项目设计到市政专业、建筑专业、机电专;项目管理从前期施工图设计,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工程款支付,后期竣工验收,竣工资料的管理等等都涉及到,都需要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总结,逐步提高自己。

篇2

关键字:SWOT理论;地铁;监理管理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成为许多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由于地铁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多、属于高风险工程。近年来我国地铁工程中安全事故屡屡发生,频繁出现人员伤亡、重要市政设施损坏的事故。因此,提高地铁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应对当前地铁建设的当务之急。

地铁施工安全特点及监理管理现状

鉴于地铁施工的特殊性、复杂性及监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下面运用SWOT理论对地铁施工监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

优势(Strength):地铁建设在我国已经有很多成熟实施,在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从国外引入的完善的建设监理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收效显著,由于施工特点类似,同样适用于地铁施工监理。国家从制度完善、体系建设、执行力度、准入制度,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加强监理行业建设。

劣势(Weakness):地铁施工时间跨度长、过程复杂、跨越领域广,监理项目繁多,管控难度大;地铁施工监理在国内起步晚,监理从业人员的技能偏低,监理制度存在不足,监理仅仅停留在对质量和进度的控制,监理范围比较小,并且常常处于有职无权的局面;监理存在低价中标等恶性竞争行为;部分监理单位不按照规范操作,个人监理人员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现象,严重影响监理企业的形象,造成信任缺失,影响项目质量。

机会(Opportunities):当前安全形势严峻,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各界对安全日益重视,地铁施工位置特殊,运营后将成为城市主动脉,承载巨大客流量等,这些决定地铁施工对安全要求比较高,对监理管理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不容得有半点闪失;网络监控技术,为监理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收集渠道;城市轨道设施建设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市场规模继续扩张;更多高校学者对安全管理及监理领域的持续研究,新的监理理念和手段的出现。

风险(Threats):地理条件等客观危险因素存在,造成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监控难度加大;地铁施工过程繁琐,且时间跨度长,地铁施工位置特殊,与各种管道交叉增多,不同工种交叉作业普遍;监理投入不够;监理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特点,而地铁施工工期通常持续3-4年,监理人员的更换频繁造成施工过程出现盲区;监理从业者的素质普遍不高,部分监理工作者的责任心缺失。

地铁施工监理管理应对措施分析

下面将地铁施工中的监理管理四个因素分别列入SWOT分析矩阵(表1),得出在地铁施工监理管理所面临的4种战略组合,具体如下:

优势与机会(SO)应对措施:监理单位根据地铁项目情况对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定期对监理人员开展教育活动,增加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加强监理从业者人员队伍建设,学习质量监控新技术;结合地铁施工项目的特点,建立适合地铁施工的监理管理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地铁施工监理实施方案。

劣势与机会(WO)应对措施:加强监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稳定性,对于地铁施工,采取资深员工带队,普通员工参加的梯级人员配备机制,并定期通过施工单位对团队及员工的责任心进行考察,强化落实监理终身负责制;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宣传手段对安全和责任心进行教育;采用技术对监理的工作过程及工作成果进行有效跟踪;确保监理费用落到实处。

优势与风险(ST)应对措施:完善对监理人员的监督制度,采用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监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完善监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监理体系建设,将安全管理与监理从业者的绩效挂钩。

劣势与风险(WT)应对措施:在施工项目初期,组织公司的监理人员对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抓住源头控制,并对监理过程遇到的紧急情况制定监理预案和危险源识别机制;定期对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发展提高;探索创新型的监理管理办法,提供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针对监理从业者优异者进行奖励,监理不力的进行惩罚。

成熟的工程监理已经在国内广泛应用;地铁施工成熟案例较多,安全管理积累较多;国家从体系建设、制度、人员等多方面加强监理行业建设。

监理难度大,监理领域广;监理内容有限,对监理重视不够;监理从业者素质偏低,监理竞争市场秩序乱;部分监理从业者责任心缺失。

机会(Opportunities)

SO

WO

社会对地铁施工安全要求高;智能数据采集、监控技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投入的进一步加大;新的监理理念和方法的提出;

开展监理管理教育,加强合格的监理从业者人员队伍建设,学习质量监控新技术;探索适合地铁领域施工的监理管理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地铁施工监理实施方案。

加强监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稳定性;落实监理终身负责制,采取更加宣传手段宣传安全和责任心教育;对监控过程继续有效跟踪;监理费用落到实处。

风险(Threats)

ST

WT

地铁施工危险源客观存在;与各种管线路、其他作业交叉多;安全资金预算增加;监理管理者及从业人员责任心的缺失

完善监理制度,加强监理体系建设,采用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监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

安全管理与监理从业者的绩效挂钩;

及时识别危险源,抓住源头控制;通过客观评价机制总结经验,不断发展提高;探索创新型的监理管理办法;奖罚分明,对监理从业者优异者进行奖励,监理不力者进行惩罚;

总结:

地铁施工中必须严格落实监理制度,监理单位和从业人员必须履行职责,加强对监理的管理,其对保障地铁施工及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SWOT理论对监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1)加强监理体系建设,完善监理制度;结合地铁施工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理实施方案、梯级人员配备方案等;(2)强化项目监理责任负责制,将监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对监理人员行为及结果进行监管;(3)加强监理人员能力建设,定期学习新的监控技术、数据收集等技术,提高监理人员素质,为施工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河、周庆柱.基于SWOT分析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研究.价值工程.2009(2).

篇3

关键词:基层班组规范化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策略

1 广州地铁班组管理的发展概况

广州地铁总公司及属下单位共有班组(团队)1300多个,各班组专业复杂、新员工和新任班组长(工班长、分部主任和部门经理)所占的比例较高,加强班组管理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努力塑造“安全、便捷、、节能、高效”的地铁运营优质品牌,打造一支管理一流、人员一流、专业技术一流、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是广州地铁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广州地铁工会组织按照“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心生产任务,结合工会自身特点,在班组(团队)建设方面进行探索,突出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夯实基层管理基础,进一步激发了一线员工的活力,为广州地铁的科学和谐发展和优质服务品牌的打造做出了贡献。

2基层班组的建设的重要性

2.1统一思想,从促进“共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抓基层班组(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班组建设,首先应是企业行政序列依照各项规章制度,围绕着完成生产任务而组建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工会组织,抓班组(团队)建设,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根据有些单位的教训,工会组织抓基层班组(团队)建设,会不会“越位”、领导们会不会认可?我们开始一直心存疑虑。经过与党政领导沟通,党委书记、总经理都表示支持,并指明了工会抓基层班组(团队)建设要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党政领导的理解支持,使我们打消了疑虑,坚定了信心,把抓班组(团队)建设纳入了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一步一步理清了思路。特别是随着新线的不断开通,基层班组骨干培养跟不上迅速发展的需要,基层班组建设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生产任务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按照党政领导的要求,确立了以规范化促精细化,以标准化促科学化,以班组文化促班组凝聚力,以技能竞赛促素质提高,有布置,有落实,有总结交流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欢迎,也得到了员工的普遍认可。

2.2先行试点,根据专业特点一年一个重点,全面推进基层班组(团队)建设

地铁是一个服务社会技术含量很高的大系统,班组的专业、上班时间、工作特点、人员素质都有很大不同。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确定一年一个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基层班组(团队)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设。

2005年年底,我们根据运营线路越来越长、员工普遍年轻、服务经验不足、经常遭到乘客投诉的情况,在公园前、客村、体育西、晓港等4个车站开展“文明礼貌服务示范站”的活动,规范服务用语和肢体语言,按照规范的服务标准,规范内部的管理方式,对内营造员工满意的氛围,增强车站员工活力;对外提升服务质量。示范站试点成功后,迅速在所有的车站进行推广。几年来,运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根据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广州地铁已连续4年在广东十大服务行业交通行业名列第一。

2007年,我们为了维修系列的班组建设更加规范,在车辆部抓了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与建立“员工素质模型”相结合的试点活动,2008年成为广州市总工会开展“创争”活动的试点单位。通过对共同愿景、工作态度、业务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和质量五个要素规范综合,细化、完善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班组和个人的学习档案,将班组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纳入各分部绩效考核内容,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强化监督检查。同时,“员工素质模型”综合测评结果与员工的年度考评、评先、个人晋升及年度先进班组、优秀工班长等评比活动相结合,让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鼓励和肯定,大大推进了“员工素质模型”的应用和价值。

2008年,我们针对运营通号中心班组岗位分散、三班作业、班组成员很难相聚一堂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的特点,选定4个班组,开展班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试点工作,与通号中心一起制定《优化班组生产管理方案》,探索以正向激励为手段的班组人员管理方式。一是专门成立调研小组,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班组管理现状调研,找出优化班组管理切入点。二是营造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工作环境。三是大力开展班组团队文化建设,提炼班组精神,明确共同愿景,加强班务公开,创新党团工作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凝聚班组的向心力。通过优化班组建设,真正促进班组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适应新线建设和运营管理快速发展的需要。

2009年,我们在深入班组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进一步探索,选定维修中心维修工建部线路六工班、机电部电气工班、供电部变电四工班三个样板班组,试行综合管理简易化、安全管理规范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危机管理系统化和业绩评估指标化的班组建设标准化创新思路,在建设上搭建平台,有效加强了班组规范管理,进一步激发了一线员工的活力,开创了地铁运营班组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3 加强基层班组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3.1 规范内容,逐步形成广州地铁特色基层班组(团队)管理的系统标准

通过几年开展班组建设工作,特别是在运营总部三个中心进行试点和全面铺开班组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地铁特色的基层班组管理的系统标准。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班组文化,大多数班组(团队)都有自己的愿景、口号和文化理念;二是民主管理,每个班组都有班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及公开栏;三是现场6S管理,,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四是日常管理,工器具、台帐记录、排班表等;五是学习培训,每班组都有计划,安排、方法、措施和目标;六是考核,所有内容都纳入考核,并有量化标准;七是与行政管理制度接轨,结果运用于员工的绩效考核直至选才用才。班组的整套管理模式已被国内一些城市吸取采纳。

我们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并下发了《运营事业总部班组标准化管理规范》,在范围上,还提出了“大班组”的概念,班组从工班扩大到分部(室、中心站)、部门,实现了班组管理向分部、部门的延伸;在系列上,我们根据运营业务的特点,将四个中心分为车务和维修两大系列进行规范;在模块上,分为综合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危机管理和业绩评估五大模块,并细化了车务、维修两大系列工班、车站、分部、部门各模块的类别和内容;在指标上,将标准量化,按照两个系列(维修系列和车务系列)、三个层级(部门、分部、中心站、工班)、五个模块(综合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危机管理和业绩评估)制定了六份共计60多页的标准化建设评分表,并按照标准, 将班组建设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层层分解,以三级权重对班组的标准化建设进行评分,确保了班组建设的标准化。广州地铁班组标准化管理规范,体现出综合管理简易化、安全管理规范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危机管理系统化和业绩评估指标化的特点。

3.2 评估交流,不断推动班组(团队)建设向更高标准发展

我们注重评估和总结交流。每次试点工作结束都要评估,总结经验,并找出需要注意的问题。组织召开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从开展班组建设工作较好的班组中挑选有代表性的班组长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搞好班组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同时进行点评,总结提炼这些班组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形成规范,向全公司的班组铺开。

在各中心自查的基础上,采取四个中心交叉检查的方式,组织工作小组对四个中心的班组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以2009年为例,运营总部418个班组建设达标率为84.73%,通号中心的班组建设达标率为100%。评选出45个先进班组,35个优秀班组长,涌现出一批标准化建设的班组和优秀一线班组管理人员的典型。如车务中心乘务三分部在班组建设的过程中,分部党政工团组织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建优秀班组。在分部班组建设中,党政工团不仅起到牵头和组织实施的作用,还能按企业发展的主线,抓思想、抓管理、抓业务、抓队伍,使之与地铁的发展同频共频共振。通号中心以班组建设为切入点,抓点带面,优化班组设置和维修业务,以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标准开展班组建设,全面提升维修维护水平。通过一年的实践,中心各班组在规章制度、生产流程、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设备检修质量不断提升,设备故障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取得显著成效。车辆中心结合实际突出“星级知识型职工素质模型”的特点和亮点,并结合班组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心创争活动常态化发展,在员工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维修中心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样板班组建设, 通过抓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素质建设等方面以达到班组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篇4

关键词:地铁;制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基地安全管理是地铁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人员分散,安全管理难度高,由于缺乏安全管理的深层次认识,思想不够统一,责任不够明确,齐抓共管形成不了合力,好的办法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容易形成管理的断层。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必须扭转这种局面。

1、安全管理问题

1.1 “工作标准把关不严”

在现场管理中,部分班组长对工作标准要求低,故障制度落实简化,工作要求严格但执行比较随意,对工作只求“过得去”,对工作中一些问题视而不见。

1.2 “自身要求低”

在现场管理中,部分班组长由于工作时间年限较长,知识更新不足,对新规章新制度不通甚至不懂,要求员工做的自己反而无法完成,遇到问题避重就轻。

1.3 “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现场管理中,部分班组长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模式照搬照抄,主次不分。对发现的问题不去查找原因,甚至不去追踪落实检查监督,听之任之。

2、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地铁产业飞速发展,而安全是地铁发展的重要前提,基地的安全管理是地铁运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度保障安全,以安全标准化为主线,明确三级考核。

个人考核由班组长、管理员、中心相关负责人根据《岗位考核评分标准》进行实时检查,相关结果计入《班组长工作日志》每月汇总后核算每人得分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班组考核由管理员、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所属作业班组作业标准考核,一份留存,一份报中心备查。考核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奖惩;中心考核由中心相关负责人组织,对基地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进行现场检查并打分,同时相关的基础台账、标准、表格由中心统一印发、统一格式、统一填写规范。使安全标准化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2.2 以中心、基地两级领导为轴心,逐级负责,加强管理。

由于基地条件相对较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抓好基地安全管理,重点要抓好基地管理员管理,因为管理员不仅是管理人员,也是一线骨干。集执行、指挥、监督、协调、反馈于一身,对基地安全工作现场起到无可替代的现场监控作用,其思想、业务、管理水平关系到整个基地的安全管理水平。一个合格的管理员不但要能管、还要敢管、善于管理,把守住安全的前沿关。

2.3 加强信息沟通是强化现场管理的重要渠道。

为了及时掌握基地班组长对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督促班组长及时掌握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中心制定了完善的信息沟通制度,每天班组长要向基地管理员汇报日常工作,基地管理员每星期向中心书面汇报一次工作。通过信息沟通了解现场管理的第一手资料,给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强化现场管理起到有效互控作用,使基地的安全管理工作步入高效、有条不紊的轨道。

2.4 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基地运转发生火灾、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爆炸、自然灾害以及设备故障、恐怖袭击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基地正常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另外,还要针对部分预案经中心相关部门进行评审,报公司。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桌面式、突发式,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安全点都安排评估人员把关,使演练活动有序、安全的进行。定期的实战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5 建立安全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在管理基础、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抓好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基地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对员工实行三级(公司级、中心级、岗位级)安全教育;利用国家安全宣传月、119消防日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注重对员工进行事故案例教育,用员工身边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安全事故给自己、家人、单位所带来的严重危害。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促进基地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6 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开展地铁基地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基地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篇5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对策

    一、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广州地铁目前拥有8条线路、145座车站、运营里程达236公里组成的线网。每天平均客运量超过4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784万人次,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左右。地铁车轮滚滚,每天面临的最紧要问题就是安全。近年来,广州地铁公司坚持以安全运营为中心,狠抓运营质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网络,在员工中进一步强调了“安全乃企业立身之本”的观念,在运营安全管理上强化各项措施:

    1.制度保安全。在进度和安全的选择上,广州地铁永远把安全放在首位。保卫综治、绩效考核、运输管理、应急预案、安全管理等近88个安全规章为地铁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三铁”作风抓安全生产,落实事故“四不放过”,确保了地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设备保安全。广州地铁通过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拥有一套较完善的运营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安全、正常运营。运营设备设施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为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广州地铁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3.人员保安全。从新员工进入广州地铁的第一堂培训课开始,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就与地铁人的工作、生活就紧紧相连。《安全管理奖惩办法》、《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等21个规章制度是地铁保证安全运营的“法典”,“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安全文化则让每位员工全员皆“兵”,员工“违章即事故”的强烈安全意识则让广州地铁已安全运营了4000多天。

    4.措施保安全。亚运期间,广州地铁针对客流量大幅增长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亚运免费日5天,地铁145个车站、412个出入口,就启动三级客流控制高达200余次。

每停靠一个车站,每开一次车门,地铁司机都会仔细瞭望,反复确认,确保绝对安全才能动车,一个班次下来,开关门累计超过4000次,用广播提示近800次。

    二、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方向

    目前,广州地铁正处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而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运营安全成为扩大运营规模的前提。所以,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将安全管理融合到生产管理之中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处置生产关系的原则之一,要保证运营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就必须将安全管理置于运营组织、维修组织运行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在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实际参与来实现过程控制;另一方面要求生产人员在开展工作中考虑安全因素,实现安全控制与生产管理的完整结合。

    2.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评估

    广州地铁将针对现行的运行体系,结合运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风险评估对现有运营系统加以完善;针对新设备的投入应用,对设备功能及运用要求进行评估,超前进行风险控制;针对运营组织体系结构进行改进,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评估,发现运营的薄弱环节,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杜绝在爆发之前。

   3.将安全关口前移

    随着运营管理经验的逐步积累,广州地铁必须将安全关口前移,将安全工作放到运营组织、维修组织的前面,在运营组织准备工作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维修规程的编制过程中,通过安全人员的充分参与,并会同维修人员从安全角度充分预想,将安全关口前移到运营组织、维修组织中。

    三、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思考

    运营安全是地铁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广州地铁必须狠抓运营安全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安全工作的得失,同时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上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

    1.建立运营安全评估体系是全面和客观评价运营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

    各个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处理事故和故障的及时性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最重要的三个因素。那么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运营安全状况,并据此提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改进措施,这就需要建立地铁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一般说来,地铁公司可与高校联手,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展开研究,并建立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从而开发相应的评估软件。通过对运营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状况,纠正管理偏差,提升运营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前介入工程建设是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的重要环节

    地铁运营方是轨道交通工程的最终用户,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运营方的提前介入,一方面有利于最终客户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与建设单位共同研究解决措施,完善工程建设,并从整体上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营方全面深入掌握交通设施情况,做好投用后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因此,广州地铁可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在轨道交通新线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运营主体确定后,应组织运营方相关人员的介入,并明确介入的形式和不同阶段介入的内容,从而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

篇6

关键词:轨道交通 建设期绩效管理体系

在企业活动中,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而最终检验管理成果的是企业的绩效。

轨道交通企业在建设初期要完善管理架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建设目标与经营效益,进而使战略目标逐步落地,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期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1.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初期企业特点与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

轨道交通企业建设发展初期,管理架构逐步建立,内部运营机制及业务职能逐步运作磨合。同时,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急需开展立项研究、建设资金筹措、工程管理模式与交通运营研究实践,产业多元化拓展等工作。内部和外部的建设管理需求和建设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绩效体系对管理成果的检验都提出了建设与完善的要求。

处于轨道交通建设初步发展阶段的F地铁公司,以成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资源开发”四位一体的实体型集团公司为战略目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绩效管理建设实践,为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期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实施经验和思考启发。

1.1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成立初期,以企业年度计划为指导,各部门制定季度计划落实、定期总结的目标任务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

企业成立初期,建立企业目标任务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的完善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自2009年成立,F地铁公司就选取以战略目标为指导,以年度工作报告作为绩效管理工具下达到各业务部门,以季度总结同时订立下季度计划的闭环目标任务绩效管理模式,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此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2010年11月F地铁公司胜利完成当地第一条地铁线首通段在亚运会前建成通车的目标,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升级和企业管理升级。

1.2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轨道交通企业选取以组织绩效引导员工个人绩效,开展360度的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的实践。

面对不断扩展与深入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任务,组织绩效目标的落实需要逐步细化到员工与基层,以保障目标实现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管理。2010年起,F地铁公司引入了360度绩效评价的工具,对员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个人品德和团体协作精神等方面做出考核评价,重点考核工作业绩。360度的绩效考评方法,通过被考评者本人、同事、上级和下级分别进行评价,对各岗位员工考核期内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成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馈,体现考评的客观性、优劣区分性以及全员参与度,实现企业对员工优秀行为导向的引领,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引导落实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

1.3量化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规范组织绩效管理流程,建立计划考核管理体系的实践,实现管理的“计划、落实、考核”。

在建设目标与实现时间明确的前提下,轨道交通建设企业不仅要对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行考量,更要对项目建设管理各阶段节点的落实进行考量,以确保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由对组织绩效的量化分解与对实施情况的考核回顾组成的计划考核管理体系,成为了发展建设阶段轨道交通建设企业的选择之一。公司在明确2012年地铁工作任务后,优化管控模式,全面梳理工程业务和管理流程,制定计划与绩效考核结合的办法:围绕公司年度主要管理目标和项目工程总体筹划等编制总体年度工作计划,并以定性、定量、定时等指标具体分解量化到各部门;同时,每季度以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各部门分解季度计划的执行及相关工作记录,各部门职能管理工作的评价等进行规范的部门绩效评分考核。

通过对部门目标计划的管理实践,有效地发挥组织绩效管理对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推动作用,F地铁公司在2012年实现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按期开工,城市轨通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二、三号线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全面铺开等目标,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向可持续发展的“四位一体”总体战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2.建立轨道交通建设期全员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思考

作为国资系统的轨道交通国有企业,我们采用了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360度反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建立了全员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对F地铁公司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绩效管理实践的总结,启发了对轨道交通建设期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2.1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1.1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作用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企业整体目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方向,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与建设管理目标的实现。

2.1.2通过完善考核机制,促进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有效监控和最终完成,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断提高集团的战略管理水平,增强集团管控力和执行力。

2.1.3实现责任链条的全方位覆盖,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为消除薪酬分配的平均化倾向提供依据。

2.1.4通过良好的绩效文化,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培养规范化管理能力,促进管理体系持续发展完善。

2.2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员绩效管理的思考。

要实现全员绩效管理,可以从绩效管理层次、绩效体系总体模型、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以及绩效管理通用方法的运用等思考轨道交通企业从总体到具体完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对绩效管理层次的思考。绩效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个人绩效指标与组织绩效相结合,而在评估制度上更着重于以组织绩效引导个人绩效,以期实现企业集团整体目标。从绩效管理层次上可分为:对企业的整体绩效管理,对各业务部门的组织绩效管理、对员工个人的岗位绩效管理: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由董事会对其实现企业整体绩效作考核;对业务部门负责人,由高级管理层对其部门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作考核;对各岗位人员,由部门负责人及工作流程对具体岗位绩效情况作考核。

2.2.2对绩效管理体系总体构建模型的思考。绩效管理只有与企业战略规划紧密相连,才能通过沟通把战略转化为执行的语言,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及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回顾,把战略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绩效管理体系总体构建模型分析如图:

2.2.3对科学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思考

第一,聚焦战略,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目标与指标体系,从绩效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全员绩效。F地铁公司引入计划考核管理体系,实现从上级管理部门对企业下达的绩效任务的分解,以公司绩效量化为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使组织绩效具体明晰、可测可控。为进一步实现全员绩效管理,需要将组织的战略层层分解,在企业与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之间建立桥梁与纽带,以确保不同管理层级和各个岗位的工作都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服务。

第二,以SMART原则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一方面,无论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指标,都需要运用SMART原则及科学的方法选取对总体工作目标影响程度大的关键绩效指标。使绩效指标符合明确具体的、可衡量的、可以达到的、现实的、有时间限制的,保证绩效目标对被考核人行为具有引导和限制作用,保证绩效考核的相对公平和公正性。另一方面,指标体系设计要从多维度考虑选取指标:要考虑企业长远与短期发展目标的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既要关注财务指标,也要关注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内部与外部的平衡,既要关注投资人及社会、市场的需求,也要关注企业的运营;结果与驱动的平衡,既要设置结果性的指标,更要关注过程驱动指标。只有做好过程管理,才能保证结果指标的实现。

2.3有效运行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议。

2.3.1组织保障。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坚持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切实可行的原则,选择适应企业现状的绩效管理工具。而无论选择哪种绩效管理工具,对企业而言都是管理模式的重要改变,需要高层管理团队的参与和推进,轨道交通企业可以成立经营班子领导下的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参与企业战略的更新、调整,对企业资源进行统筹,对跨部门的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协调。

2.3.2流程保障。组织的绩效管理流程应结合整体战略规划分解、年度经营计划编制等共同组成企业战略管理流程。根据企业的绩效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基于企业不同时期轨道交通建设目标的绩效计划、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评估反馈以及绩效应用奖励,细化梳理员工岗位价值与工作流程,从企业、部门到员工设计具体员工绩效管理流程,使自上而下分解的工作目标成为不同业务岗位员工的考核依据,并在考核激励机制的驱动下形成从组织到个人绩效实现的完整循环。

2.3.3绩效回顾与沟通保障。全员绩效管理始终要坚持全程沟通及时进行绩效回顾的原则。在最初的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目标、绩效指标的设定上,无论是企业各部门或是基层,都需要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形成对绩效目标的共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绩效回顾,对不同层级建设目标及个人指标完成进展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及时纠正偏差,并把解决措施落实到下期绩效目标中,以此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闭环过程。

篇7

感谢公司领导,让我们慢慢从学生转变成工作者,给了我们一个磨砺和提升自己的平台。在培训和跟班学习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能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进入昆明地铁以后,对公司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本着乘客至上,开拓创新,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以人为本,安全有序的管理方针,为昆明的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象征着昆明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作为昆明地铁的一名员工,我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地铁的运营离不开各部门的配合,其中保证供电的正常尤为重要!水是生命之源,而电就是地铁运行的粮食。所以,要保证一个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简单的抄表、巡视设备、办理工作票、进行倒闸操作等,还要善于发现设备的缺陷及其他不利因素,以便能使缺陷和隐患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消除。

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工作行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刚到变电站的时候,对站内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好多东西都不熟悉,但是在各领导和带班师傅的尽心教导下,我受益颇多,逐渐熟悉了设备的操作。

篇8

【Abstract】With the rapid opening of Guangzhou new subway lines ,we need more station staffs. Starting from 2015, 95% of the new staffs of Guangzhou metro are post-90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taffs in the actual work ,we can find that their actual business skills are not ideal.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business skills of the post- 90s new staffs in service depot is of no delay.

【关键词】新入司;90后; 培训效果;转化机制;业务技能

【Keywords】new recruits; post-90s;training effect;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business skills

【中图分类号】F27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64-03

1 研究背景

广州地铁将在2017年-2018年迎来新一轮线网大发展。线网的大发展对维护其运营的站务人员提出更多的人员数量和更高的业务技能要求。广州地铁通过岗位优化和招聘新员工的方式,为新线车站配备站务序列员工,借助内部培训使新员工具备独立上岗业务技能,站务新员工培训周期为4个月,在这期间通过培训使其掌握行车、服务、票务等多种实操性极强的技能。新员工通过站务员岗位资格考试,经业务技能评估合格后方能上岗。

从目前生产一线的新上岗90后站务学员的实际工作现状来看,虽然其站务员岗位资格考试和业务技能评估的通过率逼近100%,但仍存在理论知识不系统、实操业务技能不理想的问题,还远远不够满足广州地铁高标准的安全行车和服务质量所要求其具备的技能,因此快速有效地提升新入司站务学员的业务技能刻不容缓。

通常学者们使用Holton的培训效果转化模型作为研究培训效果的思路,寇茜茜在Holton的培训效果转化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与柯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相结合,论证成就动机、培训反应和培训转化氛围是培训效果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以通过影响员工学习效果和行为转变进而影响个人绩效的提高,并建立如图1所示的员工培训效果转化机制。其中,培训转化氛围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成就动机对行为转变的影响最大,培训转化氛围对个人绩效提高的影响最大[1]。因此,需要从各影响因素出发,增强员工的培训动机和培训反应,建立良好的培训转化氛围,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和行为转变,最终实现个人绩效的提高[2]。

图1 员工培训效果转化机制

2 站务新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新员工性格特点、培训模式和培训效果。新员工基本是90后,与70后、80后相比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现有培训模式是由集中授课、师徒带教、考前培训、独立上岗四个阶段组成的,培训效果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系统、实操的业务技能不理想的情况。

集中授课分为通用课程和非通用课程。通用课程由中心组织,非通用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担任培训师,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课堂上借助PPT课件传授业务知识,站务学员通过课堂上听课的形式获取知识,这与在学校的学习模式类似,熟悉感和疲惫感兼具,对大多数学员而言,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是遇到部T组织实操应急演练时,安排站务学员扮演乘客参与演练,目的是使其通过参与演练熟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实际上站务学员在演练前未主动学习应急预案,不清楚应急处理流程和关键点;在演练过程中听从指挥扮演乘客,未观察各岗位的现场处置;演练结束后的总结对站务学员而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整个实操演练对其更像是走马观花,所获甚微。

师徒带教是通过现场跟岗学习,帮助站务学员熟悉日常工作流程,培养其岗位故障应急处理能力。但在实际跟岗过程中,很少发生应急情况,每次跟岗时站务学员只能见到日常的工作流程,但是对每一项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不甚清晰。此外,师傅们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往往能够避免出现这些差错,因而站务学员只是见到师傅们顺利的工作流程,没有见过这些错误的情况,也就无法想到甚至知道这些是差错,而知道并处理这些错误是其必须需具备的基本技能[3-5]。

3 业务技能提升举措

3.1 集中授课阶段

篇9

关键词 成都地铁;专用通信;应急抢险

中图分类号U28 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 (2012)68-0043-02

0 引言

成都地铁一号线于2010年9月28日开通试运营。随着地铁运营质量的不断提高,行车密度的不断增加,一旦专用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如何快速反应,压缩故障延时,高效地组织处理专用通信设备故障,尽快恢复通信设备的正常运用,减少对地铁行车的不良影响,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现实意义。

1 目前现状

1)成都地铁一号线专用通信系统维护工作主要由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检修所负责。在最北端的升仙湖车辆段设置了一个通信综合工班,负责车辆段及升仙湖至世纪城全线通信设备的维保任务,在世纪城控制中心,设置了OCC工班,负责对控制中心信号设备及通信网管和设备进行维护。由于沿线车站并没有设置通信值班点,如在地铁运营时间接到最南端世纪城站突发通信故障,即便立即出发乘坐地铁(考虑地面交通拥堵情况,采用地铁出行时间最省)也需要1小时才能赶到,由此造成故障处理延时在所难免,如紧急故障造成地铁停运,不得已采用地面交通则故障延时更甚;

2)通信维护人员技术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通信设备不太熟悉,处理通信故障经验不足。尤其是OCC工班的值班人员,绝大部分原为信号专业维护人员,而地铁专用通信涉及的系统比较多,对于这部分人员由于通信设备电路原理掌握不全面,依靠他们利用通信网管系统快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指挥通信综合工班人员现场处理故障难度很大;

3)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应急预案是事先针对专用通信各个系统可能出现的突况制定的应对措施和方法,应当经过反复论证推敲。目前虽然自动化设备检修所也建立相应的专用通信应急预案,但由于预案考虑不太周全,而且预案内容没有经过实际演练、推敲,造成应急预案对故障处理指挥收效甚微。特别是在一些细节管理上的疏忽大意,造成应急故障处理工作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比如应急抢险工具,仪器仪表未配置齐全。不注重日常对工具仪表的保养,工具没有进行集中管理。突发故障抢险时随意挑选工具,甚至找不到要用的工具。仪器仪表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则可能造成紧急时刻无法使用,导致现场无法查找、分析判断故障耽误时间。应急器材管理不规范。应急器材标识不清楚,类型不齐全,没有根据通信各个系统的特殊情况备齐器材,应急器材使用后补充不及时,以致发生故障措手不及。

2 问题分析

1)思想观念上存在片面认识的偏差,没有摆到足够的重视位置上来。虽然运营公司、设备分部和自动化设备检修所都是把安全预防摆在了首要位置,检修所按照编制好的检修计划对管辖的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改攻关,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对于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却并没有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旦发生故障处理延时就采取绩效考核、安全指标扣分等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应急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运营公司采用分层管理,虽然运营分部、设备分部和设备检修所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层面的应急抢险预案和应急故障处理方案,但相互间衔接不够默契,在一些具体执行环节上语焉不详,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同时,依靠随机搭建的队伍实施应急抢险指挥工作,想要达到提高故障处理的速度,压缩故障延时,其后果显然不尽如人意。

3 应对举措

随着运营公司各方面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对安全生产、故障延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自动化设备检修所应当顺应现场实际情况,在专业应急故障处理上进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优化各种工作要素的组合,有效提高故障抢险的速度,压缩故障延时,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1)合理调整通信维护人员的设置。在现有通信员工编制定员下,可在一号线居中的车站如省体育馆站或者最南端的OCC控制中心设置通信工班值班点,将一号线一分为二进行分段维护,这将大大缩短应急处置赶赴现场的时间,有效压缩故障延时;

2)加强员工业务学习,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强化日常员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对OCC工班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技能的专项培训,使他们能胜任通信网管系统的各项操作,为沿线现场分析判断故障处理提供及时有效的系统信息。通信工班也可利用现有的便携式电脑安装通信各个系统的网管软件,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使工班具备移动网管能力,对于快速确定故障原因,恢复设备正常运行,也是大有裨益的;

3)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检修所建立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由通号调度和相应专业工程师负责故障处理的专业指挥,明确人员分工与协调,切实保障应急抢险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4)完善各个通信系统的应急抢险方案。地铁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公务及站内通信系统、调度电话系统、无线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时钟系统和UPS电源系统。在现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分别按照各个通信系统的不同要求,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故障处理程序,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预防和卡控措施等相关内容。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按照步骤操作可以处理相应设备故障。根据通信各个系统的具体情况,可将应急预案按照故障等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影响行车的故障抢险由运营分部和调度中心启动应急抢险预案,不影响行车的一般故障抢险由检修所通号调度启动应急抢险预案;

篇10

关键词:大运会;地铁;客运;保障

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至23日将在深圳举办。此次大运会是中国继2001年北京夏季大运会和2009哈尔滨冬季大运会后的又一重要国际体育盛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影响。

地铁3号线作为大运会的客运专线,从设计建造到试运投用,即肩负着大运会客流运输、安全保障、服务接待、城市精神文明展示等多项重要功能和历史使命。为此,必须及早地启动介入、谋划筹备大运会客运组织保障工作,从而有效获取掌握并充分利用发挥各类内外部资源、信息,全面精确地做好客流推算、预测和评估,周详考虑好相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叠加及影响,对内强化各岗技能和应急准备,对外做好服务接待和安全保障,密切地配合各相关单位携手联防,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力优质高效地完成上级和历史授予的重任和使命。

1相关面分析

1.1客流量

1.1.1 地铁3号线途经深圳市福田、罗湖、龙岗三个行政区,承担特区东部发展轴沿线与中心城区的客流运输,沿线分布有大型工业园区、大型居民住宅区、大型商区、写字楼与交通枢纽等。通过调查与分析,3号线开通初期客流主要以上下班客流为主,另有部分换乘客流。全线开通初期日均客运量35.0万人次,最大单向断面客流达1.34万人次/小时。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举办期间,3号线沿线大运场馆的赛事入场与散场将使全线客流有一定程度增幅。

1.1.2 大运观赛客流与比赛时间、比赛场馆位置密切相关,需根据不同赛式安排具体分析客流情况。大运会场馆站的客流组织具有明显的“赛前集中出站、赛后集中进站”的特点。与大运会场馆相邻的大运站届时将出现短时间内巨大进站客流冲击的情况,对大运会场馆散场的客流组织工作要求较高。

1.1.3 在大运会期间,大多数观赛的乘客将会搭乘地铁出行,如赛前赛后时间与上下班时段重合,将会给车站带来较大的客流冲击。

1.1.4 大运会期间所有大运会志愿者、工作人员、运动员都可以凭证免费搭乘地铁,将给线路带来一定的客流增长。

1.1.5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以及运动员会在闲暇时间会到深圳各主要商业区进行购物、观光,届时商业区毗邻的车站(如晒布、老街、华新、少年宫、购物公园站)也会出现较大的客流增长。

1.1.6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届时每日客流量将会在现有基础 (日均客流37.02万) 上呈现5-15万左右的增长,最大单向断面客流也将由1.34万人次/小时攀升至约1.56万人次/小时。

1.2运营时段

根据北京、上海、广州等其它过往举行大型国际赛事城市的经验,由于观看比赛的人员较多,如赛事结束时间临近地铁正常的运营结束时间,大量的客流通常无法及时地运送输导,一般需延长地铁运营服务1小时左右。地铁运营服务时间的延长会增加运营人、物力的投入,并压缩地铁夜间正常的检修维护时间等,对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1.3行车组织

大运期间,原常规客流与观赛、后勤服务等相关人员叠加,客流量大,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列车运荷重,行车指挥及客运组织繁忙,其出现电客车故障、突发应急、设备原因及大客流等因素引发电客车下线、替开、增开,甚至救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4车站

1.3.1 高架段车站的非付费区较小,自动售检票设备较少,大客流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售票检票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无法满足大客流时期的客流组织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级别的客流控制,给客流组织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1.3.2 部分车站(特别是高架站)的站厅至站台及出入口普遍只设置了一台单向电扶梯,缺少双向电扶梯,其运载和通过能力有限,不利于大客流的疏导。

1.3.3 部分车站(如布吉、老街等)长期大客流,再叠加大运会客流后会将更加恶化。

1.5设备

1.4.1 电客车

3号线采用B型电客车6辆编组,运载量为定员(AW2)1468人、超员(AW3)1880人;其运送量相比其它线路的A型6辆编组电客车的运载量(定员(AW2)1920人、超员(AW3)2502人),每个车次运载能力约少452-622人,相对偏弱。

1.4.2 其它系统

地下段14座车站及中心公园停车场于2011年3月30日方完成三权移交,2011年6月28日刚开通试运营,设备尚处磨合过渡阶段,出现设备故障的概率较大,对车站的应急客流组织水平要求较高。

1.6人员

部分员工新近上岗,业务知识尚不扎实全面,实践能力及工作经验有所欠缺。需重点加强业务培训,技能熟练提升,并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作用。

1.7接待

大运会期间将比以往运营期间有更多的国内其他省市乘客和外国乘客乘坐地铁,这些乘客对深圳地铁及外界情况均不熟悉,外国乘客在语言上有障碍,将给车站的客运服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8应急

大运会举行期间,客流多、流量大、人员结构复杂,监控困难。不法分子潜藏其中、伺机作案、扰乱秩序,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出现突发状况的机率大大上升。

2应对措施

2.1宏观策略

2.1.1 制定完善的客流组织预案

结合大运会期间各站的客流特点,按照每个车站可能面临的最大困难进行预想,制定行之有效的客流组织预案。尤其大运站、换乘站,根据客流情况找准控制点,确保客运组织的安全、畅通、有序。

2.1.2 制定与各相关接口单位的联动机制

制定与各相关接口单位的有效联动机制。对线网的客流变化及各线采取的客流控制措施及时通报。特别是换乘站,提前与邻线作好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客流的控制措施。

2.1.3 加强演练

在各站的客流组织预案定稿后,制定大运会客流组织演练方案并组织实施。按照车站与大运会的关联程度、所在线路的运能情况、车站客流特点等因素,综合调研车站的客流组织难度,对大运站、换乘站及客流组织难度大的站点进行强化演练。

2.1.4 巧用硬件

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客流控制的设施,如地面集装箱临时票亭、可伸缩围栏、铁马、广播等,满足车站客流组织的需要,力争使硬件设施完善全面。

2.1.5 巧用外部人力资源

及早与义工联联系确定合作事宜,并着手重点培训出一批精干有力的义工队伍,保障在大运期间有充足的相关知识全面、服务态度优良、乐于奉献助人的高素质义工加入、参与到车站的客流组织中。由车站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到重点的岗位,以缓解车站人手紧的问题,提升客服质量。

2.1.6 专人保障

从各部门选派能力强、反应迅速、经验丰富的服务精英组成保障分队,在各大运站、换乘车站、大客流车站驻站,加强与OCC和大运会场馆的联系,提前预想和协助的现场客流组织工作。日常情况下,每日总结前天客流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应急情况时,发挥现场指挥、协调、支援的作用。

2.2具体措施

在“以服务大运会为宗旨、以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为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以乘客满意为目的,以专业化为核心,以硬件设施为基础,以品牌活动为依托,以投诉回馈和信息为有效补充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大运会地铁客服质量。

2.2.1 提升专业水准,用心服务大运

1、推广“用心服务、精彩大运”理念,树立优质服务窗口形象。在大运会期间,要求员工仪容仪表整洁、服务亲切得体、文明规范用语、微笑贴心接待,以标准化的服务树立优质服务窗口形象。

2、实施标准化服务、真情服务。通过强化员工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和激发员工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投身于岗位服务工作。提高执行效率,倡导主动服务, 与乘客实现有益互动、融洽沟通和认可肯定,给四方宾客贴心周到、宾至如归感受。

3、结合大运要求,强化业务培训。对大运会期间的运营方案、保障要求、外语交流、服务礼仪、各国民俗风情、深圳市地铁线网周边环境信息、场馆导乘等展开深入全面培训,培养一批知识全面、训练有素的员工,确保岗位服务技能达标率100%。

2.2.2 塑服务品牌,创优质口碑

1、推广“爱心”系列品牌。以爱心为主线,突出大运会主题,倡导文明服务,树立优秀典型。

(1)在大运站、换乘站设置“爱心一路”服务专业组,安排“大运会亲善使者”给乘客提供多语种咨询服务,同时准备饮用水、大运会宣传小册子、深圳地图等,并安排外语志愿者担任宣传咨询翻译和服务引导工作。为国内外宾客及各方乘客营造亲切的环境,方便乘客咨询、解疑,提供快速、便利服务。

(2)持续开展“爱心候车区”、“爱心专座”,深入、细致地开展对老、弱、病、残、幼等群体的关爱,号召广大乘客共献爱心。

(3)利用“爱心交换”服务举措,消除潜在危险源。用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和糖果去换取小朋友携带进站的氢气球,以人性化的艺术方式避免因收缴氢气球而引发的小朋友抵触、哭闹及家长不悦。

(4)设立便民雨伞租借服务,同时制定“便民雨伞”租借管理办法,方便乘客租用雨伞,避免下雨天客流滞留车站或阻塞出入口。

2、积极倡导文明乘车,营造文明出行环境。开展乘客文明乘车、排队候车和礼让出行倡导工作,在相关区域设置“文明使者”组织引导乘客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展示深圳良好的国民素养和气质风范。

3、开展大运会服务标杆建设工作。打造“精彩大运金牌站”,将大运站打造成有大运特色的车站。完善车站装饰营造大运氛围,突出大运会、地铁主题特色,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员工整体服务水平。

4、开展“大运会服务,你来评”活动。邀请广大乘客参与对员工服务质量的评选,对当班员工进行现场打分,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设立大运会意见受理专用邮箱,接受乘客的意见和建议。

5、开展“微笑服务使者”和“我最感动的服务事件”评选。以PIS系统、公司外网等对参选的个人和事件进行宣传,并接受市民现场、网络、电话投票,综合评选出优胜者。

2.2.3 建立快速服务响应机制

1、提升投诉响应能力,缩短投诉回复时间。大运会期间,延长服务总台的热线服务时间。为乘客提供中英文双语服务,并设置大运会热线服务,专门处理大运会有关的乘客事务。缩短投诉回复时间,对乘客投诉在24小时内进行回复。

2、在车站每组TVM、每组进出闸机、出入口电扶梯处安排一名义工引导员,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乘客,为乘客提供快速便捷服务。

3、优化乘客事务处理规定,提升处理效率,最短时间内完成乘客事务的解决,进一步提升乘客的服务体验、感受。

4、大运会期间安排管理人员到大运会大客流车站进行驻站指导。在出现列车延误和紧急运营信息时,及时与OCC取得联系,通过PIS、地铁电视等途径迅速告知乘客地铁信息。车站人员接到乘客求助后, 3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

5、为免费乘坐地铁的乘客(包括大运会志愿者、大运会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开设免费通道。在边门处增加吊牌和地贴等标识,安排人员在边门、进闸机等位置主动优先为大运会官员、运动员、媒体人员和持票观众提供便捷、快速的进出站服务,方便免费乘客快速搭乘地铁。

2.2.4 搭建运营信息体系

及时向广大乘客地铁车站的客流情况、客流控制措施等,搭建一个全覆盖的高效信息体系,合理引导乘客出行和客流组织。

1、通过相关媒介信息确保站内外信息的广泛覆盖,使乘客快速获取各类地铁运营信息,达到服务客流组织、满足乘客知情等多项目的。

2、通过站外LED显示屏和出入口广播,第一时间让进站的乘客了解到当前客流组织要求、站内客流情况、列车到达时分、安检要求等信息。

3、通过站内广播、告示和PIS。完善站内的信息,告知列车到达时分、乘客安全文明候车、深圳地铁线网客流控制情况等信息。

4、通过外部媒介,如深圳交通电台和手机短信、电视直播平台等。在高峰期实施客流控制时,向全市市民地铁客流控制信息,以利于市民更好地选择出行方式,分流地铁乘客。利用电视、电台直播平台,在每日早、晚高峰期实时播放客流控制画面和乘客出行信息,达到与手机短信同样的目的与效果。

2.2.5 强化设备检修维护,提升完好率与可靠度

1、科学制定维护策略,充分发挥各内外部资源,保障设备的维护质量和运行安全、平稳、高效。

2、合理编制设备检查、维护计划,合理调配、发挥各方资源,强化组织、通力协作、统筹安排,实现精细化维护。

3、细化检查、作业标准,实现维护制度化、执行程序化、操作标准化及管控精细化。

4、完善机具物料配置。针对不同的维护对象需求及特点,不断完善所需机械、工具、仪器、物资及材料等的配置,提高维护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工作效率及综合质量。

5、优化备件库存。科学分析、合理确定备件采购型号、数量,优化领用、配送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减少人、物力耗废。

6、强化作业组织实施和质量管控,实施作业操作与品质管控分立运作,设置专人或采取人员互换逐项确认复核维护品质,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实现维护品质的全过程、全闭环管控,并做到记录清晰、准确、完备。

2.2.6 加强反恐、安保协作

1、与市公安局、武警等单位密切协作,加强对人员和携带物品的检查,将各种用枪、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全部排除到站外。

2、充分利用站台、车厢及相关区域内的监控设备,全面有效地掌握地铁内的动态,及时发现异常,快速通报联动、响应处置。

2.2.7 强化应急,防患未然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各类综合预案(如火灾、爆炸、劫持、投毒、可疑物、脱轨、设备故障、清客、疏散、水淹、恶劣天气等),优化突发事件处理的信息通报、岗位分工及应对处置流程。

2、根据专业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工程车、救援大卡车和高空作业车等各类救援车辆配备,并在横岗车辆段、中心公园停车场及沿线各站应急专用仓库放置各类应急救援物资,保证应急救援物资快速、足额供应。

3、不断巩固和优化应急救援体系,完善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主导、以事发现场设置的事件控制站、工程控制站为中心、以专业应急救援队、客运疏导组和应急防护组为支持的应急救援机制。

4、通过各类实战演练,实现相关人员的全覆盖培训和实践,不断巩固和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模拟仿真和实践检验预案的执行情况及有效性,并根据暴露出的缺陷完善各项不足。

3结束语

本文以大运会地铁客运组织保障为主线和目标,结合地铁三号线的运作模式、设备状况、修程修制及运行图等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客流量、运营时段、行车组织、车站、设备、人员、接待、应急等相关面的现状及预期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剖析,明确了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组织保障关键点。充分有效地梳理和发挥了各内、外部资源,从宏观策略和具体措施两个层面分别予以了有效应对和妥善解决。

通过上述调研的及早介入和策略措施的谋划、实施,为大运会地铁客运组织保障工作争得了先机优势,并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较全面和有力的支持,发挥了良好的统筹策划和实践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