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8 15:3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篇1

关键词:群众文化 本质特征 群众性 娱乐性 人民性 承传性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渗透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当前,群众文化作为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更是以其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活动时间的灵动性成为最重要的文化类别,而且群众文化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全体成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动性

1、群众文化的群众性特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展开了广阔宏大、无所不及的域地

群众文化是全体人民大众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及成为客体的物化成果,从这个角度上讲,群众文化的群众性可以说是全民性的同义语。群众性表明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所拥有和享受的精神文化。群众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自如地驾驭群众文化客体,进行能动的群众文化继承和创新。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自我性、自主性,以及全民性都充分说明了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群众文化的自娱性特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提供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形式

人们在求乐心理的驱使下,怀着或赏心、或悦目、或益智、或健身等乐趣的期望,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所谓自娱就是这种使自己快乐、愉悦的精神活动的过程。

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曲艺、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之所以代代创新,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群众文化都具有鲜明的娱乐性。

这种娱乐性的作用既能满足人们的愉悦心理,又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如由娱乐活动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教化功能,因娱乐活动使人消除疲劳而促进生产的经济功能,由娱乐活动激发人们情趣而形成的审美功能等。

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离不开这种由自娱性而发生的教化功能、经济功能、审美功能等,离不开这些真实生动、灵活多样又切实可行的自娱形式。群众文化自娱性不是一种单纯性的娱乐,它同求美、求知、求健等心理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要把这求美求健的心理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群众文化本身就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群众文化自娱心理的产生、演变,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一部人类史,就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史,人们的群众文化自娱心理及其行为由低劣粗俗走向高雅,也是一种必然趋向。

3、群众文化的倾向性特征为社会文化精神的构建指明脉络走向、价值归属

每一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无不体现着该时代的某些倾向性,而其必然的倾向性走势表现为人民性倾向,这种倾向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所达到的与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相―致的程度。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落脚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主旨是相一致的,内容是一以贯之的。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或审美趣味,这种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内容上于人民有益、艺术上有一定特色、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表现了人民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对假恶丑的憎恶和斗争,这种带有人民性倾向,具有进步意义的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过程中,群众无疑是持以“首肯”、“善择”之态度的。这种具有人民性倾向的内容如盘根错节的大树般深植于社会文化精神的内涵中。

4、群众文化的承传性特征蕴示着传统文化内涵,日久弥新,不断发展

构建精神文明我们面临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与更新。传统文化对我们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思想内容大致有:第一层次是自强不息、兼容并蓄、高度融合的精神。体现为不屈不挠的奋斗和求索,对各种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能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对异质文化有高度的融合力,并在融合基础上有新的创造。第二层次是务实的精神,体现为直面现实人生,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第三层次是伦理精神,体现为崇尚道德、重视群体、勇于奉献、宽人严己、追求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等。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一代地承传下去。

二、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现状表明了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能动性

1、群众文化网络日臻完善

我省城乡已初步形成以省群众艺术馆为指导,以区、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社区文化站、文化中心为骨干,以村级文化室、文化大院为基础,连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文化户的多体制多形式的群众文化网络。一大批规模大、功能全的标志性文化工程将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先进文化建设。

2、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

创作、表演、展览、阅读、培训、健身等各类群众在其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闲暇性、目的的功利性、效应的双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备受群众喜爱。

吹拉弹唱、书画摄影、集邮收藏、旅游健身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动静之间、雅俗之间浸润了群众文化及至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知识竞赛、读书讲演、创作展览、艺术表演等知识性强、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将大展用武之地。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农村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有的农村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封建迷信活动日益泛滥。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使人民群众安定有序、和睦相处,是促进稳定、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荣辱观对这重要课题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梁河共评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和以“三大创建”活动为载体的“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县级文明单位83个、州级文明单位28个、省级文明单位12个,但仍有两大因素制约着梁河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从客观方面看,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设施脆弱、人口素质偏低、农村基层组织发展不平衡;从主观方面看,主要表现为有的领导不够重视,认识不够全面,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有力,方法不够科学。那么,如何解决呢?梁河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工作中一是要大力发挥本地优势,扩大招商引资项目,努力解决“三农”问题,确保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要围绕中心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是要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务;四是要把力量凝聚到实现改革、稳定、发展的各项任务上来,努力使“三个文明”建设工作适应经济建设,让其迸发出活力。

针对当前的“三农”问题、税费改革、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及糖业整合和锡业整合等问题,梁河要做到“五个到位”、培育“四个增强”、实现“三个创新”和“三个转变”。

“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组织措施、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和督察要到位。

“四个增强”,即为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发展活力和引导力。在深入开展文明村寨创建活动中,要按照“整体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着力在培育“四有”新人上下功夫,着力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工夫,重点塑造“向上、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薄弱环节,不断增强引导力,切实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载体功能。

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层面;平台打造;气氛营造

一、公路部门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塑造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文明建设。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每一步才会走的坚定,走的正确。因此,作为在我们的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公路来说,其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思想,才能使公路部门的前进道路不会偏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更好的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和我们的人民群众服务。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在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引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精髓之处就在于其精神层面,而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也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下,极力的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明,促进了大家的思想修养。

因此在公路部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最突出的变现便是在,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为其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层面,塑造了强有力的精神形象。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领域都在于精神层面,因此在公路部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便会极大的促进其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二者的建设过程中,都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的指引和带领下开展,因此他们的精神塑造存在相同之处。出色的公路部门文化建设,在其精神层次的影响力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部门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统一价值观的指引下,就有统一性的工作进程,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与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在统一价值观的指引下,具有统一性的思想道路,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在精神层次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塑造。

二、公路部门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建造平台

无论是任何工作的建设进程,都需要一步步的来进行。在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尤为重要,而公路部门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也需要各项工作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发展的现状下,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与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相同之处,出色的文化建设工作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较为良好的基础。公路部门的整个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需要一步步的进行,而与思想政治具有相同之处的文化建设则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平台。

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引下,公路部门全体公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如此的基础上,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建设就拥有了更好一部发展的平台。在公路部门文化建设这个良好平台支持下,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就有了更好的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工作与其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存在较大的同性,其工作的进程可谓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文化建设工作为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建造了良好的平台与基础。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有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对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公路部门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氛围

在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相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忠实于发展,随着近期党和国家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的号召的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

对于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而言,其需要较为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而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刚好为我们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文化氛围。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对其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为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由目前我们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可知,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文化建设工作也认真的完成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其也在培养人,发展人,尊重人的氛围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同时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也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便是应该尽量的完善我们公路部门的用人机制,使我们的员工能够人尽其才。然后还应该有属于我们公路部门的考核评价机制,让员工们充分感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在文化建设的氛围营造中,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顺利的进行。

四、总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公路已经在我们的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路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公里部门也应该更加的注重其文化建设。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与其部门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也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本文通过公路部门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塑造精神,建造平台,营造氛围,三个方面进一步的阐述了公路部门的文化建设对其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医院的灵魂,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医院文化。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医院文化的精髓,是医院全体同仁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价值观念,是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医院文化所体现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念,是由医院制定的方针、原则和制度所表达,它规定了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基本思维和行为模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念,决定了医院以 什么样的方式服务顾客,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自己这一医院建设的根本问题。任何医院的文化都是在其所存在的社会大背景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医院的核心价值既要服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体现其职业特点。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认真学习和领会十报告精神,积极探索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1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社会公益性与福利性的统一,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市场竞争越激烈,就越要抓好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对我国的社会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医院就是有极少数医务人员,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收受“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形象。如何培育医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抑制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的行业风气,对内凝聚职工、对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医院发展的各个层面中,深化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搞好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以医德医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牢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真正把内容落到实处,集中体现医院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面貌,激发全院医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齐心协力建设医院、发展医院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医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途径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构建,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当前,绝大多数医院职工是把自己的利益、命运同医院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他们自觉维护医院利益,维护患者利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靠医护人员的严格自律,更要靠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实现自我控制,保持良好的职业风范,从而形成团结和谐与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1 树立统一正确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医院精神”,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具体地说它应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院宗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职业信念,廉洁行医、不谋私利的医德规范,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医疗作风,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良好、成功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往往迫使医院不停地去完善自己的各项服务工作,全体员工自觉地将工作做得更好,更进一步、更完善地服务于病人和社会。这种不断的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及能力,源自于医院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目的观念,来自于医院内部员工强烈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规范自觉性,是产生永无止境 的、追求工作做得更好的不竭动力。使医院每一个服务环节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具备较高水准的基础素质,并能依照统一的、严格的、高标准的规程提供良好的服务,并逐渐把强制性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变成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从而保证病人安全,让病人放心就诊。

2.2 强化干部职工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是注重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职工政治素养。一方面抓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考核等制度管理,发挥了中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在职工队伍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是持之以恒地抓干部职工队伍的正面教育。以党的政治路线和社会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等为重点,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依法行政水平,提升职工的理论素养。二是注重医务人员能力提升。教育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始终把“练技术、强素质、打基础”列为各项工作的重点,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广泛开展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不断开展业务学习与培训,锻炼技术;加强继续教育、在职学历教育;积极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深造,逐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组织联欢晚会、合唱比赛、职工运动会、摄影比赛,认真开展医疗操作、护理操作比赛,在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努力提高全院职工的诊疗水平,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中教育、自我教育,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工作之便谋私利,不索取病人财物,谢绝病人请吃、馈赠,不收受回扣、红包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温馨服务活动,把优质服务、温馨服务贯穿到整个医疗服务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二是定期向住院病人发放医德医风问卷调查表,全面了解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三是对出院患者实行电话回访或登门走访制度,即科室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在患者出院一周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状况,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四是积极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每年组织知名医生深入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疾病治疗咨询、会诊、手术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需要,减轻、解除疾病患者的痛苦。五是加强医院基础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医院服务环境。加大投入,改善医院服务环境,为病员及家属提供优美的休养、休闲娱乐场所,为病人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篇5

1、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宗旨是: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2、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就是要立足社会需求,在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热心的好事和急事上有所作为,通过青年志愿者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和正气,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也使青年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义务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普及;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16-01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达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和不断拓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发生变化,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和欣赏,在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的同时,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要求日益强烈,参与文化活动的范围不断拓宽,参与文化活动的品位也在逐步提高。他们渴望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舞台和机会,以抒怀,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而且,这种参与、选择还因年龄、职业、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不同而表现出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

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文化参与的需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抓好专业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搞好群众文化。因为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广大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开发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方式灵活,具有很大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联系着千家万户,伸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覆盖面广,社会性强,而且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尤其是日益高涨的自我选择、主动参与的需要,群众文化无疑是一条重要渠道。

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口多,能够经常欣赏到专业文艺演出的人数相当有限,解决县以下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来活跃和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文化事业的发展应重基层、多样化、不断提高质量。所以,不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整个文化事业中没有相当的比例和规模,是难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真正繁荣文化事业的。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战线。发展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今后15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中,就包括了“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这一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的目标。

篇7

1、目的和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小学生入学年龄及其包学习班情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近2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2、取样方式:

这次调查我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3、调查程序:

(2)调查过程:

xx月20日,在xx市二街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xx月21日,在xx市南关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xx月22日,在xx市东关小学向教务人员及学生做问卷调查。

二、结果统计与分析

篇8

思想政治工作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入脑入心。在多样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把的基本原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群众的工作、生活、思想、要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要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对象,细致工作,循序渐进。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能以"虚"对实,以不变应万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不断丧失,势必会导致抵触心理的增加。加上现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社会分配不公,竞争机会不均等等社会矛盾。尤其是改革的复杂性,使得政策上的失误、工作中的偏差往往难以避免。同时,一些西方国家还采用种种手段,加紧推行"西化""分化"政治图谋,妄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利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必然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之机,大肆渲染,人为地制造一些混乱,这就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在社会热点、难点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能否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社会的安定团结,事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首先,我们要用足够的精力,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特别要注意运用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及时而妥善地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防止矛盾扩大、蔓延和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从而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其次,精神文明建设要真正实现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还必须从具体事情抓起,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具体事情抓起,一是要抓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事情。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要以是否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标准;二是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事情。要认真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及时组织活动,振奋精神,凝聚人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现;三是要抓与广大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受群众欢迎的事情。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办那些事情,不办那些事情,先办那些事情,后办那些事情,都要听取群众意见。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从具体事情抓起,才能尽量满足群众要求,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做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篇9

1.礼仪的基本内涵

礼仪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不仅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而且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和文化素质的直接体现。当代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主导国家的命脉,加强新时期学生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礼仪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国家之间、组织之间、个人之间,只要存在交往,礼仪就会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被普遍地遵守。

(2)规范性。礼仪指的是人们在各种场合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性,约束着人们的言谈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要求。

(3)操作性。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

(4)继承性。一种礼仪形成之后,便会形成人们的共识,被人们认同,进而传承下去,在传承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5)时代性。礼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学习运用礼仪,切忌唯旧唯古,要与时俱进,用现代礼仪的新风俗取代落后的旧礼俗。

二、学生礼仪失范的表现与分析

1.强调个性,仪表失仪

追求个性是目前学生现实生活的目标之一。有的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对仪表美的知识缺乏,盲目追求社会上的“潮流”,认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就是有“个性”,表现出仪表失仪。部分学生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性外化成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所谓的“个性”,曲解个性的特征,进入个性的误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个性也必须在遵循人们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才能被他人和社会接受。

2.藐视礼仪,举止失德

有的学生文明礼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诚实守信等。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主要受我国时期对传统礼仪文化批判摈弃的影响,是对我国传统礼仪的藐视,对传统礼仪反感,导致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

3.忽视规范,交往失礼

有的学生不懂人际交往礼仪,对他人没礼貌,不尊重他人;在与人交往中行为不规范,不分长幼尊卑,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常常失礼。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仪也受到西方文化不断的冲击。人们在思想上、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混乱,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在思想上盲目追随,行为失范、基本礼仪的缺失。

4.不懂礼节,社交失态

有的同学不懂得基本的礼节,不知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校的因素。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校几乎没有开设专门的有关礼仪教育的课程,学生没有系统地接受礼仪知识的教育。二是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但是有的家长缺乏应有的基本礼仪知识,言谈举止极为不规范,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三、加强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1.礼仪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需要

在学校学生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的学生心气浮躁,焦躁不安。其行为表现出成才意识强,而集体观念差,特别是社会公德意识弱,学生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更多的是采用实际利益标准,而不是政治标准;更多的是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二是有的学生观望、寻求、选择、思考。其行为表现为对人生的价值观迷茫困惑,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在行为规范上追求生活方式自由,缺乏整体形象的观念,在生活中表现出不规范的行为。因此,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强化思想、行为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个人文明素养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讲文明、树新风是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学习礼仪、应用礼仪,通过接受礼仪教育,可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原则、具体的操作方法等,使每位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

3.礼仪教育是构建社会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学生步入社会交际的钥匙。能否建立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及今后参加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工作、事业取得成功,必须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做到成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因此,礼仪教育是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4.礼仪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讲文明、讲礼貌,提高文明素养,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可见,礼仪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四、加强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开设礼仪课程,变分散教育为系统教育

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学校开设礼仪课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我国从小学、中学都是进行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实践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各层次的学校几乎都没有开设专门课程,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在我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开设礼仪课程,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是当务之急。学校要将礼仪教育列入文化素质教育的总规划中,列入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当中。根据学生礼仪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礼仪教育课程。将礼仪教育纳入必修课当中,使礼仪教育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让学生知礼、懂礼,掌握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切实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2.加强督导机制,变随意行为为强化教育

学校应建立督导机制并加强督导机制的建设,使之成为长效机制。组建学校文明礼仪领导小组,设立“校门”值周岗、卫生监督岗、行为习惯检查岗。学校各班成立礼仪督导检查员,督促本班礼仪内容的落实,纠正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通过学校督导,强化学生的礼仪文明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规范的文明行为,成为习惯,进而自我完善。在督导过程中,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育情的办法,引发学生的共鸣,把文明行为在每位学生身上落到实处,使文明礼貌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实践教育,变理论教育为实践教育

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和交际能力。礼仪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还要传授怎样将知识化为行动,学校可以采用以下教学实践手段:一是加强实训教学。礼仪教育最终是要落实在行为上的教育,教学中就仪态、谈吐、称呼、接待、迎送、会见、会谈等具体课程作深入训练,采用分角色、模拟表演等训练形式,然后再进行整体综合模拟表演。二是校内每年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主题活动。从文明礼仪教育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三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礼仪实践教学重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锻炼。学校主动与社会联系,寻找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礼仪实践活动,认识、思维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是前后相继、水融的主体日常行为。只有把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才能使礼仪教学有实际意义。

4.营造社会氛围,变校园教育为社会教育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礼仪是人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种社会规范。大学生肩负着继续发展并弘扬社会主义事业的大任,更应当身体力行的遵守礼仪道德,影响身边人,为文明社会风尚的形成做出贡献。当今社会,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自觉做到讲文明,讲礼貌,言谈举止也能体现出一定的修养,但是同时也存在少数大学生行为不文明,语言不优美的现象。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1.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大意义

1.1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仪是维系人类社会中和谐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礼仪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所讲的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礼仪概念、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向其传承一些优秀的礼仪传统。通过教学培养,使大学生了解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符合的礼仪规范,并以此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将固有的道德规范和日常礼仪行为进行有机的统一,从而真正的显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应有的高度的文明水平和道德素质。

1.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推动全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文明,讲礼貌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程度,普及和加强礼仪知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塑造一大批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注重卫生和纪律的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大学生。并通过实例让他们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进而影响并规范社会人们的道德行为,这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1.3有助于大学生养成优良的文明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中,礼仪是沟通人与人的关键,是人类生活中的剂。礼仪是各类交际活动的关键,人类礼仪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日常化,如何调整礼仪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便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讲究礼仪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同时又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个别区域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缺乏基本礼仪知识的培养,没有形成良好的礼仪文明习惯。因此,在进入大学后,礼仪有失规范,表现为随地吐痰,扔纸屑,不遵守秩序,不尊重教师,迟到,早退,旷课等,甚至不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也无法完全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人分享,这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导致人际交往受挫,影响心理健康。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礼仪、礼节,有助于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掌握沟通技巧,在沟通过程中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2.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目前,各大高校已经意识到在高校教育中,礼仪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及整体素质的提升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工作做的并不到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逐步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工作:

2.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礼仪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起到切实的效果。社会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礼仪教育可以抓住社会实践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们感知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亲自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加强礼仪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的运用到社会和生活中。此外,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挖掘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完善学校管理,注重他律和自律的有机结合

高校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大学生尊师重友,善良互助的品格,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倡导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2.3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展礼仪活动

学校应合理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的专业,适当的设置“礼仪培训”课程,也可在大学选修课程中设置人文修养类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礼仪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大学新生要及时做好礼仪教育讲座,并及时组织礼仪培训,以便规范其日常行为。对于要进行面试的各类毕业生,应聘、进入单位等应注意的问题要做好早期指导。

2.4明确舆论导向,增强大学生重视礼仪的信心

高校应抓住机遇,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广告牌等形式的媒体,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总之,礼仪教育的修养代表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文明程度。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礼仪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深刻内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