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树范文

时间:2023-03-18 20:0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仰望大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仰望大树

篇1

每当我们感慨大树的伟岸,每当我们羡慕大树的沉稳,每当我们沉醉在大树的绿荫中,可曾想到,在他仍然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时,经历了多少风雨,历经了多少磨难,才能拥有今天的光辉。可曾知道,它那饱经风霜的树干是如何形成的,它是怎么将自己的根深深埋在地下的。他看见清了人世间的沧桑。

这一天,我站在一棵大树面前,抬头仰望这位老者,我仿佛看见了大树这千百年来的历程,仿佛看见了他的一生。时光倒流,回到这棵树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一颗小小的种子,不知被谁给遗弃,掉落在这荒野之中,这片荒凉的地方没有其他的生命,除了那颗种子。这只是一片荒地,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松软的土壤,唯一有的,就只有过度的阳光。种子会渴死,这是他的结局。但这颗种子并没有就此屈服,他不要这样的结局,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冲破了那层保护他的表皮,他发芽了,但这只是他生活的开始,为了活下去,他必须加自己的根伸长,希望那些长长的根能找到水源,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是荒漠,在荒漠中找水,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幸运的是,他成功了,他成功找到一些水,他知道,这些水是不够它活下去的,他只能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充足的水源,它要活下去。可能是他的信念感动了上天,他真的成功了,渐渐地,这片荒野变成了一块绿州,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绿色。渐渐地,这里有了人家,夏天,人们总是在它的树荫下乘凉。

没有哪棵树是种下去就是大树的,只有懂得坚持,拥有坚定的信念,再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为人世间做出贡献。树的生活亦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篇2

1. 重新调整养殖网箱的布局

根据产量计划确定养殖网箱的规模。通过当地政府组织,科技人员阐明养殖网箱合理布局的科学道理,广泛动员养殖户按比例拆减70%的现有网箱,并根据(NY/T 5061―2002)《无公害食品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标准,进行重新布局。

2. 加强网箱区环境的日常保护

(1)每个养殖区网箱连续养殖两年后,应统一收上挡流装置及网箱,休养3~6个月。

(2)根据放置网箱地点的浅与深,养殖4~5年后,可在预留的空闲海区内移动网箱位置。并对原网箱点的底质进行清理,以利底质生态环境的修复。

(3)网箱区的环境卫生:一是“渔排”上的人粪尿等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油污等应收集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换洗网箱应在彩条布箱内消毒后冲洗,并把冲洗网箱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三是“渔排”要有防油污设施。

3. 推广鱼、贝、藻间养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留足网箱之间的通道和周边空间的前提下,采用海水鱼网箱、贝类、藻类养殖区间隔布局。贝类可滤食水体中悬浮的残饵颗粒和浮游植物而生长良好,并使海水变得清洁;藻类可吸收鱼类和贝类排放的氮、磷而生长良好,且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鱼、贝生命活动需要,促进鱼、贝类产生的污染物的氧化,还可生产出优质贝、藻产品。如此在网箱区一带形成一个互利互补的良性生态群落,既提高海区养殖效率,又可以改善海区生态环境。

4. 使用优质、适口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适量投喂

优质、适口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应以优质的浮性人工配合饲料代替鲜杂鱼肉投喂,既可保护水产资源,又可减少残饵对网箱养殖区的污染。

二、为海水鱼网箱养殖提供种质优良与体质健壮的苗种

1. 苗种的种质要求

使用原种或经选育的生长快、个体大的良种亲鱼;改变目前由于滥用小个体亲鱼进行近亲繁殖,造成海水鱼养殖种类个体小型化、抗病力下降和性成熟提前等种质退化现象。

2. 苗种的体质要求

推广低密度生态式培育,大黄鱼全长2厘米鱼苗的出苗量宜控制在每立方米5000尾以下(其他海水鱼养殖种类还要更低些),做到育苗阶段不用药或少用药,鱼苗生长快、活力好、无病害,成活率高。

网箱养殖的海水鱼鱼种放养密度应适当,不是密度越大越好。在网箱区水较深、布局合理、水流畅通和水质良好条件下,养殖的大黄鱼可按每平方米单产105公斤或每立方米单产15公斤、成活率90%的计划,以及鱼种和养成鱼的规格来投放鱼种。

三、病害的防控

目前网箱养殖海水鱼的主要疾病是由病毒性、细菌性、寄生性、敌害生物、饵料引起的及其他引起的。防治鱼病,应以防为主。

1. 苗种检疫

(1)苗种的调运或投放前要进行检验、检疫,防止病原体带入。(2)有病的苗种应在原地进行治疗、处理,痊愈并杀灭了传染性病原后才能调运与投放,从源头上切断病原传播。

2. 病害防治综合措施

篇3

大菱鲆属于蝶型目,鲆科、菱鲆属,性格温顺。大菱鲆身体有的呈扁平状,有的近似圆形,双眼位置在身体左侧,也有部分鱼类眼睛左侧部分呈现褐色,带有圈点状黑色素及少量皮刺,没有眼睛的一侧光滑通常呈白色,头部和尾鳍都比较小,鱼身部位肉质特别肥厚,内脏占有的比例很小。因此,也有人叫它“多宝鱼”。此种鱼类一般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在北欧南部直至北非北部均是它的繁殖地带。大菱鲆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若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

2.大菱鲆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2.1鱼池的选择。鱼池的面积一般为30m2至60m2为最佳,池深通常在80cm左右即可。养鱼池最好建设在水质优良未受到污染还能打出海水井的沿岸地带和岸段。

2.2水质的要求。为保证水质,可先用少量鱼苗试养,鱼苗正常时再进行大规模养殖。地下海水除温度优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低于自然海水,另外,在殖区附近水域应符合国家渔业二级水质标准,在保证不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和硫化物不超过0.02mg/ml,以及总大肠杆菌数小于6000个/ml,盐度在20以上的情况下,做到无污染源,不含泥沙,水质清澈。另外,地下海水在进入养鱼池之前必须进行瀑气处理。如果大菱鲆长期生活在不经过瀑气处理的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会造成鱼体的慢性中毒,或导致鱼体生长速度缓慢,体质虚弱和成活率降低,严重的时候容易爆发鱼病,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光照要求。由于大菱鲆属于底栖鱼类,所以,其光照不能太强和光照时间太长,最佳以500Lux至1500Lux为宜。光照节律要与自然光相同,光线需要柔和、均匀、不刺眼为宜。

2.4盐度要求。大菱鲆养殖的适应盐度范围比较宽松,耐受盐度范围为12%至40%之间均可,最适宜盐度为25%至30%。

2.5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耐受温度的极限范围在3℃至23℃之间,最佳养殖水温为15℃至18℃,14℃至19℃水温条件下生长较为快速,所以,本文建设在此温度下养殖为宜。

2.6pH:养殖水体的pH应高于7.3,通常保持在7.6至8.2之间即可。

2.7溶解氧:≥6mg/L。

3.种苗的选购及运输管理

3.1在购买种苗前,首先要仔细考察了解育苗场的亲鱼种质和技术水平,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大规格种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养殖成活率高,保证入池养殖的苗种规格至少达5cm,达8cm至10cm规格的种苗更好。(1)在鱼种选择时,应选择体形完整、无损伤、无畸形、双眼位于身体左侧、体色正常、有眼侧呈青褐色、背呈沙色、体表光滑,无伤痕、无发红症状、无炎症和寄生虫、在池底受到外界刺激或惊吓时能快速游走的苗种为最佳。(2)同一育苗场培育出同一批苗种中规格较大的苗种推荐选购,多批次育苗场多次选购回来的鱼苗,会出现鱼体大小不一现象,不要选择在养殖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生长缓慢的较小鱼种,该鱼种容易发育成为"老头鱼",给养殖成本带来浪费。

3.2种苗的运输管理。种苗运输前应停食12至24h。通常使用尼龙袋充氧装运,运输时间最好控制在20h以内。首先将袋内灌入1/3左右砂滤海水,然后种苗计数装入袋内(10L的包装袋,每袋可装全长5cm至10cm的种苗50尾至100尾;全长15cm的种苗,每袋可装30尾至50尾。),然后充氧、封口,将鱼苗袋装入泡沫箱或纸箱中进行运输。在种苗运输过程中,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如水温偏高或运输距离较远时,应在运输袋中加入少量冰块。以免鱼体受伤、碰撞、破袋、漏水、漏气、氧气不足等现象发生。到达目的地后,在开箱、解包入池时,需先测试一下温差和盐度,最好用15至25ppm土霉素或呋喃西林连续药浴3至5天,每天1至2次,每次1h至2h。也可投喂剂量为150至160mg土霉素/kg/天,以增加鱼苗免疫力,提高鱼苗抗病能力。

4.饵料加工与投喂

4.1饲料加工。因大菱鲆是冷水性底栖生活的鱼类,活动不多,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所以,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新鲜的杂鱼与饲料配合喂养。通常将50%或60%鲜杂鱼绞成鱼浆,配加上40%或50%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再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添加3%至5%鱼油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鲜杂鱼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方才可加工,坚决杜绝使用变质、有异味的杂鱼。

4.2饵料的投放。投饵量要根据鱼平时摄食情况来确定,在投饵时要多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摄食量变化,投喂原则是不能有残饵,如果发现摄食不良现象,应及时找出原因,准确分析水质问题以及及时进行对各种常鱼病的判断。在鱼体重未达到100g时,投饵次数可在4至6次/天为宜,体重达到150g以上,每日投饵次数减少到2或3次/天。尽量避免使用湿性饲料,建议使用专用干性颗粒饲料,干性配合饲料对水质污染轻,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篇4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在航天推进剂四氧化二氮染毒后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方法:正常雄性Winstar大鼠,用15mg四氧化二氮溶液ip染毒,1h及7d检查的大鼠为6~10只,在晚上固定时间进行苯巴比妥钠溶液ip麻醉及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用Microsoft Excel自带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四氧化二氮15mg染毒后1h组的大鼠与正常大鼠的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值0.005~0.034,P <0.05);染毒后7d的大鼠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两组染毒大鼠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波幅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染毒后1h组与染毒后7d组之间的 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其部分指标具有显著意义(P 值0.006~0.017, P <0.05),其余部分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而两组之间波幅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1h及7d四氧化二氮染毒大鼠的MERG潜伏期的差异其部分指标具有显著意义,MERG总和波及各环b波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影响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

【关键词】 多焦 视网膜电图 大鼠 四氧化二氮

Features of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of N2O4 injected mice at different time

Abstract AIM: To record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from N2O4 injected mice at different time. In order to provide a found for further study. METHODS: Six to Ten mice which were injected by N2O4 in each group were studied for recording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in the same time in the evening after different time from injected. RESULTS: The latency and amplitude density of b wave of each ring of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was steady. The latency of b wave of each ring of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of each group varies to each other . B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amplitude of b wave of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of each ring between each group had no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Recording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of N2O4 injected mice has wide use in science and clinic research.

· KEYWORDS: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mice; N2O4

0引言

四氧化二氮(N2O4)是军事及商业航天器使用的推进剂之一,其中毒是航天器事故救护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N2O4中毒的全身救护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但是。有关N2O4中毒的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估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是临床诊断和研究视网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鼠是比较常用的实验动物,为了科研及临床工作的需要,我们研究了N2O4中毒后不同时间点的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Ⅱ级雄性Winstar大鼠(北京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0±20)g,暴露于自然光明、暗交替照射及室温条件下,给予充足清洁饮水、摄食。每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麻醉及视觉电生理检查。用不同剂量的N2O4溶液对大鼠进行ip染毒,注射N2O4后,有的动物因为中毒而死亡,所以每个剂量实际检查的大鼠为6~10只。重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国特GT2000NV视觉电生理检测仪,配用21英寸彩色显示器(SAMSUNGSyncMaster1100P),最大亮度140cd/m2,分辨率640×480,对比度96%,刷新频率127Hz。

1.2方法 刺激图形采用同心圆形刺激图形,刺激单元数63个,最大视角29.7°,第1环到第5环面积比为1∶11∶20∶49∶105,各层的视角分别为4.09°,10.79°,15.57°,21.80°,29.75°,变形指数为1.0,刺激时亮度140 cd/m2,波形时间142ms,采样频率1kHz。放大器放大倍数4万,通频带1~75Hz,分16个循环记录MERG一级反应,每个循环记录47s。刺激颜色光白光。取暗适应2h的大鼠(染毒后1h检查的大鼠是在暗适应期间进行ip染毒),20g/L苯巴比妥钠溶液7.5mL/kg ip麻醉,麻醉后固定于1个可以三维移动的动物实验台上。5g/L托品酰胺散瞳,滴加10g/L甲基纤维素后安放电极,其中记录电极为自制环形银电极,电极固定于大鼠左眼角膜缘处,针灸针改制的参考电极和地极,分别置于被检眼同侧颊部和尾部皮下。使动物的角膜缘平面与荧光屏平行,角膜顶点位于刺激野中心正前方,并且保证与刺激野中心距离为20cm,然后进行记录[1]。对a波和b波的潜伏期 (ms)、幅值(μV)数据进行分析。环形野分为以眼后极部为中心同心排列的5个环形,对b波的潜伏期 (ms)、幅值(μV)的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学处理:使用Microsoft Excel自带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转贴于

2结果

2.1 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  将N2O4染毒的大鼠的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5mg染毒后1h的大鼠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而15mg染毒后7d的大鼠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表1)。

2.2 MERG的波幅值的差异 将染毒后不同时间的染毒大鼠的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波幅值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波幅值的差异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ip N2O415mg染毒后1h及15mg染毒后7d的大鼠与正常大鼠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波幅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表1)。

2.3染毒后不同时间点的MERG比较 将15mg染毒后1h组及15mg染毒后7d组大鼠的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值的差异用组间差异的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5mg染毒后1h组及15mg染毒后7d组之间的 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有一半的指标其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之间波幅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表1)。

3讨论

MERG是 1990年前后由Sutter等[2]提出的一种新的电生理检查技术 ,它是评价后极部视网膜以及黄斑区视功能的比较理想的工具。我们发现15mg染毒后1h组大鼠及15mg染毒后7d组的大鼠的MERG的总和波及各环b波的潜伏期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3];而两组之间波幅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经过与正常大鼠进行比较,发现其对潜伏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4]。表明N2O4对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MERG总和波及各环b波潜伏期的影响方面,而且其影响以染毒早期更为明显。这些结果将对N2O4中毒的救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N2O4中毒后引起的视网膜功能损害的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石力,张作明,李莉,郭群,龙潭,顾永昊,候豹可.正常昆明小鼠不同颜色光多焦点视网膜电图特点.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18:1717-1719

2 Vaegan SEE. Lateral interaction component and local luminance nonlinearities in the human pattern reversal ERG. Vision Res ,1990;30(5):659-671

篇5

【关键词】  nmda受体亚单位1;细胞凋亡;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

【摘要】  目的 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nr)亚单位1在阿尔茨海默病(ad)样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以aβ140和alcl3双干预的方法建立ad样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1在ad样大鼠海马的表达,tunel法检测ad样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二者的关系。结果 nr1在ad样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区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凋亡阳性细胞在ad样大鼠海马各区均显著增多尤以ca1区为甚、其次为齿状回,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1在ad样大鼠海马表现为病理性的高表达且这种病理性高表达和ad样大鼠海马的细胞凋亡以及选择性易损伤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

【关键词】  nmda受体亚单位1;细胞凋亡;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反应假说认为,aβ的生成和蓄积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1~3〕。氧化损伤,谷氨酸(glu)兴奋毒性,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形成以及细胞死亡级联反应的激活等,都被视为是继发于aβ生成和聚积的后续事件〔4,5〕。ad可能与活动亢进的神经元有关,并且这些活动亢进的神经元最密集地集中在病变脑组织中淀粉样斑块沉积处的附近并且与疾病的症状相关联〔6〕。glu兴奋毒性通路在这个假说的数条主要信号通路中可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能是引发ad患者神经细胞变性和死亡的一种重要机制。病理性胞浆ca2+超载主要是由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nr)所介导,而nr1是ca2+通道的主要调节者,是nmdar介导glu兴奋毒性的主要组分〔7〕。目前对ad样细胞凋亡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至于nr1与ad样细胞凋亡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课题应用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的方法,研究nr1在ad样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aβ140,alcl3(美国 sigma);山羊多克隆抗nr1抗体(美国 santa cruz);总抗山羊igg抗体(英国 abcam);浓缩型二氨基联苯胺(dab)试剂盒(北京中杉);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试剂盒(德国 roche);碱性磷酸酶显色试剂盒(bcip/nbt,上海碧云天)。sr5r型脑立体定位仪(日本成茂);石蜡切片机(德国 leica);显微摄影系统(日本奥林巴斯);图像分析软件(美国 media cybernetics)。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老年sd大鼠45只,体重570~620 g,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许可证号:苏syxk20020038)。实验大鼠经训练和筛选后,随机分为ad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和正常对照组(nc),每组15只。

1.2.2 大鼠训练和筛选

所有参与实验的大鼠用morris水迷宫系统进行训练和筛选。4次/d,连续5 d。将大鼠面向池壁分别从4个入水点放入水中,记录其在2 min内找到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如果在2 min内大鼠未能找到平台,则由实验者将其牵引至平台上并让其停留20 s,再放回笼中,始终不能找到平台的大鼠将被剔除。

1.2.3 ad样大鼠模型制备

模型组大鼠用10%水合氯醛(0.5 ml/100 g)麻醉后,将其固定在鼠脑立体定位仪上,参照文献〔8〕选取侧脑室立体定位坐标(以前囟为参照,旁开1.4 mm,后0.8 mm,深3.6 mm)。将微量注射器缓缓插入到定位好的坐标,缓慢注射0.5 mg/ml的aβ14030 μl〔aβ140用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成0.5 mg/ml的溶液〕,在5 min内注射完,留针10 min;然后缝合皮肤并用碘伏消毒。ns组在侧脑室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单笼饲养直至大鼠完全清醒,昼夜(12/12 h)节律光照,自由进食饮水,室温控制在20℃~25℃。从第5天开始,以100 mg/kg的剂量隔日腹腔注射3% alcl3(ns配置),持续4 w。

1.2.4 灌注固定及切片制备

行为学测试后,以10%水合氯醛(0.5 ml/100 g体重)腹腔麻醉大鼠,经心升主动脉插管灌注固定。取包含海马的脑块常规后固定、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然后浸蜡、石蜡包埋。取包埋之脑块作连续冠状切片,片厚6 μm;切片分6套,分别进行nr1免疫组化、tunel、刚果红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阴性对照染色。

1.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切片常规脱蜡、复水后,入二乙胺乙四酸(edta)抗原修复液行微波修复,加3%h2o2(室温、10 min),水洗,10%兔血清(室温1 h),加一抗(1∶100,以含0.3% triton x100的0.01 mol/l pbs稀释,4℃ 48 h),水洗,加生物素化兔抗山羊igg(1∶200,37℃ 30 min),水洗,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液(1∶200,37℃ 30 min),水洗,以dab显色。阴性对照以一抗稀释液替代一抗,其余步骤相同。

1.2.6 tunel反应

切片常规脱蜡、复水后,入0.01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的抗原修复液行微波修复,水洗,配置tunel反应混合液(tdt∶荧光素标记的dutp=1∶9混合,即5 μl tdt + 荧光素标记的dutp 45 μl),加tunel反应混合液10 μl(盖上专用盖玻片,暗湿盒中反应,37℃ 1 h),水洗,加10 μl converterap(盖上专用盖玻片,暗湿盒中反应,37℃ 30 min),水洗,以bcip/nbt显色。常规脱水、透明、封片后镜检、拍照。阴性对照以荧光素标记的dutp替代tunel反应混合液,其余步骤相同。

1.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分析

使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各区的nr1阳性细胞和凋亡阳性细胞的灰度值,以各测量点灰度值减去相应背景灰度值后的平均值作为海马各区的最终灰度值。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

2 结 果

2.1 nr1在ad样大鼠海马的表达

nr1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细胞以胞膜着色为主、呈棕黄色,胞质淡然,有时可见核仁。与nc组和ns组相比,nr1在ad样大鼠海马各区的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相比,nr1在ad样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的增高幅度依次为150.21%、139.75%和136.72%;区间比较,增高的幅度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见图1,图2。

2.2 ad样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检测

tunel染色显示,在ad样大鼠海马各区均可见明显的凋亡阳性细胞,以ca1区最为显著,其次是dg区,再次是ca3区。凋亡阳性细胞的胞核呈深蓝色、形态不规则,有的固缩、有的裂解。与nc组和n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和nc组虽可见零星的凋亡阳性细胞,但应属于生理现象,且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图3,图4。阴性对照脑片未见nr1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细胞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与ad组比较:1)p<0.05,下图同图1 大鼠海马各区nr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灰度值比较( x±s,n=5)图2 大鼠海马各区nr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图片(sabc,×100)图3 大鼠海马各区凋亡阳性细胞染色强度的比较(x±s,n=5)图4 大鼠海马各区凋亡阳性细胞染色图片(tunel,×100)

3 讨 论

海马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结构基础,海马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的丢失,这与ad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特征相吻合〔9,10〕。因此,本文选择海马作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ad动物模型和ad患者脑内均发现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被激活的证据,并认为这一途径与aβ沉积有关〔11〕。细胞凋亡是ad样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且此类细胞凋亡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12〕。但目前对ad样细胞凋亡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胞浆内ca2+含量的增加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启动因素,是激活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而降解dna的先决条件〔13,14〕,而病理性胞浆ca2+超载主要是由nmda受体所介导,nr1又是ca2+通道的主要调节者,故推测在ad样大鼠海马nr1的表达和ad样细胞凋亡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研究发现,nr1在ad样大鼠海马呈病理性高表达;同时tunel染色显示,在ad样大鼠海马可见明显的凋亡阳性细胞,二者具有一致性。nr1高表达介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aβ和alcl3干预以后,诱导nr1表达增高,导致ca2+通道过度开放、胞浆ca2+超载〔15〕。超载的ca2+一方面可能与钙调蛋白(cam)结合、导致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过度磷酸化,磷酸化的camkⅱ又作用于nr1促进其通道的开放,从而构成正反馈环路并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超载的ca2+将介导兴奋毒性损伤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最终通过线粒体途径导致细胞凋亡〔16〕。nmda受体尤其是和ca2+通道开放密切相关的nr1被认为是突触可塑性以及海马和皮质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主要调控者,而ltp的损害与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17〕。因此认为,nr1的高表达除了导致细胞凋亡之外,还有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神经元的ltp以及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的功能而导致ad样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

研究还发现,nr1在ad样大鼠海马表达的增高幅度依次为ca1区>ca3区>dg;tunel染色显示在ad样大鼠海马凋亡阳性细胞以ca1区为著、其次是dg、再次是ca3区。其中,nr1的高表达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ad的脑组织弥漫性病理学改变和损伤有关。ca1区和dg的凋亡阳性细胞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和ca3区相比皆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在ad转基因小鼠出现明显空间记忆障碍的同时,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的ltp受到显著损伤相一致〔18〕。ca1区和dg的ltp抑制显然与其细胞凋亡有关。海马对a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高度选择性,具有ad病变的基本特征,其中ca1区是海马结构中与人类学习记忆关系最为密切的功能区,也是ad的选择性易损区〔19〕,得到本研究的证实,而且本研究还为这种选择性易损伤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即这种选择性易损伤可能与nr1的高表达相关。同时本研究还提示,dg很可能是ad样大鼠海马的另一个选择性易损区,而ca3区则具有相对耐受性〔20〕。该结论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具体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实验结果提示,在ad样大鼠海马nr1的高表达很可能是诱导大鼠海马ad样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同时,nr1的高表达和细胞凋亡很可能是ad样大鼠海马ca1区和dg选择性易损伤而ca3区相对耐受的一个重要原因。若在ad早期给予针对nr1的特异性阻断剂也许能有效地防止ad样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减缓ad的发展进程并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至于nr1高表达诱导ad样细胞凋亡的具体路径以及ad样大鼠海马选择性易损伤的确切机制,有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和基因组学层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brookmeyer r,johnson e,zieglergraham k,et al.forecast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alzheimer′s disease〔j〕.alzheimers dement,2007;3(3):18691.

2 fernández ja,rojo l,kuljis ro,et al.the damage signals hypoth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j〕.j alzheimers dis,2008;14(3):32933.

3 kowalska a.the beta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a sequence of events leading to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l neurochir pol,2004;38(5):40511.

4 陈美婉,路 露,罗焕敏.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27(11):11125.

5 hynd mr,scott hl,dodd pr.glutamatemediated excitotoxicity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chem int,2004;45(5):58395.

6 busche ma,eichhoff g,adelerger h,et al.clusters of hyperactive neurons near amyloid plaque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 science,2008;321(5896):16869.

7 dong xx,wang y,qin zh.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xcitotoxicity and their relevance to pathogenesi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j〕.acta pharmacol sin,2009;30(4):37987.

8 paxinos g,watson c.the rat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m〕. fourth edition.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2004.

9 howland jg,wang yt.synaptic plasticity in learning and memory:stress effects in the hippocampus〔j〕.prog brain res,2008;169(17):14558.

10 庄 莹,石 博,田 歆,等.人参皂苷rg2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老年斑形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2024.

11 ma ql,yang f,rosario er,et al.betaamyloid oligomers induce phosphorylation of tau and inactiv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via cjun nterminal kinase signaling:suppression by omega3 fatty acids and curcumin〔j〕.j neurosci,2009;29(28):907889.

12 swerdlow rh,khan sm.the alzheimer′s disease mitochondrial cascade hypothesis:an update〔j〕.exp neurol,2009;218(2):30815.

13 kawahara m,negishikato m,sadakane y.calcium dyshomeostasis and neurotoxicity of alzheimer′s betaamyloid protein〔j〕.expert rev neurother,2009;9(5):68193.

14 coppedè f,migliore l.dna damage and repair in alzheimer′s disease〔j〕.curr alzheimer res,2009;6(1):3647.

15 exley c.the aluminium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 and alzheimer′s disease〔j〕.subcell biochem,2005;38(17):22534.

16 sultana r,butterfield da.oxidatively modified,mitochondriarelevant brain proteins in subjec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bioenerg biomembr,2009;41(5):4416.

17 ondrejcak t,klyubin i,hu nw,et al.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 betaprotein and synaptic function〔j〕.neuromolecular med,2010;12(1):1326.

18 yamin g.nmda receptor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underlie amyloid betaprotein disruption of ltp in the hippocampus〔j〕.j neurosci res,2009;87(8):172936.

篇6

【关键词】  羊藿总黄酮 流式细胞 细胞凋亡 免疫衰老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apoptosis rates of lymphocytes in the progress of 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ef on aged rats

liu xiaoyu, shen ziyin, wu bin, huang jianhua, xia shijin, chen weihua.

department of tran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clinical medicine center of cardiocerebrovascular chinese medicine in shanghai,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compare the apoptosis rates of lymphocytes in the progress of aging rats and interventional effect of ef.methods:the lymphocytes derived from sd rat spleen were employed as the studyed cells and were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differences of apoptosis rates in groups from 3d to 27m were emphasized in the study. the aim of this study of effect of ef on excessive apoptosis of aging rats was to foun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study.results:3day newborn rat group had the lowest apoptotic percentage.the extent of apoptosis correlated with prolongation of age but an exception in 10m group, which had a lower apoptotic percentage than 4m group. the highest apoptotic percentage existed in 27m. when intervened with ef, the apoptosis ratio of 27m group apparently decreased to the level between 10m and 18m. all of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or p<0.001).conclusion:the apoptosis rate of rat lymphocytes gradually has been increas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time of aging. nfкb plays a key role in aging. ef could inhibit the excessive apoptosis of lymphocytes in aged rats.

    [key words]epimedium kereanum nakai total flavonoids;flow cytometry;apoptosis;immuno senecense

   

细胞凋亡是细胞保持自身稳定、调控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平衡的基本生物学过程,在衰老进程中不同年龄段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程度均有所区别。中医药在干预调节细胞凋亡的过度或不及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我们以往研究已经证明ef能显著拮抗大鼠t细胞过度凋亡现象,并且补肾方可通过协调相关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表达的调控模式,重塑基因良性平衡而改善免疫衰老[ 14]。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之上,着重比较研究从出生后3天直到27月龄的衰老过程中各代表性年龄段细胞即刻凋亡率的差异,并继续观察ef对老年大鼠过度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与试剂 

采用辽宁产朝鲜羊藿,由上海市医药工业研究院中药室提取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kereanum nakai total flavonoids,ef),ef纯度为65%左右,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3 g/100 ml的溶液备用,每天按0.06 g/kg灌胃;淋巴细胞分离液(cl5045,cedarlane); annexinvv 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1(bd bioscience)。

1.2  主要仪器 

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usa);激光器innova905,功率15 mv,波长488 nm,仪器型号:facscalibur;洁净工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dk8d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低温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医学仪器厂);图像分析软件(cellquester)。

1.3  动物与分组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由复旦大学动物科学部提供,随机分为3d组(出生3天)、4m组(4月龄)、10m组(10月龄)、18m组(18月龄)、27m组(27月龄)、27m+ef组,每组各10只。自24月龄开始,27m+ef组予ef(每天按0.06 g/kg,融于5 ml蒸馏水中)灌胃,27m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3个月。其余各组常规喂养。

1.4  脾淋巴细胞制备 

无菌摘取脾脏,在超净台中分离脾脏淋巴细胞[1]。

1.5  脾淋巴细胞凋亡监测 

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监测脾脏淋巴细胞百分率,步骤如下:pbs洗涤细胞2次,以1×binding buffer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 cells/ml;取100 μl样品,加入5 μl annexin v和5 μl pi;轻微混匀细胞,25℃暗室孵育15分钟;每份样品加入100 μl 11×binding buffer;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annexin v(+)、pi(-)的细胞百分率,得到的结果分为4部分:存活细胞、死亡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本研究采用细胞凋亡率是早期凋亡细胞与晚期凋亡细胞的总凋亡率之和。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统计结果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方差齐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用tamhane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各年龄段大鼠脾淋巴细胞即刻凋亡百分率比较见表1和图1。结果显示,在各年龄段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比较中,刚出生3天组的凋亡率最低,整个趋势是随着增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仅10m组例外(其凋亡率小于4m组),27m组细胞凋亡率最高,与以往研究相符。ef干预后,27m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介于10m组与18m组之间水平。表1  各年龄段大鼠淋巴细胞即刻凋亡百分率比较及ef的干预作用(略)

3  讨论

    从胚胎发育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因此细胞凋亡是双相的,既是机体发育的正常过程,也是由于细胞凋亡过速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退行性变化,病理情况下细胞凋亡过缓还可能导致癌变等变化。机体细胞凋亡与抗凋亡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联系构成信号网络,最终细胞是凋亡还是生存取决于各种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结果。

    正常免疫系统发育的结局,既形成了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又产生了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而其耐受机制的形成,主要靠识别自身抗原的t淋巴细胞克隆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的活化。正常t淋巴细胞在受到入侵抗原刺激后激活,诱导出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机体为了防止过高的免疫应答,或防止这种免疫应答无限制地发展下去,便有细胞凋亡来控制激活t细胞的寿命。生物衰老进程中显著的年龄相关性免疫功能的衰退大都由于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所致。随着增龄,胸腺退化与萎缩,外周淋巴器官中t细胞总数显著减少。同时伴有t细胞和b细胞亚体数目的减少,t细胞增殖能力减退,活化途径失控、对凋亡敏感性增高,对很多种刺激应答减弱。我们对sd大鼠脾脏分离的淋巴细胞的即刻凋亡率研究结果显示,在衰老进程中,刚出生3天组的细胞凋亡率最低,随着增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这与生命发育衰老的渐进性变化是基本相符合的。

    免疫衰老进程中t淋巴细胞凋亡相关信号网络中分子表达的良性平衡,能使大多数因压力超负荷而改变的基因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促进老年免疫稳态的重建。但在衰老的不同阶段,表达变化占主导地位的基因群组是不同的。因此如何使细胞凋亡得以适当抑制,使衰老相关变化得以延缓,最终获得寿命延长,是每一个衰老研究者所执着追求的理想目标。我们课题组在补肾药物调控细胞凋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实验均证明补肾复方及ef可显著降低老年大鼠的淋巴细胞凋亡,并且还通过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证明ef可以在上调抗凋亡基因表达的同时,下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上调促增殖基因表达的同时,下调抗增殖基因的表达,从而重塑衰老进程中基因表达的良性平衡,使整合后的基因表达体现出抗凋亡、重建免疫稳态的生物学效应,体现了多基因、多途径的整体调节优势。本次实验重复验证了ef对老年大鼠淋巴细胞过度凋亡状态的有效抑制作用,并且进一步证明,ef干预之后的27m组细胞凋亡率可明显下降至介于10m与18m之间水平,这与我们在后续的系列研究中对免疫衰老的整体调控效应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刘小雨,沈自尹,黄建华 et al. 羊藿总黄酮经由核因子κb相关信号转导途径调控免疫衰老机制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7):620624.

2 郭为民,沈自尹,陈 瑜 et al.补肾法延缓免疫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1215.

篇7

摘 要:2013年开展了网具作业性能的研究,对网具进行了海上测试和模型试验,初步确定了围网网具调整方案;开展了金枪鱼围网数值模拟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初步完成了人工集鱼装置和集群效果分析和自由群捕获成功率的研究;完成了GPS浮标系统方案的制定和原理图设计,进行了论证性试验与各种数据的采集;通过海上调查与试验研究,开发高效生态型金枪鱼延绳钓渔具渔法,提高目标鱼种产量,减少非目标物种的误捕,提高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捕捞技术,获得分析报告1份,初步开发了延绳钓渔具作业状态三维动态显示软件。开展了金枪鱼鱼肉鲜度和色泽研究,建立了鱼肉色泽评定方法的研究,确定了蓝鳍金枪鱼赤身、中腹、大腹三个部位肌肉解冻后的肉色最佳观测时间,探寻了色差仪测量鱼肉色泽的最优测色背景;开展了冻藏条件下(-18 ℃)蓝鳍金枪鱼三个部位肌肉脂肪氧化和鱼肉色泽变化的研究,确定了肉色变化最快的部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指标间的相关密切程度,通过研究金枪鱼不同加工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配套设备的研制、筛选,形成了金枪鱼超低温冷冻加工技术。目前,已发表(已标注)论文15篇(其中EI和SCI收录3篇),已接受待4篇,投稿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较好地完成了2013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

关键词:金枪鱼 围网捕捞 保鲜 关键技术

Abstract:The project has been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in 2013.Project group developed a series of studies in relation to operational properties of purse seine,primarily involving in-situ measurement,model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present purse seine gear.Preliminary,we established the adjustment plan and acquired a certain achievement.Furthermore,analysis of the effect on gathering fish school by FADs and the rate of fishing success for free school have been accomplished with survey report submitted in the final summary.Based on the survey and experiment at sea,the high efficiency and eco-friendly pelagic longline will be developed to enhance the catch of targeting species and to reduce the by catch of non-targeting species.Finally,the longling technique of China will be improved.The project has been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in 2013.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tuna meat color was researched and the best observation time for three bluefin parts(the cephalic parts of the dorsal and ventral ordinary muscles, the caudal part of the ventral ordinary muscle)after thawing was confirmed,so did the perfect background for the chromatic meter.the change rule of fat oxidation and meat color for three parts storing at the same freezing temperature(-18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part which changed most fast was confirmed,and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levels of intimacy of each index was studied.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diverse tuna processing technology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developing the corollany equipments,the tuna super-freezing process was established.At present,a total of 15 papers are published(labeled by this research),which include 3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EI and SCI.There are 10 submitted papers(including 4 received papers).We also applied for 3 invention patents.Based on the description,we think w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annual working plan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2013.

Key Words:Tuna;Purse seine;Preservation;Key technology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63760&flag=1

篇8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细胞凋亡;Bcl-2;Bax

中图分类号:It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r7)11―2327―03

细胞凋亡(Apoptosis),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不仅对胚胎发生、个体发育和保持机体稳定等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而且在调控细胞增殖、肿瘤形成和发展中也起关键作用。凋亡过程的紊乱将导致发育异常,并加速肿瘤的发生与恶化。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均可通过诱导凋亡而发挥作用,因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众多肿瘤治疗方法(如放、化疗,生物治疗等)的重要药理学机制和生物学效应之一。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上,复方中药养阴清热方一安体优I号治疗肝癌等肿瘤,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试图从中药对HCa―F肝癌荷瘤小鼠的干预作用,模拟中药体内给药途径,探索复方中药抗肿瘤的机制及作用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瘤株及实验动物

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系HCa―F,购自大连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近交系615小鼠(三级)48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在SPF环境饲养,按文献复制模型,无菌条件下抽取荷有HCa―F肝癌的615小鼠癌性腹水,配制成含HCa―F肝癌细胞2×106浓度,活细胞95%以上,再以每只0.2mL细胞悬液接种于615小鼠右腋皮下。

1.2 药物

养阴清热方――安体优1号(北沙参、天门冬、三叶青、南方红豆杉等8味),简称ATU―I,生药材经水提取(不含南方红豆杉),浓缩分装;南方红豆杉以70%乙醇回流提取,按比例加入中药煎液中,分别简称为养阴清热方低、中、高剂量组,储于4℃冰箱,临用时振荡浑匀。a―IFN(赛若金注射液,500万U/瓶),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96)卫药准字(圳科兴)S-02号,批号030401。紫杉醇针剂(PTX,5mL/30mg瓶),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卫药准字x-10号,批号021009。

1.3 分组及给药方法移植24h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样本为8只,分别为空白组(blank组)、阳性药物1组(干扰素组,简称IFN组)、阳性药物2组(紫杉醇组,简称PTX组)、中药养阴清热方低剂量组(简称ATU-L组)、养阴清热方中剂量组(简称ATU―M组)、养阴清热方高剂量组(简称ATU―H组)。在接种24h后开始给药,养阴清热方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天每只分别予约0.4mL/日灌胃,连续21天;阳性药物1组每只给予a―IFN1×106U/kg・d,左腋皮下注射,每天1次,共用21次;空白组每只给0.4mL生理盐才(/日灌胃,共21天;阳性药物2组(PTX组),参考有关文献报道,在接种24h后给予1次腹腔注射0.2mL/只紫杉醇(0.4mg/20g);空白组每只给生理盐水0.4mL/日灌胃,连续21天。

1.4 取材

在第22天,用眼球放血法处死全部小鼠,剪开右腋下皮肤,分离出移植瘤组织:取瘸块边缘生长良好的瘤组织,大小约0.4cm×0.3cm×0.2cm,置于10%福尔马林中固定,以备石蜡包埋待用。将待检肿瘤组织用10%甲醛固定一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常规石蜡包埋、常规组织腊块4μm连续切片,贴附于防脱片剂APES处理的洁净载玻片,置于60℃烤箱烤干备用。

1.5 试剂与实验方法

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含5%山羊血清封闭液,二抗,SABC等)购自武汉博士德试剂公司,其中―抗bel-2为兔抗鼠多抗,Cat#,554087、bax为兔抗鼠多抗,Cat#554106,均为美国BD公司产品,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统计,率的比较用x2检验,当n

2 结果

2.1 结果判定标准Bcl-2、Bax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设阴性对照组(以PBS替代一抗)和阳性对照,阳性结果根据Gataliea半定量方法,按免疫组化切片中肿瘤染色强度分为4级:A级为细胞浆或包膜无染色,O分(O);B级为细胞浆或细胞膜呈浅黄色,1分(+);C级为细胞浆呈黄色颗粒状,2分(++);D级为细胞浆呈均深黄色,3分(+++)。计算每张切片中肿瘤细胞染色深浅(A、B、C、D)各占的百分数8、b、c、d,然后计算组织学评分(H),H=A×a+B×b+C×c+D×d,以得O分(-),1分(+)为阴性,及2分(++)为低表达,得3分(+++)为高表达。

2.2 养阴清热方对小鼠HCa-F肝癌皮下移植瘤Bcl-2表达的影响在HCa-F肝癌皮下移植瘤,BcI-2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胞浆,Bcl-2免疫组化检测,见表1,结果显示,ATU―H组和IFN组的高表达率仅为12.5%,均与空白组(高表达率为87.5%)及ATU―L组的75%高表达率差异显著,均P0.05。而其它各组问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2.3 养阴清热方对小鼠HCa―F肝癌皮下移植瘤Bax表达的影响

在HCa―F肝癌皮下移植瘤,Bax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胞浆,Baz免疫组化检测,见表2,结果显示:ATU―H组和IFN组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5%、50%,高于其它各组,与空白组及ATU―L(高表达率为0%)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X组及ATU―M组的高表达率

分别为37.5%和25%,均低于ATU―H组及IFN组,高于空白组和ATU―L组,但与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细胞凋亡(Apoptosis),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cd cell death,PCD),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刺激后,由凋亡相关基因IB3、C―myc、Bcl―2/Bax、Fas/FasL等自由控制发生的有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并伴有其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凋亡小体的形成和DNA降解片断的产生。而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传导人细胞的过程,亦十分复杂,涉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ICE(白介素―1β―转换酶)蛋白酶家族、丝裂酶原激活的蛋白酶系统等。目前认为细胞凋亡的发生主要通过Fas/FasL依赖和非Fas/FasL的依赖信号传导途径,而诱导凋亡。Fas/Fas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INF)受体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的超家族成员,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其中FasL,即Fas Lig-and,是一种Ⅱ型膜蛋白,分子量为40KD,属TNF家族,FasL主要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表达;而Fas是一种糖基化跨膜蛋白分子,属于TNF和NGF受体家族。FasL与Fas结合后,向Fas(+)细胞传递死亡信号,触发ICE级链反应,不同Caspase的参与等,从而引起Fas(+)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bcl―2,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属原癌基因,编码分子量为26KD的跨膜蛋白,能抑制多种因素引起的凋亡,有较多同原基因:bax、bad、BHRFI、bcl―x、mcl―l等,构成了bcl―2家族。研究发现,Bcl―2蛋白在核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呈斑片状分布。通常bcl―2家族成员内部间以二聚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如bcl―2/bax和bcl―2/bcl―x1均抑制细胞凋亡,而bad/bax、bax/bax、bcl-2/bcl-x5却可促进凋亡。其中bcl-2与bax互为对方的调控者,相互间的比率及作用决定了细胞是否进入凋亡。Texieria等报道,去除E2培养的人类乳癌细胞系Bcl-2表达下调,而Bax未发生变化,即Bcl-2/Bax比率下降,细胞凋亡加速,而且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也降低。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均可通过诱导凋亡而发挥作用;而放疗不仅能杀死肿瘤细胞,控制增殖,还可引起由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而且在局部组织产生活性氧,进一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众多肿瘤治疗方法的重要药理学机制和生物学效应之一。

许多中药成分也逐步被证实具有促凋亡作用:蟾酥提取物通过下调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的表达而诱导HL―60、ML―1细胞凋亡;氧化砷诱导人白血病细胞MB4凋亡主要是下调Bcl―2基因表达,使Bcl―2/Bax比值减少;而天然植物红豆杉的茎皮提取物紫杉醇处理人乳癌细胞和HL―60细胞凋亡时,bcl―2表达呈明显持续减低趋势,并发生磷酸化反应,同时经紫杉醇处理癌细胞一定时间后,bax蛋白呈明显增加,说明激活了Bax基因而启动凋亡过程。

篇9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题记

我站在一棵大树下,看着密密麻麻的一树树叶,它们绿得那么可爱,为这棵大树穿上一件绿油油的衣服。如果没有这些树叶,这棵树又会怎么样呢/我陷入了沉思。

红花还需绿叶衬.我知道,当夏天大树为人们献出一份阴凉时,人们只会感谢大树,却不记得大树是由一片片树叶组成的.树叶的默默奉献不禁让我想起祖国的园丁----老师.他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教育一代代的学子.当那些学子高中状元,功成名就时,老师只是在背后默默地替他们高兴.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树叶生的时候为大树增添几分姿色,死的时候仍然不忘记自己的使命----牺牲自己,造福他人.为其他的树提供养料.树叶的舍己为人让我想起郝副营长.为了让突击战获得成功,他点燃手中的书为战士们照亮前方的道路,但灯光暴露了自己.他就这样牺牲了.每当看到灯光,我就想起这位战友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像树叶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篇10

田德艺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因此,我渴望春天的到来。

春天,小草顽皮而又机灵地把头伸出大地母亲的怀抱,仰望这湛蓝的天空和充满生机的世界。

春天,小花羞涩地绽开五彩斑斓的笑脸,并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护花使者”。

春天,大树被重新赋予了生机,它那深棕色的枝干抽出了嫩绿的枝芽,整个大树比去年长得更茂盛。

春天,沉睡中的动物苏醒,它们这里转转,那里逛逛,好象要再一次适应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