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3-16 05:1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法律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存在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新情况,而精神文明建设尚缺乏统一集中的组织行为,因此,法律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保证和推动精神文明文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法律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素质只有通过行为来体现,才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法律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而且着眼于每个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约束,防避和制止行为失范,并指引正确的行为取向。法律约束有别于道德所要求的人们思想深处的内省自警,它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外部约束,其对象是人们显而易见的外部行为。从依法办事入手,来调节人们的关系和行为,能够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变为便于实际运作的具体事项;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助于把许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措施具体落实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由无形转化为有形,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虚而不实的弊病,避免精神文明建设中某种空泛化的倾向。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依托的。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法律能够起到道德所不具有的、刚性的硬约束作用。在法律的强制作用下,人们对某些行为准则的遵循,一开始可能是被迫的,但久而久之,却会使人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法律所确认的道德要求,有利于推动群众普遍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同道德相比,虽然道德作用的对象和范围更为广泛,法律对那些不违法的行为体现不出约束力,但是,应该看到,法律所确认的是最起码的、具有明确性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如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遵守社会秩序和劳动纪律,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礼仪,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已等,这些都是能够而且必须为全体公民所接受的。从这一点看,法律能够广泛地、持久地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加强社会基础道德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建设。从这一意义上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只有切实做到遵纪守法,才能恪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因而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参与管理包括文化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广大公民广泛地享有平等的权利,有权要求政府部门禁止各种不文明现象,净化社会环境。每个公民在行使法律规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公共生活准则,否则就谈不上真正实现自己享有的各项权利。法律同每个公民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依靠法律,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凝聚人心,巩固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人们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竭的推动力。

篇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这项根本任务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一定要相适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为了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这项根本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引导人们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地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银行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情况汇报

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创建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经营改革和发展,分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一手抓经营,促进业务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稳定。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以文明规范服务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一、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严格按照“十字”行风的要求,结合分行实际,不断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利用井冈山独特资源,要求全行树立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做到艰苦奋斗,勤俭建行。又如根据行艰苦的经营环境,要求全行千方百计出主意、想办法,全行拧成一股绳,做好业务经营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行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文化的培训工作,引导转变员工观念、态度和行为。

二、进一步深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继续开展“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为核心的主题教育,进一步激发全行员工“团结一心、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精神。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法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深化道德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普及。

三、积极培育服务理念。认真抓好窗口行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教育,全面推选规范化文明优质服务,以服务窗口和vip服务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客户满意,通过切实可行的检查考评措施,确保创建任务落实到位,收到实效。突出服务理念的升华和服务意识的养成,把“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这一无形要求,化作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体现在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参观学习、交流讨论、评比表彰等各种形式,在全行持久形成一种“抓服务就是抓业务,抓服务就是抓效益”的主导意识和浓厚的舆论环境,把“软”手段真正变成“硬”道理。

篇4

关键词: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乎到我们每一个国民的利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建设的要求愈来愈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直接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反作用的建设领域,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必须着力不断推进。找准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将对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社会时期有了更新的建设任务,不仅要加快精神文明自身建设水平的提升,且应将精神文明的发展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各种文明形态密切融合,在其他各领域拥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应具体到每一个行业,以及每一个工作岗位,使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到实处。在这种更加具体化、更重实效性的建设目标下,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深入,才能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体现出其全方位的价值。另外,精神文明建设在新的时期更注重创新性,从形式到内容,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不断加强建设力度,这种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标准,对精神文明的加快建设提供了基本动力。

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经济深化发展的直接有效的推动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并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部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思想领域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对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阻滞作用,当前形势下,只有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和步伐,使其与经济建设保持同步,方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速度为目标,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不断努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要求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必须以马列主义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原则的时代精神,以保证我国整个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国全体人民必须努力构建个人文明健康的思想价值体系,以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应有作用,而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构建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发展,提升从宏观上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构建的引导作用,并在日常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以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不断渗透,方可切实保证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和纯洁性,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脉相承,相互统一的,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直接产生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

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力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良好传承,也包括对当下各个领域泛义上的文化建设,以及通过吸收别国的文化精髓促进我国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层次不断深化,文化高度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融合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泛义上而言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当前随着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对文化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同步提高,只有如此,方可与文化同步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生态文明作为直接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文明形态,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切实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构建,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涵括面很广的建设范围。在当前应清楚地意识到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精神文明工作做好了,人们的精神文明观念构建起来了,方可保证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文明态度;才能保证人们自觉遵守大自然发展规律,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以及能源的意识和行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并保证人们改变旧有的不健康的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健康发展的文明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起到直接作用。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强大的呼吁力量,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

六、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

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国际交流层次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外国友人数量急剧上升,我国出外旅游以及学习等人数也不断增多,这使得代表国家形象的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直接展现在世人面前,国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文明,是否礼貌富有涵养,直接对我国整体形象产生影响。加快国人素质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成为当下很重要的课题,而这必然需要作为直接对国人的素质及形象产生影响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升国人的整体精神文明层次,才利于我国对外保持文明热情的姿态,利于我国整体良好形象的构建。

七、结语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借助我国各领域的推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通过源自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目标动力、市场经深入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构建的动力、文化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以及我国整体形象提升的动力等,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层次,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董晓平.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 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文化 有效融合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背景下,探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层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

1.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工作感染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营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的精神文明环境和氛围。而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恰恰能发挥这方面的功效。企业文化是一种注重于营造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因而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能有效地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从当前电力企业管理的实践来看,员工的积极性往往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物质层面体现的是收入与福利;二是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个人成长空间与工作成就感。在当前电力企业提倡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主题下,企业推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即为员工铺设了尊重、信任、成长的平台,激发员工热情和激情,激发组织创新能力,使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从这一层面来说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也是生产力的提升。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加快企业的发展。可见,塑造和培育电力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3.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使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了加强。但这项工作也一定得落到实处,才能彰显其现实意义。企业文化既包含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包含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体现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二、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对策

1.需要健全的企业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作保障。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首先依赖于健全企业制度和严明纪律。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培育工作都牵扯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和保证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电力企业健康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

2.找准二者融合的切入点,形成向心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必须找准二者的切入点,形成向心力。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行为的正确,从根本上讲又取决于指导思想的正确,这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因此,塑造核心价值观是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切入点。这种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就是要坚持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的发展局面,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企业发展的向心合力。

3.正确定位推进二者融合工作的立足点,发挥感召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包含了对企业员工道德规范约束,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正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而这些行为规范的总和,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融合工作是具备共同的立足点,二者的有效融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化感召力。这要求我们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良好的形象带动人,以严格的制度规范人,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落实二者融合工作的着力点,形成凝聚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落到实处,就是要找好工作的着力点,从而发挥出二者融合所产生的凝聚力。将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二者的融合目标在根本上就是表现为企业精神的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落到实处,就是要大力倡导“主动服务、全员服务、文明服务”的理念,使“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源泉、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林.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J].中国商贸,2012,7

篇6

【关键词】精神文明;企业;作用

一、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构建和谐企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企业职工在社会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大。目前,我国各种所有制、各行业的企业大大小小有上千万个,全国约有3亿多人在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企业的精神文明搞好了,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大头。

2.企业在全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重要。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如何,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全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既要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又要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和重要任务。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职工群众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保证两个根本转变的顺利进行。

4.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改革所触及到的矛盾层次深,范围广,解决起来难度大。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各项配套改革措施难以一步到位,在一定时期内,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数量虽然在近几年得缓解,但仍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并以实际行动理解改革,支持改革,走出困境,开拓前进。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1.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这在“质量就是生命”的市场竟争中是最重要的;同时,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工队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买方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2.艰苦创业、勤俭办事,这是解决国有企业客观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难而上,不气馁,不失望,能吃苦,能打硬仗,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不挥霍,减少开支,增加企亚发展的储备。

3.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随着各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劳动力已进人市场,企业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有句古话:“安居乐业”,人们要“乐业”,首先必须“安居”,这是个大前提,企业要发展,需要人们的“乐业”的精神,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使大家真正“安居”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说,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企业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三、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加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宣导

之所以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精神文明对企业发展何其重要。因此,应采取多种手段宣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让人们首先建立起相应的观念和理解。

2.抓住关键环节,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抓住关键点,找到关键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做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积极主动地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真正掌握建设企业精神文明的关键手段,从关键点入手,及时抓紧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不让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而是落到实处。

3.与政府行为紧密联合,共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毕竟只是一部分行为主体,只有跟政府共同联合才能更好地建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调,紧密配合政府的精神文明措施,深刻体悟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论内涵。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所以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声誉更便利地建设精神文明。

4.创新宣贯方法,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先进,企业员工也不例外,甚至更甚于普通人民群众。企业精神文明如果一如既往使用旧的宣贯方法,就容易使企业员工感到枯燥,甚至会引发企业职员的反感。因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宣贯方法,用新的思路、新的样式,生动活泼地将企业文化等精神文明传递给员工,达到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效果的目的。

5.建立长期有效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体制,不断推进企业精神文明的发展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短期暂时的工程项目,而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企业必须对精神文明建设多加重视和理解,结合企业实际和文化理念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的、分阶段的坚持不懈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使企业精神文明日渐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在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贯彻十精神,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光荣传统的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共创美好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但是近代由于封建腐朽制度与帝国主义的入侵而落后。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精神文明迅猛发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本国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融合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识码:A

现代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对提高员工素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二者具有很多的共同特征:首先,都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物质管理,还要重视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不断凝聚职工的力量。而且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其次,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和补充,逐渐融合,以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主体,形成很强的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最终的目标一致。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替身企业整体员工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企业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是企业在运营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精神,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体现企业内部和谐关系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共同体。

(一)有利于增强精神文明的感染力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营造具有强大感染力的环境和氛围,企业文化具有很好的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四种功能,依据一定的原则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更注重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同时被全体员工认可的内部文化氛围。可以帮助职工有效的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和自我的控制力。在和谐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帮助把员工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有利于把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二)有利于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范围

企业文化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价值和精神,强调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断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员工共有的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的外在表现,使企业员工之间形成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企业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实际的需求,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不断扩大精神文明的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有助于提升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企业文化既包括物质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促进企业与文化的结合,不断从企业的经营文化和治理文化上探索完善企业的发展经营的方法;而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和舆论环境,形成强大的文化力量,更好地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服务,更好的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内容,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具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作用,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加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的方法

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需找合理的途径促进二者相融共建,实现最佳的结合,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要有明确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行为,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基石,关系到企业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个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指南。要以“培养高素质员工、建设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为员工创造专业的氛围和文化环境,为员工的技能提升搭建平台,不断促进员工各方面的成长,不断奉献,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要采用报纸、板报和网络等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宣传,科学合理的诠释企业的价值观,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保证员工能够耳熟能详,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要不断锤炼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的最精髓的部分,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能够很好的凝聚人心,鼓舞员工的斗志,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道德风尚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锤炼企业精神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特点,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企业要不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精神财富,并要做好宣传,使企业精神自觉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有力的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建设高尚的企业道德

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道德是员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加强企业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理有据,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企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做好正面灌输的工作,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新的正气风尚,要在企业的员工中广泛的开展理想信念的教育,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断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不断升华职工的文明素养,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善与恶,公与私以及荣与辱。企业要积极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的观念意识,强化员工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安全理念,不断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要不断增强团体的意识

良好的团体意识对企业形成内部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看成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从而对企业产生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把企业看成是实现自己利益的共同体。为了更好的培养员工的团体意识,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并要制定合理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增强企业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动员企业全体员工积极的投身于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去,不断激发员工的团体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五)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是企业文化的外在标志。良好的企业形象代表着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要开展优质服务系列的活动,不断拓展服务的范围,有效提高服务的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完善企业文化理念,促建企业文化建设。还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管理水平等,树立深层次的企业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营和正常发展。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促进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融合,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大洪.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融共建的思考[J].石油政工研究. 2001(01)

[2] 卢太昌.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02)

[3] 周屏昆,张万春,宁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J]. 建材发展导向.2012(03)

篇8

一、提高认识,增强品牌创建意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品牌同样是生产力,品牌创建活动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基于这一认识,XX年初,**市结合"双学三创"活动的开展,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品牌建设年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首届"**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争创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重点、标准要求和评选程序。为增强各镇、各单位的品牌意识,先后举办了4期品牌创建知识讲座和专题培训班,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和有名企业负责人进行辅导授课,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品牌创建的认识,树立了品牌意识,增强了品牌观念,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争创品牌,建设美好**"的良好氛围。XX年10月,**市编辑出版了《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汇编》和《农民教育十佳创新活动汇编》两本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在全市掀起了创建文明品牌新。

二、精心组织,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抓组织领导。为确保"十大品牌"争创活动顺利开展,**市成立了争创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全市的精神文明品牌创建工作,并将"十大品牌"争创活动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对各镇、市直各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各镇、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成立专门班子,安排专人负责,搞好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同时加强了对所属村庄、单位的指导,努力提高创建活动的参与率和整体水平。在创建过程中,市文明办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职能作用,对已比较成熟、有培养价值的,按照突出特色、富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要求,及时进行跟踪指导,实行重点培养。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带头卓有成效地开展本系统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品牌"争创活动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抓宣传发动。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创建特色,打造活动品牌。为此,**市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会等形式,组织各单位总结交流"品牌"争创活动的实践经验,确保争创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同时,发动各镇、各单位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黑板报等媒体和手段,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市讯》和市电台、电视台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各镇、各单位的争创经验,并对当选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进行集中宣传,在全市营造了争创品牌活动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抓创评程序。品牌创建活动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能严格标准程序,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选。为此,**市按照品牌的创建标准要求,严格按自查、推荐、初评、公示、命名五道程序进行,全过程接受社会的监督,真正做到使好的品牌能够脱颖而出。评选过程中,市文明办负责对申报的活动进行认真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预选名单;在此基础上,利用《**市讯》、《**政务网》、**电视台和下发文件等形式,将候选名单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根据单位和市民投票情况,市文明办向市文明委提报初选名单,市文明委会同有关专家学者联合进行审议,确定当选名单;最终由市文明委予以命名表彰。【1】

四是抓深化提高。品牌创建活动是动态的,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不同于阶段性创建活动。只有坚持常抓不懈,才能真正抓出成效。**市在抓好品牌创建的同时,注意品牌建设的深化提高。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品牌创建与阶段性工作相结合,通过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一道安排,一体推进,最终达到创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如XX年来,**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创建同"四民"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这一品牌的内涵,促使各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新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建设,打造了**党务政务工作品牌。

三、深化内涵,扩大品牌创建成效

自XX年开展首届"**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评选活动以来,**市共举办了三届品牌评选活动。至今,基层单位共推荐品牌238个,从中评出30个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和30个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提名奖。每个活动品牌在各自的行业或领域中都发挥了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实现了用品牌活动效应影响人、鼓舞人、凝聚人和推动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等创建活动向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开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塑造**的良好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让精神文明建设活"起来。本着贴近实际、走近百姓、提高亲和力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都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如铁山街道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农民工作的实际,提出了"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这一品牌,通过坚持群众利益第一的原则,创新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模式,严格接访工作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自创建"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品牌以来,街道党政领导成员公开接访160余次,接待群众来访53起,接访案件结服率达100,有效避免了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事件的发生,优化了社会环境。青岛、**两级党委政府先后在铁山街道召开现场会,推广其经验做法;中央宣传部下发通知,要求中央各大媒体对此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被评选为第二届"**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

篇9

[关键词]企业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28-01

一、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党建

党建指的是党的建设,是将马克思理论体系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我国党的建设进行深入的贯彻和应用。其含义有三种,一是指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二是指的党的实际建设活动,其前提是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三是指作为合约,起到约束作用。

2、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近代才有的创新词汇,是指将文明分开,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一种精神上的文明理论和政策词汇,多用于企业核心价值观及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涵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党建工作,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来开展的,做好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有助于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大大的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一定保障。从改革开放开始,所有企业都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它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评选先进模范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且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的名声和内涵息息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内部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企业也对自身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吸引了大批新鲜血液的注入。但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状况和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企业内部党员自身的素质不够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各企业都将变革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未能积极主动的落实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导致企业部分员工党建意识不强,党性觉悟也不够高,功利心日益泛滥。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轻易的将党的原则抛开,其道德底线缺失,做事毫无原则,且对错误置之不理,导致歪斜党风的出现。

(二)企业内部党员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企业对党员的理论知识培训还处在老旧的状态,培训党员理论知识的方式也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这就使得党员群众产生抵触心理。此外,某些企业内部的党务部门对党员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党员活动的开展始终一成不变,不能结合新形势来对党员工作进行指导,缺乏创新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企业整体工作出现滞后、不畅和低效率的现象的发生。

(三)内部党建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受忽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对利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严重,企业的建设更加偏向于物质的建设,反而忽视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导致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无法开展下去。而企业经营过程中,内部管理是基础,文明建设是核心,没有核心的企业长此以往,终将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发展。

(四)党建理论不充实

随着企业的发展,党建工作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然而很多企业不注重党建部门的活动,导致其党建理论内容单一陈旧,枯燥无味。为了顺应党建工作的改革,党建内容应适当充实丰富,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基础,还应扩充内容,开拓员工视野,丰富员工内心世界。

三、做好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策略

(一)提高企业内部党员的个人素质和创新意识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的素质与创新意识是关键。

1、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党员的素质是企业文明的代表,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党员的素质,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一些党内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党员更要积极参与进来起到带头作用,与员工群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素质。

2、提高创新意识

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要有随时代改革发展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企业内部党员在创新方面的思维还处于陈旧状态,应当摒弃旧思想,接受新思想,努力提升自身创造意识。

(二)落实制度,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

为提高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合理性和客观有效性,保证其有序的开展,可以在企业内部基层党员中建立个人工作责任制,将工作一一分配与落实,并且通过客观公正且规范化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与考核,促使其制度得到具体合理的落实。

(三)通过企业的发展对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带动作用

为了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与落实,企业发展是关键。

1、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

企业发展中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想企业有所发展,就要对市场的动向和发展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以此为目标,大力发展企业,并将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去。

2、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党建和文明建设工作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为导向进行发展,是党建工作发展的重点,也是对当前问题改革和创新的基石。

(四)注重企业文化,发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作用

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企业的文化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树立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相结合共同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传承企业文化的活动,弘扬企业内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精神。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几点策略,促进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落实,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党员不断的创新和提升自身素质等方式,才能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其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并为企业未来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戚利英.探究如何做好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2] 尹树民.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3] 葛群英.探究如何做好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3.24.

篇10

关键词:公路事业 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形势的快速转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相应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使人们在形象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刻影响这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

1 精神文明的定义和表现方面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类在智慧和道德上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明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科学文化,具体指的是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方面的情况以及教育、科学、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情况。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具体指的是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

2 加强公路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公路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在推动公路事业大发展大跨越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构建精神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将为公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现在公路事业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跟不上公路事业的发展,比较容易被忽略,而且随着行业的变革,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把握,工作难度大,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更新观念,创新方法,与时俱进,把公路事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3 加强公路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启示

3.1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公路体制的不断改革,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在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职工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思想多元化。这使得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困此,在新形势下,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行为更加规范化,具有更高水平的道德品格。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保障有力的职工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公路行业要认真遵守“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提高职工素质,将公路行业做得更好。

3.2 弘扬“铺路石”精神,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职工队伍 “铺路石”精神是一种行业精神,是公路职工的”传家宝”。目前,公路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公路职工不管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工作形式和社会地位上都有所改善,与以往大大不同。

在“铺路石”精神的引导下,公路行业涌现出了很多的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都将永垂史册,他们都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其他的职工树立很好的榜样。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弘扬“铺路石”精神,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岗位排头兵,在全行业推广和学习。

3.3 以创建文明行业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和氛围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建文明行业不仅要解决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也要解决为人民服务的服务设施、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创建公路文明行业的关键是建好路、养好路、管好路,它离不开公路职工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最高评价标准,通过文明施工、文明养护、文明收费、文明管理、文明执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舒适、快捷”的公路交通条件和优质便民利民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 抓精神文明建设,促公路和谐发展

4.1 从学习入手,加强理论建设和引导 结合干部群众思想新认识、精神新需求,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说服力、渗透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职工为推动公路事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懈奋斗。

4.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群众观点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所以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切身实际困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

4.3 加强“窗口”单位建设,提升行业文明水平 公路收费站在公路事业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收费“窗口”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是“十二五”时期公路事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为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路平稳发展、优化“窗口”单位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在具体的收费工作中,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按章收费,做到“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热情服务,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和优质服务来影响社会,感化缴费车主,争创文明行业,切实把收费站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的“窗口”,建成展示公路人良好形象的“窗口”。

4.4 构建公路文化长效机制,提升公路行业软实力 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公路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再实践,从再实践到再认识的过程。要深入实施文化强路战略,大力弘扬团结向上的精神风尚,对内增强凝聚力,着力抓好公路形象策划工作;对外塑造好形象,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公路文化,要把公路文化建设作为行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和基础性工程,建立长效机制,为推进公路事业大发展大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建立精神文化。紧紧围绕创建“和谐公路”目标,以政治理论、行业价值观和“三个服务”理念教育为核心,让公路行业干部职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倡导学习文化。坚持把提高学习力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定一些更加合理的激励政策,拓宽学习渠道,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全行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行业的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三是践行服务文化。服务是公路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们出行服务,是我们做好公路各项工作的意义所在。要从服务态度和服务礼节抓起,教育引导公路职工注重服务细节,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提供能够满足不同对象需求的服务。在公路沿线、服务区完善标志标牌,加强对公众的文明提示;在执法部门和收费窗口宜传文明公约,倡导遵章守纪、文明礼让、友爱互助,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四是打造品牌文化。树立以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为重要标志的公路形象工程,大力弘扬公路人“铺路石”精神,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广大党团员青年的创建热情,以“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发挥广大青年党团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对公路行业的一些模范典型,组织专人进行整理,为树立模范典型打好基础。倡导行业职工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风尚,扩大公路行业的社会影响力,真正起到模范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