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执业药师实习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09:4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店执业药师实习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店执业药师实习学习总结

篇1

为了增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校进行了专业岗位调研。结果表明,专科层次学生3~5年内从事药学服务的主要岗位是医院药房药品调剂岗位以及社会药店药品销售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为患者调剂药品并进行必要的用药指导、答复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药物咨询。所需核心职业能力为药品调剂能力、合理用药指导能力、提供药学咨询服务能力。基于以上岗位分析,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条主线,结合专科层次定位,兼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需要,确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其定位准确、突出能力,符合岗位需求,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组教师与行业专家经多次研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标准。从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实施应具备的条件、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形成了完整清晰的课程设置思路及明确具体的教学实施要求,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制定的职业性、先进性,更注重其实施的可操作性,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

2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兼顾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优选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岗位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而非科学研究型人才。因此,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医疗机构药房、社会药房等药学服务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药学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兼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选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为使学生掌握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药学服务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医疗机构药剂科和社会药房熟练开展处方调剂、非处方药销售、用药指导等基本药学服务工作,初步具有用药咨询服务能力、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能力、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能力等,我们设计了药学服务岗位认知、处方调剂、常见病症自我药疗及用药指导、常见疾病药物治疗与用药指导、特殊人群用药指导、临床常见药物中毒与解救、药学监护、药学信息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药品的陈列与保管、家庭常用医疗器械的选购与使用指导11个学习情景。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进一步分解成30多个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发展的对接更加紧密,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3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3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等。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或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并用典型案例引领开展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问题引导法等,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3.1案例教学法选择临床上与用药有关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如选择临床上一些典型处方,要求学生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以此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方审核能力。

3.2角色扮演法教授“常见病症自我药疗与用药指导”“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等内容时,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完成后,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药学服务人员与患者),进行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的“情景短剧”模拟,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赏析和评价,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既锻炼了学生用药指导能力,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3.3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在仿真药房中开展“处方调剂”实训课,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药学服务人员与患者,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工作环境的职业场景,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性和职业性。

3.4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启发引导;教师总结归纳,补充学生的不足。如此,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不但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主动思考、积极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将技能考核的比例提高到40%。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的操作能力、态度表现、创新潜能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具体指针对工作岗位最为常用的药品调剂、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方面的技能,除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予以评价外,课程结束后还组织专项技能考核,聘请校外专家现场考核与评价。这样促进了课程考核内容、标准与工作过程、标准的衔接,增强了考核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通过以考促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药学服务岗位的核心职业技能。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还组织开展了“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技能竞赛。

3.6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特别是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加强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建立了校内模拟药房,并设置了医院药房调剂窗口,以模拟社会药房及医院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场景。为进一步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学习环境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做”一体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与药品零售企业联合共建了校园零售药店,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在校内实训基础上,还确定了多家医院及社会药房等校外实训基地,第一、第二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见习,并在现场接受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通过见习、实习,使教学与社会需要接轨、与职业岗位挂钩,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7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鉴于该课程特点,精心制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实现立体式教学。通过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既方便了教师的“教”,更方便了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篇2

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是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对接的一个重要环节。带领药学系学生开展广泛调研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进行本调研的目的:一方面积累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带教经验;另一方面是评估以全国医药改革重点城市芜湖市为代表的三线城市中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与现状,挖掘其在社区药学服务上的诉求,最终寻找到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广泛深入的社区药学活动的切入点,为公众提供更优质、更广泛的药学服务做好心理和专业上的准备。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市区开放式公园、图书馆等公众场所人群做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中老年人用药习惯及药学服务需求进行调研。调查时间为2013年7月1日至8月31日。纳入标准:意识清楚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愿意配合进行本项研究者。排除标准:(1)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2)重症或终末疾病者。统计学纳入:年龄在中老年年龄段(&45岁)被调查人群。

1.2方法本研究所用调查表是综合查阅相关文献与专家咨询并结合芜湖社区现状的基础上设计而成。问卷完成后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经多次修改和小规模预调查后定。

本研究的调查员由本文作者及皖南医学院药学专业的实习同学组成。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对调查表内容的说明,调查注意事项与调查技巧等。严格按照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每例调查完成后,立即进行调查表的审核,及时完善调查信息,发现遗漏的项目及时进行补救,以求完善调查质量。

本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23份,纳入统计分析。

1.3调查内容涵盖以下内容:(1)居民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文化背景、药费主要支付形式、药品购买来源、等);(2)常规用药情况及利用医疗资源情况;(3)用药依从性调查情况;(4)居民对社区药学服务的想法与期望;(5)居民参与相关调查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用Epidata3.1双录入核对,用Excel表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分析与统计

2.1被调查对象人口学基本特征本调查纳入统计的423份有效问卷中,男性247名,女性176名。教育水平从小学以下到研究生不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6.08%,初高中学历47.99%,小学以下学历35.93%。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医保为主,占78.49%,公费占4.96%,自费占16.55%。有41.84%受试人群选择在医院购买药品;但绝大多数人群(57.45%)选择在药店购买药品;互联网与其它来源的药品购买行为仅占被调查人群的0.71%,见表1。

2.2常规用药情况及利用医疗资源情况被调查人群总数的70.45%人群近3个月有过药物服用史;在所有被调查人群中仅有19.15%的人群服用保健品;38.53%的人群在3个月内服用过中药煎剂。57.92%比例人群3个月内在医院看过门诊。3个月内有过住院治疗的人群占45.15%,接受过急救治疗的人群占比为16.08%,见表2。

2.3用药依从性调查情况及结果分别从以下5个方面对被调查人群进行用药依从性判别:(1)出现漏服、错服或忘服药物情况的程度;(2)考察被调查人群随意增加服药剂量的行为发生的频率;(3)被调查人群是否有随意减药或停药的行为及其频率;(4)被调查人群在药店是否会主动咨询执业药师;(5)被调查人群是否有查看药品说明书的习惯;(6)评价被调查人群是否会主动咨询医生,得到用药指导,见表3。

2.4居民对社区药学服务的认知与参与度通过预调查确定6种居民可以接受的药物服务种类,确定被调查人员愿意参与的比例从高到低如下:社区用药知识讲座58.39%、建立慢性病患者药历并跟踪随访35.46%、接受派发药学相关宣传资料24.59%、接收药学服务短信7.80%、参与网上药学咨询活动6.15%、参与微信药学服务1.89%。

2.5居民参与相关调查的情况当被问及是否接受过此类调查,在所有被调查人群中,只有11.58%(49人)接受过此类调查;88.41%(374人)的人群比例没有接受过此类调查。同时,认为此次调查很有意义的人群比例高达90.54%(383人)。

3.讨论

社会实践带教体会在社会实践中,带教老师要做到“五不与五要”不能“一视同仁”要“因材施教”;不能“端架摆谱”要“真诚带教”不能“随意批评”要“积极鼓励”:不能“划清界限”要“打成一片”;不能“做护崽母鸡”要“大胆放手”。

3.1三线城市居民用药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的医保普及率达到78.49%。在芜湖中老年群体心目中,医院具有较大的公信力。在芜湖,在药店购药虽然也是最主要的购买药物渠道(57.45%),但超过四成的受试人群(41.84%)更愿意在医院购买药品。中老年人群服用药物比例高达70.45%,被调查人群的门诊就诊率高达57.92%,近期住院治疗比例达到45.15%,接受急救比例达到16.08%。上述结果直接表明,居民用药教育可以依托医院开展,对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延伸社区药学服务将是非常有效的手段0。同时,药店做为另一药品来源主要渠道,也是进行药物服务的重要场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社区药学服务中将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有超过三成以上的被调查人群存在多种错误的用药行为,主要表现为随意增减用药的剂量和次数、按照经验随意服用药物、随意存放药品、对抗生素的应用存在误区、对药物服用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没有任何相关概念等。而保健品在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心中与‘‘无效’、“骗钱的”等概念划等号。

3.3三线城市居民对社区药学服务的想法与期望在本次调查的预调查中,社区用药知识普及讲座(58.39%)与建立慢性病患者药历并跟踪随访(35.46%)是居民最希望参与进来的活动。但是,也有一些被调查者表示现在电视节目中有很多相关的中药与西药服务类节目,用药知识可以从广播电视等途径获取,如何选取有针对性的用药知识进行普及,是在实际操作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网上药学咨询活动、药学服务短信与微信,这些新兴的服务形式,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服务形式被认知的程度并不高。我们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本院创建的‘‘药学服务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咨询、协助其开展自我治疗指导以及药学服务的评价,旨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大的方便。这一平台的宣传和更好地使用,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4.结论

篇3

摘 要: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就业形势与方向、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例,针对药理学学科课程标准落后,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不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难题,重构药理学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的办法,推动药学专业药理学理论、实践教学方面一系列改革,探索出一套适合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出“学以致用”的高技能专业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药理学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17-02

药理学是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是全体医药工作者必修的医学基础课,学习药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然而,由于药理学的学科跨度比较大,其内容涉及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多门学科,所涉及的药物种类众多且繁杂,因此难以记忆[1],加之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感觉枯燥,为了取得好成绩,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本团队将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药理学知识灵活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临床用药,使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发挥药学服务作用。

1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通过调查,该校近3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见表1。可见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从业的主要方向为医药企业,包括药房和制药企业,而制药企业只占毕业生的极少部分。从事药房工作的人员较少,还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医药代表,或是讲师,大部分学生成为药房的店员。这些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主要是药理学方面的知识。在这些实际工作中,只有具备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才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咨询、处方调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以及编写专科用药手册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药学工作。

2 目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社会调研,存在着现行的药理学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要求不甚明确,没有突出“药”学特点,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现象[2],导致药学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药理学知识量不足,知识内容有偏离和缺失现象,出现了所学知识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现象,也不能满足学生考取各种职(执)业证书的要求。因此,该专业药理学课程改革乃至整个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该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模式,真正发挥药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我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方向,社会需求,学校发展前景,将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职(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不但重新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重新修订课程标准。重新构建药理学课程体系,即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办法等。选取适宜、适用的临床常用的药学知识为教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会吸收药理学前沿知识,对所学药理学知识会用、能用,用得好,用的恰当。

3 本课题研究思路

3.1 重新编写课程标准

在原来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删减、改进,删除或略讲现在临床上不常用的药学知识,重点讲解常用的药物。同时加入相关的案例、药剂学和药事管理知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标准编写的原则: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实用性表现在能够满足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需要和职(执)业考试的需要。针对性表现在能够满足药学会专业学生的需要。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关注本学科前沿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

3.2 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淡化学科意识[2]。将参考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内容,社会需求内容,打破学科界限,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将作如下调整:(1)将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药物分类参照临床常见疾病的用药进行分类;适当增加常见疾病的诊治、合理用药的指导、处方分析等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符合药理学理论教学的要求,又能够对学生实习和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2)将药事管理学、药剂学中与药师培养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特殊管理的药品、临床用药管理及处方调剂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新讲义中,形成药品法律与法规知识、药理学知识、处方与调剂三部分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对相关课程的优化整合达到淡化学科意识,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工学结合,突出就业技能培养的目的,使药理学课程建设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岗位。

实验教学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方面将进行如下改革:基础实验包括药物的一般知识、药动学、药效学的动物实验等。学生通过动物实验,不仅将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在实验中加以验证,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了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专业实践包括常见病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等。在保证必要基础实验课开设的前提下,加大专业实践内容的开设。专业实践内容的上课地点放在医院药房、社会药店或校内模拟药房。在开设药理课的学期,教学进程中安排课间实践,完成病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等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以期帮助学生在理解情况下能够灵活运用。

3.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打破传统一言堂、一根粉笔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即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广泛传播性、全面性、先进性,组织学生在网上学习。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以多个问题的形式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微课堂进行学习,目的使学生能够具备梳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另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采用“PBL”教学法,将临床中病例展示给学生,分析、讨论、总结相结合。目的是通过对病例进行分析学习,加深学生对药物适应症的应用理解,药物的给药方法、途径及次数,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4 研究对象和考核办法

选取2014级药学专业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A、B班由同一名教师讲授,A班按照教改方案进行,B班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期末考评,调查问卷以及通过社会实践中带教老师的评价(称为过程性评价)来检测学生的成绩,通过统计学方法评价教学改革效果好坏。

4 该研究预期达到的目的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使药理学课程具有“联系实际,结合专业,注重应用,发展能力”的特色。一方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获得提升;另一方面使理学更好地服务于药学专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独立处理问题、创新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3]。而且该套教学模式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凤,徐尚福,聂晶,等.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