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1 09:0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教育差距调查报告

篇1

农村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年增长速度超过城市三倍

2008年3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2008 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系列报告之《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数据表明,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受益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形势和政府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扶持,农村互联网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此次调查报告是CNNIC继2007年推出《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后,再次针对我国农村互联网进行深入调查,为政府制定农村信息化发展策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依据。

农村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与城镇差距依然巨大

此次报告表明,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政府重点扶持之下,我国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巨大。

农村互联网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城镇,促进我国互联网的持续增长。调查表明,2007年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有2917万都来自农村。目前我国农村网民总量已达到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127.7%,远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

但是,我国农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仍旧较大。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且我国网民主要是以城镇居民为主,而影响农村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在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中,有53.3%的人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23.1%的人是因为没有上网设备。

在互联网应用深度上,农村网民比城镇更浅,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目前农村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2.3小时,比城镇网民少了5.6小时,使用深度浅。在网络新闻、搜索引擎使用率方面农村网民分别为61.4%和56.6%,比城镇居民相应使用率低了15和18个百分点。同时,多数农村网民仅将互联网当成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分别有86.4%和76%的农村网民使用网络音乐和网络影视功能。

报告发现,在农村网民增速强劲的同时,乡镇信息资源也非常匮乏。目前全国3万4千多乡镇中,有独立政府域名的乡镇政府不到十分之一,乡镇一级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期状态。

意识到信息鸿沟对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影响,政府主导,多方推动,对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实施了重点扶持,为农村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乡乡有网站”大型乡镇信息化普及公益工程自2007年6月份启动以来,得到地方政府的热烈反响,目前全国已有四分之一的省级行政区签约加入该工程。

农村上网渠道以网吧为主

农村网民因收入限制,多不具备家庭上网设备,使得网吧成为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农村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达到48.5%,已经接近半数,即5262万农村网民中,网吧网民已经达到2552万人。农村网民以收入不高、年轻男性、初高中学历居民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网吧在为农村网民提供重要上网渠道的同时,也存在违规经营及农村中小学生网民出入网吧的情况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农村未成年网民出入网吧的比例高达45.4%,这一现象要比城镇普遍的多,同期城镇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仅有26.1%。而在农村的未成年网民中,87.6%都是学生。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拉大,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外出打工等原因,将自己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责任转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朋好友,这种主要由祖辈承担孙辈抚养和教育责任的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多。毋庸讳言,隔代教育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性格孤僻、行为失控等心理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以韩××同学为例,谈谈隔代教育的隐忧及对策。

二、韩××的身心偏差及原因分析

韩××,女,7岁,连云港市东海县某农村地区小学一年级学生,父母外出6年,均在浙江宁波打工。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一个小学毕业,另一个初中没有念完,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爷爷奶奶均50多岁,爷爷初中文化程度,奶奶文盲。这样的家庭文化和教育背景,导致其身心出现了一些偏差:

1.逃避作业、惯于说谎。她经常少写、漏写家庭作业,有时干脆不做,非书面作业从来没有好好完成过。在校实习期间,笔者布置学生回家预习《东方明珠》这篇课文,要求找出课后的生字词并会辨认,可第二天检查时,发现她的书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问怎么没完成,她一直默不作声,最终吞吞吐吐说忘记了,一连几次都这样。对于作业中的错题,她从不订正。很多时候,家庭作业不会写或不想写,她就说没有作业,家长信以为真。三番五次之后,她形成了不写作业、说假话等不良习惯。

2.内向自闭、消极被动。韩××多次不写作业引人注目,笔者开始留意后发现,坐在班级倒数第二排的她,上课从不乱讲小话,也不积极举手发言,是一个不爱交流也不善交流的学生,每当遇到提问、考试、比赛,她常常会感到恐慌和紧张,在家时,对于爷爷的批评,她大多保持沉默,爷爷拿她没办法,有时气得直跺脚。

3.不讲卫生、习惯较差。笔者家访得知,韩××有起床不梳洗就去上学、晚上不洗澡就直接上床睡觉的坏习惯,她脸上总挂着鼻涕,小手一天到晚脏兮兮的,干净的衣服也穿得不成样子。

上述身心偏差的出现,主要与孩子特殊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当然,学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素养的缺失是导致孩子身心偏差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忙于生计,无暇辅导孙子的学习。爷爷一年四季忙于农活,奶奶在家伺候年幼的弟弟,加上二老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暇也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二是长期远离父母的怀抱,孩子缺乏生活关爱和情感慰藉。父母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孩子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渠道主要是屈指可数的电话联系,在电话里,父母大多数只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怎样、有没有调皮之类的表层问题,而对学习困难、个人心事这样的深层次问题则基本不涉及。心事无处诉说,烦恼无法排遣,久而久之,压抑、自闭等现象应运而生。三是临时监护人缺乏教育素养,对孩子的监管无法到位。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同时,作为临时监护人,他们自身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素养,加之身体状况较差,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教育孩子。

第二,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职是孩子身心偏差未能有效缓解的重要外部因素。受制于学生成绩排名等因素,学校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老师与孩子的监护人也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这导致学校教育未能有效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

第三,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户籍歧视等社会因素制约了孩子身心偏差的积极矫正。韩××的家长也想把孩子留在身边,但由于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户籍歧视,使得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孩子留在家中。

三、因势利导,培养隔代教育子女的阳光心态

对于隔代教育的孩子,努力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只有抬起头来,才能注视远方。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1.就家庭而言,重在各司其责、加强配合,形成家庭教育的有效合力。一是父母采用增加沟通频率和充实交流内容等方法换取关爱孩子的空间和时间。父母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打开心扉。建议韩XX的爸妈:通话的频率由以前的一星期一次提升到每周两次,并确保一次视频通话;通话的内容不再只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鼓励孩子充分、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或成功之处,及时给予激励和奖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让孩子意识到知识的力量,主动增强学习动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告诫孩子多与老师和爷爷奶奶交流,主动融入到班集体中;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每学期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2~3次,以便把握孩子的在校表现。二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竭尽所能当好教育“配角”,切实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卫生习惯。建议孩子的爷爷奶奶:多与孩子父母交流孩子的现实表现,出现了问题及时反映,并配合孩子的父母开展教育活动;加强对孩子学习习惯的监督检查,定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养成复习、预习习惯;密切关注孩子的卫生状况,要求孩子早晨起床后刷牙洗脸,饭前便后勤洗手,保持衣服干净、整洁,随时携带卫生纸,及时擦掉鼻涕等;每周与孩子的父母保持电话联系,对孩子的在家表现及老师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共商对策。

2.就学校来说,应积极开展心理补偿教育,切实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教师上课时不时地提问她一下,如果有进步了,就及时表扬;对于孩子出现的小问题,及时提示,督促改正;鼓励孩子大胆融入集体之中,主动与人交往、交流。另一方面,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她在遇到不懂的学习问题或生活方面的困难时,勇于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鼓励她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逐步培养她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多组织课外活动,让孩子单调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培养她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大力充实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

3.对于社会来讲,要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平等、和谐的成长氛围。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户籍歧视,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表现。由此看来,农村地区应加大经济发展力度,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和工作岗位,使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有机会回到家乡就近、就地就业,这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可以让父母也留在孩子身边,进而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命运。

参考文献:

[1]黄耀仪.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以湖南省武冈市晏日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2008,(6):35-37.

篇3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 形式公平 实质公平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方面的潜力已得到普遍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公平公正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是体现社会公正、创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究竟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还是两极分化的助推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在努力践行城乡教育公平的改革中,应在维护形式公平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质公平,实现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辩证统一。

一、信息时代城乡教育隐含的实质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1]。信息时代教育的形式公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实践,“以人为本”“自主、合作、研究、创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等新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地区师生可依托基本遍布全国的通信网络建立完备的信息化沟通系统,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二是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很多地区、学校的教育不公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不公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拥有与发达地区同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师。教学光盘和网络课程的共享、公开课程的录制以及远程教育的搭建,使得偏远的农村地区也有机会看到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学成果。三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教学方式不再受校园和地域的束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布置作业以及交流反馈。对于学习者而言,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免费的、开放的,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但是,在信息时代,城乡教育在形式公平下却隐含着实质上的不公平。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主要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的配置、宽带的接入、生机比、联网率以及软件资源建设,主要关注的是师生有没有计算机、能不能联网、生机比是多少等等。而农村地区的师生有了信息技术后,他们用信息技术做什么,怎么用,如何持续有效地发展,却很少受到关注。长此以往,城市和农村新的“数字鸿沟”将会出现。纵观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过程,信息技术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物理接入”的问题,师生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但这只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除了关注“物理接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动机接入”“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但在政策推进中,以上因素不易被察觉,往往隐含在“物理接入”的形式之下,如果不对其进行妥善解决,那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师生有了信息技术以后,他们愿不愿意用、会不会用、怎样用、用的效果如何,同样也值得关注。

实质公平是物理接入公平、动机接入公平、技能接入公平和使用接入公平的集合体。信息时代城乡教育公平要实现四个“接入”的统一。在坚持城乡教育形式公平的同时,逐步推进实质公平,使广大农民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也是进入深水区的城乡教育改革应努力并逐步实现的目标。

二、影响推进实质公平的因素分析

城乡教育的公平为社会所公认,但为什么社会公众关注和追求的往往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实质上的公平?从上文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影响推进城乡教育实质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动机因素、技能因素以及使用因素。

1.动机因素

动机因素指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后,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愿程度。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教师很多都是由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转过来的,由于自身年龄、学历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很多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使用信息技术授课的意愿较弱。

(1)教师的年龄

教师的年龄是制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因素之一。由于互联网到20世纪末才兴起,50岁左右及50岁以上的人接触互联网远比年轻一代人要少,尽管他们当中一部分人了解了一些互联网知识,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他们会感觉对新的互联网技术难以掌握[2]。这就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下,农村年龄偏大的教师网络信息行为会相对较薄弱。

(2)教师的学历以及教育背景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为农村教师学历偏低、骨干教师严重不足。2007年,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高级职务教师分别占0.6%、8.8%、21.3%,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0.4%、5.5%、12.7%[3]。同时,城乡初中教师的最高学历差距较大,农村中学有17.6%的教师最高学历为本科,还有5.9%的教师最高学历仅为高中。尽管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进修提高学历,但由于本身起点很低,提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教师。同时,农村地区教师自我提高的动力也小于城市教师,因此,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操作能力也普遍低于城市教师。

2.技能因素

技能因素即指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上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研究专家耶克教授在其文章中将技能接入分为媒体和内容两个层面[4]。

(1)媒体层面

媒体层面的技能主要指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这就需要教师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熟悉常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的种类与功能、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等等。

(2)内容层面

内容层面的技能主要指信息处理能力、内容创造能力、交流技能和策略技能。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数字媒体中搜索、选择和评估信息;能够以数字媒体作为手段,实现特定专业发展目标;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进行教育教学;能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网络社交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等进行在线表达和交流等。

3.使用因素

使用因素即指人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产生的差异。师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宽带、使用时间、频率、终端设备、联网方式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具体实施效果。

(1)使用时间、频率的差异

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是数字时代的新鸿沟。有学者曾对甘肃6个县的1364名中小学教师做过有关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工作中会使用计算机的频率很低,使用光盘和上网获取信息的教师极少;从不使用或偶尔使用的教师明显占大多数。这就说明,在国家大力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教师主观上“用不用”成为一个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困扰和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群体中也出现了“时间鸿沟”。2010年10月,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城市中学生上网频率高于乡镇中学生,被调查中学生“一周左右一次”上网的比例最多,其中城市为46.6%,乡镇为49.2%。从具体频数分布来看,乡镇中学生“半月左右一次”“一月左右一次”“数月一次”的总比例(19%)明显低于城市中学生(28%)。国家为了弥合物理接入问题而努力为农村教育提供计算机等设备和上网机会,但现在看来,虽然我国在缩小城乡“物理接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间鸿沟“的出现,使得农村教育仍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

(2)网络运用类型的差异

在推进城乡教育实质公平的进程中,除了人们在使用时间和频率上的差异外,网络运用的类型也是一个影响因素。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城镇与农村青少年在网络应用类型方面仍具有较大差异(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在信息获取上,城乡青少年运用水平差距较大,城乡青少年高达10个百分点的使用率差距显示出农村地区青少年在网络信息使用上的不足;在网络娱乐上,城乡青少年网络应用的娱乐特点都较为突出,但因为农村地区的宽带建设滞后,因此城乡网络视频使用的差距较大;在交流沟通方面,城乡青少年在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和论坛/BBS上的使用差距较大,特别是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差距达到16.3个百分点。在商务交易上,城乡青少年使用率差距较明显。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相差13.9、12、10.9个百分点。这些差距表明,要缩小城乡青少年信息技术运用上的差距,应帮助农村青少年拓展网络应用,弥补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的不足。

表1 城乡青少年网民在各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差异[5]

(3)宽带差异

宽带差异也是影响信息技术使用的一个因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缘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确实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远程教育一般需要使用者的宽带是高速宽带,而由于农村地区基础信息建设不够完善以及宽带安装滞后,使得一些师生能进入网页但无法正常听课,远程教育极大地受到宽带的制约。网络流量公司Akamai在《财富》上报道:全球网速较高的地区依次是韩国(14Mbps)、中国香港(9.2Mbps)、日本(8.5Mbps),全球平均网速为1.9Mbps。而根据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为100.9KB/s,即0.81Mbps[5]。因此,我国互联网使用的突出问题是收费高、网速慢,更别提信息网络滞后的农村地区了,这种宽带上的劣势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师生在网络视频、在线课程上的使用。

4.学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差异

曾有学者对甘肃省86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员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86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员大多数没有类似的专业背景,信息管理意识薄弱,管理的资源内容十分单一,缺少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数据的信息。通过问卷得出,在这86个资源中心的信息技术员中,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完全足够的占2.5%,基本够用占28.4%,不太够用占51.9%,很不够占17.3%[3]。可以看出,有69.2%的信息技术员认为他们的知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信息管理的需要。这说明,城乡学校信息化技术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农村学校接入了计算机设备和远程教育,由于信息技术员的操作和处理不当,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推进实质公平的路径选择

在现实条件下,城乡教育推进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国已有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实践通常依赖于建设网络、配置计算机和相关软硬件以及建设资源,但仅仅关注物理接入不足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面对,既保持信息技术在城乡教育的形式公平,又要保证实质公平这一目标变为现实,这需要我们把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着力点从缩小物理接入转向技术接入和使用接入上来,否则实质公平无法提升,也会损害形式公平。

1.加强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调查研究,完善信息政策

我国网络基础建设的城乡差距较大,国家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动机接入、使用接入和技能接入对我国城乡教育公平和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研究团队或者设立招标课题对城乡学校、地区之间的新数字鸿沟进行比较研究,从传统关注生机比、联网率等指标拓展到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技能、使用时间和频率、网络运用类型、学校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等指标统计。加强对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指标评估工作,细化各项测算指标,避免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

同时,加强对城乡地区信息技术使用的理论建构和调查研究,比如信息技术下教育公平的界定、测量、效应、影响因素、实施效果等。要从关注“有没有”转变到“愿不愿意用”“怎么用”“会不会用”,推动动机接入、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2.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的信息素养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有直接影响,只有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要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更新教师的信息观念,树立科学信息素养观,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信息素养。如上文提到的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信息处理能力、内容创造能力、交流技能和策略技能等。帮助师生会用信息技术,进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引导农村学生拓展网络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学习、职业等相关的网络资源运用优势。

3.关注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净化网络环境

刘次林教授指出,对于那些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落后者,社会通常在结果上给予补偿,以体现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公平。所以,公平基本上包含了同等对待、区别对待和补偿对待三方面的含义[6]。政府对农村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配备了基础信息设施,但还要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使用技能、使用时间、频率、运用类型的差异基础上进行补偿性信息技术运用指导。同时,净化网络环境对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至关重要。现在多数农村学生由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娱乐设施较少等因素,上网时间短,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网银、购票、旅游、医疗预定等新鲜事物都很排斥,久而久之与时代脱节。因此,要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城乡教育公平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城乡教育的鸿沟更多地体现在动机、技能和使用的差距上。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明显变小,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拉大。我们要坚持物理接入公平的同时,使动机、技能和使用接入更加契合城乡教育的发展,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才能在深层次上达到和谐。深化城乡教育改革必须坚守公平,在完善基本的形式公平的同时提升实质公平,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 李淼.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王嘉毅.多维视角中的农村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5] Wan Dijk .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The Digital Divide Turns to Inequality of Skills and Usage.[A].Bus,J,Crompton,M.(Eds.).Digital Enlightenment Yearbook 2012 [M].Amsterdam:IOS Press,2012.

[5] 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中心,2011.

篇4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城乡差距经济原因

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世界银行测算,依靠普及教育、知识扩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已达49%。目前我国显著的城乡教育差距束缚了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导致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原因,以期找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

我国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存在巨大差距,城市从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却从22.3%下降到18.6%,二者的差距由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距扩大了19个百分点。而在许多省区内部,差距更大。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两省的差距达到3.6倍,湖北省达到3.9倍,山东和河南两省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

2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下面将从普通高中教育的两个方面———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探讨导致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差距的原因。为了简化分析,作如下假定:同龄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存在差别;相同学历层次和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本文所讨论的城乡差异只限于同一个行政区域里的城乡,比如一个省内。

2.1需求分析

教育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学费标准下,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由于假定相同学历层次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一样,分析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忽略社会需求上的城乡差异,而集中讨论家庭个人在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影响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费支出的高低和个人投资收益率等因素。

从总体上讲,家庭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与家庭的财富数量和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富裕家庭对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往往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而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渴望则往往因经济上的贫困难以形成现实的需求。另外,父母的职业和所受的教育也往往会影响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科技和专业服务的父母更相信知识的价值和力量,更希望并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较低,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支付能力较差。父母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从事的工作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没有更高的期望。孩子完成义务阶段的学习之后,如果自己不坚持要读下去,父母很少有鼓励他们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

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学费较高,目前的情况是:同一地区里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按规定是一样的,在笔者所调查的N市,农村普通高中学费甚至比城市的要高一些。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话,统一的学费标准并不会引起城乡家庭对教育投资需求上的差异,但城乡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如果这个学费标准对城市家庭是合理的话,对农村家庭来说就有点太高了。这样就降低了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人们放弃其他投资而在教育(主要是非义务教育)方面投资,归根结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或其他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收益率较低,人们对教育的兴趣就会下降。而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大小取决于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与一生中由于受某级教育而增加的收入的现值的比较。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相同,即投资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相同。然而,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即机会成本,农村学生的这一成本高于城市学生。

以上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村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低于城市,城乡在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上存在着严重的差距。

2.2供给分析

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教育机构提供给青少年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教育的机会主要由政府、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教育机会的提供量一般取决于经济承担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教师资源的配置等因素。

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上的差异我们从附表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机构不仅存在着硬件设施上的巨大差距,在软件配置上也存在着巨大差距(见附表),主要表现就是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和学历层次、能力等方面都要低于城市的这一水平。2000年全国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有75.69万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只有10.4万人。并且,在农村普通高中里任教的教师学历水平、业务素质普遍比较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新颖。

社会团体和私人对教育的供给主要是建立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一般分布在城市,并且学费高昂,难以形成对农村学生的有效供给。

2.3均衡分析

将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讨论,我们会发现:

说明:横轴Oq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数量;纵轴Ot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水平;Du、D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Du′、Dr′分别表示变动后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Su、S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给

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达到均衡时,城乡的普通高中教育学费(直接成本)相同,农村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数量Qr低于城市Qu。在学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一部分农村学生将向城市转移,这就使得城市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水平提高,Du曲线外移,比如到Du′的位置,同时,Dr左移到Dr′的位置,此时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出现了差异,城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u要高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r,事实上,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价格是实行价格管制的,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依然按统一标准征收学费,如果这个学费水平低于Tu太多,城市普通高中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就会恶化,城市的生均教育经费将急剧降低,教育质量趋于下降,这是与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新的管制价格将低于Tu,但接近于Tu,这样一来,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升高,就会使得相当一批家庭困难的学生选择不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这就使得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的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一落千丈,最终必然导致设在农村的普通高中教育机构纷纷关闭,或者迁往城市,最终使得普通高中教育机构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3城乡教育差距的不良后果及对策建议

3.1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直接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率存在严重的差距,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城乡在教育的质和量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非义务教育。劳动力是生产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极大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劳动仅被视为土地的附属要素,能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这种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在劳动力市场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必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样一来,农民收入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便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追加投资,使农业越来越陷入一种简单再生产的低水平陷阱里,最终必然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

3.2对策建议

(1)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政府对农村中等教育的供给。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中等教育,要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一批基础较好的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村教师的流失,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校门进行深造,从而增加农村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收益期望,刺激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2)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学生在难以取得更高学历的情况下,能够学到扎实的技术,同样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利益,增加农村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收益率,从而刺激农村对教育的需求。

城乡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城乡教育上的差距,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的投资将有助于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转变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篇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1)饮食与文化——影视人类学视角中的《舌尖上的中国》 谭宏

        (13)重庆市梁平县双桂堂“浴佛”仪规诵经套曲研究 郭莘舫 郭羿努

        (19)遗产个案与文本表述——梁平造纸术调查报告 刘壮

        (24)土家族民间曲艺“九子鞭”与“莲花落”的比较研究 熊晓辉

        (30)论侗族草标文化现象 东潇

        三皇五帝与传说历史

        (33)略论炎帝神农的传说与汉代画像 黄剑华

        (49)牛河梁遗址的设计理念与彝族历法的关联思考 朱成杰 董婕

        (55)西施形象源自《左传》考 王向辉

        文学人类学研究

        (61)族群身体的社会表述——从人类学看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徐新建

        (64)民族赛事的文化功能——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 张颖

        (69)作为文化生产的民族资源——少数民族运动会与《印象·丽江》的关联对应 赵靓

        (72)视觉和仪式:民族运动会上的服饰叙事 叶荫茵

        (75)文学、历史与人类学的跨界表述——潘英海教授访谈录 罗安平 付海鸿

        经济学·管理学

        (80)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卢冠中 易文德

        (86)人力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配置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冯利朋

        (91)东周时期麻葛生产区域探析 余婷婷

        语言学·翻译学

        (95)文学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美学意蕴 王苏君

        (101)英汉语被动式之比较分析 徐飞

        (108)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冗余表达 黄亚丽

        (112)汉语的隐喻性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曹雪立

        作家作品研究

        (115)清爽 谑讽 俗朴——明人金銮散曲曲风论析 刘英波

        (119)作为孤独之声的《百合花》 柳士军

        (124)在译诗与新诗之间的思考——读熊辉的《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 谭桓芬 颜同林

        (128)不该被湮没的巴蜀作家:穆济波和他的诗词 熊飞宇

        教育学·心理学

        (133)对策与建议:美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的探析及启示——奥巴马政府2013年特殊教育经费改革计划解析 欧桃英 王凤玉

        (139)校长个人教育哲学:意义与建构 黎聚才 郎文静

        (143)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指导与管理策略研究——基于重庆文理学院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的案例 尚春雅 兰觉明

        (146)警惕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 李传英 田兴江

        (150)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文理学

为例 李喜燕 封红梅

        (154)鲇鱼之宴——民国“黄金十年”(1927—1937)学校国防教育①管窥 曹关群

篇6

掀起一轮轮“幸福”热潮的虽然是几个不同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但引起人们的思考却是一致的DDD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00美元,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政府在从全能政府到有限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中,怎样满足财富增加后人们不断变化的幸福感?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也从2000年的39.4%,下降至2004年的37.7%。这一系数虽然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相比仍有距离,但专家在比较后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水平达到了启动以居民住房消费和交通、通讯消费为标志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

上世纪70年代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8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直到近5年,老百姓正进入到一个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大件”消费时期,这种变化是否让人们感到更幸福?2005年年底,中国社科院的经济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分报告《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称,在对生活幸福感的调查中,七成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同样,也有七成城乡居民对未来生活持乐观预期的态度,认为未来生活会“变得很好”或“变得比较好”。

2006年年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也了一份与幸福有关的调查,他们的数据表明,一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与居民对其城市的幸福度没有显著的关系。与收入水平和赚钱机会相比,城市的生活节奏、便利程度、人情冷暖、自然环境等软性因素对城市幸福度的影响更大。

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当GDP和民众的幸福感之间不再有联系的话,政府的政策还要仅仅致力于让GDP处于上升轨迹吗?2003年,当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学界有这样的声音,称我国面临两类转变:一方面是当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时,我国正处在从一般温饱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公共需求逐渐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而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逐渐从全能政府到有限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两类转变的交叉点是政府怎样通过转变职能满足老百姓公共需求的升级,专家的另一个说法是,要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或许在刘玉文看来,就业和福利是幸福的基础,也是他希望政府“十一五”期间做的民心工程。其实“十五”期间,我国在就业、社会保障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值得圈点的数字,官方的数据是2005年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亿人左右,比“九五”期末增加了4200万人。

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几年来,在促进就业特别是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了作用。“十五”期间,有18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尽管专家们认为,民众的公共需求正在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但政府部门并没有停止对提高百姓吃穿住行品质的关注。

篇7

关键词:城镇化新格局;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15-02

城市化的推进必然带来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流动。2013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 894万人[1],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城市病及农民工市民化难题。农民工作为农民身份和工人职业双重属性的群体,其就业空间选择对于农民工市民化及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十报告强调要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和历史定位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并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两横三纵”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2014年3月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在2020年前优化城镇化格局,城市结构规模更加完善,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一、何谓城镇化新格局

(一)“城镇化”而非“城市化”

1.概念的同一性

以2012年十报告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拐点,“城市化”与“城镇化”在学术界使用频率发生显著改变,“城镇化”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二者在概念上具有同一性,表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量的积累方面,即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镇或城市的转移,城镇(市)数量增加、城镇(市)人口规模扩大等;另一方面为质的变迁方面,即人们的生活、生产、组织方式等全方位变革”[2]。

2.运用的差异性

实际运用中“城市化”侧重大城市或都市的发展,而“城镇化”则重在“镇”字,发展方向向农村倾斜,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尽管城市化向发展水平较低,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城市间发展比较均衡,当时的城市化着重大城市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腾飞,城市间产生层级划分,出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等类别,大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出现一系列城市病,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潜力巨大,因而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应向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倾斜,这时的城市发展应称作“城镇化”。

(二)城镇化新格局

城镇化新格局是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高度,对城镇化空间布局及规模的设定做出的新规划。第一,以“两横三纵”交通网络为支撑,两条横轴“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三条纵轴“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以轴线上的中心城市为圆心,形成新的城市群。第二,积极发挥城市群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辐射作用,促进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配合以户籍、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基础设施工程的完善等,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第三,结合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形成有特色、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基地,注重周边城市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

二、城镇化新格局的战略意义

(一)描绘城镇化建设蓝图,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城镇化新格局从总体规划角度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导,描绘出我国城镇化发展蓝图。东部城市群注重产业优化升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绿色发展方向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引导特大城市人口及产业向周边城市及城镇疏散;东部新兴城市群积极“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3]。

中西部城市群在保护中西部地区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3],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就业,解决就近转移的农业人口,形成产业和人口集聚效应,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

(二)降低城镇化成本,承接大城市人口和产业

特大城市城镇化量的积累已接近极限,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城市压力极大,亟须向周边疏导。该类城市未来发展重心在技术、资金、高端人才等密集的产业,城镇化成本极高;相比较而言,新兴城市群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本及区位优势,这些城市发展空间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较低,人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是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基地。

(三)有利于市民化问题的解决

《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共有农民工26 894万,其中外出农民工16 610万,占总数的61.76%,超过80%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而且绝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融入城市生活,造成一系列市民化问题。解决城市病及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方向是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缓解大城市压力,发展新城市潜力,降低市民化难度,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新格局的发展目标是在优化城市布局形态的基础上,达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承接产业转移:(1)增强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活力,践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有利于周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与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接近;(3)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就业,为农民增收提供机会,缓解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社会问题,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三、如何实现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空间的引导

(一)积极建设新城市群

城镇化新格局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覆盖城市和小城镇按总体要求进行职能和专业化分工,协调合作。根据媒体数据,我国当前中西部城市群有“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4]、哈长等,今后将成为着重培育对象。建设城市群,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发展,逐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陆桥通道为依托的城市群及节点城市,借助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提高城市群人口密度,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

(二)配套制度的改革和确立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做好承接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准备,首先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落户生存”所需的水、煤、气、电、公共交通、商业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工程的建立和完善,是城市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2.积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开始瓦解,取消“农户、非农户”之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及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将实现在城市落户,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各项权利。人口流动将不再受制度羁绊,有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但同样应明确,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考虑到教育、住房、就业、社保等制度安排,尤其是考虑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分情况差别化落户;结合城镇化总体规划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集聚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甚至落户创造有利条件。

3.完善教育、社会保障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之后,有条件落户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将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利;短期内无法落户的农民工子女,政府应积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方面减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的费用,减轻教育负担,另一方面重视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管和人力财力扶持,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帮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关爱下健康成长。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各保险项目统筹层次,争取实现全国统筹,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整合城乡居民保障项目,建立通畅的转移接续渠道,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基本生活,免去后顾之忧。

4.规范征地制度

规范我国征地制度,合理征用农村土地,保障农民权益。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政府应注重其在征地中的应有权益。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合理、规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合理提高农民收益,健全争议协调裁决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未来生活,为农业转移人口自由流动提供物质保障。

(三)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农业转移人口由于自身职业技能和教育背景的局限性,加之不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只能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从事重体力、职业技能要求低、工作环境恶劣、保障条件差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专门的劳动力争议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帮助农民工解决劳动力市场上遇到的问题,保障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稳定就业。

在城镇化新格局的指引下,政府应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拓展就业定位思路,避免盲目流向发展空间狭小的特大城市;并结合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度,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向发展潜力巨大的未来新城市群,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流动;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应尽量就近选择就业区域,为将来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2014-

05-12.

[2]聂伟,风笑天.城镇化:概念、目标、挑战与路径[J].学术界,2014(9).

篇8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方兴未艾,且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努力前行,为此,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且创新始终为社会各界重视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大力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还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质水平与思想道德修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二、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现状

较之上一代的农民工,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有着特殊的时代特征。第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仍处于低文化水平。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全部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共占71.3%。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发生变化,倾向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大大增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范围,老一辈农民工脏、乱、重、苦的职业被新生代农民工放弃,转向工作环境比较好、去体力劳动的第三产业,如快递、外卖骑手、微商、滴滴专车等。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19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占比51%,比2018年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在城市的愿望强烈。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现代化的生活环境设施让新生代农民工向往,他们有在城市安居乐业的追求,在城里买房、买车,并为了实现愿望而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第四,求职动机多元化,易受互联网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认知的主要来源是网络,如微信、抖音、直播软件、快手等视频播放软件以及各种各样的APP,这些快消文化严重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价值体系,进而造成他们求职动机多元化,工作流动性强,忽略工作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陷入辞职—求职—辞职—求职的无限循环,最终没办法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五,教育培训欠缺,就业技能有待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欲壑难填,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时代铸造者,来促进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促进中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百年小康的目标。因此,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和再教育工作,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应对“用工荒”与“求职难”的困境,有利于实现高效职业化,有利于把人口“数量红利”转变为人口“质量红利”,促进中国由“人口数量”大国转为“人口质量”大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困境

尽管国家在政策、经济、资源上大力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为确保教育培训贯彻落实,采取很多措施。然而,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以及大环境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实施过程,依然困难重重。

(一)制度壁垒

自1958年后存在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设置了一道制度屏障,对城乡居民的流动和享受的权利进行严格限制和区分,这也意味着权利分配上的“剥夺”。权利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不足,从幼儿园开始就难以享受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继而到小学、初中、高中都只能在类似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遭到“制度性”的剥夺。

(二)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国家对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各项支持农民工发展、提升的政策文件,如雨后春笋般颁布出来,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做了全面布局,提供各种政策扶持和发展平台,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向纵深发展。然而,在政策、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的高层设计与农民工的确实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培训的课程内容系统性不够,无法让农民工形成系统性知识,碎片化的凌乱知识不方便应用。

(三)单位、部门、行业间缺乏联动

政、企、校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是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培训机构实施的,缺乏用工单位的参与,导致培训与运用脱节。

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困境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培训后的服务支持体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免费培训项目、每年举办的次数以及参加培训的人次都很多,但是培训效果的巩固和培训后的支持服务体系不容乐观。为了延长培训效果的时间,加强培训知识技能的转换效能,培训结束之后,一方面,培训机构或者相关的培训部门,要引导农民工把培训的知识技能与农民工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反思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高他们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定期回访,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应用情况,并给予指导。利用新媒体手段,开设农民工培训后咨询服务专栏和平台,实现培训和后续服务两条腿走路。

(二)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共同联动协同

篇9

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历史从时间上来说分为三大部分:古代声乐教育、近现代声乐教育以及当代声乐教育。要学习当代声乐,就必须了解我国声乐的历史演变历程。

我国古代的声乐教育是从上古开始到结束,从最初对声乐知识模糊的认识,到声乐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普及,唱歌逐渐成为我国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组成部分。具体来看,在古代我国不断完善和提高声乐演奏水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一,周王朝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完整的礼乐教育制度,主要是在宫廷里进行表演;其二,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诗经》,里面囊括了当时地方民歌以及对宫廷的歌功颂德的音乐,称之为风、雅、颂,这些都是通过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三,秦汉时期的声乐随着乐府的设立,让我国声乐教育从此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其四,唐宋时期随着诗词的出现,官府设立了众多音乐管理部门,从上层专门享有过渡到大众民间享有,让文学与音乐开始相互融合,使得声乐表演领域更为广阔;其五,元明清是戏曲的发展时期,出现了新的表演艺术形式,这为后来戏剧奠定了基础。例如:国粹京剧、昆剧等等,都是从这一时期演变过来的,极大地扩展、完善了戏剧领域,使得声乐艺术又一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是从后至建国初期,西方歌唱艺术表演形式进入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圈后,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新的声乐艺术,极大推动了声乐教育的发展。在随后的发展中,我国声乐教育进入学校课堂,并且开设声乐教学课程,这才真正过渡到了开始正规化的声乐教育体系,我国声乐教育也开始具备专业化和科学化等特性。

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至今的当代声乐教育,在全国教育事业的推动下,声乐教育领域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众多专业的声乐教育学院的建立,为声乐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并为创作出大批高水准的歌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很多专门论述声乐表演艺术和声乐教育的理论著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时代的声乐教育,使得我国声乐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二、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现状

(一)声乐选修课教育教学在地域上存在着巨大差距。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接受声乐选修教育与城市接受声乐选修教育相比,农村接受声乐选修教育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见声乐教育在全国的开展没有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很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声乐教育工作者不愿去偏僻的山区进行声乐教育教学,更愿意呆在城市,这导致了声乐教育的城乡差异。

(二)从声乐选修课的意愿程度来看,喜欢音乐并且喜欢唱歌的学生人数占的比例相当可观,只有极少数人是不喜欢。从这个调查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们是特别喜欢学习专业的声乐,有着很高的唱歌热情,这就为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先奠定了深厚的学生基础。

(三)在普通高校进行对声乐基本知识的调查中,得出的结果是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接触并专业学习过声乐,大部分同学对声乐知识知之甚少。这份调查报告说明我国的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发展很落后,广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声乐学习过程,因此必须对这种教育制度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四)通过对声乐很专业的知识进行的调查,比如五线谱或者简谱等。对于很专业的乐理知识,大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懂或者不认识乐谱,能够简单认识的人少之又少。由此观之,同学们对乐理知识学习程度很低,就连基本的音乐素质都不具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音不全,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五)在有关调查中,对开设声乐选修课的必要性,绝大部分同学支持声乐选修课的开设,从大部分观点中得到如下几点:其一,可以通过声乐选修课来继承发展传统音乐,提高声乐艺术涵养;其二,通过学习声乐理论和表演的训练,可以了解不同民族风格的声乐;其三,有助于使学生产生爱国情感和集体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其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普通高校大部分没有开设声乐选修课,从学校的兴趣小组或者合唱团中调查声乐教育的情况。很多同学参加合唱团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这个渠道来学习声乐,但由于合唱团一般没有固定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学生们只有通过合唱团这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声乐。

三、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对策研究

首先,对声乐教育者的道德素质进行提高,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鼓励这些教师去偏远山区教学,尽快拉平城乡差距,让山区喜欢唱歌的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系统的声乐教育。

其次,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要做好开设这门课的宣传工作,要让学生知道修这门课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篇10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融入;农民工子女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65-1.5

一、“社会排斥”的基本理解

“社会排斥”本意是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这种偏见和歧视是“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戴维·波普诺,1999)。现在社会排斥一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缺乏进人主流社会生活空间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权利的能力,呈现着边缘化状态,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融入过程也很有特点。本文认为,在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的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现状,若不予以重视将给政府公信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农民工子女社会排斥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作为流动劳动力的派生部分,长期的户籍制度衍生出来的城乡人口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自我定位上的差别,使得他们很难顺利地、没有痛苦地融人城市。自卑、差别、迷茫根植在农民工子女的心里。他们中有不少孩子基本上在城市度过他们的童年时代,尽管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有的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而有的甚至已经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他们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处于一种被抛弃、被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中,其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在他们的心中痛苦和憧憬并存、自卑和自强同在。

(一)制度排斥。随着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比重的增大,大批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由于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以及农村农民工恶劣的经济状况,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这些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

首先,是户籍制度导致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种排斥突出体现为曾经的公立学校对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那一大笔“借读费”上。由于没有当地的户口,农民工子女进人公立学校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大部分农民工家庭都无力支付这笔额外费用。其次,是制度“缺席”导致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排斥,这种排斥即体现在民工子弟小学的非法地位上。由于没有合法的地位,民工子弟学校不时受到当地主管部门的种种“整顿”,随时面临关停的厄运。

(二)经济排斥。经济排斥主要是指城市的繁华生活与农民工拮据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融人城市生活的状态,以及由经济条件差异带来的城市儿童对农民工子女有意无意的疏远。从农村走进城市,孩子们面临着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面对艰苦的生活,农民工子女渴望改变,他们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希望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的教育,希望自己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三)文化排斥。城市接纳农民工子女不只是个户口问题,文化心理上的因素更为复杂。社区归属是指社会成员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对该地域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彩(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2001)。农民工子女的归属感主要是在其就读学校与同辈群体交往、学校集体活动以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的,他们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程度、参与集体活动的程度以及对社会关系、环境的感受都影响到其归属感的强弱。

三、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排斥状况的对策

(一)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年来,与计划经济高度相关的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流动和制造城乡分割的同时,严重地加剧了城乡差别,导致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两重天的不和谐局面。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务必实现两个基本的目标:一是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建立对农民工的动态管理制度;二是消除户口的社会附加功能,切断户籍身份与利益之间的关联,改变户口与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公民利益挂钩的不合理现象,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二)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应该以公平为首要的价值目标,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要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使其完全融入社会主流学校的教育秩序内。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同时适当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合理配置现有的公共教育资源,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样,有助于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康和稳定发展。

(三)政府加强管理引导,努力消除身份歧视。为消除歧视农民身份的传统思想,减轻对农民工子女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引导。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使农民工不仅能够流入城镇,还能够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政府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社会各级青少年维权服务网络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自己的视野,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体味着种种社会排斥,这些对成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忍耐和拼搏,对他们的子女来说就意味着要摆脱被歧视和冷落。由于这一群体的独特属性,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并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憧憬与冲动。对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旧有城乡壁垒的拆除,有赖于现有义务教育格局的调整和政府强有力的管理引导。只有人们从根本上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权利与成长环境,让他们拥有免于恐惧和歧视的自由,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才能保障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雅儒等.北京市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