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庭社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23: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家庭社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家庭社区总结

篇1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一年内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本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况,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xx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七、和社区联合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现场咨询”活动。

八、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如:邀请有剪纸、空竹、戏曲等专业特长的辖区居民来园为幼儿做活动。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共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集思广益,不断拓展新思路,开拓新领域,继续深入地开展系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共建活动,进一步拓宽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和空间,实现社区、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资源、设施、场所的共享,构筑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多功能实践平台。

篇2

家庭、幼儿园、社区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保证。《纲要》指出:"家庭、社区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有利于帮助提高教育能力。"如今,无论是家庭活动、社区活动还是幼儿园本身的社会性活动,都可使幼儿从教育中获得的益处持续的更久。家长、教师、社会的群众为促进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已成为需要。"家庭、校园、社区一体化"指导思想不仅是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Xx幼儿园加强幼儿园管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时不忘征求教师的想法意见,思想上,鼓励多交流;工作方法上,灵活多变,使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形成了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为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就我园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安排,一年内开展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了解本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况,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二、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和"Xx幼儿园家庭教育小报"向家长宣传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三、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四、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五、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

六、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七、和社区联合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现场咨询"活动。

篇3

【关键词】社区资源 责任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20-02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

(1)国内外研究概况

无论是欧美、台湾还是日本等地区,都广泛利用社区资源,力图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职能,开展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国内近年也兴起了新生事物――社区儿童教育,还有的社区积极开拓非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等。责任心是个体重要心理品质,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幼儿责任心发展已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关于幼儿责任心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2)理论依据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b.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2.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有利于将社区教育资源和幼儿园的其他教育课程有机结合;

(2)通过研究,有利于培养幼儿责任心,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3)通过研究,可以使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幼儿园教育,提高教养能力。

二、课题总体设计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社区资源:“社区资源”包括人力、文化及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幼儿园是包含在社区中的小环境,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我们理解为是人们生活周围的各种机构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二)研究思路

立足于本园、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有益经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相结合。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将社区资源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责任心;

2.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课程的开发和运用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创新家园共育的形式。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培养的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谈话、观察、问卷等方法,挖掘生活中的物质资源、人文资源等有利资源,了解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为课题研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经验总结法:及时反思、分析、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课题研讨、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形式,推动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4.案例研究法:调查、观察记录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状况,有针对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资料,在分析反思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

(五)研究内容

1.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有效途径;

3.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与内容;

4.社区资源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有机结合的研究。

(六)研究时间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2.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4年6月)

3.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

三、课题中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开题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段不平凡的教研之路,艰辛的探索产生了可喜的收获。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们加深了对孩子们责任心的了解,并为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出谋划策,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丰富了,科研意识增强了。

(二)开题阶段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开展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水平幼儿责任心调查研究活动:

1.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了“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利用家长和我们共同探索。开展“如何培养大班孩子的责任心”调查研究工作;

3.针对中班幼儿开展了“在春游活动中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活动;

4.六月底我们根据开学时的调查表,交流对“大班幼儿责任心现状”的调查结果。并以案例的形式开展研讨活动。

(三)课题从2011年3月进入研究阶段,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确保研究顺利有效的进行,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水平幼儿责任心调查研究活动。如:1.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了“与社区携手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的活动;2.将社区资源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有机结合,进行中班社会活动《能干的我》和小班语言活动《一二三爬起来》一课三研的研讨活动;3.利用家长资源和我们共同探索,开展“小班幼儿责任心现状”调查研究工作,并寻找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策略等等。

参考文献:

篇4

幼儿园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抓好、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让教育传递爱,让爱启迪教育,营造和谐社会良好氛围,我园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我园对宣传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

    2、依托专业资源,加强协调合作。

    充分利用幼儿园人力、设备资源,当地的文化、民俗资源,利用各种集会、活动,广泛宣传,赢得家长、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3、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科学规范,确保宣传实效。

我园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主题活动,面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育儿宣传指导。

   (1)、以多种形式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增强社会共识。

   (2)、宣传学前教育管理规定,促进规范办园。

   (3)、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

篇5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地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前教育必须和杜会教育、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步发展、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与杜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一致协调。为此,我园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使老师与家长之间加强情感交流,从而形成家园共育,更好地教育孩子。

二、工作目标

1、知道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规律,园本课程,园纪园规。

3、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三、工作措施

(一)常规工作

1、每月一期园刊,内容涵盖家教信息、保健、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2、家长学校每两月上一次课,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完整的书面教案和讲议。

3、两月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

4、家教宣传栏每两月更换一次。

5、每月底上传资料,让幼儿通过幼儿园的网站对幼儿园近阶段的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二)活动形式

1家长会。在每学期组织的家长会中,我们除了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更主要的是对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经验交流,如对刚入园儿童的家长开设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教育要点大班儿童家长进行如何做好幼儿衔接等讲座,丰富了家长的教育经验。

2、家教宣传栏。在这一园地里我们将为家长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指导,有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知识、家庭营养知识、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新的教育观念与实践等,还给家长留一点篇幅,供讨论、谈心得体会、提意见或建议等,并及时更换。

3、家教俱乐部。针对家长有为孩子购书、借书的需求但缺乏指导,我们创办一个家教读者俱乐部。我们的口号是: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孩子的命运;我们的教育,让每一个常态的孩子超常发展。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适合他们看的图书、光盘,让每位幼儿办好借阅卡,每卡有效期一年,押金20元,阅读费20元,有效期满押金归还,一卡一次最多可借两本书或一张光碟,如有损换,酌情赔偿,时间最长为20天。并定期向家长们推荐好的教养读物。

4、咨询活动。组织一支由园长、教务、年级组长组成的咨询队伍,随时为每位咨询者耐心解答家教难题,给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教育建议。

5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从8∶00-11∶00,主要是让家长看看教师是如何组织幼儿开展活动的,孩子又是如何生活学习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配合的,以及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等。

6家长委员会。每班选出几名热心并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长为幼儿园家委会人员,他们的职责就是参与讨论审定幼儿园的一些工作计划和一些大活动的方案制定,同时家委会还可监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及伙食的开支。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新生及个别幼儿家访工作。

2、接待新生及家长来园,熟悉环境。

3、开展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新生健康情况调查。

4、成立家委会,家委会会议。

5、家长学校成立。(20)

6、更换家教宣传橱窗。

7、办好安全园刊。

十月份:

1、办好保健园刊

十一月份:

1、第二次家委会会议

2、组织秋游亲子活动来扩大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增进亲子感情。

4、更换家教宣传栏。

5、家长学校第二课。(陶磊)

4、办好文学园刊。

十二、一月份:

1、期末园务工作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

2、专家讲座。

3、元旦亲子运动会,公开半日活动。

4、 办好幼儿美术作品园刊。

二月份:

1、托班老师接待新生及家长来园,熟悉环境。

2及插班生幼儿家访工作。

3、开展家庭教育情况调查、新生健康情况调查。

4、期初家委会。

三月份

1、召开第三次家长学校,专家讲座。

2、更换家教宣传橱窗。

5、办好保健知识园刊。

四月分:

1、小、中、大全面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2、组织春游亲子活动。

3、家长咨询接待活动。

4、成立家教俱乐部。

5、办好安全知识园刊。

五月份:

1、家长学校第二课

2、义教爸爸(妈妈)来上课。

3、召开家长委员会。

4、庆六一幼儿家长同乐活动。

5、办好文学园刊。

六月份:

1、大班幼儿毕业典礼。

2、期末家长问卷调查。

3、长学校工作总结。

4、办好幼儿美术作品园刊。

家长工作沟通的艺术方式、方法很多,除了我们经常运用的面谈、电访、家访、教育活动等,最重要的是用教师的真心、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就迎刃而解,不难做了。总之,家长工作要有耐心和爱心,就是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

2017年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计划(二)

一、 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因此,我园努力以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为导向,以争创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大教育观念,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 1+1〉2的教育合力。

二、工作目标:

1、以各项常规工作为抓手,营造家园合作新氛围。

2、以现代媒体和通讯设备为载体,开创家教指导新气象。

3、以家长和社区资源为补充,凸现三位一体新合力。

三、具体措施:

(一)以各项常规工作为抓手,营造家园合作新氛围

1、加强自培,优化技巧

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水平与技巧影响着家长工作的实效,因此本学期我们要从幼儿园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师徒带教、自学等途径,不断提高各班主任尤其是新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和家教指导水平。如:开学初对新入园幼儿情况的调查表统一发放, 在年级组活动中开展与不同家长的交流需注意什么的学习和讨论,设想在期末再组织一次我眼中的家长工作的沙龙活动,要求教师在沙龙活动中借助自己某一特殊、成功或失败的家长工作实例来加以交流、反思和讨论,从而提高教师家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深化合作,提高质量

提高家园合作质量既是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因此,我园将继续做足做好以往的家长宣传栏、幼儿成长档案册、组织亲子活动等常规工作,并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

(1)家长会:以年级组或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力求活动准备充分、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活动内容有益有趣有指导性。尝试结合节日活动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融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内容于一体的家园互动活动,如:亲子抢答、亲子美劳、亲子游戏等等。

(2)专家讲座: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本学年我园将继续针对家长存在的育儿方面共性的困惑,邀请有关专家开设12个讲座或咨询活动。

(3)特殊幼儿指导:结合特殊幼儿追踪观察,每班教师尝试对班中的一名特殊幼儿实施跟踪式家教指导,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指导计划,记录指导情况及其效果。

(二)、以现代媒体和通讯设备为载体,开创家教指导新气象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知识和乐趣,还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能否直接将网络作为教师与家长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使双方进行思想融合,达成共同意见,形成观念认同的连心桥呢?在以往实践摸索的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建设好幼儿园网页,并结合锡山区朝阳网上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做好以下工作:

1、网络平台宣传。为了确保通过网络进行深入全面的家长工作,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的目的,一方面网管员认真做好平台的维护和正常使用工作,确保运行正常。另一方面,我们发动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尤其是新生家长宣传这一交流、互动的载体,让家长借助平台,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并能积极参与育儿知识咨询和经验交流活动。

2、网络内容丰富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从而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为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平台做到 五公布:1、每月公布主题活动计划和目标,让家长对孩子本月的保教目标早知道。2、每周向家长公布周计划。家长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本周教学重点,看了请您配合一栏,就明白了请家长协助完成的目标。3、公布幼儿的活动照片,帮助家长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4、每周公布一周菜谱,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饮食搭配,同时为家庭饮食结构的补充提供依据。5、及时公布幼儿园重大的活动信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园所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

(三)、以家长和社区资源为补充,形成三位一体新合力

1、挖掘家长资源,壮大教育队伍

9月份我们将通过推荐、审核、筛选成立新一届园、班级家长委员会,以此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将选择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特长的年轻家长将从保教、卫生保健到健康安全等各项工作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并逐项研究,落实解决。同时,我们将发动教师对本班家长的学历、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记录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或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的家长信息,然后根据家长的特点,邀请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从而使孩子们开阔眼界,获得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知道用家长的话说服家长将事半功倍,因此,我们一方面将发动各班家长撰写自己的育儿心得,用于经验共享;另一方面,也将收集家长的育儿困惑,并将收集的问题加以归类整理,视个性、共性的不同,通过书面、电话或家长沙龙的形式予以答复。

2、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外延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地处甘露镇中心,附近有医院、商场、邮局、银行、超市、理发店等周边资源,这些资源既为我们实施相关主题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又是我们带领幼儿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将继续开设幼儿社区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以班组或班级为单位有机利用基地资源,并结合课程,挖掘和聘请基地单位有专长的人员如:医生、营业员等人员参与我们的教学。与此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节日,带领幼儿走向社会,体验民间文化习俗。例如,重阳节我们可带大班孩子去敬老院献爱心;元旦节我们可鼓动家长带领孩子去同伴或亲戚家串门等等。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2、各班家访,了解班内幼儿基本情况。

3、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4、家长情况摸底,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及社区早教委员会。

5、开通班级网络平台,更新相关信息。

6、印发家教宣传材料,家园七彩桥小报

7、各班重新布置家长园地

8、完善幼儿家长接送卡

十月份:

1、重阳节社区活动。

2、社区早教基地活动。

3、印发秋季食物营养及健康宣传材料

4、家长网络平台的操作路径介绍(网管员负责向小班及新生家长下发材料)。

5、各班家长会。

6、家长老师进课堂活动。

十一月份:

1、家教讲座及来园观摩活动。

2、发放家长意见征询表。

3、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

4、教师学习:与不同的家长该如何交流?

十二月份:

1、各班幼儿成长档案抽查,家访情况汇总。

2、教师沙龙我眼中的家长工作。

3、第二届甘露童韵民间游戏节

4、家长育儿困惑征集、归类和答复。

一月份:

1、下发家长问卷并进行情况汇总。

2、幼儿寒假生活指导告家长书。

3、撰写家教心得,上传至网页相关栏目。

4、撰写学期家长工作总结。

二、三月份:

1、召开家委会,商讨下学期家教工作。

2、中班家长学校活动。

3、印发家园七彩桥小报。

4、向妈妈献爱心活动。

四月份:

1、各年级组举行家长学校活动

2、民间艺术活动月活动

3、发放家教宣传材料:春季孩子养护。

4、发放期中幼儿发展情况评价表。

五月份:

1、家教指导:幼儿入学前的准备

2、各班家长工作资料抽查、汇总。

3、家长育儿经验汇编。

六、七月份:

1、庆六一家园同乐活动。。

2、召开家委会,总结本学年家长学校工作。

3、大班毕业典礼。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 社区 生态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31-02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对个体、社会的重要价值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发多种教育资源,发挥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成为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2003年,教育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签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构建社区为基础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学理论主要观点

从生态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学前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儿童的发展以及相关的学前教育问题。除此之外,部分国家政府也将其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将其写入本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文本中。如新西兰在本国幼儿课程纲要中便将生态学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从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到国家政策文本的采纳,这充分的说明了生态学理论已经在学前儿童的发展及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态势。

在生态学理论的各流派中,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尤为广大的学前教育人士所熟知。根据生态学理论,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指出,"环境包含有机体本身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或受人的发展影响的任何事件或条件"[1]。个体在与其所处的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受环境中各种事件、各种事件的相互关系以及更大环境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相较于心理的、物理的和社会的环境更为广泛和复杂,它是由"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是具有一个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布朗芬布伦纳将其总结为包括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其中小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中间系统是"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人虽然没有参与,但却受到其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宏系统是指"各种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小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在整个文化或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系统"。 [2]

布朗芬布伦纳关于生态环境包括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系统的生态系统划分,对界定各种因素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将诸多繁杂因素进行系统归类,探究不同因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幼儿发展来说,小系统是指幼儿直接参与的、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环境,如家庭、幼儿园;中间系统是指幼儿直接生活、参与的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系统,包括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外系统则主要指教师未直接参与但却对教师产生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如家长的工作环境,社区等等。宏系统则是指上述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系统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关联(见图1)。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是指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理论中的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层面上的问题。

图1 儿童发展生态系统模型[3]

二、社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

生态学研究就要求在研究儿童发展时,强调描述幼儿发展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强调幼儿的发展是在生态系统环境背景下的,脱离环境探讨学前教育毫无意义。本文在上述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作为幼儿发展的环境背景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整合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具体策略:

(一)以家庭为基点,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奠基

家庭作为幼儿发展系统环境中"小系统",是个体生活的第一环境,同时也是"中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来说,一方面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其他环境系统与对幼儿影响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整合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环境系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首先应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奠基作用。

以家庭为基点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奠基,首要关注的问题便是家长教育理念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科学化。因此,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培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与水平,是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础。这不仅有助于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还可以通过家长辐射影响整个社区的文化教育氛围。这将使更多的孩子在入园前就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效率和质量。其次,具有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特定的家庭本身便是学前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整合学前教育资源,可将家庭作为基本单位,通过建立家庭间的融洽、和谐关系,为幼儿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奠基。

(二)以幼儿园为核心,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共享

幼儿园虽然与家庭同样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小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因其为专业的学前教育机构,拥有完备的教育设施等优质硬件资源与专业的保教人员等优质的软件资源,这使得其在学前教育资源中处于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因此,整合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环境系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应以幼儿园为核心,实现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

以幼儿为核心,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共享,首先可以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服务作为主要形式。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实践来看,由幼儿园开办亲子园为社区0-3岁幼儿提供早教育服务已经成为社区资源整合的主要途径。亲子园除承载提供早期教育的任务之外,还应成为社区内幼儿家庭互相交流、学习,共享育儿经验与方法的学习平台。其次,以幼儿园为核心实现前教育资源共享,可将幼儿园作为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基地,幼儿园可定期开展社区开访日、教育讲座、入户指导等服务性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优质的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以社区为平台,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流动

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外系统,是幼儿成长的大环境。社区内的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福利保障等资源对幼儿存在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整合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环境系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应重视多种社区资源的整合与流动。

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学前教育资源,首先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管理、执行和监督机制。仅依靠社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此工作,应借助政府力量,通过制定相应工作制度,整合各部门、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模式也是国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发挥政府在制度完善方面的领导作用,可将管理权力下放至社区的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整合与互动功能,横向协调社区各个有关职能部门,纵向管理各个社区的早期教育工作,实现资源的整合与流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对社区行政部门工作考核评量标准的建立,其次,应注意社区学前教育环境的营造与创设。这包括,创设社区户外活动场所、社区图书资料室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和谐、积极、爱幼、护幼的社区精神环境,通过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建设,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流动。

参考文献

[1]Bronfenbre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357.

[2]Bronfenbre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22-26.

篇7

家长社团构建的基本思路

家长参与的六种类型 为了提高家长参与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我们弄清楚什么样的家长参与是更为有效的,也需要厘清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不同的方式。爱普斯坦恩教授根据“影响重合空间”理论模型开发了六种家长参与类型,同时指出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环境的综合影响的。这六种类型分别是:家庭的基本责任、交流、志愿者、在家学习、决策以及与社区合作。在家庭的基本责任中,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更多的是关于孩子个人信息层面的交流;在交流这种类型当中,幼儿园和家庭就建立了双向的沟通;志愿者更多的是倾向家长为幼涸疤峁┮恍┤嗽鄙系陌镏,参与幼儿园的一系列大型活动;在家学习,主要是希望能够实现家园共育,教师能够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建议等。决策,已经是家长参与的一种比较深入的类型,家长除了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者之外,还是倡导者,与教师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社区合作是当家庭面临问题时,幼儿园可以与社区共同联合,为家庭提供支持,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对家长参与的不同类型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发现,家长参与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让家长有意义地参与的基础应该是家长和幼儿园合作的意识,以及幼儿园和家长展开沟通和交流的态度。

家长社团提供全面的家长参与活动 家长有各种不同的技能和能力、兴趣和需要、时间表和家庭责任。他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家长和家庭对家长参与互动的要求反应也不尽相同。多面性、灵活性应该是家长工作开展的新思路。组建幼儿园的家长社团,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由、自主地选择加入各种各样的家长社团当中,满足家长对关注幼儿健康、关注幼儿园课程进展,关注各种育儿资讯的需求。在社团的管理上,我们崇尚社团管理,以家长为主体和核心,积极与幼儿园展开沟通和交流,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家长社团管理上的自主,为家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代表了我们建立平等互助关系的思考。家长由以前的“聆听者”变成了“互动者”能够借助社团的力量发声,参与幼儿园不同方面的决策。

家长社团的机构设置

家长社团的管理 由于我们希望家长能够多元化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和课程建设当中来,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划策,家长委员会作为可以影响参与幼儿园各项重要决策的组织机构,统领各大社团。家长社团的选择和成立,是由家长共同商议,家委会决策决定,园方共同参与而产生的。不仅仅满足了当前家长参与幼儿园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各项工作的需要,更加结合了家长的兴趣和资源。

家长社团与幼儿园工作 结合幼儿园的需要和家长兴趣,形成了可以协助幼儿园管理和起到建议作用和安全委员会、伙食委员会。安全委员会的家长可以参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伙食委员会的家长发挥在膳食营养、卫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幼儿园膳食管理出谋划策。除此之外,宝宝健康顾问团更是集结了有专业知识和力量的家长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疾病防控等工作提供良好的建议。另外,故事妈妈团、课程委员会在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方面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形成资源利用最大化。基于对父亲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家长社团中也有关于专为父亲参与所形成的“爸爸合唱团”,让幼儿能够感受到父亲在他们成长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

通过家长参与类型理论的学习和家长社团活动开展的实践,笔者认为家长社团是提高家长参与有效性的良好途径。这样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家长社团这样的方式为幼儿园建设出谋划策,为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真正能够做到将家长的专业和兴趣及社会资源利用到最大化。二是活动形式多样化。通过建设家长社团,幼儿园家园沟通和活动更多地由“统一”式的变成了“自主”式的。结合家长社团提供的支持,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更加的丰富,为孩子拓宽了视野,借助家长的力量,让世界成为孩子的“教材”。三是沟通交流深度化。家长社团除了能够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外,参与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深入了,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幼儿园目前所进行的各项活动。除此之外,家长社团集结了有共同爱好和育儿需求的家长,为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这样的互动过程当中,家长可以了解更多的育儿信息,为科学育儿以及家园共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支持。

篇8

论文摘要:蒙台梭利的教师观为今天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视野,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论述角度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系统划分不谋而合。由蒙台梭利的论述阐发出去,结合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四个系统,联系实际探讨现今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早期教育,创新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它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在解读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过程中我们发现,蒙台梭利不仅注重孩子的发展,而且非常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蒙台梭利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提出要树立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改变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角色关系。它认为:教师是儿童秘密的研究者、儿童环境的提供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及家、园、社区的联络者。

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论述包括有国家、政府保障(教师国际培训班,国家、政府的资金支持、课程支持);有社会力量支持(家长、社区人员的参与幼儿教育);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团队的互助协作);有自我发展需要(专业精神、自我反思)等,这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四个系统:宏观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不谋而合。笔者结合这四个系统由蒙台梭利的论述阐发出去,联系实际谈谈现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宏观系统

蒙台梭利认为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教师,他们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及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为此,她开办了教师培训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硬、软件环境。而今,我国的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1.1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深人,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由原来中专层次逐步向大专、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多层次过渡,这种模式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条件。但是我国各级幼师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技巧,轻能力培养的现状,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作支持。所以必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力求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等的协调统一,以期培养出厚基础、宽领域、精专业、强实践的幼儿教师。

1.2职后培训

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应走向一体化。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还存在着表面化和功利化的倾向。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不能只是为了获得一张证书、一纸文凭,必须要突出针对性,讲究实效,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职后教育体系,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的,使教师经过教育实践磨练与职后继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2外系统

蒙台梭利将家庭、社区视作幼儿教育宝贵的资源和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她要求“儿童之家”应密切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合作。家庭、社区这些环境资源,给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外围力量的支持。

2. I家庭

家长主要以幼儿为中介,与教师经常性地交流,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其一,家长为教师提供有关幼儿的丰富资料,有助于教师全视工作。教师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幼儿对幼儿园的感受,从而全面地了解幼儿,提高专业敏感性和教学艺术性。其二,家长委员会的参政议政,有助于教师反思工作。教师在与家长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工作,理清、明晰工作思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保教质量。其三,家长本身成为教师学习的对象。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的职业与文化背景,幼儿园可以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配合,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

2.2社区

社区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放眼整个社会.充分利用社区中的各种资源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学;要鼓励教师走出幼儿园,与幼儿园以外的相关单位多接触,同企业、传媒、文化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社区教育辐射模式。教师在与社区各种人员合作、互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高教育水平。

3中间系统

蒙台梭利认为在交流中才有发展。所以,她到各地讲学,一方面传授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与不同国家、地区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形成教师团体的互动与相互作用。的确,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集体这个沃土,我们需要建立与本园同事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和与本园以外的幼教人员合作的交流协作体。

3.1学习共同体

同事之间融洽的气氛、集体的反思、相互的对话,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相互碰撞中学习,更有利于思想解放、思维活跃、精神创新。不同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知识、经验各不相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尽相同。在这样的合作中,无疑拓宽了教师个人的思路,重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3.2交流协作体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仅限于本园的团队,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开放、更动态的大团队。通常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3.2.1请进来

幼儿园除了定期邀请优秀教师、幼儿教育专家、教科研人员到幼儿园做讲座、搞科研以外,还应加强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在幼儿园建立高校的教学基地,依托高校的师资及较完备的理论,进行专题调研、课题开发、教育教学改革。还可以聘请高校教师作为幼儿园的兼职教师,传递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技有r。

3.2.2走出去

幼儿园也应为教师提供走出幼儿园的机会,参观访问其他幼儿园或幼教机构,可以是本地区的,可以是外省市的,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走出国门去看看国外的学前教育,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4微观系统

蒙台梭利要求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要有一种源自内心的对幼儿、对事业的热情,有一种善于观察、勤于反思的专业素质,有一种积极上进的进取精神。所以,就微观系统而言,可以从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反思两方面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4.1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教师成长的恒久动力,所以,需要激发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操、坚定幼儿教师的专业信念。一个称职的教师会认为教师是一个令自己幸福的职业。所以,敬业是一种精神,而乐业是一种境界。教师正是在从敬业上升到乐业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的。

4.2专业反思

学会反思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包括:

4.2.1对幼儿的反思

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作好幼儿的观察日志,有条件的还可以为每个幼儿建档,积累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幼儿身心成长、学习发展、师幼关系等方面丰富的描述和解释性的资料

篇9

十年前,我园就进行了有关幼儿早操的探索,就幼儿早操的准备、热身、操节、体能、放松各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教研活动,经过多年的积累,现存有6套由教师自行创编的保留早操涵盖大、中、小各个年龄段。而我园参与国家青少年研究中心“十一五”课题组的子课题《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与幼儿主体性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的立项和实践加深了教师对健康课程的理解,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探讨,其中一点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健康与习惯的养成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生活卫生习惯、锻炼身体习惯能够促进人的健康之外,安全意识的形成、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也对人的整个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二、园本健康课程的建立

1 确定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生活卫生教育:知道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能够保持环境整洁。

安全教育:掌握日程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生活活动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的教育、自救自护的教育等。

身体锻炼: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阳光、水、空气)进行身体锻炼;全面协调地发展体能,增强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了解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自身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性教育等。

2 实施健康课程的途径

(1)保健部分的组织

_结合习惯养成课题的开展,从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着手进行。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进行渗透,实施健康教育策略。此部分内容由保健医生负责每日指导检查。

以健康常识的普及为主,结合各科教学进行。如绘画、阅读时学习正确坐姿、执笔姿势、翻书的习惯、交谈的习惯等。

(2)身体锻炼部分的组织

对早操的编排进行了更为有科学根据的研讨活动。除了各个环节符合人体运动需要、富于童趣、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之外,还提高了运动量、各种能力侧重锻炼的要求。保健医生在早操进行过程中测试幼儿心律、出汗程度、脸色等体征数据,并绘制曲线图,将此作为早操是否适合幼儿的评价标准之一。鼓励教师在学期中间改变操节的动作和难度,不断提高早操技巧性和新颖性。

走进社区,举行“体育文化节”。在题为“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主题下,我园在社区连续三年举办“体育文化节”,大量地使用了幼儿感兴趣的体育器械,如拍球、呼拉圈、溜冰、滑板车、自行车、踩高跷等等进行花样表演:创新形式――团体与个体结合,锻炼与艺术相结合,家庭的参与让体育锻炼不止限于校园,开放的形式让体育锻炼氛围向社区辐射。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远足活动”,形成园本研究课题。我园户外面积不大,开展全园体能活动存在困难,在“小校园大社区“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积极主动将社区资源与原有资源接驳,社区大操场、康乐设施,甚至社区的各条道路都成为幼儿园的可利用资源。在活动实施前,我们对“幼儿远足”作了充分的前期论证,在获得社区管理处的许可和支持后,“远足活动”认认真真地开展起来了。2008年9月,我园正式展开园本课题《远足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始了科学的研究,记录实验班幼儿在远足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心律变化及各种体征表现,并由保健医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2009年9月,园岭街道办申请“全国安全社区”时把我园作为社区资源充分利用和整合的典型,在专家的实地评估中给予我园高度的认可和赞扬。

(3)安全教育部分的组织

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对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体现在课程的安排上。我园每学期第一个月为安全教育月,其余月份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每周一下午安排安全专题学习。

形成安全教育专题网络。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各个专题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如运用各种学习用品的安全、室内活动的安全、上下楼梯的安全、户外活动的安全、与同伴游戏的安全、用火用电安全、受伤急救措施、外伤药品的使用、消防逃生知识等等。这些主题的教育活动在结束后都形成电子文本和纸质安全主题册。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在图书资料室中有一整套的园本安全教育主题册,在教育资源库中有完整的安全教育网络,方便教师作为参考随时调用。

利用社区进行安全教育。我园与社区的各个单位都保持紧密联系,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组织幼儿参观消防中队,由消防武警官兵给幼儿讲解火的知识、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参观超市、酒楼,观察逃生路线指示牌;参观停车场、洗车店、道路,了解道路交通标志和行驶、行走安全:利用社区道路进行远足活动,掌握集体外出的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措施。

(4)心理保健部分的组织

幼儿园心理保健是健康领域的新课题,至今尚无较完整的研究,我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幼儿相处。我园从2006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师德建设探讨和演讲”活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要求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尤其在“如何有效地与幼儿进行谈话”专题上,教师进行了多次的教研。佟春凤老师“与您的孩子说话”的主题演讲被选入深圳书城和深投幼教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的“育儿讲坛”。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以“教会幼儿如何解决问题”代替“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改善处境,长此坚持,幼儿养成积极自主的性格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与家庭配合做好幼儿心理保健。教师与家庭共同针对不同环境中幼儿的表现填写“幼儿心理筛查表”,并递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心理保健科室,由专家为幼儿进行诊断;教师记录幼儿在园的表现,通过幼儿园网站BBS、园讯通、手机短信或者字条的形式与家长交流:每学期教师做特殊表现幼儿的行为记录跟踪等等。

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健康课程的内涵

1 充分利用专家指导的引领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先后邀请李惠健、高科、黄孔辰、蔡伟忠、徐士宏、毛湘玲、陆克俭、黄丽容等专家学者来园指导,还分批送教师到广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培训学习。其中,蔡伟忠博士针对幼儿生活保健教育对老师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培训;研究“幼儿体能教育”的陆克俭博士来园指导幼儿早操、体能的开展,并对幼儿园的健康课程进行了高度评价,与我园达成了科研合作的意愿。

篇10

关键词:本土资源 幼儿园教育 结合挖掘 生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日新月异,社区、家庭、幼儿园教育的合力效应也愈被人们所关注。在西北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区域里,人文条件虽然不如发达地区那么先进,但它也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那就是西北悠久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本土资源环境。那么,如何有效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呢?这就成了我们所有西北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目标。

为了尝试将本土资源与幼儿教育有效结合,我园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园本课程的初探活动。

我园地处甘肃省张掖市,张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古就有“金张掖”之称,是河西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张掖这座古城中孕育着浓厚的文化资源氛围。如何将这些本土资源很好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中呢?鉴于此目的,我园开展了“利用本土资源 开发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希望能通过探索研究,找到本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有效结合的契机点。现以我个人通过摸索利用资源生成新课程的体验浅显地谈一下我对本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有效结合的看法和认识。

在我所在的中二班,农村幼儿居多,所以我班教育环境中农村资源较为丰富。在第一阶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张掖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作为活动的重点与幼儿分享。但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由于农村幼儿生活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制约,幼儿对家乡历史的了解与掌握情况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成效,幼儿接受新事物主动性与积极性都不太高,甚至还有些被动。所以,在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我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调整了第二阶段的研究策略,将教学活动的重点转向农村资源的利用,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发现,与其空洞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不如就地取材,挖掘身边现成资源,即兴生成适合幼儿的新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幼儿接受,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探索研究与尝试,我在利用本土资源生成新课程,将本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方面有了自己的认识与体验。我认为,要想将本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有效结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善于观察、发现身边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在了解了幼儿的所需后,教师就可及时地将这类内容作为活动的重点,利用身边现有资源生成新课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与研究,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等。

2.调动家长搜集资源,让家长成为主题资料的收集者、参与者。由于幼儿园的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来自家长的物质材料的支持是最便利、最直接的。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号召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这不但能增加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还能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创造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家长职业的特点和便利条件,为幼儿搜集一些有意义的材料。比如,我们在班里开了一个“种子总动员”的区角空间,但作物种子总是不齐全,我班正好农村家长多,于是拿来了许多不同的种子,有的种子甚至连我们教师都没见过或说不上名字。

3.灵活家园互动模式,将家长请进来,让家长替代教师角色,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我们在进行“家乡的作物”活动时,邀请家长走近幼儿,接受幼儿的提问,向幼儿讲解各种农作物相关知识,并让幼儿亲眼看作物种植的过程,从而让幼儿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使幼儿获得更直接的经验。

4.变户外为课堂,让幼儿融入自然,从自然中体验生活。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比较缺乏,为此,为了使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经验更加丰富,我们还经常组织幼儿一起到园外去走走、看看,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直接置身于大自然、大社会中。在组织活动时,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的有利资源,让家长共同参与,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有时会受到人力、物力的制约。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向全体家长发出求助信息,希望得到他们的援助。如组织幼儿到家有果园的小朋友家采摘苹果等。通过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不仅能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现有资源即兴生成新课程,还使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5.发挥社区、家庭、幼儿园的教育合力作用。对幼儿的教育不是单方面就能进行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所以,我在开展活动时有意识地将幼儿园的活动与幼儿周围生活的环境相联系,利用社区与家庭资源让幼儿了解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这样使抽象的本土资源发挥除了巨大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园教育的良好发展发挥了不可预估的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