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范文

时间:2023-04-06 05:2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

篇1

日前,教育部在京与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山东、重庆、四川、甘肃等八省(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旨在推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协同推进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机制。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意义重大。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美育的灵魂,将其融入到学校美育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二是确保教育公平,补齐短板,缩小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三是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存量、强化增量,统筹社会资源、部门力量、师资培训,采取有力举措尽快破解师资短缺问题;四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机制建设,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美育改革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五是加强对学校美育的评价标准研究,更好地发挥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内在力量和对社会风气的导向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教育部决定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从2016年起分批次与各省份签订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教育部将对八省(市)在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美育教研科研、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建设、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美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和乡村美育教师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倾斜。在此基础上,八省(市)进一步明确了本省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目标以及推进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生艺术实践与校园环境建设、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实施美育评价制度、加强美育条件保障等方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

篇2

关键词:教育督导评价;新课改;正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49-02收稿日期:2015-12-03

教育督导评价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方法,对教育发展的方向起到制衡与导向作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处于持续深入推进的整体变革阶段。新课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对基础教育负有监督、指导、检查、评价职责的教育督导部门更应有所思考和创新,让教育督导评价赋予新课改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和更多的正能量,混合成为一种良好的正催化剂,快速推进新课改。

一、更新教育督导评价理念,加大新课改力度

1增强教育督导评价主动意识

近几年来,教育督导评价对基础教育坚持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开展质量监测,深入监督、评价和指导,对《义务教育法》及各项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功不可没,在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及有效实践中作用尤为显著。如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合格学校的验收、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等,都有制度、有办法、有监督、有评价、有指导,对教育教学的督导评价更为重视,促进了全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国家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调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更需要新的教育督导评价理念来指导和监督实施。教育督导部门应在发展中求创新,逐步形成新的督导理念,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新课改,如与学校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督学应转变角色,与学校平等沟通,为学校办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同心协力共促学校发展,实现学校督导评价的优良效果。

2创新课堂督导评价办法

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及教师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困惑。作为教育督导工作者,就不应做新课改的“看客”和“旁观者”,而应该做新课改的积极实践者和推动者。应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和广大教师共同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体味新课程,研讨、分析、提炼课改经验。一方面要关注新课改的教与学。牢固树立新课堂的三个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区分好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课程评价是新课改中的新概念,它比教学评价意义更宽泛,无论是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或公开课,都要切实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认真研究“以学定教”的教学结构和方式方法,使其成为督导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尺码。

3发挥督导评价服务功能

督导制度行政因素较多,评价体系讲究科学性,而要推进新课改,必须发挥督导评价的服务功能。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新课改只有真正转化为学校的内在追求,才能得到贯彻落实。以往对学校的督导评价一般是听、看、查、访,先是领导汇报,然后分组工作,一是查看各种档案资料,二是对师生、社区代表、家长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接着是听课和集体反馈。对改善教育环境,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其作用还有待开发。如改进督导评价的方法,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元信息综合判断等。对于新课改而言,教育督导评价应树立服务理念,发挥督导评价服务功能,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提高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发挥监督、评价、指导作用,加快新课改速度

1建立和完善督导评价制度

加强对新课改的督导检查,必须建立和完善课程改革的督导评价制度。制订并印发体现区情、县情、校情的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将新课改列为一项重要指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并加大评价权重。如在教育质量一项中,可把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和艺术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以改变过去侧重学习成绩的片面评价,对培养“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和谐发展的新的人才目标,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还可就新课改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制订指导纲要,纳入新课改的组织领导、政策措施、经费投入、社会宣传等主要指标,对各校的课改工作进行全面监控。

2坚持督政为主、督学为本、开展质量监测

课程改革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地方政策保障与经费投入必须落实,教育的外部环境必须优化,社会舆论必须有利于课改的进行,领导的教育观念必须不断更新,政府行为必须到位。同时,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明确与否、教育管理科学与否、教学改革活跃与否、教育考试及评价制度有效与否等,必然成为督导评价的重要方面。所以,一要坚持督政为主。强化各级各部门教育责任,创优教育发展环境,营造社会重教氛围。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等多领域,为教育发展及新课改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二要坚持督学为本。主要督学校办学方向,导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督学校办学行为,导向规范办学;督教师队伍建设,导向素质提升;督课堂行为,导向新课程理念;督学校绩效评估,导向目标管理。三要开展质量监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抽样测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教育决策部门调节教育政策、控制教育行为。应根据不同类别的教育标准,对不同类型学校建立相应的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利于新课改顺利进行。

3侧重监督、评价、指导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教育督导部门要全面关注,更要侧重监督、评价、指导三大重点。首先做到权威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督与导落在实处,有威有力。对下级政府、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学校等刚性监督,科学指导,促使其按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履行工作职责。维护政府监督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政府监督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是综合性和专门性相结合,督导全面、直接。政府教育督导的面宽,督政督学结合,综合督导评估和专门督查调研等,因而可以在辖区内全面形成重教兴教的良好氛围。随着督导的强化,督政、督学的全面开展,学校意识到督导是在独立开展工作,主动向督导部门反映了学校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政府积极听取并采纳督导意见和建议,出台一系列重教兴教的举措,大力促进新课改的快速有效发展。

三、把握教育督导评价的广度、密度、深度,聚集新课改正能量

1扩大督导评价的广度

在范围上,将乡镇各类学校、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纳入督导范围。通过督导评价,建立起政府对被督导部门教育工作问责制,督导责任已经延伸到村、组、户、校、师、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相沟通的责任机制。在手段、方法上,采取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调查研究与督促整改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督导效能。具体到新课改,更应扩大督导评价广度。一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制订评估方案。修改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结合课改新形势应及时调整修改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形成新课改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方案。二要结合新课程要求,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要确保督导队伍的稳定性、权威性、充足性和对新课程的适应性, 建立健全督导网络,聘任一批具有新课程理念的兼职督学,深入课堂进行监督、评价、指导。三要坚持阳光与法制督导。要确保教育督导机构能够充分行使职权,根据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为各级政府推动教育发展树立新的聚焦点,督学及督导评估专家们要经过专门培训,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坚持廉洁督导、阳光督导、法制督导,为新课改聚集正能量。

2加大督导评价的密度

要实现教育公平,关键是教育要协调均衡发展。近年来,城镇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生源发生了较大变化, 要开展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难度较大,教育督导部门应很好地结合创建合格学校验收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等,进行全面督导评估,并对薄弱学校增加督导次数,重点加强课堂观察和指导,让农村学校有更多的机会熟悉新课改,领会新课改,搞好新课改。另外,要让督导评价网络平台更宽实,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构建大教育督导格局,在网络平台建设上,由县政府聘请县督学、县督学顾问、县督学总顾问,自下而上搭建督导网络平台,大大增强督导专业能力建设,提升监督、指导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教育教学督导评价上,聘请新课程理念强、教学水平高的在职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形成强有力的督导评价队伍,解决新课改重点、难点问题,为新课改提供强大的动力。

3探索督导评价的深度

一是注重交叉督导。交叉督导可以总结出更多的成绩,更深层次、更直接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交融更多更好的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提高督导队伍整体水平。二是注重课堂视导。针对新课改,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入评估指标,更注重课堂视导,才更有可能为新课改聚集正能量。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多借鉴典型经验,督导评估专家应结合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情况和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和评估细则,引领所督导评价的学校、老师及课堂,加强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积极进言献策,及时对课改学校进行反馈指导。四是加强随机督导。关注新课改评价体系的生成和完善,从制度上保证新课改的顺利推进,以随机督导评估的方式填补专项调研的不足和缺陷,为新课改聚集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唐之享教育督导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李希贵学生第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工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62-03

职业教育建设中,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在企业把工地建设成为专业性的课堂;在校内把课堂建设成为生产性的工地,使课堂和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这种基地――教学工地,作为教学的载体而建设和发展,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的成果。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如何评价教学质量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的探索从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的特点切入,而以我校的实践为例进行分析,与读者交流我们的体会。

一、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的特点

职业教育教学工地的发展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它最大的特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要求教学从偏重书本转变到工学结合、从学科本位转变到能力本位,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调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落到实处。实践结果显示,以教学工地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前景广阔,成效显著,这是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实践是典型的案例,我们高度重视把主要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建筑制图与识图”“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算量与计价”“主体工程结构施工”等安排在教学工地实施教学,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例如,在“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对建筑结构空间的立体感,教师如果仍然采用“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再增加挂图、影像,学生对平法钢筋识图、钢筋节点结构及连接等还是很难理解,看不懂施工图,无法形成按图施工的能力。我们依托教学工地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践是:把教学内容整合成8~10个项目,全部在“钢筋工法楼”教学工地按项目导向模式实施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在项目工作页(指导书)的指引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钢筋工法楼”实体,认识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梁板柱受压区、受拉区的位置、钢筋加密区的结构、钢筋工程节点的结构和连接,等等,使学生首先能够理解施工图。在此基础上,学生在“钢筋工法楼”旁的训练场地,按钢筋工作页任务书的要求,对照钢筋工程的实体结构,完成从钢筋下料计算、钢筋裁剪加工到钢筋绑扎等一系列钢筋工程技能的实训,结果成效显著。自我校“钢筋工法楼”教学工地建成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学工地对促进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二、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

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全面落实以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为评价标准的工作;二是要全面审视教学中相应的举措是否有利于运用和发挥教学工地的优势。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把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概括为三个环节:

(一)评价教学方案

评价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工学结合、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是否符合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要求,是否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等等。

(二)评价教学过程

评价教学过程,我们一看教案,评价教案是否符合教学改革总的要求,特别关注教案所计划的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得到认真执行;二看教学的规范性,评价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校对教学规范性的要求;三看教学活动设计,评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特别关注设计是否能充分运用和发挥教学工地的优势;四看教师的创新性,评价教师的创新精神及其创新举措的价值,特别关注创造性发挥教学工地的作用所得到的成果。

(三)评价教学成效

评价教学成效,一是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二是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情况;三是看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企业满意度等。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相互印证,力求做出符合实际的总体评价。

三、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

基于教学工地是校企合作深化的成果和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队伍应该由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三方人员组成。校企合作企业大都是最重要的用人单位,因此来自校企合作企业的代表兼而是代表用人单位的人员,具有两种身份。我校的做法大致如下:

(一)成立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校本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全校各系成立系本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两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均由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三方人员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中,学校两级领导、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合作共事,沟通交流,强化质量意识,研讨切磋,解决评价中的重大具体问题。

(二)开展制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

学校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全员关注教学质量,全员参与教学质量检查,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制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学校规定教室、教学工地开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条件下,随时可以接受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人员进入,随时欢迎观摩教学进行情况。学校规定各级领导进入教室、教学工地观摩教学时数的下限。学校教学监控中心联网到教室、教学工地,教学进行情况随时可以通过屏幕切换获得实时信息。学校规定两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教师、教学团队,反馈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制度性安排。学校高度重视自治区教育厅安排的“精彩一课”教学观摩活动,邀请知名教学专家对活动中涌现的优质课进行讲评,把教学质量评价引向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三)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质量评价

我们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质量评价,以他们的切身体会表达意见。学校明确表态学生在评价中可以说“不”,教师应以平常心态对待。对在教学工地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特别关注学生就两个“是否更加有利于”做出的评价: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否更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是否更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存在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条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战略性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强化质量意识,对以教学工地为载体实施的教学活动,开展学校、企业,用人单位三方人员参加的教学质量评价,加强质量管理,这是推进教学工地内涵发展所必由之路,意义重大。我们开展这一项工作的初期,有些企业不够热心,经过实际工作的磨合和沟通协调,现在情况已经大有不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现仍然有些企业表示对这一项工作不熟悉、不愿参加,甚至认为这对企业而言是多余的负担。我们深感只有做好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开创更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胡亚学.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3卷第2期

[3]伦洪山,梁辉.“教、学、做”统一的“教学工地”[J].中国培训,2013(5).

篇4

关键词: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资源 评价制度 教师培训

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很在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生存状态。本文就教师成长的外在环境建设,重点谈谈如何借助外力更好地促进海南省少数民族和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改善。

一、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农村教师队伍发展政策,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农村教师的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县城与村镇教师分布不平衡,村镇边远地区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原因导致的。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首先要制订合理的教师队伍发展政策,甚至应对农村予以倾斜。

1、推进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村小的管理问题。目前各县(市)对村小的管理是实行“县中心校村小”的模式,这并没有消除教育差距,反而挫伤了许多村小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历史遗留、领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分配始终向中心校倾斜,村小获得的权限比较小。村小缺乏经费自主、管理自主等权利。直接造成了中心校校舍环境优美、学习环境优良、硬件设施配套、图书器材有着落;而村小则依然是“自然美”,设备设施难以到位。优质教师下不到村小,教师配备不齐全,导致现任教师“兼职”(任教科目多、处理学校事多)增多。村小里教师的办公、学习场所与中心校相比更觉“寒碜”。对于外出培训学习,中心校教师明显占优势。同时由于中心校校长事务多,重点放在管理中心校和迎合上头的工作,对村小甚少过问,这样势必导致中心校对村小的教学管理不到位,职能上存在弱化的倾向。

2、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当前以县(市)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教师的招聘、任用基本上由县(市)教育局掌握,管理上基本由学校代为管理。这种招聘、任用与管理的分离,实际上不利于教师选用和专业成长。调查发现,由于学校没有招收聘用教师的权力,很多学校并不能真正招收到自己想要的教师,如有的学校想招聘一个音乐教师,结果教育局给派了一个美术教师,类似的情况大量存在。因为县级教育部门考虑的是全县的教师结构比例问题,往往就会忽视个别学校的差异需求。

3、建立多元化教师日常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看学生考试成绩,而我们都已经认识到,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学校评价教师的依据是多元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依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占29.3%,受学生欢迎程度占18.5%,科研能力占32.3%,领导印象占11.4%,其他因素占8.5%。可见,学校评价教师的依据似乎是多元的,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在访谈中发现,教师多次强调,学校领导、家长等评价教师还是主要看学习成绩,唯分数论依然占主流。因此希望教育管理部门能真正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教师一个合理的评价。教师培养的是“全人”,而不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4、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和激励机制

由于交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来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因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须在一定区域内打破狭隘的学校观念,而应做到全局视野,整体调控教师编制,统筹安排,采用流动任教和委派驻点任教相结合。这样可以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师资配备不近人意,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短缺的难题。同时可以实施城乡教师定期轮岗,比如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6年,城市教师续聘和晋职,须有乡镇工作经历一年等。与此同时,对于在乡村、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施激励措施,在晋职、干部聘用、经济等予以倾斜。

5、实施各种举措,吸引大学生等到农村工作和支教

大学生顶岗支教目前在国内已经实施了多年,海南省也实施了多年,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举措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完善。可与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等高校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稳固的顶岗支教体系,使“顶岗实习—教师轮训”与“教师培训—农村支教”成为农村薄弱学校和高师院校合作共赢发展的有效模式。虽然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弱一些,短时间内没有如长期在一线“爬滚”的老师那样“高超”,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生活视野是有些教师无法比拟的,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是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的。

二、改善教师绩效工资评价制度,提高教师待遇,挖掘教师最大潜能

教师的待遇水平总体不高,这是一个事实。但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教师的待遇水平有所改善,其中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其中一项重大举措。但是从访谈中发现,教师对绩效工资制度意见最大。绩效工资的初衷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实际由于许多工作不能量化或者其它原因,绩效工资反倒起到了反作用。

1、明确绩效工资的积极意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绩效工资的实施从根本上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根据不同工作量、责任及工作复杂程度等情况确定岗位所占绩效工资额度的比例,合理拉开分配档次。从根本上,打破平均主义的一贯作法,注重效率,绩效工资分配要真正体现按劳取酬,让“能者多劳”也该多得,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使教师的收入与本人的实际岗位、实际业绩、实际效益紧密联系。专职考评机构负责检查,岗位职责和岗位业绩完成情况,实施定期考核制度,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 浙江大学 教师发展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之所道,贵在教。重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重要举措。自196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成立第一家研究校内教师教学发展的机构——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以来,这种机构已在几十年内迅速遍及世界各国,为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及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已基本完成外延式扩张,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其对教师教学发展也日益重视。2012年3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10月,教育部确定了30个“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入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浙江大学在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1 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历程

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一直较为注重教师的教学发展。学校本科生院于2010年9月10日发文成立了教师教育教学促进与发展中心,致力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这可谓是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前身。2012年1月,学校再次发文,在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下增设教师教育教学促进与发展办公室,对外以浙江大学教师教育教学促进与发展中心名称开展工作,通过此次调整,教师教育教学促进与发展中心由院级机构提升为校级机构。2012年6月21日,浙江大学校务会议决定将教师教学促进与发展中心更名为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挂靠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

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立1个矩阵式教师教学发展网络、2个互通互促的三元闭环系统、1条正向激励的教师成长通道、以及1个推动教师教学多元创新的教学研究体系,力争将本中心初步建设成为具有示范辐射功能的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思路方面,其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导向,以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不断探索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机制,主要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教师教学培育、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与激励等工作,旨在建立和传承卓越教学文化,营造教学学术氛围,创新教学激励机制。

2 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举措与特色

2.1 建立矩阵式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研究与实践均发现,教师的教学发展需求具有专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要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人员组成既要有学校领导、专家,又要有管理人员组成,既要有专业型组织也要有科层制组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具有矩阵组织属性。据此,浙江大学在国内高校率先提出建立矩阵式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2 探索“一横多纵、纵横交错、以横为先、以纵为主”的运行模式

为更好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探索校院两级分工协作模式,以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一横,以院系教学(研究)中心等为多纵,实现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专家与管理人员相结合、管理机构与学术机构相配合,既能垂直联系又能水平联系,多部门、跨部门协同联动。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开展为先导,开展了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示范观摩课程、午间沙龙等校院二级、理论实践结合的链式系列活动。以各院系教学(研究)中心等为载体和抓手,作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主体。

2.3 开展基层教学组织试点工作

基层教学组织是学校正式建制,柔性灵活的教师教学共同体,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实验室等行政单位设置,可分为以课程(群)为平台的教师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以专业为平台的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包括校级和院(系)级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完善的基层教育组织对推进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其承担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包括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履行管理职责;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施教学考核;开展教师教学培育,营造教研氛围等。中心于2013年参与制定了《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设置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了13个教学基层组织开展先期试点工作。

2.4 完善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教学评价方面,实施校院两级年度教学工作报告制度,修订完善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年度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制定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对人文学院艺术设计等三个专业进行了试评估;强化教授授课职责并加强考核,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必要条件,加大同行评教工作力度;开展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励机制方面,强化岗位聘任津贴在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上的体现,进一步健全支持优质教学的长效激励机制;按照《浙江大学加强高水平教育教学工作办法》,结合求是特聘教学(校内长江学者)岗、高端教学实验岗、高级讲师岗的设置,鼓励高水平教师或擅长教学的教师发挥所长、安心教学;完善各级各类优秀教学奖励制度,组织开展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优质教学奖”评选工作。

3 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经过实践与探索,浙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教学文化和氛围渐趋浓厚,有力地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教育部提出的“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区域服务与引领”六大任务,作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已初步具有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教师培训及教学咨询服务方面,自中心成立以来,总共开展了10次教学学术讲座,参与人次近800名;教师技能培训4次,参与人次约320名;开展午餐沙龙28次,参与人次近500人次;举办示范观摩系列活动13次,个性咨询19次。教学改革研究方面,中心编译了国内第一本比较全面介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书——《提升大学教学能力——教学中心的作用》,在全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理论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浙江大学基层教学组织及16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创新举措和实践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质量评价方面,通过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激发了院系及高水平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区域服务与引领方面,中心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内高校资源共享,开发和建设了本科生院教师发展网络模块,实现所有的活动网络预约报名,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示范观摩等活动向校内外兄弟院校免费开放,2012年接受省内外高校如山东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塔里木大学、丽水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教师共 250余人次。

4 进一步推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是引入或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师队伍。目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的各类学术讲座、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个体咨询等活动,主要的师资队伍还是以校内教职工为主,兼有部分校外专家。但随着培训量的不断增加,引入或建立专业的教师培训师队伍致力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专业教师培训师一般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信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二是尝试为教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档案。教师教学发展档案主要记录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可由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等方面文件材料组成,是教学安排和管理的原始资料,可作为教师职称晋升或提供改进决策的基础材料,也是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下一阶段,中心可以尝试为特定范围内的教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档案。

三是采取举措激发教师教学发展的自主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激发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在积极性,以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重视教师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发展,通过自我要求和自主学习达到发展目标。未来一个阶段,有效分析影响教师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体制机制,采取切实举措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较好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进而达到激发教师教学发展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炜,邹晓东,陈劲.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J].科学学研究,2002(4):364.

篇6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就概述

盘锦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探索之路。从1986年7月全市规划分三批实现“普九”任务,到1990年全市办学条件标准化步入全省先进行列,盘锦市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教育之路。1994年,全市有90%的中小学校成为标准化学校;1995年9月,盘锦市被确定为辽宁省“普九”合格市,跨入了全国“普九”的先进行列。200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授予盘锦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2007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对盘锦教育进行了考察,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盘锦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家媒体对盘锦教育进行了报道,《新华通讯社》内参还刊载了《盘锦公平治教23年,无择校值得借鉴》。2008年7月,在教育部召开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上,时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的魏书生介绍了盘锦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中考制度改革。2009年,盘锦成为辽宁省首批“双高普九”合格市。

盘锦市教育部门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的每年评选一次的学科带头人活动和2006年开始实施的“送教下乡”工程,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各中小学科学灵活地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进入“十二五”以来,盘锦市认真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此项目由政府主导,整体推进,做到家校联动,注重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了课堂实效。2013年,盘锦市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五个“减负”项目试点示范区;2014年,盘山县成为辽宁省第一个“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截至2016年底,全市省级以上义务教育均衡县、区比例达到75%。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盘锦市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强政府的管理与督导评价体系建设,实施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举措,有效地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资源配置优化、均衡

(1)严格规范学校招生。坚持“就近入学”“对口升学”和“划片分校”的方式;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以确保公平、公正;实施学校“阳光分班”,做到班级间生源质量均衡。

(2)统一配送城乡学校食堂食材,确保全市师生饮食安全。实现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满意可评的“放心饮食”目标。

(3)保障学生安全出行。政府投巨资购置了国家标准校车,实现了全市统一安排和使用,将校车管理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全市校车安全平稳运行,五年内未发生交通事故。2016年6月,辽宁省教育厅在盘锦市成功举办“辽宁省校车应急演练现场会”。

(4)倾斜薄弱地区学校。为改变辽河口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全市启动了辽河口地区教育攻坚计划,整合资源,加大教育投入。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5)完善扶贫助学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2.25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4万人次,确保不让每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

(1)稳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促进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大力倡导围绕“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和“增大效益”开展研究与实践,实现“学生轻装上阵,全面发展,学校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双提升”的愿景。按学校管理、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学生成长和“减负”成果5个方面31个评价要素,分年度对全市城乡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促进学校规范办学、内涵发展、均衡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抓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这一根本,科学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模式”。

(3)注重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从1997年开始至今已连续召开了二十届培养良好习惯的现场会;“科学引导、榜样示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激励评价”已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经验。

3.实施“送教下乡”和“名师引领”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实施每三年为一个周期的“送教下乡”工程。“十二五”期间,共有180名城区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送课、讲学,农村教师听课人数达1.8万人次。

二是深入贯彻《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开展“名师引领”工程,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多次组织全国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会暨“异课同构”教学展示活动,研讨区域性教学改革策略。

三、特点与体会

1.盘锦市义务教育和均衡发展的特点

(1)地域性。盘锦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为基础教育均衡、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发展均达到了均衡状态。

(2)全面性。盘锦市在三十余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深刻性。教育的本|是促进人的发展。盘锦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刻地体现了教育本质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

2.对盘锦市教育的认识体会

一是促进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盘锦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应继续立足长远,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篇7

【关键词】高中 自主教育 课程体系 建构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29-0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彰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课堂教学改革趋势也由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为重点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轴心进行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自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发展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唤醒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进而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交往,实现自主发展,成为自我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参与的主体,为学生主体性的良好生成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自主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落实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为顺应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人的培养方式以及对人才的新要求,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以下简称学校)在自主教育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多途径多方式提高师生自主教育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常常会出现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情况,导致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或产生负效应。教育改革常常滞后于其他事项的改革,其根本原因是教育改革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学校老师与学生的权益,所牵涉的还有学生背后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所以学校的每一项新举措的出台与实施必须要慎之又慎。只有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从思想认识上接纳了学校教育改革有关举措之后,学校的改革才有可能顺利推动。

在决定开展自主教育实践活动后,学校提出了“提高认识,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师生、家长宣传自主教育有关理念。一是通过举办“大家讲坛”、“学术年”和“学科研讨”等方式,把教育的主体性思想和自主教育相关理念和理论知识向教师进行宣讲,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是学校教育创新的迫切需要”;二是通过“周一晨会”、“年级集会”和“班会”等途径对学生解读“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自主教育相关思想,充分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挖掘自主潜能,培养自主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促使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利用“家长会”、家校 QQ 群、“致家长一封信”等灵活的形式向家长公布自主教育实施方案,让家长充分认识自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学校教育改革举措能够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二、依托人才优势建构自主教育的课程体系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自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论创立人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所以说只有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审视,综合考评学校办学环境、师资力量和学生实情等各种系统构成要素,做好统筹与规划设计,才能为后续的自主教育改革实施奠定基础。

学校多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全力配合学术委员会开展自主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及设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学校的自主教育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交往、自主创新”四种核心能力。在系统论和课程理论指导下,围绕培养目标,学术委员会在现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拟定出符合学校实情的自主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的修改和补充意见进行增删和修订,初步形成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即使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收集师生反馈的意见与建议,让自主教育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的以“崇善教育”为核心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构和谐家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育德能力

考虑到当前学校教育所处的社会舆论环境,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学校不宜开设和组织学生开展大型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针对独生子女家庭观念淡薄和自私冷漠和孩子越大与父母交流越少的现状,学校开设了“创建和谐家风”的自主教育课程。此项活动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主动向父母求教待人接物、寻亲访友、饭桌礼节等社会交际礼仪,每月至少亲自为父母下厨一次,并做好学习记录和收集好图像资料。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创造与父母互动的机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人格。

(二)建构学习能力提升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在“优质教育集团化”理念的指导下,名校扩招的规模势不可挡。处于第二梯队中段的学校经受生源质量下滑的考验日益严峻。学校面临“学生规则意识淡漠、知识和技能缺漏较多、学习能力偏弱、自主发展认识不足”等诸多挑战。学校把学生能力提升设置为自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旨在通过专家讲座结合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来激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做法有两方面:一是不定期举办以“学习能力提升”为专题的系列讲座,专家人选则从校内外名师中进行选择;二是推动班级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互助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建构学校管理体验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学校管理体验课程中,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一是建立值周班机制。即每周安排一个班级来作为值周班,负责学生考勤登记,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教室卫生检查等工作。每周五的行政领导会议上,值周班班长向学校领导进行值周工作汇报。第二周周一晨会上再向全体师生进行值周总结。二是推进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不再包办一切,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交由班团干和学科代表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并且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每半个学期轮换一批人来做,轮值期间班级量化评分居前的,才有机会被评选为优秀干部。这种群体参与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四)建构学生组织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交往能力

学校在做好团委会和学生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社团组织,并支持他们开展社团活动。社团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从而满足他们的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社团由团委总负责,对社团的建立、注册、活动和评价实施三级管理,星级达标,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并进行学分认定。目前学校社团有文学社、摄影社、街舞社等18个社团组织。学校还鼓励社团主动与兄弟学校的社团组织进行活动交流与联系。这样社团组织活动让学生的交往冲破了班级、年级、学校的无形界线,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五)建构学校活动策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人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一般在活动举办前两个月,学校就面向全校学生征集活动策划方案。为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学校要求以班级和社团组织为单位上报活动策划方案。经过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的甄选,评出十件优秀方案,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投票活动,选出人气最高的方案。最后由方案人气排名第一的班级或社团组织根据学校领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完善,再由该班学生或社团组织负责实施,学校领导、老师只负责配合工作。

三、点面结合稳步推进自主教育课程的实施

实践是检验课程生命力的唯一方式。课程的价值也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得以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往往把课程实施与教学混为一谈,以至于人们常常将课程实施与教学等同起来。对于自主教育课程来说,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减少在自主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干扰,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实现自我修正,实现自主发展。因此,自主教育课程的实施必须极力避免落入课堂教学的窠臼。

学校把自主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来组织实施,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自主能力、形成健康人格。为确保自主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主要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考虑到学生心理接受能力,首先把在原有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的自主教育课程进行优先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在e累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之后,再将所有自主教育课程向学生铺开。

四、求真务实努力创新自主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也是一种教育。为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我,学会对自我发展进行客观评价,自我教育评价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上。所以学校建立了一种以“自我评价”为主,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为辅的评价模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自主教育活动,一旦学生主动地投入自主教育活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必然高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会在更大的学习空间里得到发展。“自主教育”重视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评价自己,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在学校印制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把“自主教育”模块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组织部分来建档。根据“自主育德”、“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交往”和“自主创新”等五个自主教育目标来设置五个子模块。包括活动记录、自主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评价等项目。每种评价形式都做到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对学生进步的肯定,以“是否进步”作为评比和表彰的标尺,使每个进步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修订版.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谭兴光.中学生自主教育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张 寿.关于自主教育的理性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

[4]董耀棠.探索自主教育途径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1997(12)

[5]翟晋玉.自主教育不是放任不管[N].中国教师报,2014-12-10

[6]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篇8

1.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体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公共卫生的概念和内涵已由过去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拓展为现在的社会卫生,课程结构也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出现了大量跨学科、范围广泛的社会医学课程[2]。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完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我们在充分考虑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对预防医学课程涵盖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去除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内容,并增加和充实与临床实践工作有关的预防研究新进展。针对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的实际,单独开设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必修课程,使必修课程达171学时,高于国内同类医学院校的平均学时数[3]。为临床医学生开设公共卫生类选修课程7门,如健康教育、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在基础和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预防医学意识,使公共卫生教育贯穿临床医学生培养过程的始终。

2.构建公共卫生实践平台。制定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按照规划的要求和目标,新增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覆盖卫生防疫、疾病防控、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的9个公共卫生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编写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指导,在第四学年临床见习阶段安排为期2周的社区医疗实践必修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亲身到实践中进行体验,融“教学”于“实践”,促进了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融合。这种以现场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预防医学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增强了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毕业后实施临床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合理配置师资队伍。为提高教学效果,在选拔公共卫生师资的过程中,走出校门,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行业接近,既有一定的理论和研究能力,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公共卫生教学工作。目前,我校聘请的校外教师涵盖卫生管理、卫生防疫、疾病控制、律师、医疗保险等多个部门,参与卫生经济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法学、社会医学等课程的带教。外聘教师接受我校组织的岗前培训,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试讲通过后,方能正式授课。这样即丰富了课堂讲授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社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打破过去传统的封闭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PBL教学,将典型公共卫生问题,如社区慢病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等,以案例的形式提出,供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学和讨论。通过教学互动,师生讨论,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与公共卫生思维能力。

5.完善评价体系。公共卫生教学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在必修课的考核中,加大实验(践)成绩比例,其中理论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40%。在学生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实践总成绩由学生社区卫生服务实践鉴定(60%)及学生调研报告评价(40%)两部分组成,鉴定由基地带教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作出,调研报告评价由预防医学教研室教师完成。

二、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举措评价

我们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未实行改革举措的2006级和已实行改革的2007级随机各选取3个班共198名学生在毕业前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我校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效果。结果表明,实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2007级学生在对公共卫生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公共卫生课程的必要性、公共卫生课程和师资配置的合理性、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程度、具备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掌握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流行病学基本调查方法等方面与未实行改革的2006级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别(见附表)。

篇9

考试招生制度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而招生“录取依据”则是指挥棒的核心。高考指挥棒指向哪里,学校教育就走向哪里;高考,考什么,学校就重点教什么。这就是人们长期诟病的应试教育现象。

破解应试教育顽疾,推进素质教育,从“指挥棒”的核心要素“录取依据”变革发力,是触及教育内涵改革的有效精准举措。“录取依据”的改革,贵在坚定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方向,使教育步入育人轨道,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使学校教育达成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统一,服务于素质教育、服务于选拔人才的统一。

落实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必须抓住高校录取依据改革的实质内容,坚定录取依据改革服务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引导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首先,国家统考科目应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把住服务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方向。国务院“意见”指出:试点地区高考,不实行文理分科,普通高校录取以国家统一考试(语、数、外)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中三科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这就意味着国家统考科目的成绩,在录取中起着重要的区分作用。因此,国家统考科目命题的引领担当至为重要。

以往高考由于突出强调了选拔功能,认为高考首先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对基础教育引领功能有所忽视,从而将教育导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出现了“学生在中小学拼命学,考上大学拼命玩”的现象,违反了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已经呈现了宽进严出的办学模式。因此,我国的高考的区分功能,不应是区分人才的工具,而应是筛选愿意接受、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统考命题应“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学的学业水平考试,坚持水平考试标准,防止考试功能异化,向选拔考试靠拢。将中学水平成绩确定为高校录取依据,目的在于加强教育的基础性,防止学生学习过早分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回归基础教育属性;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是标准参照考试,相对常模参照考试难度小,因此,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升学录取依据,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警惕学业水平考试异化为选拔性考试。

篇10

关键词: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教研能力

随着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师队伍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能力是推进该项改革的关键环节。合格的一体化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企业工作实践能力,是企业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体,是技术能手与教育教学能手的结合体。

技工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由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一体化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四类人员组成。为了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行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对不同类别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建立薪酬建设机制、培训制度等配套机制保障措施,促进教师队伍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一、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一体化教师比例偏低。在大部分技工院校中,一体化教师的比例低于国家技师学院要求标准的60%,有的学校一体化教师的比例仅占专业教师的三分之一。(2)职称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早期技工院校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不高,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加强技工院校建设的背景下,很多年轻大学生进入技工院校师资群体。由于我国的职称晋升体系和学历、任教年龄挂钩,因此技工院校师资整体职称水平偏低,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所占比例未达标,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教师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要求。(3)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缺乏,且影响力不足。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传统专业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高

(1)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单一。目前,技工院校大多数专业教师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本科毕业生,他们从普通高校毕业直接到技工院校就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缺乏技工教育的相关经验。而对企业中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员工来说,技工学校缺乏吸引力。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学校中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通过和教师座谈、交流等了解到,“缺乏一体化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缺乏所需的专业知识”,在教师不能适应一体化课改的原因中居前两位,应该加强学习和培训。(3)培训保障不力。当前,我国教师培养缺乏比较系统的模式和流程,缺乏依托高校、大中型企业培养培训教师的基地,多数师资培训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只重视业务培训而不注重全面素质提高。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培训技能不对口,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有限,教师很少能够接触到企业的先进工艺,无法准确地把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都影响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三种能力师资队伍素质提升举措

1.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举措

(1)一体化课程体系与学习任务开发,规范教师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并梳理出核心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知识点、技能点及编制课程标准,更好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2)教研活动多样化,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开设公开课和示范课,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开展教学设计竞赛,如说课比赛、板书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比、学、赶、帮,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定期召开“教学业务反思会”,教师互评反馈,持续改进课堂教学问题,发挥团队作用,促进整体提升。

(3)交流取经,助力教师成长。走出去,持续选送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师资培养,更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外去接受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培训,借助外部力量助力教师成长,并针对外出培训员工建立外出培训档案,跟踪培训效果,召开培训成果汇报会,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教师的共同进步。

(4)健全评价机制,促进教与学全面提高。实施全过程教学管理与质量督导,多角度测评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实施一体化课程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企业实践,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举措

(1)建立教学咨询专家师资源库,引智借力。(2)一体化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3)基于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方向,为教师量身订制培养方案。

3.教研能力提升举措

(1)搭平台,促教研结硕果。健全教科研机制,鼓励教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及教学进行教研课题立项,以课程组为单位完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校本教材、讲义及学生学习页、工作页,通过专家评审应用于教学。(2)打通渠道,提供交流舞台。将教师优秀的论文、课件、教案等教研成果,通过市级、省级、国家级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平台进行比武交流,展示教师的教研实力,激发教师教学中不断思考,积累经验,共同分享,共同进步。

4.职业激励举措

制定《一体化教师认定办法》,完善《薪酬制度》《教科研奖励办法》《员工退出实施细则》等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多能少、能进能出的平台;同时在持续教育、精神激励等多方面实现对教师的职业激励。

(1)终身学习。倡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出台教师培训培养管理方面的制度,从组织、过程、绩效、奖惩四个维度全面保障教师培训质量,定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情况、新教法应用情况、企业四新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将成绩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与学年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从机制上引领教师终身学习。

(2)精神激励。设立名师工作室,带领团队成员和企业共同实施项目,共同进行产学研、企业培训、技能训练等工作。

(3)实施内部职称评聘制度,实现评、聘分离。出台教师内部职称评聘相关制度,将校企结合课题开发、校企结合教材出版、校企结合教案/课件/讲义、各类竞赛成果和教学成果评比,教学资质和情况作为两类发展导向,教师只有在每类发展导向中都取得一定业绩才能够予以聘任,否则予以缓聘,退出教师岗位。鲜明价值导向指向教育教学内涵的提升。

(4)建立退出机制,优化人员结构。以绩效考评结果为主要依据,将教学绩效差、出现教学事故等不良行为纳入退出依据。同时设置多层退出档级,包括在岗/停职学习、转(降)岗、缩短续签合同年限、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等多种形式,促进和优化学校人员结构的合理流动。

(5)实施课时差价,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价值方向引导。依据教学质量、教研成果、技能大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年度考评结果实施课时差价,让高水平教师和低水平教师课时单价形成差异,支持教师收入有更大差距,充分通过薪酬杠杆调节促进课堂质量提升。

(6)绩效评价信息化,做到持续改进。在对各类人员实施绩效考核时,采取月度强制排序,对于教师群体,依据年度考核情况,采用绩效评价矩阵,通过对员工的胜任力和绩效结果多维度进行分析评价,将人员识别成多种类型,作为培训、沟通、培养以及晋升等依据。

搭建信息化平台,公开透明绩效薪酬全过程,实现绩效PDCA闭环。将信息化平台分为制度公示、绩效计划、绩效面谈、考核结果查询、职业生涯规划、积分贡献等模块,让每位员工能够随时看到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个人的绩效变化以及绩效结果在薪酬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