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3 23: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调研报告
可行性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三年级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修建旱冰场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青春交际舞协会的可行性报告
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高校调研报告之外联篇
高校调研报告之人力资源部
赴北京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调研报告
甘肃西部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对宿迁医改调研报告“十点质疑”之回应
锣鼓书目前的传承机制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下乡期间调研报告
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德钦县奔子栏之行调研报告
大学生学车调研报告之调查方案
大学生食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开题报告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劳尔的故事之劳尔的社会调查报告
北京图书市场调研报告
北大课题组宿迁医改调研报告(上)
安阳师范美术学习实习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火眼晶睛的调研报告
关于二十岁之前废掉的可行性报告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评介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少儿读经解经点评录》可行性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2
怀揣着卑微的梦想,农民工纷纷踏上列车来到都市,命运让他们做着“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在酷热难耐的建筑工地,有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在恶臭扑鼻的下水道,留下他们疏管道,清淤泥的足迹;在夜深人静的马路上,印着他们披星戴月的身影……据统计,农民工对GDP贡献率达21%。农民工显性和理性的贡献指数再次表明城市保障他们的权益,关注他们的生活不仅是一种胸怀,而且是一种责任。
当下针对农民工有两点热议:一是,病有所医。这方面许多城市已经细化了农民工医疗保险方案,确保在工伤、疾病时能做到小病不拖、大病不等;二是,老有所养。这一隐忧常常被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农民工自身所忽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显示:外出农民工总数达2.1亿人,其中30岁以下的人占2/3。这样一个高活力群体眼下吃的是“青春饭”,暂时养老问题不尖锐。如果农民工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进入老年后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养老保障,他们对社会稳定的隐患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长远看,他们将会给未来几十年后的政府、社会和家庭甩出沉重的包袱。
由此可见,着力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问题并非未雨绸缪,而是燃眉之急。从各地试水情况看,大体存在以下三种困局:其一,交纳数额与农民工的实际收入不匹配。农民工参保所缴纳的费用与城镇职工相同,但其实际收入又远远低于城镇职工。低廉的工资在扣除养老保险后就更低了。其二,农民务工的季节性、临时性和流动性掣肘了养老保险的稳定性,农民工农闲时进城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随意性和流动性很大。其三,缺乏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体系,又不能跨地区转移携带、转移、接续。农民工面对“转保难”时只能选择退保,07年深圳23万农民工退保便是有力的佐证。
《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再次指出: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诚如斯言,解围之举各地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的摸索出一套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方案。
以笔者之见,首先,规范养老保险制度,从国家层面上尽快地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纳入全国的社保体系中,制定措施确保2亿多农民工的权益。
其次,分设保险,即将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城镇原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分开,根据农民工工资水平拟定相应的收费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最终与城市的基本养老保险接轨。
再次,依托银行支撑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保系统,实行农民工“一人一卡”制,把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及企业为他们缴纳的全部进入个人帐户,同时这个帐户可以随着他们流动而携带、转移、接续。
篇3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的实证分析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过去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企业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称,农民工“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却“拿着最低的工资”。 然而,即使如此,他们的权益依然屡屡受到侵犯,他们的工资时常被拖欠、缺乏足够的安全保护、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几乎成为现实生活中最弱势的群体。
依据国家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返乡农民工统计监测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截至2008年12月31日,被拖欠工资的返乡农民工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5.8%。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返回的农民工,因企业关停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3%被拖欠了工资;因企业裁员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有5.7%被拖欠了工资。 结果显示,当年返乡农民工的工资兑现率只有94.2%,私营企业主随意拖欠、拒付农民工工资的不公平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农民工资被拖欠,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活维系出现危机。当最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都不能保障时,务工农民的其他合法权益便无从谈起。如果说不劳而获是有违社会公正的,那么本应多劳多得的人却劳而无获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二)问题背后的政府缺位与失职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表面上是农民工个人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弗雷德雷克在《国家的新角色》中提出了:帮助穷人的办法取决于国内资源有多少可供使用,也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应的政治意志把资源用来缓解贫困问题。这一论断揭示了政府的巨大作用。工资拖欠问题涉及到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的关键还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在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解决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只有看清问题背后政府的缺位与失职,才能从正面贡献出可滋完善的建议与策略。
第一,政府监管政策的滞后阻塞了农民工的讨薪之路。
笔者认为,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源。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有“责令改正”,但是被责令后不改正怎么办?相关意见与处罚办法中未做出进一步的规定,用人单位抱着侥幸心理索性不签,导致工资纠纷发生时,由于缺乏书面合同,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难以明确,往往使劳动者一方举证困难,维权无据。
第二,严重的管理“越位”和服务“缺位”是为农民工维权中的思想桎梏。政府部门的作风依然存在,管理中明显存在着“接纳贡献性”与“排斥参与性”的取向,政府保护不到位。 从现实看,政府的许多职能部门已经开始对外来农民工进行管理,但是,绝大多数管理项目的实质就是收费,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式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重管理、轻服务,缺乏主动服务的公仆意识,存在严重的管理“越位”和服务“缺位”现象。
第三,政治权益的缺失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隐害。
务工农民既缺乏相应的利益诉求渠道,又缺少相应的政治参与机会,在政治权力的竞争场中,很大程度上更缺乏自己的发言人和代表者,话语权微乎其微,成为游离于政治权益之外的边缘群体。 笔者认为,农民工在现实中政治权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政府对务工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现状的漠然视之,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使得务工农民因此而对政府的信赖感大大降低,以至于当权益遭受侵害时,务工农民更多的选择以私立救济为主导;另一方面,缺乏自己的利益发言人与代表人。
第四,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善待农民工”流于空谈。
我国《劳动监察规定》明确规定了劳动监察的主体、内容、权限,如果严格执行,何以出现成千上万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形?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中,有的缺乏前瞻性、预见性,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其滞后和不适应;有的缺乏有力的惩戒措施和保障制度,操作性不强,对侵犯务工农民权益的加害者的惩戒如同隔鞋挠痒,同时法律空白仍然存在,使得不法雇主得以钻法律的空子,而政府在行政时则无法可依。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解决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势在必行。
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中,应从一下几点做好政府工作。
(一)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清理拖欠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政府调控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保障。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一方面,加强行政监控。劳动合同是所有劳动争议解决最有效的依据,只有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才能逐渐规范用工条件和用工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拖欠工资的发生。针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行政 机关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情况的监察,在源头上保证了农民工维权有据,讨薪有门。另一方面,权责明确,合作有序。劳动部门分为劳动监察部门和具有司法职能的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行政监督,具有司法职能的部门则主要负责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等司法职能。两个部门相互协调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部门的职能。
2.农民工权益易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工作为个体太分散,缺乏自己的维权组织,降低了自己的维权力量。首先,党团组织、工会等正式组织在用人单位里建立基层组织的时间较晚,维权力度不够大。其次,在农民工聚集的很多地方,没有吃呢管理农民工协会等农民工自治组织。最后,对于包括各种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其他社会维权力量,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支持。城镇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工建立自己的组织——工会,增加农民工与社会强势团体的对话能力,使农民工享有国家应该赋予农民工的实际利益,将其代表纳入到政府组织中去,把农民工原始的地缘和血缘群体移到正式的社会组织中来,将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合法化、制度化。
3.建立不良行为记录联动机制:以企业为单位建立综合性台帐,将拖欠工资记录与安监、质检等记录实现联动,由区民工工资拖欠投诉中心对其不良行为进行通报,并报送市劳动局、市建委及相关区县部门。
(二)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1.具体落实《工资保证卡制度》
为了保证农民工每月能实实在在领到报酬,从2005年8月1日起,凡在重庆江北区内施工的建筑单位,每月发放工资时,必须在工资保证卡上登记,由农民工亲笔签字自己确认。该卡将记录农民工在建筑单位工作后,每月领取工资的时间,工资额度等情况。由用人单位盖章后生效。从而在制度上开通农民工工资支付绿色通道,为江北区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辛苦钱保驾护航。同时,笔者建议,加大惩治力度,严格违纪责任,对实际中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卡片照发,工资照欠者,按照拖欠部分进行5-10倍的严厉处罚。将该项保证卡制度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狠抓落实。
2.工资支付垫付制度与工资支付担保制度
工资支付垫付制度要求,建设单位(业主)未按照合同约定拨付或者结清工程款,致使施工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责令建设单位在未结清的工程款内先行垫付劳动者工资。而对合法分包工程的承包人拖欠工资的,由发包人在未结清的工程款内垫付劳动者工资;对违法分包、转包或违法由他人挂名承揽工程拖欠工资的,由发包人全部垫付工资。通过责任的转移,淡化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有力的保证了农民工工资的落实。
(三)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法律援助
1.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采取多部门联手的形式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全力保障民工能够及时得到工资。据调查,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部分民工根本不知道合法的维权渠道,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投诉欠薪问题,而是非法聚集、堵塞交通等暴力形式追讨工资。建立“民工工资拖欠投诉中心”,该中心要在处理讨薪纠纷的同时,注重教育民工维权必须采取合法途径,告知民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扰乱社会治安等讨薪手段的违法性,让其知道违法行为会为自己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安抚好民工情绪。
2.加大跨区域合作,建立农民工的双向维权机制
在农民工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省、市和地区,要逐步自上而下地建立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在双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农民工户籍所在地工会组织与用工城市工会组织联手,随时沟通和交流务工、用工信息,共同处理重大侵权事件,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
3.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农民工要求发放工资,是农民工的一项基本权利。完善法律法规,才能让农民工在维权之路上有法可依。按《劳动法》及《职工权益保障条例》有关规定,被拖欠工资,民工可要求单位给付拖欠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还可要求1至3倍的赔偿金。大力扶持依法付给民工工资的合法企业 。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2006年04月16日。
2 国家统计局:《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2009年03月25日 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90325_402547406。htm)。
3 弗雷德里克?巴和科尔巴乔,亚历杭德罗?L:2001年:《国家的新角色》,载《国际社会科学》第l期。
4 严思源:《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治理》,载《老区建设》,2009年10月。
5 胥仕元:《政府主导作用是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的关键》,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2期。
6 胥仕元:《政府主导作用是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的关键》,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2期。
7 鲁岳松:《新形势下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8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29页。
篇4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0-01
1返乡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
(1)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综合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劳动部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进城农民工大约12亿人;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农民工已达23亿。[1]
(2)思想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85%,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只占052%。2006年我国农村总劳动力资源为531亿人,外出从业132亿人。农民工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2]。
(3)返乡农民工大体呈现以下几个趋势:从事建筑业的居多,集中在一些收入少、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得到的收入却最低以体力活为主的领域。
2返乡农民工的特点与培训需求
(1)农民工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大、工作相对不稳定的群体,所从事行业、所在地域随时都有可能会转变,这使得大多数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意识差,安于现状的现象严重。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意识增强,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的人数增长迅速,但是和上亿农民工的培训需求相比,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2)市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需求:经济的增长、新兴产业的兴起等刺激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供给上看,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技术的工人,劳动技能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造成了用工的结构性失衡。城市缺乏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而大量的返乡农民工却留在农村不能转移出来。
(3)返乡农民工自身对培训的需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外出打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以及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和技能的不适应性越来越强,加强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在不断提高。
3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的建构
31完善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简化办理程序;对已工作的农民工进行再培训,实现长期或“终身培训”,实现农民工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法律,使农民大胆创新、积极创业,发掘农民工自身的创新优势、普及科技知识、创业致富、招商引资是促进就业最基本的途径;进行政策倾斜,提供创业补贴和资金扶助、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3)设置法律和权益保障专栏、采取典型事例进行辅导和讲解;建立农村权益保障小组,将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考核作为岗前培训的门槛,对通过的农民工,在就业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或者更多就业机会或创业机会。
32建立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体制
(1)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法制,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领导机制,设立独立合法的监督机构落实经济补贴和援助,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管理经费援助和培训补贴。
(2)发挥返乡农民工主体作用,明确自身定位,改变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关注相关政策,抓住机遇,树立长期培训的观念,做好风险准备,提高风险接受处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学习求职礼仪,了解法律法规及城市生活习惯等。
(3)发挥社会联动作用: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明确市场需求,按需培训;提高师资质量,完善培训的软硬件措施,合理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培训方法;积极接受监督考察,参加培训技术鉴定和审核;树立自身品牌,培训具有特色技能的学员,走创新和特色之路。
(4)发挥企业引擎作用,企业应和农民工确认权责关系;与培训机构签订目标培训合同,对为本企业提供过培训学员的培训机构进行合理的评价,建立意见反馈信息库。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树立品牌意识等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机制
(1)设立培训目标机制:在设立目标之前,成立就业培训服务的需求调查机制和就业培训专业筛选机制,始终把农民工的培训需求与就业需求作为工作导向;成立就业培训服务的招标与投标机制,始终确保培训市场的竞争性、公平性、透明性。政府制定年度或季度培训计划。
(2)建立培训实施机制,包括岗前培训、培训就业、岗后探讨机制。可借鉴王飞(2012)的就业培训券模式:第一步,地方政府通过调研制定培训方案,制作一定面额的就业培训券,确定培训券的领取条件;第二步,依据标准选定培训机构,把选定的机构名单及信息向社会公布;第三步,政府发放就业培训券,第四步,领取了就业培训券的农民工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第五步,培训机构对报名的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在培训后收取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券以抵作培训学费;第六步,培训机构持就业培训券到政府部门领取培训经费。[3]
(3)完善培训评价机制:①对培训机构的项目设立的合理性、培训目的明确性、培训对象的广泛性进行评估,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设备齐全度、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考核。②农民工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适应和接收的效果、培训方式是否满意、培训教师的素质和技能进行评价的考核机制。③对农民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进行评估的测试机制。
(4)落实培训保障机制:①把农民工纳入补贴范围,均衡城乡间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重点转向农村。②对培训后的农民工给予后期指导和辅助技术真正掌握,实行长期负责制。③一部分培训资金据培训后就业水平及对培训机构的满意程度进行补助,另一部分资金则采取“培训券”或者“教育券”的形式进行直补,提高培训效果。
(5)创新培训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可激发培训中各相关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得培训服务体系日益完善:①对鉴定合格的技能能手给予一次性补贴。②对在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培训补助经费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农民工反馈信息相关联。③据企业农民工所占比例、自主培训成本、农民工福利待遇取得相应比例的援助。
参考文献:
[1]陈佳贵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189
篇5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 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1)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做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农民工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创造硬件条件,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化, 电信企业对投资大、收益低的项目投资力度逐渐减小, 这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对农村电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我国农村地区电信资费, 尤其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农村信息服务站的电信资费更应给与政策支持, 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必要条件。
(2)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农民工就业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的农民工就业基础信息平台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农民工就业网站还很少,基本上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作用还没发挥到最大。这就要求政府积极推进覆盖乡镇、链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就业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网,以及时、准确反映农民工供需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制度和数据库管理制度,包括求职登记、招聘信息等,以使企业能及时、有效选择本企业所需农民工;要加强省区间劳务信息的交流协作,构建相对稳定、可靠的信息通道和共享的信息平台,以此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同时,政府还要对招工单位的用人情况、信誉程度进行监管,保护农民工利益,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发挥公共信息渠道的作用。
(3)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综合利用宣传单、报刊、广播、书籍、电视、互联网、咨询专场等方式,广开信息渠道。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地理上是不通畅的。“这种状况, 不仅使资源配置不合理, 也使信息不完全, 价格信号不灵敏, 易造成市场大起大落。”针对这种情况要完善省、市、县(区)、乡(镇)、村5级劳务监测网络,最终形成纵伸到各社区、各乡镇、各自然村,横跨到各大中城市、各级主管部门、各个企业单位的全方位覆盖的劳务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民工就业。
(4)创新信息服务机制,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政府可以开通专门从事农民工就业的专线服务电话;举办农民工就业交流大会、企业招聘农民工大会等大型招聘活动;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就业的效果,因此加强信息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其服务本领和服务意识,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纪律,使其真正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有效信息非常重要。
2.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种专业机构来沟通各方的信息。政府是管理部门,主要从宏观上来把握,企业就用工而言主要从成本角度看问题,不会就农民工就业投入更多精力。因此劳资之间的信息沟通必须有另外的一种机构来实现――市场就业中介机构。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认为,通过发展市场中介,搭起交易双方之间的桥梁,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就业效率。因此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的功能,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信息,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就业中介机构应承担以下功能:第一:信息沟通功能,这是市场中介的主要功能。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为了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如果当事人直接去获取信息,就存在着一个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达到足够高的时候较高时,当事人就会放弃这种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而去寻求其他途径,这就是中介组织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功能。第二:协调和管理功能,主要指就业中介机构在充分考虑双方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双方利益的代言人,从中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双方关系的相互协调。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以赢利为目的市场中介机构纷纷出现,这为农民工就业起到重要作用,但鱼龙混杂,某些中介机构还不规范,致使部分农民工上当受骗。因此,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积极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约束与限制那些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3.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
“把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对于开启民智、弱化信息化的分配效应、缩小数字鸿沟、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十分深远,同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农民工的信息化是其顺利就业的重要方面,因此把获取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工,对于扩大农民工就业意义十分深远。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具体为,在技术层面上,使农民工能做到“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在教育层面上,培养和提高农民工的信息素养,培养农民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送信息、信息免疫的能力。
政府的信息宏观管理的不到位,市场劳务中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不足是造成民工荒,阻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完善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相互配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起相对合理、公平、统一的人才市场,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工顺利就业做出各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英隆:比较利益的递进追求:农民工演进的劳动经济学解读.经济学家,2007年地2期,第71页
[2]曾湘泉牛玲:完善劳动力市场规制,提高就业水平.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第1期,第19页
[3]王艳等: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的原因及其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第6期第60页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篇6
内容摘要:
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原因、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工,一个不同于而又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群体,具有农民身份的产业工人。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就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其原因
(一)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约有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长期以来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社会保障程度较低。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到20__年底,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就更低,分别只有2.9、3.1和5.6[i]。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五大社会保险”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此外,绝大多数农民工未参加失业保险,而生育保险农民工也基本未参加[ii]。
除社会保险外,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也很差,最突出的表现在住房和子女的教育福利等方面;在社会救助方面,现行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城镇户籍人口,诸如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
许多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些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如20__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和《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农民工应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20__年北京市颁布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办理养老保险;20__年上海市推出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综合保险;20__年成都市下发了《成都市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农民工可以享受工伤补偿或意外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等几项综合社会保险。然而,在各地制定的法规中,有不少规定的险种不完整,这就很难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同时,由于这些法规和规章的效力层次较低,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二)原因
本文认为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低、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主客两大因素。
从主观方面来看,首先,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同时一些政府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没有从农民工的真正需要出发,而是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规定,层层向企业安排,许多地方政府把养老、失业、医疗三险“捆绑”推行,由于农民工的缴费能力较低,导致参保率较低。其次,大部分的企业雇主对农民工缺乏自觉保护意识,认为支付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加大了企业成本,这就导致他们对农民工参保采取消极应付的行为。最后,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
从客观方面来看,首先,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体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缺失的根本原因,农民工和市民虽然共处一个空间,但二元结构所折射的二元社区导致他们在收入、保障权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悬殊。其次,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规模庞大、构成复杂及流动性强的特质,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差异性较大,并且保险基金的区域统筹与农民工的跨省流动存在着冲突,于是导致农民工参保中断、退保现象频繁。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在已有的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的文献中,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总结起来无非是从社会整体和农民工个体两个大方面来进行论述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概括: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就可能放弃土地保障,让渡土地的使用权,农村就可以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按市场来运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建立一个对所有生活在城镇中的人具有一个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以提高农民工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也可以加大农民工对自身投资的力度,从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能够更好地维护农民工和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发展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如果采取适时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保持农民工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对我国新型工业化产生积极影响。
从政治稳定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人地矛盾和城乡矛盾,而农民工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为缓解“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农
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体现社会的公正性,体现政府的全民性和公共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也是改变二元结构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性失衡的需要,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要把数以亿计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只有高度重视维护这些未来城市新市民的权益保障,这一战略目标才会顺利实现。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体现了公平与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整合和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衔接,阻碍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农民工进城的保障,也是城市化战略实现的需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城乡的和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以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生活质量和发展需求;有利于引导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兼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同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也是保护农民工中妇女、儿童这种生理与社会双重弱势群体的需要。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确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二十多年,国家财力和政府承受能力已逐步增强。虽然国家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全部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但是我国已经具备为农民工建立初步社会保障的经济条件。并且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在于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充分调动雇主、企业和农民工等社会资源,过分强调国家财力不足和过高估计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代价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理应将其摒弃。
其次,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治条件也是具备的,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且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写入《宪法》,而农民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理应与市民一样享有对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把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环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作为今年政府工作重点来抓。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更好地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再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影响到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是社会分配不公的表现,而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了协调这种不良社会氛围而确立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宣言》中指出,为了减少贫困和实现社会融合,必须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那些尚未从任何正规社会保障计划中受益的群体,而农民工就是那些尚未从任何正规社会保障计划中受益的群体。如今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都给予了更大关注。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四、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这一问题大家讨论的比较多,分歧也比较大,没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更没有能为大家基本接受的成熟方案,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农民工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如张启春认为通过户籍改革将农民工变成城镇居民,进而将其纳入镇社会保障体系或者通过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如李迎生认为推出相对独立的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要的,并提出了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三是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杨立雄认为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参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两种模式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可行性,可行的方案是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适当时机,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接轨。
笔者认为在现阶,由于人口老龄化、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也很大;城镇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本来就困难重重的城镇社会保障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第二种方案——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这与我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与农民工的特点不符的,农民工是新兴的产业工人,已经不同于农民了;此外这种方案也是与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目标相背离的。笔者认为现实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和需求,按照多层次、多类型、灵活便捷的原则来提供社会保障,并确保这一制度能使城乡易于接轨。最近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在调研报告中也指出,农民工应实行分层分类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保障目标和政策建议,该课题组的建议在新时期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农民工的现实状况出发来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从长远讲,就是在保障农民工最低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向保险型社会保障迈进,进而进入福利型社会保障,最终建立城乡高度统一、社会化、法制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构建过程中要有周详的谋划,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应该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本文提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如下:
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只有扫清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障碍因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首先,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取消针对农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逐步改变农民工因为一个户口而丧失社会保障权利的现状。其次,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对不同的劳动力有不同的态度,导致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工作分工、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歧视。再次,改革土地制度,为了提高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改革,让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集中土地的可行办法是让土地自由流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土地换保障”。
2、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或针对农民工的综合或单项社会保障的法律与法规,那么制定和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时就会有法可依。在立法的过程中,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国际组织制定的规章和原则,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被公正、合理、有效地执行,并能达到社会保障的目的。
篇7
岁末年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再次出现农民工退保的浪潮。如今,劳动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但“各自为政”、“壁垒森严”的社保格局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这种格局应该早早打破。
农民工退保潮再来袭
岁末年关,农民工的动向引人关注,规模庞大且比往年更早地从城市回流农村。而最近有一则消息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热潮’,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
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农民工集中的广东省,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去年深圳共有493.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保的人数多达83万人。
农民工退保,最不划算的是农民工自身。按照东莞的规定,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和企业两方承担,个人缴费8%,企业缴费8%。农民工参保满一年,退保则可以退回缴费的11%。如果不够一年,则只能退回自己缴纳的那8%。企业缴纳的则只会成为社保资金库里的财富,农民工则不能直接受益。
新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正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2009年2月15日征求意见结束。因此,从现在到《社会保险法》实施,便出现了一个社保真空,即农民工社保只能按照老办法行事。
据国务院研究室关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已达15%。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之中,是顺利完成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的突破口。
有关专家认为,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力气活,目前的农民工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盲目退保的严重后果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但从长期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是要回家养老的,如果现在不引起重视,将来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
农民工缘何冷对保险
养老保险的初衷,就是实现老有所养。那么,一项对农民工有利的制度为何遭遇农民工的冷遇呢?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来最需要保险的农民工缺乏参保热情,甚至退掉了自己将来的生活保障呢?
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接。农民工表现出的极大的流动性,不仅反映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也表现在职业及单位之间。其实,农民工能在城市定居下来的少之又少,因此,离开城市前只能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钱提取出来,他们非但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险的实惠,却为城镇养老保险金的积累作了贡献。
“地方利益”作怪。由于退保只能退出个人账户中的钱,企业缴纳的部分归当地社保基金所有。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一些政府默认甚至设置门槛迫使得农民工退保。
以深圳的数据为例,即使按照最低工资800元来计算,企业每年为每个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应是接近1000元,而深圳市2007年退保的有87万人,即使每个退保的人都只交了一年的保险,也意味着一年里退保的人就把8亿多元贡献给了地方社保。
15年期限时间太长。农民工从事的多数是技术要求不高的简单劳动,频繁的流动很难累计打工15年之久。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在餐饮、工厂等企业的平均工作周期是4-6年,从事建筑等纯体力工作的农民工,在一个地方的平均工作周期为2-3年。因此,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15年缴费年限成为难以逾越的门槛。
社会保险缴费数额超出农民工承受能力。根据现行社会保障政策,企业按规定应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近乎为职工工资的40%左右,其中养老保险一项就占20%。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在变相提高,按照最新的规定,个人账户完全由职工个人缴纳,占其工资的8%的比例。对于多数农民工来说,维持城市生活已捉襟见肘,在即使参保也很难享受老有所养待遇的情况下,实在不愿再花钱办理一份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养老保险。
农民工的传统养老观念依然陈旧。他们总以为家里有承包地,老了有子女来抚养,难以接受新型的社保观念和社保方式,以为“这个钱花得不合算”,如同“摊派”。因此,改变农民工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方式,要走的路还很长。
如何规避农民工退保
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不便民和不利民的制度性缺陷,足以让民工们望“险”兴叹、退保成“潮”。
其实,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问题并不难,目前可以预见的解决办法,是逐步实现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即社会保险实行全国统筹,这是多少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企盼的梦想啊。譬如有人提出,可以给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金缴纳记录的IC卡,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互济一部分的办法,从全国的层面来统筹推动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缴纳的连续计算问题,可期待农民工社保零成本,“一卡在手,走遍全国”。
篇8
关键词:农民工 合法权益 公证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党和国家对此十分关注。农民工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人们对农民工问题从最初的漠视到给予热切的关注,使其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笔者认为,从法律的层面看,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做得还不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必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完善。公证制度属于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介入农民工维权工作很有必要。
一、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其合法利益在很多方面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解决此方面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公证进行维权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和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据有关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人员中占52%,农民工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今后时期,农村富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地逐渐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来,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5月的《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工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该收入相当于全国城镇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5%。农民工劳动强度大,收入相对较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又十分严重。据全国总工会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11月中旬,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拖欠的工资约有1000亿元,而为索回这1000亿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元的成本。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中旬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在务工方面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的比例达到60.37%,而通过中介机构介绍和自己应聘的仅占14.2%和12.1%。由于相信熟人或亲戚介绍,往往使本人的合法利益受损。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上,或劳动合同不规范,或不签合同,或只有口头约定,有的连口头约定都没有。调查显示,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有15.68%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合同上存在着“霸王条款”、无效条约,往往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报告还显示,我国76.4%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而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由于缺乏就业培训、农民工伤亡事件屡屡发生。
农民工问题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行农民工的维权工作。公证是一种法律证明,依照法律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公证具有证明、服务、沟通、监督职能。通过公证可完善法律行为,纠正不法行为,平衡利益关系。公证书具有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的效力,可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把公证纳入农民工维权工作非常必要。
二、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维权工作,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但在法律制度方面还有一定的缺失,有必要引入公证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工维权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府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随后,一些地方有关部门针对本地区的情况,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如江苏省规定,从2006年起到2008年底前,全面推行农民工特别是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做出了《关于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意见》,规定农民工参加住院或大病医疗保险费主要由用人单位缴纳,城镇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照当地规定,为雇用的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山西省交通厅规定,今后建设单位要投标公路工程,必须先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帐户。北京市做出了民工报酬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并拟订《北京市推行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所有用人单位基本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上海市推行所有民工工资发放将采取银行转帐方式,由用工单位为建筑农民工办理工资卡,工资由银行直接转入工资卡,按月支付。哈尔滨市总工会规定,农民工如遇到工资拖欠问题,可以向工会寻求法律援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农民工向欠薪单位讨工资。这些规定及作法,无疑对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权利的维护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这些规定和作法,仅涉及农民工维权的部分内容,没有从整体上给予考量和维护,在农民工有关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普遍欠缺的情况下,其权利的设定和保护在执行这些规定时,难免出现“水分”,权利的实现极有可能落空。同时,这些规定在执行上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不利于贯彻和落实。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法律程序,以法律制度为保障。其可行的制度是,在第三者的监督下,公平、公正地设定农民工的权利,使权利不含瑕疵,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在工资支付上,一旦欠薪,能借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具给予强制执行。这个制度可通过公证来实现,我们有必要将公证机制引入农民工维权的系统工程之中。
三、公证的效用对农民工维权的必要性
篇9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城镇住房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138 -03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 50%。城市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今后2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预计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在54%左右,2020年将达到59%左右[1],2030年将达到66%左右。这意味着,从2011~2030年的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左右。在这新增的城市人口中农民工将占据大部分比例,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然而,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工城市住房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门槛。
一、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住房面积小、设施简陋、居住治安环境差
查阅《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可知:上海、广州、武汉和成都四个城市中人均租住房屋面积小于 7 平方米的农民工的比例分别为 66.9%、54.2%、67.8%和 51.1%,从四个城市的人均租住房屋的面积来看,都大大低于当地居住的平均居住面积[2]。一方面,农民工居住的地方流动人口比较多,人员相对复杂,失窃、斗殴等治安问题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防灾救护能力弱,安全隐患多。农民工居住的地方建设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规划控制。没有消防、救援通道,防灾救护能力极度脆弱。
2、农民工收入较低,政策偏失,缺乏住房保障
我国的房价目前一直居高不下,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来说,由于城乡二元住房结构的限制、户籍制度的影响和政府财力等制约因素存在,他们这个群体被排斥在城市住房体系以外,其购房需求更是很难实[3]。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只限于城市户籍人口,这造成了城市户籍人口和农民工之间的极大反差。虽然我国进行了城市住房改革,然而,这些住房改革在制度的设计上都只是针对城市居民。
3、造成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是根源所在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它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4]。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会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而户籍方面因素会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务工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即同城不同待遇。公共财政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出现了城乡分布不均、不正常现象。
(2)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工未被纳入保障范围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的,住房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使买不起房子的居民也有房子住。这些政策针对的都是城市居民,而外出农民工由于不具有当地户口而被排斥在住房保障制度之外[5]。
(3)农民工能力薄弱,教育程度低
在全国总工会调查中, 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中, 接受过中专、中技、职高、大专、高职教育的比重为37. 5%, 技术工人占职工总人数比例不足8%,其中,有近60%是初级工[6]。因此,这种就业现状与我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农民工就业程度低、能力弱。
(二)现有的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政策及其局限性
针对农民工城镇住房问题的日益突显, 2006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7 年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010 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2011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了政府对农民工城镇住房问题的关注,为农民工保障住房的解决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也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农民工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既有的政策示范效应大于实际,主要局限在[7]:
1、既有住房保障的范围、标准等适度性问题有待合理规范
2、没有基本法律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工作滞后
3、政策规定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住房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4、政策尚处于探索层面,实际作用有限
(三)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好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让农民工也能够享受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政策。
2、能保持我国经济发展
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但为城镇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应的结构性不足,解决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民工进城务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需要
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进城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解决好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可以稳定农民工在城市定居务工和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利于我国城市化健康有序地进行。
4、规范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必然带动对城市房屋的巨大需求,影响了我国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经济发展。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对于抑制房价增长,促使房价的合理回归和规范我国的房地产业有着重要意义。
二、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民工住房问题已经十分明显,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也迫在眉睫,本文提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需坚持的核心原则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提供服务的终极目标,力求人与人之间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意义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在住房保障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实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和谐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三、如何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户籍制度的改革难度在于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一系列福利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因此,改革应允许在同一城市打工三到五年并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在该城市安家落户。一旦落户,就应与该市低收入居民同样享有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此外,应该把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中来,因为这是关系到城市发展和城市劳动力供给的长远大计。推进户籍制度综合配套制度改革中应坚持逐步有序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户籍制度,使农民工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与福利,提高其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健全农民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使其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福利
1、逐渐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政策范围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目前受益面最广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几乎所有工薪阶层都能受此政策获益。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之处是要建立公积金异地转移机制。只有将农民工纳入公积金政策范围,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2、逐渐建立农民工廉租住房制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西部地区的廉租住房投入。但是,我国的住房保障不应是普遍保障,保障对象应是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
在实践中,我国已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推行了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贴息贷款及住房基金等形式在内的一系列住房保障制度,但保障对象狭窄,仅限于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对于农民工,则被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因此,在完善廉租房政策时应对于那些不能通过市场及用工单位解决住房问题的农民工,连续在城市工作一定年限以上,且收入在一定数额之下的农民工,可以纳入廉租房的供应对象范围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住房问题。
3、逐渐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政策范围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而修建的一种普通住房。虽然经济适用房在资格审核环节、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它是解决中低收入者居住问题的重要途径。逐渐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政策范围,是实现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有效途径,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行。
(三)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其素质,使其平等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我国的农民工人口众多,但是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并且只有一小部分具备专业的技能,绝大部分都靠出卖劳动力来获取报酬,收入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其自购住房能力[8]。因此应该注重对农民工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只有让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不断提高,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并且平等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这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不可少的步骤。
(四)积极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提供农民工实际需要的城市住房
1、对农民工城市住房进行管理,为农民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城市住房
(1)对农民工集体宿舍和建筑工棚的建设进行管理。
(2)对农民工城市住房的租赁市场进行管理[9]。
2、加快农民工城市住房建设,努力为农民工提供住房需求
一方面,应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多种手段聚集财力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在城郊结合部,由于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村集体组织共同出资修建住房,以此来解决部分房源问题。
四、结语
对于本文由于篇幅的原因,笔者主要从理论层面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用严格的理论模型及对相关政策的施行进行实证研究。
总之,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和谐。对于如何处理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农民工进城定居问题,是衡量一个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我们政府有义务、有责任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这样,农民工能在城市安居乐业,也就解决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个和谐、和睦、和善、和美的现代化中国必将崛起。
参考文献:
[1]方烨.农民工市民化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N].经济参考报,2013-4-2(08).
[2]王永.农民工城市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5-23(22).
[3]赵旭,王钢.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08).
[4]冯红,杨桂宏.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就业歧视辨析[J].人口与经济,2013(02).
[5]、[9]金萍.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保障[J].社会主义研究,2012(04).
[6]王建平,谭金海.农民工市民化:宏观态势、现实困境与政策重点[J].农村经济,2012(02).
[7]董昕.中国农民工的住房政策及评价(1978-2012)[J].经济体制改革,2012(02).
[8]迟福林.如何推动人口城镇化转型[N].中国财经报,2013-4-13(06).
篇10
作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庞大群体,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观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社会关系网络构建为视角,探讨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对策建议。
一、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中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必要性
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报告还显示,全国农民工中16至30岁的占61%,31至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据此可知,青年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大多数。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趋向拥有技能,务农经历越来越少,对乡土的依恋越来越少。与老一代农民工外出主要是受生计驱使不同,他们外出不再仅仅或者不再主要是基于生计上的考虑,而是带有更多的追求外面“精彩世界”和“换个方式生活”的价值色彩,在整体上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对新一代农民工而言,城市越来越多地具有向往之地和未来故乡的色彩。他们中很多人开始厌倦了在外漂泊不定的流动生涯,希望在城里定居下来。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应该包括三个层面:(1)经济层面。青年农民工初来城市,首先得有一份工作(长期或短期),取得维持基本生活的工作收入,拥有自己的住所(独立的或集体的,或者寄宿在亲戚朋友家)。(2)社会层面。进入城市之后,他们便与当地居民产生直接互动,在工作、日常生活、交往等与城市社会各种组织或个体产生联系,学习和适应城市生活习惯、各种法规制度以及日常交往规则等。(3)心理或文化层面。通过上述两个层面的融入,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角色开始转变,他们开始认同城市居民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等,从而产生作为一个市民应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出现。国内学者将此群体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青年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2)青年农民工群体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就业的非稳定性;(3)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工作环境和条件差,工作强度大,工资低”(4)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5)缺乏话语权与权益维护机制。这些特征说明该群体的弱势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必要性。青年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是其最大障碍,还有各种社会歧视以及青年农民工自身限制等。作为弱势群体,青年农民工对于社会支持的需求尤显迫切,社会支持系统应对他们融入城市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社会关系网络支持
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指行政事业部门提供的支持,而这正是青年农民工比较缺乏的。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和农村有着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于长期处于差序格局的传统社会网络构架中,农民工在社会交往和社会流动方面都有一定的狭隘性。他们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以血缘、地缘、亲缘为主要纽带的传统社会关系,更注重人情、面子和缘分,具有明显的狭隘性。进入城市的青年农民工远离了乡土的熟人社会,以血缘、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长期的、稳定的社会网络(虽然这种社会网络关系可以帮助青年农民工初期比较顺利的就业,在城市中稳定下来,但却不利于青年农民工扩大交往范围,很难促进青年农民工进一步地融入城市)逐渐被瞬间的、不稳定的工作关系所取代。从社会关系网络规模来看,青年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比一般城市居民的关系网络要狭小得多,青年农民工在社会现实中就易处于底层和弱势地位,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
由于缺乏正式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青年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缺乏话语权和知情权,很难恰当、完全地接受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保护。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限制,把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使得农民在就业选择权利、居住权利、子女受教育权利方面都受着种种限制,进而妨碍了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而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对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上,排斥和抑制的政策多,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少。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的有形无形的障碍常常使农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境地。
(二)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社会组织机构
在社会网络理论中,个人作为一个网络中的个体,要想有广泛的交流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桥梁”或者说“节点”,信息通过节点的汇聚和有效传达,才能更快、更好地传递到所有网络中的个体。然而农民长期拥有的是传统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法有效地向更高层表达意见,缺乏有效表达意见的“桥梁”——社会组织机构。
组织是一个群体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保证,对于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的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而言,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组织运用组织型资本可以扩大信任资本在农民工之间的运用,从而扩大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使农民工拥有更多渠道地了解信息和接受信息。通过组织这一外部群体促进农民工更进一步信任城市社会,更进一步理解和接受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更好地适应城市。同时组织的普遍化可以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在城市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组织各种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例如城市企业中普遍设立的工会组织和一些规范的维权机构,这些都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组织,这些组织可以在农民工维护合法权利、提高社会地位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组织,农民工在城市中便不再是孤立无援的被排斥的社会弱势群体,而可以通过组织更好地融入城市。
然而,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是: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务工,逐渐脱离了农村的行政体制,不属于原先的农村政治区域,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他们也无法被城市的行政体制接纳,徘徊在一个令人尴尬的真空地带。
(三)缺乏有效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
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所拥有的个人社会网络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初级关系,比如亲戚、朋友。进入城市以后,农民工的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主要是初级群体,即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包括亲戚、老乡、朋友、同学等同质性群体。这个关系群体构成了农民工进城求职过程中的依赖群体。在这种群体内部,强关系成了联系相似者的纽带,它的维系主要是靠群体内部的互动和互相之间的帮助和支持。但是由于长期处于城市非主流领域,农民工难以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同和接纳,因此,他们的个人社会网络群体很难扩大。
三、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社会网络的构建在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促进青年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必须通过政府、组织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更为确切地说,政府应该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在青年农民工城市适应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而社会组织则应该填补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真空地段,发挥其灵活的调剂作用和辅助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青年农民工个人应该不断地转换观念,提升整体的文化水平及素质,为完全适应城市做好准备。应当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用人单位为基础,以社区为纽带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
作为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面对当前阻碍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现实处境,应该尽快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包括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从各个方面为农民工城市适应做好制度上的准备。
当前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向城市转移这一合理的社会流动,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城乡之间的全面交流,不利于社会公平。而户籍制度以及黏附于该制度的各种政策、法律、规则等又强化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身份等级色彩,更加大了农民拥有社会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只有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区别,才可能为青年农民工适应城市建立起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应该在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将农民进城务工视为正常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务实地推进促进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上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融合,更新农民的观念,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只有政府积极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更公正的公共型社会资本,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拥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从而保证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受到来自制度层面的影响。
政府通过公共产品供给生产社会资本的主要措施应包括:(1)提高农民工流动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有序性;(2)建立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制度,通过政府外在层面对农民工个人技能的提高提供社会资本支持;(3)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公共医疗保障加大倾斜力度等;(4)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提供有保障的制度环境,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为将来农民工后代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5)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在农民工城市适应这一过程中还应做到:
第一,积极营造公平、客观的社会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的实际情况,设定切实可行的吸纳农民工入城的发展战略,同时应该考虑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包括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权利,就业权利等,为农民工城市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政府应该积极为农民工城市化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平台,使农民工可以摆脱初级社会网络的影响,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多元化,从而更加信任政府和城市社会,扩大农民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社会资本。
(二)社会组织“桥梁”的搭建
作为社会的剂,社会组织应该不断地更新组织模式和发展规模,把重点放在重视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上面,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在促进农民工城市适应这一过程中起到为城乡之间搭桥、联系城市和农村社会网络的作用。实现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由内聚式团体网络向开放式团体网络的转变。通过组织的桥梁作用,加强农民工个人和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实现扩大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增强其异质性,为农民工个人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具体而言,社会组织应该做到的是:
第一,积极构建社区农民工服务中心,发动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力量,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为农民工建立良好的表达意见的渠道,同时可以全方面关心农民工生活和心理状态,为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城市化问题提供大量的解决案例。
第二,积极建立中小型企业的工会组织机构,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
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法律机构以及心理咨询机构,利用强大的民间力量,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这些社会组织和民间志愿机构可以把农民工从狭小的初级社会网络中逐渐引领出来,逐渐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入程度。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切忌用官方声音取代民间意愿。民间志愿组织要突出其自愿性,政府在志愿组织中可起协调作用,但不能让政府意愿转移至民间组织,使其失去独立性,从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农民工个人素质的提升
农民工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融入现有的城市社区,以弥补离开原有农村社区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损失。农民工的居住方式主要是租住私房或者单位集体宿舍,而且租住的私房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这些社区居住着来自各地的各种身份的人员,既有本地的农民,也有从各地聚集而来的农民工。由于不同身份和经历的人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尽相同,特别是外来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的生活使他们很难找到归属感。虽然通过血缘、地缘和亲缘关系能够在所在城市结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但是,离开原有的农村社区对于农民工而言本身就意味着社会资本的损失和关系网络的淡化。真正融入城市社区才能够建立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关系网络,为进一步顺利完成市民化过程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参与群体,农民工在远离农村社区,进入城市后,首先要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不断改变自己已形成的观念,从老乡、亲戚等原有的交往群体中走出来,逐渐学会同不同社会层次的群体打交道。这主要包括扩大人际关系网络,建立普遍信任的社会网络关系,从而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
其次,农民工进入城市后,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关注所在城市的社区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时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中去。只有这样,在自身素养获得提高的同时,也才能真正体会到成为城市主人翁的感觉。对一个城市有了归属感,才可能更加努力地在城市工作,获得城市的认可。此外,农民工还应该学会利用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平台,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
再次,农民工要不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个人职业技能,为更好地融入城市、适应城市的发展做好准备,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刘传江等.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5).
- 上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调研报告
- 下一篇:安装工作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