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安全会议纪要范文
时间:2023-03-23 00:2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办公室安全会议纪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全面主持党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对党委办公室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实施。
2、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认真领会党委关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和各项重要工作的意图,领导党委办公室干部发挥党委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3、对校党委工作计划、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和督促;协调党群部门工作。
4、组织安排党委各种会议或校党委负责同志主持召开的全校性会议,审阅会议记录,签发有关会议纪要。
5、负责组织力量起草校党委各类主要文件(工作计划、报告、总结、决议)以及党委领导在重要会议或重要场合的讲话稿。
6、对上级和校外发来的文件、电文、函件,经秘书签拟办意见后,负责及时批办,属一般性的文件直接批转有关单位阅办,重要的送校领导批示有关单位阅办。
7、负责审核党委各部门以校党委名义发出的文稿,并按文书处理规定送有关领导签发。
8、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谋咨询意见或调查研究报告。
9、根据校党委领导的指示,协调由几个部门共同办理的工作,并将协调情况及时向党委领导汇报。
10、负责组织接待上级领导和重要来宾。
11、主持本办的办公会议。
12、负责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指导工作程序、督促检查工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负责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考核和聘任。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委办公室主任助理
1、协助办公室主任完成本办职责范围的工作。
2、拆阅外来公文、函电,经主任授权,属一般性的文件直接批转有关单位阅办,须经主任或校领导批办的,提出拟办意见后送主任或校领导批示有关单位阅办,并做好督促检查或催办。
3、协助主任初核或审核党委各部门以校党委名义发出的文稿,并按公文审核、签发程序把好办文关。
4、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起草校党委的各类重要文件(工作计划、报告、总结、决议等)以及党委领导在重要会议或重要场合的讲话稿。
5、协助主任做好来宾接待工作。
6、协助主任做好党委各重要会议的安排和会前的准备工作,负责做好党委常委会议的记录,整理应发的会议纪要,送交主任或党委领导签发,并做好督促、检查或催办。
7、负责检查指导机要工作、保密工作、安全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委办公室秘书
1、负责学校党委一般文件、信函、通知的起草工作。
2、负责做好校党委全会或由党委领导主持的全校性会议的记录,整理应发的会议纪要,送交主任阅签,并做好督促、检查或催办。
3、负责对以校党委名义发出的各类文件进行审核把关、编号、登记、送打字室打印。
4、负责记录上级机关的电话,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及时呈送上级机关的文件、电报和各种资料以及根据上级的要求进行催办。
5、根据领导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信息,准确及时地向领导反映情况,注意搜集、整理与学校改革发展有关的新信息、新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
6、负责党委主办的各种会议的组织工作,做好会前搜集议题、安排议程、通知与会人员、准备会场等项准备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7、协助主任负责校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办公室网络的修改、更新,及时向党委汇报重要信息。
8、协助主任了解、收集党委各部门贯彻执行党委决议的情况、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党政各部门重要活动情况、校园安全、稳定情况等,形成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党委,并定期向全校公布及向上级部门报送。
9、协助主任做好外单位来本校访问、检查、参观人员的接待工作,做好来信、来访和回函工作,与上级机关、兄弟院校或同级单位的联系工作。
10、认真做好党委文书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11、负责校党委及办公室印章的使用和保管。
12、负责做好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包括经费的管理、报帐、文具领取等。
13、负责保管党委书记的基金卡。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要保密室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
1、严格遵守《保密守则》和其他保密规定。
2、负责机要文件的收发、传阅、保管、保密、清退、销毁、归档等工作。根据文件情况由党委办公室主任提出处理意见后送有关单位、领导办理。
3、负责全校保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学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
4、通知或组织有关人员来阅文室阅读有关秘密文电。负责有关机要文件的复印、借出工作。
5、负责按时分发、回收校级秘密文件,按规定整理登记、归档。
6、加强对本校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保密管理,负责对保密技术防范措施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7、组织查处泄密事件,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8、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组织本校有关工作人员的保密培训,对全校兼职保密员进行业务指导。
9、依照有关规定,确定要害部门(部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保密管理。
篇2
这样的故事,凡是办过会的同志都能讲出不少。为帮助入行不久的读者尽快掌握办会的本领,我们以不同方式搜集了一批会务服务的故事,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启发。组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级办公厅(室)同志们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会场布置
1.让会场布置“活”起来
去年,我负责某次讨论会的会场布置。布置好会场后,我请主任来检查。
初步检查后,主任问:“座位是按什么原则安排的?”我信心满满地回答道:“根据之前会议要求,按‘先定中间,再定左右’的顺序,市级领导和讨论组组长排在主桌中间,其他代表按选区和职务一左一右依次排列。”
“这样不行,”主任说,“会场布置不能简单凭经验,要看会议内容和目的。就说座位排列,第一,这次讨论会和一般会议不同,与会人员都是党代表,身份是一样的,不存在职务的高低。第二,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报告、畅谈思路、建言献策。想讨论得好,至少要确保主桌上各类代表分布均衡,涉及重点工作、重点行业的代表也要往中间靠。你再想想,重新调整下。”我这才意识到有些情况还真是没有认真考虑。再看会场,主桌上明显缺少农业、教育、卫生等行业代表,分布确实不合理,而且会场中仅主桌有话筒,未在主桌就座的代表发言很不方便。
回到办公室,我将座次重新排列。第一,主桌上优先安排身份重叠的代表,如既是女性又是教育卫生系统的代表,确保各领域代表在主桌有限的人数中尽量实现均衡分布。第二,涉及重点工作、重要行业的代表,如无法安排在主桌,尽量安排在后排靠中间位置。第三,准备四个无线话筒,分置在后排座位两端,保障未在主桌就座代表的发言。最后,我将会场实际安排情况制作成参会人员座位表,标明代表姓名,与代表基本信息表一同打印出来,放在与会市级领导座位前,以便领导对参会人员信息一目了然。
精心布置后,第二次的会场布置顺利通过了主任的检查。由此可见,会场布置绝非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工作,做到因需而变、因事而变,方能让会场布置“活”起来,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提供保障。
2.能否坐得下尺子会“说话”
一次召开市政协会议,政协主席提出:“以前咱们每次开政协全会,常委们都坐在台下,这次全会能不能想办法都上主席台?”
听到领导这么说,我头一下子大了。要知道,对这个会场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以往全会,之所以常委们没有上主席台,是因为主席台较小,一般安排四排,每排21人。市政协常委60多人,加上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其他与会的厅级领导,一共125人,显然坐不下。
这可如何是好?不管怎样,既然领导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和要求,我们就得努力想办法。我就提议有没有可能再加一排座位,每排也再增加几个座位。后勤组的同志听后马上说:“如果有可能,早就增加了。”我说:“别急,那咱们一起去会场,实地量一量再说。”于是,我们一起到主席台上,拉尺子一量,第一排前沿距主席台前沿近两米,最后一排座椅后沿距后墙有一米多,每排座位左右两端距侧幕也各有半米多宽。果然,会议桌整体前移一米,后边是可以增加一排的,每排会议桌再增加座位也有富余。这样,前后五排,每排25人,市政协常委与其他参会的厅级领导正好全部坐下。
这样一次经历让我明白,惯例也不一定科学,解决问题不能墨守成规,要有求证精神。
3.会场温度控制的“学问”
在一次大型会议召开当天,我提前一小时到达会场,早早把会场空调打开,调至25摄氏度,就去忙其他工作了。出人意料的是,会议开始后不久,会场温度忽然升高。台下的代表们热得纷纷拿起桌上的会议材料当扇子扇起风来。我非常纳闷:明明提前一个小时就开了空调,怎么还这么热?为了保持会场的舒适度,我赶紧降温,把空调温度调至18摄氏度。结果没多久,会场温度过低,一些代表开始打喷嚏。三个半小时的大会结束后,忽冷忽热的室温让不少代表颇有微词。我听到有代表打趣道:“今天会场空调应该是犯了疟疾,咱们是‘热时节热得在蒸笼里坐,冷时节冷得在冰凌上卧’,哈哈哈??”我感到很难为情。
会后,我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方才明白会场温度控制还真是有大学问呢!会场越大,温度越难控制。因为人体热量和外界环境不断交互,会改变外界环境温度。会场无人时和代表入座后,会场温度自然会发生变化。因此夏天要提前把室温调得比正常温度更低一些,这样随着室内人数增多,室温会增高,从偏低变成相对适宜。
这件事给我好好上了一课,会务工作的学问真是一辈子也学不完,开空调这样看似简单的事,里面也有门道呢。
4.会场灯光检查少不得
某大型会议开始前几天,我们开碰头会,各自汇报会议的筹备情况。我汇报完到会议现场踩点的情况后,处里老同志提醒:灯光检查了吗?我心想:那个会场经常用,还有什么可检查的?不过作为会前筹备的必要流程,还是不能大意。于是,我叫上摄像师一起去会场。打开灯,摄像机开机,我坐到主席台上,试拍了一阵。
这一拍可真发现问题了,灯光效果非常不理想。主席台头顶上的灯光打在我的头顶上,拍摄的画面变成了“阴阳脸”。如果用摄像机自带的灯补光,光线直接打在脸上,不仅热得难受,连面前的文件材料都看不清了。
以前这个礼堂开过无数次会,从来没遇到过这个问题,这次是怎么了?我马上向礼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终于弄清了原因。原来前不久,礼堂主席台的灯改为了LED灯。我马上向领导汇报,协调后勤部门同志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提醒我办会不能“想当然”,按照程序要检查的,一个都不能少。
5.疏漏了记者的席位
一次,我们处负责市质量监督大会的会务工作。筹备、服务这样的会议,对我们处来说是轻车熟路,但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全处上下紧锣密鼓,按流程认真统筹安排。
一切都准备就绪,原以为能圆满完成任务,可会议当天居然在座位安排上出了问题——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增加了“假冒伪劣产品展示”环节,这是会议的一大亮点,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来了许多媒体记者。但安排座位的工作人员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仅为媒体留出寥寥几个席位。结果,三四十名记者参会,媒体席位一下子显得捉襟见肘,我们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记者还是不够,不少摄影记者只能一直站着,会议现场的气氛和效果都打了折扣。
会后,领导对我们提出了批评,与会记者也有抱怨。我们认真反思,深刻认识到,会务工作必须把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决不能疏忽大意,否则真是“一丑遮百俊”,一个小小的疏漏就可能让之前的付出变得苍白无力。
6.差点出事的会标
办会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县里召开的人代会,我负责会标的布置。
前一晚忙到深夜,会场一切都安排妥当,我去值班室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到会场时,我吓了一跳:会标上“届”字下面“由”的边缘已经卷起,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是暖风惹的祸。这个会场比较大,天气又冷,需要提前几个小时开空调,有一个暖风出风口正好对着“届”字下方,把胶吹化了。为防止胶再次被吹化,我们赶紧把会标上所有字全部用大头针别住。
虽然会议顺利进行,但大家还是心有余悸。如果发现不及时,在会议进行时会标上的字掉落,电视台还现场直播,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为避免工作中出现类似失误,从此以后我们将用大头针固定会标的内容固化到会议组织流程中。
7.简洁明了的会标
初入职场赶上一次县委召开会议,我负责会标的制作。综合会议的主题和议程,我将会标定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讲政治守纪律做表率”专项主题活动动员会。核对后我自己还挺满意,就向科长做了汇报。科长看了之后说:“小王,你数数这有多少字,咱们开会的地方挂得下吗?”科长一下子把我问住了。
后来,向同事请教才知道,开会的主席台比较窄,如果将这么多字放在会标上,字间距会非常小,不美观不说,还看不清楚。于是,我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向科长请教,最终将会标定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会。我也从中学到,会标的制作一定要突出主题、简洁明了。
8.导引牌里的“玄机”
在会场周围,我们经常会摆放导引牌,为参会代表指引会场的位置。制作和摆放导引牌,要注意检查字体、箭头是否清晰,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一般这项工作由会场的有关部门来负责。但是不是有人负责就可以不管了呢?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导引牌事先一定要检查。
在一次办会工作中,我就发现了小导引牌里的“大问题”。这次会议在我市的礼堂召开,在办会的前一天,这个礼堂刚刚承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汇演。在制作导引牌时,礼堂方面准备不周,缺少大小合适的纸张,就拿文艺汇演主办方剩下的纸张充数。我在检查时发现,粗看也没什么问题,可凑近仔细一看,最底端居然印着一排文艺汇演赞助商的公司标识。虽然公司标识图案小,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但机关的会议不同于商业演出,哪来的“赞助商”?这不是跟会议严肃的性质背道而驰吗?于是我立即找到符合规范的纸张,协调重新制作导引牌。
事后领导表扬我说,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如果有人把这个导引牌拍照发到网上,就很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9.没有保密柜怎么办
省委领导要到基层召开会议,我随行服务。其中有一个会议内容,与会人员不允许携带任何电子通信设备。会前,基层同志告诉我,条件有限,当地无法提供保密柜,而如果从市里运来时间又来不及。这可把我给急坏了,会议就要开始了,我怎么就没有早作安排啊!
正当我不知所措之时,当地的办公室主任给我提供了一个土办法——将与会人员的手机分别装到信封中,用订书机封口并写上名字,然后交给工作人员统一保管和清点,散会后再取回。这样,没有保密柜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我也提醒自己,以后办会必须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遇到问题多思考、多请教,提高工作应变能力。
10.会上耗材要备足
某年,我参加市两会的组织筹备工作。那年的市两会结束当日加了两个会,后面两个会的议程和名单都要在会上准备,打印量比较大,最后打印需要摆放的出席人员名单时我发现——打印机没有墨了。我摇晃摇晃墨盒,试着又打了几页,可是纸上的墨色还是明显淡了。我一下子急出了一身冷汗:我们没有备用的墨盒。当时我们使用的那台电脑没有刻录功能,现场也没有备用的墨盒。因为是保密电脑,也不能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我们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已是中午,下午三点就要开会,需要打印的量还不少。这时,我只好求助同事,同事急忙送来墨盒,才没有耽误。我也不禁后怕:如果更晚一些发现没墨,来不及应变,肯定会惹出大麻烦。
后来我总结,在外开会,自带电脑、打印设备和电子版名单也并不意味着万事俱备,各类风险依然存在,例如打印机墨盒等耗材一定要想办法备足,确保万无一失。
11.停车场炸响警报声
一次,我市在开发区某会场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市领导正在讲话,窗外突然传来汽车的警报声,此起彼伏。因为离会场太近,声音很大,即使关上窗也还是很吵,底下的参会者窃窃私语,大家也无心听会了。我赶紧出去查看情况。原来会议停车场就在会场外,紧挨着会场窗户的一辆车警报器出现故障,率先响起来,带动周围几辆车的警报器也一同响个不停,结果严重干扰了会场秩序。
事后,领导虽然没有批评我,但我仍然很内疚。以后再安排会议,虽然不能都把停车场安排在远处,但我会通知工作人员,紧邻会场的几个停车位就不要安排大家停车了,以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办会,什么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多经历、多总结,办会的经验也就丰富了。
12.会场文具赢赞许
一天,同事收到一个快递,是一款多格文具盒,简单的黑色盒子,打开后可以分隔摆放多种文具,是同事给上学的孩子买的。收者无心,看者有意,我也赶紧买了这种盒子。因为服务常委会会议、书记专题会时间久了,我发现这种带有研究、审议性质的会,领导往往需要审阅签批许多文件。过去,会场桌上摆的是“老四样”:座签、话筒、笔筒、记事本。发现审阅文件不便的问题后,我设想在翻阅时加上湿手器,签批时提供各类笔,整理时备好曲别针、长尾夹、订书机。可这一堆东西放上会议桌,杂乱无章,会议桌岂不是变成办公桌了?一拿到文具盒,我就迫不及待把有关文具全部放进去,再把文具盒放进桌斗侧边,需要时再拿出来,问题迎刃而解。之后的会上,桌面非常整洁,领导签批文件也相当方便。
我们处还有几个黑色的大公文包,上面还系着号码牌以便区分。包里装得满满当当的,打开一看,分门别类、整整齐齐:订书机和订书钉、一盒黑色签字笔、一把削好的铅笔、一本稿纸、一摞打印纸、一沓便笺纸,还有信封、回形针、印泥、橡皮、胶水、尺子??各种文具应有尽有,还有内部电话本放在夹层里。这就是我们的会议文具包——谁负责会议现场的服务工作,谁就拎上它去会场。几年来,会议文具包立功不少,特别是去外面的会场开会,更是经常派上用场,再也没有发生过会议现场缺东西需要临时去找的情况。
开会时,有关文具的问题看似小事,可从让与会者使用方便、提高会议效率的角度考虑,还是有许多文章可做的。
2
人员组织
13.提前十分钟还不够
一次,我们筹备一次全市性大会,参会者近千人。我作为会务组一员,负责起草会议通知。大会是上午8点开始,我按照惯例,在通知里写明“请参会人员7:50提前到达”。
到了大会当天,会务组的同志早早来到会场,一切准备就绪。可是眼看快到7点50分了,参会人员还有很多没有到场。
这时我发现,这次会议在会场大门外设置了安检仪,参会人员需要一一通过安检,这就大大增加了入场时间。可是我之前起草会议通知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个时间计算进去。眼看会议就要开始了,会场门外还排着长长的队伍,我听到大家议论纷纷:“怎么还有安检啊,来不及了吧?”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但又无计可施,安检是必需的环节,不能省略。即便加快速度,也不可能在8点前全部安检完毕。
我进会场看了看,领导们已在主席台就座,可是台下依然乱哄哄的,参会人员或站或坐,门口还不断有人急匆匆走进来,左右张望着找位子。到了8点10分,大家才差不多就座完毕,会场渐渐安静下来,大会主持人方宣布会议开始??
事后我总结,筹备会议一定要考虑到每个环节,像通知几点到达这样的事,也要把各种可能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打足提前量。
14.一场混乱的握手
在办公室工作多年,我参与筹备过数不清的会议,在新来的年轻同志眼里,算得上一个“老会务”了。最近单位来了新书记,我负责筹备全体干部大会。这类会议我组织过多次,自然是轻车熟路,筹备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心里还想着,这次一定要给新书记留下一个好印象。
结果在开会当天,新书记进场后,没有像历任书记那样直接走上主席台,而是绕到台下,打算与参会的同志们握手寒暄。我事先完全没有考虑到还有握手这个环节,所以也没有提前组织。结果坐在前排的同志一拥而上,把书记团团围住,都向前伸出手去,后排的同志也想离开座位走上前来。书记想走到各排依次与大家握手,但座位前后挨得很近,无法通行。同志们只好侧着身子进进出出,不时伴随着挪动椅子的摩擦声,原本井然有序的会场瞬间乱成一团。
我站在会场一角,想要补救又束手无策,那种难熬的滋味至今难忘。这次失误让我明白,“老会务”的“老经验”有时未必管用,一个环节考虑不到,就会给会议整体效果造成影响。
15.只有西装才是正装吗
去年,我市举办建市30周年纪念大会,涉及各个单位各个行业的代表近千人。我负责下发会议通知,大概发了快十个单位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问:“你好,我们接到通知,让穿正装。请问我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吗?”我回答说:“大会规定要穿正装,估计您不能??”正说到这儿,旁边的主任赶紧打断了我,让我先不要回答。我急忙告诉对方,稍后再答复。
放下电话后,主任说:“我们在通知里,只是简单地说让大家穿正装。而少数民族的同志认为出席正式庄重的场合,应该穿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装。而且这次纪念大会,各行各业的代表都会出席,如果真的全部穿西装来,效果就一定好吗?”我这才恍然大悟。主任召集会务组的同志们碰了个头,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觉得,如果不同行业的同志,穿着代表各自身份的服装出席,效果应该更好。我们把这次讨论的结果汇报了领导,领导肯定了我们的想法。我马上修改了会议通知,之前已经通知过的单位,也一一打电话进行了更正。
到了开会当天,代表们就座完毕,我们看到会场里,军人穿着庄严的军装,工人穿着自己的工服,警察穿着笔挺的警服,还有少数民族代表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每个人都展现出各自的风采,现场气氛喜庆而隆重。
我事后“复盘”,办会固然有一定的模式,但更需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会议效果出发灵活应变,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变化,就会带来大大的不同。
16.正装能不能换成便装
有一年五月,我省召开一次表彰大会。我负责起草会议通知,起草完后拿给处长审核,处长看后问我:“为什么要求大家穿正装?”我说:“以前开这类会议,惯例都是着正装。”处长说:“以前的惯例如此,不代表今后就必须如此呀。最近天气又闷又热,已经有30度了,如果穿正装的话太难受。你再琢磨一下,也看看其他地方怎么安排的,看穿便装合不合适?”
我想,这种大热天让大家西装革履地全副武装起来,确实不太妥当。我查找资料,参考兄弟单位的做法,又打电话和一些同行讨论,感觉可以让大家穿便装。党的十以来,各级会风越来越务实清新。除了党代会、人代会等需要着正装,像表彰会这样的场合是可以便装出席的。我跟处长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经请示分管领导,会议通知便改成了着便装。
会议当天,果然又是一个大热天,我们在会场外迎接代表,穿着短袖衬衫尚且汗流浃背,如果真的让大家都穿正装,该有多热啊!在整个会议筹备中,着装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看起来并不起眼,可就是这么一个“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考虑不周到也会带来不便。
17.分错房间了吗
一次,我负责筹备一个金融会议,有二三百人的规模,该会是以会代训,住宿、交通、材料等事务繁杂。
报到时,我正在会场门口迎接代表,办公室主任心急火燎地找过来,指着会议手册问我:“怎么回事?房间怎么排的?这到底是男是女?”原来一名代表报到时拿到会议手册一看,同屋的人名字是“张小红”,就去找主任:“我是男的,怎么能安排和女同志一屋?”主任一边道歉一边来问我。我一下就懵了:这也太大意了,怎么会把男的和女的分到一个屋呢?我赶紧翻看原始的报名表,发现“张小红”后面注的是“男”,心里才略微踏实了一些。再一打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男同志的声音,听过原委,对方也乐了,说他的名字经常会引起误会。
原来这是一场乌龙。但这个事情提醒我,会议服务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到反常的、特别的事情,并记在心里,随时能够答得上来、处理得好。
18.把发言人员服务好
省里召开某项重点工作的经验交流会,按照议程,共有八名代表上台发言。分工的时候,处长把组织发言的工作交给我负责,并交代:“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就把这八位发言人安排好就可以了。”
我知道处长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就在半年前的一次座谈会上,也是有几位代表要上台发言。会议过程中,一个发言人到会场外接了个电话,而按照顺序,下一个就轮到他了,结果这个电话讲了很长时间,上一位同志发言完毕回到座位上,主持人说“请××单位的张××上台和大家交流”时,他还没有回来,会场陷入令人尴尬的宁静。我们赶紧跑出去提醒,他才慌慌张张跑回会场。
这次我负责这个环节,知道大意不得,便打起十二分精神,力求万无一失。从安排发言人集中就座到排发言顺序,从告知如何衔接到提醒携带讲稿,都一一落实到位。不过到了开会时,依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排在第二位的发言人进场后,才发现把讲稿忘在了车里,而到停车的地方来回需要二十多分钟,再回去取很可能来不及了。我赶紧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全套发言稿,找出他的那份给他,总算解了燃眉之急。最后还不错,大家的发言很顺畅。
发言人员可谓是会议中的重点人员,如果发言准备工作出了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会议的效果,因此,把他们安排好、服务好也是万万不可马虎的。
19.特殊情况要重点关注
从事会务工作多年,有两次失误让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我事先没有询问与会人员的特殊情况,结果将一位坐轮椅的代表安排在了会场中间的座位。会议当天,看着已经就座的代表个个起身搬开座椅让位,坐在轮椅上的同志非常过意不去,连连致歉。当这位代表艰难地来到座位上就座时,主持人已经开始宣读出席者名单了。下午的会议前,大家临时决定每个人依次往里挪一个座位,把最边上的位置留给残疾人代表。
还有一次是一位年迈的老领导参加会议,并有陪护人员随行。老领导是在主席台就座,但我事先没有给陪护人员在前排预留座位,因此他只能坐在会场最后一排。会议进行到一半时,老领导感到身体不适,向陪护人员示意,但由于距离太远,陪护人员没有看清。老领导又坚持了许久,直到旁边的同志发现他捂着胸口脸色苍白。虽然经过一番救护,老领导并无大碍,但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这两次失误提醒我,一些会议有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员出席时,会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并在会议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
20.抬着轮椅才进了会场
市里召开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差不多都到位了。我又一次核对参会人员名单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几位老同志,有的已近八十,于是在名单上标注了一下,并在会务组碰头会上提出,要对这几位老同志重点照顾一下,大家都点头称是。
会议当天,我负责在门口值守。有辆面包车开到会场外,司机下来从车上搬下一个轮椅,我赶紧上前,帮着从车上扶下一位腿脚不便的老同志。可是,当我推着老同志走向会场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这是一栋有些年头的老楼了,门前没有设置残疾人通道。望着通向大门的高高的台阶,我只好让老同志先等着,自己赶紧跑到会场,叫了三个年轻男同事出来。我们四个两人一边,一齐发力,连人带轮椅抬起来,小心翼翼上了二十多级台阶,大家都累出一身汗。老同志不住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弄得我们更不好意思。会开完后,我们四个又把老人抬下台阶。
会后我跟会场管理人员提到这个事情,才知道原来楼后设有电梯,可以直接通到会场。会议筹备过程中,我们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却还是没有想到有人坐轮椅这个可能性,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会务工作中,再多的预设都不为过。
21.让代表帮助代表
在我市,一些会议有时会有少数来自基层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但是因为条件限制,无法为普通话不好的少数民族代表都配上同声传译人员。会场里,常常会看到少数民族代表听得很吃力,一脸茫然的表情,我们心里也跟着着急。这个问题困扰了会务组很长时间。
后来有一次,在会议间隙,我们注意到一位汉族代表用流利的藏语与一位藏族代表交谈,这一下子启发了我。经请示领导同意,在下一次筹备类似会议时,我提前了解了有哪些代表同时掌握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在安排会议席次时,将他们和汉语不流利的少数民族代表安排在一起,也事先和他们作了沟通。同时,适当增加会议间隙的讨论时长,增加代表们沟通交流的机会,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会议精神。
新做法带来新成效,那次会议现场效果很好,气氛也很融洽,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因为语言问题,一些少数民族代表无法融入会议氛围,这无疑会影响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难题,是做好会务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3
主席台和休息室
22.主席台上的空茶杯
一次,跟随省委领导到某开发区调研。调研结束后,我们直奔开发区的会场准备召开现场会。主席台上的几位领导悉数就座,主持会议的领导开始讲话。
一上午顶着日头调研,大家都口渴了,纷纷端起会场桌面上的茶杯喝水。“嗯,不错,水温刚好。”我抿了一口茶水,内心给负责上水的服务员点了个赞。
这时,我注意到正对面主席台上的一位领导也端起茶杯,一丝惊讶的神情从他脸上闪过,随即,他冲我们这边招了招手,一手举杯子一手做了个手势。我明白了:茶杯是空的!我还以为会场服务员已经给倒上了??我赶紧联系会场服务员,请她们给主席台添水。后来一沟通才知道,主席台上的茶杯内已提前放置好了茶叶,开发区的会场服务员出于谨慎考虑,以为要等我们工作人员的指令才能倒水。我们喝着会场里的茶水,想当然地认为主席台上的茶水也已经有了。
会后我们总结:在机关开会从未遇到这类情况,因为上茶水的服务员训练有素,对于上水时机的学问早已了然于胸,不需我们工作人员过问。在基层,办会场所我们并不熟悉,却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会做好。这提醒我们,对不熟悉的会场切忌“想当然”,而要想办法提前熟悉,尽量避免因沟通不够而出现缺位的情况。
23.大字号的领导讲话稿
我刚调到办公室不久,就参加了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领导安排我负责主席台上领导讲话稿的打印和摆放。会前,处长来检查会务工作,他走到主席台跟我确认讲话稿版本等问题,顺手拿起主席台上我刚摆放好的讲话稿:“字号怎么这么小?重新打一份,换成二号字,全文加粗。”“咱领导年纪又不大。”看到我还一脸不解地嘀咕着,处长耐心地告诉我:“领导讲话时,不可能一直盯着稿子,字小了容易看串行,眼睛也会累。所以,摆在主席台上的讲话稿,字号和行距要略大些。”我这才明白,打印一份大字号的讲话稿对工作人员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却可以为领导提供不少便利。会议服务过程中,只有懂得与服务对象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提升会务服务的人性化、科学化水平。
24.“任性”的笔
一次会上,会议刚刚开始,坐在主席台最右侧的领导突然皱了一下眉头,随即小幅度地举起了手中的笔,冲我们工作人员这边使了一个眼色。我心中一紧,难道笔出问题了?顾不上细想就带着几支备用笔迅速绕到主席台后面,来到领导身边。果然,摆在这位领导面前的笔竟然不出水!
下次办会时,我们就多长了份心,凡是摆放在主席台上的笔,都挨个摘开笔帽查看、试用。
无独有偶。一次会前试笔时,我刚拔开笔帽,手就被染得一片漆黑。直液式走珠笔竟然会“喷墨”!幸亏在会前排查出来,不然“任性”笔在会上喷主席台领导一手墨,那就尴尬了。
后来,针对防范“任性”笔,我们商量了两种解决方案:一、在主席台摆放纸笔的同志要提前试用所有的笔;二、采购铅笔并提前削好、试用,确保不断芯后才摆在主席台上。
25.惹祸的大头针
一次会前筹备,在布置主席台桌面时,我竟遇到过一个“流血事件”。事情是这样的:为保证主席台桌面的整洁大方,会议地点所在宾馆的工作人员在桌上铺了一层蓝色毡布。由于毡布长度不够,工作人员将多块毡布用大头针连接起来。
会前检查时,我和一位同事负责检查主席台布置。我俩从主席台两侧分头检查话筒、纸笔摆放等。“啊!”突然,那位同事发出了一声惨叫。“怎么了?”我赶忙过去。其他几位在会场的同事也闻声赶到主席台。原来,这位同事试笔时,笔帽有点紧,用力一拔,胳膊因惯性碰到桌布,被没有完全隐入布中的针头刺出了血珠。我们都有些后怕,万一开会当天出现这种境况就尴尬了。
如何排除这个“安全隐患”呢?我们先是用透明胶带把连接处粘了起来,不过透明胶带无论怎么粘贴,难免有露在桌布外面的部分,影响美观,后来又改用双面胶重新粘贴。
我们不禁感叹:会议服务中隐藏的问题还真不少,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此外,寻求解决方法时,需先提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总结出一个最佳方案再动手。
26.误引领导从后门进会场
一次,我局召开一次会议,有两位省厅的领导参会。会议开始前,这两位领导和局领导在休息室休息,我看时间差不多到了,便引导他们去会场。
从会议室到会场,要经过一个长长的通道。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从哪个门进去。这个会场以前我们用过好几次,但我之前负责其他工作,从休息室到会场的路线并不熟悉。局领导在陪同两位领导,也没有注意到我的无措。
沿着通道的每扇门都是一个样子,间距看起来也差不多。我一边心里打着鼓,一边故作镇定引着领导往前走,路过一扇门心里便嘀咕“好像不是这个,应该还在前面”。又到了一扇门,我猜测着差不多了,便试探着轻轻推开门,可是朝里面一看,一个人也没有。我更慌了,又往前走了一个,推开一看,里面黑压压坐满了人。我心想“就是这里”,连忙请几位领导进来,但走了两步才发现,这竟然是会场的后门,上主席台需要经过会场长长的过道。但这时已经不可能再请领导转身出门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引导领导继续往前走。很多参会人员都扭头张望,有的想鼓掌又有些犹豫,气氛非常尴尬。
那几十米的距离,我感觉走了几十里路那么远。这么一个简单的任务,我都没办好,真是惭愧。事后总结,不管在多么熟悉的地方开会,也总有自己想不到的细节。接受任务后,一定要提前熟悉好整个过程,方能排除意外,确保万无一失。
27.忘记提前报告主席台座次
一次我市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开始前,参会领导在休息室内进行准备。我向领导详细介绍了会场情况和当天的一些现场变动,认为休息室的会前准备工作算是轻松圆满地完成了,就指引领导前往会场开会。
没想到,领导们从主席台一侧上去后,一位座位原本就在近端的领导径直走向了主席台最远端,走过去才发现不是自己的位子,又返回来挨个找。后面有几位领导见状也受到了影响,上台的脚步变得迟疑起来,开始停留在主席台旁寻找自己的座位,我们想上去提醒,这才发现没有安排服务人员引导,场面一时有些混乱,显得很不严肃。
这个插曲也给我们的会务工作提了醒,在重要会议的会前准备时,在休息室也要摆放主席台座次表,提前告知领导主席台的座次安排,或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领导在主席台就座,确保有序落座。
28.少了把椅子的休息室
一次,我们区承办市里的一个会议,我负责安排会议休息室。会前,我去看了看休息室,觉得没什么问题,心里有些窃喜这次任务的轻松,不用清点材料也不用检查座签,休息室没那么多麻烦,不会有什么问题。
很快,领导们一下子都来到了休息室,寒暄落座后发现,椅子居然少摆了一把,还有一位领导只能站着!我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赶快跑到其他房间搬了一把椅子进屋。原来,休息室有一把椅子被临时搬走,服务员用后忘记将椅子放回屋了,而我又忘记在会前再次清点椅子数量
反省这次失误,万万不能因为任务简单就掉以轻心,一定要时刻绷紧认真这根弦,反复细致检查,感觉到轻松的时候,往往就是离失误最近的时候。
29.“藏起来”的洗手间
一次局里召开座谈会,我们租用了一家宾馆的会议室。受场地限制,休息室与会议室分设在两层。我们引导领导在休息室就座后,一位领导问我洗手间在哪?我一下子懵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会前我只勘察了会议室周围的洗手间,却忘记提前去休息室踩点了。
领导提出来,我们才知道休息室内没有洗手间,而我也不知道这层的洗手间在哪儿。我急忙找到宾馆的服务人员询问,才知道主楼这层的洗手间正在维修。服务人员带领我们在宾馆里兜兜转转一直走到旁边副楼,才找到洗手间。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说,由于之前没有清扫,这个洗手间卫生情况略显糟糕。
领导虽然没说什么,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再准备休息室时,一定要想好所有的细节,提前踩点熟悉,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30.一通没打成的保密电话
某次,省里召开会议,由我市承办。会上,我负责休息室的接待工作。会议中间休息时,一位邻市的领导问我,知不知道哪儿有保密电话,他有事项要联络。
新礼堂刚启用不久,我并不知道这里是否安装有保密电话,只是听说过新礼堂的部分设备还没安装好,凭直觉判断应该没有,就硬着头皮告诉领导,这里没有保密电话。那位领导点点头,说那会议结束后再说吧,就继续去开会了。
领导走后,我马上联系礼堂管理人员,希望能在会议结束前找到一部保密电话机,结果管理人员说这个休息室隔壁的小会议室内就有一部保密电话。会后我反思,这个情况是因为我没有提前熟悉会场才出现的。做好会务工作,会务人员必须全面熟悉、了解会场情况,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需求。
4
会议文稿
31.会议通知落款怎么是去年的
元旦后,我市准备召开全市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承办部门起草了会议通知代拟稿,我们对通知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完善,然后按部就班报批送审、排版校对。为了确保文字无误,我还特地把排好版的通知清样返回承办部门进行校对。
就这样,经过了层层修改校对,大家都以为肯定没问题了,就准备正式印制。这时,旁边一位年轻的排版工作人员问了一句:“落款年份是去年,对吗?”大家大吃一惊,定睛一看,果然,落款年份还是上一年。顿时,所有人脸色通红,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直呼:“好险哪!差一点就犯下大错了!”
从那以后,在起草、校对通知等材料的时候,我们都对日期进行重点确认,尤其是在刚进入新年的一段时间里,更是加倍留意。
32.电话号码对不对,打过才知道
今年我市召开党代会,我负责会务值班工作。会议前一天,参会人员报到、入住等都顺利结束了,我自己也在会务值班室住了下来。本想可以轻闲一会儿,谁承想,到了晚上,值班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全是参会人员打来的,还都是询问某份材料的发放情况。可是,我自己并没有接到有关任务呀!后来才知道,当天下午报到时本该发放的一份会议材料,还需修改,就改为晚上由发文组直接发到参会人员房间。到了晚上,这份材料还没有发,于是参会人员就纷纷打电话询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是《会议须知》里发文组联系人的电话有误,大家就都打会务值班电话了。
后来我们吸取教训,在校对时,凡是留在会议材料上的电话号码都要拨通核实一遍,如果是传真,就试传一下,确保万无一失。
33.单位职务要核准
我省举办第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我被分配在会务组,负责整理与会人员名单。
名单做出来之后,我报给领导审阅,领导仔细看了一遍,当看到“张亮”的名字时,一脸严肃,对我说:“张亮已经不在工商局了,调到省纪委了,你怎么不认真核对呢!”我向领导解释说,上周五给他们单位打电话核实过,对方交代我写工商局的单位和职务呀。领导说,张亮的新职务这周一省里开会研究通过的,应该写现在的单位和职务。不过领导还是有点不放心,交代我向组织部门核实情况。后来经与省委组织部联系确认,张亮的新职务虽然已经上会通过,但是还没有发文,没有宣布,其单位和职务还应该按原来情况填写。
这样一来二去,虽然还是按照原来的单位职务填写,却让我学到了程序意识和严谨精神,遇到此类问题,必须请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34.女同志和少数民族同胞要留意
我市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其间正值妇女节。
会议前一天早晨,领导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拿着我做的参会人员名单问:“你知道这些人里面哪些是女同志吗?我市少数民族同胞比较多,你知道这个名单里面有多少人是少数民族吗?都是哪个民族的?”这一连串的发问,顿时把我给问懵了,支支吾吾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从领导那里出来后,我赶紧请会务组的同志都来帮忙,分组打电话一一核实对方的性别和民族情况,并在名单上标注出女性和少数民族情况,在名单下方统计出女性人数和少数民族人数。领导拿到名单后,告诉文稿组的同志,在讲话稿中加入一些祝福的话。事实证明,这样做现场效果非常好,体现出对女同胞的尊重和祝福,体现出会议代表的多样性和各民族的团结和谐。
这也提醒我,今后在做会议名单时,即使没有食宿安排的任务,名单中也尽可能标注出女性和民族情况,以便领导和参会同志掌握更全面的信息。
35.领导讲话稿的半页白纸
我厅年终总结大会就要召开,会上领导要做全年工作总结。处长带着我们一班人熬了好几个通宵,终于形成初稿,呈报给厅领导。反复打磨,几经修改,就在临开会前一天夜里,领导还对稿件进行了最后一次改定,并交代我誊清后明天一早带到会场。我打起十二万分精神,逐字逐句校对修改,确保万无一失。完成后,我打印了两份,并且一页一页翻着角看了一遍,发现页码是对的,欣欣然放进了公文包,就放心回家休息了。
第二天,我早早赶到会场,把报告放到主席台上,一切都很顺利。谁知,领导讲到第14页时,意外发生了。他忽然停顿了一下,来回翻了翻稿子,然后再讲语速就降了下来,没有按照稿子讲,而是接着刚才讲的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论述。我听着不对劲,猛抬头,发现领导正在看我,还指了指手里的稿子。我立即反应过来,心知大事不妙,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迅速把备用稿拿了出来,翻到第14页,快速往后一页一页整个翻了一遍,还好没有问题,就赶紧把备用稿拿上去。拿回领导的那份讲话稿,我翻开一看,第14页上边多半页居然是空白的!事后回想,前晚在翻看核对的时候,我只是点了下面的页码对不对,并没有整页翻看稿子,谁知就是这么巧,打印机故障造成这页的上半页出现空白。
36.到底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次,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县委书记在会上讲话。讲话既有工作总结,也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按照流程,接下来是主持会议的县长发言,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县长念到:“刚才书记提出的六点要求,我们要领会好、落实好。”这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刚才不是讲了五点吗?怎么是六点呢?一想,原来县长的讲话稿是根据上一稿书记的讲话来写的,后来书记讲话又改了一稿,有两点要求作了合并处理,六点要求已经改为五点了,而县长的讲话稿没有进行相应修改。
会后,我们办公室作了总结,要求今后的会议,会上各个讲话稿的最终版本都要统一核对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37.礼炮声哪儿去了
多年前,我市举办建市20周年庆祝大会,主持人在会议上宣布鸣炮,与会领导和各方嘉宾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听见礼炮声,才知道出现了纰漏,场面有些尴尬。
后来才得知,政府送审的会议方案中原先安排有鸣炮议程,但后来市委主要领导对会议方案进行审核时,认为没必要就取消了,修改后重新印发了会议方案。谁知,后来有关科室没有对接好,撰写主持词的工作人员没有获悉会议方案已经修改的消息,依然把鸣礼炮这一项议程写在主持词上,导致了当天的失误。
这次失误被反复提起了许多年,提醒我们会议的主持词和会议议程必须一一对应,反复核对。
38.会议纪要发送范围要准确
篇3
文 张佩良
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用户及需求
由于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应用于整个组织范围内的项目,因此有大量不同层次的用户,根据项目群管理的层次,组织内用户主要包括企业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以及运营层几个层次,如表1所示,具体包括:(1)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组织的决策者和领导者,负责战略管理层次管理。(2)资源经理;负责资源的管理以及资源分配时的优先度确定等。(3)项目群经理:负责项目群的状态分析、项目间的协调等工作。(4)项目经理:负责单个项目的计划、执行、控制和最终交付。(5)计划执行人员:即具体实施人员。
项目群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从项目群管理的基础理论和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用户的功能需求特征出发,项目群管理信息平台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如下。
资源管理。由于项目群管理面向的对象是组织范围内各项目群的所有项目,它们使用同一个资源库,因此,项目群管理信息平台必须支持资源分配、资源监控、资源预测以及对资源的荷载分析等,以有效的进行组织的资源管理。
项目群管理。这是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群的计划与控制、项目群的协调管理等功能,项目群的计划功能可以结合关键链方法,项目群的管理控制可以结合已获价值管理等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项目群管理还应具有较强的项目协调与交流功能,该功能可以配合发展较迅速的视频、音频等媒体技术,为解决项目间的相互沟通问题提供一个平台。
项目管理。辅助单个项目的项目管理仍然是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一个功能,这是多项目管理信息的来源,也是多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根本。该功能可以通过接口与目前较为流行的MicrosoftProject、P3等项目管理软件集成来实现。该功能应提供灵活而丰富的报表和视图功能。
文档管理。这虽不是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核心功能,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能之一。文档涉及的般是和交付成果以及任务相关的信息,如会议纪要、考察报告、工作记录等。
知识库管理。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提供知识管理的部分功能,对项目群模版、项目模版等进行管理,目的是“积累经验与教训,减少重复劳动,提高企业智商,避免企业失忆”。
用户与安全管理。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用户是多层次的,出于不同的管理层次,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也是不同的,因此,项目群管理信息平台还必须提供用户及安全管理,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等。
与单项目管理软件的区别
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是面向组织内所有项目的信息管理平台,与传统的单项目管理软件相比,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具有如下特征。
数据的层次化。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需要同时管理多个项目,而这些项目有统一的战略目标、统一的组织、使用同一个资源库、有统一的信息编码体系等,因此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具有数据的分级与层次化管理的特征。
数据的集成化管理。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将各类数据集成于一个统一的模型内,通过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实现数据的集成化管理,如投资、进度、资源的集成。
与其他系统的可集成性。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与组织中其他系统集成会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否则会产生信息孤岛效应,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可以使用企业数据库,提供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接口。
项目群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型
项目群管理者需要对分布于不同地点的项目进行实时和协同控制,需要对大量变化的、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即时判断做出决策。项目群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理念是从企业战略角度进行信息共享、协同和优化项目群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
项目群管理办公室、项目群管理功能模块与可视化及信息技术支持模块是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按照企业战略要求、项目群特点、项目群管理功能要求监理的。项目群管理办公室将公司的战略与项目群及其中的项目关联起来,确保每个项目都反映由高级管理层所建立的各项战略目标,进行项目群协同管理。它根据项目相应的优先级、相关性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依赖性,进行项目选择及优先次序排定,并应用各种知识、技能、技术、方法和工具,平衡和配置各种资源,保证和提高企业内项目群管理及交付物的质量。它提供个中立的、集权的平台来计划、洽商和分析项目群中的项目,也是项目间的信息交换中心。项目管理功能模块按照管理要素和管理职能分解,为项目管理功能实现提供保证。可视化及信息技术支持模块为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方案和载体。知识管理系统对项目群管理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显性或隐性的知识进行保存和处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知识集成技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集成平台,促进知识和信息交流共享。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是对项目群日常工作的管理,按照工作流程,应用各种技术方法,实现工作活动的无缝连接。信息系统通过用户界面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反馈,实现管理活动的执行和改善,并通过报告系统向相关人员提供综合的报告。
项目群管理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
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组织,在这个数据库组织中,项目数据库和知识库是两个主要的数据库,项目数据库主要存储的是企业范围内所有项目的信息,知识库的目的是对企业自身项目实施的经验方法进行积累和管理,便于类似项目借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各种标准化管理模版也主要存储在知识库中,方便各项目调用,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需求,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具有多个应用服务器。每个层次的管理主体应用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功能是不同的,享有的数据以及数据处理权限也是不同的,例如,在组织高层管理层,管理者看到的数据不需要细化到各个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数据,他们更乐于看到一些经过项目经理、项目群经理整理汇总过的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他们可以进行项目选择和管理决策。
项目群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原则
实用性。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采用的网络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要满足多项目信息传输和企业管理的需要,整个信息支持平台应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便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
安全性。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拥有达到用户要求的安全保密机制,保证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提供防范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访问控制列表、子网隔离和“防火墙”等安全控制措施。
标准性。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应采用大多数厂商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在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企业的管理规范,符合各企业的管理要求。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的硬件环境、通讯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之间的相互间依赖要减至最小。
开放性。项目群管理信息支持平台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均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易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信息平台易于扩充,相对独立的子功能系统能方便地进行管理。外界环境改变时,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可以不作修改或仅作少量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同时,多项目管理信息支持平台应建立开放式的数据接口,支持常用的软件,如项目管理软件、CAD等。
经济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经济投入,力求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软、硬件资源,以保护原有投资。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进行规划前,可聘请专家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内外约束条件,确定总目标和总体结构。实施时,可首先选择管理水平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的若干项目作为突破口,取得示范效应,同时培训员工、积累经验,由点到面逐渐辐射到企业范围内的所有项目。
张佩良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历任一航局一公司实业总公司主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荣获2005年度天津市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2006年度全国水运建设行业优秀项目经理、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度天津市科学进步一等奖、2012年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等。
下期预告
篇4
一、高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双基”建设内在活力
“双基”建设自省政府提出以来已有近2年的时间,集团公司为贯彻落实省局有关“双基”建设的指示要求,及时制定了《关于开展安全“双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下发后,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全员发动抓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双基”建设给予了准确定位,一致认为,“双基”建设是适应当前安全形势任务而提出的,涵盖了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安全管理的创新、深化,是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外学内练,通过赴鄂庄矿、潘西矿、柴里矿学习考察,对“双基”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深刻感到我们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安全投入、考核奖罚等方面,与兄弟单位相比差距在不断拉大。为此,我们对照先进找差距,针对问题定措施,按照“借鉴经验、发挥优势、立足实际”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生产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双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我矿安全“双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着力强化了全矿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依法搞好“双基”建设的工作意识,推动了安全“双基”工作的规范运行。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又适时提出: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安全生产的“五个转变”,促进了“双基”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切实把“双基”建设的高位认识传递下去,灌输到每名干部职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转变安全观念、规范职工行为等环节,突出了舆论导向、人文环境、理念灌输、教育培训“四个重点”:
一是以全方位的安全舆论导向影响人。为深刻认识开展“双基”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实行了全员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井口电子屏幕等舆论工具,及时反映“双基”工作动态,并对各区队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大力宣传,选先树优,典型激励。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党群部门优势,组织人员深入区队和井口进行宣讲,组织安全规程考试,举办“双基”知识竞赛等,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二是以浓厚的安全氛围感染人。我们始终以提升思想境界为着眼点,着力打造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大力实施了“五个一”的安全教育工程,切实构筑了以地面工业广场、福利办公楼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采掘头面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以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龙”,以区队、班组学习室为主的安全教育“一园地”,以广播、电视、板报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对矿内广场、宿舍区、井下巷道、机电峒室及采掘头面都进行了美化、亮化,都高标准的制作了以“法规宣传、安全知识、亲情感化”为内容的安全理念牌板和灯箱;在井口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幕,建立了安全文化长廊;在区队学习室制作了以“全家福”、“亲人对话”等富有“人情味”内容的安全牌板,更新了区队学习室的各种设施,使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文化气息。此外,积极推行日本手口示意管理模式、班前安全宣誓、家属协管保证金等制度,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超前防范意识。
三是以先进的安全理念引导人。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理念引导是制度约束的升华。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在全矿广泛开展了《安全理念征集》活动,精心提炼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无价高于一切”、“生产再重重不过安全、金钱再贵贵不过生命”等安全管理理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及员工生命价值理念等,并汇编成《安全文化理念手册》下发到各区队,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形成独具特色的白庄安全文化。通过舆论引导、观念灌输和整合提炼,使这些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区队、安全管理防线前移到班组、安全亲情自移到个人的安全管理体系。
四是以严格的教育培训规范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举”,是安全“双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实现安全生产首先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做起。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职工学校作为省四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的阵地作用,组织职工脱产、半脱产培训和特殊工种轮训,并组织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增强了培训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针对劳务工素质较低的实际,把劳务工的教育培训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劳务工的管理,避免了在劳务工身上发生问题。在泰安办事处、集团公司组织的IC卡换证考试中,11个工种、1304人全部达到90分以上,合格率100%。同时我们还始终坚持抓住职工周一安全学习和周五技术业务学习不放松。为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采掘辅助区队及生产科室技术学习的规定》,生产科室包区队人员分三班参加区队安全学习和技术业务学习,监督考核所包区队学习情况,向职工讲解有关安全、技术业务知识。职工学习采取区队干部讲解、职工记录和现场提问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科室人员在井下检查时每次都针对可从事工种按照正规操作要求、规程措施规定等内容提问2~3名职工,回答不好的给予批评教育和必要考核,从而增强了干部职工学技术业务、学规程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此外,我们坚持集中学习和业余学习相结合,分专业、分工种,根据学习进程定期组织考试,对考试不过关者进行严格的处罚。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全员的素质,激发了“双基”建设的内在活力。
二、推行层次管理,健全责任体系,构筑齐抓共管的合力
长期的安全实践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安全“双基”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基层建设是矿井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为此,我们积极推行层次化管理,构筑责任体系,全面强化安全网络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形成了目标一致,相互支撑,网络化、梯次化的管理格局。
第一、完善机构建设。为确保“双基”建设的科学规范运行,我们按照“双基”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健全完善了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网络机制,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教育网络机制,以总工程师为第一责任人的技术保障网络机制,以安监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检查网络机制,迅速形成了覆盖全矿的层次化、规范化、效能化的安全管理新格局。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天的党政班子早会制度,周一晚生产班子例会制度,矿级干部“双岗”值班制度及晚十点不准离矿制度,生产矿长每周主持召开三次安全生产会制度,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及时下发到各区队,指导全矿安全生产。为真正把“双基”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双基”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对照“双基”建设的12项内容、79条考核标准,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落实及各方面的工作标准要求都逐一安排落实,分解到相应的科室和专业,逐项落实到分管部门和分管人员。领导小组在安监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每10天组织召开一次协调会,重点检查各级人员的责任落实,对不落实的事和不负责任的人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在全矿进行通报,并严格考核;安监处、调度室、技术科、工会、教育科等部门都根据各自的目标责任,积极主动地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双基”工作;各井下采掘区队也都相应地成立了以区长、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严从细抓工作,在全矿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基层单位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人人参与、上下联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整体联动格局。
第二、健全责任制度。按照上级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结合我矿实际,高起点的制定了《关于开展“双基”建设的实施意见》、《白庄煤矿创建“双基”建设先进单位规划》等文件,并不断进行补充完善,狠抓落实。同时建立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职工安全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专人编写了《白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全矿所有岗位的安全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目标责任保证体系。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队伍素质强、作风硬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必备条。为此,我们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大力加强了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基层班子建设。我们按照“三员”值班、副职现场盯班的要求,配齐了采掘区队的“六职”干部,变工长现场负责制为副区长负责制,同时实行了“双盯、双值”制度、均衡反三违制度、现场述职制度等,特别是重点抓了盯班干部在现场作用的发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强化班组建设。充分发挥兵头将尾的作用,积极把那些责任心强、安全意识强、业务素质强的职工充实到班组队伍,撤换掉所谓工作有魄力实际危险蛮干的班组长,通过开展班组安全竞赛、评选“十佳班组长”等活动,使班组长由以往注重“生产型”转化为“安全生产型”。为切实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召开班组长大班前会制度、周二专兼职安监员例会、周四班组长例会,将当前安全形势和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传递给他们,有效提高了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和安全应变能力。
三是强化安监队伍建设。及时调整充实安监队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坚持实行了安监员德、勤、绩、能考核及末位淘汰制度,采取小组优化组合的方法,试行了安监员和被检查单位人员相互投诉制度,促使其秉公执法,杜绝了安监人员借工作之便向区队卡、拿、要现象的发生。为充分发挥安监员在现场监督检查的作用,我们把现场安全质量与小班安监员联责考核,尤其是现场存在静态隐患及质量不合格的,从严联责追究当班安监员的责任,进一步增强了现场安监员工作责任心。此外,在搞好专业安全检查队伍组织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全面加强了群监员、青岗员、女工协管员等群众安全队伍建设,从而共同构筑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监督检查网络。
三、突出超前预防,打造“精品”工程,筑牢安全生产的基础
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作为加强矿井基础工作的先决条件;超前抓,争主动,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搞突击应付,持之以恒地推进“双基”建设工作全方位发展。
稳固基础,追求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持续动态达标。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我们提出了认识高起点、工作高标准、落实高效率的“三高”理念,始终追求动态达标,平时抓,抓平时,长抓不懈。在质量验收方面,由各专业副总负责组织,实行不定期动态浮动定级验收制度和末位质量考核制度,规定采煤专业每月至少要验出2个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掘进专业每月至少要验出4个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否则对专业副总罚款50元,并且对验收过后,工程质量下滑严重的区队实行降级处理,从而确保了条条线线、台台件件时时达标。今年我们又在全矿干部职工中不断强化“工程质量不提高就是倒退”的安全质量理念,采取了内部挖潜、外出取经“双管齐下”的方式,认真开展了争创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工程”活动。在内部挖潜上,将井下现场分成六条线,分别落实责任,进行了高标准的专业检查和“精品工程”自检验收,大力选树典型,组织各采掘区长到我矿质量、面貌搞得比较好的单位参观学习,对比查找自身不足,增强了其搞好质量的压力感。同时,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我们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外出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分成了六个工作小组,加班延点,创出了高标准的“亮点”工程。高标准的改造了井上下的等候室、—250大巷进行了刷白、井下大巷电缆统一高标准的吊挂、大巷风水管路和电缆进行了分色刷漆、大巷的架空线进行了挂牌管理,各采掘头面、料厂牌板统一更换,采煤面顶梁进行了挂牌管理等等,使矿井工程质量面貌短期内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了矿井工程质量持续动态达标。
突出重点,强化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按照“管理无漏洞、现场无隐患,行为无违章、安全无事故”的“四无”要求,矿上由总工程师组织每周排查一次,各专业、调度、安监处每天一排查,各生产区队每班由值班人员排查一次。从矿党政领导到分管副总和业务部门,及时排查分析管理范围内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了措施、人员、时间、奖罚“四落实”,同时安排复查、验收,直至消除隐患。为防止薄弱人物在井下发生事故,我们加强了对薄弱人物的管理,按照集团公司梁董事长提出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就是薄弱人物,作风不实的干部也是薄弱人物”的新观念,把严重违章都视同为事故来分析处理。此外,我们在隐患排查上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避免出现较大隐患,给安全工作造成困难。如对我矿3801工作面里段,通过排查认为该段条件极差,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就果断放弃,避免了生产后给安全造成困难,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加大投入,提高安全装备技术平,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近年来,我们抓住市场好转、企业效益提高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2003年,全矿共完成安全技措资金600多万元,保证了矿井防治水、一通三防、机电运输、顶板管理的安全生产的投入。在矿井生产和监测领域中,我们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了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在矿井防治水方面,完善了注浆系统,更换了注浆管路,保证了开采九、十层煤的安全;在通风管理方面,更换了风井提升机电机,解决了矿井风量紧张的问题,所有头面都安装了瓦斯超限自动断电报警仪;在提升运输方面,对主井、新副井的提升系统进行了PLC改造,实现了主副井绞车控制自动化。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在集团公司第一家在老副井安装了防过卷装置,有效地保证了主副井的提升安全;在供电方面,积极工作,多方协调,实现了35KV双回路供电,解决了多年来的不安全隐患。同时还全部更换了老化的下井高压电缆,消除了供电隐患;在运输方面推广应用了井下泄露通讯技术,购置了2台电机车,300多辆矿车,大大改善了运输装备水平,保证了安全运输。此外,在采煤面推广应用了双楔顶梁,提高了工作面端头支护质量;巷道掘进推广应用了锚网支护技术,提高了掘进速度,更重要的是锚网支护极大改善了采煤面端头支护条件,为回采保证了安全,提高了效益,创造了条件。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提高装备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科技兴安”是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狠抓落实,严格考核,突出监督检查的实效性。我们结合矿井现场实际,采取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边缘地点检查与中夜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安全检查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机动高效,覆盖面广。尤其是节假日、中夜班及上级检查和达标过后等薄弱时间,我们都组织了大型的检查和“零点”行动,对现场安全生产实行动态监控,有效消除了不安全隐患。按照“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安全检查方式和方法,积极构筑以安全制度落实为核心的安全闭环管理。各类检查严格按照“十抓”和“双十”预警系统以及程序化检查法,每次组织大型检查后都立即召开汇报会,由区队干部汇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检查人员对区队汇报情况进行核实。安监处、调度室组织人员对问题的处理进行复查,做到了检查与复查整改相结合,“一杆子插到底”,直至把问题解决,真正在安全检查上形成一个有始而终的闭环系统。通过安全闭环管理,切实解决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此外,我们严格考核奖惩,对“双基”检查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视责任大小,严格处罚。通过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责任追究等方式,使“双基”工作压力逐级传递,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促进了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回顾我矿安全“双基”建设,最主要的体会是:
一是“双基”建设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高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项系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双基”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篇5
关键词:国有金融;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模式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12-0082-05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架构的选择
从国内和国际经验看,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不外乎“三层次”体系和“两层次”体系两种,两种管理模式各有优劣。笔者以为,在我国宜选用的“三层次”模式应为中央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部门――金融控股企业――金融企业,可供选择的两层次模式应为中央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部门――金融企业。“三层次”体系中第二层次的金融控股公司是关键,应做到,第一,应是纯粹控股公司,而不能从事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其通过产权交易、资产重组实现授权经营的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第二,不是出资企业的上级,不是翻板的主管部门,而是以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代表的身份,对投入企业的产权进行管理和运营,不再干预企业其他经营活动。“三层次”体系实现了金融国资监管的政企分开,有利于国有金融资产运营的专门化和加强监管力度,但委托环节较多,实践中也存在第二层对出资企业干预过多的问题。“三层次”体系中的金融资产管理控股公司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将对国有金融企业的控制权力移交给它,以往的一些机构予以撤销,这样就实现了人权、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政府对于国有金融资产的经营运作、形态转换和各项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金融资产管理控股公司的有效运作。这些公司应该遵循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构建与产权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笔者以为,在我国,无论由哪个机构履行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职责,实行“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都是较优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负责制订国有金融战略和确定国有金融布局,负责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重大决策;行使金融机构经营者选择权,监督国有金融机构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责,并进行业绩考核;制定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薪酬方案;制定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负责国有金融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等。金融控股公司授权经营国有金融资产,负责本级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以下,以及所属国有金融机构的人事任免和薪酬、绩效考核等;系统内党建工作。金融企业与金融控股公司之间以资本为纽带,依据《公司法》按照市场化原则具体经营国有金融资产。“三层次”的管理模式架构如上图:
二、新模式下的出资人代表选择
(一)现有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有金融资产的缺陷
1 国资委接管国有金融资产使债权人和债务人“角色重置”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企业的债权人,如果由同一家管理机构行使所有者权益,就会存在利益冲突。在债权人与债务人分开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依据法律加紧对债务人的债务追偿;债务人也因要承担不偿债的法律责任而加紧“努力”,而将国有金融资产划归国资委,债权人和债务人在某种意义上合为一体,这样会增加利益冲突。
我国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国有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企业的资金提供者。资料显示:199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产的90%来自银行贷款。长期以来,银行代替财政成为中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支持社会平稳改革,而代价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的积累和银行改革的滞后。将国有金融资产交给国资委的直接后果就是银行将承担“制度转换成本”:1980-1990年,物资企业和国营商业企业改革,造成银行上千亿元贷款呆账;1990年后,特别是“三年国有企业脱贫解困”,工业企业“抓大放小”兼并、重组、破产,转制企业达到国有企业的80%左右,这些企业原占有的贷款基本上都损失了,数字在万亿元以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从纺织压锭开始,到关闭“五小”,关闭1997年以来供大于求的企业、行业,致使这些被调整企业的贷款不良率普遍在50%以上。将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权赋予国资委,国有企业在偿还债务上会更加“有恃无恐”,还会造成银行定向放贷的压力加大、国有企业回避自身改革等诸多问题。
2 金融监管部门接管国有金融资产将导致“裁判员”兼任“运动员”
金融监管部门是金融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对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实施行业监管,主要任务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按“规则”运行,如果将监管者与所有者身份合而为一,将导致“利益关联”而从根本上损害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以银监会为例,银监会根据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银监会监管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银监会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是一种外部监管。只有将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结合起来,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如果将国有银行资产划归银监会,银监会就会陷入裁判员兼任运动员的尴尬境地。这相当于一个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样式的监管机制。
3 央行自身的职能设置有一定的限制
人民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但是,在这20年里,人民银行的职能并非一成不变,其先后经历了1992年证监会、1998年保监会的分立;2003年又决定成立银监会,将原来由人民银行行使的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权,移交给新设立的银监会。人民银行的分拆对促进货币政策的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完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有益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加强央行独立性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央行的独立性来看,我国目前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深入,混业经营也必将随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而成为大势所趋,日益庞大而复杂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央行只能放弃监管的职能而专注于货币政策职能:将本质上不属于央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有利于其独立、专注地执行货币政策。
4 中司仅是“金融国资委”的可能雏形
目前,中司的形式为国有独资公司,其唯一
的出资人为国务院。成立中司不是“财政划拨”,而是“一种资本投资,是要讲回报的”,中司性质为国有独资投资公司,目的是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国家注资的安全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从现在的趋势看,中司如果能够进一步做实,将成为一只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看得见的手”。但是,由于国资委不负责管理金融类国有资产,显然中司也不应该属于国资委的管理范围,这样一来国有金融资产还是没有明确的所有者代表,它的使命局限在督促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力争股权资产获得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最终的目的是督促商业银行改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中司的成立,只是一种“金融国资委”的可能雏形,加上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都是国有金融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成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委员会”这样一个专门性管理机构,使国有金融资产所有权直接实体化。
(二)专设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金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要达到金融控制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数量巨大的国有金融资产进行专门的、强化的管理,这对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国有金融资产具有高风险性。国有金融资产与国有资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国有金融资产的高风险性。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国有金融企业业务经营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但是,由于国有金融企业的中介地位使其受社会经济的影响比一般工商企业大得多,系统性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资金可得性风险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其中尤以系统性风险为最。所以,国有金融资产操作的高风险性要求成立专门性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金融资产进行有效管理,以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有效地维护金融安全。
其次,我国国有金融资产未能实现人格化的管理。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是组成任何形式的财产权利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将财产权利还原为个人权利,实现人格化,产权制度的建立才有可能寻找到真正的逻辑起点。在单一国有产权结构下,国家作为唯一投资者的这种国有独资形式,没有实现产权人格化,以致国有金融产权主体缺位,产权关系模糊,权责利关系不对称。在渐进式的改革之后,国有金融产权被逐步分割,国有金融产权没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没有专门的机构代表国家在内部监督和管理国有金融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保障国有股权的安全和收益,任何部门又都不对国有银行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负责任,使得所有者实际上的缺位。这是国有金融产权管理体制难以调整到位的重要瓶颈,急需一个专门性的机构填补这一管理真空。
最后,现有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政出多门。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领域则存在着明显的“多龙治水”现象。管资产和管人、管事不统一,所有者缺位,是目前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一大弊端。涉及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部门有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委员会、审计署、中央组织部等。所有者缺位,易滋生内部人控制,导致收益内部化,金融风险外部化的经营行为。
(三)小结
单独设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可以部分解决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冲突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国有金融企业的行政化色彩。当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与国有非金融资产管理存在利益冲突时,也可以在管理上形成制衡。此外,虽然我国国有金融资产在国有资本总量中的比重只有17.56%,但国有金融总资产达27万多亿元,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且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国有企业,风险大、点多、线长、面广。因此,有必要由单独设立的机构――可考虑命名为“金融国资委”――行使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职责。
三、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机构设计
(一)金融国资委的具体设计
金融国资委应由国务院设立,和国资委一样,作为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成立金融国资委会,委员会可以统筹考虑国有金融资产布局和规划,提高国有金融资产的运营效率;可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能够兼顾市场公平与公正;委员会办公室通过授权经营,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监管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离。
从目前来看,金融国资委主任应由财政部的部长或副部长来兼任,也就是说,金融国资委要在财政部金融司的基础上组建,在业务上接受财政部的领导和监督。理由如下:一是财政部过去和现在一直都代表国家对国有金融企业有关财务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涉及产权变动的重大事项进行审批,具有较好的机构、人力资源和开展业务的基础;二是国外有很多国家是由财政部对国有金融资产履行所有者职能,这些国家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三是可以实现现有人力资源和机构资源的有效利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四是较少的利益冲突。财政部与中央银行、行业监管机构或国资委相比,既没有债权债务关系,也没有行业监管职能,作为国有金融资产的出资人代表更超脱一些;五是财政部门是国家金融风险事实上的最终承担者,宏观金融风险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时,无论是私人金融机构还是国有金融机构,财政都将承担最终的风险,因此,由财政部门管理国有金融资产,统筹考虑个别机构的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能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宏观金融安全。
(二)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设计
金融控股公司代表国家履行国有金融的资产所有权。在“三层次”模式中,金融控股公司的地位特殊;是介于政府和国有金融企业之间的一个缓冲层,是在政府部门和国有金融企业之间设立的隔离带,可以防止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的、过多的行政干预。
就我国目前的现实,2007年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司)可担此大任。中司是依据《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中司当前所从事的外汇投资业务以境外金融组合产品为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中司除要实现国家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外,还兼职收缩当前金融系统流动性,对抗宏观经济波动的任务。当前,中司已经成为一个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未来的中司,应该定位我国“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高度市场化的超大金融控股公司,管理部分外汇储备、国有银行等在内的国有金融资产,成为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中枢。
(三)金融企业的具体设计
目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后,在委托――机制中实现科学的激励约束和金融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方面,我们应继续不断地推动金融资产重组
和公司制改革。
1 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公司转型
2004年财政部规定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进行商业收购、委托和定向投资,它们在当前的证券公司的改革和重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华融、东方和信达公司接管了德隆系、汉唐证券和润发证券等金融机构,今后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将越来越少,可以由存款保险公司负责,也可以由其中的一家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由财政部管理。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和管理体制的完善,把以不良资产处置和服务为核心业务转为具有投资银行功能的综合性现代金融企业。
2 明确政策性银行的法人地位
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外部环境已发生改变,价格机制逐步走向正轨,价格扭曲的情况有所好转,同时我国财政情况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大,有能力替代政策性银行的部分工作。所以要明确金融企业所具有的法人地位,让他们面向市场,运用现代商业管理手段,设立国家账户和银行账户,其中国家账户从事政策性业务,体现国家政策性导向和政府意图,采用优惠的利率和费率,银行账户包括各类自营业务,采用市场利率或费率,由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3 扶持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成为金融控股集团
为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应对混业经营的国际金融发展趋势,提高国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应加快培育组建全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使其成为能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抗衡的力量。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保险、证券有很大的优势和必要性。各大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绝对控股和成为大股东的形式进入保险和证券领域作为搭建金融集团公司构架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
四、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
在“金融国资委――中间层机构――基层国有金融企业”三层结构中,在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我们设想了各层的制度设计要点。
(一)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总体设计思路
在设计新的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权力行使方式时,我们可将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的金融国资委看作国外大公司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参与公司实际经营事务的终极股东,将金融国资委下属的中间层机构(国有资产控股经营公司或中间层公司)设计成为公司董事会(或德国公司的监事会),将基层公司(即一般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作为国外大公司的CEO(或德国公司的董事会)。
在新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架构内,金融国资委作为终极股东仅保留少量公司决策权,主要从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宏观经济的研究;中间层机构在金融国资委的监控下参与国有金融企业的管理事务,重点解决基层国有金融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监督考核问题,同时缓冲政府官员对基层国有金融企业的直接干预;基层国有金融企业管理人员拥有相对完整的经营自。我们相信,按照该思路重新设计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制度将在促使新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更加科学、合理地行使自己的出资人权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金融国资委制度设计要点
金融国资委应该采取非常设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形式。为了避免增加新的委托关系,委员会成员应主要由现任政府官员兼任。
金融国资委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全体委员会议,每次会议均应形成会议纪要,未来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时,该会议纪要作为必查内容之一。
金融国资委下属的职能机构的编制应当尽可能精简,部分职能可有偿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
金融国资委拥有聘任中间层机构负责人的权力,但中间层机构负责人一旦被聘任,金融国资委不得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除其职务(与《公司法》对公司董事的聘任规定类似)。
金融国资委工作人员不得兼任中间层机构负责人。
金融国资委可依法指导、检查中间层机构日常工作,但不得直接对基层公司的经营性事务发表决策性意见。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设计要点
明确规定中间层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每一基层公司的主要管理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方案,并负责进行考核。
中间层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薪酬水平应与其管辖的国有企业运行状况适当挂钩。为了鼓励中间层机构促进国有资本的退出,可将国有资本退出后一定时间内该企业的税收增长计算在中间层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中。
中间层机构的主要管理人员必须高度精简,2-5人即可,连续任期不得超过6年;其余人员面向社会自主招聘,采用合同制管理;鼓励中间层机构将必需的研究、审计、法律等职能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
中间层机构既可以是事业单位编制,也可以是特殊的国有独资企业。中间层机构虽然为金融国资委的下属机构,但应具有独立编制和法定职责。政府(或人大)应尽可能通过立法等方式明确规定中间层机构的主要职责。
中间层机构人员不得兼任基层公司负责人;中间层机构派出的董事也不得兼任基层公司的董事长,但中间层机构派出的董事应尽可能兼任基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负责人以及基层公司监事会主席。
如果基层公司为公司制企业,则中间层机构选派的董事不得超过董事总数的1/3。
除非事先得到金融国资委的授权,否则,中间层机构不得作为基层公司产权转让、整体合资合作等重大产权处置事项的谈判主体;但中间层机构应全程参与谈判,并就产权转让价格的合理性等事项出具专项审查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责任;基层公司和金融国资委均可作为谈判主体(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但不论谁作为谈判主体,都必须在谈判开始的第一时间通知中间层机构参与,否则中间层机构有权拒绝出具专项审查报告。
中间层机构不得进行新的实业性投资。
- 上一篇:医院作风建设观后感
- 下一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