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5:4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扶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准扶贫论文

篇1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通俗地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要多。

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各部门应牢牢把握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紧迫形势,将扶贫开发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扶持力度,是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

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篇2

【关键词】:新形势;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政策论析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以此为契机,中国的扶贫政策开始从过去的粗放扶贫向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向发展。相关产业扶贫精准化理论政策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1. 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

中共十以来,结合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为促进新时期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标志着精准扶贫开始由理论向实践的过渡。

精准扶贫的概念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提出的,两者在理论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精准扶贫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进村入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判断确定扶贫对象,同时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和他们的诉求,从而定性贫困性质,确定具体的扶贫政策。由此可见,精准扶贫是一种更加集约、高效、具体的扶贫模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2. 产业扶贫的概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这给政府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使他们明白走产业化扶贫道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地区脱贫的关键。

产业扶贫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体系化、现代化的特点,因此一个地区要进行产业化扶贫必须对现有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结合专业化的生产团队,实现农作物产业化生产,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3. 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政策论析

3.1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概念界定

产业扶贫精准化是借助于产业扶贫的手段,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贫困人口多、居住分散、贫困程度深入的特点使得我国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的粗放扶贫注定被淘汰,将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将成为创新农村扶贫模式的最佳途径。

3.2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实施原则

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实施不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料的总结上,而是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地方特色和群众诉求,结合产业发展、市场规律等相关理论,来进行路径的建设。具体需要坚持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目标精准化原则。要求相关政策内容必须具体到一个村,甚至一个贫困户,确保每一位贫困群众都能够得到扶持。2)对象精准原则。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基层群众家中,精确识别困难群众,分析造成贫困的具体原因,并详细记录建立贫困对象档案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3)产业精准原则。每一个贫困地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而不能盲目跟风,破坏市场规律。4)保障精准化。产业扶贫精准化的目的是使扶贫政策惠及每一个贫困人口,因此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实现对困难群众的全覆盖和帮扶到户。

3.3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3.3.1结合地方实际建立产业扶贫项目

产业扶贫精准化的“精准”之一体现在具体产业的选择方面,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自然地理状况进行深入调研,探索特色基地联合扶贫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户的产业链式的扶贫新模式,提高农户的参与力度,使每一位贫困群众感受到产业项目带来的优惠。首先,地方政府要提高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地方优势,带动贫困地区人口就业。其次,结合市场规律,实现扶贫龙头企业的重组、兼并、股份合作,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鼓励龙头企业同农民及农村生产合作社的联系,提高农户在企业生产中的参与度。

3.3.2开展贫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

在引进扶贫龙头企业时,政府要对企业进行筛选,选择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主要从事加工业的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增强企业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还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坚持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相结合的政策,提高农户的知识技能水平,为产业扶贫精准化的推进奠定基础。为此,教育部门要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开展农民培养工程,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到两种专业技能,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就业能力的提高。

3.3.3建立产业扶贫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为促进产业扶贫精准化不断深入发展,需要将对扶贫成果的总结添加到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中,自上而下增加扶贫的力度。首先,要改革政府产业扶贫考核机制,以落实各级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将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和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作为考核政府工作人员政绩的重要参考数据,从而促进相关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避免腐败渎职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精准化工作机制,在整个农村开发扶贫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分析产业扶贫同地方贫困现状之间的联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激励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最后,合理分配扶贫资金,根据各地区的贫困状况和政府工作完成情况,将扶贫资金的一部分用于奖励补助,以促进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和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实施产业扶贫精准化政策是政府扶贫工作的必然趋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对产业化和精准化有透彻的了解和解读,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有效的保障激烈政策,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努力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精准扶贫 现实需要 理论基础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99-01

一、 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需要与理论基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现实需要

在主持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的会议上指出,农村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现实需要。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能够帮到点上、帮到根上,让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能够真正地脱贫,走上小康之路,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共同富裕是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社会的初步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强调,促使全民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现阶段极其紧迫的任务。做好扶贫工作,帮助困难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这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精准脱贫就是要摆脱以前灌溉式、一把抓的脱贫方式,通过建立档案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底细,实现动态调整,因人因户因村实施相对应的政策,突出产业扶贫,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

二、 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

“精准扶贫”最早是在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提出的。他强调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时,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所谓精准识别就是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具体的方法将低于贫困线的贫困人口精确地识别出来,同时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摸清帮扶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识别出扶贫对象后,要采取精准的扶贫措施使扶贫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针对不同情况的困难户要进行不同的扶贫项目。例如,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主体,可以直接向其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帮助其日常生活。而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政府可以向其投入一定的扶贫资源,比如说基础设施的建设、生产技术的输入等,使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的道路。

三、 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一)开展全国性的贫困普查,做好基础调研工作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为了解决识别模式中存在的识别偏差等问题,我们应该开展全国性的贫困普查,精准掌握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地域分布、贫困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教育情况、基础设施状况,对于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扶贫客体不准确的问题,从而保证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精准扶贫很主要的一方面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医疗、水电、教育等基础设施差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积极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不仅是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应从各方筹集建设资金,以建设资金投入为杠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 BT、BOT、PPP 等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全面宣传与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施效率

扶贫先扶智,全面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把握程度,可以椭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宣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1]越光.浅谈公共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以六盘水市图书馆一个扶贫点为例[J].贵图学苑,2016(3):28-30.

[2]黎立义,蒋业宏,石磊.浅谈“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6(8):56-59.

篇4

>> 精准扶贫的华润路径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实施精准扶贫的思考 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旅游扶贫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中科技创新的思考 关于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完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思考 对精准扶贫中精准监督的思考 关于加强精准执纪护航精准扶贫的思考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 路径创新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环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黄冈市精准扶贫路径的SWOT分析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精准扶贫路径探讨 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及其释放路径 提升教育精准扶贫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30年来中国累计减少逾6亿农村贫困人口[OL],2014:1

[3]新华网. 全球脱贫成果九成属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6亿[OL],2014:1

[7]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OL],2015:1

[8]人民网.朱永刚: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OL],2015:1

[9]新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OL],2014:1

[12]新华网. 五年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九成以上[OL],2015:1

http:///mrdx/2015-12/03/c_134879708.htm

篇5

>> 坚持推进重点 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一号工程”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标尺 把脱贫攻坚作为“试金石” 落实2017年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把促进“三个认同”作为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一号工程” 把创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动力 把脱贫攻坚作为贵州的头等大事 “一号工程”解密 “一把手”的“一号工程”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一号工程”两赢 “一号工程”实现“零”超载 塑造奥运“一号工程” “一号工程”的幕后花絮 杭州押注“一号工程” 脱贫攻坚要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三心”并用,决战脱贫攻坚 让“一号文件”真正变成“一号工程” “天宫一号” 一号行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令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共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在论坛上致辞。

定西是全省、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贫困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7个县区都是国家级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全被纳入六盘山特困片区,境内60%以上的土地是山和沟壑,十年九旱,灾害问题、贫困问题相互叠加,1983年定西被国家确定为“三西”农业扶贫的重点地区,首开了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中央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们全面贯彻2013年2月视察我市时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制定了“1+16+5”精准扶贫方案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坚定”的目标,狠抓一个核心、两个关键和三大机制。一个核心是指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紧紧围绕中药材、马铃薯、果菜等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实施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企业走四跟进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市有1829个村组建了农民合作社7250个,我们引导了全市908家龙头企业,与5800多个合作社、849个贫困村建立了长期的绝对帮扶关系,发展动员贫困群众共30万人,目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于特色产业收入。

两个关键是狠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我们围绕走水泥路、用动力电、喝自来水,住安全房基础设施的重点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建设村的公路通常率达到100%,我们将近2000个行政村都保证通了油路。公共服务水平是提升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我们大力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去年以来,共落实学费减免等教育扶贫资金6亿元,医疗救助资金3亿元,目前已实现1500人以上的村庄农家书屋,广播电视,重大疾病救助5个全覆盖。

篇6

关键词:精准扶贫;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贫困程度深、资源禀赋差、发展约束重等困难是河北省扶贫工作所面临的艰巨问题。精准扶贫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解决好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瞄准贫困户,找准“穷根”,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行动,使扶贫工作扶到点上。通过标准化明确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制定、确保任务的贯彻落实,可以实现扶贫对象精准化、扶贫项目目标化、扶贫方法以及资金使用规范化,最终实现扶贫工作对象、任务、项目、资金等各方面规范化管理的目的,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河北省政府对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

2015年12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精准发力,做到“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分别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二、河北省贫困地区基本现状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底,全省有10个重点县脱贫出列,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目前还有62个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485.5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燕山―太行山片区、黑龙港流域和环首都地区,其中有58个县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难度很大。

三、河北省多项措施并举开展脱贫工作

省委省政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分别从不同角度大力开展扶贫工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分别印发了《关于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石家庄选派精准584个工作组驻村推进精准扶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措施并举,齐心协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制度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不强,扶贫标准及程序的不完善。扶贫工作年年在做,但贫困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穷根”没有找到,落实没有落实到位,扶贫工作点没有找准确,制度上的欠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二)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问题:第一,资金拨付滞后,扶贫项目开展受影响。第二,扶贫项目不规范,导致扶贫资金浪费。第三,资金管理不严格,存在截留挪用现象。第四,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粗放扶贫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第二,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第三,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现象存在。

(四)扶贫目标未能精准瞄准贫目标未能精确瞄准

各地区由于发展差异、文化差异、劳动力模式差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造成扶贫对象不同,所需要的扶贫方式也不同。单靠省政府统一的文件要求,或者少量的扶贫资金来改善或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很难见到成效的。根据本地实际贫困情况,瞄准扶贫对象开展有针对性地扶贫项目才有可能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

五、利用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标准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主要侧重于管理和系统建设,重点在建章立制、财政支持、机构人员配备、项目安排与落实等方面,更突出扶贫主体、扶贫保障、扶贫内容、扶贫流程、扶贫人员行为规范、扶贫资金监管等领域的标准化。

(一)以标准化提高扶贫目标的精准度

通过标准化重新设定扶贫目标,根据区域和群体定位,以家庭劳动力模式、生产条件、居住条件、发展条件、土地情况、有无病残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各种贫困因素考虑充分。通过精准扶贫工作队针对扶贫村精准调查,层层分级,锁定扶贫目标,确保无遗漏的对贫困村民登记分类,根据精确扶贫标准化提高扶贫目标精准度。

(二)以标准化监管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到位。虽然扶贫资金的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仍在很多地区出现。尤其是扶贫资金使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就造成了资金监管力度薄弱的问题。通过标准化优化资金使用流程,确保各环节资金使用及时、到位、准确,对于扶贫资金的持续性、及时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三)以标准化+互联网促进扶贫工作公开化、规范化。将扶贫内容、扶贫流程、扶贫项目进展、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公示。并且,标准化+互联网有助于扶贫工作的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和精准定位。

(四)以标准化对反扶贫人员行为。目前河北省开展的选派干部下基层扶贫活动对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精准扶贫工作落实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选派的下乡干部中很多都不具有扶贫工作经验,对于如何扶贫、怎样扶贫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尤其是在行为规范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将制约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利用标准化制定精准扶贫工作准则,明确扶贫工作行为、工作要求、工作目的以及工作流程,对于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效率具有突出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勇,邢.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09.

[2]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3]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4]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06.

作者简介:张 茜(1982-),女,汉族,职称副教授,学位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质量管理。

耿 晓(1987-),女,汉族,职称讲师,学位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篇7

金融扶贫要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实际需求

本届“扶贫日”金融扶贫论坛,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办。论坛以 “精准特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扶贫”为主题,旨在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实际需求,不断提升金融扶贫服务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杨子强、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在论坛作了主旨发言。

论坛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鲍建安和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主持。

杨子强指出,把握市场的原则和可持续性,实现政策扶持、产业配套等方面的精准对接,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特别需要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金融扶贫资金的配置效益,增加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提高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陈文辉谈到金融扶贫时说,将精准扶贫落实到保障农业产业发展上,防止农户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维护贫困人口健康权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推动贫困地区信贷资源投放,积极助推产业脱贫。开展组合保险,将精准扶贫落实到保险贫困户生产生活全方位风险上,对贫困户实现全方位全覆盖。

欧青平在发言中指出,进一步做好金融扶贫工作需要把握农村贫困人口限期脱贫这一基本目标,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基本方略。欧青平强调,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这个基本方针,必须坚持金融扶贫政策定向、精准、特惠、创新这些基本原则。

解学智认为,政策性银行是金融扶贫的生力军,使命光荣。他强调,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摆在统揽全局的重要位置,努力构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贫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服务脱贫攻坚聚合。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等金融业代表就金融机构如何参与扶贫开发展开了热烈探讨。银监会、保监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中国证券业协会、贵州省金融办等监管机构和有关专家就金融扶贫进行深入讨论。

发言摘要

中央做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一年来,金融部门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主动承担、积极作为,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针,不断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聚焦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脱贫攻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民生改革,关系“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牵头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督促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杨子强

保险直接面向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在扶贫助困方面有着独特的体制机制优势。通过市场化机制,保险可以对受灾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补偿,有助于提高扶贫开发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机制,保险可以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扶贫开发资源优化配置。

下一步保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凝聚行业力量,主动作为、积极配合,进一步创新保险扶贫体制机制,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争将保险服务送到每一个贫困家庭,覆盖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努力构筑贫困地区风险防范屏障,助推国家2020年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实现。

――保监会副主席 陈文辉

邮储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扶贫工作,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务院扶贫办等机构的有关工作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围绕“五个一批”中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高金融扶贫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扶贫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努力发挥我行的优势,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邵智宝

十以来,集团党委将脱贫攻坚纳入了集团的发展纲要,今年的第一次党委会研究决定,在人保财险设立事业部,通过保险加投资的联动机制、集团牵头、集团相关的子公司全面参与,加大脱贫攻坚的工作力度。保险助推扶贫的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在这当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建立政府加企业、加金融、加农户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是金融扶贫的有效途径。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副总裁 俞小平

篇8

关键词:鸡东县;精准扶贫;现状分析;对策

1 鸡东县精准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1.1 鸡东县精准扶贫开发进展情况

鸡东县贯彻落实提出的“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扶贫开发指示和黑龙江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及鸡东县委关于扶贫工作会议等要求,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思路,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1.1.1 领导重视,健全组。有序的组织安排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2016年,鸡东县委组织相关部门先后深入到5个贫困村调研,制定了《鸡东县“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并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鸡东县的一号工程来抓。成立了鸡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各乡镇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分别与各乡镇政府、123个村结对帮扶单位,签订了《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和《结对帮扶目标责任书》。

1.1.2 调查摸底,精准识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理,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决策权。鸡东县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依照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精神,公正确认贫困对象。最终,鸡东县共识别贫困人口7804人、3804户,其中:国标贫困人口4112人、2029户,因病致贫的3011人、因学致贫的114人、因灾致贫的89人、因其他原因致贫的898人;省标贫困人口3692人、1775户,因病致贫的1265人、因学致贫的270人、因灾致贫的73人、因其他原因致贫的2084人。

1.1.3 因地制宜,项目牵动。2016年,鸡东县实施5个贫困村围绕产业发展实施项目,乡村投入扶贫资金30万元,土地流转300亩,投入扶贫资金165万元组建农机队。东海镇新华村投入扶贫资金55万元,建挂袋木耳菌包厂;投入扶贫资金71万元改扩建挂袋木耳大棚9000平方米;投入扶贫资金60万元购买菌包30万袋,贫困村围绕产业发展实施项目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1.1.4 强化帮扶,定点扶贫。扶贫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123个单位与全县123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选派副处级和副处级后备干部11名任精准扶贫结对帮扶驻乡镇工作队队长。

1.1.5 宣传典型,齐抓共管。典型作用的发挥是无穷的。在落实“一帮一”活动中,多数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单位付出辛勤的汗水,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鸡东县通过宣传典型事例,带动全县的帮扶工作。

2 鸡东县精准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精准识别对象有难度,夯实扶贫基础力度不够。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扶贫。鸡东县在前期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公正确认了贫困对象。

2.2 准确定位目标有偏差,聚焦标靶攻坚准度不高。各乡镇各部门帮扶工作不一致,有的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工作进展不平衡。

2.3 选准扶贫项目有压力,齐聚短板发力效度不足。部分乡镇帮扶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选择扶贫项目雷同,没有特色,甚至不符合实际,工作成效自然不够高。

2.4 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精准脱贫主体意识不强。鸡东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这是鸡东县目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最大制约因素。鸡东县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因病致贫,产业及劳动力转移带动不了脱贫,单一的靠政策兜底做法又太单一,也无法真正摆脱贫困,国家提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思路是好的,但落实力度不大。

3 鸡东县精准扶贫开发的对策

一要狠抓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扶贫办主体作用,进村入户察实情、督导部门促落实,切实保障和推动脱贫攻坚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按照《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对县、乡(镇)、村三级包扶干部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倒逼机制,全力推动落实,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既定目标。

二要强化结对帮扶。鸡东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夯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

三要强化工作推进。按照既定举措,整体推进5个类型贫困户,做到措施到户精准。根据致贫原因,对于全县因学、因病、因灾、因缺产业等五种类型,制定了扶贫措施。针对因学致贫型: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助学举措,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对贫困家庭中小学生给予适当补助,对贫困户家庭中的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为贫困户家庭中职业高中的孩子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补助。各帮扶单位对所包扶贫困户子女在物资上进行资助,保证在教育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针对因病致贫型:其一,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指导意见,制定了《健康扶贫方案》,将这一类人群纳入大病救治范畴。其二,采取政策兜底,将需政策兜底的1613人申请低保办理。特别是对于残疾贫困人口,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一并纳入低保。其三,根据贫困户现有土地采取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分红,增加收入。针对因灾致贫型:首先我县为18-60周岁5534人贫困人口参加了每人30元的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共计16 .6万元。其次我县制定了《鸡东县贫困户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工作方案》,为自主经营土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不落1户不落1人全部参加农业保险。

四要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作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鸡东县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典型。一方面,强化联络沟通。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五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另一方面,加强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作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特别是对于缺乏主观能动性的贫困户,通过思想疏导,激励鼓励等办法,强化内因在事物变化中决定作用,使之主动投身到精准扶贫上来,确保摘下贫困的“帽子”。

参考文献

[1]《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人民网,2014年10月17日

篇9

[关键词]精准扶贫,反贫困,问题,路径

一、理论基础:贫困的定义、标准及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对贫困定义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就一般意义而言,贫困可分为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贫困是指生存主体经济范畴上的贫困,生活条件难以维持在最低水平的状况。广义上的贫困除了包括经济范畴层面贫困以外,还包括文化、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因素,例如生存年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就业失业等方面的状况。贫困标准,又叫贫困线,指的是在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生计所必需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世界银行在2015年10月初宣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此次大幅上调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大量增加。1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2比2010年提高了80%.按照当时汇率计算,中国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按此标准,当前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为7017万人。

(二)反贫困基本理论

反贫困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内外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1.“涓滴效应”理论,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不给予特别的优待,而是通过早先发展起来的主体和地区通过二次消费,解决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最终实现减缓乃至消除贫困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2.“赋权”理论,指的是"赋予权利、使有能力”。赋权理论是在涓滴效应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产生的。要实现保护他们自身的权利目的,只能通过对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体制,通过“赋权”来保障贫困人口能够获取基本生活需要,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权利。因此,可见,超越经济层面直接从权利层面上向贫困人口“赋权”构成了赋权理论的核心。3.“人力资本”理论,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将资本认为是物质资产束缚的定义,而是将资本划分为两种类别———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贫困者进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从而提升他们的可行能力则成为推进反贫困战略的理性选择。4.“收入再分配”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认为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个人造成的,还包括国家或社会的因素,因此对于贫困人口国家或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国家机器通过再分配收入来增加穷人的社会福利,成为收入反贫困理论的直接来源和理论基础。

二、政策演变:从扶贫攻坚到精准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系列扶贫政策。我国的扶贫政策,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5年的农村体制改革扶贫、1986—1993年的国家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1994—2000年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2010年的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当前的精准扶贫伟大实践阶段。“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2014年1月,中央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6月,在贵州就加大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又全面阐述“精准扶贫”概念,提出“六个精准”。2015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三、国际经验借鉴与评述

(一)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

孟加拉国以尤努斯教授为代表探索出一种较为独特的扶贫方式,即小额信贷式的扶贫模式。该模式始于1976,尤努斯教授发起的“农村银行”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实验目标是探索贫困者进入农村金融体系的途径,试图证明,假设穷人在适当时间和适当条件能获得一定的金融支持,他们一定可以自主开展盈利性活动而不需要其他援助。孟加拉小额信贷式的扶贫成功经验主要有:一是成功的风险控制使得小额信贷能够成为可能;二是“小组+中心+银行员工”式的信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匹配的问题;三是高利率的政策成功的保证了银行提供小额贷款后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孟加拉小额贷款银行依据市场行情自行制定利率,基本维持在年复利10%左右的高利率水平;四是完善就业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银行员工的整体素质;五是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渠道,政府使用权力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美国的福利政策扶贫模式

美国虽然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但其贫困问题,自建国以来就始终与之相伴。美国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因素和制度因素等。美国福利政策扶贫的特点一是在整个反贫困行动中,以对贫困人口直接财政补贴的物质救援为主;二是通过教育、科技、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贫困者生活技能的间接扶贫方式;三是通过立法来保障社会相对弱势群体各项基本权利,从而促进少数贫困人口享受国家经济成果;四是扶贫主体的多元化。反贫困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并没有包揽所有重任,而是将部分职责下放至各州、县等地方政府,与此同时,积极发动非政府组织,如社区、志愿者组织、各自私人基金会等民间力量参与政府的反贫困工作。

(三)韩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扶贫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乡村仍然十分落后,多数农民极度贫困窘迫。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民就业率,韩国政府开展了著名的新村运动,开展对农民的综合教育和引导工作,即对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逐步地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人力资本投资扶贫方式,主要措施为:(1)政府实施高投人的教育财政制度,不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财政投入,保障教育工作持续发展;(2)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3)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始终坚持教育先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主要培养农民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

(四)借鉴与评述

中国的扶贫开发规模大、难度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到2020年,中国的贫困人口能够摆脱贫困,这将在中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在世界上也有重大影响。因此,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扶贫的做法。如运用市场的手段扶贫、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探索有针对性的金融扶贫方式等;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数量大,通过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动员,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模式”并且对外输出扶贫所积累的经验,竭力帮助国际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发展工作,推动全世界脱贫事业的发展。

四、路径思考:问题识别与路径探索

(一)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实施两年多来,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探索了一些新的有效扶贫方式,扶贫效果显著。然而源于部分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历史人文,以及粗放低效的扶贫方式等,部分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基建成本高,配套资金缺口大。水、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现阶段实现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最大的制约因素,贫困地区往往山人沟深,地广人稀、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然条件严峻,旱情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在如此的自然条件下,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基建成本。但就部分地区目前的财政收入计算,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配套资金缺口很大。尤其是实施的多数基建项目都要求县级政府按一定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导致地方财政往往入不敷出。2.扶贫政策和措施碎片化、短期化。扶贫政策和措施碎片化、短期化主要体现在扶贫政策和措施不具备可持续性。部分贫困地区由于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开发式扶贫推进艰难。规模小、链条短、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市场风险较弱,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也很困难。不得已时,当地扶贫干部直接将扶贫金给了贫困户来帮助其脱贫,这种扶贫方式只能“输血”,不能“造血”。域外资金、人才、技术多投入,扶贫的部门和省市一般也只能面向对口县开展扶贫工作,不能够将各方面资源统一调配集中使用,也无法根据贫困地区的需要,全方位精准提供帮扶。3.扶贫人员非专业化,流动性大。“思路决定出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就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员和机构来共同完成。虽然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相关扶贫工作组和专职工作人员,但由于着手该工作的人员虽是专职,却不是具有扶贫相关知识的人才,往往导致地区治理不利,脱贫成效不明显,返贫程度大。而且大部分的干部都是进行借调、挂职等短期任职,业务刚上手就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新来的干部还要重新熟悉业务,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且由于不同干部的思路不同,扶贫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所以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不连贯,无法有效把握住脱贫的黄金有效时机。4.脱贫产业基础脆弱,容易返贫。由于部分地区脱贫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即使脱贫也属于临时性脱贫,脱贫的基础极为脆弱。因灾、因病、因婚、因残、因学等导致返贫率高,能否脱贫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条件。持续缺水,干旱导致部分贫困乡村的返贫现象可能更为突出。调研中还发现,在目前尚未脱贫的人员中,较大比例是由于残疾,部分地区因病致贫甚至占救助对象占总比例的2/3。由此可见,因病致贫确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5.政府主导扶贫开发,缺乏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一些贫困地区推进的精准扶贫,从制度运行上来看,仍停留在传统投入为主的层面上,重视资金投入、政策投入、项目投入等方式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制度运行的漏洞在于:一是以政府主动提供为该扶贫开发制度的主要模式,核心为动用党政资源作为扶贫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政主导式扶贫,社会组织普遍参与较少,扶贫的内生动力缺乏;二是现有扶贫制度运行设计对地区经济发展带动效应较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仍未建成。扶贫考核评估指标单极化,只是片面强调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却忽视了地区整体发展能力和人力资源的培养。因为,缺少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经济基础薄弱的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从而形成了对国家帮扶的路径依赖,发展能力较弱。尽管贫困人口的收入有所增加,但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教育等多维度的贫困仍旧普遍存在。

(二)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1.落实产业扶贫,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产业扶贫的实质,就是要坚持扶贫开发导向的扶贫政策,引导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自力更生,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积极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加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一条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路径。产业扶贫是通过发掘主导产业,建设生产基地,依托优惠政策,发展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户和企业双赢,从而达到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产业扶贫包含两个内涵要求,一是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有特色、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主导产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将贫困户的发展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他们参与企业发展,解决就业并从中获益,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2.对农民进行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养。精准扶贫不是单纯的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而是解决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问题,使其实现“造血式”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扶贫先扶智,要切实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通过对贫困农民进行职业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职业收入和综合素养。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其实现完全就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成一种人力资本,将贫困地区的劣势变为发展优势。劳动力技能培训能够使贫困农民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强本领,是能够让其寻求到一条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但同时,还应警惕“扶贫致懒”情况的出现,改变固有“等靠要”的想法,即“扶贫要扶志”,不仅要培养他们脱贫的发展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建立“我要脱贫”的意识,使其思想意识由“让我发展”转变成“我要发展”。3.发挥绿色环境优势,落实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是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贫相关政策为指导方针,农村居民为旅游开发主体,实现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为目标。该模式立足于农村实际,利用和整合社会各方面开展扶贫开发旅游,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通过发展旅游业,发展经济,逐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最终促进农村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此模式是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普遍增加的产物,同时又是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相配套,相适应的。旅游开发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国家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互融交往,增加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数量。4.保护生态,落实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扶贫模式即按照采用“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原则,通过移民异地搬迁实现脱贫目的,对于居住在基本生存条件不足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贫困农民,采取积极的支持、激励政策和项目帮助他们转移到社会和经济条件是比较好的地方从事生产和生活,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本质,逐步消除贫困。生态移民是通过扶贫安置实现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移民是一项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扶贫模式。5.发展农村电商,推进“互联网+”扶贫。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扶贫方式。电商是偏远地区的县域打响品牌、走向全国的新“抓手”。电商能够让当地的农特产品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使“优质优价”、“订单式营销”、“快递式服务”有了可能。通过发展“互联网+”扶贫方式,利用信息化,发展分享经济。

作者:陈杨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十年来首次上调国际贫困线标准[N].人民日报,2015-10-06(03).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连续三十年保持每年近10%的高速增长,扶贫工作也取得重要成就,仅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的目标。同时,在2016年有428个贫困县为电商扶贫试点,其中261个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自1984年首次提及信息减贫,到如今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时代下,“信息减贫”已成为扶贫重要方式。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新时代下扶贫方式更应该是以电子商务为助力的信息扶贫方式。陕西省咸阳市武功h电商发展、商洛市山阳县电商扶贫、甘肃省陇南市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足以说明农村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存在可行性。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主要是运用互联网销售这种网络交易方式,打破地区市场限制,整合优势资源,增加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提高扶贫绩效。[1]邵占鹏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高效推进农村新型化建设。[2]桂学文从多个方面研究和测度了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3]无论是推进城镇建设,还是促进经济发展,均表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精准扶贫中起到些许作用。张彤将电商扶贫的主要内容分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买、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农民自主创业就业。[4]张岩提出电商扶贫的模式包含个体经营、合作社运营、农村企业带动以及公共机构主导四种模式。[5]汪向东将电商扶贫归纳为“拓通道”、“强支点”、“育网军”、“强体系”、“优环境”的“十五字诀”。[6]林广毅系统分析了农村电商扶贫的可行性,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农村产业及贫困家庭三者关系。[7]

政府主导的电商扶贫已经开始,并且自下而上的电商扶贫的实践也早已开始,在这个领域中,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那么,支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哪些作用?从哪些方面来影响农村发展?本文基于这些问题探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理论、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述电子商务对精准扶贫的作用及其影响。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基本理论

电子商务这种经济形态被称为网络经济,具有虚拟性、广泛性、高效性、集成性、互动性、协调性、可扩展性等特点。注意力经济也是电子商务独有特点,以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可培养潜在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未来商业利益。[8]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出发,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过程的完成涉及到信息、流通、监督等成本,当农村建立电子商务以后,农民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市场信息沟通便捷迅速,中间流通环节减少,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交易成本不断减少,农民可获取最大利润。

反贫困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来解决贫困问题,典型代表就是极化涓滴效应、包容性增长理论等。极化涓滴效应是极化效应转向涓滴效应的创新,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吸收落后地区劳动力,同时也会向落后地区涓滴先进理念,诸如技术、观念等引导落后地区发展。文雁兵提出以包容性增长理论为主的减贫策略,即将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策略和考虑到贫困个体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自下而上的策略相结合。[9]

可持续生计理论是将生计资本划分为人力、自然、物质以及金融和社会这五种资本类型,解释了农户在市场、制度政策以及自然因素等造成的风险性环境中,如何利用所具有的资源去提升生计水平;其目的在于寻找适合本地情况、合理发挥本地资源效应、符合当地人意愿的有效扶贫措施。厄普霍夫认为农村发展及农民生计改善的主要资源在于农民自身,建议通过政府外在力量将“农村穷人的勤劳、智慧、自力更生和潜在能力有效地调动起来”。[10]贫困个体自生能力是扶贫工作中的内生力量,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是外生力量,仅靠外生力量达不到扶贫效果,需要内生力量共同作用。

如图1所示,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经济增长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结合,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贫困区域经济的同时,又因有专门为贫困群体开设的技能培训促使贫困个体自身反贫意识与能力提高,区域自上而下经济发展与个体自下而上反贫意识结合达到扶贫目的。

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根本目的是在掌握扶贫对象基本信息基础上,对扶贫资源进行整合与精准化配置,实现对扶贫对象动态化管理、精确化扶持。[11]而电子商务所具有的特点在精准扶贫中起到如下作用,如图2,市场导向作用、资源整合作用、电商赋能作用以及动力激励作用。

市场在产业扶贫开发中具有关键作用,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发往往受限于本地市场,因而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与传统扶贫模式相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针对的就是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不足和限制。利用电子商务对接广域大市场的方式,突破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局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脱贫,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资源整合,表现在突破资源地域、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线下线上资源,一旦有了订单,强大的网络功能迅速凝结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整合本地已有和缺乏资源。电商赋能作用则表现在提供对接市场的能力和提升贫困个体的能力上,打破贫困地区与外界交流壁垒、降低创业门槛、增加就业机会。

以往的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尽管取得有效扶贫成果,但却不能从本质上脱贫,究其原因则是贫困主体对政府产生依赖,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真正参与其中。而在自下而上发展而起来的农村电子商务中,贫困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电商扶贫中,在此当中贫困户不仅是贫困主体,也是反贫困主体,获得的经济效益,刺激其产生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脱贫减贫动力。当一部分贫困个体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摘掉贫困帽时,另一部分贫困个体会依据这模式来探索自身发展模式。即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对贫困人口产生动力激励的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构成及其作用机制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参与市场问题,将市场的驱动作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商平台发挥出来,核心是实现增收创收和人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交易过程涉及到交易本体、交易主体、交易载体以及市场因素这些必要要素。交易本体是一切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交易主体即完成交易过程的买卖双方;交易载体指电子商务平台或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线上平台、订单确定后的支付体系、订单完成后货物流转的物流体系等;市场因素则是这一系列交易完成的前提:市场需要本体,主体供给本体。这些要素形成的电商扶贫体系对实现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并实现文化素养和能力的提高、还有精神层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个扶贫方式中,贫困家庭不仅是贫困主体也是扶贫主体的积极参与者,故起着主要作用,一旦自身积极性解决,其他问题在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也得以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聚n的市场因素起着帮助农民参与市场,完成交易和获得成长的作用;而贫困主体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市场交易之后,解决了经济贫困、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才是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这一机制实现的根本目标。[12]如图3所示,简单来说,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关键要素即市场和动力,电商的发展使得贫困地区“难入市”的问题得以解决,经济得以增长,整体贫困状态得以改善;贫困个体居于其中受到影响,一方面是经济的增长,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发展,激发其积极主动性,主动参与扶贫活动,滋生内生动力。

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减贫脱贫途径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实行首先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电子商务产业的带动,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释放产业红利;其次电商精准扶贫可以使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还有助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信息鸿沟,为农村地区带去互联网产业的活力。[13]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如图4所示,即微观(贫困个体)、中观(农村产业)以及宏观(农村城镇化建设)来说明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减贫脱贫的途径。

微观层面,即从贫困家庭个体来说。实行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目的就是使贫困户增加收入,摘掉贫困帽。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影响收入。收入包含就业得到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如出租房屋、私有物等。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故可向贫困人口提供诸多就业机会;另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环境也可为贫困人口中能力较好的个体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微观层面上,为贫困个体增加了就业机会、多样化收入渠道。

中观层面,实行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可以消解贫困地区“孤岛效应”以及城乡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解决农民“卖难买难”、“难入市”问题,可实现“工业产品下乡”和“农业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转变为复式结构化产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有效促进农村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以及这三种产业在农村的重组渗透;同时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电商发展带动实体产业,形成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变的新型模式。通过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的结合,布下以电子商务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格局。

宏观层面,主要从电子商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电子商务加快人口集聚、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方面,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同时也将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传播,互联网消费的便捷方式逐渐被农民所重视,生产生活上均可使得城乡差距缩小。同时,城镇电子商务园区的建立能吸引各类企业入驻,产业聚集势必促进人口聚集,人口聚集必然会导致城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又会吸引人口向城镇集聚。除此之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也是我国农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电子商务在其网状结构的分布式配合下,改变传统的城市空间布局,让广大农村有机会以较低成本参与到大型的协同价值网络中来,让大量农民在本地就可以实现就业和创业,实现就地城镇化,分担了大城市的压力,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状态。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

农村电子商务对农业影响

贫困地区多数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总体水平共同决定的,前提是买卖双方处于完全信息公开的条件下进行交易的理想状态。“蛛网定律”表示,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时,经济中就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14]当某种产品在第一期中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第二期必定生产增加,价格下降;由于第二期价格下降,生产减少,又引起价格上升;再引起第三期生产增加,价格又下降。简单来说,就是农业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当市场中急需这一产品时,由于价格高昂,农户纷纷种植,待到收获之时,又因市场供给量过大,导致价格下降,使其不仅得不到收益,反而造成成本损失。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农户可以在极大的空间中寻找市场,无畏于时间和地域限制,做到供需双方及时沟通,并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合理组织生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能够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

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服务业影响

在农业经济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小手工业者开始游离出来,开始服务于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服务业就像社会的一个大蓄水池或缓冲区,它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解决许多就业岗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了以一个服务种群的协同扩张新态势,在享受集聚优势的同时,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影响

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化、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商务流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通过网络传输,重新定义了传统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经济运行方式。将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介入农业生产,可以帮助生产者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技术咨询,减少信息成本。另一方面,供需双方在网上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等手段可降低生产成本。除此之外,网络覆盖面广,买卖双方可直接对接,剔除了传统交易模式的中间商环节,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

二是规范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度。因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整合作用,可将现实中分散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农产品的聚集一定范围内能突出某一区域或某一类农产品的优势,提高竞争力度,带动自身所在的贫困地区经济,促进周围村庄发展。

三是形成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相关行业发展。通过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区别于传统分销商、经销商的商品流通方式,通过快速供给信息,及时获得需求信息,在网络上实现营销和支付,保证了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从生产过程来看,市场信息丰富,解决销售困难问题。从流通过程来看,迎合市场需求,出现买u双方一对一接触。

结束语

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特征和反贫困理论中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相结合从政府和个体两个层面助力精准扶贫。在此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其市场导向、资源整合、电商赋能、动力激励作用,带动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对贫困主体提供各种帮扶,让其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实现收入增加;并通过农村电商打破贫困地区封闭状态,促进农村市场环境的改善,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当地居民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购买上获得更多的选择、更大的实惠,实现生产生活成本降低以及条件改善;更重要的是让贫困主体通过相关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积极参与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降低农产品生产的风险,推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助力农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马合肥.精准电商扶贫的陇南模式[J].法制与社会,2016,(01):215+217.

[2]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0-25+122-123.

[3]桂学文.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测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张彤.试分析“互联网+”电商扶贫模式[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01):36-37+40.

[5]张岩,王小志.农村贫困地区实施电商扶贫的模式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6,(10):58-59.

[6]汪向东.电商扶贫15字诀[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23):46-47.

[7]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8]屈莉莉.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9]文雁兵.包容性增长减贫策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5,(04):82-90.

[10][美]诺曼・厄普霍夫等著.成功之源―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发展经验的总结[M].汪立华等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刘牧.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2]周海琴.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农民反贫困的机理和效果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13]王嘉伟.“十三五”时期特困地区电商扶贫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04):17-21.

[14]张基温等.电子商务原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