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个人典型事迹范文

时间:2023-03-18 11: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扶贫个人典型事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准扶贫个人典型事迹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舆论支持,特制定如下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准确解读党和政府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坚持唱响主旋律、奠定主基调、打好主动仗、凝聚正能量的总体要求,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报道效果,着力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一)宣传xxx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学习领会xxx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xxx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xx和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把握时度效,着眼准实新,生动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成效和实践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xxx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要求上来,自觉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部署上来。

(二)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脱贫攻坚政策解读阐释,使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脱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十大工程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扶贫工作队、资金投入、考核监督等脱贫攻坚保障措施深入人心,扩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工作举措的知晓面、参与度。

? 宣传、推广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各部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三)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成效。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聚焦脱贫攻坚,主动作为,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报道各乡镇(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举措、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各级领导深入联系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积极宣传我县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金融资金支持、能力素质提升、群众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宣传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精准扶贫的有效成果。

(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各类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大力宣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中的典型案例,生动报道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面貌的巨大变化,不断弘扬“崇德向善、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展示扶贫队伍良好形象。

(五)宣传社会扶贫工作。以“10.17”扶贫日为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政策问答、“一封信”、“明白纸”等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在全县形成社会扶贫的宣传热潮。紧紧围绕创新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和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大力宣传社会扶贫的进展成效、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社会扶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营造各类资源聚集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安排

突出宣传重点,内宣外宣协同发力,构建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格局,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一)开设专栏专题。在县电视台、xx新闻网、xx县政府网、“xx”等媒体开设“脱贫攻坚乡村行”、“脱贫不是梦”等专栏专题,进一步强化政策解读、一线访谈和深度报道,统一干群思想,传导压力,楔实责任。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报道全县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进展动态和举措成效,宣传一批为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宣传一批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助推扶贫工作的民企组织和个人,宣传一批勤劳务实、自立自强、精准脱贫的帮扶对象,以生动的一线报道,展示广大干群致力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

(二)做好政策解读。新闻媒体要围绕扶贫开发十大工程,约请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以及重点工作进行解读,让广大群众熟知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三)强化对外宣传。建立重大扶贫外宣题材月会商机制,根据扶贫工作考核要求,围绕工作新动态和亮点,突出特色,每月推选1-2项重点扶贫素材和稿件,邀请主流媒体前来采访或积极向主流媒体供稿,形成高质量、有份量的重点报道,展示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和xx良好的外在形象。要集中力量挖掘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亮点和特色,通过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市媒体来灵采访服务工作。

(四)扩大社会宣传。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牌、LED广告屏、灯箱、黑板报等宣传工具,以乡镇、村为重点,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宣传标语,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加大脱贫攻坚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同时,组织县文艺团队以“讲好xx扶贫故事”为主题,创作扶贫题材的精品剧目,争创全省“五个一工程奖”。

(五)加强“精神脱贫”宣传。围绕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有一个文明和谐的村容村风、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有一个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的目标,大力实施“宣传教育、志愿帮扶、文化服务、教育培训、环境整治、典型选树”六大行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美丽乡村”为载体,通过“三下乡”等形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群众主动脱贫意愿和内生动力,消除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使贫困群众看到希望,提振脱贫信心和勇气,让贫困群众真正参与扶贫,推动物质精神“双脱贫”。

(六)做好脱贫攻坚形势政策宣讲。组织宣传队深入村组宣讲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奋斗目标、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重点宣讲我县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工作方法等,引导全县干群把共识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

(七)组织编印《xx县扶贫开发成就画册》。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局要围绕扶贫开发十大工程、领导重视、部门帮扶等方面内容,征集扶贫开发成就图片。图片要通过扶贫开发前后状况对比,能准确体现扶贫开发成就。

四、健全工作制度

(一)建立信息审核制度。要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审核把关,增强责任意识,提高信息质量和水平。信息遵循“谁公开、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由县扶贫局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审核把关。

(二)建立宣传成果定期报送机制。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局每周要分别向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局报送信息不少于2篇;县委宣传部会同县扶贫局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将上一季度在县级以上媒体刊播的宣传成果汇总分别报送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局。

(三)建立目标考评机制。各乡镇(开发区)每月不少于4条,各部门、单位每月不少于2条向县委宣传部和县扶贫局同时报送新闻信息和素材。县委宣传部和县扶贫局定期对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进行考评,对完成好的个人和单位将进行表彰奖励,对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成报送工作任务的乡镇(开发区)和单位,将以书面形式进行通报。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情况,将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各乡镇(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周密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县直各新闻单位要精心策划选题,确保脱贫攻坚宣传有声势、有力度、有实效。

(二)改进创新,营造氛围。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用好的作风开展宣传报道,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新闻宣传的贴近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要适应新闻传播的新趋势新要求,重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作用,努力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篇2

作为伊川农商银行的带头人,康凤利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他认为,只有组织建设完善到位,企业发展才能生生不息。

网点升级,开展文明规范服务创建

“网点服务是银行服务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牢,才能把服务做好。”康凤利说。

结合“为民务实清廉”和“三严三实”的总体要求,梳理整改台账,在有限的时间内,康凤利从统筹网点布局入手,加快网点服务标杆创建,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便利度。

康凤利注重对网点进行差异化定位管理。定位城区支行为“金融超市”社区银行,侧重于精品化建设;乡镇支行以服务“三农”为主,为百姓提供便民服务,同时在偏远乡村坚持原有网点不撤并。

康凤利还对伊川农商银行经营网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改造升级。营业大厅进行功能分区,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液晶电视、叫号机、饮水机、爱心椅等人性化设备。

同时,康凤利还注重宣传工作。针对近年来的非法集资问题,为提升全民素质,他带领职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公众教育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居民的防范意识。

在洛阳市银行业“金融服务提升活动”中,伊川农商银行达标率100%。在标杆创建中,营业部、周村支行、八一路支行先后被评为“全省银行业优质文明服务百家示范单位”“全省百佳标杆示范网点”。

定位“三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伊川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以金融支农为己任,突出支农重点,改进支农服务,扩大有效信贷投入,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工作中立足地方,伊川农商银行配合伊川县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工程积极投放信贷资金,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农业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扶持力度,配合产业园区发展科技产业、绿色产业。康凤利提出简化审批程序,扩大信贷领域,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发展优质农业、农户贷款及居民创业贷款。

为进一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康凤利每周都召开民主生活会,与各支部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致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伊川农商银行推出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等“三大工程”,积极开展“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支持培育基础好、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

截至2015年年底,伊川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为202亿元,比年初上升57亿元。各项贷款109.9亿元,较年初上升16亿元,增幅17.17%。其中涉农贷款108.6亿元,占比98.85%,较年初上升16.2亿元;发放支农再贷款5亿元。

创新业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为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康凤利开展专题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民主生活会、业务分析会进行论证,创新了产品和服务模式。

针对县域经济招商引资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的融资需要,伊川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配合伊川县委、县政府给当地龙头企业提供诸多优惠政策,建立实施项目推介和客户回访制度,通过银企洽谈会,介绍信贷政策和业务品种,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搭建银企交流沟通的平台。对效益好、信誉好的企业积极争取资金,做好信贷服务,对引进的涉农大中型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为个体民营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使其快速稳步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伊川农商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38.4亿元,较年初上升8.6亿元。

在做好传统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康凤利鼓励全员创新,职工树立机遇意识,深入学习焦裕禄、杨奎烈等先进典型精神,把握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机遇,把机遇变成加快发展的现实优势,扑下身子抓工作落实。

伊川农商银行还开办了票据、融资租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住房按揭贷款、保险等新业务,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给企业和客户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伊川农商银行还从担保方式、融资渠道、授权授信等方面做好信贷支持,积极运用“富农宝”信贷品牌,简化贷款流程,有效缓解“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富农宝”已发放贷款60.71亿元,2.1万户农民、8600个商户和780多家企业受益。

普惠金融,推进小康社会进程

伊川县下辖14个乡镇,370个行政村,总人口80万,其中农业人口60余万。为了有效满足农民金融服务需求,康凤利主动向上级申请,在营业网点乡镇全覆盖、自助设备密集布放、助农取款服务点有益补充的基础上,在非乡镇所在地外的具有辐射功能的中心村,引进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特点开发和定制的,具有消费、转账、代办、查询等功能的特色终端,开展金融便利店规划建设,实施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工程。便利店适用的业务涵盖银行卡、一本通、结算存折。

截至2015年年底,伊川农商银行已在各乡镇建设规划110家乡村金融便利店,每个支部都会负责联络10家左右的便利店,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辐射面达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

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康凤利还注重服务的创新。为给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增值服务,在康凤利的倡导下,伊川农商银行在龙门高铁站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所有的伊川农商银行客户均可免费到服务中心享受各种服务。在农信系统内,率先开通了债券、理财等新业务,同时成立了私人银行,配备了咖啡厅、健身室以及影院等设施。

篇3

学习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内容心得体会范文【1】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构筑崇德向善、活力迸发、繁荣多彩、文明和谐的道德文化高地。

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山东大有作为。党代表们在讨论中畅谈感受,献计献策,展现了一个文化大省在迈向文化强省进程中的自信与担当。

做好价值引领 弘扬时代精神

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要打开心灵之门,找准落点,在结合渗透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报告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邹城市杏花村小学副校长贾冰代表,颇有体会。

将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是杏花村小学的办学亮点。这所小学设有德育室,结合不同节日,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开展相关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学校还在中高年级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观摩课堂,还通过家访、班级QQ群等渠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家庭德育水平。

价值观最好的传播方式在于示范引领。报告提出深化四德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学雷锋,做山东好人活动,倡树先进典型,可谓抓到了点儿上。无棣县委书记丁海堂代表说。无棣县是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一直以来注重发挥榜样的典型引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好人推选表彰活动,用群众身边的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宣传的是凡人善举,占领的是道德高地。好人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

传播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硬件。让历史文物说话,通过硬件设施展示,往往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展示红嫂事迹的主题展馆,12个展馆24个展室,以雕塑和实物等形式,向观众述说着一位位红嫂的故事。据统计,每年来参观的人数达到40多万。副馆长金静代表说:我们将继续探索更生动更朴素的形式,传承好沂蒙精神,让红色文化基因血脉传承光大。

弘扬时代精神风尚,离不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离不开文明村镇创建。农村的三大堆曾让老百姓叫苦不迭,省里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之后,我们区950个村庄配备了1550名保洁员,采用数字化平台指挥调度垃圾车、保洁员,农村环境越来越好。德州市陵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党支部书记赵树俭代表,看到报告提出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民风、人居环境、精神生活全面美起来,很是振奋,我们能解决农村的卫生问题,一定也能解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攀比成风的问题。

推进文化小康 满足文化需求

报告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小康要求文化设施建设要达标。我在很多地方发现,山东的文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面积、设施、规模都比过去有很大改善,但是要像报告所讲的,建好还要用好。沂水县文化馆副馆长周鹏代表如是提醒。沂水县文化馆的演出厅有两千平米,年均演出120多场,在夏天和重要节假日免费为市民演出。今年县里还要新建三馆一中心,文化惠民设施不断升级。我们将充分用好这些场馆,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出一分力。

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小康,软硬件都不可缺。这是滨州市长崔洪刚代表从工作中得出的体会。据崔洪刚介绍,从硬件上,滨州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塔建设,让群众免费收看二十多套电视节目;9月份即将完成大剧院建设,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内容。从软件上,滨州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规范日常行为,培养群众文明素养和文明习惯。比如近期开展了车停人行、礼让斑马线活动,对不停车让行的机动车辆公开曝光,成效十分明显。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进山东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等要求,这是对我们文艺工作者的鞭策。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一级演员宋秀敏代表说。在30多年从艺生涯中,宋秀敏成功塑造了小生、青衣等多个行当几十个角色,演出2000多场,她和同事们获得十多个国家、省级大奖。作为一名地方戏曲演员,我们一定唱响主旋律,推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品大戏,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建设两大示范区传播儒家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和要求。报告提出,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

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提出建设两个文化示范区,这引起了济宁、淄博两地代表的热议。

济宁市委书记王艺华代表对于报告设专章阐述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构筑道德文化高地的目标感到特别振奋。他说,报告特别提出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努力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下一步,济宁将全力建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示范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等四大战略平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等五大工程,积极推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淄博规划了56平方公里的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现在已经建成了15万平米20个博物馆,今年还要开工建设八个项目。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毕荣青代表说,报告提出建设两个示范区,其中一个是有关齐文化的,我们将发扬齐文化开放、包容、务实、变革的精神,打响中英足球论坛、齐文化旅游节、稷下论坛三张名片,把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这个载体建设好。

读到报告中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代表十分自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孔大典,是形象阐释孔子礼仪文化的生动载体,近几年先后走进南京、上海、大同、哈尔滨等60多座城市的文庙和孔庙开展祭孔演出,并到日本等东亚文化圈国家指导当地开展祭祀文化。

从20XX年起,曲阜市就推出了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四年来活动走进北大、清华等高校,足迹还遍布武汉、上海、长沙等城市和全国文庙,参与者总共37065人,其中还有来自美国、英国等52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我们还将推出更多传播儒家文化的生动有效的实现形式。刘东波说。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山东有底气有行动。风疾正是时。以这次党代会为起点,山东必将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学习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内容心得体会范文【2】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民生改善是最真切、最生动、最温暖的诠释。未来五年,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取得哪些新突破,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此作出明确部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生态承载力显著增强,大气、水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加大重点地区扶贫力度,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重点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小康路上决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报告至此,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命艰巨。目前,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累计减贫671.1万人。

菏泽现在还有46万人生活在省定贫困线以下,占全省51%。实现14.7万黄河滩区群众迁建,是菏泽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代表说,看到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写入党代会报告,信心倍增。今年5月15日,我们正式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做好这项工作,同时,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持续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决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残疾人是小康路上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体,省残联理事长仉兴玉代表注意到,报告提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办好特殊教育。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报告对此又作出强调,这让我们倍感温暖、深受鼓舞。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加快推进残疾人脱贫奔康进程,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努力使我省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还提出,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努力解决城镇基本住房问题。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统筹城乡低保,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

致力教育就业,托起明天希望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提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化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报告明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义务教育均衡提升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枣庄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于伟利代表说,自2017年起,学校与多所乡镇学校建立手拉手联盟教育关系,定期组织教师送课交流,探索出了支援乡村教育的路子,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下一步,我们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通过授课、讲座、座谈、报告会等形式,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师成长、教学管理等方面与联盟学校加强交流,把联盟教育推向深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了解,五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创业贷款、就业援助、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一揽子促进就业政策,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城镇新增就业596.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

未来五年,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促进就业与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代表表示,全省人社部门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破解看病之痛、养老之困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一大困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医联体建设对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意义重大。德州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岳红卫代表说,目前一些医院、科室已经作出探索,接下来将逐渐全面推开。在他看来,推进医联体建设,要提高医生和病人的认识,使医患双方都逐渐接受这种模式;加强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协调机制;明确考核机制,在收入分配和时间分配上做好平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水平,医生流动下去,相应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57万,占总人口的20.68%,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对此,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来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关键。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呼吸科主任刘学东代表说,报告专门提到要推进医养结合,这既切合当前实际,也是对应对未来养老趋势的谋划。在她看来,做好医养结合,需要加大投入,保证医养场所与老年人口相匹配;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医养需求;还要加强对陪护人员的专门培训,解决护理不规范问题。

报告还提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努力开创山东生态文明新时代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努力使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健全完善河长制。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绿水是百姓共同期盼。报告用了2页篇幅,对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作出部署,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加快构建三大红线,即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这引起代表广泛关注。

报告特别强调,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让齐鲁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充分表明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决心和信心。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代表说,全省环保系统将坚决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确保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目标。

在完善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加大环保督查力度,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篇4

这次全市农业信息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农业信息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信息工作,进一步深化“三电一厅”信息服务,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将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变职能、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改善信息服务手手段,深化信息服务模式,农业信息化建设,年年都有新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农业信息化工作已跨入全国前列行列。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率先探索出了“三电一厅”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率先实现农业广播学校教育、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国家教育节目信息落地,全市已建成17个较高标准的农业信息服务大厅,1022个村级信息服务室,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5%。

(二)网络平台初具规模。我们不等不靠,先干后说,边干边说,多方筹资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市农业信息中心和各个县(市)区、各乡镇都开通了农业网站,市县乡实现了网上联通,资源共享。各县农业部门组建了局域网,部分乡镇也建了局域网,初步开始办公自动化工作。市农业信息中心网络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成为信息平台枢纽。黄河农网经过5次升级改版,栏目149个,拥有农业科技、农业专家、农民经纪人等10个数据库,具备农业流媒体点播系统、自动监测搜索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智能专家咨询系统、国内报价联播系统等先进功能,与国内各大农网的供求、报价系统保持同步,与农业部等600余个农业网站建立了资源共享,还建成了优质果品网、畜牧网、农产品质量检测网、蔬菜网、渔业网、食用菌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土肥网、植保网10个分网站,每日信息800余条(篇),日点击3万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涉农网站已发展到二百余家。这些网站群效益日益凸现,成为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网上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

(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探索总结出“三电一厅”的信息服务模式,被农业部、信息产业部在全国进行推广,写进了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建成市农业科技影视节目制作中心,开通了96398农业热线电话,首批17个乡镇信息服务大厅开展窗口式信息服务。探索总结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批发市场带动、种养大户带动、信息网络协会带动、经纪人带动、农资连锁超市带动、传统媒体服务八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资源整合初显成效。整合了内部资源,建立了农业系统内部信息整合机制,市农业局各站各部门都确定了信息员。整合了系统资源。市县乡农业系统通过网站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农村基层布设了25个信息采集点,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还与农业部“三电合一”数据库实现了对接,能够及时接收全国大量的农业信息数据。整合社会资源,与组织部、扶贫办、广电部门、移动公司、网通公司、一些计算机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齐力合作,共建双赢。

(五)信息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信息员队伍达到2160名,信息员遍及农业各个产业和部门,县、乡、村体系完善,队伍健全,成为活跃在农村各条战线的一支生力军。各级农业部门干部队伍信息化意识增强,计算机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普遍应用,已经成为全市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坚强基础。

(六)信息服务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农村电脑拥有量达到19600台,涉农网站发展到*多家,上网农民达到3万多人,网上农产品销售收入接近10亿元。市、县电视台播出农业实用技术科教片260多部,受教育群众300万人次。96398语音电话已经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开通以来已为群众服务2万人次,收听自动语音服务3.6万人次。涌现出了陕县菜园乡过村、灵宝大王吉家湾等一批信息村和一大批信息致富能人。

我市农业信息化取得的成效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被列为国务院信息化办、信息产业部、农业部三家共同试点。被科技部确定为第一批“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被河南省确定为第一个“农业信息化试点市”;两次全省农业信息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在*5年全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荣获“*5信息化影响中国优秀贡献奖”;团省委和团中央分别授予信息中心全省和全国“青年文明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做了多次报道。今年6月12日,市委书记连子恒作为唯一的地市级代表应邀参加了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并做典型发言,会后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十一五”农业信息工作,今明两年安排专款用于网络设备的更新改造。我市农业信息化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农业部门真抓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参与、基层辛勤努力的结果。

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置,造成基础薄弱、人才缺乏,有的县没有批复机构,有的县级信息中心设备简陋落后,存在应付思想。二是工作经费不落实。县乡两级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信息工作向前发展举步维艰,信息进入户难以突破。三是信息员队伍不稳定。迄今有二十多个乡镇信息站基本上形同虚设,信息员经常变动,甚至没有确定信息员,网站瘫痪,工作停滞。四是农民接受信息能力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接触少,信息意识淡薄,应用能力差,很多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五是网站运行质量不高。一些地方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来源渠道少,网站作用未发挥。有的县从*5年至今只更新了几十条,甚至为零。六是信息服务进村入户难度大。目前进村入户工作仅限于少数示范乡镇和村,服务方式和领域不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进一步增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推动我市农业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理清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农业信息化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为重点,以深化“三电一厅”模式为手段,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平台科技水平,健全信息采集应用系统,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总体工作目标是:继续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继续保持农业部、信息产业部、国信办的试点地位,努力建成电脑、电视、电话“三位一体”农业信息立体交叉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网络体系上下畅通、反应敏捷、服务全面的现代农业信息化运作模式,初步实现农业信息化。到“十一五”末,要建成1362个村级信息室,62个乡镇信息服务大厅,20个批发市场信息站,50个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站,5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信息点,树1000名信息能人典型,开通10000户农民手机短信,上网农民发展到5万人,农业热线服务电话96398覆盖100%行政村,本地化农业电视节目覆盖率提高到95%。

为了实现“十一五”工作目标任务,从现在起到*7年底,农业信息工作要按照“市级抓提升,县级抓巩固,乡镇抓延伸,村组抓服务”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六个工作重点:

(一)强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要以“三电一厅”为主要手段,着力抓好乡镇信息服务大厅、村级信息室、热线电话包月卡、电视节目入户等项工作,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要加快乡镇信息服务大厅建设。到*7年底,要新建16个信息服务大厅,灵宝、陕县、卢氏、渑池4个县每县4个任务,今年年底前每县要建成2个,由各县确定乡镇地点上报农业局。届时,全市信息服务大厅总数达到33个,占到总乡镇的一半以上。确定地点要选择产业突出、经济优势明显、人流物流相对较大的乡镇,切实发挥促进信息流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建设办法,仍然按照市、县、乡三级筹资的办法,凡经市里检查验收合格的,按照以奖代补的政策,市农业局从工作经费拿出资金每个点奖1万。二要对原有乡镇信息站进行检查整顿回头看。尽快解决乡镇信息站人员和设备流失问题,按照农业部“六个一”标准进行完善(一间专用房、一条电话专用线、一套计算机网络设备、一至三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一套信息服务制度、一支乡村信息员队伍),缺什么补什么,该购置的购置,该培训的培训,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从事信息工作,本着“建得起,养得住,用得活”的方针搞好乡镇信息站建设。三要抓好村级信息服务室建设。目前,农业部门与组织部门共建的村级党员远程教育信息室已达1022个,其中255个配备了电脑并上网。继续合作共建,到*7年底,完成剩余340个村的信息室建设。农业部门要做好信息室的网络维护工作,及时提供信息资源,解决信息室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市县两级50个新农村示范村的信息室要保证有较宽敞的场所和桌椅设施,有大屏幕电视机或投影机、电脑、打印机、DVD机、摄像头,并建立视频会议基站,资金由试点村联系单位负责筹措。村级信息室建设可与党员远程教育工作合二为一,避免重复建设。四要抓好农业热线电话的普及。加大96398农业热线电话宣传力度,通过墙体标语、电视媒体、宣传卡等,使农业热线电话家喻户晓。继续实行3元包月政策,不限时拨打。全市每个行政村至少确定一部电话开通96398包月电话,农业局和网通公司出资,农民免费拔打,促进96398进村入户。

(二)全面建成农业视频教育系统

视频系统,具有远程实时交互式讲座、召开网上视频会议、远程协同自动化办公、远程商贸洽谈四大功能。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重大成果,它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种便捷高效的信息传输形式,建设农业视频教育系统,市、县、乡可以不分地域,实现即时视频互联,可以邀请外地专家在任何地点联网讲课,可以召开网上视频会议,可以进行网上文件分发、交流互动,提高办公效率。市里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建成6县(市)区、62个乡镇、20个农业龙头企业、10个农民专合组织、100名经纪人、255个村信息互通的农业视频教育系统。当前,一是要建好视频会议场所。二是要尽快购置有关设备。三是要搞好视频技术培训。具体要求是,9月底前6县市区、62个乡镇和25个信息采集点视频系统要率先开通,年底前,20个农业龙头企业、10个农民专合组织、100名经纪人、255个村全部开通农业视频教育系统。政策上,市里对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个县补助设备8000元,县自筹8000元。乡镇信息点、村级信息室和25个信息采集点统一免费配置摄像头、音箱、麦克风,其余缺什么补什么,各地自行解决。

(三)大力开展“万部手机送农民活动”

“万部手机送农民活动”是整合社会资源,拓宽信息服务务渠道的有效形式,是我们三门峡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一大创新,今年这次活动是继*4年“万部手机送农民活动”后办的第二期大规模向农民赠机活动。一是要高度重视。开展“万部手机赠农民”活动,是当前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服务三农的重要体现,农业部门要将这次活动作为配合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迅速落实,抓紧抓好。要通过这次活动,扩大农业系统的影响,提升各级信息机构的知名度,拓展信息站工作内容。二是要加快进度。受省移动公司的政策限制,这次活动九月底前必须结束,前一段时间多数县行动迟缓,进展不快。现在到月底还有半个月时间,希望各地,立即召开乡镇分管人员会议,迅速传达到村组一级,采取得力措施,尽快掀起活动。三是要制订奖励措施。这次活动非常优惠,话费资费低,手机供应充足,并且实行激励政策,每部手机给基层15元的工作经费,而且要奖励到个人。每个乡镇至少要完成150部,办理*部以上的乡镇,移动公司还要奖励一部商务通公话。

(四)开通办好“新农村”电视教育栏目

电视媒体在农村覆盖率高,是目前信息进村入户的主要渠道。要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一是尽快开通“新农村”电视栏目。“新农村”栏目是宣传农业技术、报道农业典型、展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市委已召开常委扩大会对这项工作作了专门的研究部署。最近,我们将抓紧与电视台协商,尽快开通“新农村”栏目。各县(市)、区也要尽快协调,开通本地农业栏目。二是抓紧制作一批好影像。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制作一批特色农业节目;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制作播放实用技术节目;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制作专家讲座节目;围绕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推广先进经验;围绕热线电话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三是开展一次农业节目评选活动。按市委领导指示,今明两年,广电部门与农业部门要搞一次农业电视节目展播评比活动,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将予以奖励,以促进工作开展。

(五)强化农业信息采集工作

建好农业信息采集点,是丰富充实黄河农网和96398热线电话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是突出本地特色、有针对性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群众,市农业局今年5月份确定了25个信息采集点,涉及乡镇信息服务大厅、农业信息站、农产品和农资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等,这些采集点要切实发挥作用。一是要突出本地特色。重点收集我市特色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身边的新事物、新经验,充实“黄河农网”和96398语音数据库,并且为摄制农业电视节目提供信息支持,以便为农民群众提供有针对性、实用的信息服务。二是要改善信息采集的手段。为保证信息采集工作正常开展,市农业局对每个信息采集点配发了摄像头、耳麦视频会议设备,缺少计算机等设备的要尽快购置,9月底全部要开通视频基站。三是要提高采集点的信息质量。要充分认识本地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观念,按照真实性、时效性的要求,每个信息采集点每月报送信息5篇以上。四是实行动态管理。市里将制订农业信息奖励办法,根据采集点上报信息的数量、质量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将定期通报各采集点信息上报情况,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差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确实不能发挥作用的采集点奖取消其资格。

(六)提升网络平台水平

市、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是对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要不断提升其科技水平。一是要更新添置设备。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我市各级农业信息服务设备,有的已经过时,有的已经老化,有的已经损坏,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信息的新要求,高起点购置更新必要的信息设备,保证信息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要应用最新技术。要大力推广农业流媒体技术、开展网上农业电子商务、农业视频教育系统等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涉农先进信息化技术。积极探索开发农业决策指挥系统,苹果、蔬菜、畜牧等农业专家系统服务系统,考察学习精准农业3S技术。三是加强网站建设。在对已有网站加强维护和更新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网站和专业网站,要大力开辟新的领域,发展种养大户、批发市场、农资经营户、涉农企业等建立信息站点,积极尝试信息化工作的市场化运作。

三、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提高思想认识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首先,进一步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生产的发展,农业的增收,管理的科学都离不开农业信息的服务。其次,进一步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部门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成,面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部门的服务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变化,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是我们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三进一步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收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村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农产品竞争力不强、销路不畅是造成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为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技术、产品供求信息,就能够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其四进一步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保持全国先进争取各方支持的重要保障。*4年石家庄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以来,各地涌现出大量的先进经验,“三电合一”“农网广播”“金塔模式”“农业110”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我们三门峡是国信办、农业部、信息产业部的试点,是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亮点,连书记、李市长对农业信息化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思想上再认识,工作上再部署,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农业部门自身的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

(二)强化目标管理

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已经制订,主要任务已经分解,各县要对照市里的要求,制订本地“十一五”期间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农业信息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分解到部门,责任明确到个人,要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严格奖惩。二是加强检查督导。市里将把信息工作列为年终农业工作会议的表彰内容,凡是信息工作成效显著的,以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名义通报表彰,并在设备投入方面以奖代补给予奖励,凡信息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县(市)、区,视为农业工作没有完成,取消年终评先资格。三是与实施农业项目相挂钩。凡对农业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县(市)区,我们将在今后的农业项目安排上给予一定的惩处。

(三)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一是要争取部省资金支持。抓住国家加大“三农”扶持力度,重视农业信息服务机遇,认真编制项目报告,跑部进京,跑省进厅,争取上级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支持。二是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积极向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力争信息人员,工资列入预算,经费得到保障。三是争取组织部门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的支持。结合组织部门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主动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服务,把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结合起来,把先进党员事迹与致富带头人的宣传结合起来,通力合作,优势互补,造福群众。四是争取扶贫开发部门的支持。利用扶贫资金首先在扶贫村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室,改善贫困地区的信息渠道不畅问题。五是争取新农村建设相关单位的支持。争取他们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四)抓好典型示范

抓典型,树样板,是促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形式。一是树一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协会典型,带动一方群众致富;二是树一批农业网站典型,带动一批经纪人;三是树一批信息能人,辐射带动一大片。今年我们要在6县(市)、区和62个乡镇信息员中开展“三个一”信息服务竞赛活动,即:每个信息员宣传推广一个信息致富典型,联系一个村(企业、协会、批发市场)信息点,在网上推介一种名优农产品。把“三个一”活动做为*6年度信息员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适当时候进行评比表彰。

(五)抓好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信息员队伍,是做好农业信息工作的关键。一是要选拔高素质的人员。6县市区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多数已经成立,要把技术水平好、工作能力强、年轻优秀干部选拔到农业信息队伍中来。二是要加强农业信息培训。培训采取逐级开展的形式,市培训到县乡,县培训到村,重点培训现代信息知识和网络操作技能,以不断适应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需要。三是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信息员要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勤于钻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维护技能,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成绩,树立信息员的地位,发挥信息站的作用。四是要抓好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刊物、网络、讲座、咨询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宣传农业信息化,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打破农民对网络的神秘感,提高农民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农民会查信息、会发信息、会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