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17 20:4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风建设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

篇1

一、干部作风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从总体上讲是扎实的,卓有成效的,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勃勃生机,也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但是还应该看到,目前,我们部分干部的作风建设与党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态浮躁,精神不振。受现行干部政策的影响,在中青年干部中普遍存在着心浮气燥的现象,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想着要提拔,得到重用,没有被提拔的和已提拔时间较长没有被重用的干部就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年龄偏大的干部,特别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普遍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上得过且过,失去了积极进取精神。受干部待遇和工作环境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干部普遍存在攀比心里,不愿在基层和艰苦环境工作。

2、忙于会议和应酬。一是会议多。大部分时间用于参加和出席

各种会议,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种会议,也要主持主管、分管工作的会议,还要出席方方面面的工作会议,难以静下心来,真正思考一些具体问题。二是接待应酬多。现在项项工作都重要,项项工作都有检查和督导,接待应酬不可避免,或多或少要耗费掉一部分精力。

3、部分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往往借口工作繁忙,忽视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把理论学习当成“软任务”,认为工作搞好了学不学无所谓,整天忙于文山会海、来往应酬等具体事务,没有挤出时间学习,从而导致思想观念、理论水平、驾驭工作的能力滞后于形势的需要,给从事的工作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带来影响。

4、少数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少数执法人员在履行公务时,没有严格按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态度生硬,粗暴执法,特别是在行使处罚权时,不善于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宣讲不到位,执罚手续简单,只罚不教、轻教重罚、以罚代法,甚至出于个人或单位利益考虑,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5、少数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不强。一是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也不断转变,少数干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服务群众的本领不强。二是当前涉军、涉法、涉农等上访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些复杂的矛盾,少数干部有压头情绪,心理上害怕面对和处理,解决的办法不多,甚至束手无策。

6、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还存在缺失。一是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对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中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准确评价干部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二是制度执行上还有欠缺。虽然上面有不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规定,但在执行上还有所欠缺,没有有效的政策激励,奖罚不明,有一种大锅饭的味道。

二、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按照“三个代表”和《决定》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教育引导,坚持领导带头。在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进一步健全相关学习教育制度,从思想上解决干部对作风建设的认识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作风的好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带头起表率作用,要求一般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做到,明令禁止的,领导干部首先不能违反,这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转变干部作风就会立马见效,大有建树。

2、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干部。一是要进一步健全以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实行岗位考核、个人考评等具体考核措施,科学准确的评价干部,真正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二是健全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加大对干部目标考核和平时考察的力度,随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表现。

3、健全奖惩激励制度,激发队伍活力。一是从政治上激励。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规定,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凭实绩、凭德才选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所有的干部觉得政治上有奔头。同时,要注意树立和培养先进典型,加大对典型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二是从经济上激励。科学设置经济激励内容,实行绩效挂钩,拉开激励档次,奖优罚劣。

篇2

关键词:公务员;政府工作;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056-03

一、端正公务员工作作风的重要性

(一)公务员工作作风

公务员工作作风,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态度、风格及行为特点,是贯穿于政府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贯风格。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思想认识方面,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实际的依据,保持思想的先进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在工作行为方面,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和思考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善于以创新性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在生活作风方面,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生活检点,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

(二)端正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意义

1.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党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宗旨,这充分体现了对于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推动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塑造一支高度严谨,作风过硬,并且具有高素质的政府公职人员队伍,这样才能自觉抵制不良工作作风的侵害,始终自觉保持先进的思想认识、高涨的工作热情,树立良好的政府作风及公众形象。

2.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建设也属政府工作范畴内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我国党中央及政府历来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一直突出地强调和抓紧政府的工作作风建设。因此,在建党建国以来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工作作风,也使得党和政府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有了更强的群众凝聚力。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及广大人民群众在两会期间所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

3.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是促进工作顺利进行的途径

公务员是否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落实党中央下达的各项规章政策,关系到政府的公众形象,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各项既定工作,是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对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改进,才能树立政府良好的公众形象,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公务员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办事程序烦琐,效率低下

在我国,政府机构层级制较为严明。办事程序复杂,行政审批繁多,沟通渠道相对不畅通,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信息在上传下达过程中的严重拖沓的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还增加了行政开支,抹黑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同时,党政不分、政企不明等等问题,使机构运行中常常出现权责边界不清晰的现象,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久拖不决。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干扰,直接导致了公职人员的推诿扯皮。同时,政出多门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这使得制度的执行缺乏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下级工作人员无法明确执行本职工作,长此以往便滋生了不良的工作作风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不思进取

1.缺乏敬业精神

我国的国家公职人员大都是行政事业编制,晋升渠道单一化,职务本位现象突出。一旦被政府机关录用,便会对工作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习惯按部就班的稳定日子,养成了懒惰拖沓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岗位当成是度日养老的港湾,缺乏工作热情和劲头,不思上进,应付了事,缺乏敬业精神。对于自己的工作业务不能努力钻研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得过且过,软弱涣散。

2.偏离群众路线

在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下,基层公务员的晋升台阶整体较少,基层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中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基数越来越大,压职压级的现象严重。而国家公务员的成长发展和物质待遇的改善主要是与职务挂钩,因此,对广大国家公务员来说,职务晋升尤其是领导职务的晋升,才是真正的晋升,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需求的无限性与机关领导职务资源的有限性,构成了永远解决不了的一对矛盾[1]。仅依靠职务晋升才提高国家公务员的待遇,难以调动广大中低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甚至在个别人身上出现对于基层人民服务存在厌烦情绪,偏离了群众路线。

(三),腐败丛生

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少数党员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作风问题,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频发,、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问题严重突出,这与党和政府提出的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思想相悖。除此之外,在处理本职工作方面,个别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主观臆断现象严重,忽视民主生活和集体讨论。由于攀比、急功近利的政绩心态,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不顾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能力是否可及,主观臆断,弄虚作假。一些公职人员即使能够分辨是非,但也会迫于种种考虑,在强大的压力下而选择明哲保身,随波逐流。

(四)故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政府机关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满,长此以往容易故步自封,失去进取心,习惯凭借以往的思想观念和经验来处理工作。导致了知识结构老化,在工作中难以开创新的局面,业务水平每况愈下。在工作中无法前瞻性地看待问题,而是消极等待上级领导下达任务。

三、公务员工作作风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认识偏差

部分公务员政治素养较低,理论功底薄弱,行动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群众路线,不能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崇尚官本位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腐败丛生。个别公职人员渎职现象严重,导致工作态度散漫,缺乏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低下,甚至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传达,下级对上级的请示被拖延的现象也常有发生,甚至滥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

(二)客观条件影响

1.管理及领导制度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化,公职官员则没有了自律感”[2]。我国虽然有一系列关于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及监督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缺乏弹性,执行缓慢,无法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个别国家公职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而是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工作时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在管理制度方面,仍有一部分人秉承关系原则敷衍了事,忽视内部的各项政治思想教育或业务培训,影响了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造成内部管理及组织系统的紊乱,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众形象。

2.选拔、培训及考核工作不全面

没有科学客观的选拔制度,就不能选拔出那些具有较高思想觉悟、政治素养的国家公职人员,从根源上保持工作队伍的纯洁性;没有合理的培训制度,就无法从客观上为国家公职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将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思想扼杀在摇篮中;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就不能鞭策国家公职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上进心。行之有效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国家公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断约束他们的行为,对于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监督和惩处机制制约薄弱

第一,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建设时期,很多监督机制还不甚完善,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对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制约力度也相对薄弱,急需改进。同时,由于信息沟通渠道缺乏,政府工作透明性差,以及公众群体对于政治缺乏关注等原因,使得大众传媒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参政议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起的监督作用并不显著。

第二,惩处机制约束力低。责任追究惩处制度的缺乏,使得不良现象发生的情况下没有可以依托的具体法律根据。因此,个别政府机关或公职人员存有侥幸心理,违反法规,滥用权力,损坏了政府机关的公众形象。必须加大监督惩治力度,才能更加有效地约束其行为,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四、加强政府工作作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主观认识

加强经常性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公务员的经常性教育,对于提高素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德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上,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贯彻和升华。在对公务员教育中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公务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去经受锻炼考验。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从事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自觉抵制形形的诱惑,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远大的道德理想。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新时期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二)创造客观条件

1.完善现有管理制度

改进现有公务员管理制度,将惩戒制度严格化。必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根据各工作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特性,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明确划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因权责不明而带来的职能交叉重叠以及推诿问题,杜绝的不良作风。对于违反规定的部门或人员,以法律形式给予相应的严肃处理,将惩处落实。

2.改善选拔、培训和考核制度

第一,改进选拔制度。要从源头上解决公务员工作作风问题,就要通过对选拔方式进行改革,增强选拔的针对性和实际性。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尤其是那些具备实干精神,业务水平突出,政治思想觉悟较高,具备良好群众基础的干部,应该委以重任。坚持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选择优秀人才。使新鲜的血液能够不断被纳入到国家建设的集体中来。

第二,培训机制合理化。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可以有效塑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必须力戒形式主义,以更全面地完成党和政府的各项目标为任务,依据各部门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本部门推广的培训方案。在四川,组织部积极响应十精神,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课、信息宣传等阵地作用。此外,还紧扣科学发展观,分类分层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研修班,引导干部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3]。

第三,建立考核机制,做好绩效评估。通过考核,要选拔出那些真正具有高业务水平、作风过硬的人才,这也是调动国家公职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途径。考核要坚持真抓实干,将考核与升迁制度紧密相连,制定明确的标准。考核内容也应客观化、全面化,把那些在年度考核中不宜反映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来,把比较笼统的考核具体化;坚持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坚决禁止领导个人独断行事;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依据相对统一的尺度,将考核体系分解为若干要素,定性考核以定性为目的[4],不断提高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将各项具体要求制度化。重视监督部门的作用,杜绝形式主义,使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具备组织依托。加强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加大对于违法惩处的执行力度,但凡出现不良作风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必须追究责任,避免形式化和不作为,这是有效转变公务员工作作风的根本所在。

其次,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影响力。新闻媒体真正参与到对于政府工作作风的监督中,是扩大公众参与政治渠道的重要途径。日前,由西安日报社、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市属媒体,分赴各区县进行暗访,发现了西安市未央区、碑林区政务大厅等单位存在到岗不齐、聊天打盹等问题。看到报道后,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均积极回应,闻过即改。由市纪委牵头对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对被投诉、被曝光的涉及作风方面的问题依法给予处理,在全市进行通报[5]。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使公职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恪尽职守,为人民服务。

最后,重视群众监督的作用。要勇于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选拔出那些作风优良的政府公职人员。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以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头响应关于八项规定中转变工作作风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群众路线,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以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作风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保持思想先进性,免遭官本位主义侵蚀。

4.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对表现优秀的组织及个人给予奖励。合理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鼓舞人心。对那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好业务水平的公务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努力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对渎职行为给予严肃惩处。对在工作中作风涣散的组织和个人必须给予严肃的惩罚,以儆效尤。但要注意切勿主观臆断或出现“一票否决”的情况,必须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来进行判断,一旦查出问题,必须给予严肃惩处。

五、结论

全面改进公务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工作作风问题,这是使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总体来说,我国政府在改善公务员工作作风问题上的各项举措已卓有成效,但仍需改进。必须标本兼治,加强各方面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度,把弘扬正气与反对不正之风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洛忠.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48.

[2]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50.

[3]周前进.四川组织部:干部考核要体现作风建设要求[N].四川日报,2013-01-18.

[4]徐纬光,杨淑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35-136.

[5]刘振.西安回应媒体监督 严查节后工作作风[N].西安晚报,2013-02-18.

[6]葛海彦.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杨皓.论说党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8]李伟.坚定信念和朴素作风是党的政治优势[J].党建,2012(9).

[9]任燕.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10]曹德林.和谐社会视角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5).

[11]崔继新.与支部书记谈党的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刘捷.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政府工作[J].中国公务员,2012(2).

[13]纪丽萍.制度与态度:以制度建设促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转变[J].行政与法,2008(5).

[14]赵乐际.落实党的十精神,深化党建研究工作[J].求是,2013(5).

[15]靳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规程方法与案例启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作风建设; 问题; 对策

Abstract: the party's style of work,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arty's cause. 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adre's attitude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 further transform cadre style, is we need to long-term practice and discussing. In this paper, the party member cadre style construc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words: style construc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十七大报告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为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牢记“两个务必”,确立“三种意识”,我们结合十七大报告有关精神和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查找出了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扎实推进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强的对策和建议。

1、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思想作风方面

主要表现在:1、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化。有的党员干部淡漠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轻视理论学习,缺乏政治理论素养。存在这方面问题的干部所占比重较少,但应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2、思想不够解放。 “左”的东西影响还很深,缺乏创造性,害怕担风险。遇到困难或听到不同意见,就犹豫不决,等待观望,止步不前。不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发展趋势,敢作敢为。3、精神不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没有争上游、创一流的勇气,工作责任感、事业心不强,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不急不火,等上级制定政策,看周围市、县是怎么干的。4、急躁冒进、盲目蛮干。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尊重群众意愿,多凭主观意志决策。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人力资源的培养等事,由于考核指标不健全,表现得不热心或放任其自然发展。

1.2、工作作风方面

主要表现在:1、对待群众的态度冷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公仆意识淡化,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实话、摸实情,作风飘浮。2、工作形式多、内容少。有的忙于迎来送往,有的陷于文山会海,有的热衷于哗众取宠。一些党员干部贪图虚名,心浮气躁,干工作不深、不实。对上级的决议、会议精神、工作要求,只管传达,不抓落实,停留在开会安排、发文布置上,不去督促,不抓检查。3、办事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人情,不讲党性,不敢与违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3、领导作风方面

主要表现在:1、民主集中制坚持得不好。有的领导干部不坚持民主集中制,无视组织纪律,大局观念淡薄,有的在执行上级决策和政策上搞实用主义,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从部门小团体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同群众的关系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 3、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不能正确的使用手中的权力,利用手中的权力不能很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1.4、生活作风方面

主要表现在:1、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化。贪图享受,追求奢华,颠倒了生活中的是非界限。利用职权搞权钱交易,利用公款游山玩水,大吃大喝。2、在精神生活上空虚颓废。少数干部丢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迷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热衷于搞封建迷信。3、在社会生活上庸俗。把庸俗作风、市侩习气带进党内、干部队伍内。在生活中傍大款,摆官架子,做老板派。4、在家庭生活上逐权夺利。有的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将自己变成了“社会的主人”。他们不是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是为自己的家庭生活服务。

2、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2.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2.1.1、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2.1.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思想作风是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其实质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及省委要求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实力、资源及人力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政策及发展规划。

2.1.3、切实转变观念。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转变观念要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与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相结合。

2.2、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扎实推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

2.2.1、牢记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要不断增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2、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推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群众真实意愿,帮助解决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2.2.3、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定办事。推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依法办事。对已经制定好的制度和规定,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

2.3、坚持民主集中制,扎实推进党员干部领导作风建设

2.3.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特别注重发扬党内民主。发扬党内民主,当前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班长”必须以身作则。二是是严格组织程序。

2.3.2、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总书记提出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增强“三种意识”、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最终要反映在工作上、体现在发展上。

2.3.3、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做带头学习的模范。二做提高本领的模范。三做生活作风的模范。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

2.4、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2.4.1、加强“三观”教育。干部要坚持清正廉洁、反对;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针对新的实际,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4.2、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党员干部必须按照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的要求,培养良好的高出社会标准的生活情趣。在实际生活中,尤其要做到“两慎”。一是情微,二是慎友。

2.4.3、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上的监督,是促进党员干部生活作风进一步好转的根本保证。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五种形式:一是党组织监督,二是社会监督,三是舆论监督,四是法纪监督,五是考评监督。

参考文献:

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协调。做好主体责任的落实,2018年年初,制定了《2018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明确党支部第一责任人以及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主体责任。同时所领导与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工作站站长、党员层层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做到了党员领导干部个个有任务、肩上有责任。

(二)加强廉政教育。 我们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工作例会之际,观看警示教育片、传达中纪委、市纪委、区纪委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发现在身边的典型腐败案例,如传达《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关于转发<关于七起违反工作纪律案件的通报>的通知》等典型案例,让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教育。

(三)强化执纪监督。持之以恒反对和纠正“四风”,加强对元旦、春节、五一等重要节日节点,节前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婚丧嫁娶、工作纪律等问题召开廉政约谈会,截至上半年共开展各项约谈共x次,其中:告诫约谈x次、提醒约谈x次,真正起到早教育、早防范作用。同时,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工作制度,财务重大支出执行会签制度,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大支出必须经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严格执行区纪委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情况报备。形成了领导班子按照班子分工团结协助,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目标任务,全所上下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加强政治学习。除参加区纪委、局党委举办的培训外,还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所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动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我们习惯于贯彻上级纪委工作安排及部署,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缺乏系统调查和研究,主动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建议少。二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当前如何尽快适应工作中的新形势和任务,知识层面和业务能力亟需提升,三是自我监督方式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对工作效能、廉洁自律方面监督的多,对品德修养等其他方面监督的少;对工作八小时以内监督的多,对八小时以外监督的少。

    下一步,我所将严格按照市、区落实“两个责任”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抓好监督责任落实。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

篇5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视角;农科专业;学风建设;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73-02

学风是大学精神元素和高等教育状态表征,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学风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不仅直接体现着高校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并最终影响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1]。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本文从辅导员工作视角对农科专业学风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科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科专业学风问题与其他学科总体相似,在学生身上体现为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纪律散漫,缺乏自律性等[2]。此外农科专业学风问题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对全国800名农科专业大学生学风建设情况的调研中发现,农科专业大学生学风呈现出“农”的特色和“农”的内涵缺失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缺乏“三农”情怀,学习目的功利化。农科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应该具有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然而,当前很多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目功利化,不能合理地将学习目的和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不能将学习农科专业和肩负“三农”使命结合起来,而是仅作为实现就业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缺乏远大理想。调查中仅38.5%的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2.专业认同感匮乏,学习兴趣不浓。由于受高考分数限制、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以及专业调剂,“入错行”等情绪在部分农科专业学生中存在,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仅35.4%的受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浓厚。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不能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厌学、倦学[3]。有高达60.9%学生认为他们曾经受到过社会舆论和世俗偏见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同样也有24.6%的受调查者表示,高年级学生的负面引导是造成他们对所学专业丧失信心的重要原因。

3.理论与实践脱节,服务生产能力欠缺。农科专业实践性强,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但部分农科专业学生不能正视基层等工作环境,参与实践活动意愿不强,眼高手低、敷衍了事等现象经常存在,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服务能力。有36%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对学校的专业实践教学和活动存在应付心理。

4.国际化视野不足,国际竞争能力不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等农业院校需要培养一批立足国际前沿,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精英人才。然农科专业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及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部分学生留学意愿不足、外语水平欠缺、专业知识不能达到要求,严重影响了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仅有8.3%的受调研农科专业学生有出国的意向,但根据各高校公布的就业数据,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出国深造率总体低于5%。

二、农科专业学风问题成因分析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态度是影响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在因素,此外,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学习问题的重要成因。

1.思想教育成效不足。一些农业院校对学生思想教育不重视,集中体现在没有按照教育部要求配备专兼职辅导员,导致思想教育力量薄弱;没有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形式化,实效性低;专业思想教育开展不足,“三农”意识强调的少。这些原因都导致学生未能认识到学习农科专业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的塑造。

2.育人机制未形成合力。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全员性工程,需要学工、教务、学院及后勤保障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需要教师、行政管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的通力配合。但一些农业院校认为学风建设仅为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未将其纳入学校重点进行统筹安排。导致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后勤保障部门的服务意识不能树立,学生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不能体现,而辅导员及班主任由于事物性工作繁多而对学风建设力不从心,引导效应不能实现。

3.监督约束机制落实不到位。尽管各个农业院校相关的学风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齐全,但落实效果不明显,成为阻碍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环境宽松,对教师管理不严,致使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投入不足;学生考试作弊等违纪违规事情处理难度大,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相应的警示作用。

4.学风建设载体不完善。学术讲座、科技创新项目、学术社团、学科竞赛活动、专业技能实践活动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然而部分农业院校讲座数量不多,讲座层次不高;科技创新项目少,专业教师指导不足;学术社团缺乏有效的指导,活动层次低;技能实践基地不足,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机会少。

三、农科专业学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与学生接触频繁,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是学风建设的引导者、监督者。从辅导员的工作视角对农科专业大学生进行学风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在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思想是行动先导,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是农科专业建设优良学风的基础。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一方面,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黄金时期,通过名家讲坛、专题报告会、校友风采展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另一方面,强化形势政策教育,让学生认识“三农”、了解“三农”,把个人价值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2.借助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力量,形成学风建设合力。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员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实施效果。辅导员在推进学风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此外,还应该充分扮演好学风建设策划者、引导者和协调人的作用,充分借助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力量,形成联动机制。要与任课教师密切联系,即时掌握学生到课情况和课堂表现,对重点违纪学生予以惩处;应及时向班主任传达学风建设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共同分析研讨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具体有效措施;要在学生干部中建立学风建设联络人,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即时了解班级学习状况。

3.加强班级和学生组织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和学生组织的学风建设,是营造良好风气、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1]。辅导员应从学风建设的高度加强班级和学生组织建设。要把学习文化作为班级和学生组织的重点文化培养,要利用日志、网络等方式宣传推进学习型班级和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有严格的班委会和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把学业指标作为重要选拔指标;要实施淘汰制,对挂科、逃课、学习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干部实施淘汰,形成正确导向。

4.完善约束激励机制,让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良好的学风需要一系列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奖惩并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辅导员应该强化制度建设,让学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农科专业来自农村和家庭贫困的学生较多[4],对成绩优秀但家庭贫困的学生要优先给予助学金、校园兼职、就业等资助和帮助;要对学风建设先进个人、学习标兵等学生及时表彰,树立典型,带动后进。此外,还应落实日常教育管理,尤其是对考试作弊、逃学、迟到早退等学风违纪现象进行重点查处,达到约束效果。

5.搭建好学风建设载体,形成学风建设保障机制。学风建设载体是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辅导员应搭建平台,形成学风建设保障机制。要搭建职业规划平台,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怎么学;要完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提高学生求知欲;要完善赛事平台,多组织和专业相关的技能比赛,丰富第二课堂的学习自主性;要与企业联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搭建实习平台;要拓展外联,邀请企业家、杰出校友等担任就业指导师、兼职班主任,提供智力平台;要构建出国留学信息交流平台社团,营造鼓励留学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展基,陈建平.农业高校理科专业学风建设现实瓶颈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54-55.

[2]易晖.农业院校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2,(2):203-204

篇6

根据要求,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开展自查自纠,找出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和健全制度,以便于更好解决党风廉政建设的存在问题。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以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一是按照有关要求,严格全面落实了“一岗双责”, 年初,层层分解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计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治防体系建设年度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使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同步发展,构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层层推进和强化领导责任。

(二)全面落实,强化责任

一是全面认真贯彻落实要求,根据实际全面进行部署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全年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工作任务分解,做到目标明确,并且与日常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总结,同考核。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全面覆盖,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工作层层推进,持续保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和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

(三)明确责任,重点教育。结合实际,重新认真梳理分管业务条线的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并提出防范措施。结合干部违纪情况,对干部进行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教育。

(四)民主决策,预防腐败

坚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公平性、民主性,防止和纠正“一言堂”和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五)领导带头,落实责任

卫生院支部书记带头上(讲)廉政党课和和参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和《廉政准则》的培训考试;书记以身作则,积极表率模范,严格执行党委责任,对班子成员和干部进行监督、教育和谈心,及时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提醒;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把精力用在监督执纪问责上,进一步理清责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聚焦中心任务,坚守责任担当,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聚焦主业,明确工作目标和主攻方向,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存在主要问题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并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存在畏难思想,怕招怨、怕捅娄子、怕失面子,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愿指出、不愿批评。甚至错误地认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得太紧会束缚手脚,会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影响发展,以致把抓廉政建设对立起来。

(二)把精力摆在了卫生院的发展,疏于了对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平常重点把卫生院业务摆在发展第一线,注重工作进度和成效,而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不深刻不具体,对部分干部平常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批评教育蜻蜓点水,未严格追踪抓整改落实。

(三)制度制定了不少,执行落实的却不多,工作开展监督不力。要紧紧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落实是关键,平常疏于制度的落实,干部缺少约束和监督。

篇7

**局长在干部队伍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双合格”“三过硬”工商队伍,为科学跨越,富民强市,是工商工作当前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现实需要。

一、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主要的问题:一是坐而论道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一些同志说套话,讲空话,喜欢高谈阔论,讲原则多,讲措施少,讲别人多,讲自己少,笼统讲的多,具体如何干讲的少,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形式主义和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 二是自由主义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有的同志发牢骚、讲怪话,不负责任地发表议论,对上级决策评头品足,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等庸俗作风依然存在,组织纪律观念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三是不重视理论学习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一些同志对理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总感到自己学的差不多了,不想学;认为作风建设是老一套,不用学。我们通常讲的学习是有特定含义的,首要的是搞好理论学习,但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由于不讲学习,片面认为会“干”就行,致使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四是无所作为的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一些同志的精神状态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在工作方式上缺乏群众观念,对基层和群众服务不够,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一些同志看形势只看到成绩和有利的一面,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盲目乐观;或者只看到困难和问题的一面,看不到成绩和发展的一面,盲目悲观,思想和方法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五是“官本位”的思想倾向影响干部作风建设。有的同志跑官要官,热衷于找关系,拉选票,在职务上盲目攀比,比高不比低,比快不比慢,工作不到位。一些同志法治观念淡薄,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对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简单粗暴,作风野蛮,行使自由裁量权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错误的权力观和地位观与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不适应。

二、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 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同志对于在新的改革实践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缺乏忧患意识,陶醉于已有的成绩,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压力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奋起直追、乘势而上的历史责任感不强。二是缺乏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党员干部缺乏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政治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直接影响了自身的作风建设。三是缺乏对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一些同志对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还缺乏认识,因而抓干部作风建设往往舍本求末,对一些表象问题没有提到世界观改造的高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是缺乏对思想作风建设新问题的深入研究。一些同志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有一定的差距,对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虽然讲的很多,但思想作风建设是第一位的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紧迫感还不强。如何以现实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抓好作风建设缺乏深入研究,遇到问题还习惯于拿本本去框实践,拘泥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措施,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解决当前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一是在建设服务型机关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创新发展、多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带动干部作风建设,以干部的优良作风保证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干部作风建设有抓手、有实效。加强作风建设还要体现在为基层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的过程中,使工作职能向基层延伸,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把工作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办实事,加强与基层的联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二是在强化理论学习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因而抓干部作风建设既不能抓一阵子,也不能就事论事。必须通过抓理论学习,解决好思想作风和学风的问题,解决好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问题,打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这样才能抓住根本。当前,要把开展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整顿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上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打牢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增强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等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造成的。

因此,必须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贯穿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过程。要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强化公仆意识,反对,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在机关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形成工作创

新的良好环境,形成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局面。多抓那些虽然上级不易看到、不易听到,但基层和群众十分欢迎的事;多抓那些虽然无益于个人扬名出彩,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有好处的事。五是在狠抓制度和责任制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在严格教育的基础上,对干部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作风建设,一把手责任制是至关重要的,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促使干部经常思考和检查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经常思考和检查所做的工作是不是开拓进取、实事求是、深入扎实、忠于职守、高效快捷和清正廉洁。六是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过程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研究制定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群众观点看政绩,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防止片面性。要坚持正确导向,对干部的评价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必须有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

篇8

一、目的意义

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抓作风整顿,进一步改进干部职工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端正干部职工思想,确保政令畅通;为顺利实现区委提出的“12311”目标工程,为项目推进年活动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达到“以作风整顿促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作风整顿”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通过抓干部作风整顿,切实解决“在不在岗、在不在行、在不在状态”三个问题,树立“感恩与服务、大局与法纪、学习与创新”六种意识,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良好精神状态推进项目建设,以科学严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狠抓项目建设,以创新克难、开拓进取的工作水平抢抓项目建设,以主动高效、争创一流的工作执行能力服务项目建设。

三、方法步骤

年作风整顿年活动从元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分学习宣传、对照查摆、整改提高三个阶段。

1、学习宣传阶段(元月中旬—2月29日)。召开全局作风整顿年活动动员会议,有序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新《》及两个《条例》,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原原本本地学习党发[]2号、3号文件精神,学习区委、区政府有关作风建设和项目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并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促进项目建设”大讨论,采取多种学习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作风整顿氛围,形成“只有不断强化作风建设,才能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才能快速推进水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共识。

2、对照查摆阶段(3月1日—4月30日)。采取自查、互查、点题督查、民主生活会和民主测评、抽查、征求意见,以及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发征询意见表、上门征求意见等形式,认真开展“七查七看”,即查学风,看是否存在学习流于形式、不懂政策法规、不熟业务知识,以至贻误工作的问题;查思想观念,看是否存在精神滑坡、玩风盛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问题;查执法行为,看是否存在不依法行政、行政滥作为、行政乱作为、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查行政效率,看是否存在工作敷衍了事、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影响项目建设进程的问题;查服务质量,看是否存在衙门习气严重、作风粗暴霸道、阻碍项目建设推进、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查单位管理,看是否存在工作放任自流、内部勾心斗角、纪律松懈、政令不畅的问题;查廉洁自律,看是否存在、假公济私、吃拿卡要、腐化堕落的问题。要逐一对照检查,进行深刻剖析,明确整改重点,提出整改措施,并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公布。

3、整改提高阶段(5月11日—10月31日)。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收集的意见建议,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目标和措施,明确整改重点和时限。整改方案要紧扣实际,突出针对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整改到位。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对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迅速解决的,想方设法尽快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积极创造条件解决,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整改成效。整改结束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并在适当范围通报,同时于11月初将站室(队)及个人作风整顿书面总结材料报局作风整顿领导小组。为深化、拓展作风整顿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实践中锻炼出一支肩负发展使命、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使全局上下始终保持奋发有力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氛围。

四、措施要求

1、强化领导。成立局作风整顿领导小组,抽调下属各站室队、国有水库管理所负责人组成,对作风整顿年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全程跟踪、全程督查。局班子成员要带头遵守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四项禁令”等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要求,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服务项目建设。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要带头发扬好作风,又要抓好本单位的作风建设,形成奋发向上、只争朝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篇9

关键词:企业 党风廉政 建设

前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是党的一贯政治立场,也是广大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客观地评价,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居安思危,我们仍然要挖掘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一一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结合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依靠浓厚的廉洁文化来开展企业党风廉政工作,为打造廉洁、高效的企业打好基础。

1.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对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甚至某些方面还在扩大蔓延[1]。这实际上反映了某些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抓好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而忽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2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些很好的制度,比如信息公开制度、内部制约制度、外部监督制度、群众举报制度等。这些好的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很好地执行。比如,外部监督制度,在实际行使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有的职工检举了有问题的企业领导人,但是,检举信却落到了该领导人手中。这就严重影响了制度运作的效果。

1.3廉洁文化不浓

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却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无形的强大影响。以国有企业为例,如果企业内部有浓厚的廉洁文化,人人以廉洁为荣,以为耻,那自然会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但是,从当前来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出现了对金钱的崇拜,物质主义盛行。这就会产生谁有能力谋求利益谁就厉害的错误认识,在企业内部必然会形成人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谋求个人私利的不正之风,也为党员干部的腐败大开方便之门。

2.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2.1高度重视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要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首先就需要解决认识问题,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高到和企业的生死存亡并列的位置上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保持党的本色,就要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要继续带领广大群众实现本企业的大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那么,在实践中,企业的党员干部要主动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从严要求自我,从一点一滴做起,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然,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大这一工作力度,对于企业党员干部的个人成长,对于广大员工利益的维护,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

2.2充分发挥制度的监管作用

要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要健全完善廉政制度机制,切实规范权力运行秩序[2]。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能够为员工谋利,用不好能够侵犯员工利益。因此,要规范制度,以制度为依据对党员干部的权力加以规范。如前所述,我国已经有了一套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在进一步的工作开展中要结合发展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完善制度。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制度的贯彻力度,发挥制度的监管作用。有了好的制度,还要严格按照这一制度来办事,这样才能够压缩企图违法乱纪的人的活动空间,增加其违法乱纪的机会成本,从而约束其违法行为。

2.3积极培育廉洁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廉洁文化作为重要的内容。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属于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积极培育廉洁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着力解决领导干部的“三观”问题,让正确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3]。有了这样的观念,党员干部才会从小事做起,将连接奉公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当然,廉洁文化的培育也离不开广大的普通职工,他们作为企业的一员,理应在廉洁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结语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一工作开展的好,企业中党员干部之间,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能够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一工作开展不好,则党员干部内部会出现矛盾,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也会加大,群众的干劲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问题,正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愈演愈烈的态势。只有正视这一问题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解决问题不是靠豪言壮志,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对照着存在的问题,一一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有了良好的制度,有了廉洁的文化,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即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企业的发展也才有了根基。

参考文献:

[1]宋德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5):60

篇10

[关键词]政行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13-01

一、政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党政及纪检监察部门对政行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围绕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健全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转变和改善政行风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但是结合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和倡导“六种”风气,通过调查研究,发展政行风建设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思想认识问题

政行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在全市上下还没有得到普遍认识和重视,缺乏站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政行风建设工作的意识。例如,个别乡镇街政府和部门常常把加强政行风建设当成是纪委独立主抓的工作,只有纪委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严查明管的事关政行风建设问题,才去花心思研究如何办理,下力气抓好落实。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会极个别地出现打球、搞折中,甚至有意无意触高压线,影响政行风建设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认识上的偏差。

(二)领导作风问题

领导作风是政行风的风向标。当前,在领导作风上,个别单位和个人还存在着忽视调查研究,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的问题。例如,在忽视调查研究方面,表现在一些措施的出台和具体事宜决策上,事前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凡事凭经验,想当然做出决定;事中缺乏必要的跟踪反馈,发现失误碍于面子不能及时纠正,导致一错再错;事后不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将错就错,给工作造成损失,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影响,给群众造成伤害。

(三)工作态度问题

对于肩负着行政职能甚至窗口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政行风。当前,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个别单位和个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三难”问题越是基层政府部门和单位组织越是表现突出,而政务大厅等窗口却相对情况较好。产生基层“三难”问题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基层情况复杂。各种矛盾纠结凌乱,单独靠简单的制度规定办事显然不切合实际,稍不留神就会引起群众非议,个别基层单位为了回避矛盾,拖延问题,往往采取不作为的办法,使群众感到“门难进”,给政行风建设带来第一个影响。二是基层公职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对于行政事项自身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够,在办事过程中不能给群众明确的解答和及时的处理,使群众产生误解。个别办事人员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使群众感到“脸难看”,给政行风建设带来第二个影响。三是基层群众自身对政策的解读能力差,解读途径少。

二、对策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倡导“六种”风气,着力解决政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对策是:

(一)强化大局意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深入系统地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吉林省委“三十二条”规定、吉林市委“三十一条细则”,围绕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统一思想认识,把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和观念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去。在纪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突出肩负着行政职能,具有窗口效应的单位和个人在政行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政行风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主动融入到经济发展大局中,紧紧围绕工作目标,找准定位,制定工作目标积极作为。

(二)加强作风建设,解决领导作风问题

好的作风是带出来的,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好的作风是干出来的。在解决领导作风问题上,建议围绕解决中央提出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方法,改进领导作风,促进政行风建设。

(三)抓住重点问题,解决工作态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