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9:3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心下一代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心下一代论文

篇1

(1)对创新意识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企业每天都会遇到无数问题,面对的客户也是不计其数,所以要求企业每天都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意味着需要创新意识,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便离不开创新思想,没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必定不能长远发展。有很多企业对发展创新意识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匮乏,缺乏自身的特色,管理模式相对较传统,谈不上有什么发展。

(2)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企业是承载着一定风险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市场需求的瞬变等都使得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要是没有做好一定的防范准备,就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没有具备防范风险意识的企业是无法做好风险的应对措施和补救方法的,这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没有树立成本观念,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当前很多企业都呈现出一种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树立成本观念,成本控制离不开企业全员的参与,企业应该做到投入较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样就使得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

(4)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绩效对企业直接起到影响作用的就是企业的绩效成绩,确定着企业是否能走向成熟。要想在无数企业中占领优势,就必须具备核心的竞争能力。例如:创新、品牌、人才等。这些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就会进一步的上升,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控制好成本和压缩能使得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创新作为企业生存能力的体现,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品牌代表企业的巨额资产,给企业提升了极高的影响力。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对策

(1)以人为本企业的主要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提升竞争能力,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提升和创造更好的企业优秀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做到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培养,为了方便员工进行更好的相互交流,应给员工配备比较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要求更好的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养,这样能全面的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也能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优势。

(2)增强创新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更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也能增强适应能力。企业要想增加新鲜活力,就需要建设新的经济框架,要想企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创新。

(3)加强风险管理企业要想顺利发展,就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加强管理财务部门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还要对市场信息、政府信息、国际信息等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可靠证据。也要对企业的整体风险意识进行强调,给普通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使员工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这样才能使得员工提高为企业拼搏的意识。

(4)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企业的良好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建设和发展分不开,所以要想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更好的制定和实现,就应该在人才资源建设方面更加重视和创新,要想保住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运行,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的大局出发进行考虑,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结束语

篇2

7月15日,这支大多由勤工助学中心学生干部组成的团队就直奔“三下乡”的目的地----遵义市正安县碧峰乡。在15日---18日期间在碧峰与到领导举行座谈会,支教活动仪式和连续5天的支教活动。期间还走访贫困家庭,慰问贫困学生,进行学生文具和贫困农户衣物的捐赠,还有在赶集时进行法制宣传,文艺演出,友谊篮球赛等。同时我们也对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举行学生、家长、教师共同的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思想状况。几天中尽管每位队员都坚持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但都毫无怨言,无论我们进行什么活动,都保持每天8:00---11:00,下午2:00---5:00的支教活动。晚上则分成小组对一些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这之间也同支教的小弟弟、小妹妹建立了深厚而又感人的友谊,我们离去时许许多多的学生来相送,并希望我们不要走。我们在这儿的各项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团委、学校的大力支持。

7月19日,到达正安县,在正安联合司法局、县法制办公室、县团委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类法制资料三千余份,受到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好评,并且于7月20日到县团委、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教育局、妇联等有关部门收集大量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资料,也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7月21日,乘车由正安返校,这次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实践活动中我们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感到欣慰,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学会了许多东西,它让我们走近基层,走近村镇,走近生活。

返校后在实践队两名队长肖才江、殷宇剑的组织下,陆续完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反思》,《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勤工助学中心20__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等调研论文。

篇3

【关键词】“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教育

随着1980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至今,我国目前已积累了9000万独生子女人口。1980年,我国育龄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2.84岁,初育年龄为24.43岁,到1990年,分别降低到22.00岁和23.42岁,90年代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因此,从2003年起,每年都会有数百万的独生子女人群陆续进入婚育期,“四二一”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了一种现实的人口现象。据推断,在“未来中国城市中,‘四二一’或‘四二二’结构的家庭比例低不了”;“如果现行的政策不变,将来家庭结构必然出现‘四二一’的格局”。这种家庭结构的出现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的人口再生产进程,而且必将对此类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教育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

“四二一”家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特定组合群体概念。“这种家庭涉及了三代人,三对夫妇,七个人。其中‘二’特指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形成的中间一代,‘四’是指他们的父母,‘一’指这对独生子女夫妇所生育的独生子女。

一、“四二一”家庭教育的利与弊

1.“四二一”家庭教育中的有利因素。较第一代独生父母,这批“四二一”家庭即“61”结构中的“1”——孙辈,他们没有任何的堂、表兄妹——因为他们没有叔伯、姑母、舅父、姨妈,他们在家庭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亲属。无疑,这样会使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强化,他们拥有更多亲人的关爱和呵护,日常生活被照顾得更加周到、体贴;当孙辈出生时,祖辈年龄普遍在50岁左右,部分已经处于退休年龄,他们愿意也有能力为唯一的孙辈提供经济上的扶持;作为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父辈,他们较自己的父辈们拥有着更高的学历,在教养观念上更新颖、更科学,工作收入也较其父辈更高,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持;大家庭人际关系较以往核心家庭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生活在由祖辈和父辈共同组成的家庭中,教育力量能兼顾大、小家庭之长,去两者之短,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2.“四二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初为人父人母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除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以外,同时也对其父母特有的“天然”依赖。这时,希望享受天伦之乐而又有充足时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抚养孙辈的义务,成为孙辈生活的主要照看者。这类家庭中的幼儿除在父母工作之外的短暂时间内能与其共处交流,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祖辈生活在一起,因此,隔代抚养无疑就成了此类家庭的主要抚养方式。在隔代抚养中,祖辈的姑息纵容、包办代替、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成为了普遍现象。而“四二一”家庭较核心家庭的众多优势,如良好的经济支持和丰富的情感基础,在实际的养育幼儿的过程中,却往往由于利用不当而成为了幼儿教育问题的凶手,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如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性格两面,左右逢源;为所欲为、骄横跋扈、纪律性差;胆怯、孤僻、不善社交、不合群、合作精神差;懒惰、娇气、磨蹭,缺乏朝气,没有自理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怕苦怕累,经受不起挫折;即使在体格上,也由于营养过剩,患有“现代文明症”——肥胖症。

二、“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1)幼儿的社会生活环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子女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孩子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由于城市居民现代住宅的主要特点是:高层化,封闭化。城市住宅每户居室和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各个家庭都过着彼此不相往来的封闭生活,这样大大缩小了孩子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使孩子大多时间都封闭在家中。

(2)社会文化中的教育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剩,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为紧迫的问题,而一度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不合理的社会用人制度似乎成了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家庭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家长(包括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即重家庭教育中智力因素而轻非智力因素,重知识的简单识记而轻创造性培养,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等现象比比皆是。

(3)社会宣传的不良趋势。大众传媒对早期教育铺天盖地的夸大宣传,偏重知识传授,导致很多祖辈、家长片面认为让孩子学认字、学英语、背诗词、会算术等,才是进行了早期教育,并视此为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忽视游戏、生活本身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作用;广告媒体大肆强调“关键期”的作用,受媒体宣传的影响,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家庭教育中出现了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及过分焦虑等现象。

2.家庭原因。

(1)祖辈维度。这批祖辈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特定时代背景的原因,其知识面相对狭窄,世界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祖辈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只会被动接受,对周围的事物一无所知,对幼儿的发展认识仅限于身体,对智力和心灵的发展所知甚少,导致对儿童观的偏颇理解;在教养观念上,祖辈们也仅限于孩子的生理需要和安全感的满足,他们关心孩子的饮食、睡眠,却经常忽视了营养的合理搭配。他们努力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却对孩子的心理需要和个体尊重方面相对淡薄;在情感上,作为唯一的孙辈而言,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尽自己所能满足孙辈的要求,这就势必会带来娇宠溺爱、百依百顺、包办代替的不良后果。

(2)父辈维度。这批80后独生父母虽然学历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专业的幼儿教育仍是知之甚少,他们的教育理念单一狭隘,仅仅把会算术、会唱会跳、会英语、会弹琴等作为好孩子的标准,以将来能出国、当博士作为培养目标。在教养技能上也大大缺乏,他们对子女期望过高,强加自己的意愿,甚至为其规划人生;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轻德,盲目攀比,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感需要、思想志向、兴趣爱好则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责任心、不善合作、动手能力差、心理脆弱;在教育方式上多以溺爱型、放任型、攀比型为主;家庭教育缺乏原则性、一致性,幼儿犯错父母批评,而祖辈包庇纵容,形成孩子的双重个性;由于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短暂,影响亲子依恋的质量和亲子关系发展。

三、“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四二一”家庭教育的问题,优化家庭教育质量,就需要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以家庭协调为中心,通过幼儿园和各类教育机构的相互配合,三方相互协作共同达到目标。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1.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应通过各类媒体对此类问题的报道,增加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共鸣,增强大众对“四二一”家庭教育问题的意识。积极寻求专家的科学指导,提供可行的意见,防止片面夸大教育的不良趋势,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四二一”家庭教育体系。也可以由妇联、教育界、共青团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创办“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家长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和谐,且适合孩子成长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应该对“四二一”家庭中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老师应该对此类家庭的孩子进行重点培养和个别教育,并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在已有的家长会的基础上,增加祖孙教育和祖孙活动,如为更多的祖辈们服务,使祖辈更新育儿观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和原则。也可增设全家参与性的活动,如“全家总动员”、“三代亲情教育”等,有效调动全家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增进全家的感情凝聚力。此外,还可以举行“四二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请在“四二一”家庭中做得比较好的祖辈和家长们来做讲座和经验交流,相互传达体会感受,相互探讨有效方法。

3.促进“四二一”家庭和谐。独生父母们也应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真正成熟起来,履行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尊重长辈,积极和长辈沟通,及时和老人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祖辈也应听取子女的教育意见,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共同探讨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父辈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孩子的情绪、交往、行为道德以及性格等方面,增加与孩子之间情感交往,形成温暖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郭志刚等.现行生育政策与未来家庭结构[J].中国人口科学,2002,(1):2.

[2]杜亚军.代际交换与人类的养老制度?——人口老化与养老问题的国际化比较研究(博士论文)[D].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1988.

[3]刘鸿雁等.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J].中国人口科学,1996:3.

[4]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4.

[5]王因为.祖辈照料下一代的误区//: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37.

篇4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也被选送苏州。20*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年*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20*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篇5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20xx》也被选送苏州。20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课上,我把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 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20xx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20xx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篇6

论文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社会帮教体系 刑事诉讼法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制度是我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在不断研究摸索的一种社会性管理措施,其内容是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帮助和教育,使其能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完成健康的社会化过程,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从性质上看,社会帮教既不是刑事处罚,也不属于行政处分。豍所谓“涉罪未成年人”,是指涉嫌犯罪的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涉嫌”犯罪又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未成年人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被司法机关进行裁判的已决犯,对这类人员我们称之为未成年罪犯;另一种是未成年人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应予判处,但因犯罪情节轻微被检察机关从宽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未成年人,我们称之为“涉罪未成年人”。对于未成年罪犯的社会管理和帮教,我国已将之纳入到社区矫正范围内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关于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帮教制度,我国法律仍处于空白状态,就此建议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帮助教育,以挽救这些走在法律边缘的未成年人。

一、建立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的重要意义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犯罪人数迅速膨胀,犯罪年龄日益低龄化,犯罪涉及面明显扩大,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动态牵动着全家三代人的神经,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大家庭的安稳,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必然会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所以,孩子好,则家庭好,孩子好,则社会好。

(一)建立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有利于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此条文很鲜明地摆明了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政策,对于涉罪的未成年人,惩罚不是目的,让孩子“变好”才是目标。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帮教工作仅仅依靠公安司法机关的力量是不够的。首先,对孩子的帮教绝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耐心和责任,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精力有限,很难在完成本职的基础上独自肩负起如此重任。第二,公安司法人员每天接触各种违法犯罪,很容易“怜惜疲劳”,无法发现未成年人犯罪个案之间的细微区别,不利于开展帮教工作。第三,公安司法人员的身份特殊,社会普遍认为经常被公安司法人员问话的人肯定有问题,容易给涉罪未成年人带来负面影响,加重其心理负担。第四,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特定,对于帮教工作的开展会出现力所不能及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帮教需要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首先,涉罪未成年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帮教措施因人而异,有的未成年人需要心理疏通和指导,有的未成年人需要有效监督和引导等等,这就要求帮教主体具有多元化的职能和各方面专业化的人才。第二,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帮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整合了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三,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都应当为此发挥职能,尽一份力量。

(二)建立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是适应新刑诉法要求的体现

2012年3月14日,新修订的刑诉法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诉讼程序。建立了对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加大了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范围。著名法学家陈光中撰文指出,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确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矫正,促使其尽快、顺利地回归社会;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同时也符合诉讼经济、程序分流的目的。在如此大环境的驱动下,要求配套的帮教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以达到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目的。

二、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的各组成部分

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帮教体系是一个贯穿涉罪未成年人成长始终、横跨社会各界的帮教体系,它由家庭帮教、学校帮教、司法帮教、社区帮教、社会团体帮教五个方面组成。

(一)家庭帮教

是指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监护和管理,协助学校、社区及司法机关开展好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

(二)学校帮教

是指涉罪未成年人所在学校适时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尊重涉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和隐私,不得歧视对待,平等地给予涉罪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司法帮教

是指司法机关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刑事司法政策,执行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

(四)社区帮教

是指在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出相对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由检察机关案件承办人将有关材料送达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社区后,由社区帮教人员对其进行帮助、教育,检察机关定期对帮教工作进行回访考察的制度。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在社区帮教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制度并贯彻落实,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妨取其精华直接拿来借鉴。

(五)社会组织帮教

是指发挥共青团组织、志愿者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增加帮教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收社会正能量,同时也帮助涉罪未成年人看到社会的阳光面。共青团组织、志愿者联合会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社会组织的共同特点是工作主动性强、涉及面广、组织协调能力强,因此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将是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的有力帮助。

三、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的建议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初见雏形,有很好的基础,并已在我国预防和矫正犯罪行为的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篇7

(一)提高了“家校合作,科学育人”的意识,形成共同办校的共识。

我们积极主动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家长学校工作的具体要求,提高广大教师“家校合作,科学育人”的意识,树立不断开发育人资源的共识。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向全体家长学员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办好家长学校的现实意义,使广大的家长学员能全力支持这项功德无量的事情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好家长学校的工作。

(二)成立两级互动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有序办学的机制。

在以往几年家校活动的情况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家长、学校班子建设,建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同时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我校家长学校的顾问,实现校中校的目标。为把我校的家长学校创办成“传播科学家教知识,交流有效家教经验,启迪正确家教习惯,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的平台,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拟定了《古溪中小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古溪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有关制度》《古溪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成员职责》等制度,保证了分工合作,促成班级家长会和学校主题家长会相辅相成,不断有效推进的局面,建立起有序的办学机制。

(三)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扎实每项活动,实现有效办学的目标

我们地处革命老区,家长学员来自于广大的农村,经济条件尚不太好,为了保证学员培训教材资源,家长学校除征订了部分《家庭教育》杂志外,还聘请了富有丰富家教经验的同志编写了校本培训教材。为突现办学的实效性,我们结合实际,富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课程。家长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家长学校的专题讲座;二是定期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三是班级家长会。三个层面有机联动,教导处严格按照计划加以组织落实,在具体而扎实的活动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实效。

(四)主动征求意见,构建信息反馈落实制,实现家校合作育人

学员群体中蕴涵丰富的育子经验,凝聚着无限的教育智慧,我们广开言路,主动征求他们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意见,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学的建议,征求他们对合作育人的设想。构建起信息反馈落实制,建立家校联系簿,定期下发家校联系单,构建信息互通制,要求家长来校热情接待,坚持每学期普遍家访一次,有的放矢地开展家校共商共育工作,进一步沟通家庭与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不断拓展育人途径,及时消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不和谐音符。如针对家长提出的现在孩子爱心不足,要多开展爱心教育的建议。我们开展了爱心主题教育组织孩子们献爱心,资助校内贫困学生,让爱暖人心、情满校园成为孩子们的最真切感受。每学期,我们总带领学生到镇敬老院慰问老人,让尊老的情结留存于孩子心间。我们利用五一节、三八节让孩子们为长辈做暖人心的事,写暖人心的话,让孝心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家长们普遍地认为孩子比以前懂事了,这是对我们爱心主题教育活动最真切的肯定;如针对家长提出的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引起更大的关注,我们一方面进一步扎实了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工作,同时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了心理健康老师,加强了课任老师与学生的谈心活动,使孩子的心理困惑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使他们能在自信和追求成长中快乐地生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

(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探索育人方略。

家长学校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促使我们的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地去钻研有效的育人方法,以便传递给家长或与家长进行交流。本学期中,我们不少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教论坛研讨活动,虽说没什么大的创意,但大家的教育理念新了、教育方法也改进不少。在组织学员撰写的“争做合格家长”征文活动中,不少家长都对家长学校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因为他们真切地学到了教育子女的合理方法,不少家长撰写的论文荣获市级奖项。

(六)做好档案资料积累,不断优化学校建设,实现争创目标

及时做好家长学校的档案资料积累工作,在积累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家长学校的创建工作,努力做到家长学校有地位、有教材、有工作计划、有扎实的活动开展、有会议和活动记录、有备课记录、有工作总结等,我们将不断努力,以期早日实现家长学校的各项争创目标。

篇8

论文摘要:介绍教育机器人在机器人竞赛及课内外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其教育价值。

1引言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之后,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器人技术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钥匙[1]。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得到重视。目前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课内外教学和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教育价值和极待挖掘的发展前景。

2机器人的定义

在科技界,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机器人的定义却至今没有统一。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根本原因则是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使之成为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早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有专家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2]。之后又不断涌现新的见解。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协同性的自动化机器。”[2]

3教育机器人简介

干国胜在其硕士论文中对教育机器人解释如下:用在教育领域的以人工智能决定其行动的机器人[2]。从学习角度讲,“教育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3]。它除了机器人机体本身之外,还有相应的控制软件和教学课本等。

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和公司可以生产教育机器人或教学平台。不同种类的教育机器人不断涌现,如SmartCar[4]、SUUNY618、博思威科教育机器人等均已投入市场。

4教育机器人产生背景

机器人技术是在二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958年美国的Consolidated公司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由此揭开了机器人发展的序幕[5]。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公司从美国购买了机器人的生产许可证,日本从此开始了研究和制造机器人的热潮。随着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如何加强工人对机器人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机器人的控制也就成为一个显著的问题。机器人教育也就随之产生。2003年4月3日到7日,日本横滨举行了2003年机器人博览会[6]。专门用于教学的教育机器人从此诞生了。

国外教育机器人的研究开展较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在美国大学里开始了对机器人教育的研究,到了六十年代他们在中小学也开始了机器人教学,在此过程中也推出了各自的教育机器人基础开发平台[5]。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开展起来,在我国的“七五”计划,“863”计划中均有相关的内容。但针对中小学的机器人教学起步较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目前发展仍不完善。

5教育机器人应用现状

教育机器人主要用于机器人竞赛和课内外教学。

5.1机器人竞赛机器人教育对高科技社会的巨大影响已经引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各国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外机器人赛事不断,引人注目。目前,全球每年有一百多项机器人竞赛,参加人员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到研究者[5]。

1)国际比赛。①机器人足球竞赛。让机器人踢足球的想法是在1995年由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金钟焕(Jong-HwanKim)教授为了发展多智能体技术而提出的。1996年11月,他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首次举办了微型机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赛(即FIRAMiroSot’96)。

国际上最具影响的机器人足球赛主要是FIRA和RoboCup两大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这两大比赛都有严格的比赛规则,融趣味性、观赏性、科普性为一体,为更多青少年参与国际性的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FIRA(FederationofInternationalRobot-soccerAssociation)是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的缩写,于1997年第二届微型机器人锦标赛(MiroSot’97)期间在韩国成立的。FIRA每年举办一次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FIRARobot-SoccerworldCup),简称FIRARWC,比赛的地点每年都不同,至今已经分别在韩国(三届)、法国、巴西、澳大利亚(两届)、中国等国家举办了多届赛事。

RoboCup(RobotWorldCup)是一个国际性组织,1997年成立于日本。RoboCup以机器人足球作为中心研究课题,通过举办机器人足球比赛,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RoboCup的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成立一支完全自主的拟人机器人足球队,能够与人类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足球赛。RoboCup至今已组织了八届世界杯赛。比赛项目主要有:电脑仿真比赛、小型足球机器人赛、中型自主足球机器人赛、四腿机器人足球赛、拟人机器人足球赛等项目。

②机器人灭火竞赛。机器人灭火的想法是在1994年由美国三一学院的JackMendelssohn教授首先提出的。比赛在一套模拟四室一厅住房内进行,要求参赛的机器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熄灭放置在任意一个房间中的蜡烛。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不同的比赛模式,比如,在比赛场地方面可以选择设置斜坡或家具障碍,在机器人的控制方面可选择声控和遥控,熄灭蜡烛所用的时间最短,选择模式的难度最大,综合扣分最少的选手为冠军。虽然比赛过程仅有短短几分甚至几秒钟的时间,用来灭火的机器人体积也不超过31立方厘米,但其中包含了很高的科技含量。目前,机器人灭火比赛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机器人竞赛之一。③机器人综合竞赛。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主要是亚太国家参与的一项国际机器人赛事,2002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比赛,有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菲律宾、泰国在内的七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一赛事,比赛圆满成功,第五届比赛于2003年月11月6日~10日在韩国举行。

FLL机器人世锦赛,1998由美国非盈利组织FIRST发起,目前有10多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北欧5国家、新加坡、韩国、中国)及美国的46个州参加该活动。每年秋天,由教育专家及科学家们精心设计的FLL挑战题目将通过网络全球同步公布。各国/区域选拔赛在年底举行,总决赛于4~5月在美国举行。竞赛内容包括主题研究和机器人挑战2个项目,参赛队可以有8~10周的时间准备比赛。

④其他比赛。在国外,1980年,第一届全日本机器人走迷宫比赛;1992年,第一届美国人工智能学会移动机器人比赛;1998年,第一届国际海洋机器人竞赛;2001年,日本政府举办第一届国际机器人节,举行了十几项各种机器人比赛。教育智能机器人是目前欧美国家流行的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学习工具。

孙媛媛、何花撰文指出,国际机器人竞赛有以下特点:比赛规模不断扩大,比赛项目不断完善,比赛的影响力不断完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学校教育[7]。

2)国内比赛。在国内,2000年,FIRA中国区比赛;2002年,CCTV杯机器人比赛;2004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自2005年开始的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竞赛[8];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央电教馆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9]。还有近几年各省、市组织各种类型机器人比赛。

3)机器人竞赛的教育价值。何智等撰文指出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对当前的教育会产生重大的作用:促进教育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建立一门新的标准课程;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宽容为怀的人文品格[9]。

北京科技大学的郗安民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指出,大学生机器人比赛是一项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易于激发兴趣,而且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项比较大的训练工程[10]。张云洲等探讨了机器人竞赛对于大学生教育的价值: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开发与研制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11]。

5.2学科及课外教学目前,除将教育机器人用于参加各种比赛外,教育机器人还被用于课内外教学,以提高学生设计、开发、应用机器人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已经先后将教育机器人纳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到2005年底,我国已有76所中小学成为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教育机器人正在逐步地走入我国的各类学校[3]。

王立春撰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探究教学机器人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值,指出教育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发展前景[12]。

张兴华以硕士论文的形式深入探究了基于机器人的青少年活动的教育价值。她从亲身体验的活动案例出发,把握了全国基于机器人的青少年活动的形势,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基于机器人的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青少年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建立一门新的标准课程[13]。

6结语

教育机器人事业方兴未艾。教育机器人活动知识覆盖面广、能力锻炼多样、情感体验丰富,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欢迎,正向广大师生的普及过渡。教育机器人必将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教育机器人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杨德智.教育机器人[J].科学杂志,2006(7)

[2]干国胜.教育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吴洁,何花,周波.浅谈教育机器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7)

[4]李国.智能教育机器人Smart+Car[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3(11)

[5]王吉岱,李维赞,孙爱芹,谢永.教育机器人的研制与发展综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7(7)

[6]宗和.越来越能干的机器人[J].中国青年科技,2003(7)

[7]孙媛媛,何花.浅谈国际机器人竞赛[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8]马文志.“碧波杯”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竞赛在苏州落下帷幕[J].辅导员,2007(10)

[9]何智,胡又伦,艾伦.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的教育价值述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

[10]以机器人比赛推动素质教育——访北京科技大学郗安民教授[J].机器人教育与应用,2004(4)

篇9

一、解构经典辞赋文本,构建古韵唯美歌词

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盛行,首先要归功于其歌词的古风古韵、清新脱俗。通常一首歌曲所描绘出的艺术形象,是由旋律描绘出来的音乐形象与歌词描绘出来的文学形象相结合的产物,在大众艺术接受过程中,歌词形象的鲜明性与通俗性远胜于音乐形象,因此,一首歌曲的好与坏、能否为大众所接受,首先就要看歌词文本的质量与吸引力了。而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歌词恰好吻合了这一特点,古色古香、除去旋律其本身就是一首很好的诗词了,比如方文山为周杰伦所写的系列中国风歌词《青花瓷》《兰亭序》《东风破》等。

分析典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歌词,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歌词都是有一些来源出处的,比如方文山为周杰伦所作的《发如雪》中,“发如雪”的歌名本身便化用自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经典句子“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在接下来的歌词中“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中的“惹尘埃”源自于南北朝禅宗慧能大师的名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如方文山创作的《东风破》,其歌词名本身是取东风破的曲牌名,而其中的“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让人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经典诗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中国传统辞赋中的经典文本进行解构,然后再与词作者的情意表达相结合,创作出格调清新淡雅的新律歌词是中国风歌词创作比较常用的手法。除了对于经典诗词文本的解构,中国风歌词中还经常使用拆散经典文本的结构习惯,进而构筑非常规词句搭配,这一点连方文山自己本人也是认同的,在其新浪博客的介绍页中,引用百度百科中对他的描述“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

这种写作方法与解构主义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解构主义的理论认为,文字先于语言,基于文字的差异性可以说明文化和文学的开放性、边缘性、多重性和多义性,从而否定结构主义的语言、语音中心论、文本的封闭论、语义的简单论(蔡亚洲《浅谈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解构主义及解构意义》,《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6期)。比如,方文山为周杰伦所写的《东风破》中的一句歌词“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就是非常典型的对传统语言结构、逻辑的解构,这句歌词按照通常的语言结构来分析,可以将其细化成几个小短句,如“岁月如流,涂在墙壁上的油漆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开始剥落,透过油漆剥落的斑痕,我仿佛看见小时候的光景。”方文山用庖丁解牛般的手法拆解传统的语言结构习惯,以“油漆在墙上剥落”作为句子的结构核心,大胆将岁月比拟成斑驳的油漆直接替换为主语,然后将主人公的“我”舍去后,用“看见小时候”作为句子的补语,这样,一个具有多重结构性、多重意义的句子就创作出来了,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总之,不管是基于传统音乐辞赋内容本身的解构,还是对于文本结构、逻辑、搭配习惯的解构,一首好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必然会有一首极具古风古韵的歌词。

二、解构传统音乐体系,建构现代流行音律

从音乐的本体来说,中国风流行歌曲在音阶、调式、音色等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是其区别于其它流行歌曲的主要因素。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特征是基于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解构之上,而与当代流行音乐元素重新构建而成的。

首先,在调式、音阶的使用上,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音阶视音级的多少而进行归类,比如包含有五个音级的称为五声音阶,包含有六个音级的称为六声音阶,以及包含七个音级的七声音阶。从调式的角度划分,五声音阶也称为五声调式,其基本的音级为宫、商、角、徵、羽,由这五个音级分别作为主音就可以构成最基本的五个传统调式,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如果添加任何一个偏音,比如清角、变徵、变宫、闰,就可以构成六声调式,而如果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添加两个偏音,那么就构成七声调式,最基础的七声调式分三大类,一共十五种基本调式,这三大类分别是添加变徵、变宫的雅乐音阶,添加清角、变宫的清乐音阶,以及添加清角、闰的燕乐音阶。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调式音阶非常的繁多复杂。中国风流行歌曲在众多的传统调式音阶中,去繁存精,大部分都采用五声调式来进行旋律的写作,自然而然,音乐中就充满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其次,在编曲配器上,论文格式中国风流行歌曲揉合了很多的中国传统乐器音色来作为情感表达、彰显风格的重要手段。如果站在解构的立场上,换句话就可以说,这是对中国传统音乐音色体系的解构,之后与当代电子、电声乐器音色相结合而重新构建了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编配体系。

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色体系自古以来就有一些比较科学的分类,在西周时期,依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八类,也称“八音”,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在各个不同的发展历史时期,音乐的表演与演奏都有各自不同的音色体系,比如先秦时期的钟鼓之乐,就是以编钟与建鼓为主要乐器,辅以编磬、笙、排箫、瑟等乐器的大型管弦乐队;再如唐代大曲中使用的清乐乐队主要由编钟、编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等十多种乐器组成,丝竹、打击、吹管乐器成为该乐队编制的主要乐器;再如元杂剧使用的伴奏乐队,以笛、鼓、板为主,有时也加笙、琵琶、三弦、锣等乐器;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种类的音乐都均有其相对应的乐器编制,中国风流行歌曲并不是要承袭这些传统乐队编制体系,而是选取最具古韵代表性的乐器,比如《青花瓷》中使用的古筝、竹笛,《千里之外》中使用的钟、古筝、二胡等,与现代流行的电子、电声乐器相结合,重构了中国风的音色使用体系。

当然,传统音色的使用并不完全籍由演奏人员实施演奏,中国风歌曲中使用的传统乐器音色有很大部分直接用的是该乐器的采样音色,比如《霍元甲》《忍者》《七里香》中使用的笛子,《龙拳》中使用的古筝、琵琶等等,这些音色的制作,首先解构该传统乐器的单音弹奏,进而分解该乐器的演奏力度,再拆开各种演奏法,在此基础上进行采样,然后在采样器中进行重构并合成该音色,这也是具有非常典型意义的解构主义。

最后,在有些中国风歌曲里,会直接截取传统音乐中的某些旋律元素用于歌曲的前奏或间奏中,有的甚至直接在主旋律中与其它乐句进行融合,创作出极富古典韵味的音乐旋律。比如周杰伦的歌曲《双刀》《黄金甲》在前奏中引用了两首中国传统民歌的片段,而李玉刚演唱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则是将传统京剧的元素融入到旋律当中。这些都是中国风流行歌曲直接汲取中国传统音乐养分的典型例子。

三、解构传统审美意象,传递当代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的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传统和文化的分支与组成,其结构的核心是“同中求异”,不论是句式结构、主题材料的发展变化,还是节奏的变化处理、曲式安排,都是在统一性的原则下追求些微的差异性。在音乐的审美上,讲究朦胧含蓄的意境美,强调作品的气韵生动、传神风骨,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与统一、即天人合一,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圆满,并追求艺术表现中情感与伦理道德的渗透与融合,推崇艺术表现手法的蕴蓄婉曲、动静相成、虚实相生,喜好艺术形态简约质朴、协调适度,以中庸平和为最高审美理想。

流行歌曲作为俗文化的一种,通俗易懂、便于传唱是其标志性的文化特点,而饱含艺术蕴味与深远意象则不可避免的成为缺憾,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在描绘理想的歌曲创作时憧憬“让艺术歌曲通俗化,让通俗歌曲艺术化”,中国风流行歌曲可以说正在践行着这一理想。它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解构,分解传统艺术审美趣味,攫取典型意象,融合现代俗文化的元素,从而重构出当今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并传递着当代的人文精神,在制造流行的趋势上提升了流行文化的艺术品位。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主题、内容上,中国风流行歌曲破解传统音乐朦胧含蓄的形象,籍由更细化、并兼具视听色彩的具象,来塑造新时代的人物情感。比如有崇尚武学、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双截棍》《龙拳》《霍元甲》《曹操》《盖世英雄》《十八般武艺》等,有如山水素描般唯美意境的《青花瓷》《发如雪》《兰亭序》《东风破》等,有娓娓道来、细说故事般的《娘子》《斗牛》《爷爷泡的茶》《半岛铁盒》《最后的战役》等。

在单个歌曲中,也会具有多重典型的传统音乐意象,比如《东风破》中歌词写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入木三分的刻画了离愁别恨和寻旧感怀两种典型的艺术意象。

其次,突破传统音乐中的结构核心原则,敢于求异,勇于对比。在速度较快的歌曲中,段落的对比、音色的对比、织体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无不体现异中求同,比如《半兽人》等;而在速度偏慢、比较抒情的歌曲中,音区的对比、织体的薄厚、音型的构成,又无不体现出传统音乐同中求异的特征,比如《台》等。

篇10

面对这个同龄人博士,除了敬佩,更是拉近了距离,采访像是兄弟和同学之间交谈,思绪与话题也就随之打开。

名师高徒

在谈到如何进入证券行业时,范为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他就读于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在这种氛围下,刚开始范为对金融不甚了解,“10多年前,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当时还以为金融专业毕业就是进入银行,然后到柜台数钱,那时觉得这对于一个理科生是多么无趣。想到此事,现在还觉得当时略有些青涩可笑。”范为坦言。

后来经几位恩师的引导,使范为走上了金融正轨,范为说“应该说对我影响大的老师有三位吧,他们在学界和业界都是很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者。我的硕士导师让我对金融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金融学不但不是纯文科的内容,更有像金融投资、资产定价这样充满逻辑和理性的领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后来对金融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才能在金融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的博士导师对我的研究体系和人生哲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给了我很多锻炼和增长见识的机会;另一位老师在我硕士还没毕业的时候,破格将我招入金融行业,让我能有机会在金融行业崭露头角。”

知恩图报,过去有很多师长帮助范为在金融研究和从业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老师们的热心帮助和关心下一代的优良传统也被他继承了下来。现在范为博士虽在身在业界工务繁忙,但在百忙之余也没忘自己的教书育人心结,记者注意到范博士的名片上写着“研究生导师(兼职)”,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范为开心的说道“我现在在几所大学做兼职的金融专业研究生导师,经常会去高校做一些关于金融和经济的讲座,并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应当如何学习金融知识以更好的适应金融行业的需要。我过去得到很多师长的帮助,现在也应该帮助年轻的同学们。”

成绩斐然

从事金融行业一路走来,一边在业界,一边在学界,范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的首席分析师,他刚到业界的时候曾设计了中国第一个黄金投资的结构化产品,设计了连华尔街人士都觉得很先进的资产证券化产品CMOs定价模型及系统。从事业界研究5年有余,在主流金融媒体发表了数万篇商业评论,给市场投资者及政策决策者提供了及时的专业评论及指导,并被多个部委聘为债券评审专家,成为了我国债券市场颇有名气的专家学者。

如今,虽然业务工作繁忙,但他一直都很关注学术研究的动态和进展,积极和教授学者们进行学术探讨。他从事宏观经济和资产定价研究10年,在《International Finance Review》、《New Mathematical and Natural Computation》、《运筹与管理》、《管理学报》、《管理评论》、《经济观察报》等国际、国内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金融会议。其中2009年更是受到美国金融协会(AFA)副主席Cochrane教授的邀请,参加第69届美国金融年会,得到了和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流的机会。此外,他还获得过“挑战杯”一等奖、“京东方杯”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主研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谈到此,范为说到:“我过去的理想曾经是当一位大学教师,成为经济学界的学者,如今虽然到了业界工作,但过去的梦想不曾磨灭,说不定等我退休的时候,还想再去高校当当老师”。

激情挑战

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如此成绩,他到底有什么成功秘诀呢?范为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过人的天赋,反倒觉得“努力和坚持是自己能够一路走来的最根本原因”。据其介绍,有段时间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特别大,身体不适,很多亲朋和好友都劝他放弃,但他最后还是靠坚持走了过来,“坚持过来就是一路光明”,他微笑地说道。

范为认为:金融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激情和挑战性的行业,包括对人的学识、与人交流沟通、吃苦耐劳等各方面素质,都是一个挑战。现在中国的经济正面向全球化发展,金融业的发展相当迅速,我们大量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当然,从事金融业也不一定必须是金融专业出身,数学、计算机、法律、财务会计等专业的学生照样可以从事,因为现在的投资、并购等金融活动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复合型人才。

见解犀利

范为对宏观经济及资产定价领域颇有见解。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困境,他犀利的指出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供需严重失衡,产能过剩导致供给过剩,而需求明显不足。他认为过去的5年我国年均名义GDP增速高达15.6%(2007年底为26.6万亿,2011年底为47.2万亿),不啻于一轮“经济”,这样的经济增长造成了过剩的产能,留下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而需求却不能持续提升(投资需求昙花一现,消费需求无从提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增加需求,在外需不能有效增加的时候,应该刺激内需。范为讲到“今年前7个月,我国有1.1万亿的财政盈余,这一万亿可以用来促投资,也可以用来保民生。诚然,两者都可能会让通胀抬头,但前者只会更加加剧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而后者却可以缓解供需矛盾。因此,政府加大减税和增加民生领域的投入,方为正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范为也深深地为我国的民生问题担忧,“我个人提议的话,就是减免个人所得税,它占我国的总税收比重不大,2011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额才6000亿左右,即使减免一年也不会对国家的财政税收构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现在物价上涨很厉害,如果能减免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扩消费、缓解供需矛盾将大有裨益。”

提及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下滑,PPI不断走低,但CPI却开始抬头反弹,滞涨风险上升时,范为博士还幽默的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的经济情况,就像一个人下半身是冷的,但上半身是热的,很难治。范为指出按理说经济下行,PPI持续下行,物价压力应该不大,但中国的“PPI—CPI”的传导效应却不甚明显。由于产能缺口和价格管制的存在,这一传导在中国市场上是断裂的。同时由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较大,衡量货币过剩情况的马歇尔K值(M2/GDP)已经达到了1.8倍,导致我国局部市场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得不到根治。他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降低我国经济增长对资金的过度依赖,而通过完善制度、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并有效控制通胀。

在谈到现在券商的经纪业务和创新业务时,范为坦言“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大的牛市不太可能出现。现在的经纪业务确实不太好做,明显下滑,一个是佣金率下滑,一个是交易量下滑,量价齐跌。目前证监会正在竭力推进券商创新业务,这至少给了投资者以希望,表明我国的证券业发展仍然在不断推进,不是一潭死水”。证券业的创新的确得到了大多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尽管今年股票市场仍在不断下跌,但证券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却是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