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4:0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凝土工程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原则上每天应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如受潮、受腐蚀等)进行及时调整;加大对于混凝土浇筑的实时监督力度,严把浇筑质量关。对到场的砼要求随车提供混凝土出厂合格证,配合比单页,并且不定时抽查混凝土的塌落度,严禁出现将水加入已搅拌好混凝土的不规范操作,现场根据气温变化、运输距离、浇注方式等条件的变化,随时要求混凝土供应方调整坍落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予以退回搅拌站;进一步规范泵送混凝土的实际操作,如泵中断时间≦45分钟。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5米、竖向结构倾落高度≦3米;当混凝土沿着溜槽、串筒下落时,其出口下落方向与楼、地面相垂直;认真检查振捣情况,尽量避免过振、漏振,做到快插慢拔,每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浇筑时仔细检查模板、钢筋的安装情况,安排专人跟踪一旦发现跑模或者钢筋位移的现象,及时予以处理;根据具体浇筑部位的特性与要求,选择最为适宜的浇筑顺序、振捣时长。
2浇筑后
认真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通常建议采取草帘或者麻袋覆盖,实际操作中覆盖有一定难度的,建议浇筑后8h-12h内先视天气和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浇水,后定期用浇水润湿的方法进行养护,根据水泥品种以及实际气温来灵活制定养护期。
一般而言,在养护期的头三天内,白日里每间隔两小时浇一次水,整个夜间至少要浇两次水,根据当地实际气候(干燥或阴雨)适当进行增减,并且春、冬季的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要避免过早的施加施工荷载以免产生应力裂缝。
3结语
篇2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配合比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殊性能体现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能与钢筋牢固的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一)水的质量要求
凡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用水还应符合下表要求。
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质量控制
项目
指标
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油类,糖类或其他有害杂质
不允许
PH值不小于
4
硫酸盐,折成SO4,其含量不大于
1%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
(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
(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
(5)先出厂的水泥先用。
(6)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料。所以对混凝土用量很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骨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从而影响水工建筑物的质量和造价。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统筹规划,认真研究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
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以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补充。选用人工骨料时,有条件的地方宜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
1骨料料场规划
骨料料场的合理规划是骨料生产系统的设计基础,是保证骨料质量、促进工程进展的有力保障。
骨料料场规划的原则
(1)满足水工混凝土对骨料的各项质量要求,其储量力求满足各设计级配的需要,并有必要的富裕量。
(2)选用的料场,特别是主要料场应场地开阔,高程适宜,储量大,质量好,开采季节长,主辅料场应能兼顾洪枯季节互为备用的要求。
(3)选择可采率高,天然级配与设计级配较为接近,用人工骨料调整级配数量少的料场。
(4)料场附近有足够的回车和堆料场地,且占用农田少。
(5)选择开采准备量小,施工简便的料场。
2骨料的质量要求包括:强度、抗冻、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级配和杂质含量。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质量要求:
(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距的2/3、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的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2)在施工中,宜将粗骨料按粒径分成下列几种粒径组合:当最大粒径为40mm时,分成D20、D40两级;当最大粒径为80mm时,分成D20、D40、D80三级;当最大粒径为150(120)mm时,分成D20、D40、D80、D150(D120)四级;
(3)应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
(4)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实验确定。
(5)粗骨料表面应洁净,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应清除。
(6)粗骨料的其它品质要求见下表:粗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备注
含泥量
%
D20D40粒径级
≤1
D80,D150(D120)粒径级
≤0.5
泥块含量
不允许
坚固性
%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5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如深于标准色,应进行混凝土强度对比实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表观密度kg/m3
≥2550
吸水率%
≤2.5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经实验论证,可以放宽至25%
细骨料质量要求:
(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经实验论证。
(2)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人工砂饱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3)细骨料的其它品质要求见下表:
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项目
指标
备注
天然砂
人工砂
含泥量
%
≥和抗冻要求的
≤3
く
≤5
泥块含量
不允许
不允许
坚固性
%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8
≤8
无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10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1
≤1
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不允许
表观密度kg/m3
≥2500
≥2500
云母含量%
≤2
≤2
轻物质含量%
≤1
经实验论证,可以放宽至25%
石粉含量%
6---18
二、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并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三、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许混凝土,促进工程有序向前推进,保证施工进度。
1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最小拌和时间
拌和容量Q(立方米)
最大骨料粒径(mm)
最少拌和时间(s)
自落式拌和机
强制式
0.8≤Q≤1
80
90
60
1<Q≤3
150
120
75
Q>3
150
150
90
注:①入机拌和量应在拌和机额定容量的110%以内。
②加冰混凝土拌和时间应延长30s(强制式15s)
(2)在混凝土拌和中应定时检测骨料含水量。
(3)混凝土掺和料在现场宜用干掺法,且必须拌和均匀。
(4)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按不合格处理。
①错用配合比。
②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
③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
④出口混凝土坍落度超过最大允许质。
2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
(1)运输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运输时间:
运输时段平均气温
混凝土运输时间(min)
20—30
45
10—20
60
(3)5—10
(4)90
(4)低温天气应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采取遮盖或保温设施。
(5)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不宜大于1.5m否者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6)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想办法将混凝土运送到浇筑仓位否者以不合格处理。
四、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处理、施工缝处理、立模钢筋及预埋件的安设。(其质量要求参见《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其次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并取得准浇许可证方能进仓作业。
1入仓铺料
混凝土入仓铺料多采用平浇法,它是由仓面某一边逐层有序连续铺填。铺料层的厚度与振动设备的性能、混凝土粘稠度、骨料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
其具体要求参见下表:
振动设备
浇筑层厚度
插入式
振捣机
振捣棒头长度1.0倍
电/风振捣器
0.8倍
软轴式振捣器
1.25倍
平板式
单层钢筋
250mm
双层钢筋
200mm
混凝土层间间歇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会出现冷缝,使层间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在施工过程中,其允许间歇时间:
混凝土浇筑气温
允许间歇时间(min)
中热、硅酸、普通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0—30
90
120
10—20
135
180
(5)5—10
195
----
2平仓与振捣
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应平仓后再振捣,严禁以振捣代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过振使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其振捣具体要求参见《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3浇筑中仓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
(2)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质,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
(3)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
(1)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
(2)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3)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5在浇筑埋石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证埋石洁净以及埋石与模板的距离,杜绝施工单位为了单纯提高埋石率而放弃质量。在施工中努力确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离,以不影响振捣为原则,提高埋石混凝土质量。
6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五、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二)拆模
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承重模板达到下表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悬臂板、梁
其它梁、板、拱
跨度≤2米
跨度>2米
跨度≤2
跨度2-8米
跨度>8米
70%
100%
50%
70%
100%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施工武汉大学出版社
2混凝土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立全
篇3
摘要:混凝土裂缝预防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新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摘要: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功能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功能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摘要: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功能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办法摘要: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聚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摘要: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反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聚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主要预防办法摘要:一是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是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三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四是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五是在高暖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3.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非凡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和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和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和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办法摘要: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重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重采取一定的预防办法。
4.温度裂缝及预防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实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和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惫及抗渗能力等。
主要预防办法摘要:一是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二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五是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六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功能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七是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办法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布置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九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十是加强混凝土温度的监控,及时采取冷却、保护办法。十一是预留温度收缩缝。十二是减小约束,浇筑混凝土前宜在基岩和老混凝土上铺设5mm左右的砂垫层或使用沥青等材料涂刷。十三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重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严寒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办法,以防止寒潮袭击。十四是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和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四周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办法进行预防。主要的预防办法摘要: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三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沿钢筋的位置出现。三、裂缝处理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惫、抗渗能力。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办法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摘要: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办法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功能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办法。
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和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摘要: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
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摘要: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功能,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6.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拟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非凡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4。
四、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探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办法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平安、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摘要: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2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办法的探究进展.混凝土,2002.5.
篇4
1.1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应重点突出,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在改善价值上有较大潜力,可以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服务或项目以及占收入或成本比重大的项目。以福清核电工程为例,常规岛C35S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及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出混凝土成本,见表2。其中:材料费计取中,砂石损耗按2%;其他材料损耗按1%计取;材料采保费均按1.8%计取,砂含水率按6%计取,小石含水率按1.5%计取,大石含水率按1%计取。机械费用中生产设备摊销费是指搅拌机组、冷水机、制冰机的摊销费用,摊销按95%,90万m3摊销。设备运行费指运输设备的摊销及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的修理费,燃料动力费及其他费用。根据价值工程选择对象的原则,选择对混凝土成本有较大影响的原材料、生产人员、生产设备摊销、设备运行、现场管理五个影响因素为价值工程对象。
1.2系统分析与评价首先用01评分法进行影响因素重要性次序的评价,如表3所示。进一步用百分制度评定影响因素的功能系数,评定要点是按每人评分的多少进行排列,4位专家的评分结果,见表4。计算5项影响因素的成本系数,见表5。根据表4中的功能系数及表5中的成本系数计算影响因素的价值系数,见表6。1)原材料及生产人员的价值系数小于1,表明其影响因素的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是主要改进对象;2)现场管理价值系数大于1,表明现场管理在满足其功能的条件下成本已较低,不是价值分析的主要目标;3)生产设备摊销、设备运行及现场管理的价值系数大于1,表明其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尤其生产设备摊销的价值系数为5.000,价值系数离1越远功能与成本的匹配越差,说明生产设备摊销的匹配值需要重点分析与调整。
1.3改进措施根据以上分析及福清核电现场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1)原材料的价值分析及改进。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非常严格,原材料的质量必须满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存在功能过剩情况,因此,原材料价值系数小于1的原因是原材料成本偏高。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可采取以下措施:a.合理选择供应商。在满足质保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离搅拌站现场较近的材料供应商,以减少材料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损耗;b.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如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掺合料等措施来优化混凝土性能,降低原材料成本;c.加强现场材料管理,降低仓储损耗,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2)生产人员的价值分析及改进。合理配置生产人员,通过培训提高生产人员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适当的减少生产人员数量,以降低生产人员成本费用。3)生产设备摊销,设备运行的价值分析及改进。对于价值系数大于1的因素,应该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在本例中,福清核电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合格率完全满足核电建设的需要。但有部分生产设备是进口设备,而在其他应用国产搅拌站生产设备的核电工程中,可以看出用国产设备生产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并不比进口设备生产的混凝土性能差,能够满足核电混凝土技术要求。因此可以得出本例中生产设备摊销和设备运行价值系数偏高的原因在于有不必要的功能存在,但对于已建成的搅拌站,更换设备费用相对较大,并不经济,只能在要求不高的搅拌站配件的采购及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费用,但在新建搅拌站的设计及设备选用中可考虑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设备。而设备的运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并根据生产任务及施工进度合理配置,严控油料消耗,优化运输路径,以降低费用。
2结语
篇5
混凝土施工材料是由诸多不同材质的原料组成,很容易致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原因产生裂缝问题。另外,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由于外界自然环境的因素,也会导致其发生裂纹问题,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危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基
地基在混凝土整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会发生不均匀的位移,对其内部产生应力,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
1.2施工工艺
由于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严谨,致使工程在后期使用时发生裂缝。
1.3钢筋锈蚀
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没能做到对钢筋的全方面保护或者是保护措施的不规范,使钢筋后期发生锈蚀,导致混凝土产生涨裂。
1.4温度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整体结构完工后,由于受到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其发生变形、裂缝。
2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除了要进行严谨、规范的施工以外,还应该加强对其外部温度因素及其自身热胀冷缩性能的进一步完善,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性能。
2.1增强抗裂性能的技术应用
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在进行对混凝土材料配比的过程中,杜绝存在任意性,必须要按照相关的配比要求及技术方式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在进入正式土木工程施工之前,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必须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验证及试验流程予以确定,通过多次的配比试验,对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较为合理的配比。通过此种方式,使配比之后的混凝土材料符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另外,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时,必须要确保各种材料能够充分的融合、搅拌,避免发生离析现象。
2)适当加入配筋。如若在混凝土中适当的加入配筋,可以起到有效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作用,如果能将具有较小间距、较小直径的配筋适量加入到混凝土中,就会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因为在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到土木工程中去的时候,所产生的结构配筋是很少的,所以将配筋适当的添加到中间部位,才能实现对混凝土结构薄弱部分的管控。
3)添加剂的使用。由于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想要对此予以有效控制,就必须使用相应的对策实现对混凝土自身收缩特性予以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自缩特性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浮动。这样就需要依据混凝土的外加剂来实现对相关规范措施的控制。比如说通过开展限制膨胀率的实验来得到膨胀率数据,使用较先进的技术方式控制膨胀率,以此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2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应用
1)控制浇筑温度。由于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浇筑温度带来一定影响,浇筑温度的提高对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带来极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必须要避免在炎热夏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如果说一旦避免不了的将施工时间安排在了正午,必须要辅以材料的降温措施,通过冷却控制浇筑温度。
2)控制水泥用量。在土木工程施工实际中,出现水泥水化现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于此,必须通过减少水泥用量来予以控制;同时,减少了水泥量,也就必须要通过添加其他材料的含量,以此来达到相互平衡的作用,符合施工的强度标准。比如说可以通过添加减水剂或者是混合材料代替水泥;或者采取搅拌技术来加以控制,不仅可以促进混凝土内部热含量的散发,而且还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搅拌效果。另外,低热水泥也是当前市场中新型的一种材料,比如说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等材料都能够起到改善混凝土温度的作用。
3)强制性降温处理。当遇到较特殊的情况时,对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就必须要通过强制性对策来实现,比如说使用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的方法,促使冷水排入管中,以此来起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作用。
2.3有效控制约束力
一方面,对外部约束力予以有效控制。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减少地基对滑动层的约束力一般都是使用设置滑动层的方法进行解决。在地基与大体积混凝土之间,设置砂垫层或者是沥青毡层,可以有效降低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确保混凝土的灵活性,降低裂缝风险;另一方面,对内部约束力予以有效控制。大部分情况下,产生内部约束力的原因都是由于温度应力的产生,所以说想要对内部约束力予以有效控制,最根本的就是从温度应力着手,在实际的土木工程中,可以通过暖棚法、蓄水法等来降低温度应力,在一定时间段中确保保温效果,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异。
2.4增强材料的应用
增强材料也就是指能够起到增强混凝土抗拉能力的材料。比如说有机或无机纤维、金属纤等都是效果极强的增强材料。一般在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增强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抗拉效果。另外,除了以上几种技术之外,对于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说骨料配比、水灰比或者是砂砾的大小及光滑程度等,也都会起到直接决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作用,因此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结束语
篇6
首先是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上文中所说,混凝土具备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抗压能力强,但是抗拉能力差,它不具备很好的抗变形能力。小体积的混凝土操作不当还容易出现裂缝,更遑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的混凝土可以配置钢筋,这样既保障了强度,又具备一定的抗拉和抗变形能力。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是不配备钢筋的,少数情况下只会在表面配备钢筋。这样以来,抗拉能力就不能靠外力进行,只能依靠混凝土本身的结构。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面积极大,对于温度的控制不易;而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是能够瞬时完成的,连续几天内如果外界气温变化较大,会给混凝土质量造成致命的伤害。混凝土内部是有温度的,最高温度甚至可以达到60到70摄氏度,它的内部温度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水泥的用了、掺料的用量和配比都有直接的数学关系这样,在搅拌时候会产生热量,水泥水化会产生热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又决定了散热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混凝土的散热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此时,如果外部的问题急剧变化特别是大幅降温的时候,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极大,会对其结构在成影响。所以应当采取措施,平衡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最大限度降低外界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散热的影响。其次是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收缩。所谓的收缩,顾名思义就是混凝土的体积变小。体积变小可能是因为内部温度的降低,也会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例如说水泥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是受到钢筋等材料的约束等。材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不同的水泥品种、各种混凝土的掺料、施工的工艺都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造成裂缝或者是断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探讨
想要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自始至终每一个阶段都采取措施来防护。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面应当注意。应当选用较低热量的水泥,具体来说就是水泥的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成分含量要降低,这些都是会产生极大热量的成分。应当选用热硅酸盐水泥或者是低热的矿渣水泥。即便如此,水泥散热问题其实是无法根除的,那么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热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减少水泥用量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减少水泥用量的方法也很多,掺入骨料和混合料就是较好的选择之一。试验表明,在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减少水泥用量10公斤就可以将混凝土升温时的温度降低1摄氏度。掺入的骨料一般是碎石和细砂,加入碎石和细砂既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温度,又能在结构上减少裂缝的出现。混合料一般选择的是粉煤灰。粉煤灰既能够降低水泥水化的发热,又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结构。但是粉煤灰不能使用过量,过量的使用会造成强度过低,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另外,掺入骨料和粉煤灰,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要优化材料的配比。合适的配比不能按照经验或者以往记录,要根据施工地的气候、温度、湿度条件,进行反复的试验,得出最优比。另外,应当积极运用新技术,发明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根源上解决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问题。
其次,在施工工艺流程上应当注意。运用合适的施工流程,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内部问题,减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减少收缩现象,避免裂缝的出现。具体来说,在施工中,首先应当注意不要大面积浇筑,要进行分块施工。分块施工的优点是质量可控,出现质量问题对全局影响较低,缺点是接缝处的处理是难点。其次,应当注意施工是温度的控制,降低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对原材料的温度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加入预冷骨料,另一种是加入冰块进行搅拌,另外,要埋设冷却水管,进行有效降温。另外,浇筑时间尽量选择在低温的季节,如果赶工期,不得不在炎热天气进行的话,尽量将浇筑工作选择在夜间进行。再次,要改善工艺。上文中所说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工艺流程改善,这样还能节省研发成本。采用新的搅拌工艺,例如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工艺,可以将混凝土的强度增加,间接避免了混凝土裂缝和收缩造成的危害。
最后,应当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立白天和夜间做不同的施工活动,将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施工活动放置到夜间进行,另外采取分层的浇筑方法,也是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的手段之一。
3结语
篇7
模板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分阶段类方法:按照形状分为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两种;按受力条件分为承重和非承重模板(即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混凝土的侧压力);按照材料分为木模板、钢模板、钢木组合模板、重力式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镶面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按照结构和使用特点分为拆移式、固定式两种;按其特种功能有滑动模板、真空吸盘或真空软盘模板、保温模板、钢模台车等。
二、我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木质模板,由于木材易于制作成各种形状,有些形状特殊的构筑物,如水电站的尾水管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均采用木材制作模板,近代仍然有许多国家、许多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木模板或钢木混合结构。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混凝土坝施工中多采用大型钢木混合模板,混凝土(预制)模板等,随后广泛发展了滑动模板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混凝土浇筑工艺的革新。1973年丹江口水库下游引水工程排子河度槽的空心墩,采用了滑动模板施工方案。1975年密云水库溢洪道工程的溢流堰和陡槽陡坡混凝土衬砌,采用了沿轨道行走的拖板式滑动模板,1997年在曲率变化复杂的清水闸双曲拱坝上采用了滑动模板施工,在这一时期还有竖井、隧洞、渠道、拦污栅工程等采用了滑动模板施工。
七十年代末,我国执行以钢代木的技术政策,组合钢模板大部分用于基础、柱、梁、板、墙等施工中,尤其用于水电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呈现了明显的优势。
1946年在狼溪坝(worfcreek)首次使用悬壁模板,随后在使用中不断改进,颇受欢迎。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采用半悬壁模板,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钢悬壁模板,由于混凝土施工中模板的吊装十分频繁,美国在七十年代初研制并在德活夏克重力坝中,使用自动锚固的自升悬臂模板,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三、模板工程之所以受到重视,并努力提高和改进其工作和使用性能,与它在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首先,水工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程费用比重很大,约占混凝土总造价的15-30%。在无筋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约占5-15%。模板制作与安装劳动消耗量约为28%-45%(一方混凝土中的劳动量)并消耗大量优质钢材和木材,见下表:
大坝名称
白
山
龙羊峡
太平哨
葛州坝
安
康
清水闸
均
值
砼单价(元/m3)
63.0
86.5
54.1
47.0
67.1
75.0
65.4
每m3砼模板费用
三次周转
元
9.6
12.1
9.7
9.1
9.0
9.0
%
15.2
14.0
17.9
19.4
12.0
15.7
七次周转
元
7.4
9.3
6.6
6.7
7.0
7.4
%
11.7
10.7
12.2
14.3
11.0
12.0
备注
83年单价不计吊车工作占班费
模板的作用,还常常表现于控制施工进度上,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根据一些工程的统计,模板的拆装时间,约占总施工周期的35%。模板工序在许多情况下是施工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模板工艺的改进常常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水利水电工程中模板的地位,还可以从国外混凝土坝施工经验中看到,下面是国外工程中模板工程占施工费用的比例。
1、苏联:模板的平均劳动消耗占混凝土单价的10-22%。
2、日本:模板费用占施工中的费用为:拱坝47%,重力坝30%。
3、美国:模板工程占总费用的20%。
(注:日、美是对单个有代表性的坝的施工总结而得。)
由上可知: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做好模板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对提高工程效益和加快施工进度是有相当的意义。
一、四、模板的型式和结构有时能改变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传统的模板型式是采用拉条固定面板,这种结构方式妨碍入仓,混凝土拌合物的整平与捣固,妨碍面层的凿毛清理,妨碍浇筑仓面的施工准备工作,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
悬臂模板则大大克服了传统的模板型式的缺点,在机械化施工和减少劳动消耗上呈现了很大的优势。
意大利修建阿尔卑—得热拉大坝时,采用了一种不拆除的模板(钢挡板),由于这种模板形成了承压面,所以大幅度降低对大坝混凝土砌体的要求,取消了浇筑块间接缝的防渗,采用分层铺筑混凝土,取消施工中的工作面,(在混凝土铺完之后用专门机械切出工作缝)。
苏联在萨扬诺—舒申斯克水电站施工中架用带“锚杆”的双层悬壁模板,这种模板的支承柱不是向下伸而是向上伸出,下层模板的支承柱支撑上层模板的面板,模板的自重和混凝土的侧压力均由下层模板承受,因此每个浇筑仓至少有两层模板,这种模板只需拆除下层模板的固定螺栓。从而,减少了各浇筑层间的时间间隔,提高了浇筑速度也减少了混凝土表面的清理工作与准备工作量。
滑动模板则对混凝土浇筑速度更显示出优势和潜在的生命力,这种型式的模板除表现在时间效益(工期缩短)之外,模板本身的价格也可以降低,而且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浇筑效果。
总之,不同的模板型式决定了混凝土浇筑的不同施工工艺,也对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效益有不同的影响,如何改进模板工艺是一个重要课题。
五、我局在参加的水电建设工程中对模板工程仍然以传统的模板型式为主,尽管在太平湾电站建设中引进了一些新的工艺技术(试用),但有些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1、我局一直倡议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中尽量使用钢模板,但在实际施工中,有许多部位诸如挡水坝段,厂房立墙等都仅使用少量钢模,这不仅浪费了大量木材而且大大降低了工效。成功的工程总结出,钢模可比木模提高工效2-4倍(工效包括安装、拆模、电焊、凿毛、搭设平台等的综合用工),而且钢模的成本费(达到标准周转率)仅为木模的一半。因此,合理的以钢模代替木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之一。
2、我局在模板管理上有许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在模板的使用周转率上,按规定,钢模板的周转率为50次,大型木模板为15次,一般木模板为7次,而我局实际周转率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仅以一般木模为例,我局使用周转率为4次左右,这大大增加了施工费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提高工人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外,我们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在我局引进使用新的模板工艺上,滑升模板是突出的一例,有成功也有失误,在云峰大坝修补工程中,使用的滑模是比较成功的,而在太平湾清水闸闸墩上使用滑模则值得探讨,排除试验目的来谈,滑升模板一次性投资较大,因此它适用于高层混凝土浇筑中,高度较低的混凝土浇筑中使用则效益不显著或者没有效益,因此新技术的使用中应考虑其适用范围,并与经济效益挂钩才是适宜的。
4、模板工程在近几年已形成一个专门学科,但这方面的书并不多,我们在工程施工中应对每一项工作,各种形式的模板认真总结,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每种建筑型式的模板有路可循,既方便工作,又能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六、鉴于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并不断改进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伴随着模板专业公司的建立,模板工程的发展将不断向快速、节省方向迈进。
模板工程的发展前景将是以如何加快混凝土施工为中心发展,1973年十一届世界大坝会议提出了混凝土坝设计与施工的任务和课题,讨论的结论是:“降低混凝土造价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施工进度。”为此提出了新的混凝土坝施工方法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连续垂直浇筑法,这相应给模板工程带来了新的课题。
我认为加快进度的途径之一就是:
1、认真研究滑动模板的使用问题。
2、增加浇筑层厚度,减少水平接缝,采用自升模板。
3、加大浇筑块尺寸,减少施工缝,以缩小立模面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应工程招、投标的需要,就要做为前期工作涉及的内容有:
1、模板工程的规划,主要是结合施工方案拟定,选择模板体系,组织生产,选购机具以及编制概算。
篇8
混凝土入场前的拌制控制为了保障拌制控制质量,在材料入场前,必须对各种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不达标的施工材料,杜绝进入施工现场。在拌制施工中,根据水利水电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拌制,在减水剂称量后再对其进行封装。在这过程中,混凝土施工配料作为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性环节,必须对其严格控制。石骨料、砂含水率变化以及称量不准确作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当施工配合比发生变换时,对砂石比、水灰比以及浆骨比理论性配合比也有重要作用,从而对建筑材料混凝土流动性、粘聚性、强度以及密实程度造成影响。在混凝土施工材料汇集中,一旦缺乏混合料以及外加剂,必须按照石子、水泥、砂的施工顺序进行上料斗施工;当建筑施工中,外加剂为干粉状外加剂时,施工顺序依次变为石子、外加剂、水泥以及砂子,并且让混凝土拌制时间始终高于混凝土搅拌规定的最小时间。当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满足施工标准时,拌合物是验收一致、搅拌均匀的物体,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水、粘聚以及流动特性;当混凝土施工不满足要求时,必须离析具体特征,在找出施工原因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整。在这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杂物、尺寸性颗粒以及土块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在混凝土振荡密实的过程中,避免过振、漏振造成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内模的跑浆以及漏振现象。在拌制控制中,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通常是粗细骨料的3%左右,掺合料的2%左右;当施工遇到含水率有明显变化的雨天时,必须及时调整骨料、水用量,通过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让每月检测量始终在1次以上,混凝土间歇、浇筑、运输时间始终满足初凝时间。
2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温度控制以及施工养护
2.1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温度控制水利水电施工效益的保证对施工企业至关重要,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免出现裂缝对施工质量进行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要求对骨料的级配进行改变,同时,在混合料拌制过程中要添加必要的添加剂,对水泥的含量进行控制。利用混凝土水对浇筑温度进行冷却,在温度比较高的施工环境下,可以对浇筑的厚度进行减小,同时,利用浇筑层对其进行散热。在对混凝土冷却水管进行埋设时,可以利用冷水进行降温,但是在气温发生变化时,要对表层进行保温处理,避免因为混凝土的梯度变化对混凝土的表层起到不良的影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因素对施工进行限制,因此,对施工工序一定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避免因为高差、基础起伏等问题对其造成影响。在对混凝土表层性能进行改善时,对养护的功效以及抗裂缝能力也要进行提高,对表面可能出现的干缩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非常有可能出现贯穿性裂缝,在这种情况下对整体性能也要进行保证。在混凝土施工中,对施工条件要进行掌握,同时,对模板的周转效率也要进行提高,做到及时拆模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温度比较高,而且应力比较低的情况下,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间、温度变化等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钢的线胀系数有关,在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内应力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2.2混凝土施工养护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也是能够对施工效益以及施工质量都能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养护方面,要根据水泥的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对养护的时间进行明确。在养护方面可以利用自然养护的方法,或者是利用包裹塑膜、喷涂薄膜的方式,让混凝土表面可以保证足够的湿润,同时,养护的时间要在浇筑完成后的12到18小时间进行,养护的时间要控制在21到28天,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养护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对不同的养护方法使用效益以及适用区域进行检验,要针对不同的施工情况,同时,按照自然养护方法对其进行养护。在施工中遇到天气干燥、炎热的情况,在脱模以后也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养护的周期也要控制在21到28天,养护工作要由专人来进行,避免气候条件对施工质量进行影响。
3结束语
篇9
1.1水泥水热化
在我们学习化学的时候都知道当水泥遇到水的时候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化学的反应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的系数较小,断面厚度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的热量不容易挥发出去。另外这个热量的挥发过程也与水泥的种类和水泥的含水量有关。所以当浇筑的时候内部温度会逐步升高与外部的温度形成温差进而会有裂缝的产生。
1.2混凝土的收缩变化
在我们施工过程中水泥的硬化需要20%的水分,其余的水分将会随着时间逐步挥发,在水分挥发的同时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如果说水分处于饱和状态那么还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如果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干湿交替,那么会使得混凝土收缩膨胀交替,这样会使混凝土的质量严重下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外界环境的气温变化
众所周知外部的温度变化会对大体积混凝土造成很严重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或者降低会使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产生较大的温差,由于其抗拉力较差,温差一旦过大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有裂缝产生,随着温差的逐步增大其裂缝的宽度也会逐渐增大。
2大体积混凝土制作技术的分析
2.1原料的分析
(1)水泥。在我们进行选择水泥的时候必须是选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水泥产品,优先选用的是中低热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有很多比如说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在使用的时候应当是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并且考虑增加粉煤灰等料的含量。在我们施工时如果对于施工的混凝土有抗渗要求的时候对于铝酸三钙的含量不能超过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进行初凝的时候要掺加必要掺合材料来增加它凝固的速度,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在混凝土进行初凝前它所产生的温度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并且应该保证的是在混凝土凝结的时间应该在十小时以上。(2)骨料。在进行混凝土骨料的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比例的搭配和骨料的选择。我们应该优先选择结构致密,有足够的轻度,并且需要含泥量低膨胀系数小的骨料。在进行骨料筛选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骨料的表面光滑度,不能够有杂质。一般可以选择石子、砂子、毛石、碎石等作为骨料,在进行配比的时候要适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降低水化热,(3)外加剂及掺合料。在我们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时候应该正确合理的使用外加剂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开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我们进行混凝土配比的时候如果想让水泥浆的稠度增大可以选择减水防裂剂这种掺合料,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使用量,一般情况下能够减少20%。在我们进行外加剂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国家的标准和相关的规定,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外加剂的添加,并要进行一定的试验对实际的效果进行验证。另外在相对寒冷的高原地区可以加入引气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在我们选择外加剂及掺合料是首要的原则就是需要所有的外加剂的选择符合国际的质量标准规定并且在添加的剂量不仅仅要符合各项规定章程,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并对混凝土进行初步的试验以确定其效果。
2.2混凝土的搅拌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的时候要控制水、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比例和顺序,在搅拌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的长短。在雨天进行搅拌的时候由于有雨水的缘故,所以要根据雨水的多少减少相应水的量。在搅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粉煤灰的质量,对这种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在大量搅拌之前应该先对需要的混凝土进行适配工作,确定各种成分的添加量,掺量误差应控制在总掺量的4%-5%,再就是应该注意搅拌的均匀,防止因为不均匀在混凝土凝固的时候产生不良效果。
2.3混凝土的输送
在输送混凝土的时候应该设一台移动泵一台拖泵,由泵直接进入浇筑地点。在使用混凝土泵的时候要对混凝土泵的各个操作要点和技术要点进行充分的学习工作,对易损的零件进行预备,以便在有意外的时候及时进行抢修工作。在进行安装泵管的时候应该对原有的残留物进行冲刷工作,尤其是在两个管道接口的地方。以免因为有异物使接口不严密造成漏浆。
3混凝土浇筑
3.1全面分层
所说的全面分层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一层一层进行浇筑工作,在浇筑完第一层的时候,混凝土还没有初凝然后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以此类推,逐层浇筑直至完全浇筑完成为止。这种浇筑的方案至于结构平面尺寸较小。在进行浇筑的时候一般是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如果有必要可以分两段进行浇筑。
3.2分段分层
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先从底层开始,在浇筑一定的距离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以此类推来完成全部工作。在浇筑的时候应该是在第一层末端还未初凝的时候进行第二段的分层浇筑。这种方法的浇筑工作适合供应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较小但是其面积或者长度较大的工程。
3.3斜面分层
用这种方法进行浇筑的时候斜面的坡度要小于三分之一长度超过厚度三倍的混凝土。在每一个斜面层上、下都布置一道震动器,上面的负责将混凝土捣实,下面的是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3.4混凝土浇筑的温度
篇10
1.1混凝土蜂窝及处理
在混凝土工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蜂窝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蜂窝问题通常是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的紧实程度不够;或者是根本就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漏振;还可能是因为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模板间出现了较大的缝隙,由于这种缝隙的存在而导致水泥浆从缝隙中流出,最后使得钢筋的密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先找到问题的根源,混凝土施工中蜂窝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混凝土振捣问题和模板使用问题,所以在施工中要做好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人员必须要认真负责,千万不能发生漏振的情况。而且施工人员要严格掌握混凝土振捣的操作规范,必须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另外,要做好模板使用工作,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合理的模板间缝隙,同时还要保证模板表面无杂质、做好模板的清洁工作,相信做好这些工作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混凝土蜂窝问题的出现。
1.2混凝土露筋及处理
混凝土露筋也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可能在于混凝土振捣夯实的程度没有达到要求,又或者是模板与钢筋之间的垫块不合适而导致的。解决混凝土露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模板与钢筋之间的垫块,要保证垫块不能太小也不能太薄,尽量选用最合适的垫块。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做好垫块的规划设计,通过调整垫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钢筋和模板之间的紧密程度,进而达到混凝土不露筋的目的。另外,就需要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一定要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清除掉,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振捣不严实的情况发生。
1.3麻面、缝隙、夹渣及处理
麻面、缝隙、夹渣也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麻面主要指的是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不够;混凝土施工中忽视清洁度就很可能导致混凝土夹入杂质,而杂质最终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混凝土麻面主要是由模板使用问题造成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好模板的清洁和使用前的湿润;而解决混凝土夹渣就需要在水泥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清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清洁程度,只有解决了混凝土夹渣问题,其裂缝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2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原料和配料
混凝土的质量有许多衡量指标,其中抗压强度就是关键指标之一,而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又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所以说要想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普通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主要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它是一种很好的人工建筑石材。在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中,要严格注意各种原材料的配比,对原材料配比之后要进行实验性的检验,这可以给混凝土质量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2.2混凝土的搅拌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严格安装搅拌程序进行,比如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搅拌充分,使每种原材料都得到充分地混匀;另外,搅拌之前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在搅拌完成以后要对混凝土进行检测,看看混凝土的搅拌是否达到了工程建设使用标准。如果混凝土搅拌没有达到使用标准就要重新搅拌。
2.3混凝土是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要想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从混凝土浇筑入手。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浇筑之前要考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可行;水电供应是否有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另外,气候、气温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所以事先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因素,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浇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浇筑的监管工作,只有严格地把控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3结语
- 上一篇:股票投资分析论文
-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