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02: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侵权责任 产品责任

一、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概述

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兴的交通工具在短短几年内数量猛增,特别是在一些平原城市,比如说成都,电动自行车已经迅速走入了广大人民的家庭中,成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工具。造成电动自行车风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方便。全国大中城市由于机动车的数量在近几年呈几何数量增长,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交通越来越拥挤,而电动自行车则完全不会受此影响,能自由穿行。第二,便宜。现今汽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加大了燃油机动车辆的使用成本,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三,环保。和烧油的机动车辆相比较,电动自行车是环保的出行工具,并且这个出行工具还能提供一定的速度。对于一些环保人士,电动自行车也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电动自行车在为群众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首先,驾驶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率逐年递增。其次,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位不明确,对其应该作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来管理没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电动自行车经常被盗所引发的治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现在主要探讨如何从法律层面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定,力求使解决问题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以一个案例分析来说明电动自行车侵权所引发的问题。

二、电动自行车侵权案例:骑自行车的老汉被撞伤,伤势严重,老汉要求肇事者赔偿却遭拒绝

近日,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相撞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年近七十的李老汉诉称,2010年6月17日,他骑自行车被王某骑电动三轮车撞伤,事故经交通大队认定:王某负全责。李某因伤势严重被送往总医院治疗,被诊断为:继发性癫痫、脑室扩大、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术后、左额颞叶软化灶。至今已经进行了三次手术,花费医疗费16万余元。为支付巨额医疗费用,李老汉及其家人曾找到王某,要求其赔偿。王某给李老汉打了一张欠条,承诺在2010年12月底将所欠医疗费还清,但至今没有履行。李老汉现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王某赔偿各项损失近18万元,并要求进行伤残鉴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

三、案例分析:王某应该承担何种侵权责任

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将驾驶自行车的老汉撞伤,经交通大队大队认定王某负全责。对此,王某肯定是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但是王某到底是承担何种侵权责任?是普通的民事侵权责任依照过错责任的规则原则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还是《侵权责任法》第六章规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对此我们首先要对王某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技术认定。

(一)王某的电动自行车未超过国家相关规定,被认定为非机动车时,王某应该承担的侵权责任

此时笔者认为王某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一般侵权责任。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有: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在本案中的损害事实是老汉的人身权利受到严重的侵害。

2.侵害行为,是指只要客观上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在本案中王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确实在客观上侵害了李老汉的民事权益。

3.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本案中王某驾车撞击李老汉的行为与李老汉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有直接因果关系。

4.行为人的过错,在案例的介绍里面交通大队已经认定:王某负全责。也就是本案中的侵害人有过错,但这个过错是过失造成的。

按照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王某当然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对李老汉进行赔偿。

(二)王某的电动自行车若超过国家相关规定,被认定为机动车时,王某与生产商、销售商的责任承担问题

1.王某不知情的情况。王某很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这辆电动自行车,他不知道这辆电动自行车在技术认定上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

根据前面的叙述,电动自行车认定有其自身的认定标准,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厂家没有按照标准生产产品,那就要承担产品有缺陷的责任。厂家的产品存在缺陷,如果造成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损害,消费者就可以向生产厂家和销售者提出赔偿。这就形成了《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责任。但是在本案中,这是一个产品责任么?

产品责任就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因为产品本身的质量不合格而构成的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同时又引起购买人人身和其他财产的损失而构成的侵权责任。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三:(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符合这三个构成要件的情况下,才适用《产品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但是在本案中,是因为不合格的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么?即符合产品责任的第二个要件么?产品侵权的损害后果是由于产品的缺陷直接所致,而不是由于他人把产品作为实施侵权的工具造成的。产品缺陷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表现为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表现为使用者使用产品的某种具体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就本案而言,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的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涉案电动自行车只是实施侵权的工具。

在本案的情况中,王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确实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已经可以被认定为机动车。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此车,并不知道此车已经达到机动车的标准,对此做一个合理的推断,王某如果知道这辆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机动车的标准在驾驶这辆车时的注意义务一定会超过不知道的情况。所以在本案中,生产者和销售者也是有责任的。生产者的过错在于他生产的电动自行车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已经达到了机动车的标准但是并没有在产品中明确进行标示。其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27条的规定。销售者的过错在于他没有对其销售的产品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违反了《产品责任法》的33条的规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侵害人与销售者和生产者应该进行责任的分担共同对被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2.王某明知的情况下。如果王某明知这辆电动自行车超过了行业标准而进行了购买,也就是作为消费者的王某明知其购买的产品是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王某就只能自己承担全部责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三)相关问题

1.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上,车速、重量上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占销量的90%以上。

2.相关产品监管部门在执行电动自行车的行业标准方面存在很多的变通,这种变通从另一种形式上来说放纵了经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违法行为,让有缺陷的产品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国家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这种纵容行为,这种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使不安全的产品流通于世是忽视或无视法律的规定。

3.消费者认可这种超标的电动自行车。很多消费者实际上也知道电动自行车存在超标的情况,但为了方便自己(很多时候,消费者也是别无选择,因为市面上的电动自行车都可能是超标的),故意地选择动力强、质量重的超标电动自行车,以便使用。

四、规范电动自行车的对策

( 一)严格执行电动自行车的认证规定

当前,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技术认定的法律法规包括:1999年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2004年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2006年的《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根据《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以下技术条件:(1)设计最高时速应小于等于20公里;(2)整车重量应不小于等于40公斤;(3)电动机输出动率应小于等于240瓦;(4)轮胎宽度应小于等于54毫米;(5)蓄电池标称电压应小于等于48伏;(6)脚踏行驶30分钟的距离应大于等于7公里;(7)脚踏骑功能良好。若不符合上诉条件,则一律不被认定为电动自行车,而是机动车,那么必须经过登记上牌才能上路。相关立法已经统一制定了,但是相关部门的执行仍然十分欠缺。

( 二) 强制电动自行车“出声”

电动自行车无声无息、速度快、不遵守交通规则、霸占人行道,尤其以“无声无息”这一点最让人害怕。笔者就经常经历电动自行车从身边没有任何征兆一擦而过的经历,每次想起都后怕不已。网友“一只米虫”感慨道:“电动车是完全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的外星物种,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并毫无顾忌地换道飘行、单行道逆行、原地360度急调头,无声无息就会到你面前,太可怕了。”

电动自行车发出声音对交通安全是否有作用,很难说。但是能够发出声音给过往的行人以警示,毕竟会让人们作出相关的避让行为,减少交通事故或者说是侵权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该让电动车的轮子转起来、转出声音来,并在业内进行推广。

(三)电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篇2

普通高校的重点课程是体现一个高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的主要方面,在高校重点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对于课程的设置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要实现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将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全面的整合,利用教学系统和教学方式将额外获得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

1 课程体系的设置

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以围绕重点课程为核心,在整个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和配备教学资源。高校的重点课程是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的主要提出,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以重点课程的教学为主要的教学集中点。比如说汽车销售或者汽车维修专业在学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以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为重点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样学校的办学特色就能够凸显。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重点课程进行专业的培训,无论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教育、以及教师的教学资源配备都是重点的项目,而且围绕重点课程扩充其他的专业科目。在重点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提升学校的精品课程和典型课程的训练和发展,将整个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完善。

2 教学理念的转变

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实践的人才,在高校课程教学的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这样能够促进高校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传统的高校教学理念主要是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不断教学和积累,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技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所以现代高校的重点课程教学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要。对于实践性和技能性的高度重视,让教师的教学更能注重于实践教学的培养,让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培养有更多的关注。

3 教学内容的革新

传统高校的教学内容多是依据教学大纲采用的指定教材,这些教材是权威教育机构和学者编撰的,所以在高校教材的选择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比如说汽车商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包括汽车文化、汽车机械基础、法律常识及应用基础知识、车辆识别与估损资料使用、汽车构造、机动车定损、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汽车保险基础、车险理赔流程、车险索赔与理赔技巧、经典交通事故与保险理赔案例分析等,这些指定教材囊括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新的要求,资深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地教学心得,对于教学内容的总结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更新过程中,高校的重点课程要结合指定教材和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结合教师专业知识和企业优秀人才实践经验,对于高校重点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促进高校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

4 课程资源的整合

在高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对重点课程的课程资源实现优化整合,提高高校重点课程的不断更新和丰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都是课程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高校重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资源的整合。第一、对于专业的知识。专业的知识主要是一些书籍、教材、报刊、学术论文等方面呈现出来,是经验的总结,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获取途径将与重点课程有关的专业知识济源收集起来,利用学校专业教师的整理和丰富,成为高校专业课程知识的“自编教材”,这样不仅是给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内容,而且体现学校的教学优势。第二、对于实践所得。实践所得主要是聘请企业的资深实践员工在学校授课,这样学生就能够接受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技巧,为学生进来的就业创造良好的培养模式,以企业聘请的优秀员工和高校教师的专业合作,为重点课程资源信息的获取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5 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新课改后教学手段上最突出的方式,在整个重点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现代化多媒体的使用。现代化多媒体在教学构成中主要是充当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利用计算机和显示屏等设备,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的操作性,查找相关理论的最新研究观点,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影像化教学,加深记忆。教师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辅助之下,对于学生学习的把握能够更加全面,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程氛围。第二、教学实践课程的不断培养。在高校重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增长。比如说利用顶岗实习、暑期实习、教学实训课程、企业训练课程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帮助。

6 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

在高校重点课程的建设工程中,对于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是建设高校重点课程的重要方式。在重点课程的评价体系过程中,评价的时间不固定,采用不定时的评价体系。比如说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在学习完成之后直接采取评价,即使没有到期末是可以结课,这是现代评价体系的创新,这种评级体系主要是针对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评价。在对于高校重点课程的评价过程中,不仅适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对于教师的专业教学也要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平阿基能顾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高校重点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专业的能力。

篇3

王素梅  2007-5-24

中学思想政治课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但在旧式的教学体制下,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体系,比较抽象、死板;教师“独揽天下”,不能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没有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此,中学政治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增加了不少感性材料,更加贴近生活,较为生动、活泼。但是,大多数学生仍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空洞,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找到学生昏昏欲睡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教材是新的,教学手段是旧的。再好的斗士也得有称心的武器才能发挥威力,孙悟空再厉害也得要金箍棒装备。可是教师只有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只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单调的授课方式日复一日,极为枯燥、乏味。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参与教学,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也根本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尽管已有大的改革,但仍不免有太多的空洞内容,再者一本书的故事材料,学生一会就可以看完,到了上课的时候,早成了陈年老酱,学生了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乃至生活小事都津津乐道,非常关心。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才会有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才能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但是仅评教师的一张嘴,显然难以做到。并且政治学科的材料事件长,由教师空嘴讲述,较为虚幻,不利于学生对信息点的寻找和把握,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反而浪费大量时间,甚至成为“催眠曲”,效率极低。

因此要搞好初中政治教学,就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手段上出新出异,增强趣味性,避免枯燥和照本宣科,提供新鲜的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才能争取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多媒体能够丰富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多媒体可以很方便地展示大量事例,图片、影片以配合教学,从而做到机动灵活地处理材料。既增加教学密度和容量,丰富了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更能将不易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话题直观地摆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客观事物,理解道理。做到虽未言传”而已“意会”,让抽象的道理简单化,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中,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做到“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启迪思维—引导读书、讨论交流—质疑释疑、解决问题”、充分运用图、文、音配合教学,化枯燥为神奇、化抽象为形象,做到浅入深出,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例如在讲《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的时候,先给学生放一首零点乐队的歌曲《相信自己》,通过音乐的魅力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初中政治课注入艺术元素。在讲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运用flash,让课本上的两幅交通图片动起来,辅以交通事故等领域的图片、材料,成功演示了有无规则的不同状况,无须多言,无须说道,学生自然而然认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自发形成学规则、守规则的意识。在讲到初中政治第二册时,由于初二政治主要与法律常识有关,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到案例分析法,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让学生看书上仅有的一些案例,或者是教师自己搜集的一些案例给学生读一下,显得很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我们则可以以幻灯的形式将案例直观的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现实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现场论法,更可以引导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找寻相关的案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使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学习兴趣浓,精神面貌好,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其次,多媒体能够创设情境,提供更为优化的课堂环境。多媒体能够演示社会时候情境,实现整个学习过程的自由、民主、开放和相对宽松,又不失紧凑。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变“要我学” 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真正做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我在执教《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典型的环境污染如沙尘暴、水污染等的状况、危害以图片、录象、文字资料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文、图、音并茂,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问题上,深刻触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受震撼。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为什么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整个一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庄重而严肃的气氛中,上课情绪紧张而高效。既有效的掌握的知识点,更使国情教育“润物细无声”,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实现的。

再如,在《防患于未然》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朋友,请以我为鉴”:角色包括“犯罪人----老师-------受害者-------法官”以及旁白。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刘某从一般违法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中学生什么启示?”学生或直接体验,或间接体验,并通过讨论,打破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目标。

第三,多媒体能够设计和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传统板书靠老师手写,浪费时间,不能及时地将知识要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影响上课思维的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板书,不但节省时间,而且体系完整、表达清楚,能很好地将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在讲述知识的同时,有关知识要点、有关资料能及时展现,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长时间运用,必然会提高教学效果。在练习巩固阶段,多媒体更可发挥巨大作用。传统教学进行课堂练习,要么教师印发讲义,费时费钱;要么教师板书题目(文字学科练习题的一个共性是题目较长,思考和解决则能在短时间里完成),讲课效率极低;要么是由教师或学生朗诵题目,不利于学生把握解题信息,影响到对题目的理解,也浪费时间。运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设计随堂练习,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题训练,方面复习巩固;同时,练习的数量和范围能大大扩展,参考答案的展示也变得十分方便。长时间使用,必然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如果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能不断探索,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实现现代媒体与实物、图片、黑板等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就能让政治课堂真的活起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政治课教学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