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9: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压力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压力管理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中的压力管理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绩效。本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研究综述。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产生了各种适应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有关压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领 域。

在企业管理中,工作压力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度、持续的工作压力不但是造成员工健康和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还会导致一些组织问题,如员工不满、消极怠工、高离职率、缺勤和低生产率等。对压力进行管理,尤其是对工作压力源的分析与探讨极为必要。

一、压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压力

“压力”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压力。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对压力的认识最初源自物理学,是指物体受到试图扭曲它的外力的作用,在其内部产生相应的力。以后对压力的认识扩展到医学领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压力的研究在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下,从医学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引起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许多学科专家的关注。关于压力的定义也有很多种,综合各界学者对压力的定义,对压力含义的界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三大类。

第一,刺激说。刺激说认为压力就是作用于个人的力量或刺激,从而导致人的紧张的反应。这种定义借助物理科学中压力的定义,认为压力是某些可能会导致分裂性结果的特质或事件。把压力看成是人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的紧张、恐惧等,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认为人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会造成永久的破坏。这是早期对压力分析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有Weiss等。刺激说的观点主要集中注意于压力刺激的实质,关心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强调了压力的外部因素,而较少考虑到个人对压力程度的感知和评价,也没有注意到对压力反应的处理策略。

第二,反应说。反应说把压力看做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反应,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这一理论强调压力是个体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压力。把压力看成是人的主观感受,着眼于人们对待压力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认为压力是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它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

第三,刺激—反应说。刺激—反应说认为压力是个体与压力源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评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压力的感受不同。根据刺激—反应说,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不仅包括环境刺激造成的紧张也包括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主观反应,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个体特征差异及对待压力策略的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了个人特征与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工作压力

在企业压力管理中,我们以研究工作压力为主。在本文中,压力即指工作压力。工作压力(WorkStress)概念是从压力定义衍生而来,简单来说是指当压力发生在工作场所时就称之为工作压力。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包括个体在工作情境中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场所之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而狭义的工作压力仅为工作情境中的压 力。

2.有关压力研究的理论

压力管理研究在西方已经近100年,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有关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

(1)压力主体特征理论

压力主体特征学说认为压力的产生与个人的某些主体特征,特别是主体的需求与能力有关,当个体有较高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但又感到自我能力有所不及时,就会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感到压力。这一学说思想强调了个人主观因素,特别是需求与能力对于压力形成于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解释了不同个体在同样压力环境中的个别差异原 因。

(2)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或称为P-E模式,该理论认为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和Caplan(1972)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运用最多、得到最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misfit)。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fit)时,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3)工作需求—控制理论

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需求—控制模式(简称JD-C模式)也是研究工作压力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模式。Karasek以大量有关职务再设计和员工压力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JD-C模式,从工作特征出发,对工作压力做出解释和预测。所以它还被称为工作压力模式。Karasek认为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本身所包含的两个关键特征,即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的共同影响。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

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

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因此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中又加入了一个社会维度:社会支持,使这一模式成为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

(4)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式。该理论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S.Lazarus。Lazarus认为在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之间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个体首先要评价外界事件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然后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

Lazarus认为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将环境条件和个体特点看做是分离的和不变的,没有正确地描述工作压力的问题。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虽然比传统理论的思维推进了一步,通过对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但这一理论的问题是它仍然把个体和环境都看做是静止的、不变的。Lazarus(1995)认为,压力不是个人特点的产物,也不是环境的产物,压力的产生是某一种环境与某一种人所做的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威胁的评价结合的结果。在交互理论中,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和面临的任务而产生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 视。

二、压力源及其理论研究

1.压力源概念

压力源即压力的来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性刺激。是指导致压力的刺激、事件或环境,可以是外界物质环境、个体的内在环境及心理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生活压力源和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包括导致工作压力反应的情绪、刺激、活动等。是员工在工作活动中所承受的对其身心活动造成一定影响的外在刺激因素,是个体对工作压力感知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改变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构成压力源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之间会相互影响,构成复杂的系统,当个体长期处于这些压力源系统中,不仅仅是对他个人,对组织也同样会带来消极影响。在压力管理过程中,了解压力源是基础。所以工作压力源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点。

2.压力源研究的理论回顾

Weiss(1976)认为工作组织中的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职业发展;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Whettent和Cameron把压力源归纳为时间压力、互动压力、情景压力和期望压力四个方面。

Cooper,C.L.和Marshall(1978)对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源主要有:工作本身因素、组织中的角色、工作中的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组织倾 向。

Ivancevich和Matteson(1980)借鉴了以前的研究成果,认为工作压力源可分为组织内部压力源和组织外部压力源两部分,强调了个体差异和个人对压力感知的影响作用。他们把压力源分为五个基本类型:生理条件、个人层面、团队层面、组织层面和组织外因素。其中,个人层面涉及角色和职业发展,组织层面包括组织倾向、组织结构、工作设计和任务特征。

Hendrix,W.H.(1995)等人的研究中,将引起压力的因素分为3类:组织内部的因素、组织外因素和个人特 征。

Summers,T.P(1995)等人将引发工作压力的原因分为四类:个体因素特点、组织结构特点、组织过程特点、角色特点。

罗宾斯((1997)确认了三种类型的潜在的压力源:环境、组织和个人压力因素,并认为这三种因素是否会导致现实压力感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差异(如工作经验、个人认知等)。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和技术的不确定性;组织因素包括任务要求、角色要求、人际关系要求、组织结构、组织领导作风和组织生命周期;个人因素则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和个性特点。

近几年,我国对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类是通过调查,对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的工作者的压力源进行识别;另一类是以压力源中的某一变量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包含了各个行业、岗位的工作者,有医生、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知识型员工、经理人员等,基本上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分析,也有的学者只做了定性分 析。

张继红(2005)通过对航天科技人员工作压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航天科技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组织、人际关系”、“工作回报”和“工作时间”五个方面。

舒晓兵(2006)对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赵春燕(2007)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三类研发人员的工作压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种研究一般就工作压力源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工作压力源中的变量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及影响程度。马可一(2000)在工作情景中认知资源与职业关系的研究中,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分为任务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部分。

汤毅晖(2004)对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

曹静(2005)研究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将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引入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的研究。

弋敏(2007)对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实证研究,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分别为工作任务、工作背景和氛围、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及组织结构和文化。

三、压力源的测量

工作压力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工作压力管理的基础,国内目前尚未研制出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大多直接借鉴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比较有影响的、广泛使用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主要有:

1.职业压力指标量表(OSI)

职业压力指标量表是CooperSloan和Williams于1988年设计的测量工作压力的一个指标体系。它从压力源、个性特征、控制源、应对策略、工作满意度、生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七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衡量工作压力状况。

2.McLean’s工作压力问卷

McLean’s工作压力量表中的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McLean教授编制的。该问卷由应对能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源三个量表组成。

3.工作内容问卷

著名的工作压力JD-C模式的提出者Karasek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工作内容问卷。该问卷原用于工作压力与高血压、心脏病的关系研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职业人群的工作压力水平。

4.工作控制问卷

工作控制问卷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Hurrell和McLaney于1988年研制的,该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源的角度来衡量个体面临的压力,调查内容与个体对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5.职业压力问卷调整版(OSI-R)

职业压力调查量表最早是由Osipow于1981年设计的工作压力测量问卷,经过20年的使用和反复修订完善,于1998年重新推出了该量表的调整版本。OSI-R量表由职业角色问卷、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和个体能力问卷三个量表构成,共有140个测试项目。

6.工作压力量表

Paker和Decotiis(1983)编制的工作压力量表,已在许多研究中得到使用,并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

目前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试工具,研究者大多是借鉴和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但还有部分学者在对我国不同行业职员工作压力的研究中,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在传统测试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设计出了新的压力测量工具。

四、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各种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压力的形成,如何将上述工作压力理论加以综合考虑,以期能完整解释实际的工作压力现象,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实生活中极少有纯粹的单一性压力源,多数压力源都包含两种以上的因素,几种压力源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今后对压力源的研究,一般都应该把几种压力源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不同的压力源测量工具,对企业的压力管理提供了指导。早期的压力研究较多采用横切面法,最近的压力研究中注意更多运用纵向研究设计。

压力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几乎都是以国外特别是西方企业文化为背景的,这些理论和模型在我国企业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J].统计研究,2005,(9):29-35.

[2]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1,(10):433-435.

[3]徐长江.工作压力系统研究:机制、应付与管理[J].浙江师大学报,1999,(5):29-35.

[4]马剑虹,梁颖.管理者工作压力高阶因素结构分析[J].应用心理学,1997,(2):21-26.

[5][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78.

[6]LazarusRS.PsychologicalStressintheWorkplace[J].Journalof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1991,(6):1-13.

篇2

关键词:性能带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稳态特性

1前言

汽车空调系统的无级变排量摇板式压缩机(以下简称变排量压缩机)摒弃了传统的离合器启闭压缩机调节方式,可以根据车内负荷变化改变摇板角度和活塞行程,实现了汽车空调系统连续运行,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周期性的负荷变化,车内环境热舒适性好,降低能耗,节约燃油[1,2]。但是在由变排量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组成的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会出现系统振荡[3,4]和蒸发器结霜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系统的稳态特性进行分析。

只有很少研究者对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特性进行过分析。Inoue等人[3]在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七缸变排量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的匹配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但是没有理论分析。Lee等人[5]对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稳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但是认为在变活塞行程情况下参数是一一对应关系。

本文在变排量压缩机稳态模型基础上,建立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稳态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然后对系统特性进行分析。

2系统稳态模型

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由变排量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热力膨胀阀以及连接管道组成,制冷剂采用R134a。为简化模型,忽略各连接管道的压力损失和热损失。与定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最大的不同是变排量压缩机,所以重点介绍变排量压缩机模型建立。

2.1变排量压缩机模型

本文研究的压缩机为五缸变排量摇板式压缩机,其排量可以在每转10cm3到156cm3范围内无级变化。根据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机理和结构特点,图1给出了压缩机模型关系图。首先建立控制阀数学模型从而确定摇板箱压力Pw随排气压力Pd和吸气压力Ps的变化规律,然后建立压缩机运动部件动力学模型确定活塞行程Sp与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摇板箱压力和压缩机转速Nc的关系,再通过压缩过程模型由排气压力、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活塞行程和压缩机转速来确定压缩机制冷剂流量Mr和排气温度,这样以上三个模型就组成了变排量压缩机的稳态模型。

图1压缩机模型关系图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变排量压缩机由于活塞行程减小时运动部件(如轴套同主轴之间)的摩擦力矩与活塞行程增大时相反,活塞行程减小时摩擦力矩与吸气压力形成的力矩同向,行程增大时摩擦力矩与吸气压力形成的力矩反向,所以行程增大时临界吸气压力(活塞行程刚要增大时的吸气压力)Ps,cu大于行程减小时临界吸气压力Ps,cd。当Ps,cd≤Ps≤Ps,cu,压缩机出现了一个“调节滞区”,活塞行程Sp不会发生变化。根据控制阀的数学模型和运动部件动力学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排气压力、压缩机转速和摇板角下行程增加和行程减小时临界吸气压力,并拟合出行程减小时和行程增加时的临界吸气压力与排气压力、压缩机转速和活塞行程的如下关系式:

(1)

(2)

式中,Pd0为基准排气压力,Ad(α,Nc),Bd(α,Nc),Au(α,Nc),Bu(α,Nc)是与压缩机转速Nc和摇板角а有关的系数。

根据压缩机几何关系,可以导出活塞行程Sp与摇板角а的关系式,则公式(1)和(2)给出了活塞行程与排气压力、吸气压力和压缩机转速的关系。

压缩机流量和出口焓值可用下式计算:

(3)

(4)

最大活塞行程情况下的容积效率和指示效率计算公式根据我们的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在部分活塞行程情况下,我们提出相对容积效率和相对指示效率的概念。相对容积效率是部分行程的容积效率同相同工况与转速下最大行程容积效率之比,而相对指示效率是相同工况和转速下部分行程指示效率与最大行程指示效率之比。我们的试验研究发现,压缩机工况对相对容积效率和相对指示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试验数据可以拟合出相对容积效率和相对指示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5)

(6)

公式(1)~(6)就组成了变排量压缩机稳态数学模型,可以由排气压力、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活塞行程和压缩机转速来确定压缩机制冷剂流量和排气温度。

2.2其它部件模型

本文研究的蒸发器为四通道五列管片式蒸发器。蒸发器长0.2625m,高0.228m,厚0.084m,外表面传热面积5.5m2。蒸发器稳态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法,将蒸发器分为两相区和过热区两个区域。

考虑到汽车空调部件组成特点和求解方便,将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组合在一起,储液干燥器作为冷凝器过冷区的一部分。本文研究的冷凝器为平行流冷凝器,传热管为多孔矩形通道扁管,13/9/7/5通道分布,冷凝器长0.35m,高0.56m,厚0.02m,外表面传热面积5.58m2。冷凝器稳态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法,将冷凝器分为过热区、两相区和过冷区三个区域。

热力膨胀阀为交叉充注吸附式H型球型快开阀,公称容量为2冷吨。通过热力膨胀阀阀杆受力方程得出阀开度,采用热力膨胀阀流量计算公式计算流经热力膨胀阀的制冷剂流量。

将变排量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储液干燥器和热力膨胀阀四个部件稳态模型按照部件进出口参数关系有机结合,就组成了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稳态模型。

2.3系统稳态模型验证

图2为处于行程减小和增大临界状态不同压缩机转速稳态点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的比较,试验条件:在Teai=25℃,Tcai=33℃,蒸发器高档风速,冷凝器迎面风速2.8m/s。按照试验条件对蒸发压力Pe和制冷量Qe随Nc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计算。

(a)Pe-Nc关系图(b)Qe-Nc关系图

篇3

特别是农村电网改造专项投入的增加,供电电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个别单位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低电压治理规划不科学。个别地区低电压治理没有规划,没有统筹考虑所辖供电区域中低电压问题,没有认真分析低电压出现的原因,简单将低电压原因归结于变压器容量小、供电线路健康水平低等,从而使低电压治理方案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是低电压治理工程项目立项不科学。有些企业在制定投资计划时,工作不深入,项目的立项仅仅依靠供电所的上报数据和公司的可投入资金,先将项目资金数量明确,然后以供电所上报的改造项目为准,个别供电所甚至让农电员工自己上报改造台区或线路,或者依据与行政村的关系确定台区和线路改造与否。出现一个台区五年改四次、另一个台区十年没有改一次的状况。

三是低电压治理项目设计不科学。目前台区线路改造标准不符合现场实际的情况比较突出,在制定设计标准时没有体现实事求是的差异性,盲目按照上级制定的标准进行设计,没有进行投资技术经济分析,建设标准超高现象时有出现。

四是低电压治理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不科学。工程建设监理不严,个别工程没有进行全过程管理,没有按图施工,施工随意性大,现场监督缺失,验收把关不严,导致供电设备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出现了新问题,设备带病投入运行,为电网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五是电压质量的改善出现了新问题。过去电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中,主要问题是电压低,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地区,人们基本的照明也不能保证,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经过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整体电压合格率有了明显提升,电压不合格主要问题表现为局部电压超上限,电压超下限的问题数明显减少。

二、总结

篇4

沈阳金通汽车公司要求“金通燃气管线”的压力始终保持在80-90kPa之间,沈阳城市燃气管网一般都在50kPa左右,显然不能满足金通公司的用气要求。2000年6月到11月沈阳市煤气总公司和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在现有工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了“燃气管线压力自动监控系统”经半年多的实际运行满足了金通用气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燃气管线压力自动监控系统简介

1、燃气管线压力自动监控系统工艺设计

(1)实际工况:沈阳市煤气总公司储配站有一座15万立方米干式气罐;四台压送机,其中二台12000米3/时,二台7200米3/时;2200公里城市管网;管网压力在用气低峰时处在50kPa以下,用气高峰时保持在50kPa以上。“金通燃气管线”0.8公里,口径DN300与压送机出口连接,并与城市管网相通;

(2)工艺设计方案:由于“金通燃气管线”口径小,管线短,用气量少,但需要压力高;而城市管网口径大,管线长,用气量大,可以在“金通燃气管线”与城市管网之间加装一个阀门,平时开一台压送机,很容易提升“金通燃气管线”的压力,多余压力通过阀门泄放到城市管网中去;

(3)设计方案优点:

第一、投资少,只要增加一台能根据压力而自动调节开启度的电动阀门,如采用变频电机等调压方法其投资都比这种方案大得多;

第二、城市管网的可容性很大,通过城市管网卸压不会造成城市管网压力的急剧变化;

第三、平时只开一台压送机足以保证“金通燃气管线”的压力,多余压力通过阀门泄放到城市管网中去可以少量提高城市管网压力,减少用气高峰时开动压送机的台数;

2、系统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根据工艺方案形成的燃气管线压力自动监控系由压送机、电动阀门、管线压力变送器、压力自动监控仪和辅助电器组成:

(1)压送机是金通管线的升压设备,将储气罐的燃气压送进金通管线,提高管线压力;

(2)电动阀门是调节管线压力的执行机构,金通管线压力高时,电动阀门受控开启,将压力卸放到城市管网,金通管线压力低时,电动阀门受控关闭,提高金通管线压力,通过阀门开启度的变化来调节金通管线的压力;

(3)管线压力变送器是系统监控管线压力的一次仪表,一方面检测和显示管线压力情况,另一方面为压力自动监控仪提供管线压力监控依据;

(4)压力自动监控仪是管线压力自动监控系统的心脏,它接受压力变送器的信号,根据使用者预先设定的工况参数进行运行,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启度从而调节管线压力稳定在需要的范围内。压力自动监控仪设定参数在压力变送器量程范围内(0~160kPa)可设定上上限、上限、下限、下下限四点五段,线区》lkPa,响应速度1秒钟;

3、系统自控运行基本原理

在压送机开机情况下,压力自动监控仪检测到金通管线压力低于下下限时,指令电阀关闭,电阀缓慢关闭过程中金通管线压力随之上升,到达下限时指令电阀停止,由于压送机仍在加压金通管线压力继续上升,金通管线压力到达上上限时压力自动监控仪指令电阀开启,电阀缓慢开启过程中压送机管线压力随之下降,到达上限时指令电阀停止。压送机每小时的压送量基本稳定,如果金通用气量也基本稳定,那么经过几次调整,阀门开启度就会稳定在某个数值,金通管线压力也会稳定在原设置的数值内;如果金通用气量产生波动,自控系统重新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二、燃气管线压力自动监控系统技术

1、压力变送器:采用中日合资横河仪表公司生产的EJA压力变送器,其主要特点是精度高(±0.075%)、稳定性好、对环境要求低且免维护,有LED四位数显,符合长期连续使用的要求;

2、电动阀门:双闸板燃气专用阀门,配用隔爆型电动装置,具有限位控制、过转矩控制、运行指示和开启度信号输出等功能;

3、压力监控柜:集检测和控制于一体的立柜,主要功能有

A、采集金通管线压力变送器信号;

B、采集阀门全开、全关、过转矩和开启度信号;

C、根据设置要求自动控制电阀开、停、关;

D、输出电阀开、关动力源;

E、RS232接口与上位计算机连机;

F、LED四位数显金通管线压力、电动阀门开启度,灯光显示电阀开、停、动、关和压力越上上限、上限、下限、下下限,压力越上上限、下下限时拌有声响报警信号;

4、系统技术要点:

A、系统采用单片微机技术,软件采用汇编语言和MBASIC混编方法,适用于功能比较专一的设计要求,即经济又实惠;编制的基本程序固定在EPROM内,增加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工况设置参数采用功能键,其内部采用可擦写的E2pROM芯片,具有灵活性,适应各种需要;

B、压力自动监控仪采集信号、设置、运算等都是弱电,而拖动电动阀门却是强电,以弱控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干扰问题。在解决干扰问题中采取多种措施并用的办法,主要是继电器隔离、对干扰源增加吸收电路、电抗性元件远离弱电部分、提高仪器抗干扰能力、软件部分利用其智能性滤除干扰等;

C、系统在整体设计中考虑工况实际需要采用一用一备、人工、自动切换、灯光显示和声音报警等多种功能;

三、编后语

1、本系统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说明原设计思路是正确的、可行的,现在进行总结以完善和提高系统水平;

篇5

个体层面上的管理属于短期规划与决策,于2000年左右开始逐渐受到业界重视,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随之了相应研究报告与技术手册,这一层面的资产管理已在国外许多成熟电网企业推广应用。而国内方面,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了一系列一次设备状态评价导则、状态检修、风险评估导则等系列指导规范,并于2010年起陆续成立各级电力设备状态评价指导中心,于全网推广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南方电网公司也紧跟脚步于2010年一次设备状态,并建成各级设备状态监测与决策分析中心平台指导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其实质也是为有效调配资源服务。

2群体层面资产管理

在群体层面上,早期安装变压器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若依据以往业界认知的25~40年有效设计寿命为依据,许多设备均已超期服役,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的成熟电网中尤为突出。由此带来的大量设备的老化、劣化失效是他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这些设备势必要再其状态劣化到一定程度之前予以更换。而变压器本身又具有投资费用高,采购交付周期长的特点(一般耗时15个月或者更长),这样当涉及大量变压器设备的更换决策时就需要提前制定更换计划并编制相应更换预算。为适应这一需求,群体层面的资产管理时间尺度一般在5~10年之间甚至更长,属于中长期规划与决策的范畴。为实现这一层面的资产管理,一般需要构建变压器统计寿命模型,当取得变压器群体的统计寿命分布后即可方便地利用这一分布模型结合当前电网中变压器的总体服役年龄分布情况预测未来需要更换的变压器台数信息,进而可在此基础上编制更换预算。这种通过构建设备统计寿命分布模型实现设备群体层面中长期规划与决策的资产管理方式虽已在许多发达国家电网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加拿大HydroOne,英国NationalGrid及美国PJMInterconnection等),却尚未取得国内电网企业的广泛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变压器设备老化问题在国内许多电网企业中问题尚不突出,于2000年前后电网高速发展期大量投运的设备尚处于寿命早期,设备投资也主要集中在新架设电网的建设及设备扩容上;另一方面,国内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多以保障电网可靠性为首要考量,一些服役时间较长的设备(15~20年)不论其所处状态只要到达保守估计的运行年限即予以更换,这使得真正处于老化期的设备在当前电网中只占极少数。这样不分析设备状态,不研究设备失效规律,而套用指定年限一刀切的设备更换方式既不经济也不科学。随着电网经营市场机制的引入,权衡电网运营风险、可靠性及企业的长期收益三方面因素,借鉴国外成熟电网企业相关经验,研究适用的设备群体层面中长期规划与决策方式对国内电网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引起广泛重视。

3结束语

篇6

关键词:预应力桩基础

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沿海滩涂和软土地区,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已被推广应用于房屋建筑和桥梁、码头等工程中。软土地基广泛采用预制桩基础,用柴油锤击入桩时噪声大且拌有浓烟油污,尤其在市区中心和居民区内的施工中,有悖于环境和文明施工要求。以液压法压入式施工桩工艺替代锤击,既无噪声也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湛江自来水公司、湛江海运集团公司工程的桩基工程为例,介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及适用条件以及桩的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1)湛江自来水公司综合住宅楼工程框架结构九层,总高度为31.50m。位于湛江市海滨地带,地质状况:地面以下2.5~4m为机械吹填海砂层,地表平坦,砂层往下为淤泥层,属冲刷和淤泥环境沉积类型。第四纪软土厚度较大,特别是第二层的淤泥层,厚度达8.50~15.20m,层面为极具特色的海陆沉积湛江组层型。场区下水位于地表下1.20m层面,属上层滞水带类型。该工程桩基设计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径为500mm,壁厚100mm,管桩混凝土强度C80),单桩承载力为700kN,有效桩长为26—29m,总桩数230根,采用三节接桩。基础采用群桩上的整体筏板及局部承台。

(2)湛江海运集团综合住宅楼工程框架结构九层,总高度为32.10m。地质状况属软土地基,从第l层~第8层均为松软地层,力学性质差,第9层持力层为地表下深25m以上的厚8~14m的粘土层(?κ=190kPa)。本工程位于市区中心,周围的东、北、西三面为多层住宅群,距离6~8m;南面临街。该工程的桩基础设计采用先张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直径为400mm,管桩壁厚95mm,混凝土强度为C80),单桩承载力为700kPa,桩长27~30m,总桩数289根,采用三节接桩,基础采用群桩上分组承台。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质量检验与试验

桩的质量检验液压法压桩同锤击法沉桩,但可利用静力压桩机作反力平衡装置进行桩的静载试验,可省去设置锚桩和反力梁等。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必须分阶段进行单桩承载力的静载和动测试验。

2.1静载试验法

以湛江海运集团综合住宅楼的桩基质量试验为例:管桩的静载试验要模拟实际荷载情况,通过静力加压,得出3根试桩荷载一沉降关系曲线近似试桩的入土深度分别为-28.50m、-29.70m和-29.90m,表明均进入第9层粘土层。根据上述系列关系曲线,综合评定确定其容许承载力,它已较好地反映单桩的实际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粘性土,不应少于15d,且待桩身与土体的结合基本趋于稳定,才能进行试验。

上述试验曲线表明,试桩的桩周摩擦阻力和端承力发挥正常,桩身质量良好,其承载力标准值均大于设计要求700kN的标准值。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采用如下方法:

(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由4根锚桩、主梁、次梁、油压千斤顶以及测量仪表等组成。锚桩、反力梁装置能提供的反力应不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1.5倍。

(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由支墩、钢横梁、钢锭、油压千斤项及测量仪表等组成。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试桩破坏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的放置于平台上。

2.2动测试验法

动测试验法,又称动力无损检测法,是检测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的一项新技术。高应变动力测试法,也是作为静载试验的补充。采用PDA打桩分析仪桩基测试方法,是利用重锤锤击桩头使桩头产生一个永久性位移而得出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桩身结构完整资料。

海运集团综合住宅楼桩基的动测试验的试桩数为9根。

3液压入桩的施工方法

3.1施工程序

液压管桩的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一桩机就位—)复核桩位一吊桩插桩一桩身对中调直一静压沉桩一接桩一再静压沉桩一送桩一终止压桩一桩质量检验一切割桩头一填充管桩内的细石混凝土。

3.2施工要点

(1)静力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桩的终止压力值大致判断,但因土质的不同而异。桩的终止压力不等于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要通过静载对比试验来确定一个系数,然后再利用系数和终止压力,求出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标准值?κ,即?κ=k?s。如判断的终止压力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立即采取送压加深处理或补桩,以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

压桩应控制好终止条件。湛江海运集团综合住宅楼桩基工程,压桩到设计桩长时,压力表的压力达到单桩承载力2.7倍时,即可停止压桩,否则应增加桩长,并会同设计单位另行处理。

(2)压桩应连续进行,采用硫磺胶泥接桩间歇不宜过长(正常气温下为10~18min)3接桩面应保持干净,浇注时间不应超过2min;上下校中心线应对齐,偏差不大于10mm;节点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3)垂直度控制,调校桩的垂直度是沉桩质量的关键,须高度重视。插桩在一般情况下人土30~50㎝为宜,然后进行调校。桩机驾驶人员在施工长的组织、指挥下,掌握好双方角度尺两个方向上都归零点,使桩机纵横方向保持水平,调校垂直在规范允许值以内才能沉桩。在沉桩过程中施工员随时观察桩的进尺变化,如遇地质层有障碍物、桩杆偏移时,应分一二个行程逐渐调直。

3.3沉桩线路的选定

预应力桩基施工时随着人桩段数的增多,各层地质构造土体密度随之增高。土体与桩身表面间的摩擦阻力也相应增大,压桩所需的压入力也在增大。为使压桩中各桩的压力阻力基本接近,入桩线路应选择单向行进,不能从两侧往中间进行(即所谓打关门桩),这样地基土在人桩挤密过程中,土体可自由向外扩张,即可避免地基土上溢使地表升高,又不致因土的挤压而造成部分桩身倾斜,保证了群桩的工作基本均匀并符合设计值。湛江海运集团综合住宅楼工程毗邻居民集聚地,东、北、西三面房屋较近,沉桩线路应为桩中心离建筑物近处开压,企图将各土层自北向南排挤(南面临街无建筑物),尽可能地降低挤土效应影响。·

3.4管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

上述工程管桩与承台采用刚接。管桩的桩头均采用专用工具锯断,断口平齐,故不能利用桩身内的钢筋伸入承台作为连接的钢筋。在桩头的桩管内填充4200mm高的C30细石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均分插入6ф14钢筋与承台连接。图1为管桩与承台连接大样。

4管桩的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管桩的造价较高,桩基础设计时须根据上部荷载、工程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多方案比较后方可采用。同一工程中桩的规格、型号不应太多,以免造成施工困难,特别是注意避免造成施工错误。

(2)综合考虑地质情况和桩身强度,确定单桩承载力。管桩为开口桩,根据现场压桩观察分析,在入土过程中,会较快地在桩尖处形成一土楔,使其入土时的挤土情况与闭口桩无异,故在确定单桩承载力时将开口桩按闭口桩考虑。

(3)适当限制压桩速度,沉桩速度一般控制在lm/min左右为宜,使各层土体能正确反映其抗剪能力。当地基表层中存在大块石头等障碍物时,要避免压偏。

(4)压桩机应根据土质情况配足额重量或选用相应的液压桩机。

(5)若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须分层均匀地将套箍对焊的焊缝填满,为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接桩时间,可设2~3名焊工同时施焊,焊毕停约lmin即可进行沉桩。

(6)管桩身不受损坏;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压同一根桩应缩短停息时间。

(7)压桩机的液压入桩有一定的垂直行程高度,如YZY360桩机的垂直行程为1.5m,即每入桩1.5m即松开抱桩器。开动油泵使之上移,再抱桩固定压入,循环作业。在开始的第一二个行程,要特别注意控制桩身的垂直度。

(8)记录入桩行程深度及相应压力值,以判别入桩情况正常与否及桩的承载能力。

(9)为减少静力压桩的挤土效应,应采取如下措施:

a)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以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现象。袋装砂井直径一般为70~80mm,间距l~1.5m,深度10~12m。塑料排水板的深度、间距与袋装砂井相同。

篇7

在电网中,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用来合、分无负荷的电路及电气设备,其功能主要包括实现输送电力和安全隔离的作用,即在合闸状态能可靠地通过正常工作电流和规定短时间内的异常(故障)电流,而在分闸状态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点,使负荷侧电力设备与电源安全隔离。对隔离开关的功能要求相对较少,所以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流。高压交流隔离开关是户外式结构,绝大多数处在比较恶劣的户外条件下运行,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工作,容易受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产品设计和制造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以保证在雨、风、冰、雪、灰尘、严寒和酷热等条件下均能可靠地工作。

2隔离开关常见的故障

隔离开关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类型有以下几种:瓷瓶断裂故障、机构问题、导电回路发热。在系统运行中,隔离开关有比较多的缺陷和故障,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机构问题,包括操作卡涩以及合分闸不到位、锈蚀、进水受潮、干涩、机构卡涩、辅助开关失灵等,这些缺陷不同程度上导致开关合分闸不正常,拒动和合分闸不到位;其次是导电系统接触不良使得导电回路发热异常,其原因是开关触头弹簧失效使接触不良或者是合闸不到位,还有导电回路松动、开裂等,还有的是导电回路结构不良的问题;对安全运行威胁最大的是瓷瓶断裂故障,影响最为严重。

2.1瓷瓶断裂故障

发生这种故障的隔离开关尤以220kV等级为多,有的发展成重大事故,所以影响极大,支柱绝缘子和旋转瓷瓶断裂问题历年来都有发生,有的是运行多年的老产品,也有是刚投运才一年多的新产品。

绝缘子断裂与电瓷厂产品质量有关,也与隔离开关整体质量有关,绝缘子浇制不均等问题,此外还有水泥胶装的问题。另外质检手段不严也给运行留下隐患,有缺陷和有隐患的绝缘子没有被检测出来,被组装成产品后,对安全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

除了支持绝缘子外,旋转绝缘子断裂故障也时有发生,旋转绝缘子操作时主要受扭力作用,瓷瓶断裂事故至今仍不能有效的予以防止。

对瓷绝缘子断裂问题,必须要综合进行治理,首先从源头上抓起,绝缘子制造厂要严格工艺,稳定生产过程,每个绝缘子都应经过认真检验,保证合格品才能出厂,隔离开关制造厂要把好外购件关,加强检验,提高隔离开关整体质量。对同型号隔离开关在手动操作时比较其操作力矩,如出现操作困难,切忌强行进行操作。更好的方法是要开展隔离开关支柱瓷瓶缺陷检测新技术的试点和推广,进一步研究开发瓷瓶缺陷在线监测工作。建议在小修或大修检查时,应适当增加空载机械操作次数,以提高瓷瓶缺陷在停电操作中暴露的概率,有的检修时只操2~3次,实在太少了。

2.2机构问题

机构问题表现为拒动或分合闸不到位,往往在倒闸操作时发生。很多情况下故障不会扩大,现场可以进行临时检修和处理,当然会耽误停送电时间。发生问题的以老旧的GW4、GW7型开关居多,还有GW6隔离开关曾发生合闸后自动分闸故障(主要是平衡弹簧材质和工艺不良,甚至在运行中平衡弹簧锈断);GW10、GW11产品曾发生闸刀三相拐臂的角度调整不对,机构输出轴法兰角度调整不到位,扇型齿轮爆齿,导致万向节法兰与机构法兰连接螺丝被切断、机构的限位开关铸铁件被打断、分合闸不到位等故障。

隔离开关在出厂时或安装后刚投产时,合分闸操作还比较正常。但过不了多久,有的在一、二年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有的因机构进水,操作时转不动,有的会发生操作时连杆扭弯,甚至转动瓷瓶与滑线轴间已拧成麻花,还有的在连杆焊接处断裂而操作不动。总之,由于机构卡涩问题会引起各种故障。

操作失灵首先是机械传动问题,早期使用的机构箱容易进水、凝露和受潮,转动轴承防水性能差,又无法添加油,长期不操作,机构卡涩,轴承锈死,强行操作往往导致部件损坏变形。另外,产品的传动结构设计不合理,操作阻力大也是重要原因。有些产品导电杆合闸限位与电动机配合不当,操作中造成涡轮开裂。有的GW4型隔离开关的闸刀机构传动主轴与垂直传动轴连结,采用半圆柱吻合结构,在电动操作时由于半圆柱变形发生相对位移,使合分闸不到位。还有由于接地刀锈蚀,使轴销断裂而无法操作。此外还有辅助开关问题,包括切换不到位或接点接触不良,导致电动操作失灵,这类问题,在设计制造阶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试验研究,并且负责地做好每一台开关的出厂试验,决不能把缺陷遗留到运行现场。

隔离开关机构箱进水以及轴承部位进水现象很普遍。金属零部件的锈蚀问题也十分严重,包括外壳、连杆、轴销、弹簧等。曾发现有的GW6开关的中间机构箱上的防雨罩竟会锈蚀到不能碰的情况。操作机构箱外壳也会严重锈蚀。加之措施不当,导致机械传动失灵,导电接触系统造成接触不良。改进措施如机构箱改用不锈钢材料,对触头系统采用干工艺,对转动部位做到全密封防水,以实现终生免维护。

2.3导电回路发热

2.3.1隔离开关发热原因及特点

①运行年数长,设备趋于老化,静触指压紧弹簧特性变坏,也可能是静触指单边接触,触头夹紧弹簧松弛变形,夹力不够导致部分触指与动触头不接触,使触指与动触头接触面减少,动静触头存在污垢,还有是长期运行后材料易氧化锈蚀接触电阻过大增加,触指上有明显的烧伤坑点而造成。②合闸不到位或剪刀式钳夹结构夹紧不良。合闸角度存在偏差,致使接触面不够,连接螺栓紧固不够或过度致使螺栓断裂。③迎峰度夏负荷较大时发热频繁。④常年处于稳定大负荷状态。

2.3.2隔离开关发热的处理

①进行温度监测,根据发热温度及发展速度决定是否需要向调度申请改变运行方式或减少负荷。②改变运行的方式。③检修:隔离开关检修一般更换静触头弹簧夹和烧伤触指,清除动静触头氧化层,清洗动静触头,涂导电胶,紧固螺栓,彻底的办法是更换静触头。采用动触头两步运动的转动式或插入式触头结构将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用户加强维护和坚持红外监测是减少和发现导电回路发热故障的有效手段。运行部门还应继续总结经验,希望通过制造厂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使国产高压隔离开关的产品质量和运行水平得到提高。

3隔离开关的运行巡视及维护

巡视工作是发现设备缺陷的有效手段,运行人员巡视中多次发现接点处有微微蒸汽,然后测温发现过热点,在特殊天气组织人员巡视,检查接点有无冒汽,雪水融化,设备上有无悬挂物等。应每月对端子箱、端子排清扫,清除浮灰,堵洞,用丙酮擦除机构部分油垢,检查三相动力电源及激励电源是否正常,处理操作失灵等缺陷。每次设备停电,都安排检修人员对隔离开关支撑瓷瓶及相关的独立支撑瓷瓶进行防污清洗,采用灰垢型清洗剂涂在瓷瓶上,数分钟后即可擦干净,然后用清水湿布擦几遍即可。对加热器进行改造,对端子箱、操作箱加装密封圈。在维护中发现端子松动,保险熔断,小开关接触不好,接地刀闸辅助接点转换不良等故障,都应及时给予了处理。每年冬季来临之前,对GW7-220型隔离开关支柱瓷瓶下部铸铁钻孔进行疏通,保证出水正常,防止结冰冻裂设备。

4隔离开关运行维护、检修方面建议

①年度开关单元检修时,加强对220kV母线隔离开关检修,应列入计划和规定。②隔离开关触头弹簧部件更换或整个静触头的更换应该视老化程度缩短周期。③动静触头接触面的电阻是发热的主要原因,检修后隔离开关导电回路电阻测量也是检验检修质量的手段,合格与否作为检修设备投运的条件。④接点在线温度监测是发现接点发热的主要手段,设备接点发热比较隐蔽,巡视发现较为困难,在线测温应进一步加强;重点测温是对普测发现温升超过一定值的部位定期进行测温;疑点测温就是负荷较大时对大负荷点及可能发热的部位进行在线测温。⑤建立接点过热的有关规定。⑥隔离开关接触器很多无防护罩,运行中容易发生误碰,应考虑补装完善。运行维护中要注意端子的紧固。箱门的密封圈易老化,要经常更换,良好的密封可减少维护工作量。

5结语

通过对部分隔离开关故障引起的事故的了解,对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大面积停电的现象,我们必须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应加强工艺质量管理,根据设备自身结构进行灵活处理;对于日常巡视,应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发现故障尽快查明原因并排除隐患,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隔离开关的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建议各单位以安全为基础,对设备进行完善化和更换,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史国超.中小型水电站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制造安装检测实用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篇8

该器件组成的双电源主要应用于TFT-LCD显示器、手持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子产品及膝上计算机等产品

引脚排列与功能

LM2717-ADJ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的功能如表1所示。

有关参数(典型值)

LM2717-ADJ有关参数如下;静态电流IQ=2.7mA;基准电压VBG=1.267V;输入电压VIN为4~20V开关电流限制值:第1路为2.2A,第2路为3.2A;频率设定是电阻RF:RF=4.64kΩ时,Fsw=300kHz;RF=2.26kΩ时,Fsw=600kHz;关闭控制电源正常工作,VH>1.8V,电源关闭,NL<0.7V;输入电压VIN低于3.6V时低压锁存,输入电压VIN高于3.8V时正常工作。

典型应用电路

LM7217-ADJ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2及图3所示。图2是一种输入17~20V,输出15V及3.3V的应用电路;图3是在相同输入电压下,输出5V及3.3V的应用电路。这两个电路的基本参数都相同,主要差别在设定输出电压到反馈端的电阻分压器的阻值不同。图2、3中的CBOOTx,(x值是1或2)是自举式升压电容器,它可以提高驱动器的电压,保证N-MOSFET有足够的VQ电压,如图4所示。在上电的瞬间,从VINDCBOOSTLXCOUTS到地的电流给CBOOST及COUTX(包括COUTXA)充电,由于CBOOST<(COUTS+CBOOST),所以VIN的电压大部分降在CBOOST上。CBOOST上的电压VCBOOST等于驱动器电VDRI,保证了N-MOSEFT的VGS电压值。本文主要介绍电路中一些元器件参数的选择。

1输出电压的设定

输出电压VOUT与图1、2中的反馈电路分压电阻RFB(3)及RFB2(4)有关,其关系式为:

VOUT=(1+RFB1(3)/RFB2(4))X1.267V(1)

现RFB2(4)设为20kΩ,则在要求的VOUT下可求出RFB1()3值。例如,VOUT要求3.3V,RFB2设为20kΩ,按上式可求得RFB1,为32.09kΩ,可取33kΩ(图中RFB1=36.5kΩ、RFB2=20.4kΩ,则按公式计算出VOUT=3.53V,这考虑是在有负载时,输出电压有下降的原因,将电压提高了0.23V)。

篇9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住院实施风险管理的高危压疮中风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43~91岁;住院天数11~71d,平均住院(45.20±19.12)d;Branden评分(13.15±4.52)分。将2012年高危压疮中风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1~89岁;住院天数15~87d,平均住院(42.53±18.34)d;Branden评分(12.93±5.13)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Branden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长期卧床、瘫痪、强迫、重度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其中任意一项且Branden评分≤16分的中风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评估与筛查

根据Branden量表[2]内容和脑卒中患者特点确定脑卒中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为:长期卧床瘫痪、重度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高度水肿、大小便失禁。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h内应用Braden量表进行评分,检查患者皮肤,完成初次筛查评估。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任意一项压疮危险因素,随时应用Braden量表进行评价。患者Braden评分≤16分,有发生压疮的危险[3],填写高危压疮报告表上报。分值越小,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

1.2.2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培训

将压疮发生的基础理论及护理方法(例如:气垫床、减压敷贴的使用等技能)纳入护理人员“三基”考核。采用参加压疮管理培训班、专项技能训练、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识别、Branden评分表使用、压疮防护方案设计、压疮的分期与治疗等知识培训。

1.2.3制订个体化压疮预防护理方案

压力是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减压是压疮预防的关键[4]。①通过减压设备联合减压敷料解除压疮高危脑卒中患者局部压力。Branden评价≤16分的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全身减压,同时在骶尾部、肘部、足跟、大转子等骨突出部位,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强迫患者再给予局部减压,例如:棉圈、气圈等。患者半坐卧位时上半身抬高不超过30°,避免骶尾部的剪切力。②皮肤护理。脑卒中患者因吞咽困难影响进食、二便失禁等导致皮肤抵抗力差,更易受损。按照常规做好患者基础护理,静脉输注白蛋白后,将瓶内余液加生理盐水等比例稀释后涂抹在骶尾部、髋部等压疮易发部位,轻轻按摩至吸收。白蛋白可以改善微循环,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5],增加局部免疫功能。③个体化确定患者翻身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卧位或坐位。使用气垫床患者一般每4小时翻身1次[6],夜间适当延长。患者更换后观察皮肤情况,无压疮为有效,如无效则将间隔时间缩短30min再次评价,至有效为止。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使用中单协助,2名护士站立在病床两侧,抓住中单同时抬起患者移动,避免拖、拉、推等摩擦力损伤皮肤。④针对脑卒中患者压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或消除其对患者的影响,例如:大小便失禁患者正确使用吸水垫、一次性接便器、接尿器,局部皮肤涂抹护肤剂,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尿管,保持会皮肤清洁干爽;低蛋白血症患者静脉输注白蛋白、血浆等改善营养状态。

1.2.4分层次动态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高危压疮患者识别与上报制度、护理流程和高危压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等,成立护理部压疮质量控制组-病房压疮管理小组-责任护士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①责任护士及时正确评估患者,发现高危患者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的危险因素、危害和预防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实施个体化压疮预防护理方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和皮肤情况,评分在13~16分的中风患者,责任护士每天检查患者皮肤,每周应用Braden量表评分1次。评分≤12分的患者,每班检查并交接患者皮肤,每周应用Branden量表评分2次。填写压疮预防观察记录表,根据患者Braden评分、病情进展和皮肤情况及时修订护理方案。②护士长组织科室压疮管理小组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个案讨论,制订个体化预防护理方案,填写高危压疮报告表,24h内上报护理部。每日跟进察看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③护理部接到高危压疮报告表24h内访视高危患者,检查患者Branden评分、方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以后每周检查1次,进行全程监控。

1.3评价标准

压疮护理质量包括Branden评分工具使用情况、患者及家属压疮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压疮防护方案是否个体化、措施落实情况、患者舒适度5个方面,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3.1实施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识别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采用Branden量表评分,能及早发现高危压疮患者,有重点地实施压疮护理。责任护士遵循评估-制订个体化方案-实施与观察-修订方案-实施的持续改进模式,进行动态的、综合性的观察与护理。使用气垫床患者每4小时翻身1次,能减轻受压部位的皮肤压力,改善血流量,降低压疮发生的危险,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从而减少了频繁翻身对患者病情和睡眠的影响[5-7]。根据患者更换后皮肤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避免了机械执行同一标准而损伤患者皮肤,预防措施更加合理有效。水胶体敷料含有凝胶成分,能加快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充血状况,起到屏障作用,预防压疮的发生[8]。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营养、皮肤等因素制订的压疮防护方案,满足了患者个体化需求。

3.2实施风险管理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质量

篇10

关键词:串联电容补偿;过电压;潜供电流;次同步谐振(SSR);暂态恢复电压(TRV);电力系统

1、引言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提高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和系统稳定性,且对输电通道上的潮流分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采用可控串补还可抑制系统低频功率振荡及优化系统潮流分布;

但在系统中增加的串联电容补偿设备改变了系统之间原有的电气距离,尤其是串补度较高时,可能引起一系列系统问题,因此在串补工程前期研究阶段应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案及措施。我国南方电网是以贵州、云南和天生桥电网为送端、通过天生桥至广东的三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及一回500kV直流输电线路与受端广东电网相联的跨省(区)电网,2003年6月贵州—广东的双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南方电网形成了送端“五交一直”、受端“四交一直”的北、中、南三个西电东送大通道。随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提高这些输电通道的输送能力和全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及抑制系统低频振荡,经研究决定分别在平果与河池变电所装设可控串补(TCSC)及固定串补装置(FSC)。通过对南方电网平果可控串补工程及河池固定串补工程进行的系统研究工作,作者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引起的系统问题获得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总结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及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输电线路加装串补后所引发的系统问题主要有过电压、潜供电流、断路器暂态恢复电压(TRV)及次同步谐振(SSR)等问题。

2、串补装置结构及其原理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按其过电压保护方式可分为单间隙保护、双间隙保护、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保护和带并联间隙的MOV保护四种串补装置。带并联间隙的MOV保护方式的串补装置具有串补再次接入时间快、减少MOV容量及提供后备保护等优势,相对而言更有利于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因此目前在电力系统的串补工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1)MOV是串联补偿电容器的主保护。串补所在线路上出现较大故障电流时,串联补偿电容器上将出现较高的过电压,MOV可利用其自身电压–电流的强非线性特性将电容器电压限制在设计值以下,从而确保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2)火花间隙是MOV和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后备保护,当MOV分担的电流超过其启动电流整定值或MOV吸收的能量超过其启动能耗时,控制系统会触发间隙,旁路掉MOV及串联补偿电容器。

(3)旁路断路器是系统检修和调度的必要装置,串补站控制系统在触发火花间隙的同时命令旁路断路器合闸,为间隙灭弧及去游离提供必要条件。

(4)阻尼装置可限制电容器放电电流,防止串联补偿电容器、间隙、旁路断路器在放电过程中被损坏。3串补装置引起的过电压问题串补装置虽可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但也影响了系统及装设串补装置的输电线路沿线的电压特性。如线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为感性,该电流将在线路电感上产生一定的电压降,而在电容器上产生一定的电压升;如线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为容性,该电流将在线路电感上产生一定的电压升,而在电容器上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电容器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改善系统的电压分布特性;但串补度较高、线路负荷较重时,可能使沿线电压超过额定的允许值。河池及平果串补工程的线路高抗与串补的相对位置不同时,输电线路某些地点的运行电压可能超过运行要求。

例如,惠河线或天平线一回线故障时,如将高抗安装在串补的线路侧,则串补线路侧电压可达到561kV或560kV以上[2],均超过高抗允许的长期运行电压,因此在两工程中均建议将线路高抗安装在串补的母线侧以避免系统运行电压超标的问题。在输电线路装设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后,线路断路器出现非全相操作时,带电相电压将通过相间电容耦合到断开相。河池FSC及平果TCSC工程中的惠(水)—河(池)及天(生桥)—平(果)线路上均已装设并联电抗器,如新增加的电容器容抗与已安装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感抗之间参数配合不当,则可能引发电气谐振,从而在断开相上出现较高的工频谐振过电压[3].因此在这两个工程的系统研究工作中对串联电容器参数进行了多方案比选以避免工频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对这两个串补工程进行的过电压研究表明,由于惠河线及天平线两侧均接有大系统,无论惠河线或天平线有无串补,在线路发生甩负荷故障时,河池及平果母线侧工频过电压基本相同;仅在发生单相接地甩负荷故障时,串联电容补偿的加入使得单相接地系数增大,从而使线路侧工频过电压略有提高,但均未超过规程的允许值,不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串补装置对潜供电流的影响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相的断路器相继跳开后,由于健全相的静电耦合和电磁耦合,弧道中仍将流过一定的感应电流(即潜供电流)[4],该电流如过大,将难以自熄,从而影响断路器的自动重合闸。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装设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后,单相接地故障过程中,如串补装置中的旁路断路器和火花间隙均未动作,电容器上的残余电荷可能通过短路点及高抗组成的回路放电,从而在稳态的潜供电流上叠加一个相当大的暂态分量。该暂态分量衰减较慢,可能影响潜供电流自灭,对单相重合闸不利;单相瞬时故障消失后,恢复电压上也将叠加电容器的残压,恢复电压有所升高,影响单相重合闸的成功。根据对河池串补工程进行的研究:惠河线的惠水侧单相接地时,潜供电流波形是一个低频(f≈7Hz)、衰减的放电电流,电流幅值高达250-390A[5](见图2)。断路器分闸0.5s后,该电流幅值仍可达200-300A,它将导致潜供电弧难以熄灭;如单相接地后旁路开关动作短接串联电容,潜供电流中将无此低频放电暂态分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