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2:3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当前廊坊城市文化建设与国内众多地区的情况相似,面临西方政治思潮、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社会转型等诸多挑战。为了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势在必行。第一,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缺少充分体现和挖掘。廊坊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历史可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曾是黄帝时期的安虚、元明清时期的京畿之地。从物质文化来看,这里有战国龙冢古墓、宋辽边关古战道、明代北坞清真寺等历史文化遗迹;从非物质文化来看,霸州笙管乐、永清秸秆扎刻技艺、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文安西河大鼓等20余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些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廊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本应该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以其深层内涵彰显自身特色。但是,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廊坊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着在大拆大建中割裂历史文脉、抹去城市记忆的误区,忽视了对自身特有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造成了优质文化资源的浪费。第二,对新型文化的吸收缺少自觉规划和对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给我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在推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诸多困扰。以廊坊为例,一方面,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带有文化殖民色彩的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攻势契合了城市发展中求新求变的浮躁心态,不断侵蚀着廊坊自身优秀的、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带来了盲从性,使处于京津两大都市之间的廊坊在北京皇城气派和天津商务风范的冲击下迷失了自己。这让蕴涵独特风格且处于跨越转型期的廊坊城市文化建设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三,对文化建设“趋同性”缺少足够的警惕。近年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趋同性”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瓶颈。随着科技的高度共享和信息的高速传播,处于不同地域的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频繁。这样一来,城市在建设与发展中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到实体性建筑的规划上,模仿、复制现象普遍,忽视了能够彰显自身历史沿革、个性特色、品味格调的文化建设。政府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导和建设主体,在实施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实效性,往往热衷于借助“纵”(城市地标)、“横”(造城运动)两向的发展来提升文化档次,一味追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等“现代都市”文化形象,在“政绩观”指挥下,盲目追求实效导致的趋同化取代了城市文化的个性发展,导致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这种趋同化的建设模式重表象而轻内涵,重眼前而轻长远,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人文环境的恶化,使城市文化建设严重受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避免丢失自身传统优势并降低西方文化负面影响及城市建设趋同化的困扰。第一,强化政府的文化自觉意识。政府一方面是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一方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建设者。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就必须有一个具备文化自觉意识的高素质政府。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城市成员的现实文化需求和城市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文化为底蕴,以规划为引导,实现廊坊先进而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和推动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合理的行政指导和干预,兼顾城市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实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均衡和谐发展。第二,确定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绿化、亮化、美化等表层物质建设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外在美,而传统特色、品格魅力和人文氛围等深层文化积累才能真正显现出它的内在美。因此,只有积极发掘自身文化资源,真正确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才能推动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实现城市文化建设由“物”到“心”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廊坊城市文化内涵定位缺乏深度,仍然停留在花园城市、休闲城市的表层城市定位上,没有真正表达出独属于自己的内在文化特质。有鉴于此,廊坊在发掘和确定城市文化内涵时,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城市各阶层成员对廊坊的文化内涵进行讨论,广泛调查,听取民意,提高城市成员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应组成由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构成的城市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廊坊的城市发展轨迹进行认真梳理,对廊坊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科学的论证分析,对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第三,提升城市自身的文化形象。廊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该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快文化制度建设,使城市文化形象管理与建设有据可凭、有法可依,保证城市文化形象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一方面要加强城市建筑、文化标志、发展定位等因素的管理,充分展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城市建设目标,通过对城市标识、建筑形式、区域绿化的统一管理,通过对廊坊城市主色、市树、市花的精心设计和选择,确保城市文化形象的同一性;以“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中国•廊坊经济贸易洽谈会”等高端会议为重要载体,积极主动地向外界推广和宣传廊坊城市文化形象,使其具有可视性强、感受度深、参与率高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开展现代文明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精神,使城市成员充分理解本地文化特色,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展现与传递城市文化内涵。第四,追求个性化的文化发展。文化个性,是城市的DNA,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千城一面只会使城市成员的归属感消失,让城市显得呆板乏味。以城市文化为依托,努力把廊坊建设成为区域内,甚至是国家文化体系中一个个性鲜明的角色,才能以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提升城市竞争力。如果相反,那就只能在竞争格局中处于劣势,直至被边缘化。

篇2

(一)城市文化品牌研究

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研究的学者比较多,学界从各自不同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来探究城市文化品牌问题,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最早提出城市品牌概念的是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的凯文•莱恩•凯勒教授,他认为城市品牌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复杂体系[1]。国内围绕城市文化品牌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理论研究。以田根胜、曾望军等为代表的学者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与市场及资本的对接与转化进行了研究。田根胜认为,通过文化资本的运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2]。曾望军认为,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活动、建筑风格、文化氛围、文化产品等共同构成具有鲜明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代表着城市在国内外社会公众心中的总体形象和评价,并提出用品牌效应来塑造城市形象,通过实施科学的战略管理,实现文化与市场对接,完成文化向资本的转化[3];二是城市文化品牌的实践研究。许多学者从实践方面对诸多城市进行了研究,并就相关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针对性地提出了思路和建议。如余霖对鼓浪屿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塑造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着品牌塑造的高度和深度不够,主观决断多于客观科学定位等问题,尝试重新规划鼓浪屿品牌塑造战略和流程[4];张平分析了张家港的城市文化品牌特色,对其文化品牌塑造提出了合理化构想和建议①;谢朝清通过分析研究连云港的文化特征,明确提出了连云港城市文化品牌的发展战略,并指出其最终目标就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5];曹锦扬分析了南通现阶段城市文化的特点,为南通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供了策略[6]。

(二)文化资源整合相关研究

文化资源整合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选取和价值再造的过程,根据市场的需要加以集中优化,形成具有较高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文化资本[7]。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资源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中的支点作用,认识到文化资源整合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关键。许多学者对文化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主要研究路径有:一是针对文化大省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陈野研究了浙江文化资源及现状,明确了传统文化资源是浙江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指出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粗放、盲目、低效、闲置、难成品牌等问题,并提出山水生态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青瓷石雕文化、经典名作、宗教文化、农村传统民居等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构思[8];何炳武等学者对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指出存在着开发保护不够、保存现状堪忧、传承力度不足及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文化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即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利用与传承古籍文献、积极挖掘并申报非遗项目、宣传和推广特色文化等[9];二是针对城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如王克明对天津文化资源及现状进行了研究,强调整合开发天津文化资源应遵循的原则,并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培养和挖掘文化消费需求、重视现代科技和创意、推动文化企业整合重组、发挥民间力量开发文化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天津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10];王伟等研究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概况,提出景德镇加强陶瓷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从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维护品牌形象、加强产学研联合,以及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引导等四个方面进行推进[11]。

(三)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机制研究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础是整合文化资源,围绕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机制问题,许多学者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如:曹萌探讨了辽宁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品牌建设战略,提出了名人牌、名地牌、名产牌及艺术牌“三名一艺”的文化品牌建设战略[12];王运涛研究了郑汴一体化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问题和郑开两市的文化品牌建设问题,提出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科学有效地界定用来打造品牌的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整合战略和品牌建设思路,寻求有效的方法打造品牌,并做好品牌的保护、保值、增值和创新[13];关睿研究了武汉市城市文化资源及其整合现状,对如何处理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和建设城市文化品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4];汤建中则围绕吴文化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京杭运河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穿越了苏州、无锡、常州、宿州、齐宁等五个城市,于是提出了打造常州“运河五号”城市文化品牌[15]。综上所述,围绕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研究,通常都是通过梳理城市文化的演变逻辑,探讨文化资源对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资源背景下城市文化品牌的特征,从而揭示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品牌的关联性,旨在塑造具有城市鲜明特色、传承历史文化、被市民所认同的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整体而言,目前有关文化资源整合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研究,重点尚停留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层面,对文化资源、政府组织、公民素质等要素对城市文化品牌的影响认识尚不足,对城市文化品牌如何精准定位、政府如何主导、市场如何运作、市民如何参与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分析框架

城市文化是城市特有的一种气氛,也是城市的特征和灵魂,具体而言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16]。物质文化可分为城市景观、文化产品及文化设施等三个类别,包括城市建筑、城市面貌、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道路交通、文化馆藏、生产条件、经济水平,及特色鲜明的各类文化产品等,物质文化是有形的,但也能反映出城市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城市精神、民俗风情等,是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客观载体;制度文化可分为文化法规、机制体制及战略规划等三个类别,包括各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约束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维持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特别是政府组织,其制定的制度、政策及规划等,对所在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可分为市民素质、民风民俗及城市精神等三个类别,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在城市的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特别是城市精神,凝聚着城市的思想精髓,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引领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概括而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彼此相互关联,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物化体现,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领,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文化综合体系。文化资源整合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密切关联,文化资源整合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则是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打造出特色鲜明、公众认同、符合城市个性和未来发展的城市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分析框架如图一所示(见下页)。

三、基于文化资源整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地方实践

文化资源是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要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首先必须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在整合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出符合城市个性特色的、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被受众群体广泛接受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城市通过整合该市的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大力推行凸显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表1所示。四、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与推进策略

(一)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流程

城市文化品牌塑造需要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定位、文化品牌塑造、城市文化行销等三个方面构成一个相互支撑的完整系统①。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具体流程见图二。城市文化品牌塑造前提是在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把握城市定位。所谓城市定位,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的优势,据此拟定城市未来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简单的说就是给城市找一个主题,主题就是作为城市文化特色、核心价值、优势资源等集中反映的“魂”,再根据主题提炼出城市的核心价值。而城市核心价值,是指一个城市具有根本性的、不可替代性意义的价值,是一个城市差异性、城市精神的核心源泉。比如一提到成都,大家想到的就是“花重锦官城”的景象和闲情雅致的生活场面,一提到上海,则是作为国际大都市标志的繁华外滩和紧张工作节奏。城市精神作为文化资源长期积淀的产物,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因而是深邃而抽象的。要让城市精神为世人接受和广为流传,就需要发挥想象和创新,使抽象的意蕴具象化,这就离不开文化创意。所谓文化创意就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创意与文化的两种力量结合使得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和提升,将可能变异消融的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文化。文化创意具有的点石成金的力量,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譬如,西湖是杭州城市文化的经典代表,西湖上的断桥因为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成为坚贞爱情的象征,在江南地区随处可见的一座普通石桥通过文化力和创意力转化为西湖文化精神的象征。文化创意使抽象的城市精神具象化,为塑造、传播、宣传城市精神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文化创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定位具有鲜明城市文化特性的城市文化品牌,使之呈现文化创意的效果。城市文化品牌就其内涵而论,一定是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的,因为唯一性就是特色,特色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生命力;就其感观而言,一定是具有强烈可识别性的,是能够在一定区域内独树一帜的②。进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首先要确定城市文化品牌的载体,该载体可以是自然或人文景观,或是某个名人,或是代表一个城市特性的系列形象组合,也可以是某个产品。比如,以“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而闻名天下的瓷器就是千年瓷都景德镇最有价值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地深度体现“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和陶瓷文化资源特色。再如闻名遐迩的成都“娇子”品牌灵感来源于大熊猫“娇子”,珍稀而憨憨的大熊猫将成都人休闲文化、对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好地诠释了天府之国成都的休闲文化。城市文化品牌确定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文化行销,鲜活地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意蕴。比如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联合打造《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印象•丽江》、《印象•普陀》等系列《印象》作品,巧妙地利用文化创意宣传城市文化品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代表作《印象•刘三姐》创意团队把广西举世闻名的两个旅游文化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巧妙的嫁接和有机的融合,利用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把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让阳朔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一个新的角度升华了桂林山水。

(二)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力推动,也需要遵循市场“无形之手”的规律调节,更需要作为建设主体的广大市民的认同和参与。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及市民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政府的职能在于定规立制、谋划规划、调节控制等,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导、统领作用;市场则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推动城市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从而在受众心目中形成明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市民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重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着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最终的效果。因此,只有政府、市场、市民三者协同合作,上下联动,才能真正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1.政府主导

政府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关键性作用。可以说,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文化品牌、怎么建设、预期效果如何,其关键点就在于政府如何作为。政府应当主动出击,结合城市文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关文化法规,建立相关机制体制,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中,把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有效引导、推动、跟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出具有城市特色与个性的城市文化品牌。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意识到城市应当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重庆把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城市经济模式设计、城市战略定位、城市主题设计融合在一起,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城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山水之城、激情之都”和“红色重庆”作为城市文化的两个基调,城市文化品牌围绕这两点进行规划、进行创新组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①。而千年瓷都景德镇充分利用陶瓷文化这个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通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启动老城核心保护和利用区、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陶瓷文化创意新区等三大文化功能片区建设,大力宣扬“大器成景,厚德立镇”的景德镇精神等各种有效措施,形成了浓郁的陶瓷文化氛围,“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历史盛况正再一次呈现。

2.市场营销

“得品牌者得市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也是与市场充分沟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过程。城市文化品牌一经确立,对其进行推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市场营销。市场是一个动态系统,市场运作的过程一定要以物质作为媒介。根据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加强城市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的建设,鼓励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以此推动城市文化品牌的物质化,增强受众对城市文化品牌的直观认知。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市场营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进行整合营销。根据城市文化品牌的传播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特点,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公关资源与营销渠道,围绕城市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以强化对城市文化品牌的认知为目的,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活动;二要充分运用新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城市文化品牌进行营销不能仅停留在主流媒体和广告宣传方面,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微博、微信、游戏等新型媒介;三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鲜明的政府网站。城市的政府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对外窗口,把城市文化品牌相关的标识、口号、色彩、风格等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建成英文版的政府网站,是进行城市国际营销的最有效的渠道。如,杭州市政府官方网站很有特色,融入了西湖的典型景观,以绿色为主背景色,还可直接链接到英文版网站;杭州宋城的王牌节目《宋城千古情》,将传统舞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演绎了岳飞、梁祝、白蛇传等经典故事,每天进行多场演出,让观众对杭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其视频及相关材料在网络上也大作宣传,实行网上订票等,通过多渠道的市场运作,成为了杭州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3.市民参与

篇3

关键词:文化育人;科教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44-03

大学城/科教城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扩大和持续高新技术研究的需求。当前,致力于内涵提升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也同样是大学城/科教城建设发展所面临的课题。本文以常州科教城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育人的视角探讨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问题,以有助于营造促使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科教城文化生态环境。

一、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目的

文化是人对自身生物性和大自然的加工成果,是对人的生物特性和自然界的改造和调整。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在改变自身与大自然的过程中,必然会依据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使之合乎人类的意志,由此决定了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是“化人”与“人化”相统一的一体化进程,故而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意味着教化与传承,文化育人是文化之本质。

根据美国学者C.恩伯和M.恩伯的观点:“文化可以被定义为被一个集团所普遍享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1]由此定义可知,作为特定团体成员所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文化必然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群密切联系,是该团体成员特有的生活样式。由于文化是人类的社会性产物而非生物本能,只能以社会机制而非生物遗传方式进行纵向传递与横向传播。对个体而言,获得文化的方式是通过参与团体的生活,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方式学习、模仿集团所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对团体而言,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组织机制,把表现为概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社会行为规范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其成员,以此制约和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总之,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最终都通过习得或传递文化而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使之合乎所在团体的行为规范,显示出文化所特有的教化育人功能。

文化育人功能体现并融入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共同体加强园区文化建设,发挥园区文化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以常州科教城为例,园区内现有5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综合性本科学校,7万余名大学生,550多家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1万余名科技人员。科教城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使得园区内的高等院校与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以集群化方式比邻而居,高校师生与科技人员、生产经营人员共同生活、学习、工作在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由于园区远离城市闹市区,相对封闭与独立,园区内人员构成相对简单与同质,在客观上为形成一个由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构成的文化共同体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科教城所倡导的“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理念,推行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等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师生与科技、生产、经管等方面人员之间的交往、信息交流、观念分享,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情感认同的条件。

显然,地利与人和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所谓园区文化是在园区内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汇聚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层面、多主体的特色文化。科教城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定位与使命,决定了育人是科教城文化之本,是科教城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和根本目的。相比起院校文化、科技文化和企业文化对人的影响,科教城园区文化能够超越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在更广视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影响着园区内生活的每位成员,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凝炼园区文化主题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先导

虽然科教城的创建,从空间与人员构成、物质与情感方面为构建科教城园区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可是,文化积淀过程的长期性、文化育人机制的复杂性以及科教城创建历史的相对短暂性,无不要求科教城建设中仍需要增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意识,将文化建设置于科教城园区建设之首位。由于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所共享的观念、价值观、行为模式,其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也是践行文化育人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2]因此,明确园区文化建设的主题,使之成为园区内所有成员公认的价值目标、行为模式,则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先导。

作为集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于一体的常州科教城,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新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两大目标追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责不同,使得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不同,其文化建设的定位与侧重点必然各有不同,在园区文化建设中必需通过构建统领这三方面文化建设的科教城园区文化主题,以形成统摄园区内各文化建设实体的核心力量。反之,没有科教城园区文化作为园区内各种文化的凝聚与提升,园区内各单位就只是在地缘上的接近而无法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与相互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科教城园区文化育人的力度,也不利于科教城园区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所以,科教城文化建设工作应由科教城管理委员会牵头负责,在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融汇园区内各单位文化建设的现有成果,寻求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将其提炼升华为体现科教城特色、具有园区各单位文化共识的文化建设主题。

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常州科教城建设目标可见,“创新”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因而可将其作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的主题。“创新”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民族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将“创新”作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的主题,符合科教城内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价值诉求,以此统领科教城文化建设,将使常州科教城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上层次、上水平。因此,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工作要在科教城管委会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之下,由园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结合各自教学、科研、生产的实际,借助多种形式、方法、手段与载体,把“创新”的理念融入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践之中。

三、提升院校文化品质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重点

院校文化是高等院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社会职能,决定了育人是院校文化的本质,育人功能是院校文化的本体功能,其中,“‘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3]同时,高等院校所承担的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思想文化的社会职能,又决定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而不论是文化传承创新还是高质量人才培养,都需要有优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因为“文明守卫、人文化成、价值批判和引领社会”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与核心重点[4],要求高校必须以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为核心内容,坚守并提升文化建设的品质,并以此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因此,追求并打造高品质的院校文化,既是院校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应成为科教城文化建设的重点。

从院校文化的育人本质出发,高品质的院校文化应是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由此要求高等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设中,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继承、弘扬、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风校训。对于绝大多数院校而言,这点显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深入研究大学生选择、接受、认同校训中所包涵的价值观的心理机制和教育机制,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等形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师德建设、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全方位地渗透和影响,力图使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变成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实际。其次,中国高等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应格外重视人文精神的涵育与弘扬,尤其对于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教育的主要工作无疑应该与学生的生存技能有关,为他们提供改造物质世界的本领和能力,但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更应该致力于提升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因为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不能仅是掌握某一方面技能、技术的“才”,他/她更应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意识、情感的“人”,所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学,不仅要培养出大批的科学家、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和计算机专家,更应该塑造出睿智的灵魂,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道德情怀的健全人格。”[5] 有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院校文化,其品质之高正在于其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四、强化科技文化育人意识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特色

文化建设既是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宣传与弘扬群体共有的行为模式,使之为群体成员接受、认可并落实在其行为中;同时,文化建设又是文化的整合过程,即不同群体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合为新的文化的过程,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的实质上是园区内各种文化的整合,即院校文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逐渐形成富有科教城园区特色的园区文化体系的过程。对于常州科教城文化建设而言,彰显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育人因素,强化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应是科教城文化建设之特色所在。

常州科教城内现有数百所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它们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科技企业,都是由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特定“共同体”,在从事科技研发和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具有科技研发与经营管理活动特点的、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道德观、团队精神、行为准则,它们以有意无意的方式渗透到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之中,构成科技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主体,通过单位形象、制度规范、管理模式等表现出来,影响、激励、规范着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所以,虽然不像高等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但文化所特有的教化属性,使得科研机构的科技文化、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样具有育人功能。

文化所具有的“有而无在”、“整体性”、“差异性”等特点[6],令文化是以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体验得到的方式,全方位、持续地作用于生活在特定文化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化育个人。但是,由于每个人天赋、经历和需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对文化影响的感受、体验及赋予意义和价值存在着差异,使得教化的效果因人而异。文化的这些特点使得文化以无形的方式化于育人心,这既是文化育人所特有的强大威力所在,同时也是文化育人的作用容易被忽视、漠视的原因所在。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论,加强科技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理应有意识地强化文化的育人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企业经管人员的素质,也会通过文化的传播与分享作用,对科教城中的大学生产生教育作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科教城的兴建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聚集一处,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装备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科教城园区文化建设,形成有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与行为模式,将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营造良好氛围,也将为提升科教城文化品位、塑造科教城品牌形象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美]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彬彬,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9.

[2]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J].河北学刊,2005,(1):8.

[3] 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21.

[4] 王冀生.中国大学应当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大历史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42.

篇4

(一)建设内容

一是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硬件建设。针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已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进行巩固和规范,实现专业和企业的有机衔接;开拓新的生产实习基地,丰富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优化实验室资源分配和管理机制,增加公共和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数量和时间;引导和加强专业教师研究室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校企产学研中心的有序高效运行,增进校企的紧密联系。二是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硬件建设运作机制的建设。以校企产学研中心为桥梁,学校和企业签署共同建设协议,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成立协调办公室,实现实验室、教师研究室和企业的协调互助,加强和完善学生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的了解和行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

通过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造就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利用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的协作,满足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切实提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通过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新形势下的优秀本科生,促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

对学生的多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并且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一)对教师研究室的建设加以完善

可以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和研究方向,来建设尖子教师研究室,并且对考核目标作出明确规定,支持本科生“进团队、进课题”,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增进教师研究室和企业的交流,实现教研相长。

(二)强化校内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把突破口瞄准建设综合实验室,综合考虑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的全面配套改革,提升实验室教师的专业水平,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完善生产实习环节。主要是巩固原有生产实习基地,开拓新的实习基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教师和实习场所;强化校企产学研中心的作用,促进学科发展。设计完善的多维实践创新平台运作机制,满足其发展和提升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指导思想,构建服务化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调动教师积极性,保障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三国文化;三国演义;成都;文化品牌;启示

三国文化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1]。时至今日,三国文化已被亿万中华民众所熟悉,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重要文化之一。透析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城市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历史原因透视

(一)三国历史的自身特点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基础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三国历史只是很短暂的一段,并且历史上类似于“三国”的分裂时期也有多次,秦统一全国前的战国时期,秦末的楚汉之争,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之后中原大地出现的“五胡十六国”,隋末又是大乱,唐末大乱后中华土地上出现的五代十国,元末同样如此,为什么这么多分裂期唯独三国历史最终形成三国文化品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说:“三国底事情,不象五代那样纷乱,又不象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2]透过鲁迅先生这段话可看出三国历史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简不繁。众所周知,矛盾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矛盾过少,情节发展缓慢;矛盾过多,情节线索过于复杂。这两种情况对一般普通大众来说都是不乐见的,三国历史记载了三个国家历史事件,既不像楚汉两国相争只能围绕一对矛盾描写,又不像五胡十六国,描写线索纷繁复杂。三个国家历史事件使得三国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不只有一对矛盾,同样也没有多对矛盾,既做到主次分明,有效推动情节发展,又不至于情节过于繁芜,杂乱无章,普通大众既易接受,又易于传播。因此,三国历史本身不简不繁、容易传播的特点,是其形成一种文化品牌的基础。

(二)三国故事在三国以后广泛流传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要素

三国故事在三国以后广泛流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去世以后,其故事广泛流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3]唐代,三国故事是通俗文艺重要创作素材,(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观水饰,其中水饰就有吴大帝临钓台望葛玄、刘备乘马渡檀溪等三国故事。北宋时期玩影戏、傀儡戏、说话的伎家们演说三国故事,高承《事物记原•博弈嬉戏部•影戏》载:“仁宗时,市人有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载:“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金院本、宋元戏文、元杂剧也多用三国故事,金院本有《赤壁鏖兵》、《刺董卓》,宋元戏文有《周小郎月夜戏小乔》、《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元杂剧有《徐夫人雪恨万华堂》、《终南山管宁割席》等三国故事戏文,元代还出现了三国故事集大成者的平话———《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国故事在三国以后广泛流传为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积累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在普通大众中也逐步建立起影响力,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必不可少的要素。

(三)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所体现出的价值观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核心

(宋)苏轼在《题三国名臣赞》中说:“西汉之士,多智谋,薄于名义;东京之士,尚风节,短于权略。兼之者,三国名臣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也称赞三国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如果我们将上述两位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归纳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智术高超;二是武勇动人;三是崇尚风节。对于智术和武勇都很好理解,至于崇尚风节,是崇尚什么样的风节呢?当代学者沈伯俊先生在《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论〈三国演义〉的主题》一文中认为:“向往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这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经线;歌颂忠义英雄的道德标准———这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纬线。二者纵横交错,形成《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两大坐标轴。”[4]因此,沈先生认为“向往统一,歌颂忠义”为全书的主题。沈先生的提法基本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众所周知,小说《三国演义》主要取材于三国历史,小说之所以能够提炼出这样的精神内核,其实还是基于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体现出这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三国人物所崇尚的风节内容所在。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全国。当时思想领域,曹魏以天命所归自居,蜀汉盛行汉朝气数已尽、曹魏最终将统一天下的谶纬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束战乱,统一全国是三国时期比较盛行的思想。而一些关键历史人物也以结束战乱、统一全国为己任。曹操曾作《蒿里行》表达他有结束战乱、统一全国的想法。“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刘备初见诸葛亮时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5]可见刘备也有结束混乱时局、统一天下的想法。《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载孙坚见袁术曰:“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6]说到底,孙坚之所以奋力讨贼,还是为了国家统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载后主封为安乐县公的策命曰:“朕永惟祖考遗志,思在绥缉四海,率土同轨,故爰整六师,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言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岂不远欤。”[7]从这策命可看出,司马氏是站在爱护老百姓、保全国家统一的基点上看待刘禅投降的,这也说明司马氏和蜀汉政权都希望维护国家统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注引王隐《蜀记》曰“艾报书曰:‘……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自非通明智达,何以见王者之义乎!’”[8]可见邓艾也以保全国家统一为王者之义。三国时期还涌现出很多“忠义”志士。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尽心辅佐后主刘禅,即便二人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他也没有任何僭越的想法,而是采取一些避免矛盾激化的措施,尽力支撑起蜀汉政权这座大厦。诸葛瑾为诸葛亮的兄长,也对其服务的孙吴政权忠心耿耿。《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裴注引《江表传》载孙权在诸葛亮来吴时,曾让诸葛瑾去劝诸葛亮留吴,诸葛瑾拒绝了,并回答说:“弟亮以失身於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9]其他忠心孙氏父子的谋臣武将还有周瑜、鲁肃、陆逊、程普、黄盖。周瑜面对曹操派来的说客礼让有方,黄盖为维护孙氏父子江东基业在赤壁大战前夕献火攻计谋,献上诈降书后面对曹操诱惑不为所动。刘璋派人请刘备入益州时,从事王累在州门上吊自尽以劝谏。刘备攻取益州时,刘璋派张任等在涪县抵御,张任兵败,刘备听说他忠心有胆识,便命令军队让他投降,张任大声回答说:“老臣终究不能再一次侍奉二主。”刘备才杀掉他。荀是在曹操为奋武将军时就跟随他,他也深得曹操信任,但他依然对汉室忠心耿耿,因不支持曹操晋升为公爵被曹死。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并没有结拜为兄弟,但情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10]《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他曾被曹操俘虏,曹操待他也甚厚,先拜他为偏将军,后又表封他为汉寿亭侯,可他却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事实上他也是如此做的,当他知道刘备在袁绍处时,“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11]曹操为此赞他为天下义士,《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注引《傅子》曰:“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12]因此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体现出智术高超、武勇动人、崇尚忠义、渴望统一的思想价值。客观说来,一段历史或一件事物若本身就具有契合大众思想和性格的精神内核,将它提炼扩大成为一种文化的精神内核也就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面,这样而成的文化自然也就容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上升为文化品牌也就相对容易。上述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体现出的思想价值刚好契合大众的思想和性格,它们内化为三国文化品牌思想价值基石,构成三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核心所在。

(四)《三国演义》的问世和作者罗贯中的个人素养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关键

元末明初,天才作家罗贯中创作出三国题材前无古人的集大成者和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成熟小说《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问世就得到了广大读者喜爱,“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13],对三国文化品牌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毫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人了解三国历史和人物都来源于《三国演义》,有些人甚至将小说事件、人物直接等同于三国历史、人物。不仅如此,围绕《三国演义》,又以其为发射点,产生了诸如戏剧、传说,当代社会又产生了动漫、游戏、影视剧等衍生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又丰富了三国文化的传播。因此,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文化不可能被亿万中华民众熟悉到今天这样的程度,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品牌,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和性格。《三国演义》问世前,已经有很多类似《三国演义》的通俗文艺演讲三国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这些文艺或逐渐消亡或被束之高阁,唯有《三国演义》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而这一切当与小说作者罗贯中有密切关系。(明)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叙》曰:“暨施、罗两公,鼓吹胡元,而《三国志》、《水浒》、《平妖》诸传,遂成巨观。”罗贯中其人,现存材料较少,《明代杂剧全目•前期杂剧家作品》曰:罗本,字贯中,或云名贯,号湖海散人。浙江钱塘人,一云山西太原人,或云越人。生元末,盖元明间人。所著小说最富,有《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至今盛传于世。或传《水浒传》,亦出其手。戏曲、隐语,极为清新,所制杂剧三种,仅存一种。[14]罗贯中本人文学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小说《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从上述材料可知,罗贯中此人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不仅著小说,还擅长戏曲、隐语,且戏曲、隐语风格清新。(清)徐时栋《烟屿楼笔记》也赞赏罗贯中的文学素养:“史事演义,惟罗贯中之《三国志》最佳……至其次序前后,变化生色,亦复高出稗官,盛传至今,非幸也……大约列国、两汉,不过抄袭史事,代为讲说,而其人不通文法,平铺直叙,惊人之事,反弃去之。”[15](明)王圻《稗史汇编•文史门•杂书类》“院本”下曰:“文至院本、说书,其变极矣。然非绝世轶材,自不妄坐。如宗秀罗贯中、国初葛可久,皆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而葛寄神医工,罗传神稗史。”[16](明)杨尔曾《东西两晋演义序》曰:“罗氏生不逢时,才郁而不得展,始作《水浒传》以抒其不平之鸣。”[17](清)顾苓《塔影园集•跋水浒图》曰“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18]。(清)徐渭仁《徐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曰:“施耐庵感时政陵夷,作《水浒传》七十回。罗贯中客伪吴,欲讽士诚,继一百二十回。”[19]可见罗贯中具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达者兼济天下”的政治情怀,他“有志图王者”,曾为张士诚幕僚。小说《三国演义》描写了君明臣良君臣相处的理想模式,塑造了诸葛亮这一承载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梦想的典型艺术形象,表达了向往祖国统一、歌颂“忠义”英雄的主题,当与罗贯中政治情怀及曾为张士诚幕僚的经历有关。前面已说过,《三国演义》成书以前,已经有类似《三国演义》的通俗文艺在普通大众中流传,这些文艺传播三国故事,也在普通大众中有一定影响力,却最终没有促成三国文化品牌形成。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创作者多为民间艺人,或没有罗贯中那样的文学素养,或没有罗贯中那样的人生经历。三国时期及关键历史人物体现出的价值观虽说是内化为小说思想价值的基石,但没有罗贯中广阔的历史视角和政治情怀就很难加以精准提炼和无限扩大以上升到精神生活层面,所创作产生的艺术品也就不能达到经典层面,从而打动人心,升华为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的文化品牌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文化得以形成品牌,凭借罗贯中的个人素养创作出经典作品小说《三国演义》是重要的一环。

二、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理论规律

追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历史缘由可以获得一个文化品牌形成的理论规律:一是具有容易传播的特质,内容不简不繁;二是在群众中已具有一定影响力;三是具有契合普通大众思想和性格的精神内核;四是依靠实力强劲的创作人员提炼和扩大文化固有精神内核以上升到精神生活层面,再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影响力广泛、大众认可度高的经典艺术品,从而全面带动文化品牌的宣传和普及。

三、对成都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启示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目前成都市着力打造水文化、金沙文化、熊猫文化三大文化品牌。水文化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核心,《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了李冰修建该水利工程情况,“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20]从上述记载可知,自李冰修建了都江堰后,该工程积极发挥防洪灌溉作用,成都平原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始于远古时期的“祀水”仪式,自1990年,都江堰市政府决定恢复清明节模拟放水活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届,2006年该放水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沙文化其实就是神秘的古蜀文化,以金沙遗址为核心。2001年金沙遗址在成都市青羊区苏坡乡金沙村被发现,将成都市城市史提前到3 000年前。遗址共清理出文物千余件,绝大部分时代都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2005年,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6年金沙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成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近年来,金沙遗址博物馆通过举办金沙太阳节、开发旅游产品提高金沙文化知名度,目前共研发和生产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印刷品、音像制品等达1000余种。《金沙》音乐剧是中国首部原创音乐剧,故事内容以古蜀公主“金”与考古学家“沙”缠绵3 000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也在剧中出现,是宣传和普及金沙文化的有效方式。熊猫文化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核心。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是中国特有动物种类,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13个全球优先保护的旗舰物种(类)之一。所谓旗舰物种,是指这类物种的存亡可能对保持生态过程或食物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无严重的影响,但其魅力(外貌或其他特征)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它是中国国宝和世界自然基金形象大使,其憨态可掬的形象被全世界人们所喜爱,曾多次作为友好使者赠与他国。熊猫文化跨越了东西文化差异,是成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成都最有效文化之一。2008年,由美国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前面我们通过梳理三国文化品牌形成的历史缘由,发现一个文化品牌形成的理论规律,现将理论规律和成都市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情况进行对比,找出推动这三大文化品牌最终形成的对策(见表1,第64页)。通过表1可以发现,成都市目前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距离最终形成,都还有一些关键要素需要补充和完善,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文化品牌的形成。(一)深入研究文化精神内涵,奠定文化品牌最终形成的坚实基础成都市目前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除都江堰水文化精神内涵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价值观念比较明确外,其他两种文化———金沙文化和熊猫文化的精神内涵相对不明确,并且金沙文化精神内涵尚处于挖掘阶段,至于熊猫文化的内涵,则需要明确其承载的成都城市性格和思想价值的具体内容。由于文化固有的精神内涵对文化品牌形成有核心作用,因此,加大和加快对水文化、金沙文化、熊猫文化精神内涵的学术研究,并尽快达成共识,有助于找到宣传和普及上述三种文化强有力的立足点,奠定文化品牌最终形成的坚实基础。(二)注重多途径宣传文化,提高文化传播深度和广度文化品牌最终形成,有赖于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要注重多途径宣传水文化、金沙文化、熊猫文化。一是挖掘和赋予文化故事。三国文化之所以容易传播,在于它不仅有故事,且故事内容不简不繁。挖掘甚或赋予水文化、金沙文化、熊猫文化故事,改变以往单靠实物抽象传播方式,满足普通大众接受需求,为文化传播注入形象内容。二是充分借助传统和新媒体。多种艺术形式对三国文化品牌最终形成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增加水文化、金沙文化、熊猫文化传播方式,充分运用传统和新媒体,宣传和普及三种文化。三是延伸文化产业链。在已有旅游产品和节会活动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水文化、金沙文化、熊猫文化相关旅游产品,策划相关节会活动,扩大普通大众参与度和购买力。(三)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反映文化内涵经典艺术作品三国文化品牌最终形成,离不开《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艺术作品问世,可以说罗贯中创作出的《三国演义》是三国文化品牌形成最重要的推动力。成都市目前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都没有反映其内涵的经典艺术作品,当然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反映文化内涵的经典艺术作品,不一定非要是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动画片等其他艺术形式。但无论选择哪种,它必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达成共识的文化内涵,聘请相关的创作者,创作出反映文化内涵,大众认可度高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全面深入推动文化品牌形成。

作者:符丽平 肖又尺 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沈伯俊.“三国文化”概念初探.原载《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后收入其专著《三国演义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2][14][15][16][17][18][19]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篇6

整体设计思想把城市当成一个整体景观,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形态、附属设备等协调关系。城市中的建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把反复的对照贯穿与建筑设计的始终,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只有与整体环境形成一定的生态联系,才有一种共生关系。所以,建筑必须与外部空间相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因此,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结合、呼应,不仅完善了建筑空间,也使空间得以延伸、扩展。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的结合,可以大大丰富建筑本身的空间。苏州拙政园中的“借景”手法非常经典地阐释了这种设计理念。例如:在市中心复杂地段建筑,由于道路不规则等问题对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如果设计者采用圆形建筑风格,映衬周边的弧形道路,再用环形的步行道穿插于之中,能够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和谐在于共同元素的发掘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经常见到:一是关注建筑本身,后去考虑环境的美化;另一种是在环境中去添加建筑,建筑难以融入环境之中。这两种设计环境都难以实现空间的和谐统一。事实上,我们不能单纯考虑建筑,也不能单纯关注景观,单方面追求和谐统一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如何在具体是设计过程中贯穿景观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理念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建筑与景观的最佳结合点,不能在设计中顾此失彼。只有去寻求景观与建筑的结合点,从这个地方切入,才能够寻找到建筑的灵魂。

为此,我们在进行单体建筑设计的同时,预先提出整体环境框架与要求,在分析基址环境、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设计指导原则。尊重建筑周围景观对建筑风格、色调、设施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要素中去寻找景观与建筑相通的地方,抓住这个点来贯穿建筑与景观,让建筑风格与环境风格相符、相称,让建筑成为景观生态中的一个部分,融入到环境当中去。对于一些后加入进去的建筑,或者是一些改造的建筑,也要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调整,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

三、用建筑思想反照景观设计

建筑不仅仅从属于景观,也是景观的一部分,当建筑融入景观后,其本身也是对景观的一种改造。所以,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与景观的融合,也要考虑对景观的创造性塑造。让景观衬托建筑、用建筑改造景观。

在实践中,我们要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具体设计中,我们可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同时,用建筑思维解决景观问题。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很多制约因素,比如,在城市建筑密集地区,以彩色喷涂地面的方式划分出进出的道路以及人行与车行的路线,既满足道路的功能要求,也为高层居民提供了视觉对象。

四、关注自然与文化双重生态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自然生态关系的和谐统一。例如:建筑要与周围的公园、山体、水面、沙滩、树林等自然资源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呼应,通过园林的手法就爱你过家建筑与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减少建筑的体量感。同时,在色彩、高低等方面增强亲和力,另外在内部绿化过程中,都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本土性与色彩性等,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良好过渡。日本大阪湾淡路岛东北岸的“淡路梦舞台”,在其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先种树”,提前5年开始24万株树苗的栽种,它从整治建筑环境着手,治愈山体开采留存的伤痕,恢复和彻底改善山体的生态环境。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目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是生态建筑思想的高度贯彻。19世纪80年代在欧洲发展的屋顶绿化计划,也建立在相同的理念之下。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 建设 环境 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的根本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建制之一,它关系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城市规划是为城市的发展制定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和计划,既对城市建设进行综合部署,也为城市建设提供管理依据。

1 环保节能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1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贯彻环保节能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严格按照城市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规划,保证城市资源的地区分布更加均衡。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还应促进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市民健康与教育共同发展。不断关注城市环境质量,采用先进管理技术、优化管理手段,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1.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城市的经济发展。贯穿环保节能理念,打破传统城市建设规划,深入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实现城市经济空间合理化、科学化的布置,促进城市城市经济迅猛发展。

1.3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多城市规划中都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城市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浪费资源为前提。这种城市发展模式,会使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进而严重阻碍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在城市规划中贯穿环保节能理念,将会不断改善城市环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2 我国城市发展现状

2.1 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首先,水体污染严重。城市人口较多,且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城市生活与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而且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大气质量严重恶化。由于目前工业、交通的发展需要及化石燃料的使用,大气层排入了如碳氧化物、臭氧、硫氧化物、粉尘等诸多有害物质,导致大气质量大不如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各个城市空气普遍污染,部分城市污染严重。众所周知,近几年常提到大气污染会导致的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的破坏可以直接威胁到全世界人民的生存。再则就是噪声污染。我国城市在交通、文化娱乐、工业、建筑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噪声扰民的情况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噪声超出标准范围的问题。

2.2 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现状

首先,公路下面的管线纵横交错。城市规划管理不善,各部门规划没有协调一致,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通常可以看到,修路在前,水、电、热、通信、排污等建设紧随其后,导致城市路面天天在修整。其次,忽视建筑住宅节能。很多市民对房屋的外观和结构很关心,但是却不注意节能,没有环保节能意识,造成居住用能的浪费。住宅与一般的消耗性物品不同,资金含量高、持久性强、耐用性好,应从宏观调控着手、科学规划,从建筑保温、管网系统调节、提高热源效率等方面加强改进。

3 环保节能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3.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城市环境保护前期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主要包括搜集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了解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调查分析环境状况等工作,即了解城市的具体地理位置、生态化境、水文状况、气象条件;明确城市的人口发展状况、国民生产总值;研究大气、水体、噪声的质量状况,做到对整个城市的自然环境状况的彻底掌握。

3.2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使用落后的燃煤方式产生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因而主要的污染物就是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由此可得大气综合治理规划的长远目标应是改变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可能地使用那些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气体燃料、太阳能、地热能等;实行城市区域集中供热、增强道路硬化、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选择抗污染性强的树木,提高城市绿化率。

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区能源结构组成和交通状况调查分析,通过取样确定浓度高、危害大、涉及范围广的大气污染成分,以助于在治理过程中对症下药,提高政治的效率。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市区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由于落后的燃料燃烧方式引起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汽车尾气。由此可见,大气中主要污染成分多为二氧化硫和漂浮颗粒,因此,为了长远规划考虑,应该在科技领域着手,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燃烧效率,使得燃料充分燃烧。另外,还可以采用新能源,开发天然气燃料,光能、太阳能及电力能源等污染小甚至无污染的能源。居民生活方面,尽快普及集中供暖供天然气,尽量减少个体居民通过燃煤取暖做饭。在工业方面,调整工厂分布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大气自我净化的科学原理,把污染相对严重的厂向人口稀少的郊区转移。与此同时,提高对污染源的重视程度,强化治理,降低排放量,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环境规划实现合理化,选择抗污染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树种,增加绿化率,充分发挥植物净化的能力。

3.3 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

对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由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算出最大限度的排放量作为依据,制定最佳治理方案。我国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应不断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采取少废、无废的工艺进行清洁生产,降低污水排放量,强化对生产、生活污水的治理,更新、完善污水处理的设施,从而真正有效地保护水资源。

对于水体污染的规划方针应该根据水体污染目前状况进行分析,在排入水体的合理污染范围内指定规划方案。目前我国主要排入水体污染情况日渐加剧,污染范围也越来越广,近年来排入含有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质的污水数以万吨。对于指定水污染的规划方针应当沿用过去落后的方法,使用无废、少废的方法进行生产生活,提高处理污水的工艺,并且重视对可回收资源的再利用,降低污水的排放数量,修葺现代化完善的处理污水的设施,对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可以有效治理,最后达到让我们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应有的保护。

3.4 建筑设计体现环保节能理念

使用新型材料、创新施工技术,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如使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新型的墙体设计、新型屋顶材料,有效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创新、改进供热系统、通风系统,以提高室内空气清新度。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小区住宅建筑,避免浪费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建筑设计中贯彻环保节能理念,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途径之一,同时积极推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3.5 道路设计体现环保节能理念

道路施工竣工后,及时将树木栽种,积极发挥树木对空气的净化功能。设计道路配套基础设施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提高利用率,如设计道路雨水排,不能与下水通道相连,应单独进行设计,以便于回收来用于园林及道路的绿化带。

3.6对于铺设管线方面,应当遵循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的基本原则,各个施工职能部门铺设管线时要一次完成,而且要采用环保的施工料进行施工,不然不可以开工。比如,铺设供排水管道的部门采用塑料材质的管体,而不是过去采用的需要焊接的钢管,就可以有效减少天天挖沟的尴尬局面。

4 结语

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的科学指导。应对现阶段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城市规划应体现环保节能理念,进而保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于本文所提到的城市规划、环保方面的问题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人类与自然环境相处和谐,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得到保护。在城市规划中为环保留有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更造福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拥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现存城墙为明代所建,保存有城门、城垣和钟楼。清代重建的孔氏家庙为全国两个孔氏家庙之一,史称“东南阙里、南孔圣地”,是儒文化在江南的传播中心。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衢州樵夫王质在烂柯山遇神仙下围棋的故事,这是关于我国围棋起源最早的文字记载。衢州烂柯山作为中国围棋的发祥地,已被收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名典。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衢州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越来越凸显,现已成为衢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近年来,衢州积极实施区域转型,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来抓,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

一、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

城市化是中国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鉴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问题变得愈来愈突出,旧城改造中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各城市政府管理部门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之而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就成为了旧城改造当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是全球各大城市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可以说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内在气质。各时代均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创造并且留下了滋生的痕迹。保护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带给现代人的不仅有视觉上美的享受,而且还是今人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和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现代城市的硬、软件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衢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做法及其经验

(一)制定出台《衢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

2012年2月,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衢州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对本市北门街、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是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本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应当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二是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职责:市住建部门是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市规划、文广(文物)、财政、综合执法、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环保、公安、消防、旅游等部门和柯城区政府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住建部门负责历史街区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是明确了市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该保护机构具体负责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和日常管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历史街区相关审批手续的,应征求保护机构的意见,并将相关的行政许可决定抄告保护机构。保护机构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建设任务组织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报批、项目建设等具体实施工作。

四是明确了保护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的职责。保护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保护建筑日常维护和修缮,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风貌。由政府补助资金统一实施房屋修缮整治的,修缮整治时其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二)推进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中,力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相融合,努力做到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经济发展双赢。将北门街区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商业氛围浓厚的历史街区,同时改善原街区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是:拆除违法建筑和部分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收回单位房的使用权,划拨市城司管理;最大限度收购房屋产权,经综合设计后,部分修缮予以保留,部分拆除以疏散建筑密度。鼓励保留的私有产权民居内部实施厨卫改造;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如四角门厅、和平巷9号等)收购以后,进行保护性修缮,收购并拆除其周边不协调建筑;对街区内道路统一改造,实施管线迁改;在街区入口、主要节点(如双眼井等)建设仿古建筑及景观小品、雕塑、绿化、景观墙(学校围墙)等,提升街区品位;统一设置具有历史街区特色的夜景亮化设施;按规划要求统一规范设置店招、店牌;对街区内保留的现代建筑,采用增设古建风格门厅或长廊、改变建筑色彩、设置遮挡等各类改造提升手段,使其与街区风格协调一致;控制街区周边新建建筑风格。由于涉及旧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建设,技术要求复杂,工程设计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结合方案竞赛的形式确定设计单位,中标单位继续承担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

(三)推进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中,致力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遗存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修缮、历史风貌的再现、历史文化的传承,秉承“敬畏历史、关注当代、展望未来”的原则,实现“保护、利用、改造、复兴”的目标。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范围为:北至新河沿,南至皂木巷,西至衢江中路,东至县西街。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20米,占地约10公顷。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水亭街及上营街、下营街沿街建筑及天王塔院,原叶敬德堂的建筑补白,原新民小学地块的建筑补白和地下空间利用以及街巷内重点区域民居的修缮,占地约43000平方米。修缮房屋建筑面积约为27469平方米,补建风貌建筑5500平方米,复建天王塔院占地3200平方米。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街区内商业老字号;引进符合街区定位的业态。开展项目推介、招商,争取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集团,借助其丰富的经验和一流的团队策划和运营街区商业,引导和调整既有业态。在街区局部区域形成以咖啡馆、酒吧、特色餐饮等业态为主的休闲场所;修缮历史建筑及民居;改造沿街建筑物立面;拆除违法建筑,按规划要求处置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补建部分风貌建筑;改造雨污管道及各类通信管线,恢复街巷石板路面。

篇9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发展;个性化;现代化;特色魅力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forms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ust take seriously highly in the city humanities spirit. Preliminary study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ow to integrate humanistic spirit.

Key words: humanistic spiri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onalized; modernization; characteristic charm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文明城市本着个性鲜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创造出赋予城市自身独特的魅力。如何将人文精神底蕴融入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来,值得我们探讨一番。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定义即为人类文化,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最显著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成就。人们的一切活动于此息息相关,人类社会因物的交易而设市,因文明的冲动而建城。而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又是文化产生、传播、繁荣的源泉,城市建设中融入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人文思想将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人文精神“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它通过人们的行动体现出来”,发掘人类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取向,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环境的协调和谐效应。人文精神是追求真、善、美的以人为本,以文为质、以和为度的境界作为目标与宗旨。2.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运用的历程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中提出的,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慢慢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精神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人文精神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而苏杭则是中国江南私家园林人文气息浓郁些。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3.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体现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彰显人文精神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底蕴,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人文精神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人文精神,犹如一个人失去鲜明的个性。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由于每个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都有着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高校的精神面貌,在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目标的管理,更要注重对其过程的管理。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必须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确定、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构建以及校园文化的开展等各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确定

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在高校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因为社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同,这就促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目标。总体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有着统领整个活动方向的重要作用:(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可以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监督提供基本依据;(2)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作为一种活动规范,可以有效指导整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约束性和可控性;(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有助于对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提供科学规范;(5)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建立可以为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实现有计划和有组织提供基本的思想引导。

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品德。高校校园文化必须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通过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例如,讲究卫生、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2)知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或信息,每次校园文化活动之后,参与的大学生在知识上都应该有所提升;(3)技能技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可以促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方面来。这些实际技能主要包括:创造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4)能力与智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还包括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那些可以使知识变成适应和适用于新环境的能力与智力。主要包括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5)个性品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促使大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6)体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应该可以促使大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以适应未来激烈的职场竞争。

2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构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科学设计和编排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进而保证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优化的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从内容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大学生娱乐和学习活动等多个方面。从形式上我们可以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分为大学生演讲活动、大学生竞赛活动等。从层次上划分,我们可以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分为班级活动、系级活动、院级活动以及校级活动等。

笔者认为,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具体设计,我们要做到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相统一,又要做到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协调。要真正做到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想做到这一点,在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方面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统一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应该做到教育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发展性和继承性的统一以及针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等各个方面的统一;(2)最佳教育原则。所谓的最佳教育原则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教育的时候必须是主动接受,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全身心的接受校园文化教育,达到最佳教育的原则;(3)优化内容进程原则。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辅助工具和不同的时间进程。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有先后、有时序,做到内容优化;(4)内容补充原则。应根据各个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补充某个学科缺乏的知识,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5)主题原则。每一次校园文化活动都应该有它的主题,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教育性。

3校园文化的开展

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参与大学生的思想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得,更可以促使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智力、体力以及知识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通常来说具有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开展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高校校园文化开展的前提,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与科学规划。其次,高校校园文化的开展阶段。高校校园文化的开展阶段亦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实施阶段,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准备阶段的具体运用。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开展阶段,我们不仅要考虑大学生的普遍程度,还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得到应有的发展。最后,高校检验校园文化阶段。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开展的效果如何,我们还必须通过测量去考评高校校园文化的实施效果,具体包括: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确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成功之处和不足所在,查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失败原因,以便进行调整,形成新的设计。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高校校园文化的过程管理。从而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从多层面、全方位得到建设和发展。为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高校教育的质量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