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8 11:2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量先进集体申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量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篇1

————鲁北蒙古族实验小学申报市级“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年”先进集体工作汇报

200年是通辽市教育质量提高年,我们鲁北蒙古族实验小学在旗委、旗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旗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争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创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认真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年初,通辽市教育工作会议把200年确定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年”,我们学校接到旗教育体育局的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使以“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年”为核心的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1、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康喜玛)任组长、副校长(胡金山)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主任(包桂花、斯日棍、嘎日迪、格日乐其木格)来担任。

200年,我校学生参加全旗学生统考各个学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200在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有三名学生荣获二等奖。200年又有三名学生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200年5月进行的全旗三科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包揽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全旗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2、加强制度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把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立足教育目标,开齐开足课时。

(2)强化主体意识,明确教育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有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我们根据学校目前教研工作的实际,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指导、引领作用。重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以常规教学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立足课堂教学,创新教研机制。并根据教学和学校实际,在设施设备、器材耗材、图书资料等方面加以保障,真正实现教研兴校、教研兴教。当前校本教研是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改进教学方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从2006年开始着手建立符合我校的校本教研体系,更加完善了原有的主管主任带主管学科的教研组,主管其教学的活动的教学管理形式。学校把前一阶段的教改课题实验,如“蒙语文以读为主提高写作能力”、汉语文的“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验、蒙汉英“三语”教学实验……总结了得失,从2006年9月份开始又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以上课题的二期实验任务和国家级的英语和蒙古语文的《基于母语环境的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的试验,现在已经全面启动。2007年5月份,我们组织学校教师参加了市名师示范观摩课活动,加快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我们还开通了自己的校园网站,于9月份开始正式启动,为学校教师磋商教学技艺、交流课改经验和提供教学信息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006年、2007年,我们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开展知荣明耻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知荣明耻”演讲比赛,环保局举办的“环保杯”小学生书画比赛。二是开展了三次校园艺术节。三是大力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组织,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2006年学生的舞蹈作品在全国文艺演展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07年5月在通辽市首届“汇丰”杯草原儿童艺术节中学生的舞蹈《马蹄脆响》获二等奖,2007年7月,在全旗家庭才艺比赛活动中,我们学校选送的节目获得了二等奖。2007年6月,学生的美术作品在全国美术作品比赛中荣获了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以及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2007年6月全旗中小学生运动会中,我校的体育成绩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扩大教育建设规模,改善校园环境,

2006年9月我们搬进了一幢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由国家财政拨款,2005年8月破土动工的建筑面积约2430平米的、含教学办公一体的综合大楼。改善校园环境共投资万元。2006年暑假,学校克服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平垫动用土石12000方,投资7万余元。改变了过去操场场地凸凹不平,处处积水的状况。完成校舍维修平方米,完成校园建设平方米。

2、教育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同时鼓励年轻教师把已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纳入到课堂中去,鼓励教师们把利用好已装备的各功能室库,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受教育环境。2006年,旗民宗局为我校投资万元兴建了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以及实验室,同时旗教育体育局为我们配备了价值30多万元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设备。2007年5月,市民宗局又为配置了价值万元的校园安全系统,2007年8月,我们又建立了自己蒙、汉两种版面的校园网站。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在工作中我们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自己学校实际,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强化师德教育、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与措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其次我们加强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提高工作,重点加强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力度。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旗级以上的教学能手比赛、到外盟市、区学习、培训人数达80人次之多,其中统一组织的到通辽市蒙校、兴安盟科右中旗的学习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此外我们还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发展和师德水平进行动态跟踪、评价。2007年5月,我们开展了学校中青年教师技能技巧比赛活动,并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工作能力。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考核外还制定了适应我校的一整套考试、考勤、考核的“三考”措施,以奖惩制为主线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达到规范教师行为、提高工作能力,创造了人人争创佳绩的良好工作局面。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在岗位上提高和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学与研究作用。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我们本年度按学科精心组织教研组,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各种有益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体教师业务能力的活动。如教研组内集体备课、研究作业批阅、上公开课、示范课……等等

四、规范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好健全入学与注册手续,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规范转学、休学、复学程序,做好防流控辍等工作。努力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成果,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严防教育布局调整后学生辍学率的反弹。

五、加强行风建设,狠抓学校安全和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教育的稳定发展和良好形象

1、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我们从本学校的特点出发,建立健全廉政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教育行风建设,自觉接受行风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的民主评议和监督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通辽市教育系统关于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政策,大力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篇2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着力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让全市人民方便、就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其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xxx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三送工程”活动。

一、认真组织,明确分工

成立“三送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挂帅,一名副局长具体牵头负责,建立以文艺科长、市场科长、图书馆长、文化馆长和各镇文化站长为成员的工作班子。今年年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送工程”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三送”工作内容、程序、管理等,明确时点,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完善了考核措施和督查体系,形成了相关科室、单位共同协力的统一体系。

二、扎实推进,力求成效

1、“送图书”:送图书工作分为送图书到镇(区、街道)及送图书到村(社区)两个部分。今年,我们科学制定图书分配方案,将图书向迫切需要的地区倾斜,向中心村(社区)倾斜,向有创建任务的村(社区)倾斜。同时,将图书分配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镇(区、街道),并利用市局网站等媒介进行公示,扩大群众知情权。今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共送书下乡达26788册,送书经费达?万元,能够达到每村每年流动送书2次以上,在全市形成一定的影响,充分发挥科普知识在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送电影”:在去年送电影下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工作,加大监管力度。按照政府采购办法的规定,在市纪委派驻市局纪检组监督下公开招标,依法确定送电影工作承接主体,明确送电影场次、地点,并提出影片质量要求,确保电影放映程序公正,影片较新,反映较好。今年以来,共送电影下乡2015多场,投入资金??万余元。

3、“送戏”:今年采取委托服务和政府公开采购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与xxx签订文艺演出购买协议;同时采取企业出资、联合组办的形式,在春节期间,与市农商行共同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尽可能的满足城乡老百姓日益提高的文化审美需求。今年以来,共送戏下乡101场,投入资金??余元。

篇3

根据省政府《关于创建投资项目绿色通道的若干意见》(**政发〔**〕39号)精神,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我市投资环境,有效承接国际、国内新一轮资本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创建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均为绿色通道服务的承办和联络单位,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投资者从项目洽谈直至投产验收提供全程服务,创造顺畅、宽松、便利的投资服务环境。对国家和省没有规定不得下放的权限一律下放,对国家和省没有规定不得取消、简化的事项和环节一律取消、简化,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合并的审批事项一律整合,对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的涉及项目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

(二)主要目标。通过创建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实行简政放权、行政提速、减免收费“三同时”,着力解决投资项目存在的办理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形成环节少、效率高、运转协调、操作规范的工作机制。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相关规定,以及我市产业导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布局要求和节能环保标准,所有项目均无障碍进入和无障碍实施。

二、降低投资项目准入门槛

(三)实施更加开放的准入政策。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吸引省内外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领域。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应向内资开放。无论内资外资,无论国有民营,均可参与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对涉及垄断资源开发利用,需统一规划的项目,政府在确定建设规划后,可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项目投资者。凡在我市境内开发投资的项目,各地各部门都必须为投资者提供无差异化的全程服务。

(四)放宽企业登记条件。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经营项目,工商部门都要予以登记、注册。大力推进网上登记、网上年检和网上名称核准。各级工商部门在办理投资项目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时,凡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要当场受理并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依法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性内容进行审核的,办结时间为2个工作日;领照时间由法定的10个工作日减为5个工作日。对需要办理前置审批又不涉及安全、环保、节能审批,且登记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文件、证件的重大建设项目,实行生产经营筹建登记制,核发经营范围为项目筹建的营业执照,为重大建设项目办理非工商登记有关手续提供支持。放宽重点投资项目企业集团登记条件,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由原来的3000万元降为1000万元,子公司由至少5家降为至少3家(可以是相对控股的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合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由原来的5000万元降为3000万元。重大建设项目中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科技型企业、现代物流企业、文化企业、旅游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核心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为500万元,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合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为1000万元。对已领营业执照后又需要扩大经营或转业经营的,工商部门应依法及时予以变更、核准、登记。

(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通过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放开一切能开放的领域、地域和行业。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

三、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全程服务机制

(六)公开办事指南。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向社会作出公开服务承诺,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公告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对审批项目和依据、申请条件、办事程序、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数量、办结时限、收费项目的标准及依据、申请书示范文本、投诉、监督方式,以及其他需要告知的事项,实行“阳光运作,政务公开”。

(七)实行首办责任制、主办责任制。各有关职能部门不论分工如何,首家受理部门要负责告知办事程序,属本部门办理的,要组织内设相关业务部门审查申报材料,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即向投资者发放项目受理通知书;对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其他条件和材料不能一并申报的,一律先受理,但在下达审查意见、批文、发给证照前必须补齐,以符合法定要求。对不属本部门办理的事项,必须在1个工作日之内告知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并转送相关部门。对于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业务属哪个部门为主,哪个部门就必须负责协调。对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的,投资者有权向监督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责令相关责任人作出检查。

(八)减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对政府投资项目,根据事权划分分别由市、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原则上只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上面有要求例外)。申报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只需编制资金申请报告。

(九)提高项目核准效率。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之内的投资项目,按照核准权限的规定,企业只需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对核准的投资项目,只要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财政、银行等主要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相关审查意见的,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可先予以核准。交通、水利、电力、林业、地震、卫生、安全、文物等部门可根据项目核准文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核准办理时限从受理之日起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减为10个工作日,依法应当听证、委托评估、专家评议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十)严格执行项目备案制度。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无论规模大小,一律实行备案制。除跨区域、跨流域或投资主体有特殊需要的外,均实行属地备案管理。实行备案的项目,企业不再编制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简化为直接填写《湖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提出备案申请,并如实提供项目法人的工商登记等书面证明材料。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备案项目主要从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等方面进行审查。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备案证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海关报关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抬高项目备案门槛,搞变相审批。备案申请实行书面申请和网上申请两种方式,由企业自主选择。投资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备案项目,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对不符合条件的,亦应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否决意见书,并列出否决意见的依据,不得无故拒绝或拖延办理。

(十一)加快办理用地审查。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化调整内审程序,简化环节,报件符合条件受理的,及时实行科室并行审查,相关科室审查通过后不再进行会审,在2日内出具审查意见,并及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对特殊项目用地上报要特事特办。按规定应当实施招拍挂公开出让的经营性用地,以及实施成片土地开发的,在报批用地手续时,按批次用地报批,只要附具开发建设方案和控制性规划。

(十二)优先保障用地计划。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计划。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用地计划向公路、铁路、机场、输变电、油气输送管道、水电站等国家和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急需的社会公益项目、重点外资项目、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和效益好就业多的招商引资项目倾斜。对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计划,要争取省国土资源部门在省级预留计划中优先安排;对列入省政府直接协调督办的重大项目,省政府已定在全省建设用地指标中专列计划,不占市、县指标。对列入市级重大项目,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用地计划。

(十三)搞好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对符合条件,依法办理规划等相关行政许可手续的,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办事进程。由城乡规划部门核发的“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限由原每项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竣工验收,核发《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由原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

(十四)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实行分类管理,对按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不再编制环评大纲,可直接编制报告书,一般项目只需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对区域环评、规划环评经过批准的、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环评审批一律从简;对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未经过批准的项目,按一般建设项目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报批材料齐全、符合报批要求的投资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分别在30、15、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项目环评原则上由审批、核准、备案的同级环保部门审批。需由省环保局和环境保护部审批的重大项目,提前告知项目审批程序,在申报材料齐备的情况下,10个工作日之内向省环境保护部门申报。

(十五)动态调整项目建设规划。投资者在办理项目前置审批事项时,如涉及规划调整的,可结合发展建设规划中期评价,根据新情况、新变化,政府授权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在符合产业政策、区域布局和行业规划的前提下调整项目发展规划,并允许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十六)落实项目法人招标自。除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第二条至第七条规定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标外,其他项目是否进行招标由投资者自行决定。生产型企业采购进口设备,除国家规定必须招标的外,其他进口设备是否招标由投资者自行决定,有关部门要限时办理《项目确认书》和《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指定招标机构和进口机构。

(十七)加快项目交付使用。市、县(市)消防部门消防审核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对重点项目消防审批变总体报审、总体验收为“分段审核,分段验收”。市、县两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依法实施的项目实行随到随检,必要时可先行检验检测,后补办手续,对符合条件需要进行审批的项目,3个工作日内办结;属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局审批事项,受理后24小时分别与总局、省局相关部门联系,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告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办证,只要资料手续完备,受理后1个工作日内取证。规划、环保、档案、卫生监督及按国家、省规定组织验收的部门,要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及时进行专项验收和综合验收,以保证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四、加强绿色通道平台建设

(十八)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市、县开发区享有同级政府审批权,项目审批一般不出园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凡是同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可以完成的行政许可及其相关监管事项,同级人民政府授权开发区管委会独立完成。积极探索开发区运营体制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

(十九)认真落实扩权县(市)相关政策。省政府对扩权县(市)在项目审批、办事程序等方面,赋予其与市本级相同的权限。市政府各部门必须同步下放不得截留。要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促进项目入驻。

五、提升绿色通道服务质量

(二十)整合审批环节。国土资源部门在办理土地预审过程中,如涉及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临时用地复垦、地质灾害、矿产压覆、土地出让金评估等方案审查和备案的,应尽量整合,原则上实行联审联评、分别办理;市、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项目环评审查、审批时,如涉及区域、行业、规划环评等评审事项的,应尽量实行联审联办;投资主管部门组织项目评审时,对项目核准涉及交通、水利、电力、林业、城建、地震、文物等行政许可或审批的行业主管部门,应通知其参加,并限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相关部门对项目报告、资料有关内容如无原则分歧,要实现审查结果信息共享,不再单独组织项目评审。

(二十一)加强审批部门相互配合。省、市级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市、县之间要加强沟通、会商会办、协调一致。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投资项目,应在当地政府设立的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项目前置审批事项应实行同级审批,避免重复、多头、交叉、无人审批,形成新的“卡壳”。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必须为项目提供顺畅、便利的服务。对于互为条件、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审查审批的,各有关审批部门原则上应在同一时间内及时对所申请审批事项及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在承诺时限内提出具体明确的审批意见。有些审批环节需要较长时间的,主办部门在规定的审批时限内应提高效率,保证同步审批。

(二十二)积极为投资项目提供服务性审批、核准。对需要转报省、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或审批的项目,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有关职能部门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和拟文转报,并提供跟踪服务。权限下放后,对某些项目为有利于争取国家投资和列入国家专项规划,以及金融机构贷款、设备进出口免、退税等,按照项目法人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应提供服务性审批、核准。

(二十三)加大重点在建项目协调服务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重点建设项目省、市、县三级协调服务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省、市重点在建项目,要逐一明确协调服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负责督促、指导、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重点在建项目的顺利实施;建立重点项目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重点办牵头,市国土资源、环保、电力、通信、广电、交通、林业、城建、金融等部门明确专人参加,对项目所在地政府和协调服务责任单位报告反映的重大问题,在24小时内摸清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协调解决意见,并抓紧督办落实。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的各类检查、评比、各种名目收费等,实行事前申报备案制,未经市重点办同意的,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实施检查、收费,重点建设项目单位有权拒绝。

(二十四)创造良好的项目施工环境。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安、工商部门要依法维护项目投资者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工程建设过程中生产原材料供应的欺行霸市、强卖行为。任何单位和领导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帮人介绍工程和原材料供应。

(二十五)提供便捷式税务服务。对引进投资项目新办企业,办理涉税事宜,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资料不齐全的,可先办证,后补齐资料。在开业初期或试营业期,税务部门主动提供税收辅导,由企业自行申报办理涉税事宜,不进行税务检查。

六、规范投资项目收费行为

(二十六)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于没有合法依据的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对于规定收费的项目,要将收费的名目、标准和依据向社会公开;对于收费有弹性的项目,原则上执行下限标准。外来投资者的收费标准按《**市区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黄政发〔2007〕28号)文件执行。电力、电信、广电和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涉及“三电”迁改、地面附着物拆迁的,应分别研究制定合理补偿标准,按规定报批。

(二十七)防止变相收费。各级审批部门要坚持市场化取向,实行资质资格管理,要与为项目审批提供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实质性脱钩。发展改革、国土资源、林业、建设、规划、环保、电力、消防等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向项目投资者指定咨询、设计、测量、勘察、监理、评估、招标、施工服务机构和购买指定设备、产品。

七、创建投资项目绿色通道保障措施

(二十八)加强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创建投资项目绿色通道,离不开强有力的新闻宣传。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创建绿色通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要定期公布绿色通道进展情况,做到公开透明,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电视台、报纸、电台、政府网站都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绿色通道的宣传和报道,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定期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二十九)强化投资者自我约束责任。投资者必须对项目申报材料的实质性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所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并依法依规配合主管部门办理项目审批工作。

篇4

2010年上半年,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在台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部室的大力支持下,我办紧紧围绕全台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协调、服务和参谋助手作用,始终践行“做好领导参谋、做好部室配角、做好基层后勤”的工作理念,不断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优的服务质量和更顺畅的运行机制,在国家大事不断、“多难兴邦”的非常时期,立场坚定、反应迅速,较好地实现了组织、协调和服务的职能。现就半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服务职能,高效处理行政事务

行政事务是办公室的核心工作。半年来,我办紧紧围绕追求深层次、高质量地处理行政事务这一服务目标,不断深化服务职能,提高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

1.材料起草和文件印发。按照台里工作需要,及时起草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和汇报等文字材料,保证我台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起草过程中,抓格式,保证规范性;抓内容,保证可行性;抓程序,保证合理性;抓速度,保持时效性。上半年,共计起草《关于印发<Xx广播电视台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等文件及抗雪防冻、第二届电视观众节、抗震救灾、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等总结汇报发言申报材料60余份,近20万字,印发台文件34份,台党组及机关党委文件6份,其他文件2份。

2.工作协调和督查落实。对上级部门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以及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大决定事项,联络台内业务部门,及时交办落实。对本台中心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事项,按照要求,积极牵头,出点子、当帮手,做好部署与落实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做到让领导满意,让同行满意,让同事满意。上半年,顺利办结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各一项,先后牵头做好抗雪防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现场直播直播、第三届广电媒体车展、Xx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五十周年“激情飞越十五周年”主题晚会、第二届电视观众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宣传、抗震救灾、区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Xx2010)等重要活动的联络和推进工作。

3.信息上送和通报。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和上级机关报送信息,是办公室的重要职责。随着对信息要求的拓宽、速度加快、要求提高,我们在信息工作中努力做到“收集信息第一时间、报送信息第一时刻、处理信息第一时段”,确保信息快速报送。由于上报及时,内容重要,一些信息受到洪航勇书记、郑荣胜区长以及区人大的批示和通报表扬。上半年,共计印发《广电信息》4期,在《Xx广播电视》发表信息6条,在《Xx新闻界》发表信息11条,在《Xx信息》发表信息5条,在外界与我台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无阻的沟通之桥,有力地宣传了我台的中心工作。

4.会务和接待。半年来,办公室为台及各部室安排布置会场、筹备会议40多场(次),接待上级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台领导参观、考察、交流、学习20余批次。通过周到的服务,展示了良好的窗口形象,有效地促进了台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了领导助手和部室配角的职能作用。

二、完善规章制度,有效开展管理工作

制度是工作运转的保证,进行有效管理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环节。半年来,我办坚持按照“干大事,从细节做起;做小事,从大局着眼”的要求,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完善各项制度,有效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为全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资金预算计划,针对预算管理“细化”、“定额化”的特点,及时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落实支出指标,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各项开支按时履行。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根据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职能,配合台各项工程与设备、车辆的招投标工作。及时做好年报和月报报送,做好经济承包年度审计兑现以及新合同的签订。

2.档案管理。在去年获得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的基础上,我办继续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及时对各类文件进行整理、编号、存档,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3.物业后勤管理。做好广电中心、Xx发射中心等物业的维修、卫生、绿化以及房产、职工宿舍的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台内人员变动,调整办公室,配备办公设备。按照计划安排落实节假日福利、劳保用品、夏令用品的发放。职工食堂严格执行餐具消毒制度,供应早餐,改善伙食质量,公务接待实行审批制度。

4.广电办公网管理。积极配合技术部门建设广电办公网,根据各部门反馈不断修改和完善系统。牵头成立广电办公网使用管理办公室,起草出台《广电办公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带头使用广电办公网,充实和更新内容,发挥办公网的作用,促进工作开展。

5.车辆管理。管理和维护好台内车辆,及时调度,保证台领导和各部门及离退休领导的用车需要。做好报废车辆的申报、审批及新车辆的审批、购置与上牌。将车辆使用纳入办公网系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塑造窗口形象

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每位同志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个人的形象,代表办公室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全台的形象。所以,我办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勤于学习,乐于钻研。半年来,办公室根据台党组的总体部署,坚持对本办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增强了办公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1.不断加强学习。继续组织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法纪理念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司机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遵纪守法、安全出行的意识。发挥党员在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团结核心和自我教育作用,积极通过集体讨论、共同学习的方式提高素质修养和工作水平。

2.培养奉献精神。办公室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没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是干不好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办格外注重对奉献精神的培养。工作中,绝大多数的办公室同志都能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把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在今年的抗雪防冻和抗震救灾中,每一位同志都能够充分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外出采购抗雪防冻物资,积极联系抗震救灾事宜,充分发挥了广电主人翁精神。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凡事要多请示、多汇报、多通气、多动脑、多动笔、多请教,要多注意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有时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个体的能力素质不够高,材料质量上不去;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多、时间比较紧,个别工作还不能够让领导满意。

二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对全台工作情况掌握还不够细致,有时工作敏感性还不是很强,一些工作不能主动、提前地谋思路、想办法,一些工作没有提前量,上报情况不够及时。

三是自身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尤其是在自学方面,自我加压精神不强,与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拓宽思路、求真务实,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加强工作统筹。根据台党组今年的工作思路,对全台工作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内容、时限和需要达到的目标,集中力量抓大事、抓成果,加强部室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年初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上级文件精神的学习理解,充分领会领导意图,搞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当好参谋助手,创造性开展工作。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成果、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

篇5

这几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为本,责任为根,创新为魂”的理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有效,教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特别是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一年来,学校围绕长远发展这一命题,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求实性的探索与努力,影响学校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重点难题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解决。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素质教育百面旗”、“山西省文明学校”、省五一劳动竞赛集体一等功等荣誉称号。

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模式。

随着“旧三级”师范教育向“新三级”教师教育的战略过渡,以及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从总量不足、全面紧张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和对高学历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这就迫切要求作为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主体力量的地方师范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我省17所师范学校将通过合并、撤消、转型等途径,压缩到9所。我校地处偏僻,学校发展尤其受到地域限制,无论是周边环境氛围、师资力量或是生源,与其他同等学校相比,都拉下了距离。

面临困难,学校领导一班人不等不靠,直面挑战,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学校实现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契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求实性的探索与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一,我校高度重视,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深入学习与注重实践相结合,征求意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分析检查与认真整改相结合,创新化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分析检查阶段学校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根究源,对症下药,就梳理总结出的四方面问题制定出了十三个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力求问题求准求真,原因求深求透,目标求高求远,措施求好求实,目前,已有七个方案落到实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振亮带领市县有关领导对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调研,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第二,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学校领导一班人多方奔走,积极筹划,确定了新的发展模式,与运城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全国师范学校改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目前,新校区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中,土地已与盐湖区政府达成协议,资金也正在多方筹措中。同时学校也正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科研能力等等,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升格要求。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冲破招生就业瓶颈。

近几年来,由于师范院校在招生、就业上已并轨,没有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师范院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又由于社会对教师资源配置的高学历化趋势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使广大考生纷纷涌向综合大学或本科师范院校。招生计划的缩减、生源质量的下降、就业前景的渺茫,成为制约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瓶颈。教学质量与招生就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为了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开展以“责任与爱心”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先后进行了师风建设座谈会、“我的教育生活”典型经验报告会、师德标兵评选,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树立“服务为本,责任为根”的工作理念,树立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关注学生的利益、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前途;二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千方百计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支持在职教师攻读研究生,目前已有12名教师攻读研究生,1名硕博连读,同时还通过多种途径引进高学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开展“传、帮、带”活动,要求副教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一对三”;四是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技能竞赛,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第二,坚持“创新为魂”,革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一是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评价督导组”,坚持定期听课、评课,促进日常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开展文化课学习、体育达标、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功过关、新教育实验五项竞赛,每周一次的学术讲座、国学经典诵读、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周末文艺大舞台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教育教学 管理的优化;三是通过开展文明礼貌月、学生自治管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安全、民主发展。第三,开展了招生宣传、新专业开发、岗前培训、就业市场开拓、就业信息平台设置、毕业生招聘会等一系列讲创新、求实效的工作,推动招生就业工作向着更优更快发展,继而带动全局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形成师范教育与中职教育并行的教育模式,今年将新开设外语导游专业,同时09届毕业生招聘会签约率达到80%。

三、重点关注民生民计,凝聚力量抱团发展。

民生民计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着力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制定了领导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坚持每天深入一线,检查工作,了解情况,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解难题、办好事、谋利益。第二,将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打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目前已对校内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同时发放安全工作手册,组织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学会了一定的防范措施。第三,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实施爱心工程,新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共为师生办理实事好事16件,比如设立教工食堂、公务电话、成立俱乐部、改造学生公寓楼卫生间、增加热水供应量等等,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第四,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坚持开展活动不搞一哄而起,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切实把解决和改善民生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目前教职工的婚丧嫁娶、身体健康检查、新分配人员的生活困难、患病住院人员的慰问等细节性工作,都有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并由工会、总务处等部门专职负责,真正让群众打消顾虑、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坚定信心。

篇6

为稳步推进我县烟草产业的发展,提早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今天召开全县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州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安排布置20*年的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任务,签订20*年“两烟”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兑现20*年“两烟”生产经营责任奖,表彰奖励20*年烟草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

在20*年的烟叶生产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这一工作思路,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共收购烟叶6.18万担,占年初收购计划的100%。上等烟叶比例达41%,比年初计划的33%高出8个百分点。烟叶综合合格率和上等烟叶合格率都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实现烟叶税收688万元,比年初计划的650万元增加38万元。实现烟农收入3251万元(含煤价补贴123万元),比年初计划的3000万元增加251万元。烟农户均收入达到12574元,是我县种植烤烟15年来户均收入最高的一年。

(一)严格执行“双控”政策,确保了烤烟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及烟草部门正确处理好“控”与“保”的关系,坚持按计划种植、按合同收购。烟草部门严格把好种子发放关、合同签订关、育苗关、物资发放关和移栽关,使合同签订和移栽工作得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保证合同的严肃性,对无合同或超合同的烟叶坚决不予收购,确保了烤烟生产“双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两个责任”的落实。为确保烟叶收购计划任务的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大了烟叶生产的考核力度,把烟叶生产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产业抓紧抓好,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乡镇政府、烟草部门及其领导的具体责任。为确保行政责任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各级领导多次深入烟区、深入农户、深入地块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并把落实“两个责任”贯穿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确保行政措施到位。烟草部门干部职工对各生产环节分片包干,使技术指导措施到位,确保了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三)大力推广新技术,烟叶生产质量全面提升。为全面提升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烟农科技种烟意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一是认真办好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20*年,全县共举办省、县优质烟示范样板2000亩,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抓好落实,烟株长势、烟叶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努力推广商品化漂浮育苗,全县烤烟育苗工作迈出新步伐。20*年是我县推广商品化育苗的第一年,在今年的烟苗中,有30%是商品化育苗、30%是半商品化育苗、40%是烟农自己育苗。虽然今年商品化育苗所占的比例不算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全县的育苗水平、管理水平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三是继续大力开展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地对各烟区采用不同的施肥配方,改变了过去全县一个配方的肥料配供模式,使烤烟施肥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县烤烟施肥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全力抗旱保苗,确保烟苗按节令移栽完毕。今年5月,在烤烟大田移栽期间,遭受了近50天高温持续干旱天气,移栽、保苗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烤烟移栽大田任务,烟草部门和各种烟乡镇放弃了“5?1”长假,组织干部职工突击抗旱移栽;烟草、消防、气象等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力物力投入抗旱工作,全县共投入抗旱经费27万元,帮助烟农战胜了旱情,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为今年烟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中耕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烟叶质量产量得到稳步提高。为确保烤烟中耕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移栽工作结束后,各种烟乡镇、有关部门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查苗补苗、施肥、培土等中耕管理环节。并针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认真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有效解决了病害问题。认真加强防洪排涝工作,对遭受洪灾、冰雹等灾害烟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千方百计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烟草部门切实加大对烟叶封顶打杈工作的指导,化学抑芽率达100%,确保每株留叶数,提高了烟叶单产。

(六)坚持合同收购,全面提高烟叶收购服务水平。为提高烟叶收购服务质量,加快烟叶收购进度,降低烟农交售烟叶成本,减少烟叶收购矛盾,烟草部门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烟叶收购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入户预检工作。为把入户预检工作真正做好,烟草部门制定了烟叶入户预检包干责任制,即对预检人员实行100%工效挂钩考核管理办法,把预检合格率、交售入库率、烟农满意程度作为对预检人员的考核指标。在工作中,严把预检关,坚持“三不出户”、“四个到户”的原则,有效地解决了烟叶“三混”问题,收购矛盾明显减少,收购成本、烟农交售烟叶成本明显降低。二是加大收购培训力度。烟草部门统一对全县收购、预检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统一了烟叶验收眼光,确保了平稳收购。三是建立健全了烟叶收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烟站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烟”、“关系烟”。四是加大烟叶收购合同管理和烟叶市场的管理。为杜绝烟叶的外流和流入,各级各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同时,坚决按“七条要求”和“五条纪律”严格组织收购。烟草、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协同配合,严厉打击了烟叶收购中各种违法行为,确保了烟叶收购工作的有序进行。

(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烟水工程和烤房建设成效明显。紧紧抓住上级加大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按照“重心下移、着眼基层、加强基础、突出服务”的工作思路,加大烟水工程建设、烤房建设、烟站建设投入,进一步夯实烟叶发展基础。去冬今春,全县共投入资金453万元,在规划的6个种烟乡镇烟区建成管网工程4件,沟渠配套工程9件,小水窖347口,受益面积60*亩,受益农户1859户,并顺利通过了上级的验收。烟水工程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了烤烟生产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烟区群众解决农业灌溉缺水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的烟水工程建设项目,上级批准投资569万元,建设配套烟水工程项目共75件,建成后受益面积将达到1*81亩,受益农户1784户,目前工程已进入最后扫尾阶段,预计12月30日前可以全面完工。

加大烤房建设、改造力度。今年共建烤房群7群88座,其中智能化烤房群2群23座,改造老烤房50座,新建烤房217座。烤房群及智能化烤房群的建设,对集中管理、烘烤技术指导、群众经验交流、入户预检等方面工作提供了方便,为烟农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全县技术推广上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标志着马关在烟草生产科技运用上有了全新的拓展。

同志们,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烟农的辛勤劳动,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顺利实现了烟叶生产“双控”目标,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烤烟生产计划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全县的烤烟生产仍存在着育苗水平不高、中耕管理措施还不完全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明年烤烟生产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围绕目标,落实措施,为完成20*年烟叶生产暨基础建设任务而努力

20*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严格执行“双控”政策,进一步规范合同签订、合同种植和合同收购的管理,加强基础设施、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行商品化育苗措施,推广定位深栽等技术,抓好烟叶户籍化管理工作,稳定种烟队伍,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是:完成6.3万担指令性烟叶收购计划,其中:上中等烟叶5.6万担,出口备货计划烟叶0.7万担;上等烟叶比例达35%以上,综合合格率达80%以上,上等烟等级合格率达75%以上。计划分配情况是:马白镇收购烟叶12938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438担;夹寒箐镇收购烟叶4275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475担;仁和镇收购烟叶16312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812担;木厂镇收购烟叶2250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250担;大栗树乡收购烟叶10125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125担;八寨镇收购烟叶17100担(*烟站收购4500担),其中出口备货烟叶1900担(*烟站收购500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务必全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清形势,坚持“双控”不动摇。“双控”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烟草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项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务必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站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总结“十五”以来马关县烟叶生产平稳发展的经验,真正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按计划组织生产和收购烟叶的极端重要性,把“控制总量、稳定规模、防止过热”作为调控烟叶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抓好合同签订和履行,各乡镇要不打折扣,不留余地,将计划落实到具体田块和农户;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与烟农的合同签订,督促双方认真履行合同;要加大合同检查力度,逐家逐户按照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对照检查落实,对不按技术和节令要求栽种的,要坚决纠正和制止;对无合同栽种和超计划栽种的要动员烟农自行铲除,把超种的隐患消除在大田移栽阶段,确保“双控”政策执行到位。

(二)加大考核力度,强化“两个责任”不动摇。为加强对烟叶生产的领导,确保烟叶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继续对种烟乡镇实行烟叶生产考核,各种烟乡镇也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自的考核奖惩办法。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订的责任书,把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对农户实行面对面指导,决不允许搞遥控指挥。县烟草部门在继续实行领导班子、股室负责人挂钩各乡镇抓烤烟生产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烟站的考核力度,坚持烤烟生产环节、产量、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并不断完善对技术人员、辅导员的考核机制。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抓好2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把“两个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坚持科技兴烟不动摇。要从马关实际出发,加大已成熟的实用技术推广,着力提高我县烟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科技到位率,努力实现烟农增收、政府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

在良种推广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市场对烟叶质量的需求,在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坚持做到100%的良种化,要严把种子发放关,供种数量要与“双控”计划相统一、相吻合,严禁种子自引、自留、自种,扰乱“双控”计划的落实。

在推广商品化漂浮育苗、实现壮苗移栽上下功夫。在100%实现漂浮育苗的基础上,认真总结20*年推广商品化育苗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运作,进一步加强壮苗技术、推广措施、烟苗价格等方面的研究,以达到烟农接受、运作规范、技术进步、提质增效的目标要求。

在科学施肥上下功夫。烟草部门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生产优质烟叶的要求,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烟农进行科学施肥,实实在在做到100%的科学测土、合理配方和100%化肥定位深施。

在轮作上下功夫。要优化布局,积极做好规划轮作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100%轮作种植。从马关县近几年的情况看,规范化种植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示范样板实施中的技术进步很大,但大面积“零星、分散”种植、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20*年的烤烟生产中,各种烟乡镇和烟草部门要切实做好面积规划,不断优化布局,合理进行地块轮作,进一步提高烤烟规范化种植水平。

在深翻地、高起垄、保深栽上下功夫。“啤酒瓶”定位和“高茎、深栽”,可以促进烟株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能力,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是提高移栽质量,保证烟苗成活的有效手段。各种烟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此项措施的落实,为生产优质烟叶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耕管理上下功夫。今年的中耕管理仍是个薄弱环节,个别烟区烟株生长不整齐、病虫害发生普遍、烟地杂草丛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对烟叶质量产量都有较大影响。明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好中耕管理的问题,加大协调力度,进一步提高中耕管理水平。

在科技培训上下功夫。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科技兴烟、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育苗业主和烟农的培训。要实行层层培训负责制,使各层级技术人员和烟农熟练掌握全面的生产技术。

在“入户预检”和烘烤质量上下功夫。继续强化入户预检制度,加强质检工作,努力把“三混”问题降低到最小限度,坚持做到“四个到户”和“三个不出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技术指导到户,预检烟叶到户,组织烟叶交售到户;烟把不纯不出户,扎把不合格不出户,水分超限不出户。在有计划地推广烤房群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烘烤技术人员的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烘烤技术人员,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烟叶烘烤队伍。

(四)认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不动摇。近两年来,国家和省、州都十分重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们要抓住上级加大投入的机遇,加强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这两年实施的情况看,还存在建设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不高、建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业灌溉的高度,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抓好落实。

切实抓好烟水工程建设。在各项目乡镇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20*年的烟水工程建设现已基本完工。县烟水办及各种烟乡镇要及早启动20*年烟水工程建设。20*年全县烟水工程建设项目共137件,其中:小水窖122件,沟渠12件,小坝塘3件,受益面积7265亩,受益农户1384户。其中:大栗树乡5件(沟渠5件);马白镇86件(小水窖83口,沟渠3件);夹寒箐镇2件(沟渠2件);八寨镇1件(小坝塘1件);仁和镇23件(小水窖22口,沟渠1件)。烟田水利设施规划面积8265亩,其中:马白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476亩,夹寒箐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2200亩,仁和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378亩,木厂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95亩,八寨镇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200亩,大栗树乡植烟水利设施规划面积1816亩。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结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20*年烟水工程建设的领导,按照规划要求尽快启动实施,并认真吸取20*年烟水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加大指导和督促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在今冬明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在明年烤烟大田移栽时全部投入使用。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效益。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确保工程建设一件,成功一件,烟农受益一件”和“目标不变,要求不减,讲求实效,讲落实,讲规范”的要求,认真加强项目管理。从目前全县的情况看,公益性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质监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要求,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水务部门、烟草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工程规划项目科学合理,保证工程项目建成后发挥最大效益;项目乡镇党委、政府要督促烟农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后续管理,防止工程因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破损、闲置;烟水工程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对建设项目进行逐项、逐件自查、检查和验收,确保建设质量。

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管理。20*年的烟水工程建设启动资金,仍然按照20*年的办法,由烟草部门垫支50%的启动资金,另外50%的资金待工程验收合格后,统一拨付。项目建设单位务必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烟草行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资金,要与烟农、村民小组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相关合同,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单位、责任人给予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认真整理相关资料,确保烟水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县烟水办、水务局等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申报程序,组织项目申报材料,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保证内业资料与所建工程项目相符。严格按照上级验收标准,健全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档案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建设项目与资料数据相符。

加大烤房建设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烟叶烘烤条件。按照上级提出的建设规格和技术要求,各乡镇要转变烤房改建思路,逐步推行以集群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为主的烤房群建设,大力推广以村为单位集中建盖烤房群模式,不断提高标准化烤房性能和烘烤水平。按照烤房建设五年规划,加快建设和改造进度,确保烤房建设通过上级验收。

强化烟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正常运转。根据今年烟草工作机构改革精神,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将被取消,但县级公司工作职能不变,机构不减少,力量不削弱。因此,公司领导班子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烟草工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支持改革。要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按照工作要求,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推进烟草工作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