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入职考察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4 18: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生入职考察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业生入职考察材料

篇1

聘用考察是确保新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良好品行和履职素质的重要措施。为做好XXXX年聘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考察工作,按照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确保考察结果客观公正,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考察工作顺利进行,中心成立考察工作领导小组、考察组,负责考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工作。

(一)考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XXXXXX XX

(二)考察组成员

XXXXXXXXXXXX

二、考察对象

本次考察工作的考察对象为XXXX年新入职的“双一流”高校毕业生XX、XX、XXX三人。

三、考察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重点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和报考期间的表现,同时要核实考察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具有报考回避的情形等方面的情况。

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考察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等方面的表现,重点了解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以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况。

道德品质方面,主要考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察考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在敬业奉献、诚实守信、清正廉洁、情趣健康等方面的表现。

四、考察方法

(一)考察组成员与考察对象所在学校、原单位、社区的组织和群众取得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电话联系、个别谈话、座谈、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必要时,可请考察对象所在学校或有关部门提供其日常表现情况的鉴定或证明。

(二)考察组成员可通过与考察对象面谈的方式,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五、形成考察报告

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对每一名考察对象分别如实写出书面考察报告,提出考察意见。考察报告由考察组全体成员签名。考察报告所附的证明材料应当注明出处,并由相关证明人签名或加盖公章。考察结果作为确定聘用人选的依据之一。

六、考察工作时间

考察工作于XXXX年XX月XX日开始,XXXX年XX月XX日前完成,考察结果以党组请示的形式,将每个考生考察情况汇总,并提出聘用意见,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七、考察工作纪律及要求

(一)考察组成员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得弄虚作假、歪曲事实,不得以个人意见取代考察组集体意见。

(二)考察组成员必须保守秘密,不得泄露考察情况和考察对象个人隐私。

(三)严格考察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谁考察谁负责的原则,对考察情况失真失实的,追究考察责任人的责任。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性人才的重任。作为实践性更为突出的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以就业为导向,使其适应岗位的要求。作为对学生离校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是我们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该作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现状

1.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缺乏联系,学生普遍不重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通常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末或第六个学期初,这个时段正好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时间相冲突,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寻找工作中去了,对于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才能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从网上全盘下载,敷衍了事,造成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偏低。

1.2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过大,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操作性的特点不但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等环节,同样也要体现在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个好的设计(论文)选题直接关系到最后完成的质量,然而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普遍缺乏新意,不少选题都沿用了很长时间,早已与实际发展脱节。有些选题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难度太大,无法完成,更没有办法进行市场调研,这样就使得论文泛泛而谈,没有实际意义,同时也失去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也不可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相结合,对某一行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更加失去了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兴趣。

1.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不够,质量把关不严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指导老师都负责二十名左右学生的设计(论文),而这些老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样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增大,出现了时间、精力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老师缺乏实践经验,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不积极与学生沟通,这些方面都影响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2 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2.1 端正思想,引起重视

在专业教学环节,专业老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就业的方向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能应用到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引起重视,产生兴趣,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就业。

2.2 结合实际,优化选题设计

学院、系部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展前就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向教研室提交毕业选题,由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对选题设计进行评议,考核是否符合市场营销的实际要求,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选题的难度,制定详细的评议标准,将论文选题规范化。然后将确定的选题与指导老师通过网络等方式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以后工作需要来确定选题。系部根据学生的选择与指导老师沟通,由指导老师确定与学生见面、协商。这样学生、指导老师的自主性就更强,能够更快地做好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也能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处理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之间的关系。

2.3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搞好毕业实习

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发展新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认真选题的基础上,带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任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实地考察,积极认真地做好市场调研,获得珍贵的设计(论文)的一手资料,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实习考核机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学校也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途径,通过毕业实习环节,使更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2.4 建立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加强设计(论文)的指导

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指导老师考核制度,将论文指导的细节量化,并根据论文完成情况对论文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论文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也能调动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应该对未完成论文指导任务,论文指导效果不好的老师按照教学事故追究责任。

2.5 加强指导老师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水平

在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市场管理方面经验的人才增强学校、本专业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更应该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作为学生毕业报告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毕业实习任务、工作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毕业报告”,或者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单位的行业专家与校内专任教师联合指导学生,改革过去高职毕业论文由专任教师单一指导的状况,增强毕业报告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功能。

2.6 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制度,答辩形式多样化

针对很多毕业生从网上下载与抄袭的现象,在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提供设计、论文完成中的材料,比如调查问卷,而且将其作为最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完善、细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体系,将选题意义与实际联系程度以及设计(论文)的创新性等等指标都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评分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增加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加强对论文指导的监督。改变单一的答辩方式,对于就业单位较远,无法返校的学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答辩,学校也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异地进行答辩。学院也考虑提高答辩学生的比重,引起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加能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结合高职教育与营销专业的特点,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我们也可以尝试以毕业技能鉴定代替毕业设计(论文),以适应高职教育双证书甚至多证书的特点和社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成,赵文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环节的改革与实践[M].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9(5).

篇3

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随着大学生毕业数量的迅猛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得不引起公众的关注,可以说它已成为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问题。为此,怎样结合就业需要进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诚信品质,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与挑战。

二、高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表现

诚信缺失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软肋。在高职院校中,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不仅显现在考试作弊、恶意欠费等在校学习、生活方面,在毕业生就业择业表现得尤为突出。1.求职材料弄虚作假。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极大的就业压力,要想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招聘者的青睐,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制作出色的简历材料是重要的第一步。当前招聘市场普遍追求高学历,高职学生在学历上欠缺优势,只得在其他简历材料上大做文章,如篡改成绩单,虚构在校的获奖、获证记录、学生社团任职情况等等。2.面试过程求彼“成”而非此“诚”。在获得用人单位的面试机会后,在面试过程中,几近美化自我,不懂装懂,不惜夸下海口,以求实现成功入职。殊不知由于缺乏诚信,在真正涉及到专业技术知识考核或实践动手能力操作时,这部分学生往往难掩尴尬境地。这种不诚信可谓自欺欺人,自食其果。3.签约后随意毁约。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因此不少高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做法,由此带来的毕业生毁约和不诚信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同样也造成了就业市场的恶性循环。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一些高职毕业生希望尽早落实就业单位,或受身边同学就业状况的影响,急于求成,在不太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签订就业协议来“保底”。而在实习、就业中,有的没有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发现自己的设想与实际工作环境不符,就擅自毁约;还有的毕业生手中已经签好一份比较满意的就业协议,但也是“骑驴找马”,持观望态度,一旦有更好的工作机会,随时准备违约。从网上招聘信息、校园招聘、接收简历,再到笔试、面试,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要花费人量人力、财力。学生的随意毁约导致用人单位招聘成本人新的人增加,使用人单位陷入被动的境地。高职大学生毁约、不诚信等行为,造成用人单位对大专毕业生的不信任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毕业生并损害了学校的形象,更成为高职院校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制约瓶颈。

三、高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实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是用自己真实的力量去实现自我追求目标的选择,是对他人人格的信任,也是平等待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守信,意味着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有交往和合作诚意的具体表现,也是对自己所承诺的责任和义务的践行。诚实守信,不仅直接关系到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和维系,而且还是作为个体的人能否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基础。一个人若不讲诚信,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就会被孤立十群体之外,在社会中失去立足之地。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是未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经济生活的顶梁柱,他们毕业后将直接面对国内、国际市场,亲临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且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他们的诚信行为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国内老百姓的消费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尊严。因而,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诚信度如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行各业、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四、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探析

1.高职院校必须多方面着手,加大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宣传力度。首先,在校园内部,可以通过宣传栏、广播台、校园网、校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对出现的诚信行为予以表彰嘉奖,对不诚信行为予以批评教育,并将学生的诚信表现纳入评奖、评先考察标准,营造“诚信获益,不诚信损益”的环境氛围。其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例如诚信演讲比赛、诚信标兵评比等,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的积极因素,让大学生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古训中获得诚信营养,提高诚信的觉悟,内化为诚信道德意识和诚信行为。最后,要建立健全完备的就业诚信监督机制,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讲诚信、重诚信的好习惯。例如,建立严格的就业资料审查制度,增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诚信度;完善就业诚信考核体系,将毕业生就业诚信信息放在网络上,通过舆论监督,让毕业生切实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专业、兴趣、特长选择与自己的性格、能力、素质相适应的工作,避免人云亦云的从众选择,思考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要提供具体明确的就业指导,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侧重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手段的更新,有针对性地实践,这些会增强学生在职业选择时的能力和心理砝码。其次,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技巧,高校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建立高校就业指导网络平台,使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应聘指南,招聘协议磋商、签约指导等系列服务[2]。再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吸收企业文化精髓,帮助学生及早进行职业认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求职就业时保持冷静思考,明晰岗位的要求与自身的匹配度。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决定了就业指导队伍在专业结构上应体现跨专业的特色,指导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高校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许多思想问题需要通过“两课”的教育教学给予指导和解决;辅导员、班主任和专职从事学生管理的行政人员负责对大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将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就业必备材料。建立高校诚信体系,健全高校信用制度,对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促进就业意义非常重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个人信用。为了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上顺利就业,立足社会,干出一番自己的人事业,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把它作为就业必备材料。大学生诚信档案应该从日前的大学生行为档案中独立出来,和行为档案并列。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他们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他们的诚信度。5.高校严把就业推荐和管理关,完善就业质量跟踪机制。高校要重视就业推荐意见的填写工作,可组织相关老师如班主任、辅导员认真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如实填写,使学校的推荐意见真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也为用人单位的聘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对于毕业生协议书遗失或违约的情况,给予备案登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公示,必要的时候,记录到新的协议书中,供用人单位参考。基于学生签约随意,毁约常态化的种种不良现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跟踪机制,做好实习、就业的跟踪工作,多与企业保持联系,通过多下企业,派发回收《用人单位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掌握毕业生的诚信状况,了解学生就业表现,继续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五、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具有其他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凭证价值。高职院校学生档案是学院档案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它真实记录了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和实践状况,反映了高职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养成经历,同时也记录了学生的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主要原始材料,因此,它是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履历证明,更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将来接受各级组织选拔、任用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就业压力空前的当今社会,学生档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探析,找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并对其今后发展进行展望,很有必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现状

1.档案材料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学生档案应该反映每一位高职学生真实的学习成绩、思想表现、心理状况等,以求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素质。但在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明确对学生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做出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素质的客观材料未完全达到真实、完整、规范的要求,且各种档案材料得不到及时归档,不利于学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同时,学生档案中的主观评价材料内容过多,而客观评价的资料不够,对学生的操行评语很简单。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档案内容来看,一般仅包括高中毕业时的简单材料、新生录取通知书、奖惩材料、学生成绩表、实习鉴定表、入(党)团材料、学籍情况、毕业证书、毕业生体检表、毕业生登记表、就业报到通知书等简单资料,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技能证明、心理问题、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等反映较少。

2.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往往把重心放在学生就业上,而学生就业率与学生技能密切相关,因此,课程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关系到学生技能培养的建设被提在学院发展的首位,而学生档案管理常被忽视;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大多进入对技能要求较高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这些企业对学生的档案不太重视,往往不对档案的接收提出明确的要求,造成学院和学生对档案管理意识的弱化,使他们没有意识到学生档案对学生管理、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的重要地位。

档案管理意识的薄弱,一方面使得学生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中关于个人信息的填写马马虎虎,如常出现字迹潦草、圆珠笔钢笔混填等现象,对个人档案材料的收集缺乏主动意识,甚至在毕业数年后,也不关心档案的归属与保存,造成档案的积压,增加了学院档案的管理工作量。另一方面,学院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常进行分开管理,各职能部门对档案管理不重视,存在互相推诿、衔接不及时现象,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通常是在学生毕业时才完善归档材料。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水平较低。

高职院校对学生档案的管理大多不设专门的管理人员,而档案管理兼职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在对学生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时,没有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致使学生档案材料杂乱。同时,《档案法》的实施,对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标准和要求,但是,在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却没有统一的、详细的、符合实情的、可以遵循的管理规章制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对策

1.建立规范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归档和审核制度。学生档案材料来自于学院各个职能部门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并要经各职能部门的转递、汇总,只有建立完善健全的归档制度,明确各部门间的归档资料和转递手续,及时收集、整理、转递,并经学院专设档案员的审核,才能保证归档资料的全面、真实、准确、系统,才能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其次,扩大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增加诚信材料、社会实践活动材料、技能证书材料、心理健康材料、信用材料等,丰富学生档案内容,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最后,做好学生档案的保管和分发工作,遵循档随人走的原则,有就业单位的按就业协议寄发,无就业单位的,两年内的由学院暂时保管,待单位落实后凭调档函寄发;两年以上的,寄至学生生源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从而减轻档案库存压力和档案员工作量。

2.加强宣传,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通过报栏等形式开展档案基础知识教育,宣传学生档案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档案的管理和维护中,并引导毕业生重视关心自己的档案,减少或杜绝“死档”的发生;其次,学院领导要对学生档案的作用高度重视,并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院日常工作日程,设立专职档案员和档案室,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3.设立专门档案管理部门。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等制定学生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设立专门档案管理部门,同时选择原则强、文化素质高、作风严明的老师做专职档案管理员,对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展望

1.建立高职院校学生信用档案。

学生信用档案是由中国人才信用网运营的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和信用状况的一种电子档案,包含的信息有学生个人维护信息、学校维护信息和社会第三方的认证信息及就业后与所在工作单位维护的信息。学生个人维护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培训经历、项目经验、任职记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工作履历、证件证书和境内外交流等;学校维护信息包括学习成绩、毕业评语、在校优良记录、在校不良记录、助学贷款记录等;社会第三方认证信息包括档案查询记录、调查、认证、评估、投诉与申诉记录和其他个人相关的信用信息记录。大学生信用档案电子交互平台具有完善、清晰的分组维护权限设置控制体系,学生处、学生科、辅导员必须通过各自的密码授权才能分级管理、审核、维护相关学生档案信息,保障了信用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安全性。信用档案通过在第三方社会公共平台上提供包括证书证件、各类优良记录和任职记录的证明与信用报告,可以使学生展示自己的诚信意愿,为用人单位和企业间搭建一个互相沟通的平台,使用人单位放心大胆招录所需人才,也可以使学生不必再为一纸证明来回奔波往返,使学生求职就业更加高效、便捷。信用档案能督促学生提高自律意识,保持诚信,从而更易获得助学贷款和社会帮助;终身信用档案使得学院能通过电子档案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跟踪与互动,对学生的约束性更强,也具有更高的维护价值。

2.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近年来,由大学生心理健康反常所引发的厌学、性格孤僻、自杀轻生等现象受到社会关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已成为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和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点的有关材料。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进行纠正和治疗,既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在人文层面意义上的关爱,又体现了一种制度上的善意;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校加强管理的必由之路,高校管理不仅包括教学秩序和设施的管理,还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提供身心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以积极态度面对人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磨难,从而为社会培育出身心健全的技术市场人才。学生心理健康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一般通过问卷法、分析法、谈话法和测验法,然后经过归纳和分析,形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反映了学生心理成长的历程,必须由专人保管,严格保密,这既反映了一个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3.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人才为依托,档案信息、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传统的学生档案与其相比,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不易查询、不耐保存、共享性差等,随着档案量的增加,档案利用率愈低,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为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工作方法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为高职院校学生档案提供了方便快捷、可靠的信息化管理途径。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统计、服务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可将档案中的学生信息资料扫描储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对学生的档案材料适时更新,及时准确反映学生的情况。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其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新形势下,认真思考和研究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和学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雅菊.浅议高职学生档案的困境与出路[J].考试周刊,2010,(32):211.

[2]龙晓风.试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J].广东白云山学院学报,2007,14,(80):82-83.

篇5

一、组织领导

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工作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负责对口招生的政策制定及对口招生工作的规划、管理与指导工作;计财处负责会同省计划部门编制对口招生计划;省招办负责考务管理、录取工作;省教科所负责《考试纲要》的制订、试卷分析、考试研究等项工作。各市教育局负责当地对口招生的宣传、组织工作。

二、招生计划

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计划将根据各科类生源状况和上年录取情况,结合各招生院校的申报要求及办学特色和条件编制,并列入全省普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联合下达,由省招办向社会公布。

三、招生对象与条件

1、招生对象: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的应历届毕业生。

2、报名条件:

(1)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开设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的专业必须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报考幼儿教育类的考生,应为纳入全省年度统一招生计划的应历届幼儿师范毕业生和历届普通中师毕业生;

(3)我省户口;

(4)身体健康。

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对象、条件与专业考试时间、办法另文公布。

3、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在校生;

(2)中等职业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非毕业班学生;

(3)因触犯刑律而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的或正在服刑者;

(4)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从被开除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

(5)因对口考试违纪被通报**年不准报考者。

四、报名

1、报名时间:**年4月5日至4月12日。

2、报名地点:应届生在学校所在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报名,历届生凭毕业证书在户口所在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报名。各市对口招生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考生在报名前应认真阅读有关对口招生考试的文件和诚信考试的规定,并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生报名时应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提交诚信考试承诺书,并填写报名(政审)登记表(见附件一)。考生领取并填涂报名志愿卡,交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编排准考号、读卡;由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打印下发摄像通知单。各市教育局职教部门要做好宣传,组织好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生源报考。

3、摄像:考生凭摄像通知单进行摄像。应届生由学校集中按各市招生部门规定的时间办理集中摄像手续。具体摄像时间由各市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批安排。

4、信息确认:市教育局对口招生部门打印并下发考生报名志愿信息确认表交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5、打印准考证、体检表:各市招生部门于4月25日至4月30日打印、下发准考证、体检表。

6、交费:考生按**省物价局、财政厅皖价费〔2002〕110号文件规定交纳报名考试费每生110元,各市须按报名考试费40%的比例上缴省招办。

五、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格检查

1、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工作由学校所在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

3、考生简历和评语由各市招生部门按要求录入计算机,在领取成绩单时将简历及评语信息盘上报省招办。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组织的;

(2)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情节严重或有其他刑事犯罪行为的。

对于思想品德方面曾犯较重错误,经两年以上考察、确已悔改的,由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校证明,经省招生部门批准,可以提供档案,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3、体检工作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执行,在指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成立体检站,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做出的体检结论无效。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我省高校对口招生体检工作的终检医院,负责协调有关方面对有疑体检结论做出最终裁定。

4、体检表由省招办统一印制,发放给各市,由各市打印后下发。体检结束后,各市必须在5月10日前将体检表连同考生报名信息盘一并报省招办,集中进行扫描。

5、体检结论应及时通知考生本人。体检结论如有误,考生应及时向市教育局申请复查,经同意后可以复查,复查须在考生成绩公布前进行。

六、考试

1、**年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继续实行3+X考试形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课和一门专业(综合)课。具体事宜请遵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年**省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方案(试行)的通知》(教职成〔2003〕7号)精神执行。**年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科目分为十三个大类(附件二)。其中专业(综合)课由本专业大类三门主干学科组成,文化课按每门150分计算,专业综合课按300分计算,总分750分。

2、各科命题不超出《**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纲要(**年版)》的范围。

3、考试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考场必须设在市教育局所在地有围墙的城区学校(原则上不得在中等职业学校内设考场,特殊情况须报省招办批准)。各地要加强对监考教师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同一考场的监考人员必须来自不同单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班的任课教师不得参加监考。

4、全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时间如下表:

时间6月7日6月8日

上午语文

(9:00—11:30)专业综合课

(9:00—11:30)

下午数学

(15:00—17:00)英语

(15:00—17:00)

七、填报志愿

考生按所考专业类别填报志愿。考生可填报2个本科院校志愿(该类须有本科招生计划)和一个服从志愿,同时填报3个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和一个高职(专科)院校服从志愿。

各市对口招生部门应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并组织考生对所填志愿进行确认。

八、建档

1、建档工作在分数线公布后进行,由考生所在市教育局职教部门负责。

2、考生档案的内容

(1)对口招生考生报名(政审)登记表;

(2)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

(3)毕业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4)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复印件(国家未开考的专业除外);

(5)照顾政策的有关证明材料。

所有复印件及照顾政策证明材料须由市教育局职教部门加盖验印章。

考生录取后,其纸质档案,应届生由学校、历届生由市教育局密封后,由考生交有关录取学校。

**年对口招生报名、考试及考务管理工作有关要求按省招办制定的《**省**年全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名考试及考务管理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另发)执行。

九、录取

1、组织领导:**年高校对口招生的新生录取工作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由省招办统一组织,集中录取。

2、录取原则: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实行“高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根据其考试成绩和填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划定分数线:根据各类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划定本科、高职(专科)各批次建档分数线和专业资格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

4、计划调整:对口招生计划应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招生计划管理的规定执行,原则上不作大的调整。招生过程中因生源状况确需调整的,须经计划管理部门批准,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总量中适当调整后执行。

5、各招生学校要积极做好新生入学后的复查、管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开学后及时将复查情况和新生缺额情况报省招办。对口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应在录取后10日内分别报省教育厅计财处和省发改委社会事业处。

6、对口招生的考务、建档、录取工作按《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照顾政策

1、高中阶段受省级表彰的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的考生,总分加10分。

2、省级技能操作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考生,总分分别加10分、7分、5分。

3、近两年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高中阶段获省级体育竞赛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总分加10分;近两年参加重大国际比赛,比赛获前六名及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总分加20分。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照顾政策按省教育厅有关文件执行。

4、历届生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总分加10分。

5、获得国家认定核发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总分加10分;获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总分加5分;取得三个以上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模块合格证书的考生(其中必须兼有一个计算机基础类和一个计算机技术类模块合格证书),总分加5分。

6、少数民族考生(以户口簿、身份证为准),总分加5分。

7、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总分加10分;侨眷报考高校总分加5分,港澳同胞、外籍华人在本省的眷属参照侨眷照顾政策。

考生在具备1-5项中的两项以上(含两项)加分条件时,只享受其中最高一项。

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其档案必须具有原始证书或交验原始材料,由市教育局职教部门审查后留下复印件并验印、签字。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情况,学校应公示。

十一、管理与就业

**年高校对口招收的本科新生,可实行预科一年。在校学习期间的收费标准按普通高校相同专业收费标准执行;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相同专业学生的同等待遇;在校学生的管理按《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

篇6

【关键字】装潢专业,就业市场前景,新趋势,专业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以及由于制度性变革带来的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私人拥有住宅比例的提高,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呈现出持续,迅猛增长的势头,成为成长性最好的新兴行业之一,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装潢艺术设计人才,装潢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

一、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现状

建筑装饰行业位于建筑业整体链条的末端,起着进一步完善和美化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提高其质量和提升其功能的作用。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不同,建筑装饰行业又细分为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业与住宅装饰装修业。住宅制度改革使大部分居民对住房拥有了所有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支出投入到家居的装饰与装修。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和会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涉外酒店,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时期,这些公共建筑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推动了装饰行业整体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就业前景进行分析

中国经济经这些年高速度发展,随着地产的热炒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室内空间的居住要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从事室内装潢设计人员、室内设计师而言,是空前的好机会。

2013年4月和10月我和同事分别走访了广厦学院2012﹑2013届装潢专业毕业生和2014届实习生,调查了杭州﹑温州﹑宁波﹑绍兴与东阳的一部分装饰行业的公司,从各公司情况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市场紧缺室内设计师职位。

在这次调研中,我与杭州﹑温州﹑宁波﹑绍兴一些装饰公司的老板谈的最多就是以前的设计师不太能满足现在设计的需要。现在人们的审美观不断提升,业主要的不是简单的装修,而是要追求品味。好的设计师小地方留不住,差的设计业主不接受,打出高薪诚聘设计师也很难也很少有人应聘。这说明每个地区设计人才不均衡,好的设计人才太少,现在要改变本地区装修行业的不景气现象,必须要认真培养设计人员上下功夫。

三、高职院校装潢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几年兴起的“考艺热”使艺术类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相对减少。特别是艺术类企业,类似陶艺、装潢、广告、动漫等公司以工作室为主,公司规模小,稳定性弱,对艺术类毕业生需求量较小,这加剧了我院高职装潢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第二,艺术类就业区域限制较为明显。如偏远地区、农村等经济不发达和基层对设计人员的需求较少,致使大部分艺术类毕业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部分地区和城市的艺术类人才达到饱和状态。

第三,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这次调研中,我对杭州﹑温州﹑宁波﹑绍兴﹑金华一些装饰公司我院2012﹑2013届装潢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同时也对这些地区近60家装饰装潢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 装饰装潢公司反馈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一学生对装潢材料了解较少,二对工程造价基本不了解;学校对学生主要是书本教育和电脑制图,对于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学校实训室更新较慢,更谈不上具体价格了,学生们建议学校能否考虑组织学生去附近建材市场去实地学习和考察,便于加深记忆扩大知识面。所以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学校培养模式相对固定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第四,学生创意能力普遍不足,经验缺乏,设计的东西缺乏美感;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对于室内装潢设计人员而言,创意是最关键的,现在人都讲究个性,同样的房子空间,不同的设计创意装潢出来的房子,住的感觉却大相径庭。对于刚毕业的我院大学生来说,要注意学人家的创意。一些装饰公司的老板建议我院学生多参观实际的建筑装潢,尤其有代表性的,美感的培养很重要。

第五,就业单位的“挑剔”;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在应届毕业生和有丰富工作经验跳槽设计师,往往选择后者。经验是最宝贵的,但对刚出校门不久的我院大学生来说,经验几乎为零,所以在实习或正式参加工作的时候要注意积累经验,各方面都要积极参与一些。至少在你准备跳槽到别的公司时,你已经不是白纸一张了。

四、新的就业形式下装潢教育培养的对策

1﹑在培养目标上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实施“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在专业课程设置要更有针对性,具体课程上加强对《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课程课时数,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将企业具体案例引入课堂,学生练习时也可以以社会上具体项目为蓝本,增强实战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考取项目经理资格证书﹑室内装饰设计员﹑工程预算员﹑工程造价员﹑装饰美工﹑全国CAD技能等级等相关资格证书。

2﹑加快学校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在实践基地建设上要积极营造真实的实践环境,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结合行业或企业实例,实施案例教学。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真实的环境中完成每一个工程单项技能训练,直至达到企业必须的岗位能力要求。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企业输送企业所需的技术应用人才。

篇7

摘要:新常态下的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变化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而且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不容乐观,存在着职业意识欠缺、职业技能不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应聘能力弱等问题。因此要在根本上解决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就必须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职业技能,并加强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性创业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1-0036-05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in Chinas New Normal State

TANG Guoying

(Department of Admission and Employment,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xing 312000, China)

Key words: New normal;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Normal economy, employment situation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has become much severer. On the one hand, New Normal economy has brought changes in structure and growth model, resulting in less job opportunities. On the other hand, largescale increase of college enrollment has led to the difficulty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Besides,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ies are not very optimistic. Their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skill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jobapplying ability have been constantly questioned by employers.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vocational student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improve their vocational skills, strengthen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carry out rational business startup education. By doing these, a higher employment rate and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qua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an be achieved.

中国经济新常态可以用非常简短的语言总结: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增长点转移。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期〔1〕。在新常态下,一方面经济增速减缓导致了就业容量、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新增就业岗位面临不确定性,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点转移导致就业岗位需求发生变化,造成技术性失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仅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就达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2〕。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就业问题也愈发显得突出。

大学生就业难早就是一个让学生、家长、高校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经济新常态和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进一步恶化了原本就困难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形势就更为严峻。高职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专业基础知识要差些,起点较低,就业能力相对较弱,要解决好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单要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提高毕业生们的就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新常态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汤国英新常态下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高职院校毕业生绝大多数都从事技术应用型、劳动生产型或者社会服务型工作。他们有一半以上进入规模300人及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就业于民营企业〔3〕。而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弱、融资难,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创新能力不足,抵抗风险的能力差。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对小型、民营企业的影响尤其突出,使这些企业难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进而造成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新常态下,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提升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市场对技师特别是高级技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高职毕业生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新常态下的企业对就业岗位的要求,因而就业更加困难。

二、新常态下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新常态下的经济变化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是导致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而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他们就业难的根本性因素。就业能力是指适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适应就业岗位职责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通过在校期间培养而获得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训练和个人综合素质培养,为适应就业需求而进行的岗位实践〔4〕。面对新常态下的中小企业的要求,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职业意识欠缺

职业意识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特定职业的综合情感、理性认识和工作态度。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中,岗位分工越来越细致,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不同岗位除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有要求外,对个人素质也有独特的要求,其中职业意识是内在、本质、基础的部分。职业意识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对所从事或即将要从事的职业的认同感,认可并热爱这一职业,愿意投身于该职业领域,全面理性地认识该职业的职业性质、职业道德、职业信念、职业目标、职业能力等,从而产生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5〕。

职业意识是用人单位考察高职毕业生时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新常态下,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招聘方面更加慎重,对职业意识的要求更高。职业意识可以通过个人气质表现,职业意识好的毕业生踏实肯干、潜力大,不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应该表现出与专业相匹配的个人气质,例如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应表现出稳重、严谨、有条理,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热情、积极、耐心。不少高职大学生在应聘时的表现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个人气质不吻合,甚至有偏差,最终导致应聘失败。职业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外在表现是要对工作热情。然而,在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部分高职毕业生不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工作岗位,而是消极应对、被动等待,即使是学校为其创造了获得工作岗位的机会,也因为面试环节表现得不积极、不认真,而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了。这些都是职业意识不强的表现。

2.职业技能不足

职业技能是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能力,能够直接上岗或者仅需少量培训即可上岗的毕业生,可以节约企业大量的培训成本,必然受到企业的青睐。

新常态下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了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新常态下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被更快地推广应用,而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及时调整,造成学生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需求不一致;二是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后,需要职工尽快适应新设备、新工艺,因此对高职毕业生快速适应新的生产条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以职业技能明显不足。

3.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现代化的生产需要团队协作,特别是新常态下的企业生产过程更复杂、组织更严密、分工更细致,工作团队意识要求更高。只有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毕业生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在工作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当代高职大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敬业精神、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都较弱。尽管多数高职大学生在持续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

4.应聘能力弱

应聘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并最终录用应聘者的重要因素,也是用人单位判定应聘者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企业招聘毕业生时,除了看高职大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外,用人单位还要通过笔试和面试考核来确定最终的录用对象,因为应聘能力能够直接反映应聘者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据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有的高职大学生应聘材料非常丰富、精美,面试过程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反差较大,最终导致应聘失败。应聘能力直接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三、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供需数量失衡,而是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而造成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只有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能真正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

(一)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重视不够。而职业意识的培养通常是通过素质教育课程和实践实训环节来进行。

目前,素质教育课程中有关职业意识的内容明显不足,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规划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教学时要让学生对所学专业、自己想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明确专业课程学习的要求、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需要哪些资格认证,未来会到哪类单位和部门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社会对这些工作岗位的评价。这样既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在思想上对就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又能激发他们对这些工作岗位的兴趣和自豪感,从而增强职业意识。

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实践实训环节中,老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实践实训结束后,不但要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明确工作流程、牢记安全须知和注意事项,还要让学生总结实训的心得体会,从而让他们真正具有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的养成对于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职业意识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而刻苦认真学习的过程,也是形成和深化职业意识的过程。职业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会使其终身受益。

(二)高职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前瞻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绳,把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在适应市场需求上,要调整和改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结构时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过去高职院校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仅仅是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而今还需对新常态下的行业发展前景、技术进步等有更清楚的了解和判断,也就是说,不仅要知道现在的状况,还要预测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状况,从而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另外,高职教育还要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增强适应能力,因为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它要求企业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要求职工要有快速适应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到适应新常态下产业升级的水平上。

(三)加强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高职院校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理性规划职业生涯,确立长远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课外学习活动,以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在学校里多参加学生会、社团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利用各种条件参加实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假期中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社会资本、职业认同等。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需求。

(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

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促进高职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应当纳入职业院校的发展战略中。就业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他们规划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还能帮助毕业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就业导向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天赋、兴趣爱好,并准确评价自身专业能力,从而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应聘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职毕业生已经可以出色地适应工作岗位了,但是,从就业的角度看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较高的应聘能力。若将前面三种能力比作产品质量,那么应聘能力就是产品营销,因为没有营销,产品就无法实现价值,所以必须重视高职大学生应聘能力的培养。

在应聘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应聘心态和应聘技巧。应聘心态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6〕,让学生通过自我测评,了解自己内在的性格特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找准就业定位,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课程可以灵活多样,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担任就业导师,从各个层面引导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综合能力〔7〕。要告知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就业目标应该明确,切忌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而且还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这样才能在应聘过程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当代高职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对应聘技巧有清楚的认识,在应聘前一般都能够详细了解招聘单位、岗位等信息,在着装、礼仪等方面也能做到得体,但他们缺的是应聘技巧的实践锻炼和综合运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毕业季应在校园模拟招聘活动,由就业指导教师作为招聘人员进行面试,而且环节、过程尽量与现实招聘保持一致。模拟招聘时还可由学生轮流扮演招聘和应聘者,换位体会招聘者和应聘者的心态。同时还可在招聘季,组织低年级学生观摩毕业生招聘过程,使他们对招聘有直观的认识,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能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五)引导高职大学生理性自主创业

创业也是一种就业方式,从全社会就业来看,在新常态下创业是被鼓励的一种就业方式。为此,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地方也根据地区特点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而高职大学生,因为其教育定位、培养方式、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其创业也呈现出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不同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和技术应用人才,通常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而且高职大学生的入学成绩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也较多,他们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整体素质偏低、家庭经济状况偏差。因此高职大学生要创业,就必须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找准定位,理性地进行创业。

首先要让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才能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相较一般就业而言,创业更艰难,因为创业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太多、风险高。通常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都具有以下特点:乐观、自信、心胸宽广;做事认真,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抗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有执行力;敏锐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有一定的家庭经济基础。如果高职大学生具有这些特点,那么就可以考虑自主创业。但是,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很优秀的学生,也非常适合直接就业,他们只需要在直接就业和创业之间进行权衡。

其次是要正确选择创业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分为一般型、专业型和创新型。一般型指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很少的专业知识、自己经营或少量雇佣员工、服务范围有限的创业形式;专业型指有一定专业技术含量的创业类型,往往和创业者所学的专业相关,创业项目有一定的专业技术门槛,也需要创业者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创新型的技术要求最高,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创新性,一般需要创业者有知识产权、专利,或者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创业的技术要求最高,难度也最大〔8〕。

基于高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一般型的项目最为合适。这类创业项目门槛低、规模小、经营灵活、形式简单、投资小、成本低,而且经营范围比较小,往往局限于社区,可以借助的社会资源多。对于少数专业能力突出或者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大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专业型的创业项目。创新型的创业项目一般不适合高职大学生,如果选择此类项目要极其慎重。

再次是学校要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在校的创业教育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高职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创业教育。(1)在新常态下,各类高校都应该开展广泛且形式灵活的创业教育。初始阶段的创业教育,力求广泛、不求深入,应让所有学生对创业都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创业也是一种就业选择,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进行更深入创业教育的可能。通过初始阶段的创业教育,筛选出自身有条件、个人有意愿的学生,进行深入的创业教育。(2)还要定期举办校园创业活动,如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在活动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所学的创业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另一方面要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3)学校还应为学生的校园创业提供条件。对符合创业条件,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且适合在校园开展的创业项目,学校要给与实际的支持,提供场地、指派创业导师。(4)要让学生认识到校园创业实践和社会创业的不同。校园环境相对简单,创业压力小,面对的问题少,而现实社会则复杂得多,学校可以通过邀请成功的高职大学生创业者,做创业历程、成功经验、困难教训等报告,使学生对创业有更理性、深入的认识。

四、结语高职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关系到经济的发展、民生的保障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微观层面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新常态下,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个综合性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与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新常态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应保持平常心,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调整,引入创新教育,从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尤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J〕.求是,2014,(17):26-28.

〔2〕万玉凤.我国高职教育规模首破千万〔N〕.中国教育报,20150916(1).

〔3〕就业率稳定自主创业大增――《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J〕.大学生,2015,(增刊4):114-117.

〔4〕陈丽.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21-123.

〔5〕翁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现状和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2,(5):100-102.

〔6〕童卫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独立学院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09:50-51.

篇8

1.课程设置的改革

(1)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景观设计专业得以发展的基本生命力。把握市场需求状况,一方面进行现状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所需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

(2)课程设置的特色性

高职院校设立的景观设计专业与本科类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原有的学科专长来发挥景观设计专业的特色方向;利用强势学科为依托发展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专业。侧重专业方向是高职院校办好该专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科或现有师资的特点侧重于“小环境设计”、“设计表现”或“景观工程”等等。最好能在毕业生就业方向上与本科院校错开就业,发展自身优点,办出“特色”。

(3)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景观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专业。无论是在方案、绘图、资材、施工、管理等等都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工作;而企业又要求毕业生一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就能负责景观项目工作。要实现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的重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辅以理论的教育理念。

2.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把握

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设立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探讨阶段。通常是参照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各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课程名称相近,但因为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在新专业发展过程中是难免的。更好地培养有特色而又适应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人才,才是专业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内涵虽然广泛,但在课程及教学上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专业方向不可过宽过广,围绕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及教学的方向。根据市场对景观设计毕业生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三大课程群:设计表现课程群、工程项目课程群、方案设计课程群。三大课程群及子课程只是景观设计专业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要办出特色,要适当增加与自身适应特色课程。下面对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分析:

(1)设计表现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总学时数非常有限,所以不可能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教学,因此,在园林美术的教学中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已经难以适应需求。可以在园林美术教学中以建筑与园林速写为主,舍弃静物表现。为后续的专业设计效果图表现打下基础。在园林美术色彩教学中以环境色彩写生及色彩设计为主。可以加入色彩分析、色彩心理学等内容。手绘效果图表现是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难学难精的手绘效果图不为重视。但是,优秀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手绘草图中表现的。草图可以快速描绘设计师的瞬间灵感,设计方案阶段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设计项目结果一般以电脑效果图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训练徒手快速草图练习,以快速表达设计思路为教学目的。计算机绘制工程图与效果图是目前景观设计行业的趋势。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成为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评判标准。在教学上既要强调计算机绘图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与设计课程内容联系学习,以计算机绘图为桥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

(2)工程项目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工程项目课程群是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中最贴近市场的课程群。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者应该采取“走向市场”的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引导学生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对建筑材料及景观园林资材的了解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新材料、新植物不断涌现及引进,要通过考察市场等手段时时更新知识。通过考察苗圃场、植物园及景观施工场地等。认知植物种类及特性,了解其栽培方法及后期养护。在施工技术课程;尽量组织学生去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考察和学习。还要去现场拍下施工影像资料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3)方案设计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

方案设计课程群才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课程。如缺少前两个基础课程群的前期支撑,设计根本就无从谈起。课程群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而构成了景观设计专业。植物造景与景观设计(或叫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来完成。该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设计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及特点,以庭院景观、楼顶花园、小公共空间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大的规划性景观设计可以略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景观设计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法之外,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教学老师及企业请进来的设计师指导下进行景观设计实践。在课程单元部分要留出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完成完整的课程设计作业。在题目设置上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求学生以“假题真做”、“真题假做”等方式完成作业;有条件的应该“真题真做”。从设计方案的构思到效果图、施工图等都严格按照专业设计单位的要求完成,并要求达到相同质量。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毕业就能从事很快适应景观设计行业实际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也可以把有影响力的专业比赛引入课程,通过比赛开阔学生的眼界。

3.实践教学的创新

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是设计课程教学必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需要人才的质量标准。通过专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毕业后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方法上要探索一条能与企业达到双赢的合作之路,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探索“师生进公司,设计师进课堂,项目进课程”的形式。实现教学场所与设计工作室合为一体;请企业设计师、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养更加贴合实际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效的解决景观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的弊端,为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继续推进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势在必行,也是突破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一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停留在课堂完成;学生难免会对假题假做产生疲惫的心理而应付了事。在实践环节应该加强管理及提高要求,使学生重视起来及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

4.结语

篇9

大学扩招催使高职自我定位。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急剧增加,高职学院数量也在此时激增。新世纪后,国家取消了包分配,包就业的老模式,改为学生自谋生路,毕业生和企业双向选择。这批扩招的大学生膨胀式涌入社会,一时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这时的高职认识到要培养“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让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走出象牙塔,走进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此时教育部也提出了“坚定不移走‘产学研’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化的教育理念初步形成。经济结构转型带动高职人才培养转变。经历了十几年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的现实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老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不科学,所以转型迫在眉睫。经济的转型要求高职毕业生除了具备高技术技能外,还要有着开阔的视野,技术革新的能力,技术应用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等。实现培养这些人才的目标就要求高职学院创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人才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有着不同的认识。“人才四分说”是国内目前认可度最高的一种分类方式。具体说来这四类人才就是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而后两种人才都是通过高职教育这条途径培养形成。这两类人才大多工作在社会生产的一线上,用着自己的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报酬。技术型人才大多在工程型人才的策划,设计等转变为实际产品的过程中,应用管理和所学专业技能进行生产。技能型人才主要在工程型人才的策划,设计等转变为实际产品的过程中,凭借自己专业所长,操作现代机器来生产。例如:制药厂里的管理人员,药品生产车间的生产组长他们都属于技术型人才;而药剂的添加,催化剂的添加人员则属于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综合能力强,有着较高职业素养,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学些能力。他们大多工作在生产、销售、服务的一线上,在实现中他们常常被俗称为“蓝领”。高素质强调的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情商方面;而技术技能则强调的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强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的是智商方面。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对于高职生来说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要明白有些岗位有着研究生,本科生,所以他们要扬长避短,在技术技能上提升自己。具备了高技术技能,高素质的学生现实点说可以更容易就业,他们往往能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方向,把握自己的机会。进入职场后有很强的目的性,能够迅速融入工作环境中。所以,高素质技术技能的高职生对于自身而言就是保证就业,对于学校而言就是提高声誉,保证生源,社会而言稳定社会就业率,降低失业率,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三、我国高职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2000年的高校扩招后,之前的中专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借着这次春风升级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但是档次升上来了,教学方法却没有跟上来,很多课程,很多专业依然沿袭着中专的那套模式,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很不足的。不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现象很普遍,无法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不合理

盲目跟风现在严重,例如,之前IT行业火爆,众高职学校纷纷开设IT专业,现在物流有热门,这些学校又大开物流专业。学校的决策仅仅依据一时的社会需要,为了满足生源盲目设定专业,殊不知就是因为大多数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社会用工的起伏的变化。物流是偏文的,IT是偏理的,学校都没清楚自己的定位,混淆一谈,这样培养的毕业生质量怎么能高。

(三)社会实践少

很多高职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化学实验条件差,设备不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自己动手能力的需要。指导老师自身的实践技能缺乏,因为学校政策的原因,对于实践不够重视,化学指导老师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据了解,一些高职学院,安排给化学实践课指导老师的课酬还不及理论课老师的三分之二,基于这些种种原因,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学到的只是老师照本宣科的空洞内容,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四)投入经费不足

培养学生的能力越强,就需要学校投入越高的经费,而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周期,高成本的过程。若学校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如今,高职学校由于科研力量弱,科研经费少,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专项拨款和学生学费,而高额的设备,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建设能很快消耗这部分资金。所以直接阻碍着高职学校的发展。

(五)生源少、生源质量差

在职场中,专科生和本科生有着无形的区别看待,这种区别看待既来自企业也来自同事。所以高考学生在选择院校时能上本科院校都去本科院校了,没人愿意去高职。加之其他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大多很低,生源质量不高。这种影响也带到了他们入学后的教育中,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差,他们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另外一方面,高职院校不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没有对他们进行学前的专业培训。两方面原因致使高职学院在培养人才中,困难重重。

四、实现我国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依照市场需求合理设定专业

生源紧张,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高职学院还在盲目设定新专业。先不讨论他们在设定新专业时有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社会调查,就他们设定的专业而言,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都不明确,甚至在学院内部个系之间在设定这些专业时都有重叠的只是在名字上不同罢了。例如,有的高职学院里《材料构成》这个专业课在化学学院里面开设了,而在材料学院里又有一门叫做《材料分析》的课程,两者名字不同,但是教授内容大同小异,严重浪费学院资源。因此,高职学院在开设专业时,不能紧盯着眼前利益不放,要在开设这些专业前实实在在地考察市场,深入社会调研,增加专家研讨,对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模式以及以后的就业前景综合考量,形成科学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在上报学校党代会讨论。

(二)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和改革专业培养模式

专业培养对于高职学院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专业培养是一所高校生存的前提,是其他工作的基础,是学校生命线,只有有了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其他的教学设备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室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才有方向。其他的各项工作要仅仅围绕专业建设来发展、来规划。第二,专业培养要依据社会需求不断的调整,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对于人才需求量也是不对变化的,对于专业的需求也是变化的。例如,之前IT行业需求量大,而现在随着电商的不断壮大发展,物流迅速崛起,并且已经收到国家层面的关注。所以,及时调整,革新专业培养模式很重要,还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如企业,毕业生是产品,产品质量是学院长足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加强实习实训

如今的大多数高职都是自己关起门来建设专业,这样不行,要敞开大门,积极了解企业需要。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帮助高职学院提高人才的能力。政府方面也要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到高职的发展中来,共同合作,可以采取定向培养的方法,一方面既保证了自己的用人需求,也解决了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另一方面,高职也培养了能适应公司需要的人才,提高就业率。早在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模式。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这些方式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双赢。

(四)加大资金投入

篇10

你的团队会有什么性格和效率,也取决于你征聘了什么人。你雇用一大堆C级员工,你的公司就会沦为C级公司。即使你认真训练这些员工,你也可能还是无法改善整个部门的整体发展。反之,若是雇用了A级和B级员工,你就拥有建立强大团队的要素。

招募人才就像公司的许多其它活动一样,也是一种商业流程:这是一套把投资转化为报酬的活动,过程包括汇集有关职缺所需的条件信息、应征信函、此职位相关决策者的考虑等,而它最后的产出就是一批新进员工。本文叙述招募员工的步骤,如果能好好照着做,不仅能提升你的聘雇水平,也能让你对自己的知人善任更具信心。

你在征聘人员之前,应先弄清楚为什么雇用他们,另外还必须明确哪些技能和人格特质符合此工作和公司的条件。界定工作及其条件,应先了解以下几点:

工作的主要职责和职务

假如你正在为现有的职缺物色新人,不妨先观察一下现任员工在做什么,并评估他们的工作内容。但别据此轻易下定论。利用聘雇时机重新评估这份工作的主要职责。

从事工作所需的资历

学历和经验是评估人选时列入考虑的两项重要背景资料。在学历方面,你也许规定了应征者应具的学位或学术水平。但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确有必要具备某种学历?你能否稍具弹性,或是以相关经验来代替某种学历?至于经验方面的需求,应该先对这个职位的特殊职责详加分析。以下几点最必要: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职务上的经验;在大、小公司任职的经验。

必备的人格特质

例如:对于必须熟悉产品和竞争对手的职位来说,行业及职务上的经验尤为重要。但如果某个优秀人选并未具备所有必要的经验,可以看看对方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速度。有些测验可以测出人选的特长,例如有些人精于数据、或具备空间概念、具有机械方面的才能等。此外,你也要确定公司是否有时间提供他在职训练。

人格特质能显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会怎样与工作伙伴共事。评估你登在求才广告中与职责相关的下列人格特质是否适当:

分析和创造的能力。应征者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决定了他会怎样评估问题,以及能否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

决策风格。决策风格因人而异。有些人十分善于组织、分析、实事求是;有一些人比较随性。有些人当机立断;有一些人犹豫不决。有些人靠共识;有些人自行就教于人。完成这项工作是否一定需要某种决策风格?

交际手腕。交际手腕和行为互为表里,因此,了解应征者的交际手腕是聘雇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想确定那些交际手腕最适合某个职位,应先想一想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哪些性格特质能带来好的绩效,尤其是这牵涉到上司、同事以及直属主管时。例如,理想的主管人员应有耐心、中规中矩、小心谨慎、注意细节。业务经理则必须非常外向、不拘泥形式。

进取心。应征者的个人目标、兴趣、精力和工作进度,通常反映了进取心的大小。问问自己:这份工作符合应征者的个人志愿吗?他是否会竭尽心力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