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考察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5 10:0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生考察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度
招才引智考察公告
根据《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度招才引智实施方案》精神,为保证本次考察顺利进行,公告如下:
一、考察对象
体检合格的1人确定为考察对象(具体名单附后)。
二、考察时间及地点
日期: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4日
三、考察内容
考察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以查阅档案、谈话了解的方式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应聘者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平时思想政治表现等,原则上以学校鉴定等证明材料为准,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提出考察意见。
附件:1、考察人员名单
2、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度招才引智毕业院校审查表
3、需交回材料
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招才引智工作领导组
2021年6月28日
附件1
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
招才引智考察人员名单
姓名
身份证号
面试成绩
报考岗位
备注
郭贝贝
142333199307091427
79.56
专业技术岗位1
附件2
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度招才引智毕业院校审查表
姓 名
性别
籍 贯
出生
年月
入学
时间
毕业
时间
毕业院校、学历学位、专业
该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特别是有无违法、违纪、涉访、涉邪等情况
系党总支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校学工部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考察人: 考察时间: 年 月 日
备注:考察对象为2021年应届毕业生的填写此表。
附件3
需要交回的材料
(1)个人总结1份(1000字,纸质版、电子版);
(2)交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1年度招才引智毕业院校审查表2份;
(3)其他有关证明材料1份(派出所出具的相关证明、个人征信等);
(4)1寸红底照片3张(与报名照一致纸质版、电子版)。
篇2
根据市属事业单位2018年度公开招聘计划和《关于2018年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8〕2号)要求,现将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和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
(四)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学位、技能条件;
(五)初级岗位应聘人员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含40周岁)以下(1977年1月26日以后出生);
(六)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
在职人员应聘须经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同意。定向、委培毕业生应聘,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应聘前与签约单位解除协议或经签约单位同意,可以应聘。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我省统一组织招募和选派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须是济宁市生源或在济宁市从事基层服务的,以下简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满2年且完成协议书(合同)规定的服务期限、考核合格,3年内(指2014年、2015年、2016年招募和选派人员)报考的,实行定向招聘。已按照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再适用该政策。
2018届西藏、新疆生源(高考时户籍,下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或西藏、新疆生源2016-2017届未就业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可应聘符合岗位资格条件的面向西藏、新疆籍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
2011年9月26日以后服役期满退伍,符合济宁市接收安置条件的退役全日制大学生士兵报考的,实行定向招聘。已享受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再享受该政策(退役大学生士兵应聘的有关政策由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可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大专)、本科毕业生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
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应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
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招聘岗位对工作经历有明确要求的,应聘人员需提供相应的工作经历证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作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以2018年1月26日为截止日期。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报名
1、个人报名
报名时间:2018年1月26日9:00-1月29日16:00
查询时间:2018年1月26日11:00-1月30日16:00
报名网站: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jnsi.gov.cn)
应聘人员登录指定的报名网站,如实填写、提交个人相关信息资料并上传照片。全市统一报名系统,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人员在资格待审核期内可修改报名信息,后一次自动替换前一次信息。待审核期为2小时,自完成提交报名信息算起。报名截止后,招聘单位不受待审核期限制,可直接进行审核。报名信息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
应聘人员使用二代身份证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应聘人员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的,查实后取消其本次报名资格。报名人员在应聘期间的表现,将作为公开招聘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2、单位初审
初审时间:2018年1月26日11:00-1月30日16:00
招聘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节假日不休息),及时查看本单位网上报名情况,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对具备报名资格并符合应聘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未通过初审的,要说明理由;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少内容,并退回应聘人员进行补充。招聘单位在待审核期满后48小时内未对应聘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3、网上缴费
缴费时间:2018年1月26日11:00-1月31日16:00
缴费标准: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考务费的收取标准为每人每科40元。
应聘人员在待审核期满后至查询截止时间前登录报名网站,查询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网站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济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在职人员应聘证明信》《应聘济宁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并于2018年3月14日9:00—3月18日登录该网站,下载打印《2018年济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准考证》。
拟享受减免考务费的应聘人员,通过招聘单位初审后,于2月1日9:00至16:00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济宁市人事考试中心(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京杭路16号,济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A306房间)办理减免考务费审核确认手续。审查核准后,考生本人要网上确认。
报名结束后,对应聘人数达不到1:3比例的招聘岗位,计划招聘1人的,取消招聘计划;计划招聘2人(含)以上的,按规定的比例相应核减招聘计划。取消招聘计划的岗位,该岗位应聘人员可在规定时间改报市属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
(二)资格审查
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应聘人员报名及笔试前的资格审查由招聘单位在网上进行。拟进入面试范围人员的资格审查,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初审和面试前的资格审查由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应聘人员需向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提交身份证、《笔试准考证》《济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应聘济宁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1寸近期免冠照片(与准考证照片同底版)3张及相关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1)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并能够正常毕业;其他人员应聘的,提交2018年1月26日之前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2)在职人员应聘的,还需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在职人员应聘证明信》;(3)留学回国人员应聘的,还需出具国家教育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4)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还需提供相关服务基层项目的证明材料;(5)西藏籍、新疆籍高校毕业生还需提供户口簿;我省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级班、预备技师班全日制毕业生应聘的还需提供户口簿;(6)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应聘的还需提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学生应聘的还需提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7)退役大学生士兵还需提供入伍通知书、退伍证、户口簿及安置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8)岗位资格条件需要的其他材料。
经审查不具备应聘条件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相关材料的,视为弃权。因取消资格或弃权造成的空缺,从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中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三、考试内容和方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1、笔试。笔试由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笔试时间:2018年3月18日
综合类:上午9:00-11:30
教育类、卫生类:下午14:00-16:30
笔试地点见准考证。
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综合、卫生和教育三大类,各类均考一科。综合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卫生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按医疗、药学、检验、中医、护理五类分别命题;教育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
为保证新进人员基本素质,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岗位招聘人数和笔试情况确定。
2、面试
面试人选从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中按1:3的比例依次确定;达不到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面试人选确定后,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
面试分为教育、卫生和综合三大类,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统一指导下,由市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组织实施。面试可采取结构化面试、专业测试、情景模拟、面试答辩、实际操作、说课试讲等多种形式,其中专业测试不能单独实施,应与其他面试方式结合进行,专业测试成绩分值占面试成绩的分值不超过40%。面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面试成绩由面试考官当场评判,在本场面试结束后统一向面试人员宣布。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百分制合成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同一招聘岗位出现总成绩并列的,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笔试成绩相同的,由面试组织实施部门组织加试,根据加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岗位计划数与实际参加面试人员数为1:1的,面试成绩低于面试组织实施部门所有实际参加面试人员有效成绩平均分值的,不得进入考察范围。
四、考察体检
根据招聘计划,按不高于1:1.5的比例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组织考察。对考察合格人员,按招聘人数1:1的比例等额组织体检。考察体检工作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统一指导下,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考察采取查阅档案、查验证明、实地考察和谈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应侧重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并对应聘人员是否符合规定的岗位资格条件、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进行复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意见》(鲁组发〔2017〕2号)要求,对考察对象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问题未查清并处理到位的,不得办理聘用手续。
体检应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1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
对放弃考察、体检资格或考察、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从进入同一岗位考察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五、公示聘用
对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不再递补。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提出聘用意见,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审核。经批准聘用的人员,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放《济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聘用通知书》,凭《济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聘用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聘用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与受聘人员约定最低服务年限。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博士研究生的报名应聘按有关政策和程序,由用人单位组织考察测评,同意聘用的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六、招聘计划及招聘岗位
七、其他
篇3
一、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全面考察学生多年来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也是为用人单位提供评价人才使用的重要客观依据。但从人才中心所接转的的大中专毕业生档案情况来看:部分档案存在材料不全、散乱、错寄、自带甚至拆封等现象,造成无论是给毕业生的就业还是后期政审、利用等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事档案的散乱、缺失。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主要包括登记表、成绩单、学年鉴定表、奖励处分材料、党团组织材料等等。但在毕业生档案接收中经常出现档案材料错放、寄错,甚至出现一些重要的报到证、党团组织材料缺失等情况。由于没有专门的人事档案库房以及专业的登记保管等,在收集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材料过程中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同时,由于毕业生众多,大多需要新建档案,因此在存放过程中容易与其他毕业生档案混装在一起,存在档案保管不规范现象。2.人事档案的专业性、保密性不强。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需要严格依据国家档案转递、管理规定要求执行,但现实中由于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少,毕业生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往往由辅导员、班主任甚至是学生代为转递,非专业人员的过多介入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不强。此外,大中专毕业生在后期为了提高知识,参加相关的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或自考,这些后添加的重要的档案资料为了查阅、复印等在拆封后没有及时密封,减弱了档案的保密性和真实性。
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麦可思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光明日报》于2015年7月20日的《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但2014年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失业率为8.5%,每年有数十万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因此,做好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开发工作意义重大。1.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企事业单位招聘、选拔人才是一种人力资源的资本投资,是为了通过对人进行资本投入、提高人的职业技能或体能,增加劳动产生的一种投资行为。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将闲置、滞留在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有效利用,避免人力资源浪费。2.扩大流动人员就业服务保障。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往往辗转多个城市就业,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需要做好流动人员流动人事档案的转递、保管工作。一方面,各地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因掌握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故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事业、教育以及劳动人事等部门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就业人员人事档案的建档、转递工作,为流动人员就业做好服务。
三、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实习;见解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57-0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区别,除了学制不同外,就是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务、实训、实验、实践等形式进行训练、培养。三年级时,集中时间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安排好毕业生实习,实习单位如何选择,如何检查管理毕业生实习,实习成绩如何评定,要提交哪些材料等,笔者拟就这些问题陈述管见,以供交流、讨论,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制度。
一、毕业生实习时间安排问题
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基本都安排集中时间进行。集中多少时间实习,有一年、半年或8个月、1至2个月等不同安排。具体安排在哪个学期进行,也有不同做法。有安排在三年级整年进行的,也有采取工学交替进行的。不同的安排都有不同的理由,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认为,根据实践和考察,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时间以毕业前8个月或一年为适宜。理由是:第一,有利于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锻炼衔接。第二,方便专业理论学习的教学安排,避免专业理论学习被分割而不连贯、不完整。第三,有利于用人单位的顶岗实习岗位安排。用人单位大多是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要求时间不能太短,时间短会增加培训成本,影响工作熟练和质量。第四,有利于学生与就业衔接,提早转正,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作用。
二、毕业生实习单位选择问题
毕业生实习单位要不要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理论上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做到“工学”一致,学以致用,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但是,现实中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学生就业不是统一分配,而是双向选择(学生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选择学生),学生选择用人单位有自。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是可以衔接的,所以,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会考虑到就业衔接,只要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生本人也愿意,专业不对口就不成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校方硬性要求学生选择用人单位要专业对口就没有必要。如果实习单位由学校统一联系,统一安排,就能做到专业对口。但是这种做法很难做到和做好,因为首先,难于做到学生百分之百满意,其家长也会有意见,会给学校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毕业生数量少的专业比较好安排,毕业生数量多的专业就不好安排,要联系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是不现实的。再次,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每年的需求量有限,尤其是专业技能性很强的岗位,用人单位在没有拓展业务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增加岗位人数的,也不可能用“新人”取代原来已有实践经验的“旧人”。因此,在毕业生实习单位选择问题上,完全做到专业对口是不现实的,可以不做硬性要求。
三、毕业生实习指导、检查问题
毕业生实习指导、检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指导、检查,实习就有可能不落实、不完整,不合要求,所以,实习指导、检查是很重要的。毕业生实习指导由指导教师承担,实习检查由指导教师配合学校教务处和院系进行。指导教师应安排有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用人单位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由专业教研室安排,指导的学生人数要控制在15至20人,最多不超过20人。因为20人是符合高校师生比规定的数量。少则可以,多则不允许。这样才能保证指导质量。校外指导教师由用人单位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员工或主管承担。要制定《实习指导教师职责》,使指导教师明确所承担的职责,认真按要求做好指导工作,完成毕业生实习指导任务。笔者认为,细节上可以有不同,但原则上应该一致,要形成规范的要求。指导教师职责,原则上应包括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落实实习单位,制定实习计划,按时到实习单位报到实习;实习期间,了解学生的实习工作情况,指导解决实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传达学校的有关通知和要求毕业生完成的事项,督促认真完成实习小结、实结报告的撰写;实习期满后,收集所指导学生提交的实习小结、实结报告及实习单位鉴定表等相关表格材料,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有的院校对实习检查规定了很多细节,采取了多种形式,如要求指导教师写指导笔记、“月报”,一周半月提供统计报表,与学生打了几次电话,如何联络,有何情况,一一记录在案。承担毕业生实习指导的教师都还承担有其他年级学生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将所有精力都花在指导毕业生实习上。如果按上述要求,指导教师必然会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得此必失彼。因此,笔者认为,实习检查要讲求实效。要把实习过程检查的职责交由实习教师主动、自觉地去做,要相信教师能做好,职能部门不要动辄“监督”、“监控”。实习过程中,凡情况正常,就不必要汇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才需要报告请示。
四、毕业生实习提交的材料问题
篇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高校的政务管理和学籍管理也逐步信息化,给高校日常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大学生档案管理却还延用着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员工作理念还停留在档案“看管”的层面,不能发挥其为就业服务的功能。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大学生电子档案信息系统,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交流平台,发挥大学生档案为就业服务功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档案管理在就业服务中的现状分析1.管理模式落后,制约其就业服务功能经过企业走访调查发现,除了国家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业比较重视应届毕业生入职前的档案查阅外,众多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很少在招聘时进行案查阅。档案查阅更多是放在入职后或是转正时,档案利用滞后情况严重,不能真正发挥其为就业服务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与我国学生档案管理模式有关。其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及观念比较陈旧,档案管理员对档案管理只停留在“看管”的层面,很少对企业开放学生在校档案查阅服务。如果企业想查阅学生档案,则必须向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系部、档案室等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涉及部门多,手续繁琐;其二,根据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规定,除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或其上级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单位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外,一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是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权。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和录用大学生时,都很难有机会看到大学生个人在校期间的档案。档案功能只是停留在资料的收集,不能发挥其在就业服务的功能。2.档案内容陈旧,可利用率低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绝大部分还是延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档案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可利用率低。首先,档案资料单一,内容陈旧。高校学生档案主要包括高校招生录取材料、党(团)材料、奖惩材料、学籍表、成绩单和体检资料等;其次,档案管理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理好档案就可以了,不会主动去了解就业市场,影响其对大学生档案在就业中的作用认识;再次,传统的纸质档案容纳信息有限,统一化、标准化的档案内容又使得档案管理流于形式,空洞无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个性特征和个人能力。然而,用人单位除了了解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能力外,更想深入了解他们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然而这些资料在传统纸质档案中无法记录,难以考察,致使用人单位无心去查阅毕业生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失去了原有的价值,降低了纸质档案的利用率。3.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可信度高校大学生档案评价延用传统评价方式,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形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多种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由于参与主体单一,忽视了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价值,容易出现评价的片面性。此外“档案优化”现象严重。个别高校则为追求高就业率,促使毕业生顺利就业,不惜为学生进行“档案优化”。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是毕业生在校期间最为重要的综合评价材料,也是企业录取毕业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在院系推荐意见栏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或是使用统一的评价模板,评价不能体现个性差异。以上的行为在高校中屡见不鲜,致使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这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选拔优秀人才,而且干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大学生电子档案在企业招聘中的作用1.提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电子档案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来管理每名大学生大学期间的成长档案,能详细地记录了每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奖惩情况、实践活动情况、心理情况及诚信记录等。企业在招聘时可以通过指定的网络端口进入学校毕业生资源库,可以快捷查询毕业生们的信息材料,并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筛选条件,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面试。这比一个个查看毕业生纸质材料或纸质简历更加便捷和节省时间,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2.有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综合能力面试是每个毕业生进入公司工作,获得就业机会的必经环节。用人单位通过和毕业生面对面的面试只能获得对学生的直观印象,而对于学生本人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专业竞赛、社会实践和诚信等综合素质却很难以一时进行考察。大学生电子档案则系统记录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实践和诚信等情况,可以更全面展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有助于企业在招聘中更为直观而全面了解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招聘成功率。3.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电子档案系统不仅可以反映学生本人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能完整,清晰反映学生品德表现、干部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综合素质的情况,是毕业生学习成长的一个记录,也是非本人提供,是为他证的证据。其可以作为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最具权威性的凭据,也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主要依据。高校通过建立在校生电子档案,并向合作企业开放毕业生电子档案查阅服务,使毕业生档案信息得以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4.提高“人―职”匹配度企业招聘的主要途径有:现场招聘会、内部选拔、网络招聘、推荐、中介、媒体等,当中效率最高为“推荐”。它的好处在于推荐者一般比较熟悉招聘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待遇情况,同时对被推荐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也比较了解,所以在推荐人员时也会有的放矢。电子档案则类似于推荐者的角色,它可以根据企业的招聘要求,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在现有的毕业生数据库中“推荐”出与招聘条件高度匹配的毕业生供企业招聘。而经“推荐”选出来的毕业生,其个人的职业能力和求职意愿与企业需求吻合度也相对会高些,从而提高“人―职”匹配度。
三、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发挥其为就业服务功能1.与时俱进,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给社会带来了众多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也逐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例如:高校的政务管理和教务管理工作均进行了不同程度信息化管理。然而,大学生的档案管理还延用着传统的管理方式,影响了学生档案在就业服务中的作用发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大学的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借签国外档案管理的先进技术,实现以计算机为主要管理手段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这不但能使学生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极大地扩充大学生档案的信息量,还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真实、可信的毕业生信息,使其更好服务于就业工作。2.转变观念,扩充档案内容要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体现其就业服务功能,除了进行信息化管理之外,还要扩充档案内容,使其更加全面展现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要首先从观念上做转变,传统档案管理只是把学生档案看作是学生学籍资料的简单积累,到了毕业时才把所有的资料进行收集归档,这样的档案管理方式使得档案变成一个“静态”的资料袋,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部,更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档案管理部门应树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根据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扩充档案内容,为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为全面、权威的信息。3.创新机制,实现全程化管理毕业前的资料集中汇总和整理归档是传统档案管理的惯例操作方法,档案管理员的职责只是简单的档案看管和毕业前的档案归档。这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工作效果和为就业服务的功能发挥。为更好调动档案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就业工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我们要创新机制,实现档案管理全程化。首先,建立以高考电子档案为基础的初期电子档案。2001年始,各省陆续实行网上高考招生,考生档案进入了电子化阶段。考生未进入大学之前,高校老师就可以通过考生电子档案提前了解每名学生高中期间的学习情况。这为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进行新生管理、学生干部选拔和军训工作提供了便利。其次,建立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电子档案。在高考电子档案的基础上,为每位在校大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成长电子档案,档案包括学习成绩、干部经历、奖惩情况、实践活动、心理健康、诚信记录、职业规划和师生评价等内容。详细记录了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期间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实践和教育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有利于企业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综合素质。最后,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电子档案的好处在于方便管理和保存,学生毕业后电子档案还可以继续发挥其就业服务功能。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则是利用电子档案方便管理和保存的特点,便于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后续跟踪,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并根据反馈信息,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调整,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学生档案管理,建立大学生电子档案,是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也是顺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它不仅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促进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还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招聘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同时还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建设。
篇6
关键词:护理 就业指导 学生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职业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择业时最大的困难不是没有岗位,而是不了解职业,不了解自己,在就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通过就业指导,向学生宣传有关就业政策、介绍职业信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一、护理专业就业现状
2003年发生“非典”以来,医院对护士需求量上升,就业岗位相对充裕,许多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来卫校招聘护理专业毕业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一部分护生及其家长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只要进了卫校,毕业后就能有稳定的工作,有了“铁饭碗”,期望值很高。因此,他们在就业时反而无所适从,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现象:
1.盲目跟从现象
部分护生在就业时存在盲目性。在面对用人单位时,他们不是有目的地进行正面了解或实地考察,而是盲目跟从,一个报名,大家一哄而上,相反,较适合于自己的单位却无人问津。
2.对口就业现象
部分护生及家长在择业时过于强调学以致用和对口就业。他们只把工作目标锁定在医院,对一些与医学相关专业的美容护理等岗位不感兴趣,认为护士工作较稳定、待遇高,该专业就应在医院工作。就业观念比较狭窄,没有创业、创新的精神。
3.眼高手低观象
双向选择为学生就业创造了丰富的择业机遇,但是机遇不去把握,就会擦肩而过。有的护生只想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就业,对一些民营医院、农村乡镇医院不屑一顾,好高骛远,从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导致一个个机遇在眼前溜走,一无所获。
4.就近就业现象
护生就近就业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常以路远、回家不便为由,不愿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工作。这2年,外地一些医院来我校招聘护士,学校积极组织,向学生推荐,但学生兴趣不高,愿意前往工作的人很少。
二、就业观念指导
1.讲授职业知识,介绍社企职业
从本地区的医院和职业状况出发,系统介绍各种职业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任职资格、求职途径以及需求情况等,结合专业方向,为护生择业提供有效的指导。
2.进行择业观教育
教育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将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相匹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教育护生认识到将来所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更应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
指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只要基本适合自己的岗位,就应尽快就业,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通过宣传优秀毕业生的成功典范和先进事例加以正确引导。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介绍求职经历和工作体会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择业、就业和事业关系的认识。教育毕业生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国家的事业和单位的命运结合起来,激发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4.加强爱岗敬业精神教育
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是指专心致力于所从事的事业。要使毕业生明白,当今社会是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不再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但是,不管工作岗位怎么换,敬业精神不能丢,无论在哪里工作,只要工作一天,就要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若能在应聘面试时,体现出敬业精神,将会大大增加就业的机会。
三、就业准备指导
引导护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当你即将踏上就业的旅程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准备好了吗?我该准备什么?如何准备才能确保就业成功?就此给予充分的就业准备指导。
1.心理准备
护生择业应保持良好的心境,但充满自信并不是盲目乐观,对困难应有充分的估计。由于影响择业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复杂,导致大多数人的择业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对一些尴尬局面、挫折等问题应提前考虑,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充满自信。所以在择业时,既要为成功作好充分的准备,也要能勇敢地面对失败,作最坏的打算。在择业过程中轻装上阵,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择业的成败。
2.就业材料准备
就业材料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成绩表及其它各类求职证明材料等。
过去,护生的就业材料以学校的“推荐表”为主,往往没有个性特色。就业材料是求职者的一张名片,是与用人单位沟通的重要桥梁,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凭借它可以尽情展示才华,表达自己的愿望;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寻找他们渴求的“千里马”。所以,应指导护生准备好既有感染力,又符合实际的就业材料。就业材料必须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使人一目了然。
3.就业面试指导
一般面试以谈话的形式出现。多数护生对面试准备不充分,临场发挥失常,对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因工资、待遇、住宿条件要求不当而失聘。
择业过程中的面试是相当关键的一步。面试既是应试者的第一个表现机会,也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第一次评估,是双方能否“一拍即合”的最佳机会。因此,对面试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校要进行模拟训练,作好充分准备。
(1)面试前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
现在了解信息的途径比较多,护生可以通过查看用人单位的网页、宣传广告等了解情况。医疗单位一般都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可以实地考察,了解单位性质、工作环境、发展前景、医治的对象、床位数、医务人员队伍、工资待遇等情况,以分析该医疗单位能否满足自己的要求、自己能否胜任该工作岗位,从而权衡去该单位的利弊,以决定自己的取舍,做到在面试时心中有底。
(2)熟练叙述个人简历
叙述个人简历不是对自己简历的背诵,而是结合谋求的岗位,将自己的能力水平实事求是地陈述,尽量口语化,不能夸大其词,夸夸其谈。对方提问时,应有问必答,临场不乱。不要在工资、住宿条件、待遇问题上提过分要求,以免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篇7
关键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满足化工生产一线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为此,我们对化工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技术人员以及本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现场考察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企业日常管理运行情况。
本文探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
一、调研内容及方法
从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两方面进行调研,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就业职业岗位、岗位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
1.用人单位调研
对化工生产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和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生产一线技术员访谈,可以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实际需求。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今后对本专业人才可能的需求情况;就业工作岗位群情况(1-5年可能的工作岗位);本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能要求,最需培养的专业能力;岗位工作过程。
2.毕业生调研
着重调研毕业3-5年学生,因为工作3-5年后,他们完全熟悉工作岗位要求,工作中最有帮助的知识、最有用的能力体会强烈;另一方面高职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岗位技能,更需要考虑职业的发展。
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或者信函调研。主要调查项目包括:目前从事工作的性质,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最有帮助的知识,本专业毕业生最有用的能力。
二、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业工作岗位调查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通过企业问卷以及人事负责人、车间主任访谈,另一方面通过往届毕业生问卷调查。企业问卷以及车间主任访谈是调查毕业生认真工作3-5年可能的工作岗位,问卷调查工作3年以上的往届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两方面的调查情况统计如下图:
两方面的调查基本一致,就业岗位主要以操作岗位(现场操作、中控操作、班组长)为主,部分进入生产管理岗位(生产调度员、工艺员),个别从事产品销售、分析或安全环保等管理岗位。
进一步对车间主任或车间技术人员访谈,从他们自身的职业成长经历了解毕业生职业成长的变迁情况:(1)应用化工(高职)学生刚在化工企业就业,基本是副操作岗,在岗接受师傅培训,学习岗位操作规程,期间不断进行考核,3-5个月可以上现场主操岗,是化工生产的基本力量。(2)在现场主操岗工作1-2年后(对现场的设备、仪表熟悉后),可能进入中控岗。也有可能在副操岗培训后直接进中控岗,但大多数是在主操岗锻炼后进中控岗的。(3)在操作岗位认真工作3-5年,可以成为班组长。在这个岗位上可能工作较长时间,班组长需要进行生产操作,也要进行班组管理,是维持生产重要力量,但仍是操作岗位。(4)班组长熟悉整个车间的生产后,可能为生产调度员、可能成为值班长,若能力较强,可能直接作为工艺员。(5)若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强,也有可能在主操后成为化工产品销售工程师,但不是主流,因此,没有作为主要就业岗位考虑。(6)大企业高职学生要成为车间主任(分厂厂长)难度比较大,要经过长期的学习、锻炼;本科生相对容易些,容易成为工艺员,成为考察主要对象。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考虑高职教育时间、学生特点,尽管有少数学生进入分析岗位,但考虑化学分析是高职的一个长线专业,因此,我们认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应是:生产操作岗(现场操作、中控操作、班组长岗),生产管理岗(生产调度员或值班长、工艺员)。
三、职业岗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岗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也通过企业和毕业生两方面进行调研,内容主要是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对于职业能力两方面的调查统计基本一致:100%认为化工单元设备操作能力很重要;100%认为单元设备常见故障的判断、处理能力很重要;68%左右认为化工单元设备维护能力重要;48%认为化工单元设备选用能力重要;100%认为仪表会读识、电气设备会安全使用很重要,而选用能力不重要;100%认为自动控制操作很重要,而只有20%左右认为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及组态等重要;100%认为产品分析、新品开发能力一般就行;100%认为识读工艺图能力很重要,65%认为画图能力重要;78%认为物料计算能力重要,30%认为热量计算能力重要,58%左右认为设备工艺计算能力重要,100%认为危险化学品防护能力很重要,65%左右认为安全装置、安全设施选用能力、安全措施的制定、化工三废处理方法的选择能力一般(认为由相应专业做);100%认为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很重要;50%认为生产组织能力重要(仅对应届生)。
对于职业素质两方面的调查统计也基本一致:100%认为规范操作、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团队合作能力很重要;90%左右认为自我学习、提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交流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很重要。
对于计算机能力、英语能力两方面的调查统计不是很一致:95%以上企业要求能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45%企业要求能进行CAD绘图,而只有20%毕业生认为要能进行CAD绘图;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同的企业显示出较大的差异,但100%以上企业要求能看懂工厂所涉及的专业(仪表、设备、化工原辅材料)英语单词,65%以上企业要求能借助字典较熟练地阅读化工专业文献,外资企业要求毕业生达到江苏省A级或B级及以上水平。
对于职业资格证书,企业看重的是真材实料的能力,如证书与职业能力相一致,则企业职业资格证书认为很重要,若仅是一张证书,企业认为职业资格证书不重要。
四、建议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由现场操作员至车间工艺员的岗位变迁设置项目课程内容,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考核标准。
2.项目教学中以新手到行家里手的个人职业能力的上升设计任务训练。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明线、理论知识为暗线,形成相对完整的职业能力,理论知识也需要相对完整,因为本专业更重视心智技能,没有理论基础,难以实现。
3.大班教学中难以实施项目化教学,必须大量引进、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专兼职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平台,通过企业挂职、国内外培训、科研、技术服务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篇8
一社会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工作能力的需求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呈现新的变化: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又要求毕业生具有与会计岗位相关的综合能力。概括来说,就是要求会计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
(一)专业能力需求
会计专业能力是指会计人员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会计专业能力属于会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工作能力。近年来,社会单位在选聘会计毕业生时非常重视对会计专业能力的考察,由以往的片面重视学历,向不唯学历,更重视实际能力与工作经验转变。社会单位一般设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等四类会计工作岗位,涉及的会计工作内容大致包括总账、报表、成本核算、工资核算、纳税核算、往来结算、库存核算、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出纳、审计、内控等方面。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需求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账务处理能力
账务处理能力是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专业工作能力的核心要求。账务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会计报表进行科学登记和处理的能力。具体包括(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2)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者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包括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三类);(3)根据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特种日记账(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有关的明细分类账;(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6)将特种日记账的余额以及各种明细账的余额合计数,分别与总账中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7)根据经核对无误的总账和有关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2成本核算能力
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要求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过程。也就是把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发生的费用、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以及一切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支出归集后,分配到各个产品成本里面去。
近年来,企业在选聘会计毕业生时加强了对应聘人员成本核算能力的考察,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面试素材和会计核算资料,重点考察毕业生在单位成本核算方面所掌握的方法、程序与技巧。另外,出于应对激烈成本竞争和降低经营成本的需要,一些企业在招聘会计毕业生时,还要求考察应聘人员在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方面的方法和能力,拓展了对成本核算能力的考察范畴,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与时俱进。
3纳税核算及筹划能力
对会计毕业生来说,纳税核算及筹划能力是当前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最为看重的技能之一。企业普遍要求会计毕业生首先熟知企业纳税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流程,能够从事依法计税、缴税业务;其次是要求会计毕业生同时具有纳税筹划能力。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财务决策、会计核算、投融资、生产经营、法律法规与政策等多个方面,根据原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纳税筹划又可分为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转嫁筹划三种形式。良好的知识储备是开展有效纳税筹划工作的基础,要求会计毕业生熟知国家税法与政策,能够在企业现有生产经营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依法筹划企业应缴税收,帮助企业合法、合理避税和节税,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会计电算化能力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的常备工具,办公自动化与无纸化办公已是大势所趋,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会计工作革新的必由之路。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会计工作从手工操作过渡到电脑化、自动化、信息化,提升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因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的集成与分析,为企业科学开展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近年来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日益重视,以致会计电算化能力已成为企业选聘会计毕业生时的必查项目。
具体来说,社会单位具体关注如下会计电算化能力:一是对支持会计工作的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譬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二是与财务会计业务工作相关的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也就是利用财务软件进行相关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三是按照企业财务工作的需要,自主开发编制实用财务会计软件,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化水平的能力。
5涉外会计业务能力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商对华投资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均大幅增加,涉外企业日益增多,其对涉外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迅猛增长。据统计,在调查的36家外资企业中,有22家企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包含交易凭证、结算单据和会计帐表等),有7家企业预期3年内将会涉及到外文财务资料,还有1家企业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除了要求熟练掌握中文背景下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外,涉外企业对会计毕业生业务能力的需求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备熟练的外语听、读、写能力;二是能够熟练处理外文背景下的会计业务;三是能够熟练操作运用外文背景的财务会计软件。
6财务分析与写作能力
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早已大大超越了传统账房先生的范畴,企业更大程度上把会计人员视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要求会计人员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掌握企业的成本费用状况,并能够以财务管理的视角,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状况进行深度分析,发现企业运营的不足,提出改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费用的建议,直至撰写形成各种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由此看来,会计毕业生仅仅掌握如何处理会计业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财务分析以及写作财务会计报告能力的培养锻炼。
(二)综合能力需求
要求毕业生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也是近年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会计毕业生能力需求的重要特征之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多种知识,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企业要求毕业生不仅仅掌握会计学的专业知识,还应广泛掌握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其它理论知识,包括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价格管理、投资管理、金融保险、财经写作等方面,并且能够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排忧解难。譬如一家在深圳从事塑胶玩具生产经营的公司,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毕业生具有“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并提出经营建议的能力”。经了解发现,这家公司实行的是产品线事业部制,各产品线生产型号、生产量的大小完全由其经营利润来决定,因此,公司实行的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公司的CEO要求财务会计人员每月、每季度撰写经营分析报告,分析每个型号产品的盈利水平,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生产建议。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该公司要求会计毕业生除了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塑胶产品生产知识,熟知塑胶玩具的市场行情以及行业环境,同时具备较强的经营分析能力和分析报告写作能力。曾有某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会计人员既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专才,同时又是企业的通才,从上述案例出发,我们不难理解这位财务总监所持观点的涵义。
2具备处理和协调相关岗位业务关系的能力企业是社会产业链上的一个节点,企业内部每一个岗位也是企业运作链条上的一个节点,而每一个节点的效率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率。实践证明,团队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而如何保持企业内部各岗位间的协调并进,是形成团队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毕业生的工作协调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会计毕业生能够妥善处理会计岗位与其它岗位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善于化解与相关岗位间的工作矛盾,理顺业务往来关系,增进岗位人员间的团结,形成工作合力。实践证明,会计毕业生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财会岗位一般肩负着引领企业人员实施降本增效的职责,财会人员眼中时刻盯着企业的各种费用、运营成本和利润,并对企业费用、成本实施的严格控制,以致财会岗位很容易与其它业务岗位在费用支付和成本控制方面产生矛盾。当矛盾和误解生成后,如果财会人员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协调和化解,势必会影响相关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削弱企业的竞争合力。
3具备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当今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的及时更新,无论是对企业创新还是个人发展都至关重要。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是企业对所有类别毕业生的总体要求,但对会计毕业生来说有着自身更高的要求。
其一,会计工作是一项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紧密相关的工种,国家税法、税率变更,会计准则更新,乃至企业内控制度的修订,都会给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学习和跟进;其二,会计工作需要借助其它工具,譬如计算机软件(财务软件、税控系统、ERP、平衡计分卡等),这些工具的更新换代比较快,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能够及时跟进学习和调整;其三,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员工,能够自我开展学习,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为企业节省一笔可观的培训费用,这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差距
与当今社会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高标准、严要求相比,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尤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际动手能力偏弱
调查发现,会计本科毕业生已经普遍掌握较为全面的会计理论知识,知识面比较广,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许多毕业生还考取持有会计上岗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多种相关资格证书。可是,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尽管会计本科毕业生已经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其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却普遍偏弱,主要体现为会计账务处理能力、会计工作应变能力、会计业务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进入岗位后,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承担和处理会计业务。这在总体上反映出会计本科毕业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现今的会计本科毕业生,曾经有一位在深圳某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如此评价:应聘回答问题时滔滔不绝,理论满天飞,而实际工作时难辨东西,束手无策,活脱一个书呆子。也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远不及高职和中职毕业生。上述专业人士的种种评价,突出反映了当前会计本科毕业生具有理论知识有余而实际能力不足的特点。
(二)综合能力偏低
会计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种。以成本费用为纽带,会计岗位需要与其它相关岗位发生密切的业务往来,因而,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妥善处理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其它工作。而事实表明,会计本科毕业生所缺乏的正是这种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处理与会计关联的其它业务,还是工作岗位间的协调,或是自身素质的提升,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与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专多能的总体要求差距较大。
(三)纳税核算及合理避税能力缺乏
依法纳税是全体企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但同时,纳税额度又是企业与征税机关博弈的结果。当前我国企业的总体税负普遍较重,在依法缴税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纳税核算,合理合法避税,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增加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企业普遍认为,合理进行纳税核算以及帮助企业合法避税的能力是会计专业学生最应当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但遗憾的是,据企业反映,会计本科毕业生最缺乏的正是这种能力。企业普遍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对纳税核算以及合理避税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基本上难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合法避税,降低税负。
(四)财务分析与撰写财务报告能力不足
能够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提出相应的财会专业意见,并撰写有深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会计毕业生的主要期望之一。但是,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会计本科毕业生普遍未具备这种能力。主要问题有:1财务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不够科学,未能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成本费用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察,所形成的财会意见及建议亦较为肤浅,实用性较差;2无法撰写出有深度的财务会计分析报告,对企业管理决策缺乏有效支持。
(五)成本费用总体统筹能力偏低
篇9
一、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档案管理
随着毕业生的增加,存放于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档案逐年增加。毕业生档案是记载个人学生时代学习经历、学习成绩、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及个人特长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因此,要高度重视对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
档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毕业后没有好好地管理自己的档案将可能会丢失自己的干部身份,在校的时候,我们的档案是属于学籍档案,如果在超过规定的时间没有转走学校内的档案,那么我们的档案将会打回户籍所在的劳动局,一旦档案打回户籍所在的劳动局,那么我们将丢失了自己的干部身份,也就是说我们以后只能是工人身份,在社保各个方面,工人的待遇是比干部身份的差的。所以,为了避免我们丢失干部身份,我们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的档案寄存在人才交流中心,从而确保自己的干部身份。
人才交流中心应适合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毕业生对档案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体向毕业生们宣传档案收集、转递、管理等档案知识。让毕业生们充分识到档案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今后就业、养老保险转移、职称评定、户口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重视人才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法规配套,指导及时,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体系。要强化信息交流服务功能,发挥人才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开拓就业信息渠道,扩大信息量和规模,努力提高服务的覆盖面,满足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要积极推进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建立固定渠道,增进三方了解,加强彼此合作,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要建立电子信息管理档案,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电子信息管理档案,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一是通过加强与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比如可以在学校开展招聘会,人才交流中心通过自己所掌握到的招聘信息,邀请一些企业来高校开展招聘会;二是通过召开人才交流洽谈会形式促进就业。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了解市场需求,实现网上求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前培训
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有针对性的免费进行更新知识、职业技能、创业等就业前培训,增强自身竞争和自主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率。针对部分学生的职业技能不强的实际,增加职业技能培训,例如一些办公软件的实际操作。如果学生的职业资格证还没考到,也可以参加人才交流中所开办的培训课堂,从而更好地考取资格证书。
篇10
1新形势下现有毕业设计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时间集中。效果不理想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研究型设计和工艺型设计。研究型设计围绕指导教师指定的科学技术问题展开试验性或分析性研究,而工艺型设计以指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这两个过程都涉及到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且所需的知识很多在教学中并未涉及,而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并进行相应知识的积累,因此不了解设计内容的背景和科学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很难有自己的见解。因而,这一过程对其科学素养与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1.2与考研、找工作时间重合,受到冲击
近年来,随着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突显,考研和找工作占据了大学高年级学生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据统计,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近年来的考研率一直维持在35%以上,而且进一步呈现低年级化。许多学生从一年级就关心考研问题,而一部分学生为了增大考研成功率,在三年级上学期开始上考研班。这对本科教学造成了严重冲击。而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集中于四年级下学期,与研究生考试、复试以及单位招聘的时间重合,因此许多学生忙于考研和找工作而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精力少。这使毕业设计教学时间集中的问题恶化,进一步降低了教学效果。
1.3教学内容不尽合理,形式单一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工程技术素质的下降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望降低,而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学生在实现就业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因此,对于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提高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有针对性地拓展其知识结构,对其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的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很难达到与工厂对学生的要求一致。因此,增加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丰富毕业设计内容势在必行。
2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2.1打破时间限制。增加教学时限为了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研究工作,毕业设计提前至本科教学的三年级开始。从这一阶段开始,毕业设计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相辅相成,科研和设计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对刚刚学过的知识应用,也可以有效地拓展科研或设计的思路。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闻进行毕业设计的文献阅读,积累相关的知识,了解设计背景,改变了学生过去“仓促上阵”的状况。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级本科生中以自愿的形式选择部分学生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并以其余的学生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从三年级开始毕业设计的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研究工作的理解好于对照组,工作量大大超过对照组从答辩成绩分析,实行新教学方式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优秀率达~1]52.6%,其余为良好,无中或中以下成绩。
2.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合理选题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科研课题增加一支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可以得到科研能力和其他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今后考研继续深造奠定基础。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系设有水泥、混凝土、玻璃、陶瓷、耐火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研究方向,近几年承担国家、省、市、校级及企业委托1o0多项科研课题,为学生选题提供了较大空间。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新进博士所具有的外联关系,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到相关知名院校和科研室所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据统计,自2005级~1J2006级已毕业的2届250多名学生中,总共有超过80%的人选择与教师科研课题有关的研究题目,且呈增长趋势。
2.3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工艺性设计的教学毕业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以往这个环节完全与社会、工厂企业脱钩,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设定,一般除毕业实习阶段到有关工厂企业去实地考察外,大部分时间完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学校关门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为此我们从2004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开始,采用了“由指导教师与焦作千业水泥有限公司有关生产技术人员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做法,结合水泥工厂的工程实际问题和生产技术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在2005级和2006级毕业生中进一步推广,让学生到即将工作的企业和单位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实践证明,这是工科类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一条有效途径。
3结语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较好。下一步改革的范围将扩展到所有学生,同时在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毕业论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