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考察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8 20: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干部选拔任用考察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干部选拔任用考察材料

篇1

一、加强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我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干部选拔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并作广泛宣传,在领会、掌握精神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把精神落实到工作实处,务必取得成效。

二、对照文件,规范选拔任用

我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严格按照《干部选拔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规定确定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经过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进行考察预告。考察工作严格按规定进行,考察材料的内容符合《干部选拔条例》要求,按规定酝酿、讨论决定干部。在干部任职前进行公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监督,严防不正之风

我单位十分重视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检查监督,加大工作力度,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主要采取2项措施,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道程序,都有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加强程序监督;二是公开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破除干部选拔任用神秘化观点,凡应当公开的,都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由于加强监督,严防不正之风,我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群众反映良好。

四、认真做好“一报告两评议”工作

我单位十分重视“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及时向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报告2014年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结果,向中层干部通报“一报告两评议”结果。召开专题会议,对“一报告两评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广泛听取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把这些意见与建议采纳到实际工作中。我单位还就存在的不足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彻底整改到位。

五、仔细自查,切实整改提高

我单位始终认为干部选拔任用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要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搞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为此,我单位对2012年度本单位执行《《干部选拔条例》情况进行自查。通过自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听取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时,记录不全,对意见与建议梳理、归纳欠仔细欠完整,影响了采纳与整改。这些情况作了认真整改,在2013年度本单位执行《《干部选拔条例》时作了加强,取得较好效果。

六、落实“四权”,提升认可程度

篇2

一、人选提出

第一条选拔任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必须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批准的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职数进行选配。

第二条机关部门中层干部职数出现空缺,或因轮岗、交流、回避等需要充实调整的,党委(党组)书记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应事先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第三条选拔任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由党委(党组)组织。

民主推荐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机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二)局机关内设机构全体人员;

(三)机关直属单位、派出机构负责人;

(四)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民主推荐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出有关要求;

(二)填写推荐票;

(三)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第四条党委(党组)对民主推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研究确定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对象时,民主推荐的结果是重要依据之一,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没有经过民主推荐或民主推荐不集中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第五条个人向组织推荐机关部门中层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经党委(党组)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二、考察

第六条考察由组织人事科(或承担组织人事职能的科室,下同)负责。

第七条考察中层干部拟任人选,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向单位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考察工作方案;

(三)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会议或书面的方式在机关内或所在单位干部考察预告,将考察对象、考察时间、考察方式和内容以及考察组成员、联系方法等内容预先向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公告;

(四)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五)考察组将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中层干部调整初步意见,由组织人事科向党委(党组)书记和行政主要领导汇报后,提出任用建议方案。

第八条考察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一)机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二)机关部门中层及以上干部;

(三)考察对象所在科室(单位)全体成员;

(四)其他有关人员。

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

第九条考察组由两人以上组成。考察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相应的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

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坚持谁考察谁负责原则。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主要缺点和不足,以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

三、酝酿

第十条中层干部职务拟任人选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前(或呈报前)应充分酝酿。属双重管理的中层干部任免,主管方应事前征求协管方意见,进行酝酿。

第十一条党政主要领导分设的部门在党委书记、局长、党委副书记中酝酿,其他的在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中酝酿,根据酝酿情况提出党委(党组)会干部调整讨论方案。

四、讨论决定

第十二条选拔任用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由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任免意见)。

第十三条党委(党组)会由党委(党组)书记主持,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或组织人事科长介绍干部讨论方案形成情况、调整、任用理由及考察情况。到会成员就干部任免事项进行讨论应逐人逐个表明意见,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缓议等明确意见;表决可采取口头表态、举手表决或无记名票决等方式进行。如意见分歧较大或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

第十四条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须经二分之一以上的党委(党组)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十五条党委(党组)对纪委副书记、组织人事科科长、副科长、监察室主任等职务任免的意见需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报批时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民主推荐材料。

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未经组织考察的拟任中层干部的人选,党委(党组)会不予讨论决定。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中层干部任免会议须由专人用专用记录本记录,具体要求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的通知》(溧组发[**]40号)执行。

五、通气谈话

第十六条由党委(党组)书记、行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或委托组织人事科室负责人与被任免的中层干部见面谈话。

调整、任用的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的见面谈话,应反馈组织考察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

六、办理任免

第十七条实行机关部门中层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在党委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在本机关部门或所在工作单位内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公示内容和要求参照市委《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试行意见》(溧委发[2000]68号)规定。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第十八条党委(党组)决定任免的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由党委(党组)或行政行文任免。并按规定及时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备案。

第十九条竞争上岗是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在机构改革中内设机构重新设置或内设机构中层干部三分之一以上作调整时,必须实行竞争上岗,竞争上岗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布职位、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统一考试、民主测评;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具体程序仍按溧委办[1999]49号文件执行。

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任前公示制,是指将市委或市委组织部集体讨论研究确定的拟提拔任用的干部的有关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公布,广泛听取群众对公示对象的反映和意见后,再正式实施对干部任用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实施任前公示的对象,是市委及市委组织部拟提拔任用的二级局副职以上的干部人选(特殊岗位除外)。

第五条任前公示的内容一般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学位、政治面貌、现任职务等情况。

第六条任前公示的范围分别为:拟提拔任职的领导干部人选,原则上应面向社会公示;拟提拔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人选,一般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公示,根据岗位情况也可在更大范围内征求群众意见。

第七条公示方式主要有:

(一)以文件形式发出公示通知并通过有关会议公开传达;

(二)在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工作部门、工作单位所在地张贴公告;

(三)通过新闻媒介(包括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公告。

以上公示方式,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合并采用。

第八条任前公示的期限一般为7天左右,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公示时间。

第九条公示程序由四个步骤组成:

(一)市委或市委组织部按干部管理权限研究确定拟提拔任用人选;

(二)市委组织部以一定方式实施公示;

(三)以市委组织部为主受理群众意见,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有关情况;

(四)根据调查核实情况,由市委或市委组织部按管理权限决定是否实施对干部的任用。

第十条任前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不得捏造事实,诬陷他人。对故意诬告陷害公示对象的,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公示对象要正确对待公示,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群众反映情况,更不准打击报复。

市委组织部在实施任前公示过程中,要注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保护好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好建档保密工作。调查核实要切实做到重事实、重证据,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在做出正式调查结论前由于信息扩散而对干部造成不良影响。

第十一条对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对组织上已经掌握的或作过结论的问题,如果没有新的实质性内容,不再重复调查;

(二)对组织上没有掌握的一般问题,由市委组织部进行调查核实;

(三)对性质严重、内容具体、线索比较清楚的重大问题,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二条群众反映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后,对公示的拟用人选区分不同情况作如下处理:

(一)所反映的问题失实的,或属于一般性缺点、错误不影响提拔任用的,办理任用手续;

(二)对在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按管理权限经市委或市委组织部复议后不予任用,其中属于违纪违法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反映的问题性质比较严重,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否定的,暂缓任用。暂缓任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三个月内仍未查实的,由公示对象本人写出负责任的书面说明,经市委或市委组织部研究认为不影响任职的,可办理任职手续,并将有关材料归入个人档案备查。以后如经查实反映的问题确属存在并影响任职的,解除所任职务并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第十三条任前公示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必须全面地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认真做好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等工作,不能因实施任前公示而简化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方法,也不能用任前公示代替对干部的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篇4

一、基本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5、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原则;

6、结构优化、动态管理、备用结合原则。

二、名额分配办法

本次主要推荐分局中层副职(非副科级副所长、副中队长,以下同)后备干部人选,具体分配名额为:财源、岱庙、泰前执法所各分配2个名额,上高、徐家楼、省庄执法所和户外广告执法中队、分局机关各分配1个名额。

三、中层副职后备干部的资格和条件

中层副职后备干部除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资格和条件以外,还应具备以下资格和条件:

1、政治坚定,品德高尚,身体健康。

2、参加工作两年以上。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4、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均在称职以上等次。

四、推荐程序和办法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按照安排部署、资格审查、民主推荐、讨论呈报、组织考察、研究确定、公示反馈等程序进行。

(一)安排部署。召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印发《区分局民主推荐中层后备干部实施方案》,对分局中层副职后备干部调整补充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资格审查。由各推荐单位对符合条件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要与上级人事部门沟通,进一步核查干部的年龄、学历和近三年考核结果等信息。对资格审查合格者在本单位进行公示。资格审查贯穿于公开选拔的全过程,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的,立即取消其参选资格。

(三)民主推荐。各单位根据分配的名额,按要求组织开展民主推荐工作。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为本单位全体干部队员。实际参加民主推荐的人数要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推荐得票率达到60%以上者,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四)讨论呈报。各单位根据民主推荐情况和平时掌握情况,充分酝酿讨论,集体研究,按分配名额提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名单,以正式文件报分局党总支。上报材料包括:推荐报告(推荐报告中要写明参加民主推荐的范围、得票及排名情况,并附《中层副职后备干部民主推荐情况汇总表》)、《中层副职后备干部人选情况登记表》、《中层副职后备干部推荐人选名单》及中层副职后备干部推荐人选的现实表现材料。

(五)研究确定。对各单位呈报的建议人选分局党总支进一步核实其个人信息,并综合民主推荐、现实表现等情况研究确定,列入中层副职后备干部库。

(六)公示反馈。对分局党总支研究确定的分局中层副职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对没有不良反映或有反映但经查证无影响的,列入分局中层副职后备干部名单,并由分局党总支以书面形式向推荐单位反馈。

五、纪律要求

1、各单位要切实遵守干部人事纪律,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严格审查资格条件,认真组织开展民主推荐和考察工作,对不按规定程序、资格条件和要求推荐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篇5

一、选拔任用条件

局系统中层干部职务实行委任制,基层水利农机站站长参照中层正职规定执行。中层干部人选,原则上在公务员中选拔产生。确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的,也可在事业人员中产生。

(一)基本条件

l、思想政治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观念和大局观念强,廉洁自律。

2、事业心强,工作勤奋积极,实绩比较明显,在群众中有较高的认可度。

3、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胜任中层干部职务所需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4、身体健康。

(二)资格条件

1、初任中层正职(或享受正职待遇)的,一般应在水利农机系统工作五年以上,且任副职两年以上;初任中层副职(或享受副职待遇)的,一般应在水利农机系统工作三年以上。

2、初任中层正职(或享受正职待遇)的,男年龄一般应在四十四周岁(含)以下,女年龄一般应在四十二周岁(含)以下;初任中层副职(或享受副职待遇)的,男年龄一般应在四十二周岁(含)以下,女年龄一般应在四十周岁(含)以下。

3、初任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4、德才表现较好,近三年年度考核评定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且在机关考核得分中名列前茅。

5、参加系统内中层岗位竞争上岗的人员,应符合设定的其他具体条件。

6、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破格提拔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二、选拔方式

(一)直接选拔

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一般采用直接选拔的方式进行。

1、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包括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特殊需要的岗位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提名。局党委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2、组织考察。局人教科会同有关科室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各种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全面考察和识别被选拔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察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最后形成书面考察报告。

3、党委研究。局党委成员讨论决定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在听取对拟任人选考察情况介绍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达到应到会人数半数以上的为通过。未通过人选一般不再提名为同一职位人选,确需再次提名为同一职位人选的,原则上应在一年以后。

4、谈话和公示。对决定任用的中层干部,由局党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会同职能科室负责人同本人谈话。拟任人选通过有关途径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七天,公示期内对公示人选有异议的,由有关部门对反映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结果报局党委研究。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5、办理任用手续。由局党委主要负责人签署任职文件,在公布后将任职文件送市人事局(编办)备案,并及时将《干部任免审批表》归入干部本人档案。

(二)竞争上岗

结合我局内设机构及人员变动情况,在核定的中层干部职数内,对部分空缺职位和新组建职位,可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选拔任用。竞争上岗方式的具体条件、实施办法等,在组织竞争上岗前确定和公布。

三、任免

(一)试用期制

新任的中层干部实行试用期制,试用期为12个月。在试用期间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试用的,提前结束试用期,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二)任免时间的计算

中层干部任免时间以局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并在文件中注明。

(三)任用调整

1、调整的有关程序,参照上述任用程序中的党委集体讨论决定、谈话方式进行。免职文件视为担任职务的终止。

2、中层干部在任职期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以上处分的;或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或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的;连续三个年度考核排名为末位的;或无正当理由并经反复教育仍拒不服从组织有关决定的,根据情况应予以降职或撤职。

3、在任职期间,因故不能继续履行职务或个人提出辞职要求的,应予以调整或解职。

辞职分为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干部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申请辞去现任职务或公职;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引咎辞去现任职务;干部因工作态度、能力及其他原因不适合担任现职的,责令其辞去现任职务。

辞职应按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在辞职办理审批期间或者组织决定其暂缓辞职期间不得擅自离职。

4、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干部,在局系统新的岗位工作两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选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聘任为中层职务。

5、到龄退职

①局系统中层干部退职年限为男满五十周岁,女满四十八周岁。

②中层干部到龄退职手续一般一年办理一次。

③中层副职干部到龄退职后,原则上在所在退职单位安排工作;中层正职干部由局协调安排工作。

④特别优秀的中层干部由局党委视工作需要专门商定延长任职时间。

四、日常管理

(一)教育培训

根据中层干部需求和岗位要求,把理论学习、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党性锻炼四个方面内容贯彻其中,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水平。局党委将根据中层干部状况择机进行集中培训。

(二)年度考核

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后,局每年组织一次考核测评,考核形式包括述职述廉等活动。对年度考核排名末位或情况不佳的,及时采取谈话、诫勉等教育措施。年度考核材料归入干部个人档案。

五、交流轮岗

(一)条件

现任中层干部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中之一的,原则上要进行交流轮岗:

1、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满十年的;

2、经考核认定不适宜继续在原职位任职的;

3、其他需要交流轮岗的。

(二)途径

1、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一般在局机关不同科室之间或机关与基层之间或基层与基层之间进行。

2、同一科室或站的正副职一般不同时交流轮岗。

篇6

一、选拔

(一)选拔任用开发区党委下属的办、局、公司干部职工,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6、依法办事原则。

(二)选拔任用办、局、公司干部要定向选拔,不能因人设事,不能随意增加职数。

(三)各办、局、公司的干部应从同级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拔,提任正职的,一般应经过副职岗位的实践锻炼;提任副职的,一般应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

(四)各办、局、公司干部应逐级提拔,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或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破格提拔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二、民主推荐

(一)选拔任用办、局、公司干部,应当经过民主推荐。党委要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民主推荐结果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得票过少者,一般不能确定为考察对象。

(二)民主推荐参加对象由分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推荐办、局、公司干部,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三、考察

(一)考察对象人选数一般应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二)考察内容根据不同职务工种,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思想政治素质。

(三)考察应纵横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要广泛地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反映。

(四)考察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1、采取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同考察对象面谈、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方法,广泛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对考察对象德才素质做出评价;

3、撰写考察资料;

4、考察组应以书面材料向开发区党委汇报考察情况;

5、考察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地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意见负责。

四、讨论决定

(一)干部的选拔任用,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意见。

(二)党委讨论决定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到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发表同意、不同意或暂缓等明确意见,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事项不清楚时,应暂缓作出决定,对影响作出决定的事项要及时查清,提交下次党委会讨论。

(三)党委讨论干部任免,以应到会党委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四)经集体讨论决定任免的干部,党委成员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级反映,但无权否决。如原拟任人选被否决,应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提出人选,不能临时动议。

(五)对决定任免的干部,由党委指定专人同其谈话。

五、交流、回避

(一)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轮岗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因工作需要轮岗交流的;需要通过轮岗交流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的;因其他原因需要轮岗交流的。

(二)担任机关科室领导职务满5年,或在同一科室担任副职、正职满8年的,一般应当轮岗交流。

六、纪律与监督

(一)选拔任用办、局、公司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各项规定执行,并应遵守以下纪律:

1、不准以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2、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3、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在通知下发之前需要复议的,必须经党委二分之一以上领导成员同意方可进行;

4、不准以任何方式向外泄露酝酿、沟通、讨论干部的情况;

(二)对拒不服从组织调动和交流决定的,依照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三)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可向上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检举、申诉。

篇7

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与监督,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中层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推动基地的改革与发展。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结合年度工作计划,经研究决定近期对经理(含)以上中层干部进行年中考核,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工作原则

⒈客观公正原则:考核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方式,力求对干部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⒉注重实绩原则:依据干部的任前目标和岗位职责,实事求是地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重点考察干部的工作业绩和作风方面的情况。

⒊群众公认原则:在群众中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增强定性评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考核程序

⒈考核的准备。考核工作在基地领导下进行,成立考核工作组,主要负责考核办法的实施。考核工作组负责民主测评,发放、收取民主测评表,统计民主测评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及组织意见反馈工作;向基地汇报考核结果;有关材料的归档工作。

⒉进行民主测评。民主测评以无记名填表投票的方式进行,评议中层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以及能否胜任现职位的工作。民主测评表由考核组收回,测评结果实行量化计分。

⒋填写《年半年干部考核情况评价表》。

⒌考核结果的认定及反馈。考核组在综合分析测评情况、与分管领导沟通后,提出初步的考核意见,报审批,评定出考核等级。干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结果书面通知考核对象,并相应地填入每份考察对象考核表中。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若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

三、考核时间

年半年干部考核工作从月中旬开始。

四、考核内容

此次考核采取组织考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基地中层干部进行考核。

⒈德:指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和社会品德等,主要包括政治敏感性、原则性、求实精神、正直性、民主性、责任感、改革意识、全局意识、大局观念、群众观念等方面。

⒉能:指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主要包括学习理解和运用政策的水平、对上协调和对下服务的水平等。

⒊勤: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精神,主要包括事业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勤思笃学、投入精力、任劳任怨、服务精神、纪律性等。

⒋绩:指完成工作业绩和岗位职责所规定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情况等,主要包括完成工作计划和基地下达的任务以及对基地全局性工作的贡献。

篇8

[关键词]档案;电子化管理;问题

为了使干部档案管理向电子化、信息化发展,应从几下方面下功夫。

一、干部档案管理电子化必备因素

一是硬件投入方面。档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存放干部档案的场所首先要达到标准。在档案库房建设方面要做到科学规划设计,加大资金的使用和投入,依据干部档案室标准化达标建设规范的要求,能进行技术改造的进行一些技术改造,没有改造价值的应重新选址进行新建,使其在面积要求上、库房结构划分上必须依照现代化标准设置,有专用阅档室和档案库房。密集架安装规范合理,按照年实际档案增加册数预留合理的空置空间。还应下大气力、大手笔投入经费,有重点的购置档案信息化处理设备和档案信息化处理方面的软件。像专业服务器、彩色扫描仪、网络交换机、磁盘存贮器、打印机、复印一体机等硬件设备是必备的。二是人员投入方面。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是干部档案电子化的关键因素,没有人才做为保证,再好的设备和硬件资源也不会发挥作用,这一点是不庸置疑的。在进行档案电子化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现有人员按各人专业分成若干工作小组,进行统筹安排。如会电脑操作的青年负责档案原件的扫描处理,年纪稍长的同志负责分析归类,有体力的同志负责运送和登记上架,科长主任负责把总,各司其职,这样可以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加强工作进度。三是制度保证方面。严格的制度是做好干部档案管理的重要保障。干部档案是一种特殊财富资源,也是干部成长过程的全方位的文字记录,对干部的选任、核查、调转等都具有凭证性作用。因此在管理干部档案过程中,必须有铁的制度来约束。在需要查证干部档案时,不允许档案本人接触档案原件,应该由单位出具介绍信或者发函由单位人事部门选择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履行这样的职责,确需本人到场的应先调取电子档案进行查询。干部档案管理室人员要切实遵守制度规定,对组织内部的人员提出的查阅申请,也只能是让其查看电子档案,进行网上阅询。

二、建立健全干部档案电子化监管约束机制

篇9

根据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经市委同意,对乡镇(街办)党委书记、乡镇长(街办主任)实行备案管理。乡镇换届时,任免前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平时个别调整实行任免后备案。

一、任免前备案管理的程序

乡镇(街办)领导班子换届任免前备案一般按下列程序办理:

1、县市区委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书记办公会酝酿、常委会研究后,对拟任或推荐任乡镇党政正职人选与换届领导班子调整方案一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2、市委组织部召开部长办公会,对备案任免事项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以书面形式予以回复。

3、县市区委常委会及全委会议审议表决。

4、乡镇党代会或人代会选举后,将选举结果书面报市委组织部。

二、任免后备案管理的程序

乡镇(街办)党政正职个别调整时,县市区委按规定程序,在办理任免手续或履行法律程序后,将任免文件及相关干部任免材料书面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三、备案审核的主要内容

乡镇(街办)党政正职任免备案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子职数和结构。包括班子职数、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结构等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2、任职条件和资格。审核拟任或推荐人选的任职条件和资格,破格提拔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任免程序。审核干部任免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经审核,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任免事项予以纠正。

四、任免备案材料

任免备案采取书面形式,备案材料按一式六份报送。

任免前备案材料包括:备案请示、县市区党委常委会议纪要、干部任免审批表、民主推荐测评情况、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核实材料、需要说明的学历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材料。

备案请示标题为《关于××县市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备案请示》。内容包括: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换届方案形成情况、党政正职调整方案,原任职人员不再继续提名的应说明原因和安排意向,同时,附党政正职任免名册。

备案请示以县市区委文件报送。

乡镇(街办)换届时,事前备案材料应在党代会、人代会召开前一个月内报送;个别调整事后备案材料,应在办理任免手续或履行法律程序后一个星期内报送。

五、有关要求

篇10

撰写鉴定材料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鉴定材料质量如何,不仅是考察工作精准度的体现,更关系着干部选拔任用的精准度。笔者认为,提高鉴定材料质量,应在“准、实、真”上下功夫。

要拓展视角,力求写准。鉴定材料反映的是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一时一事上。目前,鉴定材料内容的“单一化”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鉴定材料重视干部本年度或近年度的表现,忽视干部成长轨迹。做到写准,首先要细化撰写层次,将鉴定材料拓展为个人基本情况、履职经历、人岗相适程度、德行表现、特点特长、存在不足或缺点、民主测评、谈话推荐等内容,增加鉴定材料信息量。其次,要把握撰写重点,注重从团结配合协作、解决实际问题、执行落实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多用笔,重点体现工作业绩和适岗能力。再次,要改进撰写方式,减少概念化描述,对确立的评价观点采取例证法,运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增强鉴定材料的说服力。

要多方比较,力求写实。干部考察是对干部做“体检”,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干部的真实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认为考察对象经过了民主推荐,存在考察工作就是走过场、走形式的思想误区,把撰写鉴定材料变成“好词好句”的堆砌。做到写实,关键要做到多方比较。一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比较。辩证分析测评结果和谈话情况,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和以偏概全。二要坚持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比较。综合分析不同群体谈话情况,客观研判各方面认可程度,重点甄别干部是否存在“为官不为”“为官不正”等问题。三要坚持评价重点与岗位职责相比较。区别正职、副职和非领导干部,根据个人职责分工,重点反映作用发挥情况,真实反映被考察对象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可以在这个岗位用,又搞清楚存在什么问题、用了之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要生动刻画,力求写真。干部鉴定材料的形成过程,是文字直观描述的过程。如何避免鉴定材料出现“一顶帽子众人戴”“像你像他像大家”的问题,需要参与考察的同志炼就“文字写真”的基本功,提高“画像”的精准度。一要注重客观化,坚持“两点论”,对干部的优缺点辩证分析。如,“有较为强烈的进取意识,但工作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避免优点浓墨重彩、缺点轻描淡写。二要注重形象化。减少“高大上”的抽象定性式表述,运用白描手法直观表达。如,“下乡开展工作不在村里吃饭”,客观地反映了考察对象自我约束的特点。三要注重个性化。紧扣考察对象工作方式、性格特征的差异性,多用“大白话”“家乡话”。如,“指到哪儿做到哪儿”,体现了对待工作的认真踏实态度;“平时言语不多,但能说在点子上”,使注重思考的个性特点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