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任干部考察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0 17:2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选任干部考察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环节是:“公选”择优、民主推荐、本级主选、上级审定的后备干部选拔监督制度。这是由承担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有关职能机构来运行操作并把关负责。
后备干部的好坏,决定着选拔上来的领导干部的优劣。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好后备干部队伍。对此,有如下四个“程序”:
程序一:“公选”择优。在选任干部的第一环节第一程序采取公开选拔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突出了群众的知情权,也强化了干部的自主意识,扩大了组织的选人视野,避免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的不足。公选后备干部是治本之举,方法是每年公开选拔一次。程序二:民主推荐。选任干部在第一环节进行民主推荐,强调了群众的参与权,坚持了扩大民主这一正确方向,也防止了由少数人选人的倾向。程序三:本级主选。本地区、本部门根据既定的比例,集体研究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程序四:上级审定。在提前介入下级选拔后备干部工作的基础上,对下级上报的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名单及整个选拔工作进行审核。
第二环节是:“后备”自报、组织统筹、因需施教、动态管理的干部培养监督制度。这是由承担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工作的有关职能机构来运行操作并把关负责。
程序一:“后备”自报。就是后备干部根据自己的实际,自报学习的内容、重点和培养的方式等。目前,挂职锻炼采取的是单位上报名单,这比上级部门抽调好,但如改为后备干部自报,更能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更有针对性。上党校培训,目前普遍采取调训的方式,如改为后备干部自报今后一至二年培训锻炼的安排和需查漏补缺的内容,可较好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程序二:组织统筹。培训管理部门根据多数人的要求和组织掌握的每个后备干部的特点、不足及今后使用的方向等,分轻重缓急,统筹考虑培训和锻炼的规划。程序三:因需施教。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程序四:动态管理。后备干部队伍不是保险箱,而是过滤器,要通过年度考核对后备干部继续进行筛选,使其队伍在动态管理中始终成为“一池活水”。
第三环节是:后备“考察对象”、筛选“考察对象”、确定“考察对象”、考察“考察对象”的干部考察监督制度。这是由承担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职能机构来运行操作并把关负责。
从什么人中提出考察对象,采取什么方式确定考察对象及如何考察“考察对象”,是能否保证选人用人质量、能否防止和杜绝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最容易忽视、又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必须在此科学设卡,切实把关。这一环节有如下四个程序:
程序一:后备“考察对象”。“后备”者,“候备”也。《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我们认为应建立干部“考察对象”由后备干部候选制度。其方法是:班子中出现缺额后,如果采取竞岗方式,就把报名竞岗的后备干部按姓氏笔划为序列单(如果不竞岗就把其所有后备干部列单)交给群众推荐选择。由于有了“后备干部”与“考察对象”的对接方式,就从基础上或根本上开通了干部由“备”到“用”的渠道,从而也就从制度上解决了“备”与“用”脱节的问题。
程序二:筛选“考察对象”。因为确定考察对象后还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所以这次的考察了解要紧紧围绕能否作为“考察对象”来进行。在此基础上,考察组成员分析比较,从后备干部中提出考察对象的差额人选,并写出分析报告,供组织在比较中加以选择决定。
程序三:确定“考察对象”。对于考察组提供的考察对象人选,组织部门专门开会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程序四:考察“考察对象”。此次考察与确定考察对象不同,应为点名考察。考察重点应是德、能、勤、绩、廉。如果是差额考核,应提出使用意见,并根据领导班子需求来比较各个考察对象的优劣,然后向有关方面汇报,并进一步准备上会材料。
完成这一环节后,将拟任用的建议名单转交下一环节。
第四环节是:定时任用、常委会提名、“全委”票决、公示把关的干部任用监督制度。这一环节由承担汇总材料、规范上会的干部综合职能机构运行操作并把关负责。任用是整个领导干部选拔流程的关键环节。
程序一:定时任用。为了防止临时动议干部,应建立领导干部定时任用制。为了与全委会同步,可一年票决两次干部,使全委会既管事也管人。程序二:常委会提名。对于考察好的拟任职干部,要在党委常委会上加以讨论研究后向全委会提名。会议具体程序按《干部任用条例》第34条规定执行。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对所有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实行提名,由全委会来决定干部的任免。程序三:全委会票决。对于常委会提名的拟任干部,实行全委会委员票决制,真正保证每人一票、集体领导和过半数同意方可有效等原则的落实。程序四:公示把关。全委会票决以后,再将所任干部向全社会公示7至15天,让群众最后把关。
第五环节是:任期制度(或聘任制度)、试用期制、年度考核、任期审计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这一环节由承担干部日常管理的有关职能机构来运行操作并负责把关。要改变重选拔任用轻管理考核的倾向,要根治“能上不能下”的顽症,就应在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其程序有四:
程序一:任期制度。废除职务终身制不仅仅在于实行退休制,更为根本的是实行任期制或聘任制。这在人才学上也符合“人才创造周期一般为3—5年”的理论。而这个任期制或聘任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和监督,会使每个干部都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创业感和紧迫感。同时也为干部的“下”开辟了宽阔的道路。程序二:试用期制。试用期制度(一般为一年)对领导干部尽快进入角色,增长领导才干是十分有益的。程序三:年度考核。这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考核。程序四:任期审计。审计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管理监督手段,是对干部的经济考核。
篇2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对策
一、新时期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为考察和选任人才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核心在领导干部,干部人事档案记录了人员的过往学习、工作经历。随着高校的发展,对干部人才愈加重视,严格进行领导干部的选任和考察,可以确保干部选任的科学性。档案审核是干部选任考察的必要环节,通过全面审档,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拟选任人员的过往,对于存在干部档案造假等不端行为的干部严厉惩处,不得提拔重用,有效降低选人、用人风险。
2.为维护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提供凭证
人事档案是对教职工成长历史的记录,内容丰富,记录了其家庭成员、工作经历和薪资福利及奖惩情况等,当教职工出现财产继承、离退休办理等情形时,可通过查阅人事档案进行家庭成员关系确认、工作年限确认等,有效地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
3.有利于强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人事档案对个人信息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记录,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人事档案的整合就是强大的人员信息库,通过人员档案资料分析,可以对高校整体人员情况进行盘点,科学预测未来人员需求,结合人员特点进行人岗匹配,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4.有利于促进高校组织人事工作的开展
人事档案工作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组织人事工作是围绕人员“选育用留”的工作,离不开对人员的管理,做好人事档案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人事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人事档案在高校组织人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人事档案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等各方面原因,制约了高校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
1.人事档案意识薄弱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进一步做好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组织人事及其他工作的开展。由于人事档案工作量大且不易产生工作业绩,因此,许多高校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校领导、从业人员在思想上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学习、主动工作、主动作为意识薄弱,存在重保管轻利用等管理意识,人事档案思想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制约了人事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制约了人事档案作用价值的发挥。
2.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受高校发展成熟度及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许多高校存在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情形,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制度依据,管理不规范。高校人事档案内容不齐全情形较普遍,收集、整理、统计、利用等各环节工作的开展缺乏操作规范,无法为高质量开展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人事档案材料包含十大类,材料的形成涉及组织人事、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需要诸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由于相关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对档案移交程序不了解,或出于部门自身工作繁杂,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人事档案材料移交不及时、移交不齐全情况常有。高校人事档案移交过程中常存在移交手续不齐全等情况,造成管理混乱、推诿扯皮等情形。高校人事档案的整理存在分类不严谨,录入不细致,排放无序等情形,严重制约了高校人事档案的有效利用。
3.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加之经费紧缺,缺乏财力、物力支持,有效投入不足,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落后。有的高校没有设单独的人事档案室,仅设档案柜;有的人事档案室被当作了杂物室。人事档案保管设备缺失或老化,未达到档案室档案设备配置要求,这些都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安全保管。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软件落后,有的高校甚至完全没有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依靠excel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录入和人事档案信息的具体查找,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利用不足,制约了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
4.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人事档案开发利用意识薄弱,人事档案管理理念较落后,重保管而轻开发利用,未发挥人事档案对人事管理的作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信息化水平较低,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信息系统落后,未能将大数据思维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到人事档案开发利用中,人事档案信息共享程度低。
5.人事档案队伍建设不足
虽然国家政策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作了明确规定,但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加之人手不足等原因,人事档案从业人员常常配置不足。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常由组织人事工作人员兼任,档案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人事档案分类整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等理论和实践经验不够,且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对人事档案业务投入精力不足,业务钻研不够,人事档案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关于新时期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思考
1.增强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高校领导应意识到高校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利益,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建设,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发挥领导关键作用,高校领导要积极为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调动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积极性。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会利用大数据思维和信息化思维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意识,同时利用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推广宣传,多渠道宣传人事档案对于促进高校人事工作及高校发展的意义,增强高校教职工人事档案意识。
2.完善人事档案规章制度
促进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完善顶层规定制度设计,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开展人事档案各项工作的依据和保障。一是要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档案管理办法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结合高校实际,制定科学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二是制定人事管理制度配套实施细则。完善人事档案收集、分类、转递、利用等相关规定,要重点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的收集管理。明确高校人事档案相关形成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高校人事档案收集工作机制,定期进行收集,明确收集、移交手续要求,做好移交清单,确保各项移交资料有据可查。按照人事档案分类规定,科学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的分类整理。三是要完善配套考核激励制度。制定人事档案工作目标,并层层分解目标,切实将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考核标准和要求,对于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扣减绩效得分,将考核结果和个人绩效工资、优秀评选、职级调整等挂钩,发挥激励约束作用,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各项目标有效完成。
3.完善档案管理各项基础设施
足够的经费和有效的人力、物力支持是开展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主动作为,并致力于推动人事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按照档案保管规定,完善人事档案库房建设,实现库房环境的现代化,配备技术先进的设备。例如,温湿度调节、安全监控等设备,实现人事档案的高质量保管,维护人事档案安全。加强人事档案软件系统配置,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将纸质档案逐步转换为电子档案,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
4.强化人事档案开发利用
在做好档案安全保管前提下,逐渐加强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一是要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理念,由重保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要深刻地认识到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于优化人员配置,促进人才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做好高校人事档案资源网络化利用,条件成熟的学校要进行网络化的查询利用平台,便于高校教职工更高效便捷地进行人事档案的查阅与利用。三是做好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研究,以高校事业发展为导向,根据人事档案信息,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促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5.提升人事档案队伍水平
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建设一支能够胜任新时期高校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人才队伍。高校要认真分析人事档案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选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实施岗前培训,要加强保密意识培训,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意识和保密意识,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人事档案工作纪律,确保人事档案实体和内容安全。要结合实践案例,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二是在岗位实践中培训,通过老员工带新徒弟的方式,在实践中对新从业人员进行指导,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组织交流会、专题会等会议交流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综上所述,新时期、新问题、新要求,结合高校实际,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从加强人事档案意识,完善制度,加强开发利用,提升人事档案人员水平等诸多方面努力,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琪.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作指导,2019(2):173-174
篇3
■ 破解干部初始提名神秘的难点
要揭开干部初始提名的神秘面纱,破解初始提名缺乏公信度的难点,可实行阳光操作,试行四公开制度。
一是公开提名条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拟配备职位,由组织部门提请常委会研究同意后,通过当地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开民主推荐公告,把政策、职位、标准、条件、流程、纪律、监督电话等公之于众,切实扩大群众的知晓度,使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都有机会获得提名。
二是公开推荐提名。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领导推荐等方式,通过填写《干部提名推荐登记表》进行署名推荐提名。按照“谁提名谁负责”的原则,提名责任人对推荐提名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在初始提名环节上,确需组织推荐的,由单位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相应责任。
三是公开审查情况。组织部门将审查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在媒体上予以公布。特别是要对干部实绩进行公开,让群众公开评判,明真假,辨优劣,用实绩说话。
四是公开推荐流程。以提拔县管干部为例,一轮推荐的参加人员为县管领导干部,根据得票高低按一定比例确定进入二轮推荐的人选;二轮推荐的参加人员为县委委员,根据得票高低按一定比例确定进入三轮推荐的人选;三轮推荐的参加人员为县委常委,按拟任职位1:3的比例确定进入四轮推荐人选;四轮推荐的参加人员为所在单位的相关人员,由考察组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测评推荐情况,确定是否作为考察对象。在各轮推荐中,实施署名推荐,以增强推荐者的责任心,防止出现感情票和拉票贿选现象。
■ 破解干部考核考察失真的难点
干部考核考察失真,将直接影响选人用人决策,降低群众对干部选用工作的公信度,易导致不符合条件的干部被错用,不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为避免干部考核考察出现失真,应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是把准用人导向。只有明确选什么人,才能准确考察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勇于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实现知人善任。
二是推行差额考察。长期以来等额考察在相当部分群众中形成了“考察等于提拔”观念,挫伤了群众参与配合考察工作的积极性。为提高考察质量,应大力推行差额考察,让更多的干部参与竞争。同时,同一岗位的考察人选原则上应由同一个考察组考察,做到好中选优。
三是延伸考察范围。推荐测评范围除《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人员外,要随机抽取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农村群众、社区居民参加考察测评。个别谈话不仅要在考察对象现在的工作单位中进行,而且要到考察对象以前的工作单位听取意见。考察内容要扩大到“八小时以外”,全面掌握其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的情况。通过全面、立体的考察,形成客观准确的考察意见。
四是讲究考察方法。考察工作中,要广泛进行考察预告和拟任公示,以便群众了解相关信息;坚持考察时间服从考察质量,禁止以上会时间决定考察期限;把干部政策透彻地交给群众,以便配合工作;消除被谈话对象的思想疑虑,使其畅所欲言;推行组织私访,了解真实情况,倾听基层声音;开展实绩评价,从个人与集体、当前与长远、纵比与横比、显绩与潜绩、速度与质量等方面辩证分析实绩,从实绩中看发展观念、看公仆意识、看名利态度、看战略眼光、看开拓精神,从中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考察结论。
五是严明考察责任。坚持考察材料签名制度,对干部考察组故意夸大、缩小、隐瞒、歪曲事实,造成干部选拔任用失误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破解干部讨论酝酿不够的难点
讨论酝酿不充分是影响干部选任公信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讨论酝酿环节的公信度,关键是要落实好“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一是严肃讨论酝酿纪律。坚决杜绝少数领导干部不讲组织人事纪律,泄露干部酝酿情况的现象发生,营造良好的干部讨论酝酿环境。
二是试行全程差额制度。由于同一职位的酝酿讨论人选无选择余地,而没有经过相关程序的人选又不得临时动议,造成舍此无彼,使讨论酝酿形同通报情况,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可结合岗位实际,按拟任职位不低于1:2的比例,实行差额酝酿、差额上会、差额讨论、差额表决,使讨论酝酿具有实质性意义。
三是扩大全委会票决干部范围。为进一步扩大干部任用民主,可将县管重要副职领导干部纳入全委会无记名票决范围,实现多数人对干部任用具有最终决定权。
四是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实践中,存在相当数量得票较高但德才一般、业绩平平的干部,可通过讨论酝酿环节的正确集中,把德才一般的“老好人”筛下来,把坚持原则、开拓创新、真心为民的干部提上去。
■ 破解干部任用监督乏力的难点
干部任用监督乏力,有多方面的原因。加强干部监督,除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外,还要有针对性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追究。完善干部任用全程记实制度,明确推荐、考察、酝酿、决定、监督等各个环节和程序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追究方式、责任后果,加强对干部选拔全过程的监督,确保环环有人把关、事事有人负责。一旦出现“带病提拔”,按照原始记录,实行责任倒查,从而真正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篇4
通讯作者:吴艳丽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医院; 人事档案;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2.051
在中医院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人事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人事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资料,是全面、历史的考察、了解干部的基本依据和原始资料,在优化中医院干部选任、完整储备人才信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对中医院人事管理和人才流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为中医院发展乃至中医药事业振兴服务,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持续推进,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事档案工作面临不少新的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人事管理工作,对中医院更好地引进、开发和聚集人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目前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事档案收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状况看,多数中医院人事档案均无专职人员管理,档案员身兼数职。造成人事档案材料无法及时搜集补充。人事档案中存在定性的材料多,定量的材料少。许多鉴定和评价材料格调一致,形式雷同,对人的评价简单化,很难体现人的个性特点,更难以体现个人成长进步的历史轨迹。同时,人事档案中普遍存在着材料的片面、陈旧等问题。档案材料中涉及个人政治、历史、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的内容比较多,而反映个人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专业特点方面的材料比较少,对流动人员、自动离职等人员的档案管理欠缺相应的制度,材料的变化和人的变化不能同步进行,无法及时反映个人最真实的情况。而这些现象是与新形势下的人事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
1.2 履历类档案材料失真 一个人的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反映一个人德能勤绩的主体。近几年来,在人员调动时,发现伪造人事档案的事时有发生。有些人出于个人私利,要求人事部门更改个人档案资料,致使同一个人出现不同的出生年月、不同的参加工作时间、不同的学历。在重复出现的材料中,年龄越报越小,工龄越报越长,学历越报越高。致使一个人的履历不一致,真假难辨,从而使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
1.3 人事档案开放利用降低 人事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开放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及时发现人才、积极开发人才、合理利用人才服务,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但是长期以来,人事档案管理强调保密性,使用范围很小。人事档案材料仅供组织、人事等少数部门查阅,服务工作处于波动状态,因而无法对单位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分析材料,很难实现人才资源信息共享。
2 加强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为提高中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适应人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和现代化医院建设服务,有必要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2.1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配备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落实档案人员待遇。干部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外在形式的规范统一,内容的完整、真实、精炼、实用。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一支热爱档案工作、熟悉档案业务、安心本职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档案管理队伍。为此,应由档案部门定期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掌握如何收集、鉴别归档材料,整理、装订档案的技术,把档案管理好,从而使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既做到明确责任,又要依法建档,强化档案意识。
2.2 加强人事档案收集与创新档案内容 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丰富人事档案内容和提供服务的根本前提。在新的时期,要紧紧围绕职工档案的利用价值,认真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使其全面反映职工的面貌,始终保持完整和最新动态。在收集职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经常性、定期的材料收集和补充工作,及时与各部门联系,要求他们定期送交档案材料。对缺少的材料要做到口勤、脚勤、善于联系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及时追补和充实新的资料。随着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医院可以尝试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离岗退养、业绩考核等新举措,归档材料应及时补充,实现动态管理。
2.3 增强责任意识,切实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人事档案材料,为组织上全面考察、了解、正确选拔人才提供依据。职工档案的性质规定了收集的档案材料必须真实可靠。档案人员要有高度民主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对收集的材料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鉴定工作。仔细审查每一份材料的保存价值和真实性,把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职工档案,对不该归档的、重复的、有虚假内容的材料,进行清理、登记、销毁。人事档案形成后,还要严格依照有关制度进行管理,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及内容完整、齐全、真实、精炼、实用与安全。
2.4 提高服务意识,实行开放式的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职工人事档案工作,要从传统“封闭式”、“守摊式”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变过来,坚持与时俱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一步改进管理办法,从宏观角度开发利用人事档案,充分体现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要求。要做到“死档”活用,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信息作用,尽最大努力帮助用好人事档案资料,提供优质服务,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服务。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建立职工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职工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收入档案,为实际任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建立职工能力档案,重点收集个人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真实、完整、立体地反映职工的情况,提高决策的水平。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人本管理
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充分认清了人力资源对企业绩效的重大意义,特别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高速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公司、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所谓“绩”就是数量,所谓“效”就是贡献或增值程度,绩效就是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是一个经济学、管理学概念,有别于以前对工作成绩的考核单纯认为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当作工作成绩的观念。
一、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正确观念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以绩效考核为主,还包括计划、回顾、评估等几个步骤,通过绩效管理,企业可以引导员工行为,并以监督考核的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和提高。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时需要秉承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
首先,要认识绩效管理的深刻内涵。绩效管理体系与简单的绩效考核不同,强调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多种管理手段,综合使用帮助企业或部门、员工的绩效提高。认识到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必须树立起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在许多企业中,绩效考核仅仅是薪酬奖励的一种评估形式,这就是对绩效管理的一大错误观念。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考核完成绩效改革和企业价值评价,所以要突出考核的过程性,并不足单纯地重视“员工薪酬”这一结果。
其次,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重视公平性。由于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企业收益增强,员工效率得到提高,所以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公平性,避免因不公正行为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这种公平公正的观念,不是体现在薪酬上,而是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职位提升上,这与员工的利益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把握公平的观念,就将激发出员工无穷的激情和潜力。
最后,要建立人性化的绩效管理体系。虽然建立了一套制度,但是工作中的变化是突然性的,绩效管理的具体办法不能完全估计到这些可变因素,因此许多苛刻的条文制度将引起员工的不满,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在人性化的观念下,将“以人为本”贯彻到具体工作当中,使员工意识到其作为人力资源的优越性,有利于员工个人才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
二、人才流失与绩效管理
一些国有企业虽然每年也招收了很多新员工,但是同时每年也流失大量的老员工,这些人大多流往民营企业,具体分析起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员工未能产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企业归属感。每个企业必然存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论其外显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如何,它最终都是由内在的、特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所决定的。当一个新员工进入企业的时候,他首先面临的就是对企业文化的适应和融入问题。其核心,就是他能否建立对企业文化所蕴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从而才能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也就是“家”的感觉。员工之所以选择“离家出走”,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能够建立对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从而也谈不上归属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基于双方利益背景的共识而建立的。企业存在的首要理由是“盈利”,企业因盈利所以得到生存并发展,企业和企业雇员之间是一种利益共存体的关系,正如企业招聘一个员工的原因是因为期待员工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一样,员工之所以选择应聘这家企业,首先不是由于企业需要他,而是因为他期望企业能够满足他个人的需求。企业希望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前提。就是要能够让员工意识到:
“只要我努力奉献于这家企业,企业便能够为我创造个人期待的价值”。促成这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建立的责任主体首先是企业,而不是员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不能“守株待免”的期待员工主动适应企业,而是企业必须主动的帮助员工融入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念。这便需要企业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并且把员工需求整合到企业目标愿景中。
“全员参与”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员工需求与企业目标的整合,从而为建立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制度保障。譬如,在绩效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管理层能够征求员工的意见,员工参与目标制定,从而使员工认同企业绩效的目标;在绩效过程控制阶段,通过持续双向沟通,实现员工自我控制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员工融入企业价值观念的过程;绩效考核等反馈控制阶段,就是员工通过绩效反馈体系,实现自我调整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当完成一个绩效管理的闭环运作后,员工全面参与企业目标的实现,也就逐步建立了对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指导的最大作用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指导的最大,当前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坚持优胜劣汰,对选拔聘用和收入分配进行动态管理。将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管理竞争法则引入企业绩效管理工作领域,就是要让客观标准在选人用人过程起基础性作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变“人选人”为“标准选人”。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拓宽“上”的渠道,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公布任职条件和任期目标,通过公开报名、考试答辩、群众评议、组织考察、党委审定产生人选。然后按规定程序予以委(聘)任;在实行任期制、试用制的基础上,建立末位淘汰制,疏通“下”的渠道。对综合考核处于末位的,实行警告整改或严重者辞退,以竞争的方式建立退出机制:紧紧围绕扩大民主这个重点,坚持民主化的基本取向,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一系列制度,体现选任的动态原则;建立动态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收人与业绩挂钩,让竞争来优化人员配置,调整人才资源的存量结构。
二是坚持发展的观点,完善动态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考核体系。第一,科学设计注重实绩的考核标准。不仅要看其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企业发展方针的态度如何更要看实际贯彻执行的成果如何,即将实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设置各类各岗人员履行职责的实绩标准。由于不同类别、岗位、层次人员的职责性质和工作难易程度不同,在实绩标准设置过程中要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对每个岗位上的人员从专业素质、组织领导、完成任务、群众威信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标准。第二,协调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方法。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在考核的基本要素上,可设置基本学历、任职经历、专业培训经历、专项考核成绩等具体指标;在工作实绩上,可把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和急难险重任务等情况列为量化指标;在群众的公认度上,可把民主评议的得票率作为量化指标,等等,达到项目标准的定性和定量互补,避免“数字出成绩”的现象。第三,全方位运用考核结果。考核的目的和积极作用在于对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的运用摆到重要位置。一方面是要将考核结果与广大员工职务和薪酬的升降、调整结合起来,以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另一方面是将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起来,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是坚持“两个转变”,加强员工工作的动态监督。要坚持“两个转变”,“两个转变”,就是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强化事前、事中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把监督寓于员工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两个转变”就要以多元化、合理化、可行性化为着力点,建立全方位的员工监督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巡视制度和检查通报等制度,强化上级组织监督;实行员工识别评价、决定、监督三权分离,形成用人上相互制衡关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领导班子在用人上的决策程序、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强化班子内部监督。健全选任员工通报制度、听证制度、群众质询制度、举报制度,强化群众监督:要不断完善全程化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领导干部选任工作责任制,领导干部选任工作全程监督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估制度;要不断完善刚性化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各项监督制度逐步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以罚则明确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促进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法治化。
四是主动适应动态管理要求,建立员工动态管理信息库。现有的员工管理数据库,大多是静态反映企业员工的基本情况,主要实现统计汇总和查询功能,难以适应员工动态管理的要求。动态管理信息库除了应包括广大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务、工资等基本情况外,还应该包括员工的兴趣、爱好、奖惩、培训、业绩、考察材料、接受监督等多种情况,并在管理工作、中不断进行补充。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动态库,全息展现企业员工素质、能力、业绩等方面的变化,全面反映员工的成长轨迹。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构建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的趋势逐渐扩大,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几率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十分激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企业必须牢牢的掌握住,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所有公司的领导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的影响。简单解释,“绩”就是数量,“效”就是贡献或增值程度,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就是绩效,“绩效”是一个经济学、管理学概念。
二、建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1.明确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
与简单的绩效考核不同,绩效管理体系强调的是综合使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多种不同的管理手段,来帮助企业员工提供工作效率。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明确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重视公平性
对于企业来说,实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收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不公平的行为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重视公平性在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公平性不仅体现在薪酬上,而是在物质、精神奖励上都要体现公平性,这些奖励都与员工的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把握公平的观念,才能激发员工无穷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
3.人性化的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了一套管理体系,但是工作有变化性和突然性的特性,绩效管理的具体办法不能把所有的可变因素完全估计到,有些条文制度将引起员工情绪上的不满,造成负面影响。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可以使员工意识到人力资源的优越性,“以人为本”可以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工作才能。
三、以人为本避免人才流失
每个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每个新员工进入企业时,都要对企业文化进行适应和融入。建立对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才能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企业与员工共识所建立的,企业和员工之间是利益共存体的关系,员工选择应聘这家企业,是因为他希望企业能够满足他个人的需求。企业必须主动的帮助员工融入企业文化,把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全员参与”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实现这一结合,建立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并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四、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作用
1.选拔聘用采用优胜劣汰的原则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要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要客观标准的选拔人才,严格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公开公布任职条件,公开报名、考试、评议、考察,通过这样一个程序来产生人选。按规定程序予以委任,在试用制的基础上,实行末位淘汰制,以竞争的方式建立退出机制。坚持民主化的取向,紧紧围绕并扩大这个重点。逐渐完善民主推荐和测评制度,进一步体现选任的动态原则,人员配置由“竞争”来优化,逐步调整人才资源的结构。
2.构建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置各岗人员履行职责的实绩标准
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面临着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人员、工作难易程度不同等等,实际标准设置过程中要将共性和个性有效的结合,对各个个岗位上的人员制定不同的标准。
在考核的基本要素上,可设置不同层次的考核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把日常工作完成的情况列为量化指标。在群众的公认度上,民主评议的得票率作为量化指标。考核结果是考核的目的,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起到积极作用。构建规范有效的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要重视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员工职务和薪酬的升降与考核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奖惩与考核结果结合起来,进一步的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3.加强员工工作的动态监督
在构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中,要加强员工工作的动态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防范,以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为监督点,构建全体员工监督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的监督机制。构建检查通报制度,对上级组织监督进行强化,强化班子内部监督。不断完善全程化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选任工作要全程监督,完善刚性化的监督机制,将各项监督制度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的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和法治化。
4.建立员工动态管理的信息库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单位现有的员工管理数据库,只是静态的单一的反映员工的基本情况,比如大员工的姓名、学历、年龄、性别、、工资、职务等基本情况,只能进行简单的统计汇总和查询,员工动态管理的要求难以适应。动态管理信息库应该包括员工的兴趣爱好、培训、业绩、奖惩、考察材料、接受监督等更多的情况,并在日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建立全面的动态信息库,可以展现企业员工的能力、素质、业绩等全方面的变化,多方面的反映企业员工的成长轨迹。
五、结束语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它工作直接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影响,比如激励机制的构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非常的大。所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依靠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的原则,成为企业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依靠。企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工作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的有效运作与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而言之,在企业的管理中,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基建工程;审计监督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教育部批准由专科学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学校招生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提高,许多原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新建基建项目急剧增多,基本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与升格前相比,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环境和学校办学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伴随带来的基建工程审计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基建工程审计监督,如何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切实维护学校的利益,促进基建工程领域的廉政建设,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审计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基建工程审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受内设处级机构数量与领导干部职数的限制,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没有独立设置内审机构,而是把审计与纪检、监察机构合并设置,实行三块牌子、三种职能、一套人马的配置方式。一方面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精减了机构和人员,有利于纪检监察部门与审计部门的协调与密切配合;但另一方面又弱化了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在部门领导干部的选任上,纪检监察和审计领导岗位的专业及业务能力素质要求明显不同,在实际选任工作中很难兼顾纪检监察与审计岗位的不同需求,导致非审计专业类或非财经类领导干部担任审计工作负责人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审计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由于编制问题的困扰,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工程审计人员配备上往往只有1至2名,甚至有个别还不是专业的工程审计人员。因此,工程审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各专业方向配备不齐、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各项审计任务繁重的新建本科院校中尤其突出,造成个别专业素质相对较高的工程审计人员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加班频繁,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审计质量和效率。
(三)审计工作职责不清
审计是由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其效益性进行独立的审查、评价和监督活动。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的工程预结算员,工程预算主要是委托施工单位或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编制,往往未能全面履行对工程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导致审计部门在工程预算审核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由于职责不清,导致工作中“越位”现象时有发生。
(四)审计工作监督不力
1.对大型基建工程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基于审计人员不足、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原因,往往把审计监督的重点放在工程结算审计阶段,对影响工程投资效益的工程立项、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基建工程审计监督工作相对滞后。
2.零星工程立项的机动性、灵活性较大,施工点、面分散,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可能一一跟踪到位;一般没有规范的设计与施工图纸,工程预算难以满足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管理相对松散,实施阶段欠缺细致周全的施工过程记录,致使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依据,如: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标准等;这无疑增加了审计监督的难度,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加强基建工程审计监督的建议
(一)合理设置内审机构,重视专业队伍建设
1.完善机构设置。许多大学都将审计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合署办公。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审计部门无论合署还是独立设置,学校都不应以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场地及办学经费等诸多问题不由,随意压缩审计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尽早将审计与纪检分开,争取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机构设置,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2.配备数量充足的审计人员。基建工程审计是一项责任重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强度高、分工细致且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高校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配备一支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财会、经济、审计、工程、土木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审计队伍。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审计人员在很多场合都要面临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因此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是做好审计工作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将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事业心、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充实到审计领导岗位来。同时通过典型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审计人员违规违纪必须承担的严重后果,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纪律,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水平。
4.积极组织学习交流。积极参与教育系统内审经验交流会和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参加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通过学习交流,拓宽审计工作视野,了解审计工作发展新动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审计工作。
5.领导重视和关心。学校领导及部门领导要从关心爱护和保护审计人员的角度出发,对打击报复审计人员的行为要严肃制止,对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审计技术人员要给予保护和奖励,为审计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对不适合审计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对违反职业道德、工作失职,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应视情节轻重和影响大小,由学校按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
1.不断完善各项审计监督制度,制定审计人员行为规范。例如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制度、大型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委托社会中介审计制度、业务会议制度等等,规范相关工作职责、工程程序。做到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使审计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践证明:人员落实、制度健全是做好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工程程序,才能确保管理部门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才能确保基建工程审计监督工作有序进行、有章可循。
2.重视抓好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监督工作。学校应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工程变更签证等有关制度。对大型基建项目,要实行承建单位资质考察制,以保证建设资质优秀、合同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尤其要重视工程招标文件的审计监督,招标文件要注重表述的准确性、内容的规范性、条规的合法性及可操作性;组织实施招标前,应在招标文件中合理确定工程总价的有效投标价范围、工程主要材料综合单价的有效报价范围、评标办法等,避免在招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招投标成本和风险,保证项目招标的公正、公平、合理、合法。
(三)强化审计职责,实施全程跟踪审计
全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跨越,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它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对基建工程项目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1.把好事前审计关。主要是对立项决策到工程施工前工作的审计,审计部门要把握好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合同制定等四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审核:
(1)项目立项的决策程序是否合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是否真实;项目投资估算的是否可行。
(2)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是否通过招标优化选择;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主要指标(如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是否符合决策目标;是否进行优化设计,如限额设计等;是否组织设计单位、监理、业主和有关专家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全面审核设计概算。
(3)招标文件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学校意图;招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评标、定标工作是否公平公正;工程量清单中主要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清单项目描述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明显漏项,是否存在定额计价时的漏项风险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时的不平衡报价风险;拦标价是否合理。
(4)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有实质性背离。
2.把好事中审计关。主要是对工程施工阶段的审计,是全程跟踪审计的核心。审计部门要重点抓好合同、设备及材料价格、工程变更、签证、工程进度款、索赔等五个关键点。主要审核:
(1)施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完整性;与结算及价款调整条款的内容表述是否准确、完整,合同是否依法履行。
(2)检查大宗材料、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做好工程材料的价格咨询。
(3)对隐蔽工程采取抽查的形式进行监督与鉴证,重点跟踪对结算时容易产生分歧的隐蔽工程,如土方工程、路基工程、拆除工程等;审核是否符合设计变更的批准程序,变更内容是否与实际发生相符,设计变更引起造价变化的是否能作为结算依据;审核是否符合工程签证的管理程序和批准权限,签证内容是否与实际发生相符,计量计价方式是否与合同有关条款约定相符(或另做合理约定),能否作为结算依据。
(4)审核是否符合申报程序,所报进度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及实际工程量相符,计量计价方式及支付办法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是否存在重复申报或将业主直接采购的材料设备虚报的现象,工程预付款是否按合同约定扣回等。
(5)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重点跟踪,并及时提供相关咨询建议,以力求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3.把好事后审计关。主要是对竣工结算和投资评价的审计,是全程跟踪审计的落脚点。
(1)做好工程量审查。
(2)检查材料价差合理性,确保材料价格信息源的准确可靠,适时进行市场调查。
(3)审查隐蔽验收记录,严格审查验收记录手续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4)审查设计变更签证,审查变更手续是否真实完备。
(5)审查工程定额的套用,主要以建设单位现场签证记录及建设方签字认可的竣工图为依据。
(6)审查各项费率、价格指数或换算系数是否正确。
(7)对结算书中的每一项进行认真核算、防止各种计算误差。
(8)审查工程价款结算与实际投资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包石玉.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关键点探讨[J].财会通讯,2012(19).
[2]古志文.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12).
[3]王朋才.风险导向模式在高校基建审计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2(07).
[4]姜猛.试论以内部审计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财会通讯,2011(08).
[5]彭红涛,李培景,姚新宇等.普通高校基建工程造价内部审计机制探析[J].教育与经济,2010(04).
[6]李海容,范亮春.高校基建工程结算高估冒算审计分析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0(21).
[7]郭智辉.高校建设工程委托审计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0(28).
篇8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法律定位及实践意义
社会调查制度,是指在未成年刑事诉讼中,判决宣告前由有关部门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的社会背景、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社会调查报告提交到法庭,为司法机关正确处理和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提供重要依据。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质是一种人格调查制度。因为人格调查制度是在刑事诉讼中,特别是在法院的判决前,对行为人的性格爱好、身心状况、家庭状况、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等情况进行调查,综合判别被告人的人格状况、测定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对行为人作出恰当处置时参考因素的活动,其本质是强调对犯罪人个体的尊重与关注,强调刑法的实质公正,这与社会调查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考察域外有关人格调查制度的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人格调查制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人格调查紧紧以行为人为核心展开。人格调查需要调查的项目有很多,包括行为人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社会交往、平日及实施指控行为前后的表现等,这些项目繁多的调查,看起来非常分散与杂乱,实际上,这些调查都是紧紧以行为人为核心展开的,对行为人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等背景情况的调查以及对被告身体、性格等自身状况的调查,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目的在于从各个方面收集和行为人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全面掌握行为人的个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判定行为人的人格。
二是人格调查通常由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来完成。对行为人的人格状况的测定与评估,不是把各个项目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由表及里、由表象到实质的调查分析,来综合判断行为人的个性特征、心理活动、发展趋势,其调查程序的严谨性和调查结论的法律属性,决定了调查主体的特殊性。
三是人格调查是对刑事被告人量刑的重要参考因素。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被告人进行刑事处罚的轻重;而近年来轻刑化的司法理念,在强调对被告人刑罚个别化的前提下,还要综合判断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在这个意义上,人格调查制度就成为量刑、尤其是判处非监禁刑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该报告是影响合议庭对未成年被告人量刑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拟判处管制、缓刑和免处的被告人。其次,该报告也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进行法庭教育的重要依据。只有详细掌握了未成年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才能发现教育、感化、挽救该未成年被告人的“闪光点”、“感化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该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第三,该报告也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在宣判后对未成年人回访跟踪帮教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材料。
二、社会调查制度在我市的法律实践
自河南省兰考县法院首创社会调查员制度以来,各地法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已制度化、规范化。我市法院也在借鉴长宁、海淀等法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我们研究制定了《佳木斯市涉少案件社会调查员制度实施办法》,并于2005年10月在全市法院正式实施。主要工作模式是实行庭前调查、参与诉讼、跟踪帮教的“三段式”服务。该《办法》对调查员的职责、义务、工作规程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最明显有别和优于全国其他法院的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调查员的准入设置了目前全国最高的门槛,只有具备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年满二十三周岁,从事教育、共青团工作,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致力于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具备一定法律知识,诚信记录优良的同志才能够初步进入遴选范围;二是调查员由法院和共青团联合选任和考核,经未成年人及法定人同意以中立的身份开展工作,不依附于控、辩、审任何一方,不得从事兼职的法律工作;三是对当庭宣判缓刑的案件,调查员直接参与宣判后的教育,在第一时间内实现与未成年被告人、法定人、包片民警、居委会(村委会)主任、学校老师的对接,共同制定跟踪帮教措施;四是实行社会调查员有偿服务,除报销实际支出外,根据工作量发给相当于其日工资标准的合理报酬,对表现突出的调查员,每年由共青团组织给予表彰。
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制度的核心贵在客观、公正。因此,我们在设计这一制度和选择调查员的时候不仅规定了较高的标准,而且把从事律师、陪审、法律援助、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等一切有可能与案件或案件的侦察、、辩护、、审理有关的人员排除在外,而且规定了为期一年的考核、淘汰期,以期确保调查报告客观、公正。
(一)选拔聘任的基本情况
我们委托的社会团体组织为共青团,由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团市委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选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自2005年6月以来共选聘两批82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选任条件为年满二十三周岁以上,具备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工作作风严谨、认真,具有一定法律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未成年人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工作,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或在共青团组织中负责青少年维权工作的人士。首批选任的48名社会调查员有11名来源于各县(市)区团委干部,有30名中小学校教师,有7名来自其他机关。其中有30名为我市心理阳光协会成员。社会调查员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市区24名,各县(市)区24名,每个县市至少3名。已经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不再聘任为社会调查员,以上人员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从事未成年人心理教育的经验。完成选聘工作后,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中院与团市委共同下发了文件,对各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做出要求,市中院组织对社会调查员开展了培训,颁发了工作证件。
(二)开展社会调查的情况
我们要求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原则上对每名未成年被告人开展社会调查,全部由聘任制社会调查员负责。开展社会调查首先告知被告人及其法定人开展社会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法律依据及后果,在征得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人同意后开展调查。对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开展的调查,不作为社会调查报告使用,仅作为其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对于被告人及其法定人不同意开展社会调查的,由法庭决定是否继续委托开展调查。2006年-2009年8月,佳木斯市两级法院共判处罪犯5983人,其中未成年罪犯620人,其中对365名被告人开展了社会调查,没有开展社会调查的84名,其中法定人不同意的38名,异地犯罪的46名,适用简易程序的14名。社会调查员深入到未成年被告人或未成年罪犯的学校、家庭、社区、村委会、工作单位等地,走访家长、教师、亲友、邻居
、同事。经与公安机关的协调,社会调查员可以持证到羁押场所会见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员调查未成年被告人及未成年罪犯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实施被指控犯罪前后的表现等非涉案情况,多方面、深层次地反映和分析其犯罪原因和心理演变过程。对调查的内容均形成了调查笔录。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调查人的性格、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等,对其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对落实监管和矫治措施提出建议。调查报告不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发表意见。
(三)社会调查员参加庭审情况
法律对于社会调查员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诉讼地位未做规定,我们的做法是要求社会调查员参加庭审,在证人席处设置社会调查员标牌,由社会调查员在法庭调查后,法庭辩论之前作为独立于控辩双方之外的诉讼参与人,出庭宣读调查报告,接受公诉人、辩护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调查报告形成过程的询问。此举主要是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人格证据”使用,避免将社会调查员归于公诉人或辩护人一方,体现其开展社会调查的中立性。在目前审结的案件中,有的诉讼参与人对社会调查形成过程提出问题,但未就报告提出不同意见。在宣读社会调查报告后,由审判长对报告给予评价,对可以确认的内容予以确认。在庭审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可以引用经确认的社会调查报告内容支持自己的控辩意见。在最后陈述后,社会调查员参与庭审中的法制教育,也可以参加宣判后的法制教育。
(四)开展社会调查程序及其在文书、卷宗中的体现
人民法院在收到公诉机关书后,根据案情确定社会调查员人选,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聘任社会调查员。辖区各县(市)法院原则上委托本地社会调查员开展调查,市区各基层法院及中级法院在市区范围内委托社会调查员,每名未成年被告人需由两名社会调查员共同开展调查,多名未成年被告人共同犯罪的,由社会调查员共同对多名被告开展调查。在送达书副本时,征得被告人及其法定人同意后签订委托书,并由被告人、法定人提供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地址、主要社会关系及联系方式。社会调查员根据案件情况确定调查提纲并经合议庭审核后开展调查,调查一般在十日内完成并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法律文书不在诉讼参与人中开列社会调查员,但在案件审理过程表述时,简明叙述社会调查员开展社会调查情况。在事实部分的最后一段,叙述被告人的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平常表现等同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犯罪密切相关的情况,以及实施指控犯罪前后的表现,论述导致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发生的主观、客观原因及应当汲取教训的内容,一般主要采纳社会调查结论。在对有罪被告人量刑时,可以引用社会调查结论作为参考和依据。开展社会调查的委托书、调查笔录、社会调查报告、帮教意见等均收入卷宗。
三、社会调查制度在立法和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调查员制度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的一项卓有成效的举措,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并得到了社会各方的积极评价,但由于我国没有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专门立法,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意见又十分原则,社会调查员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法律和实践操作方面的问题和障碍。
(一)社会调查报告是否是刑事证据的问题
多数人认为,社会调查报告基于人民法院的委托而产生,而且作为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被告人案件前的准备工作之一,符合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规定,应该是具备证据效力的,且与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鉴定结论”相似,同时该报告作为一种反映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以及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的文字材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证人证言,只要在法庭上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和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但笔者认为,调查报告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称之为刑事证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证据的证明力大小是指证据与案情存在的客观联系的程度,而调查报告的内容只是涉案嫌疑人在案发前的日常生活学习表现等非涉案情况,对案情本身没有证明意义,只能作为法庭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量刑时的一种参考。因此,不能属于法定的刑事证据。
虽然社会调查是个新生事物,是我国法制建设进步的表现,但是仍不应有悖于现有的刑法原则和法律规定,调查报告既然不是用以证明犯罪事实,也不是司法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的刑事证据,仅是案外的一些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宜将调查报告的效力夸大化,因此,它不能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二)社会调查制度公正性的保障问题
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被告人进行刑事处罚的轻重。由于社会调查员的调查报告中存有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方面的说明,且是人民法院据以认定犯罪社会危害性的依据之一和量刑的参考,同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和受害人因犯罪行为受到或重或轻的伤害,希望法院可以为其讨回公道、重惩被告的因素会影响其对调查报告的认识偏颇,因此,保证社会调查报告内容的客观真实才能保障社会调查制度实施的公正性。
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保证调查报告的真实性:第一,确定调查主体是保证调查报告真实性的前提。社会调查员一般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解决未成年人问题经验的品质高尚的人担任,且由法院委托未成年人保护机构选定,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作为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出现,独立于控辩双方之外。第二,在调查方法上,一般由社会调查员直接到未成年被告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所在地以及其他关系地进行调查。实践中,可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及不同的调查对象分别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如谈话、观察、电话、书信、委托等方式,必要时可以各种方法交叉使用,并制成调查笔录,最终制成社会调查报告。第三,法院在开庭前,合议庭必须先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查,并在庭审时允许其他诉讼参与人对此发表意见,这样就进一步保证了社会调查报告的真实性。
(三)社会调查员的法律地位问题
我国法律用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进行社会调查,但是对于社会调查员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明确说明,到底社会调查员属于何种身份、其法律地位如何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论。笔者认为:首先,社会调查员不是证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人是在诉讼程序之外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人,社会调查员是参加了诉讼以后才了解案件情况的,而且不是客观的真实情况而是法律证据反映的情况,属于法律事实,它和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有本质的不同。有人认为社会调查员属于品格证人,是就被告人的人品、品格出庭作证的证人,但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证人作证的范围是案件事实,因此,被告人的人品和品格内容不属于证人作证的范围。虽然国外的司法中有品格证人的出现,但是基于法律的规定不同,比如法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只能就被告人被控事实或者其人格和品格作证”,因此,就被告人人格和品格内容作证的是合法的品格或人格证人,属于证人的范畴。但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没有相应得规定,不能生搬硬套的根据调查的内容将社会调查员认为是品格证人。其次,社会调查员也不是鉴定人。鉴定人是接受司法机关的依法委托或诉讼参加人的委托聘请的专门人员,是针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而社会调查员调查的是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非案件或者说是案件背景情况,两者的指向和目的根本不同。我国的刑事诉讼是一种等腰三角形关系,控方与辩方居于等腰对角,法院居于顶角居中独立裁判,社会调查员在刑事案件中当然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因此,笔者认为由于社会调查员是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进行的调查,因此,不一定非要给其独立的诉讼地位,他可以是属于辅助或者说是服务审判的人员。
四、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建议
建立社会调查员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如何实现司法公正的原则,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社会调查制度。
(一)通过立法明确社会调查员地位和身份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程序法并没有对社会调查员的出庭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做法主要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我国是成文法的国家,司法实践应严格依法办事。第一,应从立法上明确调查员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身份,使其选任、职权、责任等方面真正有法可依。第二,主体应当细化,委托关系如何确定,要有法律上的支持,相关的责任要确定下来。第三,保证内容的真实性。第四,设立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程序,脱离科
学方法和程序,内容的真实性无法保证。第五,要经过质证。总之,明确社会调查员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在将社会调查制度推广到所有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前,尽快制定和修改相应的立法。
(二)规范社会调查工作的程序
社会调查虽然有其独立性,但仍应制定一套完整的调查程序,指导规范社会调查员的调查行为,从程序上保证调查工作的公正、客观、真实。笔者建议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措施:1、出具调查函前应征得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人的同意;2、社会调查员前往羁押场所会见未成年罪犯时应由法院人员陪同;3、对调查内容应当制作成笔录,或者用音像资料保存,作为调查报告的依据;4、一个案件应设立至少两名社会调查员,在调查时应由二人同往。
(三)强化对社会调查员的监督
1、由于目前社会调查员一般是接受法院委托,因此直接的监督应当是人民法院,包括对社会调查报告在开庭前的审查,听取被告人、监护人、辩护人的意见并要求调查员作出解释或补充、核实;在开庭时听取诉讼参加人的质询,虽然调查报告不具备刑事证据的性质,但由于其直接关系着量刑,应比照刑事证据在庭审中接受诉讼参加人的质询,但该意见应向法庭发表,社会调查员没有义务回答;如果在庭审中诉讼参加人尤其是未成年被告人对调查报告发生较大争议或提出实质异议,法庭不宜将调查报告作为量刑参考。
2、聘任单位对社会调查员的监督措施要加强。如规定社会
调查员定期向聘任单位报告社会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调查员的不良行为聘任单位有权依取消其调查员身份等。另外,社会调查员还应接受被调查单位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