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防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04-03 18:2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火灾防控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烟气是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气相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烟或烟粒子,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其主要成分是碳粉,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1]。
1 火灾烟气的危害
1.1对人体的危害
1.1.1CO中毒
在人体中,血红蛋白的功能之一是输送氧气,在火灾中,当人员吸入CO后,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阻碍血液把氧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研究表明,当50%以上的血红蛋白结合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时,人们的脑和中枢神经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失去知觉,甚至死亡。
1.1.2缺氧
缺氧是气体毒性的特殊情况,由于燃烧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使得烟气中的含氧量往往低于生理上所需的正常数值。有数据表明,若仅考虑缺氧时,当氧气低于10%时就可对人体构成危险;当发生燃烧时,含氧量可以降低到5%,人体因严重缺氧就可导致死亡,其危险性不亚于CO。
1.1.3 烟气中毒
火灾中许多物质燃烧时可产生各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如木材制品燃烧时可产生的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各种醛类以丙烯醛为例,当其在烟气中的含量打达到10ppm时,脑部中毒几分钟后即可死亡;同样,聚氯乙烯燃烧时产生的氢氯化合物为刺激性很强的气体,甚至是致命的。
1.1.4 窒息
火灾时,人员可能因头部烧伤或吸入高温烟气而使口腔及喉部肿胀,以致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此时,如未能得到及时抢救,就有被烧死或被烟气毒死的可能。综上所述,在火灾中,CO的增加和氧气的减少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实际上烟气对人体的损害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1.2 对疏散和扑救的危害
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烟气中的烟粒子对可见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烟气弥漫时,可见光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能见度大大降低,并且烟气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使人不能睁开眼睛,影响着人员疏散的行进速度和消防队员的扑救进度。同时,烟气的恐怖性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慌,尤其是发生爆炸时,火焰和烟气冲出门窗孔洞,烈火熊熊、浓烟滚滚,使人产生极大恐惧,会造成疏散时的混乱,从而进一步影响消防队员的施救[2]。当疏散通道上部被烟气占有时,人们必须弯腰摸索行走,其速度缓慢又不易找到安全出口,还可能走回头路。在大部分被烟气充满的疏散通道中,人们少时停留(1-2min)就可能昏倒,停留稍长(4-5min)就可致死。
2 火灾中烟气流动规律
建筑物内烟雾流动的形成,总的来说,是由于风和各种通风系统造成的压力差,以及由于温度差造成气体密度差而形成的烟囱效应,其中温差和温度变化是烟雾流动最为重要的因素。它与建筑物的烟囱效应、防排烟方式、火灾温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2.1由供排风平衡情况决定
建筑物内通风、空调系统对建筑物内压力的影响,取决于供风和排风的平衡状况。如果各处的供风和排风是相同的,那么该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压力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某部位的供气超过排气,那里便出现增压,空气就从那里流向其他部分。反之,在排气超过供气的部位,则出现相反的现象。因此,建筑物内通风、空调系统可以按照某种预定而有益的方式设计,以控制建筑物内的烟雾流动。
2.2风力、风速等影响
室外风向、风力、风速对建筑烟雾流动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随建筑物的几何形状而变化。简单地讲,风力作用使得迎风面的墙壁经受向内的压力,而背风面和两侧的墙壁有朝外的压力,平顶层上有向上的压力。这两种压力,使空气从迎风面流入建筑物内,从背风面流出建筑物外,建筑物顶上的负压力对顶层上开口的垂直通风管道有一种吸力的作用。同时正的水平风压力促使中性面上升,负的水平风压力促使中性面下降。
3 火灾烟气的防控措施
3.1减少火灾烟气的产生
由于烟气是火灾燃烧的产物,所以,为了减少烟气,就要尽量控制建筑物内的可燃物数量。建筑构件要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应该选用A级或B级材料,尤其是KTV、影院、饭店、宾馆、商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使用海绵、塑料、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室内装修。办公场所、居民住宅的室内装修也要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量,窗户、家具应满足防火要求[3]。这在《消防法》第十一条有明确规定: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也具体规定了室内装修应根据其装修的不同用途、重要性、规模等因素,应选用相应耐火性能的装修材料。消防监督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设计施工人员对规范中材料的了解程度,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进行选材。各大科研单位也应加大新型防火装饰材料的开发力度,研究出价格低廉防火性能和装饰效果好的装饰材料。新型材料要有专业检测机构评定的燃烧性能等级的检测报告。
3.2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有效的烟气控制可以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环境;控制和减少烟气从火灾区域向周围相邻空间的蔓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火灾扑救人员提供安全保证;帮助火灾后及时排除烟气。
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的蔓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二是选择合适的防、排烟设置方式。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控制烟气扩散和火灾的扩大。
3.3逃生时避免火灾烟气侵害
在火灾逃生时应该使用湿毛巾或用水打湿的衣物捂住口鼻防止中毒,而且在不影响呼吸的情况下毛巾或衣物的层数越多越好,然后尽量降低身体高度贴近地面移动,我们在进入充满浓烟的火场时经常会采用跪姿前进的姿势,同时还要扶着墙壁或是栏杆等物防止迷路。
参考文献:
[1]唐磊.建筑防排烟方法在火灾发生时的作用及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51-52.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防控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43-01
1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1 火灾蔓延途径多,烟雾火势扩散快
在高层建筑内部,楼梯间、电梯井、管道进、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横井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一旦火灾发生,造成烟雾蔓延的主要途径就是其强有力的拨气作用,建筑越高,蔓延的速度就会越快。另外,因为固定窗护着无窗玻璃幕墙是高层建筑中比较常用的建筑,局部空间有较好的封闭,这样的话,当发生火灾带来的高温,就会使其变得相当易燃,火势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如果燃烧的时间过长,建筑结构倒塌的现象也会发生。
1.2 功能复杂,可燃装修多,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高层建筑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对功能建筑,为了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很多高层建筑对于防火安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使用可燃材料进行装修的地方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新型合成材料在建筑中被更为广泛地应用着,这样的话,火灾发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立体燃烧,同时,有毒物质的产生也是必然的,使人体的健康遭受到很严重的损害。
1.3 火灾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为了使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效果更为强烈,高层建筑通常都会将平面设计成比较傲复杂的结构,而且高层建筑本身就是多层的,垂直距离较远,在内部容纳较多的人数,但是疏散通道在其中却是仅有的,当发生火灾的时候,人们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疏散通道撤离,这样的话,伤亡事故的产生就是必然的。
1.4 火灾荷载大,消防装备条件有限,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平面布局和立体结构都比较复杂,可燃物在内部存在很多,这样的话,大面积立体火灾就会产生,时间较长的燃烧,可以会导致爆燃和建筑倒塌,这样的话,人员的疏散和火灾扑救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消防装备和远射能力会带来一定的限制,若是超出这个限制范围,在室外扑救就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话,火灾的扑救难度就会上升一个层次。
2 高层建筑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
2.1 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
根据一些火灾的调查和研究,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位,消防设施设备基本能够保证正常运行使用,但是在高层建筑中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在最近几年中,新建的物业公司管理的高层住宅通常的消防设施设备是比较完善的,并且正常的运行是可以有所保障的。
2.2 违规使用可燃装修材料
我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吊顶、墙壁、地板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做了严格要求。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在装修改造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材料会迅速燃烧,造成大面积火灾,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造成巨大困难。
2.3 新型建筑材料不具备防火功能
在全社会广泛倡导节能环保形势下,大量新型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一些建筑材料没有考虑到防火要求,在现实使用中具有极大火灾危险性。比如央视火灾就是因为建筑外墙立面使用了新型可燃材料,导致火势迅速扩大。
2.4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高层建筑的居民住户并没有很强烈的消防安全意识,自防自救常识也较为匮乏,为了可以更加方便,就将疏散通道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将疏散通道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将消防栓埋压或者圈占,只有有火灾发生,就会对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造成严重的危害。
3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措施
3.1 合理设计和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建筑本身火灾抗御能力
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是设计和建设单位必须要遵循的,在建筑内部防火分区的划分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将防火分隔设置出来,使火势蔓延得到解决。在高层建筑周边设置停车场和回车场,要将一定的空间保留出来,这样的话,扑救火灾和开展救援就会更为方便。将避难层设置在超高层建筑中,这样的话,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人员就会找到临时的避难所,人员的疏散压力也会得到减少。
3.2 使用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
通过吸取近年高层火灾事故教训,消防部门正酝酿提出高于国家规范的消防安全标准,探索推出硬性规定或临时性管控措施,推动高层建筑使用具备防火功能的建筑材料。同时推动在法律层面明确工程监理公司的消防监督职责,从源头消除高层建筑本身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
3.3 采取技术防范手段,利用固有消防设施自防自救
建设和管理单位应建设完善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建立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推广应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经济实用、灭火成功率高的固定灭火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防范手段提高高层建筑安全等级。
3.4 建立健全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保养机制,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通过立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建立消防设施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机制,明确和落实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检测和维护保养服务机构的管理和规范。
参考文献
[1] 高云.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第三通道[J].天津建设科技,2004(4).
[2] 王元荪.高层建筑火灾智能监测预警预报装置[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6).
篇3
一、深度冷冻法制氧工艺简介
空气经空气过滤器除去灰尘和机械杂质,进入空气透平压缩机压缩,然后送入空气冷却塔进行清洗和预冷,再进入交替使用的分子筛吸附器,除去空气中的水分、CO2、C2H2等杂质。
净化后的空气大部分进入主换热器,冷却后进入精馏塔。在精馏塔内,根据各种介质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分离后所得产品可根据需要进入储罐储存或者经过汽化器汽化后进入气体管网直接使用。
二、生产中的火灾、爆炸因素分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的特性,空分制氧装置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场所如下:
1.空分装置
空分塔[1]是制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内部构件多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正常工作状态下,介质为液空、液氧、液氮等,工作温度为-196℃,塔中填满珠光砂起绝热作用。在国内曾发生过多次空分塔爆炸事故,引起爆炸的原因多为空气中所含的固体微粒,在较大的流速冲击下,固体微粒之间以及微粒与器壁之间出现机械撞击,因摩擦产生较大的静电电压,引起静电火花,有引发空分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
液氧中较高的氮氧化物浓度, 使碳氢化合物的爆炸敏感性大大提高[2]。
主冷内, 因液氧沸腾运动, 液体的冲击波可使气泡得到瞬间压缩, 从而使局部温度提高。
2.贮槽、管道
2.1液氧生产中使用到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仪表及安全附件,如果购买的产品不合格或者使用时不定期校验维修,可能导致液氧的泄漏,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2温度检测仪表故障,或人员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各类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超温使用,将使容器或管道内的液化气体受热膨胀,从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2.3液位检测仪表故障,或人员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液化气体贮槽超装,贮槽受热膨胀时,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电气火灾
空分制氧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较多,如果不按照《氧气站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的要求配备电气设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不够、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接触不良等事故,若周围有液氧或可燃物的存在,会导致发生火灾事故,若火灾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引发附近容器及管道的爆炸事故。
4.空分装置区存在大量氧,氧气虽然本身不可燃,但其助燃的特性使可燃物质更容易被点燃,使火灾更加难以施救。
5.与氧接触的阀门﹑仪器、仪表如被油脂污染也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三、制氧过程中防火、防爆措施
1.建、构筑物防火防爆措施
1.1制氧站所有建、构筑物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构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耐火等级,保证厂房和设备基础的安全可靠。
1.2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规范的要求,使建构筑物的防雷、防静电、防爆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1.3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不可设置沥青路面和可燃物。
2.工艺、设备防火、防爆措施
2.1整个生产过程应采用先进的DCS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效的监控整套空分设备的生产过程。
2.2制氧车间及主控室设置氧气浓度检测及声光报警设施。
2.3气体储罐布置在室外,周围设置安全标志,储罐本体设置色标。
2.4空压机、膨胀机和氧压机入口设置可定期清洗的过滤器。
2.5氧气调节阀组设置在独立阀门室内,且标明输送介质的名称、流向符号等。
2.6透平膨胀机设置密封气压力与油压的差压联锁保护装置。
2.7透平膨胀机设置超速报警和自动停机装置,入口前设紧急切断阀。
2.8主厂房内氧压机周围设置防护墙与周围隔离。
2.9空气预冷系统设置空气冷却塔水位报警联锁系统和出口温度监测装置。
2.10制氧站内所有气体放散管引至室外安全处。氧气放散口附近设严禁烟火标志,并放散至高出操作面4m以上的安全处。
2.11氧气管道的阀门均用专用氧气阀门,且调压阀组前后设阻火铜管段。
2.12定期对供氧系统的易泄露部位进行查漏,严禁氧气泄漏后与各种油污、易燃、易爆物品直接接触。
3.消防设施
3.1制氧站应按照《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和火灾危险等级,设置水消防系统以及配置相应的移动式灭火器具。
3.2制氧车间周围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设环形消防通道,并与厂区主、次干道相连,以保证消防车辆畅通无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深度冷冻法制氧的工艺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由于氧气本身的助燃性,使整个制氧过程存在火灾、爆炸的隐患,因此在生产中通过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采取防火、防爆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稳定生产,从而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殷皓驹. 制氧行业安全事故分析与典型设备的检验管理. 冶金/矿山通用机械,2010第7期,P57-58.
[2] 黄小武,刘凌燕,黄盛仁. 试论空分装置的防爆技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 0 0 1年8月,11(4),P30-31.
[3] 汤学忠,顾福民主编. 新编制氧工问答.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
[4] 张军. DCS在大型空分制氧装置的应用. 冶金自动化,2008, 32(4),p23-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12-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0-01.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公司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杜绝因发生火灾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整治火灾安全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着力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应急救援水平,确保今冬明春,尤其是“两会”及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不发生火灾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保卫部,负责工作情况的收集汇总整理及报送。
三、时间节点
从2020年12月01日起至2021年03月31日,分为3各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12月30日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将工作责任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个人。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全国“两会”闭幕前)。按照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任务的落实。要依据本方案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自查整改,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确保万无一失。
(三)总结考评阶段(2021年03月31日前)。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消防工作常态管理。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今冬明春期间,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结合公司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纳入近期重点督导检查工作,切实加强对各部门火灾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全面提升火灾防控水平。
(一)开展电气、燃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电气、燃气安全检查,广泛普及电气、燃气火灾防控知识,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全部持证上岗,定期组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及时整改电气隐患问题,有效降低电气火灾风险和事故。
(二)仓储物流场所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仓储物流场所安全检查,对容易产生消防车道堵塞、消防设施损坏、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以及违规储存与仓库火灾等级不相符物品等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要敲响警钟。
(三)做好重大活动和法定节假日安全工作。要紧盯“两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加强消防等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消防等方面安全检查。
(四)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针对冬春季节安全特点,继续深化消防安全“三提示”和员工“一懂三会”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公司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消防安全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司其责,扎实做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
(二)突出重点,落实工作责任。要结合公司实际,进一步明确消防检查整治工作重点,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确保工作责任得到落实。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元旦到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一次电气、消防及安全大检查,在春节后正式复工复产期间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三)强化督查,确保取得实效。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将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纳入近期重点督查工作,公司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落实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篇5
一、工作目标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切实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全力维护全市火灾形势总体平稳,坚决实现“三个确保”工作目标,即:确保今冬明春不发生群死群伤的大火,确保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城市重要区域不发生大火,确保全国、全省、全市“两会”期间全市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二、工作内容
(一)全面落实火灾防控举措
1.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处、工业区管委会要全面分析研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和冬春季节火灾特点,切实找准问题。进一步固化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经验,督促社会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常态化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及时消除单位自身发现的火灾隐患。市公安、住建、商务、安监、城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对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转、人员密集场所通道堵塞、商场市场以店代库违章施工、室外广告牌影响灭火救援、违规搭建彩钢板建筑、石化企业易燃易爆单位火灾隐患突出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出台治理标准,开展集中整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效果。
2.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和“两节”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两会”、“两节”等重大活动和重要时段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集中组织5次“燕赵风暴”夜查行动。全国“两会”前,重点加强对党政机关、通讯、供油、供气、供水、供暖、供电、交通枢纽等重点部位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市公安、安监、工商、商务、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防火检查,对烟花爆竹燃放区域以及重点区域实行“实名制”巡防看守。全市“两会”前,对会场、代表驻地及周边范围所有单位、场所再次检查,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各项安保措施。
3.统筹推进火灾防控基础工作。市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联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处、居(村)委会开展“网格化”排查,建立“网格化”排查台账,做到单位场所底数清楚,火灾隐患明确,全面掌握消防安全状况,对发现的隐患彻底消除。已建立综治平台的,要将消防安全纳入综治平台,尚未建立综治平台的,要把辖区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确保今年60%的乡镇、街道网格化建设达标。要深入推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督促重点单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自我评估“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年底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全部达标。深入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复验工作,进一步抓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年底前全市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要全部达标。
4.严格落实执法高压管控措施。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对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要明确整改期限和措施,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二)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1.全面开展专项宣传行动。针对冬春季节火灾特点,充分利用电视台、户外视频、楼宇电视、大型电子显示屏播放公益广告,利用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安全提示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的提示性宣传,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围绕“认识火灾、学会逃生”宣传主题,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校、社区家庭、人员密集场所、农村、社会单位专项宣传行动,为专项行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加大“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举报投诉身边火灾隐患,对举报投诉的隐患做到及时核查处理、及时反馈答复。
2.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积极开展消防培训,在切实提高自身消防安全素质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培训。市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对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务必确保培训到位,合格上岗。
(三)扎实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市政府应急办、民政、安监、卫生、交通运输、公安消防等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联合实战演练,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市公安消防大队要针对冬春季节火灾规律和特点,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大活动举办场所为重点,加强辖区情况“六熟悉”,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深化“百场灭火救援战例剖析”专题活动等专项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春节、元宵节和全国“两会”期间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等级战备、值班备勤和全勤指挥制度,调整充实执勤力量,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1月20日至*年11月22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召开动员部署会,动员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今冬明春的火灾防控工作。
(二)集中排查整治阶段(*年11月23日至*年3月15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处、工业区管委会要在辖区内逐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查行动,动员和督促各单位对照标准排查整治。市公安、教育体育、安监、民政、卫生、工商、商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全方位排查,对自查程度不够深入,整改措施不到位的单位,责令其停业整顿。
(三)总结阶段(*年3月16日至*年3月18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本辖区本部门火灾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回头看,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处、工业区管委会在全国“两会”结束后2日内,报送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总结到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重大情况及时报送。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气候寒冷,群众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人流物流大,节庆活动多,燃放烟花爆竹多,引发火灾特别是亡人火灾的风险激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认真研判分析形势,找准火灾防控薄弱环节,严格履职尽责,扎实做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的火灾防控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少芳任组长,市公安局主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公安消防大队,办公室主任由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苏同强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处、工业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认真部署落实,召开专题消防工作会,切实解决消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圆满完成今冬明春的火灾防控工作。
篇6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努力预防和减少较大亡人火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时间
即日起至2018年3月底。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1月15日前)。消委会各成员单位分别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前)。各消委会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分析问题、推动落实。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8年3月底前)。消委会各成员单位对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健全完善提升防火灭火能力的长效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突出重点,防大火。
1.全面摸排火灾隐患。认真分析研判冬季消防安全形势,紧盯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合用场所、群租房、老旧住宅等容易发生大火的场所单位,组织公安、安监、住建等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容易发生大火的区域和场所全部排查出来,掌握上述场所单位的数量、生产经营规模、建筑消防设施状况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情况,并督促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2.逐级压实监管责任。根据规模、行业、区域等特点,逐一明确和落实监管责任。对依法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的,要及时调整公布;对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相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对小单位、小场所,公安机关按照管辖范围明确公安派出所监管责任;对合用场所、群租房、老旧住宅,明确乡街政府属地网格化管理责任。
3.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对属于“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工”等火灾高危单位,要督促单位落实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接入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提高火灾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指导大型易燃易爆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工艺处置技术小组,严格落实“一厂一策”要求,提高专业处置能力。推广应用热成像、电弧检测、智慧用电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早期火灾的可视监测和电气火灾的智能化处置。推动老旧住宅、群租房、合用场所场所设置应急广播、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设施,组织居民、员工开展逃生自救演练。
4.深入推进消防专项治理。组织电力、城建、公安、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深入推进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在元旦前、春节前开展联合检查,集中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行为,依法对因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严肃问责;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春节前完成排查、摸底、录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工作。探索建立高层建筑“互联网+N”消防管理机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引导没有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住宅成立自主管理机构,有条件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机构实施消防管理。
5.做好重要节点安保。各乡、街道要围绕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等重大活动,紧盯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周密制定消防安保方案,强化社会面火灾防控,严格落实流动巡防、驻点值守等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切实加强消防安保工作,组织网格力量实施群防群治,严格落实消防部队执勤战备等级要求。
(二)夯实基础,防小火。
1.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继续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基础综合服务等管理平台,推广网格化管理手机应用软件,加强网格内消防信息采集、情况反馈、问题督办。推动乡、街道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组织,明确责任人和专职管理人员。2018年2月底前,90%的乡、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实现规范化管理。指导公安派出所加强辖区小场所、小单位监督检查,督促村(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落实消防管理职责。
2.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验收。组织综治、民政、住建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达标验收,2018年2月底前,90%的社区创建达标。推动社区居民住宅楼院确定消防楼院长,并加强消防知识业务培训。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期间,组织社区居民集中开展1次火灾警示教育和疏散逃生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元旦前、春节前,组织居民清楼道、清阳台、清住宅周边,提醒居民出门要关火、关电、关气,防止发生火灾。
3.织密做实最小灭火单元。大力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提档升级,2018年2月底前,所有重点单位和90%的社区按照标准建立微型消防站,强化联勤联训和演练拉动,完善调度指挥和区域联防机制,逐步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在老旧城区、商业密集区以及现有消防力量难以及时到达的区域,建成投用小型消防站,实现“救早、救小、救初起”。
(三)强化宣传,早预防。
1.开展社会化宣传培训。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督促指导网格长、楼院长、社区消防宣传大使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活动。推进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强化社区消防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好消防宣传进学校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进教材、师资、课时、场所“四到位”。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三提示”和“一懂三会”教育,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行业部门、派出所消防民警和乡、街道、社区负责人,以及重点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培训。
2.推进媒体宣传报道。在各级报纸、电视台、电台及网站开设固定消防专栏,组织新闻记者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定期开展主题宣传,经常开展公益宣传提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各级主流新闻媒体曝光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针对当地火灾特点,广泛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和消防知识普及。
3.抓好重要节点宣传。集中组织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和“全民消防我代言”公益行动。积极参与“百城交通广播联动”活动,通过公益报时、有奖问答等形式广泛普及消防知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等重要节点,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有针对性的消防提示信息。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街、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列出工作清单,扎实有效推进。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二)巩固安保经验。各乡街、部门要总结巩固党的消防安保工作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分析评估,跟踪解决突出问题;坚持群防群治,全面发动各方参与,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坚持单位主责,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切实严密防控措施。要通过推动落实行业标准化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各行业、各系统消防安全工作,以落实监管责任这个“点”,抓住整个行业系统“线”上的火灾防控工作。
篇7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 自动报警 手动直接起动
中图分类号:TM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034-01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进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原来的多线制和N+1线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到现在的总线、二总线、全总线形式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且总线形式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其报警的灵敏度高,报警误报率低,设备的可靠性强,设计简单、快捷,施工方便、高效等特点,成为了目前市场上的主导产品。
目前,在电气设计人员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通常要遵循以下三个规范一个措施: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报警规范》);GBJ16-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民用规范》);2003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以下简称《措施》)。对不同的建筑物还应遵循不同的建筑设计规范,例如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范中对探测器的设置、消防控制设备的组成、控制功能均有要求,但在设计过程中,因设计人员对规范理解不同,设备不同,所以实施办法也相应有所不同。对一座大楼来说,应设一个消防控制室,对一个小区来说,应设一个消防控制中心,内设火灾报警控制柜、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事故广播消防通讯装置、计算机显示打印装置等,以便于集中控制管理。小区的各个单体内设消防值班室,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设备等。
一、 自动报警
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探测测器、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组成。及时、准确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误报是常见的问题,为防误报,我们可以在同一场所选择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只有两种探测器都报警是报警器才动作,这样可以较准确的在报警器上、计算机上显示出准确火灾位置。规范中对探测器的位置设置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在设计中应该考虑探测器在不同场所的设置。民用建筑中应重点考虑公共场所的探测器设置,工业建筑中探测器设置要考虑层高、火灾危险性、爆炸场所、电缆夹层等因素。
目前建筑物的空间大、房间高度过高现象越来越普遍,线型红外光束探测器的使用越来越多。对爆炸场所中探测器的设置,笔者认为应该在可燃物附近设置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整个区域设置防爆型点式感烟或感温探测器、防爆型手动报警按钮。
高层民用建筑中每层宜设火灾显示器,地下车库的探测器布置应考虑梁的影响。报警总线中应设短路保护器。
二、 联动控制
消防泵、喷洒泵启动,防烟和排烟风机启动、切除非消防电源、电梯迫降、防火卷帘的下降逻辑编制,任何确认火灾信号均应联动上述消防设施动作。确认火灾信号:最可靠的确认是人工确认(如手动报警按钮信号、开启风阀的信号、消火栓启泵按钮信号、湿式报警阀前的压力开关等);在系统设计上,自动确认一般用两组探测器或两种不同类别的火灾探测器同时报警后的"与"门信号作为"确认火灾"的方法, 确认火灾后,切除非消防电源和电梯迫降;火灾报警后应停止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反馈信号。
(一)消防控制室手动直接起动。为确保重要设备启动,在消防控制室必须设置硬拉线与重要设备控制柜直接连接,通过继电器直接启动水泵,这样无论设备现场控制柜手自动转换开关置于何种状态,在消防控制室均可直接启动重要设备。在大型建筑群中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在各个建筑物的值班室可以直接起动设备,消防控制中心可以显示报警部位、显示设备状态,要想做到手动直接起动设备必须要布置很多的户外线路,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尽量做到手动直接起动。
(二)现场模块的应用。现场监视模块、输入模块的名称不同,但功能基本相同,主要接收现场装置的报警信号,例如消火栓按钮、水流指示器、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防火阀等,另外还可以接收线性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现场控制模块、输出模块的名称不同,功能基本相同,控制现场设备并接收其反馈信号,例如声光报警器、电动防火卷帘、送风口、排烟阀、非消防电源切断等。现场模块接配电箱时应考虑强弱电的隔离措施。
三、 火灾事故广播
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设计中,民用建筑中火灾事故广播应与公共广播相结合。事故广播功放应设一主一备两台,并且功率要满足要求。分路较多时采用总线制设备,每路设控制模块;分路较少时采用多线制设备。
四、 报警控制设备的选用
报警设备的选用应考虑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根据建筑物的规模、报警回路的多少可以选定报警设备的规格,选择规格操作点数要适当大一点,以备小量增容时用,主机、探测器宜选用智能型,大空间场所选用普通探测器或线性红外探测器以降低造价。
联动设备虽然属非标设备,每个项目均不相同,但设备商为大家提供了标准的配件,例如气体灭火控制盘、电话总机、广播功放等等。具体设计时选用配件,根据配件的多少确定柜体的数量,每个柜体中应考虑电源、端子板的位置。
气体灭火系统多为单独的系统,设计中气体灭火控制器的位置一般在防护区外面。假设整个大楼有一套报警控制系统,此时消防控制室应考虑一些设备来监视控制气体灭火防护区的报警点、控制点。
计算机控制显示装置的功能较多,界面较为直观,软件编程十分灵活。报警点在平面图上显示十分清楚,而且提出相关的控制请求,降低了值班人员的误操作率。
五、 报警电源及消防系统的配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设计宜采用消防电源。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路种类较多,包括报警线路、联动控制线路、电源线、楼层复示器线路、广播线路、消防通讯线路、主机从机通讯线路。各类线路宜采用阻燃型铜芯线缆,沿桥架敷设或穿管暗设。设备有特殊要求时还应选用屏蔽线。
参考文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木棒001年版)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3版
篇8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全面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全面提高灭火救援实战水平、全面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全面提高消防基层基础建设水平,全面开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作,成立我市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熊勇军
副组长:桂滨、徐起金、吴军
成 员: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消防大队,由吴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林君、上官翔飞、康凌峰、刘小伟、李龙军、季凯、刘国华。
三、阶段划分
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自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全国“两会”结束,分3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1月30日前)。各乡镇(街道)、各行业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广泛宣传发动,逐级动员到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前)。各乡镇(街道)、各行业部门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市消防大队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三)总结考评阶段(2018年全国“两会”闭幕后5日)。各乡镇(街道)、各行业部门对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自查自评,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建立提升防火、灭火能力的长效机制。
四、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
(一)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年底前,摸清全市消防控制室及其从业人员底数,完成排查建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单位主体责任得到全面压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完好率达到85%、消防控制室持证上岗率达到95%。二是开展基础排查。对辖区内所有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进行排摸,分类建立花名册,花名册应包含微型消防站、消防设施、责任人、管理人、消控室值班人、维保单位、联络方式等信息。三是强化主体责任。要在前期排查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场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督促各单位在全国“两会”前开展一次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一次电气线路检测、一次消防演练、一次全员培训。
(二)推进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年底前,全市10人以上出租房火灾隐患整治率要达到100%,明年全国“两会”前,全市3人以上10人以下出租房火灾隐患整治率要达到100%。二是明确整治重点。按照《浙江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消安委〔2017〕4号)文件要求,持续推进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整治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用于出租的居住(3人以上)房屋,以及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配套的员工集体宿舍。三是实施综合治理。各有关单位、部门要联合建立健全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管理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三)推进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和老旧小区整治工作。针对电气火灾多发的实际,重点围绕社会单位、居民社区电气防火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一是明确工作目标。3月底前,完成电气线路改造(套管)20万米;90%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公众聚集场所完成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95%的农村家庭、100%老旧小区完成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二是部门联合检查。电力、住建、工商、质监、安监、人社等部门联合开展电气安全联合检查及电工持证上岗检查,查处违章违规行为,广泛普及电气火灾防范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有效降低电气火灾风险和事故。三是整治老旧小区。加强老旧小区的基础建设,安装火灾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电气火灾监控装置等技防措施,并结合实际,将电气线路改造纳入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和传统村落改造工作内容,整治乱拉乱接电气线路问题,更换老化损坏的电气线路,鼓励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四是开展消防检查。重点检查单位、物业服务单位是否制定并落实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聘请持证电工上岗,是否定期组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是否及时整改电气隐患问题。
(四)深化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全国“两会”前,10人以上居住出租房要全部建成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电动车集中停放点。二是实施综合治理。相关乡镇(街道)、职能部门要联合推动居民小区、自建房和出租房聚集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和智能充电装置,并配备消防设施,落实专人巡查看护。
(五)深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年底前,要针对存在隐患的高层建筑,逐个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逐个落实整改方案、责任和资金,明确整改期限,做到“除患必尽”。全国两会前,解决消防设施瘫痪、消控室无人值班等问题。二是推进“楼长”制度。要深入推进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专职经理人和高层住宅“楼长”制度,消防部门负责对消防专职经理人、楼长开展全员培训,督促其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每幢建筑有人管、会管理。
(六)开展易燃易爆场所基础排摸。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年底前,摸清全市易燃易爆场所底数,完成排查建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强化评估工作。要开展易燃易爆场所危害评估工作,修订易燃易爆事故应急处置总体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值班备勤、等级响应、紧急联络等内容。安监、消防部门要督促指导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工艺处置技术小组,依法督促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七)加速公共消防设施及基础建设。各有关职能单位要强化市政消火栓建设维护,落实维护保养、排查测试,确保完好率达到98%以上。各乡镇(街道)、各相关行业部门要督促建强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符合建队条件的乡镇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50%以上队员持证上岗,行业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建成企业专职消防队,配备足额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和消防文员。
(八)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明年3月底前,80%的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实现规范化管理。二是制定工作标准。制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标准,在已经纳入综治部门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三是健全工作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消防条例》,指导推动乡镇、街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四是加强信息采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充分借助现有基层工作平台或移动终端,逐步推广安装网格消防管理手机APP应用软件,加强网格消防信息采集、情况反馈、问题督办。
(九)全面营造消防安全宣传浓厚氛围。一是加强消防常识宣传。利用户外视频、广告牌、楼宇电视等社会媒介,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用好移动互联网消防服务平台,提高目标人群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印制、张贴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标准挂图,最大限度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二是抓好重要节点宣传。圣诞、元旦、春节、元宵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策划组织消防宣传进活动场所,进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等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消防宣传大使、网格员等宣传骨干作用,大力普及火灾预防及逃生自救知识。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冬春季节气候寒冷、风干物燥,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明显增加。岁末年初节庆活动频繁,人流、物流密集,加之燃放烟花爆竹,火灾危险性剧增,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各乡镇(街道)、各行业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吸取以往火灾事故教训,将冬春火灾防控作为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逐一明确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乡镇(街道)、各行业部门要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确保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要认真组织研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定期带队检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指挥,组织开展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大检查。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消防安全相关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发动综治办、安监站、消防工作站、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进一步强化群防群治。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 自动报警系统 系统设计
城市建筑工程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功能化以及多样化建设,且为满足使用功能以及观赏性要求,工程装修材料与内部设计形式更为复杂,从消防角度上来讲,在发生火灾后扑救难度更大。为提高建筑使用安全性,需要重点分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定其设计要点,以满足实际应用为根本,做好各节点设计,确保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分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在已经成为各类建筑工程重点建设部分,主要负责对建筑内火灾危险进行探测,一旦接收到火灾信号,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通知工作人员,便于在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火情发展。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以及消防联动控制部分等,其核心为火灾探测与报警部分。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需要确保其可以进行初期火灾的快速探测,并及时进行报警,且通过系统报警信息能够确定火灾位置。一般情况下,系统只有报警作用,并不具备启动灭火装备的功能,因此在接收到的火灾报警信号后,工作人员需要快速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并启动该区域灭火装置,控制火情的进一步扩大。对于不同类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使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对应的系统设计方案,确保系统具有高效的运行状态。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模块功能分析
2.1 火灾探测器
常用的主要为感烟火灾探测器和感温火灾探测器,如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本质安全性感烟火灾探测器等。对于感烟火灾探测器来说,多安装于房间顶部,也可将其安装在风管内部,用于检测通风系统风管内烟雾情况,要求风速在15m/s以内。感温火灾探测器,以整定值对5℃~20℃/min范围内温升速率进行分析,尽量缩短装置反应时间,为提高探测准确性,多与感烟探测器搭配应用。
2.2 探测环路
建筑内安装的各探测器之间可以用电气线路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探测环路,如果环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断路等问题,则与其对应的防火分区故障报警灯、火灾报警控制器等便会向工作人员提供故障报警信号,在确定报警区域后,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灾情处理。在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针对区域内存在的不同探测环路,通过电气环路连接,实现对整个区域的火灾检测。
2.3 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控制器一般会安装在消防控制室,所需台数与相应回路相对应。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特定火灾探测单元报警信号,主要是在发生火灾或者探测环路故障时,系统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为实现对其的控制与调整,还设置了具有终端控制键盘的控制系统,以及编程程序,确保火灾报警控制器能够有效运行。另外,为提高监控与操作效果,还配有LCD显示屏,准确确定发出报警的探测器位置。同时,还需要配备电源,有主电源与备用电源两种,其中主电源与LNG系统和LRT系统连接,由内电源变压器或者整流器完成供电。而备用电源则会安装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内部,在主电源故障时自动转变为备用电源供电,可以连续供电8h。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策略
3.1 区域报警控制系统
此种系统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一种组成形式,主要利用电子元件来组成火灾监控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旦监测到火灾信号后,则电子线路可以及时实现火灾信号与电压、数字信号间的转换,且利用导线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区域报警控制系统。然后由处理器处理后将声光报警信号发出,包括火灾发生部位,由集中报警控制器完成火灾报警。此种报警控制系统一般适用于比较小的保护范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设计方法。如果选择应用此种设计方法,要求将一个报警区域内的报警控制器控制在一台,且整个系统内报警器不得超过3台。如果建筑数个楼层内由同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探测,则需要在各楼层楼梯口位置安装识别楼层的灯光显示区域,确保准确确定火灾发生楼层。另外,如果将区域报警器安装在建筑墙体结构上,要求距离地面高度应在1.5m以上,对于靠近门轴的侧面位置,距离地面应在0.5m以上。
3.2 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对火灾检测以及报警功能的实现,主要利用电子线路形成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完成对整个控制区域火灾信息的收集。当系统接收到火灾信号后发出报警信息,同时能够自动启动系统消防功能,利用多种消防手段,来控制火情。此种系统一般被应用于较大的保护范围,设计时在控制区域内可以设置1~2台报警控制器,且集中报警控制器容量要大于保护范围内的探测区域总数。
3.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此系统主要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以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系统功能复杂性比较高,且具有较大的容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完善的功能,一般被应用于大型建筑的消防保护。在对此类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至少要在监控区域内设置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与消防控制设备。且消防控制室以外的集中报警控制器,需要保证火灾报警信号以及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能够有效传输到消防控制室,完成火灾监控与消防控制功能。
4 结束语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存在,能够在火灾初期探测到烟火信号,然后将探测到的信号转变为电压、数字信号,并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对应探测环路确定发出信号的区域,及时采取消防措施来进行火灾控制,降低火灾产生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响亮.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2]伍家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王炳强.小型智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于鹏(1982-),男,北京市人。现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机关服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技术。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备;设计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蓬勃兴起。目前与高层建筑消防电气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以下简称《警规》)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以下简称《民规》)等。这些规范对高层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要求总体来讲是一致的,但也各有侧重,有所区别,这些规范在平时设计中应严格遵守。据此,本文结合高层建筑防火要求和电线电缆的应用,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备配电线路的选型、敷设、防火设计与性能要求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电源
1.基本原则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主电源必须安全可靠,一般应采用放射式线路供电。②备用电源必须处于常年临战状态,切换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0s。③消防用电线路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管线不宜集结,并应暗敷于混凝土中并作防火保护措施进行处理。④各个消防用电系统之间,以及与消防用电有关的设备,都应集中联动控制和显示。⑤对消防设备及消防用电系统,必须采取有效的自身防火保护措施,确保消防设备的安全运转。
2.负荷性质
消防用电共有五大特性:短时性、常备性、可靠性、突发性和灵敏性。因此,消防用电,在电源供给上都是一用一备。一类高层建筑,应按照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照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备用电源一般由自备发电机供给,备用电源设计负荷容量,主要依据消防用电设备各种负荷而定,因为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初期,防排烟系统动作,消防电梯迫降首层待命,消防水泵(消火栓泵和喷淋泵)收到启动信号(这种信号可由几种方式来提供)启动供水,防火卷帘和电动防火门也视具体情况相应动作。
3.线路敷设问题
《高规》10.2.1 条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高规》 10.2.2条规定,“ 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这与《民规》13.10.7条规定是相一致的,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在发生火灾初期,向消防控制室传输火灾报警信号的线路,无论是明敷还是暗敷,均可采用穿PVC管保护,这是因为此类线路只在火灾初起阶段进行信号传输。二是用于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的传输线路,当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涂刷防火料,这是因为此类线路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仍需正常工作,在这段时间内,这些线路应予保障安全使用。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很多设计人员忽视了这一点。
大多消防线路采用穿阻燃PVC管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敷设在吊顶内的线路,在发生火灾时并不安全,因为吊顶内各种线路纵横交错,木质部分防火处理不到位,是火灾多发部位。设计人员应足够重视,正确理解规范条文,力争做到能暗敷的决不明敷。新建工程,一律穿金属管或阻燃PVC管保护并暗敷在现浇板内、墙内等。改造工程,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暗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涂刷防火料。
二、消防水泵启动信号的正确传递路径
1.消火栓启泵按钮信号对消火栓泵的传递路径
消防水泵包括消火栓泵和喷淋泵,是灭火手段中的重要设施。目前室内消火栓箱设置的消火栓启泵按钮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流24V供电,这与《警规》6.1.3条规定,“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直流24V”和《民规》13.4.4条规定,“消火栓按钮控制回路应采用50V以下的安全电压”是相一致的。这除了符合国际上在电子技术和工程应用中,操作电源及信号采用直流24V的趋势外,还对火灾扑救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因为当使用消火栓灭火时,消火栓箱处经常被水浸湿,如果此处的消火栓启泵按钮采用交流220V供电,扑救人员易发生触电事故。但如果消火栓启泵按钮采用直流24V供电,消火栓启泵按钮按下后要直接启动消火栓泵,则需使24V的动作信号带动消火栓泵控制柜中220V的开关触点动作,使消火栓泵开始运行供水灭火,这就需要在消火栓泵控制柜中设置专用的24V中间继电器和专用24V直流整流电路来达到此目的。
但笔者在对一些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中,发现有些设计人员并没有采取上述措施,而是简单地把所有消火栓箱内的消火栓启泵按钮信号线全部接入消防控制室内的联动控制器上(消火栓启泵按钮所用的直流24V电源设计成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合用),再由联动控制器引一对线至消火栓泵控制柜上,通过联动控制器来启动消火栓泵。这种启动方式表面上看是直接启动,其实是一种间接启动方式。因为消火栓启泵按钮信号是先经过联动控制器,再转入消火栓泵控制柜的。联动控制器上消火栓泵控制开关如果设在“自动”位置,则自动将启泵信号转至消火栓泵控制柜上,控制开关如果设在“手动”位置,则启泵信号将截止在联动控制器上,此时如要启动消火栓泵,还需在消防控制室按下联动控制器上的消火栓启泵按钮。这种设计显然与《高规》7.4.6.7条规定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不相符,而且此种设计方式在联动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消火栓泵无法启动,从而造成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瘫痪。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压力开关信号对喷淋泵的传递路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中8.0.12条规定:“系统进行模拟灭火功能试验时,压力开关应动作,应启动消防水泵及与其联动的相关设备,并应有反馈信号显示”。因此,压力开关在火灾发生时,应具有启动喷淋泵灭火并同时将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室两种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设计人员却把压力开关设计成间接启动喷淋泵的模式,将压力开关的信号线全部接至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器上(压力开关所用的直流24V电源设计成与火灾报警系统合用),再由联动控制器引一对线至喷淋泵控制柜上。当压力开关动作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室时,联动控制器上喷淋泵控制开关如果设在“自动”位,则自动将启动信号转至喷淋泵控制柜,控制开关如果设在“手动”位,则压力开关电信号将截止在联动控制器上。此时如要启动喷淋泵,则需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按下联动控制器上的喷淋泵启动按钮。这种接线方式使得压力开关实际上处于一种间接启动喷淋泵的运行形式,与规范规定的不相符。正确的做法是在喷淋泵控制柜中设置专用的24V中间继电器和24V直流整流电路,供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喷淋泵用,并同时将启动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室。
3. 导致消防水泵启动信号传递路径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导致设计人员将室内消火栓启泵按钮和压力开关启泵信号经消防控制室中转的主要原因是:在未发生火灾时,如果消防水泵被误启动,将使整个管网在密闭状态下加压,可能因压力过大导致管网发生漏水,甚至爆裂。如果消防水泵启动信号经消防控制中心中转,经值班人员确认后,可以消除误动作,防止发生上述情况。
笔者认为,根据《高规》7.5.6条规定:“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防超压措施。” 因此,在系统中采取相应的减压和泄压设施,如减压阀、安全泄压阀、多功能控制阀等,防止管网超压。并且在消火栓泵(喷淋泵)控制柜中设置专用的24V中间继电器和24V直流整流电路,供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喷淋泵用,并同时将启动信号传至消防控制室。而不是简单地把火灾状态下的消防水泵启动信号由直接传递改为间接传递。
三、消火栓启泵按钮位置的显示功能
《警规》6.3.2.3条规定,“消防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有显示启泵按钮位置的功能”。当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按下消火栓启泵按钮后,除了消火栓泵应及时启动供水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上显示出灭火人员所按启泵按钮的楼层部位,便于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掌握情况,及时调动人员增援。但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却没有考虑此功能,而是简单地从启泵按钮处引线至消防控制室,在控制室的设备上只反映按钮被按下的信号,无按钮的地址区域显示,因此,应在每个消火栓启泵按钮处增设信号模块,并从模块处引线至火灾报警控制器。
四、消防控制室反应消防水泵的工作和故障状态
根据《警规》的要求,消防水泵启动后要返回已工作的信号,有两种做法。一是取电路信号即接触器的合闸辅助接点,二是取物理量信号即取供水管网上的水流压力传感器,后者目前使用较少。关于故障信号的返回,电源断电故障信号的反应比较清楚,物理量信号故障的反应在《警规》和《民规》中都没有明确说明。比如消防水泵虽已启动,但不能保证消防给水管网的压力时,也应该将物理量信号反应到消防控制室,是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的一个问题。
五、消防水泵电机启动方式的选择
高层建筑所用每台消防水泵电机功率大多为数十千瓦乃至上百千瓦,且多为鼠笼式三相异步电机。此类电机虽然价格较低,但存在着全压启动、电流大等缺点,因此,在进行消防水泵电气运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此缺点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消防水泵电机应尽量避免采用全压启动,宜采用降压启动或变频启动。因为如果采用全压启动,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7倍,可能由于启动电流过大,而造成大楼总配电室的继电保护装置跳闸断电,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火灾状态下,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即使在系统调试或工程消防验收时,采用全压启动方式启动了消防水泵,也不能完全保证发生火灾时就能全压启动消防水泵。因为系统调试和工程消防验收并不是在大楼用电负荷达到最高峰时,而是在其未投入使用阶段,但火灾却有可能发生在大楼用电负荷达到最高峰时。如果整个大楼配电设计负荷容量剩余量过小,一旦全压启动消防水泵,就将出现大楼总配电室的继电保护装置跳闸断电而影响一系列消防联动系统动作。
六、结束语
- 上一篇:火灾防控工作部署方案
- 下一篇:安全检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