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课程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1 18:2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严三实课程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学效率
一、授之以渔,用好新教材
1、用好“历史纵横”和“模块链接”
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来编排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生差异较大,对大部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如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新教材中的必修及选修课本,要求学生将教材全部准备在手头上。“历史纵横”模块大多生动、形象,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模块链接”能有效补充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有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①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参见必修③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样就能深刻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性,深刻理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可安排学生自学“学史之窗”和“模块链接”扩展知识面,补充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史料,就会提升教学效果。
2、用好“学习延伸”
“学习延伸”模块的设置,是对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一大提升,能充分考察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又是能力的提升,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习惯。这一模块对学生要求较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要灵活安排,不能“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物理课
兴趣是学生追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人类复杂的学习活动是不可能以一般的古典的条件反射来说明的。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内在的,真正的内部动机应尽可能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材料的积极主动的兴趣上。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研究也证明: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应关系,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
重视设计开场白,让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导课激趣对于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华丽上,更应该体现在思维的层次上。站在学生成长成材的角度,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使学生在其“发展邻近区”感觉要学的内容,诱导他们在似乎知道一些,却又不完全理解时产生对教学内容觉得有必要问一问、搞个明白的心理状态,从而契而不舍地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富有时代感、探索性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默里( H・A・Murry,1938)成就动机理论昭示我们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我在认为教学中完全没有必要照本宣科,而应让学生在自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内容。学生们自己看书、独立思考。呆板的说教被活跃的、富有时代感的思维所取代,历史特有的魅力由此显现,学生们的兴趣自然浓厚。当然,这一过程还要借助幽默的语言、多学科知识的穿插渗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现,但更主要的是借助课堂讨论辨论、探究性学习等实现。
提供丰富的资料,弥补教材的缺憾,使学生在史料研习中了解真实的历史,激发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这一理论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
三、把握好课堂节奏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1、课堂气氛“严”与“活”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 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2、教学过程中“疑”与“释”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我不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四则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应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
四、结束语
以上所谈仅仅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给教育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课题,因此,如何上好一门课,有待于今后永无止境地探索,逐步充实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新课程放方案学习资料汇编》 2009年11月
篇2
[关键词]校本实验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122
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于将课程开发活动与具体的学校情景相结合,使之更切合教学实际,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重要补充。[1]本文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为例,具体阐述实验课程的开发。
一、实验目的
在开展教材实验时,我们往往遵循教材的要求进行实验,因为教材给的实验步骤和材料用具都是最优化的。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要求学生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然而我们身边却有各色的植物叶片。那么,这些红色或黄白色的植物叶片,是否也能够提取和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呢?基于此,设计本实验,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此实验研究是课本实验的拓展。
二、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且因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发生分离。
(2)有的植物叶片也会富含花青素而呈现出紫红色。
(3)花青素是水溶性色素,不会随着层析液分离,因而不会掩盖光合色素分离的色带。
三、实验用品及实验步骤
(一)选取新鲜叶片(编号与以下步骤相同)
1.菠菜(作为对照);2.金缕梅科红花木;3.木犀科金森女贞;4.十字花科卷心菜;5.白兰即将脱落的枯黄叶片。
器材: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纱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天平,质量分数为98%的乙醇,游鲆骸
(二)实验步骤
1.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1)各称取5g新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尽量不选取叶柄)。
(2)向研钵中放入少许SiO2、CaCO3,再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98%的乙醇,迅速充分研磨。(不使用无水乙醇,是为了能同时提取出花青素,以便在分离中能观察到花青素与光合色素性质的差异。红花木和白兰叶片较硬,纤维含量较多,较难磨碎,可适当增加SiO2添加量,适当延长研磨时间)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1号滤液呈绿色,2号滤液呈紫红色,3号滤液呈黄绿色,4号滤液呈青绿色,5号滤液呈褐黄色。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滤液画线
(1)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线;
(2)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假如现象不明显,可通过加粗滤液线、增加划线次数来获得较为明显的观察效果。
4.分离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可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5.观察与记录
观察色素扩散情况,当对照组第一条色素带接近试管口或烧杯口时,同时取出5条滤纸条,观察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6.重复实验
每种叶片多做几条色素带,避免由于实验操作误差导致结果不同。
四、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五、思考与小结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虽然有很多探究点,及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改进的地方,但是学生们常常看见身边的花坛、道旁绿化有很多非绿色叶片的植物,兴趣浓厚。实验材料源于学生的兴趣,源于生活,如红花木、金森女贞、白兰都是校内种植的绿化植物,卷心菜来自学校的食堂。
(2)红色叶片液泡中含有大量花青素,掩盖了光合色素的颜色而使植物叶片呈现出紫红色,因而其研磨液和滤液都呈现紫红色。紫红色的叶片并不代表光合色素含量低,从2号结果可见,红花木的4种光合色素,含量均较高,因而色带分离现象明显。
(3)红花木、金森女贞、白兰的叶片较硬,难以研磨,因此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可稍微增加,同等操作下得到的滤液中,光合色素含量也较少。假如画滤液线时太细,则光合色素颜色很淡,难以观察得到,所以必须加粗,才有可能观察得到比较明显的现象。可见教材的实验步骤只是一个常规步骤,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可依据情况适当修改。
(4)金森女贞与卷心菜整体感官呈现黄白色,因此学生在实验之前推测其结果可能相差不大。但结果出人意料。可知,人之所见不一定为事实,实验的魅力就在于能够从一定角度相对还原事实。
(5)本实验是校本实验课程的一个典型,是教学与兴趣的结合、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既能完成教材要求的教学任务,也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篇3
【关键词】高职 数控 就业调查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71-03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则是核心,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合格人才,服务于社会。为掌握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质量,对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5届数控技术专业489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广现职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在生源质量、办学能力等各方面条件相对不足,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对同类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一、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一)就业质量不高,提升潜力不足
从表1各年级收入情况表可知,首次就业和当前就业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首次就业绝大多数处于1500-3500元,当前就业处于2500-4500元,各届毕业生工资收入平均数均低于我国高职高专平均数4640元,数控专业就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表2数据表明,首次就业在机械行业中从事一类工作的平均为62.13%,二类为19.93%,三类为4.16%,近2/3在一线,其中绝大多数从事简单的机床操作,技术含量低,就业质量不高。当前就业从事一类工作的平均为24.61%,二类为24.06%,三类为3.8%。两次就业比较,从事一类工作的减少37.52%,二类增加4.13%,三类减少2.16%,即首次就业从事一类、三类工作的只有4.13%提升为二类,其余的都已改行,说明毕业生在本专业提升能力不足。
(二)就业对口率总体偏低
各年级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统计数据见表2,可见,首次就业对口率平均为35.55%,当前就业平均为10.65%,两者都远低于我国同期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约60%)。
(三)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表2数据可以看出,首次就业时从事数控行业平均为35.55%,从事非数控机械行业平均为50.67%,从事非机械行业平均为13.78%;而当前就业,从事数控行业平均为10.65%,从事非数控机械行业平均为41.08%,从事非机械类行业的比例平均48.27%。从数控行业流失24.9%,非数控机械行业流失9.59%,进入非机械行业增加34.49%,其进入非机械行业的增加量与从数控和非数控机械行业的流失量几乎相等。
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分析结果来看,数控专业就业现状并不乐观,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质量不高,毕业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不过硬,导致竞争力不强,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下面结合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现状,总结出近几年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方向缺乏重心
我国高职数控专业培养方向有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维修,从近年加工类和数维类核心专业课程课时量一览表(见表3)可知,加工/数维比例值在2011届最大,为4.73,2012级最小,为1.29,往后逐年上升。从图1可知,除2011届以外,加工/数维比例值越大,从事本专业工作比例就越高,其原因主要是2011届的实训设备只有3台数车,学生实操训练课时相对较少,而从2012届开始,数车、数铣数量增加到30台,学生实操课时大幅增加,操作技能得以提升,所以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信心大增。由此可知,培养方向缺乏重心将导致学习内容多而不精,学生的加工、数维技能都不扎实的不良后果。
(二)基础理论相对缺乏
近年数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效果趋向中职化,从表4各年课程体系理论与实操课时量一览表可知,理实比在逐年下降,主要体现在实训设备不断增加,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而理论课程不断减少,部分理论性虽强但实用的基础知识没能有效融入教学项目中,如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材料与刀具、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等课程中的实用知识点,随着课程的取消而被删除,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影响了技能的应用拓展和创新发展。
(三)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等各方面需要同步进行,系统性不足主要体现在:近年课程体系虽已将原学科课程体系理论性强的课程删除,但其中实用性强的必需知识点并没有整合到教学项目中。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教改项目研究的时间紧任务重,加上边远地区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项目建设经验缺乏等原因,导致一些项目的申报、推进、验收都缺乏系统研究,如申报材料、设备采购方案、改革方案等材料由一两个人完成,也没有进行论证。课程改革局限于专业课程,多数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没有同步跟上,导致学生人文素质低,思想境界不高,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认识,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课程教学、考核缺乏统一标准,同一门课的不同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和各自的教学水平选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各个班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都不尽相同,知识点无法有效衔接,将导致课程体系混乱、教学效果弱化、课程衔接不紧等问题。
(四)缺乏专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教育
数控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对口率远低于我国高职高专同期平均就业对口率,表明数控毕业生从一毕业就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其主要原因是数控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强,没有认识到本专业潜在的发展空间,更没有达到“匠工”的思想境界。因此,应当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数控技术专业文化的内容,加强数控专业从业人员的自身定位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规律,排除就业初期带来的困扰和急躁情绪,提高就业适应性和忍耐力。
三、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课程体系是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基础架构,在建设过程中,应当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尊重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下面就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构建思路。
(一)确定培养方向
数控专业培养方向的确定,主要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来考虑:欠发达地区生源基础相对较低,近半数为2+3、3+2、五年制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强,对加工操作兴趣浓,而对抽象的电气、PLC、单片机、控制编程等方面不感兴趣,基础较差,缺乏抽象思维。同时,加工类岗位需求量大,主要包含数控操作工、数控编程工艺员等,占所有数控专业人员82.6%以上,从近年广现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绝大部分是从事数控加工类工作,由此可见,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当以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培养方向。
(二)确定能力目标
数控加工技术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从事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设备检测和维护、数控设备营销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调研,企业对毕业生所需技能前十排名见表5,其他还有英文阅读、应用文写作等,可见,基础能力最重要,如机械识图、办公软件使用等,其次是专业能力,如工艺与工装设计、机床操作、质量控制等。此外,职业素养是人才得以提升的基础,贯穿职业全过程,如吃苦精神、执行力、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这些都应当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三)专业基础连续贯通,理论实践深度融合
首先,高职课程体系有别于学科课程体系和中职课程体系,不能过度偏理论或操作,尊重认知规律,对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选择,并按公共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能力、核心专业能力逐级编排,见表6教学计划表(精简),确保课程的设置满足企业对从业者的能力需求。其次,应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实现理实深度融合,以知识应用和技能提高为根本目的,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最后,在后续课程项目中,对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应设置有应用环节和相应的考核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坚持德育为先,强化职业发展教育
教育各级主管部门要求职业教育以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体系德育模型见图2所示,各种教学载体都以德育为中心,服务于德育,其中,公共课培养正确三观,专业课传授本专业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二课堂培养本专业学习兴趣,技能比赛提高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水平和专业荣誉感,由此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三观。
总之,课程体系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培养目标,坚持德育为先,关键是做好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建设,统筹协调师资和设备,强化考核评价,重视过程监控和专家论证,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晓严.“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稳定性研究――以高职物流管理[J].物流技术,2013(2)
[2]唐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职教论坛,2013(2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一般课题(GXGZJG2015B255)
篇4
【关键词】建筑力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考评改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48-01
一、前言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基本概念多,逻辑性强,可以说,没有力学就没有建筑工程专业。
但是,目前的高职建筑力学理论教学课程的安排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太小,前后联系不强,部分内容重复,容易造成学生基本概念的混淆。
二、现有建筑力学课程内容分析
目前,高职建筑力学教学仍然延续传统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三大力学教学内容与顺序,即按照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顺序进行讲解,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好处是循序渐进,便于学生掌握,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毕业设计、工作中,需要按照工程设计的过程,重新组合学过的力学知识。比如在后面学“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这两门课程时,将涉及到单杆、连续梁、刚架、桁架等结构形式,需要运用荷载计算、结构简图、杆件平衡、内力计算、内力图绘制和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校核等力学知识;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门课里,需要用到荷载计算、轴力计算、应力计算、强度理论、变形计算等力学知识。可以看到,在后续课程中运用力学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基本概念的应用,二是运用力学知识结合本课程特点分析相关问题。此时,对建筑力学的运用不再按照力学教学的顺序进行求解,而是按照取隔离体、计算反力、计算内力、验算强度或计算截面的过程分析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灵活选用所学力学知识,事实上,这个过程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做到。
因此,如果能够按照先计算反力,再计算内力,最后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顺序进行力学教学,将会对学生以后运用力学解决问题,提供莫大帮助。
三、教学内容的重构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后续课程中顺利运用建筑力学知识,课题组按照反力计算、内力计算和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的顺序重新构建了教学顺序,并编写了相关教程,整个体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1)力系平衡;2)平面杆系几何组成分析;3)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4)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5)杆件的强度条件;6)杆件的刚度条件;7)压杆的稳定性条件。通过与传统教学安排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整合后的力学体系,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契合现场工作流程。
为了更好的突出高职力学教学“实用,够用”的教学原则,课题组在编写教材时,刻意省略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重复的知识或公式的推导部分,比如关于结构位移计算,就将材料力学中的公式法去掉,全书的位移计算只使用图乘法。针对高职土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是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几乎没有的特点,在列举实例时,突出了施工现场的例题背景,以符合职业教育中“职业性”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的转变
为了与新的教学顺序相匹配,并突显高职教学的“职业性”要求,课题组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任务单导学法
任务单导学法以自主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突破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运用。
实施时,首先要讲解一下新的知识点,讲解重点在于解决任务单布置的任务时可能遇到问题的知识点上。其次是布置任务,比如在讲解轴向拉伸和压缩强度计算的知识时,可以先建立以解决工地起重机吊装时缆绳的直径的选择为主任务的任务单,然后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平面汇交力系的求解开始,依次建立:求解缆绳拉力任务单、求解缆绳应力任务单、缆绳强度校核的任务单。然后是学生完成任务单和任务评价。
(二)课程大作业法。
类似课程设计,是综合利用本门课的知识来解决一个综合问题
,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它涵盖了荷载的计算、计算简图的选取、力矩分配法、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等知识,可以看做是本校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成果检验。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建筑力学的考核模式单一,考试偏向大量的计算,且考核只采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忽略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在课程中的地位,最终的课程成绩没有体现运用力学概念的过程。此外,考试内容亦不甚合理,考核多强调力学的理论性和计算性,试题基本上是例题的翻版,不利于学生力学思维的培养。
为了修正传统评价方法的缺点,课题组设计了一套紧贴施工现场的标准化试题,形成题库,与网络相结合,学生平时就可以在网上抽题练习,提交后,后台自动给出分数,算作平时成绩,考试也采用标准化试题,大部分题目为基本概念的运用,几乎没有繁琐的计算。同时,加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考核可以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报告、论文、设计、制作、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和见解等,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通过过程性评价,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长期制约学风、考风建设的状况,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六、结 语
本课题组将前述教学架构和考核评价方式,在我校11级监理专业的建筑力学课程中进行实践,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成绩的提升和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上能够主动思考,经常出现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高职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不断摸索和探索的过程,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应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不断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必要的力学知识与力学应用能力,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或者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宫素芝,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9年第25期,221-228
[2] 卢玉林,王丽等,面向工程应用的建筑力学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34期,175
[3] 杨亚琴,任务单导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践与探索,2012年第1期,140-141
[4] 王文华,浅谈《建筑力学》的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10期,42
篇5
一、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思想贯穿探究始终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必须从全体学生出发,从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出发,再回归到学生的发展上。
1. 面向全体,淡化知识性目标。“食品卫生与健康”这一主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某校的一例食物中毒事件。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本次活动的知识性目标。主题确定后,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兵分四路,分别从走访校门口的小吃店、调查超市的商品、采访市防疫站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绿色食品四个方面进行科学实践调查活动。一周后交流调查情况,交流后,还通过科学实验等方法对收集的食物样品是否卫生进行了科学检测。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班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自己喜欢的一项调查活动。凭借知识性目标的载体作用,在淡化“食品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这一知识性目标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
2. 以人为本,突出发展性目标。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思想贯穿始终,因此,“突出发展性目标”是本次活动的显著特点。教学中,从完成调查过程,汇报调查结果,到课堂交流学习,观察实验等均是学生自我主持完成的。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制订详细的教学步骤,只是在导、放、收上作宏观调控,创设了一个“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卫生”的问题情境,提供了一套有结构、多样化的材料,如显微镜、酒精灯、烧杯等,让学生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里自主探究,总结发现,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从而提高其学习和创造能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敢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呈现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调查的一周多时间里,学生充分自主地查、访、思,真正参与到问题的发生和解决之中。可以说,这一周多的调查过程就是学生的发现过程,课堂上精彩的发言,独具个性的记录,就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
二、以事实为基础的探究实践凸显科学魅力
“食品卫生与健康”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从身边的实践活动中释疑解惑。
1. 充分实践,积累事实。《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基于以上理念,在活动中,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搜集整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让学生在充分的科学实践调查活动中,去观察、实验,去积累事实,发现新知,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调查校门口街道小吃店卫生和超市商品的成员采用拍摄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事实说话;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小组则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对市防疫站的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了解相关法律常识,并参观了站内有关食品安全检测的设备;还有小组的学生通过父母从农村带来无污染的蔬菜瓜果,诠释什么是“绿色食品”。什么是“科学”?达尔文说,科学就是积累事实,发现规律。由此看来,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积累事实、探究过程中凸显出科学的魅力。
2. 分享体验,建构联系。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我的新发现”报告单,让学生在验证食品是否卫生的探究过程中,将有新发现的现象如实填写到报告单中,一个新发现就画一个。科学的探究课堂永远是灵动的。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同学用烧杯加热过期牛奶,发现牛奶变成“豆腐花”,个个惊诧不已;有的小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发霉的柑橘皮,看到皮上呈念珠状的真菌时,个个大呼小叫。教师对此没有太多的干预,只是适当引导,适时肯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补充,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了“食品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促进素养形成
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
1. 自主探究,激发潜能。本次活动中,学生经历了一次自主探究:(1)质疑,提出问题:这种食品是否卫生新鲜;(2)预测,作出假设:这种食品可能变质了(也可能是卫生的);(3)实验,动手操作:设计实验,搜集证据;(4)分析,观察验证:尊重事实,做出判断。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学生的行为是最有意义的。孩子们尝试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科学的魅力往往就隐藏在这些活动里。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2.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要从学生的实践基础出发,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到科学课堂中来。由于学生有了充分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活动,探究过程必然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上,虽然每组研究的食品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但是,重要的是,每个学生从不同的途径都获得成功的经验。学生在调查活动和动手操作时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实验,实际上就是在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当前的学习内容、生活实践有机整合、有机联系,这就是在研究科学。
篇6
一、选材要力求真实
“真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生活是什么,就要求学生写什么,心里想什么,手上就怎么写;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只有是真实的材料,它才可能是更加典型、更加新颖、更加感人的材料,也才能更加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其中,“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些表示穿着色彩特征的短语无不真实照应了祖母去逝、父亲赋闲在家的家庭悲凉气氛;而“探”“攀”“缩”“倾”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又极为真实而传神地刻画了父亲爬月台时的情形。可以说,读到此处,没有谁不被一个真实而朴素的父亲的行为所感动。假如父亲没有去车站送“我”,假如父亲没有给“我”买橘子,假如“我”没有亲眼目睹父亲的“背影”以及父亲爬月台时的情形,那不管朱自清先生是怎样的文学大家,不管他有何等高妙的技法,闭门造车,都不可能写出如此细致感人的细节。
内容真实是成功写作记叙文的根本保证。一切成功的作品,小到像《背影》这样的精致小品文,大到像《红楼梦》那样的鸿篇巨制,都必须缘源于生活,必须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当然,我们所说的真实并不是要求学生将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文章里去,应当允许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须是会有的事情”,我们应当指导、乐见他们对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提炼、组合、变形,这和闭门造车、胡编乱造是完全不同的。
二、选材要注重典型
所谓“典型”,就是要求所选材料在表现主题思想方面要最具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有表现力、说服力。选择典型材料是对在选择真实材料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写作的过程中真实的材料可能有许多,到底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这就需要学生以百里挑一的严格态度去遴选材料。一则材料不用则已,一旦用了,就要能获得以一斑而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老舍先生说的“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就强调了选材要注重典型。
比如,同是写吝啬鬼的形象,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严监生,用的是他在临死前还嫌点两根灯草费油而迟迟不肯咽气的细节;而巴尔扎克却是这样描写老葛朗台临终表现的,“……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把十字架抓到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两个材料的典型性在于通过两个人物带有不同历史、民族、阶级特色的个性化细节,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他们视钱财如性命的性格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严监生的举止活脱脱地表明了他不过是一个吝啬、刻薄、保守的中国式封建地主老财,而老葛朗台的行为则显示着他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的贪婪、疯狂和掠夺的个性特征。如果把他们的动作置换一下,就显得不合情理;如果仅仅一般化地描写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想“把一个钱掰成两半花”,那这样的吝啬鬼形象在每个社会都俯拾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样的材料就缺乏个性,也不会获得典型性材料所具有的感染力。
三、选材要新颖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同样,简单地使用人家用过的材料只能倒别人的胃口。许多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个题目,一些学生写的却是相似的内容,有的甚至是多年前就已经见过的材料,这些陈旧而雷同的材料只会造成老师的视觉疲劳,要得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写父亲的勤劳,一些学生可能会写父亲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这样的父亲确实勤劳。而当代作家李森祥在《台阶》中却另辟蹊径,通过写父亲洗脚来表现父亲勤劳的美德:“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在文中,作者反其道而行之,不写父亲如何辛勤劳作,而是写父亲享受洗脚的过程,不能不说在“新”字上铆足了功夫。
要做到材料“新颖”,就要鼓励、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力求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新的材料,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的角度。朱自清先生能从臃肿颓唐的“背影”中发现父爱,不能不令人称奇;李森祥能从父亲的洗脚中体味出父亲勤劳的美德,不能不令人佩服。
四、材料要注意详略
篇7
一、注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素质。
俗话说“青年兴教育兴”,近几年,随着我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我校调进或招聘的青年教师较多,而绝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热情高、干劲足、有拼劲,观念新,但缺少的是教育教学经验和驾驭学生的方法。而老教师观念相对陈旧,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较低,教学手段落后,但教学经验较丰富。如何使新老教师之间互补,取其长为我用,共同提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教有特色,教育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为此,教务处围绕培养青年教师组织了上岗课、过关课,并及时召集听课小组成员进行评课,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效果良好。
二、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务部门则是学校的主管部门,为此,本学年我们主要做了:
1、落实“六认真”检查。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全体教师的认真工作。我们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六认真”的考核工作。开学初,全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考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好本学年的教学进度,教务处坚持每月一次教学“六认真”检查,定期、定时、定点检查教师的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使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
2、开展校内教学比武。教学比武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本学年我校举办了教师辩论赛、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展示课等。全面比较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教学基本功,广大青年教师均能积极参加,成绩显著。
3、严格规范考试。考试是教学常规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此,我们严格考试过程,严格考试纪律,发挥考试功能,了解真实情况,营造公平竞争氛围,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精心制定考试方案及相关材料,做到方案落实、责任落实,加强监考过程管理,整顿考纪、考风。每次考试试卷都是密封装订后批改,流水作业,以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可靠和公正。考后认真组织阅卷,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 应的改进措施,使教学更具实效性。本学期除了组织好常规性考试之外,还组织了高三语、数、外会考工作,做好高一、高二会考报考工作。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抓紧抓好,努力造就一支业务过硬、勤于育人、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学期配合高中三个年级组,分别进行全面的听课检查和督导,通过听课,了解各任课教师上课状况,规范上课常规,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本学期也加强对教师相互听课的突击检查,促进教师相互听课。
四、突出重点、加强毕业班工作。
1、加强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高三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积极深入班级、 深入课堂、了解真实情况,定期、不定期地研究解决高三的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协调各班各学科的平衡,使各项工作开展得更细、更实、更好。
2、认真学习和研究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高三各备课组能较好地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出强化了训练工作,提高了复习工作的实效和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课,做好专题复习的计划,复习计划落实到每天每堂课,精心备好复习课。复习课不走过场,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抓好基础知识的过关率,在落实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上,积极提倡精练细析,讲练结合。做到:有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并及时做好情况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3、加强毕业班教学的分析研究。本学年教务处充分发挥了高三年级组的作用及各学科备课组职能,及时调整好复习计划,研讨新的《考试说明》,比较新的《考试说明》与往年的差异,把握高考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五、组织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本学期教务处主办第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内容包括师生文艺表演、师生书画作品展、教师辩论赛、教师排球赛、田径运动会、学生篮排球赛等。师生同台表演,增进了师生感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十月份组织了全校教师参加全旗大合唱比赛,并获二等奖。十二月份组织学生参加全旗一二.九公路越野赛,并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同期组织了校内一二.九运动。
六、认真做好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工作。本学期学校阅览室又增添了二十多种报刊杂志,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思维,提高修养的读书环境,有利于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学习氛围。
七、认真做好档案整理工作,并接受教体局督导评估检查。
八、不足之处
1、原计划召开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经验交流会未能如期进行。
2、对于查课中存在的问题,只是采取了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罚力度不够。
总之,教务处工作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将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为实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这是上级及学校对我们工作的要求,更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鞭策。
2017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二:
本年度教务处围绕学校工作总目标(争创省四星级高中)和学校工作具体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做好“八项工作”),在教学管理上,继续在“严”、“细”、“实”上狠下功夫,带领全体教师扎实苦练教学内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本年度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切实加强了学校教学全过程的监管力度
1.针对学校教学现状,多方听取意见,起草并制定了教学常规“五认真”的细则及考核办法,组织学科组、备课组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对教师的评价不单纯以成绩来论成败,而更注重过程。学校又一次蝉联了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2.对认真上课这一环节,实行了“推门听课制”。配合校长室及时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评议工作和信息反馈工作,促进了每一位一线教师充分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对认真批改作业和认真辅导学生两个环节,采取了三条监控措施。一是凡有学生、家长举报,教务处必一查到底,本年度三位学生家长有反映的老师,都得到及时的提醒和警告;二是不定时向学生问卷调查及开座谈会调查,本年度共调查了三次;三是由教务处直接抽查,做好评估记录。
4.根据不同年度,提出了不同教学目标达成度,加强了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监管,责任到备课组,责任到个人。
二、切实抓好提升教学质量的工程
1.本年度,我们开设了44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完成了82本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
2.各科教学做到“低起点,小坡度,生基础,多辅导,勤反馈”,控制难度,讲究效度,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高一高二市统考成绩均列同类学校的前茅。
3.打好了高考攻坚战,确保了XX年高考本科一次性进线率和各科总均分名列城区第四。录取本科学生338人,专科144人,升学率为92.2%。
4.打好了中招争夺战,确保了XX级生源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今年的招生我校位于城区第四。
5.抓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中,学生获省化学奥赛三等奖2人,省生物奥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27人;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14人;全国中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获二、三等奖7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名;在江苏省第xx届“海中杯”机器人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高中组团体奖一个,单项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
6.完成了高二信息技术省会考的工作,通过率达95.1%,完成了高二理化生实验会考和高一、高二省劳技会考,通过率都为100%。
三、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1.本年度是我省全面介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年头。一年中,我们在教育观念、教师培训、课程管理、物质保障、实际操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组织近200人次的老师参加了全国、省、市新课程培训。
2.在新课程教学管理中,我们努力做到多思考、善交流、勤总结。制定了《市北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年级研讨活动2次,组织教师论坛活动1次。
3.成功地组织了带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的27节大型对外公开课,扩大了教师、学校的影响。
4.连续7次组织每批12人以上的老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
5.由于我校对于新课程思考的较多、较早,各项工作相对在兄弟学校的前列,教研中心14次学科的研讨活动选在我校进行。
6.近半年来,我校共有生物、历史、政治等8门学科10位教师对外开设新课程研讨课与观摩课,其中历史教师沈璐逸代表无锡市历史学科面向全省开设了新课程示范课。
7.历史、地理人教版新教材无锡地区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过健、徐晶两位老师开设了大市新课程研讨课,受到好评。
四、认真细致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及四星级高中申报的有关材料
1.图书馆、实验室、现代信息技术室、文印室积极主动做好各和仪器设备的清理、盘存、捆扎等工作,思考了迁入新校后自身的管理方案。
2.一丝不苟的完成了四星级高中申报的有关材料工作,核对各种数据,收集了有效信息,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不足与需要改进的方面:
1.学生课业负担还比较重,极少数老师投入和产出之比失衡现象还较严重;
篇8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学习方式;思考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状况,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实践新课程的关键,就当前课程改革而言,在继续传统的知识传授的同时,历史课堂教学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历史知识为载体,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关注是学生的认知目标,尤其是知识掌握的状况,教学目标的指向单一,“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换言之,新课程倡导目标是多元化,其深层理念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并非是空洞的口号,我们不能把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智育加特长,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应是多元化课程目标的实现,它要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每门学科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实践教学,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我们就是较好地实践了素质教育。但目前不少教师在备课中,不重视目标的制定,主要有几种情况:〈一〉照搬照抄他人教案和教参中的目标,而不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二〉简单地罗列几个知识点,而对能力培养,方法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则是随意处置;〈三〉所订目标在任何一节课中都可套用,正是由于目标制定的简单化,导致了落实过程简单化,上课时将划课本作为落实基础知识的方法,将简单说教作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我认为要避免教学目标的简单化,首先要从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看,同一年级中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学习目标也应有所区别,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里都有所得。不同年级的目标层次也应有所区别,逐级递进。从学科的特点和规律看,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运用、情感陶冶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不能绝对地分出这一内容是培养能力的,另一内容是培养学习方法,另一内容又是树立价值观,例如,一节对历史人物林则徐的教学目标比较妥善的设计是: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基本事实)对人物活动作出评价(思维能力)评价时运用材料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方法)从林则徐身上得到启示,今天我们学他什么精神(价值观),而上述几个方面应是融合贯彻,相互交织的。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开放式教学,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我省高考“3+x+综合”模式进一步完善,这种模式的命题思想是从考察知识、考察能力为主,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高考命题也趋向“开放”表现在情景设置选题的开放性,在答案方面也留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加了加分的机会,体现了高考命题开放性程度。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学,我们没有理由不摒弃过去的框框套套,顺应时展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破除旧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必须采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教学方式,即由封闭转向开放,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形式,方法及手段的约束,由学生自由安排,自由组织,自由活动,在民主中探索捷径之路,虽然这种模式还需完善,但是不容质疑,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乃大势所趋,我认为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要强调下列几个方面。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②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供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根据上述的看法,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如:我在学习汉武帝铸造货币这一知识点时,我出示了一枚五铢钱,然后说:“同学们,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得到一枚五铢钱。两千多年前五铢钱充分展示了古人智慧和创造力,请同学们观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五铢钱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2)五铢钱的形状为什么内方外圆? (3)钱面的“五铢”两字是什么字体? (4)它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投影展示平台出示上述问题后,学生讨论了几分钟,然后学生自由回答。生动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他们纷纷回答“圆形方孔”“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篆体或小篆”“古代铸造技术的提高,便于固定,减轻了重量,便于携带,节约了用料等等”这时,我也参与了交流,同学们,五铢钱的铸造是国家铸币的开始,汉武帝将铸币权利收归中央政府,从此中国的货币铸造和发行权完全集中于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虽然上述活动出现了课文中好多没有阐述的内容,不仅学生增加了许多知识,教师也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③所以新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活动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形成合作式,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实现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应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德国教育家戈特福乐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的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益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④一个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为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使师生互动,达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就是意味教师应在兼顾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尽可能淡化课程实施中曾过度强化的预定性和统一性,以民主和平等姿态接纳交互主体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局限性。”⑤不以预计目标来封闭开放性对话的边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坦诚相待,让教学充满人情味,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说教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出现轻松,又富于创造学习氛围,才有利于形成研究性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传统教学方法在评价影响时,教师就把它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一列举出来,学生拼命记录,背诵,单纯强调知智的收获,而心智不能提高,最终学生只能是学习的仆人和知识的奴隶。
(三)开放式课堂教学应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可通过多种方法达成学习目标,改变以往历史课以“师讲生听”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局面,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表达看法,与他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根据这种观点,开放性教学应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指要开放学生头脑,“传统的课程以人的教学结果的可预见性而沾沾自喜,因教育结果的封闭性而轻松自如,致使教师思维僵化和知识老化。”⑥同时也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性思维养成,教师成了个“老爷”学生成了“孙子”,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按部就班,学生的多彩个性被单调的课程和严板的教师吃掉了。如有的同学在评述岳飞抗金这一历史事件时,认为岳飞抗金阻碍了国家统一,扶植的是个腐败的朝廷,是愚忠。老师则反对这一意见,继续灌输传统看法,这样就封闭了学生思维,扼杀学生研究历史能力。第二,开放是指课堂教学不应只停留于教科书,应该融于整个社会,分析现实社会,要打破教科书的条条框框,清除清规戒律,作为历史课堂要大胆地走向社会和生活,如有时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革命地方,如井冈山、延安等或一些古城古迹,通过翻阅一些书籍,进行对照,走出去又进入书中,进入书中又走出去,进行实际历史和知识历史比较,让学生走入社会,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去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历史能力。
一句话,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开放,民主,平等,合作的方法来处理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多样化个性,放飞学生的才情和灵思,让学生由求知到求法,由学好到好学,由能学到会学,真正发挥教育教学的育人作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真正负责。
篇9
【关键词】技能大赛;烹饪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烹饪专业肩负着为餐饮企业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烹饪人才的重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针对烹饪专业而言,技能大赛赛项设置与竞赛规则等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一、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要求
2012年11月教育部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旅游大类》中“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代码640202)”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烹饪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烹饪职业素养,具有现代烹饪理念的核心专业烹饪技能,能适应现代餐饮业、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中对课程体系构建要求“以社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通过职业岗位群分解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专业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并转换为专业模块课程,构成“素能本位工学结合模块式”课程结构。教学进程安排上要求“贯彻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的思想,循序渐进推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
二、技能大赛成为高职烹饪专业改革风向标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烹饪赛项于2012年6月11至13日在扬州举行,由教育部等23部委主办,高职组参赛者为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170名高职在校生。这也是高职烹饪赛项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系列。赛项规程中明确竞赛目的为“展示高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成果,促进烹饪工艺技术应用领域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培养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在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烹饪方法科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激发高职学生利用技术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适应餐饮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型人才。”
全国范围的高校(高职)烹饪技能大赛最早于2007年举行,并于2009年和2011年连续举办三届。从2007年首届全国高校烹饪技能大赛起,综合能力考核首次在技能竞赛中安排,它要求参赛队根据抽签选择的目标客户群特征,现场开具菜谱,填写采购单,购买原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材料加工、切配及成品制作,参赛选手需要通过理、操、讲、评等主要环节来完成赛项,在展现个人风采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彰显。2009、2011、2012年的大赛基本模式变化不大,要求选手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烹饪赛项逐渐成为范围广、层次高、要求严、成果多、影响深远的专业赛事,虽然大赛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但大赛竞赛方式和内容、竞赛规则、评分标准还是体现了竞赛的目的,紧贴行业实际,为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导向。契合《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旅游大类》有关要求。
通过比赛也涌现了一大批既掌握了较扎实基本功又具有一定时尚理念和创新能力的选手,在展现我国烹饪教育领域丰硕成果和餐饮业后备人才队伍的同时,也对高职烹饪专业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指导。
三、技能大赛对高职烹饪专业教学改革影响
我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现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自2007年起,连续4年参加了全国高校(高职)烹饪技能大赛(2012年起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烹饪赛项),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是多年来坚持“围绕行业办学,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厨德教育,奠定就创基础”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1.基于工作过程优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我院组织校企行专家共同分解职业岗位群,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细分为中式烹调、西式烹调、中西面点三个方向,并剖析提炼每个专业方向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结合大赛要求,修订细化专业培养规格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维度表。以职业素能为核心,倡导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素能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素能拓展课程模块。使得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更加契合岗位需求。经过优化重组,形成《中式烹调工艺》、《中式面点工艺》、《西式烹调工艺》、《西式面点工艺》、《宴会设计与制作》五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同时还开设《菜品装饰技艺》、《创意菜点设计与制作》等专项技能课程,其中《餐饮创业实训》课程基于校内真实生产情景,采用“工学结合双真学训”教学组织模式;《宴会设计与制作》课程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赛项模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模拟生产,全真操作,理实一体,综合实训,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新体系。
2.分析岗位能力设计课程内容。以专业方向对应的岗位专项能力与典型餐点为载体,构建模块化、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结构,设计组织课程内容。以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的中厨房为例,学生要能在中厨房工作,必需掌握烹饪原料的初加工能力、切配能力、菜品的制作与开发能力、筵席菜品设计与制作能力等,《中式烹调工艺》课程便是基于以上业专门技能的能力培养而设计。它以《烹饪原料》、《烹饪化学》、《烹饪营养与安全》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宴会设计与制作》、《餐饮企业流程管理》、《营养配餐与设计》、《餐饮创业策划》、《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毕业设计》课程内容则探索高职烹饪专业“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设计选题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要求“要与专业、行业紧密结合,手脑并用;要综合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技能,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选题;利用实习企业的资源,做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选题;要校企合作,真题真做,双师指导。”
3.基于素能本位重组教学过程。提炼本专业“技能高端、理论扎实、吃苦耐劳、德技双馨”的人才特质,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建立立体的课程结构,课证结合、训赛结合、就创结合、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等多重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双元耦合: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育的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形成适应地方发展、对接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1)双真学训:在教学中设计仿真实训项目与载体、与生产实践对接的真实训项目与载体,并通过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开展实境实训。践行仿真教学、实境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组织模式。(2)双轨共进:坚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扎实,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和技能大赛对接,强化厨德养成教育。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逐渐形成技能高端、理论扎实、德技双馨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对技能大赛的兴趣和关注度,学院还将不同层次技能大赛——院级、市省级和全国大赛衔接,初步形成了逐级竞赛机制。让学生全面参与,踏实前进,层层胜出。既形成对其他学生产生良好的感召与激发效应,也促使参赛学生为高级别的大赛作好充分准备。
4.打造以赛促教训赛融合“双师”团队。教师实践能力、理论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质量与特色。为了培养学生在技能大赛技中获得好成绩,我院不断加强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以规范化教学、教学业务竞赛、校本教材编写、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技能大赛指导为抓手,有计划有组织安排教师利用培训、进修、业务比赛、企业实践、出国培训、资格认证、科学研究、校企互聘、社会服务,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标准,形成了良好的保障机制,培养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通过“双师”团队的全面培养、层层选拔,不仅参赛学生获得了技能,而且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展示了教学成果,近年来,我院烹饪专业教师8人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通过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断得以更新。
5.立足职业素养重建评价制度。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学校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技能大赛也为职业院校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应该明确与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我院烹饪专业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及参加大赛实践总结,对大部分课程教学实行过程考核评价制度,具体做法如下:(1)课程成绩=过程考核成绩(50%)+期末综合考核成绩(50%)。(2)过程考核成绩=∑项目考核成绩/项目数。(3)项目考核成绩=态度+知识+技能,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态度考核点:出勤、礼仪与行为规范、课堂表现、作业。知识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知识目标,可采用笔试获口试答辩等其他方式考核。技能考核点:课程标准中该项目规定的能力(技能)目标、完成任务的质量,菜肴成品制作/实训报告方式考核。(4)期末综合考核成绩:理论和实训,二者分值比为4:6。(5)考核主体:态度考核、知识考核主要由项目老师负责。技能考核由项目老师与学生考核评分小组共同实施。
通过我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不难发现技能大赛对高职烹饪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之深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为高职烹饪专业改革风向标,我院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双师”团队培养以及教学评价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实践亦属探索与尝试。对照“高职技能大赛赛项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高职技能大赛赛项组织与行业企业相结合”“高职技能大赛赛项注重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要求,探索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参 考 文 献
[1]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2]王虹.从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看职业技能大赛[J].教育与职业.
2010(17)
[3]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4]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篇10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选择性注意;兴趣;乐学;会学;
新课改强调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表现出一种“走捷径”的形式。学生的学习表现出“学会”而不是“会学”的特点。生物课程内容标准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的重心定位在“学会”学习,而不再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 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过程抓起,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出一种轻松的使学生能够创新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实践证明,学生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学习是被动的,精神紧张、压抑,心情不愉快,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而教师对学生平等、热爱,能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和谐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希望和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1.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的教学手段,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有动感声像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学习效率事半功倍。3.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个学生感到安全、宽容、信任的有利于自主发展的学习环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减少焦虑,敢于冒险。遇到学生发生差错和意外情况时,教师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是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诉一顿,而是给予宽容与鼓励。
第四,承认学生有差异,要因材施教。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例如,有些学生对生物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可安排他们进入生物实验兴趣小组;有些学生对生物与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教师应鼓励他们带着问题去做调查研究;有些学生对生物概念和规律感兴趣,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二、抓住教材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的作用
过去的教科书仅是知识的载体,是供老师传授知识的文字资料,教材编写从指导思想上不是考虑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而《新课标》明确提出“教科书应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教材中,设置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栏目和内容,如“本节聚焦”“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生物资料卡”“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等,从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主要作用如下:
第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科书十分注重情景创设,比如在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第一章“走进细胞”章节前言中例举细胞研究的成果:植物组织培养、克隆动物、转基因产物和干细胞移植等。引起学生对这一内容学习的兴趣。
第二,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自主学习的境界。教科书中常常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来引入问题,每一节正文之前都有一个“问题探讨”的内容,如SARS等。从而吸引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第三,从设计学生活动出发,让学生在经历活动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教科书中设计了许多学生的活动。
第四,从设计实验探究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利用教科书中引入了许多中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以趣味吸引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三、运用选择性注意培养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一,圈点勾画,增强对重要信息的敏感性。例如我们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标出概念,定理的关键词,画出结论性语句,在疑点处打问号,在重点处打星号,标注相关概念的异同点等。
第二,读书笔记,维持重要信息的持久性。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做笔记都有利于维持对重要信息的注意,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学生信息选择能力的发展和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提高都非常有益。
第三,错题整理,关注对重要信息的反馈。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学生在他们出错时,会格外的注意反馈。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方法。课改能否成功,教师是关键,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学生。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用好教材、搞好实验、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