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课程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10 16:3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意识形态课程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
二、报送材料内容
1.××(单位全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名单
要求:组长:XX 成员:XX、XX加盖公章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格式如下:
××(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正文与标题空一行,加一个简单开头)
一、存在问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
在县委对县教体局巡察中,教育系统各单位存在意识形态工作还需加强。在抽查的 131 所学校中,存在未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未建立意识形态相关制度;安排思政课较少甚至未安排思政课程,农村学校思政课缺少专职教师等问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重视不足,未制定专门教学内容对学生从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了解到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进行引导和遏制。(各单位针对以上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分析,写出整改报告,有整改事项、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成效,整改成效包括成效照片、记录等。
整改时限:3月20日前,长期坚持
整改责任人:XX XX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整改成效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2021年3月18日(时期与正文空两行,后空四字,加盖公章)
三、支撑材料
1.××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领导组名单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报告里措施要根据问题制定,措施要具体,成效要根据措施进行说明,提供资料。
3.××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整改会议照片、记录。会议记录要有反馈问题,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等情况。会议记录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本,不能用笔记本、教案本等代替。会议记录复印件首页要盖章,但不能每页都盖。发现有的单位报材料,每页都盖章,这是不对的,盖章要盖到日期落款处,不能标题和每页都盖。
4.××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不需要太多,排版美观。提醒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研究一次,个别单位制定的制度是每学期一次,是错误的。
5.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材料: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材料、国旗下讲话、教师上思政课照片,所有照片有文字说明。思政课课程表。以上材料,有几个就行,不一定都开展。
6.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材料。提供列入教学内容的教案,宣讲材料、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照片等。
7.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研判材料。2021年第一季度开展意识形态研判会议照片、记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报告题目:××(单位全称)2021年度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
四、有党建存在问题的单项整改任务的学校,依照上面内容。提供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会议记录、照片,及必要的支撑材料。
五、排版要求
1.标题字号要求: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
2.正文,三号仿宋
3.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二级标题三号楷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三级标题三号仿宋,可加粗,用序号1.2.3.。
4.章不能盖在标题上,必须盖在落款正中,距离正文3mm
六、报送要求
篇2
第一,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在造型中构成形(形体、形态)、结构、空间、肌理、色调。第二,基本形态,包括圆、方、椎的概括形态在自然空间内形成多样的空间形态,根据自身特点,找到构成规律。第三,基本结构,包括物象体积结构、机能结构、物体与周围空间物体组织结构。第四,基本空间,包括二维空间、三维空间。
二、思维方式
第一,逻辑思维,素描—作者观察—感受—分析—感知—理解—认识—思考—想象—推理—意向—归纳—整合—综合。第二,画面描述,对物体本身造型因素(轮廓、形、体、比例、结构、明暗、线条、面积、空间、质量、节奏、运动形态等)作综合的选择性的观察、分析、理解与描述,对形体正负空间、形的阻隔与间断或接合、肌理与结构材料、对二维空间及三维空间视像的逻辑想象与分析。第三,视觉平衡,对称—均衡、不对称—不均衡、简略对称、辐射平衡。设计思维训练过程:写生—解析—变体,其实就是“具象—抽象—意象”的创造过程,把固定形态和自然形态转化为形态的设计就是围绕整个感知过程的经验,通过直观描述从原初形态入手,对画面对象作有意识的分类提取,对加工提炼后的元素符号进行加工重组,使其成为一种从未有过的“有意味的形式”。把握多种存在的可能性,简化成某些符号,在符号的特征上选取基本特征进行色彩表现、材质表现。因此,学生对物象进行提炼、加工、取舍,加以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其成为形态的隐喻和象征,在整合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造,并不是直接反映固有形态,而是表现其本质和规律,所描绘的对象有偶然、自由的形式,这是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尤其是帮助学生掌握抽象造型手段的必要方法。现在的素描基础教学大多以应试为主,这间接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因此教师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中,要注重通过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从而使学生完成向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过渡。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要使学生超越对表面现象的描摹,认知潜在的形态与功能,强化表现语言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写生—解析—变体”以及重组、繁衍的能力,达到对形态的理解与主观创造,认识不同的设计语言及意识形态。在设计素描学习过程中,作品要用相应的艺术表现方式将创意丰富、完整地表达出来,设计思维训练就是表现作品创意的重要方法。设计中,只有设计思维丰富,认识表现充分,才能用适当的方式,准确表达相关艺术设计对象。
三、结语
篇3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传播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传播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是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重要模式,用这一模式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作如下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思政工作者是信息的发出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是传播者;大学生是接受信息的一方,是受传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传播信息,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心环节;大学思政工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情等传达和交流观念、知识、思想的方式属于传播媒介;大学生在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后,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朝着国家意志方向的变化属于传播效果。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的“5W传播模式”的五种基本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者的导控性导控性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通过大学思政教师的信息传播,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哪些观点应该提倡,哪些观点应该反对;哪些事情应该弘扬,哪些现象应予批评;哪些是正面宣传的典型,哪些是负面警示的材料,其指向性都很鲜明,都是由教师来导控的。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实践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使大学生“知”,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行”。对于这门课程来说“,行”是测评“知”的试金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用考试测评的,只有通过大学生的身体力行、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检验其是否收到了实效。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一)传统教学的筛选信息和议程设置面临严峻挑战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资源泛社会化,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传统的“舆论一律”的信息空间被打破,在信息传播方面,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微信舆论场成为一股强大的传播力量,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这一技术支撑及传播特点,为大学生成为“新意见阶层”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相关部门的信息筛选及议程设置面临更严峻的现实挑战。
(二)传统教学的灌输模式达不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灌输式的模式是失败的。原因如下:一、政治体制的改革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侧面认识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的大背景,也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一言堂”的传播局面已成为历史。二、信息传播技术带来了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失去了发挥作用的信息基础,其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三、受众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动机,导致了他们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而这种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不像对客观实在的物体那样明确,有时甚至给人一种假象,比如,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观点,大学生在考试答卷上与现实生活中,可能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以上原因导致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失败,大学生不可能把被动接受的信息主动转变为社会实践活动。
(三)作为受众的大学生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隐性变化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事物、新动态、新思想层出不穷,在短期内难以成为官方媒体或学校教育宣传、解释的重点,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面对迅速改变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理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于带有强烈而生硬的意识形态内容以及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传播方式,本能地用自我心理防线予以隔离,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没有传播的某些思想和事物,喜欢亲近、接受。因为人们对于某一思想观点的接受或认同,总是参杂着自己的主观需求,而主观需求又是与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总要最大限度地寻找能够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契合的思想观点。
三、传播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传播的方式方法必须与外部环境、受众特点等相适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面对新的信息环境,面对新的信息环境中的大学生,传统的方法已经滞后,因而,探寻与时展相适应的传播方法,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人文关怀内容作为传播交流活动的基本要素,在传播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如果一厢情愿地期望用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改变受众,结果会事与愿违,传播效果研究表明,“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外,还应反映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与个体关切,将与大学生个人发展、前途密切相关的问题纳入到讲解中,突出传授内容的人文关怀。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理论知识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提高这门课程与大学生现实需要的结合度。
(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大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彻底改变了人们接收、传播信息的方法,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大学生的关系,我讲你听的“灌输”方法已经行不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大学生为中心,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看作是服务对象,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实际情感、态度和行为,最大限度地与他们交流、沟通,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高教育方法的艺术水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科学利用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播效果研究表明,在所要传播的思想和观念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会收到不同的传播效果。第一,“两面提示”。
借鉴传播学的传播技巧可以采取两种做法。一种是完全站在需要宣传的意识形态的一方,仅向大学生解释自己的观点或判断,这种做法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一面提示”,这种做法虽然观点明确,但是,有时候显得武断;另一种做法是,根据所要传播的意识形态的观点,在向大学生解释己方观点或推出有利于己方的材料时,也展示不同的观点尤其是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这种做法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两面提示”。研究表明,对于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的人,“两面提示”的效果好于“一面提示”。大学生对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既有倾向,因此,运用“两面提示”更加客观,不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还有较强的“免疫效果”。第二,“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大学思政工作者向大学生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是“明示结论”,将自己的观点隐含在所讲的内容中的方法是“寓观点于材料之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适当地向他们提供一些判断材料,将所要宣传的观点巧妙地渗透于材料之中,引导他们思考,适当时候还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辩论,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传播自己的观点,而且能使大学生感觉到结论是由他们自己思考或讨论得出的,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第三,“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诉诸理性”就是教师运用逻辑方法来讲解思政内容,达到说服大学生的目的;而“诉诸感情”是通过营造氛围或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语言来感染大学生,以达到影响大学生的目的。在传播学上,哪种方法更为有效,至今学者们仍没有一致的结论,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应该兼顾,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既需要用逻辑方法进行讲解,也需要举一些身边生动鲜活的例子进行阐释,既需要“晓之以理”,也需要“动之以情”,教学实践表明,将二者有机结合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篇4
[关键词]情感体验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是中职学生脱离应试教育适应开放性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于情感体验的德育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渐被提起,从根本上提倡了中职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环节上增强了中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效率。
一、情感体验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意义
1.主体性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教学主体性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尤其在中职学校中职学生思维开阔、思想开放的年代更应该明白教学的主体对象。首先,从教学的目标来看,教学主体性有利于教学任务具体设计及实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教学主体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内容应该与中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能够被中职学生所理解,其解决问题的思维应该被中职学生所接受。其次,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明确了以中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工作路线,其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多的融入中职学生们认识问题的视角,增强了中职学生对待问题处理时的选择权、决策权,使中职学生觉得德育教学其实就是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实施开展。再次,以中职学生的成长为主体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能够充分的调动教学资源,合理的利用教学设施,提高了教学成效的直接转化,提高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深入理解。
2.主观性
以学生德育教育为对象和目的的德育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使课程自身得到可靠性提升,而且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性思维养成。首先,从德育教学的课程内容来讲,许多德育思想都是从举例中来形象说明的,而中职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些贴近生活,贴近自我的实例中不仅可以发现自我的影子,而且可以进一步启发自我。其次,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对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3.主动性
学生对于德育教学的主观性养成后,极易产生一些能动,这样有利于德育教学工作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首先,从哲学意识形态来说,主观能动性是人对事物深入理解所产生的思想行为意识,中职学校中职学生有了足够的德育主观性,其行事则会受到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次,从德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上看,教学教育最终还是为了育人,即培养中职学生对待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生提升自我德育观,增强自我品德,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最终为社会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服务。
二、情感体验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现
情感体验是一种融入了情感理解、身同感受、思想交流与沟通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集情感、行知、思考和映射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情感体验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改革,避免了传统的大课堂、大道理、枯燥条规的德育教学工作的弊端,适合了中职学生身心的成长需求,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交流,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基于情感体验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创新情感体验环境
在我国的德育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仅有课本和教案,一部分教师准备了教学素材,但是都是文字性叙述,教师采取读实例,学生聆听分析的模式,这样对实例的理解不够充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实例由于冗长繁琐,学生前听后忘,久而久之则产生了厌恶情绪。教师讲述到某种品德教育时可以将收集到的视频进行播放,使中职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品德教育,或者对某个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播放,即丰富了中职学生对新鲜事物接受的途径,而且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师亦可以对某些现象的图片进行分类收集,讲述到某一现象时集中播放。即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2.巧设问题情景,增强中职学生情感体验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性在课后布置作业,但是由于检查力度不够,中职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且老师设置的问题大多数都为课后的思考题,其题意由于各地教学情况不同,问题合理性有待于调整。基于情感体验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提倡教师设置问题时紧接中职学生思想培养状况,在课程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一思想观点展开阐述,激发中职学生的个人思维活跃性和临场发挥,并以小组讨论,个人谈看法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课堂知识与中职学生思想品德融合提升的速度,有利于中职学生行知结合,改变对待事物的看法和个人行为的品德提升。
3.以创新材料为引导,增强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课程教育以课程内容为引导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知识进行提升,而对于课程外延及知识交汇的地方涉及较少,而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主的课程,本不应该设置界线。因此,基于情感体验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应该多元化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的意识形态来认识德育教学工作,使中职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4.开展中职学生社会实践,丰富中职学生情感体验
中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本源来自于中职学生自身,中职学生需要在还原自我的场景去发现自我,这样才能够解决自我发展问题,其次,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职学生激发自我潜能,使所学与所知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的良好机遇。中职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会逐渐明白德育思想体系中提倡的精神理念与社会理念结合的精神所在,能够通过参加义工活动,公益组织等社会实践明白真正的核心价值观与人格魅力的体现,这些才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成效。
篇5
关键词:课程实践;学校教育;校外教育;知识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1-0066-06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校外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以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在节假日和周末组织的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和衔接,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异同,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则源于活动内容和活动组织方式的不同,而这些又都体现在课程实践上的迥异。本研究将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在探讨两种课程实践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一、问题与视角
从课程实践的视角探讨问题,首先要明确概念的所指和能指。本研究所涉及的课程实践,是指围绕着知识的传递而展开的实际活动。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涉及“教什么和学什么”,即课程编制,所揭示的是知识选择的过程;其二,“怎么教和怎么学”,即课程的实施,也就是知识的组织过程。课程实践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而展开的知识选择和实施过程。
关于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课程实践的差异,可以有不同的分析视角,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问题,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探讨课程实践的核心问题――知识。透过这扇窗子,可以深入地了解课程知识的社会基础、课程知识的表现形式,以此为基础深入地理解两种课程实践的差异。
由马克思・舍勒首创的知识社会学研究,在其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传统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三个阶段,分别建构了以曼海姆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知识社会学理论,以墨顿为代表的“精神物质”科学社会学理论和以布鲁尔为代表的“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虽然各个阶段的理论取向不尽相同,但作为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knowledge),其探讨的核心问题都是知识与其他社会或文化存在的关系。学者们认定知识具有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于是知识的社会基础、知识的存在形态和知识存在形态与社会基础的关系便成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三个重要主题。
本文以部分实证材料为依据,对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中知识的选择和组织过程进行研究,并从知识的存在形态(国家知识或个体知识)、知识存在的社会基础(知识控制主体及其权力与利益)、知识存在形态与其社会基础的关系(知识存在基础如何影响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并最终影响知识存在形态)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与解释。最后将尝试在人的发展上寻求对两种课程实践差异的共存与互补进行理论探讨。
二、课程编制与知识选择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积累起来的全部知识纳入教育场域,而是进行了选择。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课程中,被选择出的知识在内容和地位上不尽相同。而这种不同不是知识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于其选择主体和选择原则及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不同造成的。
(一)公共性知识与选择性知识: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的特点
两种课程实践中的知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校课程中的知识具有公共性知识的特点,这种知识是每个学校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知识,而进入校外教育课程实践的知识则与之不同,校外课程中的知识是允许选择的,同时是具有表现力的个体知识。如果参照体育比赛的规定来分析问题的话,进入学校教育实践的知识是一种规定性动作要求,那么进入校外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则相当于自选动作要求。
1.普及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
在校外教育机构中,教师对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知识的差别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普教(即学校教育)里面主要就是知识
普及。到这(少年宫)就不是,到这就是知识
的提高。(访谈记录:mwds01)
少年宫的课专业性更强一些。少年宫本
来应该做一个专业性的指导,指导到什么程
度另说,起码做一个引领,可能他一辈子不做
这个事,可能他就这一段时间对这个有兴趣。
但定位是基础教育里的一个专业性指导。
(访谈记录:mwyq01)
可见,就范围来说,学校教育中的知识更加宽泛,它涉及到一个合格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而就程度来说,校外教育中的知识更精深,它将学校中体育、科学、美术、音乐等每一大类知识都细分为若干个小专业知识,从而使每一种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化表现。
2.陈述性知识与应用性知识
一位校外教师以音乐课为例,具体解释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中知识的差异。
普教就是掌握一种音乐风格。比如说江
苏民歌什么风格。主要是这些方面的,并没
有说你要把这些民歌唱出来,而且唱得有滋
有味。到少年宫来,无论是器乐也好,声乐也
好,你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你还要用你的手
弹,用你的嗓子唱,把它表现出来。这就是它
的差别。(访谈记录:mwds02)
学校教育的知识关注的是“是什么”,它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掌握或记忆”,而校外教育中的知识更加关注“如何做”,并且要求学生“做”出来。
3.高地位知识与低地位知识
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知识在地位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现有教育评价体制的影响,学校教育中的体育、音乐、科学和美术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被称之为副科,是“非主流”的科目。而这些副科在校外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如老师们所说:
他(学校)认为音乐不重要,音乐不是主
科,从学校也好,从学生也好,从家长也好,都
有这种心理。(访谈记录:mwds03)
知识社会学通常将这种地位的差异称作知识的阶层性,即存在“高地位知识”和“低地位知识”。在学校中,这些副科从制度上和实践上都处于边缘的地位,是低地位的知识。在课程安排中,体音美等课本来就很少,通常一周只有一到两节,且在实践中还常常被主科占用;而在校外教育中,科技、体育、艺术知识却是主流,是高地位的知识。
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的差异与其选择者和选择的依据有关,而其深层原因在于它们背后不同的利益体现和权力操控。
(二)国家选择与教师选择: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选择的主体与依据
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的差别并非是知识“自为”的,而是“人为”的,这与知识选择的主体和依据的原则有关。
1.国家作为选择主体与教师作为选择主体
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
写。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国家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教育知识的选择权。
在校外教育中,什么样的知识进入到课程之中,主要是由教师决定的。
校外教育,少年宫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师
资配置为依据,要看有什么样的老师,擅长教
什么课,根据这个来安排开什么课。每次开
课都会略有不同。(访谈记录:mwgq03)
与学校教育不同,校外教育中开什么样的课并不是国家安排的,而是有什么专业的教师才会开什么样的课。
作为选择主体,国家必然要使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主流的意识形态,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因此其选择的知识是具有公共性、便于识记的陈述性知识,并且使这种知识具有较高的地位,造成了知识分层。在校外课程中,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但相对于学校教师来说,这是间接的。在不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可以在选择知识时融入专业文化和个人特质。
2.以制度文本为选择依据与以个体特质为选择依据
国家对于学校知识选择的控制依赖于课程标准、教材等“法定文本”的制定和实施。如国家对“课程标准”的定位是:“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标规定着什么可以是进入学校的知识,什么知识不可以进入。而制定课标的原则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在这个表述中,对思想、态度等方面要求极多。课程标准向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诉求,向下控制了学校知识的选择。
而在校外教育的知识选择中,不存在一个像课程标准这样的中介。校外教育中没有国家出台的大纲,也没有国家或地方统一编写的教材,而它们的缺失则将校外教育知识的选择权留给了教师。
以前(少年宫)也出过一本美术的教材,
(他起身给我拿,那本教材被放到书柜的顶
上了,是真正的束之高阁)你看,书上写的很
全,各方面都有,这还和学校里的教材有什么
区别?我们根本就不用。(访谈记录:
mwgq04)
在没有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等的规定下,校外教师在知识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他们在知识的选择上除了要依据本专业知识的特色,更加重注学生个体发展情况。
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的知识选择都要考虑本专业的特点,按照专业的逻辑线索进行选择。但不同的是校外课程中知识的选择更加注重作为个体的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关注怎样能让学生在这个领域内有所提高。
阿普尔认为:“在整个可获得的知识领域中。只是有限的法定知识和值得传递给下一代的知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意识形态的建构,两者都体现了与文化控制有关的权力关系的复杂连结。”学校作为符号控制的重要场所,其知识选择自然会受到国家意志的支配。统治阶级必然将符合其意识形态的知识选人课程,以保持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因此,凡能够更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知识便被选入学校课程并具有较高的地位,知识在未遇到学生之前就已经被分层了。在校外,作为知识选择主体的教师更关心的是每个学生的“特长”,而非“公共的平常”,因此,凡能促进并展现学生特长的知识就被引入校外教育活动。
三、课程实施与知识组织
在知识的组织过程中,“哪些知识,甚至是知识的表达方式与呈现方式被认为是合理的,不同知识确立其地位的合法化过程,体现的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学校教育中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组织,使公共知识在“授”与“受”的传递方式中得以合法化;而校外教育中则以小组教学(包括一个人的小组,即个别教学)的方式进行知识组织,使个体化的知识在建构中得以生成。
(一)知识传递与知识建构: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组织的特征
在知识的传递方式上两种课程实践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学校中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校外中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
1.固定的班级与流动的小组
班级授课制中,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
校外教育中虽然有些课也是教师同时对学生群体进行相同内容的教学,但这个群体并不能组成班级,也称不上班级授课,而是小组教学。因为,这个组并非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的,而是按照兴趣,并且人数也是不固定的。
这儿的学生完全是自愿来的,没有约束。
我今天想学这班就学这班,明天想学那班就
学那班。(访谈记录:mwgq05)
学生喜欢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他们没有
什么压力,完全凭兴趣。(记谈记录:
mwgq06)
可见,校外教育中学生凭兴趣选择小组进行学习,来去自由,因而小组的人数也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它不能形成学校中的教学班。
在班级中,学生相同的年龄、相近的知识水平、相同的地域等因素,很容易形成一种同一性班级文化,这种同一性的文化有利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同的社会价值和规范;而在校外的小组中,除了兴趣以外的诸多差异性因素,很难使小组形成统一的文化,但它从根本上彰显了一种个性文化。
2.统一的安排与差异的进度
班级授课制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生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作一“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在校外教育中,特别是一对一的课程,每个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是不同的。如在笔者所调查的少年宫中,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色彩课中,教师统一讲解只有十三分钟,其它时间都是个别指导。
班级授课制中的按“课”教学有利于把公共知识按步骤地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同一性,但难以因材施教;而校外课程的小组教学则能够通过让学生自己掌握不同进度而培养他们的个性。
3.固定的授课时间与灵活的学习时间
学校的班级授课制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众所周知,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而在校外教育中则不同。本研究中的少年宫,没有铃声,每种课的活动时间都不同。即使是同一种课,每次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对此,校外教师是这样解释的:
这个时间我觉得不是特别死的。他毕竟
是小家伙儿,教学任务完成了,我觉得就可以
了。为什么呢,你得根据他的年龄特点。这
么点小孩儿你让他坐这儿坐烦了,下次他不
爱来了,对少年宫,对这个课,心理有抵触,是
不是?他不愿意来,他还愿意练琴吗?(访
谈记录:mwds06)
校外教育中,知识的组织与实施的时间相对灵活了,“课”与“课”的隔阂相对打通了。
(二)选择师生与师生选择: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组织的主体与依据
两种课程实践中知识组织方式的不同源于不同的控制主体和组织原则,反映了不同主体的意志诉求。
1.国家规定的教学程序与个体建构的教学情景
学校课程中,知识的呈现方式是由国家安排好的,并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按照特定的“授”与“受”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算是合格的教师和合格的学生。
校外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都有充分的权力选择知识的建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甚至随意选择是否进入教学场景。
有的家长给报了一个半年的班,结果孩
子上了两天就不想上了。这样学生就可以转
班,或者不来了。(访谈记录:mwgq06)
国家制定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在知识传递上是准确而高效的,但就知识分配而言,并非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的知识,在班级授课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在知识分层的基础上,学校课程往往只将高地位的知识传递给了那些少数的“表现好”的学生,从而复制了社会阶层。在校外课程中对于大的教学组来说,这种知识分配不均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就小型组而言,特别是一对一的小组来说,这种不均等的知识分配是不存在的。
2.以教材教法为教学依据与以个体经验为教学依据
一位学校教师这样理解教学的依据:
具体到一节课上,就是根据教材,我怎么
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把这一个知识点了解得
更全面。(访谈记录:mwds07)
学校教育知识的组织与实施实际上在选择着教师与学生。只有适应这种知识传递方式的教师与学生才能进入这个教学场景,才能在场景中表现得恰当自如。
而在校外教育中,知识的组织与实施的依据主要是教师、学生和专业的特点。
怎么教学,这就是个人性的东西了。因
为每个老师的生活基础、学识、兴趣点不一
样。我的课就喜欢和孩子逗,但你光逗不成,
你得有教育意义。
那么第二个就是背学生。什么喜洋洋与
灰太狼呀,这是他们的语言,你得能和他们对
接,例子也要和他们接近。
第三个就是自己的教学风格了。这个我
就受庞中华影响了。他把拉手风琴的音乐和
字的笔画长短、节奏联合到一块儿,因为他原
来拉手风琴。那我没有这乐器,但是我学画
画的,我可以把画融进去。这就是个性化的
东西了。(访谈记录:mwyq09)
在这里,知识的组织与实施考虑到了教师个人的知识背景、性格、孩子的特点等,并以这些为依据,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知识社会学对知识的组织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探究有哪些因素参与了这一过程”。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学校课程,使公共知识从国家到教师再到学生,有效而快速地传递了下来。这种方式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要。在学校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获得知识本身不仅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按照国家安排好的程序,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算是好的教与学。这一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同时也是知识传递内容、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合理化的过程。而在校外教育中,知识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没有国家课程标准、教材等的介入。教师不是单向的传递,学生也不是单向的接受,这一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与建构的过程。在这种互动与建构中,在师生的共同磋商下,使得知识组织与实施过程得以合理化。
四、课程实践的影响与人的发展
两种课程实践的特点源自选择与组织知识的不同主体与依据原则,体现了不同主体的意志,而不同主体意志诉求的着眼点在于人的塑造上。人的社会性与个性的存在与发展的二重性正呼应了两种课程实践的特点,也为两种课程实践得以并存、互补和衔接提供了根基。
(一)人的发展的二重性
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同时也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而存在着。“人以个人的形式现实地存在着,但人不是孤独地面对这个客观世界的,人不仅结成群体,而且在此基础上以类的形式共同面对自然。对现实的个人来说,他既是一个个体的人,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分子,他既是个体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发展的二重性,也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在人作为个体、群体和类等多层面进行,促进人的二重性发展。具体到个人身上,这种二重性的发展表现为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
(二)两种课程实践与人的发展
学校课程直接体现着社会控制和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校外教育机构也难以脱离这种控制和影响,但由于校外课程知识选择与组织的直接主体和所代表的直接利益为个体,使得其社会控制较为间接,为其独立发展留下了空间,亦使得两种课程实践在人发展的二重性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学校课程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而校外课程促进了个体的个性化。
学校课程通过知识的控制,塑造着国家所需要的共同意志,培养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但同时,它也规范和束缚了人们的自由意志。而校外课程通过自由的知识选择,促进着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学校课程选择和组织了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共同文化,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了下一代,使社会得以延续,使人们的交往成为可能。但是这种集体的文化不能彰显个性的文化,校外课程通过大量的师定文化的融入,充分发展了个体文化。
学校课程选择和组织了人类和一定社会群体所需要的生产知识,将其传递给下一代,使社会物质财富得以积累,保障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它却无法兼顾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校外课程则很好地弥补上了这一点。
学校课程实践塑造了具有共性的社会成员,校外课程实践培养了具有差异性的个体。人的发展正是基于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学校课程实践与校外课程实践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在人的二重性发展中得以弥合和互补。
参考文献:
[1]刘文旋.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社会学概要[J].哲学动态,2002,(1)42.
[2]郝明君.课程中的知识与权力[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省略/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2010-4-29.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moe.edu.on/edoas/website18/43/info12843.htm.2010-4-23.
[6][美]阿普尔.国家权力和法定知识的政治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2):39.
[7]齐学红.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社会建构――一种知识社会学观点[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7.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目的;教学规律;就业岗位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院校遍地开花,应有尽有,涉及国民建设各个领域,层次从职校、中专、高职乃至本科,表面内容已满足社会各产业的需求。可是毕业的职教学员为何从业如此困难?大部分毕业生的待遇还不及一些技术性民工。如土建行业的普工月薪约为3000元,技工可达5000以上,而一名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三年的学生平均收入还不及技工。原因为何?职业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从从业的角度来看,不管学员是从事什么类型的院校毕业,只要能做自己所学的技术工作或专业内的工作就达到了目的。而从学生的素质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进入高中学习,进不了的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才进入中专,高中学习好的都进入了大学本科,不好的大部分才选一些专业能就业的高职学习。不言而喻,进入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子,都是基础知识较差的群体。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教改中,对于职教院校的教学要求中不分学业层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将高层次职教的基础知识课程一减再减,导致了高职层次以上的技术及专业教学达不到社会发展需要的水平。
1.人口素质存在的问题
人的思维方式取决于什么?是受意识形态的支配而表现出的行为,因此,意识形态的形成决定了人的素质高低,科学的行为是符合社会进程需求,也就是一个国家为何说“少年强则国强”因为人的思维方式形成是从少年开始逐步形成。因此,我国的教育不能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了,而必需制定一套科学、客观的方式方法来评估。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何发展最快的阶段是有了学堂以后的事,而学堂的功能何在?她是总结了人类的经验,提取了精华,用其教导后人,从而缩短了人生所需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对社会的人文、自然现象等的认识和了解,这即为马克思哲学理论中找出的“理论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修改理论的不足之处,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理论的循环过程,推动社会的前进。当前,国家为了提高民众的素质,大办教育,这就是一个国家为了富强的做法,给广大的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条件。从个人来讲,自己也必须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谋一个为自己、为国家、为家庭各方都有利的工作岗位,而学校就是能完成这项内容而存在于社会的。因此,学校就应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低层次的意识形态的群体学员,补上人生存在社会的意义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抓住人生学习的机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国家、家庭,个人有利的人。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层次是确定学生从业岗位的具体内容。土建专业是一个广泛专业的集合体,职业技术教育只能将其划分为各领域的不同专业而建立为房建、水利、机构、码头、公路、铁路等建设行业,其中各行业又可细划为设计、施工、后期管理内容。如公路可划分为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具体岗位。针对这些岗位而设立教学目标是为教学目的的核心。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任务必须以具体的各项技术为支撑,如测量技术、质量检测技术、施工工法及施工组织管理等,而单项技术的教学必须以岗位的任务为核心、教学中以实际工作内容进行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项技术的学习是最基础的学习,应该属于低层面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应用,这项单项技术会被新的技术取代。因此,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处事不能墨守成规,需开发性地用科学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从创造的角度让其领会。如土方的开挖最原始的方法为人工操作工具(锄头、铁锹等)来完成,可是随着机械化的出现,一些高效的机械的发明出现,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而机械中又有更好的机械来取代现有的机械,这也说明了科学技术也是一直在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做一项工程则是各项单项技术组合的内容,如房建工程是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的过程,勘察包括应用了地质、测量等技术,而设计则应用了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力学、数学等内容,施工用到了各种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的检测,不同施工步骤的组织及管理等内容。无疑这两种岗位的层次算是中等层次的,而高层次的岗位应为如监控,新工艺、新材料一直到高科技应用的领域。针对上述分析、土建类职业教育的起点应为中低层次的岗位教育,因为它占有的岗位需求人数最多,如图的金字塔结构。低层次单项技术的应用都是一线的技工,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能占土建行业中70%的人数,而中层次的人数会占到25%左右,高层次人员占5%左右。因此,低层次一线岗位的培训将落在技工或技师学校来进行,而中等层次岗位的培训教育主要由高职学院或本科院校进行。为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还要增加一项补强中小学没有掌握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引导他们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任务。这都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
篇7
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
文本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当代文论建设与创新的一点思考
阐释学研究与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创新
德里达的文学论与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
马尔库塞文艺思想研究
华人学的知识视野与华文文学研究
“审美乌托邦”:马尔库塞的文艺政治学
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天赋论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问题的本然追问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
书家本色是诗人——于建华自作诗书
又见陶渊明——莫迎武的花鸟写意画
书以载道,正大气象——范晓亮书法评论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孙辉书法艺术评析
《颜鲁公争座位帖》手卷的诞生
在古老的容颜里重建新人文水墨精神
当代审美视野下的服装艺术设计表现
基于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方法研究
不辞日暮重抖擞——我的艺术道路
关于高等设计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闽台高校动漫美学教育与文化创业互动的思考
木版平印技法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美术原始思维与包装设计视觉创新
浅析绘画材料由媒介到独立表现形式的演变
数字媒体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升途径
禅之于书:当代语境下的价值阐释
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
从几位大师的足迹看李毅元绘画艺术
论马格里特的魔幻潜意识特征对现代插画的影响
秦简隶变书法元素的美学价值与应用
滩头年画《老鼠嫁女》的艺术特色分析
编著出版《砚台收藏指南》的一些思考
千载心是什么样的心诗歌里的湖湘记忆
能者处处为我师——文人画创作的文化思考
铁笔觅古意挥毫见精神——庞现军陶刻艺术欣赏
大陆与台湾艺术课程标准中几个要点的比较
由古典到现代形态的转变——何家英画集序言
拥抱生活清新雅逸——赵洪琦工笔花鸟画观感
论拉斐尔绘画中圣母形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体现
全球化背景与文学、文艺学本土化策略笔谈
全球化背景中文学理论的本土性问题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与焦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
向善与求真—中国传统意向思维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
篇8
一、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晚近以来,视觉文化课程在欧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上开设,有的学校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以下我们选择几所西方大学的视觉文化专业或课程设计,以期了解这一领域专业和课程设置情况。
1.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授课教师: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课程说明: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授课内容:第一周:知觉理论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第三周:符号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第五周:视觉的机制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第六周:模拟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第八周:信息环境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研究计划说明: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研究性学位:哲学博士学位艺术研究硕士学位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课程性学位: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课程资格硕士学位艺术研究生证书视觉文化教师证书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1)电影与视觉媒介;2)电影、文学与文化;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课程选录: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篇9
论文关键词:师范院校,文论课程,教学方法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专业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在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文学生成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学基础构成理论的思辩创新能力。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其核心集中在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故此,针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征,在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最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培养中文专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同时文学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学史、从事文论实践活动都有极大的帮助导引作用。所以,纵观中文专业的理论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显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学科特点本身造成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所以如何让学生弄懂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文学理论本质和具有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学原理,成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极为困难的一关。
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明确指出:“我们学习的是以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学理论。”对学生而言,想要清楚地掌握借由文艺观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而表现出的对文学本质的内涵理解需要大量的哲学基础。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同时,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整体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文学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作为文论课程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文论教学是以讲授文本内涵、分析艺术形式、归结语言手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这些到必然导致在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学生对理论产生疏离感,并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观念经典化,缺乏针对性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文论课程所必然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理论的教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高等教学中早已形成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已将理论体系化、方法例证经典化,将重点放在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从而将重点放在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教学目标倾向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而非读者的接受,强调作品分析而轻视审美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能力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次,教学形式单一,过分突出教条化。正如池永文教授指出的:“文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文论的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方向发展,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文论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
二、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方向
在探索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设辅助课程,并从其他专业课程中获取间接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史,指导学生的实践。所以,该门课程多数学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但同时,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文学审美教育,理论基础欠缺,文学知识相对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致使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理念的抽象内涵、文学的特征和意义,也无法接受深奥的文学创作方法论、文学接受方法论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前可以辅助开设关于文学鉴赏的课程,激发其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便可以让学生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规律,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其次,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借由《现写作作》课程的实践活动来融会《文学理论》课程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创作、文学接受规律方法论的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会开设《现写作作》课程,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写作技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方法论和文学接受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想要做到真正理解《文学理论》,就必须将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在摄取《现写作作》课程的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从对创作技法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将理论知识适时地应用于写作中,对创作方法论产生直观认知,最终达到对《文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根据师范生本身的学科培养方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常常会需要伴随大量的例证,借由例证来融会抽象的理论概念。但这些为便于学生理解而举出的例证,也全部都是极具典型性的经典例证。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不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对老师所举之例证的理解也只能是只言片语;在没有完全掌握该例证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对例证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文学理念和文学特性产生切身直观地感悟。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如何从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这才是这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意义所在。故此,在《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中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例证的同时,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比较同一部文学作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不同解读方式中适应大学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于更广泛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使其拥有更为专业且广泛的应用技能,将成为新时期、新环境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吕明教授所说:“师范专科文学理论学科要适应时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师资,就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让知识贴近生活;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保证,把新知识、新信息融入课堂。……不断提高未来师资的文学理论素养,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油画造型;油画技法;油画写生课程;艺术写生感悟
一、油画造型艺术的本质
在理解油画造型艺术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造型艺术。造型指的是创造形体,多种艺术形态之一,所谓 “造型艺术”,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比如绘画用的颜料、笔、油料、墨汁、画纸、木板等材料,甚至包括建筑中用到的水泥,钢材等等,将这些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创造的可视的二维或者三维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艺术家通过造型艺术对画面进行塑造,使画面充满灵动感,具有一定的灵性,能够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给观者带来某种视觉冲击。
二、油画造型艺术的形式美
一幅油画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我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幅油画的视觉效果,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作品的冲击力等等,而作品之所以能带给观者这样的感受,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受到造型的影响,其次就是色彩等方面的因素。造型艺术极大的丰富了油画的形式和意图,使油画能够丰富多彩,各有不同。当创作者在创作一幅艺术作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幅作品该如何起稿,该通过哪种手法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表现出来,在构思起稿与表现手法的时候,自然就离不开画面的构图,而决定构图方式的就是艺术造型。油画中的造型,就相当于盖房子时的基本框架,它奠定了整幅画面的基调,也决定油画的格调。造型艺术使油画具有形式美,它是油画形式美形成的主体,在一幅油画作品中,油画作品绘画的内容、它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造型艺术来进行表现的。“造型艺术作为绘画艺术的本质,就是画家内心的自我表现。
三、抽象性油画造型艺术的体现
抽象的油画艺术作品在于作者精神烙印的融入作者将自身最为完美的想象精神意象完美的融入到绘画作品当中,用合理化的美术布局手法来表现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反映现实与艺术的原则差异,最为完美化的反映现实,最为完美的表现现实,实现理念与意象的同步集中。仔细揣摩一副优秀的绘画作品,我们会最为直接的走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当中,贴近于作者想象的精神想象行为,凝聚于作者精神艺术表现当中体味到最为本质的艺术气息。但是当理想与现实过于贴近和巧合之时,艺术集中化的行为表现。抽象派性质的艺术化表现在绘画作品中集中显现出来的是作者艺术想象化的思维,优秀的油画艺术作品往往有着最为本质的艺术情感,这种艺术抽象性的情感来源于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自然万物的体会,一刹那间的艺术灵感迸发带给作者最为竭尽本质的艺术高峰体验,不在于艺术深刻的凝聚,汇集着艺术心灵的纯真。自然朴素化的灵动情感是优秀油画作品汇集的最为丰富的体验,简单、纯真、朴素、唯美;精神的意象最为核心,最为贴切。玲珑剔透的艺术心灵能够汇聚最为纯真的艺术精神意象,贴近生活来源于创造。但抽象化的艺术心灵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不同文化的形象组成,抽象化的艺术形象也在发生最为重要的变化,创造的灵感发生了质的飞跃,绘画转变成为艺术,形象改变为心灵意象的凝聚,此刻作者的抽象性艺术想象贴近极限,作品汇集了优秀的艺术思感,形成了集中性的抽象造型意象。
四、油画造型的美学展现性
经典的油画作品离不开造型艺术的支持,更离不开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个人爱好,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个人爱好都是各不相同的。就以我们都熟悉的印象派来说,莫奈和马奈同是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们注重的是时间和空间那种稍纵即逝的光线,画面唯美梦幻,相比较而言,莫奈的画色彩变化丰富,他的画面通常用颜料丰富的堆积叠加;而马奈的画注重光色关系,模糊空间透视,光线清澈明快,笔法阔大而准确。即便他们是同一画派,但是他们的作品造型风格仍有不同,更不要说不同画派的画家之间的区别了。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着自然情感和人文哲理的融合,有着自然艺术情感的抒发,有着对于社会的感悟和体味,进而衍生出多种样的人文哲理形态,保持着油画艺术作品向前发展的活力。
五、油画作品的艺术人文情感体现
从油画艺术流派来看,油画的意识形态有着众多的种类,多种多样的艺术门类,汇聚成了,同一样的艺术场景。具体的表现方式不同,凝聚成了众多的流派精神意象,众多的艺术意象,汇聚成了人们精神信仰的传承,在世世代代的发扬中这种信仰的艺术传承逐渐被人所铭记,不断的发扬。结合地域视野下所营造出来的人文意识形态,逐渐汇聚成了人们知识视野下的艺术人文思感并且这种思想不断的凝聚刻画在人们的主观印象中;形成了多种样式的油画艺术意象。艺术创造的精神化意象,主要的表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人文思感的汇聚,进而形成的精神意象,另外一种就是,艺术人文场景的塑造结合于精神信仰的传承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自然膜拜的情感。无论是,自然膜拜情感的产生,抑或是抽象艺术思感的汇聚都来源于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精神意象的表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天地自然情感的膜拜和对于社会劳动实践所产生的一种深刻感情。这种情感不断汇聚和加持,从而形成了油画作品的艺术人文情感。
六、油画作品技法上的时代精神
精品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最为杰出的艺术作品反映着油画艺术的共性和特性,艺术化的作品风格表现着时代艺术家最本质最灵动的艺术体验,描绘着时代的蓝图。无论是古典主义油画还是当代的新生油画,时代化的艺术造型始终是油画的内在骨架,它贯串于油画创作的始终,赋予油画一定的精神特征,通过造型艺术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造型艺术在油画中的灵活运用及穿插,使艺术家的艺术情感充分融入到艺术作品之中,其技法大多细腻,真实,充满对生活的体验和热爱,也爱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借助这些熟悉的人与事,诉说对人生的感受与体味。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造型艺术,而这种造型艺术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给观者带来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时代艺术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真实的表现了油画作品的历史时代背景及艺术家个人修养,最终使油画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时代的精神意象和时代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现在艺术化的时代作品创作当中,众多的天才艺术家通过感悟时代,理解时代的风格创造出最为优秀的艺术精品。
七、结语
油画的造型艺术是油画作品的骨架,凝聚着油画作品的精髓,要想创作出最为经典的油画作品必须要在时代艺术精神的框架内,结合油画的自然人文精神来创作,要描绘自己心中的天地,将自己的艺术精神集中体现出来,达到艺术创作的高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