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课程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8 13:0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题教育课程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题教育课程材料

篇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中国 上海 201620)

【摘 要】《固体物理》是材料学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根据高等学校《固体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需求不同,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分别从材料学专业《固体物理》课程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固体物理;教学改革;材料学

《固体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2]。作为连接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它已经成为材料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但传统的《固体物理学》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复杂的图形与空间变换以及繁琐的理论推导,故而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固体物理》时需完成《高等数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等先修课程的学习。由于材料学科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只学习一部分或者没有学习这些先修课程,故而材料类专业学生学习《固体物理》时凡是涉及到一些严密的理论推导过程就会感到十分难懂,造成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针对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教学难,学生畏学这一现状,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讨。

1 教学内容改革

《固体物理》教科书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晶体结构、晶体结合、晶体的振动与热力学性质、晶体的缺陷、能带理论和金属电子论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专业化部分。主要包括半导体、超导体、非晶固体和固体磁性等内容。其中基础部分是各理工科院校讲授的核心内容。对于材料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缺少《量子力学》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方面的知识,系统学习《固体物理》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固体物理》内容主要实行以下改革措施:

(1)有选择性的讲授。对于《固体物理》各章节的内容讲述要有详有略,作到详略得当。对于重点内容要精讲,对于不太主要或者在其它课程中能学到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例如:在讲述晶体的结合这部分内容时,材料类学生在学习《材料科学基础》和《化学基础课》过程中对于晶体的结合方式等内容都进行过系统学习,因此对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讲。在讲解晶体的缺陷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也学习过,对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略讲或者不讲。

(2)重思想轻推导。对于有些章节的内容,不追求繁琐的数学推导,更多的突出物理思想的传达,对于某一个具体理论要重点讲述它的建立过程与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尽量简单,深入浅出,让学生学会用《固体物理学》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3)增加学科前沿内容。合理的补充与固体物理学紧密相连的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学最新的学术成就与进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或参观学院相关老师的科研实验,多听相关的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部分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和终身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奠定基础。

2 教学方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模式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单调。现代的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喜欢主动“出击”,所以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老师,对学生应当“投其所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与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的新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采取具体做法是:

(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尤其《固体物理》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学生仅仅限于在课堂上被“填鸭式”式的灌输知识而不经过严密的思考与推理,很难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2)案例教学。选取符合知识点应用要求的、贴近生活与技术发展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比如课程体系讲授到晶格常数时,引入聚苯乙烯微球人工微结构概念和半导体超晶格概念,并要求学生就相关概念进行文献分组调研,PPT制作,下次课程时间面向同学进行介绍。相比以前老师直接给学生举例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3)实践教学。《固体物理》是一门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在《固体物理》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和价值,由此可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固体物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应该适当安排《固体物理》实验。如讲授晶体结构时,可以安排学生作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通过亲自实验,学生不但掌握了晶体的衍射理论知识,也可使学生体会到现代分析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安排《固体物理》实验,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总之,在材料类专业《固体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材料类专业学生与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此外,还要结合凝聚态物理与材料学发展的前沿和本校的科研工作,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文中所提到的教学改革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但是,《固体物理》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进行涉及到诸多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做更多地研究和探索,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要造就创新人才,除改变教育观念,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文环境外,还要加强我们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端.固体物理学大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冯端,师昌绪,刘治国.材料科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 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要素;规律;台湾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5-0042-06

一、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及其课程发展内涵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推进与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的大力推展密不可分。技职教育体系以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实用人才为宗旨,是台湾教育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分为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高等技职教育层次又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所三个层次,举办专科层次以上高等技职教育的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统称为技专校院,举办本科层次以上高等技职教育的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统称为科技校院。其中,四技教育是本科四年制技职教育的称谓,相当于大陆的四年制应用性本科教育;二技教育是两年制技职教育的称谓,相当于大陆两年制专接本教育。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改制以及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2月,台湾地区有科技大学53校、技术学院25校、专科学校15校[1]。随着技专校院五专、二专以及二技教育办学规模锐减,四技教育成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的主体,由科技校院的大学部实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持续。进入21世纪,台湾地区“教育部”相继推出系列计划、专案,以保证技职教育质量稳定提升。从“教学卓越计划”、“规划跨世纪技职一贯课程”到“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历次改革都绕不开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

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对应大陆教育中的课程开发。自197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课程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课程发展已经在各类型各层次教育中受到关注并组织实施。课程发展涉及目标、内容、活动、方法、资源、环境、评鉴、时间、人员、权力、程序等因素,课程发展环节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及实施条件和环境、课程发展机制、课程评价等。符应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科系调整,以及依据业界需求设计实务导向课程并开发相应教材,是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的要素特征

(一)科系设置与培养目标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没有专业设置这一称谓,而代之以“科”、“系”、“所”等称谓,本科教育以“科系”或者“系科”称谓,研究生教育以“科所”称谓。台湾地区本科教育“系别”下分设方向,系别和方向类似大陆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技职教育科系设置依据有所不同:普通大学依据《大学法》以“学群”为单位,分为16个“学群”;科技校院则依据《大学法》和《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以“学群”为单位,分为工程技术、设计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海事技术、家政技术、医护保健技术、商业服务技术共8个“学群”[2]。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科技校院科系设置采取“部分管制、部分授权”的管理方式,除部分特殊项目须先经“教育部”审查条件良好才可设置外,基本上授权校院自行依据市场需求设置科系,校院可在教育行政部门核给学制的招生总名额内,新增、关闭或调整系科名称及招生名额。相比普通大学校院,科技校院科系设置灵活化、应用性特征突出,四技教育科系设置与职业分工及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需求相符应,同时考虑学生需求、师资、设备、校舍等。由于对科技校院科系设置管理宽松灵活,使得其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变迁做出快速反应。近十余年来灵活设置的众多新科系和方向多投射在商业服务技术领域,跨领域复合行业以及新兴行业对应科系及方向已经超越了学群涵盖范畴。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进入依靠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本投入的阶段,技职教育是符应高科技产业时代人力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台湾地区各层次技职教育定位、目标与功能有所区别,以四技教育为主的科技校院人才培养定位为师级高级人力资源,如技术师。综合分析若干校院四技科系培养目标,有如下共同特征:较强的科系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系统化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批判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职业伦理、通识教育涵养与社会责任,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

(二)课程分类与课程地图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课程实行分级管理,分为“部”订课程、校订课程和院系所订课程三个层次。早期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课程修订周期较长,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变迁及科技进步。1998年,为解决技职教育课程连贯与统整问题,“教育部”技职司推动“跨世纪技职体系一贯课程”改革,科技校院发展校本课程的空间增大。经过十余年的改革推进,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弹性化特征明显。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需要及高校学术自主的发展趋势,四技教育课程发展以学校本位为主,即学校本位课程发展(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即在衡量校院内、外部办学资源基础上,在法规授权范围内针对学生和区域发展需要,融入办学理念来发展课程,以实现校院教育目标及办学特色。在SBCD理念下,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少有“部”订课程,主要为校、院、系课程及跨系所课程,不同校院对课程模块有不同称谓。如:台北科技大学四技课程分为校订共同必修课程、校订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跨系所选修课程四类;云林科技大学四技课程分为校订共同必修课程(含通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进阶课程和专业素养养成课程四类。

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是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课程发展要素之一,能够让学生了解系科和学程(包括学位学程和学分学程)课程规划与未来职业生涯选择之间的关联,以便学生能够结合课程路线进行自我生涯规划,认识并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而聚焦学习历程、拓展学习视野、改善学习成就并提升学习兴趣。课程地图一般由本科系、相关科系及通识教育中心共同架构设计,涵盖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升学及就业通道类别、证照考取等说明,用图形直观表示出来。

(三)“实务专题”课程

“实务专题”是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科目课程模式,是实践教育在毕业环节的改革创新。科技校院四技教育“实务专题”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开设,课程性质为校内必修。

1.课程目标

“实务专题”课程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与分工协作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专业理论与实务训练结合,以专业技术实际应用开展实务制作,同时突出创意、思维和方法的自由发散,给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广阔空间,并协助培育学生职场态度与职场伦理,增进学生业界实务实习机会进而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实务专题”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与科技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兼有重要作用。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从通识教育角度看,可以培养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进取的人生观,以及人文精神、职业道德、批判思考能力的养成等。

2.课程内容

“实务专题”课程内容来自真实项目或业界实际问题。与其他科目课程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不同,“实务专题”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甚至没有成型的固化教材,教师指导学生的专题指导内容则依据专题开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定。实务专题实施过程中的座谈、参观和研讨均采用适宜互动的小班制授课方式。随着实务专题课程的推广,科技校院普遍重视教学设施与条件改进,方便师生互动及学生的专题研究。

3.课程教学

“实务专题”课程教学一般以3~5位同学为一组,由系科专职或产业兼职教师指导,通过完成一个具有创新性真实项目的专题作业或作品来实现,学生依据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兴趣,选取专题进行实务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实务专题”课程开展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为保证“实务专题”课程质量,有校院系科明确规定小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4人或5人,教师指导不得超过3组。“实务专题”实施过程与产业界密切结合,讲座、参观、实习等各种活动开展贯穿实务专题的始终,并鼓励学生利用专题成果参与竞赛。“实务专题”课程一般为2~3个学期,由此分为实务专题(一)、实务专题(二)和实务专题(三)。相比毕业设计,“实务专题”课程学时充足,为学生扎实进行专题研究或实务制作提供了质量保障。

表1 台湾地区若干科技大学2012级四技教育实务专题课程教学安排

4.课程考核

“实务专题”课程考核方式多元而灵活,一般分为专题报告书和专题口试两部分。学生须在实务专题(一)阶段末期提交基于调研的专题设计方案,在实务专题(二)或(三)完成阶段提交最终成果并参加口试。系科成立由指导教师和业界教师5人以上组成的实务专题评审委员会,负责专题报告书审核和专题口试评定,委员会可视结果决定实务专题通过与否,或延期再口试或重修实务专题。“实务专题”课程成绩大致由指导教师成绩评定、实务专题口试评定和实务过程专题讨论评定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分值比例各校院不尽相同,但过程考核为各校院系科所侧重,规定学生在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中必须参加若干场次讨论并提交研讨报告。

5.制作竞赛

为鼓励科技校院学生从事专题研究,培养创新创意思维及提升研究能力与实务发展技能,展示校院实务专题课程优秀成果,自2002年起台湾地区“教育部”每年一届指导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主办全岛范围科技校院学生实务专题制作竞赛。专题制作竞赛作品来源于科技校院系科“实务专题”课程,由各校遴选优秀成果参加,竞赛以类群划分,类群反映台湾地区产业变化,各年竞赛类群数量及名称不尽相同,2011年为14个类群,2012年为16个类群。

(四)跨领域整合学程与“最后一哩”学程

开设跨领域整合学程。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重点变动要求科技校院人才培养必须与之相协调。2010年以来台湾岛内对技职教育建言不断,对加强跨领域人才培育的呼声强烈,并提出岛内人力需求已非“T”型专一人才,而是“π”型双技能人才甚至是多技能人才。基于此,四技教育课程体系引入各类跨领域整合学程,鼓励学生修读以使未来升学及就业触角向多个方向延伸。跨领域整合学程有学位学程与学分学程之分:学位学程类似大陆“双学位”,修习课程合格可获得相关学位;学分学程则类似大陆“辅修专业”,修习课程合格计入成绩档案但不授予学位。跨领域整合学程还可分为另外两类:一类是多系科整合相关资源开设学程,如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相关系科在考虑产业人力市场趋势并分析产业人力需求后开设“工程信息科技跨领域”和“文教行政领导”学程,前者开设科系包括土木系、机械系、模具系、化学材料系、资工系、电子系、电机系,后者包括应外系、文法系、人资系、国企系及通识教育中心;另一类由单一科系开设,如台北科技大学电资学院为提升学生软件工程能力开设“软件工程”学程。

开设“最后一哩”学程(Last Mile)。“最后一哩”学程为台湾地区科技校院普遍开设的就业性质学程,以促进学生由学校到业界的顺利过渡。“最后一哩”学程设置目标是促进教育与产业密切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转入职场工作。“最后一哩”学程为四技教育必修学程,一般在最后学年开设,也有校院在大三开始开设。“最后一哩”学程不是简单增加工作体验,而是在工作体验的同时由业界企业家、专业经理人或技术专家主讲课程,并安排业界参访及实习课程,以便及早与业界亲密接触。学生修习学程完毕一般会通过统一资格检定或技术鉴定取得资格或技术证书,获得顺利进入职场的重要砝码[3]。为引进业界教学资源,校院在办理“最后一哩”学程过程中鼓励各系科与业界签订产学合作联盟,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场所[4]。

(五)通识教育课程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岛内经济型态和产业技术发生转变,技职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面临多次职业变迁和行业转换频度加快,使得台湾科技校院“终结性”教育越发不能适应。学界诸多研究者提出课程发展应走出过度工具理性,转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调适能力且能自我发展的人。在技职教育环境变迁的剧烈冲击下,科技校院开始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弥补狭隘的专才教育缺陷。四技教育通识课程体现“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理念,课程形式分为显性和隐性且两者在课程体系中并行。显性课程以通识课程和通识教育讲座等科目课程形式,基本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并占有相当的学时和学分比例;隐性课程不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而是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基于通识课程发展需要,台湾地区科技校院普遍设有通识教育中心并成立有校院“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通识教育发展方向的研究、课程规划与检讨、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效评估。

图1 云林科技大学四技教育模块化通识课程及目标

资料来源:根据云林科技大学相关资料整理而成.http://yuntech.edu.tw/。

三、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规律分析

(一)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共同支撑

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理论基础多元,涉及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第一,关于哲学基础。“采取形式训练哲学的技职教育课程,会提高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的比率,采取实用哲学的技职教育课程,则会加重实务练习的成份。”[5] 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彰显实用导向的价值观。在此理论指导下,有别于普通本科课程发展,四技课程发展采取首重技术实务前提下辅以必要学理的路径,从而把实务与理论相结合[6]。第二,关于社会学基础。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兼顾社会与个人需求,一方面立足于社会需求关注经济发展,课程内涵契合社会规范和产业变迁,体现在科系、学程设置以及课程科目和教学单元设计上;另一方面摈弃课程发展的狭隘工具理性,注重个人发展和尊重个人选择,个人潜能以及生涯发展逐渐彰显[7]。第三,关于心理学基础。技职教育课程发展考虑学生心理、智力与生理条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深刻,这体现在实务专题课程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上。

(二)系科设立与调整——产业发展、人力推估与院校现况等多元考量

课程发展在系科设立和调整方面大致考量如下几点:第一,产业发展情形及未来趋势,包括产业结构及其对人力资源需求、产业结构变迁、岛内产业分布、不同地区产业特色;第二,与其他校院已有或相关系科人力培育现况进行纵向比较,以使不同校院相同或相关系科在各自定位中谋求特色发展而非盲目效仿,“教育部”支持各校院特色办学并鼓励系科课程发展将特色融入课程体系;第三,考虑校院现有资源支撑系科设立和调整的可行性,包括校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师资现况、图书和设备资源、办学场地、科系特色等;第四,考虑“教育部”技职体系课程规划,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配合畅通技职教育升学管道开展的“技职体系一贯课程”改革;第五,根据人力需具备的工作能力架构课程内容,一直以来,技职教育课发展存在实务导向和职场导向两种提法,两者都指向满足业界技术人力所需工作能力培养,通过校院与业界合作共同提升人力需具备的工作能力[8]。

(三)课程发展的内容确定——校本为主与连贯统整相结合

第一,校本为主原则。台湾地区四技教育课程开设及内容由各校自行确定,“校本原则”体现为确立产业人力需求定位进行工作分析拟定必备能力产校合作开发课程建教合作实施课程这一过程;“校本原则”课程发展具体操作时重心降低在“系科本位”课程建设上,台湾“教育部”技职司先后了“校院本位系科课程发展手册”、“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标准作业程序”及“建立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机制参考原则及流程图”等,规范并鼓励校院落实系科本位课程;同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鉴补助引导校院系科开发优质课程。第二,连贯统整原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发展既注重上下连贯和横向统整,强调各级技职院校课程规范建构和课程标准拟定,以及各级技职院校课程衔接,再由校院科系权衡研拟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横向统整主要考虑知识、技能、情意领域的统整,课程科目之间的整合,专业课程与普通课程之间的联结,以及学校与职业市场之间的交流[9]。

(四)课程发展的决策机制——多方位参与

20世纪90年代,在技职一贯课程改革背景下台湾地区“教育部”组织成立了工业类、商业类、农业类、家事类、护理类、海事水产类共6个课程发展中心。这些课程发展中心分别设在岛内办学绩优的科技校院,承担课程咨询、研究、开发、实验、推广等职责,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院之间课程发展的桥梁作用,重点关注中等技职教育和专科教育与本科以上层次技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四技课程发展主体包括教师、校友、学界、业界等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各利益相关方代表在各环节中发挥不同作用。为使课程发展符合社会产业需求、学校整体发展以及学生个人潜能和生涯规划,校、院、系科皆设有课程发展决策机构,如:课程规划委员会,并聘请校外产业界代表、毕业校友、校外专家担任咨询委员,采取共同研讨方式拟定课程架构。系科课程发展决策机构大致由以下人员组成:课程发展专家、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委员、系科各组课程负责人、业界专家代表、校友代表,系主任召集成员共同进行课程发展各项研讨与各项目任务执行。

四、对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的若干思考

立足于广义课程即课程体系发展的视角,本文对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的要素和规律进行了特征性描述和提炼。研究表明,无论技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技职司,还是课程组织实施的主体科技校院,以及另一利益相关方业界,都在课程发展中发挥相应作用并承担相应责任;课程发展要素基本体现台湾四技教育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实务专题”、“跨领域学程”和“最后一哩”学程是台湾科技校院课程改革的亮点。

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和教育传统。19世纪末期我国近代大学的创立为共同源头,之后历经不同路径的曲折发展,成就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在20世纪后期直至21世纪的共同繁荣。台湾地区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经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大陆总体上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地区也已经驶入普及化快车道。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近20年来两岸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主旋律。在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下,大陆部分地方院校进行了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台湾地区进行了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改革,两岸进行的系列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有可资互相借鉴之处。

近十余年来,作为与传统本科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本科教育类型,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围绕应用性本科教育有不同称谓,如:“应用型本科”、“技术本科”、“高职本科”和“四年制高职”,这些称谓内涵所指特别是培养目标指向基本一致。应用性本科教育已经得到很多院校特别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院校的一致认同,这些院校将应用性作为其本科教育的首要特征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本科教育影响,这些院校课程发展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本科课程范型。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应着重进行以下改革:一是以高素质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包括课程结构和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的统整,特别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适应产业需求;二是进行科目课程创新,同时融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三是建立科学的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决策机制,应用性本科教育诸利益相关方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合理承担任务和发挥职能,特别是产业界从专业设置调整、培养目标制定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全程介入,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院校一定专业办学自前提下的宏观层面指导校本课程发展,这些是课程发展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与专科学校统计一览[EB/OL].台湾地区“教育部”技职司:http://tve.cyu.edu.tw/.统计截至2013年2月4日.

[2]鲍洁.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6(18):47-50.

[3]梁燕.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课程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3):63-66.

[4]李红卫.台湾跨世纪技职教育一贯课程改革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4):34-37.

[5][7][9]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大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工程教育课程为例,设计了交互式网络平台。并详细介绍了传统教学模式与交互式网络平台之间优势互补的实现过程。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即通过网络实现全方位的师生交流,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

交互式网络平台;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091-04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涌入大学教育,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面临极大的冲击。本文以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建立交互式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化教学。工程教育既是通识性教育也是通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的青睐。其教学目的是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精神人格,塑造完美心灵。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顺应外部环境变化与时俱进,并寻找到符合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模式[1]。

本文设计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不仅为教师提供多元化教学手段,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它所体现的优势远远超过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该平台建立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保留传统教学的精髓并融入新的教学手段,即在网络环境下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教师课堂导学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建立基于交互式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

工程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注重加强对历史、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教育,培养学生诚信、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摒弃个人利益至上、团队意识匮乏等不良品德,强调做人与做事结合,做人通过做事来体现,做事依靠做人来保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使之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富有责任感,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方案建立基于交互式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型[2,3]。

在传统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深入学习,并将课堂上难以通过讲授完成的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应任务,同时这部分内容应作为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检验学生上网学习的成效[4,5]。

依据上述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自主学习,本文的交互式网络平台包括六大模块:教学内容、工程文化基础、专题讨论区、交流互动区、头脑风暴区、相关链接,其六部分的网页结构为平行结构,如图1所示。

2教学内容、工程文化基础、相关链接三大模块的设计方法工程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知识结构三部分,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内容,加强后期学习基础。

工程文化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是反映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生曾说:“获得‘文化自觉’能力的途径离不开对中华文化、历史及世界背景的认识”。工程文化基础模块以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工程文化背景为载体,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其网页内容设计主要针对当代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背景掌握相对薄弱的现状,通过用与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历史有关的文字、画片及视频等信息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使学生能够实现快速浏览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并从浏览信息中真正达到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增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辩证取舍能力的目的。

相关链接模块为学生提供与工程教育相关的其它网站的超级链接,可以扩展该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的知识量。

由于以上三大模块的网页结构简单,不需要建立交互网页结构。所以使用树形结构的动态网页设计就可以实现,运用动态网页设计可以实现页面内容的及时更新。树形结构的网页已在图1中体现,本文不再赘述。

3基于交互式的网络设计结构

3.1为提升学生对文化的判断能力的专题讨论区专题讨论包括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由不同的基于数据库的动态网页实现,网页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建立专题讨论区的首页面,该页面由n(n>1)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内容均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设计且每个内容都具有相关性,专题的组织与编写由任课教师在网页的编辑页面中编辑提交,本阶段是专题讨论区的核心部分。

图2专题讨论区结构图

第二阶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设计的网页结构,学生点击进入专题讨论区的首页面,以自己的观点理解网页中的n个专题,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网页上提交自己的观点,形成m(m>1,m为参与专题讨论的学生人数)个观点,生成专题讨论区的二级页面。

第三阶段:所有学生观点提交完成后,关闭提交窗口,系统自动将学生观点进行汇总整理,生成三级页面,学生在三级页面中对每个观点进行投票,投票分为:支持、反对、中立。

最后一个阶段:投票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四级页面,四级页面能够提供论文上传功能,这个阶段是将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升华,并以学生提交论文的形式体现。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工程文化的认知,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工程文化的自我判断能力。

3.2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头脑风暴区

头脑风暴区的设计理念是以问题情境为基础开展问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问题情景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要使问题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任务,使学生处于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头脑风暴区的设计理念,其结构如图3所示:埃及神话故事中会飞的魔毯曾经引人无限遐想,那么教师可以在头脑风暴区的首页面中的素材区提供一个素材是会飞的魔毯,学生点击该素材进入二级页面;在二级页面中提供给学生一些可选材料项,如毯子、空气、绳子、火等,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添加或减少材料项,选取多个材料项后点击确定,进入三级页面;在三级页面中通过学生的扩展性思维将看似不相关的要素进行重组,实现素材中的要求,搭建创新作品。学生解决此例问题的方法可能是多样化的。例如,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毯子,但毯子不会飞,原因是由于地球引力,毯子具有重量,而毯子比空气重。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毯子可以飞翔?可以施加向上的力,或者让毯子的重量小于空气的重量,或者希望来自地球的重力不存在。如果分析一下毯子及其周围的环境,会发现这样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空气中的中微子流、空气流、地球磁场、地球重力场、阳光等,而毯子本身也包括其纤维材料、形状、质量等。那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找到一些让毯子飞起来的办法,比如毯子的纤维与中微子相互作用可使毯子飞翔,在毯子上安装提供反向作用力的发动机,毯子在没有来自地球重力的宇宙空间,毯子由于下面的压力增加而悬在空中(气垫毯),利用磁悬浮原理,或者毯子比空气轻。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将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带来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一种创新体验。

图3头脑风暴区结构图

3.3利用交流互动区提高师生互动性通过交流互动区实现双主体教育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引入“学导互动”的教育理念,其结构包括五个环节,如图4所示。

图4交流互动区结构图

第一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一些课后作业,这些课后作业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如果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可以登陆网络平台,点击交流互动区进入该区的首页面并提交问题,这里的主体是学生。

第二环节:教师选取学生问题点市确认进入二级页面,在答复区中对问题进行归类再分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答复,这里的主体是教师。

第三环节:学生选取教师答复点击确认进入三级页面,将答复进行分类并反问,环节主体是学生。

第四环节:以上环节都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可以进入四级页面进行在线讨论,这里的主体即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

第五环节:教师在五级页面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4结束语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对工程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探索和拓展。基于交互式网络平台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工程教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工程技术的日益复杂化,涉及的专业领域越来越多,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协作,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的共同实践,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

参考文献

[1] 宁姗.从工程教育到工程文化教育的探析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6):33-34.

[2] 程劭薇.浅析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1):165-166.

[3] 尚元东,张宝歌.从美国网络教育看我国高师院校网络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54-56.

[4] Yu puter Network Environment of Network Teach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Electronics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2013,181:1299-1304.

[5] Li Fachun.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J].Intelligence Computation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 Volume,2013,180:881-885.

Research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in teractive network platform

NING Shan,QU Fang,WANG Ting-ting,MA He-yao,LU Tong-gang

(Center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Basis Experiment,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Heilongjiang150027,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teaching goal.In this paper,it is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base on the interactive network platform.And it introduces that i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ombined with interactive network platform.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can be shared through th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And 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篇4

[论文摘 要] 本文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地域美术资源的拓展,将现有的资源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为基点概括为石窟艺术、美术文物与考古、民间工艺美术三大资源群,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化构建,对其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途径提出可实施方案,为基于网络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促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在网络时代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日益呈现开放性的特征,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已没有必然的优势,学生学习的途径变得愈来愈丰富、更具选择性。因此,信息化也就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效率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基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教学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资源的设计、组织成为日常教学准备的基础工作。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将丰富、生动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地域美术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突破公共艺术教育一成不变的内容、直线式美术史知识灌输的积弊,已成为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究的课题之一。作为西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其传承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的最佳资源之一。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是极具潜在价值的教育基点,具备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优越条件,应当在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中给予足够重视,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那些蕴涵了丰富的美术学科知识、具有艺术教育价值的地域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并逐步转换成基于网络进行存储、传输的数字形态,完成其信息化构建,以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仅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拓展和应用的途径。

一、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体系的构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美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彩陶、壁画、石窟、岩画等均是中国原创艺术的载体和宝库,也是西北各民族在历史、文化、民俗形成等方面的宝贵纪录。合理利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这一宝库,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梳理这些珍贵资源的基本内容,并按照不同的类型特征来归纳,初步构建资源体系的框架。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来概括,这些独特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 石窟艺术资源群

作为佛教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和桥梁,西北地区石窟艺术的遗存,有着比内地、沿海地区更加广泛的资源分布,而且体系完整、衔接紧密,保存相对较好,具有系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特征。石窟艺术带自东向西知名度较高的有庆阳的南石窟、北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等,形成了从北魏到明清时期近千余石窟窟龛和雕塑,壁画达6万多平方米。这些石窟在从关中、陇东到河西走廊、新疆绵延数千公里地域中,构成了跨越了1000余年时间的石窟艺术带资源群,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石窟艺术长廊,真实地记录了西北地区宗教建筑、雕塑、壁画艺术以及宗教、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面貌,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2. 美术文物和考古资源群

西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汇集之地,数千年间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址和珍贵的美术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如武威的铜奔马、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美术文物类资源中较突出的有莫高窟藏经洞文献和彩陶艺术。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半山文化彩陶,分布广泛,延续时间长,记载了中华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是中国象形文字的起源,从制作工艺、艺术成就、历史价值等诸多因素看,都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1]美术考古类资源中较著名的历史遗迹有横贯东西的岩画艺术带和星罗棋布的各种历史遗存。闻名遐迩的岩画艺术带由新疆的阿尔泰山岩画、天山岩画、昆仑山岩画、嘉峪关黑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等组成,其他的古代遗存如关中地区的历代皇室墓葬、大地湾地画、河西地区的汉、魏、晋墓壁画及画像砖、嘉峪关、阳关城址、高昌古城、交河古城以及各地的长城、峰火台等等,都是西北得天独厚的美术资源宝库。

3. 工艺美术资源群

工艺美术“通过与其物质功能相适应的抽象物态和形式组合来概括地反映生活,从而侧重于表现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主观感受和情感”,[2]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艺术,与所在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息息相关。西北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历史上曾是手工艺最先发展、繁荣的地区,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其中很多项目现在都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西北地区的工艺美术资源可以包含实用工艺品和装饰工艺品两大类,实用工艺品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必需品,如少数民族的服饰、器皿、腰刀、编织等;装饰工艺品是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手工制品,如雕漆、洮砚、剪纸、皮影、刺绣、面具、砖雕、各类草编、鼓艺、各种石艺、布艺、毡艺和藏族的堆绣、酥油花等。这些工艺美术资源风格独特,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共同汇聚成繁花似锦的西北“工艺美术资源群”,许多品种已形成了新兴的传统工艺产业,成为一方文化和经济的象征。

二、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信息化构建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不同作用。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区域性共享的网络资源库系统,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并接入校园网,使资源库得以在高校内顺畅地运行,在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各高校要加强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确保指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在立项资金、专业协调、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的参与热情。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学科专业资源库建设有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让教师了解本资源库的设计框架、功能及工作流程;任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地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尝试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生动、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根据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要求和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实现信息化转换,资源的采集是关键的环节,首先需要明确采集的种类和分工合作方式。根据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构建完整的基于网络的专题资源数据库,其在高校的应用部分包含系统管理、教师教学和学习资源三大模块,由政府牵头,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旅游、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和教师共同进行分类资源采集,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以确保资源库能够顺畅地运用到课程教学活动中。[3]

1. 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本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用户管理,以保障资源库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控制。对于非特定的用户访问,可采取限定IP地址的方法,控制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而资源库的特定用户组,则按照类别赋予其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上传信息的质量。

2. 教师教学模块:这个模块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和交互式教学平台,由二级管理员和教师管理员共同维护。资源管理平台可以使教师用户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浏览、下载、查询、更新,上传信息的审核、入库、分类,保证应用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统计分析资源的使用率。交互式教学平台可以提供虚拟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等模式,选用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或教学视频、共享桌面、共享白板、常见问题解答、BBS进行教学,教师在这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双边和多边的专题研讨,还可以通过作业组件、解答问题组件、测验组件和教学效果分析组件来开展教学工作。

3. 学习资源模块:本模块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导航平台和丰富的学习内容链接。学习导航平台包括艺术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索引、地域美术资源分类明细、搜索引擎、个性收藏等。学习内容链接涵盖的内容很广,主要有教师教学资料和相关资源信息。学生可以查看授课教师的网络教材、课件、电子教案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视频、演示和案例等,在线学习、做笔记,也可以直接查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点,或根据网址资源库提供的相关链接,展开拓展型的学习。

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数据库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综合的角度去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文化系统和各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使之不断得以充实和更新,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相应的地域美术资源尽管范围很广,但是只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资源才具备研究和利用的价值,需要围绕课程目标选择能够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社会生活、理论认识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整体地感知艺术与生活,增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三、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资源的优越性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还应体现出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种超越。网络的虚拟性与多元性特征,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资讯传播形态,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克服了文本语言无法超越的障碍,建立了全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基于网络环境的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不受地域、时间限制,信息容量大、更新快,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性,“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艺术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用超级链接来仔细观察、研究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的细节”,[4]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营造生动的情境学习环境。网络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有效创造情境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传媒手段来讲授课程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和使用。[5]例如关于敦煌艺术的内容,可以引入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实施的“数字敦煌”项目成果,即梅隆基金会在国际上率先开发的基于ArtStor艺术数据库的“梅隆国际敦煌档案”, 主要内容是22个莫高窟典型洞窟的数字化资料,以及42个洞窟的虚拟漫游,使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和身临其境的视觉震撼。

3. 开拓全新的师生互动渠道。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艺术教育课程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尊重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课程提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计划都放在网页上,可供学生随时参考,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通过电子邮件和开辟BBS讨论区,教师则可以更及时、更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流、辅导、考核,获取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也很方便易行。

四、信息化历史遗存美术课程

资源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把丰富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实施:

1.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引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立短期和长远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合理地进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推广到美术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相关理论课教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 对西北地域美术资源布局与内容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和分析整理,完善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框架体系。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采集第一手的文字、数据、照片、影像、实物等原始素材,充实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内容,并不断更新,尤其是及时补充那些因工艺、材料或其他原因濒临流失的民间传统艺术品种、新的美术文物考古发现以及近代美术的精华部分。

3. 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体系。开发专题数据库,尽快建立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专业网站或网页,使各资源所在地、各院校、专家学者拥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得以存储、展示,并与专业研究机构、博物馆等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地区间、校际间、教师间教育成果的交流。利用国际互联网真正让西北的历史遗存美术资源进入更为普及的教育领域,从而扩大西北地域美术资源的影响,开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新窗口。

4.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的内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必须选编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并提升教师的网络技能水平。教材的选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三大美术资源群的内容纳入课程范畴,使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能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从而适应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师在精通学科内容的同时,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学会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学会WebQuest、Blog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技术,并自如地驾驭网络平台,汇集专题资源,高效地组织教学。

结 语

由三个资源群为框架构建的西北地域美术课程资源体系是西北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借助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把丰富的地域美术资源引入高等教育,有助于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拓展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地域美术资源进入主体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更是一个对地域文化和生存智慧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蒋书庆.彩陶艺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2~15.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49.

[3] 陈思慧.构建基于网络的学科专业资源库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2~65.

篇5

一、教材开发应有目的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开发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材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在开发之前都应具有目的性,都应思考开发这种教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在开发过程中无的放矢,那么,教材的开发就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学习需求,以及学校的发展情况等方面来确定教材开发的目的,这是教材开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教材开发应有针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校本教材针对的是本校学生群体,满足的应是本校学生的需求。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决不能滥竽充数,到处东拼西凑,而应体现出本校的特色,应通过本校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本校不能开发出教育学生的教材而只是使用别人开发出来的教材,就会因别人开发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本校的具体情况而缺乏针对性,失去教材的实际意义。

三、教材开发应有实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要有实用价值,要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教材内容要充实具体,不论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还是课外知识的补充完善;不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都应该有具体的内容、生动的事例。而不应只是词句的堆砌、术语的阐释,更不应东拼西凑,只是方块字的组合。教材必须重在实用,重在选择有利于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以提高。

四、教材开发应有独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的蓝本是教材。教材的开发必须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校实际,编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校本教材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凸现出本校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将优秀师生个案或本校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史实纳入教材。教材中,即使是显性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也应是代表本校的最高最好的办学水平。因此,教材的开发必须新颖独特,独具匠心,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

五、教材开发应有趣味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开发不应选择学术严谨、逻辑性强、知识难度大的材料作为教材的内容,而应将知识性强的材料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开发应注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体验和经验,注意照顾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言的表述应幽默诙谐,事例的选择应生动有趣,教材的内容应丰富多彩。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还应体现在活动性、可识性、探究性等方面,要使学生对教材嚼之有味,学之有得,思之有获。

六、教材开发应有拓展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生要“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应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或延伸。譬如,课内讲授虽然提及但又无详细资料的,或者是一些生活小常识,或者是一些小试验,或者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日常所见而又未加深究的,都可以将其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始资料进行拓展。特别是一些科学性、规律性的学科知识,可以在校本教材中采取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层进式的拓展,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增强其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并以此培养他们拓展和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教材的开发应有前瞻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要”,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决定着教材的开发。因此,校本教材一定要体现出可持续性,应在把握时代特点和现代教学观念的基础上,确定教材开发的目的和内容。无论是在校本教材的目标、体例等的确定上,还是封面、内容等的设计上,都应体现出超前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越来越明显,边缘学科的快速发展等,都会给教材的开发注入新鲜活力。因此,教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不断淘汰已经过时的、与现代社会不合拍的陈旧知识,发掘出新鲜的、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新观念和新知识,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

八、教材开发应突出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开发校本教材就是要完善或补充国家课程教材中缺乏或省略的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校本教材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整合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者的建议和意见,重视信息反馈。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但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应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开发校本教材只有做到了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楚、事例典型、贴近生活,才能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校发展,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九、教材开发应有操作性

篇6

师范教育缺失了关于农村教育这一课,师范生缺失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必然要从源头抓起,从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入手,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实践的尝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项教学改革,是以重庆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科研成果运用于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服务于社会的尝试。研究所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四项农村教育方面的国家项目(其中三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及若干项市级研究项目。在《中国教育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任运昌教授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成果曾作为“内参”上报国务院,并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曾以封面文章推出林健教授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一文。这些研究为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是教学改革项目的宗旨,也是全体项目成员的初衷。

课程设计思路

(一)整合师范专业的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此课程的开设打破现在师范教育中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的局面(师范专业是一个封闭的课程体系,而职业教育则隶属于大学生政治思想课程毕业前由政工人员讲授)。“农村教育”中的“农村”已不仅是地域的概念,“农村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对学生的职业意识与技能的教育。(二)服务于农村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院校应该同时参与教师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教师职前职后的协调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提升受教育者从事农村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力,它既针对职前师范生的入职需要,又服务于职后教师(包括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了解职后教师发展规律与需求,师范教育永远不可能真正贴近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而不在职前就培养师范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意识与技能则永远不可能改变农村教师队伍面貌。(三)融高校的国情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于农村大教育中近年来,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各种形式服务农村,服务者已远远超出了师范生的范围,他们已经成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意义上讲,“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一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基本的国情教育。对当代城市大学生来说,比技术和专业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要让大学生走近农村,尤其是走近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走近还未实现温饱的几千万父老乡亲的生活与内心世界,感悟和体会另一种人生,在心中树立起道德理想和人文关怀。

课程改革内容

(一)对传统师范课程体系进行改造1.指导思想:根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按照教师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改造传统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2.课程体系构架: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为导向改革后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以教师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见图2)。3.主要特点:一是加大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中教育类课程仅占整个学时的8%左右,明显偏少。二是变过去封闭式的教师教育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目标指向教师(含职前)的终身发展。三是变过去纯学科化的“理论—实践”线性课程安排为“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上升式学习模式。改变过去学生到高年级或毕业前才到基层学校见习实习的作法,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通过各种形式参加有关农村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参与学习。四是变过去师范教育城市化取向为面向农村学校的教育。过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见习、实习等活动皆在城市。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接触到今后服务的对象———农村学校教育,了解和思考如何服务于农村教育。(二)“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构1.课程目标: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培养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情感,懂得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必要的基本技能,帮助学习者寻找一条符合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一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批将农村教育作为“可以成为终身投入的事业”的教师、缺乏具有从事农村教育“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二是师范生培养的现状。师范毕业生普遍缺乏对农村教育的深入了解,难以将农村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去投入。同时,传统师范教育中又没有教给学生服务农村教育的专业技能,其结果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要么不愿意到农村服务,要么去了以后不知怎样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难以坚持下去。对于来自不同渠道支教的非师范专业的志愿者,由于缺乏严格的师范教育训练,尤其是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成为农村教育的行家,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2.教学大纲:(1)指导思想:一是可读性。结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实际,选择经典鲜活的案例、农村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章或论述片断供学习者思考、阅读。二是针对性。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实际。三是适切性。适应即将服务于农村教育的师范生、不同专业将到农村参加支教等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和在职进修的不同层次的农村教师。四是开放性。其内容根据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调整和增删。(2)教学大纲目录:序,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外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与学生,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农村中小学的文化建设,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农村学校的复式教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与建设,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建设与利用等。3.课程内容:课程分为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以及各类服务于农村教育的人员。以叙述和理论分析为主。第二部分为专题性质,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题讲授。课程按照“基本理论、案例、阅读材料、思考题”的顺序展开。理论部分主要着眼于农村教育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不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将农村基础教育放到农业文化背景、农村大教育背景和国际视野中审视,看其特殊性与重要意义。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特点、基本模式与规律。主要着眼于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习者了解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开阔视野,理清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实践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主要结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重点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尽可能给学生以操作层面的选择与启示。课程内容呈开放式,主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构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专题讲授。职前在校生、职初教师、骨干教师讲授的内容各有侧重。

课程价值

(一)适应当前教师教育体制的变化,对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国家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师范改变为二级师范后,原有的中等师范教育被取消了,过去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就是中等师范,中坚力量也来自中等师范毕业生。几十年的中等师范办学中形成了一整套服务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中等师范被取消后,大量的培养农村教师的任务落在高等师范院校上,而普通高等师范并没有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而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农村教师培养的尴尬局面。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是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对传统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造的有益探索。(二)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在师范教育中强化职业教育的有益尝试师范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但是,现在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大多数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够真正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毕业生更是少数。因为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没有改变,即使是教育部重新在六所师大恢复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效果也不理想。当然,师范生难以安心于农村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师范教育的学科化倾向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一些教了若干年书的中小学教师在做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时不去反思升华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知识,而去网上抄袭研究李白杜甫的文章)。因此,高等师范教育已到非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不可的时候了。(三)捕捉农村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对师范教育进行补充与改造多数学生毕业后要进入农村中小学,而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却如同隔靴搔痒远离农村教育实际,这是现行师范教育的一个弊端。其原因在于教师本身不了解农村教育,课堂上自然不讲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讲该如何唤醒农村学生的生命记忆与智慧,不讲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也不讲作为农村教师应怎样适应农村教育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大学师范教育的课堂上不缺乏理论,缺乏的是来自农村教育的实践知识、最新教改成果和前沿信息。该课程的开设正是基于项目组成员多年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需要说明的是,该课程的开设并非是画地为牢排斥城市教育,相反,它是以代表现代教育方向的城市教育为参照,寻找农村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生成长的目的,能使师范教育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篇7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心理 教育 研究

现代社会是现代人的竞争,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素质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大学生在适应、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教育部对12.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有20.3%存在心理问题;天津市对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有26%的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师范大学调查发现有26.7%的存在心理问题;北京16所大学统计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山东医科大学统计:14年的休学者中精神病患者占首位;同济大学对15年学生死亡原因分析自杀占首位。从以上事实看出,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任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活动即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学校的条件即学生、教师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等。还有“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教科书、资料等”。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课程理论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理解要更上一个层次,树立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1.1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加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使课程的内容更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1.2促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将突破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只是停留在课本或者教材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向学生宣读心理健康的知识,而是向更深层次的活动课程和体验课程方向发展,能够极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1.3促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心身健康和发展,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定以人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特征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重视与加强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

2.1利用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在学校中开设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普遍的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缺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教科书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物体。而这些客观物体本身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难以确定。开发一定的活动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邮箱、信件、电话、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或活动周等活动。这些资源的开发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许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多种途径培养和建设教师队伍,如心理讲座、学校研讨会、参加各种机构的培训等。客观地讲,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学校好于职业学校”,之所以如此,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

3.1对大学生的研究

现代课程关注学生自身身心状况、学生生活和兴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而要使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特别是高职院校。从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有所不同的,而现有的资料都笼统地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般特点和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定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心理特点。

3.2资料的搜集与整合

随着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果越来越丰富。这些研究成果为职业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职业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并非任何研究成果都是可以直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对待众多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材料有一个选择、取舍和整合的过程,从而使经过加工的材料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强的针对性。

3.3教育活动的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开发专门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即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职业学院在开展活动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方面。在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学会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调节好自己的意志品质。

3.4发挥教师自身的教育积极因素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确定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教师”不仅仅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是指学校全部教师、教育工作者。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仅要着重研究学生、开发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和整合材料,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教师有更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同样也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处事。从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角度出发,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自身的形象等问题。

4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

在学院范围内举行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讲座可以解决一些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开设心理卫生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定期开展心理卫生方面的咨询活动,以利于促进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求助动机。正确地对待心理咨询工作,咨询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商量、建议、帮助、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咨询的目的就是咨询工作者帮助求访者认清他们的问题实质,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版.

篇8

【关键词】江苏高校;地域戏曲资源;人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06-02

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文化大省,江苏地域文化的研究正在逐渐引向深入,集中体现在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上。江苏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其发展,“与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在诸多方面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厚影响”[1]。作为戏曲文化重镇,如何高效又完整地开发利用江苏戏曲的文化价值,是我们现阶段亟需考虑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共存的大背景下,江苏在培养戏剧观众,推进戏曲改革,优化戏剧资源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严格来说,江苏在如何有效开发戏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戏曲文化发展,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仍有需要努力的空间。充分利用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将区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与积极互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现代性创新。充分开发江苏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并将其运用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江苏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亦可以丰富高校素质教育,切实提升教育质量。

一、以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为基础,丰富高校素质教育课程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丰富而多样,包含了戏曲遗迹、戏曲文物、戏曲名人、戏曲演艺文化等,其分布广,形态多样。仅仅以地方戏曲样式为例,在苏南、苏北两个片区存在着多样的戏曲体式。如苏北地区则有扬剧、淮剧、淮海戏、通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等,苏南地区则有昆曲、锡剧、苏剧、丹剧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丰富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设置戏曲文化专题课程

在一次以南京高校为对象的戏曲相关课程的调查中,调查者发现高校的戏曲课程设置极为贫乏,只存在于某些艺术院校中或某些特定专业中。江苏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不管是以青春版《牡丹亭》而复兴的昆曲,还是诸如面临危机的锡剧、淮剧、扬剧等诸多剧种以及徐州琴书、淮海锣鼓、南京白局等曲艺艺术,都可以成为丰富高校课程的重要凭借;不管是江苏戏曲名人以及戏曲文物遗迹,还是戏曲文化产业的提升,都可以成为素质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戏曲文化专题课程的设定可以体现在对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充分体悟的基础上,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将江苏优质戏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戏曲鉴赏》、《昆曲赏析》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可以将江苏地区的相关戏曲表现为中心,融入江苏戏曲源流发展、戏曲文化名人、戏曲声腔种类、戏曲经典演出剧目等内容,切实让学生深入感知地域戏曲文化的魅力。

(二)丰富人文素质课程内容

在设置专题课程之外,还应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相关人文素养课程中融入地域戏曲文化的相关内容。如,以江苏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该校戏剧影视专业有《古代戏曲》专业课设定,内容不乏昆曲以及地方声腔的流变发展,以及相关戏曲文化留存等专业内容;文化创意专业则除却《戏曲鉴赏》的通识课程之外,还在如《艺术文化市场研究》、《策划与创意》等专业课程中加入江苏戏曲文化产业建设的相关内容,切实做到了立足现实,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立足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完善高校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整体而言,江苏各大高校对地域戏曲文化资源如何融入到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关注和研究较为薄弱。其实,丰富的江苏戏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为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充分的内容支撑,亦可为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促使高校人文教育朝着生动、活动、富有生气的道路上前进。

(一)实践环节在戏曲类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凸显

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中,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较低。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多集中于讲堂之上,其模式大多还是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戏曲人文素养课程的设定,注定了实践操作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因为此,课程必然呈现出直观、丰富的特质。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留存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故而,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加大课程中实践的强度,将戏曲引入到课堂,听、品、学、唱、演,帮助学生切实体悟经典戏曲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一些文化景点、文化场所作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将课堂迁移到特定的场所,让学生与戏曲文化经典零距离接触。

(二)结合戏曲文化资源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独立性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是增强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但在过往的传统人文素养教育中,大多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对于学生独立研究的引导,进而造成课程内容单一、方式枯燥,缺乏吸引力。“教学是个双向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2],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戏曲文化资源,在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方法和习惯上做文章。如在涉及相关戏曲文化资源开发的专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针对某一个专题开展文献搜集与阅读、数据采集与分析、情况调查与剖析,而后可以引导他们独立撰写专题报告、完成论文,并在课堂上予以汇报或者在院系或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讲座。如此,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切实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书写能力,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锻炼更是落到了实处。

三、结合江苏戏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文化氛围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亦是需要构建的,如何展开亦是需要技巧的。在走访江苏诸多地方高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高校人文素养的教育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人文氛围的熏陶。即便是理工类院校,但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促动下,往往也会形成优良的人文素养教育氛围,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质量高、有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参与积极。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的构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可以将江苏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与学生春秋郊游紧密结合,扩大宣传,开设戏曲文化之旅,以剧种为主线,贯穿起戏曲遗迹、戏曲文化名人、戏曲文物等若干方面,引导学生从昆曲、锡剧、扬剧等剧种的品评中,感受苏州的清雅、常州的文风炽盛、扬州的小桥流水等。

江苏大部分高校都有与戏曲相关的社团,但这些社团往往人气不高,社团成员也多爱好京剧、昆曲,对地方戏的了解较为单薄。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这些戏曲社团的扶持,可安排校内外相关老师予以指导,引导社团相关研究走上正轨。同时对于社团相关刊物的出版予以支持,将其活动成果予以推广,扩大其影响性。同时,亦可就某些专题开设相关论坛,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有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讲座,召开座谈会,就某一论题展开征文或演讲等等。如此,必能在丰富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研究的同时,引导高校人文素养氛围的构建走上正轨。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存在着研究成果较少,多数剧种辐射范围小、艺术水平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等问题,开发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保护江苏的民间艺术,繁荣戏曲文化,传承戏曲文明。而将戏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戏曲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亦可丰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完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与方法、提升人文素养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束有春.江苏戏曲文物研究[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2).

[2]鲍金华.语文参与式教学与健全人格的培养[J].语文建设,2015(30).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视频

一、视频教学的特点

视频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1.生动性和真实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涉及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于专业心理课程,在高校中多采用开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因此来上课学生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积极主动,很多人带有作业、课外书等来到课堂。视频教学提供的内容生动,来自现实生活,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投射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人数已经到达50%以上,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不被接受、不被欣赏和没有价值感的感受,注重自我保护,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视频教学内容聚焦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上,通过视频内容的讨论来探索、分析,投射出大学生的态度、观点和看法,从而梳理大学生的信念和价值观。

3.互动性

心理素质的提升过程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日常的心理咨询活动是一个良好的互动过程,视频资料同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互动的榜样。如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视频材料中,影片《心灵捕手》在展示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的同时呈现了一个少年的心灵成长的过程,将学生带入一个多角度、多层次互动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冲突——面对——成长的循环过程中审视自我,促进其主观经验的重构,引导其形成积极正向的情感和信念。

二、心理健康视频教学资料的种类及不足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关于心理类的视频材料也日益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资料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聚焦了各流派的心理学理念,如《心灵捕手》、《心理游戏》、《沉默的羔羊》等影片,在心理学理论上涉及了精神分析、心理创伤、变态心理学等诸多心理学领域,展示了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让人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影视资料虽然蕴含深刻的心理学理论,但是普通大众在观看时往往更看重其艺术性、故事性,沉浸在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之中,较少深思其心理学意义,以及其与自身的关系。而且这种影视资料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在1.5-2个小时左右。

2.心理访谈类电视节目

在电视节目中,心理访谈类节目日益增多。如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以及湖南卫视的《真情》等等,都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人们的心理状况,揭示主人公的心理历程。

心理访谈类节目内容真实,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但是这类节目选择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很大的压力或是经历多重创伤事件,与普通人群相比共性重叠少;同时主人公面对大众,在互动过程中其情绪、感受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多,其表达内容不一定是其真实想法。

3.心理专题资料

很多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制作了心理专题资料片,如《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广东高教厅),这种专题资料片系统详细地介绍某方面心理学知识,内容严谨、专业性强。

这种专业机构制作的专题片,知识体系完整、逻辑性强,是书本知识形象化和立体化的表现。由于专业机构不是影视制作机构,他们在制作时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而在艺术性、观赏性方面比较欠缺,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

4.独立制作的资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DV的日益普及,制作符合课程需求的视频已经能够实现。国内很多高校如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举办多届大学生的DV比赛、DV剧展演等活动,调动学生资源,展现自我,探索自我。

这种资料的最大好处就是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真实、生动,能够和大学生产生共鸣,但不足是需要制作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视频材料制作经验,因为这种视频材料的制作涉及到摄影、配音配乐、剪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三、心理健康视频教学资料的使用原则

视频资料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使用方便;同时还可以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扩大学生的视野,因此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广为应用。但是,视频教学也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使用视频资料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视频资料丰富,趣味性强;但是在播放视频资料时往往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尽管大学生在观看视频教学资料的同时,能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改变或提高,但如果希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视频资料往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比如结合案例点评、课堂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让学生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从而对所观看的视频资料进行深入加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心理状态的模糊性、复杂性和情绪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视频资料要紧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尽管可选用的视频资料非常丰富,但是在课堂上使用的资料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注重以下几个因素:(1)真实性。视频资料的内容要真实,而不是编造出来的,只有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够真正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2)典型性。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20分钟为宜,因此在使用资料前要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编辑剪接,提高其典型性和代表性。

3.视频资料要和其他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在使用视频资料时,一定要与其他课堂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避免出现对视频内容不点评、不讨论的现象。视频资料具有调动大学生内隐知识的特性。内隐知识就是个人主观的经验与策略,具有很强的情境特殊性。这种知识虽然存在于个人生活中但是却不容易上升到意识层面,很难被人捕捉到。优秀的视频资料往往能够触及到人的内隐知识,通过内容点评、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捕捉并呈现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帮助大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思考,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尝试制作视频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视频制作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教师根据课堂需求,可以自行制作视频资料。视频资料的材料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案例或情景剧的形式呈现。例如北京高校自2005年以来开始的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其剧本就是很好的视频素材,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能够在。同时,制作视频是要联合多个部门(如学校的话剧社、电教中心、宣传部等)共同完成,这样创作出的视频资料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一定专业性,乐于被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许学军.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现状与对策.教改纵横,2006,1:97.

篇10

请您介绍一下五幼的办园理念。

■办园理念是园所文化建设的灵魂。对外,办园理念是一面彰显办园特色的旗帜;对内,办园理念是一个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让每个孩子在艺术的摇篮中健康成长,放飞梦想”已成为我们的办园理念。

请您具体解释一下。

■“每个孩子”即幼儿园所有的孩子,指向的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我们在落实办园理念中,始终坚持落实两个“全”字。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放飞梦想”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取向。每个人在童年都有着多彩的梦想,我们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幼儿明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艺术的摇篮”明确了我们的教育载体。十几年来,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综合园所师资特点,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办园特色,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展、丰富和完善,已基本上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是在上述办园理念的统领下,我们确立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园风、“智爱、博学、善教、多思”的教风、“健康、爱心、乐学、自信”的学风和“重德尚美、真爱育人”的园训,形成了园所全体教师共同的追求与梦想,并积极努力地去实现。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五幼的艺术教育在河北区乃至天津市都有着良好的口碑。那么,您如何理解“特色”?五幼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构建思路?

■我认为,特色是一所幼儿园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园过程中的体现。在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南》的过程中,园所要真正促进自身的优质化发展,就必须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形成园所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河北区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领导也将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局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认真梳理了多年来我园艺术教育所走过的历程,进一步明确了“坚持艺术教育特色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996年,我们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根据自身的办园环境、办园条件、师资优长等多种因素,决定将办园特色定位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大胆探索、积极构建艺术教育课程模式,将艺术活动融入环境、学习和生活中,确立了“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办园指导思想,把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三者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艺术教育领域,来加以研究,形成了“以美健体、以美启智、以美育德”的艺术教育目标。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相补充,有机整合,使艺术教育成为提高人的修养、优化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十八年来走过的路程,由于我们瞄准了本园的个性发展优势,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坚持以《规程》和《纲要》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坚持以教育科研领先、坚持特色的园本性、坚持家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这些举措,为我园的特色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使艺术教育在我园生根、开花、结果。

近两年来,随着特色课程不断深化,我们逐渐将这一特色向纵深开发、探索,不断挖掘、提升其内涵,引领我们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愈发成熟和完善。

当初,为何要将艺术教育作为创建学校特色的方向呢?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艺术对于形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发展人的潜力,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对美的追求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艺术欣赏、艺术的陶冶和感染,使自我得以实现。

赫尔巴特提出的“审美兴趣”学说,也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这些研究和主张为我们构建“艺术教育”领域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认识到:处在学前期的儿童,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掌握的概念也很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靠形象直觉,抽象的理论说教是徒劳无益的。而艺术教育中鲜艳的色彩、明快的节奏、描述动态变化的语言材料,都是一种能够激发和感染儿童情绪、情感的感性形象,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特征和情绪特征完全吻合。

在上述有关理论依据指导下,我们确立了“艺术教育”领域课程的基本思路: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把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您刚才提到了构建“艺术教育”领域课程的基本思路,请您再谈谈特色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实施原则、方法。

■我们遵循《规程》《纲要》精神,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出“艺术教育”领域课程目标与内容结构体系:总目标领域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具体活动目标,以主题性艺术教育活动和整合性艺术教育活动为依据,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我们逐步积累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实施艺术教育活动的原则,即非专业性原则、启蒙性原则、普遍性原则、游戏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同时提出了实施的方法,即环境熏陶法、激情引趣法、体验感受法、设疑解惑法、探究发现法和激励评价法。

幼儿园以什么为载体实施特色教育?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金宝贝”电视台和少儿专题栏目《成长1+1》,是我们实施特色教育的有效载体。我具体解释一下。

我们的艺术节本着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每个孩子都展示”这样一个宗旨,历经十八个年头,由开始时孩子们全体参与,逐步延伸至孩子身后的每个家庭;由一个家长的单独表演,发展到亲子同台、祖孙同台;由十几名骨干教师的参与,发展到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和家长共同演绎的家园合唱团……艺术的魅力极大地感染着五幼的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教师。

“金宝贝”电视台的建立为全园幼儿开辟了展示自身才艺的舞台,“故事大王”“阅读明星”“小百灵鸟”“舞蹈之星”在这里孕育而生,孩子们通过“金宝贝”电视台的展播,将自己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传遍整个校园,在获得愉悦情感的同时也体验着自信与成功,浓郁的艺术氛围逐步形成。

2009年,我园艺术教育又进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我园与河北区中心小学合作,在区有线电视台开创了《成长1+1》少儿专题栏目,专题栏目的开播,使我们艺术教育的展示舞台从班级的表演走向园所的“金宝贝”电视台,从园内走向园外的社区舞台,从社区走向机关单位,从小天鹅剧场走向有线电视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我们艺术教育的成果,特色品牌在市内形成较强影响。

在实施幼儿艺术特色教育过程中,您认为应当怎样进一步深化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五幼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为了深化园所的特色课程,进一步做实艺术教育研究,我们始终坚持以教科研引路,坚持在课题的引领下开展特色教育研究。先后申报了“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策略的研究”等多项市级重点课题,编写了河北五幼《艺术教育领域课程教师参考用书》,相关的成果也被刊登在《天津市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果集萃》一书上;素质教育丛书《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也正式出版。艺术教育课程研究荣获天津市“十五”期间优秀研究课题奖;课题“从民间剪纸入手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荣获天津市“十一五”课题研究中期成果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我们申报了“天津市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艺术教育研究成果被评一等奖;“十二五”期间申报了“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的市级课题,它将进一步推进我园特色教育向纵深发展。

五幼在实施幼儿艺术特色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

■一是凸显了幼儿艺术才能。多年的艺术教育研究,使我们积累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除专门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外,我们还组建幼儿艺术团,设立幼儿艺术兴趣班,通过校园艺术节、社区公益演出、艺术作品展览、家园同乐才艺展示、童话故事会比赛、幼儿艺术作品义卖等活动,既培养幼儿的艺术爱好,又张扬其个性,发展其能力。截至目前,登上舞台展示艺术才能的幼儿已达10000人次。200余名幼儿的绘画作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分获金、银、铜奖;参加市区朗诵比赛、童话故事表演、绘画故事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幼儿也达300人次;许多孩子升入小学后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艺术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

二是打造了一流的教师队伍。艺术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全园教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刻苦钻研,先后开展了多期园本培训,从各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到艺术活动中教师应关注的重点内容等,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引领。教师的艺术教育技能不断提高,多名教师获得了北京舞蹈学院教师资格考级证书;7人获得了美术专业本科学历;“全国分享种子选手教师”“音乐专长明星教师”“教学智慧之星”也花落有声;教师撰写有关艺术教育的近百篇论文,在国家、市、区教研年会上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连续几届市优活动评选中,我园教师执教的艺术教育特色活动均获得优异成绩;一支业务精、专业强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诸多成绩的取得为园所优质教育品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铸就了园所文化建设。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使全园师生在充满美的艺术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的同时,也孕育了我园特有的园所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园旗、园徽、园歌,独具幼儿园风格的艺术色彩,凸显个性化、艺术化的班级环境,以各大主题活动作为载体营造艺术特色的人文环境,教师人际交往的艺术修养……时时处处都显现出高雅的艺术品位。

“打开围墙,走进社区”也是我们打造特色品牌、共建和谐社区的创新之举。特色专题讲座为社区学龄前家长送上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早教志愿者送教上门,带给残疾孩子多彩的艺术活动;教师园丁艺术团、幼儿舞蹈队闪亮登场,成为社区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精湛的艺术风采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浓郁的艺术氛围延伸至社区的大街小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特色课程。在今后特色教育课程的研究中,我们还会不断探究、充实、提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特色课程的内涵,为创优质的品牌教育做出不懈的努力!

我们知道,五幼还承担着河北区特殊教育活动中心的研究指导工作,请您简要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