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0:4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糖尿病护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糖尿病护理论文

篇1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7.6岁;病程3~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由护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全方位的护理。

1.2.1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科里多次召开护士会议,学习优质护理精神,深入了解护理内涵,建立优质护理小组,由资深主管护师或护师任组长,选取业务技能水平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对每个患者实行专人负责到底。熟悉掌握患者的饮食、运动计划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根据自身情况指导治疗与开展健康教育。

1.2.2夯实护理基础:

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基础与专科相结合,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及时、个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对生活不能自理及部分自理的患者,依照基础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实施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如对糖尿病患者每天给予擦身、泡脚等,操作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严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固定的护士负责固定的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同时也拉近了医患关系,使患者易于交流,易于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提高遵医行为。

1.2.3注重细节管理:

改善病房环境,创造温馨、舒适的氛围,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及空气清新。在多功能厅为患者设有糖尿病食物模型、糖尿病杂志、VCD光盘等,供患者学习、休闲。病区走廊墙上,张贴糖尿病教育展板,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控制目标、饮食运动疗法及控制并发症等知识,供患者学习参考。为方便患者,病区设有微波炉、坐便椅、针线盒等。对待患者要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检查有人陪,服药有人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全程为患者服务。

1.2.4加强健康宣教:

我们通过责任护理小组对患者从入院一开始即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重点宣教,通过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对饮食、体育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控,提高遵医行为,为有效控制血糖打下坚实基础。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制订出院计划,我们为患者发放自制的爱心健康卡片,标注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及相关知识。建立出院随访电子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为健康宣教奠定基础。

1.2.5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完善护理质量管理:

护士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科知识,拥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有效的完成治疗、专科护理、健康指导等,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将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与护士的奖惩、评优相结合,激励护士的主动性,保证护理工作及时、有效进行,真正让患者得到实惠。

1.3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2组在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采用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分为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监测4项共20题,每题按照总是(5分),经常(4分),有时(3分),很少(2分),没有(0分),分别计分,满分100分。得分60~100分为遵医嘱,0~59分为未遵医嘱。该问卷信效度经检验均在0.8以上,符合要求。调查时责任护士采用谈话沟通方式进行解释,患者自填问卷调查表。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等治疗方面依从性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2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支持;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每年约有1/3的患者由于缺乏家庭支持、没有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管理控制手段,而未能有效地遵从医嘱而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持续终身治疗,才能良好控制血糖。而通过非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战胜疾病的良好情绪信心提高就医服药的依从性,对平稳控制血糖起重要作用,这样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本文对糖尿病家庭支持及自我管理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论述,旨在为糖尿病的临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

1.1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无法根治。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在患者身边,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借助患者家庭的帮助来完成。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时间都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家人对其疾病的理解、支持、配合、协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庭成员间相互爱护,相互支持,彼此间情感沟通以及共同承担对生活事件和压力的能力。家庭是患者居住的生活环境,是生命发展的重要平台,而来自家庭支持原本就是社会支持中的一个构成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互助的成员关系是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水平及质量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环境的基本网络,通过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精神压力,从而实现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明确指出,治疗糖尿病应该在管理血糖基础上持续提升患者生活水平,并且认为糖尿病健康教育、体育锻炼、饮食治疗、自我监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良好措施,而这五个因素都需要借以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来实现。有研究实验证实家庭支持会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多项指标存在积极促进作用,家庭支持程度越高,家属及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掌握程度也越好,就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并且自觉形成自我管理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遵医治疗的依从性。

1.2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的具体方式

调查发现如果家庭成员没有意识到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或者没有掌握良好的协调配合手段,那么很可能会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理压力,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陪伴及引导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的心态。糖尿病的家庭支持贯穿在整个糖病治疗的过程中。首先是饮食控制方面,通过家庭家庭成员支持管理的参考能够,逐渐改变以往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家人可以对患者实际饮食情况进行监督,或者帮助其制定、实行科学的饮食计划。最终达到理想的饮食管理效果,患者通过饮食的控制,血糖控制水平会得到同步提高。

其次,是药物的使用。家庭成员的督促和支持,提醒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生要求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使用胰岛素。有研究表明,家人的关心、督促和支持可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行为习惯,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从现阶段来看,很多家庭成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饮食控制、药物服用方面,说明大部分家庭都已经认识到了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血糖监测、心理情感安慰等方面的支持是比较薄弱,很多家庭忽略了患者在心理上安慰支持的需求。而在血糖监测方面甚至有错误的认为,只要身体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饮食等正常,就可以不必监测血糖。因此,血糖监测、心理情感安慰等方面因素,也应该成为未来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强调的核心和重点。

最后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的基本构成之一,被公认是该疾病治疗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糖尿病患者家属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对象,其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掌握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治疗原则、控制方案等的科学家庭健康教育体系,可以促进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各项措施(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和定期复查等)保证落实到位。从而减少并发症或者延缓并发症,而提高生活质量。

2.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2.1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悲观、失望、抑郁等负面心态。这些消极情绪状态会对血糖的管理及病情转归并发症的控制有一定影响。虽然通过陪伴、引导等的家庭支持方式,能适当消除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有报道显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抑郁焦虑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联系,说明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让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心态,积极构建科学的自我管理体系,即使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也能够得到及时改善。由此可知,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是糖尿病患者获得理想临床控制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通过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是一种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措施。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自我管理教育是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在美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国家标准中,提出没有统一标准的“最佳管理教育方案”或“最佳管理教育方法”。目前我国也逐渐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研究力度等都有了明显提升,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国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具体方式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内容:一般主要包含心理学策略、知识掌握、技能训练、实践应用。其中心理学策略是知识掌握、技能训练、实践应用三个环节的基础,患者只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掌握适宜的心理调节手段,才能积极排除负面情绪的干扰,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知识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临床症状、并发症、合并症等,充分了解整个疾病的循序渐进环节;健康饮食原则、饮食管理具体措施;高、低血糖的预防要求及规范处理手段;降血糖药物的服用原则及胰岛素的使用注射方法等。护理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运动疗法、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方法、足部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中,不仅有知识培训,而且对技能进行实践,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转变。另外,还有研究显示体重控制、合理膳食、监测血糖、运动疗法、药物选择、足部护理、管理行为目标、行动计划制订、放松技巧、情绪调节、问题解决技巧等,都应该纳入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总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在落实这些方面工作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疾病的各项影响因素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才能为实现预期治疗目标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及合理的自我管理是治疗控制管理糖尿病,避免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的科学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临床需要积极宣传推广的慢性病管理的有效管理措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及自我管理是一项较为新型的研究领域,涉及范围、内容都比较广泛,患者所生存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心理水平、自身行为等都属于研究范畴。因此,在未来工作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人力、物力,探讨最佳的家庭支持氛围和合理的自我管理科学模式。将最大限度地治疗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宇兰,王群.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相关性调查[J].护理研究,2009,20:1807-1809.

[2]鄢奇英,和倚帆,张燕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相关性[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1:70.

[3]张立群.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04:60.

[4]王群.110例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6.

[5]贺洪梅,张爱荣,李晓燕,关志涯.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6,10:787-788.

[6]刘小丽,王文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02:212-214.

[7]刘凤梅.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0:15-17.

[8]全金玉.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3.

[9]李菁,李峥,MarieNolan,赵维纲,董颖越.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2:207-211.

[10]王玉静,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张盼.456例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6:796-798.

[11]叶丹,鲁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农垦医学,2011,03:278-280.

[12]檀平,董建群.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4:435-439.

[13]林启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新进展[J].内科,2012,04:411-413.

[14]马爱霞.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8.

[15]杨金霞.健康教育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在糖尿病随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2:158-160.

[16]何叶,王俊星,何伟明,李爱平,绳宇.同伴支持对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3,01:49-51.

[17]孔令磷,张红菊,丁娜,吕晓苒.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03:189-191.

篇3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2010年调查的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 1999 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作为诊断标准,则DM患病率为11.6%[1]。糖尿病会引发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脏疾病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更好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2,3]和满意度[4]。提高糖尿病的中医护理质量,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因此,本研究的搜集近年来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法与进展,为提高糖尿病中医护理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饮食护理

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适宜体重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饮食上,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即患者常常感到饥饿、尿液过多、口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基本病因为素体阴虚,五脏虚弱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毒邪侵害;久服丹药,化燥伤津;长期饮酒,房劳过度。护理人员嘱咐患者饮食以低糖、低脂肪、高纤维为基准,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6]。楚丽英[7]认为糖尿病患者应遵循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高胆固醇摄入;尽量避免进食高粮份食物。李超[8]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要保持每日摄取最低的热量的摄入,一定要分配适当蛋白质、脂肪和糖,另外还要防止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因素的影响,所摄入的食用油、咸菜等副食品也比较多,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薛云丽[9]长期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膳食营养状态评估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造成的风险,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2 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均可致病。因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故大多数患者往往担心预后不佳,忧郁、焦虑,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多种疾病乘虚而入,血糖波动,加重病情。《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陈少兰、徐胜珍[10]发现,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及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石瑞梅[11]通过良好情绪状态,合理饮食,适当功能锻炼,不仅可使糖尿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廖S[12]研究发现,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减轻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李春莲等[13]研究表明中医情志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情绪及血糖的控制。传统中医治疗独具特色,

可融入常规西医诊疗计划,具有临床推广的现实意义[14]。

3 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减轻患者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是每位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15]。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消渴病人“光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陈德明等[16]研究后建议DM患者运动之前测试其最大摄氧量与三餐后的血糖值,发现不同强度下对应心率与餐后血糖的波动规律,从而帮受试者合理安排有效运动。在制定运动降糖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三个重要因素: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起始运动时间,在某一个因素固定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需找到另外两个变量的有效组合,方能达到理想的降糖疗效。李素英[17]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愿意配合并能坚持长期运动疗法的进入观察组,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疗法的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糖尿病运动疗法是一项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孟秀焕[18]临床对比后发现,社区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个体化、特征性的运动疗法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水平。谭琪敏等[19]临床对比后认为加强社区综合干预,给予有效、合理的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4 药物理疗护理

中医药治疗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施治,具有整体调节、疗效较好的特点。何乔等[20]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中药足浴护理治疗糖尿病足部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该技术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推广应用。李爱霞、缪亚琴[21]将糖足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泡脚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4.52%),具有临床意义。常乐美[22]临床研究发现,足浴配合足部穴位按摩,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足部创面愈合、预防创面复发,还能有效地激活脑干网状系统,通过神经反射调整代谢,在糖尿病足预防和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展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并会引发以血管并发症为中心的一系列并发症。病程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是单单的药物就能解决的,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提高中医护理品质,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3:26-89.

[2]杨莉.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5,06:2.

[3]王新.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03:49-50.

[4]李兰,刘晶,朱惠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161-162.

[5]沈蕾,裴育,巴建明.2014ADA糖尿病指南要点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01:1-4.

[6]严丽.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3,06:123-124.

[7]楚丽英.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与指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1:178-179.

[8]李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5:528-529.

[9]薛云丽.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饮食护理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08:760-761.

[10]陈少兰,徐胜珍.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05:760-761.

[11]石瑞梅.情志创伤对骨折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康复护理[J].光明中医,2013,8:1754-1755.

[12]廖S.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3,03:231-233.

[13]李春莲,孙建萍,郑秀利,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情志干预研究[J].全科护理,2014,08:673-674.

[14]朱章志,傅妤,王Z霖,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2014:9.

[1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6.

[16]陈德明,赵霞,李彦龙,等.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个案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2-25.

[17]徐国琴,林文|,杜晓燕,等.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03:284-286,277.

[18]孟秀焕.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方案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4,04:310-311.

[19]谭琪敏,尹小丽,雷小艳.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7-8,10.

[20]何乔,张引,徐学凡.中药足浴护理改善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05:101-102.

篇4

心因性牙痛临床治疗研究 雷万文,吴洪军,Lei Wanwen,Wu Hongjun

对普通高校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陈华,Chen Hua

普通高中学生孤独、焦虑、抑郁状况比较研究 魏俊彪,Wei Junbiao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肖红,侯云,Xiao Hong,Hou Yun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心理干预研究 符忠佩,张建江,Fu Zhongpei,Zhang Jianjiang

心理因素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治疗的影响 赵永丽,王桂霞,李六一,Zhao Yongli,Wang Guixia,LI Liuyi

静脉滴注硝普钠致患者休克1例 刘玉兰

34例海洛因依赖者伴抗焦虑药物有害使用者临床分析 王建平

情感障碍伴躯体症状认知与治疗 崔兆元

肺部孤立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宏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3例分析 冯相珍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评价 谢丹

继发性高血压误诊22例分析 李晓燕

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38例对照分析 段宇峰,段晖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20例分析 任敬桥,易艳霞

104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分析 刘伟,介吉华,郭本玉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的住院依赖 闫宏峰,姜珺,刘杰,葛桂杰,刘世红

电脑治疗在精神康复科的应用 薛殿凯,李爱平,曹红

论抗精神病药进展的哲学思考 吕路线,宋学琴

精神科住院患者陪护与医疗纠纷 李艳芬,吕东苗,任巧云

精神科健康教育难点分析 郭子英,赵秋菊

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一)概述 吕应春

小剂量舒必利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孙秀玲,周德洁,王善松

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郑勤

误诊引起防卫性应对分析 段晓霞,郭凤英,宋俊英

门诊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建丰,刘付敏

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护理 刘敏,朱洪英,田劲兰

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曹楠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病鉴定 杨春,甘景梨,巴华杰,牛峰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黄素培,蒋立新,王来海

影响门诊抑郁症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陈福新,赵振声,秦红群

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 杨世昌,张亚林

论精神卫生立法 李在科

失眠症患者个性特征及相关障碍研究 周刚柱,陈茹,Zhou Gangzhu,Chen ru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徐本华,庞彦翔,Xu Benhua,Pang Yanxiang

中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述情障碍 韩岱,谢思思,董毅,穆菁菁,熊祖伦

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靳永萍,张红,阚春梅,陶志敏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调查与行为干预 张静,张红云,Zhang jing,Zhang Hongyuen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研究 孟天宇,郭华,郭平,Meng Tianyu,Guo Hua,Guo Ping

不同妊娠期女性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张长军,王振英,范茂林,刘康洪

交通事故中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 张晓莉,夏海森,郁道鹏,王建华,马曙辉

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对伪装病人的鉴别(附164例分析) 谭友果,甘枝勤,郭君华,刘成文,陈茂娟

既往精神状况调查资料与司法鉴定医学结论的关系 李植荣,高镇松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探讨 刘爱花

输液泵持续静滴钙剂治疗婴儿手足搐搦症24例疗效观察 姚亚民,黄杰

驻马店市中学生应激状况调查分析 赵福涛,徐淑敏,郭华

神经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樊旭升

阳痿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心理治疗 王进,彭玉生

急诊科64例自杀者特征及原因分析 易天军,刘继强,孙翼,张贵金,袁勇贵

癔症伴发自杀行为2例报告 杨镇涛,熊娅芹

人格解体神经症1例报告 张迎锋,杨镇涛

小剂量碳酸锂致锂盐中毒1例 刘铭涛,赵汝铭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对策 于侠

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陈丽辉,陈静芳,庄希航

40例阿尔采默病的精神症状及护理对策 陈全花,娄百玉,赵敏

青少年强迫症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 胡延华,张建华,刘敏

32例精神障碍患者噎食引起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余洁,王根贤,丁大平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 邵经济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与医院人员管理 杜文英

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魏森,刘玉堂,张贵新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 崔中芹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 刘素芳,贾福军

防治高血压应重视综合措施 武亚峰,冯彩云,张爱景,白常喜

重提"癔症是一个陷阱" 张晓琳,李振宇

生活事件对巡警心理健康的影响 郭锦滔,邓文,吴穗玲,吴庆丰,容倩华,刘素芳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SCL-90动态观察 焦淑芬,Jiao Shufeng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杜玮,张琴,张子菊,Du Wei,Zhang Qin,Zhang Ziju

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张晓莉,夏海森,Zhang Xiaoli,Xia Haisen

2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李文华,Li Wenhua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杨建章,郭振宇,朱玉星,郭华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张莉,郭平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崔光琴,李红

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马晓红,李浩红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李新峰,刘志业,张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 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

复方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疗效分析 李传雷

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分析 刘绪歌

654-2治疗产妇分娩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 李春玲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孟勇

26例酒精性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吕红霞,董予,张秀丽

老年期血管性抑郁与其他抑郁障碍比较分析 沈建红

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因素分析与对策 马效芝,胡建民,邓红欣

综合干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分析 周朝当

医护人员情绪的调节 蒋玉萍,林素华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的影响 辛春东

惊恐障碍误诊为冠心病38例分析 陈娓,桂立辉,娄百玉

侧方入路拔除术治疗埋伏智齿 魏选辉,姜兴功,刘海涛

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 姜兴功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李红星,李梅香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8例临床分析 葛桂杰,刘杰,袁崇友,闫宏锋,姜珺

将危机干预内容引入精神医学教学 张亚林,郭果毅,杨世昌

指导眼科年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 张银萍

精神科医生必须练好基本功 张连舫,吴化民

感觉、运动和情感的功能稳定性假说 喻东山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周文霞,温永枝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现状 龚银清,杨世昌

生物反馈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刘知源,周小东

篇5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培养; 使用; 一体化

doi:10.14033/ki.cfmr.2017.5.0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39-02

Cultivation and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Nurses Integration Mode/WANG Li,ZENG Cheng-hui,ZHANG Ling,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5):139-140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and using Chinese health nurses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Method:12 specialist nurses work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16 worked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nurses were managed by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and usage pattern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used the model of cultivation and use of integration.Specialist grade and nurse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specialist exam grade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e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improved a lot,two contrast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Specialist nurses; Cultivate; Use; Integr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31,China

?苹な恐冈谔厥飧谖还ぷ鳎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并完成了专科护士所要求的教育课程学习,认定合格的注册护士[1]。专科护士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2]。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开始,探索使用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12名护士为对照组,年龄22~31岁,平均(25.16±0.20)岁。其中中医护士7名,西医护士5名;本科2名,专科10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3名;老年专科4名,重症监护3名,静脉输液2名,肿瘤专科2名,血液净化1名。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16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年龄25~33岁,平均(27.32±0.30)岁。其中中医护士9名,西医护士7名;本科5名,专科11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6名;老年专科4名,重症监护4名,伤口造口2名,糖尿病2名,静脉输液2名,肿瘤专科1名,血液净化1名。对照组应用科室内培养与使用的传统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医院和护理部的统一组织下,使用新的培养与使用一体化管理模式。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领导和考核小组,制定规范 在做好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笔者所在医院专科护士总量少,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比较分散的情况,重新成立了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和考核小组,由主管院领导担任组长。通过全员发动,广泛动员,资金配套,统一认识,制定了规范的《中医院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工作计划》《中医院专科护士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指南》《中医院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和考核指南》《中医院专科护士工作记录本》《中医院专科护士考核奖惩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规范。

1.2.2 加强院内和院外培训 根据拟定的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和专科护士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要求,明确每年培训目标,结合个人的专业方向和性格特点,重新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制定个体化的培训方案。在培训形式上,更加注重院内培训与院外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护理会诊、网络学习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多途径的学习。在培训内容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中医理论和护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专科护士人际交往、护患沟通、护理伦理、护理科研、论文撰写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强调要及r了解本专业最新进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尽力缩短专科护士培训和成长的时间周期,全面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1.2.3 负责全院护理相关管理 在注重专科护士培训和培养的同时,创新机制和办法,实施培养与使用一体化加强了对这支队伍的合理使用。在医院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专科护士协助护理部全面承担起了相关护理专业领域内的护理管理工作。例如静脉输液专科护士,负责及时了解全院静脉输液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全院护士分层培训计划,负责重点人员的操作考核等工作。伤口专科护士成立了全院伤口护理小组,负责全院疑难伤口会诊、组织全院伤口护理业务查房,审定各类压疮申报是否恰当,及时修订各类伤口评估和申报表格,定期分析汇总全院压疮发生情况等。

1.2.4 绩效分配体现工作优劣 采用院科两级管理及考核制度。根据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等综合目标考核结果,确定个人实发绩效工资。在核算工作量时,根据本人在护理活动过程中付出的人力和智力水平,确定不同护理活动的权重,重点突出专科中医护理特色,鼓励使用中医护理方案和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开展护理工作。

1.3 效果评价

(1)护士专科考试成绩。分别测试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总分各为100分。(2)护士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价标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计算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3)患者满意度。将应用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前的与应用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后的接受过专科护士护理的患者(观察组325例,对照组288例)进行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病种、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专科考试成绩比较

应用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后,护士的专科考试成绩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士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5.0%(9/12),应用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后,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到87.5%(14/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9%(236/288),应用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1.7%(298/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实施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模式,往往存在着重培养轻使用、或者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专科护士这支队伍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好、利用好其作用与价值。另外,专科护士的科研、论文水平不高,培训内容范围狭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科护士作用的发挥。如伤口护士的培训,刘燕芳等[3]调查显示,90%以上护士认为在校期间有关伤口教育课时不足。周昕等[4]建议培训课程应增加科研能力培训的设置,制定各种伤口处理的流程,使伤口护理护士的培养更加符合临床的需要。应用培养与使用一体化后,临床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到护理管理者,不断循环改进,帮助专科护士及时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2 实施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一直以来,如何通过努力,实实在在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是护理管理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借助专科护士的发展,打造和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综合实力,也是其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凭借专科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有效地带动科内成员实施循证护理,开展护理新技术,探索护理科研,营造了护理的学术氛围,提升了专科护理的能力[5]。例如成立伤口造口小组,有助于提高护士对压疮知识学习的热情,有助于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6]。实施此模式以来,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团队已经成功申请完成省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护士个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3.3 实施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专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专科护士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护理[7]。患者满意度也是衡量护理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实施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一体化模式以来,护士的人际沟通、处理医患纠纷等多种能力很快得到了提升,提高了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81.9%逐步提高到91.7%,几年来未发生严重护理差错事故,真正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健,赵秋利,张海丽.我国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现状的文献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23-27.

[2]高青,许翠萍.我国专科护士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6):1627-1628.

[3]刘燕芳,陈珏,徐洪莲,等.伤口护理中心护士专科知识的调查与培训[J].护理杂志,2012,29(8):66-74.

[4]周昕,蒋琪霞,彭青,等.伤口护理护士工作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768-2770.

[5]盛三妹,金学勤,陆英.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87-88.

[6]於军兰,吴竺.发挥伤口造口小组作用 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知水平[J].护理研究,2014,28(10):3570-3571.

篇6

1.1国外进展

风险管理源于银行业,是指对经济损失风险予以发现评估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美国是实施医院风险管理最早的国家之一,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作了一份关于美国医院医疗差错的报告,报告指出: 估计美国每年有4.4万~9.8万人死于可预防的医疗差错,远超过美国死于工伤交通事故和艾滋病的人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伤残和医疗护理的总费用每年高达290亿美元 这份报告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投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风险监管机制。目前美国医院风险管理较为完善,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程序。

1.2国内进展

国内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较远。近几年,国内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纷纷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医院风险管理方法和经验,进行科学研究,正在为建立国内医院护理风险管理规程而努力。

2相关因素

2.1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

肝胆外科常遇到一些复杂的病例和手术,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胰腺炎、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大出血、肝癌切除术等。这些病情都较重、变化快,有些病情还会反复,且手术患者常带有多种管道如引流管、鼻饲管等,会出现由于标识不清楚导致接错管道的现象发生,也可能出现管道脱出、受压、堵塞等护理风险。再加上,近年来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造成心肺等多个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加重了病情的复杂程度,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4]。

2.2护理人员因素

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5]: 护理人员必须按照护理核心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在临床中,由于未遵从核心制度而导致的护理差错屡见不鲜 例如: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输液量大,用药品种多,如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就可能导致给患者多用少用错用药或输错液体的危险; 如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可能造成对大手术后或重症患者评估不充分而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出现压疮烫伤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护理并发症的危险;如不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可能会发生伤口感染。

护患沟通不良: 由于目前医护人员工作量太大或对解释病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会出现一些误会 在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尽可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履行好告知义务,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医护人员的诊疗方案是减少医疗纠纷、保护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如手术前让患者及家属清楚手术的目的、风险等,同时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要做好健康教育,讲解注意事项饮食情况等; 术后置管讲解其目的注意事项、拔管时间等,请患者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往往是做的多解释的少,使患者及家属缺乏信任感,造成了患者不愿配合的情况,影响手术的效果

及患者健康的恢复 实践表明,能很好解释病情的医护人员很少有纠纷发生,相反不重视沟通工作的医护人员则常发生纠纷。

护理记录不规范: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依据,也是获取纠纷证据的主要来源。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完整简要清晰 但在实际临床中,护理记录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新入院的患者,入院诊断护理级别饮食和处理要点在护理记录单上不准确记录,内容过于简单,字迹潦、草涂。

改记录不及时漏记和补记[6]: 如大手术危重患者医嘱行预防压疮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吸痰护理和引流管的护理等,但护理记录不能反映措施落实与否,更无皮肤口腔和吸痰的观察与评估记录。

护理记录缺乏专业判断: 有些护士写护理记录是在抄医师的病历记录,缺乏主观判断及护理专业描述 甚至由于未及时提供患者病情变化的信息,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心理因素: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部分护士缺乏积极性,思想落后,不愿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技术,服务态度较差目前,年轻护士在医院中占很大比例,大多为独生子女,不愿吃苦,部分护士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同事间相处不融洽,加上待遇不满意,工作不热情,不虚心学习,服务态度冷漠。

3应对措施

3.1加强管理

建立护理风险应急预案。根据肝胆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成立护理抢救小组消毒隔离质控小组护理安全质控管理小组护理书写质控小组等,每组4~5个人,由名1有经验的护士负责。另外,根据外科护理风险特点制定了多种应急预案,如: 预防特殊药物静脉外渗应急预案; 预防导管脱出堵塞应急预案; 预防压疮应急预案; 预防烫伤跌倒坠床应急预案; 预防交叉感染应急预案[7]。

3.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当今社会医学领域发展迅速,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高,因此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科室每月有计划地组织业务讲课护理查房,制订相关的专科培训计划; 同时加强与其他临床科室间的联系和合作,聘请外科室专业人员进行小讲座,如: 心电图知识化验结果的分析急救药品的使用等。护士长每季度组织。次护理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以提高全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定期将工作业绩突出的护理人员送到高一级的医院进行进修学习,重视新进护理人员及实习人员的业务学习。

3.3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

护理记录作为医疗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理工作的客观记录 护士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记录,书写应客观准确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所有处置用药全部记录在案; 如在抢救过程中无时间进行护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记录,应及时补记,同时还应注明补记时间 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常出现的缺陷如字迹不清随意涂改缺项漏填护理措施及过程记录不全等,通过培训学习正确的书写方式。同时成立护理记录检查小组,由科室成员轮流加入组成,定期考核护理记录的书写情况,如不合格进行警告下岗学习,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

3.4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履行告知义务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时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解决患者的疑问及不适,疏导不良心理反应,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不可态度粗暴把患者服务放到首位,强凋主动服务意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因人而异地进行健康教育,对小儿应采取直观形象带有故事性的教育方法,有些内 容应让家长了解并掌握; 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可采取书面教材讲解及征求意见的形式; 文化层次低的患者多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和行为示范教育形式。

3.5健全人身保险制度[8]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国都开展了医疗风险保险业务。一般都由医疗机构或医师协会向保险公司购买医疗风保险。一旦发生风险,经法庭判决经济赔偿后,由保险公司出面负责赔偿。而我国大部分医院尚无这项制度,一旦出现护理风险,护士会遭受身心及经济两方面的损失,导致当事人及当事科室采取消极态度应对,护士工作缺乏积极性。出现问题后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吸取教训。如何避免问题而不是处理结果。因此,期待这种执业保险的引入,以达到增强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责任心的目的。

4结语

分析和认识肝胆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建立风险预案,提高业务水平,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增加护患间的沟通及健全人身保险制度,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管理中护患矛盾的发生,降低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当然,护理风险管理与医疗后勤支持系统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仍需广大医护工作者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 :375—377

篇7

本次会议闭幕后,适逢贾绍斌教授赴京出席另一场心血管方面的学术活动。借此机会,记者就宁夏地区的心血管病发病情况以及该领域的学术发展等问题,对贾绍斌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聚首塞上湖城,纵论诊疗新知

据记者了解,在我国西部地区,“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是颇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谈及这个学术盛会,身为大会主席的贾绍斌教授首先介绍说:“在此之前,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目前已经成为辐射全区乃至全国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是心脏、大血管专科的学术盛会。‘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会议宗旨以通过交流、讨论、提高为目的,以及传递最新、最快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与进展,面向一线心血管病临床医师开展专题性的讨论和争鸣,我们始终把推动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努力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办成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作为这个论坛的纲领性理念。”

谈及今年召开的“第三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贾绍斌教授教授简要介绍说:“本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邀请到了国内百余位心血管专业的著名专家,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美国、丹麦、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会议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讲座,心脏、大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心血管各专业——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心脏急危重症医学、心脏超声、心脏介入及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最新指南的解读等。参会代表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广泛交流……”

“在本届论坛上,霍勇教授、葛均波院士、韩雅玲教授等国内顶尖级的专家了诸多心血管领域的学术新成果,让与会代表获益匪浅。”贾绍斌教授兴奋地说。

接着,贾绍斌教授简要介绍说,会议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给我们带来了2012年ACC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亮点:在第61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ACC2012)上,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研究Symplicity HTN-1公布了3年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显示,一些初始无反应者在介入治疗后数月血压出现下降,这促使医生相信这些患者是慢反应者而不是无反应者。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Sobotka P A报告,在Symplicity HTN-1试验的45例初始认为RSD术后无反应者中,58%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有反应(定义为收缩压降低10mmHg以上),64%1年后有反应,82%2年后有反应,3年后100%的患者都有反应。另外,RSD的治疗作用是显著、持久的,并在不同亚组中一致,包括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肾损伤患者,老年人受益明显。研究未观察到发生主要安全性事件。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则带来了溶栓后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的精彩演讲。葛均波教授认为,目前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无论是PCI术或是CABG术,均得到快速发展,从近年来全球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人数不断增加就可以看出,这些血管重建技术已获得了广泛接受和认可,但近年来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重建期望和依赖过高,对血管重建适应证和血管重建方式的选择不当导致的医疗风险不断增长,医疗资源极大浪费。稳定型心绞痛尽管生存期可能很长,但增加急性冠脉时间及死亡率,因而采取合理治疗策略,控制症状、改善预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明确诊断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对所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先采取无创性检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并可行有效的危险分层,必要时进一步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新发的严重症状或症状无法控制的患者,无需功能性检查而可直接行有创检查。此外,无论是无创及有创功能学检查寻找心肌缺血的证据,对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在上述危险分层基础上并在指南指导下对中高危患者予早期血管重建,低危患者先予优化药物治疗,若无效可行血管重建。对于PCI及CABG等血管重建策略的选择上,随着PCI器械的发展以及CABG微创技术的应用,将来有待更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来指导我们的治疗。”

“来自总医院的韩雅玲教授向我们带来了ACS抗血小板治疗的策略。”贾绍斌教授继续介绍说:“韩雅玲教授在论坛上消息说,目前研究认为引起ACS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管闭塞,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都是导致ACS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抗栓在ACS的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础,在中或高危患者中可考虑联合应用其它抗血小板药物,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心血管病医生遵从指南,为ACS患者实施更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并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加入到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当中。韩雅玲教授认为,通过不断强化对医患双方的健康教育,相信不久的将来,有关对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净获益。”

聚纳内力外力,发展本土学科

此前据记者了解,贾绍斌教授供职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系自2011年7月由“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名而来。该院集医疗、教学、科研、考培、预防保健和干部保健等职能于一体,是宁夏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家人才荟萃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下辖心脑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定点合作医院等7所分支机构。作为区域性的医疗、科研、教育、考试和培训中心,现有在编职工2146人,聘用人员10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71人(高级职称798人),博士52人、硕士484人。开放床位2188张,共有45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医院的综合实力目前已位居西北及内蒙、山西七省(区)领先水平。

对该院的详细情况,贾绍斌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医院业务门类齐全,专科发展迅速。心血管内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外科、骨科、ICU、麻醉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肿瘤内外科、烧伤整形科、放疗科、放射科、高压氧、消化内科、新生儿急救科等专业为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其中ICU、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为自治区级医学优势专科。近年来开展的肝移植、肾移植、角膜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属区内首创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们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4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5项,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成功获得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立项。200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国内第一个临床应用标准的人类胎盘干细胞库——‘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类胎盘干细胞库’成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挂牌成立。2011年医学实验中心通过ISO158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我们医院还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基地、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这些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医院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的体系已基本形成。此外,我们医院与德国柏林心脏中心、新加坡中央医院、日本山形大学、亚洲乳腺癌协会等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和专业协会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合作成立了中-德宁夏心脏技术协作中心、中-新宁夏心脏技术协作中心、中-意宁夏癫痫技术协作中心等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诊疗中心,有力地提高了宁夏地区医疗和科研的整体水平……”

介绍完医院的综合情况,贾绍斌教授着重介绍了该院的“心脏中心”。贾绍斌教授说:“我们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成立于2007年8月1日。它的前身是宁夏医学院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由五个部门组成,分别是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及VIP病区、心血管外科病区、心脏功能检查部、介入治疗诊断中心和科教部。心脏功能检查部包括超声心动图室、心电图室、动态血压检测室、活动平板室及大动脉弹性检测室等。历经几代人20余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具有现代规模的心脏中心。”

贾绍斌教授接着介绍说:“从整个宁夏的心血管发展历程来说,我们真正拥有独立的心内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有了自己的心血管专业团队。陈树兰教授作为宁夏地区心血管的第一代奠基人,她由负责我们医院整个大内科,到后来集中精力负责心内科,带领我们的老师辈们艰苦创业,使心内科从一开始只有十几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张床位,而且在心脏中心大楼建起来后,将有20张床位的CCU病房,拥有现代化的心电监护和抢救设备。在心脏功能检查科,我们也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心电检查设备。在介入治疗中心,我们拥有两台DSA,一个应用于全身心血管治疗的数字平板仪,另一台是FD10心血管专用器;今年我们还计划购买64导的进口心电生理仪和三维标测系统,在硬件方面提高我们起搏电生理的水平,使我们宁夏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跟上全国的发展。有了老一辈给我们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没有理由停止不前。”

谈及该院“心脏中心”的团队建设问题,贾绍斌教授介绍说:“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请进来’。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宁夏来讲学和手术演示。心脏中心在成立不久后,我们就相继与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和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建立了长期协作交流的友好关系,成立了中德(宁夏)心脏技术协作交流中心和中国新加坡(宁夏)心脏技术协作交流中心,这两个中心的成立,对我心脏中心在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水平以及加速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两个中心成立时,我们请来了德国和新加坡的专家为我们进行手术演示和开办学习班,使我们的医生能在最近距离内得到国际高水平专家的指导。今年7月底召开的第四届黄河心血管会议,我们也将与德国的心脏中心、新加坡心脏中心联合起来,努力把这个会议办得更好,与国际的交流更加广泛,最终达到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的目的。二是‘送出去’。把我们中心的医生送到国内甚至国外去学习。例如我们心脏中心一病区薛莉主任,就是刚在意大利学习了一年的心电生理回国的;还有导管室沙勇主任,也在美国进修一年电生理回国工作;功能科纳丽莎主任在新加坡进修心脏超声一年回国。一个由心脏外科、麻醉、监护室人员组成的三人外科小组已从新加坡国家心脏病中心学习回国。”

贾绍斌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医院的‘心脏中心’是我们自治区的重点学科,也是我们宁夏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所在地,实际上担负了重点学科、研究所和心脏中心三种责任。宁夏人口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担负的任务是很重的,而且宁夏自治区及周边的陕西、甘肃、内蒙这些临近省区的经济相对落后,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较低。所以,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老百姓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因地制宜发展,造福塞上父老

众所周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当地居民主要以回族同胞居多。那么,鉴于该地区的地域、民族和饮食等特点,宁夏地区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与我国其他地区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呢?

对此问题,贾绍斌教授首先介绍说:“实际上,宁夏和国内心血管疾病平均的发病情况差异不是太明显。我们曾经在宁夏做过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大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低于内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回族同胞喜欢吃肉食,特别是吃肥腻的羊肉,富含高胆固醇和嘌呤的羊杂碎;喜欢味重的食物,含盐量高;吃水果和素菜相对较少;还有吸烟等因素,这些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记者了解,2011年,贾绍斌教授曾经主持了一项“宁夏回族自治区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的研究。谈及这项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贾绍斌教授介绍说:“我们开展这项调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宁夏地区目前老年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征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为肥胖者的社区防治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在这项调查中,我们利用宁夏地区2008年至2009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选择了11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评判标准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诊断标准对体重指数、腰围、肥胖、超重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宁夏地区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超过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调查的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宁夏地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超过正常人群;三是宁夏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所以,加强人群防治刻不容缓,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作为自治区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承担着宁夏自治区和周边地区百姓健康的重要使命,在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是几年来我们考虑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结合宁夏地区特殊的地域情况,贾绍斌教授十分有针对性地介绍说,“根据宁夏的具体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地主要进行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我们在自治区政府的科技资助项目支撑下,对宁夏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一个流行病的调查和进行社区治疗模式的探讨。我们从城市和农村——包括山区和川区农村——的不同地区选择几个点,进行高血压病的流行病的调查,以获取宁夏地区高血压病准确的发病情况。二是药物干预。由于宁夏地区的居民普遍比较贫穷,因此选择价格比较低廉的而且降压治疗效果好的药物,通过对社区内高血压病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干预的联合治疗,获得一个适合我区高血压病防治的模式。三是举办各种学习班、学术会议,让全区的医生了解并掌握现代心血管病诊治的新理念、新方法。过去我们在继续教育方面做的有些不足,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对基层医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自治区的重点学科,培训基层医师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计划通过与各公司的合作,在他们的支持下召开各种专题讲座和综合性的会议,让区内和区外的专家、国内和国外的专家都能和基层医生进行面对面地指导,提高基层医生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水平。我们学会今年4月底,已经成功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心律失常新进展研讨会,效果非常好。此外还将举办第四届黄河国际心血管会议。我们还要进行指南和规范化的相关培训,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的治疗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班……”

贾绍斌教授接着说:“此外,我们医院还和周边一些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从南部山区的贫困县来进修的医生,我们医院免收他们的进修费,免费培训、免费学习。我们还与区卫生厅科教处联合进行了全自治区的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及主治级以上医生的再培训,对他们在理论知识上进行更新,从技术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我们想通过建立这种大医院、中医院、小医院三级网络模式,来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我们整个自治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达到控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造福于宁夏各族同胞……”

篇8

松花粉(Pine pollen),中药名松花、松黄,是松属植物的单性花,泛指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和云南松等松属植物的雄性配子体,是我国传统食药兼用的花粉品种[1]。最早记载始见于2400年前的汉•《神农本草》,将“松黄”列为上品[2]。唐•《新修本草》、宋•《本草衍义》、明•《本草纲目》、清•《本草从新》等中均有记载,归纳为: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治心腹寒热邪气,治痢,利小便,消瘀血,治产后壮热、头痛、郏索、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外用善治诸痘疮伤损并湿烂不痂等;久服轻身益力气,延年[3]。而松花饼、松花糕、松花酒等一些传统美食,迄今仍以松花粉为主要原料。松花粉是祖国医学古籍中收载的仅有的两种花粉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版药典收录松花粉为传统药物,1997年卫生部确认松花粉为新资源品种,列为普通食品管理[4]。

1 松花粉的有效成分

现代研究发现,松花粉成分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18 种必需氨基酸)、视黄醇、单糖、多糖、维生素、磷脂、葡萄糖氧化酶、核酸、叶酸、脂肪酸、黄酮、生物活性酶、甾醇、微量元素等成分,总量达200多种[5-8]。其黄酮类化合物成分,主要为黄酮和黄酮醇类,其次是二氢黄酮醇类。另外还有少量黄烷醇类的花青素[9]。以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发现其含Mg,Se,Si,Sr,P,S,C1,K,Ca,Mn,Fe共11种无机元素,其中K元素含量最高。此外,破壁马尾松花粉的元素能谱强度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10]。近期研究在马尾松花粉中除β2谷甾醇外,还首次发现了单硬脂酸甘油酯、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对羟基苯甲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醇、双氢山柰素、对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山柰酚、丁二酸等10种化合物 [11]。在苏格兰松的花粉中还发现睾酮、表睾酮和雄甾烯二酮[12]。

2 松花粉的功效

2.1 免疫调节及疫苗佐剂作用 喂服破壁松花粉可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小鼠抗体生成和小鼠NK细胞活性及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13],使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增加及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增强[14],一个以油松花粉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松花粉的种类有可能形成这一作用的细致差异[15]。此外,实验还观察到,破壁松花粉可减轻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13]。在弗氏完全佐剂(含分枝杆菌的水油乳佐剂)和牛Ⅱ型胶原纤维诱发的小鼠关节炎中,松花粉提取物可使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显著减少,表现出明显的抗炎症作用,这一作用与松花粉的免疫调节机制有关[12]。松花粉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剂量相关。而对破壁与不破壁松花粉的药理活性是否相同,尚有争议。但在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及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上,未发现破壁与不破壁松花粉对免疫功能作用的明显差别,不破壁松花粉可直接应用[16]。

从松花粉中提取的松花粉多糖,能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的抗体水平、血液淋巴细胞比率、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小肠IgA含量,200 mg/kg)剂量的效果即非常显著,400 mg/kg)剂量能使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17]。

破壁松花粉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强雏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而达到抵抗新城疫病毒的目的。破壁松花粉作为新城疫疫苗佐剂接种易感兔,与普通组织灭活苗接种后的情况比较:组织灭活苗免疫后第10天效价为2.75 log2,20 d抗体水平达到6.25 log2,30 d为5.25 log2,已开始有所下降;而松花粉佐剂疫苗免疫后作用快,第10天效价为3.05 log2,20 d抗体水平已达7 log2,30 d抗体水平高达6.75 log2。由此可见,松花粉佐剂疫苗吸收快、产生效价高且作用持久,明显优于普通组织灭活苗[18]。

2.2 调节血脂血糖及铜锌代谢 研究观察到喂服添加3.5%松花粉饲料后不仅非常显著地增加了家猪粪便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脂肪酸的排泄量,同时也促进了胆酸的排泄。在大鼠的实验中还发现饲料中添加松花粉后可以使大鼠体重得到生理性的控制[19]。在弗氏完全佐剂和牛Ⅱ型胶原纤维诱发的小鼠关节炎中,100 mg/kg)剂量的松花粉提取物治疗显示出明显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蛋白羰基(protein carbonyl)、后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脱氢丙二酰(malondialdehyde) 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12]。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小鼠灌服30 d破壁松花粉后观测到,较高剂量(1.5 g/kg)的破壁松花粉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2 h时相血糖含量及血糖曲线下面积,提示高剂量破壁松花粉具有增强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作用,破壁松花粉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这与历代本草记载松花粉可治疗口干唇焦、多烦躁渴等消渴症状相吻合[20]。

此外,在正常生长雄性鼠、缺锌幼鼠和前列腺增生大鼠中,还发现松花粉对铜、锌代谢及其分布有调节作用[14,21-24]。

2.3 抑制前列腺增生 有研究通过对前列腺指数和病理学观测以及对血清生化学、抗氧化指标、铜锌含量、激素水平等的检测发现,松花粉能够明显改善丙酸睾酮所致大鼠前列腺的病理损伤, 对实验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松花粉不仅能够通过降低雌激素和雄激素,调节微量元素的代谢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而抑制前列腺增生,而且还能通过非激素途径在细胞水平发挥选择性的抑制作用[14,23-24]。

2.4 抗衰老、抗氧化、抗疲劳、抗炎症 抗衰老一直是人类渴望攻克的难题。衰老研究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热点始于上世纪末,迄今己形成了关于衰老机制的各种假说,如端粒假说、DNA氧化损伤假说、自由基假说等,为抗衰老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25]。

鲍善芬等用四个体外摸拟人类疾病过程如缺血再灌注、体内炎性反应等中的生化反应系统对马尾松花粉的抗炎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松花粉对这些反应系统所产生的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次氯酸等活性氧系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以浓度依赖关系抑制反应的发生并发挥抗氧化作用,对涉及炎症反应的髓过氧化学物酶(MPO) 活性较好的抑制作用[25]。在后期的一个研究中,他们用铜诱导的LDL氧化反应模型和Rose Bengal反应模型分别对松花粉和松针提取物在亲脂性体外模型中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花粉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好的自由基链式反应阻断剂的作用,能有效地推迟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生成共轭二烯。松针乙醇提取液对LDL的保护作用优于松花粉。在Rose Bengal系统中,松花粉以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铜的两种机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而松针主要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发挥抗氧化作用。即松花粉和松针在两个亲脂性体外模型中均发挥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而抗氧化机制不尽相同[26]。

几个研究以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了相关指标。结果显示,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明显下降,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含量明显上升。经松花粉给药后,衰老小鼠脑组织、血清MDA 含量及脑、肝组织脂褐质 (Lf) 含量明显降低, SOD、过氧化氢酶(CAT)、GSH-PX活性及T-AOC均有显著提高;松花粉中、低剂量给药可明显增加衰老大鼠体重,并改善大鼠毛色及活动;松花粉还可提高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上述作用,松花粉的效果好于维生素E。故认为松花粉可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的数量、活动度和存活率,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27-30]。此外,松花粉也可能通过明显改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 显著增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指数和吞噬活性,增强衰老鼠的免疫功能而延长老龄鼠的生存时间[28]。

钟馨等以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自然衰老小鼠和自然衰老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作为动物和细胞衰老的研究模型,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多个水平着手,选取形态学、自由基、端粒酶、线粒体为衰老研究指标,系统地研究了松花粉的抗衰老效果及其分子机制。已完成的实验,证实松花粉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自由基表达、提高端粒酶活性和降低线粒体mtDNr977突变率等作用,从抑制衰老诱发因素的负效应、促进细胞增殖等方面验证了松花粉的抗衰老效果。后期又从松花粉对两条衰老相关的内在基因调控途径,即p53-p21-pRb和p16-pRb途径中p16及p2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①松花粉具有促DNA增殖,改善G1期阻滞(Glcycleaxrest)的作用。②在年轻细胞中p16INK4A与P2lcIP-1的mRNA均维持较低的表达。而在衰老细胞中, p16INK4^mRNA表达量出现显著上升,并在松花粉处理后出现显著的下降,且下降程度与剂量具有相关性。P2lcIP-1mRNA表达量在衰老细胞中也出现显著上升,但松花粉处理组与衰老模型组中其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松花粉对P2lcIP-1mRNA表达无影响,但显著抑制了p16INK4mRNA的表达,并通过p16-cyclinD-cDK4/6-RB通路延缓了细胞衰老的启动和衰老进程,这可能是松花粉抗细胞复制性衰老的主要分子[31]。

相关研究显示,松花粉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和血清尿素氮含量,且运动后肝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组,证实松花粉具有抗疲劳作用[32]。

松花粉及其提取物还有明显的抗炎症作用和减低痛敏感性,该作用与松花粉及其提取物抵制前炎性介质的产生有关,尤其是那些与脂氧化酶和环氧合酶通路相关者[12,33-34]。

2.5 抗肿瘤 Lipovova等用从黑松花粉提取的核酸酶与牛核糖核酸酶比较研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黑松花粉核酸酶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与牛核糖核酸酶相比下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体内实验的结果则大为相异,在这种核酸酶和动物核糖核酸酶及脱氧核糖核酸酶1治疗的小鼠中,观察到人黑素瘤的体积显著缩小。然而,在使用10次更高剂量后,用松花粉核酸酶给予荷瘤裸鼠,其肿瘤体积缩小46%,而用牛核糖核酸酶治疗的肿瘤生长仅稍有缩小。而且,与牛核糖核酸酶相比,黑松花粉核酸酶的免疫源性明显地更弱,抗黑松核酸酶抗体在体内不引起生物学效应。表明黑松核酸酶与动物牛核糖核酸酶相比,在体内对裸鼠生长中的人黑素瘤有更高抗肿瘤活性[35]。

另一研究以马尾松花粉多糖和硫酸酯化的马尾松花粉多糖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马尾松花粉多糖硫酸酯处理后, 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形态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 马尾松花粉多糖硫酸酯组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减少, G2/M细胞数减少; [Ca2+]I降低; 甲胎蛋白表达降低, 白蛋白分泌量上升, γ-谷氨酰转肽酶与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胎盘型碱性磷酸酶的比例降低。而马尾松花粉多糖处理组细胞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认为,硫酸酯化赋予了马尾松花粉多糖抑制HepG2细胞的活性,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诱导HepG2细胞分化逆转其恶性[36]。

2.6 护肝、调节慢性应激性肠道微生态紊乱、对抗砷中毒等 在酒精及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模型鼠中,观察到服用一定量松花粉或松花粉总黄酮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甘油三脂(TG) 含量,提高肝组织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和SOD的活性,抑制肝损伤所致的ALT和AST的升高,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和坏死程度。表明松花粉和松花粉总黄酮能对抗酒精及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具有有效的护肝作用,抗氧化是其主要机制之一[2,37,38]。

在大鼠饲料中添加功能性低聚糖水苏糖可以改善模拟失重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状态,白树民等在大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进食含5%松花粉饲料能够有效地防护慢性应激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调,且其作用优于功能单一的低聚糖[39]。

此外,松花粉还能降低砷中毒大鼠血砷含量,提高血清GSH-PX活性, 降低砷中毒后小鼠肝肾的损伤程度,抵抗砷中毒死亡,且具有一定防治皮肤溃烂等病损的作用[40-41]和提高砷中毒鼠的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而提高机体免疫力[42]。更早期的研究还发现松花粉对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有显著抑制作用[33]。

3 松花粉的毒副作用研究

经毒理研究,破壁松花粉可通过急性毒性、微核试验、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43],安全无毒,与古医籍记载相吻合。而其可能的过敏反应在松树开花季节只发生在过敏人群的3.5%[44]。

4 松花粉的临床应用

松花粉被用作抗疲劳、延缓衰老、调节胃肠功能、护肝、益心肺等的滋养药物已2000余年,也用于治疗前列腺疾病和贫血、糖尿病、高血压、气喘、鼻炎等多种疾病[34]。但目前松花粉的临床应用研究报道尚不多见,仅见于高血脂[45]、高血压[46]、前列腺疾病[47-49]及外用于水痘、压疮等皮损[50-52]治疗的研究中。在这些研究中,松花粉呈现出极有潜力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无毒副作用及综合治疗效应上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异性。

我国松属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数量较多的有产于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的红松,主产于华北的油松,产于西南的云南松,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且数量最多的马尾松,以及产于陕西、河南、甘肃、四川等地的华山松,此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黑松等[53]。与类似具有广泛作用的冬虫夏草[54-55]相比,确有成本低廉、周而复生、取之不尽的优势。但不同种类的松花粉,其成分及含量也有区别,有必要对不同种属松花粉进行成分及含量的进一步比较研究,以利于在开发应用松花粉时,能根据松花粉的品种量材施用。

关于松花粉药理药效的前期报道多为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中的作用研究,在临床治疗、保健及至预防的应用研究目前尚不多见,有待在各相关领域广泛开拓。此外,松花粉还含有多种酶和多种脂类, 这方面的研究也尚待深入。

参 考 文 献

[1] 李娜.松花粉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安徽农学通报,2008, 14(13):125-127.

[2] 谢惠萍,陈琼瑶.松花粉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功能研究.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4):47-49.

[3] 丁灵英.松花粉药典.知识经济,2006,7(7):44-46.

[4] 王亚敏,汪洪捷.松花粉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11(25):1797-1800.

[5] 赵立新,喻陆.松花粉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吉林中医药,2004,25(1):49-51.

[6] 支崇远, 王开发.四种松花粉营养成分比较研究.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2):81-83.

[7] 王敏.松花粉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安徽医药,2008,12(4):357-359.

[8] 金福秀.天然马尾松花粉的成分分析研究.中成药,2001, 23(12):903-904.

[9] 刘嘉宝, 范国栋.云南松花粉中黄酮类成分研究初报.云南林业科技,2001,6;2:68-70.

[10] 王亚敏,汪洪捷.松花粉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11(25):1797-1800.

[11] 李丽,孙洁.马尾松花粉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2010,41(4):530-532.

[12] Lee K. H, Choi E.M.Effect of pine pollen extract on experimental chronic arthritis. Phytotherapy Research,2009,23(5):651-657.

[13] 张暾,竹剑平.破壁松花粉对调节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38-639.

[14] Cong T,Zhao L.Interventional effects of pine pollen in rats with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5,9(39):123-125.

[15] 张俊刚,徐颖.油松花粉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30-31.

[16] 李显华,邓晓梅.破壁与不破壁松花粉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2,12(3):205.

[17] 魏凯,孙振红.泰山松花粉多糖对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7):3645-3652.

[18] 孟秀彦.泰山松花粉对鸡兔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农业大学,2007.

[19] 赵霖, WindischW.松花粉对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 27(6):445-447.

[20] 潘小玲,竹剑平.破壁松花粉的降血糖作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6):777-778.

[21] Windisch W, Zhao Lin, Kirchgessner M. The effect of marson pine pollen on the quantitative zinc metabolism in 65Zn-labeled growing rats. Trace Elernents and Electrolyte,1996,13(4):186-189.

[22] 赵霖,鲍善芬.松花粉对缺锌幼鼠营养作用的实验研究.营养学报,2000,22(1):14-17.

[23] Cong T,Zhao L.Effect of masson pine pollen on metabolism of traceelements zinc and copper in ra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8,16(1):41-44.

[24] 刘勇,蔡华芳.破壁松花粉及软胶囊抗前列腺增生作用.中国医疗前沿,2007,2(22):14.

[25] 鲍善芬,丛涛.松花粉抗氧化性的体外实验研究.营养学报,2005,27(6):487-490.

[26] 鲍善芬,丛涛.松花粉和松针提取物在亲脂性体外模型系统中抗氧化能力和机制的研究.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27(5):381-383.

[27] 牛嗣云.松花粉抗下丘脑-垂体-衰老机理的研究.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河北医科大学,2006.

[28] 赵立新,喻陆.松花粉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现代医学,2004,32(2):74-76.

[29] 牛嗣云,庞晓静,陈龙,等.松花粉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25(12):1504-1506.

[30] 宋成军,庞晓静,马鹤超.松花粉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 (3):233-235.

[31] 钟馨.松花粉对衰老人胚肺成纤维细胞p16及p21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方医科大学,2008.

[32] 刘协,胡启之.松花粉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25(3):169-170.

[33] Eun-Mi Choi.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pine (pinus densiflora) pollen extract.phytother Res, 2007,21:471-475.

[34] Kyung-Hee Lee, Ae-Jung Kim,Eun-Mi Choi.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pine pollen extract in vitro. Phytother Res, 2009, 23:41-48.

[35] Lipovova P, Podzimek T. Antitumor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black pine (pinus nigra) pollen nuclease.Neoplasma, 2008, 55(2):158-164.

[36] Liu F. Liu J. W.Sulfated derivative of polysaccharide from Pinus massoniana pollen induces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liver cancer HepG2 cells.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2009,17(29):2990-2995.

[37] 刘协.松花粉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江苏预防医学, 2005, 16(2):7-9.

[38] 朱良,裴植仁.松花粉总黄酮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1903-1904.

[39] 白树民,高爱新.松花粉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19(3):189-193.

[40] 罗艳红,黄晓敏.松花粉对砷中毒大鼠的防护作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24-25.

[41] 罗艳红,潘国刚,罗泳林,等.松花粉对砷中毒小鼠肝脏及血清一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5):83-87.

[42] 罗艳红,黄晓敏,龚厚文.松花粉对砷中毒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影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0(6):877-878.

[43] 樊柏林,田辉,王护民.破壁松花粉的毒理试验. 癌变畸变突变检测研究,2005,17(6):380-382.

[44] Harris RM, German DF. The incidence of pine pollen reactivity in an allergic atopic population.Ann Allergy,1985, 55(5):678-679.

[45] 樊柏林,王护民.破壁松花粉对高脂血症人群降血脂作用的观察. 职业与健康,2006,22(22):2012-2014.

[46] 胡国灿,竹剑平.松花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4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1):2996-2997.

[47] 王福昌.八正散加减合松花粉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体验.亚太传统医药,2006,2(4):55.

[48] 巴图.中药配合国珍松花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0例临床体会.男科医学,2005,9(4):15.

[49] 白松林.蒙药萨仁嘎日迪和松花粉联用治疗前列腺肥大临床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8(1):10.

[50] 金建明.松花粉合滑石粉外用治疗尿布皮炎.中医外治杂志,2000,9(5):51.

[51] 张桃花.松花粉外用治疗水痘.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9(1):23.

[52] 焦桂霞.松花粉外敷治疗压疮32例护理体会.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4):495-496.

[53] 何晓燕,孙雪圆,于智洋,等.松花粉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35(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