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电商营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7:0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化电商营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是集现代运输、信息 网络 、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 科学 。我国目前物流业 发展 缓慢,转变观念,实行现代物流管理是关键。
我们知道,社会的 经济 活动主要由生产、流通、消费等组成,流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必要环节,没有流通,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实现,物流就是研究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地组织物的流通。物流已经成为继劳动力、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的源泉,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工业 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我国由于长期重生产轻流通,所以物流研究滞后,现在我国很多物流 企业 还没有实现网上作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信息主要是建立在书面基础上,因而信息滞后、失真、现代化程度不高,而现代物流的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
一、信息网络时代现代物流的特点
我们知道,传统的商品流通,是由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种构成的。而现代物流是在 电子 商务模式下,将商流与资金流转化为信息流,通过在线方式进行运货。因此,现代物流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它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综合来说,现代物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
物流网络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 计算 机网络化,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
物流智能化: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智能化专家系统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物流自动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如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
我国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总的来看,我国物流业的问题主要有:
(一)成本高
(二)加强科技知识含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强化 企业 内部互联网的构建。国有物流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和实施企业内部互联网方案,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进行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和管理,集约地实现物流功能,缩小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企业内部互联网主要是提供市场营销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客户服务与支持功能二能够帮助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共享客户的反馈信息,创造一个相应的支撑系统。
随着 网络 、自动化等技术的 发展 及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物流技术 现代 化越来越重要,企业内联网、外联网的出现,不仅形成了网络交易,而且使企业的内部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也都基于网络。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为企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网络时代,企业是否能够缩短向顾客提品和服务的时间,是能否取得全面竞争优势的关键。网上联系也是企业得到顾客需求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互联网为全球企业供应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业机会和加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手段— 电子 商务平台。如果企业能在很好地规划运作内部资源的同时,整合其所具有的外部资源,如供应商、、承运商等,将提高其生产、采购及交货计划的准确性,从而能在快速应对市场的同时,提高对客户销售及服务承诺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世界500强企业之中,60%一70%的企业建立了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我国物流企业从总体上与外资企业在电子商务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三)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物流提升转型的成败,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物流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物流环节都有足够的了解;不仅是运输专家,还应熟知财务、市场营销和采购等工作环节,必须具备对物流诸环节进行协调的能力。现代物流更加要求物流管理者具有创新意识,包括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顾客服务在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利用创新来产生良好的用人机制,保障国有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知识 经济 的发展,企业的运行,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的运行所必需的业务和技术的广度不断扩大,同时知识的快速更新又使得这些业务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相关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出,电子商务人才问题主要体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电商企业利润的降低与人力成本的上升之间的矛盾;企业对电商人才素质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综合叉学科,专业领域涉及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其人才需求本身也是多样化、复合型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偏向性地重视培养电商专业的课本知识灌输,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拓展较少,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创业指导等诸多问题,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系统性的、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2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内涵
多维开放式课程教学设计包括突破传统校内课堂限制,创建开放性教学空间,还包括理论的开放式收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教学材料的开放式组织、理论教学的开放式实施、教学过程的研究性运用和实践教学的开放式开展等。实施多维开放式教学,从课程教学组织的结构化、封闭式课堂教学逐步向半开放混合式课程、完全开放的社会化课程教学转变,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的专业优势,有助于实现教学时空、师生关系进一步多元化,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更能体现相应学科和相应课程的特点,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3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新形势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用创新、科学研究”四大教学模块渗透融合的多维并重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模块化”的开放式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1理论教学维度
3.1.1知识体系模块化
根据社会经济不同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设置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多领域交叉、知识密集的特点,将电子商务培养方向细分为“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电商技术与开发”、“网络商务营销”、“网络美工与多媒体制作”等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和专业课程进度,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创业基础”、“网上创业”等创新创业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并结合专业培养方向重构知识体系,突破传统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授课老师、教学班之间的界限。
3.1.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对技术经济、管理等主干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并结合各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推进学分制改革,将创新创业、各类竞赛、实践项目、科研活动等成果进行分级量化,纳入学分评价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3.1.3教学方法多样化
探索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种形式和手段。加强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知识要求包括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能够及时衔接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要求包含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管理实践、创新与创业、沟通协调、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网络素质、身心素质等。
3.1.4开方式教学模式
推动专业课程间的共享和互联,尝试对知识体系中有时间关联或技术关联的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构建创新创业驱动的开放式课程群。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鼓励教师协同教学,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实验指导和考核体系,学生可以跨专业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作业和课程设计,相关课程可以共享教学、实验资源,互认学分。
3.2实践教学维度
3.2.1动态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电子商务毕业生创业、就业信息库,跟踪记录毕业生创业、就业的现状,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根据行业和市场需求来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相关内容。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实践,了解社会及企业现状与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系统性地开设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系列实践课程,强化模拟性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和分类指导,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计入相关教学实践学分,并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3.2.2“赛-教”结合,以“创”促学
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创”、“互联网+”等比赛,对前期研究与探索予以立项支持。定期举行“双创型”专业技能大赛,并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构建“赛-教”结合的教学机制。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组织各类人文类竞赛、文体类和社会实践类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创新创业思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活动转化为实践课程学分,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
3.2.3推进电子商务“双创型”特色实验室建设
引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平台、百度搜索营销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实验沙盘、网络行为分析等系列实验平台,强化模拟性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和分类指导。推动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并以课程群体系为基础,组织跨课程、跨专业的综合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形成规范性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规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能主动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3.2.4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建模拟创新创业平台,从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合作进一步提升到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和动作环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校企协同育人计划。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体验企业的项目管理和企业文化,并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3.3应用创新维度
3.3.1筹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
在本校“创新创业特色专业建设”课题的支持下,筹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孵化室提供网站开发与管理、网络营销、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网站美工、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软硬件平台和设备,从学生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中选拔出一批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项目,分配指导老师,入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进行针对性指导,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区级、国家级竞赛中,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向创业实践转化。
3.3.2实施“项目牵引、团队协作、企业化管理”的培养模式
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探索,或在导师指导下承接企业咨询、企业网站建设、企业网络推广、网络广告制作、网络市场调研、企业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等实践课题,例如,结合广西本地方特色,扶助本地小型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从而提高学生们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切实做到“高校服务地方”。
3.3.3倡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探索与“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等第三方电子倡导学生参加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探索与“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模式,通过假期短训、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现代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电子商务平台及工具的操作和管理能力,拓展就业渠道,启发创新创业思维。
3.4科学研究维度
3.4.1提升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以科研课题为依托,指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实施专业导师制度,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双创”团队建设相结合,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自主创业、学科竞赛等项目为牵引,形成跨年级、跨专业班级的项目梯队,导师从职业规划、选课指导、考研指导、竞赛指导、学年论文、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多方面为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并组织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相关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
3.4.2奖励科研创新
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科研奖励制度,奖励科研创新,对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申报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性研究活动,给予经费支持和相应奖励。在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方面,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创新型实验和开放实验等活动,拓展学生创新性学习和探索的深度。
4结语
本文基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用创新、科学研究”四个维度提出“多层次、多领域、模块化”的开放式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将以桂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试行,拟设置实验班和参照班,跟踪项目的实施情况,收集学生和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贾扬蕾,鲁美娟.适应开放环境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4,(10):191-192.
[2]黄丽娟,谢国杰,邹春芳等.基于“五力”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评价模型及实例分析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4):125-130.
篇3
关键词:微电影,营销价值,植入广告
中图分类号:B018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观看和阅读的时间被碎片化。在“碎片化时间”里,受众更加倾向于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电影带来的情感体验,微电影由此应运而生。本文将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就微电影的营销价值,以及如何更进一步发挥微电影营销价值作用作一探讨。
一、微电影的营销价值
微电影的营销价值主要体现在植入广告上,微电影植入式广告把产品、品牌适度且巧妙融进剧情中、融入微电影故事内容中完美演绎,将广告诉求蕴于各种叙事技巧之中,具有生动性和观赏性,使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品牌形象与价值。由于产品特于情节、服务于人物,让受众更易于接受,因此,微电影植入广告的营销价值效应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
1、微电影植入广告相比传统植入广告受众抵触小,传播效果佳
为了了解80、90后群体对微电影的态度,以及验证微电影植入广告相比传统植入广告具有受众抵触小,传播效果佳的优势,我们随机投放了5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40份。调查表明,80、90后群体对微电影的态度大部分都是喜欢看的,回答不喜欢看的为0。在观看频度上,回答经常看的占27.5%,回答偶尔看的占50%,两项合计占77.5%,回答基本不看的占22.5%,没有人说不看的。由此可见,微电影在80、90后中观看率是很高的。
针对微电影传播效应,我们设计了六个题项,一个是“观看微电影广告后能否回忆起广告内容”,结果有22.5%的人认为观看微电影广告后能回忆起广告内容,有57.5%的人认为有的能回忆起广告内容,两项合计占80%,仅有20%的人认为不能回忆起广告内容,说明微电影传播效应是可以肯定的。
第二个问题是“你观看微电影后是否乐意分享转载”,结果回答是的和大多数情况下是的人占12.5%,回答有时是的占50%,回答不是的占37.3%。说明大部分人还是乐意分享转载的。
第三个问题是“你是否会向别人推荐或介绍微电影中的广告品牌”,调查结果:回答会的占2.5%,回答大部分会的占5%,回答有时会的占25%,回答不会的占了67.5%。说明有32.5%的人愿意向别人推介微电影中的广告品牌。
第四个问题是“你认为微电影是否能引发二次传播和口碑效应”,调查结果:有30%的人认为能,有23%的认为大部分能,有39%的人认为有时能,仅8%的人认为不能。说明绝大多数人认为一部成功的微电影能够引发二次传播和口碑传播。
第五个问题是“微电影广告对品牌形象是否有积极作用”,调查结果,有5%回答微电影广告对品牌形象有积极作用,有15%的人回答大部分有积极作用,有47.50%的9人回答有的有积极作用,即有67.5%的人认为微电影广告对品牌形象有积极作用,有32.50%的人回答没有积极作用。
第六个问题是“你对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印象如何”,结果,有37.50%的人认印象较好,有50%的人认为有的印象好,有12.5%的人认为印象不好。说明80、90后对微电影广告中的品牌印象还是较好的。
2、广告成本低,投资与收益比值高
大多数微电影耗资都是比较少的,从几千元到几十万不等。(当然也有些比较知名的微电影拍摄成本比较高,比如首部微电影《一触即发》耗资就过亿。)相较于传统广告而言,微电影植入式广告拍摄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所以拍摄制作的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少,而且广告的投放和推广费用也非常少。
作为微电影的播出平台,视频网站也能收获巨大的点击量以及广告收益,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所以视频网站不仅乐意如此,也参与其中,比如优酷出品了11度青春系列,不仅观众喜欢,赞助商喜欢,也给网站自身带来巨大收益。而且,和电视广告比较来说,微电影广告主要传播的载体是网络,通过网络上传播其内容,利用网民之间的相互传播得以实现最大范围的覆盖,不需要付广告费,又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二、进一步发挥微电影营销价值作用的建议
1、避免过度营销
微电影“过度营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作数量的过度,各大企业跟风微电影,一年上线数千部微电影,让消费者应接不暇,真正成功的却屈指可数;另一方面是内容上的营销过度,绝大多数企业为宣传特定产品而打造的微电影,实为广告大片,有着“追求速成、粗制滥造、产品导向、植入牵强”等共同特征。
营销过度造成的后果之一是用户的审美疲劳乃至反感,毕竟用户不会为看广告而看广告,在视频网站和微博社会化媒体上,用户有权决定看还是不看,当用户不愿意观看时,微电影的过度营销就变成了无效营销,播放数据造假更会助长这一虚假游戏的泡沫成分。
针对微电影广告问题,我们的调查表明,认为广告味太浓的人占2.5%,认为大部分微电影广告味太浓的人占20%,另有50%的人认为有的微电影广告味太浓,也有27.50%的人认为微电影不存在广告味太浓的问题。说明在80、90后心目中微电影的广告味总体上还是比较浓的,合计占到72.50%。
针对微电影中的植入广告是否存在审美疲劳这一问题,我们的调查结果是,人回答存这一问题的占17.50%,回答大部分存在这一问题的占17.50%,回答有的存在这一问题的占42.50%,回答不存在这一问题的占22.50%。说明微电影植入广告在观众眼里存在不同程度的审美疲劳问题。
2、注意艺术与广告间的平衡
微电影营销,内容的感染力只是手段,本质上其目的仍然是打广告。如果一部微电影在导演的引导下,过于强调艺术性,与企业品牌或产品关联度太低,那么这部微电影即使再火,即使感动了再多的观众,也跟企业的营销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就像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微电影那样,只不过是一只长篇广告,商品力的呈现是够了,但是弱化了故事本身的故事性和传播价值,对观众而言,感动力下降,其传播效应也就自然下降了。一旦微电影在社会化媒体上不被关注和转载,那么其营销效果同样微弱,再低的制作费用也是浪费。
针对微电影是否存在粗制滥造问题,我们的调查结果是,有15%的人回答存在这一问题,有7.5%的人回答大部分存在这一问题,有55%的人回答有的存在这一问题,有22.5%的人回答不存在这一问题。说明绝大多数80、90后还是认为为宣传特定产品而制作的微电影存在粗制滥造现象。这需要引起重视。
总之,微电影广告作为一个近年兴起的新鲜事物,在发挥营销价值方面有其自身优势,但随着微电影广告的激增,届时是否还能成为吸引注意力的 “万金油”,以及如何持续保持其营销价值优势,则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课题。
篇4
论文关键词:行动中的知识;知识一社会一体化;学校;企业;整合中心
一、行动中的知识
在哲学领域,自20世纪西方知识研究的社会转向以来。人类的知识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当代认识论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对知识的非人化、抽象化、绝对化的理解。把考察知识的视角转向人的生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生活其间的社会。这最早开始于卡尔·曼海姆(KarlManheim,l897—1947)等对知识与社会关系的考察,进而创建了知识社会学。但这种知识社会学是把科学知识排除在外的。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把科学知识也纳入了社会研究的范围之内,SSK认为,科学事实完全是一种社会的建构,是实验室、企业、政府、公众及社会环境等共同建构的结果,“科学是一种介入性的实践活动而不只是对世界的表象”。当前科学的文化研究转向虽然反对SSK对科学的相对主义解释,但继续强化了对科学的社会实践性解释。由此,整个知识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可以用实验室研究者B.Latour的“行动中的科学”(Sciencein Action,1987)来概括当前知识观方面这种深层次的变革,即“行动中的知识”。它意味着知识由“静态的客观表象”向“动态的实践过程”的转变,由“既成的知识(know-that)”向“生成中的知识know—how)”转变。
这种新的知识观也明显地表现在知识经济浪潮中。在OECD对知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know—how”与“know—who”两类知识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层面,知识不再仅仅是纯粹理性的静态层面的。而在现实中,当代知识系统不仅包括理论性、观念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系列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性和应用性的知识,“这种新的知识观意味着知识不再或不仅仅是观念性存在,而是实践性存在,拥有知识意味着拥有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不论从哲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新的变化都标志着“行动中的知识”的到来。应该说,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这种“行动中的知识”本质上是知识——社会一体化的产物。这种一体化正如科学人类学所说的,知识的建构完全是一个社会过程,而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知识建构的结果,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相互作用才能保证知识的实践性、动态性和生命力,从而才能进一步保证整个社会的永续性和生命力。
二、学校:面临新的冲击
那么,保证这种实践性的知识观——知识、社会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呢?应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在知识和社会之间找到一条可以相互链接的媒介,而这个媒介必须能够同时完成知识的整合、社会的整合、知识——社会间的整合三个环节,而且能够保证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协调运转。可以说,找到了这个媒介就找到了知识——社会相互作用、协调运转的发动机。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学校自产生以来很自然地就承担起了全社会知识整合中心的功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整个社会的知识观在发生变革,知识观要求有新的社会机制与之相适应。而反观现实,学校却越来越表现出对这种新机制的不适应:
首先,在知识观方面,当前的学校教育,知识是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的,教科书是知识的范本,知识的传播过程是“学”,“学”是单向的过程,学的结果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参照用“正确”“错误”来衡量,所以,在这种机制里,知识仍是作为“既成的知识”、真理性的知识而被认识的,仍是传统的静态性知识。
其次,学校在知识整合方面面临着挑战。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学科间的横向整合问题。在交叉研究成为当前知识创新重要动力源泉的情况下,传统的学科分类导致学科间的壁垒,严重影响了学校生产知识的效率和效益,并越来越成为知识创新的障碍。目前,许多大学认识到要打破学科界限,创造相互交流环境的重要性,并着力开始综合化。然而,这仅仅是一些硬性的改观,因为学科间的融合需要真正渗透到广大师生的心中才能发挥作用。
进入2l世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化,社会对知识横向整合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而这些必然对学校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第三,学校在全社会的知识传播、在知识——社会间的整合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学校的传统定位是教书育人,学校更多地承担了向社会精英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且由于学校自身的局限性,如职责所限、人力和财力所限,学校也不可能承担庞大的、面向全社会进行知识传播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知识社会化和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活动还是和社会的知识应用活动相分离的,这必然使得学校无法承担起庞大的面向全社会的知识——社会一体化整合的功能。
三、企业:迎接新的挑战
进入20世纪末以来,重大的科技突破几乎都是在企业引发的,例如,以电脑、互联网、通讯技术、生物科技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另一方面,企业整合知识的巨大力量也开始凸现出来,现代企业以越来越多样化的外部营销、内部管理手段对社会的知识传播做着贡献,当前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等概念的提出就是典型例证。
总之,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企业成为全社会的知识整合和传播中心已经是必然的趋势。那么,企业为什么能够承担起这个功能呢?企业为什么能够适应这种行动中的知识观呢?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比学校能更好地满足“三个整合”的要求。
第一,在适应新的知识观方面,不像学校的重要功能——“教育”(或者对学生来说是“学”),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新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或功能,所以企业的知识概念是与“创造”联系在一起的,而创造必然是动态的、革新的,这也就恰好与我们的新知识观相适应。
第二,在知识整合方面,企业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人都知道,要生产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特别是知识整合的系统工程。首先,它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文化等分析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探导消费者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它还需要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发可以满足上述需要的产品;然后,在产品的生产阶段(包括研发阶段),它需要经济、管理、社会、心理、公关、环保等社科类知识和企业愿景、价值观、哲学、政治等人文知识,对内控制生产成本、团结和激励员工,对外协调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群体关系,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尽量控制成本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第三,在产品的市场化阶段,它还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等多种知识创立品牌,情、理结合以说服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企业要圆满完成自己的价值流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与企业相关的利益群体(包括消费者)都满意,需要综合运用包括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等在内的多方面的知识,任何一门知识的缺失都会影响这个流程的完美运行。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断的对各类知识进行整合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动力所在,也是现代知识管理的本质所在。
当前,随着企业要打破官僚组织、进行知识管理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实现各种知识整合的渠道必将越来越畅通,这也就为企业成为社会知识整合中心提供了现实的组织保障。
第三,在面向社会的整合、知识——社会间的整合方面,企业的使命就是为所有的社会消费者服务,没有消费者就没有企业存在的意义,所以,不断的整合社会需求也就成为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看出,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这种要求将会越来越强烈。
由于社会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由社会需求带动的企业创造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社会需求是不断的向高层次迈进的,所以,由此而带动的企业创造也必然向更高水平前进。可以说,这种不断变化并且向高层次迈进的社会需求正是企业成为创造性组织的动力源泉所在,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有一个能对这种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进行反应的机制——通过灵活的组织不断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各种知识、技术、各类人才等,以满足这种需求。
发现社会需求一一整合知识并满足这种需求,这两个过程在企业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可以说,与学校相比,企业的机制更好地适应了当前知识社会一体化的趋势。在信息时代,随着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成员(供应商、企业、商、顾客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随时沟通,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生产。这样,以企业为中心的知识和社会之间的零距离整合也就开始了。
四、问题的本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之所以能够适应这种新的动态性的知识观,能够担当起全社会知识整合和传播中心的任务,其关键在于创造了一个知识和社会可以相互通达、融合的通道。这条通道如图1所示
组成这个通道的三个关键因素是:一个是向外部知识精英的开放,一个是向全社会的开放,是链接两者的反馈系统。由于前两者都是无限开放的,而且如前所述,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是以不断变化并向高层次迈进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的,所以由反馈系统链接的整个系统就必定成为一个开放的、往复循环的、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的系统。
篇5
关键词:室内装修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商业运营模式
当今,我国室内装修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这场机遇与挑战中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位置,已经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研究室内装修行业中的家装企业为例,以家装行业在多媒体数字化背景下的商业运营模式为主体,通过对数字化平台设计下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网络装修平台的发展情况,提出家装企业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
一、我国家装行业的规模及发展
“室内装修”行业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公共空间环境为设计、施工主体的,建筑装饰企业。一类是以家居空间环境为主的,家庭装修企业。所谓“家庭装修”(简称家装),是指通过设计、施工等一定技术手段,利用材料、家具、织物等饰品对住宅空间进行改造和装饰的过程。“家装”这种新需求理念的产生,也促使了一个具有庞大的家装产业链的行业的产生。在这个产业链中涉及的产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设计、施工、材料等内容外,还包括了家具、厨具、洁具、灯具、家电、广告、营销等等。其范围之广,市场行为之多样性,需求之旺盛,使得这个“家装”行业拥有着持续的发展动力和无穷的商机。
目前我国家装市场的容量已经超过4万亿元的规模。但是,传统家装市场不规范,装修公司之间竞争无底线,合同签订陷阱,消费者为了达到自身要求往往要支付超出原预算甚至翻倍的费用,如果没有加价,消费者则可能被迫掉进另一陷阱,所用材料质量低下,以次充好或缺项漏项。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都显示了传统家装行业的产业链出现了困局,亟待求解。
二、“互联网+”下的家装行业
随着这几年我们国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消费意识的多元化对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行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像,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单一的传统型向多样的现代型转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细化,对互联网的需求也各式各样,这就给功能综合型的网络系统及网络信息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具备专业信息的信息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首要选择。
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家装企业开始意识到为大众服务的不再只是设计和施工,而是信息和需求,“互联网 + 家装”已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那么,如何将装修与互联网结合企业该如何转变经营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在当下掌握企业发展的先机?由于家装行业的产业链太复杂,涉及的行业太多,再加上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家装行业水很深,可暗箱操作的漏洞非常多。这就迫切需要借助一种透明的手段来改造传统家装行业,让家装的信息更透明,让服务更到位。“互联网”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手段。
三、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
1.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设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目前的客舳约易笆谐〈嬖谧乓恢忠求高品质、省时、省力还省钱的需求。这种需求将是未来家装市场的主流,也是影响家装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想满足这种需求,使家装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家装行业就必须要创新与转型。目前传统企业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业务要想迈上新台阶,转型电商无疑将成为关键。
家装行业的创新与转型可以依托“互联网 +”这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将“互联网与家装行业”相结合,通过结合,形成一种“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新模式。所谓“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新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业主通过网络上的装修网站直接与装修公司、设计师、建材商等进行交易。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中间转手环节,从而使业主买到的服务的价格比市场便宜很多,相应的,企业等到了大量的业务。在这个平台中,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兼顾家装公司及装修产业的商业利益,使家装行业产业链的各种产业能够很好的结合,达到一种平衡,最大程度的减少产业链中的矛盾,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特点
该平台的设计定位于通过数字化的设计,给消费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家装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采购、预算、家具配饰等一系列内容。这样消费者的装修工程不但省时省力,还更加的透明化,在价格上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该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量整合和信息的直观透明化。该平台中储存着装修产业体系中各个产业的产品信息、价格信息和产业规范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客艨梢院苤惫鄣匮褡约旱男枨螅决定自己的装修形式及资金投入。
该平台购买过程具备直观透明化的特点,装修公司和供货商通过该平台公开、透明地处理和共享信息,与消费者建立互信惠的良好商业关系。同时还可以保证平台中的商家在最大程度上活的盈利,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减少可能发生的纠纷。
3.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优势
家装行业网络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优势是多方面的。首先,该平台实现了装修公司、材料商、产品商和消费者的最优化组合。四者之间的利益原本就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该平台将这一关系利用互联网的网络和数字化的实体体现出来,使得该商业运作更有效率,操作更直接、方便。其次,该平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消费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待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到当前最全的装修信息和市场资讯,省去了四处奔走的时间和辛苦。
四、构建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
1.网络数字化平台商业模式的构建方式
家装企业在构建网络数字化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放在企业和合作伙伴在内的整个行业产业链和家装市场的大系统中思考。现在的装修公司一般都是设计与装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虽然专业性会更强,但是对于装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产业涉猎的很少,不同的产业之间交流较少,合作领域不宽泛。本文提出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是
基于网络数字化平台之上构建的一站式平台家装到户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待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到当前最全的装修信息和市场资讯,坐享家装的品质服务,也可以到线下的实体公司中去体验。通过这种联合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经营模式,消费者可以轻松享受从装修设计、施工、安装等一系列,一站式的服务。
该经营模式将装修过程分为装修(风格)设计、材料选购、家居用品选购、施工、安装、软装配饰和入住等八个过程的形式来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装修进程来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该经营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利用网络数字平台实现家庭装修的工具,它可以使不懂家装的人通过这个平台轻松地完成装修,使装修的各个环节更加透明,减少装修纠纷的产生。对于装饰建材家居行业的供应商来说可以直接获得消费者和订单的渠道或平台。网络数字化平台的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将商品交易建立在互联网,网络数字化平台之上,借助网络的社会化,消费者轻松选择优质的家装产品和服务,降低交易风险。同时,借助第三方支付系统,比如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将支付宝所记录的交易质量与诚信体系挂钩,再加上交易评价系统的导入,理论上解决网上交易的风险问题,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2.网络数字化平台商业模式的盈利模式
网络数字化平台多品牌、多行业交叉的商业模式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销售盈利。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与建材、家居、软装、装修、装饰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平台直接从其厂家采购商品。数字化平台利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为企业做宣传推广。消费者选择好自己需要的商品后,通过下订单通知平台,平台再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查,审查通过后通知商家发货。商家每卖出一件商品,就会按事先的约定比例给数字平台一定的返利。如此良性循环,既给企业带来了销售利润,也给数字平台带来销售返利。这种 利模式可以零库存,无需建立物流仓储等设施,便于把握市场,可有效获取用户需求反馈,不依赖中间商,可为用户过滤无用信息,能够有效的推荐优良的产品。
五、关于家装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综上所述,未来的家装行业将会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渠道来呈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到实体店体验产品,然后在互联网数字平台上或借助移动终端购买商品。同时,消费者沟通、提货或送货以及退换货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由实体店来承担。互联网数字平台成为“生产兼消费者”模式的实现平台,也是互联网营销和大数据挖掘的平台。因此,对于已经开展或者即将投入到家装网络数字化平台建设的企业来说,改变传统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观念势在必行,必须树立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打破现有的顾客、品牌、产品种类、行业以及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新型的业务体系,形成创新的业务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国军《英特尔家庭装修数字化平台设计及商业模式研究》,2011,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实务;影响
引言
电子商务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出现和发展给传统财务会计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电子商务环境下,社会要求会计手段不断更新,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基于此,论文从理论和实务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电子商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旨在不断提升我国财务会计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电子商务所依仗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供多样、及时的会计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决策有用观”下的“披露责任”以及“受托责任观”下的“报告责任”都得以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会计信息中“财富分配的可靠性”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实现向利害关系人提供预期相关经济信息的会计目标。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会计基本假设是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的推论,该推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判断的片面性和实施的局限性,会计基本假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不断修改会计基本假设。
第一,对会计主体的营销。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传统会计理论中,企业法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但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人们只要拥有一个服务器就能够造出一个虚拟企业,即虚拟主体,然后在网上建立网站,进行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地点、销售地点都可以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就像凡客诚品和众多只针对线上销售的企业。从世界范围来看,每年的电商TOP500企业中,10%左右是只进行单一线上销售的。第二,对持续经营的影响。电商背景下,虚拟企业大行其道,网络域名、服务器自由切换,经营内容不断更新,这种不稳定性给会计主体是否持续经营的判断带来一定难度。虚拟企业短暂的经营活动超出假设范围,持续经营的假设严重受限。第三,对会计分期的影响。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会计分期可能会被完全淘汰,企业会计核算逐渐从静态开始走向动态,企业发生交易的信息会在网上展现出来,同时,企业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财务信息的传递,并且能够从网上获得第一手资料,另外,电子商务背景下,网上交易较为迅速,一项交易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完成交易后,虚拟公司网可以立即解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分期显得无足轻重。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收入、负债、费用、所有者权益、利润”定义为会计六大要素。通过分类,财务报表的结构一目了然,同时,会计信息相对使用者而言,变得更加易于掌握。然而,电商时代,复杂的经济活动反映在其所承载的信息上,使得当前会计要素不能展现经济活动全貌,造成不相匹配的经济信息与会计信息。因而,会计要素分类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是大势所趋。
(四)电子商务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随着会计职能又有了新的拓展,为了保证企业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为了保障产品情况、交易信息、有关数据等信息安全,必须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原则的影响
第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原则造成了较大冲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交易对象为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具备活跃、价格波动较大的特点,因此,历史成本不再能够代表其会计主体的经营效益以及财务状况。而且,历史成本原则基于持续经营假设,而电子商务否定了这一假设,因此,历史成本原则就失去了意义。第二,对重要性原则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的时代,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账务处理中解脱出来,所以信息技术条件下重要性原则已然淡化。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第一,会计核算方法信息化。以往非电子化的记账方法会存在一定时间上的延迟,工作量大并且繁重。在网络经济时代,这种方式将逐渐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第二,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化。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充分支持将会计报表电子化,大大节约了公司财务报表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提高了透明度,一方面共享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也控制了其失真的现象,信息的披露也更为充分,形成社会化监督,大大提高了信息质量。
(三)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一,对财务报告编制形式与内容的影响。電子商务时代,信息使用者已不满足于单纯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企业需要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内容。第二,对反映内容的影响。“动态实时报告系统”,源于当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它可随时随地满足不同层次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多元化的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给传统会计理论实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因此,会计相关人员要抓住机遇,在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的环境下,不断改进传统会计模式,确保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海燕.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2):87-92.
篇7
关键词:青岛经济;体育产业;经济发展
1.引言
体育产业应该以体育活动和体育产品为主要内容,通过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培训和体育技术信息咨询等方式,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的产业。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愈发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当体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时,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有助于经济转型,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推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体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娱乐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创造了价值,促进了体育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身心健康的精神与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与体育龙头,有其独特的城市本土特色和地理位置优势——“山、海、城”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城市,青岛更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沿海优势,做足海上运动文章,建设亚洲一流、国际先进的海上运动基地,成功地打造出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孕育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一个较快发展的阶段。体育竞赛表演业快速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规模不断壮大;体育中介培训逐步展开;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用品销售市场逐步扩大;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建筑、体育信息等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以英派斯、双星等一批体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形成一个多业并举、门类齐全的产业链。这时就需要体育作为一种产业,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引导消费市场。只有引导消费,改变消费结构,才能带动市场、拉动市场需求。
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青岛市体育局更是决定对青岛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思路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历经一年的筹备编撰工作,《发展中的青岛体育产业》正式完成。
然后,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知名企业偏少,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竞争能力也不强。面对这些后天不足,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之策与民众支持。
2.充分利用沿海优势,发展特色体育展业,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2.1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建立“帆船之都”新形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体育健康意识,宣传和普及帆船比赛知识,不断拓展帆船运动规模,运用品牌效应,以奥帆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使广大市民“知帆船”、“懂帆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配套建设升级帆船基地,开展各层次的帆船普及活动;积极承接、举办各类帆船比赛,营造浓厚的帆船运动氛围,树立青岛市“帆船之都”新形象。
2.2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拓宽第三产业市场,优势互补。体育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又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引导群众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合理运用青岛市体育旅游优势,健全体育产业链,不断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利用品牌赛事拉动旅游效益,并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如在2012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提高城市品牌,提高民众羽毛球运动热情,吸引国内外旅游观光客,以此为契机,完善羽毛球运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体育健康消费,互补于医疗卫生消费,降低社会负担。
2.3加大力度,调节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缺陷,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机制。借大型体育赛事,健全青岛市体育经济体制,推进本地体育运动品牌与各种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流动与竞争,促进本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健全规范的体育产业市场。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减少政治性干预,并向国际化看齐,减少体育产业税收,加大体育公益活动政府补偿力度,且在青岛市优势体育项目,如足球、羽毛球、水上运动的基础上,推进体育赛事创新、体育船业创新,使青岛体育产业向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4启动奥运在即计划,在即将开启的奥运赛事上再创辉煌。科学规范地制订青岛市体育健儿培养计划,不断拓展优势项目,形成合理的项目布局;建立起一条科学、有效的人爱培养渠道,强化对现有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训练,积极扩大和增进体育健儿向省队乃至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青岛籍运动员借助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策略提高竞技水平,在奥运赛场上绽放光彩,取得优秀的成绩,再创历史。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现体育产业社会化,民众化,培养全民健康意识
3.1政府应加大体育产业的宏观控制力度,制定鼓励中小体育企业发展政策,建立多渠道体育产业融资机制,实现体育产业经济增长多元化。青岛市政府应当扶持一些大型体育企业,在信贷、政策上给予支持。在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应实现体育产业与其他服务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规范的制度实现产业间1+1>2的整合力量,从而实现带动青岛经济发展。
3.2青岛市政府应结合全民健康运动理念,培养民众的运动兴趣,加强民众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民众良好的体育锻炼方法,开展适合民众参与的体育活动项目,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同时加强小区体育文化建设,适当开展易于举行的体育竞赛项目。特别在学生群体中,更应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引领学生体育健康潮流,从而未来的青岛市体育建设做好铺垫作用。如凭借青岛市沿海优势,建立起以教学、训练、比赛为目的的沙滩排球基地,或利用其优良的沙滩资源,举办大型沙滩排球比赛等,从而使青岛由“帆船之都”转型为“海上运动之城”。
4.实现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4.1为了使体育产业成为青岛市的朝阳产业,必须建立合理的战略与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与规范加以引导,完善市场化体育产业法律体系与监督管理体系,组建一批本土体育产业生力军,对体育产业优势加大开拓力度。
4.2扶持体育中介企业,实现不同层次、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各体育基层工作者得到充分的信息,使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应建立起一套适应体育市场竞争机制,维护从事体育产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4.3利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同项目,发展和扩大体育人口,开拓更加丰富的体育资源,充分发挥体育团体、组织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拓宽体育竞赛项目。如在节假日举行固定的体育竞赛项目,同时组织举办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群众竞赛、体育表演等。
4.4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制定详尽的政策法规,给予社会组织权利,支持鼓励其举办体育赛事,推进运动项目的体企联姻,对体育无形资产加大开发力度,形成青岛市的体育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徽记使用权、名称经营权、运动会冠名权和广告权,等等。同时建立完善的产、供、销经营网络;对体育产业领域的市场空白进行扫盲;建立完全职业化的俱乐部;多建立以经营型为目的的体育场馆,等等。
4.5加强人才培养。成功举办奥运会需要一大批既懂体育专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必须大力发展这方面的人才,我国的体育市场还很不成熟,这方面人才相当缺乏,要想使体育产业走向世界,加大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5.结语
总之,体育产业是体育发展中遇到的新名词、新问题,体育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缺陷,其产业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政府要给予优惠政策,给予大力宣传,开发几个有巨大潜力的体育市场。体育主管部门要尽快脱离依靠政府投入办体育的模式,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加快产业化发展不是一句空话,要尽快落实到实际当中,走产业化道路,是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另外,还要提高市场意识,搞好奥运营销。中国体育产业一定要借助奥运会这一契机,加大体育营销力度,以寻求更多赞助商加盟,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值。我们已提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概念,应通过奥运会的举办,系统总结我国体育营销方面的经验,继往开来,使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相得益彰,互为推动,互为促进,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就应把两种战略放在一起考虑,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楠.我国体育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03).
[2]汪全胜,陈光,戚俊娣.论营利性体育组织在《体育法》中的确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5).
[3]匡勇进,曾丽君,伍方荣,黄代华.体育产业发展的理性探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01).
篇8
一、电视改革研究逐步推进,产业研究成为焦点。
当前,电视传媒的“二重属性”论,即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已经得到广泛承认,研究者也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改革方案,如建立公共电视体制与商业电视体制并存的方案,“的新闻媒体”和“非的新闻媒体”的双轨制方案等。也有研究者提出我国电视传媒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电视传媒的监管和规制。①中国电视的根本问题是必须有市场力量介入,所有改革方案的出台必须真正从产业规律、企业经营逻辑、市场经济要素上去推敲、透视、解析,才有变革的实际价值。②
但是有些学者对中国电视是否是产业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电视不是产业,至少不是市场条件下的产业,因为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完全不是同样的主体,运作规则和目标也各不相同,很难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③而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交易不公平,是造成到目前为止电视市场难以产生真正有实力的内容生产商的根本原因。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促进政策来修补市场机制,对市场格局及其发展方向做出制度性安排。④
关于电视改革的策略问题,学者对是否要搞制播分离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有研究者认为,按照社会分工的原则,制播分离似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但是,按照产业效率、价值链整合的说法,关于节目制作是社会化还是制播合一,还需要新的判断指标。节目制作并不只是广电企业自己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而是更多受到政府规制的影响。⑤制播分离不符合产业规律,当前世界传媒业制播倾向于整合。在中国的体制条件下,如果制作方剥离出去,虽然可以按照企业的方式经营,增加活力,但是播出方仍然是事业单位。在主体不对等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腐败、霸权,所以制播分离对于构建良好的产业市场没有多大意义。⑥
2006年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元年,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在对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充满期待的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反思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学者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策略是民族的创新意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应坚持鼓励创新、保护原创、鼓励竞争与融合,探索更好的把创意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途径与模式。⑦但当前我国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危机,一方面与低成本大规模复制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创意的重视不够,不仅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撑,而且没有有效的利益回报机制。电视媒体同时承担着政治、服务、商业三种功能,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市场集聚能力,所以当务之急还是从调整中国电视制度入手,从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资本整合的条件开始。⑧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创新能力的激活与形成,主要的动力不仅是来自于政策资源和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由――包括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总体上看,中国广电产业将向法制化、规模化、社会化、地方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⑨
二、电视经营管理研究持续走高,节目营销、品牌化建设、电视评估体系成为研究热点。
节目营销研究。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以及受众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不断变化,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电视栏目的营销和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重视。有研究者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不同节目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认为这样才能延长品牌栏目的生命力。⑩
电视品牌建设研究。2006年,中央电视台提出“专业频道品牌化”的战略,标志着中国电视的频道建设开始从专业化走向品牌化,当前电视的品牌建设工程由栏目品牌化建设逐渐向频道品牌化建设和媒体品牌化建设转变。
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应该根据品牌创立阶段和品牌维持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11}构成电视媒体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有四个方面:频道设置(定位)、频道运行状况、频道传播效果和综合效益。电视媒介只有对市场、观众以及媒体自身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一套适合实际的品牌形象发展战略,才能培养观众的忠诚度。{12}但是,任何一个市场的品牌竞争,都处于“同一性的差异化”竞争过程中。中国电视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同一性”市场环境,产生了许多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并制约着电视频道品牌化的市场环境,所以中国电视应当首先促进电视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熟和完善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13}
收视率及评估体系研究。2007年收视率仍然是电视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研究焦点由收视率作为节目评估体系是否合适发展到了如何处理收视率和其他评价标准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节目(或媒体)考核评价体系等问题。有研究者提出“收视率分解法”,把收视率分解为节目质量收视率和环境设定收视率,认为必须消除环境设定因素对节目收视率的影响,才有可能从观众收视的角度对节目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14}
关于收视率与其他评价体系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从“收视率”到“影响力”,已经是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影响力是主打,在影响力的基础上努力把收视率做好。{15}有学者认为满意度评价体系对传播影响力的评估和预测有着更为现实的参考价值。{16}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收视份额点投入、点收入的新概念,建议采用“点”考核。{17}
总之,国内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发展到现在,评价指标越来越丰富,在理论设计上也日趋科学合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评价指标运用盲目性”和“评估节目操作机械性”,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段、不同频道的节目建立多元化标准和动态评估。{18}另外,我国收视率调查行业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审查制度,在媒介数据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调查程序不严谨、数据结果偏颇的问题。在国内收视率数据已渗透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成为重要的市场参考指数时,对媒介调查进行行业规范更显得不同寻常。{19}
三、电视类型节目研究成果丰富,娱乐节目首当其冲。
真人秀节目退烧。一方面是由于广电管理机构不断强调净化荧屏,反对低俗、庸俗、媚俗的节目。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大电视台争相开办选秀节目,使其供给过度,让观众审美疲劳,再加上缺乏本土创意,赛制雷同,拙劣炒作而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作了进一步阐释:所有的差异性都是因为稀缺而具有了存在的价值,选秀的席卷而来造成对“秀星”资源过度开发,过早地消耗了差异性,以至于变成了新的同质化。{20}
除娱乐节目以外,纪录片研究,电视剧研究也是电视类型节目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近年纪录片研究成果众多,既有对某个纪录片的解读,又有对某类纪录片的分析,而其中对纪录片本体特征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较以往推进了一步,对社区影像的研究也表现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特点。在当代语境中,“类型化”生产是中国影视剧艺术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对电视剧的研究也凸显出类型化的取向,如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电视剧、儿童电视剧、历史电视剧、戏曲电视剧等的研究成果众多,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看,有研究电视剧文本构成、叙事方法方面的,也有研究电视剧内容表现的。
另外,电视栏目剧、电视讲坛节目、方言电视节目、女性电视节目等都是比较受到关注的节目类型。
四、电视实务研究进一步深入,电视新闻娱乐化和节目编排成为研究热点。
电视实务研究是电视研究中数量最大的一部分,包括电视采编播的各个环节。以新闻节目为例,其研究集中在选题与策划、采访、故事化叙事、细节表达、镜头运用,节目包装等方面,涉及民生新闻、新闻娱乐化等多个议题。还有一些学术期刊开辟专栏,及时总结某些电视栏目、频道发展的经验。随着奥运会的来临,出现了一些研究电视传播与奥运的论文。这类研究分布面广、数量大,在此,仅对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电视新闻娱乐化和节目编排的研究状况作概述。
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方面,国内学界形成了某些似乎约定俗成的观点和理念,如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最重要的动因。有研究者从传播链角度和文化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认为传媒生产者的欲求、电视媒介特性、电视消费者的需求和把关者的默许构成了传播链方面的原因,文化的变异和跨文化的冲击也对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21}有研究者认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是一个全球化的潮流,不能采用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为了能更好地在变化中求发展,必须把握好“度”,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寻求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22}
还有研究者对2000年以来国内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讨论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国内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新闻娱乐化涵义的界定、新闻娱乐化的时代背景、新闻娱乐化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及前景分析。{23}
节目编排研究。电视节目编排在电视生产各个环节之中处于一个十分敏感和关键的地位,对它的理论研究还显稚嫩,在具体的电视节目编排实践中,应该处理好编排和内容生产、媒体责任和经济利益、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成功的电视节目编排至少要考虑时间、节目、观众三个要素。近年来,“播出季”的编排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播出季”是海外电视市场成熟、成功的运营理念和体制。央视经济频道于2005年、重庆卫视于2006年、湖南卫视于2007年先后进行了各自不同的“播出季”的探索和实践。有研究者认为尝试季播模式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是中国电视界一次重大的编排改革。但是,他认为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季播,指出了适合季播的六类节目,警示美国季播模式不宜全盘照搬,要进一步探索季播规律,改进季播编排方式。{24}
五、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研究日益丰富。
截至2007年2月,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俗称手机电视牌照)。广电媒体已进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有文章从技术的角度勾勒了手机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也有文章研究了手机电视节目的内容,认为从长远看手机电视业务将会获得快速发展,并形成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关键是制作机构能够适时推出一些适合手机电视播出的内容。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数字电视的讨论多侧重于技术标准、政府政策、发展概况等宏观论述。有研究者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情况,提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数字电视的采用具有直接影响。{25}有文章则对相关概念的使用提出质疑,认为应该使用“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而不要使用“广播电视数字化”。{26}
关于电视和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不但要注意“合”,即实现新闻资源与采编力量的联合;还要注意“融”,即电视台与网络要充分互动,取长补短,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加工与复合性使用。{27}总之,媒体融合这场深刻的变革正在传统的广电业中出现,国际竞争和产业利益是媒体融合的外在推力和内在推力,中国广电业的融合需要突破种种障碍,尤其是需要突破竖井式分割管理和突破媒体身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28}
六、电视媒体及从业者的社会责任研究备受关注。
2007年的“纸馅包子”虚假新闻引发出各种讨论,如关于宣传纪律、宣传管理体制、媒介公信力、媒介社会责任、媒介与国家形象等若干重要命题。有学者从记者社会角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纸馅包子”的报道者制造这一虚假新闻,有媒体整体浮躁的原因,有宣传把关不严的原因,但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来自当事人急于完成一个预先申报的选题以换取个人生存的基本保障(如与所在媒体签订正式劳动合约)。文章认为,电视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从业者生存压力空前加大,急功近利的状况导致了不少电视传媒取向“泛娱乐化”乃至“低俗化”。
中国电视媒介的低俗化趋势引起学者的担忧。对此有学者认为一部分中国电视人文化身份迷失,必须强调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倡导文化自觉。有学者通过阐述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警示我国电视业应坚守社会责任。{29}
以上我们勾勒了近期电视研究的基本情况,除此以外,电视受众研究,电视文化研究,国外境外电视理论或经验研究等都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对象,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总体来看,近期电视研究体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首先,热点突出,电视媒体改革、品牌化经营、电视节目营销、娱乐节目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其次,研究更趋于理性化,反思性的文章较多,对推动电视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研究视野开阔,涉及面广,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对策性经验性总结性的文章偏多,研究的前瞻性不足,对电视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探讨的多,但对传播接受者、传播效果研究的少,这些都是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注释:
①王永庆.《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②夏骏,胡智锋.《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③⑥⑧{20}尹鸿,杨乘虎.《文化・创意・产业:中国电视的三维空间》.《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④王甫,吴丰军.《广电内容产业促进政策:中国问题与美英经验》.《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
⑤朱春阳.《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机制的选择与演变》.《视听界》.2007年第5期
⑦哈艳秋等.《中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
⑨刘斌.《成本・收益・制度创新――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广电产业制度创新》.《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⑩林小勇,陈依依.《不同节目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5月上
{11}毛建国.《电视频道的品牌经营策略》.《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2}段鹏.《电视媒介品牌的形象塑造策略》.《中国记者》.2007年第5期
{13}杨效宏.《中国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意识与方法》.《新闻界》.2007年第1期
{14}参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12期
{15}梁晓涛,靳智伟,胡智锋.《2006:中国电视忧思录》.《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16}段鹏.《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博弈――刍议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与收视率、满意度的关系》.《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
{17}刘方平.《电视媒体的“点”考核》.《中国广播影视》.2007年3月(下)
{18}邹霞,殷娟娟.《建立多元化动态性评价标准――对完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思考》.《新闻记者》.2007年第1期
{19}王锡苓.《议我国收视率调查行业规范和管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
{21}毛浓华.《国内电视新闻泛娱乐化成因分析》.《新闻知识》.2007年第9期
{22}舒薇.《如何正确看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新闻天地》.2007年第4期
{23} 张莉.《当新闻遇上了娱乐,路在何方?――新闻娱乐化研究综述》.《声屏世界》.2007年第11期
{24}王云峰.《电视季播模式的认识与探索》.《中国记者》.2007年7月
{25}韦路,李贞芳.《数字电视在中国大陆的采用:一个结构方程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2期
{26}罗建辉.《试论数字化的中国广播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
{27}许颖.《浅谈电视与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3期
{28}石长顺,石永军.《融合与突破:对广电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3期
{29}时统宇.《美国电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青年记者》.2007年7月(上)、8月(上)
篇9
随着我国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强,物流配送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的 发展对物流和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更为先进、科学的物流体制。配送方式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说是现代市场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系 统物流思想的重要产物,这与人们一般所熟悉的“送货”有本质的区别。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 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兼具大机器工业生产和传统商业特点两方面的优势,要求商业企业在分散经营中,采取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 经营过程的标准化、集中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然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来支持,物流配送正是高效益的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和保证,它促进 生产、满足消费、降低成本,能够以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2002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式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 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文件要求大致如下:发展连锁经营是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重要措施,是改造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动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 径,所以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
在我国,连锁经营业主要是近一二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发展时间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明显较短,虽然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然而现阶段我国连锁经营的总 体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是企业的规模偏小,规范化程度不高等。特别强调的是,我国现阶段的配送体系仍相对落后,现行的配送方式也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配 送,这是我国连锁经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国外连锁巨头已大批登陆中国,这无疑预示着我连锁经营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国外连锁业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运作理念都已相当成熟,它们在物流配送方式 建设上的经验更是值得我国连锁企业借鉴。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7-11等知名企业,它们拥有超乎寻常的竞争优势,除了归功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品牌效 应之外,更是他们运用先进物流配送手段的结果。
《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重点提到统筹规划,加快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旨在促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就是 先通过介绍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的配送体系,进而认识我国连锁经营及其物流配送体系的总体现状,分析国际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的特点,说明良好的配送 体系在连锁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连锁经营的优势,合理地改善连锁经营配送方式的思路与对策,以响应当今连锁发展之大势,最后列举案例说明上述观点理 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及论文内容
一、论文写作的主要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连锁经营业在西方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日本也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使得连锁经营业在这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得发展,并呈现了日趋成熟的发展态 势,其成功的发展经验、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配送模式值得我国的连锁经营业的借鉴。本文将对连锁经营业及其配送体系中外理论研究、实践以及发展现状等方 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我国连锁业及配送情况在管理水平、经营理念、经营规模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配送现状的一些建议。
(二)文献综合归纳法
文献研究是论文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文献查阅过程中,了解到许多国内外连锁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现状,配送体系现状等有关文献,从而使本文写作是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避免了盲目性。
二、论文主要内容
本篇论文共分6章,各章主要思路和内容是:
第一章 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介绍连锁经营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实质,说明发展连锁经营的优越性。
第三章 现代物流的配送体系,介绍配送的概念、类型,配送模式及其选择,以及配送中心相关概念、功能等。
第四章 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体系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主要介绍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的作用、国际先进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状况及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体系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现代化的对策。
第五章 案例-奥康集团的连锁经营配送体系,说明上述观点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图1-1是论文的主要框架。
图1-1 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 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流通体制改革是至关重要的领域,现代经济就需要现代的流通体制。半个对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致力于发展集中配送和连锁经 营的现代化流通体制,不但使消费者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带动了规模生产和经济发展。现在,有些连锁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如美国的沃尔玛就成 为全球500强的第二位,证明了这种流通经营方式的强大的生命力。连锁经营是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连锁经营业特别是国有商业的一 项重大改革。
第一节 连锁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一、连锁经营的概念
(一)连锁经营的内涵
所谓“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由同一经营总部领导下的若干分支企业或店铺构成的联合体所进行的商业经营活动。
国际连锁业协会以及西方各国政府规定,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商店的零售业或饮食业的组织为连锁店。我国连锁经营协会1997年在《连锁店经营管理 规范意见》中规定:连锁店指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 连锁店应由10个以上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到统一采购配送商品,统一经营管理规范,采购必须同销售分离,部分商品可根据物流合理和保质保鲜原 则由供应商直接送货到门(二)连锁店的组成
连锁店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组成。连锁店各组成部分职能介绍如表2-1:
表2-1连锁店各组成部分职能介绍
组成部门 重要性 职能
连锁店总部 连锁经营管理核心 采购配送、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指导、市场调研、商品开发、促进销售、教养培训
配送中心 连锁店的物流机构 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货、加工、集配、运输、送货等任务
门店 连锁店的基础 按照总部指示和服务规范要求、承担日常销售业务
连锁店形象图如图2-1所示:
图2-1连锁店形象图
二、连锁经营的基本特征
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市场营销管理》中指出 :“公司连锁店比起独立商店有很多优势。由于规模大,因此可以大量进货,以便充分利用数量折扣和运输费用低等优势。连锁店能够雇佣优秀的管理人员,在销售 预测、存货控制、定价以及促销等方面制定科学的管理程序。”与传统的商业形式相比,连锁经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组织形式的联合化和标准化
连锁企业是由一个总部和多个店铺构成的一个企业联合体系,这种联合是整体性、稳定性、全方位的联合。这一联合体系将向消费者提供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而标 准化也正是连锁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之一。例如,全世界的麦当劳餐厅都有一个明显的金黄色M型的标志,店内的布局也基本一致,柜台高度统一为92厘米。在色 彩心理学中,黄色有提醒人们注意的效果;壁柜全部要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便于打扫,保持卫生,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不论高矮,人们在92厘米高的柜台前是最方便掏钱出来的。
(二)经营方式的一体化和专业化
连锁企业实行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来源于对企业重要原料和重要市场的控制,在这种控制中企业能够获得经营的确定性,减少经营风险,同时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效益。
专业化是指连锁店的营运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管理,以便使连锁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反应,领先于对手。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运营使连锁店获得了速度上的优势。
(三)管理方法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连锁店必须实行集中规范化的管理,连锁店总部是决策中心,各职能部门是执行中心,而分店是作业现场,配送中心是协调上述各部门的纽带,只有集中规范管理才能实现连锁店的协调运行。
现代化是连锁店在运营、决策方面的速度与效率的保证,这得益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第二节 连锁经营的类型与实质
一、连锁经营的类型
发展连锁店的方法,各国不尽相同,但从资产关系、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划分,连锁经营主要有直营连锁、自由连锁、特许连锁三种类型。
(一)直营连锁
直营连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连锁形式,也是连锁经营的基本形态,又称为正规连锁、公司连锁,特指单一资本统一经营的连锁类型。直营连锁的连锁店的店铺都由 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国际连锁商店协会规定: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商店的零售业或 饮食业组织为直营连锁。
直营连锁的本质特点可以归纳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集中,即所有成员由总部集中领导,各成员店经理是雇员而不是所有者。直营连锁具有以下优点:有较强的议 价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发功能和多店铺销售的效率;有明确的管理和长期计划;便于计算机统计分析;具有广告优势。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灵活性;限制了个人的独立 性;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
(二)自由连锁
自由连锁又称自愿连锁,是由一个总部和多个加盟店结合而成的经济事业体。各加盟店是独立法人,只是在部分业务范围内合作经营。自由连锁保留了单个资本的所 以权,同时实现了联合经营。自由连锁在所有权和财务上是独立的,与总部没有隶属关系。只是在经营活动上与总部存在协商和服务的关系,统一订货和送货,统一 使用广告宣传,统一制定销售策略。自由连锁的特点是成员店所有权、经营权和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其优点在于灵活性较强,各店自主性强,主动性高。但缺点是 统一性差,决策迟缓。
经营非常成功的自由连锁组织如果增强整个体系的统一化活动,并对新加入者征收加盟金,提供相应的特许权时,自由连锁就可以转化为特许连锁。
(三)特许连锁
特许连锁又称合同连锁,是总部和加盟店之间靠合同契约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如肯德鸡、麦当劳等。加盟店是独立的法人。在与总部签订合同的同时取得使用总部 的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的商品的特许权,而经营权集中在总部。总部确定商品、价格、销售方式、广告、管理等一系列经营方式,加盟店必须按照 总部确定的方法方式经营以获得预期收益。在吸收分店的过程中,总店对分店的经营技术的转让是有偿的,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加盟费、特许金、供货加价、指导管 理费用,有的还包括保证金。
特许经营的特点是投资少,扩展快,对于分店则是可以降低风险,减少投资失败率。在现代的“打不胜它就加入它”的观念下,许多独立商会选择加盟来分享利益。
二、连锁经营的实质——规模经济理论
提到连锁经营,往往会涉及到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经营活动存在“不可分割性”,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就是规模经济。否则,就不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连锁经营是规模经济原理在流通领域的运用。这种经营方式的规模经济特征体现在随企业的连锁扩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经营成本不断降低,以此确立企业的规模经营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规模经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连锁经营企业一般都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的经营形式。大批量进货使连锁经营企业提高了自身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得到供应商较大的折扣,降低了原材料或商 品的进货成本。仓储、配送中心的统一送货,节省了连锁门店的库存面积,减少了占压资金,从而降低了销售成本。连锁经营企业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劳动效 率高,节省了人力成本。由于店铺众多,连锁经营企业的广告宣传、促销手段效果明显,也节省了这方面的费用。(二)连锁经营实现网点布局
连锁经营企业一般拥有众多的门店,许多国家对连锁经营企业的界定通常在11家分店以上。一般来将,网点的多少能决定企业的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单体企业 很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的冲击和影响,即使是大型百货公司也不例外。实行连锁经营,使企业既具有经营战略、网点布局的优势,又形成了目标一致,联合对外的竞争 优势,为此许多中小企业采取特许的方式加入连锁行列。
(三)规模经济赢得品牌效应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全世界,各国零售企业名列前茅的均为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马狮,德国的腾格尔曼,荷兰的阿侯德,日本的大容, 法国的家乐福等。这些企业的社会知名度高,容易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品牌、名店的优势。另外,各国政府对连锁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助于企 业快速形成规模,通过资源共享,获得经济效益。
第三节 发展连锁经营的优越性
一、发展连锁经营的作用
连锁经营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具有其他商业形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连锁经营有利于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连锁店的大量进货,大量销售,缩短了流通时间,降低了生产费用,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连锁经营是通过零售职能和批发职能的统一创造规模效益。它把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实现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大批量的采购和专业化的销售,降低了进货价格,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
第三,连锁店在经营战略、产品营销、企业形象设计、信息处理等方面都有专业人员负责,不仅提高了各个分店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也促进了各店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四,连锁经营有利于提高零售业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连锁商业的现代化。连锁经营把众多小规模、分散的零售企业组织起来,使之整体化、专业化,有利于采取和推广现代流通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提高流通效益。
二、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意义
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
其次,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加快国有商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指导消费、指导生产,优胜劣汰,保护消费者利益。
第四,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稳定社会秩序。
第五,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商业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采取连锁化、集团化的方式,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第三章 现代物流的配送体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物流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配送是一项特殊、综合性的物流运动,其运行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 景,传统的作坊式营销方式以及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形式,必然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例如,我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780亿元,约占GDP 的20%,如果社会流通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资金178.8亿元。如此诱人的发展前景,确实是企业的第三利润的源泉。当今世界没有哪家企业不关注 成本控制、经营效率、改善顾客服务。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基础之上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物流配送如同人的血管,把国民经济各个部 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节 配送的概念与类型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它与人们所熟知的“送货”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企业界普遍认为,配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企业创造出更高的效益,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的重要手段。
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的概念原本是从日语中直接引用的,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既配又送,即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结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目前, 较为权威、科学、全面的定义为:配送是整个物流过程的一部分,包括输送、送达、验货等以进货上门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它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一种综合的、 特殊的环节,同时也是物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所以,配送活动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配送不仅仅是送货,它是配货、分货、送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配送的概念描述了接近用户资源配置的全过程;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是大生产、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体现。
二、配送的类型
在长期的实践中,配送以不同的运作特点和方式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配送类型。这些配送类型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表3-1简要地说明了各配送类型及其特点。
表3-1配送的类型和特点
配送的分类标准 配送的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
配送机构 配送中心配送 专业性强,和顾客有固定的配送关系,一般实现计划配送
商店配送 这种配送形式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的门市网点,规模不大,但经营品种比较齐全
仓库配送 一般以仓库为结点进行配送
生产企业配送 组织者是生产企业,可直接从本企业进行配送
配送商品种类和数量 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配送量大,商品品种较少,配送较稳定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按照用户差异化的要求,配送作业水平要求高
配套配送 将装配的各种零配件、部件、成套设备定时送达企业,易于企业组装生产
配送时间和数量 定时配送 配送方式时间固定,易于安排工作计划
定量配送 按照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适合生产和销售稳定、产品批量较大的生产制造企业或大型连锁商场商品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 一般由客户事先提出商品需求计划,适合消费者集中的地区
即使配送 配送速度和时间要求严格,有望实现准时制生产和经营
配送组织的经济功能 销售配送 配送企业一般是销售型企业,供给配送 是用户或用户集团为自己的供应需求所采取的配送,在连锁业中较频繁
销售-供给一体化配送 连锁经营中最重要配送形式,有利于保持流通渠道的畅通
代存代供配送 经常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并与经营权是分离的
配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 综合配送 一般在性状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类产品进行配送
专业配送 根据专业的共同要求优化配送设施,适应性强
第二节 配送模式及其选择
配送是物流过程的终端环节,从物流本身的运作规律来看,尽管各类配送服务作业的内容是一致的,但由于物流运作组织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不同,也就是说,配送所 服务的企业性质、使命与目标不同,其配送运行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配送运行模式。根据目前配送运行的情况,可将配送活动的组织与运行 分为企业自营、厂商共同配送、第三方配送三种基本模式。
一、自营配送模式
企业自营配送是工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独自出资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对本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进行配送活动。其配送活动根据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一般分两个方面。
(一)企业的分销配送
企业的分销配送根据其服务的对象又可分为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和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两种形式。
1.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
这种配送活动发生在完全独立的企业与企业主体之间,基本上是属于社会开放系统的企业之间的配送供给与配送需求。企业对企业的配送,配送量大,渠道稳定,物品标准化,在地方性较强的产品生产企业种应用较多。
2.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
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主要是指商业零售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这种配送是在社会大的开放系统中运行,其运行难度比较大,另外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小,地点分散,配送成本相对较高。一般超市配送有兼营配送形式和专营配送形式。
(二)企业内部供应配送
集团系统内部供应配送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或销售供给,所建立的企业内部配送机制,其实质是企业集团、大资本集团、零售商集团等的内部共同配送。3-1图就是企业集团的系统内部供应配送。
图3-1企业集团的系统内部供应配送
二、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配送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中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配送模式。其定义概括如下:共同配 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物流模式。一般采取由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建一家配送中心来承担 他们的配送业务,以获取物流集约化规模效益,从而解决个别配送的效率低下问题。
共同配送具体有四种模式,主要模式为系统优化型的共同配送。它有一个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综合各家用户的要求,对各个用户统筹安排,在配送时间、数量、次数、 路线等方面做出系统最优的安排,在用户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全面规划、合理计划的进行配送。如3-2图所示。另外,共同配送模式还有车辆利用型共同配送、接 货场地共享型共同配送和配送中心、配送机械等设施利用型共同配送等,这里就不作详细的描述。
图3-2系统优化型的共同配送
三、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也叫物流服务提供者,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物流新概念,是指专门从事商品运输、库存保管、订单处理、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管 理等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它依据第一方(供应商)或第二方(需求者)签订的合同,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快速、安全、准确地为客户在特定的时间段,按 特定的价格提供个性化的物流系列服务。所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一)企业销售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是工商企业将其销售物流业务外包给独立核算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运作,企业采购供应物流配送业务仍由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部门承担。其销售物流配送图如图3-3:
图3-3企业销售物流配送第三方运作模式
(二)企业供应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组织管理方式,是由社会物流服务商对某一企业或者若干企业的供应需求实行统一订货、集中库存、准时配送或采用代存代供等其他配送服务的方式。可以 按照用户的要求实现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门到门供应配送,即由配送企业将用户供应需求配送到用户门口;第二种,门对库供应配送,由配送企业将用户供应需 求直接送到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仓库;第三种,门到线供应配送,将用户的供应需求直接送到生产线上。显然,这种配送可以实现企业的零库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 生产成本。
(三)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在完成物流服务企业销售配送的同时,又承担用户物资商品内部供应的职能,也就是说,第三方物流既是用户企业产品销售的物流服务者,又是用户企业 的物资商品供应人。这种配送模式,不仅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物流供需关系,而且更有利于工商企业专注于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的发展。同时,长期稳定的物流供 需关系,有利于实现物流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化、配送作业的计划化和配送手段的现代化。从而保持物流渠道的畅通稳定和物流配送运作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 本。
第三节 配送中心概述
前面章节已提到,连锁店的三大组成部分:连锁店总部,配送中心,门店。配送中心是连锁店发展必须的物流中心,是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流通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设备和设施比较齐全,货物配送能力强。所以这节再详细论述一下。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它是一种末端物流的结点设施,通过有效的组织配货和送货,使资源的最终端配置得以完成。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一)存储功能
通常配送中心都建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存储一定量的商品,形成对配送的资源保证。
(二)分拣功能
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分拣,然后按照配送计划组织配送和分装,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三)集散功能
配送中心可以把各个用户所需要的多种货物有效的组合或装配在一起,形成经济、合理的批量,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
(四)衔接功能
通过储存和发散货物功能的发挥,体现出配送中心其衔接生产与消费、供应与需求的功能,使供需双方实现了无缝连接。
(五)流通加工功能
通过按照客户的要求,开展配送加工,可以使配送的效率和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六)信息处理功能
配送中心连接着物流干线和配送,直接连接产品的供需双方,因而不仅是实物的连接,更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包括在配送中心的信息生成和交换。
三、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图3-4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图
四、配送中心的作用
现代物流活动中,配送中心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二)经济高效的组织储运。
(三)提供优质的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四)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是连锁店的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它可以帮助连锁店实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使流通费用降低;减少分店库存,加快商品周转,促进业务的发展和扩张。
第四章 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体系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总数增长26%,与销售规模增幅基本 持平。营业总面积达51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员工人数达204万人,同比增长31%。继2005年“连锁100强” 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0.5%)后,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11.2%。看到我国连锁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该看 到我们连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看到制约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的瓶颈。物流配送在多数连锁经营企业还很不成熟,配送中心的建设明显落后于连锁经营的发展, 这也影响了连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的作用
配送中心在一般物流系统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对连锁经营企业而言,更是具有核心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配送中心有力地支持了市场营销体系
配送中心从事的是物流活动,是为经销服务的一种活动。配送中心的设置,强化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能力;就配送中心来说,作为物流的一 个重要内容是生产营销系统的延伸。如在向门店供货时,可进行小批量的商品包装、装卸和发运,使得配送中心如同生产过程的延伸;同时,配送中心的多种活动都 以满足门店需求为目标,体现了物流活动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支持了市场营销活动。
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为目的的,然而,配送中心保持一定的库存,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特别是对国庆节、春节等销售量比平日成倍增加的销售高峰期间,配送中心 的库存对确保销售,起到了有力的支撑。配送中心以集中的库存形式取代以往一家一户的库存结构方式,这种集中库存比起传统的“前店后库”,大大降低了库存总 量,增加了供销的调控能力。
二、配送中心是连锁的信息中枢
配送中心接受连锁商店通过信息网发来的订货单,据此编制订购、拣选作业流程表,由自动拣货系统按单拣选配送;由计算机系统编制合理的配送计划,确保一定的 商品及时按量送达分店;同时,还可以将零售店的订货信息及配送中心的库存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厂。例如,深圳沃尔玛店为了保证与总部的联系,一次投入了 7 亿美元买下 2 个卫星频道,只要收银小姐一按电钮,信息便通过商用卫星送到配送中心,同时,还可以把该从哪里给深圳店补货,下次采用何种营销手段等信息,按总部要求下达 到商店,配送中心就成了连锁企业的信息中转站。
三、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的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化是指把物流的各种环节视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的效率,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这一方面可以具体参照第三章第三节配送中心的功能这一具体章节。
四、配送中心因拥有大型专业设备而体现专营供货的经济性
配送中心配置了专用运输车,自动高速分拣设备、专业仓库、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高效运作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鲜度、温度、质量保持等多方要求,并使物流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工成本大量节约,从而实现连锁经营中的物流规模经济。
五、配送中心对各分店实现“零库存”起到关键的作用
由于各连锁分店的主要任务是现场销售,在场地安排上,营业场所面积要占70%,用于储存的场次不会太大,而建立在大量采购、快速分拣、加工、配货、快捷运 输基础上的连锁配送系统,辅以信息系统对各分店销售库存信息的准确及时反馈,能够解决什么时候送,送多少最好的问题,从而能够使各分店不需自设仓库,实现 “零库存”。这样,整个集团就可以大量节约库存成本,通过分店的专业化销售而提高效率。
六、配送中心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
由于配送中心为门店的销售活动创造了种种优势,从而使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成本大大下降,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有竞争力的零售经营形式。配送中心对于整个连锁 经营体系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统一进货,有利于严把质量关;第二,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商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第三,扩大配送中心的拆零、分拣能力,改善 门店的存货水平,有利于实现零星商品无库存、少库存经营;第四,保证门店管理逐步向“只管销售”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权向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配送中 心转移”,这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之一。例如,流通加工可减轻门店的工作量;拆零作业有利于商场增加销售商品的品种数。
所以,配送中心在连锁集团内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它以自身的合成效应去支持实现连锁的规模效应,因此,要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配送中心是不可少的。
第二节 国外发达国家配送体系的发展思路
配送最早出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加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这种先进的物流方式逐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行起来。在发达国家,配送发展良好、迅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对我们的提示。一、配送的规模日趋扩大,配送中心的数量明显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的急剧增长,在发达国家,配送的规模及其范围也在同步扩大。据统计,在许多产品的供货总量中,通过配送方式到达经营者的 比例高达50-90%,与此同时,配送的品种也不断的增加。从配送的活动范围来看,随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些发达国家的配送服务已经延伸到 了省际和国际。如荷兰的国际物流中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到欧盟成员国的用户手中,使得配送活动超越了城市和地区的界限。发达国家配送规模日益扩 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配送中心的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到1999年,日本在各大城市建立的配送中心以近30个,仅在东京,就有五个配送中心。美国的配送 中心数量达到数万家,仅共用型配送中心就有250家。
二、配送技术和设备更加先进
由于发达国家物流设备的更新周期比较短,因此,其配送技术和设备非常先进。目前,在发达国家配送业务中主要采用的新技术有:条行码标识技术、自动存货和补 货技术、自动分拣技术等,其设备的选用尽可能考虑到建设自动仓库的要求,具有蓄电池叉车,机械化或半自动设备,高架仓库增加堆垛高度,扩大发展站台等。同 时,发达国家的很多配送中心建立了自动化的配送系统,包括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处理系统和数控分拣系统等,大大提高了配送的效率。
三、配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才能立足。因此,发达国家的一些配送中心都把提高配送服务质量视为发展配送业务的重要手段,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商品配送作业准确有序的进行,真正体现了优质服务。具体来将,要做到拣选配货准确无误;发货不出现错装;发货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期 限;发送的目的地准确无误;运输货物要保持货物的完整性,不得污损货物。
第三节 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连锁巨头已大批登陆中国,这无疑预示着我国连锁企业发展不容乐观。与连锁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的是,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 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配送方式也相对落后,这已成为了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总体说来,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物流行业人才的缺乏和物流配送观念的落后
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连锁经营企业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培训系统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 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各国在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 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很落后,虽然有一些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和课程,但为数较少;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是缺乏。
二、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规模较小,统一配送率不高
配送中心只有形成规模,才能获得效益。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对于鲜活易腐商品、冷冻商品,分店不愿意统一配送, 多数采用直接送货上门的办法,不统一配送说明没有统一进货,而不统一进货则也就丧失了连锁经营的根基。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60%的 人员、大部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配送成本偏高。在电子商务普及的今天,大部分配送中心还不能满足顾客各种需求,同时配送成本高,造成送的越多损失越大。这 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设施薄弱,功能不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国外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使储存向空间延伸。美国 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日本已呈现采用尖端物流技术的趋势,如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和搬运特殊物品的 机械手,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辆等。而我国的大部分连锁商业目前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运输、通讯等手段都很落后,技术和设备都比较缺乏,经营效率 低、效益差,无法完成配送功能。
四、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管理手段落后
物流作业不规范,各种编码缺乏标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致使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内部业务的管理。同时没有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不能对诸如货物 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等活动进行有效的决策管理。例如:在库房管理中,不仅出库、入库都依靠手工操作,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由于库存商品种类较多,没有 实施统一的条码管理,导致商品和货物的准确位置不能确定,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库区和库位管理。配送计划调度方面,由于没有良好的配送调度控制,作业执行得 不到有效地监控和跟踪,而且由于缺乏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无法准确计算配送成本。
五、连锁经营企业对配送中心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与传统的零售店或仓库在功能、布局、作业流程方式,管理办法上无明显差别。配送中心只充当仓库和运输中转站的角色,甚至某些连锁经营企业将配送中心功能理解为“送货上门”。配送中心的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第四节 连锁经营配送体系现代化的对策
目前,中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一般都以原来的商品仓库、物流仓库、运输公司及批发站为基础,功能仅限于储存、保管、运输。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政策 和传统观念的沉淀外,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来对企业及其供应链的资源按照供应链的战略进行统一分配,造成统一企业和供应链在物 流管理上的地区差别,无法在事实上对网络内的资源,按照供应链的战略目标统一规划和配置。所以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系统已成为连锁企业发展的关键。
篇10
关键词:高尔夫产业;高尔夫企业;高尔夫旅游;高尔夫地产;高尔夫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3-03
高尔夫产业是体系日趋完善的特色产业,国外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我国学者也对高尔夫产业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高尔夫产业的宏观发展、高尔夫旅游、高尔夫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高尔夫产业宏观发展研究
(一)前景预测与展望
吴亚初(2004)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高尔夫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化发展特征,并指出高尔夫的产业化发展是中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韩烈保,等(2004)指出,中国高尔夫前景广阔,高尔夫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林永革和杨亮(2005)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赵小林,等(2006)详细地分析和总结了四条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并指出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发展有很多的机遇可把握。张金桥(2006)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在中国大规模开发高尔夫球产业是不适宜的。张本俊和马利亚(2008)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详细分析。
(二)现状、问题与对策
吴克祥(2004)提出了目前高尔夫产业存在球场占用土地过多、行业无序发展、行政干预过多及球场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张建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用地、环境、投融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克祥(2005)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营造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建议。王桂忠(2006)从娱乐业赋税、媒体抨击和国家明令暂停审批建设等表征,说明了高尔夫球产业在中国被边缘化的现状,分析了高尔夫产业被边缘化的成因并提出了摆脱产业边缘化的对策。刘宗现(2008)描述了国内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对影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建议。安铁民(2009)分析了当前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阻碍,提出要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三)高尔夫市场研究
陈恩玉、王爱丰(2006)分析了高尔夫核心市场、高尔夫主体市场和相关市场三大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围绕三大市场的市场培育展开讨论。肖亚红(2007)从深圳高尔夫产业的消费入手分析,提出中国高尔夫应根据其面临的不同消费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詹新寰等(2009)对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绩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黄亮与胡晖(2006)具体研究深圳市高尔夫球场与经济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深圳市应有的高尔夫球场洞数,研究分析表明,高尔夫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得出国家不能限制高尔夫的发展,而应该引导高尔夫正确、规范前进的结论。
二、高尔夫球场与高尔夫俱乐部相关研究
(一)高尔夫球场的建设
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没有与各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动植物资源、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等充分协调发展。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田至美(2003)分析了土地资源对高尔夫球发展的限制,指出高尔夫场地利用方式正在由远离城市的地区向城市边缘逐渐的靠近。梁健(2003)提出发展高尔夫经济有利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并有助于完善招商引资的环境配套。崔英淑(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环境影响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及土地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了引导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健康发展的部分政策建议,以期促使高尔夫球场建设和运营与环境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相协调。袁华莹等(2006)将美国、韩国和日本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土地和经济是限制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因子将是制约中国高尔夫发展的最终因子。
(二)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与发展
郁小平等(2004)将中外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条件进行了比较,大胆预测:中国到2015年高尔夫企业的数量可达到900家左右。李璐莎等(2004)指出中国目前的高尔夫球企业中的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将中国现有高尔夫企业的生存描述为“另类生存”,并呼吁降低高尔夫球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毛骏(2005)以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为例,研究了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规划了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分时度假营销模式,并提出分时度假模式的发展对策。燕俊全等(2006)对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制约云南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王玉英等(2006)以重庆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存在的问题。孙雷鸣(2009)探讨了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俱乐部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认为高尔夫球会实施会员制营销战略是开发和维护忠诚客户行之有效的方式。杨铁黎等(2007)对北京市高尔夫球俱乐部的现状和经营策略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高尔夫旅游研究
(一)宏观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郁小平等(2004)对我国的高尔夫旅游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开发思路与注意事项。李舟(2006)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陈鹏(2006)提出,很多不符合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高尔夫球项目,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的贵族化。这种盲目的开发可造成很多的社会危害,首先是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是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陈才发(2006)认为我国高尔夫旅游发展中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相关产业结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高尔夫旅游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发展思路。付冰等(2006)指出高尔夫旅游是高尔夫运动和旅游活动两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对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刘德云(2007)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高尔夫旅游球场发展影响关键因素。李子超与韩烈保(2009)分析了近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高尔夫旅游的文献,发现国内在有关高尔夫旅游研究少而松散,且与国外的研究视角不一致,最后提出国内在高尔夫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区域性高尔夫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王志东和丁再献(2006)探讨了如何加强山东半岛与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合作,特别对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专项旅游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门达明(2008)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面临的现状分析,就实现的具体途径及普及高尔夫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海南走高尔夫旅游大众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张文政(2008)针对韩国高尔夫旅游者的需求提出了我国高尔夫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幸岭与邓艺(2008)在对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条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策略、目标与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飞加和陈恩玉(2008)对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发达省份、开展较好的省份以及其它省份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休闲、赛事和商务三类高尔夫旅游主题的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对策。李子超(2009)运用文献分析、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高尔夫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对高尔夫旅游的认知度。蒋伟(2009)提出,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可以施行“定位、规划、进港、客源、产品、特质、促销、活动、聚合和人才”等10个“P策略”。陈飞(2009)分析了高尔夫旅游在重庆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及建议。
四、其他高尔夫相关产业研究
(一)高尔夫地产
叶国基(2003)指出,高尔夫物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高尔夫物业服务产业,并提出了该产业的四大特点。同时指出,高尔夫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物业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市场情况及管理需要,坚持创新与稳重结合、服务与收益结合的经营方式。刘力与邹毅(2009)指出我国高尔夫酒店相对球场发展滞后,高尔夫酒店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新一波浪潮。张娜(2007)对北京地区高尔夫产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和科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高尔夫房地产发展的建议。
(二)高尔夫用品市场
用品市场无疑是整个高尔夫市场中最诱人的一块蛋糕。近几年来,中国高尔夫人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给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陈明等(2005)对中国高尔夫球具市场进行了调查,认为中国市场潜量巨大,发展十分迅速,销售额以每年30%―35%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李旗等(2007)也认为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开发,将对中国高尔夫用品市场的积极健康的发展以及如何树立中国自己的高尔夫品牌,积极推动中国的高尔夫制造生产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高尔夫教育
高尔夫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吴克祥等(2006)指出,我国的高尔夫教育,无论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的质量和规模都不能适应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尔夫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提升高尔夫教育质量的基础建设途径。谢芳等(2006)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做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扎实的经营管理类知识和实用的高尔夫专业知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和高超的球技是保证美国职业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4个关键因素。而中国沿用传统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软硬件缺乏,课程设置脱离高尔夫产业实际,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高尔夫企业的实际需求。伍勇辉(2008)对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亦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看,我国高尔夫研究虽然历史较短,但研究所涉及内容却逐渐拓宽,这对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利的促进。但由于我国高尔夫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产业化深入、系统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家对高尔夫制定了限制性政策,更需要业内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玉英,周卫平,殷胜.重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77-79.
[2] 毛骏.分时度假在会员制高尔夫俱乐部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梁健.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高尔夫俱乐部现状调查[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李子超.北京高尔夫旅游认知度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刘宗现.中国高尔夫产业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 黄亮,胡晖.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经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146-147.
[8] 詹新寰,靳英华,詹国勇.中国高尔夫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25-28.
[9] 李璐莎,顾列铭.中国高尔夫报告[J].金融经济,2004,(7):20-21.
[10] 郁小平,夏洪胜,何莽.我国高尔夫旅游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4,(4):113-114.
[11] 幸岭,邓艺.积极推进云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08,(3):106-108.
[12] 孙雷鸣.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16-19.
[13] 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3-27.
[14] 门达明.海南高尔夫旅游大众化初探[J].管理观察,2008,(6):63-64.
[15]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21-25.
[16] 伍勇辉.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高尔夫旅游及教育[J].当代经济,2008,(5):122-123.
[17] 陈恩玉,王爱丰.对我国大陆高尔夫三大市场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20(1):37-40.
[18] 吴亚初.试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04,(3):40-44.
[19] 王志东,丁再献.山东半岛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研究[J].旅游学刊,2006,(10):49-54.
[20] 肖亚红.从深圳看全国高尔夫产业消费的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7,9(4):74-76.
[21] 王飞加,陈恩玉.我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经营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9):37-41.
[22] 李子超,韩烈保.高尔夫旅游研究现状探究[J].特区经济,2009,(5):153-154.
[23] 蒋伟.促进桂林高尔夫旅游跨越发展的“P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18-20.
[24] 陈飞.重庆市发展高尔夫旅游的SWOT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65-66.
[25] 付冰,周申立,郝百强.试论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0-63.
[26] 李舟.浅析高尔夫球运动特征与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6):124-126.
[27] 安铁民.理性看待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151.
[28] 张本俊,马利亚.浅析我国高尔夫产业[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88-89.
[29] 燕俊全,李利娜,张琰.云南高尔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6,(24):16-18.
[30] 陈才发.我国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36):36-45.
[31] 张文政.中国开拓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初探[J].江苏商论,2008,(1):93-94.
[32] 陈明,王月平.中国高尔夫球具营销策略分析――基于全国高尔夫球具市场的调查[J].特区经济,2008,(7):28-30.
[33] 陈鹏.高尔夫球场过量兴建危害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2-75.
[34] 崔英淑.我国高尔夫球场环境保护与土地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5] 李旗.台湾正圣公司高尔夫用品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 田至美.高尔夫球运动的场地变迁及其土地利用[J].金融经济,2003,(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