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2 14:0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离骚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离骚赏析

篇1

【关键词】 颅脑损伤;心理护理;MR增强扫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2-02

近年来,影像学得到飞速的发展,MR检查逐渐被普遍,由于脑部损伤的多变性、难成像性,在传统的X线检查中不能清晰成像,不具优势,MR的普及促进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进步,MR在成像上的特点可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诊断损伤程度,在脑部损伤的诊断中MR已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而MR增强扫描在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疾病的痊愈时间及程度[1]。本次研究旨在发现减少MR增强扫描颅脑损伤患者影响的方法,提高诊断率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选取明确诊断为颅脑损伤并需接受MR增强扫描的150例患者,所有患者诊断均采用国家制定的标准,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干预组中6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上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在此组中有男35例,女30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5.3±2.3)岁;其余65例患者为对照组,组中有男34例,女3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1±2.1)岁,此组患者采用MR增强扫描时的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信息进行对比可发现其差异无明显意义,对比明确。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同一设备、由同一技术人员进行MR增强扫描,药物选用由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方法为静脉注射,并以0.1mmol/kg的剂量短时间内快速注射完毕,每位患者的扫描器械均是西门子1.0T核磁共振仪。干预组患者在进行MR增强扫描前、中、后各时间段均进行心理干预,MR扫描完全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影像方法,诊断脑部损伤的优势更加明显,常作为首选,为减少患者在进行MR扫描时的不良反应,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联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2]:

1.2.1 扫描前心理护理 由于增强扫描的时间长,长时间处在密闭的空间内可严重加重对疾病的恐惧感,在扫描的过程中可有幽暗的灯光效果,在患有身心疾病的患者身上可被无限放大,产生恐惧,由于身体病变的疼痛降低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轻度噪音加重患者的烦躁感,在幽闭的环境中,没有人陪伴,患者感到无助,且无所适从,因此在患者进行MR增强扫描之前,护士应当详细介绍扫描的过程,让患者熟悉在扫描过程中会出现的声音及光亮,减少患者的突发感,并与患者家属配合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陪同患者进入MR扫描室,帮助患者了解进行MR增强的意义,并解释此检查没有任何危险,却可以明确诊断,对以后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存在好处,让患者了解注射的造影剂非常安全,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可增加影像效果,为诊断提供便利;若患者仍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可为患者注射小剂量镇静剂,减少患者情绪波动,控制患者自主行动,可为患者佩戴耳塞或播放音乐等方法减少噪音对其的影响。

1.2.2 扫描中心理护理 造影剂注射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不同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注射造影剂时的疼痛感,并尽量一次成功注射,微笑面对患者,教育患者MR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及优势,增加患者的信心,为患者解释所有提出的问题,并以确定的态度,微笑的解答患者,建立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进行MR普通扫描的过程中安抚患者,平复患者的心理意识变化,告诉患者扫描很快结束,稳定患者,减少患者身体活动对扫描结果造成影响,导致二次注射及扫描;在进入扫描仓内时,护士帮助患者营造一个最为舒适的环境,通过对仓内设施的摆设,采用柔软的枕头,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患者对MR增强扫描的恐惧感,MR扫描空间的狭小,环境幽暗增加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在患有有闭恐惧症的患者又必须进行MR扫描时,可注射镇静剂辅助完成此项检查,在扫描过程中护士始终与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减轻压迫感,在对患有基础病变的患者检查时,发生不良反应后应立即给予对症治疗,避免影响患者生命。

1.2.3 扫描后心理护理 扫描后主要为密切观察患者产生的现象,保持患者的基础生命指标,稳定患者的情绪变化,并教育患者家属,在进行MR监测过程中正常也会产生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家属不理解,不配合,影响患者心理,剧烈的情绪波动更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SAS18.0统计处理软件,采用X2检验的方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对比,并以P

2 结 果

MR增强扫描发生的不良反应通常包括过敏反应、虚影、影像失败等,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统计发现,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为3.07%,而对照组则高达20%,两组差异显著,意义明确,P

3 讨 论

MR增强扫描为诊断脑部损伤的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具有诊断正确率高,成像清晰等特点,但在MR增强扫描过程中可由于造影剂或患者自身因素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MR扫描的环境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影响患者疾病的治愈[3]。因此MR扫描时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的进展促进心理护理的发展,在影像学检查时采用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根据每位患者心理素质的差异个体化心理安慰,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患者不良动作,消除紧张,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增加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在检查过程中,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心理辅导及教育,建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心,促进患者对医务人员的配合度,加快诊断速度,治疗迅速,可降低因长时间损伤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心理干预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由干预组的3.07%降低到对照组的20%,差异显著,意义明确,P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因颅脑损伤而采用MR增强扫描辅助时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治愈疾病,可向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郑小云.颅脑MR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医生,2012,5O(6):80-81.

篇2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簇,犹向陶公觅宠光。

[注]①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 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的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答案:(1)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 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

(3) 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在回答本题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 审题不清,所选角度不准确。比如第2题“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即赏析“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一联。生甲:“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写出了傍晚相见山坡的景色。”生乙:“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菊傲然于世、高洁傲岸的精神;从结构上看为全诗点明了主旨。”显然这两个学生审题不清,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生甲在没有认真审题的情况下,上来就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答非所问;生乙的“点明主旨”属于强拉因果。他们所给的答案,赏析角度不够准确,导致该题不得分。那么这类赏析型的题目该如何作答呢?首先应选准角度,其实对诗句的赏析,首先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的赏析。比如炼字角度、修辞角度、色彩角度和情感角度。其次应看清是“两个角度”,而有的学生只选了一个角度,比如生丙:“已晚”表现出作者对的喜爱,突出了诗的主题,令人深思。可见该生只是从情感角度进行了回答,是很难得满分的。而有些学生就回答得很好。请看生丁:(1) 对偶用得好,“半山碧”与“一枝黄”对仗,堪称完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2) 色彩对比鲜明,“碧”与“黄”勾勒出一幅深秋傍晚图景,凸显了的鲜艳美丽,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这一答案就非常棒。首先按题干要求,从修辞和色彩两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并且有分析性的语言,感情也答出来了。角度准确、全面,又有分析,这样的答案就能得满分。

二、 答案表述不够准确全面。比如第1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一生:“描绘了野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形象”。只能给1分,为什么?因为答案包含两个方面。(1)生存状态:“政缘在野有幽色”,即在自然界中的客观形象,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1分)(2)内在品质:“肯为无人减妙香”?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1分)综上所述,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分两个方面作答,即客观形象描述加内在品质挖掘,然后进行语言的整合即可。

三、 语言表述过于笼统、宽泛,导致表达不恰当、不准确。比如第3题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篇3

关键词:古典诗歌 知识 赏析

一、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我国是个诗的国度,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陌上桑》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到《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从《龟虽寿》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到《饮酒》中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李白的《将进酒》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白居易《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李清照《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到席慕容《乡愁》诗中“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诗走过了漫漫长夜,诗的光芒穿越了千秋万代,闪耀在我们华夏儿女的内心深处,成为我们遥寄情思的一方星空。难怪孔圣人说:“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来低吟诗篇,细品其味,举起传承这一瑰奇文化的火把。

二、古典诗歌知识

诗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形象、充沛的感情、精练的语言、特有的形式和和谐的韵律的文学体裁。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词和曲。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古诗(《观刈麦》)和乐府诗(《陌上桑》)。近体诗分律师(《春望》)和绝句(《泊秦淮》)。词有牌名词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分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曲也有牌名与曲名,分散曲和戏曲。散曲包括小令(《天净沙・秋思》)、套曲(也叫套数或散套)。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有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诗人的生命,诗歌的灵魂。诗人在创作时,他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以想象为中介融合成诗歌形象,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诗人为了创造这种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常常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诗的语言是精练的、形象的,音调是和谐的,节奏是鲜明的。在诗歌的语言上,我国古人是最呕心沥血的,大家熟悉的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确定。“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足见其用心良苦。

三、古典诗歌赏析

综上所述诗的内涵,我们可以概括为诗的内容和诗的艺术两部分。内容包括诗象、诗境、诗情,艺术包括语言和方法。赏析时我们便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入手。理解内容应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由诗象到诗境诗情的过程。理解表层含义要抓住含义和句子。词语首先要看语境义。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就生动而形象的描绘了杏花盛开时成团成簇的盛况及蜂飞蝶舞的繁忙景象,“闹”有充盈、盎然的意思。还要注意用典。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吐露希冀援引的心情。句子要理清结构。因诗歌语言力求凝练,有时还要对仗、押韵,因此有省略跳跃或者倒置现象。理清语境义要把上下文中有关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还要联系作者和所写事件的背景。

诗的艺术包括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诗的语言要精练、含蓄,同时又具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含蓄也就是说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一样直露,它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但绝不是像朦胧诗一样,使人不知所云,颇费猜测,而是事清景明情真,只不过不是裸表明而已。诗的艺术手法包括抒情方式、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寓情于景、情景相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寓情于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貌似叙事,实则抒发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写作手法常见的有动静结合,如“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有虚实相生,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有情景交融,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有以小见大,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修辞手法运用灵活多样,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拟人又对偶;“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对偶;“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设问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比喻对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诗经》里的赋比兴、排比、反复等手法,都大大丰富了诗的意境,活跃了诗的语言。

篇4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赏析】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渔家傲》一反她词作的清丽婉转、幽怨凄恻的风格,以豪放的笔触、奇伟的想象,对云涛星河之梦以浪漫的描绘,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渴望摆脱种种束缚的愿望。这首词在她的《漱玉词》及两宋词坛中都堪称独放异彩的珍品。仔细品读,不难看出此词为词人南渡后的作品。李清照自丈夫赵明诚病卒,避金兵之难,流落江南,处于前途黯淡的环境里,其间词作多为愁苦之音。而此词则另辟蹊径,幻想出一条精神上可以寄托的道路,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气概。整首词完整地叙述了一个梦境故事。

开头两句写拂晓时海上的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为壮丽,期间又准确地嵌入了“接”“连”“转”“舞”这四个动词,写海天跌宕,飞梦天河,在星斗斑斓的银河中疾驰,气势磅礴,意落天外。接下来,“仿佛”以下三个句写词人来到天帝身边,灵魂浪迹天涯、孤苦无依,渴望得到精神解脱的词人受到了天帝的接待,“殷勤问我归何处?”在“问”之前修饰以“殷勤”二字,表达了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这时没有天人的隔阂,没有森严的等级,只有平等的对话。但对于天帝的恩泽,词人并没有感到受宠若惊。

篇5

【关键词】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艺术

古典诗词属于我国文化宝库中极为耀眼的存在,优秀的词人、诗人,将壮丽的山河、宽阔的胸襟,通过诗词呈现出来,而且一直流传至今。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十分深厚的,而古典诗词与其他的文化财富相比是具有其特殊性的,主要体现为,其一是由于古典诗词所创作的年代距离我们是较远的,因此是具有一种时代隔阂感的;其二,古典诗词的创作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且很多古诗词往往与音乐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诗词进行剖析时,如果仅仅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去分析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从其他视角进行分析。故此,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导者而言,应当认真研究古典诗词的解读技巧,巧妙的将技巧运用其中,是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的。本文针对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的教学情况,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一、造势艺术

造势,指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初始阶段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学内容开展的氛围、情境。结合当前的教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是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开展的。而且如果缺乏足够的互动,是无法确保教学效果的。互动的实现说明双方实现了对话,而且通过互动,师生之间能够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氛围。季镇淮教授曾经回忆闻一多先生教学时的情境,问先生专门在黄昏时分给他们讲授楚辞。在晚霞中,闻先生含着烟斗进入教室。在教学刚开始,闻先生以世说新语中的一句话来引入楚辞:“痛饮酒,读楚辞……”。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随后开始正式进行授课。这种做法即为造势,由此可见闻先生对造势运用的是十分巧妙的,而且所讲授的课程也是十分精彩的。

二、勾沉艺术

该教学艺术指的是借助意象勾沉。指的是重新挖掘诗歌中易被人所忽视的意象,使得这部分意象能够重新显现,进而通过这些意象的把握实现对诗歌意境的有效把握。刘士林先生曾经对《离骚》中的“求女”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原文中,学生对于“哲王不寐,转而求女”这句话可能无法理解。为何三闾大夫一直将美政作为其追求目标,而却突然将思路转到了温柔乡中呢,是因为在政治上失败而希望能够得到红颜知己以慰藉自己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求女”这一情节在整篇文章中具有的含义是十分深刻的。

三、比照艺术

最初比照指的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而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则指的是将两个相关的作品以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种对比教学中,以对比实现映照与学习,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两个作品之间存在的区别和相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诗歌的全面理解。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对比教学,比如对于两首作品可从其年代、意境、主体、情感等诸多角度进行对比,以凸显两者在风格上存在的区别,而且鉴赏者通过该过程能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诗歌的美丽所在。

四、留白艺术

留白指的是确保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的。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多数都是以教室为主,因为古典诗词在理解上是需要进行讲解的,因此,教师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也开始凸显。而且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形式更加的多样化。要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留白技巧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即学生应当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比如进行诗词阅读、赏析等等。而这一空间是需要教师帮助营造的。通常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实现。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讨论能够发现,古典诗词属于我国的文化瑰宝。为了能够实现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理解,实现更好的传承,是要求能够加强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分析的,以改善教学效果。故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应当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艺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何炳林 单位:广东省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参考文献:

篇6

下面我们以三道高考题予以强化理解。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解析 本诗所咏之物为“山泉”,它的特点是:外观其“得天气之声色”,细察有注满山涧之能耐,内在品性则为“恬澹”和“长自清”。作者歌咏这样的山泉当然是流露自己“恬淡清高”的精神与风骨。

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耐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澹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说说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野 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能力。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意象加以想象,的生长环境是“山野”,外在特点是“散发幽香,独自开放”,身上暗含着一种丝毫不在意外界环境而遗世独立的情怀,这也正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也正是本诗的“志”。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例3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诗人借孤桐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解析 本诗所咏之物为“孤桐”,其外在特征是“孤”“高”“虚心”“森森”“弥壮”,而且在其身上还有作者“关心百姓疾苦,愿意牺牲奉献自己一切”的影子,这也正是所咏之物与作者风骨情操的完美融合,水融。

答案 (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强,越是曝晒越是茁壮。(2)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中有不少咏物诗,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这些诗歌大多以“物”为吟咏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最终达到“物即我,我即物”的“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占有重要地位,当然,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此类诗歌的命题意旨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意象、意境的理解,进而把握诗人的情志。相信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与解读,大家一定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志。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杨 柳 枝 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1)前两句表现了杨柳怎样的特点?

(2)诗人借杨柳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1)杨柳枝条繁盛,随风飘拂,舞姿优美,色彩鲜艳,婀娜多姿。

篇7

摘 要:《楚辞》众多优美典丽的词语、精巧而富有经典意义的意象,连同它们所承载的那些撼人心魄的情感,成为后世文人创作时的重要资源,谢朓的创作挖掘、利用了这一资源。本文拟从这一角度进行粗浅探讨。

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①。是南北朝时期极为重要的诗人。史载其“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②。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清人方东树论谢朓:

玄晖别具一幅笔墨,开齐、梁而冠乎齐、梁,不第独步齐、梁,直是独步千古。盖前乎此,后乎此,未有若此者也。本传以“清丽”称之。休文以“奇响”推之,而详著之曰:“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太白称其为“清发”“惊人”。玄晖自云:“圆美流畅如弹丸。”以此数者求之,其于谢诗思过半矣。③

今人曹融南先生《谢宣城集校注》前言说:

谢朓能生动形象、深婉细致地表现人情物态之美,形成独特风格,和他优异的艺术表现才能密不可分。他远祖诗、骚,近承建安以来曹植、陆机、谢灵运、鲍照等的诗歌成就,又从乐府民歌中吸取营养,涵泳蕴蓄,终于取得如此卓越的造诣。④

古今两位学者都对谢朓的成就作了较高的、中肯的评价。上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多对谢朓上承建安魏晋文学、中于诗律革新贡献、下开唐风的先驱作用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从谢朓诗文创作“远祖诗骚”之祖“骚”作一探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仅评论了屈原的《离骚》,也评论了《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此,可以把“远祖诗骚”之“骚”作三个层面的理解:一、屈原的辞作;二、《楚辞》这部书;三、“楚辞”这种文体。在此前提之下,分几个层次逐一展开讨论。

一、多处使用《楚辞》的词语

《楚辞》中众多优美典丽的词语营造了瑰丽意境、描绘了众多形象、抒发了丰富的情感,谢朓选择并使用了其中诸多的词语。

《杜若赋》《酬德赋》两文均用到了“延伫”一词:“凭瑶圃而宣游,临水木而延伫”;“怅分手于东津,望徂舟而延伫”。王逸注《离骚》“延伫乎吾将反”,“延,长也。伫,立貌。《诗》曰:伫立以泣。言己自悔恨,相视事君之道不明审,当若比干伏节死义,故长立而望,将欲还反,终己之志也。”“结幽兰而延伫”又注:“言时世昏昧,无有明君,周行罢极,不遇贤士,故结芳草,长立而有还意也。”“延伫”在《离骚》中是由“立”和“泣”两个动作构成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饱含着屈原对楚国的强烈不舍,去与还的痛苦抉择,凸显了屈原高洁的品格。谢朓在此借《离骚》曲折地表达了时局动荡时艰难的选择:还京城还是还山泽?这是越来越强烈地困扰着诗人的苦恼,表现了谢朓仕与隐行与藏的犹豫。

《奉和隋王殿下》其一,是谢朓在随王萧子隆西府时所作。“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哀时命》“愁修夜而宛转兮”,王逸注:“心忧婉转而不能卧,愁夜之长”,冬日昼短夜长是客观现象,但特定条件下时间的长短又会融入人的主观体验,《诗经·郑风·子衿》“一日不见,如三日兮”便是。“修”是诗人的情感体验,“愁修夜而宛转兮”为“修夜”提供了一个涂染着感伤色彩的背景。

谢诗中还有一些重叠词,如“涂涂”、“嫋嫋”、“阳阳”、“冥冥”、“杳杳”、“衍衍”,均能在《楚辞》中找到阅读理解的背景,这些叠词嵌在诗中,读起来确实“圆美流转如弹丸”,体现了谢朓的创作思想。如《雩祭歌·白帝歌》“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金凤方嫋嫋”“嫋嫋”一词:《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王逸注“嫋嫋,秋风摇木貌”;洪兴祖补注:“嫋,长弱貌”,除指木摇貌外,还包括秋风吹拂的音响,又指秋风的特定状态;《文选》左思《吴都赋》说:“霭霭翠幄,嫋嫋素女”,“嫋嫋”指女子的轻盈柔美;北宋《前赤壁赋》“余音嫋嫋,不绝如缕”,“嫋嫋”又指音乐的悠扬声。由此看来,“金凤方嫋嫋”,既有秋风吹送如缕的状态,又有轻风吹动树叶发出音乐般悠扬的声音,还指金秋时节的微风给人柔美的感受。“嫋嫋”一词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特别清丽的意境。这些词语的使用,可说是谢朓创作过程中“字字苦吟”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谢文“清丽”的构成部分。

二、沿用并拓展了《楚辞》的意象

《诗经》比兴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屈原在《离骚》中又用香草美人意象创造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兴系统——“香草美人”意象,这种象征在后世的赋体文学、诗歌乃至所有抒情文学中得到极为普遍的运用,是对我国古代文学表现领域的重大贡献。谢朓的创作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

《同咏坐上所见一物·席》“幽渚夺江蓠”之“江蓠”便是《离骚》中与“芷”与“兰”与“菊”等并列出现的香草意象,这些香草是屈原高洁人格的追求与象征。谢朓的作品中,多处使用了这一系列意象: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时菊委严霜”,以严霜之下的时菊写秋冬肃杀的景象,既自比,又状所处的严酷环境,还包含了诗人精神层面的追求,是“香草意象”比兴意义的沿用。

《咏落梅》“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逢君后园讌,相随巧笑归。亲劳君玉指,摘以赠南威。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作于永明九年(491)。永明八年(490),谢朓由随王(萧子隆)镇西功曹转为随王文学,次年谢朓又跟随到荆州(今湖北江陵)。在荆州他介入皇室内部的矛盾斗争,被卷入政治旋涡,忧心忡忡,惶惑不安。这首咏物(梅)诗,当是表现这种不安的心情。咏物诗至六朝自成一格,宫体诗中咏物极尽图貌写形之能事,其追求在于形似。谢朓咏物诗既有与时代相通的善于写物图形,又汲取了《诗》、《骚》以来比兴的传统,在客观的物象中寄托了主观的旨意,这首《咏梅诗》便是如此:诗中既以“落梅”(香草)自拟,又以“南威”(美人)自拟,沿用了传统的“香草”“美人”意象。

《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王逸注:“芳洲,香草丛生水中之处。”《杜若赋》之“杜若”本已幽香,作者又把她放在“瑶圃”“汀洲”这些芳洁之地,使洁者更洁,香者更香。

《怀故人》有“芳洲有杜若”之“杜若”;《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之“荃荑”;《临楚江赋》之“宿莽”等等,这些香草意象,为我们深入阅读谢朓的诗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应该是谢诗极省净而又内涵丰富的原因之一。

在《楚辞》中,荷花是最常见的香草(花)之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九歌·湘君》);“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九歌·湘夫人》);“乘小车兮荷盖”(《九歌·河伯》);“被荷裯之晏晏兮”(《九辩》);“芙蓉始发,杂芰荷些”(《招魂》),其质地较前面的花草更为清纯、雅致。荷花进入屈原的诗中,被赋予了情感因素,成为“香草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抒情主人公的人格与荷花的形貌交相映照,清洁之质凸现。谢诗中的荷花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这种比兴传统的延续,再则成为独立描摹的对象。

《移病还园示亲属》“折荷葺寒袂”,很显然是“制芰荷以为衣”的沿用,是比兴。“荷”出自清水,以荷为衣,象征着诗人雅洁、幽香、清寒。时临深秋,折荷制衣,以示隐逸之志洁而且坚。“烟衡时未歇,芝涧去相从”进一步写“敛性”。“衡”,闻人倓《古诗笺》作“杜衡”,是一种形似葵的香草,这里暗喻情操高洁的隐士。“芝兰”也是香草,诗人暗喻自己。这二句意思是说:情操高尚的人时时都存在,我要追随他们而去。

《冬日晚郡事隙》“案牍时闲暇,偶坐观卉木,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风霜旦夕甚,蕙草无芬馥。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薖轴?顾言追逸驾,临潭饵秋菊”,整首诗写到四种卉木:荷、竹、蕙、菊。蕙、菊保留了比兴的手法,荷、竹是眼前所见,成为独立描摹对象,鲜荷与翠竹互相辉映,构成了山水的近景。

《后宅回望》“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荷从比兴中剥离出来,时令虽已推移,但秋荷依然生机盎然,如盖的荷叶写出了“绿肥”的质感。《曲池之水》“芙蕖舞轻带,苞笋出芳丛”,荷花摇曳多姿,细细的荷茎像轻柔的丝带一样,在风中飘舞,生动形象。《游东田》:“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诗颇具巧思,观察细致,笔触轻灵。鱼与荷同生于水中,共同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们与生俱来的组合,审美凸现。

从这些多次出现的荷意象中可以推知:作为高门士族的后代,谢朓有着与屈原同样高洁的追求,只是谢朓的时代使他的悲剧结局缺失了屈原的崇高与悲壮,更多的是卑微与无奈的成分。

谢朓在诗中还多次沿用了《楚辞》的美人意象,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诼谓余以善”。王逸注:“蛾眉,好貌。”《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招魂》:“姱容修态,縆洞房些。”姱,好貌。修,长也。

《夜听伎二首》其二“蛾眉已共笑,清香复入衿”。此处“蛾眉”专指好貌女子,已无修道德、尚高洁之意;《秋夜讲解》“琴瑟徒烂漫,姱容空满堂”的“琴瑟”“姱容”应是佛家语,指尘世间一切声色而言。

《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是说屈原忧思而念怀王,伫立悲哀,涕泪交横。《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屈原的美人,或喻君,或自谓,或指神。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揽涕告辞,悲来横集”化用了“思美人”句。萧子显《齐书》记载:谢朓为随王子隆府文学,世祖敕朓还都,谢朓作笺辞子隆。使谢朓“揽涕”的“美人”是随王萧子隆;《鼓吹曲·送远曲》“南浦送佳人”,指佳美之士。谢朓的美人,或谓王,或谓知音。用意象源于《楚辞》又不囿于《楚辞》。

三、使用楚物名、地名,虚实相间

战国时的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领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虽和中原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但仍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谢朓或实或虚使用了这些楚国特有的物名地名,构成了作品风格的一部分。

《夏始和刘孱陵》“白蘋望已骋,缃荷纷可袭”,《九歌·湘夫人》有“白蘋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王逸注:“蘋草,秋生,今南方湖泽皆有之,或作蘋。”

转贴于

《雩祭歌·迎神歌》第七章“冻雨飞,祥云靡”,王逸注:“暴雨为冻雨。”

《和别沈右率诸君》“春夜别清樽,江谭复为客”;《临楚江赋》“爰自山南,薄暮江谭”。《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江谭,指水侧。《九章·抽思》“长濑湍流,溯江谭兮”。王逸注:“谭,渊也”,楚人名渊为谭,此处借指楚地。

《鼓吹曲·出藩曲》:“飞艎遡极浦”;《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浦,水涯也。

《春思》:“阰山起朝日”,阰山在楚南,山上有木兰,香草所生之地。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洞庭张乐池,潇湘帝子游”,新亭,亭名。零陵,古地名,齐属湘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相传舜帝葬于此。范云于永明十一年秋,迁零陵郡内史,谢朓作诗送别范云。“潇湘帝子游”语出《九歌·湘夫人》:“弟子降兮北渚”,王逸注:“帝,谓尧也。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于湘水,因为湘夫人。”“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又化用了《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的词意与诗境,全诗十句,两句化用楚辞,一拓展诗境,二抒写离别之情,借神情为人情,惆怅怀抱尽显。何义门评价:“全诗以楚辞点缀而成,自然风韵潇洒,既有兴象,兼之故实。”

《鼓吹曲·送远曲》:“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化用《九怀·陶壅》“绝北梁兮永辞”和《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曲折委婉却很明晰。袁行霈先生说:“南浦无非是南边的浦口,本是很普通的一个词。一经屈原用过也产生了诗意,后代的诗人一写到浦口便非是南浦不可,似乎东浦、西浦、北浦都别扭了。”如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王勃《滕王阁序》:“画栋照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宋人范成大的《横塘》:“南浦雨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希画船。”而“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也成为诗中佳句而广为传诵。

此外,还有“江皋”“鄂渚”“龙门”“长薄”等楚地名,为谢诗增加了南国色彩。

另外,在习俗和审美趣味上,楚国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点。后人概括楚国的文化为“信巫鬼,重祀”,这种崇尚巫风的习气,在《九歌》中体现最突出。楚文化的这类余绪在谢朓诗中也可找到明显的痕迹。

《赛敬亭山庙喜雨》作于建武二年宣城太守任上。赛是祭祀时酬谢神灵的活动,再现了神仙降临的场面:“夕账怀椒糈”,因迎神而临夕设帐,因降神而用椒,因享神而用糈,回放了《离骚》“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这种祀神的方式,楚文化的韵味极浓。

《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到了《将游湘水寻句溪》中变为“挂鳞骖赤螭”,螭的颜色虽不一样,其浓郁的楚风却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像“玄圃”“瑶席”“天津”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意象,均在谢诗中出现过,为他的作品染上了明显的“楚色”。

四、化用《楚辞》情事典故,抒情曲折

《怀故人》“芳洲有杜若,可以慰佳期。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我行未千里,山川已间之。离居方岁月,古人不在兹。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诗写身在远地思念朋友,由芳洲杜若起兴,“芳洲有杜若,可以慰佳期”,“杜若”作为香草,古人常采集来赠送亲爱者以表达感情。作者看到芳洲上的杜若,对友人的思念油然而生,想到要采集一束在会面的时候送给他。采的是香草,面对的是芳洲,想的是佳期,把思念之情衬托得十分美好。诗从新春佳景写起,,款款道出怀念之情。后面以清风月夜作结,美好的怀想在清丽的夜色映衬下,格外动人。诗的前幅多次化用《楚辞》语句:“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君》)、“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湘夫人》)、“平原忽兮路超远”(《国殇》)、“着芳馨兮遗所思(《山鬼》)”,用典如同己出,不落痕迹。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系永明十年或十一年秋、冬之时,于荆州遥和武昌太守伏曼容《登孙权故城》诗而作。原诗为登临怀古之作,此诗亦遥想构思,从武昌城的历史、形胜、风物等方面,一一叙来。在铺陈往事之中,慨叹古今之变。诗末八句“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清卮阻献酬,良书限闻见。幸藉芳音多,乘风采馀绚。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有三句源于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自伤驱驰不出湘、潭之间。《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王逸注:“想听真人之徽美也。”洪兴祖补注,《列仙传》载,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暗含了楚子熊渠,封中子红于鄂事。两个典故用得曲折,作者的心曲亦曲折。

《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还上国》:“安知幕归客,讵忆山中情。”《九歌·山鬼》:“山中人兮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王逸注:山中人是屈原自谓,谢朓此处用此事,曲折表达了向往隐逸的情绪。

《鼓吹曲·登山曲》:“王孙尚游衍,春草生萋萋”出自《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逸注:“隐士避世,在山阳也。”《奉和随王殿下》其三:“徒籍小山文,空揖章华台”,小山,指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酬王晋安》“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又一次用了《招隐士》;《王孙游》索性直接用作诗题,被《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一类。魏晋以来,文人创作乐府诗往往有一个特点:总是围绕着“古辞”(汉乐府)创作,或拟古辞,或以古辞为引子生发开去。这种从“母题”寻找创作灵感,使创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个程式。南朝诗人写乐府诗虽然也依这一程式,但却出现另一种倾向,他们有时撇开汉乐府古辞,而直接上溯到《楚辞》中去寻找“母题”。比如,南齐王融和萧梁费昶都写过一首《思公子》,中心题旨就是采自《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谢朓的这首诗也属于这种情况,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获自《楚辞》,而所写内容则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题”之中,贯注了活生生的现实内容。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带有文人的雅、艳色彩,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母题”,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婉转、风情摇曳的特色。

还有“早翫华池阴,复鼓沧州枻”、“既怀欢禄情,复协沧州趣”这样的诗句,均出自《渔父》,可看出谢朓在离开鸡笼山西邸之后,常被出入之虑所困扰,尤其在建武年间,仕与隐的矛盾越来越强烈。从这些诗作中可以了解到谢朓思想的脉络,也可以对谢朓的悲剧结局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五、接受《楚辞》文体的影响

《橘颂》“咏物抒怀”手法对文体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咏物赋上。从汉代开始,咏物赋便层出不穷,至魏晋南北朝而臻极盛,此后也一直绵绵不绝,成为赋体文学中一个重要的题类。后世的咏物赋绝大多数都多少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或理致。魏晋南北朝是咏物赋勃兴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物赋,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感怀现实,歌颂友情,阐明道理,谢朓的辞赋也采用了这一题类。

谢朓的辞赋往往就生平活动而作,其赋作今存九篇。其中《七夕赋》《高松赋》《杜若赋》等五篇咏物抒情赋,多为奉教而作,是其前期文学活动的产物。这些作品有时通过咏物抒写一种进取之志。如《高松赋》描绘松树的高姿:“修干垂荫,乔柯飞颖,望肃肃而既闲,即微微而方静。怀风阴而送声,当月露而留影,既芊眠于广隰,亦迢递于孤岭”,其中颇寄寓高洁之志。篇末云:“孤陋之无取,幸闻道于结徽;理羽弱于九万,愧不能兮奋飞”,自思“奋飞”的愿望就表现得更为明确。《杜若赋》起句直承《楚辞》而来:“凭瑶圃而宣游,临水木而延伫”,中间铺叙“景奕奕以四照,枝靡靡而叶倾;冒霜蹊以独蒨,当春郊而迳平。搴汀洲以企予,怀石泉于幽情”又从《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生发开来,对杜若从多角度多层次作了细致描绘,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理想,没有流于一般的咏物。

楚辞作为一种先在的韵文体式,对谢朓的其他韵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哀吊类韵文,它表达的是对亡者的怀念与痛惜,往往包含着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齐敬皇后哀策文》,序文骈散结合,以骈为主。正文除四言、六言的骈对外,大量沿用了“兮”字句,“怀丰沛之绸缪兮,背神京之弘敞;陋苍梧之不从兮,遵鲋隅以同壤”,“慕方缠于赐衣兮,哀日隆于抚镜;思寒泉之罔极兮,托彤管于遗咏”,文辞整缛,抒情深婉。《南齐书》本传中称“齐世莫有及者”。

综上所述,谢朓的创作能够“独步齐梁”、开一代唐风的原因之一,当是汲取了楚辞丰厚的营养。认识到这一点,对理解谢朓在中国诗歌绵长历史中所起的承继传递作用,将有更大的帮助。

①② 《南齐书·本传》。

③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七)。

④ 《谢宣城集校注》(前言第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 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出版社。

[2]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三联书店,1996年3月北京第1版。

[3] (清)张玉榖:《古诗赏析》,许逸民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5] 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北京第1版。

篇8

关键词: 朗读 语文 灵性

曾几何时,人们提到学校,耳畔就仿佛响起了琅琅书声,然而现在,琅琅书声正被如蜜蜂般的“嗡嗡”声所取代。因为我们的校园之声语文世界正在失去它的一个基点――朗读。

那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呢?我认为语文就是《诗经》里的“风”、“雅”、“颂”,就是楚辞里的《离骚》,是一种高尚的灵魂;语文就是“愚公移山”,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不朽的精神。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以文字的形式为载体,并通过文字来传承和展现语文的涵养和风韵。而文字的学习又得借助于反复的朗读。可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师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语文世界已慢慢地丧失了其固有的灵性,其语文阅读教学已变得此时有声,而意却无法显现了。在原本应是享受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枯燥的识记、累赘的讲解、乏味的赏析、零乱而死板的问题替代了学生的朗读,替代了学生对文字的感知与领悟。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

1.“满堂灌”,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主动性。

新课标的实施,使语文的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的“满堂灌”开始受到冷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而语文正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无限的空间和平台,因为语文的阅读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感知跟领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的阅读过程应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特定的思维活动,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来的文字语言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融的体验过程,教师绝不能用自己的“满堂灌”讲解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文章的重难点语句、主旨的领悟、文章写作手法等探求研究,不是靠教师机械式地讲出来的,而应靠学生的主动式的朗读中领悟出来。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师应该加快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摒弃,但是事实上,它却成为个别教师能更好地落实“满堂灌”的最有效的手段。课堂上,学生没有听懂甚至不会解答,教师就直接按照预设的步骤放映幻灯片。这样的现代技术跟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确实方便了教师对于课堂的控制、知识的传递、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老师们,你们可否想过你授予了这么多,学生吸收了多少。这样怎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呢,怎能让学生运用阅读来重启创新思维的活动呢?学生阅读的感知领悟的过程,哪能由老师统一包办呢?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更好地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以乏味的赏析期待朗读,让语文课堂阅读丧失了灵性。

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和自我等认知与领悟的内涵的浓缩。这些都是精美又充满灵性的文章。作者的认知与领悟只能依赖于学生通过阅读来领会,更有的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最见于赏析诗歌中,只有学生能心领神会,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内涵,才能真正神游于诗歌的国度中。而现实中却有很多教师用呆板而具体的语句解析来品读诗歌:诗歌的美味何在,前人的灵性怎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教师对优美文章的解读往往变得乏味无趣了。例如有个老师教朱自清的《春》,学生本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感知美妙的春的画卷,徜徉于春天、享受于春天、沉醉于春天,可是他偏偏在课堂上呆板地进行赏析:这篇文章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到春天的人?文末的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这样原本丰富的春天景致的精神大餐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学生本可以用心享受此文,现在只能用与己无关的情绪来背诵此文。这样的教学,老师非但没有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领路人,相反扼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欲望。这样的语文课堂没了灵性不说,更多了一些惰性。

3.以零乱的问答替代朗读,让语文阅读教学跌进单调的深渊。

由于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番新的景象:老师不再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了,但又出现了“满堂问”,用接连不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课堂上少给甚至不给学生读文字、赏语句的机会,学生在无休止的问答中进行着单调、乏味的学习。试问这样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真正提高?有位老师讲解《背影》,借助多媒体技术,课堂中展现了预设的连贯性的问题,第一组:本文写了什么事?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文为什么以“背影”为题?第二组:作者前后心情一样吗?文中几次写到背影?重点写哪一次?父亲给我买橘子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三组: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的?有什么作用?三组问题答完,本文的学习也就结束了。这样的授课,课文的字里行间隐含的美的情感学生怎么主动去领会?只有学生进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进入了文本所展现的生活情境,和作者的心灵交融在一起,才能感受其真挚的情,而这些必须依赖于学生对文本的反复朗读、深情朗读。不让学生用朗读去感悟,学生怎么能主动去读?

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跟朗读是互补的,朗读有助于领悟,领悟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所以,教师要重新认识课堂的朗读,重视课堂的朗读。这样也能让我们的课堂重新多一份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课时,能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读,让他们慢慢地读出个性,读出属于语文更属于学生自己的灵性。那怎样读才能让这灵性重现我们的课堂呢?

1.教师示范朗读,增加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加快进入文本的情景,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重要。学生可以真正做到边听边思,于想象之中进入情景,这样学生虽减少自读的动作,但思维随着老师的朗读时语调、语气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共鸣。比如教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时,我这样加以引导:“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萦的归宿。”这样让学生对故乡有个重新的认识。然后我就直接示范朗读文章的开始几节,不要让学生看书,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悟作者笔下的故乡,再让学生自己根据我的示范朗读,并加入自己的感悟去读开头几节时,这时学生就能够进入到作者的内心,感悟其情景。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学习的劲头更足,从而体会到朗读的情趣。

2.学生跟读,触发信心。

对于不善朗读的学生,跟读可以让他们学会朗读的技巧,也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如教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就可以采用跟读法。如: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样的示范朗读、跟读,使得学生能读出感情,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进一步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爱国情感。这样就使学生阅读的信心得以增加,明白开口朗读不是朗读水平好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

3.多重角色朗读,显示课堂的灵性。

多重角色朗读方式就是让每个学生分别演绎不同的角色,根据自己的感知、领悟,迅速进入文本的语境,体会其中人物的灵魂的朗读形式。这样的朗读形式就能更好地触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每个学生的感知领悟的灵性得以展示,语文课堂的灵性得以重现,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朗读形式比较适合戏剧作品和文本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的朗读。如教《威尼斯商人》一文,我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学生对文本的自主赏析。在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自行经过多重角色的朗读后,课堂上,请几位通过学生推荐或自荐的学生分角色扮演剧本中的几位人物进行朗读。如剧本中的同义的五句反复,使剧情跌宕曲折别开生面。学生可以展开集中的演读,可以体现葛莱西安诺每复述一句夏洛克的话“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再世的但尼尔”,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又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而这些赞美鲍西娅的话,则令夏洛克无地自容,让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轻松愉快的喜剧效果。演读剧本,学生加深了对剧中人物特点的认识,感知了剧中重点片段,并从多角度(语言、动作、心理的揣摩等)加以评价。这样就更加丰富了学生课堂实践,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语文的灵性也就在这瞬间爆发了。

也许以上几种朗读方式普通,没有多大的新意,但只要教师能抓住关键,使用及时进行评价,同时在每节阅读课堂中多采用一种或几种形式进行实践,就能重现语文课堂的灵性,展示学生的灵性。使用这几种主要朗读的形式,实践检验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浙江省《初中学科教学建议・语文》.

[3]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教师版.2009,(11).

篇9

【关键词】高中 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00-02

一 从教师层面谈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祖国被称为“诗的王国”,诗歌是我们灿烂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尤其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可以有一种兴发感动足以变化人之气质的作用的。”然而,考察目前诗歌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学生是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学习诗歌,我们的诗歌教学也背离了我们的传统,现在诗歌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主要谈谈教师层面的因素:

1.认识不到位

很多老师也不过是把诗歌当做高考的必考内容,仅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读几首诗歌,无疑将诗词教学淡化了,使得学生也有了为了考试而学的功利心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打折扣。

2.教学内容太窄

现在使用的人教版1~5册课本,5册书中的古诗词有:《琵琶行(并序)》、古诗二首(《氓》《行行重行行》)、《兰亭集序》、宋词二首、《滕王阁序》、《离骚》、《孔雀东南飞》、唐诗三首。课本中的篇目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只接触课本中有限的诗词,而课外的基本不看。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还一味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向学生“传授”所谓的鉴赏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鉴赏水平,其难度可想而知,老师的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有了厌学情绪!

3.教学方式单一

普遍使用的是讲授法,先介绍作者和背景,接着读两遍诗歌,就开始分析内容,而且是逐字逐句地分析,然后是赏析情感,最后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几乎不管是什么诗词,都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而整个过程中,老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学生只要跟着记、读、听、背就行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根本无法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来感受文学作品,更不可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很多时候学生对作品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老师却已经结束了教学。

二 解决教师层面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言以蔽之,目前诗歌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分析有余,鉴赏不足。现行的诗歌教学,更多的还是考虑其应试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故而老师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仍不能提高学生诗歌鉴赏题的分数,更不能起到熏陶学生的效果。针对这种现状,我在诗歌教学上做了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学中做了尝试:

1.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激情教学

情感是诗歌中最本质的东西,换句话说,情感就是诗歌的生命力。每一首诗歌中都饱含着诗人热烈的情感,没有情感,诗歌就失去了价值。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最重要的是入情入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以满怀的热情投入诗歌教学。只有将教师之情与诗人之情融为一体,达到彼此合一的境界,才能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真情实意,并产生共鸣,受到强烈的熏染。只有激发了情感才能让学生发现诗歌的魅力。而诗歌教学要面对浩如烟海的古诗词,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个性的诗人,再加上应试压力使得教师在实践中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能潜心研读古诗词领会其精髓,无法找到古诗词教育中情感倾注的突破口,很少能激起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依赖教参,从各种教参中拼凑各种理解与认识,课堂上多是对着教参照本宣科了,或是干脆放给学生读读背背,根本没有激情,学生也就难免会昏昏欲睡了。要想激发学生兴趣,必须先提高教师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才能摆脱对教参的依赖,激情教学。

2.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是只讲课本中有的诗歌,学生的学习是断断续续的。而教学也是片段性的,无法构建诗歌学习的体系。不妨将诗词教学看做是一项研究性的学习,将诗歌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第一,高一阶段,以背诵的方式进行量的积累。俗话说:有量变才会有质变。每个班放一本《古诗文背诵》,利用语文早读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往小黑板上抄写,然后进行背诵,还要抄到各自的诗歌积累本上,当天上课时,师生还可以齐读、齐背,让语文课堂时时有朗朗的读诗声。这样一周下来学生可以积累两到三首诗歌。这个阶段不要求学生一定要会赏析,更别拿各种诗歌题目来考查学生。为了更好地鼓励、督促学生,也必须有评价机制,评价方式主要是激发兴趣,常用的是诗歌朗诵比赛、十分钟名句默写竞赛、小组间对诗比赛,因为这些活动趣味性较强,很受学生欢迎。

第二,高二阶段,引导学生正确鉴赏诗词。在平时积累的前提下,开设《唐诗宋词》选修课,开始就诗歌鉴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课堂教学中不急于教学生如何做题,也不急于灌输解诗歌鉴赏题的方法与思路。而是做好三方面的引导:首先,引领学生了解诗歌鉴赏方面的专业术语,如诗歌意象、意境、抒情主人公、抒情方式、 艺术特色等。其次,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欣赏,诗歌欣赏就是展开想象的过程,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整体美,不要在词句和技法上过分纠缠。

篇10

一、以“系统化”代替“随意化”,细雨润心应无声

很多高中让学生从高一就开始做高考试题、高考模拟试题,从高一就开始浮光掠影地讲各种各样的专项训练,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只是蜻蜓点水,到高二、高三换了其他老师,又如烫剩饭一样肤浅地讲着,让学生觉得高中语文教学是混乱无顺的,学与不学一个样。老师教学内容随意化,课堂教学中充斥着许多“垃圾知识”,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完全凭老师的意愿和趣味去教书,岂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系统化”代替“随意化”已迫在眉睫。如:为了解决学生古典诗歌鉴赏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从高一开始就自创了四个专题讲座:《古典诗歌鉴赏常识》《古典诗歌做题方法探究》《古典诗歌名篇选读》《古典诗词创作指南》,这样有效地改变了零打碎敲、以数量代质量的低效复习方法。作文评讲也一改以前每次说一些套话、空话的现象,而是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每周从一个角度系统化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循序渐进的提高,这样就为学生学语文设定了一定的台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以“研读化”代替“时髦化”,披文入情提效率

某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越来越浮躁化,不注重文本的深入研读,甚至抛开教材,随意拓展,插足于其他学科而不知所终。对教材,我们应因文施教,深入研读。有些文章值得细细把玩和赏析,像孙犁的《荷花淀》,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那极富情趣的对话描写,那微妙传神的细节描写,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和咀嚼;有些文章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在静思沉想中实现灵魂内在的震荡,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静想默读中去感受文章所表现的醇厚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有些文章需要反复地诵读,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聆听作者的心灵,把握文本的意韵,体悟语言的美感;有些文章应该让学生背诵,像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赤壁赋》,在积淀中使学生自然地沉浸到诗的意境之中,实现“诗心”和读者之心的“感应”。

只有不断深入研读文本,语言材料才会一次次敲开学生的心扉,一点点浸入学生的心田,一层层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语文能力质的飞跃。

三、以“主体化”代替“灌输化”,激情和谐彰魅力

语文素养不是老师“灌”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悟”出来的。很多语文老师把自己奴化为学生的“知识保姆”,事无巨细,一概过问,一味灌输,这无疑于捆住学生飞翔的翅膀,怎能塑造创造型的人才?

课堂上,老师应通过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指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

四、以“诗意化”代替“题海化”,勿让乱花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