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07:1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品德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篇1

拟写人:王 璨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担任张家坝小学四年级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书法等科目教学。我班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0人。还担任二年级的音乐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上四年级的课时感觉没劲,因为提前安排的任务同学们都很懒不去做,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不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回答问题也总是平常的那几位同学,学生和教师都没有积极性。但是不管怎样作为教师的我抓住语文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与习惯。在班级管理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活泼、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乐学、好学。思想品德课他们更是觉得枯燥乏味,教师上课时他们只是勉强应付罢了。

磕磕碰碰地走过了半个学期的路程,细细回味其中的得与失,酸甜苦辣俱全,以下便是我的工作总结。

二、教学工作:

在各科教学上,我尽量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再结合各科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班学生学困生较多,上课时我多采用分步前进法,使学生时时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采用激励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竟争意识,使学生在激烈的竟争、愉快的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我则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利用课外活动、中午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在我的悉心帮助下、宋一凡、李春梅等慢慢地进步了,特别是唐健豪在第七单元的考试中,语文取得了比以往较理想的成绩。英语教学方面,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英语,爱学英语。但是在书写方面还得加强训练。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上,我着重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养成习惯教育,让他们知道必须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书法教学我则是把这门课程设置在语文教学的书写生字、词语这一块上,随时提醒书写要求和坐姿,再作基本笔画的指导。二年级的音乐教学上,我则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下载音乐酷狗播放器,利用网络链接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学期才新接到的班级,老师和学生都显得是那么的陌生,没有良好的师生感情作为铺垫,所以在教学工作上教师有些吃力。上课时感觉没劲,因为提前安排的任务同学们都很懒不去做,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不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回答问题也总是平常的那几位同学,学生和教师都没有积极性。甚至有的同学有时不交作业或试卷。但是种种情况的存在都源于教师没有花较多的精力去管教他们。

四、下一步的打算。

1、教师应采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3、在教学中要尊敬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可以灵活调整学生的座位。

篇2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 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教师要不断加强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和时事的熟练掌握,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时代的发展特点,从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开放式问题和发散式问题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或知识点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这些问题常以“你认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等方式呈现,而不是以“对不对”“是不是”出现。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区域,让学生去“虚中求实”,激发学生去“填补”和“完善”。这些问题的设计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兴趣,从而成为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二、创设活动情境,丰富教学形式

有学者指出:“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我们建在异乡的家园;生活世界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生命的根。”生活即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价值和意义。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当今的中学生在生活中已对生活、人生、社会形成了一定的体验和看法,我们的教育需要借助其原有的生活经验,才能容易被他们接受,变成他们的知识。当然,教学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要构建学生的可能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课堂上教师除了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中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例如,关于爱父母的教育,尽管许多学生都知道爱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但是由于对父母抚养儿女的艰辛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因此他们的爱父母常常仅停留在口头和书本上。如何让他们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呢?教学中我设计了一节“悠悠寸草心”的活动课:学生自己分成四个组,第一组搜集父母爱孩子的故事;第二组搜集歌颂父母的诗或歌曲;第三组搜集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第四组调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参加了活动汇报课。在朗诵了《游子吟》和小品表演后,调查组的报告发人深省:100%的家长知道孩子的生日,并且有98%的家长给孩子庆祝生日;孩子知道父母生日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0%,但仅仅有12%的同学在父母过生日时送件小礼物或说句祝福的话……紧接着,我引导学生以“如何孝敬父母”为题进行讨论。最后全班同学宣读了“给家长的一封信”。

这样的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三、及时捕捉课堂信息,生成动态课堂

教学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为实施自己的“教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课堂表现的现象。往往在教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生出了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花,掠过一丝情感的变化,如果老师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到,加以重组整合,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可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起深刻的认同、广泛的共鸣,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呢?例如,在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时,我提出问题:吸收外来文化需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要说出理由。有的学生认为应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话一出,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喧哗。“哦?说说你的理由?”教师说。“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有同学起来反驳:“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一片掌声)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要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都等教师发表意见。教师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同学们已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这堂与教学计划有较大出入的课结束后还让许多学生思绪万千,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关注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总之,多途径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于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我们老师在今后应不断探索,在教学中创造出更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韩金萍.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9).

[2]曹红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激励方法[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0(2).

[3]毛建明.运用媒体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0(2).

[4]徐世贵.素质教育与优化课堂设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依据活动、体验、内化的逻辑规律,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用心去经历生命的美好艰辛,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用心去感受人生的奋斗与幸福,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具体而言,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内化为目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和升华。

一、回归生活:切入点在哪里

学生个性的形成过程,是作为主体的“自我”的人的社会化过程,需要外部的灌输和行为的塑造来完成,更需要依靠自己的体验、经验来发现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生活化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领儿童从书本世界走向日常的现实生活,把教育的触角伸向儿童的真实内心,在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验的道德认识,能否得到现实生活的认同,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的冲突所在,这就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设计的根本依据和切入点。从这一点切入,通过展开生活化教学,引发儿童在生活实践中思考:我应该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使之逐渐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善恶观念,自主建构起个性特色的内心道德标准。

二、回归生活: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具体体现?

(一)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设计,评价方法的多元构建:让孩子在过程中感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明确的显性目标,又有模糊的隐性目标,而儿童又具有喜欢新、奇、怪和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这就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编儿歌,趣说公益广告用语,编童谣,师生共同表演,做游戏,画卡通画,讲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等方法,通过自由、主动、生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理,在活动中导行,在活动中发展个性特长。

(二)学科之间有机渗透:实现综合性体验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综合性学科,客观上需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生活化教学,实现综合性体验。通过思考练习,即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一起游戏,一起做好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又巩固了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从积极评价中、自己的愉悦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三)在生活化的片断、情景中提炼主题:在体验中思辩,在思辩中内化

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设计片断式的话题、范例、情景,引导学生思辩和提炼其中的主题,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回归生活:如何艺术化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简洁、实际

把教材内容由大变小、化繁为简、变虚为实地进行处理,将抽象的道理用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二)教学目标设计:激发兴趣、涵养情感、激发求知欲和参与意识

把情感作为贯穿课堂的基本线索,具体地变换信息刺激的内容、形式和强度。如在导入新课时,可创设与主题相对应的游戏活动、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从相关的直观情景导入,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感染下进入课文意境;在明理阶段,可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教学形式,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感悟新观点的内涵。

(三)教学情景设计:拉近时空距离,提炼真实主题

引入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生活热点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并从中提炼出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的主题,不能让学生产生虚幻、飘浮的感觉。

(四)教师角色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欣赏者

用学生的语言、情感合成和演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心灵上产生触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形成体验。

(五)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再现――体验领悟――内化升华

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尝试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形成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六)课外实践活动设计:注重情境训练

篇4

一、学生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年的新教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心理品质知识和一些法律常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比较自觉认真地学习。一学年下来,特别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八年级学生特点:总体上讲,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好,普遍都有自觉性。但是课堂气氛有待改善,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够强,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思品上册的教材的内容,全书共有四单元、十课、十九课时。教材可读性强,教育功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文体通俗易懂,可以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突出了重点、热点、思想点,这是教材特点。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教理导行,学会做人。难点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和学生的践行指导。

三、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本学期八年级政治历史教学要发挥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以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为己任。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要求中学生在家庭中要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体会家长的辛苦,孝敬父母和长辈,处理好同父母的关系。

2、我们要正确处理学校内的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学校这个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地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入手,最终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友好交往,同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是让我们了解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4、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竟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遵纪守法等等。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中有‘书’,脑中有‘纲’,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把握每节课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课堂上注意调控,(教学论文 )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发言,发表见解,教师从中点拔。

3、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收集资料和图片的准备,养成积累知识、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上多让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

4、认真细致的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科组、校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Ji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小论文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引导优秀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好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充分调动‘差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双边活动,严抓课堂纪律。了解学生,配合班主任做好学习思想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及思想状况,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不体罚学生,不岐视“差生”。

5、加强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篇5

1.抽象的道理生动化、形象化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中的概念、道理都是前人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如果教师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就会使这些概念、道理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学生头脑中转瞬即逝,不会留下任何深刻印象。这就需要找到教学过程中的整合点,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生动化、形象化,不能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枯燥、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确定并解决教学整合点。

2.适时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这些仅靠传统的教学只能造成时间的极大浪费。而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学生思路更开阔,为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极好的平台;网络中人机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网络的同步新闻、滚动信息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已成为思品教学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导入新课时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给教学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农村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许多现象、事物都无法观察到,导致学习很被动。而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便可创设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绪感染,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带着新颖和好奇的心情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4.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初中思品课的独特性使思品课在三维目标中不仅重知识点的掌握、落实,更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深化及学生态度上的接受,内心的触动和感悟及自觉提升情感内化为思想情感及自觉行动。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育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地进行德育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语言说教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个个声情并茂、知情并重的教学情境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融入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学会自己认识道理,形成内在的道德态度,获得道德上的自主感和成长感,让思品课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提升自我的精神殿堂。

5.多媒体技术运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展示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难道这些人生来就是这样糊涂吗?那么他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情感,起到传播情感强化全体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作用。

6.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人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效率才是最高的。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性强,因此,如果仅用语言表达,那么是枯燥乏味的,也会使课堂变得很沉闷,利用信息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法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可也是最重要的话题,我在宽松的环境中讲这个话题有利于学生学习。

7.备课环节运用信息技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查找大量资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让他们接受新知识,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而当今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很多,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首先自己弄懂,然后教懂学生。所以教学是离不开网络的,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从网络中获得的。网络为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为备课提供了良好条件。

篇6

一、新时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现代教育技术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德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氛围枯燥、单一等弊端。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育教学规律来看,学生从学习道德知识到形成道德观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而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正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能够启动学生知觉运动,从而唤起他们自身学习兴趣、学习动力,这是教师仅凭语言讲解、试题练习所不能替代的。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却能够化抽象化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繁杂为直观,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以媒介传授知识、以媒介衍生情感,以媒介感染思想,才能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各个环节的不断升华,才能发挥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特别是提供了优秀、广泛、实践性强的教学资源,这可以完成思想品德课新程标准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现代教学技术的实践运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1.以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出强烈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思想品德系统地讲解了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和我国国情,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往往会被书本说教,知识传授,考点分析所充斥,容易变得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它设计出身心皆入其中的情境,能把思想品德课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和知识用直观的图片、视频、音频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创设情景,刺激学生各个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提高课堂实效,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由强迫记忆变为自觉感受。

2.促使学生感悟,促进道德升华。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避免单纯传授和死记硬背的倾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反思,实践行动,让学生从内心引起道德动机,自觉地履行道德准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自主感悟,激发内心良好的道德情感,进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3.教学内容强烈的时代性。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是分不开的,网络庞大的信息量可以随时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时代性强是思想品德学科本身的一大显著特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设置,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不能尽然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学只注重于教材内容,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加之现在的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新鲜、时尚的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能力较强,如果教师不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会被学生认为落后老土,师生之间极易产生思想上的代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媒介的结合,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学习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和现实的教育意义。

4.利于师生互动,增强课堂氛围。现代教育是一种全新教育,它要求营造很好的课堂师生互动行为,打破传统的“权威——遵从”的不平等师生关系,号召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是独一无二的,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直观的层面上,从视觉、听觉中感悟知识,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内化知识。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其他教学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为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进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及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篇7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改革 教学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了,事实证明,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整体教学当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当前初中教学改革还不是很彻底,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这一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一下当前我国思想品德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完善。

一、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各个初中学校都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阻碍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永远是第一位的。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不重视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那么就不会有很多的时间来考虑进行具体的教学规划和设计,也就不可能提供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可见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重视度不够是远远不行的。另外,学校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重视度也会影响到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质量。目前,学校大都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类似于辅修课程,给予的关注度不够,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度也就下降了,更别谈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质量提高了。

2.教师教学质量问题。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重点就在于它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规划,而这一点对于老教师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很多教师都已经习惯了以前固有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对于目前新流行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很不适应,有的教师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把一节课分为几个环节进行,这样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原有的教学计划完成不了。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并非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所需要的。另外,有些教师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的利用程度不够。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出现在了课堂上,但是在如何合理科学地使用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熟练,或者是方法不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枯燥,我们也都了解现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内容无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势必会降低教学质量。虽然目前许多教师也在使用一些其他的辅助教材,但是这些辅的教材和课本内容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可能给学生带来新意。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把课程内容变得有趣,但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和形式不会存在很大的突破。另外,我们初中教学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都是按照考试来进行的,这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是不利的。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效率

针对以上提到的几点不足,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

1.提高整体重视程度。思想重视程度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要在整体上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重视度。一方面,学校方面应该首先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其中最为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措施莫过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课程量和提高思想品德考试在总体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这样学生和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逐渐重视思想品德的学习和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断重复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思想品德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提高整体水平。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一点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师要学会完全接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学会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整体课堂的安排,规划好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就要求教师学会运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

3.丰富教学内容。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来进行的。教师可以多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直接让学生走进社会,使学生直接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学习,脱离出枯燥的课本内容,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

我以《珍惜新起点》这一课为例探讨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的规划,必须先确保完成教学计划。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就可以完全采取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当然中间可以穿插一些新的教学技术。

综上所述,当前在我国的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也有待提高,但在实践中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待我们一线的教师继续探讨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骆瑞环,刘培培.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3]李金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业素养[M].威县教育系统内部学习资料,2008.

篇8

学习兴趣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难度将增加,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 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从目前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来看,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发挥。因此,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措施。

2 合理利用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程是其他课程不同,除了要教好书本知识以外,还要增加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认知能力,感知思想品德对自身、对社会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本上极大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自觉的采取措施,加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利用社会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与时俱进,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引入社会时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而言,要想保持课程的领先性,就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方针,需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引入社会时事,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在现实社会的作用,明确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完成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由此可见,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课堂的作用,必须积极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使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要想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思想品德课堂要注重教学实效。课堂教学对于思想品德教学非常重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只有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合理规划和利用课堂时间,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要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通过实践证明,注重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2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在教学内容上相对灵活一些,可以适当的在课堂内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的做法,引出思想品德教学的中心思想。基于这种状况,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能够充分为课堂教学服务,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此外,我们还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3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精细化,做到精讲、精练。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精细化,老师要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趣味性,保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取得成效。此外,老师还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重点习题,还应组织学生进行精练,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三、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还要采取循序渐渐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采取尊重学生个性,循序渐进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思路,并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得到尊重和发挥,保证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手段。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成绩,就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教学。具体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手段,对知识体系进行细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优化,保证课堂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的梯度进行。所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循序渐进。

3 把握高质量教学的原则,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品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追求高质量和高品质教学的过程。在国家实行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正朝着优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高质量教学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创新力度,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品质,致力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优化之中,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娥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生命教育[J]

篇9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传统教学不仅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不同,并且教学方式也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因此,怎样将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有效过渡,全面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就现代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来说,就是应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问题加强培养和能力强化,进一步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为学生带来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接下来,就对全面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率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全面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学生作为思想独立、能力独立的个体,有着十分鲜明的特征。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对其展开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同时,教师也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或是规定,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在更为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发展和学习,使其更为充分的对个性优势进行发挥。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认识仍旧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实际上,小学思想品德课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道德规范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公平民主的教学意识,进一步对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完善,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对其有效帮助,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强化,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大的帮助。

二、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都是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将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提升,首先要对这门课程有着充分的认识,清楚地了解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只有在正确工作态度的引导下,教师才能更积极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现代社会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在这个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展现出更多的耐心,同时还要适当的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创新,保持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因此只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集中精神,因此,想要将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就应该全面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趣性,通过适当的设置趣味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星期进行激发,将对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更明显的提升作用。

三、适当运用先进多媒体设备对课堂效率进行提升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开始逐渐被应用在教学领域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上文中提过,现在小学生有着较为独特的身心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形象思维意识和能力比较强,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更具生动性的事物更能吸引其注意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全面的展现,这和传统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得教学更具生动性,通过适当对图片、视频等方式的应用,将更好的展现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趣性,有利于将教学内容更为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能有效的对学生注意力进行吸引,同时还能进一步将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提升,对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四、完善教学计划提升课堂教学

想要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当然,这也包括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想要将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完美地展现出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课前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降低对教案安排的过分依赖,而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课程的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计划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要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保证对其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再展开相应教学。(2)要根据实际教学特征对教学关键进行适当完善和调整,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的独特性和重要性。(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学,通过采用更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充分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应的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工作落实,对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五、适当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大量的教学实验中表明,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为了将课堂效率进一步进行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适当的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脱节的地方,通过采取有效的完善措施,及时将问题进行解决,进一步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遇到的生活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研究,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思想素质进行有效提升。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才能更为有效地将学生和课本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行缩短,进而实现理论和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教学工作。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学生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展开自己的思维,从生活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在学习和生活中使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现代教育课程的主要推行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顺应和满足时代教育需求,对传统工作模式进行相应调整,积极创新,进一步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强化。虽然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很多细节问题,想要将问题进行解决,就要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将进一步提升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促进我国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长生.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提高[J].学周刊,2012,(05):119.

[2]曹宏伟.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方式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111.

[3]常跃中.对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18.

[4]齐翠明.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83.

篇10

关键词:思想品德;模式;人性化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科,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基础

1.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照顾落后学生,鼓励、支持、认同资质不同的学生,对于家庭贫困、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关怀和照顾。

2.关怀每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交流、沟通、启发、互动中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统一。

3.欣赏每个学生,实现公正评价,坚持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导向,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做好学习过程与考试结果的综合评价。

二、开展人性化教学,以课本为基础

1.从整体把握课本,讲授知识要点,规划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拟定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积极健康的公民。

2.重视实际,不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以新设计呈现课本内容,发掘教材与学生经验和实践的联系,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灵活使用课本,创新教授,认真研读课本,创新性拓展课本,善于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学实践转变为以学生学习行为为主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探索欲望。

三、增强学习效果,以发展为基础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心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实现深化发展。

2.重视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交流看法,分享思考,促进信息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加强学生道德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知识视野,深化知识结构,丰富生活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增强道德教育力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组织学生参与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深化道德感化,拓宽道德视野;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热心公益,开展社会调查和服务。切实实现思想道德课程的高效性、实践性,将思想道德的课程精神贯穿于生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发展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