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范文

时间:2023-04-11 11:5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蝴蝶,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通过对故事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与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友好情感。

活动难点: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纸剪的各色花朵,范例,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幼儿仔细观察蝴蝶的外貌特征,并能说说蝴蝶长的是怎么样的。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2、问:你们觉得我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3、请你们猜猜我有几个翅膀?

4、出示黄蝴蝶,问:这是谁呀?它有几个翅膀?它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

5、看看又有谁来了?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的花纹?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二、体验情景

幼儿在体验情景中感受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1、三只蝴蝶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赶紧去找避雨的地方,它们找到了一朵大红花,它对红蝴蝶说:“红蝴蝶,你先来躲躲吧。

”红蝴蝶摇摇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它们找到躲的地方,我再来躲。”

2、大黄花请黄蝴蝶来躲雨。

黄蝴蝶会怎么说?(幼儿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白蝴蝶找到躲雨的地方我再来躲。)

3、于是白蝴蝶在大白花的家里躲雨,黄蝴蝶在大黄花的家里躲雨,红蝴蝶在大红花的家里躲雨。

4、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

三、融入情景

幼儿融入情景,扮演蝴蝶,自由绘画打扮蝴蝶。

1、三个好朋友又要飞到其它美丽的花园里,你们想不想请他们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呢?

2、引导幼儿先涂底色,再涂花纹。

3、引导幼儿画好蝴蝶去找美丽的花园,粘贴花朵。

四、延伸情景

启发幼儿在美丽的花园中三只蝴蝶会干些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尝试表演。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近阶段,来小猪胖胖的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吸引游客,小猪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画的高点、顶天立地;

装饰的漂亮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门和窗。)

2.今天我们画高楼大厦的时候要和线条一起做游戏,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线条呢?(直线、曲线)

二、出示范例图片、观察欣赏

1.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用哪个线条画的,是用一个什么好办法画出来的?(粗细的变化)

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讲解。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线条粗细的变化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还可以装饰我们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观察,看潘老师为小猪设计的房子。

你喜欢哪撞房子?最喜欢它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求幼儿把话说明白。)

小结:原来不用涂颜色,用线条一样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三、引导创作及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小猪的高楼大厦画的要顶天立地。

打扮房子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用哪个线条,用什么好办法来打扮小猪的房子?

2.介绍有创意的图案,鼓励大家学一学。

3.激励绘画中认真作画的幼儿,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同时要学习小猪一样不怕困难。

四、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为小猪设计了漂亮的房子,接下来请小朋友把走廊上的“娃娃新城”也设计的漂亮一点。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海绵印章印出小鸡,并用棉签添画细节。

2.进一步感受墨色在宣纸上产生的特殊晕染效果。

3.知道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初步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小鸡。

2.宣纸,颜料(黄、褐色、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抹布。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总结小鸡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鸡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它们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小鸡的画法。

(1)讨论小鸡头部的画法。

教师:先用海绵宝宝蘸些颜色,然后把它印到宣纸上去。

(2)讨论小鸡其他部位的画法。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教师:小鸡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可添画小草、小虫等)

(4)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将用过的工具材料放回原处。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2)提醒幼儿用完物品后放回原处,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鸡真有趣,有的在捉虫,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下次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的好朋友也画上呢!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4活动设计背景

深秋来临,一片片树叶往下落,本班孩子捡拾树叶玩,为了孩子的兴趣,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在《画树叶》的活动设计上,我首先考虑到中班孩子注意力不能长久的特点,利用了课件,实物,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学画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摸一摸深化感知树叶的构造,为孩子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孩子心中有关爱树木的意识。

本活动教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易接受,富有童趣,师幼配合默契,互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5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加颜色变成颜色画。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篇2

工作总结是什么?从字面意思就能够看出来工作总结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1我班紧张而充实的一个学期已经结束,在这半年中,我们班内三位老师团结一心,认真配合,踏踏实实做好班级的每一项工作,每个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有了必须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做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1、主题活动的开展:本学期我们认真对照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的兴趣,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身体畅想曲》、《圆圆的世界》、《秋天的图画》、《快乐的冬天》《快乐的家》、《可爱的动物》《过新年》等主题活动。

在新《纲要》指导下,我们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将各领域的活动有机地整合,相互渗透,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学习中。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和幼儿共同创设了主题环境,为幼儿带给了丰富的操作材料,比如在《过新年》这一主题中,小朋友制作了彩带、贺卡,绘制了充满节日气氛的作品,把我们的教室打扮一新,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小朋友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个性兴奋。

2、自主游戏与主题活动的结合。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活动,与小朋友共同创设了“娱乐天地”、“宝宝家”、“美美发屋”“乐乐小吃”等游戏角,并根据主题的变化更换游戏资料,在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带给材料,对幼儿进行阶段性、针对性地观察指导、为幼儿带给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既丰富了主题活动又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保育方面

在保育方面,我们遵循保教结合的原则,三位老师互相协调,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我们班三位老师有两位是新加入的,刚开始的时候,互相配合不够默契,小朋友会有等待的现象,为此,我们三个经常利用时间讨论、商量怎样配合更合理,此刻,我们互相之间,只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方就明白要干什么,工作也顺手多了。小朋友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性有所提高。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会迅速有序的穿-服、

三、家长工作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潜力。”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家园联系工作中,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及时将我们的教育理念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传递给家长。我们召开了家长会,一方面让家长们了解本学期的保教计划,幼儿在园状况;另一方面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经验,拉近我们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此外我们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家校通,家园联系册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我们给予及时的答复,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的各项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四、存在不足与努力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各方面有了必须的发展,知识面丰富了,独立性增强了,但也存在着不足:1、个别幼儿有挑食现象,一些幼儿进餐注意力不集中,速度慢,进餐习惯还有待改善。2、思维不开阔,导致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更好地发挥。3、加强对特殊幼儿的观察与指导,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下学期,我们要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让孩子多了解一些新鲜的事物,以此来增长幼儿的知识。有了前行的目标,再加上大家的努力,相信孩子们能更茁壮、更健康地成长,明天我们将创造更灿烂的阳光我班的日常工作,不管是保育和教育都是扎扎实实开展,凭着良心去做的。保育工作:黄老师天天做到位,每一天窗明几净,活动室,盥洗室,卫生间,每一天拖得干净亮洁。一日三餐的消毒工作更是认真细我班的日常工作,不管是保育和教育都是扎扎实实开展,凭着良心去做的。保育工作:黄老师天天做到位,每一天窗明几净,活动室,盥洗室,卫生间,每一天拖得干净亮洁。一日三餐的消毒工作更是认真细致,从不遗漏。小朋友的衣着穿脱塞裤她都时时放在心上。保教主任提出的推荐都能虚心理解,按标准完成,并一贯地坚持下来,做到查与不查一个样,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能将自己的活做好。

五、教育工作

本学期由于我班的陈娟老师孕育技节的排练,使原本稳定的班级一下子乱了头绪。应对这种局面,我和秦老师认真地做下来谈谈,让她全面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本班日常工作,使她很快地进入教育主角,按她一贯的教育方式,将班级工作做好,将孩子管好,让领导悬挂的心得以安稳,让来回奔波的我感到欣慰,让家长们得到放心。教学资料:本学期,除了开展六个主题活动外,还生成许多与主题有关的课题,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个性是由本班老师自编自导的主题‘罐子乐’,共有二十多个活动,将幼儿的各种发展融入其中,有数学领域的造型设计,叠高统计,装相;有快乐无比的生日蛋糕宴;有气势雄伟的城门;有蜿蜒屈曲的万里长城;有科技步伐同步的神舟火箭等等。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国的种子。至于外界的评价我们觉得不太重要,关键是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尽心。

六、中心工作

在理解省示范园复查的日子里,我们老师互相帮忙,各尽其能,能写的多写些,能做的多做些。领导交给的任务毫无怨言地做好。

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2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点点滴滴,颇感欣慰,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我们老师的心血,当然更离不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此刻我就对本学期的个人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能够用心参加园里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记笔记,数量足,资料丰富。用心参加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群众、团结同事、尊重老教师、对待幼儿有爱心。严格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用心响应工会号召,并参与各项活动。在廉洁从教上,我始终遵循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二、工作方面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能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记录,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半日活动,有准备的组织丰富搞笑的教育活动。注意给胆小的、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多一些鼓励;给体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给能干的孩子多一些挑战……。

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让每位孩子举手回答问题,在一次次的鼓励下,许多小朋友在上课时都能集中注意力了。当老师提问时,有些小朋友就会用求助的眼光看着我们,这时当我们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光时,有的孩子就能勇敢的举起小手。透过一学期的活动,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活动常规和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习惯,动手潜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大大提高了。同时我还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向同行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尽量以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为此,我透过各种途径及手段,自身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我们选取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利用了一些废旧物品自制了一些简单的玩具,让孩子们玩得既开心又搞笑。

三、家长工作方面

家长工作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班的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各项工作开展的目的,方式方法有所认识。许多家长十分重视教育,也明白从何下手,来配合教师。因此,开学初,我们主要是和新生的家长们沟通,详细介绍。同时我们对所有家长介绍本学年开展各项工作的意图,耐心、细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让家长们全面、深刻地了解本学期幼儿园,班级、老师的工作目的及工作方法;为了让家长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透过多种形式(家长园地、多利用早、晚接待与离园时与家长交谈、个别幼儿打电话、家长半日活动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状况,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他们的孩子放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班学习,生活。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和总结,争取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好。

四、德育工作方面

很多人都说,你们老师好辛苦呀,务必要有耐心才能够,否则孩子们整天吵死了。其实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光有耐心是不够的,我们还有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这颗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颗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的都是一样的爱,只有这样你不但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还能够赢得家长和朋友们的心。

爱孩子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要放在心里,爱孩子要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于是我和家长成了朋友,利用早上接待和下午离园的时间和家长交谈,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身体状况和当时的情绪,以便我更好的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爱孩子就是关怀孩子,爱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爱孩子就是职责,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职责,我们才会做的更好。孩子们由于年龄小,自立生活潜力差,自我保护潜力也不强,所以我会教给孩子们如何在不伤害别人的状况下保护自己。

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我的心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来做好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孩子创设一个更为舒适温馨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3时间的流逝,分秒的飞逝,中班的上半学期很快的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都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老师的悉心教养下,良好的情感,太度正逐渐养成,能力.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具体体现在以几点。

一.班级情况:

我班是刚刚从小班升中班的班级,幼儿年龄都是3岁到4岁左右,其中有一两个是年龄比较小的,因为大多数的幼儿都在幼儿园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是很了解,但在学习方面就与小班大大不同了,在小班的时侯我们班两位老师共同与幼儿打好了基础,大多数的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方面都了如指掌,在幼儿还没正式入园时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为幼儿入园后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基础,幼儿入园后,我们班老师齐心协力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引导幼儿尽快再次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家园合作也很愉快.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各项工作,尽量每天跟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详细情况,把家长交代的事记好,使家长们帮助幼儿尽量缩短焦虑,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很放心的把孩子放在幼儿园。

本学期刚开始我班也不断的有新生入学,他们也有很大的情绪波动,在各方面都有点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头两个星期不分早中班.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安抚他们.让他们诼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平时我们以大局为重.积极工作.不分彼此.处处以幼儿园的工作为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学期比较冷.我们都在每天放学之前让幼儿将衣物整理好.我班每天下午放学都很有次序。

二.卫生保健:

我班老师尽心尽责地进行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执行各类物品的消毒工作.踏踏实实从不因为幼儿而给我们带来不便的而影响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对卫生保健工作.我们一向也较为细致,我们两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细心耐心的观察记录,如:严格记录每位幼儿的吃药情况.不漏吃.不迟吃.晨检时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幼儿有不舒服现象及时通知家长,因个别幼儿还不能及时的表现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及时了解她的需求.特别在幼儿吃饭方面.我们老师更是细心照顾不怕麻烦.引导每位幼儿吃好吃饱,半年来我班幼儿基本上都学会了独立吃午饭.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喝水方面家长们也比教关注.每天保证幼儿喝够三杯水,教育幼儿让幼儿明白口渴时应该应及时补充水分,为了保持幼儿的手指卫生和预防抓挠小朋友.每星期固定为幼儿剪指甲。

常规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教幼儿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作.由于我们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使我班的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得到行为习惯。

三.教育教学:

1.我们班两位老师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点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发敬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3.注意听取幼儿的意见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重学习其她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意见与教学模式。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有所用.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家长工作:

一个班的工作能否得到顺利的发展,除了靠老师以外,更重要的是的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我们为了使家长信任.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及充分利用了早接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情况。

2.定期电访。

3,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共同完成,这活动不仅能促进我们与家长的关系,而且还能让家长了解我的工作。

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4虽然刚刚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几个月,在这几个月里举行了好多活动,在活动里面学到好多东西。经过一段紧张又忙碌的工作后又迎来这一学期总结,看着他们这学期来,一步一脚印的向前迈进,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真的很欣慰。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回想着与他们生活的情景,有些依依不舍,忙碌的日子总是那么快却又是那么充实。我将本学期班级工作总结如下:

前阶段工作的不足:

1、班内部分小朋友用餐时的卫生情况较差,桌上、地板上掉下的饭粒较多;

个别幼儿吃饭动作较慢,常有剩菜。

2、班内部分小朋友纪律还没有形成,课堂常规较差,常有开小差、不认真听讲的现象剩饭的现象。

3、幼儿和老师的沟通能力较差,常常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现阶段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保教并重,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教学常规的培养

1、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本学期我们着重做好两点:

(1)、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经过半学期的锻炼,我们班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学会了自己穿脱衣裤,因此这学期我们将重点放在教幼儿学习扣扣子上。

(2)、以"值日生"为带动点,以点带面,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中班的幼儿不仅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已有了初步的为他人服务的愿望。因此,我们制作了值日生牌,通过请值日生的形式,每天轮流请小朋友为自己组的小朋友分菜分饭、擦桌子。

2、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一个班级班风班貌的体现,在课堂常规的培养上我们着重做好了两点:

(1)、要求幼儿能面朝老师,安静的上课。

(2)、养成上课举手发言的好习惯。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强调课堂常规,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评比栏的评比活动,给上课有进步、表现好的小朋友粘上五角星,到了星期五在根据五角星的多少来发放小红花,通过不断的激励,我们班的课堂常规有了较大改善,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多了,讲话、开小差的少了。

二、重视家长工作,增设服务意识,以多元化活动促进家园联系

家长工作也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家长工作。

1、利用平时的早晚接送时间向家长及时反映幼儿一日在园情况。

2、对部分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一些情况,以便在园做好针对性教育。

3、期中发放了幼儿在园情况表,便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园的表现。

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5时间匆匆而过,中班一学期很快又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而我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养成,逐渐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加以总结,以便今后扬长避短,使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进入中班,幼儿明显懂事了很多,他们的注意力重点从老师转移到同伴身上,与同伴的交往、交流越来越密切。相对逐渐活泼开朗起来,各方面的能力日益加强。我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给他们相应的锻炼机会,例如:我们班的申慧、刘子沐、孔德旭、耿冉等,他们几个人在班上的能力都比较强,我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安排他们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做老师既可以省下时间去观察其他幼儿,又在他们自身的能力上给予了锻炼。在激发幼儿探索精神的同时,我注重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并针对个别差异,帮助每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了解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此外我还去找了些有帮助的幼儿书籍,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尝试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随时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与家长密切联系,并及时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与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地参加幼儿园举行的各项学习,认真做好笔记。

我们的工作是非常烦琐的,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总之,这学期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在工作中也难免存在不足,过去已然过去,新的挑战已经开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扬长避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力争更上一层楼。

幼儿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四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5篇

幼儿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5篇优秀模板

2020幼儿园中班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幼儿园中班教师工作总结精选范文5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幼儿园中班教学个人工作总结5篇范文

幼儿园中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篇3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园中班;教师批评;幼儿反馈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7/08-0048-04

【作者简介】赵芳芳(1989-),女,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提出

对于低龄的幼儿,教师对其在认知、情感、社会性上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以及个体社会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幼儿对自身价值的感知和对自身发展水平及发展可能性的评判,还会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王旭,2007)。

研究表明,成人实施的批评对儿童个体反应的模式有直接的影响。Gail D. Heyman 和Carol S. Dweck的研究发现,批评有利于儿童动机的发展。但Eisenberger,R和Cameron,J的研究却发现,批评不一定必然产生增强儿童内在动机等积极影响,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动机。不同类型的批评使儿童的能力理论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儿童的成就动机目标,同时也会导致儿童不同的归因并影响儿童条件性自尊的形成。

在我国,有关幼儿园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批评幼儿的行为进行研究和论述。有的从语言的角度观察教师批评用语的情况。有的从评价的角度研究教师口头言语评价的频次、评价的取向、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的情感特征等,分析当前私立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口头言语评价行为的现状。还有从师幼互动的范畴分析教师批评幼儿的主题类型、方式、情感特征以及幼儿的反应情况。然而,已有的研究并未将关注点聚焦在教师对某一年龄层次的幼儿的批评方面。本研究试图从师幼互动的角度,通过对幼儿园中班教师的批评行为以及幼儿的反应进行观察,从而更具体地了解中班教师批评幼儿的现状及其对幼儿反馈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L市某县一所公立幼儿园的中班,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观察研究。总共观察记录教师的批评行为204次,涉及28名幼儿和2名教师。

(二)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师幼互动范畴下的教师批评行为是指以幼儿出现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教师对其进行否定性的评价为开始,到以幼儿做出相应的反应(改变不当行为或口头表示接受、反抗、无回应)为结束。其中教师对幼儿是否做出否定性的评价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判断,如果教师并未直接说出否定性的话语却通过表明自己的期望婉转地表达出否定的评价,则也算作批评行为。

幼儿的反馈行为主要是指幼儿对于教师的批评作出的反应,包括反馈结果和反馈性质。反馈结果主要有两种:接受教师的批评与不接受教师的批评。反馈性质是指幼儿对于教师批评的反馈行为中伴随着的情感特征。根据刘晶波对师幼互动行为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主体的情感特征的划分,幼儿反馈行为的情感特征划分为三种:进取、畏惧、平和。所谓进取,是指幼儿对教师批评的反馈行为中带有较为明显的大胆、不惧怕教师的情感特征。畏惧是指幼儿的反馈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对教师的胆怯、害怕的倾向。平和是指幼儿的行为中无法看出鲜明的进取或畏惧的情感特征,语气神态都比较平静。

2.观察记录表

观察的内容主要是关注整个批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行为,包括语言、动作、情绪特征等,还关注批评发生的情景以及结果。观察记录所采用的是事件取样法,即从教师对一个对象的批评行为开始至对象的反馈为一个事件,进行结构式观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中班幼儿批评的主题类型及其分布

批评行为主题指的是批评事件的内容指向,在教师批评幼儿的行为中,教师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内容或者带着某一目的对幼儿表达一定的期望和要求。本研究将教师的批评行为纳入到师幼互动的范畴进行考察。通过对观察到的批评行为进行整理分类,将其总结为四种类型:约束纪律、生活保育、学习指导和社会交往。

统计发现,教师批评幼儿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生活保育方面,占37.25%,其次是约束纪律,占32.84%。而学习指导和社会交往所占的比例明显少于以上两种主题。这说明,幼儿园教师对中班幼儿的批评主题更多地集中在生活保育方面。

(二)教师批评的方式与幼儿的反馈

以是否用语言作为主要手段可以将批评划分为言语型和非言语型。言语型批评指教师以语言为主要手段,间或附带目光、表情、姿势、动作对幼儿进行的批评,而非言语型批评是指教师单纯借用目光、表情、姿势、动作对幼儿进行的批评。观察结果显示,中班幼儿教师的言语型批评行为出现了165次,占81%,非言语型批评行为出现了39次,占19%。由此可见,中班教师主要采用言语型批评行为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因此,我们仅对言语型批评行为进行分析和说明。本研究将言语型批评的类型分为发问式(包括责问、反问、询问)、祈使式(命令、禁止、建议、警告)和一般陈述式。

由表2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教师采用责问、反问、命令和陈述式的批评时,幼儿接受和不接受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当教师采用询问、警告和建议式的批评时,幼儿接受和不接受的比例相差较大,尤其是警告式的批评,其接受率达到了94.44%。

从表3可以看到,对于询问式批评,幼儿不仅倾向于接受结果,而且接受时的情绪也以进取和平和为主。虽然幼儿对于警告式批评的接受比例很高,但接受时的情感特征多是畏惧的。当教师采取建议式批评时,在幼儿接受的7次结果中,有5次为进取情绪,2次为平和情绪,没有畏惧情绪。

(三)教师批评的类型与幼儿的反馈

Mueller和Dweck将成人对儿童的批评分为三类:个人取向型批评,即对儿童做出的整体性判断,反映儿童的人格特质,指向儿童自身;过程取向型批评,指对儿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或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策略进行反馈,指向行为的过程;结果取向型批评,即反映的是行为的客观结果,指向具体行为的适宜性。根据以上分类,本研究收集到的批评事件中,属于个人取向的有34件,属于过程取向的有58件,属于结果取向的有112件。

由表4可以看出,当幼儿受到教师的个人取向的批评时,不接受的有70.59%,接受的只有29.41%。幼儿在接受个人取向的批评时,伴随最多的是畏惧的情绪,达到了60%;幼儿在不接受个人取向的批评时,伴随最多的情绪是积极的。幼儿受到教师的过程取向的批评时,接受的有67.24%,不接受的有32.76%。其中接受过程取向的批评时,伴随最多的情绪是平和的,有66.67%;而不接受过程取向的批评时,伴随的情绪主要为进取和平和。幼儿对于结果取向的批评接受的比例为59.82%,而接受时伴随的情绪特征表现为最多的是畏惧,达到55.22%;而不接受结果取向批评的比例为40.18%,伴随最多的情绪特征为平和,有53.33%。

(四)教师批评行为的情感特征与幼儿的反馈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批评时会伴随着一定的感情特征。根据刘晶波的划分,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情感特征可以分为正向、负向和中性。所谓正向,指的是教师进行的批评行为中明显反应了对幼儿的关切、友好和喜爱的感情。负向指的是教师的批评中明显带着对幼儿的不满、不耐烦甚至厌恶的情感特征。中性指的是教师的情感比较平和,没有明显的偏向。

由表5可以看出,当教师批评时呈现的情绪为正向时,幼儿接受的比例为87.5%,明显高于不接受的比例,可见幼儿易于接受教师情绪特征为正向的批评。而且在接受批评时,幼儿伴随的主要情绪特征为进取,为71.42%,当教师批评幼儿时呈现中性的情绪特征,幼儿接受和不接受的比例比较接近,不接受比例略高于接受。当幼儿接受批评时,伴随的主要情绪特征为平和,为61.22%;当幼儿不接受批评时,伴随的情绪特征分布情况类似于接受时,即平和情绪最多。幼儿在面对教师情绪特征为负向的批评时,主要表现为接受,比例为62.16%。而在接受时,幼儿伴随的主要情绪特征为畏惧,占93.48%;当幼儿不接受批评时,主要表现的情绪特征为进取,占64.29%。

四、讨论

在批评方式上,中班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实施批评行为,而在言语批评中,祈使句使用的最多,其中的命令式批评又占有较大的比例。究其原因可能是中班的幼儿既不像小班幼儿那样因刚进入幼儿园而需要多用鼓励、积极的语言进行教育,也不像大班幼儿那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所以教师的命令式批评使用比例较高。当教师采用询问、警告和建议式的批评时,幼儿接受和不接受的比例相差很大。当教师采用询问或建议式的批评时,一般会伴随着温和、亲切的态度,因此幼儿非常容易接受,而且接受时情绪都比较积极;当教师采用警告式的批评时,虽然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出接受的情况,但却伴随着消极的情绪,所以即使批评让幼儿改变了不良行为,却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对于不同的批评类型,幼儿的反应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当教师实施个人取向的批评时,幼儿普遍表现为不接受,而接受的幼儿也大多伴随着消极情绪。因为个人取向的批评是通过指责幼儿自身而达到促使幼儿改正的目的,很容易引发幼儿羞愧、害怕、失落等负向情绪。当教师实施过程取向的批评时,大部分幼儿表现出以积极或平和的情绪接受的情况,因为过程取向的批评使幼儿将错误的原因归为过程中的努力或策略,并未让其觉得是自身能力不足或有缺陷,从而能坦然接受批评并对未来改进抱有一定的期待。

从教师批评时的情绪特征角度看,中班教师的批评行为主要伴随的是负向和中性的情绪,而正向的较少。当教师的批评伴随负向情绪时,幼儿的接受批评的比例明显高于不接受,但接受时的情绪特征多为畏惧,长期下去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在批评时应保持正向的情绪,对幼儿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理解,积极鼓励并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行为。

五、教育建议

首先,教师在实施批评时,应多运用询问或建议的语言表达对幼儿应该如何去做的期许,尽量避免使用强烈的命令式或警告式的语言。如果教师以温和的言语方式对待幼儿,不仅可以消除幼儿的紧张感,而且更易于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更能听取教师的建议,改正不良的行为。

其次,教师应明确过程取向型批评与个人取向型批评对幼儿的不同影响,并学会使用过程取向型批评,正确引导幼儿形成科学的成就动机,同时坚决避免使用指向幼儿人格的个人取向型批评,否则只会伤害幼儿的自尊而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控制情绪的修养,在批评幼儿时除了注意语言运用方面的技巧,也要努力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幼儿,避免带着明显不满或厌恶等负向的情绪,否则会导致幼儿恐惧和畏惧的不良情绪甚至拒绝接受批评。

【参考文献】

[1] 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的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7.

[2] 刘俊.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8-11.

[3] 李娜.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言语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8:3-4.

[4] 李雪.私立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口头言语评价行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3-4

[5] 王旭.专家型教师评价行为特征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 (3):42.

[6] 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50.

[7] 朱湘燕.汉语批评言语行为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广州:暨南大学,2002:8.

[8] 赵景欣,王美芳.批评/表扬与儿童反应模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3):664-666.

[9] Anderson C A,Jennings D J. When experiences of failure promote expectations of success: the impact of attributing failure to ineffective strategi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0,48:393~407.

[10] Gail D.Heyman, Dweck C S. Children’s thinking about traits:Implications for judgments of the self and others[J].Child Development,1998,64:391-403.

[11] Heyman G,Dweck C S,Cain K M.Young children’s vulnerability to self-blame and helplessness: relationship to beliefs about goodness[J]. Child Development,1992,63:401-415.

篇4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青岛,266071)

【摘要】研究者从角色定位、介入时机、目标指向、介入方式、关注倾向性等方面对某幼儿园6名教师在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的介入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师在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时存在角色定位多为控制者、介入时机把握不当、介入过度、介入效果不佳等问题。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自主性结构游戏;教师介入;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17-06

自主性结构游戏对幼儿的认知、生理、社会与情绪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1〕自主性结构游戏强调要以幼儿为主体,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游戏空间,但仍需要教师以适当的方式介入指导,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应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开展游戏,让幼儿在与材料和伙伴的互动中,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获得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邱学青,2001)。

国内外研究者对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介入行为进行过不少研究。例如,邱学青、华爱华、包红英等人总结了教师常用的介入方法;〔2-4〕常璐总结了教师介入所要达成的七个层次的目标;〔5〕Reynolds和Jones希望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可以扮演观察者、记录者、管理者、支持者、调节者和参与者等角色;〔6〕James E Johnson 等人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的角色概括为不参与者、旁观者、游戏管理者、共同游戏者、游戏领导者和指挥者或教导者等六种类型,等等。〔7〕

然而,以往研究鲜有涉及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教师的介入行为,且缺乏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真实游戏情境中教师的介入行为,分析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时的角色定位、介入时机、介入方式、关注倾向等方面的特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青岛市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中选取了小、中、大班各2个班级的幼儿以及6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6名教师均为女性,教龄为5~20年。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本研究通过时间取样和情境取样方法,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观察记录了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的情况。观察时间是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时间(8:10~9:00和14:10~14:50为大班幼儿自主游戏时间,8:15~9:10和14:15~15:20为中班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8:20~9:25和14:15~15:20为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时间)。观察地点是各个班级的建构区。幼儿的自主性结构游戏主题主要有“兵工厂”“拼装家具”“城堡装饰”“搭建建筑物”等。研究者按照事先设计的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观察结束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访谈法

访谈分为前期访谈和后期访谈。前期访谈在观察前进行,目的在于了解教师对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的认识和平时的介入情况。后期访谈在观察中随机进行,以分析教师介入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态度。例如,观察中发现,某教师经常以某一种角色身份介入幼儿的自主性结构游戏,对此,研究者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该教师对这一角色定位的认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介入的角色定位

研究发现,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时的角色定位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1.支持者

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如果视自己为支持者,主要会在一旁观察。如幼儿遇到困难请求帮助时,教师会提供材料或方法技能上的支持,以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一般不会进一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

【观察记录1:中班游戏“兵工厂”】幼儿A:“老师,我的枪不牢固。”教师:“少个把手啊。”幼儿A马上找来了可以用来制作把手的材料。幼儿B:“老师,我总是被小C的枪打中,我的冲锋枪怎么也打不中他。”教师:“那你看看你的枪是不是需要一个瞄准镜呢。”幼儿B马上开始制作起了瞄准镜。

2.合作者

作为合作者,教师视自己为幼儿的助手与玩伴,会关注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给予相应的指导,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

【观察记录2:大班游戏“5月的风”】教师和大班幼儿一同搭建青岛的标志性雕塑“5月的风”。幼儿主动分工合作,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帮助出谋划策。幼儿A:“老师,我觉得这个可以再搭一块。”教师(问幼儿B):“你觉得呢?”幼儿B:“我也觉得可以。”教师:“那我们试试看。”结果积木倒了,两名幼儿都很惋惜。教师:“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幼儿A:“我觉得放一块大的积木架在中间就更加牢固了。”两名幼儿继续搭建。

3.控制者

作为控制者,教师会以教育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控制游戏的进行,通常会忽略幼儿的游戏意愿和发展需求。

【观察记录3:小班游戏“拼装家具”】幼儿A正在尝试拼装一个长方形橱柜,拼装中遇到了困难,拆开、重装了很多次。教师发现后开始介入。“你看应该这样,把上面的先装好!”教师边说边将幼儿手中的半成品拼装好了。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班级的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班级的教师对介入幼儿游戏时角色定位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见表1)。

(二)教师介入时机的选择

研究者对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时机进行了分析(见表2),发现教师介入时机的选择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旨在引导幼儿游戏的介入行为最多,且随幼儿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小班教师比较关注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的持续性,当幼儿半途而废或注意力分散时,教师会通过提供材料或以合作者身份参与游戏的方式重新唤起幼儿的兴趣。中班和大班教师介入时往往会通过设置难题引导幼儿思考。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会引导更多幼儿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总的来看,教师的过度介入现象较为明显。

【观察记录4:小班游戏“城堡装饰”】城堡主体已经搭建好,幼儿A负责为城堡搭建围墙,但他被楼梯搭建吸引,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教师:“你看,城堡没有围墙,敌人很容易就攻进来了。”教师拿起一种新的材料对幼儿A说:“我看围墙用这种材料搭建会非常稳固,你看怎么样?”幼儿A看到新的材料,又继续进行围墙的搭建工作了。

2.旨在回应幼儿和提供支持的介入行为较多,且中班教师最为普遍

中班教师多以满足幼儿需求、提供帮助为目标,给予幼儿较多有关材料和方法方面的支持,但较少从幼儿发起的问题出发引导幼儿作进一步思考。大班教师则会鼓励幼儿更多地参与到对作品的评价中来。

【观察记录5:中班游戏“绿色家园”】幼儿共同搭建了一个绿色家园,争着让老师来欣赏自己的作品。幼儿A:“老师,我搭建的这个桥老是塌。”教师:“你好好想想,老师上次说搭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幼儿A:“老师,是不是这样?”教师走过去,找来一块积木做示范。幼儿A:“老师你看我这样搭也行。”但教师并没有对幼儿A的作品作出评价,而是加入到另一组幼儿的游戏中去了。

3.旨在维护班级秩序的介入行为较少,且随幼儿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

小班和中班幼儿因争抢游戏材料等引发的同伴冲突相对较多,教师也颇为重视。“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我们希望一开始就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A1)“我们会在游戏前强调游戏规则和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游戏中幼儿经常会因乱扔游戏材料或争抢游戏材料产生矛盾,我们有时不得不用限制他们使用材料,或者中断游戏的方法作为惩罚。”(A2)

(三)教师介入行为的目标指向性

自主性结构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创造性、想象力等)、意志品质(计划性、坚持性等)和社会性(肯定自我、欣赏他人、分享成果、互利合作等)等方面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介入行为反映了教师对游戏目标的认识。研究者对教师介入行为的目标指向性进行了分析(见表3)。

如表3所示,教师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最为关注,对幼儿意志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大班教师。“我们会在大班幼儿的自主性结构游戏中渗透更多的教育内容,关注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C1)“大班幼儿在自主性结构游戏中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在游戏中以提问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C2)

小班教师较重视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因此,较为关注幼儿游戏行为的持续性。“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对较少,我们会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确定游戏主题和游戏内容。此外,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游戏的持久性不强。我们会在游戏中提供直观生动的游戏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以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游戏。”(A1)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常常被教师忽视。研究者发现,教师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关注多以提示为主,很少进一步介入。由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仅凭游戏前的分工指导以及游戏过程中的简单提示,并不能有效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四)教师介入方式的选择

教师介入方式主要有语言介入和非语言介入两种形式。〔8〕研究者对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4)。

总的来说,教师比较偏向于语言介入。其中,小班教师多采用提示的方式,中班和大班教师多采用建议和提问的方式,以类似“你看这样可以吗?”的问句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在非语言介入方面,教师较多采用亲自示范方式,但这种介入方式留给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小。

【观察记录6:大班游戏“建筑物搭建”】幼儿在建构区自由搭建。幼儿A:“我搭的这个车库是多功能的。”教师:“那你的车库除了停车还可以干什么?”幼儿A:“这是门,车从这出,这个地方还可以洗车…”教师:“洗车?”幼儿A:“这是个坡,车从这上来,就可以洗车了。”教师:“老师觉得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看这里空间这么小,倒车的时候很不方便,你看该怎么办呢?”

(五)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的游戏的介入行为不同

观察发现,教师对男孩更倾向于运用提问、建议等间接介入的方式,以引发男孩的思考;对女孩则倾向于运用亲自示范的方式。“女孩参与性不强,跟随性表现明显,因此我们会更多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共同参与女孩的游戏;男孩在游戏中比较主动,评价作品时会争先恐后,我们希望通过设置一定的挑战,促进游戏的开展。”(C1)“男孩与女孩喜欢的游戏内容不同,男孩喜欢兵器和汽车,女孩喜欢家园和动物。男孩和女孩喜欢的游戏材料也不同,男孩喜欢大型拼搭材料,女孩则喜欢小型雪花片。”(B1)Patricia Edith Breen(1996)在一项研究中提到,教师在游戏中会用55%的时间和男孩互动,会用45%的时间和女孩互动。在教师持续性的关注中,男孩与女孩所占比率为2:1。可见,教师介入行为“男女有别”具有一定普遍性。〔9〕

三、讨论

(一)教师介入行为存在的几个问题

1.角色选择偏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10〕研究发现,教师虽然表现出了多元化的介入角色特点,但控制者的角色仍时有出现。教师通常会预设游戏目标和游戏结果,但较忽视幼儿的游戏意愿和游戏节奏。Godwin S Ashiabi认为,教师对介入行为的价值认知,可能会成为教师介入游戏时的态度障碍。〔11〕教师的多重角色及其对各种角色价值判断可能发生冲突,这对教师的介入行为无疑是有负面影响的。

2.介入过度

Davies Margaret的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介入往往是最低限度的(minimal intervention)。〔12〕本研究却发现,教师存在着过度介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介入时机的把握上。过度的介入有时是以所谓“引导”的名义出现的。Philip Reubke在论及自主游戏的要素时曾指出,自主游戏不仅需要时间、空间和材料,更要保证幼儿的自由选择权,这就需要教师能充分包容、信任幼儿。〔13〕然而,研究者发现,很多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解不够全面,过于强调幼儿发展的不成熟性,低估幼儿的自我建构能力。因此,教师往往较关注引导控制,从而导致介入过度。

3.介入效果不佳

研究发现,很多教师的介入效果不佳。教师的介入本应以尊重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和自主开展游戏为前提,为幼儿创设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和游戏材料的机会,与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相向而行。然而,研究者发现,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游戏的进展和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而对幼儿的兴趣和游戏倾向不敏感。此外,教师介入行为的目标常偏向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但幼儿对此似乎又常常“不领情”。可见,与幼儿游戏意愿相悖的介入行为容易导致幼儿游戏兴趣的丧失,从而影响教师介入的效果。

4.介入行为男女有别

表面上看,教师介入行为“男女有别”体现了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发展特征的把握。事实上,这种简单顺应性别差异的做法实则是性别刻板效应的反映。女孩往往更渴望得到赞许和乐于分享,男孩更具竞争意识、更偏爱结构性游戏。教师应更准确地把握幼儿不同的性别特征,通过适当的介入指导发挥幼儿的性别优势,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二)增强教师介入效能的建议

1.合理预设

教师对自主性结构游戏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导致教师对幼儿游戏目标的不当预设。虽说完全没有预设的游戏活动是不存在的,但预设应避免过度追求即时效果而忽视游戏内容的不断生成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丰富体验。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自主性结构游戏的价值,进行合理预设,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准确定位

教师应为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提供支持。教师应首先成为一名观察者和支持者,进而成为一名合作者与引导者。尊重幼儿游戏兴趣和游戏意愿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

3.提高介入技能

教师的介入技能包括观察、沟通(语言、非语言)、情感支持(鼓励、赞赏、期许)、工具支持(提问、示范、指导)、主题设计等方面。介入效能的高低取决于介入时机的把握和介入方式的选择。介入时机的把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即具有及时捕捉幼儿游戏需求和意愿的能力;介入方式的选择要求教师善于与幼儿沟通,善用支持策略,并善于适时融入幼儿的游戏。

4.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方琛指出,幼儿园教师有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提问变成质问,把提示变成指示,把鼓励变成说教。教师缺乏必要的自我觉察,容易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倾向。〔14〕新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对比研究也证明,专业发展不成熟的教师更容易关注自己预设的目标和自身的表现。研究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讨、写工作笔记等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对自身教育行为的觉察和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KENNETH R GINSBURG.The importance of play in promoting healthy child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ing strong parent-child bonds〔J〕. Pediatrics,2007,199(1).

〔2〕邱学青.学前幼儿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包红英.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探析〔J〕.教育导刊,2012,(7).

〔5〕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JONES E,REYNOLDS G.The play’s the thing:Teachers’ roles in children’s play〔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6.

〔7〕JAMES E JOHNSON, JAMES F CHRISTIE, THOMAS D YAWKEY.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M〕 .New York:Longman,1999.

〔8〕刘焱.幼儿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PATRICIA EDITH BREEN.The role of the teacher during free play in preschool〔J〕.Master Thesis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1,(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8-04-25〕.moe.edu.cn.

〔11〕GODWIN S ASHIABI.Play in the preschool classroom:Its socioemotional significance and the teacher’s role in play〔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7,35(2).

〔12〕DAVIES MARGARET.The teacher’s role in outdoor play:Preschool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J〕.Journal of Australian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2003,(1).

篇5

看着幼儿园中的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作为园中的工作人员会有很多的感慨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0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1作为__幼儿园中班的班主任,本学期我就我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结合主题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玩具,我们充分利用各片场地,设计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午睡间开辟了玩具家、建筑工地;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宝宝书屋、电话超市、自然角、益智区;还利用室外一角,布置成“巧手屋”把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陈列出来,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橘子皮作画和蟹壳制作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玩具。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二、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小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擦桌子、发蜡笔、点人数。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三、做到保教并重,促进家园互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尽心尽力为幼儿服务,从每个细节上去切实照顾好他们,天气好的时候,带他们散散步,下雨的时候,带他们去看雨。虽说中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但春天的衣裤太多,检查并帮助幼儿塞衣裤则成了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为了力求让每个幼儿都能穿戴整齐地回家,我们两个老师手上都磨出了肉刺。为了预防口足手病的发生,我们在那个时期每天都把幼儿的用具放到紫外线灯下消毒每周还进行玩具的消毒工作,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我们毫无怨言,班内没有一人生此病。在老师的督促下,我们的孩子还养成了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每次的手工活动和剪贴作业后,也提醒幼儿尽量保持教室的整洁,并及时清理干净,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

在注重保教工作的同时,我们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家园工作。通过电话、便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和途径,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有特殊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对于一些幼儿在园内取得了一定进步,我们也马上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继续配合,使孩子不断进步。对教师关心和爱护幼儿的一些举措,很多家长表示了认可。

为了充实家长们的育儿经验,每月都及时更换家教栏中有关保育的文章,我们还特地请___家长撰写有关家教的文章,刊登在园报上,通过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儿的经验。本学期为了丰富我班的家园合作,我们还举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家园合作活动,如:“家园亲子手工活动”、“家园同乐运动会”等,我们的家长都能积极参加。在我们收到的家长意见反馈表中,肯定、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当然,也有中肯的建议,我们也将认真地总结采纳,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地更和谐、成功。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两位老师都能尽心尽力去完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如:在班级管理上还不够大胆,在区角指导时,还有听之任之的感觉。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相互配合,争取更大进步。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2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老师分四种类型:智慧爱心型,爱心勤劳型,勤劳良心型,良心应付型。工作以来,我一直不断努力,积极思考如何做好幼儿教师工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幼儿教师,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在本学期我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思想方面

能够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记笔记,数量足,内容丰富。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集体、团结同事、尊重老教师、对待幼儿有爱心。严格遵守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与园内各项活动。

二、工作方面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能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记录,认真对待每天的活动,有准备的组织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注意给胆小的、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多一些鼓励;给体弱的孩子多一些照料;给能干的孩子多一些挑战。

上个学期,班内幼儿不举手,随便讲话的现象屡有(幼儿园教师年终总结)发生。在本学期我重点教育幼儿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对有改进的幼儿给予及时的表扬。通过教育班内幼儿都能做到回答问题先举手,而且声音响亮。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活动常规和与同伴分享、合作的习惯,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大大提高了。同时我还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向同行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尽量以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为此,我通过各种途径及手段,自身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家长工作方面

我深知,幼儿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家长和孩子,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好幼儿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我们班的家长大部分与我已经有了差不多一年的交往,我对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总是比较了解了,家长们对我的工作也比较支持。

我班的许多家长非常重视教育,也知道从何下手,来配合教师。为了让家长们全面、深刻地了解本学期幼儿园,班级、老师的工作目的及工作方法;也为了让家长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家长园地、多利用早、晚接待与离园时与家长交谈、个别幼儿打电话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他们的孩子放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班学习。当然在我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和总结,争取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好。

四、德育工作方面

很多人都说,你们好辛苦呀,必须要有耐心才可以,否则孩子们整天吵死了。其实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光有耐心是不够的,我们还有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这颗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颗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的都是一样的爱,只有这样你不但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还可以赢得家长和朋友们的心。

爱孩子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要放在心里,爱孩子要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于是我和家长成了朋友,利用早上接待和下午离园的时间和家长交谈,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身体状况和当时的情绪,以便我更好的在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五、自身的进步

在大家的帮助和努力下,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前进之前,来发现问题,找到更好的前进目标:

1、班级内的孩子不够大方,做事情没有胆识,在陌生人前比较拘谨,因此,在下学期,要让孩子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并让家长密切配合,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2、思维不开阔,导致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更好地发挥。

下学期,我们要在家长、幼儿园的共同配合下带孩子们多出去看看,多了解一下新鲜的事物,以此来增长幼儿的知识。

有了前行的目标,再加上大家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来做好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孩子创设一个更为舒适温馨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相信我们这些爱孩子的人能让他们更茁壮、更健康地成长,明天我们将创造更灿烂的阳光!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3时光在匆匆流失,在本学期我担任中班的保育员工作,在这一学期里有欢乐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提高。同时一学期又将过去了,那里,我也应当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的提高自我的各项工作水平。

一、不断学习进取,总结工作经验。

认真做好自我的保教工作,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对保育员教师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在工作中,我以园内下达的任务及本班的教育为中心,努力做到和各位教师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不断提高自我的保育水平,平时遇到园内和班级任务,尽自我力所能及,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本事、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幼儿进餐时,能够做到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忙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礼貌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我的物品。

2、注意培养幼儿的自理本事,教幼儿学习穿着服、鞋袜,整理自我的床上用品。

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保教工作中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4、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提高了身体抗病本事。

三、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了安全职责事故的发生。

教师们有高度的职责心,时刻让孩子在自我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本事,开学前,我会对桌椅、床、玩具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认真做好午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有病幼儿的隔离工作,幼儿的被褥定期给家长拿回去清洗。

四、认真学习“保育员工作职责”。

明确保育工作目标。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

五、认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平时做到一日一小搞,一周一大搞,室内无纸屑、果壳,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地净,地面整洁,无死角。

本学期我经过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向别人学习,把别人身上的精华吸取过来,使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4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我们即将结束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所做的工作,在本班教师和全班幼儿及其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都有了必须程度的提高和提高。现就本学期的班级工作开展的具体情景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1、主题活动的实施。

本学期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武汉市课程纲要》的要求,认真对照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的兴趣进行分析,结合新世纪主题探究课程,开展了《异常的我》、《美丽的春天》、《十二生肖》、《愉快的夏天》等主题活动。在新《纲要》指导下,我们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将各领域的活动有机地整合,相互渗透,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学习中。在主题“美丽的春天”中,教师和幼儿一齐到户外寻找春天,随着季节的变化,孩子们发现了春天的花,春天的树、春天的小动物,发现柳树发芽了,小草长绿了,小蝌蚪出来了,有的小朋友还将小蝌蚪带到幼儿园,于是大家一齐饲养小动物,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记录小动物的成长过程,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幼儿一齐填写“我对春天知多少”的调查表,加深了幼儿对春天的理解,孩子们经过看、说、画、做等各项活动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2、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区域游戏。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题活动,与中二班共同创设了“小小探究室”、“我爱小动物”、“欢乐舞台”“小手真能干”“我和数字做游戏”“小豆豆长大了”等8个区域,并在区域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供给材料,对幼儿进行阶段性、针对性地观察指导、为幼儿供给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例如:结合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我们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花草,带领制作植物标本;结合季节,教师与幼儿一齐种植大蒜、葱、绿豆、黄豆等植物,并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记录黄豆与绿豆的生长过程,为幼儿的探索活动供给了帮忙。结合《十二生肖》主题活动,我们在手工区供给纸杯、纸盘、彩色皱纹纸、剪刀、橡皮泥和吸管,引导幼儿用自我喜欢的方式绘画制作小动物。既丰富了主题活动又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生活护理及常规教育

1、生活护理:幼儿园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保育工作也不能忽视。

仅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我班教师在注意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实,严格按照安全、卫生制度,每一天坚持教室的通风及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定时消毒。在6月份,因为我班有个别幼儿出水痘,所以除了每一天给玩具、桌椅消毒外,我们还在大热天里将我班的棉絮抱上楼去暴晒,仔细观察班上幼儿情景,及时隔离,使水痘传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对于个别体弱的幼儿,我们在生活上也给予较特殊的照顾,经常留心他们在进餐、午睡时的表现,户外活动中也异常关心他们的冷暖,提醒他们多喝水,及时给孩子更换汗湿的衣服,我班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带了衣服与毛巾,我们总是耐心地为幼儿更换,使家长放心。

2、常规管理。

幼儿升入中班后觉得自我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了,我们抓住幼儿渴望长大的契机,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盥洗、午睡等习惯,并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加强观察与指导,进取鼓励幼儿学做自我的事。大多数幼儿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有顺序地穿脱衣服,正确使用筷子进餐,有的孩子们在教师与家长的鼓励下,还学着自我洗澡、洗衣服,幼儿的劳动意识增强了,独立本事也提高了。为要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我们还注重加强各项锻炼活动,鼓励幼儿早入园进行早锻炼工作。坚持每一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一小时,并注意丰富户外活动的资料。重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今年体检,我班的三率达标情景良好。

三、家长工作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进取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本事。”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家园联系工作中,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及时将我们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开学初就召开了家长会,一方面让家长们了解本学期的保教计划,幼儿在园情景;另一方面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经验,拉近我们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此外我们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家长园地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对于个别特殊的孩子,我们还进行了家访,与家长共同商讨对策。

在主题活动实施期间,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六一”活动期间,我们也经常与家长交流,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活动,加强了家长的参与和互动,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满意。

四、个别幼儿的教养工作与成效。

每个班级都会有特殊的幼儿,我班也不例外,毛哲正是个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很差的孩子,因为他总是喜欢打别人,在学习时影响他人,所以小朋友都不原意和他玩,他也不喜欢小朋友,总是攻击别人,有一段时间还不原意上幼儿园,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针对幼儿情景采取了必须的措施,刚开始,我们总是采取批评教育的方法,并与家长联系,将幼儿这种坏习惯告诉家长,期望家长多多教育,可这种方法收效甚微,之后,我发现他很想得到小红花,于是利用午睡表现好的情景,及时表扬了他,并奖励他小红花,他很高兴,整个午时都很守纪律,以后,我们改变教育方式,总是借机会表扬他,鼓励他,慢慢地,毛哲正变了,变得很听话,除了进餐、午睡表现好外,他还学着画画,帮忙小朋友穿鞋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二位教师都很高兴,他的爷爷奶奶也很高兴。另外,我班有两个小朋友性格很内向,我们也针对幼儿情景多给幼儿交往与说话的机会,使幼儿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存在不足与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的教养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但也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1、个别幼儿有挑食现象,一些幼儿进餐注意力不集中,速度慢,进餐习惯还有待改善。

2、要加强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认真倾听,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3、多数幼儿绘画本事及动作协调本事差,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多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幼儿的绘画本事,进取开展各类体育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4、尊重和承认幼儿个体间存在差异,善于分析班级幼儿的个体差异加强对特殊幼儿的观察与指导,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

4、参加社区活动做得还不够。

在新的学期中,我班二位教师将认真反思自我工作中的不足,确定努力方向,继续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转变教育观念,大胆地开拓班级特色,在创、办、做中发挥实效,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使班级工作更出色。

幼儿园中班个人工作总结5经过一段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后又将迎来这一学期的总结工作,看着他们这学期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真的很欣慰,而回顾今学期的教育历程,我们记忆犹新。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回想着与他们生活的情景,有些依依不舍,忙碌的日子总是那么快却又是那么充实。

带了一学期的中班幼儿,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中班幼儿在各个领域应该达到哪些目标已了如指掌,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严格认真地去执行。这学期我们班没有加入新的幼儿,我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给他们相应的锻炼机会,例如:我们班的李岳恒、孙诗凝、郭悦彤等,他们几个人在班上的能力都比较强,我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安排他们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做老师既可以省下时间去观察其他幼儿,又在他们自身的能力上给予了锻炼,我和他们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平时,我能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心血。我经常和他们谈心,抓住他们的闪点鼓励他们。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帮助他们。一经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性、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

幼儿园是个儿童的世界,而我们正生活在这色彩斑斓地儿童世界里,要用我们的爱心去拨动一棵棵幼嫩的心弦,弹奏美妙地乐章,用爱心去滋润一株株纤细的幼苗,培育他们。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尊重热爱每一个孩子,不仅要爱那些活泼聪明的孩子,同时也要对那些特别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长好、学好、玩好,每人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我根据班级情况以“纲要”为准则,制订班级计划、月周计划、等各类计划。在半日活动中不仅以游戏贯穿各科教学,并积极使用肯定鼓励等方法,使幼儿身心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家园互动,做好家长工作。.教育不单单是学校教育,家长们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常常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家长活动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同时,孩子们在学校中碰到了什么难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也留下了一些不足:如对孩子在主题活动中的倾听需要还不够,往往找不到孩子们的热点生成需要。同时如何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渗透到一日活动中,也是必须研究的话题。

在这一年中,我很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在业务上也有欠缺,也需努力做好一点。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在教学活动的语言组织上还很稚嫩。还需进一步努力。

篇6

关键词 氟化泡沫 儿童 龋齿

为降低乳牙龋患率,在幼儿园普及氟化泡沫护齿,效果显著。现将胶南滨海幼儿园的儿童氟化泡沫护齿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胶南滨海幼儿园中班儿童,年龄3~4岁,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572人,对照组559人。

方法:工作人员于两组儿童入选时检查其牙齿原龋患情况,并做出详实记录。2009年、2010年参照前期原龋检查记录,做出新龋发生情况记录。2008~2011年观察组每半年进行氟化泡沫护齿防龋,1年两次,采用美国leclecle公司生产的氟化泡沫。使用前彻底清洁牙齿表面干燥,使用量为牙托盘1/4高度,让儿童咬住牙托3~5分钟。使用氟化泡沫护齿防龋后30分钟内不饮食、漱口。保持氟化物在口腔内的有效浓度。

结 果

方法:实验组工作人员于两组儿童于入选时检查其牙齿原龋患情况,并做出详实记录。见表1、2。

两表对比可以看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病率分别是72.3%和73.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龋发病率是16.3%和16.2%。可见均P>0.05,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两表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2009年的新龋发生率分别为3.94%和6.55%,2010年的新龋发病率1.84%和5.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检验P<0.01,可见使用氟化泡沫护齿能显著降低儿童龋齿发生率,促进儿童的营养吸收,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氟化泡沫护齿时,严格选择对象,并且要集中培训工作人员,掌握氟化泡沫使用时间和用量,工作人员在2008~2011年应用氟化泡沫护齿防龋期间,观察组未发生急慢性氟中毒事件和恶心呕吐、局部水肿等不良反应,可见氟化泡沫护齿是安全可靠的。

讨 论

引起龋齿的原因:①牙齿本身钙化不好。②吃糖多。③没有有效刷牙,牙缝的食物残渣未能有效清除。④乳牙钙化程度低,晶体形成不完全,耐酸能力差,而儿童的饮食为软质含糖量高的黏稠性食物,易发酵产酸。⑤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增殖,增加患龋机会。⑥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的釉质弱化。

氟化泡沫的特点:①1年只需使用两次,每次时间1~4分钟,次数少,时间短,安全方便。②因其呈泡沫状,无流动性,所以有效的避免了多余的氟化物被儿童误吞的危险。③防龋效果显着,可使乳牙患龋率降低50%,恒牙患龋率减少60%。④4种口味,易被儿童接受。⑤使用量少,每次仅为氟凝胶的1/4,无需仪器装置,操作简便,不会造成交叉感染。氟化泡沫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钠、氟化氢。氟化泡沫的适用范围:群体龋病防治。脱敏氟化泡沫的防龋机理:抑制致病菌代谢生长,减少牙菌斑内酸形成。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地释放出氟化物,力求用最低的氟含量,达到最高的氟吸收率。使用氟化泡沫护齿后,1分钟内便可有90.2%的氟离子被牙釉质吸收,平均牙釉质氟浓度达到原先2倍以上,同时,唾液中氟浓度明显提高。氟化泡沫护齿可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我市3~6岁儿童的龋齿发病率比较高,高达72.98%,使用氟化泡沫护齿后,降低了新龋发生率,观察组的氟化泡沫护齿发现能明显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因此,要从幼儿开始做好龋齿的防治,对降低整个人群的患龋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预防儿童龋病,家长也应有早期防龋意识,引导儿童合理饮食、正确刷牙、并学会科学使用氟化物。同时,要培养儿童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此外,口腔保健机构也要意识到儿童口腔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儿童学习、了解龋齿对健康的危害,加大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 刘渊云,陈荣华,主编.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303.

2 赵望弘,等.氟化泡沫乳牙防龋临床实验效果评价[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7):382-384.

3 谢万忠,等.氟化泡沫低龄组儿童防龋效果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4):305.

篇7

【关键词】区角活动;中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26-03

【作者简介】卞志红(1969-),女,江苏姜堰人,白米中心幼儿园教师;蔡子英(1963-),女,江苏姜堰人,白米中心幼儿园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在生活中,特别是在自由活动、游戏等环节中最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游戏是处于身心各种机能尚未成熟阶段的幼儿的主要活动。

“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等等。区角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交往的机会与环境,幼儿在活动中自觉地调节自己身心需要,保持愉快的情绪,社会性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在参与活动中,幼儿学到社会交往技能、知识经验,表达思想感情等。区角丰富有趣的材料、宽松自由的环境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调动了幼儿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交往的兴趣。区角活动使兴趣爱好相似、经验能力一致的幼儿集中在一起,共同的语言、相通的思想感情更有利幼儿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幼儿在区角间不断进行沟通与协商,从开始的独立活动发展到有意识合作,并从中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本研究通过观察幼儿区角活动中合作行为,分析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求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策略。在此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区角活动合作行为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姜堰市白米中心幼儿园中(2)班的全体幼儿,共30人。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时间:2010年3月~5月,每天观察1次。

(2)观察内容:观察幼儿在5个区角,即角色游戏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中的合作表现(主动合作,被动合作,不合作),记录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

(3)记录方法:采用自然观察法。设计观察记录表,以各区角活动为纵标轴,以合作行为的三个表现(主动合作,被动合作,不合作)为横标轴,以各个区角活动中不同合作行为表现的人次为记录内容。

(4)采用《学前儿童发展与评价手册》对幼儿在区角交往能力进行观察评价。

2,文献研究法

查阅有关的教育文件、专著及资料,了解目前与本研究相关的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程序

1.确定研究内容,编制观察记录表。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各区角活动中幼儿发生不同合作行为的调查结果

如表一所示,进区总人数最多的是语言区,共计289人次;美工区和益智区人数相差无几,分别为178人次和171人次,分别居于第二、三位;角色游戏区和建构区人数相同,均为116人次,并列第四位。发生主动合作的人次为328人次,居于第一位;发生被动合作的人次为247人次,居第三位;发生不合作的人次为295人次。这三种合作行为的人次相差不多,不超过100L次。

如表二所示,在各个区角活动中,主动合作率最高的是角色游戏区,高达96.55%;其次是美工区,62.36%;居于第三位的是建构区,44.83%;语言区和益智区远远落在后面,仅为11.76%和11.11%。被动合作率大部分集中在30%左右,美工区、建构区、语言区分别为21.35%、28.45%、37.37%;角色游戏区最低,仅为2.59%;益智区最高,为38.01%。不合作率最低的是角色游戏区,仅为0.86%;美工区其次,为16.29%;比较高的是益智区和语言区,分别为50.88%和50.87%。

如果把主动合作和被动合作合并为合作,则合作率最高的是游戏区,为99.14%;其次是美工区,为83.71%;建构区居中,为73.28%;语言区和益智区分别居于第四、第五位,分别为49.13%和49.12%。

在全班发生合作行为的总人次中,主动合作的人次比率最高,为37.70%;被动合作的人次比率最低,为28.39%;不合作的人次比率居中,为33.91%。主动合作和被动合作总共超过了70%,这说明该班的合作水平还是可以的。

(二)结论

综合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语言区是最受该班幼儿欢迎的一个区,但是发生合作行为的比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该班教师在材料的设置上较为新颖,能够吸引幼儿并能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合作性不强,幼儿基本可以独立完成。(2)角色游戏区和美工区是发生合作行为比率最高的两个区,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区。其原因是角色游戏体现的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关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合作性,而美工区因为教师投放的材料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比率也很高,仅次于角色游戏区。(3)该班幼儿的合作水平总体情况良好,这与教师的指导思想和策略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区角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能够比较巧妙地投放活动材料并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指导,幼儿的合作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四、建议

(一)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区角环境,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篇8

关键词:教师;幼儿;区域活动;作用;探讨

从本质上来看,幼儿园中组织的区域活动属于自主性和自由性相对都比较强的活动,其目的是为园中所有的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且,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参与该项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其自由交往、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儿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因此,在现代化教育不断发展以及幼儿教育社会地位逐渐提升的今天,就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依照幼儿需求,建立活动宗旨

首先,为了能够促使教师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被完全的发挥出来,使得每个儿童都能够通过该活动获取到一定的知识或者是能力,教师需要以幼儿当前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在充分了解不同儿童需求的前提下确定活动的目标。例如,对于那些刚刚进入到幼儿园的小班儿童来说,教师需要依靠慢慢的引导来将儿童引入到区域教学活动之中;并且,还需要重视从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其恋家情绪特点等方面入手来展开一些以儿童家庭为特点的游戏活动,从而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满足小班儿童的恋家情绪的同时,其刚入学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缓解。此外,这一类型的游戏对于场地和参与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儿童回家之后还可以同自己的父母一起玩,从而使得儿童与自己父母间的距离可以被进一步的拉进,进而为其日常生活带去一定的趣味性。

二、创建舒适环境,丰富材料

(一)创设环境

首先,教师需要以幼儿园儿童自身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而后,以季节变化为依据来进行活动环境的创设,以便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加充足的活动时间和活动机会,使得儿童能够在区域活动中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从而使得儿童参与该项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有效的培养儿童拥有独立自主的探索、观察、操作和发现能力,使其能够认识并解决更多生活和学习问题。

(二)提供多样材料

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幼儿园的教师需要按照自己负责的班级中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前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活动的操作教材。首先,教师需要以同一个教学目标为基准,准备多种类型的材料,例如,排序练习。第一,印章,教师需要提供形状各异,颜色多样的印章与印泥,这样,儿童便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利用不同的图案的印章与不同的印泥来进行颜色与图案的排序;第二,图形卡,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已经利用卡纸材料剪裁完成的各种几何图形与颜色各异的图形卡,以便儿童能够根据活动中提出的不同颜色与图案的要求进行排序;第三,穿珠子,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颜色、大小与形状都各不相同的珠子,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够按照珠子的形状、大小与颜色的差异进行排序,从而完成活动内容。

三、合理指导学生

(一)教师依照需求指导

虽然,刚刚进入到幼儿园的儿童对于教师的指导依赖性较强,但是,这却不意味着教师能够随意的介入到儿童的活动之中,所以,教师介入到区域活动也是需要挑选时机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师的作用最大的程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当儿童在专心致志的在完成活动中的某一项任务时,教师不要贸贸然的去打断儿童的思路,或者是上前向儿童问东问西,而是应该要在儿童结束他们的思考和任务之后再询问相关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表扬。例如,当一个儿童在专心致志的搭建积木时,教师一定不要走过去问儿童:你在做什么、搭建什么东西、可以将你要做的东西告诉老师吗等等类似的问题。因为儿童的大脑正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其注意力相对也不是十分的集中,如果教师贸然的打断儿童的思路,不仅不会在区域活动中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影响组织并鼓励儿童参与到区域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通过扮演角色加以指导

当教师需要在儿童所处的区域中投放一些新的玩具和活动材料时,教师需要做好引领者的身份,首先向儿童传讲新玩具和由新材料组成的活动的玩法和规则,从而帮助儿童尽快的掌握这些新材料和玩具使用手法与规律。其次,当儿童在区域活动中动手操作时,教师需要将角色转变为观察者,实时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和情绪;而后,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计划将儿童在活动中所有的表现记录下来,从而为日后的调查和研究做好资料的累计;并且,教师还需要根据记录对儿童思维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以便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基础。对此,教师需要做到:第一,当儿童在活动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去,通过与其交流玩法来使得儿童能够以更加愉快的情绪主动独立的完成活动内容。第二,在开展校色扮演游戏时,教师需要努力的培养儿童自主参与到活动中的意识,使得儿童能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使得其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四、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需要以儿童为基础,尽可能的为儿童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并且,教师还需要支持儿童对活动进行自主选择,从而找出最有效的完成活动的途径,即区域活动。为了使幼儿能够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来选择主要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就需要不断的培养儿童的自主性,以满足儿童需要为基础,通过提供环境和材料,转变角色等方式使得其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可以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何爱华.浅谈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位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9(20):124.

[2]王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篇9

我园目前在表演游戏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一刀切”现象较严重。幼儿照搬文学作品的内容,表演游戏成为故事理解与记忆的工具,成为故事教学的附属品。二是教师对表演游戏的理解不够深刻。大多数教师将表演游戏与歌舞表演、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混为一谈,这就导致教师将表演游戏的内容扩大或偏离。三是教师强调表演游戏内容的生动形象性,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属性。四是在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上,多数教师是以幼儿园语言领域中的文学作品或儿歌为主要来源,很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故事,作为表演游戏的材料。五是教师的干预过多,幼儿游戏被动化,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统一指挥进行表演游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始了表演游戏的研训之旅。

二、探索――表演游戏研究从大班试点到中、大班全面展开

1.第一阶段:从大班开始尝试表演游戏研究

在表演游戏素材的选择方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从优秀绘本中选择题材。在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究的过程中,大班试点班级的表演游戏《埃尔莎的故事》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五次,核心组成员一直跟踪观摩研讨。我们发现,在几次游戏过程中,执教老师始终期望控制整个游戏的发展,因而越来越多地去“规定”演出时间和“动手”布置环境、准备材料,并追求生动逼真的表演结果,使师幼关系成为一种导演和被导演、指挥控制和被动执行的关系,忽视了教师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和扶助者,而不是凌驾于幼儿之上的指挥者、领导者,淡忘了表演游戏仍然是幼儿“自主、专注、愉悦、探究”的游戏活动这一基本价值取向。不过,通过《埃尔莎的故事》,使教师对表演游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那就是表演游戏的整个开展过程就如一条线段,整个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表演和游戏,而游戏是起点,表演则为终点,随着游戏的展开,由起点出发向终点行进,每个阶段的表演成分都会不断地增加,最终实现由游戏向表演的过渡。

2.第二阶段:中、大班全面开展表演游戏研究

有了前期研究的经验,从上学期开始,我园中、大班全面开展了表演游戏的探索和实践。教师们在表演游戏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研讨策略、解决问题,孩子表演游戏的水平也有所提高。例如:中班老师发现孩子对《蛇偷吃了我的蛋》、《拔萝卜》、《小松鼠的大尾巴》非常感兴趣,班里很多孩子能完整说出故事中的对话。经常有几个小朋友在表演区表演这些内容,但孩子们只是复述故事中的对话,没有头饰,没有场地的布置。观察到这些情况,教师们进行研讨,决定开展相关的表演游戏,于是师生共同商讨表演游戏的内容、收集制作道具、布置场景等。

三、收获――表演游戏研训活动促进了师幼的共同成长

(一)在游戏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从最初的追逐打闹到遇到问题停止游戏,再到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继续游戏,每一步都是质的飞跃。通过表演游戏研训活动的前后对比,我们发现孩子在相关领域都有了显著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建立起规则意识,美好的心灵情感得以培养。比如:幼儿处于一直追逐或者争抢角色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幼儿经过讨论,能够想出许多解决的办法,像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或者谁输了谁先,从而建立了规则意识,还有的幼儿学会了谦让轮流,幼儿良好的品德得以培养。

2.幼儿的语言和表演才能得以发展。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要学说大量优美的语言词汇,还要运用丰富的表情、语调、动作等表现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了提高。

3.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自信心等得到了培养。在表演游戏时,幼儿要分配角色、布置场景、克服胆怯,在主动交流、相互协商中不断成长。

4.幼儿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从最初的遇到问题就追逐争抢到后来的求助他人、共同商议等办法,和平有效地解决问题,思维越来越活越,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二)在研训中,教师对问题的探究有了专业成长

表演游戏的园本研训活动,至少使教师们在表演游戏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技能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幼儿,做幼儿游戏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教师们对表演游戏有了正确的认识,组织游戏中能做到尊重幼儿,做游戏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例如:表演游戏《黑暗中的富兰克林》脚本选择时,我们一起阅读了大家共同搜集的书籍《黑暗中的富兰克林》、《狼和七只小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野兔盖房子》、《渔夫和金鱼》等17个绘本(或故事)。然后进行投票决定,每个孩子要说出自己要表演的理由,最后,《黑暗中的富兰克林》以一票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劲敌”《三只小猪盖房子》、《小马过河》、《蛇偷吃了我的蛋》。教师在组织幼儿选择表演内容时,始终坚持尊重幼儿的意见,做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不做指挥者、决策者。在表演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有时候是需要教师介入的,但前提是教师要牢记自己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与支持者,而非凌驾于幼儿之上的指挥者、领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幼儿,还幼儿一片自主、快乐的游戏天空。

2.观察记录、分析反思,使教师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组织和开展表演游戏时能善于发现和掌握兴趣点,而这些离不开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反思。记得在开展第一阶段的尝试中,教师们拿到记录表不知道如何进行记录,有的老师一场游戏下来只有简单的行为记录,对幼儿行为分析简单。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呢?观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关键的一环。于是表演游戏中心组成员在一起商量如何进行观察记录,比如:(1)在游戏中随机地观察,敏锐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然后以此为依据,及时地组织和指导幼儿。(2)在游戏中进行班级整体扫描式观察,观察幼儿的表情、言行,判断他们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还是无所事事的消极状态,判断空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需要。(3)在游戏中有重点地个别观察,注意小组幼儿或个别幼儿的特定需要,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每一次现场观摩时做到分工明确,如:摄像员、照相员、游戏整体情况记录员、主要角色记录员等。结束后将记录表整理后给执教者汇总,执教老师根据情况制定下次游戏的目标。在一年多的实践研究中,教师们游戏观察记录从无从下手到现在能将一个完整游戏进行跟踪记录,形成自己的研究案例。

3.教师适时介入指导,使游戏水平进一步提升

皮亚杰说过:“每当过早教一个幼儿那种他能自己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发现它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对它的完全理解。”因此,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不要因幼儿的一时失败而急于干预。那么,幼儿表演游戏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什么是适时介入指导?我们的经验是:

(1)当幼儿遇到困难、争执,可能将放弃表演游戏的意愿时,应介入。例如:《小老鼠们藏到哪里去了》盟区飞行观摩中,有将近20个成人散坐在教室周围观看幼儿活动。表演游戏开始了,大家都忙着拿服装、道具装扮自己,就在这时候,大家都听到了教室的一角传来了哭声,原来翔翔站在空调边抹眼泪。老师发现了,没有马上去解决问题而是观察翔翔接下去会做什么?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只是哭没有任何的举动,于是老师走到翔翔的身边询问他为什么哭?翔翔告诉老师,他要扮演穿黑西装的老鼠,可是黑西装的老鼠已经被鹏鹏扮演了,老师对他说:黑西装的老鼠已经有人扮演了,你换一个角色好吗?他不肯继续哭泣。最后,鹏鹏把自己的黑西装脱下来给了翔翔,游戏继续下去。由于教师的适时介入,不仅解决了矛盾,更重要的是用结果反馈法让孩子们意识到不轮流不谦让所带来的结果是两个人都玩不成,从而让他们理解了轮流、谦让对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

(2)当幼儿知道故事情节和内容,就是不知道如何把它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可以介入,用自己的表演来提醒幼儿,让幼儿能够继续表演。如:针对幼儿表演经验缺乏的情况,十月初,盟区六家幼儿园开展了教师童话剧的巡演,通过巡演让幼儿了解表演技能,从模仿开始,逐步过渡到创新。这种方法对年龄小不会玩的孩子及年龄大但游戏内容比较单一的孩子都有效。

(3)当表演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应及时介入。幼儿在沉溺于表演游戏的情景时,往往会将假想与现实混在一起,以假当真。例如:表演游戏“小老鼠藏到哪儿去了”中小老鼠要躲到钢琴上面,幼儿便把这个表演当真,就真的爬到钢琴上面坐着,此时教师看到幼儿有了不安全隐患时及时进行引导,直接告诉幼儿,“钢琴可以用别的物品代替,班级的钢琴太高爬不上去,并且上面很滑,躲在上面不太安全”。以唤起幼儿的意识,防止可能带来的危险。

4.支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创新空间

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材料。它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游戏的意愿与兴趣,提示幼儿在一定游戏情景中进行表演。以前开展表演游戏前,教师都要花大量时间为幼儿准备道具,在指导游戏中还要反复地交代道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幼儿对这些道具又不一定喜欢,有的只能被动认同,这既削弱了道具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又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如:中班幼儿玩《拔萝卜》的游戏,老师提供了现成的头饰和服饰,开始幼儿非常喜欢并出现争抢道具现象,几次后幼儿对道具失去了兴趣,丢得随处都是,并在区域内乱跑。因此,在之后的表演游戏中我们试着改变这种旧观念,让幼儿根据表演作品确定需要哪些道具,想想可能采用什么物品进行替代,让他们参与道具的设计与准备。例如在表演游戏“小老鼠藏到哪儿去了”中,幼儿在制作小老鼠的衣服时,只用不织布做了很小的一个洞做领口,老师没有急于评价她的作品,而是引导她假装小老鼠穿一穿,结果她自己发现了洞太小的问题,然后及时重新做。假如她不是亲自体验,就无法直接认识这种空间关系,也不会主动去修改作品,那么做出的道具就不符合。教师并不是活动中唯一的指导者,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又如在制作小老鼠躲藏的浴盆的道具时,吴一诺用了一个小纸箱来做。为了让她发现问题在哪里,教师请来扮演小老鼠的小朋友一起躲在纸箱里,孩子们纷纷提出了“纸箱太小”、“太挤了”等问题。于是她虚心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又投入到拼接更大的浴盆道具的工作中。由此可见,同伴的作用要胜于老师的说教。所以教师在利用这种教育资源时不要怕乱,不要怕幼儿之间会产生冲突,要认识到,正是幼儿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冲突,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促进的机会。总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旧观念,尽量避免教师干预过多,从而保护好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篇10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升中班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升中班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对情绪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人的情绪会变化,会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

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气温温度计一个

2.脸谱图:兴奋、高兴、伤心。

3.可调式情绪温度计若干。

4.磁带:《快乐舞》、《小熊的葬礼》音乐

活动过程:

1.提问:“气温的变化用什么表示?”教师出示气温温度计,让幼儿知道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温度计来表示。

2.认识情绪,知道人的情绪也会变化。

(1)请幼儿分别欣赏《快乐舞》和《小熊的葬礼》的音乐,感受自己的情绪的变化。

(2)出示不同的情绪脸谱并认识:兴奋、高兴、伤心,让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绪。

(3)认识情绪温度计:知道情绪同气温一样会变化,可以用情绪温度计来记录自己的情绪。

①幼儿操作自己的情绪温度计,并同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情绪。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情绪温度计给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绪是怎样?使幼儿懂得情绪温度计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了解别人现在的情绪。

3.通过故事,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1)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什么样的情绪最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

(2)讲故事《小兔过生日》、《长颈鹿丢了花帽子》,让幼儿懂得过分高兴和过分伤心对身体不利,最让人舒服、最利于健康的情绪就是“高兴”

鼓励幼儿平时用情绪温度计记录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天天都有“高兴、开心”的情绪,这样本另会学得更好,身体会更健康。

活动反思:

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我和孩子一起看图片学习怎样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在愤怒的时候,不妨跑跑步、打球来释放;在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等。只有驾驭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健康的孩子。

升中班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恰当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赶走不开心的方法。

活动难点:逐步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笑脸、哭脸娃娃;情景图片;课件;悄悄屋模型;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你们开心吗?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它一样?(出示笑脸娃娃)可是,当我们都开心的时候,有一个娃娃悄悄遛进了我们班,它是谁呢?(出示哭脸娃娃)

二、认识不开心,学习赶走不开心的方法。

1、教师提问:你有不开心的时候吗?你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幼儿自由表达。

2、当不开心娃娃钻进我们的身体后,会让我们乱发脾气,没有精神,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赶走它。

3、呈现情景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

4、总结赶走不开心的方法,请幼儿说说自己会怎样赶走不开心。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帮助他人,化解不开心的事。

1、创设情境,宝宝和丫丫因为想玩同样的玩具而争吵,请小朋友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赶走不开心。

在小朋友的帮助下,不开心溜走了,可是不开心很不甘心,它又去哪里呢?

2、不开心娃娃来到了青青草原,看到了正在生气的美羊羊,和小熊猫,我们快来帮它们赶走不开心吧。

3、草原上的小动物为了感谢小朋友们,送大家一个礼物:“悄悄屋”,我们把悄悄屋放在区域角,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对悄悄屋诉说烦恼。

四、结束活动。

伴随音乐《快乐小天使》,在欢快的舞蹈中,鼓励每位幼儿做传递快乐的小天使,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

升中班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入中班之后,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出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之前,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小班孩子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为,从让孩子意思到我们和小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师:今天中午散步的时候,钟老师是不是带你去楼下了呀?那我们去干什么了呢?

(我们去楼下看小班的弟弟妹妹了)

二、让幼儿通过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1、让幼儿通过回忆自己所看到的,感知到自己的变化。

师: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看到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

教师小结: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上幼儿园时会哭,我们现在上幼儿园不会哭了,还能够不要爸爸妈妈陪就能够进行活动了。小班有的弟弟、妹妹不会系鞋带,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本领,能够自己的穿脱衣服了。

2、让幼儿意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的小朋友。

1、让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的情景。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

师:我们在小班的时候,中班的哥哥、姐姐是怎么样对我们的呀?他们有事怎么样和我们一起玩的呢?现在你们也长大了,成为了中班的的哥哥姐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游戏时要怎么样做呢?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知道自己升入中班了。

应比以前表现的更好、更能干。

师:我们现在已经会做什么了呢?我们怎么样做的呢?(教师举出多种情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已经会很多的事情了。)

3、教师引导育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师:现在我们都是长大很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到了中班自己该怎么样做了?

四、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师:大家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中最小的弟弟妹妹了,而是小班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因此要给小班弟弟、妹妹做好榜样,认真学本领,每件事都要比以前做的更好了,真正像哥哥姐姐的样子,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升中班活动方案4活动内容与要求:

1、在玩玩、说说、尝尝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2、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香蕉每人一个;小熊、袜子、彩色的魔术盒各一个;小毛巾每人一条

设计思路:

3——4岁幼儿由于年龄还小所以在情绪上还不是很稳定,但是他们对吃的玩的东西十分感兴趣,为了使幼儿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再结合我们的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特设了本次活动,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活动流程:导入课题——启发想象——分享食物

活动过程:

导入课题,使幼儿产生兴趣

1、师:小猪今天带来了一样很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呀?(出示小熊和事先在袜子里藏好的香蕉)

2.幼儿讨论,自由猜想。

3、请幼儿上来摸摸。

4.揭开谜底,出示香蕉。

二、启发想象(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

师:小猪带来的这个香蕉本领可大了,它会变戏法,你们信不信?(用疑问、游戏的口吻再次打开幼儿兴趣的闸门)

老师面带微笑的拿出香蕉:香蕉先生弯腰的时候像什么呀?(启发幼儿香蕉开始变戏法了)

师:香蕉先生睡觉的时候像什么?(老师面带神奇色,轻轻的把香蕉躺下)

师:这样看又想什么呀?(老师面带惊讶色,把香蕉轻轻的竖起来)

老师提醒:香蕉可以变成电话机或手机。

互动游戏:小朋友与老师通电话。

老师面带夸张的狠狠的把香蕉竖起来变成立状:香蕉先生站起来又像什么呀?(启发幼儿的感性经验)

老师提醒:把香蕉放在鼻子前(大象的鼻子或大牙齿)

互动游戏:学大象走路、甩鼻子;解放军叔叔开枪。

三、分享食物

老师很神秘的出示彩色盒子:小朋友们看,小猪今天不止带来了香蕉,还带来了一个很神奇的魔术盒,它呀可以变出很多很多东西,你们信不信?(让幼儿观看,里面是否有东西)

师:小朋友都看过了,里面有没有东西呀?

师:那你们小眼睛可要看好了,老师马上要变魔术咯,123变变变(把事先准备好的香蕉‘变’出来)

师:魔术盒本领大不大?小朋友们想不想吃呀?

1、在吃香蕉之前,先让幼儿用毛巾擦过手,再在吃的过程中告诉幼儿有东西大家一起吃才开心,在吃完之后教育幼儿将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让幼儿尝试剥开皮并随机加一个小小的启示:剥开的香蕉皮像什么?,对个别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让幼儿在尝试中获得成功。)

3、幼儿在吃的过程中结合儿歌(大香蕉,弯又弯;

好像宝宝的小嘴巴;大香蕉,香又甜;吃在嘴里糯糯的;我们喜欢吃香蕉;一口一口全吃光。)同时启发幼儿一口一口吃的时候,香蕉有从大逐渐变小的过程。

四、一起整理场地。

升中班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并学会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几个常用的报急电话。

活动难点: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活动准备:教学vcd、电话机一部、突发事件图片(着火、迷路、急病)电话号码卡片:119、110、120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vcd(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一天,小明独自在家,忽然有人来敲门,透过窗子,他看到一个陌生人,小明没开门,这时,陌生人开始撬小明家的门。)

(1)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明该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下面我们来看小明是怎么做的。”(拨打110)

(2)学习拨打报警电话——“110”

出示电话机,请个别幼儿上来拨打。

教师示范讲解拨打报警电话:先拿起听筒,拨号码110,听到嘟嘟的几声长音,表示电话通了,对方接了电话以后,向对方讲清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观看vcd(二),引导幼儿学习拨打急救电话——“120”

“小玲和奶奶在家正看着电视,奶奶突然昏倒在地上,小玲急得哭了起来。”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玲该怎么办?”(请小朋友动脑筋帮小玲想办法。)

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我们来看小玲是怎么做的。”(打电话给爸爸)

让小朋友想一想最快的办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急救电话。

教幼儿学打急救电话“120”。

3、观看vcd(三),引导幼儿学习拨打火警电话——“119”

“小强一个人在家时,玩起了火,不小心火烧到了床单上。”

教师提问:“这个时候小强该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我们来看看小强是怎么做的?”(小强拿小杯子装了水去灭火)

“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不对?他应该怎么做?”(拨打119)

教师小结:在拨打电话之前,首先要记住你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就可以和对方通话了,别忘了告诉消防队的叔叔什么地方着火了。

4、游戏:“该打什么电话”

出示第一幅图画,一个小朋友在玩火,一不小心,火把窗帘烧着了。

“这个时候,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消防队叔叔报警)

出示第二幅图画,有一个人骑车摔倒在地,这时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该打什么电话呢?”(请说对的小朋友来拨打电话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向急救中心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