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02 15:4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家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家名言

篇1

一、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预示着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到来,这一时代转型,根本的需要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的出现。只有富有活力的、具有主动生存方式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更可能培育出富有活力的生命个体,这是高校学生工作对时代进步的贡献,也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健全大学生心理的需要

人只有一次生命,人具有向生的本性,人具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荣、个人的幸福,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大学生渴望着学校教育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渴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而整体性提升自身的存在水平。关怀生命,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对大学生全部教育的根本价值,也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二、关怀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1.直面生命存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

目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只关注规定性、操作性的技能与程序,忽略价值取向问题,加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被动性。今日提倡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更清晰的生命意识,需要以自我的身份考虑自身存在方式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关怀生命价值取向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生命资源于自身发展之中,有意识地选择、组织、利用信息促进未来从业人员的培养。这将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走向一条自我更新的发展道路,为社会发展承担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

2.以生命为前提,形成积极关怀的行为方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的关系形态中,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忽略了生命的地位,而将知识的获得、操作技能的训练等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第二种,是有意识地放任学生。这种教育价值认为,只要教师给学生完全的自由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第三种,就是有意识地关怀生命。以积极的关怀作为价值取向,意味着对生命有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就是直面人的生命需要,通过教育促进人的生命生长。

关怀生命,不是漠视,也不是放任,其价值意义是使人在教育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发展,使人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只有意识到生命的向生本性、意义追求、成长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怀才有了具体的目标。

3.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成长

在生命的视角下,反思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重构新的目标体系,整体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存方式的层面上,建设性地重建一种富有生命气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个体能够以富有生命气息的生存方式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形成个体生存方式、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方式。

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培育的途径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的生命取向

(1)养成能合理地确定自身行为目标的个体

对于个体而言,在生命历程中,需要面对连续不断的活动。目的合理性,是活动质量的先决条件。对于行为目的而言,需要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有清晰理智的判断,对自身的生命能力有充分的信任与恰当的评价,而且需要自觉意识到自身成长的可能。个体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建立合理的发展目标。这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对自己与世界发展、职业发展的一种开拓。这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定合理的教育环节和结构,不断地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确立富有生命价值并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目标。

(2)养成具有策略意识与能力的个体

这是期望个体能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实现活动的目的。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外界机遇、开发可能资源,最终实现有价值的目标,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这种素质的形成,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安排相应的课程或活动,形成个体高质量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判断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帮助调整学生的行为与目标。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生命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知识等,更要注重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能力,使课程设置既能满足学生生命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验教学思维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造、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1)主题式教学,创造“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中体验

所谓主题式教学,就是围绕某一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参考书把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数据、材料等进行综合整理,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情况,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理论教学过分注重抽象的逻辑推理与机械的识记训练,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许多学生对理论产生了枯燥、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为此必须对现有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进行取舍、调整,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理论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2)专题式教学,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缺乏引导和合适的课题。教师或者辅导员可以设计各种课外调查项目,让学生带着关于生命的特定情境问题,走出教室,进入社会进行实际调查和分析工作,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在课堂上展示团队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能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准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逐渐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为将来正式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反复循环、逐级深化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功利性的培养模式,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生命内涵的感悟能力,形成个体高质量的活动方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宽广、专业知识渊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念与研究定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

篇2

创造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精选一些材料和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一番发现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 搞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所以说离开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即便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也难以形成新的创新能力;更何况语文作为思维的工具,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语音、字形、标点、、速记法、修辞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应让学生学会积累,如背诵名篇佳作、名言警句、古诗文中的文言实词。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多看一些书,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例如,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最后引导他们厚积薄发,进而去应用这些知识,然去获取新知识,在应用所学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新。

二、 鼓励质疑求异,激活创造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教会学生质疑求异、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前提。只有质疑,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也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促使他们主动的探索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独创性。值得强调的是,情境问题的设置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要把学生能在“跳一跳”的努力下摘到果子视为理想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把握好几个度——“难度”:把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参差度”:面向多数学生,兼顾两头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求异创新能力。

三、 改进教学方法,诱发创造兴趣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个“乐”就是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激发创造力、发展智力的催化剂。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曾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巧妙运用导语法。

在教学中,常采用名人名言、故事、歌曲、视频等形式设计导语,效果较好。如:在讲《致女儿的信》中,我这样设计导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 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 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 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 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这样的话会让学生学生思考:爱情的真谛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贴于

2.课堂辩论法。

课堂辩论是使学生与被动变为主动参与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辩论可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仅满足于知其然,而且能引导他们探索其所以然,进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发表见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辩论可是正反双方勇敢、自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实现的。

3.现代教学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教学形象逼真,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展示,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把语文课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思维,充分地进行想像、分析、综合、推理,从而实现有效的知识积累和储备,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 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于三尺讲台之上,居高临下,是权威、导师、支配者;而学生是观众和听众,是服从者、被动者。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而且是教师自我发展完善的阵地,教师应和学生共享学习中的快乐和困惑,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又经过独立思考解决了问题,让学生多体验创造的快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由,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首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成为获得知识、发展创造才能的不竭动力。其次,在教学中要肯定多与否定,鼓励多与批评,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大胆发言的机会,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场所。再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名家名作尊重但不迷信,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开拓精神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我随时对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不断强化,是学生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从思维障碍中冲出来,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五、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注意非智力因素

篇3

误区一:“探究只重过程,结果无关紧要”

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受一些名家名言的误导造成观念上的偏差。二是探究重点没设计好,造成课堂探究时间不够集中,不宽余,探究结果来不及分析推理只好不了了之。英国学者贝尔纳指出:“如果学生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它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杜威说:“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布鲁纳说:“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这些论断说明探究过程是多么的重要。但并不是说:“探究教学重点是学习过程技能,附带才是理解科学概念。”或者更极端:“探究过程使用什么原理或获得什么概念规律无关紧要,探究过程就是它追求的结果。”这是不对的。它将从传统教学的“重结论,轻过程”走向另一极端“重过程,轻结论。”实际上,符合我国国情的探究教学应该是既重过程又重结论,两者不可分割。

首先,知识是探究的前提,方法融于知识之中。任何探究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在一定的概念原理指导下,观察现象,形成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使科学理论(探究结果)在探究中步步逼近真理。没有结果便没有科学的进步。说探究是一种过程只是要人们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结果,而不是说探究可以脱离现有知识去建“空中楼阁”。每一次的探究结果都是下一次探究的基础,环环相扣,逐渐形成学生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策略体系。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科兴趣。这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也是追求的课堂教学总目标。至于后者则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每堂课的探究内容适当取舍,保证时间用于重点内容核心问题的探究。这样才能有序,有始有终,保证围绕某一核心点探究的完整性,这应该成为课堂探究教学设计的努力目标。而不能探究到那儿算那儿,不了了之。方法融于知识之中,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方法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只能融于知识的教学之中,没有知识,探究就失去了着陆点,因此,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要以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才是对探究教学的正确理解。

误区二:“只要探究,不要接受”

目前在有些老教师的心目中,接受学习满堂灌仍然是最好的模式,其他的都是“别出心裁,玩花样。”而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心目中,探究教学是唯一的最好的模式,舍此其余一概不能用,也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教学只能在高一、高二进行,高三绝不行”,也有的认为“探究教学只能在实验班(尖子生)进行,普通班(成绩较差)绝不行”等等论断。实际上是将探究教学与接受教学,探究教学与其它现代教学模式对立起来,这样危害是很大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学生要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而这个过程便有学生的能动作用,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探究的因素或体现出一定的探究性,所以台湾学者欧阳钟仁在所著的科学教育概念中,干脆把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列为探究教学模式之一。奥苏伯尔的研究表明,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学习,从接受学习到完全的探究学习,还存在着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学习,而实际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式的,而不是突发式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它的开展有一种从“扶”到“放”的过程,因此,只强调两者的对立面而忽视二者的联系,是一种违反教育实际的静止的探究学习观,承认在理论上有区别,在实践中相联系,尽量从接受学习中挖掘探究的因素,尽量去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才是辨证的探究教学观。高一、高二需要探究,高三也需要探究;程度好的学生需要探究,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也需要探究。

误区三:“探究结论是唯一的,只能对,不能错。”

探究教学中随着“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收集数据”这一循环的完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假设”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不同的学生数学基础不同,用数学知识(表格、比值、图像、函数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更是天壤之别,所以这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很顺利的得出结论,如欧姆定律中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图像来处理,将学生得出的数据代入计算机一处理自动生成一过原点的直线,或学生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一过原点的直线,这时教师好像舒了一口气,大事完结,假设得到验证。其实不然,不能这么快就得出来。实际上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碰到许多障碍,迫切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极好时机,克服障碍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不能轻易放过。教师可用问题引起探究。如纯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什么要画成一条直线?为什么有些点可不在图线上?为什么画图线的过程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图线不过原点又有什么物理意义?等等,教师要用学生的实验数据而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数据与学生一起多处理几组,比较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规律。这个探究过程不能轻易放过。另一种可能是学生处理得出的结论跟教师事先设计的书中现成的结论大相径庭,然后用误差两字一言以蔽之,硬将学生处理的结论扳到既定的结论上来,也不管学生的感受,或者干脆舍开学生的结果。拿出理想化的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数据去处理,得出理想化的与书中相符的结论。然后带领学生背结论,记公式,那就更不可取了。

探究教学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的素质却是极大的考验,它要求教师有现代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的学习和辅导。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声乐教育创造思维右脑

创造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性因素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①它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金钥匙,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因此作为开启人类智慧金钥匙之一的音符与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创造思维是分不开的。19世纪著名音乐家瓦格纳曾说:“音乐的最久远、最真正、最美满的机关,就是人们的歌声,音乐有了人的歌声,然后才得以永久地存在。”声乐艺术犹如一颗古老的参天大树,花果丰硕,一直在乐坛上独树一帜。《孟子·告子》记载:春秋战国时:“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又有:韩娥歌声“绕梁三日”,秦青声音“响遏行云”。②这足以说明声乐艺术源远流长,隽永深邃。公元前三世纪,荀子在《乐记》中也曾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③因此作为“音乐的最久远、最真正、最美满的机关——人的歌声”,对人类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有人说过:“今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能否使用电脑,明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是否能用右脑。”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也说:“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有创造力。”④右脑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威呢?美国学者斯佩里等人以人脑两半球进行研究发现:正常人的大脑左半球长于语言、逻辑、分析、数学等,抽象能力较强,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是处理语言、阅读、书写、运算的“语言脑”;右半球长于音乐、颜色、想象、空间位置,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是主管音乐、情感的“音乐脑”。因此只有人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时,人类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左脑由于在上学时从小学到大学开设很多课程,已得到相应部分的开发,虽然这些知识的获得也是在每天老师的讲解下以“逻辑”方式灌输的,但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能力的开发和锻炼,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形象思维的补充。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突破口,而音乐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形象思维要靠“音乐脑”即右脑的开发获得,右脑的开发是需要音乐的声波、节奏的训练,双手协调运动才能获得的。现在医学也在研究音乐与生命的关系,发现给痴呆儿童多唱些优美的儿歌,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儿童的脸上会出现从未有过的眼泪和欢笑,这是因为优美的歌声能调节右脑,引起神经细胞运动。但由于我国学生大多从上小学、初中、高中,音乐课根本得不到重视,小学时还唱唱歌,到了初三、高三音乐课干脆就被数、理、化、英等主课占去,音乐课成了“小三门”之一,因此很多人的右脑几乎得不到开发,当今世界记忆大师张杰认为,普通人穷其一生,其大脑最多使用百分之一二,这样左右脑不能协调工作,也就是逻辑与形象在很多人身上是不能统一的,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需要学习音乐,开发“音乐脑”,使左脑与右脑配合使用的熟练程度和速度无限提升。也就是说,能否运用右脑,将决定一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声乐的形象思维

“想象,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⑤歌唱艺术是以人的肌体的嗓音发声器官为乐器,其演唱过程是在大脑神经的支配下,调节身体有关部位,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全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想象思维是加入了主体情感的想象,是歌唱中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由于声乐艺术的不可直观的隐秘性,使想象思维又同时具有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抽象思维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维,是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手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如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声音的高位置等许多歌唱中的概念,很多时候要靠学生的认真体会,开动脑筋,同时运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左右脑配合工作,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顺利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出优美动听歌声的目的。进而逐渐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创造思维的目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对旧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形成新的形象。这也是声乐演唱中一项基本的心理因素。对于演唱者来说,丰富的想象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更具魅力来打动观众,如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通过对家乡富饶美丽景象的赞美,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党的领导。“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歌唱者在演唱的同时就可以想象到“青山、白云、果树、梯田”等景象。并通过想象与联想在头脑中把这种声象转化为客观发声状态的形象和意境,而每个不同演唱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唯有想象才是各种能力的皇后”,他说:“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⑥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关于声乐教育的几个原则》中也说:“培养歌唱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只是一个指路人,走路还要靠学生自己,教师要做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联想,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⑦声乐演唱是二度创作,只有在认真学习优秀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优秀唱法。若一味模仿,循规蹈矩,不敢创新,声乐艺术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声乐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声乐的听觉思维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声乐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一首新曲子,首先,要看谱子,在心里唱,在没张嘴之前,自己的耳朵已经听到了,哪儿该怎样用嗓儿,哪儿该怎样处理,都要在这时基本解决掉。”听觉表象是歌唱形象思维的基础。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自我声音的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依靠综合传导听觉途径来获得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控制演唱技能,并通过听觉仔细倾听作品的音乐语言。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的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的心理感受,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歌唱中的情感思维

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为有生命的活动。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创造性想象都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曾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⑧学生在声乐演唱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来传情达意,感染观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如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中“……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时,必需想象出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穷苦人在雪中缺衣少食的惨凉景象,感情悲愤,歌声如泣如诉,歌者应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感动观众。因此情的想象对声乐演唱尤为重要,对学生情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手段。有了“情”的想象,可使思维主体沉浸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唱腔,付出的情感越多,思维过程中创造成分也会越多。四、歌唱中的直觉思维

在创造思维过程中,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直觉是没有通过认真思考而获得的对某个问题突然的领悟能力,它类似于灵感又不等于灵感。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是从直觉发现光学中的运动的,而音乐又是产生这种直觉的推动力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行为家阿洛在《综合左右脑的管理才能》中说:“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能统观全局,根据一些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的资料,以大胆的猜侧,跳跃式的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从这段记述中,直觉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略见一斑。音乐是产生直觉思维的推动力。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直觉思维,任何一首曲子各有千秋,是作曲家对某一音乐主体的直觉得到了最美的发展。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是歌唱者突然对歌唱的某个问题的领悟能力或未经认真分析对某个问题提出的合理设想。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会有直觉思维,长期不解的问题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美国学者阿洛认为,有些人身上这种神秘的直觉思维会变成一种先知能力。日本现明大王中松一郎,平均每年有63项发明,被称为尚健在人间的“爱迪生”。沈建军在《音乐与科学》一书说,中松一郎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请音乐声波来为自己发明创造做功。他把寓所的一间房子四壁涂黑,减少视觉信息干扰,房间内安装许多良好的音乐设备,他每天在这个房间里思考三个小时,一边思考,一边听音乐,优美的音乐刺激了他右脑的思维活动,同时左脑也为右脑的创造思维活动输入了解决问题的编码,在音乐的驱动下,达到直觉的结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信息社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哪个国家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人,哪个国家就能立于世界之林。“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这一事实令一直以来自视高人一等的美国上下为之震惊、羞愧,国人把矛头指向教育界,认为美国的科技水平不逊色于苏联,但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普及和教育不如苏联,最后把问题的症结归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克林顿政府在1994提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⑩因此作为声乐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音乐能开发右脑这一有利条件,认真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最古老的声乐艺术在开发人右脑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声乐不只是娱乐、愉悦,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掌握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

注释:

①教育部人事司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②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③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④沈建军.音乐与科学.中华音乐文化教育基金会发行,第235页.

⑤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⑥同⑤第54页.

⑦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华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⑧刘智强.世界音乐家名言录.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