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14 07:1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长学校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篇1

家长学校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的普及推广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家庭教育越来越得到了家长、社会与学校重视。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家庭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我县于 2014年5月7日在县实验二小举办了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特聘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进行了《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培训。参会人员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优秀班主任,本人有幸参会。经过一天的培训,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上午关鸿羽教授重点就《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有理论,有实例,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他首先将家庭教育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总共分为粗暴型、精神虐待型、期末算总账型、抽风型、超负荷型、保姆型、干扰型、金钱刺激型、放任型、分数第一型、溺爱型、迁就型、攀比型、暴躁型、唠叨型、冷漠型、纯理智型、专制型、期望过高型、过度教育型等等20多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进行分析,并指出改进方向。这对我们指导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关教授分别“从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和“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两个方面来说明家庭教育专业性与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差别很大,教育孩子不能重来,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关乎孩子的命运,甚至关系的国民的命运。提出问题后关教授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法。

在听到关教授讲国外高中生开新婚指导课后我们都有些吃惊,当听到有的国家在结婚前要求听家庭教育讲座,进行理论学习并要通过考试才能结婚的消息后深感震惊:家庭教育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分析完国际家庭教育指导情况后关教授提出了“大教育观”的概念。大教育观分为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具体指时间上的终身教育和空间上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大教育观的效果是1+1+1>3。这个概念非常新颖,也能很实际的教育完整的概括起来了。关教授认为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以及做好家庭教育要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一、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二、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三、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四、给家长开读书活动,汇报会,分享家长自己的教育案例等等。所提出的方法和给出的建议都很实际也很有有意义!下午关教授就有关创新教育的话题做了简单的介绍,也很有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一整天的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成立家长学校,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在看的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要看的家庭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2

三年的培训安排形式丰富多彩,有省内外知名教授、有名优校长的讲座,有去实地名校参观交流、又有研讨交流、校长论坛、培训班上哪种浓厚的学术氛围、高端的思想引领、全新的价值追求所感染,收获颇多。作报告的都是教育领域资深的专家、教授,他们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他们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思想令我们耳目一新,拨云见日般解决了我们在实际管理中的诸多困惑,令我豁然开朗。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强了信心、明确了使命。现谈一下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一)要坚持学习。1.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道德品质上做教师的榜样。从报告中和名校校长的身上,感受到的是那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通过培训,让我意识到需要自身提升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通过这次培训,我加深了这种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思想,自觉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专家型校长,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形势,不断推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工作载体的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学习坚持扬弃,结合实际。

(二)要依法管理。如何依法治校。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心里逐渐明朗起来,深感教育要规范化管理,必须依法管理。第一必须要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目的要明确,内容要详细。可以让大家讨论、达成共识、选出最佳方案,职工大会通过后形成制度。广大教师参与制度的制定,才乐于去遵守,制度才能贯彻落实。第二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方式来行使教育权力。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公正程序,特别是涉及人的问题时,更应遵循法定程序谨慎操作。三要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环境。

(三)要真诚服务。听了名校校长们的讲座后,我在反思,作为校长,负责学校的全盘工作,要坚持尊重、关心、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提高组织任命的岗位意识、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拆台,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对工作认真负责创新,对待老师多肯定、多鼓励,多给老师创建平台,让他们有荣誉感。与同事相处,常联系、勤走动、多沟通。少一点评比,多一点引领。鼓励学校创新工作,拓宽办学思想,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为了每一个学生抓好学校教育。

篇3

又一学期结束了,家长工作落实期初规划要求,并在几个活动中有出色表现。具体回顾本学期的工作,策划明年的工作新方向及新目标。

一、 常规工作落实到位

1、 组建新一届的家长委员会,并聘请校外辅导员和班内辅导员。家长们明确具体的工作细则、工作责任,使家委会成员参与家长学校工作的落实和指导。

2、 组织二次讲座,聘请校外资深专家和本校老师进行讲座,从理论到实际的对家长进行指导。

3、 召开家长委员会例席会议,共同商讨家长学校的具体工作,并对家校工作提出实质性的问题,很好的发挥了家长与学校的桥梁作用。

4、 以〈家校通讯〉为窗口,二期的通讯栏目受到家长的认同,所开展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

5、 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落到实处,有条不紊。

二、 特色工作:

1、“百万家庭网上行”在各位班内辅导员及专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工作顺利展开四期的培训班,共有122位学员在我校参加培训,且110位家长顺利获得“网上行”的合格证书。超出计划的22%。

2、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推出一(3)班班级办报的新模式。

3、顺利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一年级家长的参与率达90%以上。家长们对我校的各项要求满意率达95%以上。并对家长们提出的一系列学校建设方面的意见要求以〈家校通讯〉的形式予以解答。

4、开展的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对全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实际操作问题的调查。我们将根据相关的内容筹划编辑《家庭教育行为实用指导手册》。

5、各位辅导员撰写相关家庭教育指导个案及指导家长的心得体会,并将编成小册子给辅导员交流,以提高辅导员对家长工作的指导能力。

6、家长参与家长会制度,使家庭与学校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形成共同教育的良好环境。

三、 获得荣誉

1、 被评为2000—2003年浦东新区优秀家长学校。

2、 撰写的小论文《执手伴童心心智共成长》在《新区家庭教育模式》一书中发表。

四、 不足与反思:

1、 由于诸多原因,学期初制定的特殊学生的亲子活动未开展,将在下学期中加以落实。

2、 家庭教育计划、活动的制定与其它德育、大队部活动的渗透性不强,有机结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家校活动的设计应面向广大家长,活动形式应多样化些,下学期完善这一环节。

工作的落实,要注重于实际的收效,因此,下学期的工作力求在形式上、实效上更努力。

篇4

2014—2015学年,国家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五好小公民系列“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为认真组织开展好这次活动,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主题教育活动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

开展“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培养求真、向善、尚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安排

1、学好主题读本。各班要组织学生自愿订购《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读本(每本定价12元),要保证每个班级都有主题教育读本。可以发动学生自愿订阅,也可以由学校公用经费订购,不准强制学生订阅。班主任要认真组织中小学生阅读主题教育读本,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体会。(班主任将订书数于11月10日前报学校)

2、开好主题班会。以班为单位,积极组织召开“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班会,认真开展“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的讨论,激发学生求真尚善、奋发向上的热情和积极性。

3、参加主题实践。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主题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敬老爱幼、扶残助残、卫生保洁、社会公益等主题实践活动。

4、举行演讲比赛。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根据主题教育的内容,将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演讲比赛。要组织分班比赛、全校选拔比赛,并参加全乡决赛,使活动开展轰轰烈烈。

5、组织征文竞赛。要结合读书和主题班会的内容,根据主题实践活动的情况,认真组织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者主题活动心得体会。学校要对本校学生的文章认真组织初评,选送优秀文章报送乡、县参加评选。

6、开展摄影竞赛。各班要组织爱好摄影的学生,开展课外摄影活动,把校园内外真善美收入学生镜头。同时学校组织对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摄影作品进行评选,选送优秀摄影作品参加乡、县评选。

三、主题教育活动的竞赛安排

2015年5月,宁乡县教育局将组织“我笔下的真善美”读书征文比赛、“我心中的真善美”视频演讲比赛、“我眼里的真善美”摄影作品比赛。同时,将选送优秀征文、摄影作品及演讲选手,参加长沙市教育局组织的竞赛。有关比赛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四、主题教育活动的几点要求

1、学校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由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大队辅导员负责,加强对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精心组织、细致安排,使之成为发挥少年儿童教育作用的重要抓手,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健康深入开展。

2、积极营造开展主题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的校园广播、橱窗、板报要增设“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专题栏目;班级、少先队、社团、家长学校发挥各自优势特长,积极配合参与。将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的实践等活动中,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3、把竞赛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创新策划、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帮助少年儿童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篇5

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工作配合策略学校与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强学生与家长的配合,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构建家庭与家校教育网络机制,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时政热点。

现代教育理论表示,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组成。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素质教育要求下,如何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合作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阵地,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予以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当学生回到家后,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与家庭携手并进,在这种系统的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构建交流桥梁

要想提高学生与家长的配合度、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必须要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构建交流桥梁。当新生入校时,学校每月将会编辑出版校报。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家长担任校刊的栏目编辑,基于充分了解学校教育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让家长在立体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能够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完善。其次,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上构建家长专栏项目,定期掌握家委会的家庭工作状态,通过开展简报活动来阐述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刊登相关的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的过程中能够使学校与家长和谐共处。此外,可以设立留言板栏目,家长可以实时反映自身的看法,或者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在这种状况下,学校的相关领导以及部门要开展留言回复工作。同时,基于班级建立班级博客的基础上,让家长得以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从而便于家长结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完善学生长效发展机制

强化学校发展制度建设,创新学校的管理机制,促进当前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基于党政部门领导的前提下,建立以学校、教育部门为主、家长自觉参与的联动组织管理机制,明确家长与学校的责任,强化通力合作。教育部门要做好家庭教育引导工作,切实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设立专人负责与管理家庭教育工作,加强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控。同时,教育部门要将其归入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体系之中。学校应自主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构建教师与家长的和谐沟通桥梁。此外,大力发展网上家长学校,形成多元化的学生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设立家庭教育评奖激励制度以及评估督导制度,切实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另外,积极建立社区家长教育模式,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学生教育发展机制,促进家长教育的发展。

三、健全学校家长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般而言,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每学期要对学生开展家访工作。在构建教师家访预约制度的基础上,有助于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完善家长开放日活动体系,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的邀请活动,在全面了解以及掌握学校教育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填好调查问卷,及时反映学校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其次,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要定期组织家长之间的家庭教育工作心得探讨会,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办法,家长要积极响应学校创建的优秀家长义工活动,基于组建家长委员的基础上,进行共同评议,推选出优秀家长,交流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同时,学校可开展优秀家长义工评比工作,家长要积极参与,家长之间要积极互动。此外,要构建家长与学校的教育探索机制,积极推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互动,形成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这三者之间的沟通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合作能力

各个家长要积极构建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桥梁,从而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通力合作提供保障条件。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帮助下,开展有计划的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长与家校之间的合作能力,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相关权利与义务,包括六个方面:学校教育知情权;选择学校权;学校教育决策权;教育过程参与权;学校教育监督权;学校教育评价权。基于家长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的条件下,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主人翁意识,自主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实现学校与家长的和谐发展。同时,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专题讲座、家长自学指导活动,帮助家长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在认识到自身教育方式不足的过程中,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个性。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进步,获得了自我效能感,提升了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助于完善家庭教育工作办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的延伸已经摆脱了学校与课堂教学的束缚,诸多学生的学业主要是在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家长必须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学校与家长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健全学校家长互动机制,构建家长委员会,从而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中政.“约请家长”作为一种学生管理手段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2012,(5).

\[2\]董一乔,李大鹏.浅谈新时期国防生辅导员家访工作\[J\].理论界,2012,(3).

\[3\]罗晶.家校合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

篇6

关键词:开展 活动 校情 学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29

养成教育是从学生的行为形成习惯进行规范,并使之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品质,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德育任务。我校是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连续学习22—24天后集中回家休息8—9天,特殊的办学体制使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5月,学校顺利地通过了“省标”先进学校的验收,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教育特色(自编了《养成教育系列歌谣十二篇》校本教材:上课、活动、就餐、午睡、晨起、晨练、两操、清洁、爱校、假期、就寝、乘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赞许。“文明习惯伴我行”主题系列活动立足于现在的校情学情,拓宽养成教育的辐射面,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横向扩展,力求实效性,使特色更鲜明,效果更明显。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活动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主题鲜明突出重点

“孩子最怕老师”、“孩子在学校一个样,在家就是另一样”、“在学校是好孩子,回到家就翻了天”……这是家长常叨咕的,更何况二十几天没见的“小祖宗”回到家会是什么情景就可想而知了。如何规避学生良好习惯离校后反弹的现象发生,成为我校思考的焦点问题。所以,此次活动以每月《致家长的一封信》和《“文明习惯伴我行”家庭体验反馈卡》为切入点,调动家长和学生所在社区的力量,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进一步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会生活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通过学生的文明影响,带动家长的文明、社会的文明,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

二、因地制宜创新形式

学校生源来自山上林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家庭教育水平偏低(五分之一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打电话是家校联系的主要形式。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利用每月“致家长的一封信”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在原有的“工作纪实”“温馨提示”两个栏目的基础上,增设“家长学校”,每月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增加了家长“真情寄语”反馈卡,设置了“点石成金”(向学校献计献策)、“畅所欲言”(对学校工作的点评)、“温馨提示”(对自己孩子的寄语,提醒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点,孩子此次带来的或需要老师代为购买生活物品,孩子所带的前款金额等)、“学习心得”(“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的学习体会)四个栏目,提供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平台;“家庭体验反馈卡”设置了“体验主题”(在家里做什么)、“体验小目标”(在家里怎么做)、“我的新体验”(孩子在体验主题以外做的事)三个栏目,家长用涂“笑脸”的方式对孩子的家庭体验进行点评,家长即是老师,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的相处都带着任务,提供了他们共同成长的环境;每月社区校外辅导员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并对各自的表现进行点评形成反馈单,学校根据家长、老师(向家长和其他学生了解的)、社区的信息对学生在家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公布,保证了活动有效地进行。

三、以点带面形成合力

校内以“每天一个好习惯”这个“点”,温故而知新;以“每日常规检查”这个“点”,创设氛围;以主题班会这个“点”,创新形式。校外以“致家长的一封信”、“家庭体验反馈卡”、“校外辅导员评价反馈卡”为切入点,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形成了教师家长校外辅导员学生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态势。

此外,我们在开发《养成教育系列歌谣》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劳动》校本教材,把生活部、餐饮部、植物园开辟为活动基地,一二学年在生活部学习生活自理常识及技能,如认寝室、上厕所、叠被子、刷牙、洗头、洗小物件、收拾摆放自己的物品等。三、四学年在植物园了解家乡丰富的花卉、林木资源、学习植物的种植方法等。五、六学年在餐饮部学习蔬菜的择洗、面试的制作。以养成教育这个“点”创新到劳动这个“面”,使养成教育不仅向纵深发展,同时向广度扩展,极大提高了教育质量,创新了德育特色。

四、及时反馈总结提升

“让爱伴着我们共同成长”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倡导教师爱校爱生、社会爱校爱生、师生互爱共爱的精神,所以“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至关重要。我们在每学年保证开设四次专题讲座,每月认真整理家长的信息反馈卡和社区的综合评价卡以及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同时评选出年度明星和明星家庭、优秀校外辅导员。让文明的学生走进家庭带动家庭的文明,让文明的家庭带动社会的文明,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

“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凸显了从“低起点、抓常规”做起,形成德育活动特色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德育工作思路。

篇7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精选】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我校实施关爱留守儿童之日起,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的关爱留守儿童计划,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我们以家长学校、爱心家庭、留守儿童之家等形式为载体,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为我班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在情感、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一、建立机制、完善制度.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我班对留守儿童专项制订具体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主题班会,并号召全班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快乐生活。

二、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我班的x名留守儿童,xxx、xx、xx这三名留守儿童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祖父母监管,由于祖父母年龄较大,一般教育能力较低且多对孩子比较溺爱,往往也无法对孩子的学习及心理等问题给予更多的有效关心。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孩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困惑和问题往往在家庭里得不到解决。其监管人无法做到像对待子女那样严格管教孩子,往往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班利用周三队会时间号召全班同学在各个方面都有要多关心他们。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对监护人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知识的辅导。让监护人明白那种只提供物质的溺爱教育是不正确的,使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科学的;与监护人一起分析近期孩子的思想动向、行为习惯等表现,提供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合理建议,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

为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及监管人的联系与沟通,本学期期中考试之后,我班及时召开了寄宿学生及留守儿童家长会。大多是年过半百的“爷爷”、“奶奶”,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并选定家长代表发言,让他们讲述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最后班主任老师作了题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当听到讲述“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和家教的不当而导致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时,家长们感到特别惊讶和焦虑的表情写在了这些“爱孙心切”的老人们的脸上。接下来,老人们便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在会议室里,静静地聆听班主任老师的家教指导。散会后,家长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三三两两地围在老师周围攀谈起来……

三、组建爱心家庭,做好家长。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经常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以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班建立了班主任、科任老师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联系制度,开展手牵手结对活动。让有条件的老师在不移交监护权的情况下成为“家长”,老师们通过书信、电话、座谈、共度周末等形式从思想上、情感上、物质上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状况,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中走访,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交流反馈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与监护人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与辅导。大力开展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学校以班队会、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等形式广泛进行学习宣传,倡导、组织本校少年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伸出温暖的手,寻找身边的留守小伙伴,主动与他们拉起手来,结成学习、生活的帮扶对子。家长、留守儿童、“手拉手”小伙伴共同组成了一个“爱心家庭”。爱心家庭组建后,领导小组要求家长每天和孩子见面交谈一次,每周和家长或监管人通电话一次,每月家访一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情活动,使学生假期不再孤单,课余生活不再空虚。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学校组织部分老师参加心理健康课程培训,建立了一支心理辅导骨干教师队伍,在“留守儿童之家”中设立了“心灵驿站”,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讲座,对这些孩子遇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设立了专门信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给他们一个倾诉心声的地方。

四、完善硬件设施,为留守儿童寄宿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和帮扶的重要途径。让留守儿童不在孤单中度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他们创造寄宿条件,让他们能够在群体生活中获得生活的乐趣、在教师的关怀中感受温暖。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精选】

随着生活的质量渐渐提高,生活得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家庭能够解决温饱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开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一方面为了生活,一方面为了家里的经济,只有先放下家里的小孩,外出挣钱,为孩子的学业家庭的生活而艰苦奋斗。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或者在亲戚家里寄住的苦楚。从小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观念跟理想不一样,在童年时光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我深有体会这样的感受。为此我对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十分积极。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热情去温暖那些只有过年或者几年不见父母的孩子们。

我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这是我们与留守儿童及他们现时监护人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大好机会,在与这些儿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最常说的就是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过多的忧虑使他们过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们自我觉得与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么概念。在与他们现时监护人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些小孩平时贪玩,功课作业基本无人监督,他们作为现时监护人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干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我觉得这不单单是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是全社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更体现在心理。

我跟着我的团队,走去走访。看了才真正体会到,城市的小孩与向下的小孩就是完全的不一样的。城市的孩子干净整洁,但是也只是温室的花朵;乡村的孩子谁没有整洁的外表,但是他们快乐着,因为他们自由。这就是城乡之间的区别,包括环境,更包括孩子。面对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明显没有城市孩子的自信,有意识的抗拒。但是我们花了心思去与他们游戏,与他们说话,他们才慢慢的接纳我们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是城市来的大哥哥姐姐们。可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也是从他们的年纪里走出来的。他们的心思我们懂——他们缺少了一种关爱。

在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帮孩子很想像电视里面那样,爸爸妈妈带着去玩,特别是六一儿童节那天,这是专属于他们的那一天。而不是学校就放假一天那么简单。可惜有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家里的老人更不可能会陪着孩子玩(指大部分)。城里面会有的孩子父母带来广场或者去吃大餐,玩个痛快。也会有的孩子默默地在家看喜洋洋度过。而村里的孩子最快乐的地方就是田里地里和河边。慢慢的他们缺少了一种特殊的关爱。从而会使一些孩子变得叛逆和过度调皮。这将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慢性的心理破坏。所以我们从家里的长辈入手开始我们的第二项活动。

篇8

1.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担任家庭教育领路人

每个家庭都迫切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学校与家庭是一致的,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只是因为家长缺乏科学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有的老师对家长求全责备,甚至因为家长的配合不够默契,把对家长的不满迁怒于无辜的幼儿,对这些家庭的孩子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这些是有悖师德的做法。为此,要加强师德修养,把是否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否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否符合新时代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作为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使自己成为幼儿的良师,家长的诤友。要善于利用家长爱孩子的心理,积极引导他们变只用感情不讲方式的溺爱为既富感情又融理智的真爱,促进幼儿成长。

2.用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他们改进教育方式,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不断地加以指导和帮助。

2.1让家长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学校教育。反之,如果家长在家里不能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不仅不利于幼儿园教育,同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人为的障碍。通过与家长的接触交谈,使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井然有序、乐观而富有朝气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2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可通过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观,从游戏和活动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动手能力方面、上课动脑发言、饮食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从幼儿学业成果展览中发现孩子的优点或差距,回家后可有针对性的辅导。并从这样的活动中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不单单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更让家长明白教育既不是对孩子动辄打骂,也不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孩子,循循善诱,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

2.3丰富家长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有意识地改进教育方式,关键是要让他们认识到教育方法不当,可能适得其反的道理,并让家长明白怎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围绕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家长园地、宣传橱窗等定期向家长传授一些科学教育知识,介绍一些好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还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科学教子故事,让他们从这些具体生动的例子得到启发;可以召开家长会,发挥典型作用,请班上一些教学有方的家长介绍自己教子的心得体会;可以通过座谈会,让家长畅所欲言,讲出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共同商讨科学教育的措施。

3.合理发挥幼儿作用,促进家长改变教养方式

篇9

捧起一本好书,就是捧起一个伟大的思想;翻动书页,就是翻动一个海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大量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沉浸童年。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享受生活!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努力打造书香班级。

二、活动系统

课外阅读活动并非只有阅书一法,而应包含听(书籍录音带)、读(表情朗读)、说(复述内容、演说体会等)、写(抄写书上精彩的语言、写读书心得体会等。)这样,以书籍为中心,组织起一个完整的读书活动系统。

三、行动目标

具有浓厚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拥有科学的读书方法和阅读能力,能够品尝读书的乐趣。

四、口号、宗旨

口号:让思想与书籍一起动起来。

宗旨:让书籍流动起来,让知识丰富起来,让思想运动起来,让文化灿烂起来。

五、建设过程

1、实施多种影响,营造读书氛围,

(1)同伴影响。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2)师长影响。教师带头读书,家长也参与其中,依靠榜样的力量驱动。既要发挥学校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资源,这样才能形成行动合力,因此,在学校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引领学生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社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必要的支持。

(3)影视作品影响。热播的作品往往能够带动阅读,影视作品的影响是营造读书氛围的极有价值的资源。

(4)时事影响。为生活和命运而阅读,是一个很诱人阅读理念,如果我们的孩子能面临这样的阅读情境,那么课外阅读将人变得格外光明。教师要善于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阅读契机,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提供阅读空间。

2、发掘各类资源,完善读书机构

(1)班级图书馆。除向学校借一部份图书以外,班内积极发动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共享,把死书变成活书,班级藏书人均不少于三册。除班级内的交流,还可安排同年级,同学段之间的书籍互动。班上任命专人为“班级图书馆”馆长,并任命两人为班级图书管理员,主持图书馆的整理借还等事宜。

(2)建立班级读书会。设立会长,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会务委员。会长全面负责班级读书会的事务,宣传委员负责绘制读书小报、图画小书,宣传班级读书情况、班级小书虫、书香小队活动情况等。会务委员负责读书会的时间、地点、讨论话题的确定、活动情况的记载等。

(3)书友小队。班级内成立八个读书小队,分别为彩虹小队、雨露小队、阳光小队、海洋小队、芳草小队、绿叶小队、百灵小队、蜜蜂小队,各设组长一名,全面负责小队的各项事务。

3、开展多样活动,激发读书热情

(1)挑战行动。班级宣传读书典型,表扬鼓励一批优秀读书小队、先进个人,颁发“读书明星”等荣誉称号,并授以物质奖励(书籍等)。班级读书会要发动向先进学习的号召,鼓励人人确定自己的读书目标、超越对象,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2)月月书会。每个月都举行一次主题阅读活动,班级内学生共读一本书,并围绕这本书展开一系列活动。如:评选心目中的偶象(主人公)、我想对他(她)说、向**推荐一本书……除共读书目外,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既有共性阅读,又兼顾个性差异。

(3)跳蚤书市。学生利用手中已读过的书本,去交换自己想看的书。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推荐,学会沟通,既是对手中书的回顾,亦是对已读书的总结。

(4)随机活动。“亲子阅读”、“读名著、读插图”、“课本剧表演”、“故事大王比赛”、“自制连环画”、“放假不放松学习——假期读书活动”等。

4、提供全面保障,巩固读书成果。

(1)保证时间。

a、每天二十分。每天中午到午间乐之间抽出二十分钟,让学生在书海中徜徉。

b、每周一次。课表上每周都安排了一节阅读指导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这节的功效,让学生从中真正收益。

篇10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1 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每个孩子都可爱,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这是我校成立艺术团的立意。我们希望在艺术教育领域里,培养良好的艺术审美情操,让孩子们都得到美的熏陶,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书信、邀请家长看汇报演出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宣传我校在艺术教育中取得的成绩,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学校。通过观摩我们的学生演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家长与学校形成共识,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取得家长对我校艺术教育的支持。

2 做好学生的工作。我们通过学校音乐室走廊、橱窗、放学等候区的艺术长廊,向学生介绍各种民族乐器,营造了一个书香琴韵的校园氛围。通过课堂每年向新生介绍我校“七色花”艺术团的情况,使学生了解、认识民族乐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处理好文化学习与器乐学习的矛盾。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做好乐团梯队的选拔及训练。民乐团的学员面向全校招生,在选拔工作中,注重学生音乐素质方面的考查,如学生的节奏感、乐感、音准等,同时了解其学习习惯及平时音乐课的表现,对学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把好招生关为民乐团的发展打下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意愿,自身的特点,结合乐团各乐器组的需要,分配好各乐器组进行常规培训。

二,加强管理,艺术教育做到“五个结合”

1 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加强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受到较好的艺术教育。

每周半小时全校的《歌声遍校园》和每天大课间的《武术操》和《韵律操》等活动,为学生参加课外训练打下了基础。民乐团制定了学员的《行为规范》及负责教师应遵守的《岗位职责》,各位教师根据自己所带队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四个落实”,即:训练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每学期寒假、暑假,乐团都要集训一个星期或十天左右时间,根据乐团的实际情况,有时排练小合奏或小型重奏曲,有时排练一些较高质量的大型合奏节目。这些都是提高专业艺术水平的保证。

2 校内校外相结合。要搞好民乐团,教师是关键。由于我们民乐团乐器种类较多,我校只有4位音乐老师,受校本师资的专业结构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采用双向指导制,即在职教师与外聘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训练工作。

一方面我们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长期外聘一些有较高造诣的,在本地艺术界较有名望的老师来我校任教,以保证我校民乐团的同学能在名师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训练;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家长送孩子到本地区较有名望的艺术培训场所去进行个别训练。这样校内校外结合,学生进步很大,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每年,我校都有一批学生考取二胡、笛子、琵琶、中阮、古筝、扬琴、大提琴等考级的各种级别,在各类单项比赛中也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3 训练与演出相结合。艺术实践是检阅教学及训练的一面镜子和助推器,学校尽量为民乐团创造献艺的机会。民乐团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文艺活动,每学年艺术团举行一次向全校师生、家长及社会的汇报演出;组织学员走出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比如每年大节日到居委参加社区表演;民乐团更是多次被邀参加各类行政部门组织的大型演出,均受到好评。此外,学校还组织艺术团的学员到东莞、深圳与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交流演出,到香港参加“粤港联校音乐交流活动”。不定期组织学员观摩高水平的音乐会,请音乐家讲学习器乐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艺术修养。

4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由于我校艺术教育搞得有声有色,一些企业主动找我校进行合作。南海市敦煌茶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传播我国茶文化为宗旨的名企业。2001年把我校选为“茶与音乐的对话”艺术文化共建合作伙伴。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制定了活动计划。敦煌公司无偿地为我校学生进行传统的茶艺培训,提供民乐的演出场地,我校则参加其企业的文化活动,为敦煌公司的茶艺表演队进行民乐伴奏等。企业的参与给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更多的资源。

5 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我校艺术教育的优势,把民乐团建设得更好,并且使民乐团的建设成为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在2003年起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在近几年的民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在国家颁布的民族音乐教程、中国现有的民族音乐素材中,改编、演奏了许多民乐曲目,还整理、编写了七个器乐组的校本教材(二胡、琵琶、中阮、扬琴、古筝、笛子、大提琴),在继承民族音乐遗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民族音乐的演奏极具学校特色,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和民乐团的具体情况。茶艺组也编写了校本茶艺教材,并在三年级常规进行教学。这些都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较好地完成了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课题“小学民乐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究”获2007年广东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课题“小学民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获区教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