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誓词范文

时间:2023-04-02 22: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动员誓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动员誓词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运动员: 为了确保本次比赛顺利进行,我代表全体裁判员庄严宣誓:坚决服从裁判长指挥,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裁判员纪律,尊重参赛选手,文明裁判,严肃认真,不循私情,秉公办事,圆满完成各项裁判工作。预祝各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

宣誓人:

2018年7月14日

 

 

 

运动员代表宣誓词

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正确对待,比赛中做到:胜不骄傲,败不气馁,努力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意志用心参加比赛。

篇2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十月,我们满怀喜悦,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学院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在此,我谨代表院党委、院行政,对运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筹备运动会而精心准备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向本次运动会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体育运动就是体现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和意志力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活动。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和体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体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运动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一个展示素质的平台,在这里既有体能和技巧的较量,也有道德素养的比拼。也是对老师和同学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水平的一次验收,希望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一展身手,顽强拼搏,取得好成绩,为院系争光,为学院添彩!我相信,有组委会的精心组织,有全体同学和教职工的积极参与,我们的校园会因此增添一份跃动、一份热情、一份精彩、一份生机和活力。

希望全体运动员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会精神,勇于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强体魄,精技能,扬我黄科风采。激发你们的热情,通过激烈的竞争,坚持到底,奋力拼击,相信你们一定能取得辉煌的佳绩。

篇3

1芳华的脚步,芳华的速度,芳华的生机,芳华的热情,将会在你们的身上纵情表现。迎候自我,应战自我,打败自我!咱们信任你们必定能行,加油吧,运动员!结尾就在眼前!

2汗水,泪水;笑声,歌声;咱们纵情挥洒。开幕式上,运动场上,咱们纵情展示,多少艰苦,多少困难,咱们英勇承当。由于年青,由于张扬,由于咱们晓得:用今日的汗水换来明日的浅笑

3人生的路,有坦道,也有崎岖,做过的年月,有欢笑,也有苦涩,泪水告诉我一个颠仆的故事,汗水使我多了一份沉重,好多老练。抱负究竟不同于实际,失利是日子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挑选,无法抵抗,人生要自个去斗争,去斗争,在风雨中百折不饶一往无前。流泪不是丢失,徜徉不是利诱,成功归于那些打败失利,持之以恒,勇于寻求愿望的人。

篇4

“智障”如上帝造人时忘记让人拥有一双翅膀,这确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残缺。随着对特奥的深入了解,我忽然感悟到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特奥,让我们看到,即使他们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千倍的努力,但依然自己快乐地站起来。或许,他们的站姿并不威武挺拔,但是从他们眉宇所流露出的:“你行,我也行!”这时我们才恍然发现:他们虽没有翅膀,照样可以飞翔!

谁说智障就只能是无尽的痛苦? 谁说智障就无法给世界增彩?活着,尊严地活着,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听!他们的生命步伐坚定执著,他们的生命之音铿锵有力。上帝折断了他们的一支翅膀,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却没有放弃飞翔的一丝希望。智障者与我们一样对幸福怀着强烈的渴望,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威和尊严,他们也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智障者,对于他们的人生将更为坎坷,他们的处境更为困难,他们更需要我们的抚慰和关爱。

他们有活力,有礼貌;他们自信,勇敢;他们天真,活泼;他们坚强,可爱;他们开心,快乐……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爱,有梦,有着坚持不懈的毅力,甚至比我们有更多的决心。或许他们的先天不足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缺陷,但他们却用后天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获取成功,他们流下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来练习,他们走过了比常人更坎坷的路参加特奥,他们微笑着走过坎坷,尽管这条路是如此的艰辛,他们还是努力着迈过困难,走到了最后。

特奥运动是勇敢者的事业,它告诉遭遇困难的人,都要有自信心,你不是不能,你一定能!特奥运动是希望人的事业,它使我们感到真,善,美就在人们的心里,当我们一个一个把它充分展现时,世界将会多么美好。特奥运动是个大家庭,它使智障人士走出小家庭,走进大家庭,融入未来的社会里。

篇5

  春季运动会活动方案范文

  一、校动会筹备委员会

  顾问:华XX,主任:徐XX,副主任:蔡XX,委员:褚XX

  二、校运会的宗旨

  为了丰富和活跃全体师生的业余生活,发扬体育精神,增进师生素质,提高我校的凝聚力,让全体师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三、运动会的口号

  青春如火,超越自我,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四、运动会宣传标语

  “齐心协力办好校运会,昂首阔步建设新校园”(挂新餐厅一楼)

  “体育使学校充满活力,学校因体育勃发生机”(挂一号教学楼)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挂司令台左侧)

  “扬体育精神,展青春风采”(挂司令台右侧)

  “运动赛场展雄姿,校运健儿竞风流”(备用)

  五、运动会开幕式的程序

  ①入场式;

  ②介绍主席台上的领导和嘉宾;

  ③由领导宣布职技校春季运动会开幕;

  ④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

  ⑤由华康清校长致欢迎词和开幕词;

  ⑥运动员代表宣誓;

  ⑦裁判员代表宣誓;

  ⑧开幕式节目表演。

  六、开幕式的组织与要求

  1.开幕式的时间与地点:5月8日上午8时00分在学校田径场举行。

  2.开幕式的主持人

  由各学部推荐,在全校范围内挑选,主持人由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组成,具体工作由王琛雲老师负责。

  3.开幕式的入场顺序

  ①国旗、校旗、校徽、校动会口号方阵;

  ②鼓乐方阵(男女生,4路纵队,33人);

  ③花束方阵(女生,4路纵队,60人);

  ④气球方阵(女生,4路纵队,60人);

  ⑤彩旗方阵(男生,4路纵队,60人);

  ⑥裁判员方阵(4路纵队,40人);

  ⑦各班运动员方阵。

  4.仪仗方阵的组织与培训

  ①国旗、校旗、校徽、校运会口号方阵人员,由综合学部选派并负责训练;(陈老师负责)

  ②鼓乐方阵人员,由校鼓乐成员组成;(任老师负责)

  ③花束方阵人员,由经贸学部选派并负责训练;(邬老师负责)

  ④气球方阵人员,由综合学部选派并负责训练;(周老师负责)

  ⑤彩旗方阵人员,由数控学部选派并负责训练;(卢老师负责)

  ⑥裁判员方阵人员,由每个学部选派10名,由体育组负责训练;(周老师负责)

  ⑦引导员(举班牌),52人,由综合学部选派,由团委负责训练;(王老师负责)

  5.各班运动员方阵的要求

  学校将对各班的入场式进行评比,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负责。(胡主任负责)

  评比内容及标准:

  ①队列队形(占50%):方阵队列要求4路纵队。

  ②精神文明(占20%):精神面貌好,有朝气、有活力。

  ③服饰(占20%):服装整齐美观,富于特色。

  ④班级简介、口号(占10%):简介要简洁明了、富有班级特色;口号要朗朗上口、积极向上。请各班把班级简介、口号于3月26日前上交到教务处。

  6.开幕式节目表演

  ①团体舞表演,学生由经贸学部选派,由体育组负责创编和训练。(叶老师负责)

  ②武术操表演,学生由机电学部选派,由体育组负责创编和训练。(胡老师总负责,外请武术老师指导训练)

  ③第九套广播操表演,6—8个班,学生由综合学部选派,由体育组负责训练。(吕老师和陈老师负责)

  七、开幕式所需用品及服装

  ①国旗、彩旗、旗杆的.采购;校旗、学部旗帜的订做;(总务处、团委负责)

  ②司令台背景、校徽、校动会口号的制作;(团委负责,请李老师设计)

  ③花束、气球的采购;(总务处负责)

  ④鼓乐队服装的采购;(总务处、团委负责)

  ⑤礼宾人员服装的采购;(总务处、团委负责)

  ⑥各班运动员服装要求统一,请各班自行采购;

  ⑦裁判员服装的采购。(工会、总务处负责)

  八、嘉宾邀请和宣传工作

  ①参加开幕式的领导邀请(沈主任负责)

  ②新闻媒体的报道(夏老师负责)

  ③运动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团委、体育组负责)

  九、运动会的具体比赛程序

  (见秩序表,由卢老师和贾老师负责编排)

  十、闭幕式、颁奖

  (略)

  春季运动会活动方案范文

  一.活动主题

  促进各班了解,增进同学友谊。倡导“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精神。

  二.活动背景

  新学期刚刚开始,为调动广大同学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我院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促进班级广大同学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营造一种积极拼搏,团结向上的竞争氛围,充分展现我院学生热情奔放的青春气息,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从而使广大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更好的推动我院各项事业发展。

  三.活动介绍

  1、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运动会比赛,加强各班级各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培养,并促进各位同学的体育锻炼,并为即将到来的学校运动会做准备。

  2、活动内容:

  田径,跳远趣味活动。

  3、活动对象:

  xx大学基础医学院11级全体学生。

  4、活动地点:

  xx大学榆中校区西区田径场。

  5、活动时间:

  XX年3月04日

  四、活动前期准备:

  1、院宣传部须将此次我院举行各项比赛公告于众,两张海报,一张置于闻新堂十字路口中,一张置于视野广场。

  2、院宣传与新闻部须派出人员参与对于比赛进程、结果等的报道。

  3、记分员所用的椅子桌子由生活部负责借用。共计6张桌子12个椅子。

  4、运动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的主持人由文娱部负责,至少两人,全程跟踪比赛进程,并负责主持词宣誓词及比赛进程的通知。

  5、青协协助运动会的开展

  展,负责计分检录和秩序的维持等。

  6、条幅及某些必备物品的购买与体育器材的借用由外联部负责。

  7、场上裁判,检录人员,积分人员,由院里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后担任。

  8、各单位选出两志愿者,参与赛场纪律及后勤的保证工作。

  9、以班级为单位,各队尽量准备统一的队服,队员有各自的号码。队员的服装前后必须有明显的号码标志,可以用记号笔写在纸上在贴在衣服上。

  10、由各班组织拉拉队,为赛场健儿呐喊助威,个班负责个班运动员的后勤工作。

  五、活动后期的宣传:

  本次各项比赛的宣传工作由院学生会新闻部与宣传部组织。院新闻部应及时的对比赛的进程及结果进行报道。并在条件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展现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并在校内网站上予以发表。

  六、活动内容及参赛办法: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XX年学生体育运动会

  (一)、竞赛规程

  1、竞赛时间与地点

  时间:XX年3月04日

  地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西区田径场

  2、主办单位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会

  3、竞赛项目(共40项)

  1、田径项目(21项)

  ①、男子组:(13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

  ②、女子组:(12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

  2、趣味性项目:(5项)

  ①、男子组(2项)

  100米三足协同跑、50米往返插拔旗。

  ②、女子组(2项)

  100米三足协同跑、50米往返插拔旗。

  3、集体项目(1项)

  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

  4、方队

  各班方队口号,队列评比。

  (二)、参赛办法

  1、各班设领队一名,教练员两名。

  2、凡是我院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思想进步,经医生检查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者均可报名参加。(检查身体由各班自行组织)

  3、为保证运动会按时、圆满完成,每人限报两个单项(注:除接力项目和集体项目外,其它项目均属单项),并可兼报一项接力或集体项目;特规定田赛及100米-800米各项目每班限报3人,1500米,每班限报2人。

  (三)、竞赛办法

  1、竞赛规则

  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

  趣味性比赛规则见附页趣味性比赛说明。

  2、竞赛规定

  1)、检录时间:提前10分钟检录,提前5分钟进入比赛场地,三次检录不到者按弃权处理。

  2)、比赛所用器材统一由学生会提供

  (四)、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1、各单项男、女均取前6名,奖励前三名,按3、2、1计分,参赛人数不足6人(队)时名次递减一名录取,依次类推,计分从高。接力和集体项目奖励前三名。

  2、名次并列者,得分平均分配。

  3、运动会期间评选三个“体育道德风尚奖”,并给予奖励。

  根据本次比赛的情况特做一下说明:

  比赛中发生各种情况下的受伤及因受伤所产生的费用都由自己承担。参加本次比赛的各班所有人员都需充分了解比赛中可能会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并对此作出承诺。

  七、器材借用及经费预算:

  哨子2个共计8元

  条幅若干(至少1条)共计58元

  音响,话筒,调音台(租用)

  海报(白纸颜料):3元/张6张颜料50元共68元

  报名表(32*1=32)、计分表:共计30元

篇6

本学期我们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本年段期初制定的年段工作计划,并结合段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良好的年段风气主要靠教师去营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思想品质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首先,我凡事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尽量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每个月定期召开年段教师座谈会,采用集中学习讲座的方式,共同学习和探讨教育教学新理论、新形式,共同探讨本年段教育教学中顾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从而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再次,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兴趣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第三,工作上的决策,通过各种民主方式,请教师参与,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生活上,抓住各种细节和机会,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位教师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注意协调好教师间的各种关系,使年段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以上做法,使全年段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个有坚强战斗力的战斗集体。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赞誉。

二、确立以教学质量为年段工作中心的共识。

期初即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补缺补漏,杜绝偏科现象。为此,我们努力配合学校各教研室特别是本年段各教研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都要求及时进行商定对策,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适当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及时补漏,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鼓励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型学生会议来了解情况,掌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方案,拿出新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三、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网络体系。

本学期更加强同各村小学校长发及老人会的联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在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总是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本学期我们分别在期初、期中后、期末前召开年段全体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每次“月考”后都召开了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班主任主动同家长优质经常性的联系。我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年段全体科任教师会议,商讨各科的教学与协调配合以及年段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各科任教师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班中存在偏科现象的中、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课外辅导,并责任到人;年段或班级每月必分别召开一次优、中、差和座谈会;等等。以上措施的实行已见成效,年段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风气不断更上一层楼,获得学校和社会家长的好评。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本学期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第17届校动会、以及“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歌咏比赛”等活动,同时还配合各科备课级开展了许多小型即兴式比赛,寓教于乐;等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学以致用;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劳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年段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胜利地完成了初三年毕业年段的第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总体上看,本学期学生的学习、纪律及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稳中有升,一学期来,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大幅下降,反之,年段的良好风气,班风、学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巩生率得到确保;这就为下学期的最后冲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保障。

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年段还存在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亟待改进的问题:

1、有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沿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2、有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3、年段的教育教学环境同社会上的游艺机室、网吧等想比显得苍白无力,沿需大力加强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沿须加强对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正:

1、进一步加强学习,并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讲究工作艺术,彻底改变单一方式,力求工作效率的提高。3、工作作风要坚持力戒空谈,崇尚务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4、坚持身体力行,勤奋敬业,脚踏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岗位职责力争完善,做好工作。

八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二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最苦的岗位。班主任生涯迈进第一个年头,可谓是在艰苦中摸索,尝到了苦与甜的体验。班主任,一个沉重的名词,一旦成为一个动名词,也就是意味着最富有挑战性与最耐久的工作,而我,虽苦却乐在其中,因为班主任工作事件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让我在往后的日子里有继续努力的力量。下面谈一下一个学期以来的班任心得和经验教训:

一、一学年来的工作情况:

1、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

我首先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有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我还定期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的动态,又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级好、不好的方面及下星期要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2、深入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经常去寝室查看,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积极作好合力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特别是有紧急情况时(如学生未到校上课)我会及时和家长取的联系,弄清楚情况。有时路过顺便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与家长取得了共识,学生学习、品德上等问题的解决都收到了事半功倍。

二、心得体会:

1、班风的培养与建设

班风,是大多数同学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首先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就要: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我所担的班是一个很活跃的集体,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所以我相信这样的班级,不会是一个差班。我在接任八(1)班班主任之前就为同学们写好了班级誓词,并让全班同学起立象宣誓一样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愿望,让他们对班充满信心,自然而然,对班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八(1)班的学生。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适时的给予鼓励,要有竞争精神,跟其他班竞赛。慢慢的,一个班就组合起来了。

(2)重视课外活动。一个班想要有凝聚力,就要利用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一致的事情,如篮球赛、班会课搞活动等,让他们通过活动彼此更合更团结。如在篮球比赛时,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彼此合作,没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我让他们结成对子,让每个运动员配一个同学,帮他们处理事情,陪检录、拿水等一些需要,他们都能完成任务,每个班员都为在场上的运动员打气,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2.学生基础的提升

对于这个班级我是一位半路班主任,初一时由于管理不力,让很多学生逐渐染上不良陋习,学习也变得松散,对自己要求不严,一个本来还不错的班级到初一学年结束时,在同年级的班级中无论是行为养成教育还是学习成绩本身都已经滑至中偏下等,可以说我来接手时几乎是要从头再来,因为学生也要重新接受我,有一段适应时间。我也对班级情况和学生本身的情况不了解,我教的是英语,这个科目相对要特殊一点,通过近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基础较差,导致成绩提不起来,也不稳定,鉴于此,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然后才能开展后面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并及时召开家长会。

篇7

关键词: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杭州;开展情况

历史是一面铜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校体育发展至今,自近代以来已有百余年。推行素质教育之工程,已有十年有余,可效果甚微。六艺中的“射”与“御”虽是体育内容,却没有像西方的球类运动发展成为体育项目。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民国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光阴,期间军阀割据、政权林立、思想混杂,学校体育却得以在夹缝中得到较好的生存空间,由于宁波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个港口城市之一,而宁波与杭州又地理位置相依,因此杭州的近代化进程自然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杭州的近代学校教育亦始于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的提倡与创办。

1清末杭州学校体育教育

1.1西方体育的传入与本土适应过程

1840年以后,沿海城市宁波、温州相继开埠,清•126•朝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1]。西方的文化、思想与教育也相继传入中国。正是趁着“西学东渐”这股劲风,中国的几千年封建社会在强大外力的作用下逐渐瓦解。可以说,没有近代的“西学东渐”,就没有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没有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就没有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和生长,也就没有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发展[2]。据杭州市志(体育篇)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求是书院开办之初即聘日本人富长德藏教体操,这是杭州学校设体育课的开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杭州蕙兰中学设体操课,并且在1903年按照《奏定学堂章程》在高等小学堂以上设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课[3]。在当时保国强种的社会潮流之下,社会各界均认为中国人武力孱弱,唯有强身健体,发展武备才是上策。学校体育也是顺应趋势,兵式体操即为近代体育课程的雏形。

1.2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内容

中国近代学校的体育课程源于清末维新派的“尚力”思想,维新派主张军国民主义,《癸卯学制》中规定“体操科”为授课内容,中国近代体育课程开始发迹。民国成立之初,仍然保留了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并在1912年颁发的教育宗旨明确“军国民教育辅之[4]”民国初期的《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对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和课时安排都做出了规定,壬戌学制要求中小学体操课改成体育课,田径和球类项目与体操一道出现于学校体育课程之中。至此,学校体育进入“双轨制”时代。

2民国杭州学校体育的缘起

2.1“西学东渐”思潮引入了近代学校体育活动

盛行于清末民国初的“西学东渐”让中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的文化机制和教育体系。西方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由传统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传统的教育制度已然不能满足培养所需人才的要求,故传统教育体制在与西方教育制度的分庭抗礼下黯然退出[5]。开办新式学堂,并引进西方近代体育,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体育课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

2.2教会办学丰富了学校体育内容

教会学校是指西方宗教团体或者传教士个人创办的各类学校,是近代中国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以后,西方教会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由沿海城市延伸到内陆城市,杭州也因此兴起了教会办学的趋势,教会学校不同于中国传统官学与私学的其中一点就是兴办体育。如教会创办的蕙兰中学与之江大学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除田径与体操外,三大球项目在一些教会学校得到了较好的开展。民国十年以后,之江大学、蕙兰中学都在校内建起篮球场,以满足篮球运动竞赛与推广的需要;排球运动在之江大学、蕙兰中学和弘道中学也相继开展;足球在出现在杭州后,外籍人员先后在之江大学和蕙兰中学教授足球[6]。20世纪初,正值竞技体育由欧洲传入我国,后经上海、宁波等沿海城市传入杭州,项目主要为田径与各种球类竞赛,大部分项目主要在学校开展。杭州学校体育兴起大致是因为教会学校开创的学校体育课程[7]。

3民国杭州学校体育的开展

3.1幼稚园体育:保育为主,游戏引导

191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明确保育为蒙养院之主要任务。而保育的具体项目有唱歌、谈话、手艺和游戏等[8]。据1935年出版的《杭师大附小概况》记载,该幼稚园(民国时期幼稚园即为蒙养院)将游戏安排在下午两点半至三点,教师组织学生在该时间段进行跑、跳、飞和学小动物叫的活动,既体现了遵循教学规律的原则,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1927年至1937年,是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黄金十年。杭州的幼稚园办学规模也较前期有所扩大,其中公立幼稚园增加了3所,私立幼稚园则增加了6所。这些幼稚园当中大多采用设计教学法,以“儿童为本位”启发式教学,保证课程的实施。

3.2小学体育:双轨制与重视女子锻炼

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之初,即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办法规定高等以上小学以上的体操应注重兵式体操,以发展学生的体魄和锻炼意志。这与时任教育总长先生所提出的“新教育方针”的五育并举所相吻合。尽管兵操在民国初期的中小学体育课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兵操的地位也相应的下降。后来的更是极力提倡废除学校枯燥乏味的兵士体操课。据《国文教科书》摘录的百年小学体操图,记有击毬、跳绳、习体操、练兵操、角力等体育活动[8]。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师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这或许就是盛行于之后的‘双轨制”体育教学现状的缩影。特别是1915年的一幅女子小学教师荡秋千图,侧面反映民国时期的女子在新思想的时代下,也慢慢踏出深闺投身户外体育活动,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女子从事体育活动冲击了男强女柔的传统观念,女子并非天生就生而柔弱,只是缺乏合适的外部环境去解放身体[9]。

3.3中学体育:训练与竞赛带动体育氛围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同年9月,又公布《中学校令》。明确提出“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在此之前,传教士司徒雷登就曾认为:“中学时期为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人格的养成、人生观的规定、的坚定、道德态度的发展,都是在中学期内实现的[10]。”民国杭州的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缘起是由基督教的发起而兴办的,广大的传教士最初带着上帝福音来改造中华国民思想的同时,也为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奠基的作用。自民国建立后的十年,杭州女子中学校增加到五所,而相对的男子中学却仅有盐务中学一所。这也反映了女子体育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并且被关注程度在这一时期高于男子,女子受教育并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2年由杭州贞才、育才、蕙兴三女学合并成立弘道女中,这三所学校均为美国基督教创办,其办学侧重于培养学生活泼、愉快、合作等品质的运动项目,与呆板无味的兵式体操截然相反[8]。彼时的弘道女中在教学规模上有中学、高小、初小三部分,并附设幼稚园,属于民国时期杭州数一数二的女子学校。杭州弘道女中还成立了篮球队、排球队和国术队等。从而说明女子学校体育活动与竞赛已慢慢变得丰富。

3.4民国杭州高等学校体育

民国杭州高等学校体育以之江大学、浙江大学两所学校为代表。它们的学校体育开展氛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在历史的更替中显得更加烨烨生辉。之江大学校刊(体育会会员学生自治会致远)曾记载,本校教职排球队于10.16首度向暴风排球队挑战,遂于是日下午作友谊赛。此为本学期球赛之先声,故球场四周人群挤塞,情况热闹异常。教联队麾下猛将如云,如体育主任张强邻、体育教员周剑飞,均披挂上阵,复有戚光宇、陈时振等。之大还成立了体育会,下辖的球务部最近与本校各体育团体合办足球联赛,篮球与广东,雄风作友谊赛排球对抗[11]。此外,之大有关体育工作的来往文书及上级一般通知中大会口号和运动员誓词中可窥见体育在当时之大的风靡。浙江大学的体育设施在当时相当齐全,其有田径场、足球场各两片,篮球场10片。并配有体育办公室一个,浴室1间,急救室1间,体格检查室和储藏室等。这样的设施配备符合师生运动的条件要求。其开设的体育课程设置有:游泳、田径、球类、技巧等,还组织校内校外比赛。校内比赛有:篮球班级赛、篮球院际赛、网球公开赛、排球公开赛、足球院际赛、春季运动会、越野赛跑;校外比赛有: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及全能排球比赛网球比赛[12]。首先,浙大具有齐全的体育设施,还有急救室和体格检查室等,保障了学生参与锻炼与竞赛的基本条件。其次,教授的课程也丰富多样,使不同类型学生选择性加大。再次,丰富的项目和层次不一的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特别是那些体育爱好者,更希望有机会在运动场上展现风采、为校争光。

4结论

民国时期杭州学校体育,是杭州近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杭州现在一些百年学校体育的发展仍能从民国追寻足迹。对民国杭州蒙养院、中小学和高校学校体育的研究则表明,各有特色、符合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仍是当今学校体育发展要求的主流。幼稚园的保育,中小学的课程多样性与重视女子体育参与,高等学校的场地设施保障与校内外各种竞赛,层层相扣,体现了体育教学的阶段性与层次性,值得现今学校体育工作者去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曹守和.浙江体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4:68.

[2]陈晴.明末清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3]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体育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361.

[4]张丽.民初学校体育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自然科学版),2014,13(4):135—139.

[5]熊月之.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10.

[6]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编.杭州文史丛编[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20.

[7]浙江省体育志编撰委员会.浙江体育志[M].杭州:方志出版社,2003.

[8]杭州市体育局,中国体育博物馆杭州分馆.杭州百年体育图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6,25,43.

[9]王浩.民国时期的女子体育研究(1927—1937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仪式;场域;素材;情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4-0088-07

仪式始终镶嵌在大学的生活链条中,它以丰富的形式、充满感情的表达方式、众多的参与者、以及动人的口号,让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出现迷人的一面,有时让人期待,有时让人回味,充满了道德意蕴。仪式的道德教育作用可能有大小之分,但在道德价值上并无高下之分,因为道德价值是内在的,不可比较的。

一、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

仪式充当着教育的职能,但仪式不是教学,不是课程,不是学术研讨,不是知性的道德教育,也不像虚拟的网络交流,而是一个特殊的场域,以情绪体验、观念传播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

(一)仪式是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

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中转移,但诸如信仰、观念、情感却不能自由转移,大学一直在思考和尝试如何实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灌输,除了课堂,还通过其他途径。仪式就是一种人为创设的环境,不能因为仪式是被精心设计的生活,就把它排除在生活之外。

大学选择需要的仪式作为教育载体。与社会环境相比,学校教育提供的个体道德成长的环境具有系统性、可控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1]从大学仪式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传统礼俗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从社会风尚还是意识形态,大学都是有选择地把仪式安排在生活之中,作为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大学会选择具有传播功能的仪式。仪式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大学的仪式动辄几百上千人,在仪式过程中传播某种信息,灌输某种思想无疑是最经济,也是最便捷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常会放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这样的环节进行。大学还会选择具有组织功能的仪式。学生在未组织前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正是在仪式中学生才能聚集到一起,体验到共同的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组织感,并产生维持群体团结性的集体意识。所以,仪式是把异质性群体向同质性群体进行整合的非常有效的办法。军训的阅兵仪式、运动会中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无疑是展示社会成员高度组织性的绝佳时机。大学还会选择具有展示功能的仪式。大学的庆典仪式向师生、校友、社会展示曾经获得的光荣与成就,将大学多年的成绩集中地、浓缩地、艺术化地展示出来。在庆典中,学生了解了大学的声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及影响力,培养了对母校的自豪感,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心。

大学固化必要的仪式形成制度。这是大学对生活领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让仪式成为例行性活动,让其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更多的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的积极面在于,可以将认为有益的仪式重复持久地、有规律性地操演,加强教育的效果。符合心理学的机制――重复就是强化。但它潜在的危险在于,如果过于强调仪式的习惯性存在,会导致道德内涵的式微和形式感的畸重,从而出现仪式的空洞。开学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启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相聚在一起,一场仪式就要形塑他们对学校的历史的认同,对学校风格的理解和继承,对学校传奇人物与事件的景仰与兴趣。虽然一个典礼有丰富的容量,但是除非大学文化底蕴的绵厚,在仪式之前已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否则只依靠仪式的技巧性来达到这个功能其实是很难的。毕业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毕业生所能抓住的最后一节道德课。以毕业为主题的歌曲萦绕在耳际,提醒着这是一个生活了四年甚至更长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产生过爱情的地方;礼堂里的横幅、标语提示着这里将举行与自己有关的最后一次典礼;师长的谆谆教诲和学弟学妹的祝福以及一生可能只穿一次(一种颜色)的学位服,真切地告诉毕业生,即将进入人生新旅程,摘下了校徽也就意味着摘下了母校的宽容与关爱。

大学还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历史纪念仪式、传统节庆仪式,以及国家交给的政治仪式,编入大学整个运行的日程表中,使之制度化。这些仪式与教学、讨论、娱乐、运动等生活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大学的生活。

(二)仪式是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经历

学生或多或少地参与或经历了某个或某些仪式。仪式为学生社会身份的转换提供演出的场域,它还构成群体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分配为各种角色,在不同的仪式情境中获得体验,不但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而且获得心理与经验的成长。

仪式是群体性生活。这里的群体不是人的数量上的集合,根据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社群理论,群体是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构成社群的精神要素,涂尔干称之为“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ence)。个人意识到他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对这个群体有感情,愿意为它付出,个人与群体有了情感上的联结。道德是集体意识的表达与体现,而不是冷冰冰的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生硬纪律。道德的意义必须放在个人与其群体关系的角度上来理解。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群体成员互动越频繁,感情越深厚,活动的一致性就越高,其行为就越符合群体的规范。[2]群体充满着组织的特性,作为组织中的成员,仪式对行为的要求具有高度的模式化特征。

仪式存在角色分配。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3]110。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其道德生活是通过其不同的身份来发生联系的。每个人通过角色而存在,并在鲜活而又复杂的现实关系中具有了不同的道德规定性。学生既是仪式中的行动者、创造者,也是被动者、形塑者。学生在仪式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主人仪式的参与者和受教育的主体,有时是观众仪式的观礼者,有时甚至是道具庆典仪式中的观众常常具有这样的功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学生常常会根据角色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自我形象。学生对角色的学习就是“领会在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要的行为,把握好身份的规范,学会扮演与我们的身份联系的角色。”[3]110

仪式就是道德实践。仪式过程是学生亲历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道德的过程。仪式中充满着礼仪,礼仪的要求主要是礼节与仪表。在仪式的发展和演变中,一些与历史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礼仪被淘汰,繁文缛节被简化,而那些最能体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礼仪,并被继承和发展。学生在仪式中对礼仪的执行与遵守就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仪式中的礼仪,不仅包括言行的外部表现――礼节,还包括仪节所蕴含的内容――思想。从礼节方面看,主要是待人接物的交际规范,比如恭敬诚恳、善良宽容、礼尚往来、入乡随俗等等;从礼貌方面看,包括对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衣冠饮食、行止揖让等。仪式中参与者的行为必须合乎礼节具有道德的意味,参与仪式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倪辉:场域、素材与情感:大学仪式的道德维度

(三)仪式是充满德性的生活

虽然仪式并非是道德教育唯一的托付者,但仪式具有道德教育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的主要效果是过一种有丰富意义的生活。所以仪式不只是成为一个道德讲台,它更应成为一种充满德性的生活方式。

仪式不能仅仅创设规范。尽管在仪式中充满着应该这样,不应那样的规范,但我们不能用规范来定义道德价值,仅仅通过规范,我们对道德仍然是隔膜的。因为,“人设立规范本来是为人着想的,如果变成只为规范自身着想,又如何能尊重人?规范是必需而且应该遵守,但却不值得尊重,因为道德价值落实在规范之外而不是在规范之中”[4]。仪式中对秩序、角色分配、话语权的掌握,程序安排是有一套规范的,但规范的存在必须是有道德的意义做支撑,否则就是对人的精神伤害,也是对仪式自身的否定。如果规范与道德的要求相悖,则本来就不值得尊重;如果它与道德契合,那么,实际上我们所尊重的是道德而不是规范。

仪式可以创设道德情境。仪式创设的道德情境应该超越规范伦理而追求德性伦理。不同类型的仪式可以创设不同的道德教育情境。比如,宣誓仪式架起了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桥梁。在宣誓仪式中,宣誓人对自己的承诺进行形式上的放大,置于公众的视野,形成监督的压力。宣誓仪式强化了对特殊责任或权利的边界的标识,用道德约束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又如,对革命英烈的纪念仪式,更迭不辍的历史如何融入到现代的生活进程之中呢?如何让陈旧的历史故事仍然焕发着迷人的想象力与新鲜的感受性,而不是逐渐固化在日益失效的文字与刻板的仪式操演中呢?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从宗教仪式中觅到了法则:“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验主义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5]。这个启示就是如果纪念的内涵躲在历史的阴影中,缺乏当代意识的解读,那么,仪式可能只是单向度的对先烈、先贤的缅怀追思,而不是充满历史反思,那么纪念仪式很可能变成一场抒发“怀古之幽情”的艺术表演,而不是意味深长的道德教育。

仪式更应充满德性。将德性从教育过程中抽离是教育的异化,“失去道德热情的教育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教育,不知何方是自己的目的地”。[6]仪式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摆脱道德价值的无根。有研究表明,“要让价值观在学生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这要比改变价值观的内容更重要。其任务是使价值观人性化和个性化,并使它们之间一致。”[7]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仪式对道德教育产生功效,不是通过改造大学生的原有价值观,而是唤醒大学生价值观中正确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促进价值观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方面做文章。不幸的是,目前仪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漠视人性和个性,强调共性。

尽管仪式中掌握话语权的不一定总是先进人物,但仪式应该更多地让榜样现身;尽管仪式的礼节无法回避对身份地位的考虑,但应该尽可能给不同的角色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尽管仪式在建立信仰方面力不从心,但仪式应该追求高尚,追求理想主义。固然,仪式不是美德袋,无法将道德的一般原则统统装进去,但它是一个高明的设计,是一个表演性的场域,德性如何体现在仪式中正是仪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仪式的功能不一定都对人的道德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仪式需要在主体与客体、具象与抽象、明显与隐匿、无限与有限、现实与理想之间切换、交流、渗透。所以,如何让仪式充满德性其实是教育的智慧。

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所以要把仪式放在生活中进行考察,不能与生活割裂。在生活情境中,让教育工作者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8]

二、仪式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仪式无论是形式、内容、环境氛围、时间与空间、象征符号、还是结构性的程序,乃至仪式自身呈现的诸多矛盾性等等,都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一)仪式蕴含礼仪――道德规范

仪式中蕴含着礼仪。杜威(John Dewey)认为,“礼仪的起源与道德的起源是同步的,礼仪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步的,与此相应,礼仪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态。它的本质特征与普遍的道德形态是一致的。”[9]62礼仪表现的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礼是抽象的,由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构成,既是人际间交往的伦理准则,又成为社会的观念和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程序和形式。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曾经对仪式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在遵守的过程中体验庄重仪式是比语言更深的实践层次,因为它不仅像语言或对话那样,要遵守学到的规则或达到规定的目标,而且它实际上还培养了人的正确感。在一个仪式中出错就是无礼,仪式中养成的行为的分寸感就是所谓正确性的基础。”[10]他揭示了人类团结的存在论基础,同时也说明仪式中的礼仪就是维系正常有序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落实在人际交往的分寸、尊重、秩序、气质、风度等方面上。一个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识礼、守礼、行礼的人,并时时操守礼范,处处体现礼态。

中国传统的礼仪系统化的标志是“吉、凶、军、宾、嘉”五礼,它构成了古代礼仪的基本纲目。不过,它虽然对调节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强调维护了封建宗法等级关系。礼仪是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学校仪式中必须有所取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些具有共通性、普遍性的礼仪,同时还要尊重当代社会多样化的特点,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让礼仪向简便易行的方向发展。仪式的“方位礼仪”具有特定的尊卑含义。现代方位礼仪摈弃了古代浓厚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发扬了民族礼貌的优良传统、尊敬尊长的社会美德、尊人谦己的民俗风尚。[11]现代仪式中的以上为尊,以中为尊,面南为尊,就是从中继承而来。仪式要注重服饰礼仪。服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内涵气质,服饰不仅要与自身条件适切,还要与仪式性质、仪式氛围相适应。仪式中还要注重仪表与语言的礼仪。仪表礼仪可以振奋精神与尊重他人。语言礼仪可以融洽沟通,有效地传情达意。

总之,礼仪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外显行为,是一种向善的行为。“立于礼是处世之善,行于礼是为人之善,让于礼是交往之善。遵守规则,是公共之善,温良恭谦是平和之善;彬彬有礼是和谐之善;仪式庄重是尊重之善。”[9]101-108礼只有内化为道德意识,才能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才能发挥仪式的教育功能。

(二)仪式营造氛围――道德体验

仪式是一种体验德育模式,运用品德行为、象征符号、实物演示、音像传播等手段,借助可视、可听、可感、可悟的介质,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产生刺激,激起相应的直觉体验。纳日碧力戈认同格尔茨把巴厘岛的仪式看作是“国家剧场”的观点,提出“人格融化在仪式中,仪式中充满人格”,[12]仪式创造了一种类似于“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由此可见,仪式营造的氛围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对人的影响之巨。大学的仪式不管是为了形式,还是属于形式,它本身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公共意义得以产生的场所。它把认为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人们有序地联合在一起,使其意识到他们在道德上的一致性。仪式不仅加强了参与者与仪式目标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大学使仪式成为表达情感和加强团结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进行教导和道德训诫的一种重要手段,使组织成员有团结感,有意义感,有安全感,有认同感,总之,让学生群体成为一个道德共同体。

仪式中的象征符号有助于营造氛围。特纳(Victor Turner)认为,仪式中存在着“支配性象征符号”,它“在不同的仪式语境中出现,有时候统辖着整个过程,有时候主宰着某些特殊阶段,其意义内容在整个象征系统中具有高度的持续性和一致性”[13]31。支配性象征符号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某种权力。比如在升旗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国旗和国歌;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则是党旗与国际歌;在哀悼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则是哀乐与黑色;在颁奖典礼中则是颁奖曲与红色;在校庆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凝炼着文化意涵的校标(徽)、校训、校歌;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则是象征着学业等级的学位服和帽穗被轻轻地一拨的瞬间……由于仪式的支配性象征符号是高浓缩意义的行为符码,所以它能够将道德、规范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相连,在整个仪式氛围中,兴奋的情绪、感官刺激与象征符号一起发挥作用,使得“规范和价值观渗透着情感,粗野的、原始的情感因为与社会价值的联系而变得高贵起来。令人厌烦的道德约束转换成为‘对美德的热爱’”[13]29。

以汶川地震后的哀悼仪式为例,来看仪式氛围的影响。从形式上来看,国家利用古老的仪式形式来表达哀思;从时间上来看,选择5月19日,与灾难发生日正好距7天,这又与中国传统的“头七”时间一致,表明尊重传统礼俗;从哀悼行为来看,点烛、降旗、鸣笛、默哀这些象征行为既来源于礼俗(比如点烛来源于点长明灯)又超越了传统礼俗(默哀是对哭丧习俗的革新),显得更为理性与文明。以特纳的“阈限”概念和“反结构”理论来解释,哀悼仪式过程就是“阈限期”。阈限前代表着正常的结构和秩序,阈限期以仪式的形式打破了常规(比如降旗、鸣笛、默哀这些非常举动)代表着反结构,阈限后则代表调整后新的结构秩序。仪式前、仪式中、仪式后就是一个“结构(日常社会)――反结构(仪式行为)――结构(日常社会)”的社会过程。古代丧葬仪式的隆重是为了表达对死的重视,以驱除不祥,达到振奋人心,恢复常态,巩固群体的目的。而学校的仪式则是进行了一次生命教育――对生命意义的体验。静穆的校园停止娱乐与庆祝,唯一刺激人听觉的是汽笛的长鸣,国旗下降象征着国殇之巨痛,默哀的三分钟留出生者与死者心灵交流的时间,自发的烛光祭奠是生者对死难者的祈福。仪式过程弥散着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对生命脆弱与自然伟力的重新理解,同时也是对生者哀伤心绪的心理治疗,达到了悲痛感情的释放与缓解。其次也是一次政治教育,围绕不平凡事件举行的仪式能够巩固民族情感,展示国家权力。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14] 这是说在祭奠仪式中,人要有诚意,要有真感情,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但是如果只有真情,而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所以仪式具有激感、放大情感的强大功能。

(三)仪式传递观念――道德教化

仪式通过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传递道德观念。有时通过在仪式中展示道德楷模或传播道德观念,有时通过操演的程序暗示道德的存在。

仪式通过榜样树立道德标杆。“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且在将来的某些时候,这些被编码的信息会为行为提供指导”[15]63。大学经常设置颁奖仪式、表彰仪式来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展示来表明大学所重视的价值观,建立行动的准则。如果没有仪式,榜样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只有亲近的人才会知晓,但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大众。仪式中的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他人”的角色。榜样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价值与标准,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仪式,将道德的楷模从生活中抽离出来,与一般人保持距离,当然是置于比较高的位置,产生一种戏剧上称之的“间离效果”,同时将榜样的道德内涵抽象、浓缩、提炼,向仪式成员集中展示,给予恰当的评价,并配之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达到示范效果。示范(modeling)的特殊优点是“借助特殊的符号化的榜样媒体,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知识同时传送给很多人。利用字词和表象所表征的行为的观念,观察者们就能超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约束”[15]63。

仪式通过内容传递道德准则。在众多的仪式中,以语言作为支配性象征符号的仪式不多,宣誓仪式可以算作特别的一种。中国的文化传统没有宗教意识,中国的大学里也没有宗教情怀,但中国的大学里有政治教育和政治信仰,如果说“政治乃是被复兴的宗教”[16]7对于大学有点言过其实的话,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一些政治仪式确实是充满着宗教般的神圣感。仪式内容以高尚的目标引导人,仪式形式以良好的氛围陶冶人,以积极的情绪感染人。宣誓仪式通过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朗诵过程就是承诺的过程,形成对政治道德的“标定”,誓词本身是公认的道德准则,本身具有强烈的道德约束力。

仪式通过操演暗示道德观念。持生活德育论观点的学者高德胜认为“个体对道德的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17]。仪式操演过程常常是道德暗示过程,学生在参与仪式过程中接受了大量道德暗示的信息。首先是仪式象征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在仪式座次的安排和席卡的位置,暗示了谁是主谁是宾,以及地位的尊卑。换句话说,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绝不会有学生认为主席台或贵客席有自己的位置,也不会把设置席卡的位置作为自己的座位。其次是仪式程序的暗示。比如,仪式时间到了,有人未到不能开始,通常暗示着此人是重要人物;反之,虽然有人未到,但仪式按时正常开始,这就暗示着未到者不是重要人物。这样的例子多了,就由此判断,仪式时间可以为重要人物推迟,学生不是重要人物所以要准时,最迟到达的人物一定是重要角色。再者是仪式群体情绪的暗示。莫斯科维奇(Monsieur Serge Moscovici)说群体是“由易受暗示影响,易走极端,可训练以及多变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屈从于外部世界的变迁”[16]158。在群体中,每一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序足以使个人产生崇高感、神圣感、奉献感,甚至牺牲感。思想和感情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趋于一致,并能够迅速被转化为行动。所以几十个人的升旗仪式很难让人心灵触动,而上万人的升旗仪式则让人热泪盈眶了就不难理解了。

三、仪式孕育了道德教育的情感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Gustave Le Bon )对大众心理学深有研究,虽然是对集体主义持异议――群体具有“感情的强化”与“理智的欠缺”[18]的特点,但正是这一精辟的见解也提示了仪式作为一个群体活动,它的基本心理机制是:起作用的因素不是理性,而是感情。仪式既表达感情,也依赖感情。所以,仪式效果不佳,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缺少理性,更可能是缺少感情。

(一)仪式性质定位道德情感

不同的仪式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这一点对于参与仪式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个体最初对情境所作的定义往往是为了后续合作行为提供一个程序表,……任何一种情境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19]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某一个仪式只能定位一种情感。有时仪式的情感是复合的,这取决于仪式的结构与功能。

升旗仪式格外强调秩序与肃穆,并因此限制个体行动的自由(不能随意走动,目光随国旗移动),特别地创造出接触的间离(观礼者一定不能处在旗台的位置),使观众处于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给感情提供一个理想化和酝酿升腾的空间。这种仪式高度程式化,对细节精确化要求很高,所以情感基调是非戏谑的,庄重的。庆典仪式的特征是玩耍性的、戏剧性的、审美性的。它是临时的庆祝共同体,追求短期的高峰体验。格兰姆斯(Ronald L. Grimes)认为庆典仪式中“不存在交易、不存在人们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也没有巫术”,是“仪式化的游戏”[20]。如果说庆祝本身有目的的话,唯一的目的是自我满足,它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虚构的表达,当身临其境时,一系列现实问题都会消失。所以,庆典仪式的情感基调是狂欢的、娱乐的,有时也可以是戏谑的。

涂尔干认为举行仪式的目的主要是,“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21]。情感的唤醒其实也暗含着,不仅是使人的情感变得崇高,而且也使情感变得确定。仪式就是这样根据其性质的不同,以高度结构化、标准化的形式,既实现了对情感的表达,也实现了对情感的控制。

(二)仪式禁忌强化道德情感

民俗中的禁忌大多以趋吉避凶为目的,但隐藏着道德的胚胎。“因为禁忌的基本叙述模式是不要做什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22]而宗教仪式中的禁忌则是表达对神的敬畏,不过,涂尔干认为作为禁忌体系的消极膜拜对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有着最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学的仪式显然不具有民俗仪式的神秘性与功利性,也不具有宗教仪式的高度神圣性,但作为世俗的仪式,它在培养与净化道德情感方面却有一定的作用。大学仪式中的禁忌更多的是以对越轨行为的约束力量存在的。罗伯特?默顿对越轨的鉴别有两种:反常越轨与不遵从越轨。前者指基本接受社会规则的合法性但却因个人目的而违犯。后者则认为规则本身不值得遵从,所以通过蓄意地违犯进行道义上的挑战。[3]230大学仪式中的禁忌一般是通过对反常越轨的反对与控制来强化道德情感。只有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高度形式化了的秩序才能得以进行,参与者才能按规范行事,才能营造出所需要的气氛。仪式中的禁忌通常指向礼仪。因为礼仪需要克制行为的自由与随意性,是为了给秩序、文明、神圣等有价值的东西让度空间。比如升旗仪式中,国旗不能倒挂、不能污损;仪式过程中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喧哗等等,这些都是行为禁忌。如果违犯,则视为越轨。

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科学、理性的场所,所以,学校仪式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是理性的、节制的。无论是热烈的节庆狂欢,还是纪念哀悼,都充满着节制感和控制感。不加控制的情感是粗野的,而对行为的节制恰恰是对道德情感的强化,因为道德情感应该以理性、文明的方式表达。

(三)仪式美学升华道德情感

仪式的主要特性之一是表演性。利奇(Edmund Leach)认为仪式的行为方式是表达性的,并且主要是“美学的表达”。表演性给艺术创造提供了空间,作为教育行为和表演行为的复合体,仪式的美创造了超越庸常的体验,而超越性是人的理想本性,是不断面向新的意义的生成。仪式美常常借助艺术的形式达成。苏珊?朗格对艺术与情感关系的理解是“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再现外部现实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都为了将内在现实即主观经验和情感的对象化服务的。”[23]

升华本来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对本能欲望的通过高雅形式的替代性满足。仪式本身充满着艺术的表现力,如果将这些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是情感的升华。仪式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触动人的整个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情感,这条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所以,仪式可能把野性原始的情感加以“净化”,使之理性;把消极悲观的情感变得积极乐观,使之平和;把紧张可怕的情感化解为明朗轻松,使之更具有建设性,也能把愉悦欢欣的情感升腾更为热烈和夸张,激荡人心。因此,“在某些场合,群体的品格可以高于组成群体的个体的品格,只有集体能产生高度的无私和奉献的精神。”[24]这种精神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仪式的形式美对情感的升华,也正是由于这种升华能力,参与仪式的成员才能在情境中享受愿望的满足、精神的快慰,体验什么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仪式作为道德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其特殊的机制。道德具有情感性,如果没有情感的体验、悦纳和升华,道德是不会内化为人的德性的,更不可能外化为德行。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知系统,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基础。“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25]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62-63.

[2]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10.

[3]波普诺,D.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

[5]哈布瓦赫,M.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200.

[6]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7.

[7]里奇,J.道德发展的理论[M].姜飞月,译.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2:82.

[8]杜威,J.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8.

[9]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2.

[10]张汝伦.德国文化对话、节日与仪式――伽达默尔及其哲学[EB/OL].科研工作者博客.企博网.(2003-08-05)[2008-03-05]./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9000.

[11]刘恭懋.方位礼仪[J].贵州社会科学,2001(2):105-108.

[12]纳日碧力弋.都市里的象征舞台: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及其符号解释[M]//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42.

[13]特纳,V.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孔子.论语?八佾[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8.

[15]班杜拉,A.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莫斯科维奇,M.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高德胜.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J].南京师大学报,2004(2):77.

[18]默顿,L.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M]//勒庞,G.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

[19]戈夫曼,O.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0]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0.

[21]涂尔干,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8.

[22]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2.

[23]朗格,S.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江苏:南京出版社,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