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9:3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作文

篇1

关键词:保护生态;生态公益林;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6.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党的十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布局”中。2014年以来,武宣县提出“美丽武宣,生态乡村”建设,加强本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民族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因此,加大我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1生态公益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宣县地处亚热带,黔江贯穿全境,生态区位重要,是珠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森林植被受到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加重,土地石漠化、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我县的经济发展。武宣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共24.35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25%。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公益林有增强森林蓄水保土功能、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减灾防灾的作用,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质量和防护效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意义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森林生态恢复,还包括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存在,林内生物多样化得到保证,能够建立林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1.2实现森林覆盖率的稳定上升

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可以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的比重,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上升了,生态环境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3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进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可能减少山区群众的收入;为了保障山区群众的生活,国家要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因此,要对居民加强生态护林宣传,同时对公益林区进行挂牌保护,将公益林的相关内容附于其上,让居民了解公益林,从而主动保护公益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作用

生态公益林具有生态功能,这种功能呈现出动态性、延续性和复杂性[2],最终表现出生态补偿的效果。对于武宣县来说,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具有以下作用。

2.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恢复生态多样性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不但对林木进行保护,还要对林下动植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保护,这种保护呈现出立体层次感,使空间垂直分布的生物共存于生态公益林内,不但可以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还能够将生态补偿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林内有高大乔木、乔木、灌木、草本、菌类等,动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等。可见,生态公益林中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具有可持续性和动态性。能够更好地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达到水土保持和降低径流的作用,实现区域小生境的良性构建。

2.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资源的储藏和节约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把林区内的所有资源进行保护,使其恢复原生态的特点,从而促进自然界食物链在无人干扰的条件下得到均衡。在这一过程中,公益林将会减少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能源和物资都会被相应减少,从而起到节约资源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林内的资源不再进行人为更新与采伐,而是靠自然界进行新陈代谢。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生物被淘汰掉,而其他的都被保留了下来,经过长期的保护作用,生态公益林内的资源将得到有效储藏,有利于武宣县自然资源的蓄积。

2.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对林区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这种保护作用能够使得公益林内的资源尽可能少地在市场上流动,从而造成一种资源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最终会提升资源的市场价格,从而使得资源的社会价值不断攀升,从而使资源的生态价值得以货币性体现。这种货币性价值必然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配套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引导和制约其生态价值,那么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公益林的生态价值体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价值,就要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4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广大群众认识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自觉地投入到封山育林、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大建沼气池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各项活动。

2.5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

2.5.1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意义 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工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如我县的百涯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就坐落在生态公益林林区内,景区内风光迷人,是天然氧吧,游客不断,旅游收入大增。百崖大峡谷生态区所涵养的水源,满足了东乡、三里两个乡(镇)近10万人生活用水和8万多头牲畜饮水以及农田灌溉需要。

2.5.2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的作用 有效保护了森林植被,推动了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可以在生态林区内养殖山羊、山鸡等,种植果树和中草药,大大增加山区群众的收入。

3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1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是集生态恢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内容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建设。是人类活动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出发点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性的生产与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互利共惠。而生态恢复中,公益林的作用不可小视。由此可见,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有效的营造,就是向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不断迈进。

3.2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落实,能够给予各生态公益林区更多的资金补偿,能够调动林区或林农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公益林的防护。这种惠民政策能够促进社会不断推进生态工程。一旦政策方向有所改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必然受其制度影响再次进入市场,从而蓄积量不断减少,重新进入恶性循环。反之,生态公益林的有效营造和防护,能够将林区内的小生境进行快速恢复,从而使得林区内呈现出生物多样性、树木多样化。这种恢复的生态系统必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如果生态公益林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能实现营林目标,不但会损失财政资金,而且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生态系统的支持将进情缓慢。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3.3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联系的桥梁

生态公益林的保护,能够将林区内的生物资源进行储藏,将其从市场流通中隔离出来,目的是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公益林的营林,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林木蓄积,当其达到生态系统要求的蓄积量后,就要进行人工更新,从而实现其价值。另外,将财政拨入的补偿款下发,积极调动受益人或受益单位进行人工经济林的营林,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林区经济的整体上升。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同样促进经济建设。因此,生态公益林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桥梁。

4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进行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能使武宣县的整体生态水平提升档次,促进经济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可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它会使武宣山川更美。

参考文献

[1] 张云兰.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03):31~33.

[2] 潘涛.生态公益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1,(11):20~21.

[3] 郭岐军,张顶辉,张惠.浅谈绿色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J].国土绿化,2014,3:49-50.

篇2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林业系统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 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26;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102-01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相应的环境问题变得日趋严峻,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所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从屡屡出现的环境事件中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所在,是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种威胁和挑战。基于此,党的十提出要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促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可以同步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层面的变革,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弘扬,需要切实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推动社会结构优化转型,谋求长远发展。由此看来,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研究尤为必要,有助于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林业生态文化的特点

林业生态文化是一种依托于林业资源物质和非物质载体基础上,逐渐衍生而来,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形式,从无形的意识形态逐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塑造林业生态文化核心价值观,实现深度和广度的双重发展,成为全社会人们的共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内容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需要坚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宗旨,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新型的发展理念成为当前林业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有助于提升林业覆盖率,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的同时,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利用教育引导方式来推动林业建设,谋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

1.2 林业资源为建设基础

林业工工程建设中,并非是单一的植树造林活动,森林相关附属品影响范围内的一切事物均属于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范畴。在林业文化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系统,实现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优化改造生态环境,谋求长远发展。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可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尽可能降低极端天气出现几率。实现空气净化,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1.3 社会需求为建设依据

不同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存在差异,所以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做好地质数据勘察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区域发展规划。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短期内是无法完成,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实现资金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降低成本投入。此外,可以实现林业生态文化促进文明社会建设的目标。

2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作用

2.1 对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林业建设工作有助于缓解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为自然环境恢复提供一个更坚实的保障。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较为恶劣,所以很难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培育,致使土壤荒漠化严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建设计划,改善当前沙漠区域中存在的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可以说,人类发展是无法离开自然资源支持的,大力建设林业生态文明可以更为充分的融合环保理念,为社会各界人们起到一个思维导向的作用。

2.2 培养生态文化意识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主要是源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亲和力较强,可以充分发挥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活动发展迅速,人们对自然热爱的这种天性逐渐被繁重的生活压力所影响,造成了生态意识和生态感知能力缺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立足于自然环境,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有助于推动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改善以往人与自然之间的空白,营造更适合人们生活的绿色空间,通过山水等自然景观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强化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借助这种林业生态文化载体的认知教育,利用实物式教育方式,更为直观的强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2.3 加强生态实践能力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贴近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来提升社会公众的环境和认知,接受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和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从人的思维角度,去探究和吸收生态文明载体文化,选择更为合理的方式来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则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土壤、气候以及动植物资源情况,充分突出地域特色,有针对新的建设更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林业生态文化工程项目,提升生态实践力。

篇3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并联审批机制,使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重要窗口,打造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中心管理制度13项、政务大厅运行管理制度22项,形成了《**市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建设文件汇编》,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正进行试点工作,逐步实行“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方式;二是完成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及监察信息化专项规划》(**年―2013年)草案,该规划的根本目标是将信息化手段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采用信息化的监察手段,探索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先进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三是修订完善《**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实施细则》,与市监察局联合印发《**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并于5月份试行;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考勤机制,新增安装了考勤人脸识别系统和指纹考勤机。严格组织实施了政务大厅考勤、考核管理;五是上半年有效处理各类建议、投诉40余起,回复率100%,上半年共收到各类表扬信(锦旗)175封(面)。

(二)加强对纳入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受理、办理情况的督查、督办,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再造工作。通过**市行政审批服务电子监察系统有效督办各类业务事项700余件(含业务分厅);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效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49.84万件(含业务分厅),已办结149.43万件。

(三)进一步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市级行政审批服务网上申报、受理、审批工作,确保**市网上审批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正常运转。一是完成市统计局、市工商局部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互联网受理工作;二是指导各区(市、县)做好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大厅业务办事系统、电子监察系统运行顺畅,市政务服务大厅从2008年1月10日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实现了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限时办理,高效办理和规范办理,政务中心门户网站访问量达93万余次。

(四)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工作。一是推行政务中心政风行风值守制度、政务大厅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制度,定期召开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会议,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在政务大厅发放征求意见表,在中心门户网站设置投诉专栏,开展服务质量调查回访活动,开通了办事群众满意度调查短信服务平台,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评议和监督。

(五)进一步健全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涵,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一是按照市政府要求,从事项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进厅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重新印制了办理事项告知单和办事指南等资料,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二是积极推进进驻政务大厅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对外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缩减50%,同时对进入“绿色通道”办理的审批项目,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办结;三是开通了**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投资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全程跟踪服务;四是开设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窗口,使年检企业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五是开设增量业务窗口,为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和金阳片区的企业单位办理单位增量业务提供了方便;六是开通市工商局和市统计局两家窗口单位作为互联网网上申报、网上受理和网上审批服务通道,服务相对人只需到政务大厅一次就可拿到办理的相关证照。

(六)加强对业务分厅的规范化管理和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为民服务全程制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一是制定了《**市政务服务大厅分厅管理办法》,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对政务大厅各业务分厅规范受理、办理行政审批服务情况进行督查;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指导和帮助区(市、县)政务中心建设和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的开展。:

(七)认真搞好外地考察团来中心参观考察的接待和交流学习工作。一是今年我中心共计接待国家、各省、市、地区来中心参观考察团20个批次,在接待外地考察代表团过程中对中心运行管理模式,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办理,行政效能监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运用等方面与外地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学习;二是中心着力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压缩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确定了《着力推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强力打造一流服务平台》的调研课题,由班子负责人领题,深入到基层、企业、外省兄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形成并完成了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

(一)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在审批环节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少数窗口单位对我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受理、办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有违规受理和超时办理现象。

篇4

[关键词] 妇女;生态文明;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 D4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18-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五位一体”布局中重要一极的战略高度。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将性别意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主流,重视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

由于传统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分工,以及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的差异,使二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同的视角。妇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承担着更主动的角色,她们不仅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大自然赋予了妇女繁衍生命的使命,同时也赋予她们保护后代的本能。母性敏感和责任,有助于妇女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让妇女更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妇女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80%以上的农业劳动、70%的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都由妇女承担。因此,妇女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对生态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绿色发展、消费和生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性别平等主流化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妇女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逐渐被认识。我国先后制定的三个《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和决策程度,为构建具有性别评价标准的生态文明体系确立了目标和要求。

二、我国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年国家以发动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在宣传力度、参与层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利与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城乡女性受教育水平差距大。尽管女性总体受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女性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比例是56.2%,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比例为1.9%,分别比城市低32.7%和33.3%。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一些贫困家庭往往是牺牲女孩,以保证男孩就读。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出台各类农民教育项目,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

(二)女性就业面临许多障碍。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就业时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包括学历较高的妇女,这就严重影响了女性人力资本按期实现价值增值。社会竞争的激烈,婚姻生活及生育负担,使女性要做到两全其美实在力不从心。这也不可避免会对就业有负面影响。

(三)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局限。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对如何保障公众参与、参与的方式是什么、按法律规定公众参与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带来了种种局限。表现在事后的监督多流于口头形式,对于事前的参与和见诸于行动的参与不多;再加上一些官员对妇女参与存在观念上的障碍,使得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三、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除国家法律体系与制度政策全面的构建外,还要求各地市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具体的机制。

(一)建立观念和培育机制。改变往往是从正确的观念开始。通过各种载体和手段,在全社会普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努力使广大公众养成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好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具体事项的说服机制、信息保护机制和寻求公众理解、配合和参与的机制。

(二)完善引导和自愿机制。公众的生活方式是多样的,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对公众的环境行为必须分层次进行科学的引导,如鼓励公众采购绿色食品,采购资源节约和循环型产品等。要建立主要包括公民环境信用的记录和奖励机制,环境友好型行为的税费、信贷、国家补贴等优惠机制。

(三)严格限制和禁止机制。生态破坏和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而不良生活习惯是这一瓶颈出现的重要原因。如喜吃野生动物会带来生态失衡,过于频繁地更换电器会带来电子垃圾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限制和禁止机制来促使危险生活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罚。

四、结语

实践证明,各种各样的绿色创建活动是引导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来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根据各地市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努力使妇女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行动,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方刚,罗薇.社会性别与生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盛雅.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3]余维海.生态女性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前沿,2011,(06).

篇5

关键词:青海林业;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发展对策

1青海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1严重的荒漠化问题

青海省的荒漠面积较大,荒漠化严重影响了青海的生态环境,对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另外青海在地理位置上比较特殊,黄河、长江等大河的发源地都在此地,由于荒漠化的影响,大量泥沙进入河流,给河流下游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灾害。

1.2森林资源较少且种类单一

在青海省境内,其森林覆盖面积较小,森林种类稀少,资源少,在林业结构上来看也不够丰富。主要是因为青海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开发利用和破坏,进一步减少了森林资源。从整体上来看,天然林分布不均,林分质量较低,森林负载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植被种类稀少,自然防御功能较弱,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遭到破坏后,恢复很困难。

1.3水源涵养能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青海省内的水土流失情况也逐渐加剧,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应用。青海水源问题突出,本身涵养水源的能力不足,再加上干旱气候的影响,致使江河流量锐减,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严重威胁着用水安全。

2青海林业作用分析

2.1有助于发扬高原林业文化

青海省林业文化的突出特点是高寒、高旱,森林资源量少,种类单一,林地覆盖面积小[2]。在林业分布上,灌木林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头的峡谷地区,由于海拔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乔木的生长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高旱、高寒的地区,灌木林得以生长,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青海林业,充分发扬了这中高旱、高寒的林业文化,对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2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青海自然条件较差,森林资源稀少,生态系统脆弱,已经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的恶性循环发展状态。因此,加快推进青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发展林业,森林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作用非常大。

2.3有利于满足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

青海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条件恶劣,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其发展的限制性很大。再加上林业资源不够丰富,林业产品有限,非常不利于其长远发展[3]。通过对青海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当前的土地资源,加强林业发展,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林产品的产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4有利于提高高原生物的保护作用

森林也是各个物种得以生存、繁衍、发展的庇护所。在青海的森林中存在着多种生物,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地理条件的限制,森林结构单一,种类较少,覆盖率低,对多样性的物种发展非常不利。通过发展林业,扩大了物种栖息生存的范围,提高了物种保护的能力,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庇护作用。

3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3.1加强防护林建设

在青海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护林建设方案,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防护等工程的发展[4]。根据当前的生态环境,林业发展问题,采取科学的治理办法,杜绝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同时,制定严格的惩处机制,对森林破坏行为进行严惩,加强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促进防护林建设的进步,提高其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

3.2创新生态治理模式

要打破传统的生态治理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生态治理的水平。首先,要强化造林工作,合理考察分析宜林面积,选择合理的造林项目,切实做好育林、造林工作;其次,采用先进造林技术,提高育林成活率,提高森林覆盖率;最后,采取合理造林模式,加快建设速生林,提高林业管理水平,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3对林业发展进行科学布局

结合青海的地理特点,生态特性,对林业发展工作进行科学布局[5]。充分考察三江源地区、黄河、长江源头地区、青海湖区域等特殊地域,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布局,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3.4充分发扬地区的生态优势

要对生态优势地区进行更好地保护,发挥其优势作用,强力打造生态治理品牌,推进生态治理的快速发展。例如:对于祁连山、湟水流域和柴达木盆地等地区,要进一步强化生态项目建设。重点保护中华水塔,全面提高三江源、青海湖等区域的生态保护效应。此外还要加强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使青海民众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从整体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3.5更新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理念

要与时俱进,结合生态环境发展的大环境,把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不断更新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理念。切实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点,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特点,生态环境特点,确定造林、治理、封山育林的具体思路,使林业发展,生态保护理念符合青海省生态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科学理念指引实际的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既要提高青海的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又要兼顾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生态、林业、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高原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以青海省为例,其林业发展对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通过科学发展林业、改善其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的能力对于促进生态发展、经济发展、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得红.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林业建设,2013(1):38-40

[2]董得红.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G]//探索创新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2012:6

[3]汪生霞.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7(2):325

[4]谈重鳞.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153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森林;有害生物;防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8个方面基本内容,它们无不与森林保护直接或间接相关。

林业一直是一个国民经济部门、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林业已经“由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自然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态因子,一片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能够从根本上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某些方面的问题,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运行,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林业承担着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通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沙漠化、抵御水旱灾害和调节气候等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和间接作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要求我们。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在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加快生态恢复的同时,切实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

当前,江宁区的森林资源受到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破坏和威胁,这种状况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也影响国土生态安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保护管理好现有的森林并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才能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重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1.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

林业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南京市江宁区林业有害年均发生面积2000hm2左右,各种有害生物严重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松材线虫病、竹蝗虫、杨树食叶害虫影响着占江宁区近1/3面积的松林安全;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杨树食叶害虫及病害等破坏着杨树及其它阔叶林;经济林病虫害蚕食着山核桃、板栗、竹林等林分。特别是随着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和全球气候变暖,林业有害生物适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期提前,世代数增加,发生周期缩短,危害程度加剧,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成为影响生态建设的障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遏制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发生的局面,是林检系统的重要使命。

1.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山野菜、竹笋、食用菌、木本食用油、林果、林下养殖动物等森林食品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现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传统的农药防治还很普遍,无公害防治应用尚未被全面接受,与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有关的森林食品安全及对周边农产品安全影响问题不可轻视。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防治理念,改进防治技术,提高无公害防治率,从源头上消除森林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森林食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1.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是促进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目前,各国普遍采取了利用有害生物的传播危害特性设置贸易壁垒手段,一些涉及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产品进出口受到严格限制,江宁区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木质包装材料、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制工艺品等林产品广泛应用,产量持续增长,物流迅速扩大,为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提供了载体,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已成为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木制品流通,保障国际国内贸易持续增长,维护经济贸易安全,提高林农收入的迫切需要。

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①要强化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来预防控制林业有害生物,保护森林资源。②要强化防治,将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③要强化检疫,严防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扩散蔓延。④要强化监测,林业有害生物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预警。⑤要强化科技推广,大力推广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防治检疫的技术水平。⑥要强化建设,建设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队伍和防治检疫基础设施。⑦要强化管理,不断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机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为保护森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1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历史责任

面对无烟的“森林火灾”,必须警钟长鸣,果断行动,及时监测预警,加强检疫执法,遏制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健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3.2承担起保护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

必须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果为重点,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障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3.3承担起提供绿色森林食品的历史责任

大力发展绿色林业产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安全的森林食品是林业的重要任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转变防治方式,更新防治技术,大力推进科学防治、生物防治、无公害防治,从源头上保证森林食品安全,有效保障广大公民的健康。

篇7

一、水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 防洪排涝体系不健全,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高

1.防洪体系不完善。潜江市自2003年汉江大洪水后,进一步加大堤防整险加固力度,汉江、东荆河堤防的防汛安全系数有所提高。但是,兴隆水利枢纽建成后,坝址以上汉江堤防、永丰民垸在高水位作用下汉江堤内将产生大量渗水,影响沿堤群众生产生活。同时受资金的限制,内垸防汛堤段仍有险工险段需要重点整治。

2.排涝基础设施差。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形成了水利工程排涝体系,但目前整体治涝水平还不高,提排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现有工程的排涝效益。

(二)时空分布不均,调蓄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潜江市降雨时空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每年降雨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再之区域主要水资源为过境客水和当地地表水资源,区域无较大湖泊和水库,调蓄能力不足,雨洪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区域出现不同季节缺水干旱情况。

(三)工农业快速发展,水体污染严重

全市污水的来源主要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大量污染物没得到有效控制,排入水体造成区域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变差。特别是市内的城南河、汉南河、兴隆河以及所有市内渠道的水体污染较重,水质为IV类甚至劣V类。城南河是园林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受纳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四)河网堵塞,枯水期区域水体水环境容量不大

潜江为平原河网地区,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区域调蓄能力有限,丰水期河网流量较大,水环境容量高,但在枯水期,河网水量有限,且部分区域水网连通性不足,水环境容量较小,河湖水质污染严重。

(四)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潜江市土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不但耕地退化,土质脊薄,产量下降,还造成了河流渠道泥沙淤积,给行洪和排灌带来很大影。主要表现在,河渠迎水面水土流失严重,迎水面大量耕种,一遇暴雨造成严重的侵蚀和冲刷。是城市水土流失面积大,以道路建设、城市开发、取土等多种工程为主,造成较短时间内水土流失大量发生。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水位下降,将导致沿岸河滩,河滩沙化将达20公里。河道宽度缩小,湖泊湿地面积、水域面积及鸟类等生物栖息地面积相继萎缩。生态环境破坏,必将对园林城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五)汉江水位逐年下降,用水矛盾更加突出

中线工程调水后,汉江水位整体下降,全市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更加突出。一是泽口、红旗2处城区和东荆河4处镇区生活用水取水口将增加取水成本。二是26座农村水厂由于地表水下降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取水深井将因吸程达不到和水量不足而受影响。三是内垸89公里河渠上,大小50余处水工因水位降低,失去引灌功能。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水,是潜江得天独厚的重要资源之一,更是潜江的发展之本,城市之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工作,2011年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给予了潜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治理补偿。同时,省委、省政府也适时提出了在汉江中下游进行水利现代化示范工程试点建设的建议,并进行了前期的规划工作,这些都为潜江市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畅通水脉,造就水清城秀园林美景

今年年底,东荆河倒虹管将全面完工,引汉江水入百里长渠,使汉南片农田灌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解决汉南片灌溉用水问题的同时,园林城区也可通过东荆河倒虹管自流引水,实行全城水体循环,使死水变活水,静水为流水,实现“城中有水,水中有城”。

1.河湖相连,引江入城,盘活全城水域

园林城区现有主要水域,分别为南门河公园、公园、梅园。其中,公园和梅园已通过罗潭闸、黄滩泵站与百里长渠和县河相通。东荆河倒虹管投入运行后,经兴隆河将汉江水引入百里长渠,对公园和梅园两处水域实现了水体互置,湖水变活。

南门河公园由于进水渠道完全填堵,湖内靠天降水,无法循环,拟规划沿西门五拱桥下游,麻纺厂,南门河广场至南门河新建一条进水管道,总长度750m,串通游园、中心医院、园林青广场三个小水域,与城南河相通,并新建一座提灌站,让静水流动起来。

2.河渠相通,水体自净,打通城市水脉

贯穿园林城区主要河渠为县河、百里长渠、城南河、园林一支渠、园林二支渠等。倒虹管建成后,规范对城区主河渠可通过疏挖河渠、兴建泵站等工程措施,采取自流引水、翻水、提水等办法,引江入城,还道于河。

一是规划疏洗县河、百里长渠、城南河及园林一支渠和二支渠,畅通水系,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由于园林一支渠和二支渠渠底高程高于百里长渠渠底高程,长年以来百里长渠水无法自流到两渠内,一支渠和二支渠内水质恶化严重。现拟对园林一支渠和二支渠进行疏挖,扩大过水流量,降低渠底高程。同时在两渠的进水口各新建一座提灌站,一方面通过从百里长渠引水改变河渠水质,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二支渠引清水补济城南河,改善城南河水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实施新城区生态调水,实现新老城区互通相连。东荆河倒虹管建成后,可通过黄场节制闸抬高上游兴隆河水位,并顺沿堤河穿入新城区内,由四支渠、友谊河、六支渠及沿堤河的下游段等河道排水产生水循环,加快水体置换速度,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沿堤河与倒虹管相连,引水入百里长渠,将新老城区水系串联互通,河渠相连。

3.加强配套,完善建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

东荆河倒虹管实施后,黄场闸以上兴隆河水位将上涨,兴隆河及沿堤河两岸建筑物配套不完善,将给两岸防洪安全带来隐患。

一是重建、整治灌区内兴隆河、沿堤河上的配套建筑物,清除安全隐患。规划扩挖衬砌沿堤河,长2.26km(今冬农田水利建设正对沿堤河进行疏挖);开挖衬砌1条,长0.225km;重建和整治涵闸63处、泵站14处等。项目实施完成后,兴隆灌区将作为泽口灌区21.94万亩农田和园林城区主要河渠的补充水源,渠系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58。

篇8

关键词 生态蚕业;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 活动;问题;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8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50-0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是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活动,旨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是全国种植桑园最大的省(区),2012年全区桑园面积达17.47万hm2,蚕茧产量超过30万t,连续7年居全国第1位,桑蚕产业已发展成为广西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1]。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2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优化环境,合理投入,持续发展,增中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2]。

合理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对“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善蚕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建立村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创造出更优美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蚕业的意义

生态蚕业主要是把种桑养蚕与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配置相结合,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美化环境、增加蚕农收入、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目标意义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委为贯彻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战略部署,以发展“三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态环境、农民生活为重,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总体要达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3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1 清洁治理管理落后

农村缺乏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场所,也缺乏管理措施与制度。公共设施缺乏管护,各家各户散养的禽兽随地乱排放粪便,造成公共场所脏乱不堪。污水排放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3.2 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清洁难度大

目前,乡镇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由于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造成随意乱丢垃圾、乱摆摊,环境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田间地头、河道水渠、池塘等成为垃圾倾倒的场所,严重污染了水源,给田间的清洁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3.3 资金不足,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由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难于集中处理,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收入不高,自筹资金难度大。大多数乡镇缺乏环卫工作站,造成垃圾随地乱扔,难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4 生态蚕业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中的作用

4.1 有利于“生态宜居、和谐生活”的特色乡村的建设

通过规划引领、政府引导、蚕农配合3个方面,重点开展蚕沙处理、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等工程,着力打造养蚕特色乡村,塑造“一村一品”的形象。同时,开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引导蚕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提高蚕农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制订完善的清洁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形成文明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如宾阳县古辣镇的南阳村依托桑蚕协会,大力实施“科技兴蚕”工程,通过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桑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水平,成为广西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年平均养蚕13批,平均每张产茧40 kg,全村每批产茧可达6 t,年产值近260万元,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宾阳县古辣镇龙额村委南阳村的经济支柱产业[3]。

4.2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形成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以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来发展生态蚕业,培养和打造蚕茧、蚕丝、桑等的品牌效应,形成了蚕区特色产业。如河池市利用下茧生产蚕丝被,2012年全市蚕丝被生产企业有21家,年生产蚕丝被达16万床,产值达9 000万元以上;宜州市年生产蚕丝被10万床;象州县蚕丝被生产企业有4家,共生产蚕丝被2.2万床,其中象州县蝉宇蚕丝被公司生产的“蝉宇”牌蚕丝被,质量上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促进了蚕区经济的发展,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4.3 改善蚕区环境,推进清洁生产

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蚕业,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对推进清洁乡村的工程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蚕沙在蚕区乱堆乱放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是蚕区需解决的最大环境污染问题,如今通过对蚕沙进行发酵处理,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让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4]。

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村容村貌,促进了“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2012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罗城县建立了38个蚕沙无害化处理示范点,无害化处理率达77%,通过把蚕沙集中堆沤发酵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对改良土壤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宜州市已建成蚕沙收集中转站55个,对解决蚕沙污染环境问题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4.4 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合理种植桑园不仅可以养蚕,对于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合理规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蚕业,通过立体种植、养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美丽乡村”增添色彩。如广西鹿寨县重点推广“猪—沼—桑”及“养蚕—沼气—种植(桑、果、菜)”的生态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蚕区生态和居民居住的生活环境[1]。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蚕桑生产模式,以桑基种桑、桑叶喂蚕、蚕粪喂鱼、鱼粪肥塘泥、塘泥种桑,构成一种良好的生物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生态农业”的良好模式[5]。忻城县利用蚕沙作为填充料发展沼气池2.5万个,通过“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有效遏制了石漠化[1]。生态蚕业的建设促进了蚕区环境的美化、绿化,有利于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4.5 发挥蚕区特色,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开展

传统的蚕业经济是以栽桑养蚕为主,现代蚕业充分利用桑蚕副产品资源,借助生态、蚕桑文化、休闲观光、养生为一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通过开发桑椹采摘、蚕桑科普知识宣传、桑蚕宴、桑园观光等旅游休闲项目,让游人了解蚕桑现代养殖的新技术,领略田园风光。如在钦州、北海等地有部分蚕农引进了台湾的具有果型大、无籽、糖度高、口感好等特点的特大果桑、四季长果桑等优良品种。果农通过举办果桑采摘节,以农业休闲的观光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来采摘[6]。通过开发蚕桑资源,建立蚕桑立体种、养植模式,突出蚕区乡村特色,既符合现代人生活品质的需求,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有利于蚕桑文化传播[7-11],对推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广西是全国蚕桑第一大省(区),可充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村容村貌,建立清洁管理等长效机制,实现蚕桑资源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逐步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美丽广西”格局。

6 参考文献

[1] 陆春霞,吴婧婧,梁贵秋,等.广西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举措及其促农增收成效[J].中国蚕业,2013,34(2):60-62.

[2] 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2):58-61.

[3] 邓昶,覃雄,李晟.[美丽广西]种桑养蚕桑果红 南阳村成新农村示范村[EB/OL].(2013-03-30)[2013-12-01].广西新闻,http://news.gxnews. /staticpages/20130330/newgx5156ea68-7265454.shtml.

[4] 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6] 陆春霞,李全,陆飞,等.广西桑椹酒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分析[J].广西蚕业,2012,49(2):69-73.

[7] 齐永红.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9):36-37.

[8] 兰丽盼.开拓资源利用新路 促进蚕业持续发展[J].蚕桑通报,2013,44(1):58-59.

[9] 苏超,张明学,李耀文.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北方蚕业,2013,34(1):42-44,47.

篇9

关键词 沼气;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43-03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为加快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号召全区人民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争取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将广西打造成为生产力水平较高,生态环境良好的省区,并使其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离不开广大农村的能源建设,更离不开农村沼气稳步、健康的发展。该文就农村沼气技术在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

1 发展农村沼气符合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将发展新能源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新能源发展政策和目标,将推动新能源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在实际工作中,要在维持现有农村沼气工程的同时,将工作重点向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倾斜。大力发展循环低碳型工业和生态循环型农业、优化发展生态林产业、大力发展节能与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广西地处祖国边陲,人多地少。2009年总人口5 0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 952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57.97%。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 hm2 [1]。广西是一个缺油、少煤、缺天然气、电力不足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尤为突出。多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就是为了有效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广西坚持将生态建设放在发展的首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着力打造生态品牌,利用生态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取得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双赢,推进广西自治区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农村生态文明是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将生态文明的观念普及到农民中去,倡导在农村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倡发展可持续农业,将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2]。沼气建设符合广西农村新能源发展战略,符合生态农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有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区、林业强区及城乡风貌、特色生态名村等工程建设,广西各地将会继续把沼气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来抓,使《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在生态文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1 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利民工程。户用沼气能有效地解决大部分农户生活用能,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能源结构合理化的建设目标,最终达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容村貌整洁,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农村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则可以实现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促进畜牧业和养殖场自身的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沼气建设解决了新农村的环境问题。沼气建设结合改厨、改圈、改厕,不少农户还进行改房、改路、改水,对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家居环境卫生清洁,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二是沼气建设促进了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沼渣沼液是高效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有机食品,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是沼气建设解决了新农村的大部分生活用能问题。农户大大减少甚至不再使用薪柴、林草作为生活能源,告别了烟薰火燎的厨房,改变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新鲜的空气、纯净的水、清洁的能源、无公害的食品成为农民生活宽裕的物质基础。截至2012年底,广西全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395.1万座,约占全国沼气池总数的1/10。沼气池入户率达49.3%,继续稳居全国第1位,受益人口达1 900多万人。据测算,2012年全区沼气生产量为15.8亿m3,相当于替代248万t标准煤,节约薪柴790万t,保护林地面积约65.8万hm2,相当于将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76%[3],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2 发展农村沼气可促进广西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沼气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内容不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利用模式和沼气“一池五改”的工程建设,还包括在农村建设和完善篮球场、戏台、文化活动室、科技宣传栏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在发展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满足村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农村发展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农闲时打牌或唱歌的休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在以沼气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广西北流市同时兴建了配套的图书馆、文化广场、灯光球场等设施,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西田阳县百育镇那生屯以沼气工程建设为中心内容,结合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产业,相继建设了球场、文化活动室、科普教育基地、垂钓园、庄园酒楼、生态庄园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在农闲时,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通过一系列改造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成为当地发展较好的生态文明村。沼气建设,有利于农村生活方式的文明化,有利于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和文明素养,提高和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2.3 发展农村沼气可促进广西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发展农村沼气可促进广西生态环境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广西是个农业省区,农民传统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过去,农村生活能源短缺,许多地区陷入“能源短缺——滥砍乱伐——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的恶性循环。在农村推进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产生的沼气能够解决农户生活中的用能问题,减少柴薪的使用量,有效遏制了滥砍、滥伐的问题;据测算,一座8 m3户用沼气池,每年可替代薪柴和秸秆2 t左右,相当于0.2 hm2林地的年生长蓄积量。10多年来,广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1.33%提高到2012年的61.4%,森林资源增长势头强劲,沼气建设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很多地区在使用沼气后,薪柴用量大大减少,林木资源的消耗量明显下降。同时,农村沼气建设,也加快了广西石漠化治理进程。并且,农村沼气的使用,每年可减少6 393.9万t CO2排放,减少5.2万t CH4排放。二是沼气建设成为实现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重要途径。过去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特别是厕所、猪圈的污染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畜禽粪便,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在进行沼气建设的同时,积极搞好农村饮用水、道路、电网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搞好垃圾处理,治理乡村污染,从而实现村容整洁,环境美化。三是沼气建设是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的需要。目前,广西各地农民因地制宜,以沼气为纽带,走出了“猪—沼—稻”、“猪—沼—菜”、“猪—沼—蔗”、“猪—沼—果”、“猪—沼—花”等生态种养之路。这些模式以“养殖—沼池—种植”为共同点,种养业就地实现生态循环。沼肥利用可减少20%以上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实现粮食增产15%~20%,蔬菜增产30%~40%,仅2012年就为农民增收节支59多亿元[3]。充分利用沼气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

3 充分发挥沼气技术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作用的措施

3.1 做好广西农村能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科学规划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要将农村沼气建设纳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的能源结构,优化农村沼气建设布局。在经济规划方面,要结合沼气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化乡镇工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在生态规划方面,要制订生态文明乡镇的指标体系,如沼气池入户率、森林覆盖率、乡村绿化率、垃圾处理率、空气良好率、人禽粪便资源化率、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率等。

3.2 建管并重,巩固成果,科学发展

着力提高农户沼气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沼气综合效益。稳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积极发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抓好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户在沼气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沼气技术在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

3.3 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健全农村能源政策法规、运行及激励机制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保证农村沼气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村沼气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考核评价中的权重,体现出农村沼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沼气建设中的推动和监督作用。

3.4 着力构建农村沼气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创建沼气化乡镇、沼气化村庄和沼气生态文明示范县。加强农村沼气生态文化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切实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民族未来。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5]。沼气发展是一项社会事业,有助于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沼气技术将在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M].南宁:广西年鉴社,2010:45-46.

[2] 赖牡丹.科技与道德进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229-230.

[3] 张雷,朱春林.绿色能源带来“绿”生活[N].中国绿色时报,2013-02-07.

[4] 张晓缝,李丽霞,张小红.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研究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40-43.

[5] 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7-325.

[6] 鲁桂花,刘文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论沼气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南农业,2008(17):31.

[7] 黄福生.开展沼气综合利用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J].福建农业,2009(10):33.

[8] 李荣富.发展沼气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林业,2009(19):58.

篇10

关键词:提升 公民 道德素质 研究

作者简介:吕冰,男,1971―,政工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项目: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0803038)

【中图分类号】B8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037-02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河北建设沿海强省战略构想的必然选择,是顺利实施“三年大变样”、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河北巩固和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现实需要。石家庄地处京畿重地、燕赵故里,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依太行,素有“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之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0万,其中市区面积456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作为河北的省会城市、文化经济中心,石家庄市要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加强石家庄市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石家庄市公民道德素质,对全面提升河北省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民道德建设现状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公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整体的提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资料查阅等形式对石家庄市公民道德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1、公民道德素质现状

(1)社会主义的道德仍然是石家庄市民道德的主流。同时,道德多元化的现实已经显露,主流道德和多元道德同时并存。

(2)居民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加剧了居民道德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年龄段,甚至不同的性别,加大了居民道德素质方面的差异。

(3)从道德修养应具备的物质基础和应具有的人文素质看,石家庄市民具有较高的水准。然而石家庄市民整体文化素养和建设沿海强省省会的需要还有距离。

(4)大多数居民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有较高认识的,但是,一些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5)在社会公德方面,传统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但与市场经济接轨而产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冲突又明显可见。

(6)绝大多数人熟悉自己工作的职业法规,但是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低于对职业法规的熟悉程度,爱岗与敬业之间还存在差距。群众对诚信等反映职业道德水准的服务满意率也相对较低。

(7)石家庄市民的家庭道德水平总体上是比较高的。热爱家庭,夫妻关心互助,共同决定家庭大小事务的比率均比较高,终身学习的比率也较高。相比而言,在邻里关系和社区认同方面尚需要改善和提高。

(8)高文化程度和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其道德观念的认知正确性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低的居民群体。

(9)应纠正对私营企业主素质低,“不三不四发大财”的旧观点。相反,高学历低素质的情况值得注意。

2、公民道德环境建设现状

近几年,尤其是实施“三年大变样”规划以来,市委、市政府在道德环境的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全市的总体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出现了一些亮丽景观,22个城中村已开工建设回迁房,四个新区建设稳步推进,6座桥梁已竣工通车,全面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个三”工程,着力构建100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和100公里水系区域大生态绿化体系,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2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裕华路和中华大街北延至机场快速路等2条迎宾大道,整治火车站广场周边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国际城四期、天山东区、尖岭万达广场和小谈村改造等4个生态环保特色小区,塑造南花园文化步行街、民生路历史文化长廊等特色街等。

在道德环境的软件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切合实际、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市居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工作成绩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为主线,坚持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省会面貌大变样、文明交通我参与”、 社区“四个文明”、 “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传统美德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着力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二、落实“十个一”、 “四进社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打造成片连线生态亮点,加大“村民中心”建设管理力度,实施乡风文明建设“六个一”工程,构建和谐新农村。四、深化“万家窗口创文明、诚信服务铸品牌”活动,大力推进文明行业创建;五、树立道德楷模引领社会风尚,“感动省城”人物评选,引导全市人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建设石家庄提供精神支撑;六、着眼于 “三贴近”, 用开放的视野、分类施教的方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思想道德建设大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空前活跃。从石家庄市的情况看,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部分人理想信念淡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矛盾,面临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部分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矛盾,面临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挑战。如三鹿奶粉事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载体面临挑战。据统计,石家庄市目前有17个县级文化馆、6个县级图书馆未上等级,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虽然上了等级,但馆舍陈旧,急需更新改造。全市223个乡镇虽然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的目标,但是,从文化活动质和量看,相当部分群众还不尽满意。四是以网络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不适应的矛盾,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面临挑战。石家庄市目前约有网民3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网站12000个,博客、播客近百万,手机报用户40万,车载视频、户外移动视频6万个,网络监管、网上引导、其他新媒体管理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对策建议

1、明确工作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突出“三贴进”、传播先进文化原则;以以史养人、以建育人、以文感人、以教化人、以模树人为格局;以发挥优势,与时俱进,纠建并举,重在建设为根本;以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体系为保障,在石家庄市形成“道德关乎文明环境,人人即是道德形象;知行统一从我做起,德法并重贵在建设”的理念;努力培养众多“政治坚定,思想领先,道德高尚,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德化之人,为石家庄市在河北省率先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2、重点抓好两项工作

一是精心打造一流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社会环境建设:(1)建立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职能机构,健全与之相关的各项机制;(2)全面整顿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公共设施的管理体制;(3)开展文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4)不断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再就业工程。文化环境建设:(1)挖掘整理历史文化,展示城市风貌;(2)创造良好的文化旅游环境;(3)打造文化品牌、创作文艺精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确立并开展社区文化主题建设,增置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制作各类规范性标牌;(5)建设完备的信息服务网络,加强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建设:(1)加强社区绿地建设;(2)开展环保小区建设,倡导绿色消费;(3)防止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

二是全面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不断探索“德化育人”工作机制,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为主线,依托党政机关、执法队伍、窗口行业、社区和青少年五条战线,以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市民文明学校五项创建为载体,展示石家庄省会城市的新形象。

3、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要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岗位责任目标,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讲德、述德、评德的具体要求。同时,要大力加强“官德”建设,使各级党政干部对全社会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形成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制度文明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文明、健全的制度是社会道德普及、公民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构,不断完善相应的体制,使各项具体工作都能够有专人负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机制保障。制定、实施市民文明生活准则;完善职业行为准则。

5、确立基本框架

一个宗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二个方面,环境建设和公民素质培养;三个内容,打造道德环境、开展认知教育、培育行为养成;四个阶段,街道试点、分区展开、全市提升、全省推广;五个目标,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环境文明,道德建设活动丰富多彩,居民行为文明礼貌,人民生活幸福和睦。

6、结合中心工作开展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

道德教育活动:(1)以百万市民文明素质大培训为主线,积极开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教育活动;(2)抓住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集体主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爱”等道德教育活动;(3)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道德实践活动:(1)继续办好传统的文化活动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2)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3)继续组织“感动省城”人物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楷模引领社会风尚;(4)开创新的道德实践活动。

7、坚持把社区道德建设作为重点

社区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使广大社区成员朝着思想健康、精神充实、热情礼貌、人际和谐、关爱社区、热心公益、帮困扶贫、维护法治的文明方向不断进步,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共同的家园之中。

8、坚持实事求是、贴近民意

(1)本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市民中开展“三年大变样背景下的道德规范”大讨论;(2)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外地经商务工人员,要加大对他们的文教投入;(3)加强环境观念、环境意识的建设和培养;(4)改进宣传工作,制定的文明道德规范要简明易懂,朗朗上口,从小学生开始普及;(5)对乘车文明、语言文明、服饰文明等道德文明规范,应加大宣传力度,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杨明: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思路[J],高校理论战线,2002.10

[2]张博颖:“市民社会”视域中的公民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4.2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人民出版社,2004

[4]孙万勇: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讲话,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