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排查大整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23:0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大排查大整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领导同志近期重要批示指示和全国、省、市集中大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及县政府会议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严厉查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把集中大排查大整治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通过全面、深入的排查整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推动企业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认真解决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防治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全力维护消防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县工信委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其它人员根据年初分工各负其责。
三、检查内容
工信委系统内企业要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检查企业项目工程设计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安全规程、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要求、岗位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以及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方面存在的消防隐患。具体包括:
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执行情况。设立消防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规程建立、执行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迁建项目全过程安全搬迁、安装施工等情况;安全经费提取情况。
3、隐患排查整改和危险源监控情况。企业消防安全重要设施、装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验收情况;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和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4、应急管理和消防管理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情况;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消防器材配备、火灾防范措施和消防演练情况。
5、消防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6、电力安全情况。用电企业、用电设备、线路安全情况;电力企业对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各类安全隐患的检查、监控和整改情况。
四、检查时间和方式
本次大排查大整治到10月15日结束,采取各企业自查、工信委行业大检查和重点督查三种方式进行,以企业自查为主。
1、动员部署。6月17日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广泛开展对生产经营单位和职工的宣传发动。
2、自查自纠。各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不留死角。自查时间为7月20日前。自查结束后,各企业要建立月排查治理隐患机制。
3、全面排查整治。工信委将紧紧围绕这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检查,排查整治时间为9月20日前。
4、检查验收(9月30日前)
本委将组织人员对各企业集中大检查活动的进展,实效及重点工作落实,重大隐患治理等情况组织验收,对验收发现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到位,将责令重新组织排查整治。
同时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工信委将采取明查和暗访的形式,对大检查工作部署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开展情况、重大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重要部位和场所安全监控与防范情况进行明查暗访。二是督促检查与推动整改相结合。三是检查与整改相结合。采取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推动基层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措施和方案,强力整改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及时整改到位。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企业要充分认识这次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职责,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大排查大整治作为当前消防安全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深入开展。
2、落实主体责任,实行群防群治。各企业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进行全面排查。
篇2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明胶生产和使用专项整治,进一步摸清明胶生产企业底数,全面掌握明胶生产企业情况,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使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销售和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明胶销售单位诚信经营,遏制非法使用工业明胶隐患。进一步完善明胶行业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内容
(一)摸清底数
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排查力度,摸清辖区内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生产、销售企业底数,掌握使用食用明胶生产加工食品基本情况。
(二)强化明胶及相关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监督管理
1、强化工业明胶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工业明胶生产企业公开向社会进行承诺,严格规范产品标识,建立销售台账记录,严禁生产无包装标识的“白包”产品。组织开展工业明胶生产企业检查,严查企业产品销售去向,一旦发现销售工业明胶到食品生产企业的,立即组织开展调查。
2、强化食用明胶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食用明胶生产企业的原料的来源管理,依法查处使用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的原料生产加工食用明胶生产行为。食用明胶生产企业在食用明胶厂区内不得生产工业明胶。
3、强化明胶销售单位的监督管理。开展对明胶销售企业大检查,重点检查购货记录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依法查处用工业明胶冒充代替食用明胶的行为。
4、强化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明胶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落实原料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严厉查处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标识不清、来源不明的明胶或无许可资质企业明胶产品,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三)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各相关部门对监管过程中发现工业明胶生产企业生产无包装标识的“白包”产品,销售工业明胶到食品生产企业、销售来源不明食用明胶和食品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明胶、使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从重从快处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组织分工
各相关部门要建立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加强对专项整治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质监部门要进一步抓好食用明胶生产企业和使用明胶食品生产企业管理,督促食用明胶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完善采购、生产、销售等台账,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对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明胶和用工业明胶生产加工食品实施严管重罚。
经信部门要加大明胶行业管理,摸清全区工业明胶生产企业底数,对工业明胶企业加强管理,督促企业规范标签标识和加强产品销售管理,严防工业明胶流入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行业管理,强化企业诚信意识。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流能环节经营明胶的监管,掌握明胶销售企业情况,对流通环节中销售来源不明食用明胶、用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等行为进行查处。
四、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8月31日前)
认真学习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二)排查摸底阶段(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开展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专项整治,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抓好各项措施落实。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2月15日前)
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为落实长效监管措施打下基础。9月10日和11月10日前,各相关部门向区质监分局报送上月本地区非法使用工作明胶生产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统计表,2012年12月15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将明胶生产和使用情况专项整治作为本年度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之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严格落实部门职责,责任到人,确保整治工作效果落实实处。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和明胶生产和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工作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调沟通,加强相互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联动打击合力,确保不留隐患和死角。
篇3
今年,按照政府班子分工,我继续主抓全县工业经济工作,分管工业促进、环保、安监、电力、邮政、社会保险、就业服务、网通、移动、联通等部门,负责联系县总工会。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分管部门的积极配合努力下,本着“分管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的总体原则,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恪尽职守,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简要述职如下:一、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为了改变工业经济低效运行状况。20__年继续实施工业“523”工作方案,将工作重心由“523”的2、3移动到5,以此实现量的飞跃。为此,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意见》。通过强力实施,全县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截止今年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入统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39.8,完成工业增加值14000万元,同比增长40.4,实现利税4316万元,同比增长55.4;五大行业实现产值78000万元,同比增长42;20家骨干企业实现产值43000万元,同比增长34.6;30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35932万元,同比增长13。乡村工业实现产值76000万元,同比增长50,实现利税7600万元,同比增长43。纵观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工业经济规模有所扩大,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且进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
具体工作中,一是围绕机制创新,在深化改革上用力。本着“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将所属41个企业分类排队,确定重点,根据各自所处的转制阶段,采取股份制、拍卖出售、找帅当兵、产权转让、置换重组等形式,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企业内部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派驻工作组,制定行之有效的转制方案,实施“挂图作战”和“倒计时”等有效举措,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工业企业改革。截止到今年年底,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鹿苑酒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转让,对机电厂、瑞华玻璃厂、塑料厂沸石矿等5家企业的资产进行了变现,对锰银冶炼厂、二建公司两个企业职工进行了初步安置。同时,对10个无资产企业职工建立起了特困职工档案,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了低保问题。二是围绕技术创新,在结构调整上用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依托”的原则,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食品、矿山、建材、能源、医药化工五大行业、骨干企业集中,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上做文章,力促结构调整趋合理。三是围绕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在构建工业发展框架上用力。坚持“抓重点、促先进、带一般”的工作思路,把促进优势骨干工业企业提速增效作为带动全局发展,构建工业经济框架的关键,硬化举措,狠抓落实。四是围绕项目建设,在培育新的工业体系上用力。按照“立足资源,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兼顾长远”的发展思路。突出原有工业企业技改扩能、新上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乡(镇)村工业四个重点,强力推进工业项目的谋划和实施。五是围绕科技进步,在加快工业企业技改步伐上用力。坚持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现有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研发新品,增加技术含量和科技成果,全力培植重点工业企业。六是围绕盘活资金,在启动停产半停产企业上用力。按照“增量带存量、资产重新整合、节约项目投资、扩大劳动就业”的整体要求。制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扩大启动停产半停产企业。原四合永包装材料厂、围场镇原锰银冶炼厂、龙头山原奇缘沙棘厂等一批企业,盘活闲置资产3260万元。七是围绕包扶包建,在加强领导上用力。按照“领导分包,部门负责,业主承担,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要求,将20家骨干企业、30个重点项目落实到具体的领导和单位个人身上,积极外联,广泛招商,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八是围绕招商引资,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用力。通过实施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收费“一费制”和考核评比“一票否决制”为主的优化环境“三个一”工程。组织了多次相关部门参加的现场会,着力解决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水、电、讯、占地等难题。同时,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对工业经济的监测分析和调度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夯实基础,狠抓关键,不断提高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水平
20__年,是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的第一年,也是我担任管委会主任的第一年。一年来,从找准角色,摆正关系入手,紧紧围绕保护区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对破损的1.5万延长米围栏进行了重新维护,完成了暸望塔和两个检查站建设工程,加强了火情火险和边界入口处的控制、监测能力;开通了姜家店至坝上保护区移动通信基站;美化绿化了公路两侧,共种植沙棘3万株,柠条2万株,栽植树木花草30余种,绿化面积20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了标本室,硬化地面500多平方米。科研合作成果成效显著。一年来,按照“围绕科研搞开发,围绕开发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探索科研工作新方式,寻找科研新出路,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建立了科研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了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协议书,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生物量对草地影响”的研究实验进展顺利,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基本完成,《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编目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项目申报工作成绩喜人。重点组织编写了《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及能力建设项目》,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环保总局,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补助支持专项资金100万元已到位。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已经农业部批复,到位资金50万元,计划进行科研室建设,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产业开发进展顺利。为了开发红松洼的旅游资源,探索自养型经济模式,根据《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结合保护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开发实际,登记组建了红松洼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委托中国环科院编制旅游开发规划及详规。红松风电场建设形势喜人。完成了一、二期88台装机5.49万千瓦的风电场建设,三期顺利开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且前景广阔。各方面关系得到初步理顺。种畜场与农牧局、环保局关系进一步理顺;保护区与种畜场关系进一步融洽;保护区与周边省、镇、村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三、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做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强化目标责任,保持了全县安全生产的稳定,各项指标控制在要求以内。全年结合我县实际,重点抓了煤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逐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坚决禁止各类事故发生。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按照全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建设要求,将棋盘山、四合永、郭家湾、围场镇等10个重点乡镇引入年度目标计划,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交通和通讯工具“五落实”;建立协调联系会议制度、完善安委会季会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技措费用提取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成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防汛防火防疫应急救援指挥部。二是密切配合,发挥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和工作机制作用。强化综合执法监督机制,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按照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相互配合的工作要求,坚决取缔和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做到无隐患、无漏洞,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夯实基础,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力度。集中力量督导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投入,消除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四是严格纪律,严肃责任追究。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关于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执行“四不放松”原则,坚决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重点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考核,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安全防范意识,力 保安全生产指标的实现。五是强化排查,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做到底数清、隐患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特别是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六个重点派驻专人死看死守,杜绝事故隐患。同时,对安全检查、专项督查中发现并建档登记的重大隐患和问题,逐项进行整治,坚决做到整改内容、标准、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五落实”。六是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提高全民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形成全员重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七是加强培训,从源头上减少各类事故发生。重点抓了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安监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四、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全面促进劳动保障和再就业工作顺利实施
今年以来,我始终把劳动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做为“民生之本”进行重点摆布,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援助工程、劳务经济、职业技能培训四大重点。主攻岗位开发、组织培训、有序输出三个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今年年底,全县新增就业岗位1405个,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10206人,新增劳务输出62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求职介绍率和职业指导率均达到85以上。一是开拓创新,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以“四送一落实”为载体,大力发展薯牛菜菌等劳动密集型绿色主导产业开发绿色就业岗位;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实施企业改革安置就业;谋划项目,建立企业,创造岗位项目吸纳就业;增加县城及小城镇功能,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兴服务业拓展岗位增加就业;以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事务保障站为枢纽,与大中城市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关系,输出转移就业。二是强化外联,狠抓劳务经济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外联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新三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内转和外输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规范档案管理,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严把“输前、输中、输后”三个环节,积极探索劳务输出新思路。同时,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坚决杜绝乱招乱雇现象发生,维护好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保护其合法利益。三是强化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能力。按照“由季节型向常年型,由体力型向智能型、技能型”转变的目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能培训,严格技能鉴定,切实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竞争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同时,针对民营化转改参保人员大量流失、社保基金入不敷出的严峻形势,采取顺应改革推进扩面,夯实基础强化服务,理顺带动关系强化维权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保工作新机制,千方百计解决全县职工群众老有所养、失有所助、病有所医、困有所补的问题。全年共发放养老金2526万元,医疗保险及公费医疗资金1202万元,失业保险234万元。完善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发放低保资金462.5万元。
五、严格监管,强化整治,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继续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环保理念,大力实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战略,把环境保护工作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不断加强环境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保机制,加强环境治理,加快了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城内主要水污染物化学耗氧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内大气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治理;县城内工业废水废物排放明显减少;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河流水环境质量达到省级要求;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有了新的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公众参与环保机制逐步规范;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是强化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以来,始终将环保工作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做到议程有安排,工作有位置。同时,把各项环保工作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部门,严格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二是严格监管,积极推动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工作。把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马铃薯淀粉加工行业治理、辐射源专项治理、企业排污、环境监测作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严格政策,强化举措,全面监管。三是突出重点,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生态工程,对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加大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力度,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完成年度目标,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塞罕坝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完成。
六、内引外联,强化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确保我县开放带动战略的有效实效,不断提升软硬环境档次,最大限度吸引外资,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促
篇4
——综合实力重返百强。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6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97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第15位、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67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84位。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增长7.5%;财政总收入48亿元,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9亿元,增长8%;税收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1%,继续保持较高质量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推进。制定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行动方案,成为全省示范。“一块布”“一粒米”“一条鱼”的故事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盘活处置困难企业40多家,降低企业成本4.5亿元,房地产去化周期降至6个月,“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方兴未艾,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45万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投融资、综合行政执法等一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功举办“沔阳智造”上海高峰论坛,恒天嘉华、神雾科技入选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8家企业成为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全市税收超2000万元工业企业发展到26家,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2%。旅游业呈跨越发展态势,开工建设项目19个,旅游收入增幅超过20%。
——城市格局显著提升。武汉-仙桃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汉江仙桃港开港通航,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即将试运行,沪渝高速排湖互通建成通车。500千伏仙桃变电站、华润仙桃电厂加快建设。全省县市第一家保税物流中心竣工验收。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蓬勃开展,“开放开明、尚德尚进”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将投入运行。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9%。落实市、镇、村三级河湖长1667人,实现河流巡查管护全覆盖,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启动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中央环保组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力整改。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深入推进脱贫攻坚,17个重点贫困村、2.1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170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新一水厂并网试运行,第四水厂投入运营,惠及8个镇(场)50万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8993元、16699元,均增长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扩投资增后劲。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预计全年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增长16%,增幅继续领跑全省。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81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7%。入库PPP项目7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汉江综合整治、南部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获评全省PPP项目建设示范市。争取各类专项资金49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逆势升温。全市新签约引进项目14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8个,引进香港波顿香精香料、东方日升、精美汽车、百合医疗、日本JCU、台湾惠亚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举办2017小米手机核心供应商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大批知名客商齐聚仙桃,仙桃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沔商总会第三次会长会议成功召开,一大批沔商回乡投资兴业。项目建设提质加速。全市新开工项目129个,竣工项目61个。六丰铝轮毂、精美汽车、天瑞环保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中骏森驰、荣成环保、富士和四期、健鼎二期等一批项目投产发力。
二是壮产业强支撑。工业底盘更加坚实。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260亿元,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长8%。五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97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7%。其中,食品产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休闲健康食品,转型升级迈入快车道。非织造布产业提档升级,恒天嘉华高端制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新发塑料等标杆企业引领行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汽车零部件产业入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摩擦一号全面投产,中骏森驰、富士和等企业新上智能生产线,产能持续提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毛嘴正着力打造“中国女裤之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升级,产值增幅超过20%,新蓝天新上10万吨硅烷密封胶项目,中星电子30万吨四氯化钛、绿色家园50万吨环氧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壮大,成为新的支撑。生态旅游多点开花。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业迎来发展大好时机。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发展电商企业500多家、网店3000多家,电商孵化园、创业园入驻企业22家,首批30家跨境电商企业上线运营。新增商贸限上企业22家,预计全年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亿元,增长12%。
三是稳农业固基础。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继续壮大富硒农产品“四三二一”规模,一批富硒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板块持续壮大。新增名特水产养殖面积2万亩,再次荣获“中国黄鳝之都”称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增家庭农场3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5家,新认定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7家。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大力发展“农业+食品”“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光伏”等新业态新模式,农产品加工产值继续保持全省县域领先,阿尔迪有机生态园、京久庄园、农圣沉湖生态农庄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新增镇级电商服务站1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85个,建成农业光伏电站41个。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大垸子泵站成功获批,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7.6万亩。
四是美城乡促一体。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引进省联投共建江汉水城,完成汉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和拆迁评估,一批城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加快实施。智慧仙桃建设迈出新步伐,荣获中国智慧城市最具潜力城市奖和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城市颜值不断刷新。高标准建成沔州大道,完成大洪公园、前通河公园建设,新建城乡小游园100个,新增城市绿地120万平方米。投资1亿多元,推进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单位楼宇全域亮化。维修破损路面6万平方米,完成管网疏淤169公里,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乡设施加快升级。扩容提质2座城区污水处理厂,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12个镇区、238个村环卫保洁实现市场化运作,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三排公路、通港公路等一批城乡道路建成通车,新建和改造通村公路152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334公里。城镇创建卓有成效。彭场获评全国特色小镇,一批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初具雏形。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动全域植绿,植树350万株、造林5.3万亩,建成森林村庄60个。
五是抓改革添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全市“一次办好”事项达到94项。市民之家建成投用,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放宽市场准入,新增市场主体2万多户,增长23.7%。“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开展,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创新财税金融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12.7亿元,财政资金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新增信贷投放47.8亿元,增长21.5%;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驻仙金融机构实现升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稳妥实施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1亿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全市流转土地7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1%。稳步推进机构改革。组建市国资委,城司转型、彭场镇“四试合一”加快实施。继续深化“大通关”改革。落实电子口岸和一体化通关政策,企业通关更加便利。外贸出口回升向好,预计完成46.6亿元,增长8%。
六是惠民生保稳定。保障网更加密实。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跨省异地就医实现联网结算,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保障等全方位提标扩面。民生工程加快实施。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6784套,新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69个,完成45个农村社区标准化改造,创建城市示范社区10个,高标准建成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03个。新增公交线路1条,新建电子公交站牌50座,投入共享单车2万余辆。政府“十件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新增幼儿学位2000个。南城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主体工程完工,仙桃八中整体搬迁,沔州小学分校、杨显东学校建成投用,“入学难”问题得到缓解。积极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医疗服务全面提档升级。“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基本生育实行免费服务。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开放,文艺活动亮点纷呈。李小双运动城建成运营,市九运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社会稳定基础牢固。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化解了房地产领域等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严守食品药品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力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开展“反诈禁毒除霸”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及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崛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水乡田园城市建设新步伐!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8%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以上;环境质量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振兴实体经济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振兴。实施先进制造业提升工程。推动沔阳制造向沔阳创造转变,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促食品、非织造布、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发挥健鼎电子、新蓝天、中星电子、绿色家园、天合光能等行业领军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度和支撑力,形成多点多元发展格局。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采取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多种途径,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五十亿、十亿量级的企业梯队,形成一批顶天立地的强支撑。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工程。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生活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推动保税物流园、小米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再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江汉平原物流综合枢纽。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发展质量优势。开展技术装备升级行动。支持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实施技术改造,推动恒天嘉华、新发塑料、健鼎电子、康舒科技、旺旺食品、真巧食品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改扩规步伐,鼓励富士和、中骏森驰、精美汽车、法国百炼等企业引进全智能化设备,推进“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企业产出效益,擦亮“沔阳智造”名片。开展产品创新供给行动。建立健全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支持顾大嫂食品、泡吧食品、舒邦药业、金龙药业等企业大力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优质产品供给规模。开展质量品牌创建行动。坚持质量强市战略,发扬“工匠精神”,创建更多自主品牌和著名商标,打造“单项冠军”,培育“百年老店”。
创优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展降成本行动,严格落实降成本21条,采取扩大直接交易电量、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易成本,促进更多企业减负增效。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新增信贷投放40亿元以上,真正让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服务地方发展。推动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10家。继续深化联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高用地、用工等要素配给质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营造企业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小微企业健康成长计划,壮大实体经济规模,新增“小进规”企业40家以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让全社会创业创富的激情充分释放。
(二)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扩大优质投资增量。发挥项目投资“定海神针”作用,扩大高质量、高效益投资。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武汉、长三角、珠三角、港台日韩等地区和国家,着力招引央企国企、国内外500强、小米核心供应商等龙头企业和项目。实施沔商回归工程和台商集聚工程,吸引更多在外沔商回乡投资兴业,进一步巩固台商投资密集区地位。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招商引资实际到资1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围绕脱贫攻坚、水利设施、乡镇污水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实体经济振兴等领域,策划推介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力争新入库项目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武汉-仙桃城际铁路、华润仙桃电厂、江汉水城、汉江综合整治、南部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跟踪督办机制,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和建成投产率,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50亿元。
加快仙桃国家高新区建设。把布局长?每凇⒔ㄉ韪咝虑?魑?ldquo;一号工程”,高起点规划东部新城,高标准建设国家高新区,按下产业东进“快捷键”,开辟经济发展新战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高新区产业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突出高新区产业发展先行区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实现国家高新区位次前移。发挥高新区科技创新主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创新孵化园,培育市级创业孵化机构10家以上,着力创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新创造的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着力打造江汉平原外向型经济支点城市。鼓励外贸企业产品创新和品牌培育,推动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推动仙桃保税物流中心招商运营,提升汉江仙桃港综合服务水平,争取仙桃口岸纳入国家开放口岸规划。全力推动仙桃与武汉在产业承接、园区共建、商贸物流、资本市场、休闲旅游等领域深度对接,争取全面融入武汉有新的更大突破。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镇
建设绿色宜居的翡翠城市。秉承人本化、后现代、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生态优良、环境怡人、生活舒适的新型城市。调整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完成海绵城市、高铁小镇、交通综合枢纽等专项规划。加快城市“东拓西延南进”步伐,实施沔州大道西延、东城大道东延、318国道东段改扩建、和平路南延、袁市路北延、黄荆大桥拓宽、龙昌大桥、化五路大桥等路桥工程,让城市格局更加舒展。坚持地上与地下统筹,完成南城新区首期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步解决城市“马路拉链”问题。注重路面水面结合,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持续推进老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确保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做好孝仙嘉高速仙桃东、仙桃北等城市出入口景观设计,高品质提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花化、彩化水平,让城市流光溢彩、市民尽享美好生活。
建设智慧文明的现代城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和智慧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着力建设数字仙桃。加快推进“1+2+5+X”智慧应用体系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创新体验中心、市民“一卡通”建成和投入使用。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让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城市空间整洁有序。加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人好事评选、志愿者服务等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仙桃大地。
建设全域皆景的秀美城市。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开发“一江两沔三湖四带”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沙湖国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综合旅游休闲体。支持鄂旅投加快建设沔阳小镇,彰显沔阳情怀、展现水乡特色。加快排湖五乐台二期、赵西垸梦里水乡二期建设,建成亚特兰蒂斯水乐园、龙舟公园、排湖游客中心。整合旅游资源,串珠成线,加快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新的旅游目的地,使仙桃成为令人向往的秀美水乡。
建设各美其美的特色小镇。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要求,鼓励各地打造功能完整、经济活跃、各具风情的特色城镇。支持彭场建设“湖北第一镇”,三伏潭建设“富硒小镇”,毛嘴打造“中国女裤之都”,沔城建设“文旅小镇”,?r河打造“桃花小镇”,杨林尾建设“光伏小镇”,排湖、沙湖打造旅游名镇(区)。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城镇延伸,实现一体化、均等化发展。大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实施321省道仙彭段、沙湖互通至周帮段、沔排公路、?r排公路、胡郭公路等一批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加快构建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大力推进保洁一体化,实现市域“一把扫帚扫到底”。大力推进污水处理一体化,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大力推进供水一体化,让全市人民都吃上干净的汉江水。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三产融合”提质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效。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继续壮大优质粮油、名特水产、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业板块,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加强富硒品牌创建,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20万亩。咬定“千亿农产品加工大市”目标不放松,扶持发展产值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延伸做长农产品精深加工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电商农业,新增电子商务网点100个,推动特色农产品触网流通。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道路桥梁、涵闸泵站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突出抓好大垸子泵站、泽口灌区续建配套、时北河综合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疏挖沟渠2100公里,打通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实施“三乡工程”壮主体。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打亲情乡情牌,鼓励和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办实业,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加快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确保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0%以上,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200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推动项目资金、要素保障、优惠政策、服务力量等各类资源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提高农村造血功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民生活更有奔头、幸福更有盼头。
加快“三型转变”美乡村。与国开行开展示范合作,推进美丽乡村向精致型、景点型、文化型转变。按照“村绿村洁、民富民和”的要求,加快推进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舒适宜居的精致型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加大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和民居设计水平,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打造彭场牛鼻岛、三伏潭栗林嘴、排湖密塘渔村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为乡村添彩。加强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开展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民间文艺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乡土文化,保护农耕文化,留住乡村记忆。
(五)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全域推进污染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争畜禽养殖零排放、零污染。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全省示范样板。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攻坚行动,确保整改事项件件落地见效。严格落实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实施负面清单和准入制度管理,以零容忍态度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汉江仙桃段、通顺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力争全市主要干流水质达到Ⅳ类以上。开展全域截污治污,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管理,确保污水无直排。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做到巡查管护常态化。实施“185”城市水系连通工程,统筹推进城乡水系全域化畅通、综合性整治、景观式改造。积极开展退田还湖、退渔还湖,推进十全湖、排湖、沙湖等重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治理,让一河清水永续。
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开展“绿满仙桃”行动,实施农田林网、镇村通道、人居庭院、河湖沿岸绿化美化,扩展绿化空间,提升绿化品质,植树300万株,造林5万亩。加快沔东湿地公园、沔州森林公园、高新区公园和城区小游园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做好仙西、仙长、仙洪、仙胡线道路绿化,着力打造城市绿色风景线。以建设永久性森林为重点,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让群众共享绿色“森”呼吸。
(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聚力精准脱贫。突出产业扶贫,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特色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致富门路。加强健康扶贫,提高贫困对象医疗报销比例,落实特困户慈善基金医疗救助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涉农资金,切实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着力消除精神贫困。加大扶贫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驻点帮扶、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形成强大扶贫合力。决不降低标准,确保脱贫质量,坚决完成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13173人脱贫的年度任务。
加强社会保障。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0万元。做好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和扩面提标,持续推动“五险”扩面,实施全省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量化调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政策,把民生保障网织得更密、兜得更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优化公共服务。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城区中小学校布局,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着力缓解“择校热”和“大班额”问题。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充实城乡教育队伍。加大对有偿家教打击力度,规范教学秩序。深入开展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改革试点,支持中高职学校发展。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健康仙桃大提质。加快文化中心、艺术活动中心建设,建成100个村级文化广场,推进文化小康进程。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环排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中国·排湖国际龙舟大赛、“仙马”大赛等体育赛事,让市民尽享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