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7:5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代经济论文

篇1

作者:唐璐璐 张鑫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经济差异分析本文在梯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市区域经济梯度进行定量评价。在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存在相关性的多个原始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将一些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主因子,之后利用每个综合因子的载荷系数,确定各个具体指标的权重,这样就构造出区域经济梯度分布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模型为:(式略)依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运用spss19.0对安徽省17个市区域经济梯度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所选区域的指标数据进行kmo检验,kmo值为0.742,适宜做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3个主成分。输出结果看出,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92.634%。根据SPSS输出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利用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总得分,总得分即可反映出各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各市区域经济梯度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如下。总体上看,省内经济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差异性显著,综合得分大于0的地市不到全省的一半。除合肥占据省会优势,两淮拥有矿产资源优势外,皖南经济显然好于皖北。根据区域经济综合评分的排序,我们可以将安徽省经济梯度水平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安徽省经济梯度较高水平地区,合肥和芜马铜地区。4市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产业集聚力高。其中,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的合肥,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层次较高。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实质性推进,使得合肥经济有了更快的发展。马芜铜地区位处长江沿线,区位优势明显,二产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是皖江经济带的核心地域。第二类地区,包括:淮南、淮北。两淮煤炭储量极为丰富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第三类地区,包括:蚌埠、黄山、安庆、宣城、池州、巢湖、滁州。蚌埠市是皖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黄山、池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旅游业为特色、高结构层次的产业体系;作为皖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宣城、滁州、安庆等市地处沿江,城市化水平较高,随皖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投资软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较快。2011年原地级市巢湖市1区4县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3市管辖,这将更有利于发挥经济带动效应,促进原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类为安徽省经济梯度最低城市,包括:六安、阜阳、宿州、亳州。2011年该区域一产比重远高于全省的13.4%平均水平,其中阜阳27.3%、宿州27.1%、亳州26.2%、六安22.2%;二产比重低于全省46.2%的平均水平,其中亳州32.6%、宿州35.6%、阜阳34.5%、六安37.6%。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失衡,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侧重点不同,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以上结果看经济梯度水平基本上代表了安徽省的社会经济现状。

对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而且也会形成规模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安徽省的情况来看,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影响着区域经济梯度。如铜陵是有名的铜都,铜的储量占全省70%以上,硫铁矿储量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二;马鞍山铁矿石资源丰富,是我国七大铁矿区之一;淮南和淮北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且煤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这些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工业化率均在57%以上,经济梯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就安徽省来看,矿产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梯度差异的原因之一。黄山、九华山等拥有举世闻名、特色鲜明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旅游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性强,因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扩大,加大地区间经济水平的提升。区位优势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也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马芜铜经济梯度层次较高,一方面是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沿江近海,对接长三角,区位优势极为突出。由于外溢效应,长三角为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产业扩散转移到周边地区的动力。而沿江城市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了产业发展。因此,铜陵、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的经济才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经济基础差异区域经济基础的差异是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优先发展重工业思路下,资源城市利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促进了资源丰富城市的工业发展。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分数较高的铜陵、马鞍山、合肥、淮北、芜湖、淮南、安庆工业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铜陵的工业化率近70%。由于城市经济基础不同,致使城市的产业结构有所差异,如经济基础较好的合肥,二、三产业比例明显高于亳州、宿州等工业不发达地区。政策和投资倾斜政府在投资、信贷、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导向不同也会引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这些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但由于地缘因素,皖北的阜阳、亳州等市在政策和投资方面缺少支持,发展相对较缓。造成地区间经济差异的原因众多,除上述原因外,还有思想观念的区域差异,有些地方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比较慢,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对迟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总体上表现出以合肥和马芜铜为中心依次向南、北递减的规律,且地区间的差异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适度的区域差异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激发相对经济较差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各地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全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但区域差距过大,必然会削弱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阻碍各市间的分工和合作,制约整体发展效率的提高,还可能造成一些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为了实现安徽省经济协调快速发展,首先,增强皖江城市带辐射带动能力。皖江经济带是安徽发展的优势地区,要致力科学承接,发展经济增长极,运用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其次,加快皖北发展。皖北经济是安徽区域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只有大力支持皖北发展,才能确保全省经济协调发展。总之,经济较发达的地市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通过产业分工合作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缓解差异的程度,把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最终促使全省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篇2

论文摘要:档案工作现代化,是要树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学习科学的管理理论,继而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组织行为、管理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预期目的。面对我国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的概念。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目标,抓住机遇,加强协调,统一建设,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确保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以实现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工作的改革。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的先导技术。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存贮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强以及自动进行运算等特点,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

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一般具有输入、输出、修改、插入、打印、统计、检索、查询、删除等功能,同时计算机还具有判别、诊断、筛选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信息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特点,能及时、大量地提供档案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档案管理史上的一大飞跃。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出现在档案领域,以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在档案领域占主导地位,给档案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事业的内涵和外延将进一步扩大。以为档案是经济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以档案形式存在的信息,将是人类知识与信息高度浓缩的精华,也是档案能够得以存在的内在生命力。所以,信息属性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反映档案本质的重要特征,档案的信息含量已成为评估档案驾驶的主要参数,而以往的载体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微缩、机读、光盘、网络等技术,新的载体形式将会不断涌现,况且载体形式只是在档案保管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采用档案信息内用属性划分档案的外延,将不会使档案种类混杂,分类关系不清,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分类体系将日趋完善、科学、合理。

第二,依托先进的技术设备,知识经济将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进程。知识经济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化、高级化的结果。先进和技术设备是知识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任何思想和技术方法都无法落于实处。当今社会,先进的技术设备已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档案工作也是如此: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统计和检索;微缩技术在档案的保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计算机、光盘、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微缩复制技术的普遍应哟内个将大大加快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使之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先进行列。

第三,知识经济将为担案事业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经济不仅以为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更代表着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上知识经济更需要增强开放档案意识,树立依法治档的观念,注入批判继承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和学术自由精神。更需要引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相关理论,加强基础工作,调整供求关系,加强定量管理,提高利用效率,把完善档案部门的职能与改善档案管理相结合。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工作蛇的素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内容。实质经济时代的档案人员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应用知识。这样,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优秀人才结合起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泥腿动档案事业发展。

二、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要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络。要注意加强档案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教育,利用档案信息守法意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获取档案信息技术和设施武装档案信息网络,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效益功能。

5、要科学地制定、贯彻和修订各项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而电子计算机的高效率是以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化为基础的。以为对于杂乱无章没有系统整理的档案,计算机是无法进行管理的,即使可以管理也会因运算程序的复杂化而使其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

6、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变“封闭型”为“开放型”,主动面向知识经济主战场,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为知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饿轨道上来。做到知识经济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在提高党政机关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同时,要向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倾斜,在注重国有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的同时,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纳入服务范畴。

7、培养一批包层次的档案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化高层次管理人才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有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档案界提供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契机;赶上这次浪潮,我们就会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大显身手。相信经过全体档案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定会在新世纪这张白纸上写出最新、最美的文章,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化;室内设计;调适作用

室内设计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发展,人类生存和行为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室内设计本质变化发展的认识也开始站在人与室内环境、生态文化关系的高度来加以审视。对当今室内设计本质认识不仅仅要求在室内设计实践中引入生态理念,而应发挥室内设计作为人和环境关系的调适作用,创造具有生态文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它将促进人类生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生态哲学是生态文化的核心成分,它的基本观点是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这种观点影响着人们对人和社会、人和空间环境关系认识的整体水平、思维方式和行为实践习惯。

生态文化在不同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不同,引领人类思维和行为生态文化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内涵是过度追求人的独立价值,误认为只有唯一满足人的需求才能体现人本价值,导致室内设计的唯功能性,单纯寻求满足人的需要功能,放弃了对环境生态的兼顾,违背艺术设计伦理。当时的室内设计所使用的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钢铁、陶瓷、塑料、有色金属、木材、玻璃、化工复合材料等成为室内装饰主材,但由于在室内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中缺乏对生态理念的全面认识,也引发出种种环境和社会问题,破坏生态和环境,增大环境治理的难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问题:第一,缺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观,把室内设计仅仅看成是装饰材料的运用,大量的室内装饰设计忽视室内设计的文化和技术内涵。在室内设计中为了达到人的视觉审美的单纯需求目的,过分使用磨光石材、大理石板、不锈钢、铝板、铜条、玻璃、金箔、木材等不可再生资源材料,加快了资源消耗速度,导致资源再生和人类审美的不和谐。第二,缺乏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了解,现代室内装饰中大量使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使用中还会长时间散发出来,污染室内空气,影响人们健康,导致空间营造与人类生存的不和谐。第三,缺乏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系统观,很多建筑空间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需求,再加之室内装饰的时效性,室内装饰处在不断地更新过程中,在室内设计环节大量拆除建筑构件和装饰材料,由于这些材料不能再生循环利用,丢弃便成为环境的污染源――建筑垃圾,导致室内设计与人类生态文化发展的不和谐。

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时代,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又使中国的生态文化在许多方面还保留明显的工业时代甚至后工业时代的特征。现代室内设计具有工业时代特点,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仍然存在,它昭示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不可持续性。面对种种矛盾,现代室内设计在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原则基础上,应创造新的思维和实践方式体现出设计本质,真正实现人、空间、环境和谐发展的宗旨。即充分发挥室内设计在协调人与社会、人与空间环境关系中的调适功能。

现代室内设计的调适功能主要表现为审美调适、情绪调适、功能调适、信息调适等。

审美调适是指运用丰富生动的美感对个体心理进行调整、改善、充实、优化。室内设计作为人类审美活动,对心灵具有调养滋润作用。通过运用生态美学原理,对空间环境的合理规划设计,创造出丰富生动的美感元素,激发人的审美欲望,获得美的感受,实现人的心里结构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现代室内设计的调适功能,将空间的形式审美与生态的自然美结合,实现人类多元发展的审美理想,促进人和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良好的情绪是人类身体健康的保证,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持久动力,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人们要善于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健康的身心,从而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情绪反应是由包含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和社会环境外在因素引起的,室内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人一生三分之二时间是生活、工作、休闲在室内空间环境里,空间环境氛围变化可能产生苦恼、焦虑、愤怒、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室内设计通过创造丰富的生态文化空间环境,达到调适人的不良情绪的目的。如高大空间环境给人以宏大、开阔感,将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植物等引入室内空间中往往给人以清新、明亮的和谐美感;暖色调室内空间给人以亲切喜悦感等。室内设计通过空间形态、色彩、陈设的合理规划,良好室内环境氛围营造能调适人的不良情绪,改善人们生活质量。

功能是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的基础,功能调适改善人类生存方式。功能规划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环节,室内设计的功能调适重点就是使空间环境功能合理化,只有功能划分合理了,才能让人产生舒适感,舒适了才值得论及美感,才能使人在空间环境中感到和谐,才能让人类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学习,并得以可持续发展。

篇4

句子之间,除了内容的连贯以外,还要注意语气的呼应。语句之间缺乏条理性,主要是思维逻辑方面的问题,语气的前后呼应,则主要在于语言技巧。在经济论文写作中,加强语气的呼应,使上下文衔接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恰当运用衔接性的语言。衔接性的语言,以连词为主,还包括某些代词(这里、这样、那样等)、副词(显然、诚然、其实、同时等)和某些固定词组(实践证明、显而易见、由此看来、总而言之等),此外,还有一些承接性的习惯用语,如“在这里”、“所谓……是指……”、“这就是说”之类。这些词语许多就是复句中所用的关联词语,也有一些是只用在句群之间的。衔接性语言具有两种功能:其一是表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二是使语句前后衔接。因此,缺少了必要的衔接性语言,语气就不连贯。例如下面这段话:“作为经营和运用货币信用杠杆的职能机构,①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信用高度集中的要求。②要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灵活运用信用,人民银行应在这两方面发挥其调节作用和纽带作用。③不论社会制度如何,货币信用的高度统一集中,已成为当代一切国家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信用活动都已为该国中央银行加以有效的驾驭。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当然更应如此。”这段话的意思是清楚的,句子的排列顺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读起来却不大通畅,总觉得疙里疙瘩。如果我们在①、②和③处分别添上“既”、“又”和“事实上”,读起来就通畅多了。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并不一定都要用关联词语来体现,不用关联词语而让读者去体会这种关系的叫做“意合”。在口头表达中,意合的现象比较多,书面表达就比较少,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可以用意合方式的却过多地使用了关联词,也会影响语气的通畅。第二,利用代词称呼。为了在语气上呼应,除了运用衔接性词语外,还可以利用代词作呼应。因为代词和它先前所代的词语有一种自然呼应的关系,所以当我们读到代词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把它和前面的所称代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文气衔接,上下贯通。请看下面这段话:“在银根放松时,由于贷款利率偏低,加之软约束又没有得到硬化,企业进入资金市场的热情往往并不高,它们通过种种手段最终常常能得到贷款。这显然不利于资金市场的发展。”这段话里用了“它们”、“这”等代词。通过这些代词的前后呼应,使我们读起来觉得既流畅又简捷,连贯感也非常强。如果把这些代词统统换成它们所指代的词语,行文会显得口罗嗦,自然语气的连贯就更谈不上了。代词除了称代的作用外,还起着关联词语的作用。在所有的代词中,“那么”、“这样”的衔接作用更为明显,写作的时候,它们往往是我们行文的助手。

二、应避免语言穿插过多,回复过大的现象

要想经济论文的语言通畅,就要使论述的各要点之间保持连续性。有的人喜欢说绕圈子话,从一点扯开,说了半天才回到本题上来,这样的语言当然是不会连贯的。例如下面一段话:“所谓‘另一种汇价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从非贸易收汇来看,一些人主要认为,非贸易收入外汇后,一部分换成人民币,另一部分换成外汇券,而这些外汇券在黑市上兑换人民币,黑市交易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能够完全取缔,但是国家曾明文规定,外汇券兑换外币必须凭外币兑换外汇券的‘兑换证明’,与国家规定的汇价不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且不谈黑市交易的法律性质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外汇券的购买力高于同等额度的人民币的购买力,使用外汇券能够买到较为便宜的商品和劳务。”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却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这样当然令读者感到吃力。在论证中,先“退一步说”的情况也是有的,但是穿插过多,回复太大,阐述同一论题的语句之间的间隔过远,就会造成上下文的脱节。上段话中前一部分画横线的语句应该移到下文适当的地方,后边画横线的可以删去,也可以用括号括起来。只有这样,文章的脉络才清楚,语言才连贯。经济论文的上下文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如若受到破坏,语言的连贯性也随之受到破坏。上面那段话多少反映了口头表达时即兴思维的特点。口头表达时对语言衔接的要求比较低,而且带有即兴的性质,说话人往往爱从一点生发开去,绕了一大圈才回到本题。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自己说话的习惯来写作,就很容易出现这类毛病。

篇5

 参考文献

[1]林娟娟,王勋铭.甘肃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08期

[2]张庆君.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吴锦峰.基于FTD的湖北GDP增长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4]戴德锋.甘肃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陈淑芸,尉浩,马江波,王青志.天津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07年02期

[6]张冰,金戈.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王正儒.宁夏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张洪峰.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6年05期

[9]张玉明,聂艳华.对外贸易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牵动作用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杨海水,赵大平,范方志.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6年12期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与风险度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周帅,于淼,杨宜勇.我国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08年09期

[3]沈学桢,黄帅.美国经济下行变动对我国港口(对美)净出口的影响[J].港口科技.2008年07期

[4]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5]林剑平.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启示——基于货币因素和体制因素的双向视角[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6期

[6]温浩.论贸易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7]周望军,葛建营,王小宁,侯守礼.价格传导问题综述及量化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薛迎春.中国货币市场失衡与国际储备波动联系——基于1994年~2004年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9]程国平,方苏立.关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26期

[10]魏杰.探求流动性过剩的化解之道[J].中国金融.2007年17期

[11]熊仁宇.成本推动型通胀考验央行调控智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13)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著.中国对外贸易创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吴莹等著.中国进出口贸易预测与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5

[3](美)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D.Sachs),(美)费利普·拉雷恩(FarrainB.Larrain)著,费方域等译.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

[4]范从来等著.通货紧缩国际传导机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3

[5]李杰等编著.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程祖伟,韩玉军编著.国际贸易结算与信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唐海燕编著.国际贸易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8]李晓西著.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乐平.2008年中国汇率大观[J].中国自行车.2008年04期

[2]党明灿.人民币币值高估或低估的标准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3]叶莉,郭继鸣.利率平价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宋磊.浅析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J].硅谷.2008年16期

[5]周义,李梦玄.我国汇市和股市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年01期

[6]任兆璋,宁忠忠.人民币汇率预期的ARCH效应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7]王颖.我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焦桂梅.通货膨胀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J].硅谷.2009年08期

篇6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2502

政治经济学是充当整个经济学科和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基础理论支撑的学科和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高校教师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 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近几年的政治经济学讲授中,深感教学的困难,具体表现在:(1)在教学中煞费苦心地强调政治经济学学科的重要性,反复讲解重点概念,基本原理,学生仍是不理解,学生学习兴趣丧失。(2)政治经济学教学的长期道德说教,尤其是社会主义部分,使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而学生普遍对政治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烦。笔者就曾经遇到有学生一学期学下来仍认为学的是政治。(3)学生课堂听课积极性不高,为得学分而学。(4)学完后不知道如何运用理论,考试死记硬背,考完忘完。这些情况使得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尤为不好讲,形成“教师不好讲,学生不爱听”,最后教师和学生都在应付的局面。

2 原因分析

2.1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原理与高中政治重合,学生学习不感兴趣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基本原理与高中政治重合,学生认为再重新学习一遍意义不大,自然提不起兴趣。而且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又一般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生入校接受的都是如英语、思想政治,数学等的基础教育,也容易使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单纯的一门政治理论课。而对政治的学习,学生普遍不感兴趣。

2.2 课程内容过于抽象、理论,不容易理解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抽象程度很高的学科,学生学习这门课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内容抽象、深奥,基本范畴多而且含义丰富,难以迅速掌握不同范畴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细微区别;也很难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知某些概念,感觉理论与自己很遥远。最后是虽然认真学了,但效果不好,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

2.3 教师创新意识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制约学生兴趣提高

长期以来,教师的创新意识弱,教学方式单一,主要就是教师静态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等课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相对薄弱。教师认为只要向学生灌输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就能够把它自觉地运用于实践中。所以虽然课前教师做了大量的备课准备,但课堂气氛仍是死气沉沉,调不起学生的兴趣。而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不仅使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更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社会阅历浅等后果。

2.4 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强,对现实问题解释力不够

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马克思所处的年代,阶级斗争矛盾较为尖锐,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而现在敌对阶级已基本消灭,再强调阶级斗争就显得脱离实际了。第二,政治经济学主要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宣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制度。而现实是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回资本主义,而原资本主义国家非但没有灭亡,反而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产生了疑问。第三,由于市场化改革引发的道德疑问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动摇心理,这种心理也辐射到了政治经济学上。在我们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现象,那会不会存在有剥削,我们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不是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等等,使不少学生产生了质疑,也使政治经济学中宣扬的大道理不能令人信服。第四,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学生关心的问题都没有及时在教科书中反映,教材与实践相比存在明显滞后性。由于教材中不能完全解释出现的众多经济现象和问题,使得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了。

2.5 政治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不够成熟、完善

与西方经济学相比,政治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不够完善。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运用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高效配置和使用资源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从个体到整个社会,体系条理清晰。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较成熟,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定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经济的本质问题进行研究。而社会主义部分内容体系很不完善,研究对象既有生产关系,也有基本经济制度,既研究经济运行,又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出现的众多新问题。研究方法什么好用用什么。研究的内容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等学科部分内容重合。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就是一个大拼盘,各个章节庞杂、零碎,学生学起来抓不住重点,主线不明确。

3 解决对策

3.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

法国重商主义学者蒙克莱田在1615年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在经济学前面加“政治”,意指“社会结构”或“国家”,也就是说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而是以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此后许多经济家也都沿用了这一概念,不管是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还是在马克思看来“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所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属于经济学范畴,不是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当然,对于各个社会形态来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学研究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同时还要弄清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而政治经济学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因为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还没有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是在斯大林主持下编写的。目前国内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是在前苏联教科书的影响下又加入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而形成的,所以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的。

3.2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所以改革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笔者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而由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不同于一般应用性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所以要认真选取部分内容采用案例教学。

比如在讲价值决定时,让学生分析“梵高的画为什么那么值钱?”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们可以举铁路火车票价或电价的调整,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向,以及关系社会民生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等例子进行分析。讲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时,笔者结合当时网络热议的“萝卜哥”由于萝卜价高而大面积种植却又遇上萝卜烂市,卖不出去的事件来说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学生不仅由此轻松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讲虚拟经济的发展作用时,可以举例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的危害。讲劳动力商品时,结合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否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矛盾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案例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针对不同的案例特点和课程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重点难点时穿插借助案例进行解释,也可以围绕着某一问题开展案例讨论或辩论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能引起师生互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后还可以辅导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完成课程论文,提高其经济论文的写作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到理论与实际是有密切联系的,抽象的理论也变得不再枯燥,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改变了其长期以来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纯理论课程而厌学的态度。

但是尽管案例教学有很多优点,鉴于政治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不可能像管理学、西方经济学那样以案例教学为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仍然应该是基础和依据,案例教学是辅助,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

3.3 加强与当代重要经济问题的结合,提高政治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科学,应该能帮助我们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进行枯燥的政治说教。在教学中如果不能联系现实,就不能打消学生心中的疑惑,就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而目前学生之所以对其学习提不起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其理论过于抽象、空洞,与现实结合力不强,学生不知道学习它有什么用,或认为其已经过时了。其实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特别是在我国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企业改革,医疗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学发展问题,三农问题,收入分配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以及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等等都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结合这样的实际问题讲解,从而打破政治经济学“无用论”、“过时论”的说法。

3.4 讲解要有条理,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各个章节庞杂,如何讲解才能使学生思路清晰,抓住主线和重点呢?这就需要教师下功夫总结。比如讲解资本主义部分时,剩余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但是这部分内容分散于各个章节中,学生不好把握。教师就要说明剩余价值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实现理论和分配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包括对资本总公式矛盾,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资和资本积累理论的分析。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包括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研究。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包括对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地租的分析。

讲解社会主义部分时,由于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至今不过五十多年时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只有十多年,所以不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可能建立起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的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面对内容体系不够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部分,教师首先要明确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太多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其次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讲授的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主线,以市场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石,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关系发展的规律,对比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性质的不同进行讲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思路清晰,讲解才会有条理,学生才能抓住重点。

3.5 改进成绩衡量标准,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成绩衡量标准,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经常会有学生抱怨平时课堂上认真听讲了,课后作业做了,可最终的成绩却不理想,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改进成绩衡量标准,对于平时课堂上听讲、讨论、提问等环节表现良好的学生加分,并以平时成绩形式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在期末考试时加大案例分析题型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其的竞争意识,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宏.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困境与出路[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

[2]谷书堂.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J].经济纵横,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