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消防安全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30 07:0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检察院消防安全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检察院消防安全制度

篇1

四川精济律师事务所 何宁湘律师

[ 前面的话 ]

人身损害赔偿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在立法上、实践上以及理论上始终没有加以很好解决的问题。

不论人们对当今司法解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意见,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严肃的质问、广泛的讨论以及深刻的思索。2003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它是在我国制定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的过程中出台,它受到了法学界与司法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这天无疑是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发展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日子。于此同时,也无法否认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目前仍存在很多很多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观察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的适用及存在的问题。

--------------------------------------------------------------------------------

一、交通事故、工伤保险条例与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的适用选择

【案情】2004年3月,某市某区一学校准备召开一个外单位联系会议,安排学校各相关部门前往往各对口单位送发请柬、由于其中一部门没有车,学校召开了办公会,对于送请柬交通工具作了乘公交车、乘出租车或等待有车再去的规定。临行前校长再三要求保证安全。而后传来两员工发生交通事故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已送往往医院抢救,数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据查先死亡者向其亲戚借一辆摩托车,带了另一员工,两人同乘该摩托车,行至某弯道时摩托车驶出公路,跌落到4米深左右的山下。从死者的身上发现了请柬。

交警部门作现场勘察,发现事故发生时,道路对方无任何车辆,死者周围也无任何一方行人、车辆,最后认定属于无责任交通事故。区安全办公室也到学校进行调查取证,最后认定为学校无责任安全事故。

【问题】面对这突发的员工死亡事故,学校经过研究,由于该两名员工借摩托车一事学校没有人知晓,也没有发现两员工乘摩托车做其他事情的情节,只能认为是因工死亡。问题是:该两员工的善后应依据什么进行处理?

大致摆在面前的依据有三:1、对于学校事业单位,一直依据其职工福利待遇政策,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是最高是本人工资的20个月。2、依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该市的死亡补偿金为该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50个月。3、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第29条规定:死亡赔偿金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一次性赔偿20年。死者之一的亲属按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计算出总额为26万余元的金额要求学校进行赔偿支付。

【分析】由于交通事故无对方责任人,故无法作为交通事故处理。按事业单位福利政策处理,亲属于获得的抚恤比较后两者比较低。由于在本案学校本身不存在侵权与过错,不应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因此不应适用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另外,按照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规定,即使工伤,学校有责任,也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办理,而不能依据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重复赔偿。

【处理】最后死者家属接受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处理的方案。

--------------------------------------------------------------------------------

二、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共同侵权规定的适用,抗诉再审纠正连带赔偿责任的错误判决

【案情】一工业园区,与一包装材料厂签订了标准厂房租赁合同,将区内一标准厂房底层租赁给包装材料厂进行生产使用,该包装厂在此生产经营三年,三年内每年每季当地消防机关都要例行进行消防检查,从未提出过任何问题。在此期间,一动力公司租用房厂房二层作存放曲轴等机械产品的库房使用。另外工业园区也将自己子公司经销的空调机存放在该厂房二层的另一区域内。1999年7月的一天,该地区临时停电,包装厂的工人停止生产后忘记关闭丁烷气瓶,下午来电时,包装厂工人合电闸时,突然发生爆炸,后形成火灾。致使操作工人死亡,火灾使二层存放的货物烧毁或变形报废。

事故发生后,经公安消防机关认定,事故系包装厂管理不善,操作工人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爆炸火灾,对于事故责任认定:包装厂负直接责任,工业园区承担间接责任。工业园区不服事故认定,向上级消防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级消防机关作了重新认定,对原认定事实及损失数据金额进行了修正,但消防责任认定没有改变。工业园区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但法院以消防责任认定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口头答复不予受理。

2000年动力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事故损失赔偿的民事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工业园区对包装厂的消防安全失察,认定工业园区与包装厂构成共同侵权,对动力公司的损失负连带赔偿责任。工业园区不服一审判决,向中级法院提起上诉,但因火灾损失太大近1500万元(包括厂房),故向中级法院申请缓交上诉费,但未获得批准,上诉期届满一审判决即生效,动力公司即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工业园区迫于无奈只好向市人民检察院申诉,检察院经过认真研究案情,认为不案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工业园区没有与包装厂在爆炸火灾事故上有共同故意、过失与过错,但由于《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过于简要,若要提起抗诉存在一些理论问题,便将此案暂时放下。2003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司法为民”,在《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站公布了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的征求意见稿,市检察院看到征求意见稿上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条款,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与他们的意见一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市检察院即依法提出抗诉。现该案已作再审,并作出了相应的再审判决,工业园区摆脱了连带赔偿责任。

附: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一)----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法规演变过程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二)----相关司法解释、法律规范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三)----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的主要特点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四)----当前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篇2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市、县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大平安理念,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实现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基本目标,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基本保障,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重塑形象、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行动时间

2017年9月10日-12月10日

三、工作目标

全面构建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大巡防,进一步提升下半年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事)件,坚决防止发暴力恐怖(案)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坚决防止发生,顺利完成县委下达的综合目标任务。

四、行动内容

(一)平安建设集中宣传行动

1.广泛发动社会宣传。政法委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在高速公路醒目位置制作1幅平安建设大型公益广告,在铁路沿线制作。

2.幅关于铁路安全的大幅永久性的宣传标语。街道办事处落实永久性标语2幅,村社区不少于2幅。县综治办先行试点,在城区打造一条平安建设宣传街道和一个平安建设宣传小区,并在全县组织学习推广。全县召开平安建设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各村社区要将《平安来敲门-居民安全防范手册》及《平安建设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一封信要在全县范围内张贴。各村社区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宣传平安建设及培训满意度测评内容,要充分利用群众坝坝会议和村村响广播会议等多种形式让平安建设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全面推进入户宣传。结合扶贫攻坚入户走访工作,发放网格员、片区民警明白卡,张贴“网格员、片区民警公示牌”,收集填报矛盾纠纷排查表、治安隐患排查表,动员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片区民警、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建设积极分子等深入开展“进千家、入万户、送平安”活动,向群众上门送平安建设宣传单(卡、册)、小样宣传纪念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问卷等,全力推进平安建设家喻户晓。

责任单位:党政办、司法所、党建办。

坚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的原则,围绕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和消除各类社会治安安全隐患,突出严打、严防、严控、严治,确保不发生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不发生造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不发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极端暴力事件,不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安全感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治安案件和交通、火灾事故。

五、工作重点

(一)强化重点矛盾化解。针对拆迁、涉军、97、98年未分配大中专学生等特殊利益群体事项,强化落实稳控、矛盾化解等各项措施,严打非访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针对因企业欠薪讨债等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重点对建筑

领域、生产企业开展一次全面摸排,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对风险企业及时谈话并跟踪随访,严防出现意外事件。

责任部门:办、拆迁办、城建中队、党政办公室

(二)强化重点人员稳控。结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常采常新工作模式,针对个别群体串联集访等问题,逐一见面谈话,引导其通过正常渠道、法律途径解决,严防出现集体非访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和极端个人行为。针对个人极端暴力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整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村治保等社会基层调解力量以及强制医疗所等专业看护场所,实行“每日排查、每周梳理、每月汇总”滚动摸排,确保“不漏一人”。

责任部门:办、司法所、党政办公室

(三)强化敏感人员管理。针对、门徒会等高危人员,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分级分类管控,逐人建立监控档案,发现可疑迹象及时上报。

责任部门:司法所、党政办、各村社区

(四)强化黄赌毒整治。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各村社区要组织专门队伍,对辖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通过公安机挂牌整治、打击整治一批隐藏在会所、场所内的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取缔一批无证经营场所。

责任部门:综治办、司法所、党政办、各村社区

(五)强化刑事犯罪打击。打击整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盗抢骗”及命案等严重暴力刑事犯罪,各村社区要完善网格化巡逻组织,建立和完善群

防群治队伍建设,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配合公安机关严打严防“两抢一盗”、通讯(网络)诈骗、电动车盗窃等多发财案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办、司法所

(六)强化公共安全管控。针对消防安全,以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综合体、高层地下建筑、居住出租房屋、养老服务机构、宗教庙宇等为重点,全面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常态严管措施打击消防违法行为,督促单位落实巡查、演练等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大型活动,以繁华商区为重点,提前对促销、祈福等群众自发聚集节庆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指导督促落实主办单位安全责任。针对重点部位,进一步强化对金店珠宝行、大型商场、企业单位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加强指导、督导工作力度,补全技防安全漏洞,加强加强重点部位巡防,强化安全防范宣传,严防暴力抢劫犯罪案件发生;加大对车站、宾馆、网吧、歌厅等复杂场所的巡查、管控力度,严防打架斗殴和违法犯罪行为。针对危爆物品,会同安监部门大力加强危爆物品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监管,特别是烟花爆竹的运输和销售,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坚决防止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责任部门:安全生产办公室、城建中队、党政办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精心组织。为强力整治社会治安,滨江街道党工委、专题研究当前形势任务,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各村社区、各部门必要充分认识这次整治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按照方案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单位要采取超常的措施,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等各种有效手段形成强大的整体工作合力。要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统一执法思想,形成打击合力。

篇3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

XX街地处XX区闹市中心,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万余户,近10万人,划分12个社区。街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市、区综治委关于推进综治工作进社区的要求,成立了综治工作进社区领导小组。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分别挂点社区,督促工作目标的落实。同时,街综治办会同派出所、司法所制定了防范进社区、消防安全进社区、四五普法和青少年教育进社区,“”人员三帮一教进社区,纠纷调处进社区等具体工作,建立信息网络,年内预警报告率达到100%,落实网络化巡逻,保证了工作的落实。

二、以点带面,深化创安

为全面推进“综治工作进社区”,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群众。邾城街向12个社区印发2万余份告居民书,社区结合“883”行动计划,采取召开居民座谈会,利用宣传车、有线电视、墙报、黑板报、横幅标语、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自觉性。二是以点带面,推广典型。结合我街实际,党工委、办事处先在凤凰台、黄茂、章南、文化、东安、红旗等社区为试点,探索经验。如东安社区健全治安防范网络,落实群防群治措施,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制订了安全防范平面图,治安中心户长职责,治安领导小组职责和“六有六无六收”等制度规范上墙。每天各片地段有2—3名关照员值班。治安防范做到白天晚上一个样,雨天、晴天一个样,安全检查不间断,坏人坏事有人管,目前已安装电子防盗门5个,简易单元防盗门12个,普通防盗门960个,修建自行车棚10个。又如文化社区实现了“六无”和“六有”,即无“两劳”回归人员重新犯罪,无重大民事纠纷,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入室盗窃案件,无民转刑事案件,无一起因居民上访投诉问题未解决而赴省、市、区上访的案件。六有:即有一个中心户门牌,有一个治安巡逻袖章,有一个治安中心户职责表,有一个治安巡逻工作记录本,有一个管段民警及社区的联系电话,有一个月一次的碰头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预防外来人口犯罪,主要采取超前防、重点防、跟踪防,做到调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居委会,文化社区调处了12起纠纷,成功率达100%,居民非常满意。

三是搞好帮教工作,预防重新犯罪。我街把帮教工作作为创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全街83名“两劳”释放人员和76名“”习练者逐一建档建卡,制定花名册与登记卡,跟踪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三帮一”帮教措施,促其转化,每月定期不定期上一次帮教对象的门,关心他们的疾苦,了解其思想动态,生活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如违法青少年徐苦受坏人引诱、参与盗窃活动,被拘留了回家后,社区干部了解家庭生活有困难,父母双下岗,哥哥是残疾人,我们按秩序为他家办理低保。又如两劳回归人员,李某回家后无工作,社区群干得知李某会开汽车,又千方百计为他联系一位个体业主主跑运输,使他成为一名自实其力的人,目前,社区治安秩序良好。

又如章南社区路口多,商业网点多,还有城南菜市场,治安环境较为复杂,对此,街道筹措经费与辖区单位联系从硬件入手,通过拆违,堵路口,修建马路,种植绿化带,建文化活动设施,安健身器材2套,建社区警务室等,使社区面貌有了大的改观,社区发案比去年同期下降25.98%,通过街检查已达到了星级社区。我街及时推广,九月和十月分别组织到先进社区参观学习,整体推进综治工作茧自缚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三、整合治安资源,加强基层防范

篇4

一、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护渔2009”海洋渔业执法行动领导小组,李爱学任组长,任占伟任副组长,乔龙及沿海县分管局长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市渔政处,任占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统一组织,协调全市的执法行动。沿海两县局负责制定本辖区的护渔行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时间安排

自2009年4月15日至9月30日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渔船规范化管理。结合捕捞许可证换发工作,对渔业船舶持“三证”(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船舶登记证、渔业船舶检验证,下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换发捕捞许可证及IC卡发放工作顺利进行。加大对“三无”渔业船舶查处力度,对“三无”及“三证不齐”渔业船舶进行认真清理。开展渔船标识(船名号、船籍港,下同)、安全设施的执法检查,强化渔船的规范化管理和提高安全作业水平。

(二)针对今年伏休制度的调整,加大对违反伏季休渔制度的查处力度,维护伏季休渔秩序。

(三)认真执行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结合我市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做好增殖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对违反规定在增殖海域作业或使用禁用网具的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四)加大渔具渔法管理力度,强化幼鱼比例检查,对违规使用禁用渔具、渔法等非法捕捞行为进行查处,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正常渔业秩序。

四、检查内容和要求

护渔行动分为港口执法检查和海上执法检查两个方面,海陆检查要相互衔接、配合,确保检查效果

(一)港口执法检查

1、实施单位。港口执法按照省渔监局部署,由港口所在地的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市督导。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渔政、渔港监督、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开展港口统一执法行动。

2、行动时间。行动时间原则上集中在伏休时间或其他渔船集中停港的时间,并应与海区及省组织的海上执法检查相配合。

3、检查内容

(1)重点检查渔船捕捞许可证(捕捞许可证)、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及IC卡的持有情况(目前我市沾化县渔船已实行IC卡管理),渔船所有人是否与证件相符,渔船实际作业方式是否与捕捞许可证核准的作业方式一致,渔船是否参加年审。

(2)检查应休渔渔船停港情况,根据市局伏休管理方案的要求,逐条落实应休渔渔船停靠情况,重点加强大马力渔船或异地停靠渔船的检查,严防其擅自离港或从事违规作业。

(3)认真做好渔船安全检查工作,重点检查职务船员持证情况和渔船安全设施配备情况,主要包括渔船通信联络、救生、消防安全设备与号灯、号型配备,主机(辅机)安全运行状况,船体质量和装(配)载等安全情况。

(4)检查渔船标识情况,重点检查渔船船名号、船籍港标识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假冒或涂改船名号、船籍港等情况。

(5)检查在本地区进出港及停泊的从事北太平洋鱿鱼钓渔船情况,要根据北太鱿鱼钓有关规定,重点检查是否带有大型流网,是否载有违规渔获物。

(6)检查渔业辅助船营运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载客、载货行为。

(7)检查渔船签证情况,重点检查渔船是否按规定申请办理签证,渔业辅助船是否按航次签证。

4、检查范围。辖区内的所有渔业港口、渔业企业自用码头及非渔业港口的渔船集中停泊点。

5、检查渔船的数量。各地对44.1千瓦(60马力)以上登记在册的捕捞渔船,检查率不得低于总数的70%;对44.1千瓦以下捕捞渔船,检查率不得低于总数的50%。检查中发现的异地渔船(船籍港不在本地的渔船)也要统一纳入检查范围。

港口执法检查的情况,由检查人员负责填写《“护渔2009”执法行动港口执法情况表》(附件3)格式后,逐级汇总上报。

(二)海上执法行动

1、实施单位:各县根据各自实际组织开展海上专项行动,并配合好省渔政机构5月和9月在蓬莱市至无棣县我省所辖禁渔曲线内侧海域进行的海上执法行动。市局领导小组于8月份组织市、县渔政船实施1-2次全方位海上执法行动。

2、行动时间及要求

第一次执法行动自2009年5月1日至5月31日,主要结合渔船年审换证、安全生产管理、渔具、渔法管理及亲虾、鹰爪虾专项资源管理工作进行。

第二次联合检查自2008年9月1日至9月30日,重点检查渔船是否持证作业、作业区域、网目尺寸及幼鱼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伏休期间的检查,按照市局《伏季休渔方案》要求执行。

3、检查内容

(1)检查捕捞渔船持“三证”、IC卡和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情况,渔船所有人是否与证件相符;

(2)检查应休渔船是否有违反规定出海作业情况及其他违反禁渔区、禁渔期情况;

(3)检查海上作业渔船的作业类型、作业场所是否与捕捞许可证核定的内容相符;非休渔渔船的渔获物中幼鱼是否超过规定比例。

(4)作业网具的网目尺寸是否符合规定及使用其它禁用渔具。

(5)检查渔业辅助船是否有收购非法渔获物或非法从事捕捞的行为;

(6)检查海上作业渔船安全设施配备情况;

(7)查处其他非法捕捞行为。

4、登临检查渔船数量。执法行动期内,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违规渔船的登临检查力度,提高登临检查率。每艘渔政船每月海上检查不少于10行次,每航次在海上观察渔船不得少于30艘,登临检查渔船数不低于10艘。对被检查的渔船要按要求填写《“护渔2009”执法行动执法检查渔船汇总表》(附表3)。

五、处理原则

(一)对港口检查中查获的违规渔船的处置原则

1、对无船名号或虽有船名号但在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换证数据库(以下称渔船数据库)中没有记录的船舶,凡装有捕鱼设施、涉嫌从事捕捞活动的,可暂扣该船进行调查。不能在限期内出示船舶相关证书的,可根据查证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并责令船主拆除捕鱼设施后放行。

2、对套牌、假冒、涂改船名号或船籍港,未按规定标识刷写船名、船号或涂改、伪造船名、船号的,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整改并依据《山东省渔业船舶和渔业港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项,对渔业船舶所有者或经营者给予5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罚款。

3、对不配备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救生、消防、导航等安全设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据《山东省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项,对渔业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给予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4、对船员配备不齐或船员配备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据《山东省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二项,对渔业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给予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所有需要暂扣的渔船、证书或IC卡,由检查人员会同当地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执行。暂扣渔船费用由船舶所有人负责。

(二)对海上检查中查获的违规渔船的处置原则

1、凡海上查获的以下捕捞渔船或辅助渔船,一律按“就近异地扣押”原则押回港内依法处理,不得在海上处罚后放行:

1)违反伏季休渔管理规定出海作业的;

2)不能现场出示“三证”或IC卡且在渔船档案无记录的;

3)抗拒检查、暴力抗法的;

4)“三证”齐全但船名号有明显涂改痕迹的;

5)渔业辅助船违反伏季休渔规定为应休渔捕捞渔船服务、收购非法鱼货或从事捕捞生产的。

2、对违反伏休规定的要严格按照《山东省伏季休渔执法规程》执行,被扣港的渔业船舶,原则上要扣押至伏休结束、依法处罚后放行。如因港口或渔船安全原因确需提前放行的,由办案机构提出处罚意见,经市局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并实施处罚后方可放行。

3、海上查获的“三无”渔船,一律“就近、异地”押回港内依法处理,不得在海上处罚放行,也不得扣押在违规渔船的船籍港或船东户籍所在地。案件处理情况由办案机构报市局汇总,并报省厅备案。

4、对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一律按《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没收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款按以下标准执行:

1)39马力以下:每船500-5000元;

2)40马力-99马力:每船2000-10000元;

3)100马力-149马力:每船10000-20000元;

4)150马力-399马力:每船15000-30000元;

5)400马力以上:每船25000-50000元。

5、无捕捞许可证擅自进行捕捞的,一律按《渔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没收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没收渔具和渔船。罚款按下列标准执行:

1)39马力以下:每船500-5000元;

2)40马力-99马力:每船2000-10000元;

3)100马力-149马力:每船10000-20000元;

4)150马力-399马力:每船30000-50000元;

5)400马力以上:每船40000-100000元。

6、违反捕捞许可证关于作业类型、场所、时限和渔具数量的规定进行捕捞的,一律按《渔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没收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

7、凡在禁渔期销售、代冻未经依法处理的违法捕捞渔获物的,一律按照《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水产品市场价格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8、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按《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收取渔业资源损失赔偿费。

9、对严重违反《渔业法》规定从事渔业生产的,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放2009年上半年渔业油价补贴资金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09]第33号)规定,视情节扣减或不予发放油价补贴。

10、对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渔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三条情形的,依其规定,有公安机关立案追诉。

11、对制造海上治安案件或暴力抗法威胁到渔政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的渔船和人员,应通过拍摄等方式做好现场取证工作,回港后可按照有关协作办案的工作要求组织调查处理,并视情节及时移交公安边防部门处理。

六、工作要求

1、各沿海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电台、报纸、标语等形式,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其认识到专项行动是贯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重大行动之一,对进一步规范渔船管理,查处非法捕捞,维护海上生产秩序,保障伏休制度顺利实施,确保渔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依法生产自觉性。行动期间,各地加强与新闻媒介的联系,适时宣传专项行动的成果,扩大专项行动的影响和效果。并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适时上报市局(含图片资料)。

2、参加行动的渔业执法人员,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渔业法》、《行政处罚法》的各项规定,统一处罚标准,严格执法程序,确保执法公正。要根据国家渔政局《关于印发〈渔业行政执法协作办案工作制度〉的通知》精神,加强协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渔业行政执法协作办案工作制度》的要求,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认真做好协查工作,依法办理渔业违法案件。同时,积极争取公安、边防等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实行联合执法,提高管理效能,确保管理效果。

3、护渔行动期间,市局设立举报电话:*。各沿海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也要设立和公布护渔行动举报电话,方便渔民举报。

4、对查处的违规渔船要根据规定在证书的违规记录栏填写其违规情况,已实行IC卡管理的县区,应将其违规信息写入IC卡。

篇5

刚才,书记对全旗政法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研究分析了当前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政法工作任务,讲的非常好,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我完全赞同,也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几点意见。

一、领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政法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中央、自治区和市里先后召开了政法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政法工作任务和要求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政法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上三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政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后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深化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深化对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深化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认识,努力在执法思想、执法实践、执法作风等各方面真正体现政法干警的新面貌和政法机关的新形象,确保旗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地贯彻执行,为推进我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二、服务全局,进一步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

要根据旗委八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按照旗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政法工作的要求和任务,找准政法工作与服务全旗整体工作的切入点。今年,要继续以平安和谐后旗建设统揽政法工作的全局,按照平安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分类抓点,以点带面,切实增强政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稳定促和谐、促发展。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严打整治为手段,增强群众安全感。以群众对社会安全的评价和需求为指针,建立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机制,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适时组织各种专项行动。继续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财犯罪,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有针对地组织开展禁毒、禁赌、防盗、防火等重点领域治安整治工作。继续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把工作重点、力量配置、考核奖惩等落实到构筑治安防控体系上来。不断提高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

二是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促进社会和谐。要把调解理念贯穿于政法工作之中,重视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善于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问题产生的群体性行政争议。要不断强化司法行政部门调解矛盾纠纷的职能,政法各部门在执法办案中充分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实现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手段的有效衔接,注重从源头上妥善预防处置。

三是以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为抓手,确保社会秩序长治久安。要重点加强对“社会人”、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把每个人都归属到各种社会组织之中,把各种新的组织都纳入有序管理之中。把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行业作为治安管理的着力点,重点加强社会流动人员管理,进一步明确细化流动人口业主责任制、出租房主责任制、职能部门责任制和暂住地责任制,执行信息采集登记、动态流动排查等制度,形成人口信息、居住、就业“三位一体”、管理服务并重的人口服务管理模式。要继续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系统、行业、部门平安建设的职责任务,调动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要开展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落实安全防范和管理措施,加强对危爆物品使用经营行业及事故案件高发行业的管理,重点加快交通管理、物业管理、运输行业、矿山行业、化工行业以及金融部门安全技防设施配套的步伐,加强公共复杂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强化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共安全。

四是以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夯实政法工作基础。要按照创建平安和谐后旗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基层打基础,在建立健全基层基础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执法能力,落实基层人财物保障上下功夫,促进政法工作重心下移、调度下延、警力下沉。逐步建立健全由基层派出所牵头、专群结合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由司法所牵头、条块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由综治办维稳办牵头、村民居民自治组织为依托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

五是以构建法治后旗为目标,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

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推进依法治旗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广泛宣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民族区域自治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围绕当前形势,积极开展宏观调控、节能减排、资源保护、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开展以“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要以开展“法治旗县”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化地方依法治理;以开展“民主法治嘎查村(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化基层依法治理;以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依法办事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化部门和行业依法治理,努力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六是以规范执法行为为根本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法院、检察院工作决定的精神,支持“两院”发挥好审判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要进一步完善政法各部门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度,强化司法服务职能,关注和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调解手段,依法解决涉法涉诉问题。要改进执法方式,落实便民措施,促进执法规范化、公开化。

三、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坚持政治建警,确保政法队伍的政治本色。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引导广大政法干警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执法、司法实践中,真正解决好“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根本问题,提高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坚持素质强警,提高政法干警执法能力。要以公正司法为核心,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机制,认真抓好干警的专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政法队伍服务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从优待警、从严治警,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培育和树立新时期政法工作先进典型,开展见义勇为、平安卫士、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等争先创优活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政法干警,落实好政法干警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执法环境,调动广大干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完善政法队伍监督制度和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四、加强领导,进一步为政法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用改革创新精神来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按照“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要总揽维护稳定工作的大局,针对形势的变化,不断深化政法工作改革,转变工作作风,更新工作理念,提高领导水平。

篇6

关键词:开发商 违法经营 利益 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55-02

近年来,受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推动和刺激,我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迅猛,房地产领域部分企业或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法制、政策、监管等相对不健全的空子打“球”,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大量进行违法开发建设,并隐瞒违法事实未经许可将房产公开销售,谋取非法暴利,然后将非法所得进行转移,企业停业、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致使大部分购房户合法权益无法保护,相关行政部门处罚措施无法落实,严重损害房地产市场秩序,损害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海南省开发商以违法经营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要表现

开发商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房地产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主体。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的有关案例可以发现,开发商违法经营行为几乎遍布房地产项目从土地获取、规划审批到工程建设和房屋销售的全过程。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获取环节的违法行为

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土地的用途有严格的限定,改变土地用途需经人民政府批准。但实际上开发商为了规避招拍挂制度,常常先斩后奏,不经批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在土地市场监管中,该违法行为隐蔽性强,且对既成事实行为的处罚法律上又缺乏可操作性,在我省房地产领域较为普遍存在。

非法交易土地。我国对土地转让收取的税率较高,一些开发商为了逃避缴纳税款,往往假借转让公司股权方式或合作开发的名义恶意串通,规避法律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以达到土地交易的目的。此违法行为因其“合理”避税,受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几乎成为开发商之间不宣自明的“战略合作”策略。

2.规划审批环节的违法行为

公文造假。我省政府部门对房地产业实行严格监管,对房地产开发经营设定了各种市场许可和准入制度,一个房地产投资项目要开工建设,需经政府有关部门严格审批,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有关证件,因涉及部门多,审批时间长,最易产生的违法行为就是开发商伪造政府文件骗取办理相关手续。

商业行贿。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在规划审批、工程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预售销售等诸多环节均存在较大权力寻租空间,给一些不法开发商以可乘之机,商业行贿犯罪行为几乎涉及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且涉案金额大,行贿手段多种多样,呈多发趋势。

3.工程建设环节的违法行为

违法建设。主要表现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或违反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擅自变更批准的规划设计图纸进行建设,如改变栋数、层数等建设规模、不按原施工图施工,导致项目不符合相关建设程序,且存在质量、消防安全隐患,无法组织竣工验收。

偷工减料。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谋取经济利益,在工程建设阶段偷工减料,超越实际条件的赶工期、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以此来节省建设成本,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房屋质量和使用功能被破坏,由此埋下安全隐患,不仅使业主的经济权益受到侵害,还给购房者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严重背离了商品经济中的诚信和平等交易的原则。

4.房屋销售环节的违法行为

非法销售。开发商在未取得房产开发建设合法手续或未取得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的前提下,将房产违法出售给购房人,致使无法办理房产过户或房产证。

一房多卖。房地产开发商在预售或出售房产过程中,因购房者出现违约或房产升值等因素,开发商在没有按正常程序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又将房产出售给他人,造成一房多卖。

非法融资。开发商为资金套现,将手中的存量住房以虚构的买房人(内部职工或开发商亲属等)名义购买,签订定虚假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到银行按揭贷款,套取银行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房产建成后再将房产卖给购房人,一旦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那么银行将采取民事诉讼途径执行房产,真正购房人的权益将得不到保障。在此类非法融资过程中往往还兼具合同诈骗、一房多卖的违法行为。

广告欺诈。这类违法现象主要体现在广告用词上使用绝对化语言,如“绝版”、“唯一”等词语,内容上有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如“追求帝王奢侈享受”,数据上使用虚假或者不合法的统计数据,避重就轻,欺骗消费者。

二、开发商利用违法手段获取非法利益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开发商利用违法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对购房者、对政府、对社会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1.挑战法律权威,影响依法治国进程

因当前对房地产领域非法经营犯罪的定罪处置难度较大,与所牟取的高额非法利益相比,开发商犯罪成本较低,许多开发商在铤而走险牟取非法暴利后将获取的非法所得进行转移,企业停业,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逍遥法外,导致政府部门的整改处罚措施无法落实,这是对于司法权威的挑战。开发商这种无视法律法规、逃避法律裁决的行为,无疑是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海南建设进程中的绊脚石。

2.扰乱市场秩序,制约海南经济发展

开发商通过各种非法行为降低开发建房成本支出,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房产以获取同行业中的价格竞争优势,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竞争秩序;开发商非法经营房地产的行为直接导致大部分购房户无法办理房产证并上市交易,有些房产甚至无法居住,导致购房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开发商却获得巨大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此类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管理,不利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埋下安全隐患,威胁社会公共安全

房屋建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综合工程,房屋质量安全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强制规定的选址、规划、建设等审批程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障房屋的质量安全,而有些开发商受高额利益驱使,在开发过程中往往省略掉这些步骤、逃避专业的监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许可证的规定擅自变更批准的规划设计图纸进行违法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建设和验收便非法出售,房屋的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往往存在安全隐患,成为威胁购房者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隐形炸弹”。

4.施压政府工作,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有的开发商为了快速办理有关手续,逃避政府部门的监管,不惜伪造政府公文、行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骗取或换取有关部门许可证件,审批手续环环相扣而引发连锁反应,给政府部门工作和党政干部形象带来负面效应和系列弊端。部分开发商试图通过“先斩后奏”、“既成事实”的形式施压政府部门,让政府兜底买单,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完全推到政府身上,致政府工作于被动境地。

三、处理开发商以违法经营手段获取非法利益问题的建议

开发商违法经营行为是制约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如何遏制开发商违法经营行为?关键在于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查处犯罪行为。

1.加大依法打击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房地产领域开发商违法经营行为之所以蔓延猖獗,与对开发商的处理偏宽偏轻、打击不力有关。尤其是对于开发商非法经营行为的惩处,《刑法》第225 条规定第4项明确规定,只要扰乱市场秩序达到严重的程度,就构成非法经营罪。但房地产领域非法经营行为与刑法意义上的非法经营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部分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非法经营,却最终并未以非法经营罪来刑法量罪,以较低的犯罪成本攫取高额的非法利益,这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开发商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因此,从开发商违法的动因来分析,提高犯罪成本、强化惩罚力度是有效地打击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非法经营犯罪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案情复杂、影响恶劣的案件,通过非法经营手段获取高额非法收入,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一律要坚决按上限处罚,严惩不贷,依法判处个人非法经营罪,并通过司法程序依法处置个人非法所得及相关资产,同时要依法从严处置此案相关涉案干部,这也是当下大力反腐、从严管理干部的必然要求。

2.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力、干部职工缺乏自律是当前大量开发商违法经营行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从源头上堵住问题产生根源,关键是要从体制机制着手,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政府层面看,必须完善对与房地产领域相关的重点职能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国土、规划、住建、市政市容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部门内部规章,打造跨部门工作的高效制度机制,力争建立起多部门查处违建的联动工作机制和全市证、照、文信息共享应用系统,以及高效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努力规范政府权力在房地产开发建设方面的运行,真正做到阳光运行;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等。从市场层面看,必须完善房地产市场许可和准入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对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认定的严格审核机制,对于转包、挂靠等行为,通过执法监察予以纠正;完善房地产企业信用信息制度,限制或禁止有违法违规等不良记录的开发商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预警和防范效能等。从干部层面看,要完善从严管理干部机制。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积极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廉政自律意识、宗旨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行政。

3.推动健全相关法治,营造公平法治环境

为了改善和加强对不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国家已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建筑法》《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联房地产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针对性地规范市场行为。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形成强有力的法治监管,才能切实创造安全公平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因此,继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市场实际,细化完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是推动当前我市房地产行业法治化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加强法治海南建设、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盛婷.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制研究:【湖南大学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