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4:4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量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通过江苏省林业局林业产业办公室,梳理、整理泗阳县现有的林业产业发展资料,把握其林业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和区域分布特点。从省农委、省统计局、县农委、县统计局及其网站等收集泗阳县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材料,特别是农村收入、农户收入的材料和数据,并进行探索性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和把握林业产业及农民收入的含义、历史、现状及相互关系等;二是通过实地调查对农户和企业进行走访和座谈,了解和掌握农户及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济收益情况。机械抽取200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2000~2012年间每年的经济收入及其来源构成,包括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支出及纯收入等;对企业主要调查和访谈企业基本规模、企业效益、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企业对农民增收的途径、及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数量估计等。
二、研究方法
利用实地调研和统计资料获得的数据资料,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选取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多元一次模型,进行相关性等分析,并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科学评估林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1选择样本根据实地调查以及当地林业局、统计局提供的数据,选择泗阳县农民2000~2012年人均收入及林业产业收入构成为样本。由于泗阳县特色经济林果及综合利用、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及野生动植物培育利用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农民在这3大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较少,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小,故不予考虑。
2选择变量考虑到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及研究目的,以农户人均收入为因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农户经营从事林业各产业的收入为自变量,即解释变量,
三、结果与分析
1相关性分析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利用EVIEWS6.0软件,绘制Y关于X1、X2、X4的散点图。由图1可看出,Y与X1、X2、X4均呈线性相关关系。为确定变量的相关程度,现进行变量相关系数的计算。本文采用KarlPearson的简单相关系数[4],其数学表达式为根据调查整理所得的数据,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变量相关系数矩阵表,数值P值是表示2者相关性是否有意义的指标。一般而言,相关系数在0.8以上称2者有高度相关关系,0.8到0.5之间为中度相关,小于0.5视为不相关。一般P值的数值小于0.05,表示2者间的相关系数有意义。由表3可知,X1、X2、X4这3个自变量均与因变量农户家庭人均收入Y显著相关,且P值都小于0.01。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农户从事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获得的收入X4,其次是农户从事板材加工产业获得的收入X1,3者中影响相对较小的是农户从事林木种苗产业获得的收入X2,符合调查实际,表明对这些变量做回归分析是合理可行的。
2回归分析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见此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0.999935,修正的决定系数为0.999914,说明此方程对样本拟合得很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度大。F统计量为46267.24,表示此方程通过了方程显著性检验,即F检验,在统计上有意义。P值=0,表明方程高度显著。由于各系数的P值均小于0.05,此方程通过了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即t检验,系数是合理的。由此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泗阳县农户从事板材加工产业、林木种苗产业、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所获得的收入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都是正向显著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森林与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其次是板材加工产业,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林木种苗产业。
四、小结与建议
篇2
安徽省作为中部振兴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其经济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我们搜集到2000-2010年安徽省的部分经济数据,并据此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
1.人均GDP: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人均GDP指标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个地区越发发达,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农业: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个国家的农业越发达,它的经济也就越发达,并且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状况更加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水平。
3.工业:工业是一个地区兴盛的标志,一个地区工业越发达,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运输业:运输业就像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个地区的资源得以融合,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在运输业发展的今天,它给国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5.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代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其发展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所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视。
二、回归结果分析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9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8,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非常好。F统计量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说明在显着性水平0.05下回归方程在整体上是显着的,模型对人均GDP的解释程度几乎接近99.9%,。T统计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说明另外三个因素对模型影响显着。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看出每两个简单相关系数均大于0.8,说明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9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8,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得非常好。F统计量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说明在显着性水平0.05下回归方程在整体上是显着的,模型对人均GDP的解释程度几乎接近99.9%,T统计量各个因素均大于2,说明每个因素因素对模型影响显着。
2.异方差性检验。通过White检验检验模型,得出nR^2的值为9.9376且P(nR^2)>0.05,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性检验。通过布罗斯-戈费雷或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四、总结
最终模型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平均来说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议
由计量经济学建模过程及结果可以看出,农业对于人均GDP的增长可以忽略,工业,运输业,旅游业对人均GDP的影响比较显着,我们应当大力发展这三个产业。鉴于安徽省自身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以马鞍山,芜湖,铜陵等省内工业城市为首的工业特区,发挥其临近长江,靠近南京等重要二线甚至一线城市的的优势,紧跟长三角城市经济带的政策领导,以及高效地利用地理资源,政府可以投入重资打造长江中下游城市工业区(园),开发高新技术,不断促进工业高速高效地前进。
篇3
(1)充分利用校院两级提供的资源
鼓励与支持课程组成员进修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升教学能力。
(2)学习与借鉴国内外高校优秀教学经验与成果
课程组一方面注重跟踪学科的发展,结合《计量经济学》国际国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跟踪国外、国家与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取有益的经验与方法。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的考试分为两部分:实验和课程论文。实验的考核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量软件EVIEWS的应用,能够熟练进行建模求解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检验,进一步为科学研究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而课程论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强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二《计量经济学》具体授课内容的改革方案
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组要反复研讨并通过与学生的反馈交流,精心设计符合我校研究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适应和符合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方面,课程组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案例,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论文、课程实习等),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中应用本课程中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在教学载体方面,课程组要做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实现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障碍教学。由于我校管理类专业研究生需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而非侧重在研究计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课程教学应当理论与应用并重,融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一体。考虑到本学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没有系统学过本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大多数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的体系,反复精选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本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为主,适当概要性地介绍“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新发展与动态。课程特别注重基本思想、经济背景、基本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经济与管理人才的需要。《计量经济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与课程论文三部分组成。
(1)案例教学
为了引导学生体验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基本上每节课都结合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了解理论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介绍EViews软件的使用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计量经济理论方法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而且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去学习计算机软件,比单纯讲授软件本身更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以通用的Eviews软件为载体,为配合《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专门设计的辅教学环节。设计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课堂讲授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的实现,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评价课堂所学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在工商管理实验室进行专门的上机实验教学,并要求学生课外另外安排不低于10小时的上机实践。上机实验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选定的作业和设计的模型,熟悉EViews软件的使用方法各个部分的具体操作。实践证明,经过8学时及以上的训练,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分析的EViews软件操作,都具有了用计量经济软件作实证性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
(3)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要求研究生结合本专业所学基础理论和自身的研究兴趣,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具,解决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形成8000字左右的课程论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了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以后,受到计量经济分析的实际训练,对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方式有更深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其科研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享受到了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能力。一方面可以参加相关的建模竞赛,更可以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撰写科研论文进行发表,这几年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论文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方案
该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实验相结合、模型计算与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使学生探究、协作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学好《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具体而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精讲、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延伸到实践环节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形式灵活,效果良好。例如,对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难点内容,如总体回归函数、总体回归模型概念的联系和区别,t检验法、P值对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的联系与区别,回归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时会出现的理论后果和实际后果,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采用精讲教学形式。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重点内容,如经济计量学的研究程序,运用包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构稳定性,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的各种诊断方法和补救措施,间接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采用案例教学形式。对一些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内容,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不同点,对数线性模型、半对数模型、线性对数模型的设定和参数含义,采用对比、讨论教学形式。对有些难点内容,如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和秩条件,采用精讲、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讲授《计量经济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限制,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
(2)实验教学
篇4
(一)人员结构老龄化目前基层包括镇、街道,包括村一级农经管理人员老龄化及其严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日新月异,虽然这些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有所下降,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农村“三资”管理的电算化、系统管理的网络化、基础管理的信息化等,大部分年龄偏大的同志操作起来很吃力或者“跟不上趟”,完全不能胜任当前工作的较高要求。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业务素质不达标镇村两级农经管理干部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执政能力较差。并且这些人员年龄结构较大普遍在50到60周岁之间,这些人当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是能胜任工作的,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这部分人生活压力较大,接受能力明显不足,最明显的莫过于操作电脑和软件很吃力,不能运用电子手段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人员待遇低1.乡镇、街道办事处经管站代记账会计一般是临时工,其工资一般是在编工作人员工资的一半,且没有正规的晋升职务、职称和工资上涨的渠道,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工作量相当的前提下显失公平。2.我地区组织部门规定村一级记账员、出纳是支部书记工资的70%,发达一点的村支部书记工资平均4万元/年左右,西部不发达村支部书记平均工资只有1万元/年左右。对人口大村来说,业务繁多,服务对象多,在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服务于“三农”工作一线且为稳定基层工作作出贡献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必将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四)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视我国对三农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农村经济管理有着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农经管理人员的充分认识,直接导致了执行力差、农村经济管理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基层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随之改变固有思想;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对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与要求,造成经济管理制度没有足够的执行力度,很多政策没能彻底贯彻执行;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增加人员编制,稳定农经队伍逐步添加工作人员,不断更新优化人员结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经管站编制逐步应达到2~3人,达到定编、定岗、定员,确保有专人承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完善问责制度。村一级要逐步加强将记账员列入村“两委”主要干部行列,变“四职干部”为“五职干部”,增加记账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村一级组织的经济管理活力。
(二)改善年龄结构,适应业务需求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逐步自然减员,招录年轻干部充实经管队伍。村一级要注重发展年轻后备干部力量,达到岗位有接班,业务有人精。村一级要在村“两委”换届中对记账员职务的竞争人选提出严格年龄要求。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镇村两级首先在用人、进人时要对学历、能力把好关,更要经常参加农经干部培训,既要重视业务知识的培训,政策法规培训,更要重视提高农经人员的政治素质培训,造就一支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农经工作队伍,鼓励经济管理人员多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把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力。
(四)提高待遇,激励工作干劲在定编、定岗、定员的前提下,确定提高镇、村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激励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能干事,人人想干事。
篇5
经济增长首先要有数量的扩张,才能谈到质量的提高。并且,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有持续的数量保证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定义:“持续增长是指不为短期波动掩盖的一种量的增长。”可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它并不否定经济当中存在着“短期波动”的现象,而是强调: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经济总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和哲学上的辩证法是相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常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和波浪式的前进形式”。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性是保证经济增长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短期中,只有当一国的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是稳定而均衡的,不相一致时,经济就出现波动;在长期中,当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同时等于自然增长率(又称“潜在增长率”)时,才能既实现均衡增长,又保证充分就业,从而成为一种合乎理想的长期增长状态。现实当中,经济要持续这种“刀锋式增长”固然是很难的,不稳定是常态,但我们仍需要追求各年的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经济过度波动,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三、经济投入产出效率
经济增长是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的,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要素间组合配置的效率都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
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效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和核算认为: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式来获得,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其中,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即在不扩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被认为是更有效率且可持续的。
四、科技进步
在经济增长的结果中,技术进步可以表现为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种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多种形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与经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对此,卢卡斯研究认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技术进步投入要素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最有潜力并且最有效的。
五、经济结构
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Fisher),确立了我们所熟悉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广义的农业称为第一次产业;把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称为第二次产业;把包括所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称为第三次产业,并指出第三次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
除了产业结构以外,经济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内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区分。经济结构的各层次特征,共同构成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要素。
六、产品质量
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结果直接体现为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的增加,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产品等。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是以“产出是有效的”为前提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一般不考虑产品质量问题,不考虑因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然而,如果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在,则在我们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中,产品质量成为衡量资源配置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七、竞争能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的形势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而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
八、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生产目的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是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提出的“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的思想,还是“十五”计划编制中首次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强调了这一点。经济增长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才能称其为高质量的。人民生活水平受到收入、消费、储蓄、科教文卫、福利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民能否真正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较多的实惠,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
九、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其中自然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人类在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盲目扩大生产和消费,物质和能量需求不断扩大,而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再造和环境的保护,则经济增长必然与自然供给能力之间形成矛盾和对立。如果人类认识到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将自身需求量和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则环境将在人类引导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方向发展,此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意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是否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待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经济增长质量重要的衡量标准。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投入产出效率、科技进步、经济结构、产品质量、参与经济竞争的能力及潜力,而且包括人民生活、社会福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程度等等。经济增长质量作为一个综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满足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所综合表现出来的优劣程度。
[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关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九个方面做出了界定和论述。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参考文献:
[1]岳鲁,袁关林.简明质量管理词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15.
篇6
经济特性的会计环境,密切关联着会计主体以内的客观环境。会计活动这一范畴的要素之和,就被设定成这一总环境。由此可见,会计环境代表着会计进展的根本基础,有序衔接着内外的环境。从现状看,会计架构下的这种环境,可以分出内部架构中的分支环境、对应情形之下的外部环境。会计特性的内部环境,包含本源的理念价值、整体态势下的预设文化、关涉的工序及路径等;外部环境包含会计关涉的多重要素,如法律特性的要素、文化特性及科技特性的关联要素。应注重的是,内外部框架下的这种环境,在变更及演化的进程中,会带来偏大范畴的影响。会计环境及关涉的信息质量,存在互通的关联。为此,应当建构信息检验特有的体系,促进信息质量的提升。有必要注重主客观架构下的多重影响,寻找质量提升的实效路径。
二、会计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影响
会计经济环境这一范畴的本源概念,整合了内外架构下的多重要素。为此,若要明辨信息质量表征着的多样影响,就应辨识关联着的内外环境。外部架构之中的真实环境,包含宏观态势下的环境要素、对应着的经营环境。这两者都密切关联着信息质量。
1.宏观态势的总体经济
经济环境表征出来的多样影响,包含这一时段的经济结构、市场关涉的文化水准。不同层级以内的经济结构,会对应预设的使用者;不同特性的使用者,会经由需求的变更,来影响预设的信息质量。例如:市场化的层级越高,历史计量特有的客观性,也会随之提升。带有市场化特性的信息,会改善原初的会计质量。从现状看,我国接纳了公有制这一主体、存留着多样特性的所有制。如上的所有制,促动政府去运用这一会计信息。政府表征着国有资产特有的管控主体,也带有税收征管这一独有身份,参与惯常的经济流程。企业架构之内的组织主体、债权人及供应商、企业聘用的职员,都被划分为这个范畴的使用者。除此以外,投资者特有的维权认知不佳,监管关涉的部门,应被设定成弱势群体这一范畴的保护主体,也运用着如上的会计信息。国际范畴以内的贸易频次递增,这样的态势下,跨国特性的多重公司,也渐渐兴起。财务信息特有的运用主体,布设在偏广的范畴之内。金融市场延展的情形之下,带有可比特性的会计信息,也正被注重。资本市场细分出来的金额源头、预设的市场范畴、资本关涉的供应主体,都影响传递着的信息质量。资本市场带有信息互通的路径性能,也带有资源配置独有的属性。会计信息及关涉的传递质量,在总体态势的资源调配中,有着凸显出来的侧重价值。
2.政治范畴内的环境
国内架构中的政治环境,表征着某一时段之内,国家预设的政治路线、宏观特性的总方针。社会生活的主导,就涵盖着这一环境。在特定时段中,社会架构之内的政治环境,影响着这个时段的会计流程,也关涉这个时段之中的会计地位、凸显的会计作用。带有直接特性的这种影响,凸显着长时段的意义。对政治环境特有的辨识及解析,主要应明辨经济事务特有的管控手段。市场调和附带着干预这一状态之下,带有混合特性的经济政策,渐渐被接纳了。政府特有的干预性能,正在递增着;政府范畴内的会计影响,也会随之递增。发达国家范畴的行政权力,正在朝向会计的领域渗透;这一渗透倾向,突破了拟定的职业限制。我国经由长时段的计划经济,仍旧存留着过度干预这一弊病。国有特性的经济,仍会占到明晰的主置;行政权特有的干预路径,带有合理的特性。为此,怎么在这一时段的政治中,获取衡平态势下的制约路径,是应被审慎考量的。创设出来的会计经济环境,应带有公平公开特有的属性。
3.法律架构之下的环境影响
法律关涉的多重因素,可被划归成带有典型特性的法律体系。具体而言,大陆法系预设的严谨体系,凸显出明晰的可操作特性;暴露出来的偏多疑难,都能经由成文法预设的路径,妥善予以化解。与之对应,英美法中的思维路径,则凸显判例这样的思维;制定好的法律条文,是依靠判例发展起来的。英美法系预设的这种框架,有着灵活特性及及时性。比对来看,大陆法系基础上的会计职业,预设的准则不是很发达;英美法系基础上的这一职业,却制定了自律的发达规则。这样的架构之内,会计职业关涉的多重准则,也凸显了高层级的优越特性。财务特性的关联体系,都建构了自有的保障机制。然而,财务信息关联着的保障路径,却带有偏大差异。大陆法系预设的这种架构,涵盖着权威态势下的多重法条;英美法系预设的完备架构,包含本源的准则指引等。在我国,会计准则依循的设定主体,被划归成财政部。会计行业依循的多重准则,是经由宏观架构下的国家规制,予以拟定的,而不是经由民间化特性的流程,予以建构起来的。这样一来,会计关涉的行业,就要接纳宏观特性的政府指引。官方制备出来的这种准则,比对民间范畴以内的行业准则,会凸显出更高层级的权威特性,也更易去审慎落实。这些要素建构了信息质量管控中的重要保障。然而,民间组织特有的规模偏小,组织架构之内的力量,凸显了薄弱的总倾向。拟定出来的关联准则,在后续的实施中,没能通过信息互动并交流。这样的状态下,就缺失了互动中的集思广益,缩减了准则的质量。
4.潜在特性的社会环境
社会范畴以内的总体环境,也关涉着会计信息预设的总质量。人们创设出来的多重文明,涵盖着本源特性的价值观念、各个层级内的道德规制、惯用的文字及语言、带有群体特性的认知及理念。文化凸显出来的稳定特性很强,这样的特性,对于供需架构之下的会计流程,都产生偏大的总影响。例如:崇尚权威这一表征程度、群体表征出来的保密程度、关联着的保守心态。除此以外,各个时段之内的教育水准、会计范畴以内的人才聚集态势、会计依循的技术、数值处理特有的现有水准、带有科研特性的信息处理,也凸显着明晰的影响。我国是典型特性的、集体主义架构下的文化。这样的状态下,人本特性的机制,若没能提升到预设的法制层级,那么很难保证应有的信息质量。集体主义特有的多重文化,建构了互通中的障碍。这是因为,集体主义建构起来的文化屏障,会阻挡住互通中的信息顺畅。集体主导之下的小团体,阻隔了不同范畴内的透明互动。
三、探索完善途径
第一,应当建构新会计准则特有的信息披露,提升原有的披露水准;第二,应健全既有的法规规制,对拟定好的关联准则,妥善予以规范,缩减它的不确定特性;第三,应当建构适宜特性的人才机制,促动人员素养的层级提升;第四,公司治理依循的总体架构,应被审慎调和;平日之内的治理路径,也要注重细节特性的治理手段。除此以外,还应着力去净化总体环境,创设诚信的会计氛围。应当明晰的是,依循会计流程得来的多样信息,都应带有精准的特性。经由多重的规制,来维护这一范畴之中的会计信息精准。预设明晰的规范,以便供应连续的活动指引。
四、结语
篇7
从专业设置和课程衔接来看,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和先导课程。目前,统计学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和高等数学等内容,统计学中的很多理论和知识点都是通过数学演绎推理而来的,而且统计学课程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一门重要的方法性和工具性极强的课程。这些数学基础是统计学课程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前提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计量经济学中有很多是涉及和使用统计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数学是统计学的基础,统计学又是计量经济学的先导课程,这两门课程共同成为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课程。简单地说,如果学生没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学好计量经济学是相当困难的。
二、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新疆高校特别是综合性高校的教学实践看,经管类专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课程(主要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难度因专业不同而不同,更多表现在经济学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侧重点不同,经济类专业的要求高于管理类专业。同时,受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新疆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较多采用合班授课形式。再者,教材甄选与学生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这就导致学生数学基础存在差异,致使学生的统计学基础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这种情形在新疆高校的民汉合班教学中更为明显。这些都给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一)合班教学内容不当
受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新疆部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较多采用合班授课形式。由于民族和汉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异显著,这就使合班教学中的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分化现象。最重要的问题是,合班教学时需要兼顾教学内容设计和编排、课时数量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这势必增加教学内容设计的难度。一是民汉合班导致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一定难度。与新疆高校各专业中的民考汉学生相比,汉族学生的数学和统计学功底和理解能力要明显好于民族学生,这就使民汉合班的学生出现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功底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种合班授课形式导致教师出现教学内容偏多或偏少、难度偏深或偏浅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二是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计量软件实践操作的讲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在这种验证式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用法,但是从理论层面上看,学生并不理解案例操作背后的原理,从理论上不能阐述操作步骤中暗含的相关计量经济学原理,更有甚者根本不会结合实证结果对所研究的问题给予专业的解释。三是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选用国内权威教材,教学案例大多是摘录国内经济发展的数据,缺少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无法让学生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不协调
目前,在新疆高校的此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材及软件甄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之间的不协调性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受师资力量的影响,同一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教师所教授计量软件的类别不同,再加上教材的多样化,一般很难统一成一种教材。二是对于新疆高校学生来说,根据主编的学术声望和出版社级别所甄选的教材有的内容过多且难度较大,增加了授课难度,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三是在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中,有的学院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为教材甄选的主要依据,有的高校则注重某种计量软件操作的实践指导性为教材甄选原则。
(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
新疆高校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是民考汉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其本身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而且他们本身对数学和需要数学基础的统计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非常低。这与计量经济学的连贯性要求有差距,因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而且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在一些前期内容上“卡壳”后,如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明显影响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有的学生听不懂的内容累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放弃本课程学习的念头;有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样的课程自我效能感特别低,有的学生从开始就彻底放弃了学习此类课程。所以,在民汉学生合班的计量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民族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呈现两级分化的状态。
(四)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
教授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有深厚的数学背景、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还要具备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的应用能力。目前,新疆高校从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具备这样要求的明显偏少。这就导致新疆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教学与经济模型脱离、与实际案例脱节、与相关计量软件分离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有的高校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是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虽然能够讲授计量经济学,但由于学科功底不够深厚,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计量软件分析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第二,有的高校理论教学与软件教学完全由两个学院的教师承担,理论教学由经济类专业的学院负责,而计量软件由数学或计算机学院的教师负责。从学科融合角度看,导致计量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讲授产生脱节,影响教学效果。第三,有的高校仅注重某种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学生根本不了解经济计量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导致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五)验证式实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目前,新疆高校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讲授、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为主,通常采用先讲授后实验与边讲授边实验两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该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填鸭式”地向学生展示软件操作、验证书本内容,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应内容,亦步亦趋地模仿教师所展示的内容。第二,此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少考虑学生统计思维和解释数据能力及其运用计量模型解释经济社会现象的统计素养的培养。
三、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下新疆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改进
(一)根据学生差异调整教学内容
1.加强统计学内容与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统计学原有基本内容应该保留,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要注重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内容的衔接。
2.针对民汉合班教学形式,建立概率论与数量统计、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授课教师之间教学沟通机制。注意三门课程教学的前后顺序,避免内容重复讲授,而且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对于涉及的数学基础与概率论及数量统计部分,如有必要可适当多分配一些课时。对一些重要但难度较大或因课时受限的内容,应予以简单介绍,以满足“吃不饱”的学生,同时要注意提高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多引用有关新疆经济发展的案例,这样既可以了解新疆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编制《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和习题库》,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其中,案例库由教师负责编制,习题库由优秀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和国内最新习题组成。
(二)教材和软件甄选应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在计量经济学教材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教材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评价机制。教材应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理念,不仅要注重理论和统计方法,注重数学推导,同时还要增加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教学课时数。
2.教材甄选应突出“理论+实际案例+软件”的特色。同时,根据长期的实践积累,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综合各类软件优势,编写实验教学手册,提纲挈领地向学生介绍各类软件,给出相应的参考资料和网站,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弥补教学软件单一的弊端。
(三)调动自我效能感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章节体系内容一般是按照“概念———前提假定———理论推导———统计检验推导———案例”的顺序安排的。针对基础较差且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可以从实际例题出发,调整该顺序,即采取“案例———统计检验推导及验证———理论推导———再举例———前提假定———概念”的方式展开,结合案例来讲解相应的理论推导及概念内涵,然后再通过举例进行巩固,最后使学生系统掌握章节的核心内容。
2.针对民汉学生基础差异分化的实际情况,加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性较强的课程,可设计PBL型的案例题,将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情境中,通过“讲解+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软件操作和实证分析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应减少对概念、理论推导等内容论证的时间,侧重对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步骤和背后暗含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针对不同计量分析数据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及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能力。
3.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学习活动。根据授课内容教师可安排专题性讲座,及时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计案例习题,由学带领组内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计量分析,同时组织小组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由组内选派一名学生讲解案例分析过程及相应的结论。
(四)提升计量经济学课程师资的专业能力
1.注意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衔接。师资队伍中应包括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专业的教师、统计学教师和计量经济学教师,并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以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性及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设计符合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提高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经济理论水平。教师只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才能带领学生借助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经济模型的构建,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处理数据和模型检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这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本校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根据本校经管类专业特点,选派教师参加主要计量经济学软件与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五)革新教学方法
1.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结对子组建实验小组”、“好帮差”等形式,引入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开展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为学生设计基于现实经济世界的真实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通过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于学生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差异的情形,计量经济学应采取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弥补其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篇8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结构性的变化,而二战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第一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在增加,第二次产业服务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另一方面是第三次产业的内涵、总量及其知识化程度在迅速扩大,以至于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及其重要程度逐步超过第一、二次产业。在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一条龙”的情况下,产值、劳动力就业比例等在统计上就很难将各产业截然分开。而第三次产业中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在第二次产业中的作用份额的不断增大,又使三次产业划分无法反映当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很显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独特性使人们按照其性质对其进行独立的统计与分析,这样对原来的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影响,对原来的产业结构带来冲击,导致人们对产业结构理论与产业分类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此外,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第三次产业所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本来第一、二次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都归入第三次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差别极为悬殊,从日常生活服务业到复杂的科技部门,从简单的修锅补盆到最繁杂的为航天事业服务的数据库都包括在内,饭店、理发店、报社、科研机构、咨询部门、政府机关、军事单位和商贸公司等应有尽有,五花八门,这就很难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难以制订出共同的政策和管理方针。由此,也需要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
事实上,作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最初思想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他将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称为primaryindustry,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叫做secondaryindustry,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叫做tertiaryindustry。费希尔所用的这三个单词,primary有最初、初等的含义,secondary有中等的含义,tertiary有第三级的含义。所以,翻译也有“第X个产业”(简称第X产业,反映产业发展时序)与“第X次产业”(反映产业的演进层次)两种,只是历史的局限,当时只划分为三个先后层次。面对产业不断分化、发展、演进的实际,我们可将这种划分引伸为按产业的发展时序分类与按产业的生产力层次分类,前者可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航天产业、生物产业、海洋产业等,其中农业为第一产业、工业为第二产业、服务业为第三产业、信息产业为第四产业、航天或生物产业等为第五产业。后者可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知识产业等,它们依次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和第四次产业。显然在前一分类中第四产业是信息产业,它包括信息工业(属于第二次产业)、信息服务业(属第三次产业)和信息开发业(属于第四次产业),美国经济学家拉波特就是持这种观点。而后一种分类的第四次产业是知识产业,它由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构成,包括高科技产业中的智力知识密集型子产业,如信息开发业、航天产业、生物产业、海洋产业以及服务业中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等。显然知识产业作为第四次产业与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是不同层面的产业归属,二者是相交的关系。把信息产业等同于知识产业是错误的。
(二)
那么,第四次产业——知识产业究竟包括哪些产业或部门呢?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美国学者马克卢普的观点是将知识产业作为与传统产业相对应的产业,是指“这样一些厂商或组织机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包括家庭和个人,他们生产知识,特别是信息产品与服务,无论这种生产的目的为何。”由此,他把知识产业分为5大类共30小类,如表1所示。
附图
我国学者对第四次产业的认识,首先是与第四产业相混淆,其次是对其所包括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王树林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第四产业》一书中明确提出要“把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并指出第四产业包括科学研究、教育、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民间公证和法律服务等九种行业。显然,这是把第四产业定义为精神产品的生产领域。魏建国等人在《统计与决策》撰文主张“从实物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分野中,将知识产业作为与实物产品生产下三次产业相并列的第四产业。”我国著名的知识学专家宋太庆则把在“第四次产业大革命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知识产业概括为科学技术产业、信息情报业、文化教育产业、传播娱乐产业、智能智慧业、规划产业、咨询策划产业和思想设计产业等8大产业群体。如前所述,国内还有学者简单地把知识产业或第四次产业界定为高新技术产业或信息产业。
笔者认为,知识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应用,必然导致产业的深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形态演进。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的产业形态极为丰富,出现了软件产业、信息咨询业、生物工程业和传播娱乐业等新的产业形式。这些新的产业形式过去仅仅依附于传统的产业形态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使它们作为崭新的产业形态而独立存在。为便于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形态的变化,分析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有必要把知识产业从前三次产业中(而非仅第三次产业)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第四次产业。因此笔者既不同意仅把知识产业视为信息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同意知识产业仅是从第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的观点,对知识产业是对应于实物产品生产部门的精神产品生产部门的认识也不敢苟同。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确是知识产业的主体、支柱,但毕竟只是组成部分之一,从对应的支撑技术和支柱产业层面上讲,知识产业要比它们的范围和内涵都要宽。虽然作为第四次产业的知识产业是在前三次产业基础上的演进,但并意味仅从第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它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都存在着渗透、融合,知识产业是前三次产业日益高级化的产物,既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也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它与前三次产业不同的是该产业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即知识技术密度)很高,即以知识创造财富,可以说,知识产业是相对于“非知识产业”而言的。据此,笔者认为,作为第四次产业的知识产业应包括下图所示范图:
附图
(三)
对知识产业或第四次产业进行计量、核算是产业统计的一项新领域,主要困难在于缺乏来自上述产业部门的实物产量、市场交易以及某些服务活动的市场价格的数据,此外中间产品的采购、就业人数、生产率的变化等信息也难以掌握。针对现行统计体系和可取得的数据的不完备性,一个可行的尝试就是将知识产业逐个从统计体系中挑选出来,然后逐个进行核算和平衡。马克卢普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并采用最终需求法来测度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过程的,最终需求法的公式为:
GD=C+G+I+(X-M)
式中,C代表消费,即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G代表政府的需求量与消费量,I代表投资,即厂商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消费量,X、M分别代表进口额、出口额。这种经验性统计核算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产业(部门)和环境考虑知识的分配及其构成,但缺点是数据要求严格且庞大,并且有扩大知识产业部门范围的倾向。
除了核算其产值外,还应对知识产业劳动者、知识职业劳动收入进行估算,从而为知识产业经营规模与分配统计提供基础数据。对此,波拉特的信息产业测度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它是先把信息活动划分为市场信息活动与非市场信息活动,对那些向市场提供信息商品或服务并参与市场交换的厂商称为“一级信息部门”,将仅满足政府或非信息企业内部消费而提供信息生产与服务的部门称为“二级信息部门”,然后明确信息资本、信息劳动者和信息职业等范畴,最后依据这些范畴分别估算、一、二级信息部门的增加值。
我国著名统计学家贺铿以信息产品的性质为标志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间接信息部门,其中前两个部门采用分离法从全口径投入产出表中分离出信息业并求得总产出,间接信息部门则采用典型调查法取得基础数据后在假设单位内部信息劳动者劳动生产率与所在单位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同的前提下推算信息产业的产值。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核算知识产业的产值。
知识产业统计核算的另一种重要内容是计量知识产业的知识资源密集(集约)程度、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发展潜力以及知识资本的存量与流量。知识密集量类似于劳动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是某种知识资源的消耗与产出之比,因而可视为科技活动的经济标准或科技进步的标志。测度知识密集量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研究与开发性投入的费用与该部门的总产出或增加值之比,反映一般知识密集量;三是用产业部门内部知识劳动收入与非知识劳动收入之比,反映各产业部门使用知道资源的集约程度。根据这些指标,可以把各产业部门划分为三类知识资源密集型部门:知识资源高度密集型部门,如电子、航天等;知识资源中度密集型部门,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知识资源低度密集型部门,如冶金、食品等传统产业部门。
知识资源丰度是反映知识资源丰富(裕)程度的指标,测度方法也有三种,一是反映知道资源生产力的指标,通常是用人均知识资源生产量来测度的,公式为:
R[,1]=(P[,1]+P[,2]+P[,3]+P[,4])/M
式中,P[,1]、P[,2]、P[,3]、P[,4]分别表示数据库数量、专利和商标数量、书报刊量、视听产品生产量,M为人口数。
二是反映基本知识资源储备潜力的指标,通常是用人均拥有的基本知识资源量来测度的,公式为:
R2=(Q[,1]+Q[,2]+Q[,3]+Q[,4]+Q[,5])/M
式中,Q[,1]、Q[,2]、Q[,3]、Q[,4]、Q[,5]分别表示计算机、文化设施、新闻设施、娱乐设施、邮电信设施的拥有量。
三是反映知识资源处理潜力的指标,公式为:
R3=(T[,1]+T[,2]+T[,3]+T[,4]+T[,5])/M
式中T[,1]、T[,2]、T[,3]、T[,4]、T[,5]分别表示识字人数、各级教育在样生数、科研人员数、政府部门人数和咨询机构人数。显然是用上述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知识资源处理潜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有价值的是知识资本,它将企业信誉、商标、员工文化水平与技能、顾客满意、组织文化、机制及经营关系等许多传统管理理论所忽视,但却日益成为企业重要资源或者说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重要组成的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并与企业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经营资产。那么,如何衡量知道资本的价值呢?世界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瑞典的斯勘的亚公司在90年代初推出的一项传统会计系统不统计、但有价值的资产核算公式IC=MV-BV具有代表性,式中,MV为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BV为帐面价值。显然,知识资本是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斯勘的亚认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要比其帐面价值高3-8倍,这个差值就是隐藏的价值,由于它属于非金融资本,会计学上把它列为债务类。因而,有必要将这种隐蔽资本浮出水面。为此,斯勘的亚公司于1995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年报,它着眼于顾客、流程、更新、开发、人力、财力等因素,对知识资本进行分析与评价,还有人在此基本上提出了用增长和创新指标、效率指标、稳定性指标等三个动态指标来评定知识资本的价值。
知识的存量和流量是知识价值量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也是OECD关于知识经济测度框架的一个重要方面。测度知识的存量比较困难,但可以用科学技术指标来估算,如对不同国家或企业的R&D年投入的积累可借助析旧率的假设进行成本分摊,然后再根据R&D存量指标估算R&D投资的回报率,或根据特定领域研究与开发人员年增量估算R&D人员的存量后再按照人员流动和职业变动情况进行折算。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建议将教育费用投入也列入知识的存量。教育虽然只是知识的传播和积累,但教育是需要成本的,当人们投资于教育时,他们事实上牺牲了其它投资机会而换取了所掌握的知识,这类知识显然是可以直接形成生产力的。把R&D与教育费用投入之和作为知识存量的计算公式为:
附图
篇9
论文摘要:文章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入手,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作为核算手段和结果都是一种公共产品,并以GDP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产品“缺陷”,即质量问题,最后讨论了把产品质量控制(TQC)理念引入到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
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采用苏联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1992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以GDP作为核心指标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作为改革目标。针对中国的GDP统计数据,在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中,有些认为中国官方统计的GDP数据偏高,有些则认为偏低。
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人手,以GDP数据为例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问题,最后讨论把产品质量控制(TQC)的理念引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
相对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因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国防、公务员、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前者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减少或不影响其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若增加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零。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其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意味着消费者可能做一个“免费乘车者”,免费享用公共产品。
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而属于公共产品。同时,从使用范围上看,国民经济核算是世界性的或国家级的;从形态上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一种非实物性的知识型、信息型的公共产品;从使用者数量上看,国民经济核算对使用者数量没有上限-1J。以上三点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邱东(2004)提出SNA本质上属于全球通用的制度性知识,属于全球公共品。
总之,从核算的制度、方法上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手段性的公共产品,它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的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核算类别、方法、规则等。从核算的结果上讲,国民经济核算向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的统计信息产品,如GDP及其增长率数据等。
就现状而言,作为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供给属于“政府生产”,即通过各级统计局来核算并提供国家和地方的核算数据;从公共产品的需求来看,一部分核算数据作为“最终产品”直接提供给社会公众,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统计信息的需求,另一部分则提供给各级政府部门,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种决策需求;从统计信息产品的所有权上看,GDP核算数据是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调查、收集、整理、计算、分析)出来的信息,属于全体公民所有,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从外部性理论上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具有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当核算数据被准确、及时地提供时,它能够向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产生较大的社会收益;否则,会误导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造成全社会的损失。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问题——以GDP为例
从MPS到SNA,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无论是统计的口径、方法,还是统计的质量都在不断改进之中。而统计体制上的欠缺与方法上的不足是国民经济核算质量问题的两大原因l3_。以经济核心指标GDP为例,其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GDP地区核算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统计误差
1.“生产法”下国家核算GDP与地方核算GDP
汇总数之间的差异
(1)GDP总量上的差异
表1地区GDPr-总数与国家核算数的差异表
表1给出了生产法下1998~2002年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J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这5年中,GDP的地区汇总数都超过了国家核算数,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年的差率是5.66%,超过了一般统计上允许的5%的差异,到了2002年,差率已经扩大到12.63%,是1998年的两倍多。
(2)GDP增长率上的差异
表2国家核算GDP增长率与地方
从表2可以发现,1999年生产法下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高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在以后的连续三年中,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都低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两个百分点左右。
(3)GDP三大产业构成上的差异
从表3中可以发现: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在地区核算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差异逐年扩大,地区核算的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小于国家核算的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且差异也是逐年扩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地区核算数一直都高于国家核算数,且差异也是逐年扩大。
2.“支出法”下国家核算GDP与地方核算GDP汇总数之间的差异
(1)GDP总量上的差异
表4给出了支出法下1998年到2002年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这5年中,GDP的地区汇总数都超过了国家核算数,且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年的差率是4.64%,到了2002年,绝对差异达到了10376.58亿元,差率已经扩大到9.65%,是1998年的两倍多。。
(2)GDP增长率上的差异
在1999-2002年中,2001年的GDP增长率国家核算数略大于地区汇总数,1999、2000、2002年都是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低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1~2个百分点(详见表5)。
(3)GDP支出构成上的差异
表6列出了各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地区核算数和国家核算数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净出口比重的差异并不大,但是最终消费比重的差异和资本形成总额比重的差异比较大,其中在最终消费比重上,地区核算数小于国家核算数,而在资本形成总额比重上,地区核算数大于国家核算数,其差异的程度从1998年以来有逐年减小的趋势。
(二)国家核算GDP“生产法”与“支出法”之间的统计误差
从表7中可以发现,在国家核算GDP的前提下,2000年用生产法核算的GDP高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而在其它年份则是用生产法核算的GDP低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从两种方法的差异程度上看,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1998年的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02年的2.53个百分点。
(三)地方核算GDP“生产法”与“支出法”之间的统计误差
从表8可以看出:将全国各省的GDP汇总的前提下,GDP数据无论是用生产法核算还是用支出法核算,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
(四)对于我国GDP数据真实性的讨论
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关注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真实性,作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整体指标的GDP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L5J。罗斯基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1997~2001年的GDP增长率被普遍高估,每年平均高估2-3个百分点[6I。国内经济学家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认为中国统计数字有一定的水分。例如,1998年中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但令人费解的是除了一个省以外,所有省份的农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再者,由于中国官员政绩考核与激励方面的原因,人为统计造假时有发生,也增加了人们对中国官方GDP的数字的怀疑。任若恩(2002)针对罗斯基关于中国官方GDP的置疑进行了分析与评论,认为“罗斯基采用了错误的方法,错误地推算了中国的GDP”。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靠的是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不是虚假数字。”吴敬琏在《人世后的中国经济》演讲时也明确表示:“海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些质疑并无太大根据。”另一方面,有学者从电力消耗或投资的一致性计算,认为国家统计局的GDP数据存在低报的可能。且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统计上看,绝对水平的低估是服务业增加值估计中的最大问题。
三、产品质量控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
虽然国家统计部门为提高和改进核算质量,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在我国仍存在着明显的产品质量问题,在国外,产品质量控制(TQC)的理念早已从最初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等有形产品扩展运用到包括统计数据在内的服务领域,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TQM)”项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机构,成为加强和改进数据质量的重要组织保障。国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有:
(一)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综合管理体系
在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对整个统计机构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如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统计机构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机制。
(二)建立单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对某一具体统计项目如国民核算、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管理,如,美国的波斯金(BOSKIN)学术委员会,专门对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美国商务部分析局定期评估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
(三)建立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构,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美国的BOSKIN委员会,专f-IxCN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准确程度进行评价。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组,每年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对外公布评估报告。加拿大是由国家审计总长负责统计局的数据质量评审工作。
(四)应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质量评估和管理
篇10
A时间序列是指按照时间顺序得到的变量的观测值,而按时间顺序得到的经济变量的观测值即为经济时间序列。
文中讨论的ARIMA模型是一类常用的随机时序模型,它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某些时间序列是依赖于时间t的一族随机变量,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能够更本质地认识时间序列的结构与特征,达到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我国GDP总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经济、政策、科技水平、自然等多因素的影响。
GDP总量或人均GDP预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非常多。国内外学者对我国GDP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1)时间序列方法:研究GDP随时间发展的规律。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ARMA、ARCH等模型,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从而对该现象的未来作出预测;(2)协整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分析影响GDP发展的本质因素,研究GDP与这些因素的协整关系,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3)生产函势,并具有很强的非平稳性。
2、数据平稳化。对于含有指数趋势的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取对数将指数趋势转化为线性趋势,然后再进行差分以消除线性趋势。取对数过后的GDP依旧存在非平稳性,需要对其进行差分,先进行一阶差分,绘制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图。
从图中很难看出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否平稳。于是,首先考察序列的样本自相关图,从直观上检验该序列的平稳性;其次,我们对该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从自相关图中发现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一直都比较小,延迟一阶后始终控制在2倍标准差的范围以内,可以认为该序列在零轴附近波动,具有短期相关性,因而可以直观地判别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从单位根检验结果看,由于Tau统计量的P值都小于0.05,可以认为该序列平稳,不存在一个单位根,即有指数趋势的序列,经过取对数、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对差分后序列进行纯随机检验,发现延迟各阶的P值显著地小于α(α=0.05),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
(二)模型的建立与识别。
从上文分析已知道,序列经过差分后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可以对差分后序列拟合ARMA模型。即是对原始序列用ARIMA(p,d,q)模型拟合。考察序列的样本自相关图,自相关图显示延迟1阶之后,自相关系数全部衰减到2倍标准差范围内波动,但序列在延迟4阶后,衰减为小值的过程相当缓慢,该自相关系数可以认为不截尾。再看样本偏自相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延迟一阶的偏自相关系数显著大于2倍标准差之外,其他的偏自相关系数都在2倍标准差范围内做小值随机波动,而且由非零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非常突然,所以偏自相关系数可以视为1阶截尾。综合序列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的性质,为拟合模型定阶为AR(1)。
(三)参数估计。利用SAS,用estimate命令可以得到未知参数估计结果及拟合统计量的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均值MU显著(t检验统计量的P值小于0.0001),参数也显著(t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03)。输出结果显示序列的拟合模型为ARIMA(1,1,0),模型口径为:xt=0.11087+1.47833xt-1-0.47833xt-2+εt
(四)模型检验。确定了拟合模型的口径之后,就要对拟合模型进行必要的检验。
1、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主要是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一个模型是否显著有效主要看它提取的信息是否充分。一个好的拟合模型应该能够提取观察值序列中几乎所有的样本相关信息,换言之,拟合残差项中将不再蕴涵任何相关信息,即残差序列应该为白噪声序列。为考核所建模型的优劣,需要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为白噪声序列。若残差序列是白噪声序列,可认为模型合理,适用于预测,否则,意味着残差序列还存在有用的信息没被提取,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型。
从SAS作出的残差自相关图中可以看出除延迟6阶外,其余的延迟各阶的LB统计量的P值均显著大于α(α=0.05),可知残差通过了白噪声检验,该拟合模型显著成立。即认为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拟合模型显著有效。2、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要检验每一个未知参数是否显著非零。准1的条件最小二乘检验结果是t统计量的值为3.85,P值为0.003;均值的条件最小二乘检验结果是t统计量的值为4.7,P值<0.001;结论是由于系数t统计量的P值为0.003,小于α(α=0.01),模型系数在1%的水平以上。显然两参数检验均显著。
(五)模型优化。当一个拟合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该模型能有效地拟合观察值序列的波动,但这种有效模型并不是唯一的。同一个模型可以构造多个拟合模型,当这些模型都显著有效时,难以选择哪个模型来进行推断,于是引进AIC和SBC信息准则来选择相对最优模型。通过用AIC和SBC准则对多个ARIMA模型的比较,最小信息量检验显示无论是AIC准则还是SBC准则,ARI-MA(1,1,0)模型的AIC函数和SBC函数都是最小的,所以ARIMA(1,1,0)是相对最优模型。
(六)模型预测。用上面拟合的模型可以得到未来8年GDP的预测值。(表1)
二、结果分析本文主要从自身发展规律来分析和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未来几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状况。从预测结果来看,预测值有个明显的增长趋势,这符合我国GDP发展的现况,因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前面我国GDP时间序列模型可知,我国GDP的增长与上一期GDP增长有关。
另外,根据我国GDP的单位根检验,发现我国GDP消除指数增长趋势后的序列为一阶单整的,这说明我国GDP时序数据对冲击具有持久的特性,往往具有一个固定的增长趋势,一般不会返回某个特定值。我国GDP增长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并且稳定性也在逐步增强。文中我们能做到的也仅限于以GDP的变化为视角,并在这样一个视角下,力图达到对经济运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有一个没有仔细研究的问题,就是GDP数据的周期性,如果能从这方面详细研究,肯定更能对GDP的发展变化做出更准确地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上一篇: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总结
- 下一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