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5:4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业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径流林业技术措施的核心技术是集水整地。集水整地系统由微集水区组成,一是产生径流的集水面,二是渗蓄径流的植树穴。根据地形条件,以林木为对象在全林地形成不同的集水与栽植区,组成——通过这种措施的应用,基本上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有效的水分调节措施,在一般年份使土壤水分基本维持在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范围之内;二是在短期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不低于苗木的凋萎湿度以维持林分的稳定性。
1集水整地措施
1.1栽植区面积
在定西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一般要求深整地,以便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土壤熟化,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对于防护林和用材林一般最好整地深40~60cm,经济林80~100cm。为了增加土壤有效蓄水量,应当采取较大规格的整地,但是整地规格加大,破土面增加,地表蒸发也随之增加,而且径流进入后渗蓄的深度相应减少,也增加了地表蒸发量。因此,栽植区面积的大小,应考虑生物经济兼顾的原则,既考虑到树木的根系生长发育及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地形、土壤等自然与经济条件。经济林树种一般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比较高,根系的水平分布比较宽,栽植区的面积宜大一些,其宽度一般在1.40~2m,长度主要由造林的株距决定,一般在1~2m左右;水土保持用材林的阔叶树因根冠较大,一般栽植区宽度在1~1.60m,长度在1m,但若是培育速生用材林,则整地宽度可适当加大;薪炭林、护牧林等以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栽植区面积可适当小一些,一般宽为0.60~0.80m,长度可依据地形条件而定。
1.2集水面积
在确定栽植区面积的大小,即径流渗蓄与水分消耗区面积大小之后,即可确定集水面的大小。集水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栽植区面积大小、降雨量、地表的产流率、栽植区水分消耗需求、树木需水量、土壤水分短缺量等因素来确定,其目标是所产的径流水能弥补土壤水分的短缺量。一般栽植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例由栽植区的水分亏缺量与进入栽植区的径流量来确定,总的原则是所亏缺的水分基本上等于径流补充的水分。在定西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量一般在300~400mm,蒸散需求量一般在700~1000mm,据此栽植区与集水区的面积比例,对于经济林一般为4:1~8:1,对于防护林一般在2:1~6:1,具体的比例要考虑当地的立地与树种来确定。当然,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出较准确的比例。
1.3蓄水工程
集水面:集水区应当修成一定的坡度,地表较结实、平整、不易产生水土流失。集水面的整修可分为坡面和梯田等平缓地两种情况。在整修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破坏植树带,集水面坡度不要过小,整地回填时就要注意回填土的高度,预留要挖去的高度,保证集水面能形成的坡度、植树带有足够的蓄水容积。通过集水面所产生的径流直接流入栽植区渗入土壤中供林木吸收利用,但是如果有较强的降雨发生,径流量太大径流来不及渗入土壤中,有可能冲毁坡面整地工程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与集水面相配套,在径流渗蓄区要修筑比普通整地规格更高的蓄水工程,保证有一定的拦蓄暴雨的能力,保证坡面安全。蓄水工程的断面形式在山坡地一般有反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形式,在平缓地有穴状、条带状等形式。在修筑时要考虑本地区可能暴雨量、暴雨强度及所产生的最大径流量,同时还要考虑幼林无覆盖时地表土壤侵蚀造成每年可能的蓄水容积损失量。
蓄水工程是栽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筑与栽植区整地同时进行,按照整地的断面形式,外埂要达到的一定高度,特别是反坡梯田时,一定要在外侧修加固埂,顶宽为20~30cm,高度在40cm左右。为了使径流能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林木,在整修外埂时应与等高线垂直,每隔一株或几株树木修一横档,以起到防止因径流渗蓄区过长不水平而使径流水向一侧过分集中冲毁蓄水工程。一般可以每隔3m左右修一个,横档的高度与外埂平齐,顶宽30cm。
1.4集水整地施工
在定西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由于土壤瘠薄、紧实度又高,致使造林苗木的根系初期生长不良,不仅影响成活率而且也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通过整地措施可以改善林木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减少幼树生长的阻力。在进行整地施工时,一定要达到预先设计的长、宽、深的标准。如果是经济林,则结合整地可以施足底肥。同时在回填的工程中可以在土壤中加一些绿肥、有机肥、复合肥、土壤改良剂、蓄水保墒材料等,以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施肥的数量与种类主要由所选的造林树种确定。为了减少地表蒸发的损失,栽植区表面的形式以在阳坡的造林地能造成小阴坡为较理想,可以降低夏季的土壤蒸发;在阴坡的造林地修成水平面较为理想,可以改善春季地温,促进林木根系的生长。
2集水面防渗措施
提高小雨、强降雨的产流率是增加旱季林木水分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降水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在黄土地区年降雨、中小雨、强降雨,分别占总降雨次数和降雨量的80%和70%以上,一般很难引起地表径流。因此,通过一系列的地表防渗技术对集水区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增加降水的利用率,减小土壤的无效蒸发,而且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1压实拍光处理
压实拍光是一种以紧实地表土壤,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黏结力,形成一层高密度入渗阻力层为特点的地表防渗措施。表土层压实拍光的程度与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施工时的土壤含水量、压实力大小与均匀程度等因素有关。表层土壤密度越高,水分的入渗阻力大,降雨产流率也越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强压实力,提高表层密度。在整修时,先把地表的杂草连同干燥土层一起铲除回填到栽植区,出湿土,按预定的形状整修好集水面后,根据需求即可进行压实拍光处理。
2.2防渗剂处理
在极干旱或林木需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依靠压实拍光已不能满足林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必须对地表进行适当的防渗处理,以进一步提高降雨的产流率,增强对降雨的空间分配强度。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防渗化学材料有钠盐、乳胶、蜡状物、沥青及YJG-1、YJG-2、YJG-3和生物材料如地衣等。对要进行防渗剂处理的集水区应事先仔细地压实拍光,除去浮土,平滑表面,而且一般应在苗木栽植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栽植时人为的破坏集水面。在集水面压实拍光并整理好后即可进行防渗处理。如使用YJG-1,可取YJG-1原液加水按照1:10~1:15的浓度配制好喷洒液,装入喷雾器内备用。喷洒时应选在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否则因风吹散、雾化的喷洒液会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很难喷匀,如果有雨时喷洒还没有等膜形成与土壤接触牢固而被雨水冲失。
2.3生物防渗处理
与化学防渗剂相比,生物防渗处理有其无法比拟的优点和更广阔和应用前景。在对集水效率要求较高的地方可以使用化学防渗剂,但在对径流系数要求不高时则可以用生物材料来代替,此外,在压实拍光的集水区表面也可以使用生物材料,对集水面起到保护作用。
对集水区地表进行处理的生物材料,经过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观测,使用了一种自然存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衣-石果衣。这种地衣紧密贴生于土壤表面,耐干旱,在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繁殖好的地衣营养碎片,喷洒在集水面上,利用夏季的有利条件,经过1~2年即可形成地衣保护层。石果衣的集水效果虽然不如化学材料,但它是一种纯生物材料,又具有极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对促进全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2.4其他处理方法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防渗处理方法和材料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材料也在试验研究中应用了。其中有水泥和107胶混合起来喷洒在集水面上,也具有较高的径流系数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在干旱区还使用了在集水面上铺设油毡纸、塑料薄膜的方法;此外还试验了沥青、拒水粉等材料的防渗性能和使用方法。其中有的材料和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也可以使用。
篇2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持续十余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两届政府都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答央视财经记者问时提到: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7253万人。其中不乏归国的精英人才,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再就业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不管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是其胜过大学生就业群体的重要砝码,也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然而,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下,很多的HR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从经济学供需匹配理论看,政府和高校应积极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推动者,即分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双管齐下,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平衡,与此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通绿色通道,促进大学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多渠道交流,实现有效的供需资源共享。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
从以上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供求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一定时段内,所有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应当相等,实现供求均衡。反之,则是供求失衡,表现为两种情况,即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供不应求,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相反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也是商品,高校是这种商品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如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较高或者较低就会出现供求不均的现象,而如果该需求和人才的供给相适应,则供求均衡。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人才的供给量较大,人才的需求量较小,供求不均,才有我们看到的就业难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问题。
(一)供给方面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供给的量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近几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再加上每年滞留下来的待业人员,这就使得在就业市场上的绝对供给量大大提高。整体来看,大学生毕业人员总的数量是在增加,充实了人才的供给量,但是,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用人单位要相中自己的千里马却显得更为困难。在存在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大部分毕业人才面临的是在面试中落榜,因此,就业难的现象被扩大,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二)需求方面
需求是指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需求看,在经济学领域,GDP和就业岗位成正比例关系,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它所带来的就业岗位量是80~100万个,所以,我国一直在追求GDP的增速。但我国采取的主要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对就业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略,才会有劳动力需求有增加,但增速总是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从就业需求的主体即自主创业、政府、企业来看,市场的风险,社会经验的缺乏,创业对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微乎其微。政府部门减员增效,机构改革,人员需求日趋饱和,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现在就剩下企业了,但是目前高校专业的设置及教育模式又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即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探讨
(一)供给方的行为要求
从有效供给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要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应服从市场,正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人才培养要与市场紧密联系,所有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应当首先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职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成为高校决策者要做的头等大事。此外,要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提高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需求方的行为要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应放眼长远,适当的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应改变只注重经验和学历的惯例,虽然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锻炼少,但绝大多数毕业生悟性高、责任心强。用人单位可以改变固定的用人标准,灵活设置招聘的条件,给他们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会帮助许多的大学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社会经济环境的塑造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它应当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得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服务部门,应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分析,灵活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对高等教育的方向进行引导,调节作为人才供给方的人才培养方向,防止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通货膨胀”,形成合理的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为市场需求服务。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就是遵循现代林业思想,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林业划分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林业和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业,并按照各自特点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林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商品林,强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林业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林业问题己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保护和发展林业己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维持碳氮平衡,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从全球来看,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该被森林吸收的CO2没有被吸收,地球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的20年中,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温室效应使得自然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测定,lha的阔叶林在一天内能够吸收1000kg的CO2。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够大大缓解“温室效应”。
其次,防风固沙,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后,由于阳光爆晒和雨水冲刷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土地荒漠化。实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根本在于发展林业。森林能够使风速、风力大大下降,在防风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时配合农业、水利等措施,风沙量将会逐年减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农业小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显著。
最后,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森林又是生物多样性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野生动物种群的组成和多样性不仅与森林的面积有关,还与森林植物种类组成及结构密切相关。
1.2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是一个基础性产业部门。
首先,提供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外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产品的供应在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林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着木材、林副产品等,既为工业发展提供着大量原材料,又生产着人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其次,提供以木本粮油为主的非木质林产品,为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服务。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能够提供各种林产品,还是人类未来营养食品和养殖业饲料供应的重要基地。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木本粮油及野生淀粉植物,森林果菜、食用菌等合计总产量折合成粮食达200亿kg。森林食品还能满足人们改善饮食结构和提高食品保健能力的要求。
最后,提供就业机会。林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为促进社会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机会和有利条件。林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山区开发、林业产业发展、承包开发荒山、非公有制经济、劳务输出等。由此看来,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也能增加就业机会。
2我国林业经营现状分析
以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合理生产方式,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大量破坏和消失,形成了贫困-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下面这一组数字或许能从某个侧面说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而木材蓄积量只占世界木材蓄积量的3%;森林面积122万km2,人均1000m2,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10;林业用地利用率低,有林地面积占43%,而发达国家是80%~90%;森林蓄积量95亿m3,人均8m3,是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83m3的1/10,大约名列世界第120位之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林业的现状既难以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更难以肩负起改善生态环境的历史重任,林业生态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的客观局限性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与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补偿等方面的差别,使得人们不能很好地按照各自的不同特点和规律选择相适应的办法来经营管理和建设林业,而是采取同样的经营方式。也就是在木材永续利用理论指导下,把林业只当作一般的产业来看待,没有引起对公益林业的真正重视,其结果是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没有缓解,林业经济处于危困之中不能自拔。
3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所遇到的难题
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战略。就我国当前的林业状况看,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将遇到如下的难题:
(1)规划中的难题。我国林业经济成份复杂,有国有林、集体所有林,也存在部分私有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需要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哪些是生态公益林,哪些是商品林,都要规划清楚。但在总体安排和规划中必然要涉及到部份总体规划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规划中要求建设生态公益林,而所有者从强调自身利益出发,强调建设商品林。因此,在林业多种经济成份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正确处理好规划需要与所有者利益要求的矛盾,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重要难题。
(2)树种选择上的难题。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既要满足社会对木材及林木产品的需求,又要满足对林业的多种效益的需求。用小面积的林地进行集约经营,培育出社会需要的木材及林木产品,在此基础上,培育和保护大面积天然林,以实现林业的多种效益,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重要原则。而要想在小面积上培育出大量的所需木材,树种选择极为重要。树种既要适于林地生长,又要生长快;既要适于培育,又要便于加工增值。因此,我国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目的树种,并满足商品林业的需要,则是一个主要的难题。
(3)林地使用上的难题。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一方面,保存现有天然林的面积,并提高其生长力;另一方面,就是拿出一部分林地,集约经营生产出社会所需的木材。而目前,在林地使用上,存在很多难题,一是森林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被蚕食,毁林开垦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林地和农田在使用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一些环境遭到破坏,林地生产力下降。因此,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如何使用好现有林地,保护住现有的森林面积,提高其生产力,同时,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扩大森林面积,也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然遇到的难题。
(4)投资体制上的难题。不同的所有制,在投资培育森林上有着不同的方式。国有林区在投资上可以形成规范的制度,而集体和私有开发投资就很难形成规范的制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投资的与否取决于所有者,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后,哪些天然林要保护经营好,哪些林地实施集约经营,要受到所有者利益的驱动,既便是造林成林的林地,也容易遭到破坏而挪做他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国家必须要有足够资金作保证。
4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我国林业分类经营对策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既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寻找林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战略过程中,必须针对所遇到的难题,采取一定对策解决,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推动我国林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4.1分步骤、有层次地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林产品生产不能超过森林的再生能力,要求对森林资源在培育、利用和多种用途方面实行综合管理。林业分类经营战略必须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定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按地域和环境要求制定出商品林、公益林的经营规划;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林产品的市场需求,选择目的树种;分步骤、分层次地推进,先从保护天然林逐步转向保护治理环境,先从天然林的一般保护入手逐步转到利用人工林,全面保护天然林,先从国有林区启动,逐步扩展到山区、农村等,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恢复与发展。
4.2加强科学研究,寻找和选择商品林树种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商品林的建设是重点。在我国,目前商品林建设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方面,选择适合我国的商品林树种,另一方面,在商品林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就我国北方而言,现在落叶松虽易成活,早期生长快,但后期生长慢,再加工的商品化程度低,市场面窄。因此,极需通过科学研究,寻找选择和培育一种或几种目的树种。过去,我国比较注重选择针叶树种,但是大面积营造针叶林造成林地酸化,地力减退,我国现有的人工林,大多是针叶林,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的很少,地力减退也要引起注意,因此,针阔混交的营造林方式必须坚持,且需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
4.3构建适合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投资和技术体制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然要有大量的投资,投资不到位,投资使用效益差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投资要建立投资法人责任制及项目负责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管理制度约束责任人。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科学技术必须先行,目前,林业工作中就科学技术运用上有两个弊端,一是林业企业粗放经营不重视科学技术,林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二是科研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实验的项目很少有推广见效的,企业极不愿意参加任何有价值的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这种状况不适应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需要。因此,必须构建灵活有效的技术体制,即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依靠科学技术,推进林业分类经营的进程。
4.4强化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林地的区划和林地利用的规划。但林地现存的问题也不能使林业分类经营更好地进行。因此,必须要加强林地管理和充分利用林地,要遏制林地不断被侵蚀的态势,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要对生态位置重要的地段,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确保林地作用;要坚决还林于山,还林于沙,利用森林系统的生态作用,改变自然环境;要不断地扩大林地的面积,在森林母体的情况下,依据林木生物学特性,扩种出更多的植物,使林地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永顺.论林业分类经营和森林资源分类经营[J].林业经济,1996(5)
2侯元兆.林业分工论的经济学基础[J].世界林业研究,1998(4)
3陈国明.浅议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认依据[J].林业经济,1996(5)
4刘伟平.林业分类经营:概念与问题[J].林业经济,1998
篇4
关键词:就业技能结构,技能度量,国民经济各行业
就业技能是就业人员参与社会生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就业技能结构是指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在就业人员中的分布比例。根据技能对劳动力分类源于WoodWard在1887年将劳动力分为“thecunninghand”(熟练的手工劳动者)和“theculturalmind”(有文化的脑力劳动者)。在当前的中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变而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发现职场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太少;而另一方面,广大雇主却在埋怨要招到自己所需要的技工越来越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前提是要分析各行业目前的就业技能结构和发展趋势,为劳动者指明职业技能发展的方向。
就业技能的分类与度量方法
就业技能与受教育程度、接受培训多少、工作时间长短、职业性质和特点等相关,可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来衡量。一些文献对技能划为四种:学术能力或者叫认知能力;一般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人格智能。其中前两种是从经济角度考察,后两种是从社会角度考察。从经济角度测量技能具体依据有如下四种:证书、资格证等;工作经验;职业类型;教育程度。我国主要从经济角度考察劳动者技能。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分析
(一)就业技能结构统计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我国在就业技能结构统计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我国各资料的取得方式主要是有关部门的统计报表、行政纪录和抽样调查,没采用过问卷调查方式。其次,统计资料存在时间断层。比如《中国统计年鉴》上,“分地区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年末人数”仅有1999年至2002年的数据;按“行业、性别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在2002年后才出现。这反映了我国在面临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时候,却未对就业人员技能及就业技能结构引起足够重视。此外,统计指标在不断调整过程中也存在断层。例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1984实施后又在1994年、2002年做了两次修订,2002版和1994版在门类和大类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将1994版和2002版的相关行业进行归并分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如果要做就业技能结构时间序列上的数据比较,只能以2002年作为分界线。
(二)就业技能结构度量指标的确立
相对而言,我国关于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统计较为全面。因此,本文将受教育程度构成作为度量就业技能结构的第一个指标。此外,统计较完整的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它主要根据职称来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定,而职称基本反映了就业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技能水平。因此,本文将专业技术人员即技能型劳动力的比率作为第二个度量指标。两个指标中,第一个指标更细致,但二个指标考虑了就业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的技能,更有实际意义。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技能结构状况分析
1.以受教育程度分析就业技能结构。迄今为止,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栏中仅有2002-2005年数据(见《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年版53-55页,2004年版58-60页,2005年版66-68页),其就业技能结构特点如下:
各行业中各个学历层次的就业人员比例分布趋势都比较平稳,没有突变情况出现。
在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就业人员比率呈上升趋势,说明这些行业能对体力劳动者产生了很好的吸纳效果。现实也如此:大量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劳动力,都劳动在搬运、施工、运输等门槛很低的行业。
除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这些行业外,其余行业劳动者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比率最高,也就是说是以低技能为主。
农林牧渔业属于传统产业,但2002-2004年的数据表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就业人员和小学程度就业人员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专学历人员逐年上升。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表明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和生物技术的推广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技能要求。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初中学历的逐年上升。这表明我国生产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技能结构未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特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就业人员比率在逐年下降。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这让人非常担心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今后发展潜力。
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初中学历从业人员逐年上升,其所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年均增长率竟达2.4%;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年均下降0.75%。一般人都认为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现实并非如此,所以这个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还有待改善,应当加大引进高学历人员。
在制造业,初中学历人员逐年提高,高中学历人员逐年下降,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逐年上升。当前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大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人,而如何培育各类技师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相对初中生,高中生在学习和运用技术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而制造业中吸纳了越来越多的非熟练工人,这也印证了一个无奈的现实:企业普遍难招熟练技工。这对发展我国现代制造业是相当不利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中大专以上学历层次人员逐年稳步上升。这和行业本身特性有关,进入此行业意味着稳定的职业生涯、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体面的薪酬待遇。所以许多高学历者都将公务员、教师作为首选职业,同时也印证了近年公务员报考热潮的高涨。
2.以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分析就业技能结构。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除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专有专业技术人员比率略微下降外其余都逐年增加,也就是就业技能结构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基本年均增长1%以上。
而从2002年以后的数据来分析,部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增加缓慢,甚至有下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行业调整后,大行业中的细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变化不同所致。如2002年以前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房地产管理业、房地产与经纪业等细分行业。而2002年后,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细分行业。一般情况,物业管理比房地产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比房地产与经纪业所要求的技能低,所以出现2002年以前和2002年以后不同的数据。在社会服务业(1994版)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002版)也有这种情况出现。再如,按照1994版的行业分类,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艺术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逐年上升,而按2002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逐年下降。这是因为按照1994年的标准,细分行业教育业的就业人员占到该行业就业人员的90%以上,导致了整个大行业呈现上升趋势,而在2002年教育行业成为一个单独国民经济行业,从文化行业中分离出去了。
(四)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技能结构的比较
按照受教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比率来分别度量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技能发展的趋势,一部分行业是基本一致的,如制造业、教育行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2002版)、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994版),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2版)、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1994版)、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02版)。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在工作中掌握技能的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如果想改善这些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可以从调整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入手。
但也有用不同指标度量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如据1994版和2002版的分类,采掘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这表明,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比率指标这类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在提高。但用受教育程度指标,将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作为高技能人员,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高的趋势。为什么两个指标度量的就业技能结构有不同呢?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指标构成主要从显性知识角度度量就业技能,而专业技术人员比率指标是从隐性知识角度来度量。隐性知识是在工作中积累的,以工作经验、工作诀窍等形式呈现的知识。这些行业中显性知识水平不高的就业人员可以通过长期工作积累,储备较高的隐性知识,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认证。两个指标度量的结果基本相反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
改善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部分行业如制造业存在就业技能结构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不但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易产生结构性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为此,笔者结合国情提出以下建议:
国民要树立科学的技能观。目前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存在年龄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很严重,技工实际地位在不断下降,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用人应不拘一格,充分尊重技工、重视技能。
篇5
摘要: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面临新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由实体向虚拟转变;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向联盟转变;企业组织结构从层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由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不断演进,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步人到一个新的时代—新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也必须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如果说中国在工业经济时代落后于西方,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侮辱,那么,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了中国一次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机遇。而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企业管理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必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竞争力。而要做到这样,首先就要认识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面临的以下新变化。
一、企业外部环境:由实体向虚拟转变
传统工业企业,从原材料、设备的采购,车间的生产,到市场的销售,都是一种实体的转换。而知识企业,其重要特征表现在知识的创造、存储、传播和运用。这种知识的创造、存储、传播和使用的载体就是网络经营。网络通过在全球的日益普及、发展和延伸,通过把世界市场的空间、时间与模拟形态组合在一起,既对现实经济世界的商务活动进行在线模拟,又不断地营造着现实经济世界的商务经营方式和运行环境,从而将传统工业企业的实体经营模式逐步推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虚拟经营模式。目前国内外正在日益盛行的电子商务就是一种典型的虚拟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最初含义是指互联网上的商务活动。当时主要指网络零售业与消费者之间所进行的商情沟通、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活动。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范围已经突破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电子商务,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是将买方、卖方,以及服务于他们的中间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交易行为集成到一起的电子运作方式,或者说是企业通过建立内部网络并与互联网连接,将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同外界信息沟通与处理一致化,并使内部业务运作模式同互联网信息交互方式相统一的动态协同过程。由于网络通过的无地域性和无时间性特点,企业上网和网上运作,使得企业置身于一个大跨度的全球性经营环境中,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和商务平台,可以在跨国、跨地区、跨企业、跨消费群体之间广泛和方便地进行经济、技术、产品与市场等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从而可使企业大幅度地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水平与服务的范围和质量,增强企业创新与市场应变能力。
二、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向联盟转变
新经济加快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使企业竞争的优势从掌握自然资源转变为掌握信息资源和智能知识。而任何单个企业是很难独占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资源的,因此,需要许多相关企业组成一种同盟,来共同研制、分享这种资源,由此传统的企业便演变成现在的虚拟企业。这种虚拟企业是由许多不同的企业体,各自专门负责整个企业流程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活动,并透过彼此间的合作网络,完成全部的企业成果或职能。
虚拟企业实质上是企业间的暂时联盟形式。联盟的基础在于企业间是否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互补性。这种联盟与合作的过程具有合作方式灵活、合作内容以高技术性项目为主、合作范围广泛等特点。联盟主要具有以下优质:竞争优势急剧扩大,其整体优势远远大于各联盟成员的优势简单叠加;分散了各联盟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且能够广泛拓展市场,快速敏捷地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各企业的资源得以共享,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防止由于组织膨胀、机构臃肿、投资巨额而产生的.“大企业病”,减轻企业负担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大规模经济等。从当前国外的实践来看,虚拟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业这三个行业。其中最经常被虚拟的功能是生产功能,即把原来由一个企业单独完成的全部生产过程分解成不同的工序,这些工序由不同的企业去生产,然后再把这些不同的零部件组装生产出完全的产品。世界著名的运动鞋“企业”耐克和锐步就是典型的虚拟企业。这两家公司一向被认为是制造运动鞋的厂商,然而实际上耐克只拥有一个很小的生产单位来生产备用的零部件;锐步则更是不从事任何制造活动。它们是通过与亚太地区如台湾、韩国和中国的运动鞋制造商签定生产合约而交由它们去生产制造。这样的虚拟式的组织结构使他们能够对迅速变化的顾客需求作出反应,从而赢得优势,取得成功。
企业的虚拟运营及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企业也必须适应这种全球性的技术发展和变革趋势,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积极导人电子商务,大力推行网络化经营与管理,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三、企业组织结构:从层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传统大型工业企业在同一时空聚集了数万甚至数十万人从事着不同工序的加工与生产。要使这些人的活动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并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由高级管理者来进行指挥和协调。因此,传统企业组织结构虽然形式不同,如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等,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直线指挥、分层授权;分工细致,权责明确;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层级结构是传统工业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这种结构却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传统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不适合现代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适合现代急剧变化的环境,不适合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特别是不适合技术创新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的组织结构。
篇6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工业“三皮”缩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姻铁、电力、水泥子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首先,国家重点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全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削减,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国家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依赖量的增长,企业抗风险能力非常差。由于长年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地质灾害、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矿区的生产生活。煤炭资源枯竭,次级资源、伴生资源大量废弃。煤砰石山自燃破坏了环境,影响了地下水、土壤土质和空气等的质量。以往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煤炭企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煤炭企业是以煤炭资源为重点的企业,发展原煤洗选、型煤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大粉煤灰、煤砰石的综合利用,构建煤一电一建材产业链,引进关联度较高的技术、加大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应用,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韦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同煤集团用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积极推进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点,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通过拉长产业链,榨干废弃物,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资源所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在规划上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使煤流方向自高向低流动,各厂以园区主千道为中轴线,按原材料的来源进行合理布置,并力求工艺合理,系统简单,功能分区明确,减少环境污染。并设计上按照“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思想,形成以矿井为龙头,以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实现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链。
塔山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构成是:以建设塔山矿井为龙头,配套建设相应的选煤厂;选煤厂生产的精煤直接装车外运;选煤厂分选出来的低热值煤(包括煤泥、中煤)和煤砰石输送到4x5万kW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电,电厂产生的余热用于居民区的冬季取暖,同时建设装机容量为2x60万kw的坑口电厂,利用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和煤歼石为原料,建设水泥厂和建筑材料厂;利用采煤过程中采出的伴生物高岭岩为原料建设高岭土锻烧厂。这样,各个生产单位首尾相联,环环相扣,上一个生产单位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生产单位的原料,做到了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并且把废物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将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从经济效益上看,塔山工业园区具有较大的盈利能力。根据初步制定的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园区各个项目全部建成并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0亿元人民币,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39%,投资利润率10.57%,投资利税率14.78%,盈亏平衡点64.7%,12年即可收回投资,这些都大于(或好于)建设项目的基准要求。从社会效益上看,塔山工业园区建设将为改变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模式树立样板,做大了煤炭主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保证生产接续,促进矿区社会稳定;并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从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看到煤炭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走传统工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超级秘书网
篇7
关键词:物业管理困难发展对策
多年来,我国的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物业管理的队伍覆盖面逐步扩大,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着很多困难,给行业发展带来了阻碍。
我国物业管理现状
业主管理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业主管理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占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有关物业管理的法规对业委会权利义务运行未做明确规定,导致业委会的运作困难和操作的不规范。而且业委会的成员又有各自的利益,他们可能因为私利,在物业管理中发挥的效用难以定夺。原因在于,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效用目标不一致。因此,在争论物业管理诸多问题时,更应该重视在源头上重视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否则,它根本代表不了业主的利益,不可能对物业公司实施有效监督。当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有矛盾时,难以力求公正,混乱局面很难避免。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沟通不畅。据调查,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分房及低租养房的影响,部分业主对物管运作缺乏了解。短期内还没有形成物管的消费观念。业主对物业管理相关条例既不专业也不刻意了解。物业公司虽然到处说自己亏损严重,但又不肯按政府要求的定期向业主公布帐目,致使业主怀疑物业公司的诚信和交纳的管理费用是否用于自己物业的管理。因此,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沟通十分必要,否则就可能矛盾重重。
开发商遗留问题多。现阶段,由于楼宇施工质量差导致楼宇墙皮脱落、漏水,甚至出现墙体撕裂现象。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后遗症带到物业管理中,由于这部分维修费很高,物业公司根本无力解决,建设和管理脱节造成了物业管理先天不足。还有的开发建设单位为了促进销售,做不切实际的承诺,如绿化率、配套设施、各种优惠、高承诺的物业管理等等,给后续物业管理带来了被动局面,一旦处理不当,或业主表现激进,就会加剧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解决开发商遗留问题,要靠物业公司自己和开发商“划清界限”,加强对业主宣传,明确开发商的责任和物业公司的责任。
物业管理服务收费难。自从有了物业管理公司那天起,物业服务收费难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物业管理费用征收标准实际执行不到位,远远低于物价部门审定标准;二是部分业主拖欠、拒交物业管理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意识,运作不规范。实践中,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物管企业重收轻管,多收少管,质价不符的现象比比皆是,引起了广大业主的不满。二是物业管理的整体性和业主交费的分散性矛盾。拒缴物业管理服务费的那部分业主一直损害着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三是对违约拒缴物业管理服务费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现在违约拒缴服务费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情况,有的小区拒缴率高达40%—50%。业管理市场化程度低。作为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主体,继承式和自管式的物业管理占了现有物业管理公司的90%,这种建管不分的体制影响了物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并带来了许多问题,业主投诉连连攀升,引出了许多法律问题,从而影响了物业管理规范、理性、健康的发展。
物业管理涉及治安、绿化、保洁、家政、房屋及机电维修保养等,这些项目实际上是货真价实的、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独立行业,而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由于规模偏小,不可能花很高的成本配置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此外,物业管理服务观念僵化、管理模式陈旧,绝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没有设置对产品品质进行创新和升级的研发部门,从而使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技能和方法落后。
物业管理的发展对策
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出台配套法规。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需要在与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其它法律法规互相衔接,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组成有机整体,并成为国家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分支。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要覆盖物业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使物业管理的各项活动均有法可依。
加速引进竞争机制,培育物业管理市场。我国的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时刻离不开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不断提高物业管理质量和服务的水平,才能使物业管理行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加速竞争机制的形成,应做好以下工作:将深圳等城市物业管理引进竞争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深圳市是全国率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并获得巨大成功,各地应学习深圳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的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要实现物业管理的规模化经营,应实行品牌化发展战略。对物业管理公司实行优胜劣汰,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发展。此外,应明确建设与管理的责权利,逐步推进分业经营,改变物业管理依附于房地产开发的状况,使物业管理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从体制上解决建管不分的弊端,通过完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和接管验收制度,明晰物业管理各方的责权利。
加强员工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达、完善的物业管理,取决于训练有素的物业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应强化培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首先,制定计划,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次,企业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及工作岗位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长期培训与短期集训结合对在职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再次,从员工中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人,参加物业管理专业学历教育,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奉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质量。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最终的顾客是居住者,居住者的满意度才是衡量物业公司工作的最终标准。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一方面要更新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注重对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改革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而为其提供更细致、更周到、更体贴的人性化服务。
篇8
关键词:服务业个体经营统计对策
一、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主要由统计部门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来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负责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实行由服务业周期性普查与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周期性普查包括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有关部门参与。服务业抽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负责,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和资产、营业成本、收入等进行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对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的户数、注册资本(金)、总产值、销售总额或营业员收入等进行统计。
通过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近两年服务业统计调查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主要存在“力量薄弱、制度不全、漏报错报、总量不清”等问题。
1.基础统计力量薄弱,缺乏专业的统计人员和专门的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统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但统计力量有所削减,特别是2000年全国机构改革后,基层统计部门的力量进一步减少,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的任务和难度逐年增大,调查的点更多、面更广,遍布城乡,而且变动频繁。因此,工作任务加重和投入力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长期以来,各级均没有设置专门的服务业统计机构,导致日常工作出现严重缺位现象。
2.统计制度方法不健全,统计结果的随意性很大。多数个体经营户没有账簿,他们口头申报的数据,特别是收入等敏感指标的随意性很大。而目前有关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尚不健全,缺乏一套科学、统一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和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3.被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下降。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经济结构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的驱动,为了达到规避税费、不愿提供真实收入,瞒报、漏报的现象十分严重,这进一步加大了统计数据准确的难度。
二、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改革建议
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困扰着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的顺利开展,进而影响到GDP核算的数据质量。对此,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统计的改革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对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1.落实人员经费。各级政府要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要针对统计部门存在的困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配备人员。首先,要加强统计力量。配备专业的统计调查人员,加强统计调查网络的建设,是做好调查统计的关键。各级统计部门应设立服务业统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力量。市级统计部门应设立单独的统计机构,县(区)应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乡、街道应明确专人负责,并配备一名兼职统计员,并由其按调查小区,聘用调查员。(2)解决经费。要增加对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经费投入,以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所聘调查员由县(区)统计部门统一管理,调查补贴按照财政分级负担与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保证按调查工作量给于调查员一定的调查补助。(3)提供条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统计调查工作。加强对个体户的财务、税收管理,督促其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制度、原始记录等,以保证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完善调查制度。要加大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力度,使调查统计工作进一步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1)抓住普查。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以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估算。(2)搞实调查。由于大多数个体经营户记账不全或根本不记账,因此如何获取真实的调查数据,成为当前调查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常规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方法。(3)加强评估。在调查测算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主要经营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建立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3.加强基础工作
(1)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开展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名录库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服务业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的成败。因此,应联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和维护,搞好抽样调查的样本框。(2)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好数据入口关。服务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开展时间不长,统计基础薄弱,调查渠道不畅,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十分必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对被抽中的样本单位,可采取记账补贴的方法,调动其积极性,配合统计人员完成调查任务。
篇9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比重。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水产养殖。推动乡镇企业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粮食加工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健康发展。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人增、地减、水缺,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地节水。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推行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养模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努力培肥和提高地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型农业。
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发展生物质经济,支持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农村沼气发展步伐。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秸秆产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增效。
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为目标,利用人、生物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及生物循环的规律,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环境优良化。按照“提高认识、依法监管、加大投入、防治并举”的要求,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全面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扩大退牧还草工程规模,加强鼠虫害防治,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坚持科技进步理念,强化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的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着力点要实现由注重增加产量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并重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标准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建立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技术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关键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核心是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重点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
坚持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改革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积极推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建立健全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要加快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补偿费,推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国有农场农业用地保护和占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服务能力。
探索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其他中介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进程,保护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立起农民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免征农业税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试点,探索解决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加快国有农场农业税费改革。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搞好兽医管理体制、农垦管理体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坚持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要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要把现代工业发展的成果逐步运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采用工程、生物、农艺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优化农业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积极探索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入工业融资方法,强化项目推进意识,开展农业资本运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篇10
一、保险经纪业发展的现状
(一)两增
一是主体速增。从2000年6月我国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正式成立到现在的322家,7年间保险经纪公司的数量增加了几百倍,而且每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彰显了保险经纪公司从无到有的惊人发展速度。在保险经纪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分支机构也在快速扩张。二是业务速增。2006年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37.26%;2007年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业务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41.39%.曾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的保险经纪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二)两低
一是业务规模较低。随着保险经纪公司数量的逐渐增加,保险经纪业的产能得到不断提升。2006年实现保费收入106.65亿元,占当年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89%;2007年实现保费收入166.88亿元,占当年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37%.从上述情况看,保险经纪业的业务规模虽然与自身相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保险业总体业务规模中的比重仍微乎其微。二是经营层次较低。由于规模较小,专业性不强,技术含量较低,社会认知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保险经纪公司仍停留在低端的经营层次。
(三)两化
一是业务经营两极化。2006年收入前十名的保险经纪公司的营业收入共计7.4亿元,占全部保险经纪公司营业收入的50.86%;2007年收入前十名保险经纪公司的营业收入共计10.33亿元,占全部保险经纪公司营业收入的51.16%.数量只占3%的十家保险经纪公司占据了保险经纪市场的半壁江山,“马太效应”凸现,一些经营较差的公司出现亏损。二是业务来源同质化。在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结构中,来自保险公司的保费业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在所有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中,经纪业务保费收入占98.2%,而再保险业务和咨询业务收入只占1.8%;2007年,在所有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中,经纪业务保费收入占97.7%,而再保险业务和咨询业务收入只占2.3%.业务同质化导致各家公司的业务对象都集中在相同的几个主要险种上。而且,各家公司的大部分经纪业务保费又来源于“股东背景”业务,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结构过于单一。
当前,保险经纪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业定位、专业人才、诚信意识、法律政策以及社会认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制约了保险经纪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保险经纪业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专业化经营之路
在300多家保险经纪公司中,股东资源型的公司数量约占50%以上。在日益增长的保险经纪需求与落后的保险经纪技术、多元化的经纪业务需求与单一化的股东资源模式的矛盾背景下,保险经纪公司不应仅仅满足于做股东业务,而应尽快重新调整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断满足保险经纪市场的深层次需求,实现自身发展、社会效益和股东回报的共赢。因为,除了股东还有更多的企业需要风险管理。保险经纪公司由于其在从事风险管理服务上所具备的专业特点,而为管理各类风险所需要。因此,保险经纪公司若想成为风险管理专家,就必须走专业化路线。
首先要培养和吸纳两类专业人才。一类是专业管理人才;一类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精通保险经纪技术的人才和精通其他行业技术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公司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整套人才体系,为保险经纪业务的开展奠定人力基础。其次是由现在的粗放式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或将中小型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群,为其在某一方面提供专家服务;或将大型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群,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但无论最终的客户定位如何,都要成立自己的风险管理专家委员会,将其作为公司最重要的部门,由该委员会为客户提供团队的专家级风险管理服务;也可按照保险业务和险种进行部门设置,每个部门配备专家,对重大经纪业务实施矩阵式的项目组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家组成项目组,为该项目制定合理的风险预案,选择适合的保险公司,并提供其他相关的保险中介服务。只有这样,保险经纪公司才能为各行各业的大型商业风险项目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保险经纪公司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提高诚信度,才能提高社会认知度,才能成为真正的“风险管理专家、保险采购行家、专业索赔和投资理财顾问”。
(二)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经对影响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进行过调查,18.7%的被调查者选择“保险人素质太差”,21%的被调查者选择“理赔太难、理赔时间太长”,另有69%的被调查者对保险人持“不信任”态度。显然,保险经纪人在中国保险市场是否受到欢迎与肯定,同样取决于他们能否为消费者提供诚信服务。
首先,保险经纪公司和每个保险经纪人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将诚信作为立业之本,在执业活动中自始至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力争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地向客户披露有关保险产品与服务的信息,不误导客户。在展业过程中严格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将客户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确保客户利益得到优先满足和最大实现。
其次,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诚信队伍。保险经纪人应当自觉参加资格认定、等级考核,并严格遵守培训制度。可以根据保险市场的要求设置多种类、多层次的资格认定与等级考试制度,以确保保险经纪人的素质适应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培训体制,除了保险经纪公司自己开办或者资助保险经纪人进行培训外,还可以借助各类自律机构和专业院校的力量,聘请保险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对保险经纪人进行培训,以培养高级保险经纪人才。通过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既提高保险经纪人的道德水平,又提高其业务素质,使其为投保人服务的质量得以保证。
再次,应进一步强化对保险经纪业的监管。新的《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放宽了设立保险经纪公司的各项条件,但是对保险经纪公司的监管不能因此而放松。保险监管机构要在对保险经纪公司业务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管的同时,从建立健全担保制度、客户投诉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行业自律机制以及惩罚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经纪人诚信的监管。
(三)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保险监管机构、工商部门、税务机关,以及保险行业自身来共同营造。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可能为保险经纪业提供或者争取相关优惠政策,扶持该行业的发展。保险监管机构须联合工商部门,尽快解决与保险经纪业息息相关的行业定位问题;根据保险经纪的定义以及保险经纪公司未来的保险产品研发之路,对保险经纪公司的性质重新进行明确,将其纳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范畴。由此也可以解决税务机关在向其征税时,依据标准含糊不清的问题。
由于佣金是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经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绝大多数由保险公司支付,因而极易引起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经纪人的私下交易。为有效防范这种道德风险,必须加强对保险经纪佣金的监管。保险监管机构应严格规范佣金制度;尽快出台有关经纪佣金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区分经纪佣金与手续费;制定合理的佣金标准,令佣金多寡与经纪业务数量、质量、险种差异挂钩;规定佣金上下限,实行弹性佣金制度;严禁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经纪人擅自或变相提高佣金标准;实行佣金披露制度,使佣金情况接受广大客户、保险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对新兴的服务行业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收1年或2年的企业所得税,适用对象为新办的独立核算的商业、物资业、公用事业、饮食服务业以及咨询业、教育文化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商业可以获得减免1年税收的优惠政策,咨询业可以获得减免2年税收的优惠政策。保险经纪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理应纳入上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业范围。同时,对保险经纪从业人员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建议参照保险营销人员税前收入扣除40%展业成本的规定执行。
(四)创造广阔的经营空间
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基本上是兼展业、承保、理赔于一身,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无法致力于产品的设计、资金的运作。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可替代产品的自由进入、消费者投资意识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产品的不断更新以及资金运用的效果才是提高保险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这才符合保险公司职能的定位,因为产品体现保险公司对客户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而资金运用则体现公司对客户利益的保护。保险公司应突出核心优势,将展业等职能从现有的职能中剥离或逐步剥离出去。由于保险商品的技术含量很高,相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投保人往往处于信息劣势,比较被动,而保险经纪公司能够站在投保人的立场,为其提供周全、专业的服务,改变投保人在市场中的劣势地位,使保险市场的运作更加公平、有效。同时,由于保险经纪公司作为消费者的投保顾问,在服务过程中对各保险公司管理水平、财务状况、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比较,有利于规范保险公司的竞争,促进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国外保险经纪公司与保险公司的长期并存和共同发展,说明保险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是可以从保险公司剥离出去的,而且这对保险公司的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